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设计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2024-09-09

四年级语文上册设计第三单元教案设计(精选8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设计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篇1

第三单元

【单元导读】

童话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它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让我们跟随本组课文,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我们还要围绕童话开展综合性学习,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通过朗读感悟、想象感情,读懂童话故事,体验童话带来的乐趣和童话故事中的语言美、思想美和意境美。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培养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巨人的花园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荫、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隆冬、喧闹、冷酷”等词语。

2.有感悟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想象画面,体会巨人思想感情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体会这篇童话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表达的突出特点。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初步感知全文,积累重点词语。

二、导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童话故事吗?你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是什么?(预设《卖火柴的小女孩》《哪吒闹海》)大家读过的事可真多!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

2.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巨人的花园是什么样的?)(二)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找出自己明白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2.同桌讨论交流自己的收获和质疑点。3.认识生字新词。

(三)学情检测 1.初读识字,积累词语。

(1)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全班齐读。绿树成阴 鲜果飘香 北风呼啸 四处逃散 狂风大作 雪花飞舞 草翠花开 树叶飘落 2.指导书写

孤独 漫长 荒凉 凋谢

(1)部分易错字的正音。

“允”读(yǔn)

不要读成rǔn或yǒng “拆”读chāi

不要读成chē

(2)学生仔细观察字形,指导易错笔画的写法。

允与充进行区别。添 右下部分有两点。覆 上半部分不是“西”,第一笔横的下面是两竖。

训 右半部分第一笔是竖撇,第二笔是短竖,第三笔是一长竖。

辣 左边“辛”字旁最后一笔为一个短撇。酷 左边“酉”字旁里有一短横。拆 最后一笔是一点。3.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2)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读后想想,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快乐要和大家分享,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是围绕花园的变化和巨人的变化来写的。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导学全文。

二、导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现在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讲一讲这个故事?生讲故事。

教师评价:咱们四年级的学生要逐步学会把长文读短,抓住故事的线索来概括主要内容。

(二)预习要求

1.通读全文,思考:巨人花园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哪些自然段写了花园的美丽? 2.探究花园由美丽变成寒冷,由寒冷变成幸福的原因。

(三)感知花园的变化

1.师:首先,请同学们浏览一遍全文,想一想,这座花园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美丽、寒冷、幸福)2.师:是啊,这座花园真神奇,不时地在发生变化呢!我们先走进花园去看看吧!

(四)欣赏花园的美丽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花园的美丽?(第1、2自然段)2.学生自由读第1、2自然段。

3.师: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花园的美丽? 预设:(1)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2)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五)感悟花园的寒冷、荒凉

1.自由读一读描写花园寒冷、荒凉的段落,边读边想象课文所描写的画面。2.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小结:同学们,即使到了春天,这座花园依然是那样寒冷、荒凉,真让人觉得可怕。(六)探究花园由美丽变成寒冷的原因。

1.师:同学们,同一座花园为什么会由美丽园变成寒冷园?这是什么原因?请大家默读第3-8自然段,在课文上勾画相关的句子,作为你阐述原因的依据,勾画完后,再和同桌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讨论的结果。

(七)探究花园由寒冷园变成幸福园的原因。

1.师:那花园为什么最后又成了巨人和孩子们幸福生活的乐园呢?巨人是自己醒悟的吗?

2.小男孩会说话的眼睛想传达什么意思?

预设:孩子的眼神是纯净透明的,表达的是对友谊的向往。3.巨人的心里为什么是火辣辣的?小男孩为什么在树下伸手?

教师小结:这真是一个充满智慧和神奇魔力的小男孩。正是他的出现,才让巨人明白了花园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4.师:课文用了四个感叹句,真切地写出了巨人恍然大悟的感受。

5.你认为醒悟后的巨人变得怎么样?(善良、慈爱、宽容),从哪几个自然段感受到的?(第10、11自然段)6.这样一个美好、和谐、动人的画面让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这样一幅美景,让我想到了爸爸妈妈和我互相关心,我们的家不是花园,胜似花园。

(八)感悟写法

童话是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文体。这篇童话以丰富的想象将我们带入了另一个世界。在那里,富于寓意的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文章优美而浅显的语言表达易于为孩子们所接受,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首先,作者善用伏笔,比如在童话开头。“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按四季变化写出花园的美,引出孩子们对花园的喜爱,更为后文写巨人与孩子们的冲突埋下伏笔。其次,文章在描写中将自然拟人化,使形象生动,感受贴切。再次,对比手法的多次运用。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景色的对比,巨人拆墙前后的态度对比、心情对比,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最后,文章的语言口语化,故事情节生动流畅,故事结构自然,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九)课堂练习

把合适的搭配用线连起来。

欢乐的 严冬

北风

飘香 刺骨的笑声

鲜果

飘落 漫长的寒风

树叶

呼啸

巨人 花园

孩子

季节与人不在 漂亮 在园子里玩

四季如画分享巨人的花园

回来 荒凉 被巨人赶走

只有寒冬才会醒悟 美丽 和巨人在一起 春意盎然快乐

孩子们都喜欢童话,因为童话总是美丽、神奇的,所以这节课才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教这篇课文时,我着力让学生在学习中领悟童话的写法,感受语言的优美,又从文字中感悟做人的真谛,懂得快乐要和他人分享的过程。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地方进行了对比,我主要把这些对比让学生发现,同时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因此学生理解起来并不难。遗憾的是对学生写作的指导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加注意。

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2 懂得了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不能做自私的人,要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习题3 推倒围墙前,花园里鲜花凋谢、树叶飘落。1.多音字。

sǎn(散文)qīn(亲人)散

亲 sàn(散步)qìnɡ(亲家)(惊吓)xià吓 hè(恐吓)2.近义词。

漂亮——美丽

喜欢——喜爱 允许——许可

孤独——孤单 荒凉——荒寂

明媚——灿烂 覆盖——笼罩

冷酷——冷漠 温暖——暖和

愉快——高兴 增添——增加 3.反义词。

漂亮——丑陋

喜欢——讨厌 允许——拒绝

漫长——短暂 荒凉——热闹

温暖——寒冷 愉快——难过

任性——约束 4.段落结构。

第一段(第1-6自然段):写巨人生气地赶走了在花园里玩耍的孩子们,筑起围墙,从此春天不再到花园里来。

第二段(第7自然段):写巨人再次赶走孩子,花园被冰雪覆盖。

第三段(第8-11自然段):写巨人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5.课文中心。

本文通过讲一个自私的巨人将孩子们赶出花园及醒悟后拆除围墙的故事,告诉我们,能

*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10 幸福是什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6个生字。

2.明白人们从劳动中得到好处和快乐,也就得到幸福的道理。【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本课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

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认识,从而懂得幸福是什么。

三、教学难点

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的深刻含义,能够说出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一)谈话导入

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认真想过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幸福是什么”。(二)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作上记号,写出批注。2.和同桌交流读书的收获以及疑惑点。

(三)学情检测 1.整体感知

(1)掌握会认的生字。彼(bǐ)此

铁锹(qiāo).树杈(chà)诧议(chà)..麦(mài)苗

义务(wù)..(2)理解部分词语。2.认知贯通

(1)学生读全文后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分析事情的起因。①默读课文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是如何做的?并指名几个同学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

②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样?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画出来,并说说他们为什么快乐?结合上下文说一说。

③默读课文,想想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

④十年后三个牧童都变成了三个青年,他们对幸福各有怎样的思考?

明确:通过劳动得来幸福。

⑤朗读全文,把智慧的女儿两次说的话画下来,读这两段话,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

明确:通过自己的劳动,尽自己的义务,作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这就是幸福。

⑥朗读全文,体会“幸福”的含义,并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⑦与生活对话,全面理解“幸福是什么”。除了劳动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之外,生活中我们还有哪些地方感受到幸福?

教师引导:幸福无处不在。但它又不能单独作为一件具体的事物而存在,所以我们无法看见,也无法触摸,但它的确存在于我们周围,只有用心感受生活,感受生命的人才能觉察到它的存在。

3.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课文《幸福是什么》的学习,明白了什么叫幸福,我想同学们今后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好好工作,好好生活,都能品尝到幸福的味道。

四.感悟写法

课文的题目以提问的方式设立,既充满新意,又为我们留下了悬念,引发人们的思考。本文通过人物的对话推动事情的发展,使情节曲折生动。

这篇文章的一大特点就是故事情节奇异,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另一方面,文章的环境描写十分优美,如“清澈的泉水仍旧那样静静地流着。小井周围的树苗已经长成枝叶繁茂的大树。”渲染了欢快轻松的氛围,也暗示读者时光的流逝让一切都有所改变。这样的描写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五)课堂练习

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1)假如到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我就告诉你们。...假如„„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因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病人治病——恢复健康

二、经过幸福是什么做过很多事——对别人有用尽义务做益事 (16-22)耕地种麦子——养活很多人

三、结果(23-26)再次相聚 畅谈幸福

1.再造想象,实现与文本的深层对话。

我们在重视课本,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须酌情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想象中适当超阅文本,适当超越课堂,即让学生利用一些课文留下的空白处展开想象,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在课外读物中得到的知识进行信息加工和再创造,探索课文的深层意蕴。

2.多元感悟,体现语文的人文特征。

本篇课文的主题是幸福要靠劳动,要尽自己的职责,做对别人有益的事。这个主题很显然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很有意义。虽然学生说不出这样概括的话,但他们能说出自己的生活,在教学中我都去肯定他们。在课堂中,许多学生说了与课文不一样的感受,这是真实的,是值得鼓励的。

课后习题答案 1.多音字。

一、起因(1-15)清理老泉 方便他人hǎo(好人)jǐn(尽管)好

尽 hào(爱好)n(尽力)jìzhuǎ(爪子)hē(喝水)爪

喝 (喝彩)zhǎo(爪牙)hè2.近义词。

彼此——互相

清理——整理 宽阔——宽敞

感谢——感激 诧异——惊异

仍旧——仍然 茂密——茂盛

白费——枉费 清澈——清亮

强健——强壮 相识——熟识

谦虚——虚心 3.反义词。

疏通——堵塞

宽阔——狭小 清澈——混浊

相识——陌生 强健——瘦弱

茂密——稀疏 智慧——愚昧

谦虚——骄傲 快乐——悲伤

简单——复杂 附近——遥远

健康——疾病 4.段落结构。

第一段(第1-5自然段):讲三个牧童发现一口老泉不能涌泉了,他们主动疏通泉眼、砌井加盖。

第二段(第6-13自然段):讲三个牧童向不相识的姑娘请教什么是幸福,姑娘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第三段(第14-22自然段):讲三个牧童在十年的社会实践中弄明白了什么是幸福。第四段(第23-26自然段):讲智慧的女儿为幸福的含义作了总结。5.课文中心。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引导下通过自己十年的生活经历,明白了幸福的含义,告诉我们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

情。11 去年的树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融化、伐木、煤油灯”等词语。2.学会把课文读通、读懂的方法。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语言美。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的真挚友谊。使学生感受到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 感受童话的特点,尤其是拟人体童话在主人公刻画,故事情节安排及语言表达上的不同点。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全文。

二、导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鸟儿与树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故事的最终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吧!(二)预习要求

1.通读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找出明白点和质疑点。2.同桌互相交流学习收获。3.自学生字新词。

(三)学情检测 1.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师生订正容易读错的字音。融(rónɡ)化

剩(shènɡ)下 砍伐(fá)煤(méi)油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读后思考,本文的写作主题是什么?

明确:赞美了鸟儿与树之间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真挚情意。2.认知贯通,体会课文情感。

鸟对树的情感浓缩在鸟的询问中。

(1)课文最后一段中鸟儿唱歌时,前后两次“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在想什么? 明确:第一次看见是说:“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第二次看见是说:“树朋友,我唱的歌你听见了吗?再见了朋友。”

(2)树被伐木人砍倒前,会对伐木人说些什么?

