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原文以及翻译

2024-08-13

《为学》原文以及翻译(通用10篇)

《为学》原文以及翻译 篇1

吕蒙为学的原文以及翻译

【原文】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蒙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座上酣醉,忽于眠中,诵《周易》一部,俄而惊起,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论世祚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精穷极妙,未该玄言,政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

1王:指孙权。

2宗:主要的。

3世祚(zuo):指国运。

4玄:深奥。

5政:只,仅仅。

6向:古意,刚才;今意,朝着。

7政:只,仅仅。

【翻译】

吕蒙为吴国效力后,吴国的.主公孙权劝他学习,吕蒙于是以《易经》为主,看了很多的书籍。有一次他在孙策家里喝酒喝多睡着了,忽然在梦中将《周易》背诵了一遍,然后突然醒了过来。大家都问他怎么回事。吕蒙说:“我梦到了伏羲、文王、周公和我谈论国运兴衰的事情,日月运行的道理,都非常的精妙,我没有完全理解,所以只有背诵这篇文章罢了。”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做梦的时候在朗诵。

打马原文以及翻译 篇2

岁令云徂,⑤卢或可呼。⑥千金一掷,⑦百万十都。⑧樽俎具陈,⑨已行揖让之礼;主宾既醉,不有博弈者乎?⑩打马爰兴,樗蒲遂废。实小道之上流,乃闺房之雅戏。齐驱骥骤,疑穆王万里之行;间列玄黄,类杨氏五家之队。珊珊佩响,方惊玉镫之敲;落落星罗,忽见连钱之碎。

若乃吴江枫冷,胡山叶飞,玉门关闭,沙苑草肥。临波不渡,似惜障泥。或出入用奇,有类昆阳之战;或优游仗义,正如涿鹿之师。或闻望久高,脱复庾郎之失; 或声名素昧,便同V叔之奇。亦有缓缓而归,昂昂而出;鸟道惊驰,蚁封安步。崎岖峻坂,未遇王良;蹋促盐车,难逢造父。且夫丘陵云远,白云在天;心存恋豆, 志在着鞭。止蹄黄叶,何异金钱?用五十六采之间,行九十一路之内。明以赏罚,其殿最。运指麾于方寸之中,决胜负于几微之外。

且好胜 者人之常情,游艺者士之末技。说梅止渴,稍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将图实效,故临难而不回;欲报厚恩,故知机而先退。或衔枚缓进,已逾关塞 之艰;或贾勇争先,莫悟阱堑之坠。皆由不知止足,自贻尤悔。当知范我之驰驱,勿忘君子之箴佩。况为之贤已,事实见于正经;用之以诚,义必合于天德。牝乃叶 地类之贞,反亦记鲁姬之式。鉴髻堕于梁家,溯浒循于岐国。故绕床大叫,五木皆卢;沥酒一呼,六子尽赤。平生不负,遂成剑阁之师;别墅未输,已破淮、淝之 贼。今日岂无元子,明时不乏安石。又何必陶长沙博局之投,正当师袁彦道布帽之掷也。

辞曰:佛狸定见卯年死,贵贱纷纷尚流徙。满眼骅骝杂J弭,时危安得真致此?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注释】

