郭平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2024-07-05

郭平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共12篇)

郭平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篇1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郭平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在教学实践中着重抓了以下几点:

1、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1道大门。学生听讲能力强弱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课上我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主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法,看到某某学生听讲特别认真,我就适时的表扬。如,“武瑞思听讲多认真呀,有的小朋友真应该向他学习。”而看到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教师可用目光加以暗示。1年级学生很单纯,都爱受表扬,因此正面引导的效果会好1些。

一年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其思维更具形象性。在具体教学中,我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尽量利用教学挂图、教具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取多种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在课上就不容易“走神”,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2、积极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去做、去想知识。如在学习“10的分与合”时,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提问:“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引导学生1边分计

算棒1边思考,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比直接告诉学生“是这样的”要好得多。

另外,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如在进行10几减9的减法学习时,我才刚开讲,有的学生就叫起来: 11-9=2、12-9=3、13-9=4„„千万不要以为学生都会了,知道答案的学生都是上过幼儿园的学生,而那些没上过幼儿园的学生则1无所知。另外,即使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理解水平也是不1样的,有的算法清晰,有的则仅是形式上会背出答案而已,而对于具体的思考过程、计算方法等并不是很清楚。于是我问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你们是怎么算出来11-9=2、12-9=3、13-9=4„„你能当小老师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吗?”这就促使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不得不重新沉下心来考虑如何解释,从而重新思考关于10几减9的相关知识。而对那些还不会计算10几减9的学生我则引导:“同学们,其他小朋友都知道了这么多减法算式,我们可不能输给他们,赶紧想办法试试看。”这样,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就几乎能全部调动起来了。之后,我再请小老师说说自己的算理、算法,其他同学进行验证、补充,学生在相互之间的思维撞击中学会了知识,获得了积极的成功体验。

3、大胆发言的习惯。

发言需要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要把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必须表达清楚,使别人能听懂,因此自己内部的思维必须清晰才行,所以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在课上尽量创造更多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注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与严谨性。但1节课让学生们发言的机会毕竟有限。有的学生按捺不住,提意见:“老师,怎么不喊我呢?”我向孩子们解释:“1节课老师不可能让全班所有的小朋友都起来回答问题,但敢于举手的小

朋友都是爱学习的勇敢的孩子,老师都看见了,这节课老师喊不到你,以后的课老师会尽量喊你。上课的时候如果你来不及跟老师说你的想法,下课还可以告诉老师呀。”于是,1些课上没有来得及回答问题的学生会在下课以后跑到我跟前说自己的想法,适时的表扬仍让他们心满意足。另外我也注意利用“同位互相说说”、“小组内大家讨论讨论”、“和你的好朋友商量商量”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如果正确且清晰,那是再好不过了。如果学生回答错了,说明他们对知识还没有真正理解透彻,而他们的错误回答往往能代表1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加以引导,就有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如有1次遇到这样1道题目:“小红的前面有5个人,后面有3个人,这1排1共有几个人?”学生有的说是8个,有的说是9个,于是我请答案是8的1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他答道:“小红前面5个人,后面3个人,5+3=8,所以应该是8个人。”我又请了答案是9的学生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大家最后都明白应该是9个人。想想1些高年级的学生不喜欢回答问题,恐怕就是因为怕回答出错挨批评。“你的回答错了,坐下,听别人怎么说的。”“不对,你也好好想想再举手呀。”诸如此类生硬的批评话语,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我们还是应该慎重1些。

4、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

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儿童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在“做中想,想中学”。我深信:只有学生确有“感受”,才能真正“理解”。

为了让一年级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教材安排了“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等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在直观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能够积累学习的“关键经验”,而这些经验是无法教会的,必须由学生自己体验。例如,在教学“分与合”时,教师让学生借助学具,将4个桃放在两个盘里: 1盘放1个,另1盘放3个;1盘放2个,另1盘也放2个;1盘放3个,另1盘放1个。有了这1操作的过程,再抽象成数的分与合就有了清晰的表象,实现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5、“认真作业”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数学大纲明确指出:“对作业要严格要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强调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机会。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

(1)认真审题。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我们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读题方法,要求学生边指边读,强调他们多读,弄懂题目具体有几个已知条件和问题,读中画重点字、词,养成用符号标记习惯,同时指导分析对比的方法。

(2)规范书写。教给学生写作业方法,从写数字清楚,书写整齐、美观到格式正确,都有规范要求。要求学生在限时内完成作业。有了时间限制,学生不敢随意浪费时间。和时间比赛的结果会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细心演算。演算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我们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计算必须慎重,切勿草率从事。不

管题目难易都要认真对待。对认真演算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表扬,树榜样。

(4)检验改错。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有错误是难免的。我要求学生在做完作业以后再认真检查,发现并改正错误。

总之,一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特征,光靠老师的工作是不够的,家长的力量不可忽视。所以,我借助每1次家长会向家长渗透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让他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和家长交流1些辅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争取家庭辅导与学校教育达到和谐统1。只有多渠道、坚持不懈地抓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有用人才。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郭平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及将顺利结束。通过一年的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以课堂教学为重点:

1、备课。学期初,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电子备课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

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及时复习。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

(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了教材由“易”变“ 难”,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3、认真批改作业

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教师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订正之后,仍给满分,鼓励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

4、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

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

5、做好测试评估工作。

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试卷中,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试的结果也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努力程度。在评讲试卷时,打破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如:将试卷中错误较多的类型依次进行讲解。希望通过这一改变,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运用知识。