明确:请你告诉我的朋友小鸟,我不能听到它的歌声了,实在对不起。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导读全文。

二、导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小鸟对大树的深情厚谊,把大树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你们能代替大树向小鸟说点什么吗?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去年的树》。

(二)句段导读

1.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明确:这句话是树和鸟儿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情感。总起全文,揭示了童话中主人公之间的关系。

2.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

明确:春天一到,小鸟就回来找她的好朋友树,说明小鸟说话算数,守信用,也说明他们之间情感深厚,这是一个过渡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

3.大门回答说:“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明确:“切”“做”“运”“卖”四个动词的连用,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树的不幸。4.小鸟向村子飞去。

明确:可以看出小鸟锲而不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可见她是多么想找到好朋友树啊!

5.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明确:这个“看”是在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之后,仿佛在说:“树朋友,我唱的歌你听见了吗?再见了朋友。”“看”字包含了鸟儿对树无比的深情和留恋,使朋友间的深情厚谊跃然纸上。

(三)课堂小结

《去年的树》让我认识了一只守诺言、重情谊的鸟儿,让我们懂得了友谊会使生命之树长青的道理,相信同学们也明白今后要如何对待友谊了!

树根——山谷去年的树经过:寻找树朋友门先生——火柴真挚情谊 小女孩——灯火结果:实现诺言,鸟儿唱起去年的歌

《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鸟儿和树之间的真挚情谊,在教学中,我确立了两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去体会、感悟诚信的可贵。

2.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深厚的友谊,我努力把学生带入文本,带入作者的心灵,进行了个性化的朗读,体会其中的友谊。起因:鸟儿和树约定明年再唱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2(1)我们要珍惜友谊,敬重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2)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

(3)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习题3(1)鸟儿,我想对你说,你那首诚信的歌永远留在你和大树心里,大树会是你永远的朋友。

(2)鸟儿,你对树的那种真挚情谊感动了我,我要和伙伴们友好相处,珍惜现在的友谊。(3)鸟儿,你有这样信守诺言、珍惜友谊的好品质,相信你一定会找到更多像树一样的好朋友。

1.多音字。

luòkān(看守)(落叶)落

看 (丢三落四)n(看见)làkàɡěi(送给)dǎo(倒下)给

倒 jǐ(给予)dào(倒水)2.近义词。

朋友——友人

寒冷——冰冷 山谷——山沟

必须——必需 融化——融解

剩下——剩余 3.反义词。

朋友——敌人

寒冷——温暖 融化——凝固

必须——无须 点燃——熄灭 4.段落结构。

第一段(第1-4自然段):写鸟儿和树是好朋友,鸟儿飞回南方时答应回来唱歌给树听。第二段(第5-15自然段):写鸟儿飞回来找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找到了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第三段(第16-17自然段):写鸟儿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的歌,然后飞走了。5.课文中心

这篇童话主要写了鸟儿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的朋友,最后面对着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唱起了去年的歌,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真挚情谊。

12* 小木偶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习合理地续编故事。【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本课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白各种表情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仔细阅读课文,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

三、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喜欢笑吗?生活需要笑,笑使我们抛开一切烦恼,笑使我们信心百倍,笑使我们增进友谊——笑,多重要啊!可是等我们看完小木偶的故事,也许你对笑有了新的理解。

(二)预习要求

1.通读全文,找出自己的明白点和疑惑点,并作上批注。2.同桌交流学习的收获。

(三)学情检测 1.交流预习情况

(1)朗读课文,读后互评:生字的字音是否读得准确,句子是否读得通顺。(2)交流: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3)教师小结:因为只会笑,小木偶受尽了委屈,漂亮的背包被可恨的小红狐抢走了,熊警察却不信;头疼得厉害,老婆婆却说他撒谎。哎!好可怜的小木偶呀!同学们,你们想亲身感受一下小木偶的遭遇吗?咱们分角色来演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2.回顾方法,合作表演

(1)师:大家回想一下,前面我们已经演过好几篇童话了,你积累了哪些好方法?(学生交流)(2)在总结的方法上,学生合作试演。(3)学生展示表演,“观众”评议、教师指导。

(4)师:同学们,在“亲身经历”小木偶的遭遇后,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能告诉大家吗?

(5)大家齐读最后两句话:“笑是最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

(6)教师小结: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需要我们去经历、去面对,这样才是完整的生活。

3.续编故事,拓展深化。

在小木偶身上,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请你发挥想象,接着编下去吧!

4.全文总结:童话让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童话世界里,我们可以自由翱翔,憧憬美好的未来,思索生活的真谛。希望大家也提起笔,写下你心中最美好的童话故事。

会笑会哭小木偶的故事只会笑是不够的

会生气会着急

这篇童话趣味性强,学生理解课文并不难。因此我在教这课时,采用了以下教学流程: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2.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积累词语。3.丰富语言——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简单的故事情节对于一直喜欢读童话故事的孩子们来说并不难理解,因此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按照故事发展的开端、高潮、结局,一步步引导学生去体会小木偶的遭遇,进而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笑是最重要的,但只有笑是永远不够的。”学生兴趣浓厚,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课后习题答案 1.多音字。

yīnɡ(应该)chōnɡ(冲动)应

冲 nɡ(答应)nɡ(冲劲)yìchòzhēnɡ(挣扎)sā(撒谎)挣

撒 zhèsǎ(撒种)nɡ(挣钱)2.近义词。

快乐——快活

热闹——喧闹 亲热——亲密

愤怒——恼怒 同情——怜悯

灵活——敏捷 3.反义词。

快乐——忧伤

热闹——冷清 亲热——冷淡

愤怒——愉快 痛苦——甜蜜

着急——从容 温柔——粗暴

撒谎——诚实 4.段落结构

第一段(第1-10自然段):写老木匠做了一个木偶,并在小木偶的脸上添上了个“笑嘻嘻”的表情,认为只要会笑,小木偶就会永远快乐。

第二段(第11-30自然段):写小木偶在着急、生气、委曲,甚至痛苦、伤心时也总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因而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系列挫折。

第三段(第31-40自然段):写小木偶在女巫的点化下,拥有了所有的表情。5.课文中心 本文讲述了小木偶因笑嘻嘻的表情而受冤枉、遭误解、被怀疑的故事。当他拥有所有表情后,才得到真正的快乐。故事告诉我们要用真情,用不同的方法去体验生活、面对生活。

语文园地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童话故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2.激发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并养成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3.会抓住童话的特点编、写童话。

4.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展示自己在童话故事方面的收获。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童话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

在听、说、读、写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四、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完成“口语交际”内容。

二、导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最近,我们在课外阅读了一些童话故事,学习童话的兴趣越来越浓了,现在让我们自己讲讲童话吧!

(二)交流步骤

1.自己准备故事的内容。

2.小组内讲童话故事,选出小组内的故事大王。

3.请每组的故事大王上台讲,集体评议,选出班级的故事大王和最佳自编童话。4.自由组合,表演优秀童话。组内排练,上台表演,评选出最佳演员。5.各小组制作童话故事集,并进行展示。

(三)布置作业

1.写出自己所看过的童话故事题目。

2.办童话故事手抄报。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习作训练。

二、导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本次习作训练是编写童话,可以续编《小木偶的故事》,也可以自编童话。选择自编的同学,一定要把《小木偶的故事》多读几遍,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续编。选择自编的同学,可以选择几种动物,或者几件物品,以他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他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编成一个故事写下来。

(二)写作指导

1.写童话和写作文是一样的,就是要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本次习作有两项内容,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一个。

(1)编写童话,根据《小木偶的故事》结尾,续编童话。

(2)编写童话,自己构思一个故事情节,按照童话的写法,编写一个童话故事。2.续编童话指导(1)出示《小木偶的故事》最后两段话:

现在,小木偶会哭、会笑、会生气、会着急,也会像别人表示同情和关心了。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2)展开想象:在小木偶身上,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和课文中的遭遇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请联系这个童话内容,从最后两句话展开想象。注意童话故事的特点:内容生动、神奇,想象奇特、夸张,包含做人的道理。题目自定,要吸引人。

(3)学生练习说话。教师提示:想象要丰富,也要合理。3.编写童话指导

(1)选择自己最喜欢又熟悉的几种动物或者几件物品。

(2)展开想象,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编成一个故事。

(3)编写童话故事,可以自己一个人编写,也可以几个人合作编写。在编写之前,最好同桌或小组之间先交流一下,试编一个,互相启发,确定写作内容。

(4)同桌或小组内交流。提示:编童话故事与记事作文一样,要说清楚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习作交流与评定 1.修改评价

(1)明确修改文章的重要性,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2)复习童话写作的要求:内容生动、神奇;想象奇特、夸张;拟人手法;包含做人的道理。

2.合作评议

(1)出示一至两篇例文,师生合作评改。

(2)对照上述要求,阅读例文逐项评改,指出写得好的地方,在需要修改的地方做上记号。

(3)师生合作,边议边改,让学生知道怎样修改童话。(4)同桌交流,互相评议。

(5)自我评议,在需要修改的地方做上记号。

(6)修改习作,誊写成文。

第三课时

一、课时目标

导学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展示台。

二、导学过程(一)我的发现

1.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童话具有想象丰富、故事有趣,含有深刻道理,事物拟人化的特点,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

2.结合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谈谈对童话的认识和感受。3.根据学生的讨论,揭示要点:

(1)童话中的主人公,大多是神仙精灵、妖魔鬼怪、鸟兽虫鱼。(2)它们都有神奇的魔力,还能像人一样说话。(3)童话想象丰富,故事有趣。

(4)童话既引人入胜,又给我们有益的启示。4.同学们自由讲自己喜欢的童话。5.其它同学听后点评。

(二)日积月累

1.幻想、夸张,拟人构成了有趣的童话故事。读着它,心也会随之飞扬。童话故事的形成有好多种,除了课文中的一些童话故事外,还有许多用诗歌形式写的童话,叫童话诗。

2.教师示范朗读《雨中的森林》。3.说说你听了这首诗的感觉。

4.练习朗读:指名朗读、点评、再读。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三)展示台

1.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3.组织参加学习成果展。4.教师评价。

(四)课堂小结

童话世界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说的那样,童话是小精灵,童话是滚动的雨珠,是串串项链,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青蛙击鼓跳舞,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术的小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让多彩新奇的童话永驻人间。

本次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展示台”几个栏目。课上我引导学生赏析了《雨中的树林》这首优美的诗歌。这首诗歌是结合本单元的童话这个特色编排的。我带领学生品味“雨中树林”的神奇,让学生自己找神奇、并读出神奇,有趣的味道来。同时,课外时间我让同学们多阅读一些童话,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讲一讲或演一演。总之,我让学生结合课堂学习,了解童话特点,为续编童话和自编童话做好准备。

四年级语文上册设计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篇2

审美是音乐教学的核心。因此,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作品《茉莉花》教学设计的主导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学生感受不同风格与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这样,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进一步感受音乐作品的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使民歌《茉莉花》中表现的场景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

二、教材简析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阶段苏教版七年级音乐教材上册第三单元。《茉莉花》是江苏民歌, 曲子精美绝伦, 含蓄地表达女主人公质朴的情感。从歌词的内容中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纯洁的少女对洁白无瑕的茉莉花的爱慕与眷恋之情, 这样的题材本身就是民间音乐的表现形式, 是对初中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育的好素材。

三、教学策略

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 播放《茉莉花》视频与音频, 让学生感受我国民间音乐独特的风貌,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 热爱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

在课堂上有表情地教演歌曲《茉莉花》, 师生共同鉴赏这首歌曲的优美旋律。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演唱风格与不同演奏形式的《茉莉花》乐曲, 让学生欣赏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随着心理发展水平的发展, 初中学生的内心体验能力与感受能力在逐渐地增强。像《茉莉花》这样的优秀音乐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所以, 利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开展教学更能给学生视觉与听觉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了解民歌的特点, 通过《茉莉花》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江苏民歌具有的风格。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不同演唱形式的《茉莉花》作品的欣赏与学唱活动, 感受民歌特点, 然后通过演奏、演唱、朗诵等形式来加深学生对《茉莉花》这首乐曲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演唱、欣赏民歌《茉莉花》, 引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深厚情感。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演唱、欣赏《茉莉花》, 感受《茉莉花》具有的风格。

教学难点:学生对不同地域风格的《茉莉花》音乐的风格特点的理解, 以及如何感受民歌所具有的生命力。

七、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情境一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到江南水乡, 感受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悠闲生活。 (多媒体播放茉莉花的画面, 学生认真地观看。)

师:大家能说说大屏幕中美丽的花叫什么名字吗?

