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一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

2024-10-26

秋一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精选6篇)

秋一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 篇1

石桥小学2009年秋

一 年 级 数 学 教 学 计 划

教师:刘世强2009年9月7日

一、学生分析

本班有学生35人。全部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因为学前班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因此有待加强养成教育。学生们都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两个积极向上聪明活泼的班级。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图形与位置,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统计活动,实践活动,总复习。重点和难点是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0以内数的加减法。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1、结合现实素材抽象出0-20各数,感受0~20各数的意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2、通过拼、摆、画、想各种图形,感受和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通过对几何形体的分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8、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9、尽量创设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11、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任课教师:刘世强 2009年9月7日

秋一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 篇2

一、让“学习”变成“游戏”,对接儿童的学习经验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单一”是他们最为惧怕的上课模式。在刚上小学的时候,初接触课堂的新鲜感也许还能让他们在上课的时候老老实实地跟着老师一遍又一遍地读着黑板上的字母和音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对学校生活开始越来越熟悉,日复一日的简单课堂教学往往让生性好动的孩子无法忍受,教师上课时需要反复地提醒孩子注意听课,不仅自己感到很累,而且强硬的方式往往让孩子在生硬的课堂中渐渐失去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孩子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有更多的时间是跟着老师努力地抓住知识重点呢?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情境教学以“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为特点,简化的形体,暗示的手法,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营造的教学情境中乐知、善知。教师凭借学生的想象活动,把教材内容与所展示的、所想象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从而为学生拓宽意境,让学生在任意驰骋中驶向知识与能力的彼岸。

例如在拼音教学的过程中,我就曾经体验过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所带来的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

如在进行声母b p m f拼读教学的过程中,我立足于让孩子掌握最基本的拼读发音方法,将拼读训练作为课堂的重点。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活动:出示声母b和韵母a的卡片,讲解音节拼读的方法,即声母轻韵母快,两音相连猛一碰。随后开火车让孩子进行拼读,对发音不标准的学生进行重点指导。当整个班级的孩子基本掌握拼读发音方法后,根据书上的拼读组合出示声母b p与韵母a o, m与i a, f与韵母u a的拼读,经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后就进入带调读拼读。在进行带调拼读的过程中,我采用了简笔画的形式自然地引出要教学的拼读内容,如:“秋天到了,天空中飞来了一群大雁(随手画出八只大雁),数一数有几只?”学生数数之后得出了“八只”的答案,随后拼出“ba”这个音节,之后随即进行其他三声的教学。“八只大雁飞呀飞看到了一片%%%%%%? (画出一片山坡) ”学生自然说出山“坡”两个字,此刻及时进行“po”的拼读练习,随后出示其余三声进行开火车等形式的练读。一切虽显得很顺畅,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只有在教师画出简笔画时才会兴致盎然,在其余时间练读时都显得兴趣缺缺,并且无法完全静下心来听其他孩子的拼读,以致许多孩子在自己拼读时会犯别的孩子已经犯过的错误,课堂效率并不是很高。经过思考之后我发现,孩子对形象的、自己所熟悉的和富有故事性的事物兴趣浓厚,而那些直接的、枯燥的拼读对于他们来说很难有吸引力。考虑到这些之后,我试着改变教学活动设计。