二、积极落实素质教育

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改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认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展开,呈现出“乐、实、活、新”的教学情境。例如:找规律;动物拼图;我当小医生等活动,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解放了学生的眼睛、嘴巴和手,创造了让学生操作、实验的机会;独立思考的机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始终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去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三、参加教育教研活动:

1、改变教育观念。明确教育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的。阅读教育期刊,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2、“走出去,请进来”。到其他学校听课,自己上公开课2节,通过大家交流、讨论: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各种适宜的、开放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明确方向,促进教学。

四、不足之处

对教材的钻研深度还不是很透彻,对数学教学工作还缺乏经验,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掌握规律还不是很明了,对学生的要求还不是很到位,更重要的是部分家长没积极参与教育,学校、家庭的教育不能形成合力,以致于成绩上不去。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将努力逐步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去实施,以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

情景教学在教学中的运用

郭平

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坏教育这一观点告诉我们,“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都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数学学习的素材大多取自生活,学到的数学知识也要应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对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课程要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并结合发展规律选择合适的题材,题材要尽量广泛,并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小学生愿意接触、愿意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他们的爱好创设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符号和抽象的数学概念、公

式转变为生动有趣的具体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讲“认识路线”一节时,同学们在学完了怎样“认识路线”这一知识点之后,他们脑海中所得到的知识是零碎的、片面的,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地掌握这个知识点呢?下面我就提出一道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问题:从学校到欢乐谷应该要怎么走呢?教师通过这样灵活的、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的思维得到极大的发散。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有的小组思考出从学校到游乐园有哪几条路线,有的小组则讨论从学校到达游乐园有哪几路公交车等。然后,教师将这些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屏幕上,让学生一一观察之后,从中得出公交车有很多辆能到达,但是其中有几辆车是需要中途转车才能到达。这道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题型,通过学生之间的思考、探讨等,使学生自己从中找出认为合理的方法,再将方法讲解给其他的同学听。这样融入生活化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日常活动,探究数学问题

在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习内容创设探索性的情境,以文字描述、表达的方法,为学生描述一段新鲜而熟悉的生活事例,以此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三、课堂上设计生活化练习,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

现实生活是数学的重要来源,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设计生活化的练习,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时空,但时间毕竟较短,空间也有一定的限制,学生发挥的空间不大。所以,我们可以走出课堂,开设一些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发展数学。

如学习“千克和克”的认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活品的质量:一个书包、一支笔、一袋大米、一台机、一个电饭煲,并根据自身对千克、克的理解掌握、分清孰轻孰重;学了“认识钟表”后可以让学生在周末记录整点时自己在家的活动,记录在校一堂课40分钟下课时指针应该指示到什么位置;学习“”后可以让学生统计家中所拥有物品(电器、线织物品、陶瓷、玻璃……)的数量情况,为父母整理家务时提供数据参考……这样的科学训练,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以致用的空间,学生学到的将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总之,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主动探索,使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让他们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享受数学中的人生。

郭平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篇2

一、教学目标分层

1.学习对象分层

把不同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是实施分层教学与分类指导的基础。在进行“综合与实践”课程前, 教师需对全班学生平时的数学学习能力、经验等综合素质有所了解, 尤其是要重点了解学生对与本次“综合与实践”课程有关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进行充分分析后, 再进行分组。通常, 我把学生分为A、B、C三类 (学生分类老师不予公开) 。A类学生数学基础扎实, 有一定的数学操作经验, 能在实际操作中总结提炼出抽象的数学规律;B类学生基础知识一般, 能在老师的要求和指导下, 进行数学的综合实践活动等;C类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较差, 无法按老师的要求完成数学活动。教师在掌握了学生的层次后, 按ABBC搭配的原则组成四人小组, 以便于在接下来的综合实践活动中, 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帮助和学习。当然, 每次“综合与实践”课学生的分类并不是固定的, 要依照学生数学学习发展的程度来进行调整, 并适时调换三类学生在四人小组中的工作, 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每次数学活动中得到不同的体验。

2.预期目标分层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 根据“综合与实践”课程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 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首先, 对A类学生, 在“综合与实践”课程上要侧重使其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从而培养其综合运用能力, 并提升其表达能力和整理归纳能力;而对于B类学生, 要使其能在老师具体的要求下进行具体的数学实践操作, 并借助操作去理解和提升已有知识, 从而解决一些简单问题;要求C类学生, 能模仿老师的实践操作过程, 夯实原有基础, 补上原有的知识缺漏, 同时培养数学学习的热情。

例如, 在进行《摆一摆, 想一想》教学时, 我就将教学目标的设定分为三层, 分别是:基础性目标 (即所有学生都需达到的目标) 、普遍性目标 (即大多数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 、提升性目标 (即少数学生可达到的目标) 。在实际教学中, 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达到不同层次的目标, 鼓励各个层次的学生向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迈进。

二、引导新知探究分层

1.质疑分层

在“综合与实践”这类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中,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将重难点知识分成若干个有梯度的问题, 把握提问的时机和对象, 在讲授知识时提问B类生, 利用他们在认识上的不完善, 把问题展开, 进行知识的研究;在突破重、难点或归纳总结时, 就要发挥A类生的作用, 启发所有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而在基础性的或者带有复习性质的问题上, 则把机会让给C类生, 夯实其基础知识。

