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交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2024-08-16

2021交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精选8篇)

2021交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篇1

2021年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文本2篇【三】

1.1

编制目的和依据

1.1.1为了建立健全公司电力生产重特大交通事故处置机制,正确、有效和快速地处理在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重特大交通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设备安全,促进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1.2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家电网公司、x省电力公司有关文件和管理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

1.2

适用范围

1.2.1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应对和处理电力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重、特大交通事故。

1.2.2

本预案用于指导公司各车辆使用部门交通事故处理人员对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处理。

1.3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3.1

应急处理应符合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积极抢救伤者、保护现场、提取证据。

1.3.2应急处理要服从指挥机构命令,有条不紊,防止忙中出乱。

组织结构及职责

2.1

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重特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2.2

职责

2.2.1负责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的领导、协调工作;

2.2.2负责事故应急处理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2.2.3负责制定处理方案,总体指挥,部署阶段性工作;

2.3

应急处理办公室

2.3.1重特大交通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重特大交通事故应急处理办公室,事故处理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监察部。

2.3.2成员组成:由安全监察部和事故单位组成,受重特大交通事故应急领导小组领导。

2.3.3办公室主任:安全监察部主任

2.3.4办公室副主任:安全监察部副主任及事故部门负责领导。

2.3.5成员:安全监察部安全专责及事故部门相关人员。

2.3.6成员职责:配合公安交警部门进行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置、应急救援、伤员救治、证据采集、责任认定、赔偿调解、保险索赔等具体处理工作。

预防与预警

.1预防措施

3.1.1建立健全并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制定预防事故措施,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3.1.2

开展经常性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驾驶员安全知识和驾驶技术水平,提高安全思想意识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安全行车。

3.1.3

加强车辆技术状况的日常管理,坚持定期检查和“三检”制度,及时消除车辆缺陷,保证车辆技术状况完好,制止“带病车”上路行驶;

3.1.4

加强车辆动态管理,严格查禁交通违法行为,做好交通事故防范工作。

3.2预警行动

3.2.1

各单位对当日派出车辆要随时掌握动向,从出发、到达、返回要形成链接,直至车辆安全回场入库。

3.2.2

恶劣天气要严格车辆派出,必要时增加带车人员,保证车况完好,备好防滑工具,和驾驶员保持通讯联系。

信息报告程序

4.1报告程序

4.1.1

发生事故后,驾驶员应立即向当地公安交警和保险公司报案,如果有人员伤亡应立即拨打120请求救援,积极抢救伤者,保护现场。因抢救受伤人员变更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

4.1.2

事故单位要迅速通知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启动交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公司启动交通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4.1.3

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由重、特大交通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织事故调查处理,并按规定24小时内报告市公司安监部。

4.2通讯联络方式

4.2.1

公用电话:交通肇事122;急救120;车辆保险(XX)报案:XXX;

4.2.2

内部电话: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电话24小时保持畅通。

应急分级

5.1应急分级

5.1.1

发生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的轻微事故及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一般事故,按常规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5.1.2发生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重大事故或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特大事故,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应急响应

6.1应急响应一般规定

6.1.1

事故单位接到造成人身伤亡交通事故报案电话后,应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组长迅速召集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6.2

应急预案启动程序

6.2.1

电话详细了解事故地点、伤亡等现场情况,指导事故当事人立即向122、120、保险公司报案。

6.2.2

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赶赴现场,按照职责分工进行应急处置。

应急处置

7.1应急处置

7.1.1事故单位相关人员接到预警通知后,应按照各自职责,立即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应当立即组织抢救受伤人员;配合交警在现场周围设置警戒线,在距现场来车方向五十至一百五十米外设置发光或者反光的交通标识,引导车辆、行人绕行,疏导交通,车辆应当开启闪光和示廓灯;对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源体等危险物品的车辆发生的交通事故,应当立即报告当地政府,通报有关部门及时处理,采取封闭道路等交通管制措施;协同有关部门划定隔离区,疏散过往车辆、人员;对被挤压困在车内或事故引发火灾的,应立即要求消防人员排除险情。

7.1.2

立即开展事故救援、救护工作。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移动现场,必需要移动现场事故车辆或其他物体时,应做好标记。

7.1.3

在施工现场、设备区内各类汽车、特种作业车发生事故应纳入应急事故紧急救援。事故单位、安全监察部及时到达现场开展救援;并做好事故现场勘察记录。

7.1.4

在设备区发生的车辆事故,涉及到人员的伤亡时,先救人,后其他,现场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运行的相关操作规程,减少设备损失。

7.1.5

伤者已送医院的,应派人员到医院了解伤员伤情,通知事故单位根据需要垫付抢救费及安排护理人员。

7.1.6

通知伤者家属并做好接待工作。

7.1.7

协助公安交警部门进行现场勘察。

7.1.8

协助公安交警部门救援事故车辆,领取并保管车上物品。

7.1.9

根据现场情况调查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责任,向公安交警部门提供现场证据资料。

7.1.10

向保险公司报案,申请保险公司定损人员对事故损失进行定损。

应急保障

8.1

保障措施

8.1.1

建立应急值班制度,安排值班人员,印制电话表,保障应急联系。

8.1.2

固定值班车辆,根据事故特点,备好乘用车、吊车、拖车,随时进行车辆抢险。

8.1.3

准备好应急工具、修理人员、拖车绳索、防滑链、警示标志,灭火器具等。

8.1.4

做好医疗保障,备好药品,随时进行急救。

8.1.5

成立应急抢险队,招之即来,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开展救援。

后期处置

9.1

后期处置

9.1.1

配合公安交警部门认定事故责任。

9.1.2

办理伤者出院及结算手续,致残者进行伤残鉴定。

9.1.3

事故车辆维修并结算。

9.1.4

申请公安事故处理部门或法院进行事故调解结案。

9.1.5

根据调解协议进行经济赔偿工作。

9.1.6

整理保险索赔资料进行保险索赔工作。

2021年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文本【五】

一、目的为建立健全XX分公司对于突发性重大交通事故的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应变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二、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反应迅速、指挥得力、处理及时”的要求,确保在重大交通事故发生时道路畅通。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分公司所管辖

四、重大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小组

为了提高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分公司特别成立重大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小组:

组长:分公司经理

副组长:党委副书记、分公司副经理

成员:分公司各科室、管理所负责人

值班电话:xxxxxxx

五、应急响应

(一)集群特大交通事故

1、发现或接到交通事故报案后,迅速组织路政人员赶赴现场,实施救援并及时联系交警,维持现场安全,组织现场滞留人员撤离危险区域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2、如有人员伤亡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3、路政人员应及时将现场情况向上级领导汇报。

4、路政人员勘查现场、查明路产损失情况、判断直接肇事车辆后,分别作《路政管理询问笔录》、《公路路政管理现场勘验笔录》、《路政管理违法行为调查报告》等法律条文,经当事人认同后,由其签字并按手印。

5、必要时,还应找与案件无利害关系者作为证人,取得证言。

6、养护部门在接到路政人员通知后第一时间清理事故现场,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现场清理完毕。

(二)易燃、易爆、剧毒化学物品的运输车辆交通事故

1、易燃、易爆、剧毒化学物品的运输车辆事故上报程序如下:

(1)易燃、易爆、剧毒化学物品的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路面发生交通事故时,路政人员接到报案后,应立即向管理所值班领导和所长汇报,并向路政中队长汇报。

(2)易燃、易爆、剧毒化学物品的运输车辆在收费站发生交通事故时,路政人员应立即向值班所领导和所长汇报,监控室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录像。