又如在教学复韵母“un vn”的拼读过程中,我努力想要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孩子的课堂注意力,让孩子全情参与,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益、让孩子牢固掌握本课内容的目的。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在课堂的初始阶段,我就设置了一个悬念以吸引学生注意并且勾起学生的好奇心———“今天老师请了一位神秘嘉宾来我们的教室,只有专心听讲,答对问题,她才会出来跟我们小朋友见面呢!”随后复习复韵母un vn的拼读,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努力回答教师的复习性问题,在进行复习之后,教师自然“请出”神秘嘉宾———学生最为喜欢的卡通人物———美羊羊。在学生兴奋的情绪中,教师进行教学组织“今天,美羊羊要带我们大家一起出去玩呢!去哪儿呢?就去这!(出示音节you le yuan)”学生主动进行拼读。随后教师采用故事性的叙述方式推进教学。“游乐园里有好多好玩的地方呢?美羊羊第一个要带大家去的就是mo tian lun(摩天轮)!玩完了摩天轮,接下来我们一起坐坐guo shan che(过山车)!玩了这么一大圈啊,善解人意的美羊羊想到大家可能肚子饿了,那我们一起去吃点东西吧,一走进小吃店啊,就走过来了一位热情的fu wu yuan(服务员),问问我们要吃点什么呢?xiao hun tun(小馄饨)怎么样?吃饱了我们继续玩吧!呀!天上怎么飘来了一片wu yun(乌云),看来是要下雨了,我们赶紧回家吧!跟美羊羊说声再见吧!”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积极进行拼读练习,在不留痕迹中快乐练习。学生在故事中主动拼读,快乐识记。在随后的课文练读巩固过程中,学生认真参与,期待着自己优秀的表现能让神秘嘉宾再次光临,对教师的下一节课有了强烈的期待感,课堂效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让“个体”融入“群体”,利用儿童的“差异资源”

创设具有丰富创生性的情境,利用更加开放的问题让更多的孩子进入课堂,做到人人有事可做,有话可说。我们要培养学生在各自资源呈现的基础上学习合作与对话、收集与整合他人资源的意识与能力。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同伴之间的榜样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同时一年级孩子的向师性又决定了他们对于教师对优秀学生的表扬充满了向往,教师有意识的一句表扬会让孩子明确努力的方向。群体目标一旦确立,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就会使得小组的成员共同努力,原本在听课效率上有所欠缺的孩子在小组中其他孩子的督促与帮助下也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得到他人的指导、帮助,分享他人的成绩和来自同伴的积极影响。同时小组间的合作还有利于孩子建立同伴之间的充分信任,降低个人在学习中的因错误而导致的挫败感,让所有的孩子都全情投入。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孩子更会努力地向优秀的学生学习,学习其发言方式、思维方式。而努力获得老师表扬的心理使得小组间展开良性的竞争,老师加以正确的引导,也会促使一年级的学生集中上课的注意力,努力捕捉老师的问题要点,提高发言的质量。

在实践中,教师也感受到发挥孩子的示范作用、评价作用往往比老师单一地进行评价与教学更有效用。当学生发现自己可以以一位课堂老师的角色出现时,强烈的荣誉感、成就感与责任感会使得孩子更加专注地去倾听其他人的发言,在关注他人的同时无意地也提高自身的课堂效率。

三、让“个体”融入“群体”,提高儿童的“基本学力”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提高孩子的“基本学力”,让孩子获得自主发展的能力是让孩子展现生命可能的最重要的奠基仪式。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好的听课习惯。好的听课习惯涵盖的范围十分宽泛,如何与周围的同学进行合作,如何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如何进行课堂问题的思考并进行有效的发言等均属于听课习惯的范畴。当孩子游离在课堂之外,脱离在整个班级群体之外的时候,孩子仅仅表现为一个单一、静止的生命体,无法在交往中获得生命的丰富。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一年级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关注点往往只是集中在自身,忽视他人发言的情况,教师设计了针对性的训练,并将评价的重点转移到是否会倾听、会合作上。朗读是一年级课堂教学的重点,让孩子在感悟的过程中抒发感情在朗读中是一个以悟促读的常用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培养孩子学会倾听、学会评价的一个重要契机。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并且将自己的理解进行全班交流,其他孩子针对朗读进行评价,并补充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朗读。在不断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丰富与提升,达到小组合作、以读促思、以思促读的目的。

秋一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 篇3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借助拼音认读“猪、迷、今、爷、认、知、关、急”8个生字;学习新部首“反犬旁”,会描写“猪、今、认、关”,并积累7个词语。

