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依相偎是一种随意随笔

2024-07-03

相依相偎是一种随意随笔(共11篇)

相依相偎是一种随意随笔 篇1

相依相偎是一种随意

写在妻三十八岁生日

一直用吉他弹唱情歌

点不出哪首为你表达

一直用钢笔拟写情诗

记不清哪个词为你遣造

爱到地老天荒的梦呓

在哪个岁月已悄然退色

陪伴到天涯海角的呢喃

和着春风销声匿迹

这是一场廉价交易

我用厚厚的脸皮换来一切

清洁工、保姆

于是我就——

下班斜坐在沙发上

喝茶、聊天、看电视

此时才有成功感

因为首次发现

一生的交易

总算成为赢家

这也是一场昂贵交易

你用青春赌年华

曾经的誓言沉重如空气

你怀揣着的梦想

是否揉皱得还看到字痕

生日蜡烛在闪烁

闪烁不出依然的笑靥

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不是不给你

当初我没当真也以为你是戏言

你用生命诠释浪漫的重要

玫瑰早已花残叶尽枝枯

相依相偎是一种随意

你不愿把我的谎言揭穿

在这种随意中幻想

有朝一日我对你的承诺的实现

高原:随意是一种完美的姿态 篇2

我们可以罗列出很多与高原有关的关键词,比如:摇滚、摄影、陶艺、手工、舞台……这当中的大部分从属于光鲜的时尚范围。无形中,人们便想象她处在一个远于生活的世界。所以,关于她,我们有很多好奇,很多猜想。比如,哪个ICON是她的最爱?哪一个是她最擅长的?她的创作源自于什么?会不会像那些高高在上的设计师般讲一些让人听不懂的理念?还有,这些时髦的词汇之于她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又有什么可以把这些串到一起,构成一个我们可以去了解的高原呢?

看到这些问题,高原用一种孩子气的笑容大声说:“这些需要回答吗?”然后,很轻松地从最近的计划讲起,然后说生活里各种趣事,再然后讲她平时会如何招待朋友。上述的猜想,她却没有正面回答。她做事有自己的规矩,这个规矩的唯一标准就是——随心情。所以,关于高原的种种猜想,还是用随性来涵盖吧。她不会特别在意某一个关键词,她只要把想到的东西付诸于行动,再呈现给人们就好。所以,随性才是她真正的标签。

高原的作品基本上是零散的。她很少有成型的商业策划,或者说,一个延展性的预期,基本上她的每个作品都有偶然性。一次不经意的合作,可以有新的工作伙伴,新的朋友,新的作品,对生活突然的捕捉有着突发的灵感和创意。比如,对女儿的爱可以转换成50多件饰品就成为最好的儿童节礼物,一句歌词促成一个作品的诞生。就连她成为首饰设计师也充满偶然性。 “一下就觉得这是我一直想寻找的方向,可以把我对手工的热爱完全释放出来。”这是她第一次见到饰品师傅的感觉。正是这个“一瞬间”便坚定了她走首饰设计的道路,却不是玩票的心态。还有很多不经意间的灵感慢慢构成了“源”饰品。

“没有计划,才会有更长远的发展。”高原对于“随性”有着自己的理解,她认为有期望就有失望,顺其自然或许能得到更好的效果。对于工作的规划,她基本都是根据“偶然”来调节。对她来说,时间表也基本上是一年的计划,大致哪个时间段她会有什么样的工作安排。摄影和设计,甚至更多,都会以作品的形式用细碎的片段来填满她的生活。

当然,随性不代表随意,高原的每个角色都十足优质。这更多源自于她对于每份工作的热爱和执着。

生活是不完美的切割

“摄影师高原”这个名头在时尚圈里是响当当的。刨除某段故事,她在时尚界获得更多的是认可而不是八卦。不然,我们也不会在众多大腕的演唱会,时尚秀场里看到她的身影了。她的作品除了敏锐的视角外,更多的是带着对被摄影人的一份敬意。

