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下乡

2024-09-03

金融知识下乡(精选8篇)

金融知识下乡 篇1

“金融知识下乡”看农户金融需求

来源:孝感日报作者:陈万开彭海清尹作祥时间:2007-09-13 点击:107

□ 通讯员陈万开彭海清尹作祥

今年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增强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繁荣农村金融市场,银监会、人民银行大力组织各地金融机构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活动开展期间,笔者通过发放问卷、现场访问、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我市部分县市农村地区的农户金融需求状况进行了解,从被调查的广大农户、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乡村干部等四类属农户身份人员情况来看 广大农民金融知识掌握现状不容乐观,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存在“六多六少”现象金融机构“送金融知识下乡”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一蹴而就。

对传统的金融知识了解较多,新金融产品知识了解较少。一些农民对金融机构产品理解只限于存款、贷款和一般的汇兑上,新的金融服务品种如网上查询、支付、缴费、速汇通、信用卡、一卡通、银证通、票据业务、投资顾问、项目理财、网上银行等新型金融业务了解很少。调查显示,上述四类人员在银行、信用社办理过存、贷、汇业务的人员占92%,没办理过业务的占8%;对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了解的占80%,对小额贷款、联保贷款了解的占76%;对今年利率调整的次数和当前执行整存整取年利率了解的占70%。但对近年来推出的新金融品种了解较少,如对票据业务、投资顾问、项目理财、网上银行、基金、股票、农产品交易期货等了解的仅占20%。

对农村有延伸金融机构的了解较多,对没有机构或机构业务单一的了解较少。如对农村信用社了解的占89%、农行占55%,邮政储蓄占46%,而对农村没有延伸的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农发行、保险公司、人行、银监局等分别占11%、13%、16%、17%、11%。

经济活跃、交通便利的乡镇农户掌握金融知识较多,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的偏远乡镇农户了解金融知识较少。经济发展活跃的乡镇农户在金融机构办理业务比较频繁,对存、贷、汇款的种类、程序、规定等比较熟悉。而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的偏远乡镇农民对办理存、贷、汇款的种类划分、程序、规定等多靠道听途说,一知半解。部分农民经常发生存款到期未能及时续存、遗失存折和忘记密码后不懂得挂失、贷款到期未能及时归还要加罚息等情况,给自己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一些偏远乡镇村落仍是反假币和爱护人民币知识宣传的“盲区”,有些地方真伪币“鱼目混珠”,成为各种假币(包括硬币)蔓延的“重灾区”。同时90%的个体经商、办厂的农民和农村种养大户没有保险意识,不知道或不主动办理人身意外伤害险和财产保险,以此来规避和减少经营风险。

外出打工、经商人员、乡镇农村干部了解金融知识较多,在家务农人员了解较少。外出打工、经商人员多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工作,乡镇农村干部日常经济交往较多,对一些金融知识和金融如新产品农民工银行卡、一卡通等接触了解使用较多。而一般务农人员则知之甚少。

如在鉴别假币和收缴假币知识方面,能够较准确鉴别假币和知道假币应上交金融机构的打工经商人员占50%、农村干部占55%,而一般务农人员分别占13%。

现金方式交易较多,转账结算交易较少。85%左右农户交易通常以现金方式进行,信奉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有相当部分农村私营企业主、农村个体户主不在金融机构开户,不了解票据结算金融知识。一些从事个体经商、办厂的农民经常为图一时方便,携带大量现金异地外出进货、购买原材料,既不方便,更不安全,结果常发生现金丢失、被盗、被抢事件,有的还错失生意良机,给自己造成了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民间借贷引发经济纠纷较多,懂得经济金融法律知识较少。现在在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较好地方还是较差地方,有相当部分农民对民间借贷认可。他们怕麻烦,不懂银行贷款知识,不愿到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遇到暂时性资金困难,宁愿出高息向个人借款。加之民间借贷手续简便,致使民间借贷比较活跃。但有的农户由于缺乏金融知识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在办理民间借贷中基本概念不清楚,要件不齐全、手续不规范,借条写成收条,欠条办成领条,白条借据、无效借据比较普遍,导致经济纠纷多,有的还盲目为他人担保,被告上了法庭还糊里糊涂。同时一些农户对超出民间借贷范围盲目追求高额利息回报,发放“高利贷”行为,以及民间组织“标会”、“台会”等非法集资扰乱金融市场,不认为是违纪违法活动,不反映、不举报、不制止。

调研结果表明,广大农民金融知识仍然缺乏、金融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农村金融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农民对现代金融知识掌握和金融服务需求至少有“五盼”。