2、能借助拼音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能体会小猪、乌龟、象在问路情境中的不同感受,并读好句子。

4、通过学习课文,理解不能光凭外表大小来称呼对方、判断年龄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体会文中小猪、乌龟、象的不同感受和心情,从而悟出不能光凭外表大小来称呼对方、判断年龄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这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小动物,它是——小猪。媒体出示小猪图。

2、学习生字:猪(1)(2)(3)认识部首“反犬旁”。

说说带有反犬旁的字,知道大部分反犬旁的字和动物有关。指导书写:“猪” ①媒体出示:猪

②引导学生观察“反犬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反犬旁”的笔顺。③学生描摹,教师巡视指导。

(说明:在写字的时候要时刻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姿势,所以我用朗朗上口的写字歌提醒学生要写字了应该怎么坐。写字歌:小朋友,写字啦!身坐正,肩放平,一尺一拳一寸记在心。)

3、师述:一天,小猪要到小兔家去玩,走到十字路口却迷了路,他只能向别人问路。(说明:媒体出示:十字路口,帮助学生形象感知。)(1)出示课文第一小节(2)学习生字:迷

迷:区分形近字。媒体出示:比一比,再组词:谜()迷()

4、过渡:迷路的小猪向谁问了路?他是怎么样问路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44课。

5、板书课题:

44、小猪问路(指名读、齐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思考:小猪向谁问路?

2、指名交流,媒体出示:乌龟、象

3、打开书自读课文,要求:把预习时已经圈出的生字多读两遍。

4、小组合作,自学字词。

媒体出示:今、爷、认、知、关、急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今、认:读准前鼻音。

爷爷:读好轻声,并复习其他读轻声的称呼。(妹妹、哥哥┅┅)知:读准翘舌音。(开火车读)关:注意三拼音(分组拼读)急:复习心字底,与心情有关系。(2)小组合作,巧记生字、词语。

(说明:为了避免小组合作留于形式,我给每组发了一张小卡片,卡片上罗列着每个字的侧重点,比如:“今”让学生选选是前鼻音还是后鼻音;“关”的音节上划三段线提醒学生是三拼音。让学生通过合作比较这样的实际操作更好地记住这些生字。)

三、研读课文

1、师:小猪又是怎样问路的?请大家读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2、交流反馈,指导读句。

(1)根据学生回答,媒体出示相关句子。

①小河里爬出一只乌龟。小猪大声问:“乌龟弟弟,到蘑菇村该走哪条路?” ②小猪恭恭敬敬地问:“象爷爷,您认识到蘑菇村去的路吗?”

(2)师:这问路的小猪还挺懂礼貌,叫小个子的为乌龟弟弟,叫大个子的为象爷爷,你能模仿着小猪的样子,来读读他的话吗?选择一句试一试。

(3)指名读、小组读。(注意读出“大声”、“ 恭恭敬敬”的语气,媒体在这两个词语下加点。)

3、师:听了小猪的话,乌龟和象又是如何回答他的呢?快速阅读课文,用曲线画出有关句子。

(1)根据学生回答,媒体出示相关句子。

①“你叫我弟弟?”乌龟很不高兴,“我今年98岁了,比你爷爷年纪还大呢!” ②“哈哈!”象笑着说,“我还不满1岁呢,怎么叫我爷爷呢!”(2)引导思考:小猪这样称呼乌龟和象,对吗?(3)指名回答,教师小结:不能光看乌龟的个子小,就称他为弟弟。不能光看象的个子大,就称他为爷爷。

(4)指导朗读:如果你是乌龟或象,听到小猪这样称呼你,你会怎么样?谁能试着读一读?

(引导学生体会,读出乌龟心里觉得不高兴,象心里觉得可笑的语气,媒体在“很不高兴”、“笑着说”下面加点。)

4、与好朋友合作,选择其中的一组对话读一读。

5、教师引读第6小节,解决问题:小猪问到路了吗?