你们去过这样的地方吗? (学生讨论交流)

情境二师:你对这个画面有什么印象?这个背景音乐你听过吗?你能说出这首歌的歌名吗? (茉莉花) 今天, 老师与你们一起学唱我们江苏人的民歌———《茉莉花》。

(设计理念:初中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初步了解这首曲子, 通过情境导入, 唤醒学生曾经的记忆,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 学唱歌曲

1.听视频范唱

师:通过刚才的聆听, 下面思考两个问题:1这首歌体现了什么样的情绪?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明确:柔美、抒情、欢畅、明快

2.学唱歌曲

(1) 学生试唱 (教师钢琴伴奏) 。

(2) 找出难唱的地方, 师生共同解决。

(3) 跟着钢琴伴奏一起唱曲谱。

3.学唱歌曲

(1) 教师伴奏学生自学跟唱。

(2) 跟琴唱全曲。

教师点拨:要把这首歌曲唱好, 就必须把握好速度、力度。

(教师钢琴伴奏, 学生跟着学唱)

4.体验唱法 (教师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这首歌曲)

(1) 教师领唱, 师生齐唱。

(2) 师:大家感觉哪种演唱形式比较难?你喜欢哪一种演唱形式?敢不敢挑战最难的演唱形式?

(尝试最难演唱的形式, 全体学生跟着伴奏学唱)

(设计理念:在学唱实践中尝试不同形式与风格的演唱, 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形式,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拓展练习

多媒体课件展示江南风光, 把民歌与地方文化结合到一起 (学生观赏)

1.教师质疑:通过对江南风光与风土人情的欣赏, 你能说说江南的风土人情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讨论交流)

2.师:江南是我国茶文化的发祥之地, 在几千年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孕育了无数富有灵性的生命。江南女子最明显的特征是阴柔与细腻。《茉莉花》这首乐曲就发源于清代的江南, 把江南女子的纯情融合在江南小调中。所以, 民歌《茉莉花》明显的具有细腻、清秀、委婉等特点。

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组不同风格的《茉莉花》乐曲, 有同感乐器演奏的, 也有人演唱的。 (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茉莉花》)

接着, 播放不同民族风格的《茉莉花》旋律

(1) 著名的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图兰朵》。

(2) 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中的中国女孩演唱的《茉莉花》。

(3) 女子十二乐坊组合演奏的《茉莉花》。

(4) 运用萨克斯独奏的《茉莉花》。

(设计理念:通过不同民族、不同乐器演奏同样旋律的《茉莉花》, 让学生感受江南民歌的韵味。尤其是西方音乐运用了我国民歌改编的乐曲, 更体现出西方音乐对中国民歌的融合, 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我国民歌艺术的博大精深。)

八、总结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上册设计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篇3

(宽阔)的广场 (尽情)地唱 ( 堆 )雪人

( )的城市 ( )地说 ( )雪景

( )的棉花 ( )地问 ( )雪仗

4.把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一块儿。(8分)

立刻 特别 著名 非常

美丽 有名 马上 漂亮

三、句子积木。(14分)

1.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6分)

(1)周末我们全家去公园玩

(2)多么好的景色啊 你以前来过这里吗

2.把下列词语排列成句子。(4分)

(1)小柳树 一身 浅绿色 穿上 的 衣服

(2)雪地上 在 雪仗 打 堆 小伙伴们 雪人

3.照样子写句子。(4分)

例: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 )地吃起葡萄来。

例: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风娃娃帮助人们做事,我们怎么能责怪它呢?

四、运用学过的知识填空。(请填序号)(6分)

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③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④拔苗助长,徒劳无功

1.小刚懂得的知识并不丰富,却经常吹牛,妈妈笑他是____。

2.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就好比____。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田野献上( )的果实,枫林举起( )的旗帜,蓝天飞着( )的鸽子,大海奏起( )的乐曲。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

长 颈 鹿

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到动物园去看长颈鹿。

长颈鹿是一种逗人喜爱的动物。它全身浅黄,身上长满棕黄色的斑纹,它们要是站在树丛中,很难被人发现。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它的脖子长长的,真像瞭望台。眼睛又大又机灵,可以望到很远的地方。长颈鹿的头上还有一对美丽的角。

我长时间出神地望着长颈鹿,舍不得离去。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 )自然段写了长颈鹿的样子。(4分)

2.长颈鹿全身浅黄,身上长满了棕黄色的斑纹。它的脖子( ),眼睛( ),还有一对( )的角。(6分)

3.这篇短文主要说了什么?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3分)

(1)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

(2)我舍不得离开长颈鹿。( )

(3)长颈鹿是一种逗人喜爱的动物。( )

七、写话新天地。(13分)

四年级语文上册设计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篇4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9.ɑieiui

教学目标:

.学会复韵母ɑi、ei、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ɑi、ei、ui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páiduì”。

3.知道ɑi、ei、ui的标调位置。

4.会认“妹、奶、白、皮”4个生字,理解“妹妹”和“奶奶”的意思。

5.会读儿歌《小白兔》,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6.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养成正确的执笔姿势、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复韵母ɑi、ei、ui,明确单韵母与复韵母之间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

aieiui的发音及其四声,声母与复韵母的拼读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具准备:

拼音识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用卡片认读6个带调单韵母。

(二)说说单韵母发音时要注意什么?(强调口型不变)

(三)看口形,猜一猜老师读的是哪一个单韵母?

二、教授新课

(一)教学复韵母ɑi。

.看插图说话引出ɑi:图上画了什么?(老奶奶在和大家讲故事)

2.ǎi是第几声?第一声该怎么念?板书:ɑi

3.教学ɑi的发音,认清字形。

ɑ读重些,i读轻些,两个音要连在一起,不能分开,读ɑi时可体会一下“矮”的读音。(教师领读三遍,学生各自模仿着读,集体读,指名读。)

4.对比读,ɑ---ɑi,让学生看老师发音时的口型,听清发音,说说老师刚才发的是什么音。

5.四声练习。

学儿歌:ɑ母出现ɑ上标,ɑ母不在找o、e,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点去掉。

(二)教学复韵母ei

.看插图说话引出ei: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

2.借助手势,教师范读ei,(板书:ýi、ãi、þi、âi)谁能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

3.学生领读,指名读,齐读。

4.给ei标调,进行四声练习。

(三)教学复韵母ui

.看插图引出ui:图上画着什么?你能从图上找到复韵母ui吗?

2.ui,u在前,i在后,读的时候口形应该怎么变?谁会读?谁能说说你是怎么发ui这个音的?(先发u,口形慢慢变小,变成i。u重i轻,一口气连成。)指名读、齐读。

3.告诉学生ui的声调标在i上,运用顺口溜:i、u同在标在后。进行ui的四声练习。

(四)巩固练习。

.卡片认读复韵母ɑi、ei、ui。

2.打乱次序带调读ɑi、ei、ui。

(五)书写指导。

这三个复韵母都是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单韵母在四线格中写在什么位置,复韵母也写在什么位置。两个单韵母组成一个复韵母,是读一个音。

三、归纳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复韵母,练习了它们的标调,拼读,希望大家再遇见它们要认识它们!

四、拓展延伸

五、作业设计

韵母ɑieiui各写两行。

六、板书设计

9.ɑieiui

ɑ---ɑi

e---ei

u---ui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卡片复习复韵母ɑi、ei、ui,说说你是怎么发音的?

(二)会认“妹、奶、白、皮”4个生字,理解“妹妹”和“奶奶”的意思。

(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小白兔》。

二、学习新课

(一)出示ɑi、ei、ui及其四声,开火车读。

(二)指名说说复韵母标调的规则:有ɑ不放过,没ɑ找o、e,i、u并列标在后。

(三)出示《声母表》,朗读声母。

(四)教师:这些声母可以和单韵母组成音节,也可以与复韵母ɑi、ei、ui组成音节。让我们一起来拼一拼,看哪位同学拼得又对又快。

(五)教师示范拼读音节dài,学生模仿拼读。

(六)多媒体出示,学生自由拼读。

táiküiɡüicüiguüihuàikuàipãibýifýigþihýilâiwãiduÿ

tuǐzuǐhuìchuÿshuǐruì

三、借助插图,认识字词。

(一)教师出示插图,提问:图上都有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妹妹、奶奶”。

(二)学习“妹、奶、白、皮”的读音。

四、拼读儿歌,巩固拼音。

(一)出示儿歌《小白兔》,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二)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三)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四)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五)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你喜欢小白兔吗?你知道小白兔有哪些特点?

(六)课后能够背诵儿歌。

四、学写“pái、duì”

(一)出示音节“pái、duì”,学生拼一拼,读一读。

(二)说一说每个音节的声母、韵母、声调。

(三)教师出示四线格,明确:大多数的音节的都是由声母、韵母、声调组成的。在写音节时,同学们要注意音节的几个字母要靠紧,要写得紧凑、匀称;要按顺序写完一个音节的所有字母后再标调号;要看一个音节写一个音节,不要看一个字母写一个字母。

(四)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伸出右食指,边读边书空。

(五)学生拿出练习本,在四线格里正确地书写音节词“pái、duì”。

五、归纳总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不但学会了3个复韵母,还会拼读这么多的音节。老师相信,你们从小努力学习,学好了本领,将来一定会有所出息的。

六、拓展延伸

(一)“看谁听得清、找得快”。

老师或同学随机抽读复韵ɑi、ei、ui,看谁能又准又快地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到,并大声读出来。

(二)“找朋友”。

七、作业设计

背诵小儿歌,练习拼读。

0.aoouiu

教学目标:

.学会复韵母“ɑo、ou、iu”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ɑoouiu”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能正确书写音节词“xiǎoniú”。

3.会认“小、桥、台”3个生字,理解“小桥、流水、垂柳、桃花”的意思。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欢迎台湾小朋友》。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复韵母“ɑoouiu”的发音。拼读有关音节。了解“iu”的标调。

教学难点:

学习声母与ao、ou、iu组成的音节,准确拼读音节。

教学准备:

教学;字母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一)老师给你们变魔术,看谁的小眼睛最亮,一眼就看出老师变的是什么拼音朋友?用电线加手型变出:z、s、n、d、q、x、b

(二)同学们真能干!我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很多拼音朋友,老师这儿就有几位老朋友很想念大家了。来,小朋友,咱们和它们打个招呼。出示单韵母卡片:ɑ、o、e、i、u、û。

(三)谁能从这六张卡片中找出二张拼成我们已经认识的三个复韵母?

二、学习新课

(一)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汉语拼音第10课。看看今天要写的3个复韵母分别是由哪两个单韵母组成的?