①打马:古代博戏名。②南渡金华:指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十月,“自临安溯流,涉严滩之险,抵金华”(《(打马图经>序》)。③博弈:六博和围 棋。④依经打马:即“依经马”。《<打马图经>序》:“打马世有二种:一种一将十马者,谓之‘关西马’;一种无将二十马者,谓之‘依经马’。”⑤岁令云 徂:一年将尽。语本唐杜甫《今夕行》:“今夕何夕岁云徂,更长烛明不可孤。”岁令,一年;云,助词;徂,往。⑥卢或可呼:此指博戏中彩。《晋书·刘毅 传》:“(毅)因挪五木久之,曰‘老兄试为卿答’,既而四子俱黑,其一子转跃未定,(刘)裕厉声喝之,即成卢焉。”卢,古时蛊严凡拭,掷五子全黑者称 “卢”,得彩十六,为头彩。⑦千金一掷:指赌注大。唐张说《三邕湖山寺》:“千金赌一掷。”⑧百万十都:百万钱、十都筹码。都,计筹单位。此亦言赌注大。 《晋书·何无忌传》:“刘毅家无儋石之储,樗蒲一掷百万。”⑨樽俎:古代盛酒与盛肉的器皿。《庄子·逍遥游》:“庖子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 矣。”⑩“不有”句:语本《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爰(yuán)兴:于是兴起。蛊眩汗糯博戏 名。“齐驱”、“疑穆王”两句:《史记·秦本纪》:“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穆)王曰,得骥、温骊、骅骝,J耳之驷,乐而忘归。”骥与骤,又名赤骥、J耳, 为八骏之二。万里之行,《逸周书》:“穆王乘八骏,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一日行万里。”此以八骏喻“打马”之马(棋子)。“间列”、“类杨氏”两 句:玄黄,喻棋子之色。杨氏五家,唐玄宗朝杨国忠兄妹。《旧唐书·杨贵妃传》:“玄宗每年十月幸华清宫,国忠姊妹五家扈从,每家为一队,着一色衣,五家合 队,照映如百花之焕发。”此以杨氏兄妹合队喻棋子排列。珊珊:玉佩声。唐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此喻敲棋子声。玉 镫:马鞍两旁脚镫的美称。唐张祜《少年乐》:“闲敲玉镫游。”落落星罗:喻棋子分布似天星罗列。唐刘轲《玄奘塔铭》:“至于星罗棋布,五法三性……各有攸 处,曾未暇也。”连钱:形容马的.花纹似相连的铜钱。《南史·梁本纪·简文帝》:“项毛左旋,连钱人背。”此喻棋子相连的花纹。吴江枫冷:语本唐崔信明断 句:“枫落吴江冷。”吴江,又名吴淞江,出自江苏太湖,东入大海。今苏州河。胡山叶飞:唐乔彝《渥洼马赋》:“一喷生风,下胡山之乱叶。”胡山,当为胡地 之山。玉门关闭: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汉书·李广利传》:“太初元年,以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期至贰师城取善 马……人少不足以拔宛,愿且罢兵,益发而复往。天子闻之大怒,使使遮玉门关曰:‘军有敢人,斩之!’贰师恐,因留敦煌。”此即“玉门关闭”,喻下棋守势。 沙苑草肥:沙苑,在今陕西大荔县南一带适宜放牧之草地。唐宋为屯兵牧马处。唐杜甫《沙苑行》:“苑中牝三千匹,丰草青青寒不死。”此当喻棋盘适于“马”驰 骋。“临波”、“似惜”两句:《世说新语·术解》:“王武子(济)善解马性,尝乘一马,着连钱障泥,前有水,终日不肯渡。王云:‘此必是惜障泥。’使人解 去,便径渡。”障泥,马鞍鞯,衬马鞍的垫布。此喻下棋时进攻迟缓。昆阳之战:汉代刘秀击败王莽之大战。昆阳,汉县名,今河南叶县。

《晏子使楚》原文以及翻译 篇3

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侍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他)是干什么的?’(我就)回答说:‘(他)是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回答说:‘(他)犯了偷窃罪。’”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公差两名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权树,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他喜欢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找倒霉了。”

《卜算子漫》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篇4

柳永的《卜算子漫》通过描写游宦异乡的客子暮秋时节登高怀人的情事,抒发了异乡客子对伊人的深切怀念和望而不见、传书无凭的凄苦情怀。

卜算子慢

江枫①渐老、汀蕙②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幕秋天气,引疏砧③,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④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⑤。尽无言,谁会⑥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⑦谁寄?