例如, 在《摆一摆, 想一想》一课中, 在已经出示数位表, 并摆出数字1后, 提问:“你觉得, 老师还能用一颗棋子摆出哪些数?”这个问题就请C类学生进行回答, 因为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明显的提示, 他在作答时能理解老师的意图, 并能准确进行回答。其后,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深刻地掌握数的规律, 体会到个位上的棋子依次移到十位, 我又设计了一个追问:“个位上的这个‘1’跑到哪里去了?”并请A类生回答, 这类学生的头脑里马上就能把数的规律与摆珠子的过程结合起来, 理解数的特点, 因而回答时能对其他学生起到启发作用。

2.指导分层

对于中下生, 在低段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中主要指导他们进行操作和观察, 引导他们回忆、理解和感知, 重点放在巩固知识并了解规律。对中上生的指导, 主要是启发思考、发现规律和运用规律。在学生进行数学实践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到学生中间了解情况, 从旁协助。

例如, 在《摆一摆, 想一想》一课中, 学生第一次在数位表上体验有序摆棋子写数, 因此, 在设计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对如何摆棋子写数进行直观演示, 学生通过尝试摆—优化摆法—看演示巩固最优摆法, 将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东西, 使学生在操作和观察中渗透有序思考的思想方法, 从而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摆法。又如, 在摆4个、5个棋子时,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有序的摆法, 我就采用了同桌分工合作的形式来进行操作, 使其能得到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两方面的提升。

三、练习分层

练习分层是小学低段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中实施分层教学与分类指导的有效手段。教师要根据“综合与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学生新知学习的效果来进行有效合理地分类练习, 注意对难易程度、做题时间等方面作出合理的安排, 着重于帮助C类生加深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启发B类生运用规律去解决问题, 引导A类生发散性地进行知识拓展,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练有所获。

在《摆一摆, 想一想》的练习部分, 我安排了三道题, 从给出所有棋子说数, 到给一个数猜棋子数, 再到只给个数猜棋子数。整个环节引导学生从猜想到验证, 从简单到复杂, 从正向到逆向, 既巩固了前面对数的特点和规律的认识, 又实现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层层拓展。之后, 还通过留下悬念, 让学生在课外有充分的时间去探索10个以上棋子摆数的不同情况, 使学生得到自主学习的空间, 同时也提升了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四、评价分层

在低段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中, 我常引导学生自评、生生及师生互评, 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评价, 以优促短, 帮助学生建立内在的信心和应有的责任感,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 在《摆一摆, 想一想》一课用4个、5个棋子分工合作结束后, 请学生通过“同桌互相检查, 对的画☆, 错的请你教教他”, 让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借由好生带动薄弱生学习, 真正地达到“以生为本, 以生促生”的效果。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期中自测题 篇3

1. 8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10个十是()。

2. 53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一个数的个位上是7,十位上是2,这个数是()。

4. 99是( )位数,与它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5.至少要( )个才能拼成一个正方体。

6.在12、9、39、41、36、80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比39大得多的数是(),比39小一些的数是()。

7.

8. 5元=( )角7角9分=( )分

9.80元=( )元( )角

1元-6角=( )角=()分

1元2角+8角=()角=()元

二、计算园(15+8=23分)

1.

2.赛一赛。

三、百花园(25分)

1.送回家。(8分)

3538-85880+5 66-659

13-69733+70 1元99分

2元9角2.90元 1元3角-4角1元

2.填填画画。(12分)

(1)蜻蜓在桃子的( )面,蚂蚁在桃子的( )面。

(2)小草在蚂蚁的( )面,花在蚂蚁的( )面。

(3)把 左边的圈起来,给桃子右边的 画个“√”。

3.修补墙壁。(5分)

四、生活园(28分)

1.看图列式计算。(8分)

2.啄木鸟今天可能捉了几条虫?(在正确答案的下面画“√”。3分)

3.我国在北京奥运会中,我国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5分)

举重队获得了几枚金牌?

4.

(1)买一盆比买一便宜多少元?

(2)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五、智慧园(做对加10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年级(1)班的学生人数是27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因此,本学期要立足于端正学习态度,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六、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七、20%后进生进步措施

备课时必须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上课时必须让学困生提出问题,合作学习中必须让学困生发言,辅导点拨时必须解决学困生的困惑,设计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学困生当面辅导”。

对学生因厌学辍学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采用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

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

八、课时安排

一、位置(4课时)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3课时)

三、图形的拼组(3课时)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15课时)

七、认识时间(3课时)

八、找规律(4课时)

九、统计(3课时)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工作总结 篇5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工作总结范文一

上半学期即将结束了,回顾这学年的学习和工作,感受颇多.第一年踏入教学工作,有太多的不足和需要学习的地方.结合“整顿班风、纪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为前提.本人积极的参与学习培训和反思整改,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一、思想上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学期我担任了一年2班的副班主任,和林老师一起带领我们一年2班,在这期间,我体会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以身作则,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我认为我们一年2班的同学比同级2个班的孩子都聪明,在上课创作方面,思维很发散.每次交上来的作品优秀的总是2班的最多.但是有个别让我头痛的孩子,例如,庞宇颢,从开学到现在,在上课期间,这孩子其实挺认真的,也很喜欢边创作边得到老师肯定,喜欢老师一直站在他身边不断肯定他的画,但是,一个班40多学生,我又怎么可能一直站在他身边看守着他一个呢?只要我一离开他的身边,他就开始对周围的同学进行打扰、吵闹.对于这一行为,我对他进行过教育,罚站,甚至是让校长帮忙处理.但是成效都不好.我也很头痛这个学生.对于他母亲的行为也很不理解,庞宇颢的笔袋是带锁的,他说是母亲怕别人偷他的笔所以锁上.对于这一问题,我也和林老师沟通过,林老师也是很无奈的摇摇头.副班工作还有一项我谈谈看午睡,在刚开学的时候,孩子们午睡的情况特别糟糕,可能是刚入学,心未定.个别同学突出的同学不单止不睡觉,还喜欢打扰到别的同学,陈诗茵、陈维锋、李培、郑喻丹、林嘉健.庞宇颢这几个学生是我严抓的,除了庞宇颢这孩子用软的,硬的方法都搞不掂之外,在睡午觉期间叫他写作业的.在写作业期间他还是很安静的.而另外几位同学,进行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言谈举止与形象要时刻注意,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②教师要与时俱进,争做一名创新型人才。要成为一个新世纪的优秀教师不仅要有老牛拉车的韧劲和耐力,而且要富有勇于革新的创造力。我们面临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这样改革的大环境下我们必须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形成自已的教学风格。

