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综合整治工

2024-07-14

滹沱河综合整治工

滹沱河综合整治工 篇1

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组图】

http:// 2009-09-22 [ 打印 ] [ 大 中 小 ] [ 关闭 ]

子龙大桥下的滹沱河

滹沱河湿地美景

星岛环球网消息:石家庄市滹沱河防洪综合整治工程是省会“三年大变样 推进城镇化”的重点工程,这项石家庄迄今为止最大手笔的工程,规划治理范围为黄壁庄水库至藁城东界,全长70公里,主要包括防洪工程、生态工程、井灌工程和配套工程四部分,分三期实施。

燕赵都市报报道,工程计划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通过修路筑堤、疏浚河道、植树造景、建设湿地、恢复生态,形成“水、堤、路、桥、岛、绿、景、居”浑然一体、水天一色、主题鲜明、风格各异的滨水景观带,与石家庄市区西北部水利防洪生态工程、太平河整治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共同构成省会西、北部绿色景观长廊。

同时,将依托河流两岸森林和水体,努力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以及国家水利风景区。适度开发两岸土地,优化空间布局,建设生态新区。嬗变背景:

干涸“母亲河”亟待重生

“石家庄有山,在鹿泉,太远!有历史,100多年,太短!有水,一米多深,太浅!”曾经有省会人用调侃的口吻指出作为省会的石家庄生态环境的缺憾。

“其实在历史上,石家庄曾经遍布湿地,并不是一个缺水的地方。”河北绿色知音环保协会负责人、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忠民回忆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滹沱河南岸的学府路(原来的五七路)沿线,挖两米深的一个坑就能舀出水;上世纪七十年代,那里很多地方还种植水稻。

昔日有关滹沱河的记载印证了这一说法:时至民国,河中船舶500有余,往来于正定高家营、深泽乘马等码头。晨曦夕照时,滹沱河泊船如龙、波光如鳞、灯火星流、往来吁号、行业繁多、铺面林立、热闹非凡„„

然而,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滹沱河石家庄市区段慢慢改变了颜色——河道常年断流,河滩裸露,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土地沙化严重,已成为市区的主要沙尘污染源之一。“近几十年来,我们的母亲河逐渐干涸,有许多年轻的石家庄人,因为没有看到过母亲河碧波万顷的风采,甚至忽略了她的存在。”张忠民不无惋惜地说。

“对滹沱河的整治其实一直都在进行。”石家庄市水利局副局长宋国宏告诉记者,“这次的滹沱河改造是迄今为止最大手笔的规划。”他说,为了彻底改善水环境,再现母亲河碧波浩荡、水丰土肥的英姿,以打造“山水城市”为目标,省会从2007年启动了石家庄市滹沱河防洪综合整治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通过蓄水、绿化、沿岸开发和相关路网建设重新让滹沱河焕发生机。

纯净的自然风光吸引市民

11日,顺着大修一新的体育大街一直向北,远远就能望见冀之光塔,塔的西面是已经为省会人们所熟知的太平河景区,东面,即将竣工的子龙大桥已显出宏伟气势。再往东,在京珠高速附近,碧波万顷的水面在微风中泛起阵阵涟漪,小草、绿树在水面的映衬下生机勃勃,这就是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一期的4号水面。从8月份开始蓄水至今,一个多月时间过去,虽然人们议论的少了,但“亲水”的热情没有丝毫减退。

明媚的阳光下,三两游人在附近的水面嬉戏,远处的沙洲上,许多水鸟悠闲地飞来飞去,十分惬意。和热闹、漂亮的太平河景区相比,这里还没有整齐的小道、完备的休闲设施,但纯净的自然风光,同样吸引了不少市民。

漫水路上,一些市民正驻足观赏,“我每次从这里路过,都会停下来看一看。”家住正定的刘先生到市区办事从这里路过,他说,这里的变化太大了。以前这里是条土路,两边是干涸的河道,经常扬起沙尘。“以前走这条路是捂着鼻子快速通过,现在每次却都要停下来看一看。”他笑着,“这么宽阔的水面,看着都舒心。”

对于正在进行的母亲河综合整治工程,正在这里游玩的不少市民由衷地表示出认可和期待。“综合整治滹沱河,不但可改善沿河生态环境,也可解决石家庄面临的‘水危机’,是造福后人,利在千秋的事。”

顺着河道一直向西,正在施工中的滹沱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的1号水面仍是一片荒滩,干涸的河床上零散地生长着野草,河床里还散布着数个深达30余米的沙坑。石家庄市水利局副局长宋国宏告诉记者,1号水面工程即将开工建设,年底前滹沱河将形成500万平方米水面。