【注释】

①江枫:江边枫树。

②汀蕙:沙汀上的葱草。楚客:客居楚地的人。温庭筠《雨》诗:“楚客秋江上,萧萧故国情。”登临,登山临水。

③疏砧:稀疏继续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④脉脉:含情不语貌。见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注②。

⑤翠峰十二:即巫山十二峰。《天中记》:“巫山十二峰,曰: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

⑥谁会:谁能理解。

⑦归云:喻归思。唐薛能《麟中寓居寄蒲中友人》诗:“边心生落日,乡思羡归云。更在相思处,子规灯下闻。”

【白话译文】

江岸的枫叶渐渐衰老,水洲的蕙草半已枯凋,满眼衰败的红花绿叶。楚乡作客,登高望远,正逢这样的暮秋天气。传来了稀疏的捣衣声,断断续续回响在残阳里。面对这傍晚景象,我悲伤怀抱,思念远人,新愁和旧恨,接连涌起。

【创作背景】

古代妇女,每逢秋季,就用磁杵捣练,制寒衣以寄在外的征夫。所以他乡作客的人,每闻石甚声,就生旅愁。这里也是暗喻长期漂泊, “伤怀念远”之意。

【赏析】

词的上片以客观景物描写为主。起首“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败红”是指逐渐衰败的“江枫”。“衰翠”就是“半凋”的“汀蕙”(小洲上的蕙草),而“满目”就是整个眼睛所见。这里,词人运用了“老”、“凋”、“败”、“衰”等词,暗示了深秋时节已到了。以上是异乡客子所见,也描写了环境,更表现出游子的内心凄凉。所以,词作者接着写道:“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楚客”本指楚人宋玉,他被称为千古悲秋之祖。这里是主人公用宋玉自拟。“正是暮秋天气”,说明了环境。我们都知道,在宋玉的《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去乡离家兮徕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专思君兮不可化,君不知兮可柰何!”这两句不但点出登临,暗示怀乡思人的情感,而且秋也引发了主人公的思念之情,更引发了主人公对生命易逝的感受。接着词人写道:“引疏碪、断续残阳里。”“ 疏碪”稀疏的捣衣声。

在古代,每到秋季就要捣棉絮做冬衣,特别是思妇很注重捣衣,所以,在诗歌中,捣衣往往指离愁别恨,对亲人的思念与担忧。在唐代诗人中,李白在《子夜四时歌秋歌》中就写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虔,良人罢远征?”所以,羁旅在他乡作客的人,每闻碪声,也就会产生旅愁,产生思念之情。“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暮秋”是说一年将尽。“残阳”则是一日将尽,都是“晚景”。由此我们又想到元代马致远的《秋思》最后两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所以,词人接着正面揭出“伤怀念远”的思想情感。其中,“伤怀念远”即是说因怀念远方的亲友而伤感。其中的“伤”和“念”是写出了心里的感受。这样情感,本是积郁于心,眼前之景,触发心头的心头有“旧恨”,从而引发“新愁”。此时,“新愁”与“旧恨”纠结在一起,可见其内心的痛苦与伤感之深、之重。

下片以抒情为主。过片“脉脉人千里”接上片而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就是写“愁”与“恨”之由。其中的“脉脉”,用《古诗十九首》中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意。接着写道:“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其中的“念”,照应了“伤怀念远”中的“念”。“念两处风情”是说彼此怀念之意。然而,如今相隔“万重烟水”,也只能在心中想念罢了。其中的“烟”是雾气迷蒙之意。“万重烟水”当然就是表现出迷蒙浩渺之远。

接着写道:“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前一句不但是写登临时天气的实况,而且暗示了“红翠衰败”的直接原因。后一句,既是写实,写了雨过天开,视界辽阔,极目所见,也是虚写,写了“翠峰十二”。“翠峰十二”即指巫山十二峰,就是宋玉在《高唐赋》中说的楚怀王与巫山神女欢会之所。李商隐在《深宫》中也写道:“岂知为雨为云处,只有高唐十二峰。”当然,这里的“十二”表示多,是说山岭重叠,连绵不断。这里,也回应了“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之意,从而加强了相思之情。接着的“尽无言、谁会凭高意”两句,深进一层。主人公“凭高”之意,无人可会,只有“尽无言”,即惟有默默无言而已。这就如辛弃疾《摸鱼儿》中说的:“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也就是说,胸中块垒无法宣泄,也没人知晓。所以,结两句“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这里,紧承接“尽无言、谁会凭高意”之意。“离肠”即指离别之后所产生的肝肠寸断的思念之情。“凭归云”即乘归去之云(也就是怀归之心)的意思,此处是说无人为乘云寄书之意。也就是说,既然此时此地无可诉、无人会,那么这“离肠万种”之情,即使写出来,又怎么能寄去?这样,不但寄予了主人公的深厚之情,也表现出了主人公无可奈何之感。