2、对于易燃、易爆、剧毒化学物品的运输车辆发生安全事故时的协调程序:

(1)易燃、易爆、剧毒化学物品的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路面发生交通事故时,路政人员应立即联系交警、消防、医疗等部门,积极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实施救援。

(2)易燃、易爆、剧毒化学物品的`运输车辆在收费站发生交通事故时,收费人员应立即联系路政、交警、消防、医疗等部门,并配合相关部门实施救援。

3、路政人员应及时赶到现场(雨、雪、大雾天气除外)。

4、路政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及时将现场情况向上级领导汇报。

5、维护现场安全,防止发生二次事故。

6、路政人员应及时勘验现场,采取询问、绘图、拍照等形式将路产受损情况调查清楚,完成相关的法律文书,经当事人认同后,由其签字并按手印。

(三)恶劣气候下交通事故的处理

1、路政人员接到报案,应及时赶到现场并通知交警。

2、到达现场后,应配合交警部门立即采取措施,摆放安全警示标志,指挥车辆缓行,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3、积极抢救伤员,并配合交警维持现场秩序。

4、路政人员勘验现场,拍照取证制作、填写法律文书,经当事人认同后,由其签字并按手印。

5、勘查完现场后,配合交警部门对现场进行清理。

6、路政人员统计路产损失情况,养护部门积极配合并在最短的时间修复被损坏的路产,保证道路畅通及路产的完整性,并准备充足的安全警示标志牌和反光标志筒,确保司乘人员及养护、路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021交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篇2

当前, 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 对电力需求十分迫切, 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力公用事业企业, 充分发挥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支点功能以及公司对产业和社会的带动力和影响力, 制定实施电力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治理战略, 大力推进自身、产业和社会发展, 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安全发展。而伴随“厂网分开”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电网企业的内外运营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因此安全生产将会面临新的挑战, 确保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显然已成为经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最首要任务之一。而电力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 电力的生产发、输和配用电需同时完成, 电力系统独有的物理联接自然属性与其内部运行的电气特点, 再加上电网随时可能受到外界不可抗力的客观因素影响, 电力事故时有发生, 这给电网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带来威胁。就此, 为了提高电网调度和变电站运行人员处理事故的迅速性和正确性, 本文就电网事故处理中应急处理预案的重要性作较为深入的研究。

2 事故应急预案对电网事故处理的必要性

目前电力系统应急管理工作存在如下几点问题:

(1) 尚未建立完善的电力系统应急预案体系。在每次灾害停电事故发生后, 电力部门才根据灾害程度和停电范围, 临时成立工作组进行应急处理, 进行灾后果补救, 没有一套成熟可行的应急预案;即使一部分已制定好应急预案的, 但预案可操作性和实战性不强, 亟待健全完善。

(2) 应急信息平台的建设较为薄弱。尽管各电力企业建立了相应的信息报告系统, 但其水平均不高, 基本上都是依托于电力公司的指挥平台。此外, 电力企业考核社会的联动手段不够强, 信息资源的共享比较弱。而在发生突发公共事故时, 大都是以部门作为单位来逐级进行汇报, 因此缺乏快捷有效的沟通渠道, 不能够在危急时刻进行统一调集与迅速汇总。

(3) 应急联动能力明显不足。在涉及社会公众或者其他单位电力的突发事故, 如重要用户停电和大面积停电以及重大设备事故等, 预案的启动与执行通常还是限于本企业, 没有较好的联动社会去开展综合的应急演练, 没有与社会较多用户建立起相应的电力应急预案。

3 预案在事故处理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3.1 预案程序化和规范化

电网的处理预案规范化与程序化的会直接的影响到电网事故的处理速度以及其准确性。所以, 对于电网应急预案的规范性以及程序化应编写成事故处理指导书, 不仅实用而且规范, 这样就可以指导在发生事故时, 相关运行人员以及调度事故的处理行为。因此有了事故作业书的引导, 相关处理人员可以按照事故类型与安全自动装置和开关跳闸之后其停电的范围与保护动作等信息的情况, 在确定准确了事故信息之后可以准确的和快速的完成相应事故的处理, 并在启动预先编好的规范预案帮助之下, 能够及时恢复相关的供电。电网的应急预案在其事故发生之时作用是较为重要的, 因为其不仅起到的是预防作用, 还会有使运行人员与调度员能够有较为充分的思想准备。

3.2 按照预案开展反事故演习

要提高电网事故的处理能力, 其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必要的预案事故演习。所谓的预案也就是对事故的发生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把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 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指导性和针对性以及实用性都很强的预案, 以此来预防事故的再发生。因为运行之中的电网较为复杂, 有可能存有一些问题以及事故隐患, 并且电网的预案也不会是面面俱到的涵盖任何的处理措施, 也并不是预案启动了就可以能顺利指导事故的处理。所以, 只有通过电网事故的演习, 才有可能预防或发现电网中所存在问题和隐患, 以此来完善和检验事故的处理预案的实战性和可操作性。

4 电网事故处理中应急处理措施

4.1 健全电力系统应急管理规章

加强电力系统应急管理的规章建设, 逐步形成规范的各类电力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的规章制度体系, 依据有关法律、规章, 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和完善自身规章制度, 尤其是加强应急管理规定与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 切实做好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对潜在的事故, 要有针对的编制应急预案。在进行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 要注重全体人员的培训和参与, 让所有相关人员都能掌握危险源的特性以及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

4.2 加快应急系统平台的建设

建立应急信息指挥平台以及电力应急通讯保障等的基础设施, 形成结构完整和标准统一以及符合国情等的电力应急信息指挥系统与电力安全实时监管, 实现监测监控和预测预警以及综合研判等功能。在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建成后, 要相应的建设区域电力应急指挥中心以及省级的电力应急指挥中心, 从而全面提升电力安全的监管水平与其综合的应急指挥能力。

4.3 提高运行人员对事故的处理能力

电网的应急预案实施, 其在一定程度上对变电站的运行人员起到帮助作用, 使得他们有了非常充分的思想准备, 这样也就有利于对事故的处理。然而, 对运行人员的处理能力而言, 还是有待进一步来提高的, 在经过一定的分析后, 所发生的电网事故也就是其设备上事故以及由于外力破坏所造成的整个系统或局部的电网停电事故。避免设备事故需要很多相关运行人员的仔细巡视, 也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发现设备中的缺陷, 并及时的给出相关的报告。而提高运行人员处理事故的能力, 并达到避免或者及时的去处理效果, 有如下几点措施:

4.3.1 班组技术的培训

通常而言, 一个维护运行的班组, 其整体的水平就决定了班组在处理突发电网事故中的能力。因为, 当发生事故之时, 只靠某一人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 需要大家共同行动起来, 相互配合和一同协作, 这样才有可能快速的处理好相关的事故。若业务不够熟练, 那么将无法将自己的看法提出来法, 这样也就起不到协助的作用。因此, 需要班组在不断对员工的文化水平以及业务知识进行提高的基础之上, 结合其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 这样才能够让员工可以更好的熟练和掌握其岗位的设备性能与相应的操作, 也才能够在发生电网事故之时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能动性。

4.3.2 组织相关的演习与预想事故工作

在对电网事故进行处理时, 其现场的情况一般都是极不稳定的, 因此需要快速、及时以及果断来对事故进行相应的处理, 这是对相关运行人员对应急事故进行处理水平的集中考验, 当然, 像这样的知识与经验, 除了要从现场的实践来进行积累外, 也要靠平时的事故预想以及演习来进行训练获取。因此, 在平时就应该有目的的做事故的处理演习, 这里就要求运行人员能快速作出反应, 并可以正确的对事故进行处理, 以此来锻炼他们的技术水平以及心理素质。

