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后反思

2024-10-11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后反思(共12篇)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后反思 篇1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后反思

本文的教学重点: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但是如果马上围绕主题展开,学生一定不能深刻理解骆驼在沙漠中的独特作用。因此我通过让学生品读课文的语言文字,再借助课件的帮助,让学生感受沙漠的恶劣环境,对沙漠的恶劣能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为下文的学习作了铺垫。接着我说就是在环境这么恶劣的沙漠里小骆驼和骆驼妈妈进行了一次愉快的旅行,转入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对最后一个自然段提出质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求问题答案的热情,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反复朗读“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中加深体验。

童话故事的教学,要善于凭借课文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丰富、充实课文的内容,拓展课文的空间,深化、升华课文的主题。“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这道题明确地提示我们,在学生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了有关动物常识,品悟到故事所蕴涵的道理后,还应该让学生“续写”。续写的指导还是应该从课文内容出发,引导学生设计有趣的合理的场景,紧紧围绕小骆驼的驼峰、眼毛、脚掌的特点和作用来展开,拓展延伸寻求合理基础上的自主、创新。

对第一课时的开头我作了以下调整(蓝笔为增加的):

1.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读课题:先别着急读课题,今天的课题要读好有点难度,看看大家能不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读好课题。

2.课题中,谁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哪个词要强调式的读?

3.我应不应该感到自豪呢?课题该怎么读?

4.我应该感到怎样才对?该怎么读?

师:通过预习,你认为哪一种读法是最合适的呢?

(生自读自悟)

生:我认为强调“自豪”是最合适的`。因为被小红马嘲笑后,小骆驼曾经感到很自卑,沙漠旅行后他才找到了自豪的感觉。

师:很有道理!同学们,读书就该仔细琢磨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通过朗读正确到位地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把课文读好。

反思:乍一看,三种读法似乎都可以。但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筛选出一种最合适的读法,意在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多元解读”理论告诉我们,在语文学习中,很多情况下答案往往是丰富多彩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清楚地看到,在更多情况下,答案是唯一的,或者说,最优的答案只有一个。我们不能将“多元解读”视为学生回答可以信马由缰的理由,而应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甄别,筛选。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后反思 篇2

一、课题补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题是思维的窗口,对文章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与文章内容有密切的联系,有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还有的突出了文章主要人物、事件等要素。无论题目和文章是何种关系, 它都不可能把文章的全部内容提示出来,教学时可抓住课题这一“空白”,精心地设计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如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二课时板书课题后,我让学生思考,如果老师问:“谁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课题应该怎么读? 如果老师问:“我应该感到怎样才对? ”课题又该怎样读?

科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这时的补白就是这个引爆点,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呈现出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课中补白,深入感悟文章内涵

语文教学中的任何一篇课文对学生都有一定的情感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往往是教学的一大难点。结合学生丰富的想象,适当地对文本展开情境补白,能有效地加速并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于情境补白,可以是故事片段的补白,可以是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补白,可以是生动画面的补白,也可以是生活情境的补白等。

(一)引用插图补白

这篇文章第一、二自然段内容比较少,“小骆驼觉得挺委屈”也是一笔带过,对学生理解课文及感情朗读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这两段不能停留在教“有字”,更重要的是教“无字”。我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请学生留心小红马、小骆驼的动作、神态, 并把自己当做课文中的小动物想象他们的心理活动。孩子们实话实说,畅谈感受,他们观察细致,感受具体,抒发的感情真实细腻,完全进入了课文的角色当中,达到以少胜多、简处求丰的教学效果。

(二)体验情境补白

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由于生活经验有限,很难融入文章所表达的意境中,因此,在学生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生活经验的补白, 从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课文中描写的沙漠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遥远,但网络书籍的普及可能让有些孩子对沙漠有初步了解。因此先让学生谈谈对沙漠的了解,再看文中是怎么描写的,让学生自学课文,圈出描写沙漠特点的词语,集体交流后,利用多媒体画面,不仅加深学生对沙漠的了解,而且使学生学到词语积累的方法。教学中抓住关键词,让学生感受沙漠的特点,如茫茫的、无边无际、风沙铺天盖地等,通过朗读体现沙漠的大,沙漠环境的险峻,为下文的学习作铺垫。