《孔子家语·庙制》原文以及翻译 篇5

原文;

衛將軍文子將立三軍之廟於其家,使子羔訪於孔子.子曰:「公廟設於私家,非古禮之所及,吾弗知.」子羔曰:「敢問尊卑上下立廟之制,可得而聞乎?」孔子曰:「天下有王,分地建國設祖宗,乃為親疏貴賤多少之數.是故天子立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七,太祖近廟,皆月祭之,遠廟為祧,有二祧焉,享嘗乃止;諸侯立五廟,二昭二穆,與太祖之廟而五,曰祖考廟,享嘗乃止;大夫立三廟,一昭一穆,與太廟而三,曰皇考廟,享嘗乃止;士立一廟,曰考廟,王考無廟,合而享嘗乃止;庶人無廟,四時祭於寢.此自有虞以至于周之所不變也.凡四代帝王之所謂郊者,皆以配天,其所謂禘者,皆五年大祭之所及也.應為太祖者,則其廟不毀,不及太祖,雖在禘郊,其廟則毀矣.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謂之祖宗者,其廟皆不毀.」

子羔問曰:「祭典云:『昔有虞氏祖顓頊而宗堯,夏后氏亦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祖契而宗湯,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此四祖四宗,或乃異代,或其考祖之有功德,其廟可也.』若有虞宗堯,夏祖顓頊,皆異代之有功德者也,亦可以存其廟乎?」孔子曰:「善,如汝所聞也.如殷周之祖宗,其廟可以不毀,其他祖宗者,功德不殊,雖在殊代,亦可以無疑矣.詩云:『蔽芾甘棠,勿翦勿伐,邵伯所憩.』周人之於邵公也,愛其人猶敬其所舍之樹,況祖宗其功德而可以不尊奉其廟焉.」

译文

卫国将军文子将要在他的封地上建立先代君王的庙宇,派子羔向孔子询问有关礼仪。

孔子说:“将公家的庙宇建立在私人的封地上,这是古代礼仪所没有的,我不知道。”子羔说:“请问建立宗庙的尊卑上下的有关礼制,我能够听一听吗?”

陈涉世家的原文以及翻译 篇6

司马迁的《陈涉世家》让后人了解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历史图景,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陈涉世家的原文以及翻译,希望你会喜欢!

原文: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jiǎ)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chuò)耕之垄(lǒng)上,怅(chàng)恨久之,曰:“苟(gǒu)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jiē)乎!燕雀安知鸿鹄(hú)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lǘ)左适(zhé)戍(shù)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dāng)行(háng),为屯(tún)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duó)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shuò)谏(jiàn)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shuò)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wàng)”,置人所罾(zēng)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wàng)”。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wéi)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fèn)恚(huì)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chī)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jiè)第令毋(wú)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nìng)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tǎn)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qí)。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xùn)蕲以东,攻铚(zhì)、酂(cu[1]ó)、苦(hù)、柘(zhè)、谯(qiáo)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p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zhǎng)吏,杀之以应陈涉。

翻译:

陈胜 是阳城人,字涉。吴广 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陈涉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说:“如果谁富贵了,都不要忘了彼此啊。”雇佣的人嘲笑地回答说:“你只是一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里来的富贵呢?” 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公元前209年),(皇上)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九百人停驻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里,担任了屯长。恰巧遇到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了期限,按照秦朝法律都应当斩首。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逃走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陈胜说:“百姓苦于秦朝的统治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小儿子,不应被立为皇帝,应当被立为皇帝的是长子扶苏。扶苏 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的人听说扶苏没有罪,二世却杀了他。百姓大多听说他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是楚国的将领,多次立有战功,爱护士兵,楚国人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现在如果让我们的人凭借公子扶苏、项燕的名义,向天下发出号召,应当会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说的对。于是就去占卜。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你们的事情都能成功,能建立功业。但你们把这件事向鬼神卜问过了吗?”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卜鬼的事,说:“这是教我们先威服众人。”于是用丹砂在丝绸上写“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用网捕获的鱼的肚子里面。士兵买那条鱼回来煮着吃,发现鱼肚子里面的书信,自然就诧怪这事了。陈胜又暗使吴广到军队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用笼罩着火,学着狐狸嗥叫的凄厉声音喊道:“大楚兴,陈胜王”。士兵们整夜都很惊慌。第二天,士兵中到处谈论(这件事),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陈胜。

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多愿听吴广的差遣。押送(戍卒)的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走,使都尉恼怒,让都尉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大家。那军官用竹板打吴广。军官剑拔出鞘,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死了他。陈胜协助吴广,一齐杀了两个军官。陈胜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说:“你们诸位都遇到大雨,都超过了规定到达渔阳的期限。误期就要杀头。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死去的人本来就占十分之六七。况且大丈夫不死也就罢了,要死就要做出一番大事业!那些王侯将相难道天生就是贵种吗?”底下人都说:“听从(你的)号令!”于是(陈胜吴广)就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依从百姓的愿望。露出右臂,对外称大楚。(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那两个都尉的头祭祀天。

台城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刘禹锡 篇7

《台城》是《金陵五题》之一,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作品,刘禹锡在诗作中。告诫唐王朝的当权者,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全诗如下:

台城

台城(1)六代(2)竞豪华,结绮(3)临春(4)事最奢。

万户千门(5)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6)。

【白话译文】

六朝皇城一朝比一朝豪华,陈后主的结绮临春最豪奢。

千门万户的楼阁成了野草,只因为一曲《玉树后庭花》。

【注释】

台城:六朝时期的皇城,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鸡鸣山北。

六代:指建都在金陵的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六个相继的朝代。

结绮(qí):陈后主(叔宝)建造的一座穷极奢华的楼阁。

临春:陈后主(叔宝)建造的一座穷极奢华的楼阁。

万户千门:指宏伟豪华的结绮、临春两座楼。

后庭花:陈后主所作的歌曲《玉树后庭花》。《隋书·五行志》载:“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辞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时人以为歌谶(chèn),此其不久兆也。”(公元587年,陈后主作个新歌,歌辞非常哀怨,他命令宫中的美女排练演出。那个歌辞说:“后院的玉树开了花,刚开不久就凋落了。”当时人以为这是个预兆兴亡的歌谶,这是他不久就要亡国的预兆。)

【赏析】

一开始诗人就将一幅繁华竞喧、富丽堂皇的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台城六代竞豪华”,是一种大笔铺叙概括性的总体描述。作为首句,气势雄阔,用词用句却十分简朴,没有任何生僻的字眼,似乎是漫不经心的一笔,将整整一段历史从纵贯和横断两方面浓缩于这简简单单的七个字中,在开篇就使如此美轮美奂的六朝繁华气象如临眼前,宛如海市蜃景般的幻化出来。此情此景使读者再也不能无视那种扑面而来的奢华景象,也无法再无视那段尘封了的历史。

