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答题技巧

2024-08-28

高考物理答题技巧(共12篇)

高考物理答题技巧 篇1

高考物理答题技巧

高考是对考生智力、心理、技巧等全面素质的考查,以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为例,结合高三复课经验,对高考物理答题技巧归纳如下,仅供考生参考,以期对考生有所帮助。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的基本题型为8-2-3模式:选择题8个为单多选混合(14-21题),实验题2个(22、23题),计算题3个(24-26题),一、选择题答题技巧

基本原则:把最佳答案选出来,含糊不清、不能确定的不选。

1、审题要细,不要轻视。看清题目要选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选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

2、某个选项无法判断,可先跳过,看下一个选项,如果其他选项中确定有最佳答案,将其选出即可;如果其他选项中确定无所需的答案,则可选那个无法判断的选项。

3、8个选择题中多选题的数目以2-3个较多,不是绝对的。一般考生不要刻意关注多选的数目,更不要做完选择题后,发现无多选或很少,硬组合一些多选,这样常常会连3分也得不到。虽然有多选,但出现有三或四个为所需答案的可能性很小。

4、如不能用正解法、图象法等做出判断,不要空题,可用极限法、排除法、假设法等方法缩小范围,再缩小的范围内科学的冒断一个,迅速转入下一题。因为理综题,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时间紧,几乎无时间回头再检查。

二、实验题答题技巧

基本原则:明确目的,抓住细节。

1、审题要细,首先弄清实验目的,关注细节,如“不计内阻、约为、量程略大于、测多组数据、误差要小、耗能小”等。

2、实验仪器的使用原则,要从安全、精确、简单等方面考虑,灵活运用,不要生搬硬套。如一般而言,用分压式电路,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要小,但不是越小越好,可能阻值很小的滑动变阻器,额定电流却太小,可能烧坏,而不能选。

3、特别是不要把课本中的实验或做过的一个实验题的原理、方法等,不加思考,完全移接在考题上,常常会出错的。

三、计算题答题技巧

基本原则:审题要细、运算要准、书写要整、不要空题。

1、审题要慢、要细。一般第一遍通读了解大致的物理过程,第二遍分层理解,抓关键词,找突破点。过程分析中要特别注意:①接触面是否光滑。②过程的衔节点是否有能量的损失。③带点微粒是否考虑重力等。

2、考试时要带上三角板(米尺)、圆规等必要工具,作图不仅快,而且规范,有利于迅速找到圆、角、边、位移的关系,从而避免走更多弯路。

3、要工整书写必要文字和分步核心公式,不要把推导过程和解方程过程全部书写,运算要准,结果是表答式时要用题目所给符号表示,是数字时要写上单位。结果至关重要,因为大多评卷老师会先看结果是否正确,会有先入为主的印象。

4、做完后如果发现有误,先不涂掉书写的答案,可在边上书写正确答案,当正确答案书写完,方才涂掉错误的。若正确答案未书写完时间到,可在两部分前分别标上“解法

一、解法二”字样。

5、物理题易失分,也易得分。有时第一问不会,可跳过做第二问,(可把第一问的结果当成已知的);若真的不会做,把这个题可能会用到的公式(最好要用题目中提供的字母符号)书写上,争取分数。

总之,高考物理答题有三大原则:审题要细、运算要准、书写要整。高考成功,准确是前提,速度是关键,信心是保证。

高考物理答题技巧 篇2

讨论题:如何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呢?将实验内容延续, 为下一节课学习指明方向。实验之后别忘了让学生写反思, 这是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 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物质载体。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化学课程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作用。重视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实验操作技能的有效手段, 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养成科学习惯, 学习科学方法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功效, 面对新课程改革, 身为化学教师要努力实现实验教学以知识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 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通过实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使学生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是值得大力提倡并付诸实践的。

(大连格致中学) 关键词语, 指的是本题提出的一些限制性语言, 或是对本题所涉及的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对变化过程的界定等。

(二) 挖掘隐含条件

不少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 而是因含在文字叙述、图表之中, 需要经过分析把它们挖掘出来, 这常常是解题的要点。有些隐含条件隐藏得并不深, 平常又经常见到, 挖掘起来很容易, 如“光滑平面”、“恰好不滑出木板”等。还有一些隐含条件则隐藏较深, 或者不常见到, 挖掘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了。妨碍挖掘隐含条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个思维定式的影响;二是对物理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不够。为此, 在审题物理量, 确定临界值。抓住了这一关键, 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五) 画好示意图

画示意图是解题中非常有用的工作, 一幅好的示意图就是一种无声的启发, 借助示意图可帮助我们审题, 可丰富对物理图景的想象力, 为正确的解题叩开大门。

二、要按题序答题

一般来说, 每门学科中的同一类型试题总是按先易后难的顺序排列的, 因此考试时, 要按照由先到后和先易后难的原则答题, 前者符合考生的做题习惯, 后者有助于稳定考生的情绪, 使考生能够进入良性竞技状态。力求“慢开始, 早入境, 块答题, 稳结束。”有一些选择题难度较大, 建议考生遇到自己感到困难的题目时, 先跳过, 等到后面做的差不多时再来重做, 否则在选择题上花费了太多时间, 就没有时间去解答第二卷了。