(二)指名说,师板书:ɑoouiu

(三)这几个新朋友谁会读呀?指名读。

(四)听录音读→同桌互听互读→全班抽查→正音。

(五)读读四声。

.自由读→同桌指读。

2.师任意写“ɑo”的四声,学生读,开火车读。

3.生标“ou”的四声→纠正→各种方式读。

4.生标“iu”的四声,注意与“ui”比较,儿歌记忆——小i在前iu、iu、iu,小i在后ui、ui、ui,同时强调“iu”的声调标在“u”上。

(七)做手势齐读板书,抽读。

(八)“比耳朵”游戏:师读带调韵母,生上台指出韵母,对了,其余学生拍三下手,齐说“对、对、对”;错了,就举手帮助他。

(九)音节练习。

三、归纳总结

四、拓展延伸

iū,iū,什么iū,语文写字得了优;

iú,iú,什么iú,鱼儿鱼儿水中游;

iù,iù,什么iù,上下楼梯要靠右。

五、作业设计

练习拼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一)照着板书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回忆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相连要迅速。”)出示guü让学生拼读,体会拼读的方法。

二、学习声母与复韵母组成的音节

(一)出示板书:

.自己试拼。

2.同桌互拼,相互纠正。

3.指名拼读。

4.请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拼。

(二)出示板书:

1.结合三拼音的拼读方法自己亲自实践。

2.同桌小伙伴互相拼读,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

3.指名拼读,全班共同学习。拼的不准的学生,请会拼的学生帮助。

4.在练习时可以把音节加上声调如jiàojiǎoqiàoqiáoxiǎoxiào„„增加拼读的广度。

三、借助插图,认识字词。

(一)学习“小桥、流水、垂柳、桃花”

.在词语中找出“小、桥”2个生字,指名读。

2.“小桥、流水、垂柳、桃花”说一句话。

四、朗读儿歌,体会童趣

q—û—ɑn→x—û—ɑn→复习û上两点省略规则。

四、游戏

做“摘星星”的游戏。

五、小结

六、作业设计

练习拼读。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一)认读卡片ɑnenin,这些叫什么韵母?“-n”表示什么?该怎么发音?

(二)指名读音节,音节词。

二、提出任务新-课-标-第-一-网

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3个前鼻韵母和2个整体认读音节,知道前鼻韵母都有一个前鼻韵尾-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腭前部,从鼻孔中出气。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2个前鼻韵母和1个整体认读音节。看谁学得最好,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并且会正确拼读音节。3.教学鼻韵母un。

(一)看插图说话引出un:图上画着什么?谁能用“蚊子”说一句话?(蚊子是害虫。蚊子最讨厌。我们要消灭蚊子。)

(二)读准un,认清形。

1.启发学生自己读准un,教师正音。(指名读,开火车,齐读)

2.练习un的四声,指出声调标在u上。

3.出示:ɡ—ǔn→ɡǔn拼读音节。

三、讲授新课

(一)教学鼻韵母ûn及整体认读音节yun

(二)教学带ûn的音节

教师小结:ûn和un要和声母相拼,才能成为音节。jqx不与un相拼,只和ûn相拼,所以jqx与ûn相拼时,û上两点省去不写。

(三)看图拼读音节。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这些东西我们把它叫什么?它们都有些什么用处?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拼拼读读图中的音节,你能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吗?

3.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拼拼读读图下面的音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连成句子读一读,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请学生在图上标上方位词:远处、近处、左边、右边)

4.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拼音,学词语“蓝天、白云、草原、森林”。

5.指名读,齐读。

6.用“草”组词或造句。

(四)朗读儿歌,体会情感w

w

w.Xkb1.com

.出示带拼音的儿歌《家》,学生自由读一读。

2.读“家、是”的读音,试着用“家、是”口头组词或说一句话。

3.教师范读儿歌。

4.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指名读,分男女读,齐读。

5.教师: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

(五)书写“lúnchuán”和“jūnjiàn”

.出示音节“lúnchuán”和“jūnjiàn”,学生拼一拼,读一读。

2.学生说一说每个音节的声母、韵母、声调。

3.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伸手书空。

4.学生拿出练习本,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音节词“lúnchuán”和“jūnjiàn”。

3.ang、eng、ing、ong

教学目标:

1.学会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3.认识4个生字,正确朗读短文,儿歌。

4.体会学好拼音的作用,激发借助拼音识字学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后鼻韵母的发音,声母和后鼻韵母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字是本课的重点。ang、ing的发音和三拼音节的拼读是难点。

教学准备:X|k

|B|

.c|o|m

部分声母,韵母卡片,生字卡片,图片及相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谈话:上一课咱们学习了5个前鼻韵母,小朋友们还认识它们吗?

(二)开火车认读前鼻韵母an、en、in、un、ûn。

(三)指名说说前鼻韵母的发音要领。

二、学习新课

(一)图认识事物,进行说话练习。

出示四幅图,问:谁能说出图上的内容?(如:这是一只老山羊;我家有一盏漂亮的台灯;老鹰站在树上;那是一只座钟)

(二)相机出示音节yáng、dýng、yÿng、zhōng,告诉学生:我们今天就要借助这些图和音节来学习四个新的韵母。

(三)学习ang。

1.师指着图1读“羊”。(音稍微拖长,多读几遍,让学生们细听,并注意看老师的口型变化)指名说说“羊”是由哪两个音拼出来的。(“羊”是由声母y和韵母ang拼出来的)

2.出示ang,告诉学生把“羊”的韵母áng读的平声就是ang的读音。

3.将ang和an的读音比较,告诉学生ang叫后鼻韵母,是由一个鼻尾音ng组成的。教师师范,指导发好鼻尾音ng。

4.知道发准ang的音。告诉学生ang的发音方法。

范读,领读,指名读,齐读。

教学ang的四声:出示üng、áng、ǎng、àng学生自由练读,随即抽读。

师生共同小结学习步骤。

四人小组合作,按以下步骤学习eng。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学习ing、ong。

巩固练习。

谈话:我们认识了4个后鼻韵母,现在来做两个游戏吧!

(一)指导书写后鼻韵母ang、eng、ing、ong。XkB

.c

o

m

(二)指导书写ying及四声,注意写紧凑,注意调号的位置。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一)复习4个后鼻韵母的读音。

(二)看图拼读音节。

二、学习声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

(一)板书出示音节.

.自己试着练习拼读,拼不准的音节问周围的小伙伴。

2.指名拼读练习,教师要照顾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打开课本,找出教师没有板书在黑板上的音节,自己练习拼读。

4.引导学生将ying与ing进行比较,以加强记忆。

三、学习看图,拼读三拼音节,认读字词

(一)出示三拼音节qiáng(墙)、chuüng(窗)、qióng(穷)、zhuüng(桩)。

(二)观察图画,三幅图分别画了什么?

(三)对照下面的音节自己试着读一读。

(四)学习“游泳、骑自行车、打乒乓球”指名读,教师纠正。

四、朗读儿歌,认识4个生字

“车”数笔画的方法记忆,组词:马车汽车。

“羊”独体字。

五、课后小结

从于开学到现在所有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我们都学完了。老师希望你们能借助这些汉语拼音读一些有注音的儿童读物’这样既巩固了汉语拼音,又能帮助我们识字,同时还促进了同学们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能区分读音相似的鼻韵母,能区分形似的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正确拼读音节,认读词语,了解秋游该带些什么。

3.能按顺序记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说出名字里有哪些声母和韵母。

4.能一字组多词,掌握以前所学生字的书写。

5.正确拼读小故事,理解小故事的意思。

重点难点;

区分音、形相近的鼻韵母。

教学难点:

能一字组多词,掌握以前所学生字的书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把拼音部分全部学完了,你学会了吗?那么,我现在来检验一下大家的学习效果吧!

二、学习“用拼音”

(一)读一读,把音节读准。

.教师领读书上的音节,学生跟读。教师强调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的形和音。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别,明确后鼻音比前鼻音多一个“g”。

3.强化朗读。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二)比~比,读一读。

.教师板书“ie”“ei”“iu’,“ui”等复韵母,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每组韵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朗读音节。

3.秋游的时候,你想带什么?

为秋游做准备:你想带什么?

读幼儿园时如果要去秋游,总是有爸爸妈妈来帮自己整理书包。现在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要学会自己的-情自己做。那书包该怎么整理呢?刚刚拼读的这些物品中,你想带什么?

(2)指读音节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读一读,记一记”

(一)复习新课

标第 一网

.复习23个声母

2.复习24个韵母

3.复习16个整体认读音节。

分类读,注意区分平舌、翘舌。其后加i的有7个,跟韵母读音相同;用大y带头的有8个;还有一个wu。

指名让学生认读,全班开火车认读。全班熟读熟记。

4.说说自己的名字中包含哪些声母和韵母。

教师用自己的名字举例。

(2)指名让学生回答。

二、学习“字词句运用”

(一)读一读,说一说。

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车相关的照片,指名让学生读出书上出现过的词。引导学生能用一字组多词。

(二)拼一拼,写一写。

大家试一试拼写田字格上的拼音,看能不能写出相对应的字?

学生尝试拼写。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答案。

三、学习“和大人一起读”

(一)用播放课文音频,学生聆听欣赏。

(二)教师指导掌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篇5

1、认识“拽、茸、副”等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语言、内心活动,并在反复的朗读当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3、学习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小木偶被曲解后的语言、内心活动。

【教学时数】1课时

【课前准备】

1、按课文前“连接语”中的要求预习课文。

2、了解一点木偶的知识。

3、准备与课文相协调的音乐及道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播放《笑比哭好》的歌曲。

2、过渡:同学们,在《笑比哭好》的音乐声中开始了我们今天的学习。今天我们就从“笑”说起。你喜欢笑吗?

3、教师小结:是啊!生活需要笑,笑使我们抛开一切烦恼,笑使我们信心百倍,笑使我们增进友谊——笑多重要呀!可是我们看完了小木偶的故事,也许你会对笑有新的理解。

二、交流预习情况

1、朗读课文,读后互评:生字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得通顺。

2、交流:读了课文后,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3、小结:因为只拥有笑,小木偶受尽了委屈,漂亮的背包被可恨的小红狐抢走了,熊警察却不信;头疼得厉害,老婆婆却说是撒谎。哎!好可怜的小木偶呀!同学们,你们想亲身感受下小木偶的遭遇吗?老师有个主意,咱们分角色来演演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三、回顾方法,合作表演

1、大家回想一下,前面我们已经演过了好几篇童话了,积累了哪些好方法,交流一下。

2、在总结方法基础上,学生合作试演。

3、学生展示——观众评议、教师指导——学生再演——配乐、带上头饰表演。

4、同学们,在亲身经历小木偶的遭遇中,你一定有很多很多的话要说,能告诉大家吗?

5、齐读最后一句话:“笑是很重要、很美好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然后引导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

6、小结: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酸甜苦辣、喜怒裒乐都需要我们去经历,去面对,这样才是完整的生活。

四、续编故事,拓展深化

在小木偶身上,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来接着编下去。

1、自由准备。

2、学生续编故事。

五、单元回顾,总结升华

1、本单元的童话故事,到此已全部结束了,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2、总结;童话让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童话的世界里,我们可以自由翱翔,想我们所想,思我们所思,憧憬美好的未来,思索生活的真谛。希望小作家们也提起笔写下你心中最美好的童话故事。

六、布置作业

1、续写《小木偶的故事》

【板书设计】

12、小木偶的故事

笑——感受生活的快乐

只会笑远远不够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2

【学习目标】

1、认识“溢、允”等8个生字。会写“溢、允、墙”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洋溢,允许、训斥”等1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文描写想象画面,体会“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4、抄写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文描写想象画面,体会“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准备】

1、让学生回顾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再次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童话故事。

2、课文教学录音带或与课文相协调的音乐。

3、生词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先问学生读过哪些童话故事,知道哪些童话中的角色。然后引导学生简要说明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或故事中的角色。

2、教师小结:是啊,童话世界真吸引入。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童话世界。(播放本课录音至第;自然段。)激趣:这是英国著名童话作家王尔德作品《巨人的花园》,有人称是童话中的“完美之作”。这是花园里是不是一直洋溢着笑声呢,那里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好吗?

