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

2024-10-23

东汉(通用10篇)

东汉 篇1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执教:冠县清水中学 路银萍

【学习目标】

1.知道东汉建立的基本史实,理解“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知道东汉衰败的原因。

2.通过讨论“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相同点及启示,培养对历史现象分析、归纳和表达的能力。

3.通过对东汉兴亡原因的分析,认识到统治者的统治政策对王朝的兴衰有重要的影响。

重点: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专权的影响。难点:从东汉兴亡中得到启示。【教学流程】

一、导入:

由《中华历史五千年》主题曲《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歌曲及视频导入本课。我们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在这一历史长河中,经历了许多朝代的兴亡更替,但统一是始终不变的追求,而秦汉奠定这个统一大家庭的基础,我们前面学过了秦朝和西汉,下面让我们穿越到东汉来感受东汉的兴亡事。

二、新授: 第一板块:初识东汉

请同学们速读教材并把你认为重要的内容标注出来(4分钟)。并给学生鼓励,相信你的预习能力!加油!

第二板块:感受东汉

分两篇章来进行学习:兴盛篇和衰亡篇。兴盛篇包括王朝建立与光武中兴;衰亡篇包括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和黄巾起义。

兴盛篇

王朝建立:指导学生讲出东汉的建立情况,教师进行补充。通过讲述,知道从西汉灭亡到东汉建立的基本脉络并掌握东汉的建立情况。

光武中兴:

1.假如你穿越到东汉初年成为汉光武帝,面对以下情况,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改变现状呢?出示材料:

(1)东汉初年,田野荒芜,人口锐减,经济濒临崩溃。天灾非但频繁,而且特别严重,建武二年甚至发生“人相食”的惨景。各地“狱多冤结”罪犯”家属是要被没为奴婢的。奴婢增多,使东汉初年的社会劳动力奇缺,影响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2)东汉初,县官吏职所置尚繁,吏治不完善,一批贪官污吏残害百姓,致使“生灵涂炭,无所依诉”。

由学生分析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出示光武帝采取的措施。教师补充说出第三条措施。明确:A、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

B、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C、允许少数民族内迁,缓和社会矛盾。

指导学生识记后找三名学生板书措施。教师指导记忆方法。2.出示下面材料,比较分析得出光武中兴的表现。材料1:(东汉初)百姓虚耗,十有二存。——《后汉书 光武帝记》 材料2:(光武中兴时)马放牧,邑门不闭„四夷宾服,家给人足。——《后汉书 光武帝记》

出示“东汉宅院画像砖”和“东汉击鼓说唱俑”说明东汉的兴盛。

3.指导学生比较光武中兴和“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有何相同点?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教师评价补充。

衰亡篇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出示东汉后期十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其寿命表格,并指出汉皇帝的即位年龄平均为9.5岁;他们的平均寿命是24岁。以谈话的方式说明东汉后期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并引导学生说出危害。

2.出示材料: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认识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使政治腐败。

出示材料:

材料1: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说他是“跋扈将军”,梁冀居然令人在面食中下毒,毒死了他。

材料2:(元嘉元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永兴二年)蝗灾为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建宁三年)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

阅读这两则材料,面对这种情况,你觉得百姓会怎么做? 黄巾起义:

出示关于黄巾起义的问题:背景、时间、领导人、宗教、结果和影响,请同学们抢答,检测一下预习能力。

第三板块:反思东汉

回到现实中来,我们生活在新中国,毛泽东使我们中华民族站起来了,邓小平使我们富起来了,今天我们在习近平的领导下要实现中国的强国复兴梦,东汉的兴亡对我们实现这一梦想有何启示呢?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

归纳总结:看板书师生共同总结

三、当堂:

看下面的文字,并找出错误。

西汉后期,朝政腐败,公元9年外戚张角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公元前25年,西汉宗室刘邦建立东汉,他巩固统治,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汉武中兴”。

东汉中期后,即位的皇帝大多年迈,导致外戚权力膨胀,后来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走向衰亡。

东汉后期,天灾人祸,时局动荡,184年,经过精心策划,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爆发了,使东汉一蹶不振。

东汉 篇2

一、东观概说

东观是东汉中后期著名的官府藏书机构, 依据《后汉书·班彪传》、《后汉书·儒林列传》及《通典·职官八》, 认为“东观始建于光武帝末年或明帝初年”[1], 自章帝、和帝以后东观成为官府藏书的中心, 到安帝时期达到繁荣。

东观位于东汉洛阳宫的南宫, 建筑巍峨、高大华丽, 环境幽雅, 规模宏大。据元《河南志》卷二引陆机《洛阳记》载:“东观在南宫, 高阁十二间。”东汉李尤的《东观铭》描述东观“房阔内布, 疏绮内陈, 升级三条, 贯敞七门。是谓东观, 书籍林泉。列侯弘雅, 治掌艺文。”《东观赋》载:“东观之艺, 孽孽洋洋, 上承重阁, 下属周廊, ……道无隐而不显, 书无缺而不陈。览三代而采宜, 包郁郁之周文。”[2]从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看出, 东观的建筑威严, 档案、图籍丰富, 在当时颇负盛名, 士人、官吏莫不向往。

二、东观的管理及官员设置

东观作为官府藏书机构, 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 据《太平御览·职官部》卷233引《东观汉记》载, 汉桓帝延熹二年 (159年) 初, “置秘书监, 掌典图书, 古今文字考核异同。”这是我国有藏书管理机构的正式记载。自此, 秘书监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管理图书的中央机构列入了国家的职官体系。

东观官员的设置, 史籍鲜有记载。但据《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永平五年 (62年) , 班固任校书郎, 又升迁为兰台令史, 这是官府藏书管理官员的最早记载。兰台是当时的另一藏书机构, 兰台令史是官府藏书机构的管理官员。据此推断东观作为东汉中后期盛极一时的藏书机构, 也一定设有官员进行管理。笔者通过对《后汉书》中史料的梳理, 得见东观的官职有东观郎、校书郎、校书郎中等。如李胜曾为东观郎, “尤同郡李胜, 亦有文才, 为东观郎。”[3]窦章曾为校书郎, “康遂荐章入东观为校书郎。”[4]马融曾为校书郎中, “永初四年, 拜为校书郎中, 诣东观典校秘书。”[5]无论是东观郎, 还是校书郎、校书郎中, 都不是东汉设置的正式官职, 对此杜佑分析十分恰当, “盖有校书之任, 而未为官也, 故以郎居任, 则谓之校书郎, 以郎中居任, 则谓之校书郎中。”[6]

东观虽于汉光武帝时期就已经设立, 但真正大量委任校书郎或校书郎中却是在汉和帝以后, “永元十三年春正月丁丑, 帝幸东观, 览书林, 阅篇籍, 博选术艺之士以充其官”[7]可谓其佐证。并且东观校书郎的任命非常灵活, 途径有三:一为别人举荐, 如汉安帝时期的窦章, 汉桓帝时期的崔寔等;二为直接任命, 如汉安帝时期的马融等;还有奉原职兼事校书, 如汉安帝时期的张衡等。其三, 东观校书郎除承担“整齐脱误, 是正文字”的校正职责外, 还承担着“著作东观”的重要职责。

