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中全会看和谐社会建设(共4篇)
从六中全会看和谐社会建设 篇1
这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为期4天的这次全会,也将因此在中国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9个方面、6项原则勾勒和谐社会建设“路径图”
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六中全会从9个方面,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成为这次会议引人注目的一大亮点。
社会和谐,是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上下求索,走过了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六中全会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目标,既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又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体现了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的科学态度。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6项原则,涵盖了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方针、工作动力、工作保证、工作条件、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这9个方面的奋斗目标和6项原则,共同构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多项措施力促和谐群众利益成为重要着力点
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不同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社会事业发展“短腿”现象严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针对当前这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会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全会强调的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发展道路、实践主体和根本目的。
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会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和部署,始终贯穿着“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这根红线。
就业、教育、医疗等问题,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全会强调,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让人们看到了更加注重民生的政策取向。
6大制度建设 保障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制度是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六中全会公报强调,“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健全法律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加速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司法体制机制,继续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
———健全公共财政制度,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领域。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设核心价值体系 巩固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思想道德建设任务繁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先后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深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全会着眼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和谐,对和谐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全会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和谐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全面、具体的部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六中全会在总结近年来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观点,表明将把和谐文化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会强调,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并对加强社会管理作出了具体部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但社会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增强社会减灾能力、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在决策中广泛听取公众意见……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努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社会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我们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形成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协调机制。
全会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
管理格局,突出强调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体现了社会管理理念的深刻变化。
全会把“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等,列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在利益关系多元化、各种矛盾相交织的关键阶段,社会管理工作重心的重大调整。
激发社会活力 增进团结和睦
充满活力、团结和睦———这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全会公报中的这段话,令人倍感振奋。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元素———
全会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强调要激发社会活力,“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团结和睦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参与、共同建设。
全会强调,要“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对统一战线、香港澳门台湾事务和外交工作提出了指导方针,勾勒了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蓝图。