三、答题要完整、规范

解答非选择题要求组织语言表达答案, 很多考生失分就是因为不会运用学科语言表达。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运用特定的规范、格式、学科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思路。对计算题尤其需要注意的两点:第一, 高考改卷是分步给分的, 要严格按照答题步骤一步步来, 很多考生一上来就写公式, 甚至一开始就代入数据计算, 如果错了, 一分也得不到。正确的解题步骤是, 先写出简要的文字说明, 再列方程 (即规律运算) , 然后进行必要的数学推理运算, 最后才代入数据;第二在解题过程中, 考生自己引入的符号应该加以必要的说明, 说明它代表哪一个物理量, 且书写要规范, 字迹要清楚。

四、笑对压轴题

对于压轴题, 许多考生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和经验, 认为自己肯定不行, 从而轻易就放弃了。其实物理取得高分的策略是“会做的题不失分, 没把握的题少失分, 不会做的题得几分。”所以面对压轴题要沉着, 沉着往往会降低“难”度, 必要时问自己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或者换个角度思考, 并将它分解为几个小题, 因为复杂的问题常是几个小问题的组合。这样, 尽管最后还是没有解出正确答案, 但或许因列出了几个有用方程而得到你意想不到的分数, 何乐而不为呢?

高考物理答题技巧 篇3

一.物理选择题要“灵活做”

同学们在做选择题时,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恰当的方法得出正确答案,为解答后向的题目节省时间。比如,能用定性分析法解答的就不要用定量计算法解答,能用模型法、规律法、二级结论法等解答的就不要用基本公式法解答。(本期中的《小题“小”做——例析速解物理选择题的几种推理策略》一文给出了迅速解答物理选择题的六种方法。希望同学们深刻理解并灵活掌握。)

二、物理实验题要“变通做”

考纲要求的十个基本实验(包括: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探究动能定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测定金属的电阻率、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是同学们必须掌握的,这十个基本实验足高考命题的本源,同学们只有掌握了其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注意事项、误差分析等内容才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三,物理计算题要“规范做”

高考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规定的试题选拔人才的考试,是以分数高低为标准的公平竞争。要想在高考中取胜,就一定要按照高考的答题要求,认真审题、精选解法、规范做答,尽量多得分或得满分。

物理计算题的特点:文字叙述量较大,涉及物理过程较多,所给物理情境较复杂,物理模型较模糊,运用的物理规律较多,题目的分值较重。物理计算题不仅能够很好地考查同学们埘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能力和根据已知条件及物理事实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的能力,而且还能更有效地考查同学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想解答好物理计算题,除需要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外,还需要“规范”的答题过程。

1.审题的规范化。

审题是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规范审题是正确解答物理计算题的前提。一些同学往往会出现见到试题不知如何下手、找不到切入点的情况。究其原因就是不知道怎样去审题,没有一个基本的审题程序。规范的审题过程要注意“六找”,即找研究对象、找关键字眼、找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找运动过程(一般和受力分析联系在一起,特别要注意过程的转折点,在转折点处有时会包含临界条件)、找干扰因素(即与解答问题无关的因素)并排除、找求什么。审题之后就可以按照选研究对象一建物理模型一分析状态和过程一画草图一找规律一列方程一检查结果的模式来做题了。

2.语言表述的规范化。

语言表述的规范化要求用物理语言来描述相应的物理过程、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受力情况等。语言表达的规范化还体现在必要的文字说明上,这是同学们容易忽视的地方。必要的文字说明能使解题思路清楚明了,解答过程流畅完美。规范的语言表述包括:(1)写明假设,如在解题列式时,所用到的未知量和临时设定的中间量,需要在文字说明中写清楚这些量用哪些符号来表示,再如正方向的选取、零势能面的设定等也要写清楚;(2)明确研究对象,把哪个物体作为研究对象时,一般写为“选谁为研究对象……”或“对谁有……”;(3)要写清物理过程,在求解物理计算题时,若其运动是由几个过程组成的,则在文字说明中应写清楚,如“由……到……”等;(4)写清列式依据,即简要写明是由什么原因,使用什么规律来列式求解的,如“对物体A,由动能定理得……”,“对由A、B两物体组成的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得……”等。

3.作图的规范化。

作图是解题的重要步骤,它有助于建立清晰有序的物理过程和确立物理量间的关系,可以把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在解答物理计算题的过程中,要养成画草图的习惯,以便构建起物理模型。有些需要保留在卷面上的图必须用尺、圆规、铅笔等工具规范作图,使得作出的图像清晰准确、虚实分明,能够正确反映出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需要画出函数图像时,要标出坐标原点和坐标轴上的箭头,标明物理量的符号、单位,以及坐标轴上的数据等。

4.方程式和主要步骤书写的规范化。

原始的基本方程是主要的得分依据,写出的方程式必须能反映出所依据的基本物理规律,不能以变形的结果式代替原始方程式。方程式应该全部用字母、符号来表示,不能出现字母、符号和数据混合的情况,且数据式不能代替方程式。当解题过程中需要多个方程式时,要分别列出。