4.3.3 加强培养值班班长的组织和指挥能力

由于事故多数情况下是突发性的, 而对于心理素质不是很好的人员而言, 在事故发生之时, 其可能不太明确自己的职责, 这样就导致其无从下手。从而对事故的快速处理带来影响。所以, 在发生事故时, 值班班长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此时, 他也等同电网事故的现场负责人, 其正确的指挥, 会让操作人员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 从而迅速的对电网事故进行控制, 减少停电时间与经济损失。而若值班的班长心理素质很差, 并且其指挥经验与能力明显不足, 这样其自己就会手忙脚乱, 造成事故处理不及时, 愈演愈大。所以, 在平时的工作之中, 有必要对值班班长加强锻炼和培养其良好的组织和指挥能力。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了解电网事故的预案, 知道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完善, 对于电网的正常运行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并且从各个电网事故来看, 电网的经营企业的运行人员与管理人员都应加大其所管辖的设备与电网的薄弱环节所存在的问题的重视程度, 如果发生电网事故, 就应该可以做到沉着冷静应战, 做到临危不乱, 按照日常事故的应急预案来确保电网事故的处理是迅速和准确的, 以此防止电网的稳定被破坏或瓦解。

参考文献

[1]陈竟成.电网安全生产预警与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及实施要点[J].电力安全技术, 2005, 05:5~9.

[2]李洪锦, 沈龙.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在电网事故处理中的作用[J].云南电力技术, 2004, 02:15~16+25.

[3]黄建勋.电网调度系统应急预案的实战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J].科技信息, 2009, 36:265.

[4]张锋.电网事故预想制度系统化与规范化的探索[J].华东电力, 2010, 07:1052~1054.

[5]纵淑莉.电力应急管理理论在河南电网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2012.

[6]解丽君.包头地区停电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 2012.

[7]竺士北.地区电网的事故控制及处理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3.

[8]张锋.预防和应对电网大停电事故的研究[J].华东电力, 2007, 04:37~40.

[9]郭华, 李林峰.浅谈电网事故处理预案的定制管理[J].南方电网技术, 2008, 03:77~78.

咽喉交通事故的应急预案 篇3

易引起窒息的食物

果冻

我国从2006年5月1日起在生产领域开始实施规定杯形凝胶果冻直径不得小于3.5厘米。但生活中不是只有直径3.5厘米以下的小果冻可能导致宝宝窒息,其实对于5岁以下的宝宝来说,直径在3.5厘米以上的果冻同样很危险。宝宝把果冻咬碎以后,碎果冻分散到支气管口的话,就非常危险。因此,不要给5岁以下的宝宝买果冻当零食。

珍珠奶茶

珍珠奶茶对3岁以下的宝宝来讲,的确存在危险。由于要吸上“珍珠”,所以喝珍珠奶茶用的吸管很粗。但很多“珍珠”的大小和吸管并不完全匹配,饮用时要用很大力量才能将“珍珠”吸进嘴里。这种状况对成人来说问题不大,但对发育成长尚未完全的宝宝来说则相当危险。因为宝宝牙齿还没长齐,喉管和气管较细,喉部反射本领也差,当吸入“珍珠”时,很容易因用力过大而被噎住,形成呼吸道异物。

葡萄

葡萄的颗粒正适合宝宝一口吞下,如果家长给剥过皮后,让宝宝吸进嘴里,葡萄柔软而光滑,很可能会因用力过大堵住气管。如果在吃东西时跑跑跳跳,更容易出危险。因此宝宝在吃葡萄、李子、樱桃等食物时,要坐在一处,安静地吃,并提醒宝宝慢慢吃。

QQ糖

QQ糖个体较小、口味甜,且有弹性,在外包装上一般也没有安全提示,如果边吃糖边说话,很可能不巧就卡在气管中,容易引起窒息。如果宝宝未满2岁吃QQ糖的危险较大,最好不要给宝宝吃。

果仁

花生仁、瓜籽仁、杏仁等颗粒小,宝宝牙齿未长全,不能将它们充分嚼碎,如果吃时不小心,很可能吸入气管。因此2岁以下宝宝不要喂吃整粒的果仁食物,可把果仁碾碎放在粥里。异物窒息急救法

一旦出现异物窒息,由于脑部缺氧超过四至六分钟就会造成永久损伤,因此,异物吸入导致窒息的处置,应着重于急救黄金时间。

一般来说,婴幼儿被异物塞住呼吸道的紧急处理方式,依1岁以下和1岁以上有不同的急救方法,父母一定要学会,最好经常拿个布娃娃进行模拟演练。

1岁以下宝宝急救法

妈妈坐在椅子上,将左前臂架在大腿上,然后让宝宝头冲下趴在妈妈的前臂上,并使宝宝的头低于身体(左手要固定宝宝头部和颈部)。

用右手掌根平稳地敲击宝宝的后背中部,5次即可。在重力和冲击力的共同作用下,异物可被排出。

若呼吸仍未恢复,重复上述步骤。必要时送医院急救。

避免宝宝窒息照顾法

生活中细心照看宝宝,才是避免危险发生的上上策,哪些方面妈妈要注意呢?

1. 宝宝衣服的装饰物,比如小扣子,小花等要结实牢固,否则宝宝会不自觉的把它们从衣服上拽下来,放到嘴里吃。或者在清洗衣服后要检查宝宝衣服上的小配件是否牢固,以防它在你不知道的时候掉到宝宝旁边。

2.如果宝宝正在长牙,最好的磨牙食物是婴儿专用的磨牙棒。不要给他一些胡萝卜条、瓜条之类的自制磨牙食物。虽然这些东西可以缓解长牙给宝宝带来的酸痛,一旦宝宝把这些东西咬掉又不会咀嚼,那么就可能出现噎着、窒息的危险。

3.小宝宝很喜欢从别人的碗里抓东西吃,所以最好给宝宝安置专门的餐椅,防止他抓到一些不能给他吃的食

1岁以上宝宝急救法

让宝宝平躺在硬床上,妈妈站在宝宝足侧。

妈妈两手重叠放在一起,十指互扣并翘起,手掌置于宝宝的肚脐处,快速向下并往前推压5下,直至异物排出。

如未排出,施行人工呼吸,并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急救。物。如果有大孩子到你家做客,最好不让宝宝和他一起吃饭,两个不能照顾自己的小家伙,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4.定时更换宝宝的安抚奶嘴。尤其是看到安抚奶嘴上有裂纹时,一定要马上给宝宝换一个新的,以免宝宝吸入安抚奶嘴上破损的地方。另外,安抚奶嘴上的防护罩一定要比宝宝的嘴大。

5.宝宝经常将物体或玩具放入口中,边咬边啼哭或欢笑,加上跳、跑等游戏,因而口内异物易进入气管。此外,父母或较大儿童喂给宝宝不恰当的食物,如瓜籽、花生、糖,或在喂食时故意逗戏、惊吓、打骂,以至食物呛入气管。因此宝宝吃东西时,不可跑跳游戏,不可说笑。