四、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新词——游戏:“和猪宝宝交朋友” 媒体出示:

小猪 大象 弟弟 高兴 迷路 爷爷 站起来 关心 十字路口 着急 知道 今年

五、拓展练习

1、课后拓展

(1)师:那么小猪该怎么问路呢?小朋友你能帮助他吗?(2)小组讨论:小猪究竟该怎么问路?

(3)交流反馈:小组合作,进行表演。(戴上头饰)(3)教师小结:对于不同的动物,不能光凭外形的大小来称呼对方。

2、作业(1)熟读课文。

(2)续编“小猪问路”的故事。(可以选做)

附:

秋一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 篇4

容州镇千秋小学

余坤卫

一、试题分析

试卷内容分析:本次期中卷知识能够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份试卷涵盖了一年级下册数学课本1——5单元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如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10以内的加减法等,这些章节的内容都有涉及,能全面地考察学生对各章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质量分析

一年级34人参加考试,平均分86.7分,优秀率为82.4%,及格率为94.1%,现将试卷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计算方面。

第一大题,计算题。这个学期孩子们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由于平时练习到位,而且数字不算大,所以正确率达到92 %以上,错的学生是因为粗心或者是真的不会的学困生。

2、基础知识方面。(数字的书写、排序、第几、数一数、比一比。)数一数,填一填。学生回答正确率在80%以上,主要考查了前几单元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学生是否能够对数的知识灵活运用,第几的认识,还有数字的排列,和数一数,填一填、位置。主要错在数一数,按从多到少数的写成从少到多数有5人。比一比的写加减号说明学生没有认真倾听老师读题目。“填上>、<或=”学生错的是由于计算错导致做了判断的失误,当然也有是因为真的不会。

3、第5题:数一数,圈一圈。主要错在有个别同学不理解第几的意思。

4、第三题我能行。比一比、圈一圈,主要是第3小题的第2问,连续的问蝴蝶在小狗和蜻蜓的什么位置,所以问在蜻蜓的什么位置就不懂了。

5、第四题,我会解决问题,分析能力需加强。(学生不会思考)如第2小题的左边5串珠右边4串珠,有的学生就用了减法。第3小题的题目已经告诉我们一共有8个苹果,但是还是有很多学生数树上有9个苹果,说明这些学生没有认真听老师读题目。第5小题,问一共有几条鱼,有的学生不知道哪里表示一共,所以就直接数大括号左边的4条,就写一共有4条,有的学生就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三、改进的措施:

1.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改正粗心的毛病,学会自己检查作业。2.在今后教学中抓稳基础知,让每位学生都学扎实、弄明白。减少基础题的错误。

3.在课堂教学中认真落实到每一堂课,落实到每一个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孩子根据题目的结构和信息选用合理的方法,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和读题意识,养成良好的解题审题的习惯。

4.在今后的练习设计中,题型新颖些,让学生觉得数学是有趣的,增加问题的真实性和情境化,切实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 篇5

一、本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2018新版课本,相较与旧版有了很多的变动。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的。教材把《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第三学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解成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每条线索又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本册教材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这些训练点组成单元。

各单元按教学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他们分别是:美丽的校园;美好的秋天;感受童话世界;学会猜测与推想;感受美好的品质等。每个专题都非常贴近儿童生活,蕴涵丰富的人文内涵和较高的教育价值,体现着时代赋予的时代的特点。每个语文园地仍有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词段句运用”“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书写提示”“识字加油站”,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7篇。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识字表”“写字表”“词语表”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习作和语文园地四三大部分。

本册教材要求识字250个,会写字250个。

二、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50个字,会写25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 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继续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提升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强化写字教学的指导,指导学生练好钢笔字。

3、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4、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抓住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2、多渠道多角度提升学生习作的兴趣,提升学生习作的能力;