二、放手阅读,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a、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出示生字和词语卡片互读,注意读准字音。

c、找出生词所在的句子,反复朗读,注意体会生词的意思。

d.指名读课文,读后相互评价,看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2、再读课文,想想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什么,并交流各自的看法。

3、质疑问难:读了课文,你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这时学生可能会提出许多问题,教师要注意梳理,最后把问题归纳一下,点出“巨人拆除围墙前后,巨人的表现和花园里的情境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布置学生课后思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述故事,研究问题

1、请同学讲一下这个故事。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就上节课提出的“巨人拆除围墙前的表现和花园里的情境”这个问题,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或段落来回答。

3、有感情地读这些句子或段落,边读边想象:从这些段落或句子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二、小组朗读,交流感受

1、小组分角色自读课文。

2、小组交流朗读体会,交流对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

3、基于对课文认识的加深,再读课文。

三、总结交流,揭示道理

1、学生汇报阅读感受,可以是朗读方面的,可以是小组交流讨论过的含义深刻的句子,也可以是自己读童话后想到的事情。交流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小结和引导。(重点是像“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赶走了。”等含义深刻的句段。)

2、播放录音或配乐范读,引导学生边听边想像边思考这个童话说了个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是,阿!任性、冷酷的心唤来的是寒冬;善良、宽容的心带来的是春天。“快乐应该和大家分享”(板书)。

四、再读课文,感受特点

1、自读课后“资料袋”,谈谈读后了解了些什么。

2、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全文,从这篇课文印证“资料袋”中说的童话的特点。

3、读后,可以与同学合作表演片断,还可以抄写自己最喜欢的词、句。

五、布置作业

1、生字词书写。

2、布置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3、《黄冈》第9课

【板书设计】

9、巨人的花园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阳光明媚狂风大作

草翠花开雪花飞舞

绽出新绿瑟瑟发抖

开出花朵鲜花凋谢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3

学习目标

1、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2、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语句,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课前准备

1、课件(童话片段)、音乐。

2、课前有关童话的资料。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放映《神笔马良》、《哈利波特》、《指环王》的片段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都是些什么电影吗?

3、师:是的,这些精彩的电影都是根据童话故事改编拍成的。其实,童话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童话天地,一起去感受它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

八面来风

1、师: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现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吗?

2、全班交流

3、师:老师也从网上下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外童话名著、中外童话名家)

我的发现

1、师:这么多美妙的童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其实呀,童话故事的编写是有一定规律的,小林和小东就发现了一些,我们来看看。

男女生分读书上的“我的发现”

2、说说小林和小东经过本组童话故事的学习后,发现了什么?

3、回顾读过的童话书,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呢?

4、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5、全班交流。

教师可随机播放CAI,对童话编写三要素:幻想、夸张、拟人等特点作简要介绍。

日积月累

幻想、夸张、拟人凑成了可爱的童话故事,读起它,心也会随它飞扬。正如在诗中漫步一般!你听——

1、配乐朗诵《雨中的树林》

2、喜欢这首诗吗?

3、用心、用情地练读。(自由练读)

4、指名朗诵一点评一再读

5、教师小结: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所说,童话是小精灵,童话是滚动的雨珠,是串串项链,是青蛙击鼓跳舞,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

术的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用情地朗诵这首小诗,让多彩、新奇的童话永驻心间。

6、感情朗读。(自由朗读、表演读、师生合作读、配乐读)

7、教师总结: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象为船,夸张为桨,拟人为帆,让你们的“童话号”驶向幸福的彼岸。

展示台

1、过渡: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一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组织参观学习成果展。

4、评价,然后把评价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

课后作业

《童话天地》即将组稿,希望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写童话、演童话、讲童话、办童话墙报、读童话、合作编写童话——精心准备,走进下节课的“大看台”。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4

【学习目标】

1、认识“彼、锹、权”等6个生字。

2、理解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3、尝试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教学时数】1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向身边的人访谈对幸福的理解。

3、搜集关于幸福的名言警句,拓展对幸福的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的童话在故事的讲述中会让我们体会到一个道理,比如《巨人的花园》,我们学完后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今天我们要学的童话,故事也很动人,读完后也会让我们知道一个道理,那是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2、板书课题并读题:幸福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读连接语,请学生说说连接语中提出了哪些要求。

(a、想想文中三个小孩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b.说说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2、带着连接语中的问题自读课文。

3、自读课文后学习文中的生字词。

三、交流讨论

1、请同学复述故事,理清故事的基本情节。

2、表演故事,深化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的理解。

3、引导学生体会交流学习以后的收获。学习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收获呢?(“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句话的理解是重点。)

4、联系亲身经历和课前做的访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四、拓展交流

老师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和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学生读后,老师做简要点评,然后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各自课前收集的和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学生交流时也可以谈自己的,感受。

1、今天,我们共同经历着幸福的时刻,在共同拥有中,我们细心回味着什么是幸福?下面请用最精辟的话说说你对幸福的理解。

2、齐读“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五、布置作业

1、同步阅读

【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第一个青年(医生):幸福是给病人治病,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第二个青年(消防队员、花匠):幸福是勤勤恳恳工作,劳动没白费。

第三个青年(农民):幸福是耕地种麦,养活了许多人。

智慧的女儿:幸福靠……

老师: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警察: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5

【学习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剩下、伐木、煤油灯”3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教学时数】2-3课时

【课前准备】

1、生字、生字卡片。

2、有条件,可准备与课文相协调的音乐及反映课文内容情景的.课件,以帮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感悟童话主题。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板书:“树”,提问:你知道的树是什么样的?

再板书“去年的树”,提问:看到课题有什么疑问吗?

2、围绕一只美丽的小鸟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段美丽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认读生字词。

3、指名分段读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4、再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知道了什么。

三、确立本文的阅读方法

1、这篇课文对话较多,让我们主要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来阅读本文。

2、画出写对话的句子。

四、指导朗读第一组对话

1、过渡谈话:冬天到了,小鸟要到南方去过冬了,临走之前,一对好朋友依依惜别。他们说了些什么呢?读一读。

2、生活中,你也许经历过离别,想一想那是怎样的情景?想后再读一读。

3、组内练习朗读,注意读出感情来。

5、指名朗读。注意读出自己的个性。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2~4组对话

1、学生分组练习

他们就这样依依惜别,并做了约定。第二年的春天,小鸟满怀深情地跑回来找它的好朋友大树。然而,往日朝夕相处的伙伴却不见了。她着急地找了又找,问了又问……下面的三组对话,请同学们自己选定一个角色在四人小组里面合作练读。

2、指名朗读,读后评价

那一声声急切地询问,流露出小鸟对大树的无限深情。读着读着,谁不被小鸟的这一份真情感动呢?我们一起来朗读,互相说说究竟怎样读更能反映小鸟的这份真情。

3、扮演角色,体验感知

谁来做一回小鸟。你们可以像小鸟一样在教室里,就这样飞呀,飞呀,寻找着她的好朋友,你在谁的身边停下来,那个同学就做你的配角读。(两组同学分角色一起朗读)

二、朗读、想象,体悟主题

1、同学们,小鸟对大树的这种焦急、牵挂、担心就是奉献给大树的最最珍贵的友情。让我们再一次深入地和课文倾心地交流对话,来体会这种感情。村子里,煤油灯旁,一对好朋友又见面了。大家把书拿起来,让我们一起读最后三段。

2、引导想象。亲爱的小鸟,你看到朋友了,你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想说什么?你要走了,但你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你还想说什么……课文中有好多话作者想说都没说出来,给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我们来把作者没说的话说出来,行吗?

3、教师小结

同学们,你们都是守信多情的孩子啊。小鸟飞走了,带着淡淡的伤感,飞走了。但他给大树留下了歌声,留下了友情,留下了我们世间最最宝贵的诚信。

三、拓展升华

编写“友情卡”。

小鸟对大树的情,把大树也给深深地打动了。大树想在自己还没有被燃尽之前,为小鸟寄去一张友情卡。同学们你们愿意为大树写这张友情卡吗?

四、学生自由写,教师指导

1、读了这篇课文,对鸟儿,对树,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让我们再来读读全文,读后说说。

2、总结

我们通过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我们一起和课文进行多次的交流对话,让我们真正地走进课文、真正体会了“信守诺言,珍爱友情”的可贵。但愿这个世界“诚信与友情同在。”

五、布置作业

1、抄第11课生字组三词

2、《黄冈》第11课

3、继续完成“友情卡”

【板书设计】

11去年的树

对话

鸟儿树信守诺言

树根珍惜友情

门先生

小女孩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6

学习目标

1、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童话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童话的兴趣。

2、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好自编故事、合作表演的童话及所写的童话故事。

2、表演所需的道具、音乐。

第一课时

引言

浓浓的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好。

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走进“大看台”

1、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童话、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想一试身手。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

2、学生准备。(排练、讲童话、读自编童话等)

3、一进“大看台”

a、读自编故事,忠实的听众发表建议。要求: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b.讲童话,悉心的听众晶评哪个最好。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听众要认真听,评价要说出理由。

c.演童话,热情的观众谈谈观后感。要求:有合作意识,表演大方,抓住童话的主要情节。

d、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教师指导。

二进大看台

a、创设情境:同学们,“童话大看台”现在开始了,请用你最热烈的掌声请出第一位表演者。

b.有感情地读自编故事。

c、用情地讲童话故事。

d、出色地演童话故事。

交流收获

第二课时

学生写童话故事,教师巡视。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7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

2.体会作者借对梅花凌寒独放品格的赞美来表白自己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

3.背诵并默写古诗。

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要求1;教学难点:要求2。

教学日期:

教学流程:

1.初读诗句,了解主要内容。①读题,简介作者后,检查学生对“凌”字字形掌握的情况。②先指几名朗读能力稍差的学生读并稍加指导,之后学生自读诗句,边读边想作者写了梅花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2.细读诗句,理解诗意。第一、二句。①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试着讲讲两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过去学习古诗的方法,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②指几名语言表达能力稍差的学生说说,再帮其订正,直到他表述清楚、准确为止。③启发学生从“墙角”、“数枝”中体会出梅花“形孤”的特点;从“凌寒”、“独自”中体会出梅花“姿傲”的特点。④朗读体会。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再读,深入体会。第三、四句。①参照注释试着说说诗意,再集体讨论订正。在理解这两句诗意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出梅花洁白如雪的特点,虽然不是雪,却像雪一样洁白。②轻声自由读诗句,体会梅花“色洁”、“幽香”的特点。③感情启发,朗读体会。

3.再读诗句,体会作者的心境。①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②说说这首诗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并分析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③启发想象,体会意境。请学生认真地想象并体会:诗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这种画面使人产生怎样的感受?思考好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④再读诗句,边读边思考,从“凌寒”等词语中体会,作者表面上赞美梅花凌寒独放,实际上是在表白什么心境?(可适当地作背景介绍)需要注意的是,对诗人心境的体会是个难点,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深究。⑤朗读诗句,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感情。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形孤)

凌寒独自开。(姿傲)

遥知不是雪,(色洁)

为有暗香来。(香幽)

表达了“坚贞不屈、不怕挫折”的心境。

教学反思:

《竹石》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郑燮的故事,有关竹的诗句

2、小黑板或课件

教学日期:

教学流程:

一、导入:看图:图上有什么?(板书:竹石郑燮说到诗人,他还有一个比他的名“燮”更有名的号——板桥)你知道郑板桥的故事吗?学生交流,老师适时补充

(1)江苏兴化人,扬州八大怪之一……

(2)写过“难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3)早年家贫,中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帮助县民诉讼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辞行前,百姓跪请挽留,板桥当即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做鱼竿”说他两袖清风回扬州吟诗作画去了,表现得十分坦荡、洒脱)

(4)故事:一天,郑板桥听说镇江江心有座焦山,风景优美,栽了许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摊开纸作画,画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茎葱葱,枝叶扶疏,配上一两块清奇古怪的石头,题上几句妙趣横生的诗文,让人耳目一新。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郑板桥人称“诗书画三绝”,特别是他画的竹兰、山石,形象逼真,姿态万千。留下了许多名画——竹石图、丛竹图、墨竹图、兰竹芳香图……课件欣赏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题写在竹石图上的诗。师吟诗,生读读古诗。

二、学诗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学习更多的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学生说说学古诗的有效方法。学生自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弄懂诗意。合作学习、自我体会均可。反馈:抓住哪些字眼来理解?你认为哪些字词写得最传神?