一盼现代金融信息知识与服务常下乡。不少农民缺乏对现代金融方针、政策、金融知识的了解。他们盼望金融机构能经常下乡,传送经济信息和金融知识,提供存款、信贷、结算等方面的政策信息。他们希望金融机构能够把存贷款知识、假币辨别真伪知识与残币兑换和防、反金融诈骗宣传等等金融服务送到村庄、地头。尤其是有些老年农民迫切希望到最近的金融机构享受最直接的服务和业务受理,“足不出户”享受金融机构带来的服务便利。值得关注的是,地处偏僻山区农户期望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同时还十分渴求致富信息的掌握。二盼金融机构布局合理,经营品种、服务功能多样性。现阶段农村金融机构网点的布局与为农民提供服务的便捷要求存在很大的矛盾。金融服务的“去农化“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存款、贷款或办理其他金融业务的积极性。而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信用社只能延伸至乡镇、办事处,一社难支“三农”。农户希望金融机构网点布局能扎根农村、社区,不能一味大量撤并基层金融机构网点。同时,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户需要金融部门在信贷、结算、保险、委托代理、信息咨询等各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引导支持。

三盼金融机构引导和帮助农户合理理财。通过调查了解,广大农民群众金融理财意识、理财知识和理财能力还很缺乏,农民群众对银行的认识仅停留在传统的存、取款上,谈不上投资理财。农村民间借贷较普遍。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农民缺乏投资理财知识,农村投资理财渠道狭窄。农民需要金融机构成为投资顾问,帮助他们开展项目理财,运用储蓄、国债、保险、证券、基金等投资品种,增强投资收益和规避风险的能力。

四盼金融机构强化信贷服务针对性。68%的种养殖业大户反映,随着扩大特色、种养

殖业规模,“小额农贷”办法已滞后于信贷资金需求,迫切要求金融机构提高授信额度,变小额农贷为大额农贷。22%的农民要求金融机构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乡镇企业及个体民营企业、从事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及从事农副产品运输销售的企业(组织)追加生产经营贷款以增加农民收入;还有10%农户反映,随着农民收入的逐年增加,要求根据不同对象提供消费贷款、助学贷款等。调查还显示,87%的农户建议国家或金融机构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落实农业贷款风险补偿,逐步完善农业信贷担保机制。

五盼经济法律法规咨询与支持。随着农民参与经济活动的增多,常会遇到一些经济纠纷,需要用法律手段解决,很多农民由于不懂经济金融法律知识,不能依据法律手段来规范生产经营活动,规避经营风险,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农民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因为不懂法而出现违规违约甚至违法行为。因此要加强农民经济金融普法教育,增强经济法律法规意识。

金融知识下乡 篇2

前不久, 江苏省启东市农村有一位老大爷用新买的电饭锅煮饭时, 家中线路突然停电。为了把饭煮熟, 他竟把整个电饭锅放到点燃的燃气灶上猛烧, 以至不但烧毁了电饭锅, 也差点引发了火灾事故。这位老人完全不懂电器方面的知识, 是一个实足的“电盲”。

事实上, 类似上述“电盲”在各地都有, 尤其在农村更多, 主要是一些老人、儿童等。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 有的还是实实在在的文盲, 加上家中电器本来就不多或者根本之前就没有使用过电器, 以致对电以及电器的知识知之甚少, 当然更谈不上操作电器。而当他们家中一旦有了电器, “胆子”小的就束手无策, 以至只得把买回的家电束之高阁或任其当摆设;“胆子”大的就盲目操作, 以至家电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更严重的还会引发触电、火灾等事故。所以, 要普及农村家电, 并以此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解决“电盲”的问题就成了当务之急。

当前, “家电下乡”活动在各地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农村家庭中电器的拥有量以及使用率必将进一步提高。为了确保这项活动健康开展, 确保农户安全顺利地使用各种家电, 农村基层领导以及有关电力、供销、科普、安全监督等部门要做的工作很多, 其中就包括在农村群众中大力宣传和普及电力与家电使用知识, 并采取各种措施彻底扫除“电盲”。

2 维修服务要跟上

最近笔者下乡时常听到一些农户谈及, 如今政府组织的家电下乡, 实实在在地为农村群众办了一件大好事, 农民们都非常满意。唯有不方便的是, 家电坏了想在乡下修理就很困难, 一是缺少技术好的维修人员;二是维修网点太少。农民们盼望在家电下乡的同时, 家电维修服务也要紧紧跟上。

在农村, 维修家电的人确实很少, 而且修电器的人一般维修技术都不怎么高, 只能修修电风扇、老式洗衣机之类的简易电器。另外, 加上很多维修店里配件少、诚信度差, 有的收费也不规范。所以农村群众家中电器坏了只得送到城里去修, 有的也就长期搁在家中任其“提前下岗”。过去农村群众家中电器种类少、数量也少, 以至维修服务好不好都无关紧要, 而如今随着家电下乡活动不断深入, 农村家庭中的家电种类、数量包括使用量也都在不断增多, 以致群众中需要维修的家电同样增多, 为此, 家电维修服务已经迫在眉睫。各地要多为农村培训高素质的家电维修人员, 同时在农村中增设家电维修店摊, 而且网点分布要合理, 让需维修的家电得到及时、就近以及优质的维修服务。

3 让用电知识跟着“下乡”

为了配合“家电下乡”活动, 苏北盐城市一些担负家电下乡任务的商店编印了许多有关介绍安全、节约用电知识以及各种家电使用常识的小册子, 无偿送给前来购买家电的农户, 当地用户非常满意, 认为如此送知识下乡等于是给他们送平安、送方便、送效益。