2、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一学年来,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目标。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做到精心准备,努力钻研教材,力求设计出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切实落实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自主思考,运用尝试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力求创新。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能力训练,精心设计练习作业,练习作业有层次有针对性,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先要认真审题,边审题边思考,进行自觉检验。平时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必须写得清楚工整、规范,作业做完后,要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端正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培养独立思考和认真检查的作风、习惯。

辅导工作扎实到位。根据学生的学情每学期及时制定辅导计划,并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辅导。对学生每一次独立练习都进行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运用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多层面的辅导,并作好记录。特别是在后进生中有少数学生出现厌学现象,如“袁明尚、乐青云和沈书晨”等,甚至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欠交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就进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并及时与家长进行联系,并力争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共商教育孩子们的方法,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子方法,使学生能健康发展。

积极参加教育研究工作,努力向教育科研型发展。平时积极参与本校的校本科研,认真听课、评课,在与其他教师交流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及时总结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或体会,认真撰写每月教学反思并及时上交。结合平时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卫生习惯展开教育研究,申报“农村小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的研究”的课题获立项,此项课题研究报告被评定为县级二等奖科研成果。本人还积极参加各类教育教学类比赛,参加教育论文评比,案例评比,说课比赛,在县试卷命题评比中获三等奖,在市小学数学教师解题竞赛中获奖。

3、遵守纪律方面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服从工作安排;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处处以一名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此外,为更进一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我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文化修养。一年来也读了一些拜读了教育类书籍,如魏书生先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等,但我觉得自己书读得实在太少,今后,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学习一些新理念,对学生有用的东西。我想,学得越多,才能为学生贡献越多!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工作总结范文二

时光飞逝,一个学期又结束了,这个学期对我来讲是繁忙而又充实的,而且我自己感觉这学期收获颇丰,为使今后的工作更加顺利,现对工作总结汇报以下: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假如脱离生活而只知盲目计算,就会变成纸上谈兵。那末,怎样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题目呢?下面我就谈一谈一些做法。

一、良好的习惯

一年级的学生是幼儿园里直接过来的,对一些学习习惯、课堂纪律一概没有概念。刚开始一个月,我有些大意了,忽视了这一点,后来我发现他们上课坐姿不正确,想怎样坐就怎样坐,老师讲课他们在下面随便插话,书写不干净等题目,学习习惯养不好,再加上家庭、智力等差异,学生就会输在起跑线上,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周我展开一次评选遵守纪律小明星活动,对表现好的学生,我就给他在雏鹰争章上贴上一个小笑脸,并表扬他。你们看他做的多好,你们有无信息超过他?这样就让做的不好的同学有了意识,对有进步的也给予嘉奖,渐渐课堂纪律有了很大改善。对书写题目,在每次作业完成后,我在本子上通过画笑脸、小星星、贴小花、贴优等不同方式嘉奖,每个学生都尽可能是自己的作业干净、漂亮,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更好进行学习。

二、能力的培养

本学期学习的知识很简单,关键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也做了一些努力,对一年级的学生,要求在现实生活中能与同伴交换,发现并能提出题目发展学生的利意图识,感遭到同一题目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构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惟为主,为此,我在教学时尽可能利用生活中俄感情材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把握,如:在教学原来有多少的题目有好多的学生理解不了原来是甚么意思,我就拿学生加餐的牛奶做例子。我随便拿了九盒奶,分给4个同学,手里还剩下5盒,问他们我原来拿了几盒?再让学生把我的做法用语言描写出来,学生很快就列出了算式4+5=9.由此启发我们设计了亲子互动作业,让家长与我们携手让孩子理解并学会利用。再如:在教学熟悉物体这一节时,我拿生活中的物品作原形引出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学生很快便有了深入的印象,对物体有了感性熟悉,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趁热打铁人,我又让学生做了立体圆形的手抄报,非常漂亮,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制作立体圆形,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重视对落后生的辅导

对落后生,我在教学中留意下降难度,放缓坡度,答应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学习,重视他们的学习进程,在教学中逐渐培养他们的学习爱好,进步他们的自信心。

四、做好测试评估工作

考试不只是看学天生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根据。而结果也不再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根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把握情况、学习的努力程度。如:将试卷中错误较多的类型顺次进行讲授,希望通过这一改变,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把握、应用知识。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里面肯定还有很多的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开辟创新,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数学的海洋中走的更远,更好,在学习中更加开心、快乐!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工作总结范文三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学生共57人,绝大部分上课能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有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纪律性不强,以致学习成绩较差,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对本学期的教学情况做如下总结,以利今后更好的上好这门课。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1、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充分利用直观、电化教学,把难点分到各个层次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针对学生的差异和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了各方面的教育,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3、本学期我对学生注重加强了思想教育,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我检查的能力。