三、东观的重要职能

1. 藏书。

藏书是东观的最基本的职能, 东观主要收藏历朝注记、尚书所掌档案以及功臣功状和前朝旧典等档案资料。据《隋书·经籍志》载:“光武中兴, 笃好文雅, 明、章继轨, 尤重经术, 四方鸿生巨儒, 负帙自远而至者, 不可胜算。石室、兰台, 弥以充积。又于东观及仁寿阁集新书, 校书郎班固、傅毅等典掌焉。”东观藏书量十分丰富, 被贯以“书林”[8]、“老氏臧室、道家蓬莱山”[9]的美称。故李贤注说:“老子为守臧史, 复为柱下史, 四方所记文书皆归柱下。事见《史记》, 言东观经籍多也。蓬莱, 海中神山, 为仙府。幽经秘录并皆在焉。”不过, 东观的藏书大约是在东汉章帝、和帝以后才逐渐丰富的, 据《史通·史官·建置篇》载:“自章和已后, 图籍盛于东观。”到了东汉末年, 社会动荡不安, 战乱连年, 官府藏书遭到了严重的损失, 东观也不例外。如汉献帝初平元年 (190年) , 董卓奉汉献帝从洛阳迁回长安, “移都之际, 吏民扰乱, 自辟雍、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诸藏典策文章, 竞共剖散, 其缣帛图书, 大则连为帷盖, 小乃制为縢囊。及王允所收而西者。裁七十余乘, 道路艰远, 复弃其半矣。后长安之乱, 一时焚荡, 莫不泯尽焉”[10]。

2. 校书。

校书是汉代图书藏书机构的基本职能之一, 东汉时期东观中的校书活动是十分频繁的。《后汉书·安帝纪》载:“诏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 整齐脱误, 是正文字。”《后汉书·文苑列传》记载高彪“后郡举孝廉, 试经第一。除郎中, 校书东观。数奏赋、颂、奇文, 因事讽谏, 灵帝异之。”《后汉书·吴延史卢赵列传》记载卢植“岁余, 复征拜议郎, 与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蔡邕、杨彪、韩说等并在东观, 校中书《五经》记传, 补续《汉记》。”《后汉书·马融列传》载:“永初四年, 拜为校书郎中, 诣东观典校秘书。”《后汉书·蔡伦列传》载:“元初四年, 帝以经传之文多不正定, 乃选通儒谒者刘珍及博士良史诣东观, 各雠校汉家法, 令伦监典其事。”显然, 东观的校书活动是经常之事。但较为大规模的是东汉灵帝时期, 蔡邕等学者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校书活动。据《后汉书·蔡邕列传》载:建宁三年, ……召拜郎中, 校书东观, 迁议郎。邕以经籍去圣久远, 文字多谬, 俗儒穿凿, 疑误后学。熹平四年, 乃与五官中郎将堂谿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 (册) 于碑, 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 其观视及摹写者, 车乘日千余两, 填塞街陌。蔡邕亲自“书册于碑”的即为著名的“熹平石经”。这对后世历史文献学、校勘学以及经学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东观的校书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中国古代典籍的真貌, 为后世学术、文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文本依据。

3. 著书。

“汉之兰台及后汉东观, 皆藏书之室, 亦著述之所。”[11]东观丰富的藏书, 为东观著书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一大批名儒硕学受帝王之命在东观著书立说, 对此《后汉书》中多有记载。如《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载:“永宁中, 邓太后召毅及騊駼入东观, 与谒者仆射刘珍著中兴以下名臣列士传。騊駼又自造赋、颂、书、论, 凡四篇。”《后汉书·张曹郑列传》载:“章和元年正月, 乃召褒诣嘉德门, 令小黄门持班固所上叔孙通《汉仪》十二篇, 勑褒曰:‘此制散略, 多不合经。今宜依礼条正, 使可施行。于南宫、东观尽心集作。’褒既受命, 乃次序礼事, 依准旧典, 杂以五经谶记之文, 撰次天子至于庶人冠婚吉凶终始制度, 以为百五十篇, 写以二尺四寸简。其年十二月奏。”《后汉书·吴延史卢赵列传》载延笃在桓帝时“以博士征, 拜议郎, 与朱穆、边韶共著作东观。”《后汉书·张衡列传》载:“永初中, 谒者仆射刘珍、校书郎刘騊駼等著作东观, 撰集《汉记》, 因定汉家礼仪, 上言请衡参论其事, 会并卒, 而衡常叹息, 欲终成之。及为侍中, 上疏请得专事东观, 收捡遗文, 毕力补缀。又条上司马迁、班固所叙与典籍不合者十余事。”这些名人学士利用东观丰富的藏书, 创作了许多著作, 其中一部分是受帝王之命而创作的御用文学, 如赋、颂一类歌功颂德的文学作品。《后汉书·李尤传》载:“和帝时, 侍中贾逵荐尤有相如、杨雄之风, 嘲诣东观, 受诏作赋, 拜兰台令史。”李尤《东观赋》、《东观铭》大约就创作于此时。另一部分则是受帝王之命著述的史书或传记, “中兴之史, 出自东观。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汉记》 (因在东观创作, 所以又称《东观汉记》) 。东观著书不但丰富了当时的文化生活, 而且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4. 育人。

西汉、新莽、东汉铜镜 篇3

本文收录的该时期的铜镜可分为龙纹镜、凤纹镜、星云纹镜、花瓣纹镜、博局纹镜、连弧纹镜、四灵纹镜、禽兽纹镜、龙虎纹镜、画像纹镜等。

龙纹镜(图1)、凤纹镜,镜型较薄,窄边上卷,帝有战国铜镜特点;纹饰的形态亦为战国风格。星云纹镜(图2)为西汉新出现的镜类,由乳突状小枚和弧线构成图案,其流行年代为西汉中期。花办纹镜,也称草叶纹镜,四乳八组花办构成,并有“长毋相忘”吉祥语。出工资枓表明,此类镜为西汉早甲期主要流行的镜类之一。

透光镜是上海博物馆馆藏铜镜中最为特殊的一类,共有两枚,装饰连弧纹,并铸有吉语。一枚为“见日之光透光镜”(图3),另一枚为“内清以昭明透光镜”。镜面皆光亮平滑,仍可鉴人,镜面在阳光或直射光线的照射下,镜面的反射光能映射出与镜背花纹相对应的图像(图4)。

历史上对透光镜的描述,最早见于隋唐之标王度的《古镜记》,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透光镜,并推广其原理和制作方法。在此后的几百年中,通过外学者的下懈努力,终于在20世纪的70年代,弄清了其甲的奥秘。发生这种现象是由于在铸造冷却和加工研磨过程中产生的应力,使镜面产生了与镜背纹饰相应的起伏不平,这种现象目测是很难察觉的,更没有手感。当光线照射时,通过光程放大,平整处是折射光,拱起处是漫反射,镜面与文字线条相应不均匀,产生了与镜背花纹相应的效果,导致了类似透光的效果。

四灵镜,出现于西汉晚期,所谓四灵就是青龙、白虎、朱萑、玄式,分布于钮的上下左右四个方位,间隔以乳突状枚,纹饰以凸起的线条构成,非常流畅。

鸟兽镜;流行于东汉,装饰有各种禽鸟和瑞兽,并设置多枚,纹饰环镜钮,形成一圈狭长的纹饰带。

四神、禽鸟、瑞兽等装饰于铜镜,这是西汉晚期开始出现的重要变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影响了铜镜的纹饰题材。

上海博物馆所藏的莽铜镜中有一枚纪年镜,为“始建国天凤二年常乐富贵镜”,天凤二年即公元15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枚“始建国二年新家镜”,始建国二年为公元10年。据目前所知,最早的纪年镜为西汉时期的“居摄元年镜”,1926年朝鲜平壤出工,现藏于日本。