笔者认为, 上述这种让用电知识跟着“下乡”的做法非常好也很必要。虽然各地农村早已普及了电力, 但因文化程度不高或因见识少以及实践少等原因, 平时用电中忽视规范、疏于安全的人仍然不少, 有的野蛮使用各种电器, 有的私拉乱接电线, 有的盲目使用劣质电器, 有的缺乏节约用电的方法与窍门等等。另外, 对于一些新型家用电器, 有些农户还不会操作。因此各地在家电下乡的同时, 把用电知识同时送下乡, 就是给农户普及用电知识及家电使用常识, 就是扫除“电盲”, 就是为农户节约用电以及安全正确使用电器创造条件, 提供方便。

互联网金融下乡 篇3

下乡去,对金融行业而言,以往更多是“政治任务”,如今则是市场新风向。

不仅一些传统金融机构对早年“放弃”的农村市场卷土重来,包括电商平台出身的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以农业起家的新希望集团和正大集团,以及红遍浙江的可溯金融等众多互联网金融公司,都将农村金融视为战略重点,生怕错过了新一轮蓝海市场的布局。

与传统金融不同,以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为代表的新金融势力在布局农村金融业务时,是另一套打法。这些金融新贵既有基于互联网金融或电商形成的具有金融服务能力的网点,又形成了一种基于移动技术应用、产业链整合以及多品类金融服务覆盖为基础的农村金融新业态。

与互联网金融诞生之时的“颠覆论”不同,新金融介入农村金融之初就被视为“开荒”之举和有效竞争机制的引进,对现有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来讲是一种开拓,对现有农村金融服务的不足来讲是一种补充。各类新型机构的介入正在将农村金融的蛋糕做大。

当然,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对借助新技术支持农村金融的发展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引导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在农村规范发展”。

只是,热情背后,农村金融的固有难题依然需要破解。地域分散、利润率低、缺乏担保、信用缺失等诸多问题长期存在,对下乡的金融新贵们而言,可能还要多一份敬畏之心。

蚂蚁金服已经为2000万的农村市场用户提供了融资服务为1.2亿的农村市场用户提供过保险服务,为1.4亿的农村市场用户提供了支付服务。

蚂蚁的大野心

虽然自称是“蚂蚁”,体量却越来越大。4月26日,蚂蚁金服对外宣布完成B轮融资,融资额为45亿美元(约292亿人民币)。这也是全球互联网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私募融资,其整体估值已达到600亿美元。

按照蚂蚁金服对外发布的战略来看,农村金融和国际化是未来两大重要战略。其实,从几年前开始,蚂蚁金服就已经在支付、保险、信贷方面开展了农村业务,今年年初,蚂蚁金服将农村金融业务进行了统一整合,升级为公司战略,组建了农村金融事业部,并由副总裁袁雷鸣负责。

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袁雷鸣曾负责多年的支付宝,如今成了蚂蚁金服的“摇钱树”。对于农村金融会不会成为下一棵“摇钱树”?袁雷鸣给出的答复是:“至少现在不以盈利为目的。”

出任农村金融事业部总经理之后,袁雷鸣首次向媒体披露了蚂蚁金服农村金融的战略规划。

因为与其他事业部均具备具体的金融产品不同,蚂蚁金服的农村金融事业群更像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用来对接农村的金融需求和能够提供解决方案的机构。

“随着农村电商发展起来,农村金融涉及到很多纵向业务部门,包括保险、支付、微贷等需求,单一条线对接很难形成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农村金融事业部是一个给‘三农市场提供整套金融解决方案的部门。”袁雷鸣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解释。

不难理解,农村金融事业部将是撬动蚂蚁金服所有相关资源、开拓农村金融市场的支点。

因而,在原有的网商银行为农户提供信用贷款、支付宝为农民提供支付服务等零散业务的基础上,蚂蚁金服的农村金融正在探索依据产业链形成交易与金融的庞大闭环。而农村金融事业群,则是打造并实现这一闭环的牵头人。

基于产业链的基础,蚂蚁金服为农户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包括信贷、支付、保险等业务。而且这些金融产品不只来自蚂蚁金服的网商银行、众安保险等,还会搭建更广大的金融服务平台,吸引外部更低的资金和更优质的产品。

袁雷鸣介绍,在为农户提供贷款上,蚂蚁金服还会选择与国开行、中华保险这类国资背景的金融机构进行合作,追求为农户提供更合适的金融产品。

目前,蚂蚁金服已经为2000万的农村市场用户提供了融资服务,为1.2亿的农村市场用户提供过保险服务,为1.4亿的农村市场用户提供了支付服务。

京东的小闭环

同样是电商平台背景,相似的金融业务布局,京东金融一直紧追蚂蚁金服,农村金融不仅是京东金融布局未来的战略之举,也是京东集团市场拓展的重要一环。

4月初,京东金融在重庆申请的小贷公司开业,这是其专门为发展农村金融申请的一家小贷公司,其中各项贷款和票据贴现业务可通过线上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同样是基于产业链融资,京东金融不同于蚂蚁金服大布局战略,而是在各个农业地区根据当地特色形成区域小闭环。

