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兰花的诗句(共10篇)
于兰花的诗句 篇1
文件来源于 管理资料下载网
描写兰花的诗句大全
(宋·苏轼)本是王者香,托根在空谷。先春发丛花,鲜枝如新沐。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咏幽兰》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兰》
蜂蝶有路依稀到,云雾无门不可通。便是东风难着力,自然香在有无中。《蕙》
丛丛蕙草水之涯,绿叶阴深半欲遮。最是清风披拂处,一茎嫩玉九枝花 兰花诗 古风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广群芳谱 清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同上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咏兰
元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兰花
明刘伯温
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着色兰 明张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兰花
明孙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兰花 明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兰花二首 明李日华
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写兰
明景翩翩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折枝兰 清郑板桥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山顶妙香 清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高山幽兰 清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题画兰 清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浣溪沙 兰花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咏兰 朱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咏 兰 诗 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幽兰 唐 崔涂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兰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咏同心兰四绝句 清钱谦益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兰 花 清秋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唐
唐 李世民《芳兰》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唐 张九龄《感遇》(其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唐 陈子昂《感遇》(其二)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唐 高蟾《楚思》
叠浪与云急,翠兰和意香。风流化为雨,日暮下巫阳。唐 唐彦谦《兰二首》
(一)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唐 唐彦谦《兰二首》
(二)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晏将如何? 唐 王勃《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唐李白《赠友人》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
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唐 李白《古风》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历,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唐 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句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唐 李群玉
相逢在总角,与子即同心。隐石那知玉,披沙始遇金。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唐 李峤《兰》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英浮汉家酒,雪俪楚王琴。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唐 刘驾《兰昌宫》
宫兰非瑶草,安得春长在。回首春又归,翠华不能待。悲风生辇路,山川寂已晦。边恨在行人,行人无尽岁。唐 陆龟蒙《方响》
击霜寒玉乱丁丁,花底秋风拂坐生。王母闲看汉天子,满猗兰殿佩环声。唐 崔涂《幽兰》
幽植众能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唐 白居易《问友》
种兰不种艾,兰生艾亦生。根荄相交长,茎叶相附荣。香茎与臭叶,日夜俱长大。锄艾恐伤兰,溉兰恐滋艾。兰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沉吟意不决,问君合何如。兰畹晴香嫩,筠溪翠影疏。唐 陈陶《种兰》
种兰幽谷底,四远闻馨香。春风长养深,枝叶趁人长。智水润其根,仁锄护其芳。蒿藜不生地,恶鸟弓已藏。椒桂夹四隅,茅茨居中央。左邻桃花坞,右接莲子塘。一月薰手足,两月薰衣裳。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肠。幽人饥如何,采兰充糇粮。幽人渴如何,酝兰为酒浆。地无青苗租,白日如散王。不尝仙人药,端坐红霞房。日夕望美人,佩花正煌煌。美人久不来,佩花徒生光。刈获及葳蕤,无令见雪霜。清芬信神鬼,一叶岂可忘。举头愧青天,鼓腹咏时康。下有贤公卿,上有圣明王。无阶答风雨,愿献兰一筐。唐 温庭均《观兰作》
寓赏本殊致,意幽非我情。吾常有疏浅,外物无重轻。各言艺幽深,彼美沓素茎。岂为赏者设,自保孤根生。易地无赤株,涌土亦同荣。赏际林壑近,泛余烟露清。余怀既郁陶,尔类徒纵横。妍蚩苟不信,宠辱何为惊。真隐谅无迹,激时犹拣名。
幽丛霭绿畹,岂必怀归耕。唐 孙顾《清露被皋兰》
九皋兰叶茂,八月露华清。稍与秋阴合,还将晓色并。向空罗细影,临水泫微明。的皪添幽兴,芊绵动远情。夕芳人未采,初降鹤先惊。为感生成惠,心同葵藿倾。
唐 郑谷《投所知》
砌下芝兰新满径,门前桃李旧垂阴。却应回念江边草,放出春烟一寸心。唐 无可 《兰》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宋
宋 杨万里 《兰诗》
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江蓠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宋 姚述尧 点绛唇 《兰花》