6.宝宝容易发生异物呛入气管,因为他们虽会吃些东西,但又不能充分嚼烂。因此要叮嘱宝宝专心吃,并耐心教会宝宝咀嚼方法,而不是硬吞。

7.对于爱把一些东西放入嘴中的宝宝,要进行教育。一旦发现这种情况,要迅速哄劝宝宝取出异物。

8.应避免给予宝宝钮扣、豆子、硬币、弹珠等小的玩具零件或生活用品,以免宝宝误食或塞住耳、鼻。

p&p温馨提示

1.当异物吸入喉内时,宝宝可能出现呛咳,父母此时不要阻止宝宝咳嗽,有时通过咳嗽,可将异物咳出。

2.咳嗽时,父母不要拍打宝宝背部,以免异物移位。

2021交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篇4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有时会遇到无法预料的突发事故,为了可以及时作出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编制应急预案。那么应当如何编制应急预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校食堂事故的应急预案范文(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学校食堂事故的应急预案1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工作,强化责任,确保师生食品卫生安全,及时正确地处置食物中毒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亡或损失,特制定此预案。

一、为使抢救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开展,成立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职责

1、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救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3、做好稳定教育教学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安抚工作。

三、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发现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人员后,应立刻停止食堂的生产经营活动,及时将事发情况报告部门安全工作负责人,相关责任人接到报告后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2、学校医务人员积极协助卫生机构救治中毒人员,严重的及时送县人民医院救治。

3、安全保卫人员立刻封存、封闭、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4、安全保卫人员和部门负责人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积极落实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5、学校根据有关规定及时向上级汇报。

6、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四、安全保卫工作

食堂保卫人员严守生活服务大楼,严防投毒等事故发生,外来人员未经学校后勤行政领导的批准,一律不允许进入食堂。

五、相关人员电话:

学校食堂事故的应急预案2

食品卫生工作是学校安全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我校全体师生食品卫生的安全,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稳定,特制定我校食物中毒处理预案。

一、食品卫生预防处理领导机构:

组长:王树云(校长)

副组长:

成员:

二、预防措施:

为了确保全校师生的食品卫生安全,学校必须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的学习、宣传、教育,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各项管理制度及操作要求。

1、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的教育、宣传,坚持上好健康教育课,定期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安全知识教育。

2、教育学生讲卫生,勤洗手、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

3、教育学生坚持饭前便后洗手,坚持每天早晚刷牙。

4、每天坚持“两扫一拣”,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不留卫生死角。学校公共场所、食堂等坚持定期消毒,作好记载。

5、食堂采购食品必须在取得合法经营权的、手续齐全的正规经销摊点定点采购。采购的蔬菜要新鲜,要用清水浸泡多次冲洗清除残留农药。不得加工变质腐烂的蔬菜,不得加工凉拌菜。每天坚持试尝、留样制度,并作好详细、准确的记录。

6、严禁他人随意进出食堂,要有进出、检查记录,生熟食品存放要分开,熟食配餐间由专人负责。

7、从业人员加工食品时,必须穿戴清洁卫生的工作衣帽。不留长指甲,不留长发,不吸烟,要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8、小卖部出售的定型包装食品必须有生产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不得出售变质、过期和不干净的食品。

9、严禁采购和加工霉烂变质、污染、未经检疫的物品,特别是未经化验鉴定许可的野生动植物和病死的家禽、家畜不得加工食用。

10、制作食品应当烧熟煮透。生熟食品应分开存放,加工生熟食物的刀、菜板应当分开,并有明显标识,剩余食品应冷藏保鲜,食用前应仔细检查并高温加热。

11、食品储藏柜应当保持干燥、阴凉、通风,防止食品霉烂变质,严禁将非食品、有毒物质与食品存放在一起。

12、每年化验饮用水一次,蓄水池应当加盖加锁,定期清洗、消毒,防止污染和坏人投毒。

三、食物中毒处理预案:

学校是人群聚集的地方,涉及到社会和家庭的稳定。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后果不堪设想。为了确保学校教育秩序的稳定和师生的健康与生命安全,特制定学校食物中毒处理预案。

1、如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学校行政领导迅速赶赴现场,及时组织教师和相关人员抢救治疗食物中毒人员,尽可能按就近、相对集中的原则进行抢救处理。

2、立即用电话向市疾控中心、卫生执法监督所、市教育局、当地政府汇报,报告中毒情况、发生时间、主要症状、中毒人数等。

3、全力保持学校的稳定,全体教职工统一认识、统一思想,作好舆论导向和家长群众的安抚解释工作,避免教师、学生、家长和其他人员因不必要的恐慌而引起混乱。如怀疑是人为投毒,应立即向当地派出所报告。

4、呕吐有利于毒物排出,病人发生呕吐时,切忌止吐。学校安排人员配合医院、医务人员妥善救治病人,并派人到医院守护中毒病人,有什么情况便于及时汇报、解决和处理。

5、学校领导应派有关人员保护好现场,保管好供应给学生的食物,对可疑的食物和留样食品立即封存。待现场调查取证结束后,按照教育局、市卫生执法监督所的.要求进行处理。

6、学校领导和有关人员要密切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工作,对发生食物中毒的学生逐一进行个案调查,内容包括主要症状、最早发病时间,如实说明24-48小时前的进餐情况等,做好学生思想工作,让学生积极配合医院医务人员进行治疗,遵守医嘱,争取早日康复。

7、伙管处迅速通知班主任、生活老师到现场,安抚本班学生,校医到现场指导急救办法。并由校长报教育局申请该班或全校停课。

8、集中患者,以便急救车能迅速运输患者。后勤人员、保安到现场维持秩序,关闭校门,疏导急救通道,防止校外人员涌入学校影响正常的急救工作。

9、班主任组织其余学生回到教室,并从心理学角度疏导学生的心理,避免造成群体臆病现象,等待学校领导的通知。

10、患者送往医院后,当班行政、政教处人员留守学校外,其余行政人员、涉及班的班主任应到医院慰问、安抚患者。

学校食堂事故的应急预案3

一、处置事件的组织:

单位领导,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报告程序:

1、单位领导。

2、根据事件需要,经领导同意后报告地方和上级卫生防疫部门。

三、处置措施

1、发现情况后立即向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汇报。

2、以最快速度将疑似中毒人员送往就近医院,情况紧急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或“110”请求救助。

3、由饮食服务管理人员封存现有食物,无关人员不允许到操作间或售饭处。

4、立即组织应急小分队组成陪护人员队伍,由领导安排负责陪护,无关人员未级批准不准到医疗单位探视,以免影响治疗秩序。

5、根据领导要求,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报告。

四、注意事项

1、稳定职工人员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2、事故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组织人员做好食物中毒人员的思想工作。

3、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有关领导同意,未经同意,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4、发现职工有类似食物疑似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医院诊治。

5、迅速向各级食品药品监督局报告。

7、做好所食用食物取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验,若是校外食物所致,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

8、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人员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9、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五、食物中毒应急处理办法:

1、报告学校安全领导小组。

2、将中毒者送校医务室检查。

3、学校医务室无法处理,及时送往区、市医院。

4、保护事故现场,通知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卫生局、防疫站等职能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

5、详细写清事故报告,如实上报领导。

6、造成事故的直接或间接责任人应等候处理,包括经济处罚、行政处罚直至直接承担法律责任。

7、平时做好食堂防中毒安全工作。加密加固食堂门窗;食堂内禁止投放、喷洒、使用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等害虫的药物;操作间和储藏室应实施隔离;做好食物来源登记工作和出入库登记工作,便于查清来源。

学校食堂事故的应急预案4

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及时处理在学校食堂工作中出现的各类突发性事件,建立完善有效的应急体系,最大限度的降低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特制定学校食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突发事件的界定

学校食堂突发事件是指在学校食堂正常工作状态下突然发生的火灾、食物中毒、传染病以及其它事件。

二、处理学校食堂突发事件的指导思想

充分认识加强食堂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切实做好学校食堂安全预防工作,避免师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传染病及其它突发事件的发生,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学校食堂处理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职责:

1、制定处理学校食堂突发事件的相关措施,定期检查、了解学校食堂安全防范工作的运行情况,及时排查安全隐患。

2、如遇突发事件,应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采取果断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3、负责突发事件处理的具体协调、组织和实施工作,确保各项行动顺利进行。

4、保证通讯畅通、做到报警及时、迅速,准确传递各种信息。

四、突发事件的预防

1、确保突发事件预防工作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统一指导、层层落实、分区分块、责任明确”的目标。

2、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学校食堂各项安全工作制度。组织突发事件预防教育学习(如:防火知识培训、食品安全检查培训、常见传染病知识培训等)活动,培养应急处理能力,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3、对食堂内的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排查,专项汇报,及时解决,并做好相关记录。真正做到有领导、有组织、有落实、有排查、有反馈。

五、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

(一)火灾

1、当接到火灾信息后,分管领导应迅速赶赴现场,察看火情,同时向学校食堂处理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报告。

2、分管领导应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灭火,疏散学校及其他人员,指导灭火人员选择适当的灭火工具进行灭火。如果火势难以控制,应及时拨打火警“119”报警。

3、尽快切断临近电源。

4、学校食堂处理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接到火灾报告后,应尽快赶赴现场,组织灭火工作,并积极联系其他相关部门,将火灾损失降到最低。

5、火势扑灭后,组织人员查明事故原因,做好事后处理工作。

(二)食物中毒

1、防止食物中毒的措施

A、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饮食服务中心卫生工作条例》等有关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工作实际,汲取发生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的教训,加强安全防范工作。

B、广泛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画、安全教育等各种形式,宣传普及有关卫生知识,把食品卫生教育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当中。

C、食品索证、用餐留样,餐具及时消毒,确保食堂食品卫生安全。

2、发生食物中毒的处理程序

A、通报

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分管领导应立即向学校食堂处理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联系校医院做好抢救准备,情况严重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B、处理安排

分管领导:在学校门口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说明中毒的基本过程。

领导小组成员:召集、带领医生到指定地点紧急救护;就近安排和集中中毒人员,做好安置工作。负责保护现场,组织事故调查,处理临时紧急任务。

3、原因调查

①保护现场,对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可疑食物取样,封存留样;

②将留样食物和现场提取到的食物样品送卫生防疫部门进行技术鉴定;

③分析原因,根据现场调查和技术鉴定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事故原因,吸取教训。

4、情况汇报

根据事故处理情况,及时以书面形式将中毒原因及处理情况上报学校,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三)传染病

1、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传染病知识培训(常见传染病的病状、传染途径或方式、预防传染病的常用方法等)。

2、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检查。

3、做好传染病预防的宣传工作,关注社会媒体对传染病的社会公告及防治信息。

(四)其它突发事件

其它突发事件是指学校食堂发生的水、电故障及其它建筑事故。此类事件发生时,分管领导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抢修,对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及时与相关单位联系,尽快处理。重大事故要上报学校食堂处理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协调处理。

六、本预案自发文之日起实行。

A、外来人员进出学校登记制度

B、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做好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特制订学校登记制度:

1、认真做好来访人员登记工作,并填写会客单。来访本校教职员工请与被访用内线电话联系,确认后方可进校。

2、上级部门或有关单位来校检查、联系工作,当天值班教师应认真验看其工作证(介绍信),做好登记,并与带班领导联系。

3、严格把守校门,拒绝一切外来推销人员进入校内。

4、教师不得带外来人员进校,会客一般安排在校门口。

5、学生在校期间不得随意自由进出校门,如遇特殊情况,应凭班主任开具的出门证经带班领导批准方可外出。

6、重大节假日,外来人员未经带班领导允许,不得进入校园。

7、被允许进校车辆必须按指定位置停放。

8、携带公物出校必须主动出示有关部门的证明,值班人员做好记录后,方能离校。

学校食堂事故的应急预案5

高校食堂的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安全和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关系到高校的稳定,我们饮食服务中心全体炊管人员都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负起责任,强化监督管理,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按以下处理突发事件的预案采取紧急行动:

一、饮食服务中心负责人接到食堂报告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内赶到事故现场。

处理食物中毒(特别是化学性食物中毒)时应突出一个“快”字。及时处理不但对挽救病人生命十分重要,同时对控制事态的发展(特别是群体中毒)更为重要。

1、通知校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救治病人,妥善安置处理患者,解除其病痛;

2、及时向后勤保障处领导、分管校长等上级有关领导报告;

3、当中毒人数多、涉及面广时,应协调各方力量,确保抢救工作有条不紊进行。要确保危重病人的抢救质量,加强对较轻病人的治疗、观察,并特别注意毒物对较轻病人的潜在危害。

二、在抢救病人的同时,争取时间,组织人力,查清食物中毒的性质。如果延误时间,现场情况有变,将不易查明。

1、事件相关食堂立即停止营业;

2、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物;

3、对可疑中毒食物进行封存和采样,并将采样食品送卫生防疫部门化验;

4、诊断食物中毒要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共餐同病的规律,找出真正的病因;

5、对可疑为毒鼠强中毒者可进行血、尿及呕吐物实验室检查。如检出毒鼠强,对可疑刑事中毒案件应将情况及时通报公安部门;

6、保护现场,收集对违法者实施处罚的证据。

三、在进行紧急报告制度时,还应注意及时将情况向当地政府报告,以便取得政府的支持,根据事件控制情况的需要,建议政府组织卫生、医疗、医药、公安、工商、交通、邮电、广播电视等部门采取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四、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1、追回已售的中毒食品或可疑中毒食品;

2、对中毒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3、根据不同的中毒食品,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

4、提出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措施和建议;

5、积累食物中毒资料,为改善食品卫生管理提供依据。

学校食堂事故的应急预案6

为保证饮食安全,确保学校就餐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食堂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学生食堂安全应急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成员由学校学委办、校办公室、总务处、教导处、教科处、食堂管理员等组成。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

二、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应当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停止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出售。

2、立即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中的报告制度报告。

①中毒人数超过3人的,应当于4小时内报告省教育厅和省卫生厅。

②中毒人数超过10人或者死亡一人以上的,应当于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报告省教育厅和省卫生厅。

③中毒事故发生在学校、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的应当于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报告省教育厅和省卫生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报告。

3、协助卫生机构治病救人。

4、封闭现场。

5、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原料、被污染的食用工具、设备。

6、协助卫生部门填写《食物中毒事故登记表》、《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食物中毒事故调查报告表》。

7、经卫生部门检验后,属被污染的食品立即销毁,未被污染的食品予以解封,被污染的食用工具、设备立即进行消毒。

三、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立即切断电源、气源,积极扑救并报警。

2、利用各部位消防器材,积极组织员工进行扑救。

3、及时通知学校负责人。

4、处变不惊、与急不乱、勇敢果断,视实际情况及时拨打紧急电话119。

5、出现事故及时通知医疗单位,赶赴现场抢救,或及时将伤者送至医院救治。

6、发生其他事故要积极组织正确的补救措施,要保护好现场,为事故调查提供情况。

7、肇事部位负责人,要坚守现场,等候处理。

8、手提灭火器

⑴操作规程

①手提灭火器,应将灭火器上,下翻转几次,将干粉桶内的干粉抖松;

②扯去铅封,拔除保险销,立于离着火点的有效距离处;

③手握胶管,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按压使干粉喷出,适当摆动喷嘴,使喷雾横扫整个火焰根部并逐渐向前推移;

