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明天要远足课件

2024-05-09

9明天要远足课件(共9篇)

9明天要远足课件 篇1

9明天要远足(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睡、那”等

个生字和目字旁

个偏旁;会写“才、明”等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必备品格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热爱大自然。

关键能力力格

【教学难点】看图、结合生活实际感知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睡、那”等11

个生字,会写“才、明”等4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口述:1.教师引导:小朋友,如果明天爸爸妈妈带你去远足,你一定非常期待。

2.导入:现在,让我们和诗中的小朋友一同去感受那即将远足的兴奋与激动吧!(板书课题:9明天要远足)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3.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引起学生喜欢的话题,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走入课文的教学中来。】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识记生字。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睡觉

午睡

那边

那里

大海

海洋

真假

认真

老师

老人

老师

师傅

在吗

有吗

同志

同学

什么

什锦

才子

才能

光亮

明亮

(重点指导生字后鼻音“亮”,平舌音“才”,翘舌音“睡

什”等。)

②学习目字旁

(1-4)

(5-6)

“目”,书空笔顺,找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读一读,知道含有“目”的字多与“眼睛、看”有关,指导写好目字旁的字。

③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④多元识字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吗?

例如:

加一加的方法:如“什”,可以拆分成“十”加单人旁。

运用语境识字。以“那、真、吗、才”。以“那”为例,创设语境,出示卡片:“那是什么?”进行问答。

结合生活实际识记。如“睡、老师、同学、亮”都是生活中很常用的词,结合生活举例子,学生就能明白。

【设计意图:自主合作的基础上学习生字新词,鼓励多元识字,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2)学习多音字:种(zhǒng

zhòng)

①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真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这里的加点字“种”读轻声“zhǒng”,意思是“量词,表示类别、式样”,还有一个读音是“zhòng”,意思是“把种子或幼苗等埋在泥土里使生长”,组词分别如下:

zhǒng(种子)(种类)(一种)

zhòng(种下)(种地)(栽种)

②读一读:

我在院子里种(zhòng)下了许多向日葵的种(zhǒng)子。

(3)摘苹果游戏。

每读对一个字,就得一个苹果,看谁摘得多。

(4)理解词语

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地方

软和,不坚硬。

柔软

指地面上某一个特定的地区。

(5)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学习“会写字”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2)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7-17)

“才”,3个笔画都较舒展,横在横中线上面,略长;竖钩在竖中线上,竖的部分要

直,钩要短小有力;撇舒展。

“明”“日”字在竖中线左边略偏上,“月”字竖撇起笔在竖中线,向左穿插。

“同”关键写好同字框,横平竖直框正,“口”字上沿顶横中线,避免重心下沉。

“学”前3笔应写得紧凑一些,秃宝盖可适当宽一些,“子”的弯钩位于字的竖中

线位置,起笔和收笔基本在同一条线上。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先识字,再让学生再观察的基础上,跟着教师写,让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五、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习生字新词,多元识字,正确书写生字,初读课文,我感受到了文中的小朋友因为明天要去远足,可能去郊游,可能去爬山……高兴地睡不着觉了,真有趣。

六、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七、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18-22)

(23)

(24-25)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2.理解小朋友远足前的激动和期待,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的生字宝宝,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明天要远足,小朋友心情如何?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9明天要远足)

(1-3)

“远足”是什么意思?(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2.出示本课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设计意图:问题导入,从解释题目,学习目标的出示,找准学习的切入点。】

二、品读释疑

1.自由读文。

看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品读第一、二小节。

(1)出示句子:

“翻过来,唉——睡不着。”

“翻过去,唉——睡不着。”

做一下“翻过来、翻过去”的动作演示。

从“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你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小朋友明天要去远足的激动心情。)

从长长的叹气声“唉——”,你又读出了什么?

(非常期待明天的远足,但是又不能马上就去的失望、无奈。)

(2)“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们所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

“那么多种颜色”,想象一下,那里的大海都有哪些颜色?(蓝、绿、黄、红、葡萄紫……)(板书:海

是不是

多种颜色)

除了“多种颜色”的海和“洁白柔软”的云,一定还会想很多很多,她还在想什么呢?(板书:云

是不是

洁白柔软)

预设:

“那地方的河水,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清澈吗?”

“那地方的草儿,真的像爸爸说的,那么嫩绿吗?”

“那地方的鸟儿,真的像妈妈说的,唱起歌来那么动听吗?”

“那地方的花儿,真的像哥哥说的那么五彩缤纷吗?”

(3)这里的“颜色”还可以换成什么?(色彩)

(4)仿写

翻过来,哎——

睡不着。

那地方的(),真的像()说的,那么()吗?