计算时一般要先进行代数式的字母运算,推导出有关未知量的代数表达式后,再代人数据计算。这样做既有利于减轻计算负担,又有利于一般规律的发现和回顾检查。从近几年高考物理计算题的答案及评分标准来看,求解方程时卷面上只要写出最简式,然后做出必要的说明,直接给出计算结果即可。切忌把大量的运算过程写在卷面上,这样会给人以烦琐凌乱、思路不清的感觉,同时也增大了出错的几率。

5.解题结果的规范化。

解题结果是整个解题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的解题结果能清晰地反映出解题的最终结果。解题结果规范是指解题结果准确、简洁、全面,既要注意计算结果的验证、取舍,还要注意解题结果的完整。作为计算结果的数据一般要用科学记数法;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有的题目对有效数字的位数有明确要求,就要严格按要求取。计算结果的数据必须带上单位;结果用字母表示的,则要看题中提供的表示已知量的字母是否带有单位,如果其不带单位,则最后的结果也不要带单位,反之则要带上单位。有时对解题结果要做适当的说明和讨论,例如结果是矢量的就要说明方向,方向的说明要与题目中涉及的方向相对应。

求解一些技巧性较高的物理计算题时,如临界问题、模糊问题、数理结合问题等,要注意隐含条件的挖掘、“关键点”的突破、过程之间“衔接点”的确定、重要词语的理解、物理情景的创设等;求解一些信息量较大的物理计算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做到汲取信息、提炼信息,发现规律、运用规律,合理地联想迁移、类比推理。另外,还应掌握“三优先四分析”的解题策略,即优先考虑整体法、优先考虑动能定理、优先考虑能量守恒定律;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分析各力的做功情况、分析物体间能量的转化情况等。

四、物理选考题要“满分做”

近几年来,物理选考题包括选修3—3、选修3—4、选修3—5三个模块的试题,每个模块包括一个“5选3”的选择题和一个计算题,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学校选修的具体内容,选择其中一个模块作答。这部分题目的难度都不大,只要掌握了基本知识,并做到认真审题、谨慎作答,一般都不会出现错误,因此这就要求同学们对于物理选考题一定要做到“满分做”。同学们在解答选择题时既可以从正面选,也可以从反面选,还可以从正反面同时进行把正确的答案选出来,如果时间允许一定要做必要的检查,以免疏忽大意出错;在解答计算题时只要根据所学的概念和规律,列出合适的物理方程,对方程进行必要的整理和简化,即可顺利解答。

最后,希望同学们能够放松心情积极备考,以饱满的热情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衷心地祝愿每位同学都可以赢得高考的胜利,步入理想中的大学校园。

高考物理考试答题技巧 篇4

在研究某些物理问题时,需将其分解为众多微小的元过程,而且每个元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是相同的,这样,我们只需分析这些元过程,然后再将元过程进行必要的数学方法或物理思想处理,进而使问题求解.像课本中提到利用计算摩擦变力做功、导出电流强度的微观表达式等都属于利用微元思想的应用。

整体法

整体是以物体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整体或全过程去把握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是一种把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多个物体,多个状态,或者多个物理变化过程组合作为一个融洽加以研究的思维形式。

图象法

高考物理答题的偷分技巧 篇5

高考物理答题上偷分技巧

(1)每一选项都要认真研究,选出最佳答案,当某一选项不敢确定时,宁可少选也不错选。

(2)注意题干要求,让你选择的是不正确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

(3)相信第一判断:凡已做出判断的题目,要做改动时,请十二分小心,只有当你检查时发现第一次判断肯定错了,另一个百分之百是正确答案时,才能做出改动,而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千万不要改。特别是对中等程度及偏下的同学这一点尤为重要。

①筛选(排除)法: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和自身掌握的知识,从易到难,逐步排除不合理选项,最后逼近正确答案。

②特值(特例)法:让某些物理量取特殊值,通过简单的分析、计算进行判断。它仅适用于以特殊值代入各选项后能将其余错误选项均排除的选择题。

③极限分析法:将某些物理量取极限,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④直接推断法:运用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抓住各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甚至要用到数学工具进行计算,得出结果,确定选项。

⑤观察、凭感觉选择:面对选择题,当你感到确实无从下手时,可以通过观察选项的异同、长短、语言的肯定程度、表达式的差别、相应或相近的物理规律和物理体验等,大胆的做出猜测,当顺利的完成试卷后,可回头再分析该题,也许此时又有思路了。

⑥熟练使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分析多个对象时,一般要采取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

高考物理答题方法总结

1)注意题干要求,让你选择的是“不正确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2)相信第一判断:只有当你发现第一次判断肯定错了,另一个百分之百是正确答案时,才能做出改动,而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千万不要改。特别是对中等程度及偏下的同学尤为重要。