说起她的摄影作品,必然要提及的是中国摇滚乐。高原之所以与其他女性摄影师不同,在于她的作品是成长式的。这里的成长包含着中国摇滚乐的成长史。虽然它没有多长时间,却也轰轰烈烈。高原是少数有幸伴随它成长的几名女性之一。这份独特,让高原更加尊重自己的拍摄对象,也让高原以一种洗礼的方式去完成每次的拍摄。每次过程中,高原所做的不仅仅用力求完美来形容了。这其中饱含着一份心意,一份将自己感情融入的心意,一份对于摇滚乐喜爱的心意。通常在演唱会之前,她就开始跟随着工作人员进行彩排,走位,预想各种演唱会发生的可能。当然要想有好的作品,除了对于歌者的演唱曲目、现场流程这种细致工作的通晓外,最最主要的就是那份在拍摄现场能够捕捉歌者释放音乐灵魂的能力。所以,在这之前高原尽可能的去了解自己拍摄对象的所想,了解他们对音乐真正的情感。然后,用尽自己的心力去与他们共同来完成他们的作品,以及她的作品。

正是因为这些,我们才会看到高原诸多的精彩作品。在高原未来一段时间的行程表上,可以看到汪峰、杨坤、羽·泉等大腕的名字。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并认可她,是因为她融入作品中的情感。当然,也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与她合作。

与摄影师相并列的另一个身份是设计师,这对于高原来说,算得上是一个新填的名头。2009年高原个人品牌“源”诞生之后,她生活的一部分便被切割出来。如何才能将两个同属于创作类型的职业兼顾得当,就成了大家心中的疑问。说到设计师与摄影师身份的转换,高原开玩笑的形容“没有什么开关可以一按,就顺理成章地从一个角色换成另外一个角色。”

她能够相互转换的原因很简单,“当你做累一件事情的时候,再去做另外一件事情,就可以当作是休息。”从她那里来理解,摄影是一份工作,而首饰设计更像是爱好。相较于她对摄影的那份执着,她对首饰设计更多的是随意。灵感来了就会兴致大起地做出自己想要的饰品。所以,她几乎没有什么设计手稿。她想到了就去做,若是碰到难题,会去找师傅协助。

在摄影与首饰设计之外,她的生活还有其他面。比如,骑马、美食、植物之类的。只不过,现在生活的比重大部分都倾向于有报酬的工作,以此来支付女儿的未来。所以,这些爱好就以细碎的方式融入她的生活中。

然而,有一个角色却一直让她遗憾,那就是作为母亲。“说到底,还是有些羞愧”,女儿就读在寄宿学校,每周见面的次数也变得有限。但让她骄傲的是,两人的感情却因为时间的间隔变得更加亲密起来。当高原大声抱怨着填鸭式应试教育,又自豪地说自家女儿是唯一没有去上乱七八糟补习班的学生时,让人恍然觉得,无论她生活呈现给大家的是哪一面,她都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女人。一个能够去掌控自己生活的女人。

关于未来的那些可能

对于今后工作的可能,高原依旧没有细致的去规划,她只是希望能够在未来的一年做到哪些。

她想去美国。因为穿越美国一直是她的想法。所以,她希望在5月份的时候去和朋友来实现它。

她要去西藏,因为除了去感受,更有一份她想做的公益。所以,她将这份计划暂时搁置在8月份。

她还想办个小型的展览,在纽约,把她以往关于摇滚的态度用照片的形式与人分享。

她还想出本画册,把30年来关于中国摇滚的故事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来呈现出来。“当然,不是那种随意的商业出版物,而是可以用作收藏的,那样才能对得起这其中所有人的努力。”

她还希望自己的饰品品牌能有更长远的发展,当这一切都要基于她可能在未来某个时间点碰到一个有缘的对的人来和她共同努力。

在很多人都沉浸在2012末世情怀之时,高原没有受半分的影响,依旧随性地按照自己的脚步继续生活下去。

采访后记:

说实话,高原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采”对象。原本以为这个经历风头浪尖,曾经在公众舆论中洗礼过的女人,会用十分老到的方式来应付媒体。然而,当我们面对面的时候,她的回答不仅毫无保留,更多可以用跳跃来形容。就好像,被要求说出一天时间工作表时,高原笑说,自己想干嘛就干嘛呗。要跟上她的思维,就需要学会捕捉,这样才有可能去了解这个有着多重身份的女人。但我很享受整个采访,因为这是一个由种种片段组合而成的奇幻过程。

和高原的问与答

《BLOOM》:从女性的角度看,您认为什么才是成功?

高原:内心的幸福感。金钱、什么的不是,具体怎么达到这个标准,还要看个人。

《BLOOM》:从您的角度来看,生活中最不能触及的底线是什么?