从六中全会看和谐社会建设 篇2
关键词:孔子和谐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人际关系,财富分配,民主政治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 我们应从他伟大的思想里挖掘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 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服务。我认为应从人际关系、财富分配、民主政治等方面着手。
1. 人际关系的动态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黏合剂。
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 “和为贵”, 社会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 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人们之间应多一些关爱, 多一些诚信, 做到“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1]孔子还强调人际关系应该以仁心相感, 仁的感通恰如各社会要素的和谐剂。在社会主义社会, 孔子的以上论述给我们以下启示: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 更是社会和谐的主体, 离开了人的交往关系, 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 人际关系的和谐必须以守德、守法与尊重差异三因素为支撑。
1.1 社会主义道德的恪守和守法精神的弘扬。
从道德的层面来看就是要强调主体恪守社会主义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 来时刻衡量和反思自己的言行。在自我修养中做到慎独, 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友善, 在组织与团体生活中做到谦和, 在社会生活中做到守礼。慎独、友善、谦和、守礼既是社会主义道德在公民行为方式上的体现, 又是公民的一种修养境界、个性特点甚至是社会状态。慎独、友善、谦和、守礼的实现不仅需要主体的自觉修养, 而且需要现代社会关系的改善。若每一个公民都按此要求去做, 社会关系就会达到理想状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则形成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从法律的层面来看, 就是强调公民具有法律意识和守法精神。法律意识的获得是公民自愿认可法律的结果, 当然也离不开政府的普法宣传, 具有法律意识的公民才能真正具有守法精神。一旦守法精神得到弘扬,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法律意识基础便得以确立。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 建设现代法治国家, 坚持依法办事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法律是社会秩序的基础, 也是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公民普遍的守法精神更是实现和谐社会的主体基础。
1.2 社会的多样性、差异性必须得到尊重。
我国是一个集政党、民族、宗教等为一体的多元化社会, 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平等, 但这并不表明不同的利益主体的差别已经消失了。和谐社会就是一个阶层、族群间没有冲突, 人人讲信修睦、崇尚辞让的社会。如何化解社会冲突, 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这就要求全体公民认可并尊重主体差异, 正如《中庸》所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从宏观上讲, 一个和谐的社会要以人为本, 要为个性的弘扬提供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政治上要有最广泛扩大执政的社会基础, 意识形态要不断创新, 更有包容性、吸引力和凝聚力, 经济上大力发展中间阶层, 保障弱势群体, 构建小康社会橄榄型社会结构, 经济社会政策注重统筹兼顾, 协调发展, 社会调节机制做到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从中观讲, 组织、团体等应讲求包容性、灵活性, 追求各方双赢、多赢、共赢, 实现和谐型稳定、可持续发展。从微观上讲, 作为道德主体的个人, 必须自觉地树立角色意识,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合乎礼义的事就做, 不合乎自己身份、角色的事就不做。
2. 利益合理分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要求。
孔子认为:“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2]这指的是在财富分配方面, 力求做到“均等”, 即在各阶层内部人与人之间做到均等, 各利益集团之间和谐相处, 达到上下相安, 而不是互相倾轧。孔子的这些思想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在现代社会转型时期, 制度的调整带来了利益结构的变化, 在利益关系变动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构成了体制转型中的社会和谐问题。我们应该尽快完善利益合理分配制度, 当然这种利益分配必须是人们心理可接受的分配。
2.1 完善利益合理分配制度。
我国社会在转型的过程中没有现成的合适的制度可以直接套用, 这就需要制度创新, 创设和建立具有符合中国国情的利益制度与机制, 成为调整利益结构, 进而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绝不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 相反, 它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利益矛盾和化解利益冲突, 并由此实现利益关系趋于和谐的社会。所以现代政府创建并完善社会利益合理分配制度的过程, 实际上是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进行的利益博弈, 即通过相互交换或讨价还价而实现各方可接受利益的过程。
这种利益合理分配制度的设计, 一方面要符合邓小平提出的“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的论断, 要创造出有利于社会强势集团追求财富欲望的合理空间。另一方面要关注弱势群体, 因为弱势群体是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分布广泛的群体。目前, 我国弱势群体的规模在1.4—1.8亿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弱势群体一般由以下几部分人构成:一是下岗失业人员, 即城市中以下岗失业者为主体的贫困阶层。二是“体制外”的人, 即那些从来没有在国有单位工作过, 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 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三是进城农民工。四是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五是收入较低的贫困农民。在2009年3月5日开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新的扶贫标准, 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 新标准提高到人均1196元, 扶贫对象覆盖4007万人。”六是久病、重病而无钱医治的人及其家属。若没有对社会困难群体的利益或最基本生存权利的合理安排, 要实现社会和谐是不可能的。只有转型期的制度设计使困难群体的起码生存得以维护, 才有可能使在全社会的财富增进的同时, 所有社会成员的生存境况亦随之改善, 从而实现社会成员对整个社会秩序的认同, 并形成社会协调发展的向心力量。