示例:

翻过来,哎——睡不着。

(4-9)

那地方的草原,真的像妈妈说的,那么一碧千里吗?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空白,拓展说话,训练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能力。】

从这些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朋友的激动和对远足的期待,他们期待看到多彩的大海。)

朗读指导:朗读第一小节,读出小朋友急切、无奈、期待的心情。最后一个句子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3.品读第三小节。

(1)出示句子:翻过来,翻过去,唉——到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从“什么时候才能天亮呢?”你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小朋友对天亮的无限期待,更觉得黑夜漫长。这句话写出了小朋友对远足的期待,急切希望天快点亮,远足快点到来。)

(2)朗读指导:语气词“呢”读的时候可稍微加重语气,透出声音传递出小朋友此时急不可耐的心情。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朗读课文

这首小诗生动地描绘了小朋友因即将远足而难以入睡的情景,朗读的基调是兴奋而激动的,语气是期待而盼望的。朗读时注意读好文中轻声词语“地方、真的、说的、那么、吗、什么、时候、呢”。

2.你有过诗中小朋友这样的经历吗?当时你想了些什么?

把你想到的场景说一说,画一画。

预设:我就要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了,非常开心,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我去学校学习的场景。

3.推荐阅读《小溪》。

听读《小溪》,了解小溪的远大理想,学习小溪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背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4.资源链接《远足》

【设计意图:总结全文,深入探究影子的由来,巩固对方位的认识。】

五、理解词语方法解密

换词法

概念:换词法就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用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换词了解句意,是理解词语的方法之一。

运用:“颜色”一词可以换成“色彩”。

五、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写了小朋友在远足的前夜激动得睡不着觉,盼着天亮,表现了小朋友激动、期待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向往。(板书:激动、期待)

(10-11)

(12)

(13)

五、学会写法

学一法:学写疑问句

本文每个小节的结尾都是一个疑问句,疑问句是表示疑问的句子,结尾用问号。如“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举一例:看到妈妈出差回来了,你高兴吗?

练一练:学写疑问句,千万不要忘记句末的问号哦!

示例:妈妈,你去的地方真的有那么美吗?

五、课堂小结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

六、主题延伸

你有过诗中小朋友这样的经历吗?当时你想了些什么?

把你想到的场景说一说,画一画。

我就要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了,非常开心,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我去学校学习的场景。

七、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八、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习题。)

(14)

(15)

(16)

(17-19)

板书设计

(课件20)

多种颜色

睡不着

是不是

激动、期待

洁白柔软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根据《语文

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并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在识字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如,加一加、运用语境识字、结合生活实际等,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以后能够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不足之处

自己在课堂评价语方面还需要加强,评价语还需要更丰富,更有特色,更让贴近学生。

9明天要远足课件 篇2

新教育提倡的“与黎明共舞”晨诵项目是以适合学生当下阅读的儿歌、优美的儿童诗及古典诗词为主要阅读材料的复合课程。目的是要让诗歌与学生建立起关系, 丰富学生的心灵。新教育强调晨诵过程中学生与诗歌的交融相汇, 希望学生能沉浸其中、玩味其间, 充分体验诗歌的丰富性。

晨诵是一种仪式, 是一种师生共同穿越诗歌, 享受生命, 开启新的一天的洗礼仪式。晨诵时, 需要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诵、一起感受、一起陶醉、一起激励, 从而让教师、学生、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新教育希望能通过晨诵课程让学生具有博爱而敏感的心灵, 能够“于清晨极静之时, 听到鸟鸣, 令人不敢堕落”。

晨诵诗的选择要符合三个基本要求: (1) 诗歌的词句优美; (2) 儿童在吟诵时可以感受与理解; (3) 诗歌本身能传递出人类美好的愿望与情愫。

晨诵课操作建议:

(1) 晨诵是一种仪式, 师生要共同参与。教师唯有置身其中, 感受其内, 才能与学生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 共同生活在一起。

(2) 晨诵需要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晨诵是教师赠予孩子的一份珍贵礼物, 所以要让学生消除恐惧, 带着一种安全感, 真正地进入诗歌、体验诗歌, 达到忘我的境界, 在生命的黎明让心灵在诗歌里得以自由舒展。

(3) 晨诵强调的是一种精神状态, 教师可以通过情绪感染、言辞传递以及对学生表达鼓励和欣赏来使晨诵全体达到一种和谐一致的精神状态。唯有如此, 师生才会以崭新的、富有活力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一天。

(4) 晨诵以诵为主, 不能进行过多分析, 也不要过多地进行技巧指导, 教师不能成为挡在诗歌与孩子之间的障碍, 要避免破坏诗歌与晨诵的氛围。

(5) 晨诵可以根据诗歌内容综合使用个体朗读及共读的方式。但是, 自由单独的吟诵应多于集体的齐诵。要让每个孩子亮出自己的声音, 感受自我的存在。要注意引导孩子不要把晨诵变成表演读。

(6) 晨诵主要以体验、感悟、吟诵、玩味为主, 当然也可以对儿童诗的内容进行改写甚至创作。

(7) 所谓晨诵, 其实并不一定局限于“晨”这个时间上, 可以根据自己学校或班级的情况进行调整。当然, 如果可以固定在一个时间段会比较好, 这样会让大家有一种期盼。另外, 在孩子生日时, 精心选择一首诗送给这个孩子, 也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节选自“毛虫与蝴蝶——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项目组‘新教育小学晨诵项目计划书’”)

明天, 学校要组织孩子们去快活林山庄春游了, 今天, 决定和孩子们晨诵台湾诗人方素珍的《明天要远足》。

开启诗、复习诗过后, 我问孩子们:“明天就要去春游了, 你们的心情怎样?”