切记:每年高考选择题错误率高的不是难题,而是开头三个简单题。

切记:选择只需要确定选出哪个答案,不需要解释不选的答案。

(3)全国卷物理选择题单、复选是分开的,要注意解析与排除相结合的方法的应用。

(1)实验题一般采用填空题或作图题的形式出现。作为填空题,数值、单位、方向或正负号都应填全面;作为作图题:①对函数图像应注明纵、横轴表示的物理量、单位、标度及坐标原点。②对电学实物图,则电表量程、正负极性,电流表内、外接法,变阻器接法,滑动触头位置都应考虑周全。③各种仪器、仪表的读数一定要注意有效数字和单位;实物连接图一定要先画出电路图(仪器位置要对应);各种作图及连线要先用铅笔(有利于修改),最后用黑色签字笔涂黑。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

一、高中物理的学习上要课前认真预习

预习是在课前,独立地阅读教材,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前预习未讲授的新课,首先把新课的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则要抓住其核心,以及与其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与联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对已学过的知识,如果忘了,课前预习时可及时补上,这样,上课时就不会感到困难重重了。

二、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上要主动提高效率的听课

带着预习物理的问题听课,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能使听课的重点更加突出。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的不懂之处时,就非常主动、格外注意听,力求当堂弄懂。同时可以对比老师的讲解以检查自己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学习教师对疑难问题的分析过程和思维方法,也可以作进一步的质疑、析疑、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听完课,不仅能掌握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而且能更好地掌握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定期整理高中物理的学习笔记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对照预习笔记、听课笔记、作业、达标检测、教科书和参考书等材料加以补充、归纳,使所学的知识达到系统、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学习笔记要简明、易看、一目了然,符合自己的特点。

高中物理解题技巧

1、高中物理直线运动问题的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

2、高中物理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的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高中物理思维模板:常用的思维方法有两种

(1)解析法: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列出方程,由所列方程分析受力变化。

高考物理答题技巧 篇6

分析法的特点是从待求量出发,追寻待求量公式中每一个量的表达式,(当然结合题目所给的已知量追寻),直至求出未知量。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目标明确”,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应当熟练掌握。卓越教育老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以供参考。

综合法,就是“集零为整”的思维方法,它是将各个局部(简单的部分)的关系明确以后,将各局部综合在一起,以得整体的解决。特点就是从已知量入手,将各已知量联系到的量(据题目所给条件寻找)综合在一起。

实际上“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密不可分的,分析的目的是综合,综合应以分析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

正确解答物理题应遵循一定的步骤:

第一步:看懂题。所谓看懂题是指该题中所叙述的现象是否明白不可能都不明白,不懂之处是哪哪个关键之处不懂这就要集中思考“难点”,注意挖掘“隐含条件。”要养成这样一个习惯:不懂题,就不要动手解题。

若习题涉及的现象复杂,对象很多,须用的规律较多,关系复杂且隐蔽,这时就应当将习题“化整为零”,将习题化成几个过程,就每一过程进行分析。

第二步:在看懂题的基础上,就每一过程写出该过程应遵循的规律,而后对各个过程组成的方程组求解。

第三步:对习题的答案进行讨论.讨论不仅可以检验答案是否合理,还能使读者获得进一步的认识,扩大知识面。

高考化学答题技巧 篇7

学生在答卷解题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分值是由于以下的因素而丢失的:简答题的表述不是不够科学、准确、规范、严谨, 而是思路混乱、言不及题、词不达意等;计算题存在最终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数字的问题;有机物结构简式的书写没有符合关键理论;审题时急于求成、马虎草率, 还没理解题意就答题, 没有注意题目中关键的字、词、句等;没有根据要求回答。因此,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 自始至终要注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科学态度的养成。在考试答题过程中注意以下环节:

一、审题

“出题人是精明人”。高考试题中往往有多个信息点 (包括卷首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 大题指导语, 题中明显条件和隐蔽的弱信息如正确、不正确等相关要求类;无色、酸性等限制条件类等) 。如果遗漏或看错, 则使一切努力变为徒劳, 造成无谓的失分。审题是最大的障碍:应学会抠题眼, 看清关键字词和符号, 防止思维定势曲解题意, 然后仔细琢磨, 体会命题意图, 降低过失性失分。具体做到“四要”:

(一) 要理解关键字、词、句, 一个逗号一个逗号地读题。

如正确、错误, 元素符号、元素名称,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结构式、电子式等等, 特别注意括号中给的信息。如果没有用的话出题者是不会给大家的。

(二) 要边分析边写出题中的所有反应或信息。

(三) 要明确题中所给的现象和数据。

(四) 要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

为此对Ⅰ卷的信息点可用笔打点或横线加以强化, 也为以后的检查速度奠定基础, Ⅱ卷虽不能做明显的记号, 但可通过反复读记达到强化信息点的目的。

二、规范用语, 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阅卷人是挑剔人”。这是同学们在考试中失分较多的地方, 但又是学生高分不可轻视之处。高考不是比谁难题做得好, 而是比谁做得准。而今的高考难度已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所以我们在平时做到认真、认真、再认真, 考试才能简答完整, 要点准确, 语言简练。

三、解题速度的控制

慢工出细活, 虽准但综合效率差, 快可节省时间, 但过快会使审题匆忙、看漏、算错、写错等势必增多, 得不偿失。因此平时训练应根据具体情况, 结合自己实际, 在保证审题仔细全面、分析透彻、计算准确无误的前提下, 尽量提高解题速度, 如书写尽量简明扼要, 不拖泥带水, 简答题写好“得分点” (要点) , 总之尽量做到审题要慢, 答题要快。