(三)进行对话补白

对话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更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创设文本对话,可以发挥学生独特的创造能力,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认识,深刻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在解决“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时,我设计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扮演骆驼妈妈, 我扮演小骆驼, 向学生询问这三部分的作用,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以骆驼妈妈的口吻回答我,在潜移默化中帮助课文难点有效突破。

(四)句式训练补白

在言语活动情境中, 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可以实现课文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语言、运用语言。例如在教学完骆驼的脚掌这一部分后,继续用“多亏……如果……”介绍小骆驼驼峰和睫毛的特点和作用。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当学生读完资料《沙漠之舟》后,我让学生用上“我自豪,我是一匹骆驼……”说说,把书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样的语言训练点随处可见,每一个环节都从最基本处入手,从学生发展区入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简单、实用、高效。

三、课尾补白,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一篇好课文的结尾往往有无限的悬念,给学生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尤其是故事的教学,要善于凭借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 引导学生丰富、充实课文的内容,拓展课文的空间,深化、升华课文的主题。我们可以在课文结尾处安排一些适当的口头补白或练笔,延伸情节,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 ”,这道题明确地提示我们,让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有关动物常识,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后,还应该让学生续写。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利用课文这一空白点,建构一个续写故事的平台, 将课文语言文字的内化和学生的表达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平台是充满智慧的,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解读者、教案的执行者,而是一个善于创设情境、富有教育机智的人, 不再是单单传授知识, 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爱的教育,故事的结尾是很多同学都能想到的:小骆驼和小红马又成了好朋友。

“给学生多大的舞台 ,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 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学生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补白是一种课堂教学艺术, 它能够让孩子在书本中自由徜徉, 乐趣无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若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抓住课文中的一个个空白,激发想象,巧妙填补,课堂定会动静相生,张弛有度,以情生情,以思引思,精彩纷呈。我深信:补白,定会叫课堂教学精彩亦有效。

摘要: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补白”能够给孩子们的思维、想象带来无限的驰骋空间,让孩子们感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享受阅读文带来的乐趣。抓住课文中的一个个空白,激发想象,巧妙填补,课堂定会动静相生,张弛有度,以情生情,以思引思,精彩纷呈,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谈 篇3

听一位语文老师教《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二课时),她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体会小红马瞧不起小骆驼的态度,并读出这种语气。

2、找出描写沙漠的语句,指导朗读。

3、找出描写骆驼脚掌、驼峰、睫毛作用的句子,并指名交流。

4、续编故事。

下面就是老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默读三、四自然段,你看到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中到底有什么作用,可以用“——”划出有关语句。

生:默读课文,划句子。

师:写骆驼脚掌、驼峰、睫毛用处的句子画出来了吗?把你画出来的句子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生说句子,师相机出示课件。

①妈妈指着脚下松散的沙子,对小骆驼说:“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师:“多亏”这个词去掉也能讲得通,好不好呢?

生:不好,“多亏”说明脚掌又大又厚太重要了,否则就无法在沙漠里生存。

师:你们知道小红马的脚长什么样吗?(课件出示)看,这是小红马的脚,跟小骆驼相比,小红马的脚是又小又薄。谁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生:读句子。

师:还有谁画的哪句?

生说句子,师相机出示课件。

②妈妈说:“我们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师:“足够”换成“够”好不好呢?

生:不好。

师:茫茫的大沙漠要走很多天才能走得出去,养料不充足,不就饿死了吗?要是我们有这个驼峰多好呀!看来这两个肉疙瘩还真令人羡慕呢!同学们知道骆驼的驼峰是怎么贮存养料,在路上又怎么提供给骆驼用的吗?这儿,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下关于驼峰的知识。(课件出示资料,生读。)

师:还有谁画的哪句?