(“咬”字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

根据学生学情板书:咬定 千磨万击

坚劲

立根 东西南北风

三、体情合作表演竹与石的对话。诗人喜欢竹子吗?他是怎样表达的?再读古诗,体味诗人写竹,是写什么?

(板书:咏物明志)

借物喻人,表明诗人刚正不阿的品性,不怕打击、不畏风浪的气节。

把自己想象成郑燮,说说自己看到竹石的心情、感悟怀着对劲竹、对诗人的敬佩之情朗读全诗(对读、指名读、齐读)你喜欢竹子吗?你认为竹子具有哪些品质?

(如:竹是空心的,很谦虚;竹在生命的旅程中每成长一步会留下印记;竹不开花,朴素,保持本色;竹扎根很深,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四、拓展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有竹,“岁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有多少人吟诵过这看似普通的竹子!

交流诵读我们课外搜集的竹的典故,竹的诗句。

典故:宋代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

诗句: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李白《慈老竹》“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郑燮《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五、巩固

在画的空白处题写《竹石》,要求默写。也可以题写你喜欢的写竹的诗句。

竹 石

郑燮

板书:

咬定 千磨万击

坚劲

立根 东西南北风

咏物明志

教学反思:

《菊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菊花》,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学习诗中生字,理解词句意思,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爱菊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观赏过菊花吗?你是什么时间观赏的?揭题《菊花》。共5页,当前第2页12345

二、检查预习情况,介绍作者,学习生字词。

1、师生共同介绍作者:元稹(779—831),字微之,唐代诗人。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九岁能诗,十五岁明经及第。他与白居易共同开创浅切的新诗风,世评“元轻白俗”。他两人均曾企图以诗为救世之工具,共同致力于讽谕诗。其诗朴质深切,反映了广泛的现实生活。与此同时,他还遗有许多感伤性质的杰作。有许多歌咏元、白两人深厚友情的酬答诗。有《元白长庆集》。

2、小组讨论预习生字词的情况并汇报。

菊(j*)——菊花。

秋丛——秋天的菊花丛。

舍(sh8)——房屋。(组词:宿舍、校舍)

陶(t2o)——本诗中指姓陶的家,即陶渊明家。(陶渊明是晋朝著名诗人,最喜爱菊花)

偏(pi1n)——偏爱,在几个人或几件事中特别喜爱其中的一个或一件。

此(c!)——此花,这个花。

尽(j@n)——完。开尽:开完。

篱(l0)——篱笆。

三、学习古诗(看视频,屏幕出示《菊花》全文字幕)

(1)自由读:结合课后注释,试着小声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互助学习:在小组里每位同学说说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请同学、老师帮助。

(3)各小组推举一位同学汇报学习情况。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这句诗的意思是:一丛丛的菊花围着院墙屋舍开放,仿佛到了陶渊明的家。诗人围绕着开满菊花的篱笆流连观赏,以至不觉中太阳已西斜。这两句诗是写景,写菊花之多,使观赏者留连忘返,不知时间流逝。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是人们偏爱菊花,是因为这种花开完后,就没有别的花再比的上它。(菊花是百花中最后凋谢的)这两句写了作者偏爱菊花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热爱菊花的深情,也赞美了菊花傲霜斗寒的高贵品质。

四、再读古诗,体会意境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同学之间互相读。

2、互相交流,谈谈诗中表达的意境和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菊花》一诗,诗人描写了菊花的多、美以及自己偏爱菊花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热爱菊花的深情,也赞美了菊花傲霜斗寒的高贵品质。

五、指导朗读

秋菊绕舍 / 似 / 陶家,遍绕篱边 / 日 / 渐斜。

不是花中 / 偏 / 爱菊,此花开尽 / 更 / 无花。

前两句赏花,用缓慢轻松的语调读出诗人清高自豪的情感。后两句诗人直白内心想法,朗读的语气肯定,干净利落,表达对菊花的情有独钟。

六、背诵古诗

1、自己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2、同学之间互相背一背。

教学反思:

快乐读书屋三《黄山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诗人昂扬的革命豪情,乐观自己的生活态度。

4.情感目标:体会诗歌炽热饱满的情感。

教学难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教学重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教学方法:研体式

教学日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黄山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那里的松树更是一道绝世的风景,黄山“七十二峰”高耸入云,在浮动的云海中,一棵棵黄山松昂首挺立,像一面面“昂首的战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山松》。共5页,当前第3页12345

二、自主学习:

1、读标准音:

峰峰皆(jiē)到 寒彻(chè)骨 闪烁(shuò)劲(jìng)枝 迸(bèng)

2、写规范字:

雷tíng()夹xí()luǒ()露 不屈不náo()作者简介:张万舒是我国当代诗坛一位著名的诗人,《黄山松》一诗是他的代表作。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合作学习:

1、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描绘黄山的形象

(明确:“挺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

2、诗中写“谷里的阴风,高山雪冷,紫色的岩”等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用烘托的方法显示出黄山松英雄般的气节。)、四、合作探究:

黄山松具有怎样的品格?

(明确: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毅不拔的拼搏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五、回顾与反思:

1、你从黄山松身上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了黄山松“挺的硬,扎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的战士般的精神。

2.这首现代诗与《苍松怪石图题诗》各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略)

板书设计:

顶风傲雪(自强)

坚毅不拔(拼搏)

百折不挠(进取)

教学反思:

能说会写

我最喜欢的诗文

教材简析

本课是口语交际教学。此次口语交际是本学习了本单元几篇描写植物的诗文后,安排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描写植物的诗文,说出喜欢的理由,并和同学们交流感受,表达自己对读过诗文的体会,从而达到学会欣赏诗文,提高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遵循“语文教学要为学生提供经常的、具有挑战性的听说训练,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的教学理念,课前安排学生选出自己喜爱的诗文并收集有关材料,课上让学生采取独白、会话两条线交叉进行的方式相互交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叙说、去倾听、去评价,促使他们想说、乐说、会说,提高学生叙说、交流和评价的能力,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内心对读过诗文的感受。

2.能在交流中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了解他人讲话的内容。

3.学会欣赏诗文,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表达欲望

同学们,你们喜爱诗吗?老师可是一个诗迷。我喜爱李白诗中“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迈飘逸;喜爱杜甫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辛辣尖锐。我时常慨叹于“高堂明镜悲白发”的年华消逝,也常激动于“怒发冲冠”的壮怀激烈。

这节课,我们就来说说自己最喜爱的诗文。(板书课题)

(在充满诗意的讲述中,引导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到古诗优美的意境中,以创设口语交际的具体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二、创设情境,互动交流

1蔽鹿手新,生成口语交际的要求。

(1)自由说。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了四首描写植物的诗,谁来说说你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叙说刚学过的诗入手,使学生既感到亲切,又有话可说,也可调动学生乐于参与的积极性。)

这几位同学说出了自己喜爱的诗文,还说出了自己的喜爱之情,同学们,你们想知道龙龙和文文最喜欢的是哪一篇诗文吗?请大家把书翻到44页,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2)指名说。

预设:

①龙龙最喜欢的诗文是《竹石》,因为生长在岩缝里的竹子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②龙龙最喜欢的诗文是《竹石》,他说:“一个‘咬’字把竹子写活了。作者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生长在岩缝里的竹子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共5页,当前第4页12345

③文文最喜欢的诗文是《梅花》,因为梅花有不畏恶劣环境而开放的坚强个性。

④文文说她最喜欢的诗文是《梅花》,诗文通过“凌寒”“独自”“暗香”等词语,写出梅花不畏恶劣环境而开放的坚强个性。

在学生的表述中生成并出示口语交际的要求:表明态度,说明理由,交流感受。

(教师站在旁听者、建议者的角度提示学生在表达中怎样才能把理由说得充分、具体、感人,学生更容易认同其课堂主人的地位,有利于其发挥主动性,明确了从诗文的字、词、句中表达喜爱之情的话题,满足学生想说的欲望,充分表达自己对诗文的感受。)

2焙献鹘涣鳎生生互动。

(1)根据本节口语交际课提出的要求,自由练说自己最喜欢的诗文,要说清楚喜欢的理由和感受。

(2)指2~3名同学说自己最喜欢的诗文,要说清喜欢的理由和感受,大家注意倾听、评价。

(3)刚才几位同学在叙说中,分别从诗文的字、词、句中说出了自己喜爱的原因。老师感到,很多同学都在跃跃欲试,想一吐为快。现在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评一评,谁说得最好,为什么好?

3鼻榫吃傧郑提升能力。

同学们在自主交流中一定有很大的收获。那你们愿不愿意把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共享,让大家也从中得到愉悦呢?

各小组推荐代表进行叙说,其他同学围绕刚才生成的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评价。同时,老师把准备好的几首古诗的情境和音乐轻柔地播放出来。

(在学生自说的基础上,进行学生间的自主交流,让学生互说、互评,展开互动,并在具体的情境和音乐中,让学生体验叙说的乐趣,享受审美乐趣,提高欣赏诗文的能力。)

三、课外延伸,拓展空间

同学们,在刚才述说的过程中,大家共同欣赏了优美的诗文,受到了美的熏陶。那么,你们想不想评选出几篇优秀的作品来,再深入地感悟一下诗文所蕴涵的哲理呢?

分小组进行评选。

(在学生评选过程中,再一次为学生创造交流和表达的机会,以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与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白学以致用的道理,帮助他们到生活实践中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实践知识。)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1.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2.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试题

3.第三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教案

4.语文第三单元劝学教案

5.语文第三单元试题及解析

6.语文第三单元下册作文

7.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

8.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检测试题

四年级语文上册设计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篇6

9、巨人的花园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4、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并用比较优美的文字写出来。教学重点

1、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1、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2、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并用比较优美的文字写出来。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今天,我们就将进入童话单元的学习。齐读课题,提问。

学情估计:学生会提到巨人的花园是怎样一座花园?这个问题,教师以此展开教学。学习课文

一、粗读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采用比赛等方式,让学生仔细读课文,并作简单的批注。

2、谈谈读后的感受。

3、认读生字

二、重点阅读,体会道理

1、再读课文,思考:这是怎样一座花园?

学情估计:学生会说这是一个美丽的花园,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

2、从哪里看出这个花园很美丽,很漂亮?

3、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这个花园的漂亮、迷人吗? 注:在这里,教师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方式要多样,如:赛读、品读。

4、为什么又说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呢?

方法:学生再次读课文,并自己做简单的分析,教师巡视指导。(1)第6自然段:春天到村子里时,巨人的花园还是隆冬。A反复读3、4句,要读出村子和花园不同景色所蕴涵的不同情感。B同是春天巨人的感受是什么?想象孩子们又在做什么?

学情估计:如果学生能说到孩子们想到他们的乐园——花园里去,教师可以点拨:巨人在里面日子过得并不好,孩子们也想进去玩,现在最好的是什么?

(2)第7自然段:孩子们在时,花园草翠花开;孩子们离开后,花园冰雪覆盖。A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B体会“与此同时”。C朗读本段。

(3)第8、9自然段:小男孩用手摸了一下树枝,桃树开花了,巨人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A巨人终于明白了,他究竟明白了什么?

B讨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是什么意思?