博局纹镜是西汉时期兴起的新镜种,“大乐贵富博局纹镜”,兽钮,置双线方框;内铸铭文。方框外为博局纹,间饰龙纹。镜体较薄,窄缘卷起,具有西汉早期铜镜风格。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妻寞绾墓、长沙月亮湾1号墓均有出土。寞绾应葬于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以前,因此,博局纹镜至迟出现子西汉中期。从出土资料看,博局纹镜盛行于新莽和东汉早中期。

博局纹镜又称规矩镜,规矩镜这一命名由梅原末治首先使用,粱上椿在《岩窟藏镜》中引用,以后我国学者沿用了很长的时间; 西方学者因其构图似西文字母TLV,故称之为TLV镜。

对“博局纹”含义的解释,从20世纪初开始,很多中外学者都进行过探讨,提出过许多解释。梁上椿在《岩窟藏镜》中对当时的一些看法有所论述:干山干次郎认为是由草叶镜之草叶幻变而成,后藤守一赞同并引用了此说;而加尔贝克(Karlbeck)则认为来源于时代较早的纯地纹兽纹镜之兽纹,梁上桩赞同并认为与山字镜之山及细地纹亦有深切的渊源。此外,还有宇宙说、明堂宫庙等建筑象征说、宗教意义说等。

也有许多学者则认为,这类纹饰与六博局有关,或来源于六博局。早在1918年中山平次郎在《百式支那镜鉴沿革》中,推测可能与六博局有关;驹井和爱在《考古学杂志》1943年33卷第2期撰文认为是六博局;1945年。1952年杨联升两次在美国《哈佛亚洲研究》著文,根据汉画像石上的六博盘以及绍兴出上“仙人六博”镜铭文,进一步论证了这一观点。国内学者也注意到这个司题,1957年王士伦先生提到江苏江都汉墓出工的六博棋局,用朱色画出的线条,与铜镜上的规矩纹一模一样。1979年熊传薪先生根据马王堆等地出土六博上的图案,提出铜镜的纹饰即为六博局,规矩纹应改称为博局纹镜。1986年传单有先生根据考百资料,详尽论证了博局、博戏:以及博局镜与博戏的相互关系。1987年周铮先生从中国历史博物馆旧藏的铜镜拓本中,发现新莽时期的博局纹镜,铭文中有“刻娄(镂)博局云不羊”的词句。从“刻娄(镂)博局”得知,铜镜上的纹饰即力博局纹,更进一步明确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博局纹镜的观点现在已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图5)。

对博局图案的内在含意,学术界也进行了一些讨论,李学勤先生根据河北平山战国中山三墓陪葬墓出土的博局石板,结合成国时期鲁国人尸佼所著《尸子》中的一条佚文“八极为局”,认为这种图案具有术数意义,象征天字框架,体现古人的宇宙观。《淮南子·天文》有二绳、四仲、四钩之说,与这种图案也有联系。

画像镜是东汉时期开始流行的新镜类,一般铸作精良,纹饰采用高浮雕技法,图案隆起凸出,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生动的视觉效果。从出土资料看,画像镜以浙江绍兴出土最多,从镜铭判断,其主要产地在吴、会稽和武昌。画像镜有两类,人物画像镜和神像,龙虎画像镜,后者也称为神兽镜。上海博物馆所藏画像镜按纹饰内容可分为龙虎画像镜,伍子胥画像镜,羽人骑兽画像镜、神人神兽画像镜、车骑神兽巨像镜、神人车马画像镜等。永康元年(167)神人神兽画像镜、中平四年(187)神人神兽画像镜铸造精湛,纹饰华丽无比,两镜纹饰大体相近,均为东汉纪年镜中的绝佳珍品。

上海博物馆所藏画像镜中有—枚东汉神人神兽画像镜(图6),纹饰鎏金,是比较少见的铜镜。铜镜采用金饰工艺始于战国,如传洛阳金村出土的错金银狩猎纹镜。馆藏透空镶嵌几何纹方镜等,但多为局部纹饰错金。西汉以后,则出现了镜背纹饰大面积鎏金的装饰。1978年湖南长沙杨家山304号墓出工的鎏金博局纹镜(图7),1952年长沙出工的鎏金中国大宁博局纹镜,时代均为西汉;1954年长沙黑槽门2号墓出土的鎏金博局纹四灵镜,1971年湖北鄂州鄂钢工地出土的鎏金画像纹镜,时代皆为东汉,后者和上海博物馆所藏鎏金画像镜比较相似,从纹饰、形制及镜铭看,两镜在年代上要比长沙黑槽门墓2号镜晚一些,当在东汉中期以后。

重列式画像镜,纹饰自上而下分段排列。建安十年(205)神人神兽匡像镜,纹饰分五列,共铸有十三神人。十二神兽,纹饰颇为清晰。目前可见到的建安纪年的重列式画像镜有:建安元年、六年、七年、八年、十年、十九年、二十二年、二十四年,其中以建安十年为多见。八子神人神兽画像镜,纹饰分为上下三列,铸造极为精良。故宫博物院藏有—枚,陕西曾出土三枚。

东汉时期流行—种装饰有四叶纹的铜镜,钮座外有四出叶瓣将纹饰分为四等分,按纹饰有凤纹、兽首纹等。长宜高官凤纹镜(图8)装饰四组对称的凤纹,并铸有“长宜高宫”等吉语;安徽霍丘张家岗东汉末期墓出工—镜。纹饰与此镜同(图9);而铸铭为“位至三公”的钼镜,河南洛阳中外路4701号墓也有出土。这类四叶纹镜多纪年铭,计有永寿。延熹、永康、建宁、熹平、光和、中平等,大多集中于东汉晚期桓帝、灵帝时期。

历史成语典故东汉时期 篇4

一天夜里,一个小偷溜进了陈实的家里,躲在房梁上,被陈实发现了。他没有喊叫,装着没有看见一样。他穿好衣服后,就把儿孙们叫醒来到自己住的房间里,非常严肃地对他们说:“你们长大了一定要爱惜名声,从严要求自己,不能做那些损害别人的事。有些人原来并不坏,而是对自己放松了要求,染上了坏习惯,慢慢地变坏了的。这些人如果严格要求自己,也可以做君子的。”陈实说到这里,马上用手指向房梁上边说:“你们看,梁上的那位君子堕(duò)落到了这般地步,是慢慢地变成的啊!”

躲在梁上的小偷听到后,又惭愧,又惊慌,连忙从房梁上跳下来,向陈实磕头认罪。陈实的儿孙们要找绳索捆绑小偷,但被他制止了。陈实见小偷苦苦求饶,便说:“看你这个样子,并不像个坏人,你大概是因为生活上贫困,才不得不这样做的吧?”说完,让家人取出两匹绸缎,送给小偷,劝他改邪归正。小偷痛哭流涕,感恩不尽地一再表示今后绝不当小偷了,要重新做人。