④如遇多处明火,可移动位置射着火点,直到火焰安全熄灭,以免复燃;

⑤灭火后,拾起灭火器压把,既停止喷射。

⑵注意事项

①灭火时,不可冲击液面,以防飞溅;

②灭火器一经开启,不能保存,要重新灌气、装粉后才能保证使用;

③使用时若遇干粉喷不出情况,应慢慢拧松盖,让气粉喷出。

四、对爆炸、纵火、行凶、盗窃、破坏等突发事件紧急处置如下:

1、及时通知中心负责人和上级主管部门。

2、与事不惊,勇敢果断,控制现场,正确处理。

3、视实际情况拨打救助电话:报警:110急救:120火警:119。

4、保护好现场,控制嫌疑人。

5、发生事件部位负责人,要坚守现场,等候询问处理。

五、食堂安全事件的总结报告:

交通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篇5

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先、统一领导、属地为主、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原则,强化抢救意识和大局观念,服从指挥,各尽其责,保证处置工作高效、快速、有序进行。

二、组织机构

成立井口镇道路交通安全及洪灾事故应急领导组,领导组具体负责全镇道路交通安全及洪灾事故应急领导和处置工作。镇交通安全及洪灾事故应急领导组下设五个工作组,成员及工作职责分别如下:

1、指挥协调组

负责对事故处置的具体指挥和协调,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施救,会同有关部门对事故责任进行调查。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公路、水路交通保障工作,负责事故现场道路的抢险抢修,提供运输车辆疏运事故现场人员及物资。

2、安全保卫组

负责现场处置、现场警戒勘查、组织救援、疏导交通、疏散群众、调查取证、控制交通肇事者、实施交通管制、事故责任追查和向上级报告情况等。

3、应急抢救组

负责现场抢险、电力输送和排除电力遗留的安全隐患。负责伤员的医疗救护和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组织力量进行现场急救,并指导现场救护及防疫工作,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无阻。

4、救灾救济组

协助做好事故家属及伤者本人的安抚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理事故善后工作。

5、后勤保障组

农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篇6

为了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农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农机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我站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国家和区、市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总体要求和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立足防范,集中整治,强化监管,推进创新,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农机监理工作职能,妥善处理好重特大农机事故,维护农机安全生产的正常秩序,保持社会稳定。

二、工作目标

通过制定实施农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不断强化农机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农机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和安全监控措施,一旦发生农机事故能有条不紊地迅速开展应急处理工作,组织人员最短时间到达事故现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道路及时畅通和农机生产正常进行。

三、危险源的确定及整治

根据我市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和农业机械的分布及生产经营情况,我市危险源主要为:⑴无牌行驶、无证驾驶在全市较为普遍,未纳入农机监理部门的管理之中,易引发农机事故;⑵在一些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路况较差的边远山区、偏僻乡镇,有拖拉机载客载人现象;⑶农业机械量大面广,且部分农业机械使用年限较长,已到报废年限,车况差;⑷装载超长超宽超高,行驶中易造成挂擦翻车;⑸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欠缺经常性系统性的培训,技术水平较低。

我站要根据当地实际确定出所在地的危险源及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治,督促驾驶操作人员主动报户、参加培训,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防护意识。

四、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一)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1、成立农机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农机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

农机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机械

安全监理站,XXX任主任,负责农机事故应急处理工作。较大农机事故(死亡三人以上,重伤十人以上)发生后,立即起动紧急预案。

2、领导小组的职责

(1)在组长的统一指导下,具体来组织和处理农机安全事故。

(2)根据预案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危险程度及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查、修订、补充和完善,使本事故紧急预案不断得到更新和完善。

(3)负责配齐农机事故处理用的专用车辆、勘察、影像、通讯设备,保证接到事故报告,在第一时间内出发。

3、组长、副组长职责

(1)负责对本预案的组织实施;

(2)负责定期演练事故应急救援;

(3)通报事故现场的态势;

(4)事故处理中的做出重大决策。

4、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负责突发农机事故应急日常值班工作。

(二)明确分工

领导小组应落实好人员。严格按照职责分工,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负责对现场取证、勘察、分析,写好调查报告,做好事故责任认定,确保事故处理工

作有序进行。

(三)及时上报信息

1、农机监理站设立农机事故报告电话:(XXXXXXXX)建立严格的24小时值班制度。

2、事故报告程序

事故发生后,农机监理站必须做到:

(1)按照规定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

(2)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送上述部门。

(3)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2021交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篇7

钻井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

应急救援是为预防、控制和消除事故与灾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危害所采取的反应行动。应急预案则是开展应急救援行动的行动计划和实施指南[2]。对于钻井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应遵循以下编制原则。

(1)完备性与连续性。应急预案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文件体系,文件要素应完整,应急预案各个章节及其组成部分,在内容和结构上要相互衔接,便于在应急状态下迅速做出应急反应。

(2)预案编制应分类、分级制定预案内容,上一级预案的编制应以下一级预案为基础[3]。

(3)逻辑性与兼容性。应急预案各章节应保证结构的前后一致性,每个部分都应采用相似的逻辑结构来整理内容。应急预案的格式应尽量采取与上级机构一致的格式,以便各级应急预案能更好地协调和对应[4]。

(4)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应急预案是在风险分析与评估的基础上,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或事故,事先制订的对应处理计划、方案和措施[5]。因此,应急预案应包括详实具体的应急救援流程及救援相关信息,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钻井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的体系框架及文件要素

应急救援预案是一个开放、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应急预案的设计和组织实施应遵循体系要素构成和持续改进的指导思想。根据安全系统工程和事故应急救援的工作思路,油田钻井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体系可由10个一级要素、33个二级要素和19个三级要素构成,如表1所示。

钻井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步骤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一般分为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应急预案的实施过程5个步骤[6]。根据油田企业的实际作业特点及组织构成,可将钻井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分为4大部分:业务分析、应急组织与程序的制定、应急保障与计划的制定、后期处置安排,其中每个部分又由一些具体的项目组成,其内容与流程如图1所示。

1 业务分析

(1)风险评估。主要针对可能导致重大人身、财产损失及严重社会影响的事故灾难风险,列出清单,逐个评估。通过风险评估,运用系统方法,及时、全面、准确地系统识别各种危险因素,评价潜在的风险并采取最佳方案,从而降低风险[7]。

(2)事故后果分析。后果分析是对所辨识出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对易受伤害区域造成后果的估算。需要对所有风险分析中可能出现的事故场景都进行分析。首先需要确定描述事故易受影响地区危险的主要参数,然后分析易受伤害区毒害作用与事故中各种变量值的对应关系[8]。

(3)应急能力评估。应急能力评估首先制定应急救援活动需要的资源(人力、技术、装备、资金等)及规模(具体数量),其次调查企业现有应急人员数量、技术水平、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可利用情况和缺乏的物资情况,最后提出一套合理的应急资源及规模分配方案。

2 组织与程序的制定

(1)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是预案的核心要素之一。钻井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中应包括救援行动中承担相关职责的所有应急机构和部门、负责人及其候补负责人、联系方式,明确他们在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各阶段的职责分配。明确政府和企业在事故应急中各自的职责。

(2)应急响应分级。按照事故分级响应的原则,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事故的可控性将应急行动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应急行动将依据响应分级制定明确的行动程序和相关保障措施。