4、使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在教学中重点做到精讲多练,重视运用教具、学具和电化教学手段。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5、加强了对后进生的辅导,使本学期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知识、技能,他们的学习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

6、通过练习课的精心设计,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所以我认真上好练习课,讲究练习方式,提高练习效率。

7、重视了与家庭教育相配合,通过家访、家长会等不同方式,与家长密切联系,对个别学生的教育着重放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挖掘上,使他们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8、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生习惯,针对这一方面,本学期重点抓了学生,每做一件事情,每做一道题,要求学生要有耐心,培养了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的好习惯。

9、通过一些活动,统计、数据等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是学生有了为祖国为中华民族努力学习的精神。

三、存在的不足之处

1、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作业完成质量不高。

2、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学生家庭的不配合,实践性家庭作业的督导不力,孩子学习差。

3、也有少数学生,智商较低,接受能力差,造成成绩欠理想。

四、今后努力方向和设想:针对本学期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结合教材的内容,充分利用直观、电化教学手段,精心备课,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抓牢基础知识,搞好思想教育工作。精心上好每一节课,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知识应用的灵活性。

2、及时辅导落后生,抓住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3、及时家访,争取家长配合抓好学生的学习。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篇6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1)班现有学生49人,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本学期要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思维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

(二)、20 以内 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一)、找规律。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第 1 页 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的风格和特色更加鲜明,将数学学科体系的严谨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性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又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更加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 100 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 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 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 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 100 以内数,会读写 100 以内数。掌握 100 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 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 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 2 页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和数据整理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1 角=10 分,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 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 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培养认真倾听,书写工整的良好习惯。

10、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维方法。◆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第 3 页 关注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 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 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 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 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小学教学设 计 网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六、课时安排:

一、认识图形

(二)(3课时)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课时)

1、十几减9.................................1课时

2、十几减9的练习课.........................1课时

3、十几减8、7、6...........................1课时

4、十几减9、8、7、6的练习课................1课时

5、十几减5、4、3、2........................1课时

6、十几减几的练习课........................1课时

第 4 页

7、解决问题................................2课时

8、整理和复习..............................2课时

三、分类与整理(3课时)xx xjxSJ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

1、数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1课时 2、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2课时

3、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2课时

4、解决问题...............................1课时

5、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6、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五、认识人民币(5课时)

1、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的进率...........2课时

2、简单的名数变换和加、减法...............2课时

3、解决问题...............................1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12课时)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3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3课时

4、小括号.......................1课时

5、连加...........................1课时

6、连减...........................1课时

7、整理和复习.....................2课时

第 5 页

七、找规律(4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对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思考 篇7

1. 多媒体展示, 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新知识的情感需求。

在现代社会中, 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随着媒体技术, 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出现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能够在一种媒体上表示、传递和处理多维化信息的多媒体系统, 它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文字、图形、声音、静态或动态图像、动画等不同形式的信息, 在计算机上把图、文、声集成在一起, 使得各种媒体互补, 传递出的信息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多媒体计算机为小学生勾画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环境, 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最优化的通道。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 不但信息量大, 而且图文声并茂, 非常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但能强化学生的记忆, 而且给学生展现出无限的知识空间, 激发学生获取信息和新知识的情感需求。例如, 在学习“10的认识”的课堂上, 我简单地操作键盘, 屏幕上出现了数字娃娃“0”, 接着跳出“1”“2”“3”“4”“5”“6”“7”“8”“9”, 同时出现画外音。“9”说自己最大, 看不起“0”, “1”出来打抱不平, 说:“如果我与0站在一起, 就比你大。”我问:“小朋友, 你们相信吗?”屏幕一闪, 1和0站在了一起, 学生们立刻被吸引住了。我自然地引入新课:“10的认识。”

2. 精心设计作业。

2.1 让学生“说一说”。

如果学生写不好数学作业, 就会遭到教师、家长的批评, 所以强迫学生多写书面作业, 非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而且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一年级学生虽然不太会写, 却很愿意说。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 一年级学生是非常渴望与人交流的, 他们正处于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基于这一认识, 我让学生回家“说一说”, 即把你今天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课上有趣的事说给家长听。这样, 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新知, 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让家长更好地了解了孩子的学习状况, 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2.2 让学生“玩一玩”。

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传统观念常把学与玩分开, 认为学就是学, 玩就是玩。学好了, 才能玩;学不好, 就不能玩。长此以往, 学生把学习当做一种任务, 而不是一种乐趣, 做家庭作业只是在完成任务, 根本不投入情感, 更谈不上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积极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 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会学习的乐趣, 我让学生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 感觉学和玩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例如, 在教学《比多少》后, 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用4个杯子装一样多的水, 然后分别放入1、2、3、4块方糖, 猜猜哪杯水最甜?学生通过实践, 发现糖最多的那杯水最甜。又如, “比高矮”的作业:回家和家长排排队, 看看谁最高谁最矮 (巩固比高矮的方法, 创造学生与家长交流的机会) 。“10以内的加法”作业:和爸爸妈妈玩凑数游戏 (复习10以内的加法, 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 提高口算速度) 。“前后、左右”作业:请家长坐好, 说说家长及自己前后、左右各有些什么。

3. 进行教学反思。

理智型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是职业化, 以职业道德、职业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 努力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理智型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教学反思。