百家讲坛东汉开国讲稿4 篇5

此时王莽部队与刘演作战的领导者一个叫甑阜,另一个叫梁丘赐。甑阜是南阳太守,梁丘赐是他的署政,当初刘秀与李通在宛城计划起义准备劫持的那两个人就是他们俩。这时候甑阜和梁丘赐刚打完小长安,士气也很高涨,这两个人带领精兵10万,渡过黄准河到达彼水,在这两条河之间安营扎寨。并且还做了个惊人的决定,把粮草辎重都留在自己的后方,把回去的桥给拆了,结果他们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刘演打了一棍子,刘演带领一支奇兵趁着夜色,绕过甑阜和梁丘赐的大军,到他们后面放辎重的地方(蓝乡),那天是公元22年的大年三十,刘演这支骑兵拿下了蓝乡,夺取了他们的辎重,第二天一早,就从河的这边发动猛烈的进攻,那边王常带领的下江军攻击梁丘赐,从早上打到中午,当初的决心一下子变成了担心,甑阜那边也不行,得知甑阜和梁丘赐被打败后,王莽的别一支大军也过来了,这支大军的主帅叫严尤。严尤得知甑阜和梁丘赐战败,而且被刘演杀了,就赶紧准备一支部队,准备占领宛城,结果刘演这次也玩了个绝,把整个部队的锅全砸了,借着高涨的士气在育阳城下就截住了严尤的部队,把严尤的部队打跑了,斩首3千多人,打完这仗,刘演就带着部队围住了宛城,自号为柱天大将军。打完这次仗后,名声大振,两个多月时间,就有了十几万人,这时汉军决定,准备立一个皇帝,按说这个皇帝非刘演不可,因为刘演做皇帝有几个优势:一是,最先发难的。二是最先联合的。三是最有名气的。四是最卖力气的。

就在刘演包围了宛城之后,绿林军通知他去春陵开会,绿林军的将领们说我们决定要立一个皇帝。这个皇帝不是刘演,更不是刘秀,是刘玄。刘玄究竟是什么样一个人呢?刘玄也是春陵这边的刘家宗室子弟,也都是长沙王刘发传下来的。长沙定王刘发的儿子,是春陵节侯,刘秀和刘演这一脉是从春陵节侯的小儿子这传过来的,刘玄是春陵节侯的长子传下来的。刘玄早年间为了给弟弟报仇,召集也几个门客,打了官府(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所长),刘玄就跑了,官府就把刘玄的父亲抓了起来,刘玄为了营救自已的父亲,就想出来一个办法,诈死,官府听说刘玄死了,就把他父亲给放了,刘玄就只好流浪江湖,后来落草绿林。在绿林军当了个军官叫安集掾。负责募兵的一个军官。后来跟刘秀和刘演合作后,刘玄也跟着打了不少仗,号称更始将军,所义,刘玄皇帝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更始帝。刘玄这人很悬,登基阅兵是吓得满头大汗,刚进长乐宫是不敢正视大臣,不知怎么说话,说出了一句,各位都强了些什么东西。

刘玄于公元23年,改元更始登基当上了皇帝,史称“更始帝”。那刘秀和刘演功勋卓著,为什么当不上皇帝?

绿林军的将士觉得刘演管得太严了,而刘玄有点悬。所义绿林军支持刘玄,刘家宗室和下江军王常支持刘演。但下江军将领支持刘玄,所义刘玄当上了皇帝。刘演当然不肯,他说这个时候不能立皇帝,因为,在山东那边还有一支起义军叫赤眉军,如果他们也跟着我们立一个皇帝,将来我们会打起来。绿林军将领也找不出反驳理由,下江军有一个将领张昂拔剑击地,说这天说的事就这么定了,不能有第二个说法。张昂的出现说明下江军其他将领还是跟新市军,平林军站在一起的,绿林军以绝对的优势压过了宗室子弟的势力。刘演只好妥协了。

百家讲坛东汉开国讲稿整理5 篇6

公元23年,汉军立刘玄为皇帝,正式建立了与王莽对立的汉政权,汉军之后分兵两路,一路继续围攻宛城,另一路向北进攻,连克昆阳等地,汉军的风起云涌让王莽坐不住了,于是从全国各地集结了42万大军,进攻南阳,准备彻底地消灭汉军,这时候汉军的主力还没有拿下宛城,如果王莽的大军打到宛城,里应外合,汉军就会全军覆没。在此生死存亡的关头,汉军的唯一希望就是让驻守昆阳的汉军,缠住王莽大军的主力,为汉军的主力夺取宛城,争取宝贵的时间。然而昆阳城里,只有不到一万的人马,他们所面对的是装备精良的42万大军,那么在这场实力相差悬殊的大战中,刘秀究竟展示了怎样的军事才华?

大军的领军人物一个叫王邑,一个叫王寻,一个是王莽的大司徒,一个是王莽的大司空。而且这个王邑还是王莽亲叔叔的儿子。王寻本来是带了10万人镇守洛阳的,准备跟山东那边的赤眉军打仗的,王莽说这先缓缓吧,一起联军打汉军,汉军这边立皇帝了。另外这支大军中途还汇合了一支部队,这支部队的主将叫严尤,王莽的纳言将军,前面讲过,刘演破釜沉舟打赢的就是严尤的部队。严尤对刘演很了解。

这时候刘秀在干嘛呢?他在昆阳的北边,一个叫阳光聚的地方活动。听说王莽这支大军来了,赶紧带兵退到昆阳,跟昆阳里的大将一块儿商量对策,汉军在昆阳只有几千人,加上刘秀还不到一万人,而王莽42万人,42个人打1个人,昆阳归王凤管,绿林军创始人,刘玄当皇帝后,封他为成国上公。可又说刘秀在大战一开始连个主角都算不上,只能做个配角,因为此时他只是个太偏常将军。所义刘秀首先要解决的事情是,如果让自已说了算,其次才是如何守住昆阳,那么刘秀是如何从配角变为主角的呢?

把昆阳之战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突围求救。昆阳的上上下下将士们听说王莽大军42万人快到了,都不想打了,刘秀忍不住了,刘秀说,我们不能散,我们就这么点人,这么点粮草,我们只有齐心协力,守住昆阳,才能给大部队争取时间,要不然昆阳这儿散伙了,谁都跑不了,而且敌人那边马上就会攻打宛城那边的主力,一天时间汉军就会全军覆没。众将大怒,你一个小小偏将军,也这么说话,恰好在这时候出现了转机,前方的侦察兵来了,说不好了,大军已经要到昆阳了,我们跑不了了,诸位将军说坏了,本来是要跑的现在没时间了,大军来了,怎么办呢,把那个刘秀叫过来吧,看他刚说的,他是不是有什么办法没有啊,这时候的刘秀就解决了他说了不算的问题了。什么办法呢?在昆阳的东边,有郾和定陵那几个地方,还有汉军的一些部队,那些部队虽然很分散,但是我们可又跑过去搬救兵,来救昆阳。刘秀出去搬救兵的人马只有13人,刘秀带队,其中还有他的二姐夫邓晨,李通的堂弟李轶,这13个人趁着夜色,从昆阳城的南门出来,直奔定陵和郾。当时的先头部队10万人已经到昆阳了。到了定陵这些地方,搬救兵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那些将领对自已的利益看得很重,说大家别去守了,大家各守各的,在这种情况下,刘秀给他们出了道选择题,不救,大军一来,你们全玩完,救,打败了敌人,那是有一万倍的金银财宝啊。而且还可又名垂青史。刘秀依靠自己的机智搬来了救兵,但是在刘秀搬救兵途中,昆阳就有可能失守了,或者王莽大军,不理昆阳直接绕道进攻宛城的主力。这两种可能都将刘秀搬来的救兵毫无价值。然而王莽大军的领军人却犯了两个关键性错误,就在刘秀搬救兵途中,昆阳已经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了。