四、科学地分配时间

理综时间是150分钟, 平均每一学科分配50分钟, 化学试题是7+3+1, 即7道选择, 3道必做题, 1道选做题。个人情况不同, 解答各类试题所需时间就有差异, 合理分配时间就会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得分率。Ⅰ卷的化学选择题, 一道题平均分配时间1.5~2分钟, 主观题每题平均是8~10分钟。平时训练自己就要把握住时间, 1~2分钟, 8~10分钟大约多长时间, 如果还有拿不下来的大题时, 可实施分段得分策略, 会多少, 写多少, 能得几分算几分。因为就今年阅卷情况来看, 评分细节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五、临场考试的灵活处理

高考中, 总会或多或少地设置一些既可巧解巧算甚至不算就可推知的题, 又可用常规方法解答的题。显然, 巧解巧答节省时间, 常规解答浪费时间。因此做题时, 切不可拿题就算, 应先审视之后再动笔。

六、草纸的规划

高考中每科都发一定数量的草纸, 如何科学地安排和使用草纸也是有学问的, 东写一式、西画一笔, 哪里有空往哪里挤是不可取的, 一是不利于检查, 二是为检查 (重新验算等) 增加了时间, 从而造成时间的浪费, 因此草纸的使用应当规划好, 开考前大致分好区, 按题号整洁地列式计算, 保留好原始算式、分析过程等。这样在逐题检查时才有原始依据, 又快又准, 可以说这是历年优秀考生的成功经验和考试技巧之一。平时我们在使用草纸时就应做到整齐有序, 不杂不乱。

七、压轴题的分解处理

对中等程度的考生, 对难题或压轴题即使不能做出全题, 也力争把能解出的部分搞定, 得到相应的分数, 哪怕写几个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题给出的条件列几个有关的方程也好, 这些都将有助于提高总成绩。

总之, “态度决定一切, 细节决定成败”, 积极端正的态度, 是决战高考的保障。十年寒窗, 就此一搏, 我们一定要深信“爱拼才会赢”。

摘要:化学作为高考科目之一, 其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考的总分数, 本文拟对高考化学的答题技巧作以阐释, 以期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解密高考生物答题技巧 篇8

【关键词】高考生物 答题技巧 生物课程

近几年高考,生物试题主要分为单选题、填空题、图表题及实验题四个模块,笔者通过十余年的高中生物教学,总结出一些针对此四个模块的解题方法,不甚成熟,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解密单选题

单选题在高考生物中占有很大的分值,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选择题做得好坏,直接决定高考生物科的成败。由于选择题已给出选项,因而在解答过程中有一定的特殊性。

例1(2011年湖南高考题)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 该实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 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 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解析 A项已然告诉考生肾上腺素可作用心脏,故心脏为其靶器官之一,该过程既包含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在内,B项正确。而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项正确。肾上腺素是一种内分泌激素,它通过体液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而发挥调节作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是电信号,而肾上腺素是一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号,C项错误,答案选C项。

二、解密填空题

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要求考生对课本知识有一定的理解。通常是对某一章节或将某几个章节糅合在一起后的内容的考查,考生需要一定的知识深度和广度才能顺序答题。

例2(2011年湖南高考题)回答问题:(1)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 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和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 、 、 。人体的胰岛素细胞中 (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

(2)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 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 细胞可以产生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 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

(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 (1)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中脱水缩合成肽链,然后肽链被运输到内质网进行初步加工得到不成熟蛋白质,初步加工完后再被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深加工,最后就得到成熟的蛋白质。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人的全部遗传物质,也即是基因,所以人体的胰岛素细胞中含有蛋白A基因。(2)在第一次免疫过程中,B细胞在少数抗原和来自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大部分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少部分成为记忆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由于该过程有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参与,故为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答案见解析。

三、解密图表题

在历年高考当中,图表题备受高考命题组专家的青睐,而且在近几年高考当中,其所占分值越来越大。

例3(2011年湖南高考题)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 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

回答问题:

(1)图中物质A是 (C?化合物,C5化合物)。

(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 。

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 。

(3)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和 C5 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

(高、低)。

(4)CO2 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 (高、低),原因是 。

解析 (1)将植物由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CO2浓度降低,C?浓度降低,C5浓度增加,故A表示C?化合物。(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由于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一个稳定状态,故C?和C5含量处于稳定,C?量为C5量的2倍,当CO2浓度由1%降到0.003%后,CO2浓度降低,消耗C5量减少,积累下来的C5量增加,另由于CO2浓度突然降低时,C5的合成速率不变,故C5量总体表现为增加。(3)当C?和C5浓度达到稳定时,C?浓度为C5浓度的2倍,故物质A浓度比物质B的高。(4)由于CO2浓度低,暗反应的速率也低,所需的ATP和[H]较少,故所需的光照强度也较低。答案见解析。