3.1 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学会数学的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 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学会数学地思考, 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角度去展开。

3.2 对学数学的反思。

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 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已有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成空的容器, 按照自己的意愿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知识, 否则常常会进入误区, 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

要想多开发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 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使他们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

3.3 对教数学的反思。

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乎我们的意愿呢?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随笔 篇8

一、利用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做风车的手工活动中,先让学生思考:风车应该怎么做?在做的过程中,纸的形状每一步都会发生什么变化?带着这个问题在小组里交流,学生们讨论热烈,有的带着大家一起研究书中风车的制作步骤,并按要求动手折一折,有的则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制作,当风车一个个在他们的手中诞生时,他们兴奋异常。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看到了平面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又体验到了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二、通过学生自由拼摆,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和交流,让学生发现各种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充分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出示2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长方形让学生进行拼组。看谁拼的方法多,学生很快的拼出了不同的图形。如:2个短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长方形,2个长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长方形。又出示4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正方形让学生进行拼组。看谁拼的方法多,还能最先拼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很快的拼出了不同的图形。如:边与边相接拼组成一个大正方形,角与角相接拼组成一个大正方形。面对学生的不同拼法,教师及时给以鼓励,尊重学生的选择,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理念。

但是在课堂教学教学中也存在这这样的不足之处:在设计这些课时,我是以学生动手实践、积极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的教学活动,心想这样的活动一定会受学生的欢迎,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如在验证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性时,少数同学能根据老师的要求动手,大部分学生不会动手,有的学生干脆在折叠其他的东西,学生完全没有探索知识的欲望,而且课堂纪律混乱。

郭平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篇9

《统计》这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整理简单数据,初步认识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分类整理数据的方法,并把经过整理的数据填在简单的统计表里。

这节课,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营造了有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好奇,然后去探索、去质疑、去寻找答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解决了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主动地构建了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呈现的独创性。

能够用来促进学习的任何正当方法和手段,都是合理的。由于统计实际生活中的随机性内容在教室里不便开展,于是,我利用学具中的各种形状的几何图形卡片,让学生体会到“数一数”不能正确地统计各种形状的几何图形卡片的个数,从而产生了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了学生自主选择和使用学习策略的意识。

二、探索的自主性。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用已有的经验已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于是通过观察、讨论、分析,自己探究出多种记录数据的.方法:有的把各种形状的各种形状的几何图形卡片分类记录,有的用画“☆”表示卡片的个数,有的用画“正”表示卡片的个数,有的则用打“√”的方法记录卡片的个数……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记录方法,动手将几何图形卡片的个数统计出来,亲身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使学生对数据的整理与归纳的思想得到了发展

三、数学的实用性。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几点尝试 篇10

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让本来枯燥的数学变得更有趣, 只有对数学产生兴趣, 才是学好数学的根本。对于刚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 大部分已经接受到了学前教育, 所以说, 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因此, 在上第一节数学课《数一数》时, 我先让学生观察教室, 让他们寻找教室中能看到的数, 例如数人数、桌子等, 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 寻找校园中都有哪些数。还让学生说出那些和自己有关的数字, 看谁说得多、说得好, 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生永远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增强学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是学好数学的保障。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即使是孩子在玩儿, 也能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新鲜的事物, 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儿中获得知识呢?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 我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例如, 在上《认识钟表》一课时, 我给孩子拿来钟表, 以游戏的形式演示:1号起床的时间是7:00, 2号将时针和分针拨到该时位置, 让学生变换着来演示。这样, 学生既能准确认识了时间, 又能学会思考, 还能亲自动手。动起手的孩子们显得格外积极, 也逐步地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现在的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练习题具有不唯一性的特点, 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 鼓励学生养成多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刚开始, 当我提到还有不同的答案, 谁能回答时, 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 此时教室里鸦雀无声, 我慢慢提示着, 鼓励大家, 积极思考的学生立刻举起手, 有的能答对, 有的有点偏离, 但明显看出大家都想积极表现自己, 都在努力去思考。我认为表扬大家的效果比不上表扬个人的效果好, 尤其表扬成绩差的学生时, 大家的积极性会更高。这样会使孩子以后敢于发言, 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 问题对于不同分析者来说, 都会存在不同的结论, 培养学生表达自己分析问题结果的能力, 当然说错的教师也要给予纠正。从而让学生学会以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充分让学生意识到解决同一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四、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

让学生懂得学以致用, 都说“知识就是力量”, 只有实践才能发挥知识的作用。许多学生在学校成绩优秀,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很多学生不能独立地完成。也就是说, 学了却不知道怎样应用, 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 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每上一节课, 教师首先应给学生提出一些实践性的问题, 教师教的过程就是引导的过程, 然后让学生将刚学到的知识利用上。这样, 学生亲身体会、练习, 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例如, 学习了“位置”这一课, 让学生说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 认清前后左右的相对性。认识钱这一方面的知识时, 进行游戏表演, 让学生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本”、或买“笔”等, 让学生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钱、剩余多少, 买了多少东西等实践性的问题。这样, 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 把数学真正融入到了他们现实生活之中。

总之, 数学来源于生活, 是人们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是生活实践中必不可缺少的, 是改造自然必要的武器之一, 要教育学生学好数学是为了未来更方便的应用, 以获得更好的生活。

摘要:对于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 “量身定制”是适合低龄儿童的方法, 无论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 让学生对数学充满足够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才能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并逐步引导他们学好数学。

郭平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篇11

【编者按】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涉及到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时间、找规律等共8节的知识点,这些内容是小学数学的入门级的知识,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