5、句型训练,理解中心

(1)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唤来春天的。

(2)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注:要结合讨论的结果,让学生体会,教师要引导。(3)反复阅读这两句话,在读中深化感受。

三、学习生字

1、认读要求学会的生字

2、师板书左右结构的字:溢、墙、牌。。。

方法:先让学生自由识字,再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出现的情况做有针对性的讲解。需要重点讲解的字:溢:满;拆——折。

3、指导书写

“酷”左右差不多,其他的是左窄右宽。

4、学习剩下的生字“允、覆、”

“允”和“充”可辨析,“覆”的上面部分同“西”辨析。本课小结

“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诗人白朗宁也曾这样说,在这里我衷心大家能人人都付出一点爱,让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快乐需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不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大家结合上节课你所懂得的道理来说一说。明白了道理,那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请大家再读读课文。

学习新课

一、解决细节问题

1、自读课文

要求:提出不懂的问题。

2、全班交流 需要指导的有:

(1)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方法:洋溢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哪个词语?(荡漾)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2)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

方法:巨人为什么感到火辣辣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回答,必要时要引导。

(3)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方法:从第一次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写

1、读课文,要求:看在读什么地方时脑袋里会出现相应的画面。读写结合的点:

(1)巨人推倒围墙前后的情景。(2)巨人生活在隆冬中的情景。(3)孩子们在花园中玩耍的情景。

(4)巨人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玩耍的情景。„„

2、交流汇报

建议:学生说的时候,要进行语言规范性的指导,同时要引导学生尽量用积累的好词佳句。

3、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语言积累

抄写喜欢的句子段落。本课小结

童话读起来不仅有趣,而且还能让我们明白许多道理,以后可以多读读,在后面的活动课上我们要举行一次讲童话、演童话的比赛。推荐童话:《豪夫童话选》、《一千零一夜》等。

板书设计:

9、巨人的花园 分享

冬————————————春(孩子)第三课时 完成课堂作业

10* 幸福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

3、能把课文演一演。

教学重点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2、演课本剧。教学难点

1、初步形成幸福观。

2、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

2、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

3、认读生字。学习新课

一、了解文章内容

1、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

2、牧童们后来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了什么?

注:引导学生读13到22自然段。

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人的快乐„„

4、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义务”就是应尽的责任。例如,作为学生,应尽的责任是好好学习;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是孝顺父母。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儿说的“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

5、反复读:智慧的女儿的话: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建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

6、谈谈你的幸福观,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话。

注: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此环节上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师在这里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争取出彩。

二、演课本剧 1分角色朗读。

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眼神、语气作指导,为演做好准备。2学生排练,教师巡视。3汇报演出。作业布置

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

本课小结

(根据当时情景而定)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靠劳动 尽义务 有益的)帮助别人 有用的 养活别人 幸福的

11.去年的树

一、教学目标:

1、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三、教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因为它——————————————。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啊?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

1、找出角色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 ”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3、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

情。

小鸟 大树

“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树根

“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鸟儿向山谷里飞去)门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他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村子里卖掉了。”(鸟儿向村子里飞去)小姑娘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火柴已经用完了,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

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 ——————————”

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1、师激: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

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3、出示:“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学生自读思考:鸟儿盯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鸟儿唱完歌儿,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出示:跳跃的灯火、抒情音乐。学生静悟,对着灯火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板书: 去年的树

信守诺言 珍惜友情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演一演

1、小组分角色表演故事,进行评价,评出最佳演员。

2、余念:鸟儿明年还会来吗?续编故事。

三、写一写

1、你想对鸟儿说些什么呢?请想一想,再写下来。

2、大家交流,评价。第三课时 完成课堂作业。

12*.小木偶的故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能根据故事情节展开联想,续编故事。教学重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续编。教学难点: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读懂这篇课文。

二、回忆学法、自学课文 想想读懂一篇文章的步骤是什么? a)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b)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c)围绕问题读课文,理解课文。d)感情朗读,谈体会

三、反馈 a)同桌互读

b)抽生读,检测读音

c)说:小木偶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d)谈体会:从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四、熟悉故事情节 1. 分角色读课文 2. 分角色表演 五.拓展训练 1.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2.把编的故事写下来。

六、词语盘点 1. 读读读记记 2. 完成读读写写

3. 把好词积累到词汇本。板书: 小木偶的故事

启示: 仅有一种本领是不行的,人应该多方面发展。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童话故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激发学生喜欢读童话故事的兴趣,并养成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

3、会抓住童话的特点编、写童话;

4、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展示自己在童话故事方面的收获。教学重点: 了解童话的特点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编写童话故事的兴趣。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1. 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童话具有想象丰富、故事有趣、含有深刻的道理、事物拟人化,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

2. 结合自己读的童话故事谈对童话的认识和感受。日积月累 1. 读诗歌 2. 谈诗歌的意思 3. 有感情地读。第二课时 写童话

1. 根据童话的特点和读过的童话故事,选择你喜欢的动植物或人物、事物展开想象写一个童话故事。

2. 同桌互读互改

3. 抽生上台读遍的故事,集体评改。4. 自评自改或互改。第三课时 学生誊写作文。

学生将修改好的作文誊写在作文本上。第四课时

教学口语交际

一、自己准备故事内容

二、小组内讲童话故事,选出最佳故事大王。

三、请每组的故事大王上台讲,集体评议,选出班级的故事大王和最佳自编童话。

四、自由组合,演优秀的童话。组内排练,上台表演,评出最佳演员。

五、制作小组的童话故事集,展示

六、作业

四年级语文上册设计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篇7

1.通过阅读交流, 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感受卓娅和舒拉姐弟两位英雄的形象, 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激发热爱和平的情感;

2.理解作品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运用课内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实践的兴趣。

【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 选取了四篇课文, 其中两篇是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两个小英雄的故事, 另两篇课文以孩子的眼光关注国际形势, 表达对和平的渴望。本组教材把孩子们带到了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 去了解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 聆听他们对和平的呼唤。四篇课文中都有许多句子蕴含着丰富的意义, 抒发了深厚的情感。

本课课型为单元拓展课, 是对本单元课内阅读的拓展和延伸。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 深化课内阅读内容, 运用课内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自觉进行阅读实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 选择《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一书, 师生共读。本书主要介绍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两个青年英雄的故事。

【重点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多来源于书籍、影视作品, 要深切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必须深入文本, 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在教学中抓住关键的语句, 体会作者的表达, 把作品的内容与作者的表达结合起来, 让学生既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又切实提高语文能力。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也是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实践运用的有效途径。

【学情分析】

战争对和平年代的孩子来说距离他们的生活经验较远, 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类作品的阅读也较少。影视作品中, 战争题材的作品过分娱乐化的倾向正在消解这一严肃的主题, 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战争, 知道战争的危害和和平的可贵便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感悟文本中关键词句的表达, 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受到教育, 这也是对学生很好的语文能力训练。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复习方法

1.通过前面的学习, 我们知道本组课文的主题是什么?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在学习时, 我们在文中遇到了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你能举一两处给大家谈谈你是怎么理解的吗?

3.小结:我们在读书时遇到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要多读读, 多想想, 体会它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阅读收获。

(设计意图:本课是单元整体教学中的拓展课, 围绕单元学习主题, 让学生读整本书。本单元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是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本环节既回顾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又对学生在课内学习的方法进行了复习, 让学生自觉地将这一方法运用于整本书的阅读实践。)

二、走近作品, 把握内容

1.在明斯克公路86公里标记处, 耸立着一座纪念碑, 它是为纪念卫国战争中的“苏联英雄”卓娅而建造的。前段时间我们阅读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关于这本书, 你有哪些资料愿意与大家交流?

学生介绍后, 老师总结补充:这部小说以真人真事为原型, 记述了家喻户晓的苏联英雄姐弟卓娅和舒拉二人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作者柳·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是卓娅和舒拉姐弟俩的母亲。

2.谁愿意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学生用课内学过的方法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老师相机指导, 可借助书的目录提取相关信息。

(设计意图:阅读整本书涉及的信息量比较大, 在阅读时搜集相关资料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书的内容。如了解作者、故事的背景等,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整理, 形成深层次的认识。本环节意在梳理相关信息, 把握书的主要内容, 在学生心中建立整体印象, 为后面的精读和探究打下基础, 同时也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

三、走进作品, 感受形象

1.我们从小说的题目就可以看出本书的主要人物是卓娅和舒拉。谁能简单介绍一下他们?

2.小组交流:姐弟俩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你先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一下他/她的性格特点, 然后从书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或片段加以说明。

3.小组上台汇报。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互动与评价)

4.学生边汇报边小结板书:从你们精彩的交流中, 我们仿佛看到姐弟俩的英雄形象, 这是因为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细致描写表现了他们鲜明的个性, 这些内容值得我们去仔细品味。

(设计意图:本环节按照整体感受人物形象来进行教学设计。在学生阅读、做读书笔记的基础上, 采用多种形式, 引领学生深入阅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通过具体的内容展现出来, 做到言之有物。学生既对本书有深入细致的阅读, 又在头脑中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四、品词析句, 感悟表达

1.同学们, 在阅读时总有一些句子让我们停下来仔细地回味。打开书, 看看你们读书时勾画的内容和做的批注, 再读一读。

2.学生展示读书笔记, 并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预设示例:

(1) 读了这段话后你有什么要与大家分享的吗?

(2) 这段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卓娅和母亲在大街上看到一张画着一位战士的招贴画, 下面写着“你用什么帮助了前方?”)

(3) 卓娅在心中决定了什么?她的母亲明白吗?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4) 这些句子让我们驻足回味, 作者是怎样写出卓娅的决心的?学生进行补充。

(此为一个片段的教学, 教师根据情况让学生更多地参与交流)

4.小结:我们通过对这些句子的品味, 人物形象在我们心中慢慢地鲜明起来, 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多好的姐弟俩啊, 但是因为战争, 他们却早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教师补充战争给人类带来无穷灾难的相关资料。

5.联系我们学过的课文, 可恶的战争夺去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 摧毁了无数个美好的家园, 制造了许多人间悲剧。为了维护和平, 制止战争, 我们能做点什么呢?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此环节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 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也是本单元训练的重点。这里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教师要深入阅读本书, 做到心中有数, 引导学生细细品味, 让学生真正“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五、总结延伸, 拓展阅读

1.读完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你有哪些收获?你又学到了哪些读书的方法?

2.通过阅读, 让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战争的罪恶、和平的可贵。我们每学完一个单元, 都要找找类似的作品读一读, 这样你就会有更多的收获。关于这一主题, 大家还有哪些书向同学们推荐呢?

(设计意图:单元拓展课所能选取的阅读材料是有限的, 激发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热情才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教师要整合课内外阅读, 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备课反思】

语文主题单元整合教学克服了传统单篇教学的弊端, 从整体上关照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 整体建构知识与能力体系, 让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 提升语文素养。语文主题单元整合教学有多种课型, 本教学设计定位为拓展课, 根据单元主题, 选择课外读物, 巩固、延伸单元主题的学习。

在学习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战争与和平”教材后, 师生共读《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搜集相关资料, 做读书笔记, 并在课堂上交流。在教学设计中, 笔者力图做到以下几点:

1.整体性。单元整合教学打破了传统单篇学习的模式, 以单元主题为统领, 建立单元内篇与篇之间的联系, 打通课内与课外之间的壁垒, 对单元主题进行多元建构。在单元教学整体构思时, 笔者结合单元“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 为学生推荐《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一书, 在拓展课中“将课外阅读与课内知识有机结合, 在重构的语境中扩展与延伸、联系与比较、发现与创造, 并不断反思”。[1]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除了主题这一纽带外, 还要兼顾单元的教学重难点, 实现课内知识的迁移、运用。把单元作为一个教学单位, 在整体观照下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连贯性。以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设计, 要科学划分各课时的教学目标, 于是产生了不同的课型。每种课型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但彼此并非是完全割裂的, 而是要尊重知识学习和儿童认知规律, 具有连贯性, 呈螺旋上升趋势。在教学设计中, 上课伊始先回顾课文, 复习课内阅读方法, 为整本书的深度阅读实践作了铺垫, 培养学生自觉运用课内学到的方法进行阅读。在教学的重点部分, 进一步深化对阅读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达成单元的教学目标。在所有课型的教学中, 单元教学目标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线, 围绕这条线展开教学, 保持教学内在的连贯性, 才不会让教学信马由缰, 偏离方向。

3.语文性。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们要研究语言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这种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为什么要用这种语言文字来表达。“可见语感训练的文体沟通乃是语文教学的本真、本色与本质。”[2]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灵敏、准确的感受力, “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3]。在设计中, 笔者试图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细致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 通过品味关键语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使课堂充满语文味。比如, “卓娅在心中决定了什么?她的母亲明白吗?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这些问题旨在让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 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4.实践性。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为根本任务的文化基础课程;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 根本途径是语文实践。语文课堂要为学生听说读写实践活动提供空间, 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语文经验, 形成语文能力。本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 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运用讲述、倾听、朗读、批注等多种形式, 搭建学生语文实践的舞台。学生语文经验的获得, 不仅体现在预设中, 还体现在课堂各要素交互作用下的创生和完善。所以设计还要有一定弹性, 选取的片段只是一种预设, 在教学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参考文献

[1]范燕瑞.基于单元主题的课外阅读与教材整合的路径与教法研究——以沪教版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 2015 (6) .