以其“京农贷”为例,京东金融选择与担保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农资公司合作,京东金融除了根据自身的数据基础来判断行业风险和市场风险外,更多的风险控制有赖于合作伙伴对农户经营和还款水平的掌握。

出于风控的考虑,京东不为农户现金放款,而是将资金给到线下经销商,将贷款发放嵌入产业链条,由经销商给农民购置生产资料。贷款期满,再由农户还钱。

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京东金融倾向于选择当地有农村资源优势的合作伙伴。京东金融农村金融负责人洪洁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中国农村金融的最大问题是各个地区业态差异性太大,风控手段并不能完全复制,只能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开展相应的金融业务。其中,寻找最熟悉当地情况的合作伙伴是关键。

近年来送金融知识下乡情况 篇4

在克孜勒苏银监分局的指导下,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2010年在全州8个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建立了9个流动金融服务站,实现了全州基础金融服务的全覆盖;2011年,实现了4个流动金融服务站转为正式营业网点。克孜勒苏银监分局自2007年的来每年组织辖内银行业机构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宣传活动,金融机构累计下乡宣讲场次达15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惠及农牧民20余万人。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中有5家获得新疆银监局和新疆银行业协会授予的自治区级“送金融知识下乡”宣传服务站称号,中国银行克州分行营业部更是获得全国级“送金融知识下乡”宣传服务站称号。

三下乡”健康教育知识题 篇5

1、一般成年人平均每天吃的食盐量不能超过多少克?(正确答案:②6克)①5克 ②6克 ③8克 ④10克

2、吸烟容易引起下面哪种疾病?(正确答案:③肺部疾病)①肝脏疾病 ②肾脏疾病 ③肺部疾病 ④性病

3、成人腋下正常体温范围是多少?(正确答案:②36--37℃)

① 35--36℃ ②36--37℃ ③ 37--38℃ ④ 36.5--38.5℃

4、测腋下体温时一般要把体温计放在腋下多少分钟?(正确答案:③5到10分钟)①1—3分钟 ②3—5分钟 ③5—10分钟 ④10—15分钟

5、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是(正确答案:③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②暴饮暴食、喜怒无常 ③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④晚睡晚起、高脂饮食

5、不随地吐痰,可有效控制下列哪种传染病的传播?(正确答案:①肺结核)①肺结核 ②乙肝 ③艾滋病 ④高血压

6、我国目前艾滋病主要以什么方式传播?(正确答案:①性传播)①性传播 ②母婴传播 ③血液传播

7、长期大量喝酒最容易引起下列哪种疾病?(正确答案:①肝癌)①肝癌 ②糖尿病 ③心脏病 ④胰腺炎

8、被猫狗等动物抓伤咬伤后有可能引起下列什么疾病?(正确答案:④狂犬病)①肺结核 ② 肝炎 ③脑膜炎 ④狂犬病

9、癌症重要的早期报警信号有哪些?(正确答案:②异常包块、腔肠出血、体重减轻)①失眠、多梦厌食、全身无力 ②异常包块、腔肠出血、体重减轻 ③疼痛、嗜睡

10、苍蝇最容易传播哪类疾病?(正确答案:②消化道疾病)①呼吸道疾病 ②消化道疾病 ③性病 ④血液性疾病

11、长期高盐饮食容易引起下面哪种疾病吗?(正确答案:①高血压)①高血压 ②糖尿病 ③肝炎 ④肺炎

12、糖尿病的病人应怎样进行药物治疗吗?(正确答案:①终生坚持服药)

为什么要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篇6

“知识青年”已经是个特定的历史名词,大体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下乡青年。中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文革”时期形成高潮,1978年终止。为什么要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呢?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城市化,应当有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而在中国却出现与之相反现象,这是为什么?

最初的知识青年下乡与我国当时的经济建设方针有关。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绝对支配地位。原来城市的个体经济、小集体经济也被纳入所谓集体所有制经济,连蹬三轮车的,卖针头线脑的,修鞋的都被改造成“单位人”。据《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字:1952年城镇个体劳动者有883万人,到1978年仅剩15万人。国家对劳动力实行统包统配,于是人们只有等待就业。20世纪50年代,国家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能够容纳大量劳动力的轻工业被放到次要位置,加之重生产、轻流通、轻服务的指导思想,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萎缩,就业机会大大减少。l957年错误批判马寅初的人口论后,人口的增长处于无抑制状态。人口的大量增加超过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就业问题日益尖锐。城市人口的衣食住全由国家统一保证,城市人口的增加无疑也加重了国家财政和粮食供应的困难。因此,50年代后期就有了知识青年“回乡”,即回老家务农的现象。