这个阶段叫浴血守城。这支大军的主帅叫王邑,里面有个纳言将军叫严尤。严尤就给王邑提了个很好的建议说,我们现在不要打昆阳,昆阳这个地方,虽然小,但城池坚固,不好打,汉军的主力都在宛城那儿呢,我们应该绕过昆阳直接打汉军的主力,到时汉军的主力一破,昆阳不攻自破。王邑说你说的是很好,不行啊,前几年我曾经去镇压叛军,当时不光把叛军消灭了,而且还把叛军的首领都给杀了,回去之后,皇上不但没表扬我,我还差点没受处分。因为皇上觉得这样干,技术含量太低。应该活捉叛军首领,这才显示我们有本事。这时我们可是42万大军,应该是所向披靡啊。如果我们不打昆阳,那回去皇上肯定饶不了我们。刘秀还在搬救兵途中,王邑这边已经开打了,王邑可以说是用尽了一切实攻城手段,五凤本来想投降算了,得知王凤乞降,主帅又做了个很惊人的决定。王邑说不准投降。严尤说兵法上说围城要给留个缺口,另外,我们的正式比赛是在宛城,没必要在这里浪费时间。王邑又给否了。在昆阳的汉军,在求降不得的情况下,只得拼死一战,在他们的顽强的抵抗下,他们最终等来了刘秀搬来的救兵。然而刘秀搬来的救兵不到一万人,刘秀是如何又弱胜强的呢?战争进入到了昆阳大战的第三阶段,也是转折阶段。

第三阶段叫一骑当千。他先带了一千人,在王莽大军4、5里地的地方,排兵布阵,王邑只带几千人就过去了。刘秀一人当先一下子就斩首数十级,旁边那些将领看到刘秀这么勇猛,也都跟着冲进敌阵,斩首百千级。在刘秀的影响下,这一千人拓败了王邑几千人。战争进入到了第四个阶段。

浅谈东汉“绿”义场之使用 篇7

关键词:核心词,语义场,东汉,绿

本文以《汉书》、《论衡》、《潜夫论》等8种东汉文献为主要资料[1], 旨在研究核心词“绿”之义场在东汉的使用情况。通过考察, 我们发现, 东汉时与“绿”相关的词共有八个:“绿、青、苍、绀、葱、艾、碧、翠。”

一、东汉“绿”的语义场:绿、青、苍、绀、葱、艾、碧、翠

绿:《说文》:“绿, 帛青黄色也。”《诗·邺风·绿衣》:“绿兮衣兮, 绿衣黄里。”毛传:“绿, 间色。”孔颖达疏:“绿, 苍黄之间色。”可知“绿”乃间色, 处于青与黄间。“绿”在先秦使用较少, 于句中多表修饰, 如:

1. 瞻彼淇奥, 绿竹猗猗 (《诗·卫风·淇奥》) 。目前尚未在先秦文献中发现“绿”单用的语例。或许是因“绿”为间色, 我们发现“绿”多用来修饰物体, 而极少表衣物颜色, 目前也仅找到“绿衣”这一例例外。至东汉, “绿”的使用同样并不广泛, 考东汉文献, 也仅发现18例。但与先秦时相比, “绿”此时已能单独使用。

2. 青、绿民所常服, 且勿止 (《汉书·成帝纪》) 。且使用对象比起先秦时已增加不少, 如:“绿箧、绿衣、绿囊、绿韨、绿绶、绿蕙、绿帻、绿车、碧绿”等。

因“绿”为间色、“不正”之色, 在尚纯恶杂的古人心中, 一般以绿色为贱色, 上不得大雅之堂:《汉书·东方朔传》:“董君绿帻傅韝, 随主前, 伏殿下。”颜师古注:“绿帻, 贱人之服也。”又如“绿衣”乃卑贱者之衣。但有一例例外:绿车。《汉书·王莽传》:“车驾乘绿车从。”《蔡琶独断》:“绿车名皇孙车, 天子有孙, 乘以从。”可见“绿车”之尊贵。

但在文化意蕴上, “绿”之一词多数时候都是扮演着不甚光彩的角色。隋唐建立后, 正式把服饰的颜色作为区别贵贱尊卑的一种手段。太宗贞观年间规定:百官中, 三品以上服紫, 四品五品服绯 (深红) , 六品七品服绿, 八品九品服青。以后各朝代均大体沿袭此法。可见, 绿色青色在官场上为低贱之色。当年白居易在《忆微之》中云:“折腰俱老绿衫中”, 以此来形容自己的仕途坎坷, 都身老鬓白了, 却仍屈身于低微的绿衫行列中。而在民间, 这种颜色也是象征着低贱的行业, 尤其是在元明两代, 朝廷律法规定乐人、乐工、伶人, 甚至是娼妓, 都必须要穿绿衣, 戴绿巾, 以此来表明他们卑贱的身份和职业。清兵入关作战时将汉人士兵另行编组, 旗帜一概用绿色, 因此被称之为绿旗兵或绿营, 以表明汉族兵的卑贱地位, 从而有别于满蒙的八旗兵。如我们现在所说的“绿帽子”, 原本是元朝统治者规定在妓院中做事的男子皆头戴绿巾, 以示与正常人的区别, 后来又指某人之妻与他人有不当行为, 被人戴绿帽子是件很不光彩的事。

青:《说文》:“青, 东方色也。”古人把春季属东方, 其色为青, 乃春季植物叶子的颜色。“青”色是很特殊的颜色, 从先秦开始它就不仅指今天的绿色, 亦可指蓝、黑二色[2], 但一般以表绿色者居多。

3. 物生也色青, 其熟也色黄 (《论衡·道虚》) 。“青”在东汉使用较多, 修饰对象较广, 有“青绶、青锁、青门、青黄、青龙、青白、青薠、青虬、青云、青林、青犊、青绀、青气、青盖、青玉珪”等, 此外, “青”还大量与其他颜色词相组合, 构成杂色, 如:“青黑、青紫、青白、青黄”等。

关于“青”的意义演变, 徐朝华先生认为“青”表不同颜色时, 其搭配对象也不同:当“青”表绿色时, 多与自然物搭配;表蓝色时, 多与染织物和天色、发色搭配;当表黑色时, 则是在中古之后, 多与眼睛、头发等搭配[3]。

“青”与“绿”相近, 但与“绿”不同的是, “青”乃正色, 《礼记·玉藻》孔颖达疏引皇氏云:“正谓黄赤青白黑, 五方正色也。”“青”的正色身份, 使“青”披上了“尊荣、高贵”的纱衣, 而与“青”相关的衣物、佩饰等, 也都蒙上此义, 如“青绶”, 乃佩系官印的青色丝带, 亦借指官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 秦官, 位上卿, 银印青绶, 掌副丞相。”“青紫”为高官之服, “青门”乃都城城门, “青琐”亦借指宫门。

传统文化上, 青色与东方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不可分割的关系。许慎在《说文》中便以“东方色”来释“青”。但此种解释却太过玄奥。对此, 顾海芳从东方、日出和生命等三者之间的联系这一角度作出了简单的阐释, 即“青”为生命开始的象征, 同时亦是生命萌动之色[4]。刘熙在《释名》中也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释名·释采帛》:“青, 生也。象物生时色也。”也因此, 《东观汉记·志·礼志》中有这样的记载:“立春之日, 立青幡, 施土牛于门外, 以示兆民。章帝行幸, 敕立春之日, 京都百官皆衣青衣, 令史皆服青帻。”可见, 古人们在春季中的衣饰用物等多以青色为主, 一方面上应天时, 同时又处处彰显着勃勃生机。此外, 青色还象征着祥瑞, 如“青龙”、“青鸟”皆是传说中的祥瑞之物。但汉代以后, 以青衣为卑贱者之服, 由此“青”的地位开始从尊转卑。