生说句子,师相机课件出示。

听完了课,我在想:这节课倒有点像科学常识课,学生除了学习了骆驼的脚掌、驼峰、睫毛的作用外,还学习了什么呢?何况这些知识学生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后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时就已经知道了。

走进小学阅读课堂,发现很多语文老师都在教课文内容,并且把课文内容当作唯一的教学内容。每一篇课文都覆盖着大量信息,学生读几遍就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如果老师把教学精力都放在学这些学生一读就知道的信息上,学生会厌学,导致语文教学耗时低效。因此,我们不能把课文传达的信息定为教学内容。“课文无非是例子”。我们应该借助课文这个例子,教给学生有关语文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内容必须根据“课标”、根据年段、根据课文、根据学时,做出合理科学的认定。就拿《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来说吧,这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根据“课标”、根据年段、根据课文体裁、根据学时、根据课后习题,可以确定这些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1、认识9个生字、1个多音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会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1、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小红马瞧不起小骆驼的态度,朗读并熟记小红马说的话。

2、创设交际情境:小红马与小骆驼会说些什么?并让学生表演,体会小骆驼的委屈。(课标指出,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3、朗读并熟记骆驼妈妈说的话,并把第4自然段有关句子改写成妈妈说的话。

4、分角色朗读第3、4自然段(按改写后的读。)

5、指导学生讲故事。(这是课后练习的要求。)

6、小组合作续编故事: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重点创编两人的对话)再演一演。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什么),设计教学环节(怎么教)。这样安排,学生不但感兴趣,而且学有所得。既了解了课文传达的信息,又提高了语文素养(朗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讲故事的能力、编故事的能力、表演能力等)。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反思 篇4

一、立足教材,借用文本习得语言

古人有“感言、会意、得意忘言”之说,说的是人们阅读一篇文章,首先感受到的是文章的语言,进而理解它的含义,最后人们往往记住了这篇文章写的意思,却忘记了文章具体的语言文学。这是阅读的规律,但我们的语文课则不然,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得意”,更要让学生“得言”。学生的语言如何习得,运用课文的语言来表达是条捷径,我的这堂课尽量让学生多说,潜移默化中习得这种语言。

感情朗读,使得书面语言不仅仅能构成立体形象,而且能转化为表情达意的有声语言,使文章的内在情趣和学生的自身情趣相得益彰。课堂上我用多种形式的读来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个人读、齐读、小组读、表演读。课伊始,我让学生带着自豪之情反复朗读课题,让学生逐渐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世界,为学习本课奠定情感基调。用多媒体欣赏3-4小节的课文朗读后,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畅谈所见到的沙漠,当学生朗读课文时一幅幅广袤无边而又荒凉的沙漠图出此刻学生眼前。随后用“小骆驼明白了________”说一句话,待大家把句子说完时,文本的意思也就基本掌握了。整堂课最后,我又深入挖掘课文中的言语实践点,用“我自豪,我是一匹骆驼……”说上一句话,再迁引到学生身上,用“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说自己感到自豪的地方。有的同学情不自禁地说:“我感到自豪的是在这天这堂课上我得到刘老师的多次表扬。”这时,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活”了起来,“火”了起来。一个个眉飞色舞,欢声笑语,清真意切。这一对话使“潜在文本”转化为“现实文本”,在潜移默化中到达育人的效果。

二、彰显生命,巧设平台创造语言。

“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这堂课上,我利用课文空白点,建构了一个续写故事的平台,它既巧妙地把书本语言的内化这一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悄悄地”落实在其中,又把课文的表达技巧“默默地”迁移,变为学生自己的表达技巧,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这堂课,学生能够挑战成功,一是因为学习之前已有超多的言语实践,对文中的重要语言已能灵活运用;二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集合了众人之力;三是之前的课文学习,学生已有了很好的情感铺垫。于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平台产生了,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与文本对话,对话的实质已超越了教材,跨越了时空。他们所创设的小骆驼与小红马的再次见面充满童真童趣,自然而然想到小骆驼也把小红马带到沙漠中,小红马面临种种尴尬,消除了对小骆驼的偏见。这样的平台是充满智慧的,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解读者、教案的执行者,而是一个善于创设情境、富有教育机智的人,他不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唤醒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爱的教育,故事的结尾很多同学都能想到小骆驼和小红马又成了好朋友。