孩子们纷纷高举小手争先恐后地告诉我:“激动”“兴奋”“开心”“会高兴得睡不着觉”“连做梦都会梦见自己去旅游呢”“我盼望着天早点亮”……孩子们的笑脸因兴奋而涨得通红, 晨诵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也难怪, 这些都是孩子们的真切体验, 所以特别有表达的欲望。

“我们都知道‘花婆婆’方素珍奶奶吧?”

“嗯!”

“她就写了一首表达这种激动心情的小诗《明天要远足》。”

我出示了题目, 让孩子们读了两遍。然后问孩子们:“知道远足是什么意思吗?”

马上有小朋友举手回答:“远足, 就是去远方郊游的意思。”

“真好!”接着, 我出示了整首小诗, 然后带着陶醉的感情示范性朗读了一遍。我把自己当做那个翻来覆去睡不着的孩子, 一边读着, 一边带上表情和肢体动作。还没等我读完, 孩子们都被这首小诗逗乐了。“呵呵, 的确很形象啊, 好像就是写我们自己的, ”孩子们纷纷说, 我才一读完, 还没等布置朗读任务, 孩子们就已经情不自禁摇头晃脑地朗读起来了。

我看到很多孩子读到“唉”的时候, 就皱起了眉头。不错!他们读到自己心里去了。

接着, 我就点学生起立朗读。学生们今天个个都像小朗诵家, 读得有滋有味的。一个学生朗读完毕, 教室里马上“唰”地一下举起很多小手, 都想读一读。有的孩子怕我没看见他举手, 索性站了起来, 身体前倾, 拼命向我摇着小手。我笑着说:“都想读, 那咱们一起来吧!”孩子们好像有点失望, 不过才几秒钟的工夫, 马上乐滋滋地起立, 然后开开心心地读了起来。接着, 我又让男生女生分开读、小组比赛读……

几轮下来, 很多孩子几乎熟读成诵了。于是, 大家又兴趣盎然地背了一遍。

一遍又一遍, 从孩子们的表情中可以看出, 他们已经体会到了诗中描绘的那种激动、渴望又急切的心情了。

接着, 我要拓展孩子们的思维, 引导他们进行模仿创作。我说:“孩子们, 明天我们就要远足了, 你们又会因为什么而睡不着觉呢?”一边说着, 我一边出示了填空式的诗歌:

《明天要远足》

翻过来

唉——

睡不着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翻过去

唉——

睡不着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翻过来

翻过去

到底什么时候

才天亮呢?

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接茬:

“那地方的河水, 真的像妈妈说的那么清澈吗?”

“那地方的小草, 真的像奶奶说的那么绿吗?”

“那地方的大型玩具, 真的像哥哥说的那么好玩吗?”

“那地方的树, 真的像爸爸说的那么高大吗?”

“那地方的鸟儿, 真的像妹妹说的唱起歌来悦耳动听吗?”

“那地方的花儿, 真的像爷爷说的那么色彩斑斓吗?”

……

短短的15分钟晨诵就在孩子们热情的即兴诵读中结束了, 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都被记录在了晨诵笔记本上, 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将会一直陪伴他们成长。

在即将和孩子们春游的日子里, 诵读这样的一首小诗, 能将孩子们的情感完全调动起来。这些与孩子们的生命体验相关联的诗歌, 在与孩子们的生命产生链接时, 本身也被灌注了生命力, 变得更加奇妙了!

附:

《明天要远足》

(台湾) 方素珍

翻过来

唉——

睡不着

那地方的海

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翻过去……

唉——

睡不着

那地方的云

真的像同学说的

那么洁白柔软吗?

翻过来

翻过去

唉——

到底什么时候

才天亮呢?