苍:《说文》:“苍, 草色也。”《说文·马部》:“骓, 马苍黑杂毛。”段注:“苍者, 青之近黑者也。”可见, 与“青”相比, “苍”在色泽上比“青”更深, 乃深青、深绿色。又,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色为苍。”注:“谓薄青色。”从此处上看, “苍”又可表浅青色。由此而知, “苍”在上古汉语里表青色时有深浅之分, 但从古注上看, 以表浅青为多。“苍”在东汉时的使用并不广泛, 多作人名或地名。考“苍”的诸多用例, 发现“苍”在句中多为修饰。

4. 盖以如意精神为苍犬, 见变以报其仇也 (《论衡·死伪》) 。在修饰对象上, “苍”的使用范围较狭窄, 多见诸如“苍鹰、苍黄、苍黑、苍松、苍天、苍海、苍螭、苍龙、苍梧”等用例, 其中, “苍龙、苍梧”仅为专有名词, 词中“苍”的颜色义已淡化。

在文化上, 因“苍”作为间色———青黑色, 而被赋予了卑贱、低微的内涵。汉代, 因奴仆以深青色巾包头, 故称奴仆为“苍头”, 后泛指庶民。《汉书·鲍宣传》注:“汉名奴为苍头, 非纯黑, 以别于良人也。”

绀:《说文》:“绀, 帛深青扬赤色。”段注:“以纁入深青而赤见于表, 是为绀。”《广雅》:“绀, 青色。”《论语》:“君子不以绀緅饰。”集解:“绀緅紫玄之类。”可见, “绀”为红中带青。在东汉, “绀”的出现频率极低, 目前仅发现三次用例。

5. 时莽绀袀服, 带玺韨, 持虞帝匕首 (《汉书·王莽传》) 。

葱:《尔雅·释器》:“青谓之葱。”注:“葱, 浅青。”《礼记·玉藻》:“三命赤韍葱珩。”注:“青谓之葱。”“葱”在东汉多表植物“大葱”或地名“葱岭”, 表青色例子极少, 至今仅找到七例, 且多以固定形式“青葱”或“葱葱”出现。

6. 翠玉树之青葱兮 (《汉书·扬雄传》) 。

7. 王莽时, 谒者苏伯阿能望气, 使过舂陵, 城郭郁郁葱葱。” (《论衡·吉验》) “青葱”为翠绿色, 表植物浓绿, “葱葱”则表草木青翠茂盛。

艾:原指艾草, 后可表艾草之色。《毛传》:“綦巾, 苍艾色。”孔颖达疏:“艾, 谓青而微白, 为艾草之色。”可知“艾”为青中带白。东汉时“艾”多作“惩戒”或“断绝”义, 表颜色例极少, 目前仅发现三例, 多见于“艾绶”。

8. 帝尝幸其府, 留饮十余日, 赐骄犀具剑、佩刀、紫艾绶、玉玦各一 (《东观汉记·卷十五·传十》) 。

9. 有道之家, 其去者得封, 为鬼之尊者, 名为地灵, 亦得带紫艾青黄 (《太平经·卷一百一十一》) 。

碧:《说文》:“碧, 石之青美者。”本指青绿色的玉石, 后引申为青白色, 即浅蓝[5]1345。“碧”在东汉时使用很少, 当前仅见八例, 多用于修饰玉石, 如“碧玉、碧琳”, 也有少量与其他颜色词相组合。

1 0. 二变色如碧玉, ……四变色如碧绿, 甲缝含银;五变龙首鳌身, 出紫金光, 甲间碧玉。……次变体现青碧色, 鳞络金线 (《太平经·佚文》) 。

翠:《说文》:“翠, 青羽雀也。”原指翠鸟, 后也可指如翠鸟羽毛的青绿色。“翠”在东汉的出现频率不高, 目前仅发现21处用例, 多出于《汉书》。

1 1. 芬树羽林, 云景杳冥, 金支秀华, 庶旄翠旌 (《礼乐志》) 。

东汉文献中除“翡翠”外, 尚有“翠羽、翠帷、翠叶、翠黄、翠盖、翠气、翠凤、翠龙、翠鸟、翠被”等与“翠”相搭配的词, 值得注意的是, “翠盖”中“翠”的颜色义已淡化。

二、意义比较

“绿”、“青”、“苍”、“绀”、“葱”、“艾”、“碧”、“翠”皆表绿色, 但在语义和语用上, 它们之间仍存在些许差别。

首先, 在色泽上, “青”最为复杂, 它一身兼表绿、蓝和黑, 当表绿色时, 为纯色;“绿”为青黄色;“苍”为深蓝;“绀”为红中带青;“葱”为浅青;“艾”为青中带白;“碧”也为青白色, 但因其乃“青色玉石”义引申而来, 故而与“艾”相较时, “碧”多了几分玉石的晶莹剔透之感;至于“翠”, 乃青绿之间。

其次, 在语用上, 以“青”最为灵活:“青”的使用对象极多, 范围最广, 人、动物、植物等等皆可被其修饰。且“青”在句中不仅可作主语、定语, 还可作谓语, 既能单用, 亦能与其他语素相组合。“绿”次之, 于句中多作定语, 少量可作主语, 其修饰对象多为衣物、布料、帐帷等物, 不单用。“葱”再次之, 其出现率虽低, 但于句中多作谓语, 少量可作定语。而“苍”、“绀”、“艾”、“碧”、“翠”则使用极少, 目前仅发现作定语的用例, 且多以固定形式出现。

最后, 在语义色彩上, 八词之中, 唯“青”乃正色, 故以其为尊。

东汉时期, 与“绿色”有关的词为“绿”、“青”、“苍”、“绀”、“葱”、“艾”、“碧”、“翠”。其中“绿”、“青”、“苍”、“绀”本身即为颜色词, 而“葱”、“艾”、“碧”、“翠”则是由带有绿色的具体事物逐渐引申出单独表“绿”的义项。在文化内涵上, “绿”和“苍”为间色, 被人为地赋予了卑贱之义, 为身份低下者使用。而与之相反, “绿”作为五正色之一, 却成为尊贵的象征。颜色的不同, 引出了使用者地位的不同, 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东汉时期等级制度的森严。

参考文献

[1]这八种语料是:《汉书》、《论衡》、《潜夫论》、《东观汉记》、《申鉴》、《太平经》、《新论》、《风俗通义》.

[2]张清常.汉语的颜色词[J].语言教学和研究, 1991 (3) .

[3]徐朝华.析“青”作为颜色词的内涵及其演变[J].南开大学学报, 1998 (6) .

[4]顾海芳.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分析[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4) .