三、未能紧扣课题,不断深化主旨。。

这是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不足之处,对“我就应感到自豪才对”这句关键性的话没有在教学中做到环环紧扣,如果能在教学驼峰、脚掌、眼毛的作用时,不断反复地朗读体会这句话,就能使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一步步地深入,使课文主旨的揭示有一个不断深入、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后反思 篇5

第一步,借助表格,感受作用。

身体部位小红马认为(难看)沙漠特点妈妈的启发(好看)脚掌又大又厚沙子松散多亏脚掌又大又厚,不然会陷进去。睫毛两层风沙铺天盖地多亏那两层睫毛,挡住风沙,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沙子。背上两个肉疙瘩(驼峰)无边无际多亏那两个肉疙瘩似的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小骆驼路上用对的。

这样,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的重要作用就一目了然。

第二步,练习说话,将文本中的语言尽量变成自己的语言。

句式:小红马认为小骆驼的脚掌,但是,在妈妈的引导下,小骆驼知道了的脚掌,在沙漠里。

通过这样的练习,孩子们悟出了被小红马认为难看的东西,其实是小骆驼在沙漠中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以读促写,进行了思维和说话的训练。

第三步,感悟道理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篇6

第二年,小骆驼又见到了小红马,骄傲地对小红马说:“别看我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有两层睫毛,背上还有两个驼峰,很难看,其实它们的作用大着呢!”小红马却毫不在乎,说:“切,你长得那么丑,它们能有什么作用?我才不信!”小骆驼说:“你不信,敢跟我到沙漠里走一趟吗?”“走就走!”小红马不服气地说。

小骆驼带着小红马到了沙漠里。刚走了几步,小红马的脚就陷进了松散的沙子里,它大声叫道:“救命啊!我的脚陷进了沙子里了,快来帮帮我!”小骆驼回头一看,笑着对它说道:“看到了吧,我的脚掌又大又厚,是不会陷进去的。”说完,小骆驼就把小红马扶了起来。这时,狂风大作,漫天风沙,“快闭眼睛!”小骆驼提醒道。“我闭了,可沙子还是进了眼睛!沙子怎么不进你的眼睛呢?”小红马泪汪汪地说道。“我有两层睫毛,可以帮我挡风沙。”小骆驼自豪地说。风沙停了,它们继续往前走。不一会儿,小红马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它疑惑地问小骆驼:“咦?你怎么不饿啊?我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小骆驼看着小红马狼狈的样子,说“我的两个驼峰里贮存着足够的养料,够我路上吃的.了。怎么样?还敢继续走下去吗?”小红马惭愧地低下了头,说:“对不起,我承认你有自己独特的本领,我不再嘲笑你了。”“没关系的,这下你知道了吧,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看有没有用处!我们回去吧。”小红马点点头说:“我知道了,谢谢你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说完,小骆驼和小红马高高兴兴地走出了沙漠。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渗透正确的审美观教育。

2、读懂课文内容,能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3、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准备

小黑板,板贴用的词句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红马、小骆驼、和骆驼妈妈头饰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见过骆驼吗?谁能说一说你见到的骆驼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还可以让学生说说对骆驼的了解。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骆驼的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我是谁? 为什么应该感到自豪?开始我不自豪吗?)

二、体验探究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想一想课题是谁说的?在什情况下说的?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注意带点的字。疙瘩 自豪 骆驼 委屈 足够 沙漠

三、对话互动

交流读书情况:

1、检查生字词

2、检查读书情况

几句难读的句子: 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就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你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多难看哪!” 妈妈说:“我们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们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学生个别读,齐读)

3、教师根据学情导读课文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生说)

四、建构生成 学习生字

左右结构:镜料够陷铺 上下结构:委

上中下结构:豪

半包围结构:疼趟

:亏

生描红

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渗透正确的审美观教育。

2、读懂课文内容,能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3、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能简要口述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红马、小骆驼、和骆驼妈妈头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5)谁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6)指名读——评评他读得怎么样读——都来读读。

眼毛:

(1)放录音呼呼的风声,感受风沙铺天盖地。师问:“这么大的风沙,能前进吗?