20世纪60年代初,“大跃进”的失误又使城市就业问题雪上加霜。在1963年的调整经济措施中,动员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成为一项国家的基本政策。与此前有所不同的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国家统一组织,严格计划,采取政治动员的方式,发放安置经费,去向也不仅仅是回乡,包括国营农场、边疆地区的生产建设兵团。据统计,“文革”前全国已经动员了130万知青下乡。人口政策和“大跃进”的失误,加剧了国民经济的失调和就业的难度。实际上,没有“文革”运动,许多城市青年也要上山下乡。因为即使风平浪静,按照当时经济的发展模式城市也提供不了那么多就业岗位。

“文革”开始的1966年6至8月,正值大中小学的毕业升学时间,如果不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红卫兵运动根本搞不起来。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虽然政治学习多了,但很多学生还在准备着升学考试,并没有将精力集中于政治运动。中央一纸令下:“停课闹革命”,暑假不放,招生停止,这样数百万大中学生投入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就“顺理成章”了。到了1968年,学生的使命完成了,但一些红卫兵组织不执行毛主席“复课闹革命”的指示,派性严重,搞武斗、制造事端。大批学生无所事事,解散红卫兵组织,恢复学校秩序已不那么容易了。当年lO月22日,教育部给中央的报告说:“毕业生不分配出去,新的学生进不来,而今年毕业生和招生人数又比往年多一倍以上,这不仅涉及教师和校舍问题,而且还需

①要解决这些学生是一起毕业出去,还是分批毕业的问题。”于是,新一轮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办法。1968年8月上山下乡已经开始,12月22日,毛泽东发布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400多万城市中学生在半年时间内全部分散到遍及全国的偏僻农村和遥远的边疆。据统计,“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青总共有1700万人,这样的人口大迁移在现代国家中很少见。

“文革”中的上山下乡最初也有一批人是自愿成行的。但在“最高指示”发表后,强制性的政治动员和政策的配合成为主调。政治动员包括学校进驻工宣队、办学习班、街道委员会上门劝说、敲锣打鼓送“喜报”、家长单位施加压力等等;政策则有多子女留一个,有留必走的说法。在不断拔高的宣传中,上山下乡被披上了“革命道路”“到大风大浪锻炼”色彩。而从当时的革命理论上说,工人阶级是最先进、最有觉悟的阶层,知识青年理应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这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的捷径。但是,工人阶级都在公有制单位,容纳不了这么多接班人。事实上,没有文化的农民包括农村干部,也不具备教育和管理城市知青的素质。一部分农民的朴实和大部分农民的狭隘、自私、保守、不讲卫生,同样对知青产生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1966、1967、19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合称“老三届”。1968和1969年下乡的中学生绝大多数为“老三届”。这批人大部分接受了“文革”前的学校教育,因此道德观念和自律意识比较强。知青到农村、边疆后处于分散状态,这也使他们很难对社会造成冲击。在兵团的知青虽然集中,但归于半军事化管理之下,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不如说是接受现役军人的领导(兵团的领导层都是现役军人)。兵团的生活有保障,比插队落户要好得多。无论插队还是兵团,大部分知青都是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这无疑是巨大的浪费。尽管当时的中学生并没有专业技能,但他们是现代化专业人才的后备力量,在“文革”结束后,国家各方面人才出现断层和青黄不接的现象正是上山下乡运动的负面后果。同时国家也得不偿失。国家花了300多亿的知青安家费,这笔费用属于纯消耗性的,而非生产建设投资。国家财政增加了负担,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与上山下乡并行的是“走后门”之风悄然兴起。在知青招工、招生、征兵等方面,政治特权显示出绝对的优势。不正之风油然而起。当然,要从正面上说,这一代人经受了磨练,他们将某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带到偏远的农村,也影响了农民子弟。

金融知识下乡 篇7

关键词:送教下乡,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在送教下乡过程中, 农广校教师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去学习, 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同时掌握一定的能力结构, 才能承担起培养创新人才的职责。

一、农广校教师必备的知识结构

教师知识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送教下乡的教学效果, 关系到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多少。因此, 农广校教师应具备以下知识结构:

第一, 实用性强的专业知识。送教下乡是一种全新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它把优质的涉农专业教育资源输送给农民, 把学校办在农民的家门口, 把实践课放在田间地头、养殖场。这种办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办学模式, 那么对教师的要求也不同于以往的传统讲课。教师的专业知识绝不能局限于所使用课本的内容, 而是要大大超出教材和高于教材, 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驾驭教材,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深入浅出, 让农民主动去听课。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 高标准完成教学工作, 学校要注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安排得力人员任教学班班主任, 并安排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任教学班的任课教师, 重点学科一个教学班一个任课教师, 不仅安排了县校最好的教师, 还从农牧局、科技局、教育局等相关部门聘请了部分兼职教师, 并发给兼职教师聘书。

第二, 政治性强的社会知识。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 也是对农民学员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再教育过程。教师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应教育学员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 让学生懂得学习不只是拿一个中专文凭, 也是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 要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第三, 相关性强的其他学科知识。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不断发展的, 各门科学技术也是相互联系, 互为基础的。尤其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农业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呈现出高度发展的趋势。因此, 农广校教师应多学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 开阔视野, 拓宽知识面,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第四, 教育科学的理论知识。农广校的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 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因此, 农广校教师既要掌握一般的教育理论, 又要研究自己独立的教育理论。只有使农广校教师掌握一般教育理论和成人教育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 才能使教育者按照教育对象的心理活动规律和生理特点进行教学, 才能避免教学活动的盲目性。我们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路, 要设计以农民学员为中心的教育活动, 发挥农民学员的主体作用, 从而顺利实现我们的教育教学。