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凤簪斜倚,笑傲东风里。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香风细,国人争媚,不数桃和李。
宋 王十朋 点绛唇《国香兰》 芳友依依,结根遥向深林外。国香风递,始见殊萧艾。雅操幽姿,不怕无人采。堪纫佩,灵均千载。九畹遗芳在。宋 赵以夫 《咏兰》
一朵俄生几案光,尚如逸士气昂藏。秋风试与平章看,何似当时林下香。宋 朱熹《秋兰》
秋兰递初馥,芳意满冲襟。想子空斋里,凄凉楚客心。夕民生运思,晨露洒中林。颇忆孤根在,幽期得重寻。宋 刘克庄《兰》
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开处何妨依藓砌,折来未肯恋金瓶。孤高可挹供诗卷,素淡堪移入画屏。莫笑门无佳子弟,数枝濯濯映阶庭。宋 赵以夫 贺新郎《双兰》
草色庭前绿。掩重门、国香伴我,画帘幽独;无奈薰风吹绿绮,闲理《离骚》旧曲。觉鼻观、微闻清馥。可是花神嫌冷淡,碧丛中、炯炯骈双玉。相对久,各欢足。冰姿带露如新沐。想当年、夷齐二子,独清孤竹。千古英雄尘土尽,凛凛西山云木。总付与一樽。学得汉宫娇姊妹,便承恩、贮向黄金屋。终不似,在香谷。
宋 魏了翁 满江红《次韵西叔兄咏兰》
玉质金相,长自守、闲庭暗室,对黄昏月冷,朦胧雾。知我者希常我贵,于人不即而人即。彼云云、谩自怨灵均,伤兰植。屈平、子建愤世之不见知,《离骚》常以兰自况,而子建亦谓秋兰可喻桂树冬荣。乱,春芳寂;络纬叫,池英摘。惟国香耐久,素秋同德。既向静中观性分,偏于发处知生色。待到头、声臭两无时,真闻识。元
元 张羽《兰》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明
明 李梦阳《湘妃怨》
采兰湘北芷,搴木澧南浔。渌水含瑶彩,微风托玉音。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不知篁竹苦,惟见泪斑深。明 陈汝言《 兰 》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明 李日华《垂兰》
从风不猎香,俯溪自怜影。空山狼藉春,半属野樵领。明 文彭《题兰竹卷》 偶培兰 文件来源于 管理资料下载网
写兰花的诗句 篇2
芳兰
唐.李世民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感遇
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
唐.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楚思
唐.高蟾
叠浪与云急,翠兰和意香。风流化为雨,日暮下巫阳。
兰二首
唐.唐彦谦
《一》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二》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晏将如何?
春庄
唐.王勃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赠友人
唐李白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
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古风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历,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唐.李白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兰
唐.李峤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英浮汉家酒,雪俪楚王琴。
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兰昌宫
唐.刘驾
宫兰非瑶草,安得春长在。回首春又归,翠华不能待。
悲风生辇路,山川寂已晦。边恨在行人,行人无尽岁。
方响
唐.陆龟蒙
击霜寒玉乱丁丁,花底秋风拂坐生。王母闲看汉天子,满猗兰殿佩环声。
幽兰
唐.崔涂
幽植众能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
问友
唐.白居易
种兰不种艾,兰生艾亦生。根D相交长,茎叶相附荣。
香茎与臭叶,日夜俱长大。锄艾恐伤兰,溉兰恐滋艾。
兰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沉吟意不决,问君合何如。兰畹晴香嫩,筠溪翠影疏。
种兰
唐.陈陶
种兰幽谷底,四远闻馨香。春风长养深,枝叶趁人长。
智水润其根,仁锄护其芳。蒿藜不生地,恶鸟弓已藏。
椒桂夹四隅,茅茨居中央。左邻桃花坞,右接莲子塘。
一月薰手足,两月薰衣裳。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肠。
幽人饥如何,采兰充糇粮。幽人渴如何,酝兰为酒浆。
地无青苗租,白日如散王。不尝仙人药,端坐红霞房。
日夕望美人,佩花正煌煌。美人久不来,佩花徒生光。
刈获及葳蕤,无令见雪霜。清芬信神鬼,一叶岂可忘。
举头愧青天,鼓腹咏时康。下有贤公卿,上有圣明王。
无阶答风雨,愿献兰一筐。
观兰作
唐.温庭均
寓赏本殊致,意幽非我情。吾常有疏浅,外物无重轻。
各言艺幽深,彼美沓素茎。岂为赏者设,自保孤根生。
易地无赤株,涌土亦同荣。赏际林壑近,泛余烟露清。
余怀既郁陶,尔类徒纵横。妍蚩苟不信,宠辱何为惊。
写兰花的诗句 篇3
2. 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3.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4.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5. 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6.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7.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8.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9.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10.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11.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12.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13.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14.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15.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16.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17.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18.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19.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20. 叠浪与云急,翠兰和意香。风流化为雨,日暮下巫阳。
21.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22.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晏将如何?