9明天要远足课件 篇3

《明天要远足》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9篇课文,是一篇新选课文。这是台湾作家方素珍创作的一首非常有趣的儿童诗,诗歌生动地再现了小朋友远足前那晚激动、期盼的心情。

【教学构想】

一、整体感知,以“睡不着”统领全文

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意识,两课时的教学设计都围绕“睡不着”展开。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诗歌中出现三次的“翻过来”“翻过去”的动作以及在“唉——”的轻叹声中,体会“睡不着”的心情;然后品读三个小节的后半段,探寻“睡不着”的原因。这样紧紧围绕“睡不着”这根主线,通过朗读、想象、品悟,慢慢地去感受诗中因第二天要远足而激动得睡不着的小朋友的形象,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整体、连贯。

二、关注童趣,以儿童的角度品悟诗歌

1.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如教学“翻过来,唉——睡不着”“翻过去,唉——睡不着”“翻过来,翻过去,唉——”三组语句时,可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回忆自己远足前激动、兴奋、期盼的心情,并把这种情感融入“唉一”这一轻叹声的朗读中去。

2.让学生进行表演读。在读通读顺这三组语句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自己脑中的生活画面,边演边读,引导他们投入到朗读中去,真切感受诗句的意思。

3.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如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这句话时,让学生想象海里会有哪些颜色,把自己的想象注入这一句的情感朗读中。

三、注重实践,突出识字写字朗读教学

1.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进行识记。如教学“睡”这个生字时,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星星月亮都困得垂下眼皮,闭上眼睛睡着了,从而理解“睡”与眼睛有关,重点学习新偏旁“目字旁”。

2。采用多種形式提高朗读水平。除了用整体读、自己尝试读、指名读、学生带读、男女生轮流读、齐读、边想象画面边读外,还可以挖掘本课独特的朗读训练点,如轻声词较多等,加强针对性朗读指导。

3。采用辅助线指导学生写好合体字“明”。通过横辅助线,帮助学生发现只有让“月”的撇和横折钩落脚点一样高,字才能写得平稳;通过竖辅助线,帮助学生发现“月”的一撇穿到“日”下面去了,让学生明白两个部件写在一起时,笔画要注意穿插。这样才能把字写美观。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睡不着、那么、地方、什么”等词语,注意读好轻声;认识新偏旁“目字旁”,学写合体字“明”,并能用其他会写的字与其进行组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翻过来、翻过去、唉、睡不着”等词语,读出小朋友远足前兴奋、激动的心情。

3.重点学习第一小节,指导读好带有“吗”字的问句,通过仿说句式进行巩固迁移。

【教学过程】

一、照片引入,揭示课题

1.理解“远足”的意思。教师出示学生秋游时的照片,了解“远足”的意思:和小伙伴们一起到比较远的地方去春游、秋游。指名读“远足”这个词语,关注“足”的平舌音是否读正确。

2。揭题、读题。请学生朗读课题,并指导朗读:读题目时,可以在“明天”后面稍稍停顿一下,这样就会显得更有节奏。

二、整体感知,读准词语

1.教师范读诗歌。

2.学生尝试自由读诗歌,要求:借助拼音读正确;数一数这首小诗有几个小节。

3.分小节指名读整首诗。教师准备好较难读的词卡,遇到学生读不准的词语马上拿出来正音。重点指导:先读准“地方”这个带有轻声的词语,再展开词卡,读好“那地方”,再展开词卡出示“那地方的海”,“方、的”连续两处轻声,读的时候要又轻又快,迅速滑过去。

三、品读诗歌,感受“睡不着”的心情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话:远足前的那个晚上,自己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看课文插图,感受“睡不着”,教学“睡”字。

(1)出示文中插图,让学生观察交流:从插图上的哪些地方看出小姑娘睡不着?

(2)教学“睡”字,认识“目字旁”:课件出示“睡”,教师手指插图中的星星月亮:是呀,夜深了,月亮星星也困了,它们都垂下眼皮,闭上眼睛睡着了。原来“睡”和眼睛有关,怪不得这个字是“目字旁”。请学生给“睡”字组词。

3.品读诗歌,情感朗读。

我们不仅能从图上看出小姑娘睡不着,从诗中也能感受到她睡不着。

(1)让学生尝试朗读(课件出示三组语句,即第1—3节的前三行)。

(2)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好第一小节的第一句,重点指导读好“唉”,轻轻地叹气,从“唉”字听出期盼、激动、高兴的心情,再请男女生轮流齐读第二节第一句,最后全班齐读第三节前三行。

(3)加动作表演读这三组语句,体会“翻来翻去睡不着”的心情。

四、品读诗歌。探寻“睡不着”的原因

1.梳理文中小姑娘“睡不着”的原因。小姑娘翻过来,翻过去,怎么也睡不着,她在想些什么呢?请学生快速看看全文,找一找。

2.重点品读第一小节,感悟“睡不着”的原因。

(1)出示第一小节第二句,指名读,要求读正确。

(2)指导情感朗读,读好问句:这个语气词“吗”一般放在句子的最后,和问号在一起做朋友,表示疑问的语气。指名读,读出问的语气。

(3)想象海的颜色:大海里还会有哪些颜色?(如果学生答案很奇特,要追问这么说的原因)

(4)配乐看大海美景图:哇,大海真的会有那么多种颜色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5)情感朗读,读出大海的美。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在脑中想象刚才看到过的大海美景图。