(2){出示}说话间,一阵风铺天盖地刮过来。妈妈让小骆驼俯下身子,闭上鼻孔和眼睛。一会儿,风沙过去了,小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沙子。

(2)想象当时的样子,读好这句话。

(3)板书:挡住风沙

〔设计意图:通过放录音可以渲染气氛,把学生也带进环境恶劣的大沙漠,同时也能够更深地体会到小骆驼的自豪之情,既创设了情境,又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师小结:原来看似难看的驼峰、脚掌、眼毛都有这么大的作用啊!如果你是小红马,你还会嘲笑小骆驼吗?在茫茫的大沙漠里,骆驼给了人们很大的帮助,可是我们人越过沙漠必不可少的好朋友呀,人们给它起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称为“沙漠之舟”。

5、让我们齐读3、4小节,再次体会骆驼驼峰、脚掌、眼毛的作用。

(四)精读最后一节,深化理解

1、过渡:妈妈的亲切教导,自己的亲身体验,使小骆驼明白了什么呢?

2、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

3、指名读课文,引导评判学生是否带了自豪的感情读这一部分课文。指导学生读好这一段。

(1)思考:小骆驼想到了什么才说“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2)讨论。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齐读、4、如果你是小骆驼,能跟别人说说你是怎样穿过环境恶劣的大沙漠吗?学生戴好头饰,同位表演。然后指名台前表演。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用意是让学生以自述的方式,具体说出小骆驼的驼峰、脚掌、和眼毛的作用,以说促读,训练思维和说话能力。)

续编故事生活感悟

{出示书上插图}

后来有一天,小骆驼又去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红马,小红马说:“瞧,你长得这么难看,还来照什么镜子呀?快去美容院里美美容再来照吧!”想象一下,这回小骆驼会怎么说呢?

1、同桌讨论讨论。

2、抽同学表演。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通过表演,张扬个性,提高了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

四、建构生成

1、小骆驼虽然难看,但它身上的这些看似难看的外表在沙漠中的用处很大,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或体会呢?

(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看有没有什么用处)

2、我们身边,你还发现有哪些外表看似难看,却很有用的事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悟出其中的道理,避免了生硬的说教,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附板书:驼峰——肉疙瘩——贮存养料

脚掌——又大又厚——陷不进沙子

眼睛——双层眼毛——挡住风沙

(委屈)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续写 篇8

这一天,小骆驼又来到了河边照镜子又遇到了小红马,小红马说:“不用再照了,反正你长得丑,看看我长得多漂亮,细细的身子,脚又是小跑步快,呵呵!”“你漂亮又有什么用,有本事我们就去沙漠比一比怎么样?”“比就比”“哼。”

它们来到了沙漠,小红马向左走,小骆驼向右走各走各的,小红马走呀,走呀,只走了一小段,就又累又饿又渴,小红马把食物都吃完了,只有一点点饱,又往前奔跑了一段,没东西吃了,没办法,只好叫小骆驼,小骆驼给了小红马一点吃的,走了,小红马吃饱了,有力气了,开始飞奔,可是,他只走了几米,就来了沙尘暴,小红马的眼睛、鼻子里都进了沙子,难过地挣扎着,站在原地不动,不一会儿,脚步就陷进了沙子。小骆驼走着走着,走出了沙漠,在那儿等小红马,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小骆驼等不及了,又是一次走进了沙漠找小红马,无意中看到了小红马已经陷进了沙子里,赶快把小红马拉了出来,走出了沙漠。

小红马向小骆驼道了谦,不再嘲笑小骆驼。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续写 篇9

小骆驼又碰到了小红马,对小红马说“上次我的脚掌、睫毛、肉疙瘩虽然难看,但是它们的作用大着呢!在沙漠,又大又厚的脚掌不易陷进沙子里;双层的睫毛可以挡风沙;背上的肉疙瘩还可以贮存养料。不信跟我到沙漠里起一趟。”小红马不服气的说:“走就走,谁怕谁。”