六朝的奢侈之风日益加深,到了南朝陈后主的时候,其奢侈程度达到了那个时代无以复加的地位。他营造了“结绮”“临春”“望仙”三座极尽奢华之高楼。诗中以“结绮”“临春”这两座典型的建筑物名称来形容陈后主这位亡国之君的挥霍无度。在这些富丽堂皇、燃尽民脂民膏的辉煌建筑群中,陈后主过的是怎样一种穷奢极欲的生活,那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说首句是从总体上描述了整个六朝时代的豪华胜景,那么诗的第二句则是抓住了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场景和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将这种豪华推了出来,并且是推向顶峰。带有举例说明以使其抒写的内容更进一层的意味。这样不吝笔墨的极度描写刻画在引起读者无数联想的同时,更为诗人点出此诗的主旨做了充分的铺垫。

第三句“千门万户成野草”,急转直下,一个“成”字成为全诗思想情感的转折点。承上启下,将前度的繁华热闹推翻,却引发了突如其来的繁华成空,万事成空的无限感慨。从六朝故旧到诗人所面对的往昔遗址,几百年的历史更迭,风烟变幻,沉重的附在这样一个“成”字上,沧桑与负重集千钧于一发。诗人的悲怆传达给了读者,成为千万人的悲怆。当日的“万户千门”早已不复存在。诗人是在遗址面前演发出了对往昔的憧憬和想象,他想象到这今日生满野草的荒凉旷野也曾是六朝繁华的一部分。以实景引出虚事,以虚像来反衬实际景物的荒凉。诚如后世辛弃疾在《永遇乐》中所写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吊古伤今之情,在虚实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中自然流露。同时,“千门万户成野草”的前四字,与“结绮临春事最奢”紧紧地衔接在一起,后三字写出了结绮、临春两座楼的变化。这句本身用“千门万户”和“野草”作比照,把陈朝的灭亡和台城的今昔写得一清二楚。

最后一句,图穷而匕首现,“一曲后庭花”交代了结绮、临春之所以成了野草的原因,总结了陈朝亡国的教训,抨击了陈后主的.荒淫,全诗的意义几乎全部凝聚在这五个字之中,此诗的主旨在千呼万唤中姗姗而出。然而刘禹锡的怀古诗是十分含蓄的,他并不直接指斥昏庸帝王的荒淫误国,而是以一个典型的意象婉转地表达悲愤之情。自从陈后主亡国之后,在文人的笔下,《后庭花》早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亡国之音”。在刘禹锡之后也有一些以后庭花指代亡国的名句,如李商隐“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刘禹锡在这里指出,六朝的覆灭,南陈的亡国,都只因为那曲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这里的后庭花已不再是一首曲子的名称,而是帝王为一己之享乐,以致国破身亡的代名词。这一句较之前句讽喻的意味更加浓厚。这是诗人对于风雨飘摇的大唐帝国的劝谏,其苦心历历可见。

《为学》原文以及翻译 篇8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译文

元丰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从吴兴去杭州,(然后)在向东赶回会稽[1]。龙井(这个地方)有位辨才(注:法号或人名)大师,用书信的方式邀请我到(龙井[2])山中去。等到出了城,太阳已经西沉,(我)取水道航行到普宁,碰到的`道人参寥,问(他)龙井是否有可供遣使、雇佣的竹轿 ,(参寥)说,“(你)来的不是时候,(轿子)已经离开了。”

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于是(我)便放弃坐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过了雷峰塔,渡过南屏一带,在惠因涧(注:山沟)洗脚(注:意为赤脚涉过惠因涧),进入灵石坞,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爬到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斟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从普宁到龙井亭总共经过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屋舍,灯火若隐若现,草木长得葱葱郁郁,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行(到了)二更天,才到寿圣院,在朝音堂拜谒辨才大师,第二天便回去了。