一、目标与要求

1.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4.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5.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和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懂得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4、能够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二、重难点

1.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2.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3.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4.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5.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6.数100以内数,特别是数到几

十九、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数几十比较困难;

7.了解和掌握个位、十位的数位的概念。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三、知识点概括总结

1.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有上下、前后、左右之分。2.上:位置方位名词,例如:汽车在马路的上面。3.下:位置方位名词,例如:船在桥的下面。4.前:位置方位名词。

例如:张三在李四的前排,那么可以说张三在李四的前面。5.后:位置方位名词。

例如:李四在张三的后排,那么可以说李四在张三的后面。7.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8.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0以内的数字之间的退位减法。例如:12-9=3.9.图形的拼组: 作风车:

—>

—>10.数一数

—>

(4)个长方形(10)个正方形 11.读数

24读作“二十四”;169读作“一百六十九”。12.比较数的大小

先比较高数位的数学,再按照数位的高低依次比较。

例如:39和145比较大小,39百位数字为0,145百位数字为1,0小于1,所以39小于145.13.100以内数的认识:100=10个10相加。14.认识人民币: 贰角

五角

一元

五元

10元

20元

50元

100元

15.整十数:个位数正好为0的两位数,例如:10,20,30等。16.整十数加:整十数之间的加法,例如:10+20=30等 17.整十数减:整十数之间的减法:例如:50-20=30等。18.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两位数加上一个一位数的加法运算,例如:35+3=38等。19.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两位数减去一个一位数的减法运算,例如:35-2=33等。20.认识时间

长针为时针,短针为分针。上图所示时间为7:00,读作“七点”。

上图时间为7:30,读“七点三十分”。21.找规律

郭平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篇12

教学目标:

1. 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教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发现事物的规律。学生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课前准备:课件,涂色卡,水彩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上课!生齐:老师下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王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做一个小小的游戏,什么游戏呢?《猜颜色》的游戏,咱们看大屏幕,一会儿在大屏幕的右边会有一个接一个地出现的圆,这些圆都有不同的颜色,都认识什么颜色?你看出什么颜色就大声地读出来,看谁看得准,读得快,好不好?

生齐:好!

课件出示下图(这样不行)拉长音了,声音要特别有力量 生齐读:红、黄、蓝、绿、红、黄„„ 师:下个个是什么颜色? 生1:蓝色。

师:好!我们来看一看对不对?(继续播放课件)真是蓝色呀!下一个呢?

生2:绿色。师:再下一个呢? 生3:红色。

师:一(4)班的同学真棒!猜一个对一个,真了不起!再来一个行不行?

生齐:行!

师:再给大家一些圆,也带着颜色,玩这一回呀!带颜色的圆重新出现,大家猜,准备!象刚才一样,开始!

课件出示下图

生齐:红、黄、蓝、绿„„

师:下一个你们猜是会是什么颜色?((继续播放课件)生:红色。

师:呀!没猜对吧!刚夸你们棒,结果又猜不对了,再猜下一。(学同们各有说法),看来这些圆有点奇怪,都是带颜色的圆,都是红、黄、蓝、绿,为什么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我们班的同学猜得那么准,猜一个对一个,可是第二次再出现的时候,怎么猜也不容易猜对呢?什么原因啊?

能说说吗?

生1:因为第一次出现只有一个,第二次出现有两个„„ 生2:因为第二次出现变化很大。生3:因为第二次搞乱了。师:有点道理,那第一行乱不乱? 生3:不乱。

师:那我们就把不乱的这种变化情况用一个词来说明,这个词叫做“规律”,“规律”很重要,正是因为第一次出现的圆是有“规律”的,所以一猜就准,而第二次出现时很乱,是没有“规律”的,所以总是猜不准,你们说“规律”重要吗?

生齐:重要。

师:所以今天王老师就和同学们来上一节课,叫“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师:你们会找规律规律吗?我们先到幼儿园找一找,看你们能不能找到规律,(课件出示主题图)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小朋友们在举行联欢会呢!他们用彩旗、彩花、彩灯精心地打扮了教室,高兴地围成圆圈又唱又跳,仔细观察这幅图,有规律吗?

问:有规律吗? 生齐:有。

1、彩旗

师: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生1:红旗、黄旗、红旗、黄旗、、、、、生2:先是红旗、黄旗(又有)红旗、黄旗„„(师:谁能再说简炼点,它有什么样的规律?)

师:很好!我特别喜欢生2说的一个词,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他说红旗、黄旗以后(又有)红旗、黄旗。“又有”是什么意思呢?

生:一样(一模一样)的意思。师:谁与谁一样(一模一样)啊? 生:后面跟前面的一样。

师:后面的什么和前面的什么一样(一模一样)啊?

生:后面出现的红旗、黄旗和前面出现的红旗、黄旗一样(一模一样)。

师:说得很好,那我们就把前面第一次出现的一面红旗和一面黄旗叫做“一组”。看屏幕,我用圆圈圈出来表示他们是“一组”。板书:一组。

后面也是一组一组地,那么第二组和第一组一样吗?第三组、、、师:我们把后面出现的图形跟前面图形一模一样的这种方式叫做“重复现出现”。(板书:重复出现),齐读:(板书:重复出现)

2、彩花

师:来,我们再看看漂亮的花有什么规律? 生:绿花、紫花、绿花、紫花„„

师:绿花、紫花叫一什么来?看屏幕,王老师把他俩圈起来表示他俩是一组。

师:谁能说说这行花,谁在重复出现呢? 生1:绿花、紫花重复出现。师:说得真好

我们试试把规律读出来(屏幕出示下图)边出现学生边读。生齐读:绿花、紫花、绿花、紫花、师:停,这样读声音太平,不容易听出谁与谁是一组的,有什么办法让人一听就能听出绿花和紫花是一组的呢?看谁有什么创意?