宋代写兰花的诗句 篇4
兰诗
宋 杨万里
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
江蓠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
点绛唇 兰花
宋 姚述尧
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
凤簪斜倚,笑傲东风里。
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
香风细,国人争媚,不数桃和李。
点绛唇 国香兰
宋 王十朋
芳友依依,结根遥向深林外。
国香风递,始见殊萧艾。
雅操幽姿,不怕无人采。
堪纫佩,灵均千载。九畹遗芳在。
咏兰
宋 赵以夫
一朵俄生几案光,尚如逸士气昂藏。
秋风试与平章看,何似当时林下香。
秋兰
宋 朱熹
秋兰递初馥,芳意满冲襟。
想子空斋里,凄凉楚客心。
夕民生运思,晨露洒中林。
颇忆孤根在,幽期得重寻。
兰
宋 刘克庄
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
开处何妨依藓砌,折来未肯恋金瓶。
孤高可挹供诗卷,素淡堪移入画屏。
莫笑门无佳子弟,数枝濯濯映阶庭。
贺新 郎双兰
宋 赵以夫
草色庭前绿。掩重门、国香伴我,画帘幽独;
无奈薰风吹绿绮,闲理《离骚》旧曲。
觉鼻观、微闻清馥。可是花神嫌冷淡,碧丛中、炯炯骈双玉
。相对久,各欢足。冰姿带露如新沐。
想当年、夷齐二子,独清孤竹。
千古英雄尘土尽,凛凛西山云木。
总付与一樽 。学得汉宫娇姊妹,便承恩、贮向黄金屋。
终不似,在香谷。
满江红 次韵西叔兄咏兰
宋 魏了翁
玉质金相,长自守、闲庭暗室,对黄昏月冷,朦胧雾 。
知我者希常我贵,于人不即而人即。
彼云云、谩自怨灵均,伤兰植。
屈平、子建愤世之不见知,《离骚》常以兰自况,而子建亦谓秋兰可喻桂树冬荣。
乱,春芳寂;络纬叫,池英摘。
惟国香耐久,素秋同德。
形容玉兰花的诗句 篇5
玉兰花外形极像莲花,盛开时,花瓣展向四方,使庭院青白片片,白光耀眼,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为美化庭院之理想花型。
1、庆锺华胄。人物朝端秀。朝罢章华骄马骤。十万人家举手。後房桃李娟娟。有谁云雨恩偏。看取晚春时候,兰芽玉茁争妍。——宋· 吴则礼《清平乐·庆锺华胄》
2、楼阁帘垂乳燕飞。圆荷细细点清溪。薰风破闷晚凉时。玉轸琴边兰思远,霜纨扇里翠眉低。揉蓝衫子闹蜂儿。——宋·谢逸《浣溪沙》
3、薰风吹尽不多云。晓天如水清。哦松庭院忽闻笙。帘疏香篆明。兰玉盛,凤和鸣。家声留汉庭。狨鞍长傍九重城。年年双鬓青。——宋·侯置《阮郎归·薰风吹尽不多云》
4、净若清荷尘不染, 色如白云美若仙。 微风轻拂香四溢, 亭亭玉立倚栏杆。——《玉兰》
5、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明·睦石《玉兰》
6、新秋气肃。此时仙翁曾诞育。禀赋应遍。绿□朱颜似少年。阶庭兰玉。行见儿孙俱曳绿。更祝遐龄。愿比壮椿过八千。——宋 · 王观《减字木兰花·新秋气肃》
7、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遣霓裳试羽衣。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玉环飞燕原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明·文征明《玉兰》
8、阶蓂八叶当炎赫。此际公生日。金炉香爇起祥烟,气佳哉葱郁。称觞兰玉真无敌。尘簪缨世袭。鸾栖枳棘暂淹留,即黄扉召入。——宋 · 无名氏《贺圣朝·阶蓂八叶当炎赫》
9、禁闱清夜,月探金窗罅。玉帐鸳鸯喷兰麝,时落银灯香□。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一笑皆生百媚,宸衷教在谁边?—— 唐·李白《清平乐·禁闱清夜》
《玉兰》
明 睦石
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
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
《题玉兰》
明 沈周
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
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
《玉兰》
明 文征明
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遣霓裳试羽衣。
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
玉环飞燕原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雪中玉兰花盛开》
清 查慎行
阆苑移根巧耐寒,此花端合雪中看。
羽衣仙女纷纷下,齐戴华阳玉道冠。
《满庭芳·玉兰》
清 朱廷钟
刻玉玲珑,吹兰芬馥。
搓酥滴份丰姿。
缟衣霜袂,赛过紫辛夷。
自爱临风皎皎,
笑溱洧、芍药纷遗。
藐姑射,肌肤凝雪,
烟雨画楼西。
开齐、还也未、绵苞乍褪、
鹤翅初披。
称水晶帘映。云母屏依。
绰约露含日、
冰轮转、环参差。