小红马刚走进沙漠,马蹄就陷了进去,费了好大的劲,才拔出来。忽然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了起来,小骆驼闭上眼,结果眼睛里一丁点儿沙子都没进,而小红马眼睛鼻孔都进了沙,呛的它直打响鼻。渐渐地小红马走得越来越慢,那是因为小红马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走不动了。小骆驼说:“你肚子饿了,我不饿,因为我的肉疙瘩叫驼峰,它可以贮存养料,足够我走三天三夜的了。”

小红马听了脸一下就红了,它对小骆驼说:“我不应该说你难看,原来你还有这样大的本领啊!怪不得人们称你是‘沙漠之舟’,果然名不虚传啊!”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续写 篇10

“你好啊,小怪物。”小红马喷着响鼻用讥讽的眼神瞅了一眼小骆驼。

小骆驼不紧不慢地说:“你不要太骄傲了,有没有胆量跟我到沙漠里走一趟?”

小红马瞪大了眼睛:“我当然敢了,走就走,谁怕谁呀!”

到了沙漠,小红马第一步就陷进了沙子里。小骆驼看见了,急忙跑过去把小红马拽了起来。骄傲的小红马没有感谢小骆驼,但它走路开始变得很小心,生怕再陷进去。小红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小骆驼却走得十分稳当。这时,小红马的肚子咕咕地叫了起来。小骆驼说:“我的两个驼峰里有好多养料,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可惜没办法送给你。”话刚说完,一阵狂风卷着沙粒袭来,小红马吓得拼命呼喊着:“小骆驼,救救我呀!我的眼睛进了好多沙子!”“别怕!躲到我后面来。”风沙总算过去了,小骆驼眼里没有进一点沙子,再看看小红马,又脏又累又饿,还惊魂未定呢!

序编《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篇11

“小红马,我妈妈已经带我去过沙漠了,我的脚掌、睫毛和驼峰虽然长得难看,但在沙漠里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你骗谁呀,我才不相信呢!”小红马自以为是地说。

“是真的,如果你不信,就跟我去一趟沙漠旅行吧!”

“去就去,谁怕谁呀?”说完便大摇大摆地跟着小骆驼朝沙摸走去。

到了沙漠,小骆驼如履平地,而小红马还没走多远,脚就陷进了沙子里。“你看,我的脚虽然难看,但能在沙漠里行走自如。”小红马听了无话可说。

走着走着,突然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小骆驼立刻闭上眼睛和鼻孔,结果安然无恙,而小红马却被风沙塞满了鼻孔和眼睛,顿时喘不过气来。“小红马,我的双层睫毛是用来遮挡风沙的呀。”小红马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又走了好一会儿,小红马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又饿又渴,而小骆驼由它的驼峰供应养料,一点儿也不觉得。这时,小红马不好意思地说:“小骆驼,对不起,我以后再也不嘲笑你了。”

“没关系。不过,以后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好不好看,要看它有没有用处。”

“哦,我知道了。”说完,小骆驼把小红马背出了沙漠。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随笔 篇12

1、构建对话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教师必须努力营造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与学生平等对话、自然交流的平台。揭示课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推测故事应告诉大家的一些主要内容,如我什么时候什么原因曾经感到自卑?什么时候什么事情又让我感到应该自豪?我值得骄傲自豪的本钱是什么?等等。

2、运用图示导读

这里所说的图示有两中意思,一是图画,二是图表。图示导读的最大优势是直观想象,容易给人留下具体实在又深刻的印象,在引导学生认识驼峰、脚掌和眼毛并把握各自特点时,完全应该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及特点。导读小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的特点及其作用时,可以让学生填写图表:

部位特点用处

驼峰像两个肉疙瘩贮存养料

脚掌又大又厚防止陷进沙子里

眼毛两层遮挡风沙

看了这样的图表,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作用,就容易让人一目了然,而且印象深刻。

3、指导拓展延伸

上一篇:银行服务工作心得体会下一篇:利比里亚光伏发电项目市场投资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