1生:绿花、紫花(停)绿花、紫花(停)„„

师:听出来了吗?他在“一组”和“一组”之间干什么呀? 生:停顿一下。

(师:王老师出个建议,咱们读完一组,稍停一下,再读下一组好不好,)预备,开始!

生齐读:绿花、紫花(停)绿花、紫花(停)„„ 师:这样规律就听地很清楚了,真棒!

3、花灯

师:花灯有什么规律呢?把规律读出来

生齐读:紫灯笼、黄灯笼、紫灯笼、黄灯笼、、、、、、师:谁和谁是一组,谁在“重复现出现”?

紫灯笼、黄灯笼是一组,紫灯笼、黄灯笼重复现出现,也可以简单地说:紫灯笼、黄灯笼是一组,在重复现出现。

4、小朋友

师:下一个是谁?我们把他读出来吧。把规律读对了她就出现了

生齐读:女孩、男孩、女孩、男孩、、、、、、、再往后呢? 师:同学们把规律读对了,我们把它请出来把(点)。师:谁和谁是一组,谁在“重复现出现”? 生:女孩、男孩、是一组,在重复出现。

师:好了,很好!找规律还没有完呢!我们刚才找到的是比较简单的容易看出来的,现在找难的了,请看屏幕。(屏幕出示下图)屏幕出示下图)

生:3个图形是一组

师:同意吗?同意的请做坐好 师:读一读

生齐读:蛋糕、汉堡包、冰琪林(停)蛋糕、汉堡包、冰琪林(停)„„ 师:王老师有个问题,谁在重复出现呢?(看屏幕)果然是(屏幕出示下图)

生1:红、红、蓝重复出现。

师:说得真好,咱们一起读一读,开始!(可以越来越快)生齐读:红、红、蓝(停)红、红、蓝(停)„„师:要还有呢?、、、、、、、师:谁是一组的?谁是重复出现的?

小结:同学们,会找规律了吗?咱班的同学真了不起,这么快就学会了找规律,找规律时,我们都是首先发现一组,特别是第一组,第一组看清楚了,后面都是重复出现的,对不对?但是我还想说,同学们,人们找规律都不是为了找规律而找规律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们找到规律以后利用规律去解决一些问题,所以找规律的目的是为了用

规律,(板书:用规律)看谁能用学到的规律解决问题。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一)、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师:请看屏幕,(屏幕出示下图)

1、接着往下摆

师:上面有什么呀?把汉堡、冰激凌圈起来是什么意思啊? 生:汉堡、冰激凌是一组,会重复出现。师:同学们真棒都会猜了,那第二组是:(一二)

2、这一行中有猪八戒、西瓜还有“?”,请同学们好好观察“?”号的后面应该藏着什么?

师:我说一、二,大家一齐说“打开”,我就把问号“打开”看看“?”号后面藏着的究竟是什么图形,准备,一、二。

师:请说说你找到什么样的规律,才可以正确地找到“?”号后面藏的是什么图形?

生:两块西瓜

师:观察这一组时“?”号后面藏的是什么图形?他会观察前面,观察前面就是观察第一组或第二组。真棒!

3、(课件)这一行有猴子、香蕉、梨;猴子、“?”、梨;“?”、香蕉、梨,请同学们好好观察,好好想一想第1个“?”号的后面应该藏着什么图形?

学生讨论,各有各的说法。

师:我说一、二,大家一齐说“打开”,我就把问号“打开”看看“?”

号后面藏着的究竟是什么图形,准备,一、二。

生齐:打开。(屏幕出示下图)师:第2个“?”呢?

师:我说一、二,大家一齐说“打开”,是什么?(猴子)师:哎?为什么第一个“?”是香蕉,第2个“?”却是猴子呢? 生:看前面的。

师:说说看前面的哪几个图形?

生:猴子、香蕉、梨是一组的。它们重复出现 师:好,说得好

(二)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1、动作中的规律

师:大家刚才学习找规律,用规律都很积极认真,现在有点累了吧!我们来做个律动吧,动作:拍手(两次慢三次快)„„从刚才的动作中你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动作中有规律。

师:你发现哪些动作有规律?能做一做给大家看吗? 师:能说说理由吗?

生:拍手(两次慢三次快)为一组,后面重复出现.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真了不起!

2、声音中的规律

王老师说一些词,你能不能发现王老师词的规律,如果发现规律就跟着读读下去:(1)白天、黑夜、白天、黑夜、、、、谁在重复出现?

(2)口号:1234

3、看来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还有很多,你发现了吗?(1)图片:斑马,你怎么知道是斑马?热带鱼(2)有规律的事物还有哪些?说一说(3)请看王老师搜集的有规律的图片

师:其实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规律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美的图片,那大家想不想也用规律创造出漂亮的图画呢?

(三)创造规律

1、师:老师这儿有一排花(发练习纸),大家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按你们喜欢的规律涂色,看谁设计的最飘亮!

2、学生认真设计并涂色,师巡视观察,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

3、师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其他生找出规律并叙述规律。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开心吗?为什么? 生:我学会了找规律。生:我知道怎样用规律。

上一篇:论文封皮下一篇:质量委员会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