二、农广校教师必备的能力结构

农广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是一个有机组合体, 是教师基本知识结构的主体。只有知识而缺乏能力的教师, 只能适应环境, 不能创造性地进行新的工作。农广校教师不仅要有必要的知识结构, 还要有较好的能力结构。

第一, 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作为成人学校, 教师应尽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提炼和选择教材的重点、难点, 创造性地取舍, 对教材的加工, 既要“居高临下”, 又要与学员的接受能力相适应, 教学内容既要“少而精”, 又要本着实用性原则, 与农民的生产生活相联系, 特别要注意选择学员所在单位急需解决而在教师指导下有可能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解剖, 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第二, 观察和组织能力。农广校不同于全日制学校, 教师与学员接触时间短, 如果教师不具备敏锐的观察力, 就不能了解农民学员, 不能及时地了解教学效果, 不能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只有了解学员们的个性特征, 运用心理学理论去分析学员的心理, 才能掌握学员的心理活动特征, 才能教与学紧密结合, 组织好教学和学员的实验实习活动。

第三, 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是教学的主要工具, 如同工人的生产工具、战士的武器一样关系重大。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遵化市农广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一是开展了岗位练兵活动, 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二是组织观摩教学, 通过组织教师课程讲评, 通过自评、互评, 使教师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三是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培训并组织教师撰写教学论文等, 形成了比学赶教的氛围。

第四,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育对象的在职性和教育内容的实用性特点, 要求农广校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知识同学员的生产实际相结合, 这样就能使学员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在课堂上找到解决方法, 也就能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丰润区农广校现有专职教师17名, 为提升教学效果, 除自身师资外, 学校根据所开课程还从区农牧局等聘请了5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农艺师作为兼职教师, 讲授专业性较强的《蔬菜生产技术》、《农副产品安全知识》、《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卫生与健康》等课程, 在授课过程中, 紧密联系当地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讲解, 使学员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有时一些非学员农民也积极申请旁听农广校的课程, 在村里形成了浓厚的学知识、学技术氛围。

洋银行下乡:农村金融改革加速器 篇8

中国35173个乡镇中金融服务空白率是为6.7%,即还有2500个乡镇是处于空白状态。

而村镇银行的推行将逐渐填补这些空白,满足农民的金融服务需求。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在2006年之前一直显得比较沉寂。因为建立农村金融市场成本高、风险大、收益少。在市场引导的原则下,自2000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在逐利的动机下纷纷撤离农村,甚至中国农业银行在2006年7月被叫停前,也在悄悄撤出部分县域。

但是,就在国有银行悄然全线撤退的情况下,外资银行却昂然挺进。

汇丰银行下乡成立村镇银行

8月6日,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获得中国银监会的批准,筹建成立“湖北随州曾都汇丰银行公司”,成为首家进入中国农村地区的外资银行。汇丰银行(中国)新闻发言人张丹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正在筹建的湖北随州曾都村镇银行是汇丰全资的子分行,地位要高于分行,能够针对当地的情况,提供专注的金融服务。”

汇丰曾都银行注册资金1000万,计划设置25名员工,同时将任命一名深谙金融技术且又懂得中国农村市场的负责人。

汇丰集团主席葛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在巴西、印度、菲律宾等国家发展了不同的农村金融模式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中国成立村镇银行可以使我们把海外经验引入中国,支持中国的农村发展。”

尽管葛霖先生以支持“新农村建设”打出“亲和牌”,避开与中国农村信用社抢夺市场的“杀气”,但汇丰(中国)的负责人在媒体前也难免道出商业银行的实质:“我们成立村镇银行的目标是盈利,中国农村地区缺少金融服务,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8月6日汇丰银行获准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消息公布之后,象点响了一挂鞭炮,让金融界哗然。其实早在此之前,汇丰已在做足准备。2006年,汇丰银行资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000万元组建为期三年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的项目组。清华经管院的师生在2006年就展开了青海、新疆、甘肃和河北四个省区29个县的金融市场考察,2007年他们再次“下乡”对东北、江西、湖南、湖北等11个省份30多个县进行深入调研。清华大学师生取得的调研成果是汇丰银行制定中国农村金融路线的重要参照资料。

在今年4月初,汇丰银行与其他三家外资银行从众多竞争者中夺得首批获准本地注册的法人银行身份,国内金融界以“狼来了”的忧患意识提醒国有银行:入户中国的外资银行将开展高端客户的争夺战,抢占蛋糕上的奶油。但汇丰银行却峰回路转,竟然下乡开起了村镇银行。这不得不使在城市中的国有银行感到汇丰在自己面前晃了一枪,同时对于它将触角伸及农村市场的勇气有种惊谔;而一直被称为农村金融市场的“独家”,农村信用社却不得不面对汇丰这个财大气粗又精于管理的洋银行,好好考虑如何改进自己的金融服务产品来维护自己“农村金融老大”的身份。

农村金融市场蛋糕有多大?