(6)仿说句式,巩固问句。

①海不仅有很多种颜色,海还是怎么样的呢?请小朋友做做小诗人,仿造课文的句式来说话。

出示:“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 )吗?”指名学生说。

②齐读第一小节:明天将要看到那么美的海,多么让人期盼啊,怪不得小姑娘怎么也睡不着。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第一小节吧。

五、观察笔画,指导书写

1.出示“明”字,指导学生观察:“明”字由哪两个字组成?比起单独写“日”“月”,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小一些,窄一些)

2.课件出示横辅助线,指导学生发现只有让“月”的撇和横折钩落脚点一样高,这个字才能写得平稳。课件出示竖辅助线,指导学生发现“月”的一撇穿到“日”下面去了,两个部件写在一起时,笔画要注意穿插,才能把字写得更美观。口诀“左右结构,笔画穿插”。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4.学生写“明”,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回指导。

9明天要远足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1、认识“睡、那、海、真、老、师、吗”七个生字,认识目字旁。

2、学习课文第一小节,读出句子的语气。

3、正确书写“才、明”两个字。

4、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之情,让学生渴望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远足”。引导学生理解“远足”。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其实,远足,是一种长途步行运动,也可理解为郊游。大家去郊游过吗?如果明天就要远足,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呢?你会想些什么呢?有位作者把要远足的心情写成一首小诗《明天要远足》,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2.师板书课文题目《明天要远足》,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题目当中有一个生字,哪位同学发现了呢?(“明”字。)

师:你能拼读一下吗?(是míng)。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月=明。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可以组词:明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老师先来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自己大声读一读吧,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拼音朋友来帮忙。别忘了再把生字在文中画一画哦!

提出读文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3)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3.指名读,全班读

4.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思考:这首儿歌有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首儿歌有3个小节。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明天要远足,今天夜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了。)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读文识字。明天就要去远足了,小作者怎么了?我们赶快到第一小节来找找答案吧!谁愿意来朗读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明天就要去远足了,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你怎么知道的呢?你抓住了重点词句,真了不起!

学习“睡”字。同学们做个睡觉的动作,你发现了什么?(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

“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引导体会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

(2)(指导朗读。)看屏幕,读一读,观察一下,你们又有什么新发现吗?“唉——睡不着。”在“唉”的后面还有一个标点符号“--”。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学生交流)

老师告诉你,这个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读一读感觉一下。我们在读“唉”的时候,要把声音拉长,这样就更能表达出小作者既着急又无奈的心情了。同学们试着再读一读吧。

(3)师:睡不着的时候,小作者在想些什么呢?(大海)

生:她明天要去看海。

师:(出示生字卡片)学习“海字”。

师:想想看,你用什么方法能记住它?

生1:大海里面都是水,所以是三点水旁。

生2:……

师:同学们说得可真好,有这么多种方法记住这个字。那你能用“海”组词吗?

生1:大海。

生2:海水。

师出示图片,密密麻麻的人们在草原上观看摔跤表演。

师:你用一个词来表达这幅图吗?

生:人山人海。

师:“人山人海”是什么意思吗?

生:“人山人海”就是有很多很多的人。

师:什么时候会用到“人山人海”呢?你能用“人山人海”说一句话吗?

生:元宵节灯会的时候,大街上人山人海。

……

师:“海”一般情况下表示很多的意思。比如花开得特别多,我们就可以说是--

生:花海。

师:同学们真聪明。

(3)

那你们知道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认读“那”字,组词: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

(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

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

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蓝色、黑色、绿色)

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人们常喜欢用蓝色来形容海洋。其实海水的颜色,从深蓝到碧绿,从微黄到棕红,甚至还有白色的,黑色的,并非只是蓝色。俄罗斯北部的白海,因为它的纬度较高,终年寒冷,冰雪茫茫,加之有机物含量少,海水呈现出一片白色。我国的黄海,看上去一片黄绿,这是因为古代黄河夹带的大量泥沙将海水“染黄”了。……

师:大海这样美丽,小作者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了。你能读出她这种向往的心情吗?自己小声试着读一读。

(生练读)

师:谁能把这一节读给大家听?要读出期待、向往的语气,也要读出大海的美丽。

(指名读)

师:读得真好,老师都想去看看大海了。不过我们去看海之前呀,要知道一些安全知识,我们同桌合作一起来玩拍手歌吧!

(5)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

识记“老”字。

你能用“老师”说一句话吗?