注释

龙井:在今浙江杭州市西风篁岭上,本名龙泓,原指山泉,龙井是以泉名井。附近环山产茶,即著名的西湖龙井茶。题名:题写姓名,以留作纪念。

元丰二年:即公元1079年。

吴兴:今浙江吴兴县。过杭:经过杭州。

会稽:今浙江绍兴。

辨才:法号元静,曾在灵隐山天竺寺讲经,元丰二年(1079)住寿圣院。辨才和下文提到的参寥,都是苏轼的朋友。

比出郭:等到出城的时候。“比”,及。“郭”,外城;这里指杭州城。

日夕:将近黄昏。

航:渡。普宁:寺庙名。

道人:即僧人。参寥:法号道潜,自号参寥子,有诗名。

“问龙井”三句:意谓我询问辨才大师派来的轿子在哪里,参寥便说,因我没有按时到达,轿夫已经抬回去了。“篮舆”,竹轿。

天宇开霁(jì):天空晴朗。“霁”,雨过天晴。

杖策:拄着手杖。并湖:沿湖。

雷峰:峰名,在杭州西湖南岸夕照山,旧有塔,即雷峰塔。

南屏:山名,在杭州清波门西南九曜山东。

灵石坞:山名,在杭州小麦岭西南,一名积庆山。

支径:小路。

憩(qì):休息。龙井亭:辨才法师所建。

酌泉:舀取泉水。据石:靠着石头。

庐舍:房屋。或:间或,有的。隐显:忽明忽暗。

激激:形容水流迅疾。

“殆非”句:意谓这一路的情景,恐怕不是人间所有的。

行二鼓矣:快二更天了。“行”,将要。

始:才。寿圣院:寺院名,离龙井约一里地。

《为学》原文以及翻译 篇9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译文】

春天,山上的野桃花红艳艳的开的正旺,蜀江的江水拍着旁边的悬崖峭壁。

一位姑娘看见了,认为丈夫的喜爱如同这桃花转瞬即逝,而无限的忧愁就如这源源不断的江水。

【赏析】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kuí)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刘禹锡创作多首《竹枝词》,这是其中一首。

与《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一样,这也是一首情诗,写的是一个失恋女子心中的痛苦。头两句写眼前景色:“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上句写满山桃花红艳艳,下句写江水拍山而流,描写了水恋山的情景,这样的情景原是很美的,但对诗中的女子来讲,如此美景恰恰勾起了她的无限痛苦:“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这两句是对景抒情,用的是两个比喻:花红易衰,正像郎君的爱情虽甜,但不久便衰落;而流水滔滔不绝,正好像自己的无尽愁苦。这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了这个失恋女子的内心痛苦。比喻贴切、动人,使人读了,不禁为这个女子在爱情上的不幸遭遇而深受感动。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江水比拟亡国之痛的深沉悠长,历来被人们称为写愁的名句,其实这正是从“水流无限似侬愁”一句脱胎而来的。这首诗和前首诗一样,用的也是民歌常用的比兴手法,先写眼前水恋山的景象,然后再用它来作比喻,抒写愁绪,从而形象地描绘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全诗比喻新颖别致,形象感强。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与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等传世名句。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有《刘宾客集》。

生平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中唐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弟。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刘禹锡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凡。他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二十一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

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后因王叔文事贬为朗州(今属湖南)司马。元和十年(815)召还,又贬连州刺史。曾为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有《刘宾客集》。禹锡在朗州,曾仿民歌为新词。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刘禹锡曾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生水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人民从灾害中走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苏州人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立了三贤堂。晚年,刘禹锡变得性格乖戾,很少和人往来,以专门从事创作来消闲度日,自得其乐。他常和白居易往来,酬和颇多。

刘“善诗精绝”,白居易赞扬他的诗说:“刘君诗在处,有神物护持。”推刘禹锡为“诗豪”,意即诗人中的豪杰、出众者的意思,后人也就据此而称之。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刘禹锡的任性】

文人往往都是任性的,比如王叔文侍读顺宗,在棋枰上燕起鹤落,可谓乾坤一局棋。但王叔文纵负奇才,也没有完成他的乾坤之局,仅仅八个月不到,他的壮志就在政敌的谈笑中,灰飞烟灭了。结局是自己被赐死,他的战友们“八司马”被贬职流放。