四、解密实验题

从近几年高考中不难发现,生物实验题出题灵活,考查能力性强。

例4(2015年湖南高考题)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135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

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

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s;光合作用產物的相对含量为70%。

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

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13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

回答问题:

(1)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______;C组和D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______,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______。

(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______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______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

解析 (1)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94%。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高于D组。由此说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光照,即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2)A、B、C三组处理相比,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增加,使光下产生的ATP和[H]增加,为暗反应提供了更多的原料和物质,从而增加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答案见解析。

以上就是笔者对高考生物解题技巧的一些粗略看法,一家之言,望读者批评指正。高考,对于一个考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不仅考验考生的知识水平,也考验他们坚强的毅力;同时,高考又是一个机遇,很多考生通过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最后,衷心祝愿将要高考的莘莘学子考试成功。

参考文献:

[1]2011年湖南高考理综题

高考物理答题技巧 篇9

一、填空题答题规范

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错别字泛滥

类(内)囊体 斐(裴)林试剂

高压蒸汽灭菌法(气) 增殖(值)

糖原(元) 双缩脲(尿)试剂

健(建)那绿 丙酮(铜)酸

液(叶)泡 水蒸气(汽)蒸馏法

反射弧(孤) 三体综合征(症)

靶(耙)细胞 核苷(甘)酸

乙烯(稀) 光合(和)作用

磷酸二酯(脂)键 反馈(溃)

(2)生物学概念混淆

原生质层

原生质体

半透膜

选择透过性膜

原生生物

原核生物

细胞液

细胞内液

血红蛋白

血浆蛋白

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

中心体

中心粒

原代培养

传代培养

遗传信息

遗传密码

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

生长素

生长激素

中枢神经

神经中枢

传导

传递

种群

物种

染色体组

染色体组型

(3)方程式、图表书写不完整

方程式中用等号表示,缺乏反应条件。

(4)文字书写、表达中出现的不规范

a.字迹潦草,随意涂改

b.表达口语化,不善于用生物学科语言回答问题

c.表达缺乏层次性、条理性和内在的逻辑性

d.表达详略不当,主次不分

e.表达不完整或语言抽象,意思模棱两可

填空题规范答题策略

(1)准确用字、用词,尽可能用生物学专业术语表达。

(2)语言表达条理要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3)字迹清楚,保持卷面整洁。

(4)把握答题要点,提高表达的科学性和简洁性。

二、遗传图解答题规范

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字母、符号使用混乱

2.不写“P、F1、×、↓、♀、♂”等符号,或符号写错

3.不写“亲本表现型、子代表现型、比例”等必要文字

4.基因型书写不规范,如:aA,BXbX等

遗传图解书写规范要则

1.正确书写“P、F1、×、↓、♀、♂”等符号

2.写出“亲本表现型、配子(根据要求)、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

3.注意基因型书写中的潜规则

如:Aa,XBXb,写遗传图解时一般将母本放在前面。

三、实验题答题规范

实验题类型

(1)改错型:实验目的、材料、过程或结果有错误,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找出并加以改正。

(2)补充完善型:一般给出了具体材料及条件,要求完成实验操作的部分步骤,并预期结果,分析原因。

(3)分析实验结果型:这类试题以实验为背景,要求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解读,进行分析。着重考查学生科学思维的品质。

(4)设计型:设计型实验题是在目前实验考查难以做到动手操作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自己设计、选择、分析实验的思路和方案。

实验改错题规范答题策略

第一步:分析取材是否正确。

第二步:分析实验原理及方法是否正确。

第三步:分析药品与试剂的使用是否合理。

第四步:步骤及操作分析,主要有以下情况:

①漏做或顺序颠倒某个实验步骤。

②操作方法错误。

③有没有设置对照,如果有看对照设计是否合理。

④实验是否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

第五步:分析实验结果是否正确。

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

对照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

等量原则

可重复性原则

实验设计书写步骤及规范描述

——四段表述法

取材、分组、编号

【语言描述】

①若实验材料为植物,可描述为“选择长势相同、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A、B、C……”;

②若实验材料为动物,可描述为“选择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相同的某种动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1、2、3……”;

③若实验材料为溶液,可描述为“取两支(或多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或甲、乙、丙……),各加入等量的某溶液”。

实验处理;实验组、对照组设置

【语言描述】

可通过“适量”和“等量”表达出来,如“在A、B两组均加入等量的(或相同的)……”;“在A组中加入适量的……在B组中加入等量的……(如生理盐水、蒸馏水、清水等)”。

培养(或处理)观察、记录

【语言描述】

将两套(或多套)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或用相应方法处理,如振荡、加热等),一段时间后(或定时)观察(或测定)……做好记录(计算出平均值);A组中出现了……现象,B组中出现了……现象。预测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验证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

预期结果

唯一

不唯一(写全多种可能)

实验结果

唯一

唯一

验证性实验是“不需要”预测实验结果的,因为实验结果是“已知的”。探究性实验一般有多种可能的预测结果,大多有三种。

【语言描述】

探究性实验的每一个结果和结论一般都用“如果(若)……就(则)……”来描述。

实验设计题答题规范策略

准确把握实验目的;

精心策划实验方法;