问琼英。返魂何处?
清梦绕瑶池。
《七绝玉兰花》
临窗听雨亦怅愁,
横笛斜吹未解忧,
信手拈来花几许,
描写兰花诗句 篇6
1、《古风》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2、《广群芳谱》
清·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3、《咏·兰》
元·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4、《着色兰》
明·张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5、《兰花》
明·孙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6、《兰花》
明·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7、《兰花二首》
明·李日华
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着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8、《写兰》
明·景翩翩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9、《兰》
明·徐渭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10、《折枝兰》
清·郑板桥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11、《山顶妙香》
清·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12、《高山幽兰》
清·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13、《题画兰》
清·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14、《兰花》
浣溪沙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
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15、《兰》
唐·李峤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
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
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
于兰花的诗句 篇7
上片写小搂远望。一个“独”字写出她上楼并非为了赏心,而是怀念远人的表现;第二句写出所望的地点是“玉关”,以显示征人去地之远。“芳草路”虚实相生,有芳草萋萋,王孙不归的感叹。“消息”三句是“愁望”后的行动,表现了无可奈何的伤感。
下片写空闺叹息:望落花而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不禁潸然泪下,罗衣湿透。结末二句,是女主人公的特殊心理活动:千山万水与征人相隔遥望,但自己却未去过。妙在“不曾行”三字,她归怨于不曾行千山万水,故梦魂难觅。翻腾一笔,声哀情苦。[2]
韦庄词的一个很大的特色是它的叙事性,而叙事性的特点是它的动作性。即以此词为例,写一位闺中少妇思念远方良人,不是如一般词作者那样静止地以景物描写烘托她的愁思离绪,而是动态地写她此时此刻的行为举止,以此显现她内心世界中纷乱的愁云:她独自走上小楼,眺望远方的道路,未见人影而又怅然回到闺房之中。她寂寞地坐看着庭院中的落花,眼泪不觉又流了下来,沾湿了衣袖,滴湿了衣襟……这里看到的不是一个静态的画面,而是一连串不断变化着的动作。如果以此为脚本,让一位演员采表演,定然会作出几个连续性的小品。而这种特点在其他同类题材的词作中是比较少见的。
下面沿着上下两阕的顺序进一步审视一下这首词动作性描写的特点:“独上小楼”,似乎看到女主人上楼时倦慵的步履。此时春天将尽,柳絮飘绵,独守空闺的少妇的缭乱春愁可以想见。她双眉不展,痴痴地望着蜿蜒曲折地通向玉关的小路,路边萋萋芳草益发引动了她念远的情思。古诗云:“春草兮萋萋,王孙兮不归”;“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芳草天涯正是离恨的象征、盼归的触媒。然而路上看不到一个人影。远方的消息仍是杳如黄鹤,于是她的希望又变成泡影,只好锁着眉头,又悻悻地下楼回屋,尽管是锦帐绣帘也令人难耐难栖……这一阕中连用“上”“望”“逢”“敛”“归”等五个动作性词语,大家不仅看到她敛眉的愁容,也看到她来往的身影,透过容态身影略已窥见她寂寞的灵魂。