[2]张大文.我为什么提出“语文性”[J].语文教学通讯, 2013 (Z1) .

四年级语文上册设计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篇8

本单元以战争为主题,选取了五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诅咒,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反抗侵略的思考。

学习本单元,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战争与人类文明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评价,形成自己对战争问题的看法。其次,要重视朗读,应在情感、停顿、重音、语调等方面有新的体验。再者,宜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来学习,以求提高求同存异,比较鉴别的能力。再次,要注意扩大阅读面,可在阅读教师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自主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最后,应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主题,开展社会调查,充分利用各种采访工具,广泛收集有关战争的材料,尝试调查报告的写作。

每课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明显不同的两首诗。学习这两首诗,一要注重朗读,读清节奏,读准语调,读出情感。二宜确定恰当的比较点,采用比较阅读方法来提高欣赏能力。三应广泛收集与课文内容相近的诗歌,确定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练习。

互动过程

一、反复朗读,尝试发现

(一)教师范读,疏通字句;(二)师生同读,体会情感;(三)自由散读,发现异同。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异多求异]

这两首取材于战争的诗(以下称《十五从军征》为“诗A”,《出塞》为“诗B”)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整理比较点,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1.角度与主题不同

诗A是从一位征夫归来却无家可回而无限哀伤的角度,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诗B则是从征夫出征未还的角度,来表现战争给征夫带来的不幸及人们企盼国土不被践踏的美好愿望。

2.手法和情感不同

诗A用记叙、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明写征夫人老归来,面对庭院荒凉,墓冢累累,一人空悲戚,暗写天灾人祸、社会黑暗、亲人尽数逝去。诗A明暗结合,表达了征夫无尽的悲哀和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灾难的控诉;诗B则是联想、用典并举,写实、写虚同用,表达了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3.风格与情调不同

诗A语言质朴无华,行文从容舒缓,运笔沉稳厚重,透露了悲伤低沉的情调;诗B则粗犷奔放,大气磅礴,气势豪迈,形成了悲壮高昂的情调。

4.繁简和意境不同

诗A使“繁”:前六句揭露封建兵役制度的残酷,中六句描绘了无限的悲凉,后四句抒发了无尽的悲哀,创造了凄清悲怆的意境;诗B用“简”:首句落笔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眼前与历史相勾连,次句道出了历代征夫的悲剧,三、四句用典,表明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创设了雄浑苍茫的意境。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出示扩读资料。

《国殇(节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师示读、简要疏通字句后]

1.你发现这两首诗写战争的角度和表达的情感的不同之处了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国殇》取材于秦楚丹阳、蓝田之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着眼于安史之乱。

2.能为这两首诗划分节拍吗?

[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

1.若按意义断,七言诗一般为四三断。

2.若按音节断,七言诗一般为二二一二断或二二二一断。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首写战争的诗,认真朗读、划分节拍后,选择一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夜莺之歌》与《雨来没有死》

教学创意说明

这是在内容和形式方面有着诸多同异的两篇记叙类文章。首先,应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确定恰当的比较点,找寻两篇文章的同与异,从而提高阅读和欣赏的能力。其次,应在读文的过程中,体会文中人物的崇高的思想品质,感受人性美、人格美。再次,应拓宽视野,广泛涉猎,尽可能多地阅读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文章,提高独立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认真阅读,尝试发现

(一)自由散读,把握内容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然后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分别概述两文内容。

(二)分组再读,发现同异

各学习小组组织读书,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确定恰当的比较点。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同中求异

这两篇课文(下称《夜莺之歌》为文A,《雨来没有死》为文B)的同中有异之处,你发现了没有?

[学生议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形象塑造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都塑造了热爱祖国,机智勇敢地与外族侵略者斗争并安全脱险的小英雄的形象。B相异处:文A侧重表现人物的机智及英雄行为的“有意识性”、“主动性”,小夜莺特意在等敌人并机智地将敌人引入了包围圈。文B则侧重表现人物的勇敢和英雄行为产生的思想基础:小雨来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毒打威胁却坚强不屈,因为他深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情节安排同中有异

A相同处:两文均围绕侵略者的斗争来展开情节,表现矛盾冲突。B相异处:文A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将一件事分为“诱敌——入林——传信——摆脱”等情节,时间跨度小。文B则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写了雨来成长、成熟过程中的几件事:水性好——上夜校——父熏陶——作掩护——敢斗争。文B时间跨度较大,更多地注意了前后事件的铺垫和因果照应。

(二)异中求同

这两篇课文的异中有同之处,你发现了吗?

[学生讨论后,明确比较点及比较内容]

1.表现主题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取材于前苏联卫国战争,从“消灭敌人”的角度,讴歌了前苏联人民与德国侵略者的斗争精神。文B则取材于中国的抗日战争,从“保护同志”的角度歌颂了抗日军民的英勇无畏。B.相同处:两文都赞美了少年英雄的壮举,都表现了爱国主义主题,都传达了作者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使用方法异中有同

A.相异处:文A采用了围绕中心事件展开情节,表现人物的方法。文B则以表现人物为出发点来选取事件,缝合文章。B.相同处:首先,两文都采用了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设置伏笔,发展情节。其次,两文刻画人物形象时都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多角度、多层面地表现了人物精神品质。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最后一课》(节选)

他(韩麦尔)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习字课完了,他又教了一堂历史。接着又教初级班拼他们的ba,be,bi,bo,bu。在教室后排坐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只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四世同堂》(节选)

他(祁瑞宣)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买傻地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2.请快速阅读,找到两文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的比较点各一处,进行比较

[学生阅读,讨论、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然后以下面两个比较点作示范分析]

A.人物的表现同中有异

两位老师都做了亡国奴,因而他们的表现都很反常,都失去了自控力。不过韩麦尔老师是抓紧一切时间来讲课,以此寄托他对即将失去的法语的热爱,下课时的表现则说明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而祁瑞宣老师则是说不出话,他的一句“今天不上了”表现了他对日本侵略者占领北平的满腔愤怒。

B.表现的主题异中有同

两文的作者不同,反映的时代背景不同,国家不同,人民不同。但两文都反映了沦陷区人民在敌人铁蹄下屈辱、悲愤的生活,都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憎恨。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你找到两篇取材于战争的短篇小说,认真阅读后,选择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并准备在课上讲给同学们听。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这是一篇学生耳熟能详的电影故事。采用篇内巧抓比较点即人物的实际行为与假设行为进行比较的学习方法,学生会在真实与假设的丰富比较中锻炼创造力和想像力,从而深入理解五壮士的壮举。

互动过程

一、巧用资源,尝试发现

(一)播放电影,营造氛围

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剪辑为3分钟的精萃,突现壮士的英勇场面。

(二)书中找宝,问题互助

1.学生到课文中寻找体现壮士“壮”的内容,读给同学听。

2.学生就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询问或提交组长,老师寻求帮助。

二、比较思考,探究形成

(一)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准备转移。前面有两条路可选,假如他们不选择文中写到的那条路,而选择另一条路,你认为可能出现怎样的情况,结果会怎样?这种选择好不好?

(二)有同学说,就算选择了走狼牙山之路,也完全可以不跳崖。人家美国人教育士兵:当生命受到威胁时,要先投降,保住生命。对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见解?

[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最后,师生共同探究形成]

就完成任务而言,五壮士选择不上狼牙山的路是无可非议的;从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角度而言,五壮士的实际选择是正确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正义事业而献身的民族,当日寇的铁蹄残酷践踏我们美丽国土的时候,在日寇的屠刀恣意杀戮我们善良的人民的时候,用宝贵的生命去铸就“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新的长城,恰恰是动地惊天、气贯长虹的壮举。

三、拓宽视野,联想运用

[扩读资源]

1.出示扩读资料

美国的狄斯尼的《勇气》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二战时,一个美国伞兵在诺曼底着陆后与其战友失去了联系,陷落在了敌控区。他想到了隐蔽,他敲响了一户农家的门,这户法国农家的夫妻把他藏到了碗橱里。德军把他搜了出来,关在了仓棚里并枪毙了法国妇女的丈夫。后来美国兵又从仓棚里逃了出去。但他无处可躲,于是他避开敌人的视线,又来到了这户农家。法国妇女仍毫不犹豫地把他藏了起来。德国人再没来这里搜查,这个美国兵脱险了。

2.周样是做决定自己命运的选择,五壮士的选择和这位美国士兵的选择有无不同?你对他们的选择有什么看法?

[学生发言讨论,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五壮士义无反顾的选择和美国伞兵聪明机智的选择都表现了非凡的勇气,都是英雄的壮举。前者以牺牲生命为代价保护了群众和大部队,后者用保全生命的方法给自己创造了再与敌人战斗的机会,他们同样是值得歌颂的。

四、收集资料,独立思考

请查找以“在战争中的选择”为题材的两篇文章,阅读后,确立两个比较点进行比较阅读,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螳螂捕蝉

教学设计创意说明

本单元中进行了篇与篇,一篇内的比较阅读。本课可采用提供扩读材料作课内课外篇目比较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比较阅读的能力。

互动过程

一、读读议议,尝试发现

(一)出示扩读材料,学生自由散读

《晏子谏求雨》

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之,祟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以祠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本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曰:“不然,吾欲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河泊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二)教师范读,疏通文字

二、比较阅读,探究形成

(一)独立思考,确定比较点

建议:如果我们就两篇短文进行比较,可以从什么角度进行比较?

(二)独立操作,探究形成

[以自主学习为主,必要时可与同学、老师探讨]

以内容为基点的比较;以人物性格为基点的比较;以进谏方式的基点的比较;以写作方法为基点的比较。

三、收集资料,拓宽视野

请查找两种不同进谏方式——曲谏、直谏的文章,比较异同,并准备在课上发言。

综合活动

[活动安排创意说明]

本单元的两首诗、四篇文章时贯古今,地及中外,均取材于战争。其中学生比较熟悉的是抗日战争,所以,本单元的综合活动以“历史不该忘记”为中心,调查、访问此次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感受先烈的英勇斗争精神,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综合活动过程]

一、调查前的准备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播放、展示和提供有关战争的影片、图片和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加深学生对战争的认识,激发学生憎恶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2.分好调查小组,选定小组长,自行拟订计划,定准调查时间,明确参观地点,确定采访对象,备好采访工具。

二、调查中的操作

1.明确目的,端正态度,主动热情;2.仔细倾听,细心观察,认真记录。

三、调查后的整理

1.分类归纳,详略处理,配制图片;2.利用网络,补充材料,拓宽视野;3.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写好报告;4.形成看法,认真讲解,广泛交流。

四、操行评价

可采用教师宏观点评,学生组内自评和组与组互评的方法。评价时要注意到目的和效果、态度和方法、调查报告的形式和内容等问题。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附属中学)

上一篇:访民情 听民意 惠民生 主题实践活动方案下一篇:《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简答及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