2.2 利益分配必须是人们心理可接受的分配。
绝对公平的利益分配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 各阶层之间利益分配绝对合理是不存在的, 人们心理可接受的合理是可以实现的。利益的适当差别必须限定在社会可接受的公平、正义范围内, 这是人们所承受的心理底线。超越此底线就会出现利益冲突。同时应严厉打击目前我国存在一些非法致富现象, 一些人靠钻政策和体制漏洞而暴得大利, 一些部门和单位靠垄断而获取超额利润。要尽快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 解决分配不公问题, 构建信用经济体系。
3. 加快民主政治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生态环境。
孔子认为:“君, 君;臣, 臣;父, 父;子, 子。”在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秩序中, 社会成员应该做到“和而不同”。儒家讲人伦的和谐是依靠礼乐制度来保障的。孔子还认为, 社会的不和谐, 往往起因于权势、力量对比的悬殊, 尤其是处于强势地位的社会成员以势挟贵对他人的生存境遇漠然视之的时候, 更容易引起社会冲突。孔子理论给我们以下启示:民主政治是一种国家制度, 强势群体若实施超越制度许可的行为, 必将引起社会的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做到执政为民、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营造政治生态环境。
3.1 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 真正实现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属性和核心内容。宪法规定,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本质上都是为了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一切国家机关都是由人民产生的, 向人民负责, 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力都是人民授予的, 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 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邓小平曾经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3]不要民主, 没有人民当家作主, 就不是社会主义;不搞社会主义, 也不可能有人民民主, 更不可能实现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
3.2 民主化执政是民主政治的动力。
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坚持执政为民的宗旨。保证人民群众有效地、自主地治理国家与社会, 必须健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民主制度, 丰富公民自主管理的民主形式, 畅通社会不同群体利益表达的民主渠道。保证在执政活动与领导活动中, 倾听群众对于社会问题的呼声, 反映群众对于社会建设的意愿, 汇聚群众对于社会事务管理的智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还要求我党做到民主执政,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积极支持和参与执政党的社会治理活动, 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密切党群关系、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干群关系。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包括通过各种有效的形式与途径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 扩大社会基层民主, 健全完善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运作的体制机制, 积极促进并实现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保证人民群众更好地行使宪法赋予的民主权利,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依法管理自己的社会事务, 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生态环境。
3.3 依法执政是民主政治的保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将依法执政的内涵概括为要坚持“依法治国, 领导立法, 带头守法, 保证执法”十六个字。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 使党的这一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从制度上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保证, 从法律法规体系上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党要依法领导各级机关带头守法, 并运用法律手段妥善调节和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 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身要求, 保持社会稳定;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执政行为规范与行政行为规范, 建立起一套与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的社会管理格局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 有效地服务公众、凝聚人心、协调利益和排忧解难。应真正做到依法执政和依法治国, 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有利于消除各种不和谐的因素和现象, 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论语.公冶长.
[2]论语.季氏.
从政府网站生态化看和谐社会建设 篇3
和谐社会,表现为社会基础设施及自然资源处于正常状态、社会能源保证充足、政府各司其职、企业与公众可获取政府的相关服务。它提示我们,真正的生产力内涵不仅体现在人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上,更重要的是要和自然相互和谐、协调发展,建立起与自身和谐的世界。而且,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基础层必须有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化环境,和谐社会必须在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中才能保持发展,没有平衡的生态化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不能生存和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会变成空中楼阁,无存在的基础。
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认为,“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是物理学上使用的‘系统’整体。”“有机体不能与它们的环境分开,而是与它们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系统。”当代,人们把生态系统这一概念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的观点和要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更加表明了“生态化”的理念是科学发展重要思想的内容。