(6)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读出好奇的语气。

预设:

(生:真的)学习“真”字,强调里边有三横。

(7)指导朗读。

(生:从问句可以看出)学习“吗”字,它表示疑问。你能读一读吗?老师听出来了,你把要强调的“真的”重读了,句末语气上扬,读出疑问好奇的语气。我们自己练习读一读吧。指名读,再齐读。

通过第一小节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生字了,老师来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2.巩固生字。

(1)我们先开火车领读:睡、海、那、老、师、真、吗。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同学们认识了这些字宝宝,现在我们把它们送回到第一小节,你们还认识吗?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同学们读得很有感情,那写得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写一写本课的前2个生字吧!谁来读一读“才、明”。

三、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本课的2个生字“才、明”。

(1)课件出示字的笔顺,学生书写。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笔顺规则及间架结构。

比如“明”是左右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的两部分一般要分别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和右半格。引导学生观察左右两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部分的起笔是左低右高。

(3)请同学们写两个字,再组两个词。

(4)学生临写。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四、课后小结,激发探究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作者要去远足,因兴奋,想到了大海而睡不着觉。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五、布置作业。

明天要远足教学反思 篇5

明天要远足教学反思

1《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诗歌由短短三节组成,生动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本课的教学设计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

明天要远足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诗歌,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孩子对远足的认识和对大自然的向往喜爱之情,首先,充分利用学生探索未知的欲望,结合现实导入,用背包装着一些旅行常用物品,进而让学生猜想这是去做什么,其次,导入课文,让学生想象大海和白云的样子,碧海蓝天的美景,将这些美好的感受吧带入诗中,利用分组朗读、小组展示朗读等方法进行朗读。通过课件观察大海不一样的颜色,观察白云的洁白柔软,产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期盼之情。

本课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生字多集中在第一小节,这种方法学习既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不同的识字方法,如,“‘睡觉’的时候要闭眼睛,睡与眼睛相关,所以是目字旁”“每天都有很多水就是‘海’字”“日+月=明”等。这样学习汉字,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而且也为孩子将来自主认字、识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明天要远足教学反思

2本节课我积极地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故事情境中快乐地学习,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体会成功。开课伊始,谈话导入:秋天到了,我们一般会做什么?引出有一群孩子要去远足。那么远足前,孩子们会做什么呢?老师通过从孩子们身边的事情入手,然后抛出问题,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找答案。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启发学生思考那个孩子为什么睡不着?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下,结合自己出游前的亲身体会,踊跃发言。然后老师顺势问“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跟大家说一说”。鼓励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这是一首通俗易懂的儿童诗,学生读后很快能联系生活实际,切身体会到文中作者的心情。在学生熟读理解之后,我问学生:“你们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想一想,是自己去哪里的时候呢?“学生甲说:”爸爸告诉我去长沙的时候,我晚上睡不着。“学生乙说:”妈妈告诉我说去漯河的时候,我睡不着。我想早点去。“我继续追问:“将来你打算去哪里?想看看哪里的什么景色?“学生丙说:”我想去长城,看看长城长不长?“学生丁说:”我想去沙漠,想去那里看看,那里的是不是金黄的?“出示诗的第一小节,翻过来,唉——睡不着,我多想去看看,那地方的,是不是像老师说的,那么 吗?”你能不能用你刚才的发言,完成这样的填空呢?”一生说:“翻过来,唉——睡不着,我多想去看看,那地方的 沙漠,是不是像老师说的,那么黄 吗?”我听出孩子们在用词上,还缺乏行文的优美。于是我追问道:“大家听一听,比较一下,那个句子优美好听些?

1、翻过来,唉——睡不着,我多想去看看,那地方的 沙漠,是不是像老师说的,那么黄?

明天要远足教学反思 篇6

1、翻过来,唉——睡不着,我多想去看看,那地方的沙漠,是不是像老师说的,那么黄?

2、翻过来,唉——睡不着,我多想去看看,那地方的沙漠,是不是像老师说的,那么金黄金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第二句好听。”老师鼓励道:“那我们再来读读我们写的诗句吧。大家都成了会写诗的小诗人了。”通过这样的填空和朗读,帮助孩子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公开课教案 明天要远足 篇7

封登华

教学目标:

1.认识“睡、海”等 7 个生字,认识目字旁。2.正确朗读课文,读出句子的语气。3.正确书写“明”字。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学生)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老师带你们去看海啦!请看屏幕(播放视频)

2、有一个小朋友啊,明天也要去这里远足了。你们知道远足是什么意思吗?(走路去很远的地方旅行)

3、走,我们一起走进第九课悄悄地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呢?请大家齐读课题《明天要远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嘘,大家赶快悄悄打开课本93页,(左手压书、右手指字)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准字音。

2.多有趣的儿歌呀!请大家小声地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仔细看看课文有几个小节。

课件提出读文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

3.一共有几个小节?是这样的吗?跟他一样的孩子举起小手来!恭喜你们。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读文识字。

(1)请哪位小朋友读第一小节,其余的孩子思考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课件出示“睡”字,如果睡着了会是什么样子呢?我发现了大家各有各的姿势,但却有一个相同的动作——闭上眼睛。所以,“睡”字是目字旁,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

(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哪儿?(大海)出示生字卡片“海”,谁来当小老师?那你能给它找朋友吗?(出示课件))你看海水拍打着沙滩,激起了高高的海浪,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美丽的海螺和贝壳。“海”是什么偏旁?你还能说出几个带三点水的字吗?(生说)细心的孩子一定会发现:带有三点水的字都和水有关系。