下阕写的是她“归绣户”后的情态和心迹,也仍然贯穿着动作性的特征,她坐看落花、空自叹息,罗袖掩面,泪珠频滴。这里连用“坐”“叹”“湿”“滴”四个动作性词语写出她的静中之动,大家似乎听到她叹息的声音,看到她久坐的身影,落花的飘零,泪珠的晶莹。“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虽然写的是女主人公“坐看落花”时的心理活动,但也仍然富有动作性的特征:从此地到玉关中间隔着万水千山,我从未走过一次,即使入睡后梦魂想去寻找他,也因不识去路而不知该怎样去寻觅。这里也连用“行”“觅”二字,表明动作性特点也渗透于心理活动的描写之中。这最后二句堪称妙词妙笔:白天未曾走过的路,夜间梦魂也无法去寻觅,这种推理好象具有逻辑的合理性;然而即使是白天作过的事,梦中怎么能够重复,这又显出了这种推理的想当然性。词人故意以这种带有很大或必然性的推理来表现人物思远的无可奈何的心情。她在梦中也不能与良人相会,这就更表现出她的孤独和寂寞。
《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作者简介
于春雨的诗句 篇8
1、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孟郊《春雨后》
2、一宵春雨晴,满地菜花吐。郭仁移《村居》
3、一犁足春雨,一丝摇晴风。叶茵《耕钓境》
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5、最怜滋垄麦,不恨湿林莺。李中《喜春雨有寄》
6、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点绛唇》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虞集《听雨》
9、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
11、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毛熙震《清平乐》
1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赵师秀《有约》
13、梨花千点白,春雨几声寒。释道昌《颂古五十七首》
14、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绝句》
15、江南仲春天,细雨色如烟。谢良辅《状江南仲春》
16、王孙不耐如丝雨,I断春风一寸心。高蟾《吴门春雨》
17、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8、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19、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20、风散五更雨,鸟啼三月春。刘得仁《答韦先辈春雨后见寄》
21、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2、春雨鸣布谷,士膏三月足。罗仲舒《芦苇江八咏前野耕云》
23、今朝阴又重,春雨亦多情。司马光《景仁思归雨未克行以诗留之》
于桂花的诗句 篇9
桂花树开花前,花蕾只有米粒那么大,但它也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花开后,香味更浓了,从很远的地方都可以闻到。
1、山云漠漠桂花湿。
2、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3、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
4、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5、金谷园林知几家,竞栽桃李作春华。无人得似天工巧,明月中间种桂花。
6、桂树何曾不长枝,月轮却有不圆时。若教桂树只管长,拶拆月轮谁补伊。
7、草下阴虫叶上霜,朱栏迢递压湖光。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嫦娥应断肠。
8、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9、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1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11、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12、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清平乐 元·周权
南楼剧饮,梦到清虚府。曲听霓裳难记谱。缥缈白鸾飞舞。
桂花枝上秋光。翠云影里疏黄。殿冷姮娥不闭,人间散与清香。
桂花 元·倪瓒
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靡靡风还落,菲菲夜未央。
玉绳低缺月,金鸭罢焚香。忽起故园想,冷然归梦长。
月桂 明·李东阳
一月一花开,花开应时节。未须夸雨露,慎与藏冰雪。
满庭芳 宋·向子諲
月窟蟠根,云岩分种,绝知不是尘凡。琉璃剪叶,金粟缀花繁。
黄菊周旋避舍,友兰蕙、羞杀山樊。清香远,秋风十里,鼻观已先参。
酒阑。听我语,平生半是,江北江南。经行处、无穷绿水青山。
常被此花相恼,思共老、结屋中间。不因尔,芗林底事,游戏到人寰。
清平乐 宋·向子諲
人间尘外。一种寒香蕊。疑是月娥天上醉。戏把黄云挼碎。
使君坐啸清江。腾芳飞誉无双。兴寄小山丛桂,诗成棐几明窗。
南歌子 宋·向子諲