四大国有银行以农村经营难度大、风险高而撤回城市,作高密度竞争。目前,在农村基层经营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农村开展金融确实成本会高一些,风险会大一些,这也是国际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大城市里做一个项目就有几亿元的业务量,手续费派生业务收入都很可观。可是在农村,农户信用贷款平均每户3000元,联保贷款平均每户是10000元,金融业务的收益率自然就相对低。”

尽管农村金融的经营有一定的难度,但刘明康还是强调:“农村金融是可以搞好的,也是可以赚钱的。”他举例说新疆一个做摩托车租赁公司的小老板,把摩托车租给牧民用于放羊,对方每个月给他300元,连续交五年,如果期间因为自然灾害的原因还不了贷,则用羊来抵,买羊的价格以市场价格的9折计算。这个老板最终将业务做得很大,没有一笔坏帐,并且每年利润都比较可观。“这说明农村金融是有许多机会的,但首先要求金融经营者具备改革思维。”刘明康总结说。

对于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潜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刘玲玲教授在接受《小康》采访时表示:大有作为,但同时又指出金融机构应该为农民们创造需求。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到底有多大?这是每个“入水”的金融机构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

“我们这两年时间里走访了全国50多个县,第一手资料告诉我们,农村金融是一个大市场。而且很多地方政府也已经具备了这些方面的素质,将农户的信用评分网络化。这为以后的金融经营与管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刘玲玲教授作为汇丰银行与清华大学合作调研中国农村金融市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她指出现在农村金融市场正如一块待开发的土地,充满机遇。

据刘玲玲教授介绍,目前中国农村除15%左右的低收入人群依赖于政府财政保障外,其余都是金融机构可开发的对象。“中国有九亿农民,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他们有很多人都入城打工,除了增加家庭收入之外,也活跃了他们的创业思维,小额贷款的需求很大,而且作为还贷人来说,农民的信用是比较高的。”刘玲玲教授指出。

中国是农业大国,同时区域分布广,各地区经济类型与发展程度都有各自的特点,需要根据当地农村情况进行量身定做“金融产品服务”。

对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一些农村中小型企业成为银行业重点客户,也是各金融机构的争夺对象。浙江省东阳县的一名农民企业家温先生在接受《小康》采访时坦言,自己公司贷款不成问题,而且每到年底总有各家银行的信贷员上门来“拉关系”:“因为他们知道我公司发展的势头很好,肯定盈利。那他们给我的贷款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但对于一些正处于起步阶段的农户贷款就显得比较艰难。据温先生介绍,自己的乡亲如果事业没有做到一定规模,要想拿到十万元以上的贷款是很难的,即使有订单或者有相当好的项目,银行也会因为风险而拒绝。

“其实作为中间部分的农户完全可以在银行放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而且他们是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是最具有潜力的一部分。”刘玲玲对目前农村金融业“嫌贫爱富”的经营方法提出质疑。

一个成熟的金融机构应该具备更长远的目光,如果仅局限于现有客户的争夺,无非是加剧竞争的紧张态势,并且为日后的发展拆了桥。不断开发市场是一个商业机构取得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银行也莫不如是。

“以汇丰银行为代表的外资银行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他们具备较强的战略意识。会培育、开发自己的金融市场,同时辅佐以他们自身的管理优势,应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象。”刘玲玲分析说。

对于经营一家村镇银行到底能有多大的收益,可以简单地算一笔账。一家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的村镇银行,如果每年的股东分红达到10%,各项管理费用(包括人员、房租、交通、系统运行等支出)是200万元,即每年要创出400万元的毛利,按照存贷利差4%-5%的水平来计算,至少需要发放贷款0.8-1亿元,如果考虑到部分呆账,则可能需要0.9-1.1亿元的贷款规模,按照75%的存贷比例,则至少需要1.2-1.46亿元的存款规模,每天需要吸收存款33-40万元。而现在开办的村镇银行每天吸储也就在10万元上下,要实现村镇银行的盈利可能至少需要3年时间。

这也就是说明了金融机构若要在农村取得较好的战绩,首先要有前期投入的决心,再加上正确的经营路线,自然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村镇银行:农村金融改革新思维

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政策的扶持。对于热闹起来的农村金融市场,业内许多人认为源于这几年的农村金融改革进程,特别是孟加拉银行家尤努斯的成功经验加快了“村镇银行”的出台。

“应该说2006年中国银监会发布《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意见》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一个转机。它引入了竞争机制,会让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产生危机感,从而改进服务,同时作为新进入的村镇银行,为了与原有银行竞争也必然要推出有特色、符合农民需求的金融服务产品让自己扎根。这对农民来说是一件好事情。” 浙江瑞安“金融市长”陈林,同时又身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博士后,他对农村金融建设有许多自己的观点,界内称其为学者型官员。在接受《小康》采访时,陈林充分肯定了设立村镇银行对活跃农村金融市场的作用。