(3)响应程序。应急响应程序包括基本应急响应程序和专项应急响应程序。基本应急响应程序内容如下。

誗报警与警告:描述安全人员、操作人员和其他人员执行的报警功能。对事故报警的标准、流程、信号的使用等做出规定。

誗通讯:保证应急系统、控制中心、支援系统之间的通讯联系。包括应急机构成员、办公室电话号码、相关部门的名称和号码、无线电频率的登记表等。

誗现场应急处置:规定现场应急处置的责任部门、主要责任人及其职责,阐述现场应急处置程序,最好绘制应急处置流程图。

誗人员疏散与安置:在紧急情况下全体人员安全、有序的疏散是最重要的应急行动。包括疏散区域、路线地图和能够保护人员的掩体。确认执行疏散的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应急供应物资,如水、食物、医疗设备等。规定事故现场及非事故现场人员清点、集合方式。

誗警戒:规定执行警戒的任务要求,描述不同事故类型的警戒方案、保护事故现场的措施。明确执行警戒任务的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誗救助:在重大事故发生时没,外界及兄弟企业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预案中要说明救助的方式,列出可提供救助的重要组织的名称和电话号码。

誗信息发布:规定企业对外发布事故应急信息的责任部门及责任人,规定编辑和描述信息的责任人、信息发布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3 应急保障及计划的制定

(1)应急保障。应急保障包括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队伍保障、应急物资保障和其他保障。预案中要编制企业内部与外部(主要指地方政府及其他安全生产监督局、公安消防、环保、交通、通讯等部门和急救中心等)应急单位及负责人联络方式与电话号码,并制成联络图;列出应急资源的明细及分布状态;制订应急人员值班制度及应急设备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制度。

(2)应急培训及演练计划。应急培训及演练计划是预案修正和完善的重要依据,可验证应急救援组织、队伍、装备等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应注明演练及培训的次数、内容、范围以及效果的评价标准。

(3)应急预案管理计划。应急预案的管理实际上是预案的日常管理,主要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改、维护及更新;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评审,保证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发挥预案的指导作用。同时所有负责执行应急预案的人员还应当接受相关的培训。

4 后期处置安排

(1)事故调查及总结。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规定事故调查的主要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调查步骤。同时规定事故总结上报的责任部门及相关责任人。事故的调查与总结是应急救援行动宝贵的经验总结,可作为预案修改、完善的依据。

(2)赔偿措施。明确企业索赔领导小组的构成及职责,以及索赔的相关步骤。

结语

对钻井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原则、体系框架、文件要素及编制步骤方面进行了介绍。不难看出,企业编制应急救援预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油气勘探行业又是一个高危行业,钻井作业大都具有隐蔽性和风险性高的特点。因此,编制钻井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就成为了油田企业应急救援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可进一步提高企业应对和防范钻井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摘要:钻井事故大都具有突发性强、复杂多变等特点,为了提高油田企业应对和防范钻井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立健全油田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以及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对钻井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原则、体系框架及文件要素进行了介绍,并进一步详细阐述了预案的编制步骤。

关键词:钻井事故,应急救援,应急预案,文件要素,编制步骤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2]邢娟娟.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技术[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1):56~58.

[3]刘更喜.浅谈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J].中州煤炭,2008(2):100~101.

[4]刘功智,刘铁民.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J].劳动保护,2004,(4)16~18.

[5]曾时田.浅谈应急预案制定[J].钻采工艺,2004,28(4):3~4.

[6]吴宗之,刘茂.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及预案导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7]彭力,李发新.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2021交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篇8

1.1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农业部门操作手册》、《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农业生产实际,制定本预案。

1.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吉林省行政区域内,外省已经发生的并有可能波及或已经波及我省,在农产品生产环节,由于农业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其它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生物毒素或者农业转基因等因素,导致农产品污染突然发生和严重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群体性健康损害和死亡,产生或可能产生严重社会影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1.3 工作原则

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生产经营者负第一责任,相关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制,落实各自的职责。

分级管理、分级响应。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

科学决策、依法应急。采用先进技术,实行民主决策,依法规范程序,确保事故处置的科学、有效。

加强监测、预防为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监测、预警体系,加强日常检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及时反应、快速行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要做出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态发展,有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做好善后处理及整改督查。

2.组织体系

2.1领导机构

2.1.1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成立“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由省农业委员会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成员由委办公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政策法规处、发展计划处、财务处、科技教育处、农业处、园艺特产处、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农垦处、乡镇企业管理处、监察室、省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管理总站(省农产品质检中心)、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省农产品包装安全监测中心)等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

2.1.2“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执行省政府和农业部应急指挥部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有关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有关工作部署;

(2)领导、组织、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措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4)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开展相关技术鉴定工作;根据需要发布事故的重要信息;

(5)审议批准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应急处理工作报告等;

(6)向省政府、“省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应急处置情况汇报;

(7)完成“省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

2.1.3成员单位职责

(1)办公室:负责与省应急办、省新闻办等部门的联系和衔接,组织、协调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信息发布工作;协助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组织协调;协调解决应急处置工作用车等物资。

(2)農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负责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牵头拟定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协调应急处置工作;开展应急信息报送,应急动态分析等工作。

(3)政策法规处:牵头组织、协调相关单位做好农业投入品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4)发展计划处:负责协调相关处室编制事故应急处置所需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方案,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发改委追加应急处置所需固定资产投资。

(5)财务处:负责事故应急处置资金保障及管理。

(6)科技教育处:负责产地环境和转基因产品突发事件的调查与处理。

(7)农业处:负责组织与种植业领域农药残留等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8)园艺特产处:负责组织与蔬菜及园艺特产领域农药残留等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9)农业机械化管理处:负责组织涉及农业机械管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业机械造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10)农垦处:负责组织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11)乡镇企业管理处:负责组织乡镇企业与食用农产品、加工食品相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依法开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等工作。

(12)省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管理总站(省农产品质检中心):负责农业品残留监测、相关技术鉴定等;参与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以及有关情况的收集、报告等工作;参与农业环境污染方面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13)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识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14)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省农产品包装安全监测中心):参与农产品包装材料相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15)监察室:负责监督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对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以及应急处理工作中有违纪违法行为的单位和工作人员按照管理权限进行调查处理。

2.2工作机构

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成员单位设联络员。办公室负责应急处置的日常管理工作,设在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本预案启动后,负责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并负责组织相关工作小组。

2.2.1吉林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主任由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兼任。

2.2.2“吉林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贯彻落实应急领导小组的各项部署,组织实施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检查督促各市(州)、县(市、区)、委内各处(室)及相关单位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控制事故,防治蔓延扩大;

(3)研究协调解决事故应急处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必要时决定采取有关控制措施;

(4)向省政府、应急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报告、通报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5)为新闻机构提供事故有关信息,必要时接受媒体的专访;

(6)完成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2.2.3应急处置工作小组

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各工作小组及其成员应当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服从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立即按要求履行职责,及时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措施,并随时将处理情况报告给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将有关事故以及处理情况及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

(1)事故调查处理组

①组成: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环节,明确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农业处、园艺特产处、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农垦处、乡镇企业管理处等部门负责,或明确其中一个部门牵头负责。监察室视情况参与对重大事故的调查。

②职责:深入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做出调查结论,组织协调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实施应急处置工作,监督相应措施的落实,评估事故影响,提出事故防范意见。依法实施行政监督、行政处罚,监督召回有毒有害农产品,及时移送相关案件,依法追究责任人责任。

(2)专家咨询组

①组成:省农业委员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专家库,专家库由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从专家库中确定相关专业专家,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专家咨询组。

②职责:专家咨询组负责为事故处置提供技术帮助,综合分析和评价检测数据,查找事故原因和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及造成的危害,为制定现场处置方案提供参考。