政府网站是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把生态化的理念用于政府网站的建设和发展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首先,政府网站是当代政府治理的重要载体,它的存在和作用已成为社会和公众的重要需求,是信息社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其次,政府网站的建设和发展依赖于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它的生命及生命力的强弱与系统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离开系统环境无法生存。再者,政府网站具有鲜明的生命特征,它的生态结构是技术系统与非技术系统的组合,两者的融合构成了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政府网站的发展离不开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因此,加强对政府网站生态系统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去年,中国青年报做了个调查,其结果是:网民对政府网站不满意度超过60%。 问题在那里呢?如果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我们会发现,目前,我国政府网站生态系统环境是不和谐的,主要表现为技术系统的支持能力比较强,非技术系统的支持能力相对比较弱,政府网站呈现技术功能强,服务效能弱的现象。例如:政府网站都设置了信息发布功能、交流互动功能和网上办事功能,这些用技术手段实现的应用功能,体现出技术系统环境的强力。但是,当公众使用这些技术功能获取信息、进行交流和办理事务的时候,却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信息内容陈旧、互动缺少响应、办事不方便的状况比较普遍,政府服务能力明显不足,体现出非技术系统环境建设的滞后。技术系统环境建设与非技术系统环境建设的不和谐,造成了政府网站应用效果不和谐,直接影响了公众的满意度。再做进一步分析,政府网站建设者都会有这样的体会,目前,非技术环境的现实条件很不适应政府网站发展的需要,例如:政府网站的组织形态还没有形成,政府网站工作系统处于松散和不稳定状态;政府网站日常运行经费没有列入财政预算或预算不足,运行经费没有保障;网上政府服务未列入政府工作业绩考核,政府服务资源不能主动供给;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服务观念对电子化的服务理念缺乏主动的响应,政府服务资源的梳理和整合遇到重组与协同的阻力;所述问题还不是非技术环境条件的全部,越基层的政府网站问题越多,条件越差,而基层政府网站恰是为公众提供网上服务的主体,对公众满意度的影响最大。
我国政府网站生态系统的不平衡发展是一个普遍现象。出现不平衡的原因,除了大环境条件外,还有,我国政府网站前期建设是以技术应用为主导的建设,其建设者是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他们对非技术系统的关注程度不高,或者说没有赋予他们这方面的职能,缺乏对非技术系统的研究。笔者提出建设“生态政府网站”的概念,是希望引起政府网站管理者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提升公众对政府网站的满意度不能只从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上做文章,更需要在完善政府信息内容和服务资源供给上下工夫。加强对政府网站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条件,提高网站生态环境的和谐程度,是保障政府网站的绩效,提高公众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从六中全会看和谐社会建设 篇4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和心理基础,也是人们追求社会和谐的智慧结晶。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相辅相成的。对个体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内含着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积极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培育和弘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精神,营造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
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崇尚和谐的文化传统精髓。历史上我国具有丰富的崇尚和谐的思想观念,它是以“和”为宗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儒家 “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墨家“尚贤”、“兼爱”、“非攻”等主张,道家 “和气生物”的自然和谐观,在历史上,这些“和为贵”的文化气质直接体现为人们崇文好学、秉守礼仪、和睦家庭、睦邻交友等和谐精神和行为特征。在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和谐文化环境过程中,应该继承中国崇尚和谐文化传统的精华,发扬光大,使之成为当代和谐文化的重要内涵。
要有和美与共的情怀,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新的历史阶段,要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有和美与共的情怀,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一步树立生态意识,深刻认识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空间,是人类创造生活的舞台。自觉地关爱自然,保护自然,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伴的生态文明。
要努力营造和谐创业的文化氛围,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一个“精简、统一、高效”的政务环境、唯才是举的用人环境、安全可靠的保障环境;政府机关大气开放、公正开明以及充分尊重创业者自由创业意志的姿态,牢固的亲民、亲商的服务观念;社会大众对于创业者具有一种满腔的热情、宽容和合、开放开明、宽容失败的胸怀,所有这些和谐创业的文化因素,都能增强对创业者的吸引力、凝聚力和亲和力。
要努力营造不同利益群体平等友爱、互相协调、良性互动的和谐人际文化氛围,为公平正义制度的建立和运作奠定社会心理基础。因此,要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充分发挥他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一方面要深化改革,妥善处理和化解利益冲突,促进不同利益群体平等友爱、相互协调、良性互动,为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另一方面,要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文化氛围,营造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氛围,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祥和的社会生活,以共同目标为价值追求,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衷共济,共同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
【从六中全会看和谐社会建设】推荐阅读:
六中全会学习心得-社会建设篇05-31
学习六中全会心得08-27
学习六中全会精神10-10
六中全会体会—金融篇05-25
学习六中全会精神体会06-14
十八届六中全会08-18
六中全会心得司法篇11-04
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07-05
十八届六中全会学习07-27
学习十七大六中全会精神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