“我经常会遇到有人问我,说农村金融市场到底有多大?对现代金融服务产品到底有多大的需求?那我就会反问:我们给了农村金融多大的空间?我们给了农村多少的金融服务?做农村市场如果不首先在政策上给予扶持,怎么能让一个小孩子自己长大呢?”陈林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农村金融改革的力度。

其实早在2003年,中央就强调要着重解决两大金融问题,农村金融改革就是其一。随着国有银行改革初见成效,决策层开始着重关注农村金融市场。

2003年6月,农信社改革首先启动。国家动用了央行票据、财政免税等手段,为农信社注资达近1900亿元。

2005年开始,央行开始推动五省市只贷不存小额信贷公司试点,意在引入竞争和推动民间金融的正规化。

2006年7月,农业银行的基本改革路径确定,主要原则是“整体改制,服务三农,择机上市”等。

2006年12月31日,邮政储蓄银行挂牌,注册资本200亿元,不承担政策性业务,主要定位于服务农村金融。

最具突破意义的改革是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12月20日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低门槛、严监管”为特点,开放农村金融市场。

在农村金融市场放开的情况下,短短几个月时间,全国就先后有10多家村镇银行挂牌营业,抢占有利区域。 汇丰曾都村镇银行作为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也将于今年底开业。在争取入市身份时,花旗、渣打与东亚银行也纷纷递交了“申请书”。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这样比喻村镇银行:好比一桶开水,加些盐、加些油、再加些青菜和海米,就成了美味的鲜汤。而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就是为原有的农村金融市场添加了鲜美的佐料。唐双宁提出的“汤水效应”旨在引进各类资本丰富农村金融市场。

那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村信用社又是如何看待这次突起的风云呢?

云南玉溪一家农村信用社负责人王先生在接受《小康》采访时坦承有压力。“我们以前是通过经营农村高端客户获得一定的利润,然后再反哺给农村基层,进行小额贷款。但现在出现这么多村镇银行,而且还有汇丰这样的外资银行进入,这明显为我们的生存带来压力。”

但改革已成为必然之势,尽管在“人员素质相对要低”的客观条件下,农村信用社还是要想办法跟进步伐,维护自己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外资银行进入农村当然也有其劣势,比如说,水土不服。他们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了解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而且作为信贷员,我们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信贷员对村子里的农户大多都有了解,有交情,应该可以起到一定的维系客户的作用。”王先生分析了各自的条件,提出以后要加强金融服务产品方面的创新,同时要加强经营管理。

农户利益:农村金融改革着眼点

在这次改革中,农户是稳坐的赢家。

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介绍,中国农村1.2亿户有贷款需求,但目前这一满足率只有60%。也就是说,还有40%的空间未得到金融服务。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中国35173个乡镇中金融服务空白率是为6.7%,即,还有2500个乡镇是处于空白状态。

而村镇银行的推行将逐渐填补这些空白,满足农民的金融服务需求。

湖北曾都的蘑菇种植农民李春花在接受《小康》采访时很兴奋地说:“知道啊,听大家都在说汇丰银行要在我们这里开村镇银行了。到时我打算去好好了解一下看看有没有我可以用到的。”

曾都是湖北省四个直管市之一,也是湖北省的十强县,目前人口逾200万,其中农村人口占到80%,香菇、木耳及兰花等特色农副产品出口势头迅猛,仅在香港,其进口的蘑菇中有一半都来自曾都区。2006年,曾都区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2380万美元,这是该区继2005年之后,外贸出口总额再次突破1亿美元,并创历史新高。曾都有超过70家的进出口公司,出口到全球48个国家及地区,农产品占出口商品的很大一部分。

正因为曾都的农业经济发达,所以成为许多银行机构设点的首选地址。蘑菇种植户李春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贷款一般不成问题,至于贷款数额,她表示如果太多了也会担心在种植过程中出现变故会还不起款,所以眼下还没有大额的贷款冲动。但对于汇丰银行的全球性网点,她表示了浓厚的兴趣,认为在以后的出口贸易上或许可以用到这层便利。

对于李春花的知足状况,刘玲玲教授认为这正是金融机构发挥能动性的时机。“农户因为意识上的局限性,有可能会产生小富即安的状态,但作为金融机构应该注意激发他的潜力空间,为他们创造需求。鼓励他们形成产业协会,这样就可以管理各个农户的发展,降低风险,同时也利于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和规范化。这些以前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没有充分意识到,而外资银行因为有上百年的经营管理经验同时也在其他国家做过农村银行,应该会有较为灵活的金融产品服务。这对我们的农村金融机构来说也是一个提升自我能力的机会,真正将农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针对于我国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刘玲玲教授建议:“商业银行有趋利的特点,它也需要可持续性发展,这是必然的。对于青海或其他目前金融服务还不充分的地方我们可以采用政策性引导,给予一定的扶持,使中国农村这个大的金融市场活起来,让广大的农民真正享受到现代化的金融服务。”

上一篇:小狗乖乖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下一篇:接力赛400字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