高原:欺骗。任何方面的欺骗都不能接受。

《BLOOM》:如果上天给您一个特意功能,您希望是什么?为什么?

高原:穿越功能。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BLOOM》:如果用几个词来形容您自己,你会用哪几个?

高原:高、大、白。哈哈,其实,随性、善良、真实更适合我。

《BLOOM》:如果给我们的女性读者一句话,您最想说的是什么?

高原:爱自己。

高原的Profile

中国最资深的女摄影师之一,她的摄影作品本身就是一部“中国摇滚乐”的成长史。曾因“窦唯前妻”这个身份被推为娱乐圈热点话题人物。现在的高原同时也是首饰设计师,2009年创造自己设计和手工制作的首饰品牌“源”,取义源源不断,源自内心的设计。

编辑:许正萌

快乐是一种方式随笔 篇3

在空间里,我曾过有关“幸福”的文章,今天休息闲来无事,就想再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咱们的老朋友——“快乐”,我当做消遣,你就当做一乐吧!

如果“幸福”是一种感觉,那么“快乐”就是一种方式。我认为大多数快乐是自找的。快乐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你的心态。如果每个人都能多一点感恩的心、知足的心、欣赏的心、关爱的.心、包容的心,少一点抱怨的心、嫉妒的心、不满的心、仇视的心,我想好的情绪一定会进入你的大部分心房,并产生出大量的好心情,从而快乐就属于你的了。多么简单,但有点贵!哈哈!

当然,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顺利、件件如意,总会遇到不称心、不如意、困难、甚至悲伤的事。但是,不管你想与不想,它不会自动消失,这就看你用什么样的心情和态度(我估计“心态”一词就是心情和态度的加法结合而成),去冷静而勇敢地去面对它、处理它、淡化它、轻视它,学会思考、理解、宽容、放弃、遗忘,凡是都想——“还好:没有更糟!还好:还有明天!还好:我还活着!”。那么,我坚信:只要信心在、希望在,痛苦和烦恼,无法靠近你、幸福和快乐就会向你靠拢!不信你就试一试?

另外,我认为:我们不能守株待兔等待快乐,还要主动出击寻找快乐的“源泉”!

每个人都会有很多喜欢和嗜好,比如“看书、绘画、写作、唱歌、跳舞、旅游、花草、宠物、等等等等,在这些里面肯定会你的喜爱,那就去寻找它、挖掘它,并努力开发它、发展它、热爱它。弄点事、找点乐,多开心、多逍遥啊!

亲爱的朋友们:赶紧去寻找你们的“旧爱”(别胡思!)、去发现你们的“新欢”吧!(别乱想!)。我相信它们一定会带给你们很多很多快乐的!不要担心!现在去找还来得及!哈哈!

放弃也是一种解脱随笔 篇4

我还记得我喜欢他,可是我放弃了..因为她......我还是放弃了那份不属于我的爱.....我还记得那天。

自然课,老师出去了,剩下全班学生在班,一片宁静。大家都在背题。突然天上掉下一个纸片。我打开一看:你看自然老师在黑板画的鸡蛋,真恶心

我笑了出来,大家的目光都转向了我。我吓了一大跳。便继续背题,这时,前座的卢回头小声的说:你到是给我回啊

我点了点头.

我写到:你真有财,为什么不给朱写啊

卢:我才知道,她那么恶心,考试没考好,就把责任都推到我身上。还是你好

我:晕,我不信。你上回就这样。在伤害我。别像上回似的.,说忘不了朱,说我不适合你!

卢:我真把她忘了。

我:耶?`你什么意思0....

卢:嘿嘿~!!是人都知道

我不传了,开始想到底答不答应他。放学了,他问我答不答应。我只好点头。因为我知道这次他朱又生气了。受伤的总是我........

我们又分了,他和朱和好了。我明白,明白了许多......朱骂我抢她男朋友,骂我阴险,骂我狐狸精。我哭了,真的哭了.....抢他男朋友,不我没有;阴险,我还不够;狐狸精,我没;出卖朋友,没,出卖自己也不会出卖朋友.....