(3)综合组

①组成:由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吉林省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的规定,根据事故的类别等情况确定具体成员。

②职责:迅速制定信息发布方案,及时采用适当方式组织信息发布。在发生可能产生国际影响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或涉外事件时,及时组织对外发布,并视情况通过有关部门向我驻外有关使领馆、港澳台地区通报情况。负责受理事故发生地现场的记者采访申请和管理工作。负责互联网有关信息的管理和指导。

2.3地方机构

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成立“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在“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指导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做好事故处置工作。

3. 监测预警和事故分级

3.1监测和预警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组织开展日常监测,重点监测农产品中甲胺磷等禁限用高毒农药易引发急性中毒的违禁药物。发现问题要逐级上报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3.2事故分级

按照《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分级办法,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

3.2.1特别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Ⅰ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Ⅰ级事件:

(1)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对2个以上省份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

(2)超出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水平的;

(3)发生跨境(香港、澳门、台湾)、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造成特别严重社会影响的;

(4)需要由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负责处置的。

3.2.2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Ⅱ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Ⅱ级事件:

(1)事故危害严重,影响范围涉及省内2个以上市(地级以上市)行政区域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0人(含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

(3)造成10人以上死亡病例的;

(4)省级人民政府认定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3.2.3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Ⅲ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Ⅲ级事件: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市(地)级行政区域内2个以上县级行政区域,给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0以上,或者出现死亡病例的;

(3)市(地)级人民政府认定的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3.2.4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Ⅳ级)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Ⅳ级事件:

(1)事故影响范围涉及县级行政区域2个以上乡镇,给公众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

(2)造成伤害人数1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的;

(3)县级人民政府认定的一般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4.应急处置

4.1应急预案启动条件

4.1.1确定事故级别

县级以上“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收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后,应该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及评估,确定事故级别,并报告上一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同级人民政府,通报同级食品安全行政主管部门。事故级别的确定根据本预案3.2的规定执行。

4.1.2分级启动预案

事故级别确定后,应当立即启动相应应急预案。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一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有关部门,建议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接受上一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4.2报告

4.2.1责任报告单位和人员

(1)农产品种植、养殖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农产品批发市场;

(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科研院所;

(3)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单位;

(4)地方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

(5)消费者;

(6)其他单位和个人。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不得瞒报、迟报、慌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迟报、谎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4.2.2报告程序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通过电话等各种渠道向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当地人民政府报告。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按规定向本部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及时通报同级食品安全行政主管部门。

4.2.3报告要求

(1)初次报告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地“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向上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出初次报告。初次报告应尽可能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死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如有可能应当报告事故的简要经过。

(2)阶段报告

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

(3)总结报告

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事故处理后10日内做出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包括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鉴定结论,对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4.2.4举报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有关部门举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和隐患,以及相关责任部门、单位、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按规定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监管职责的行为。

省农委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组织对举报事项的调查处理工作。

4.3应急响应

4.3.1分级响应

(1)特别重大、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响应(Ⅰ级和Ⅱ级)。

特别重大和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立即报告“省应急指挥部”,并按照《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规定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

(2)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响应(Ⅲ级)

较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事发地市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指挥有关人员迅速到岗到位,积极指导、协助县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做好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派出工作组赴事发地指导督办应急处理工作,并将有关情况迅速报告“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有关部门。

(3)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响应 (Ⅳ级)

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事发地县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一般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指挥有关人员迅速到岗到位,实施应急处置,并将有关情况迅速报告市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4.3.2响应的升级和降级

(1)响应的升级:当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随时间发展进一步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危害特别严重,并有蔓延扩大的趋势,情况复杂难以控制时,应当上报省应急指挥部审定,及时提升预警和反应级别。

(2)响应的降级:对事故危害已迅速消除,并不会进一步扩散的,应当上报省应急指挥部审定,相应降低反应级别或撤消预警。

4.4指挥协调

4.4.1设立现场指挥部

市、县“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接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响应级别,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赶赴现场,并根据现场紧急救援工作需要,设立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现场应急处置工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全力控制事态发展。对于特别重大和重大的(Ⅰ级和Ⅱ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派出工作组到达现场并指导有关工作。

现场指挥部具体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向“吉林省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情况,接受工作指导。

4.4.2启动工作小组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事故调查处理组、专家咨询组、综合组等工作小组要迅速开展应急工作,全力协助事故处置。

4.4.3紧急处置

特别重大和重大(Ⅰ级和Ⅱ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或“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认为需要亲赴现场查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由省派出调查组赴事故现场组织查处;较大和一般(Ⅲ级和Ⅳ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由地级以上市农业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的单位和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行动,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制定紧急处置方案,尽快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追查引起事故的农产品来源、去向,对有关产品采取控制措施(包括禁售、销毁、暂停采收等),督促有关措施的落实。

4.5信息发布

4.5.1“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特别重大和重大(Ⅰ级和Ⅱ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后1小时内向省政府报告,并向事故有关地区的政府通报,有蔓延趋势的还应向可能波及地区的政府通报,加强预警预防工作。

4.5.2事故查处过程中发现涉及非本省生产的农产品,“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生产地的省级有关部门;省内可疑农产品流到外省的,应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流向地的省级有关部门。

4.5.3Ⅰ~Ⅳ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期间,各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实行24小时值班,每日向上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一次情况,重要信息必须立即报告“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4.5.4涉及港、澳、台地区人员或者外国公民,或者事故可能影响到境外,需要向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有关机构或者有关国家通报时,经省人民政府或省应急指挥部批准,由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及时通报省港澳办、台办或省外办,有关部门按照相关预案实施。

4.5.5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除国家或省政府有规定的外,由“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统一向社会发布有关信息。

4.6应急响应的终结

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经现场检测评价确无危害和风险后,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报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批准宣布应急响应结束。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汇总之后的应急处理工作情况报告,可向有关部门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和建议。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单位、责任单位的整改工作进行监督,及时跟踪处理情况,随时通报处理结果。

5.后期处理

5.1善后处理

事故发生地农业行政部门要在当地人民政府指导下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等事项。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和受影响人员,尽快恢复正常秩序,保证社会稳定。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积极协助保险机构及时开展应急处置人员保险受理和受灾人员保险理陪工作。

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个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受害人给予赔偿。

5.2责任追究

对在農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预防、通报、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规定提出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的建议。

5.3总结报告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应当及时总结分析应急处置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处置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处置总结报告,报送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抄送省农委各相关处室。“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提交的应急处置总结报告,组织研究改进应急处置工作的措施。

6.应急保障

6.1 人力资源保障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专业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的应急处置队伍,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有效开展。

6.2技术保障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技术鉴定工作必须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当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受省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或者其他单位的委托,承担任务的检测机构应立即采集样本,按有关标准要求实施检测,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定性提供依据。

充分利用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农产品质检队伍及涉农科研院校等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预测、预警、监测和应急工作管理模式等技术的科学研究,不断完善应急技术支持体系。

6.3物资保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所需设施、设备和物资,保障应急物资储备,提供应急处置资金,所需经费列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6.4应急预案演练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分级负责、突出重点、适应需求”的原则,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形式,组织开展突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

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结合应急预案,统一组织突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

有关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本单位的应急处置演练。

6.5宣教培训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广大消费者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风险和责任意识,正确引导消费。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培训工作采取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7.附则

7.1 名词术语

本预案所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特指在农业生产(种植、收获)过程中发生的或由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过标准)造成的社会公众群体性中毒或感染等安全事故,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重大危害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情况。

7.2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负责解释。

7.3预案生效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上一篇:县域文化产业规划案例下一篇:母亲的温暖1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