江左称岩桂,吴中说木犀。水沈为骨郁金衣。却恨疏梅恼我、得香迟。
叶借山光润,花蒙水色奇。年年勾引赋新诗。应笑芗林冷淡、独心知。
朝中措 宋·吴文英
海东明月锁云阴。花在月中心。天外幽香轻漏,人间仙影难寻。
并刀翦叶,一枝晓露,绿鬓曾簪。惟有别时难忘,冷烟疏雨秋深。
西江月 宋·郭应祥
洗眼重看十桂,转头已过三秋。人生遇坎与乘流。何况有花有酒。
花若与人有意,酒能为我浇愁。拭挼金蕊泛金瓯。比似菊英胜否。
西江月 宋·郭应祥
十桂胜如五柳,九秋赛过三春。蓬蓬金粟吐奇芬。自有天然风韵。
休羡一枝高折,尽教十里遥闻。尊前若有似花人。乞与些儿插鬓。
诉衷情 宋·韩元吉
疏疏密密未开时。装点最繁枝。分明占断秋思,一任晓风吹。
金屡细,翠绡垂。画阑西。嫦娥也道,一种幽香,几处相宜。
西江月 宋·曹勋
霞绮浓披翡翠,晨光巧上珊蝴。丹林偏许下清都。香占深岩烟雨。
秋到九华宫殿,赭袍红借繁珠。广寒桂与世花殊。不带人间风露。
霜天晓角·桂花 宋·谢懋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
胜绝,君听说。是他来处别。试看仙衣犹带,金庭露、玉阶月。
桂花 宋·艾性夫
秋树婆娑风露凉,老蟾落子种虚堂。胚浑天地中央色,漏泄神仙上界香。
贫里忽惊添粟满,老来不动买花狂。带愁莫上黄楼去,归隐淮山兴味长。
蛾眉淡扫足风流,摇曳罗裳梦里浮。珍重素心香自远,飘零清泪醉难酬。
流云一枕萦霜夜,落叶千行送晚秋。忍向空阶寻旧迹,芳魂杳杳倩谁留。
桂花 宋·洪迈
风流直欲占秋光,叶底深藏粟蕊黄。共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豆千乡。
岩桂 宋·曾几
粟玉黏枝细,青云剪叶齐。团团岩下桂,表表木中犀。
江树风萧瑟,园花气惨凄。浓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栖。
扇面画桂赐从臣 宋·宋高宗
秋入幽岩桂影团,香深粟粟照林丹。应随王母瑶池宴,染得朝霞下广寒。
玉山亭馆分题 元·顾瑛
飞轩下瞰芙蓉渚,槛外幽花月中吐。天风寂寂吹古香,清露冷冷湿秋圃。
云梯万丈手可攀,居然梦落清虚府。亭中捣药玉兔愁,树下乘鸾素娥舞。
琼楼玉宇千娉婷,中有臞仙淡眉宇。问我西湖旧风月,何似东华软尘土?
于母亲的诗句 篇10
2、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韩愈
3、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4、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韩愈
5、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6、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燕诗示刘叟》
7、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8、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9、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墨萱图》
10、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蒋士铨《岁暮到家》
11、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12、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13、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颜之推
14、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15、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16、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17、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王安石《十五》
18、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
19、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2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1、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于兰花的诗句】推荐阅读:
描写兰花的诗句古诗09-06
描写兰花诗句10-26
描写春天的诗句:减字木兰花10-23
于山水的诗句05-11
于惊蛰的诗句05-25
于动物的诗句07-01
于描写友谊的诗句12-18
于描写月亮的诗句01-22
于桂花的古诗句06-06
于同学友谊的经典诗句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