东汉政府的廉政监察 篇8

刘秀建立东汉后,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在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还大力加强了监察工作。在监察机构的组织形式上,有两点与西汉中后期不同:一是基本取消了丞相司直这一职司监察的官员;二是在县一级设廷掾为监察官,每县将所辖各乡分为五部,每部派一名廷掾负责监察部内各乡官员。这是地方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备的表现。同时,东汉初期的监察在职能上,即整肃吏治、打击贪赃枉法上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鉴于西汉后期监察削弱,无法防止吏治腐败、外戚专权的教训,刘秀在称帝建国后,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廉政监察:

第一,提高监察官的地位。东汉刚建立,刘秀便于建武元年“特诏”御史中丞、司吏校尉和总揽政务的尚书令一起,在朝会时“皆专席而坐”,自此,这三名官员被朝野上下“号为三独坐,言其尊也”。在这备受尊宠的“三独坐”里,东汉两名最主要的监察官员——御史中丞和司吏校尉皆在其中,占据了两个席位,俨然凌驾于众官之上,地位颇为显赫。

第二,增强监察官的权力。按照西汉的规定,对地方郡国两千石长吏中违法不称职者,刺史不能擅自处置,要先报三公。东汉一建立,刘秀便改变这一旧制,使刺史可以直接向皇帝弹劾奏免两千石长吏,大大增强了刺史的权力。而作为御史府一般官员的侍御史,有权处置比自己秩品高的文武官员。如当时任侍御史的杜诗,得知将军萧广放纵士兵,暴横民间,百姓惶恐,就写信劝告萧广立即纠正,还以状闻。

第三,对监察官员履行职责的行动,特别是纠举贵戚重臣给予大力支持和鼓励。东汉前期的统治者吸取了西汉因限制和打击监察官员,最后被外戚夺取政权的教训,一反西汉后期所为,大力支持敢于纠举不法、弹劾奸邪的监察官员,给他们提拔奖赏以示鼓励。如刘秀时,鲍永任司隶校尉。刘秀的叔父刘良身为赵王,与右中郎将张邯争道于城门。鲍永知道后,劾奏刘良“无藩城礼,大不敬”。尽管刘良对刘秀有抚养之恩,但鲍永的弹劾仍然得到刘秀的支持。鲍永死后,刘秀以其子鲍昱为司隶校尉,以示对正直监察官员的支持和鼓励。这种支持和鼓励对东汉前期监察职能的顺利实施起了很大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廉政建设,取得了“朝廷肃然,莫不戒慎”的效果。

刘秀对监察官员的支持曾引起许多权臣的反对,但刘秀并未因一些大臣的反对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因为他懂得监察职能的顺利实现对巩固东汉新政权的极端重要性。此外,东汉前期的统治者还多次专门下诏,令监察官员尽力职守,督察非法,将贪赃枉法的官员上报朝廷处置。上述几项措施的实行,使这一时期的廉政监察对吏治的改善和政治的清明起到了积极作用,使东汉前期至明帝时出现了“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的繁荣稳定局面。■

百家讲坛东汉开国讲稿整理2-3 篇9

王莽是怎样一个人呢?王莽就是一个失败的改革家,说的不好听他就是个乱臣贼子,谋权篡位。我们看他篡位的这一年,老百姓的日子都苦到了什么地步。据史料记载,这一年,全国闹了巨大的饥荒,关中人想食之,人吃人的悲剧每天都在发生,面对这些灾荒,王莽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呢?他采取的办法很荒唐,他叫他的下属发明一种新型食品,叫做酪,是一种草木煮成的硬块。王莽也让下面的政府组织救灾,发救济款,赈灾粮,但是下面的官吏是层层拔毛,这些粮和钱根本到不了老百姓手中,有的官员还拿救灾粮到市场上高价去卖,把这些钱当作自己省下的政绩。王莽还把这些人赐爵封城,政府不但不帮他们还起来剥削他们,压榨他们,继续地欺骗他们。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好起来反抗。

刘秀在28岁这一年,天灾加上人祸,致使人们吃不上饭,生活已经忍无可忍,而刘秀还在过着自己的农民生活,那么刘秀在等待什么呢?最终一件神秘的事情促使了刘秀起兵,那么是谁告诉刘秀这件神秘的事情呢?刘秀的大哥刘演的这些孤朋狗友,也没饭吃了,出去偷菜了,官府在查办此事的时候,牵连到了刘秀。刘秀没办法出去避避风头,去新野县,投奔他那二姐刘元,二姐夫邓晨。刘秀这一年,庄稼种的还可以,不但够自已吃,还可以拿到集市去卖,碰到了一个人叫李通(祖辈在替王莽研究箴语),对他说了一句箴语:你是皇帝。就在刘秀想干一番事业的时候,对他说出“刘氏当兴,李氏当辅”的李通却面临了灭门之祸。刘秀跟李通制定了一个计划,在立秋这一天,各地官员都组织起来,一块去郊区骑马,打猎,他们两个就想在这一天,劫持南阳郡的前队大夫,以及他的属正,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这件事有两个条件:一是刘演要同意,二是保密工作要做好。李通在做这准备工作时,保密工作没做好,结果一家64口被焚尸宛城,李通自已跑了。刘演同意了,然后组织全族人参加他的起义。

第三讲 汉军出世

刘秀和刘演在南阳郡起兵,向王莽发难,这支部队都是由南阳春陵的宗室子弟组织成的,这支亲友团部队也有本身的一些不足,一是不好保护,二是不好管理。

起初刘秀和刘演还打了几个胜仗,可是不久,刘演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差点导致全军覆没,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场战争呢?当时是这样的,汉军攻占了棘阳,刘演决定下一站要攻打宛城,宛城是南阳郡的首府,犯了军事上的冒进错误。带着全军从棘阳出发,直奔宛城,没想到这支部队还没到宛城,中途在小长安聚就被截住了,小长安这个地方虽然小,但这地方雾出奇地大,就是大雾中,王莽的部队突然杀了出来,把刘秀他们打了个措手不及。刘秀在败逃的时候骑着一匹马往外跑,跑着跑着刘秀发现前面有一个人,他的妹妹刘伯姬(他有两个哥,两个姐,一个妹妹),刘秀赶紧把她拉上马,两个人共骑而奔,跑着跑着刘秀又看到了前方有几个熟悉的人影,他的二姐刘元正带着三个孩子,往前跑。刘秀赶紧下马让二姐上马,刘元没有上马,非常平静地对刘秀说:行了,马只有一匹,你们救不了我们,你们快走吧,总比都死在这好吧。

刘秀没办法,后有追兵,刘秀只好带着自已的妹妹刘伯姬狂奔,追兵到,刘秀的二姐,和三个外甥女均被杀害了。

小长安战败后,刘演、刘秀收拾残部,逃回到棘阳城,保住了最后的有生力量。但是起义军内部士气低落,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另外两支跟刘秀他们联盟的部队,新市军、平林军这时候竞然准备撤出。这两支部队都是绿林军的分支,为什么这两支部队当初要与刘秀他们联合作战呢?

这一切还得从绿林军的由来说起。刘秀跟绿林军合作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兄弟姐妹人数少,王莽的部队人又太多了,那么绿林军为什么要和刘秀他们(柱天都部)合作呢?这得从绿林军的发展史说起。

绿军发展的四个时期:一是起步期,王莽年间出现了很多难民,在湖北荆州一带,很多人没饭吃,就去野地挖野荸荠吃,很多人就去野地里面抢,经常出人命,官府也不管,有两个人就出来管事,一个叫王匡,另一个叫王凤。就出来维持秩序,这样就形成一个几百人的组织,绿林军这就算起步了。

二是增长期。绿林军就发展到了几千人,光野荸荠不够吃,就出去烧杀抢掠,抢来的财物就藏在绿林里边,这是绿林的增长期。

三是成熟期。公元21年,也就是刘秀起兵的前一年,当时王莽听说“野荸荠协会”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就派荆州牧带领两万精兵过来镇压,结果反而被绿林军打的大败。这个时期绿林军规模发展到了5万的规模。

四是衰退期。公元22年,刘秀起兵的这一年,有一场瘟疫在绿林军内部疯狂地传播,5万人一下子死了一半,几个首领商议,分头行动,这样就出现了两去部队,一支叫新市军,另一支叫平林军。这两去部队正好跑到南阳,刘秀和刘演最早联合的就是这两支部队,联合之后,他们力量就强大了一些,前面也打了几场胜仗,但矛盾很快就出来了,绿林军的人嫌财物不均,这时候刘秀跟宗室子弟召开了一个会,把他所得到的财物全部分给绿林军。

小长安战败之后,刘秀的兄弟姐妹因为有恢复汉室的这个目标,所义他们是有决心与王莽的部队继续战斗的,而绿林军是被逼无奈才造反的,所义新市军和平林军在小长安战败后,一看势头不对,就想逃回山中继续做强盗。正好这个时候听说绿林军下有一支部队叫下江军,转战宜秋,也在这附近了,刘秀和刘演去了一趟下江军,去找他们联合。下江军的主将叫王常,刘演就和王常谈合作,结果同意了,合作的原因跟绿林军与刘秀他们合作的原因一样:一是刘汉后裔身份,二是课堂能带来实际利益。

东汉 篇10

我们来看看这三个皇帝是怎么来抢天下的?