合理设计操作过程;

严格设置对照实验;

准确预测实验结果;

简明组织语言文字。

四、提高高三学生规范化答题能力教学策略

对错因进行统计分析,使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

注重基础,注重易错字和易混淆概念辨析;

加强审题规范化训练,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方法。

1.认真读题,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隐含条件和限制条件。

2.筛选加工信息,排除干扰。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 篇10

1历史大题答题模板公式

1、历史背景

(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历史条件

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

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 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

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2历史大题答题思路

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2、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

基本方法:

注意四点: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3、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4、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

5、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6、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

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

7、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的解题方法

基本方法: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其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征;其二,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其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8、历史问答题表述中的归纳概括方法

基本方法: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是两种不同的历史思维能力。归纳指将众多或零散的或反复出现的历史史实,按其同类梳理,使之由繁杂到简约、由纷乱到条理、有个性到共性的认识;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历史事物联合起来,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归纳是概括的前提。

9、开放性问答题的答题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10、如何解答主观题中“说明了什么”类型的问题

基本方法:回答说明了什么,实际上是考查把握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

(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倒退的作用?

(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

(3)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如果是必然则说明这种斗争的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

11、分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背景

基本方法: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向的客观条件,是对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概括总结,这些因素可能是显现的,隐现的。

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历史因素方面: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现实因素: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主观因素方面: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能够的需要。

12、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的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

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饿观点。

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

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从历史在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

13、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基本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第三,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

(1)生产力标准

(2)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

(3)阶级的观点

(4)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

(5)不要以偏概全

(6)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

(7)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学会分析历史事件

分析历史事件应掌握4要素:原因、经过、结果、影响。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演变过程。

例 如“鸦p战争”这一历史事件。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目“鸦p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和第二目“英国的鸦p私运和中国的禁烟运 动”讲的是鸦p战争的原因;第一节第三目“鸦p战争的经过”讲的是鸦p战争的经过;第二节第一目“中英《南京条约》”和第二目“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 《黄埔条约》”讲的是鸦p战争的结果;第二节第三目“鸦p战争的影响”和第七节第一目“新思想萌发的原因”及第二目“新思想的萌发”讲的是鸦p战争的影 响。

1、 学会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应分析7要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关系因素、对外关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如秦朝的统一:

历史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国家数减少即局部统一。

政治因素——长期战乱,人民困苦,渴望统一。

经济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秦国商鞅变法后逐步强盛起来,国富兵强

民族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民族联系民族融合加强。

对外关系因素——远交近攻的战略策略。

思想文化因素——韩非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

高考数学题型答题技巧(一) 篇11

选择题是高考数学试卷的三大题型之一.选择题的分数一般占全卷的30%左右,高考数学选择题的基本特点是:

绝大部分数学选择题属于低中档题,且一般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主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能通过它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应用,并且因为它还有相对难度(如思维层次、解题方法的优劣选择,解题速度的快慢等),所以选择题已成为具有较好区分度的基本题型之一.

选择题具有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小巧灵活及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深度等特点,且每一题几乎都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法,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思维层次及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目前高考数学选择题采用的是一元选择题(即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由选择题的结构特点,决定了解选择题除常规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解选择题的基本原则是:“小题不能大做”,要充分利用题目中(包括题干和选项)提供的各种信息,排除干扰,利用矛盾,作出正确的判断.

选择题注重多个知识点的小型综合,渗透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体现以考查“三基”为重点的导向,能否在选择题上获取高分,对高考数学成绩影响重大.解答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四个字——准确、快捷.选择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熟练、基本计算的准确、基本方法的运用、考虑问题的严谨、解题速度的快捷等方面. 解答选择题的基本策略是:要充分利用题设和选择支两方面提供的信息作出判断。一般说来,能定性判断的,就不再使用复杂的定量计算;能使用特殊值判断的,就不必采用常规解法;能使用间接法解的,就不必采用直接解;对于明显可以否定的选择应及早排除,以缩小选择的范围;对于具有多种解题思路的,宜选最简解法等。解题时应仔细审题、深入分析、正确推演、谨防疏漏;初选后认真检验,确保准确.

解数学选择题的常用方法,主要分直接法和间接法两大类.直接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但高考的题量较大,如果所有选择题都用直接法解答,不但时间不允许,甚至有些题目根本无法解答.因此,我们还要掌握一些特殊的解答选择题的方法.本文就从选择题的基本方法来做一些讨论,有些试题除了文中所列举的方法外可能还有许多其他简洁的方法,希望提出宝贵意见.

二、解选择题试题方法及技巧

1. 直接法

直接从题设条件出发,运用有关概念、性质、定理、法则和公式等知识,通过严密的推理和准确的运算,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对照题目所给出的选择支“对号入座”作出相应的选择.涉及概念、性质的辨析或运算较简单的题目常用直接法.

三、选择题解法总结提炼

数学选择题的求解,一般有两条思路:一是从题干出发考虑,探求结果;二是从题干和选择项联合考虑或从选择项出发探求是否满足题干条件.