刘禹锡就在这个“八司马”之列。同时被贬的还有柳宗元。

宫廷斗争残酷而又复杂多变,正是多变,便给那血腥的残酷抹上一丝神秘诡异的色彩。让后人观看连续剧般去享受那其中的曲折惊险。但对于当时身在其中的人来说,宫廷斗争的结果就等于要流血,要人头落地。公元8,因为宫廷斗争,诗人刘禹锡开始了他命运中的“桃花劫”。这一年,新即位的皇帝唐宪宗全盘推翻了他前任皇帝的“永贞革新”,并将奉先帝之命参与革新的一些官员革职贬黜。

就这样,刘禹锡开始了他四处贬黜的流浪生活。贬黜十年,京都一梦。十年后,刘禹锡回到了长安。踏入长安的那一刻,前尘往事忽然涌上心来,令他微微眩晕。朱雀大街旁的里巷小道上,包着青巾的少女轻盈地从他的身边走过,遗下了花朵的清香,柔软的吟唱渐细渐远,把他引到了玄都观。

玄都观的桃花开得如此炫人眼目,开得如此恣意自我。这一刻,让敏感的诗人感动莫名,开口吟道:“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首诗让他重拾被当权者贬黜远方的厢梦。或许是桃花那不顾别人贬誉而自我盛开的姿态,让诗人领略到了美丽来自自我的`发现、自我的实现。诗人刘禹锡一如既往地歌唱在自己行走的每一条路上,就像桃花把每一朵花开在每一根树枝:“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人的乐观豁达跃然纸上。人生苦短,四时有序,每个人都如那桃花,按照自己的季节开放自己的花朵,那么这个世界便是一个美丽的世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一篇千古传唱的《陋室铭》正是诗人心灵里桃花开出的芬芳。

或许正是如此执着地唱自己的歌,开自己的花,他直到晚年仍是精华不衰,写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豪迈诗句。特别是十四年后再次被皇帝召回长安时,在这个只要少许低头便可改善自己困顿境地的机会面前,刘禹锡又一次来到玄都观,看着枯死的桃树和满地的野葵燕麦,再一次吟唱道:“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花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这在今天看来,简直就是任性。直至临终,也不放弃自己的信仰,写下了《子刘子自传》。

刘禹锡的任性,使得皇帝不高兴了,权臣不高兴了,他们不愿意被讽刺为菜花,于是刘郎这朵桃花就又被遣送他乡。

在这个诗人多如星辰的时代,刘禹锡因为任性,一直固守着自己桃花开放的时序观,决心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散发自己的芬芳。正是因为他任性,才让他诗名远扬,一如他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所言,他那首首用心血写就的诗篇和他那不畏威权的诗人气节,如朵朵桃花一样开在了寻常百姓家的庭院,如一只只美丽的燕子飞进了寻常百姓家的堂前。

【信仰】

刘禹锡深信佛教,得其中三昧,在很多年以后他还说,写诗的人应该“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董氏武陵集纪》),前句即指语言的简练与含蓄,后句即指主体的观照与冥想。所以他一方面重视通过锤炼与润饰使诗歌的语言既精巧又自然,而反对多用生僻字眼,提出“为诗用僻字,须有来处…… 后辈业诗,即须有据,不可率尔道也”(《刘宾客嘉话录》);

《为学》原文以及翻译 篇10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译文

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指王定国),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与柔美聪慧的佳人(指寓娘)与之相伴。人人称道那女子歌声轻妙,笑容柔美,风起时,那歌声如雪片飞过炎热的夏日使世界变得清凉。

你(指寓娘)从遥远的地方归来却看起来更加年轻了,笑容依旧,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问你:“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赏析

上片总写柔奴的外在美,开篇“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描绘王定国丰神俊朗,柔奴的天生丽质、晶莹俊秀,两人真是天造地设的双璧人。该句使读者对她的外貌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真切而又寓于质感的印象。

第三句“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这句的意思是: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使政治上失意的主人变忧郁苦闷、浮躁不宁而为超然旷放、恬静安详。苏词横放杰出,往往驰骋想象,构成奇美的.境界,这里对“清歌”的夸张描写,表现了柔奴歌声独特的艺术效果。

上一篇:浅谈师生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文档下一篇:大学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