第一个皇帝刘玄,刘玄是公元23年2月当的皇帝,在目前所有皇帝当中是继位时间最长的,我们给他定位为资深皇帝。第二个皇帝刘秀,刚刚登基,刘秀团队是积极向上的,我们给他定位为最最潜力的皇帝。第三个皇帝,是最幸运的皇帝,这个皇帝是靠抓阄抓出来的,叫刘盆子,他是城阳景王刘璋的后代,山东有很多景王祠庙,赤眉军经常在景王祠庙里搞祭祀活动,随军巫师一边敲鼓一边跳舞,有一次巫师在跳舞过程中,表情变得很狰狞,用手指着赤眉军这些将领大喊,你们这些人应该是当皇帝立天子,你们整天打来打去怎么像贼寇一样呢,都以为是景王灵魂附体了,于是开始考虑立皇帝的事了,赤眉军在找城王景王的后代时,遇见一个难题,就是景王后代太多了,海选了七十多个人,再从十进3,没办法再选了,因为他们跟城阳景王的关系是一样的,那就通过抓阄吧,于是就在刘秀登基的这个月,就举行了一场空前绝后的抓阄仪式,三个木简其中有一个写着“上将军”字号,放在三个木盒子里,谁要是能抓到有上将军字号的木简,谁就是皇帝。最后上去抓的是刘盆子,当时只有十五岁,他是被赤眉军抓壮丁的时候,抓回来的,一开始主要工作是喂牛。

赤眉军立了傀儡皇帝,就去攻打长安,刘秀派了邓禹去寻找有利时机,邓禹一开始西征的时候还是很顺利的,更始帝那边几名将领,邓禹这么厉害,就集结了十几万兵力,来打邓禹,邓禹这一共只有两万精兵,邓禹在交锋时就打了败仗,军师就建议撤回去,邓禹坚决不同意,邓禹这一次运气非常好,邓禹被日历给救了,对方将领本来第二天要打仗的,翻下日历,说今天别打了,今天是癸亥日,邓禹正好利用这天时间,赶紧调整战略部署,再过一天,发现邓禹军营有问题,好像没人一样,其实是邓禹让大家在军营里都藏好了,不能轻举妄动,刘玄那边士兵以为邓禹在昨天癸亥日这天撤了,马上就要到邓禹军营,邓禹军队突然一拥而上,大败敌军,此时刘玄所在的长安遭到了两路大军的攻击,一路是赤眉军,一路是刘秀军团,更始政权的覆灭,已经指日可待了,就在这时,几个绿林军将领就商量对策,就跟刘玄汇报了一下,办法就是,长安眼看就快不行了,咱们不是还有不少兵吗,咱这些兵也别打仗了,打劫吧,回原来的地方继续做山贼吧。一看刘玄不同意,就实施第二套方案,就商量绑架刘玄,实施第一套方案,这个方案被刘玄的一个心腹知道了,告诉刘玄,刘玄将计就计,称病让这5个人去看他,结果有一个人没去,刘玄就想等足5个人再动手,这四个人就觉得有变,杀了出去,带领自已的部队开始在长安城抢劫,最后刘玄跑出长安城跑到他的岳父那,借他岳父的部队才把这帮个赶出长安城,赤眉军在公元25年9月,攻下了长安城,刘玄再次跑出长安,三个皇帝抢天下,少了一个,刘秀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刘玄失败之后,刘秀下了道诏书,说刘玄从皇帝一下子变成了难民了,朕封刘玄为淮阳王,主要原因是一是显示自已的大度,二是表示自已的存在,后来刘玄被赤眉军封为长沙王,不久就被赤眉军的一个将领给杀了。

第十七讲 大破赤眉军

西征时有将领就对邓禹说,我们应该去打长安,邓禹在关中北部两个郡停了下来,不攻打长安的原因:

1、号称百万,其实我是百姓,打仗的不多。

2、粮草不足。

赤眉军把长安祸害成这样,皇帝刘盆子唯一能做的就是哭,刘盆子的哥哥刘恭就给他出了个主意,辞职。公元26年元旦,刘盆子大会群臣,刘恭就出来说,各位,你们拥立我的弟弟做皇帝,这也快一年了,但是我这个弟弟当了皇帝之后,天下还是这么乱,说明我弟弟实在不能胜任大家的重托,所义我看他还是辞职吧,赤眉军将领不肯,说这哪有你说话的份,刘盆子就从皇帝的宝座上,走下来,解下玉玺绥带,跪在地上说现在你们虽然立我做皇帝,但是你们干的依然是强盗干的事,你们不该立我,恳请各位让我辞职,如果大家要杀我才能抵罪,那么大家就请动手吧,所义这些将领回去之后就跟士兵说大家都不要出去抢了,过了二十几天,那些流亡的百姓又都回长安了,大街又开始繁忙起来了,这时候这些赤眉军将士又出去抢了,邓禹手下两名将军打了起来了,结果其中一名反叛将军把另一名将军杀了,然后又想去找邓禹,邓禹就派使者去找刘秀,刘秀就问使者,这名反叛将军最亲近的人是谁?使者说是他的护军,刘秀说那好,将来抓他的正是这名护军,过了一个多月,这个反叛将军的护军果然反了,把这个将军抓到邓禹这里来谢罪。

赤眉军把长安搞跨了,里面也没什么吃的,就离开长安,去了西北凉州,这一去邓禹就占领了长安,在去凉州的路上,下大雪,很多将士都陷进坑里面,什么也没占到便宜,又回长安了,赤眉军在回长安路上做了件更加疯狂的事,盗墓。为了阻止赤眉军,邓禹就出去迎击,结果邓禹就被赤眉军给打败了,邓禹只好从长安撤军,赤眉军又进入长安,邓禹急了,又赶紧带兵攻打长安了,结果又被赤眉军打败,为什么邓禹这时候会屡战屡败呢?有三个原因:

1、反叛导致威望降低。

2、迟疑使得官民离心。你迟迟不打长安,本来老百姓以为你是颗救星。

3、军粮补充不足。邓禹打败了赤眉军,邓禹士兵看见有军粮车留下,就去看,看见有豆子,就抢着吃,没想这是赤眉军设的套,下面那一层都是土。想乘胜追击,结果又被赤眉军给打下来了,只剩下24个人跟邓禹一块跑回去了。

由于邓禹的疏忽,致使刘秀的两万精兵全军覆没,刘秀不得不掏出最后一张王牌,“大树将军”冯异。冯异去之前,刘秀给冯异两个战略督署:

1、遣散敌人。打退敌人,敌人投降后,叫他回家种地去。

上一篇:申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证明下一篇:关于预防急性结膜炎(红眼病)的通知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