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钢笔书写的习惯。

四、学生学情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班的学习风气已基本形成。课堂上,学生大都能够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一部分孩子上课发言很积极、学习踏实、认真、稳定,且语言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写话作能力发展全面。另外也有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课堂活跃,对什么都充满好奇,但由于基础较差、书写马虎导致成绩不够理想还有待提升。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学习态度马虎。班里的学生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识字、写字方面

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以及他们自己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识字量,学生的错别字现象,用熟字代生字的现象日趋严重。

2、阅读方面

有一小部学生已形成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并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

3、口语交际教学

这学期要努力提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努力创设轻松活跃的口语交际情境。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加。

4、习作教学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深刻体会到,想让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就得先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我发现学生当中喜欢阅读课外书的,他们的写作能力比那些不喜欢读课外书的孩子明显好一些。本学期要多方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多阅读、多积累、多写作。

五、具体措施:

1、继续重视字的教学。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

一、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

2、指导学生用好钢笔,写好钢笔字。

3、鼓励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生活材料。

4、开展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5、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6、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7、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8、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努力做到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9、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升中等生。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计划2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经过二年级的“读”和“说”为重点的训练,学生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学生们经过大量的阅读积累,大量的阅读训练说话,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们敢于在公共场合当众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在使用生本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以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注重思想品德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强化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喜欢学语文,学会学语文,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准则设计教学。

本册教材编排的特点。本册教材采取自然发展的方式编写,单元的递进主要是为了突出阅读,防止附加的关于文体、写法之类的说教,以便促进儿童的大量阅读。课文中反复出现诗歌和儿歌,这不仅是增加情趣,更是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逐步让他们感受美,创造美。

学生的写作不仅仅成文,都有情感的支持、召唤,都有韵律、节奏的配合,所以对这些课文的教学也应视作是更深的层次上的写作基础。本册共有课文48篇。在语文训练上,既注意围绕重点设计一个大体的序,又注意训练的整合以及训练重点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本着大纲“强化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在教学上我们有以下几点计划:

一、根据不同类型课文的特点采用不用的教学方式

(一)一般课文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我们考虑了以下几方面

1.继续重视字的教学。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

一、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自学生字,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识字教学要体现汉字的特点,要让学生动脑筋主动识字,用各种方法记忆字的音形义;在完成课本识字任务的同时,要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并给学生提供交流、展示课外识字的机会。强化写字的指导,注重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靠经常不断地练习提升写字的技能。

2.继续强化词句训练。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强化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中年级的词句训练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避免以词解词,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是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强化语言的积累;三是重视词句的运用,强化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3课后问题的教学。对于一些思考题、讨论题具有开放性,注重方法的提示和自学的引导。力求做到理解内容和品词品句、学习表达相结合,培养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的能力。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努力体现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强化朗读、背诵,而且增加自由度,一些课文让学生自己选择背诵的部分。充分利用“课后练习”中的问题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

4.强化朗读、默读训练。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多读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使课上有琅琅的读书声,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朗读层次;指导朗读,不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二)诗歌的教学

诗歌用优美、简短的语言表现丰富的画面,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诗歌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理解能力。在教学中,我会从朗读入手,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在教学中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且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活动,尽可能做到让学生背的乐,说得乐,写得乐。

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才能为上好课打下较好基础。通过“读——思——查”,反复诵读课文,认真思考与教材和教学有关的主要问题,然后适当地去查阅或参读教学参考资料,做到多读多思。

二、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精心设计教学

首先教学设计树立大单元教学意识,从单元整体出发,从宏观上考虑好教学要求,安排好教学时间,分配好每篇课文所要完成的任务,然后从微观上来精心设计每篇课文、每个课时的教学。其次教学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感知——理解——分析——综合——运用”的阅读过程去设计教学。最后教学设计注意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交错使用讲、读、议、练、问、答等多种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根本,注重学生的学