解答数学选择题的主要方法包括直接对照法、概念辨析法、图像分析法、特例检验法、排除法、逆向思维法等,这些方法既是数学思维的具体体现,也是解题的有效手段.

以上的解法,能有效地检测考生的思维层次及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小题不能大做、不要不管选项、能定性分析就不要定量计算 、能特值法就不要常规计算、能间接解就不要直接解 、能排除的先排除缩小选择范围.

从考试的角度来看,解选择题只要选对就行,至于用什么“策略”,“手段”都是无关紧要的.所以人称可以“不择手段”.但平时做题时要尽量弄清每一个选择项正确的理由与错误的原因,另外,在解答一道选择题时,往往需要同时采用几种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只有这样,才会在高考时充分利用题目自身提供的信息,化常规为特殊,避免小题大作,真正做到准确和快速.总之,解答选择题既要看到各类常规题的解题思想原则上都可以指导选择题的解答,但更应该充分挖掘题目的“个性”,寻求简便解法,充分利用选择项的暗示作用,迅速地作出正确的选择.这样不但可以迅速、准确地获取正确答案,还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为后续解题节省时间.

浅谈理综物理答题技巧 篇12

一、选择题答题技巧

理综选择题基本上以理解、推导为主。在解答过程中, 要依据题目的具体特点, 细心解读和分析题意, 通过对题目和选项中有用信息的筛选, 合理选用方法, 迅速准确解答选择题。

常用方法:

1. 直接推断法。运用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抓住各因素之间的联系, 进行分析、推理、判断, 确定选项。

2. 排除法。

从已知条件出发, 通过观察分析或推理运算各选项提供的信息, 将错误的选项逐一排除, 而获得正确结论的方法。

3. 逆向思维法。

反向研究问题, 可使物理情景更简单, 物理公式也得以简化, 从而使问题易于解决,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特值法。

它仅适用于以特殊值代入各选项后能将其余错误选项均排除的选择题, 其关键在于选取适当的特殊值。

5. 图像法。

高中物理中常用的图有示意图、过程图、矢量图、函数图、电路图和光路图等。若题干或选项中已经给出了图像, 则应从图像的纵、横坐标的物理意义以及图像中的“点”“线”“截距”“面积”“斜率”等方面去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6. 假设法。假设法是先假定某些条件, 再进行推理, 若结果与题设现象一致, 则假设成立, 反之, 则假设不成立。

二、实验题答题技巧

1. 实验题通常以填空题或作图题的形式出现

作为填空题, 数值、单位、方向或正负号都应填写全面;作为作图题: (1) 对图像应注明纵、横轴表示的物理量、单位、标度及坐标原点。 (2) 对电学实物图, 则电表量程、正负极性, 电流表内、外接法, 变阻器接法, 滑动触头位置都应考虑周全。 (3) 对光路图不能漏箭头, 要正确使用虚、实线, 各种仪器、仪表的读数一定要注意有效数字和单位。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多用电表的读数近几年成为考查的重点。

2. 常规实验题

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课本实验, 考查比较多的是实验器材、原理、步骤、读数、注意问题、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解答常规实验题时, 这种题目考得比较细, 要在细、实、全上下足工夫。

3. 创新性实验题

设计性实验往往在原有基础和技能的基础上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 准确理解实验的设计原理, 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不二法门。

三、计算题的答题技巧

计算题往往突出了物理现象和过程的主要因素, 应用了很多物理模型。因此在解答物理习题的过程中, 要使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思维方法, 抓住突破点, 以点摸线, 逐渐明晰解题思路。

当然, 针对不同模型应采取不同策略。

1. 对于多物体问题 (例如连接体)

确定研究对象而后寻找相互联系是求解多体问题的重中之重。要正确选取研究对象, 善于寻找相互联系。选取研究对象需根据不同的条件, 或采用隔离法, 或采用整体法, 或将隔离法与整体法交叉使用。

2. 对于多过程问题 (例如圆周和平抛结合)

观察每一个过程特征和寻找过程之间的联系是求解多过程问题的两个关键。面对物理过程稍复杂一些的问题, 在一时思路不是很清晰时, 可联想跟未知量相关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 比较分析确定解题思路。

3. 对于含有隐含条件的问题 (例如“恰好”通过;“缓慢”移动)

要注重审题, 深究细琢, 努力挖掘隐含条件。题目中往往有一些限制性关键条件, 分析这些条件, 综观全局重点推敲, 挖掘并应用隐含条件, 梳理解题思路或建立辅助方程, 是解题的关键。

4. 对于存在多种情况的问题 (例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

要认真分析制约条件, 周密探讨多种情况。解题时必须根据不同条件对各种可能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必要时要自己拟定讨论方案, 将问题根据一定的标准分类, 再逐类进行探讨, 防止漏解。

5. 对于考查数学技巧性的问题

巧妙思维寻找突破口、选取相应的数学方法, 从而一击制胜。解决物理问题时, 通常采用的数学方法有:利用三角函数求极值, 利用不等式性质求极值, 利用一元二次函数求极值,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求极值, 利用三角形正弦定理求极值, 利用函数图像求极值等。

上一篇:村级户口管理办法下一篇:同志申报XXX县优秀班主任典型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