(3)在儿歌中,小朋友想得睡不着觉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认读“那”字,谁认识这个字?抽生读,注意鼻音。“那”的反义词是“这”。

(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师:那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 生:蓝色、绿色„„

师:大海有这么多种颜色吗?我们快来看一看。(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颜色的大海)人们常喜欢用蓝色来形容海洋。其实海水的颜色很多呢!从深蓝到碧绿,从微黄到棕红,甚至还有白色的,黑色的。有机会大家可以让爸爸、妈妈带着你们亲自到海边去看一看,感受一下大海的多种颜色。

是啊,大海这么美丽,小作者恨不得马上就能去那里看看!可是,天还没有亮呢!听,她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谁来模仿一下(摇头、皱眉、尾音拖得很长),(唉——)这条长长的尾巴是破折号?表示叹气的声音很长。我们带着刚才的表情读读这个句子。

(5)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你们也有老师,谁能给我们在场的老师们介绍一下你的老师?比如:我要介绍封老师,她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师举“老师”词卡)谢谢你们,让我认识了这么多的朋友!

(6)文中的小朋友相信老师的话了吗?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预设:

A、(生:真的)学习“真”字,强调翘舌音。个别读--分组读-齐读。B、(生:从问句可以看出)学习“吗”字,它表示疑问。强调轻声。C、指导朗读。(“真的”读重音,句末语气上扬,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学生练读。(7)拓展。小作者除了想到那地方的海,还可能会想到那地方的什么呢?(出示花、水、山),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说一说吗?

(三)课中操:《越过海洋》

大家有这么多的疑问,那老师就带大家越过海洋去看一看吧!

(四)巩固生字、感情朗读

1、来到大海边,孩子们我们一起去捡贝壳吧 游戏(捡贝壳):睡、海、那、老、师、真、吗。

2、小贝壳把他的朋友也带来了,我们开火车读读吧!读词语(两组)(真能干、真好听、非常好、不错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同学们认识了这些小贝壳,现在我们把它们送回课文,请大家想着大海美丽的画面,读出小作者的期待和兴奋吧!(抽读——齐读)

四、写字指导:明

1、课件出示:明,抽生唱笔顺歌,集体唱笔顺歌。

2、生观察明字的高矮、宽窄、关键笔画等,并汇报。一看结构:左右结构 二看高矮:左高右矮 三看宽窄:左窄右宽 四看:关键笔画

3、师示范写,并读写明字的口诀。

日字瘦瘦站左边,月字高高靠右边,竖撇起笔竖中线,两横短短不靠边。

4、生临写。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五、课后小结,激发探究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小作者要去远足,想到了美丽的大海兴奋得睡不着觉。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板书设计(略)

明天要远足说课稿范本 篇8

《明天要远足》说课稿

一、说目标确定的依据

1.基于识字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基于阅读: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儿童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优美。

3.基于口语交际: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简要讲述自己的见闻。

4.重点难点的突破:识字和朗读,设计活动和游戏,引导后进生促进优生。

二、说教材分析

作为本册第七组第一篇课文,本篇课文以充满童趣的语言描画主人公对即将要远足的期盼心情。语言生动,作者把“睡不着觉”和“明天要远足”两件事情巧妙联系在了一起,诗歌中同一个感叹词“唉”重复三次,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所有的兴奋、激动、盼望尽在“唉”中。本节课,在阅读中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为下节课的有感情朗读打底。

三、说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掌握了基本的汉字书写规则,但对于汉字通过间架结构展现出的形体美把握不够。对身边的自然现象有一定的认识,但不能形成自己的语言。

四、说设计理念:

1、课前交流用了日本著名的儿童诗人金子美玲的诗,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阅读兴趣,还可以更早的集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时我也在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有《中国儿童诗选》《金子美玲诗集》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绘本《失落的一角》,低段的老师可采用。

2、情境创设利用精美的图片,把留守儿童带进知识的海洋,与后面的爸爸妈妈会实现自己的诺言“带大家外出旅游”形成呼应。

3.夺红旗的游戏和找苹果,都是为了巩固生字,能口头组词,同时鼓励学生成为有用的人,天才。

4.生字的教学和朗读采用多种形式,不让学生厌学,关注了全体学生。

5、安全教育,由于一年级学生还小,一切都是懵懂和位未知的。所以我安排了看似多余的环节。

五、说课后反思

1.时间的控制。

9明天要远足课件 篇9

《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表现童真的儿童诗。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本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在识字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如,数笔画识字法、情境识字法、字谜识字法等,以此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以后能够自主识字打下基础。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月=明。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可以组词: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生1:小作者要去哪儿?