在教学中把学生的学时刻挂在心上,考虑怎么学,学得怎样。抓好学生的预习,给预习的“硬任务”;注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学好自主、合作、探究,目标让学生明确,教材让学生感知,过程让学生参与,新知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提出,方法让学生归纳,内容让学生小结,效果让学生评价;运用共同学习的原理,组织学生共同讨论,相互启发,尽量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强化学法指导,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坚持学教合一。

四、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出路,课内外相结合

秋一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 篇6

一、探究“冷场”原因

1. 缺乏自信。有的学生对问题已有了答案,但缺乏自信,不敢举手。

2. 语言组织能力差。有的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可是语言表达能力差,害怕说错。

3. 提出的问题不合理。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让学生无话可说。

以上三种情况是中高年级学生不愿参与课堂互动,导致“冷场”的原因。明白了原因,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避免这种现象,让学生有话可说。

二、采取有效措施

1. 注重赏识教育。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激励性评价方式。对孩子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赞美犹如阳光,能带给人欢乐和信心。一句“你回答得太好了”“我相信你能行”等激励性的语言,能让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2. 训练学生说话。想让学生把话说清楚明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培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口语表达的机会。 可以紧扣教材练习说话,比如平时的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都是让学生练习说话的时机。如《荷花》一文的第四自然段写作者的想象。我抓住文中的“省略号”设计问题: 作者还想象到了什么? 它们还告诉作者什么? 要求仿照前两句的格式说话。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经过短暂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 “小蜜蜂飞过来,告诉我它采蜜的欢乐”; 有的学生说: “小青蛙游过来,告诉我它寻找妈妈的经历”……学生的思想异常活跃,他们争先恐后,畅所欲言。结合阅读教材,于无声处充分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开展“一分钟演讲”“编演课本剧”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借说话训练、表演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教给说话模式。部分学生表达能力不强,在互动时,不敢举手发言。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交给学生一些说话的模式,使学生敢于发言,会发言。比如,我们在教学中,会鼓励学生使用一些“开头语”,如“我来补充” “我反驳”“我想给他评价一下”等,让学生站起来有话可说。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发言提纲,如“我来补充。首先,你说的_________是对的,但是__ __________还有不足。我的观点是___________。大家请看____________ __”“XX同学,你读得____________( 谈优点) ,但是在___________ 存在不足,请你听我来读”。类似于这样的发言提纲,我通常呈现在屏幕上,学生在学习发言的初始阶段,便可模仿练习,这样就把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的障碍疏通了。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方法,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是“通过抓重点词语、句子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阅读教学中必须用到的,要给学生进行归纳,使其掌握规律,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学生会方法,掌握了发言的思路,说起话来就会很有条理。

4. 精心设计问题。要使学生互动富有成效,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价值,能引起学生兴趣。这些问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会有话可说。否则问题不当,会给学生造成压力,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记得教 《长相思》这首词时,我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提问到“夜深了,诗人站在帐篷外面心情怎样?”,学生听罢面面相觑,无人回应。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没有离家的体验,更无法体会作者此时的思乡之情。发现苗头不对,我立刻换了种问法“诗人遥望家乡,他会想些什么?”,这一问题降低了难度, 指向性很强,学生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改刚才冷清的局面。所以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才不至于冷场。

5. 自学讨论要充分。学生在互动之前往往会进行自学和小组内交流, 这两部分很重要,如果自学和小组交流不充分,只是蜻蜓点水般走过场,那么学生对问题认识不深刻,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没有什么认识,接下来的学生的汇报可想而知,“冷场”也就不意外了。因此教师在生生互动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自学,画出重点词语、句子,并做好批注。有了自己的理解再在小组内交流,才能增加收获,然后全班交流时,学生会比较自信,互动也会比较顺畅。

上一篇:建国71周年小学国庆节活动策划书下一篇: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