功效评估

生态:恢复城市灵气

在石家庄滹沱河综合整治办公室指挥部的会议室,一张宏伟的蓝图展示着未来的母亲河美景,随着工程建设逐步进行,曾经干涸的母亲河将如同凤凰涅槃一般焕发出新的生机。未来,省会干旱、缺水、多风沙的形象,也将随着这条河流的“重生”,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水系工程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水环境,丰富水生态,建设水景观,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宋国宏介绍说,综合整治工程完工后,将形成环省会北部的滨水景观长廊,进一步改善省会的生态环境,其中增加水面面积600万平方米、湿地面积1500万平方米、绿地面积600多万平方米,人均增加水面面积2.7平方米、湿地面积6.8平方米、绿地面积2.7平方米。通过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可增加区域湿度,调节气温,净化空气,预计该区域夏季最高气温比其他区域可降低4℃左右,相对湿度增加10%以上。

“可以说,滹沱河综合整治将为改善河流水质、提高城市防洪标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挥巨大作用,将成为石家庄气候的调节器和空气净化器,并使省会真正实现山水相依的生态之城。”宋国宏说,该工程还将与太平河整治工程、西北部水利防洪生态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共同构成西部、北部绿色走廊,增加省会石家庄的活力和灵气。从根本上保障了城市用水安全,并为石家庄向北部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提供重要依托。

未来:城市承载力因水而兴

如今,刚刚掀开美丽一角的滹沱河已经为城市活起来、提升区域的价值发挥带动作用,不少项目和资金就是冲着这里的水而来的。

紧邻滹沱河北岸,是江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江南新城别墅区,该公司营销副总经理杨君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江南地产早在2002年就选中了这个区域,“当初选择这个当时看似荒凉的北部区域,就是公司高层从杭州等大城市的发展历程认定,作为石家庄母亲河的滹沱河将来肯定是要蓄水的,在石家庄这个非常缺水的城市,北部区域未来必然会成为石家庄未来发展很好的区域。”她说,如今,随着滹沱河治理工程的顺利实施,虽然楼盘价格不断上扬,但二期已基本售罄,还未销售的三期已经积攒了大批客户,“我们对三期销售很有信心。”

对此,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郭省认为,通过对滹沱河的综合整治,在未来的省会城市发展中,滹沱河将成为“城中河”和“生态高地”,成为一条休闲游憩的河流、一条展示石家庄市人文历史的河流、一条带来财富的河流。

专家访谈

郑占峰:省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

滹沱河重生提升石家庄自信力

“滹沱河的综合整治除了改善城市生态、促进石家庄跨越式发展提供基础性的强力支持外,还将在无形中增强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提高市民自信力。”对此,省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郑占峰对滹沱河综合整治的未来充满期待,他说,重生后的滹沱河必将成为省会未来对外交往中的 “拿得出手”的名片。

郑占峰认为,一方面,石家庄是个水资源缺乏城市,春秋季节的风沙、夏季的酷热,让这座城市很难有“宜居”的感受,另一方面,作为一座新兴的城市,石家庄被普遍认为历史较短,这在无形之中也影响了石家庄人对外交往的自信力。“而对滹沱河的综合整治,将让这个缺水的城市拥有醉人的自然水景,同时如一条纽带将市区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正定紧密相连,无形中增强了石家庄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他说,缺水城市拥有了连绵水景、历史短的城市原来也有悠久历史的基础,这必将增强石家庄人的自信力。

同时,郑占峰认为,滹沱河综合整治还将使城市的风景游览和现代休闲体系更加完备。“现在石家庄市区绿地虽然逐年增加,但可供人们休憩的真正大尺度的自然风光绿地比较欠缺。”郑占峰说,滹沱河的发展空间很大,其综合整治工程将弥补了这一缺憾。

“而且,城市要跨河向北发展,中间不能隔一条遍地黄沙的滹沱河。”郑占峰认为,滹沱河的综合整治,将在无形中拉大城市的框架,并拉近省会市区和周边县市的距离,为建设500万人口的大都会奠定了生态基础。

“可以预见,未来的石家庄将会是一座规划布局合理、山水特色鲜明的城市。”郑占峰兴奋地说,深为石家庄人,他也为之高兴、自豪

滹沱河

整治以后滹沱河效果图(资料图)

上一篇:我永远不变的回忆初二作文下一篇:数控中心实习报告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