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谈话,以学生感兴趣的郊游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共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恰当地揭示并理解课文题目,使学生自然地理解了“远足”的含义,可以说是润物无声。而且通过设置问题--“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请试着轻声读一读。

提出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3)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这首儿歌有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首儿歌有3个小节。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明天要远足,今天夜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了。)

4.她都想到了什么?

(完成活动设计卡,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感知课文内容--先通过教师范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感知;再通过自己试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通过划分小节完成对课文的初读。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读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小节。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

课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了目字旁。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因为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

(3)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认读“那”字,组词: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

(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

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

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蓝色、黑色、绿色)

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5)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

识记“老”字。

你能用“老师”说一句话吗?

(6)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预设:

(生:真的)学习“真”字,强调里边有三横。

(生:从问句可以看出)学习“吗”字,它表示疑问。

(7)指导朗读。

“真的”读重音,句末语气上扬,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学生练读。

2.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学过的生字:睡、海、那、老、师、真、吗。

(2)说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称,并说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课件出示)

目--( ) 耂--( )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同学们认识了这些字宝宝,现在我们把它们送回到第一小节,你们还认识吗?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设计意图:识字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小学一年级,必须每堂课扎扎实实地指导。本环节教学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融把握文本、朗读指导、识字于一体,通过朗读第一小节,顺势引出7个生字,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记,并相机进行朗读训练,识字教学和朗读感悟相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课后小结,激发探究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作者要去远足,因兴奋,想到了大海而睡不着觉。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设计意图:在课时结束时,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本节课的内容,然后通过设疑“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激发起学生对下节课继续学习探究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温故知新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明天要远足》这首小儿歌的主要内容,并学习了儿歌的第一小节。让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睡、那、海、真、老、师、吗。

2.小作者除了想到大海外,还想到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进一步学文做了铺垫。

二、细读课文,悟文识字

1.学习第二小节。指名读,思考:

(1)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那地方的云)

(2)你见过的云都是什么样的?

预设:

生1:我见过天空中飘过的一片一片的云,白白的。

生2:我见过在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的一朵一朵的白云,就像棉花一样。

生3:我见过下雨前天空中的一大片乌云,黑压压的。

…………

(3)小作者想到的“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洁白柔软)

①课件出示(蓝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

师问:“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

“柔软”是什么意思呢?(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

②同学们,看到图片你认为那个地方的云怎么样?(美丽、洁白……)

(4)相机指导朗读。

小作者和你们有一样的感受,一样的心情。这么美丽可爱的白云,太吸引她了!你能读出这种兴奋的心情和白云的美丽吗?

(5)小作者是怎么想到那地方的云是美丽的呢?(听同学说的)

学习“同”字,认识“冂”(同字框)。组词:同学。“同”字是半包围结构。

学习“学”字,上下结构,下面是“子”,组词:学习。

2.学习第三小节。

指名读,思考:小作者越想越兴奋,此时她的心情怎样?(着急)

(1)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学习“什、才、亮”。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什”(亻+十=什),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才”,用“比一比”的方法记住“亮”(与“高”对比)。

引导学生找出“亮”的反义词,从而理解“亮”的意思。

(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小作者有多着急?(特别着急)那你能读出这种急切之情吗?

(3)除了着急,你还感觉到了什么?(无奈)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唉)

(4)在“唉”的后面还有一个标点符号“--”,它叫破折号。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学生交流)

老师告诉你,这个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我们在读“唉”的时候,要把声音拉长,这样就更能表达出小作者既着急又无奈的心情了。同学们试着读一读。

(5)在前面的两个小节中,也出现了这个“唉--”,同学们也试着读一读。

(生读文。)

哦,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的着急、无奈和兴奋。

(6)小作者是这样急着天亮去--(远足),她太高兴了,所以她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7)你觉得她的心里还会想些什么?

(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第2、3小节的生字比较少,仅仅5个,所以这两个小节的教学重点放在感悟文章内容上。通过引导学生想象“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抓住“唉”“到底”“才”等字词使学生充分感悟小作者的心情,培养朗读能力。

三、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本课的4个生字“才、明、同、学”。

(1)课件出示字的笔顺,学生书写。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笔顺规则及间架结构。

比如“明”是左右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的两部分一般要分别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和右半格。引导学生观察左右两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部分的起笔是左低右高。“学”是上下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学”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上宽下窄,结构紧凑,上下不分家。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临写。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所以在写字指导上要从细微的笔画、结构入手,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布置作业。

小作者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呀!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作者一样,多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也希望同学们能像小作者一样幸福、快乐。回家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也感受到你的快乐。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比较喜欢表现自己,让他们回家给父母读一读课文,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锻炼了阅读能力。

教学反思

1.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比较适用于本课教学。因为本课是一首只有3个小节的诗歌,而且生字大多集中在第一小节中,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既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了不同方式的识字方法,如,“‘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每天都有水就是‘海’”“日+月=明”,等等。这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也为学生以后自主识字打下了基础。

上一篇:守住自己的本心高二优秀作文下一篇:写作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