爱是一种感觉散文随笔 篇5

日子在不经意间悄然滑逝,爱的感觉也在逐渐变的日趋麻木,当彼此在争吵不休中两败俱伤时,忽然间觉的爱是否还存在,还依旧。假如是件衣服也许就换掉了,在当时的.心境下。没有了恋爱时的蜜语甜言,生活的色彩在循规蹈矩中单调如一。

一纸调令,老公要去南方工作一段时间,老公并没有告诉我,而是我无意识的从他给人打电话中听出的,我怪他为何不早告诉我,他说,怕我早知道睡不好觉。那一刻我感觉到了老公无言的关爱。我说怎么这两天感觉你怪好的。泪簌然而下,一想他要去那么远,心有种被掏空的感觉,一下子没有了任何心情。

在牵念中他踏上了南去的行程,我的心也被他带走了,人象没了支柱似的,精神飘忽、游离。可是我还要照顾儿子,要坚强。饭要自己做,儿子自己带,他在家时,这些我会很轻松他都帮做了。生气了和他咆哮,心情不好了和他闹,他支持我美容、健身,只要我喜欢他都支持。我还和他发脾气、和他吵架。

当老公不在身边时才发现他在我生命中的重要,当爱成为一种习惯时我们感知不到它的存在。爱有时需要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来衡量。幸福源于彼此还有爱,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深入骨髓的挂牵。

美好是一种感觉心情随笔 篇6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汉让一个去幼儿园的中年男子给自己的孙子捎衣服,男子问老汉:“你孙子长什么样叫什么名字。”老汉自信满满地说:“你到幼儿园见到哪个长的最帅,最好看,那个就是我孙子。”男子到幼儿园后,左看右看发现哪个小孩都没有自己的儿子帅气,阳刚、可爱。就把衣服给了自己的儿子。老汉后来知道孙子并没有收到托人捎去的衣服,就去找中年子兴师问罪。而中年男子振振有词地说:“你说将衣服给最帅气的男孩,我看来看去发现只有我儿子最帅气。所以就给了他。”老汉顿时无语。

其实生活中往往都是这样:美好只是一种感觉。

在人生的舞台上,调配我们人生色彩的常常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眼前的万物美好与否,最终取决于我们的心灵。如果我们正处于一筹莫展、恼怒万分时,哪怕眼前有极致的美景,也不会为之所动。如果我们的`心情正是洋洋得意之际,那么,眼中之物就都是美好的东西。没有谁能准确说清楚美好的标准。在很多情况下,美好,就是合乎我们自己心灵的那个感应。因此,也就出现了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的爱好。各自都追求着自己心目中的美好的东西。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聪明绝顶的诸葛亮爱上一相貌丑陋,却才智过人的奇女子。

过度关爱也是一种歧视随笔 篇7

近日,某大学《学生行为规范》新增加的条例引发网友热议,其中“让女生走在马路内侧”“为女生拧松饮料瓶盖”“走路避开女生背包一侧”,格外受关注,有人直呼做到那样就是暖男了,也有人认为这是矫枉过正、涉嫌歧视女性。

女生需要被关爱,先天的生理差异与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决定了女生往往是弱势的一方。可是,连瓶盖也要帮女生拧开,和女生走在一起也要小心翼翼,女生难道真的需要这种关爱吗?我看不但不需要,还应该坚决说“不”,因为过度关爱也是一种歧视。

关爱女性,怎么就变成歧视了?难道不是只有嫌弃、排斥女性才是歧视吗?我要说的是,这种看似保护、帮助女性的过度关爱,其实是以歧视女性为前提的。制定这种条例的人把女性看得过于弱小、无能,无能到连饮料瓶盖都拧不开,弱小到连走路都随时可能有危险,他们歧视女性,出于一种保护的满足感,他们才对女性进行“关爱”,而这种过度关爱,显然已经把女性当成了这个社会的另类。

这种矫枉过正的条例的出现,首先是因为校方的一厢情愿。学校或许认为在这个女权意识越来越强的时代,自己这个“与时俱进”的条例可以改善学校形象,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可惜,这样的条例让正常的男性感到恶心,让真正独立的女性感到不被认可与被侵犯,结果并不理想。

其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这个社会对女性的偏见仍然存在。女性,并不是随时随地都需要被关爱,女性所需要的关爱,或许只存在于某一些领域,比如体力劳动等。女性们想要的、追求的,并不是每时每刻的过度关爱,她们需要的,是与男性平等竞争的平台,是独立生存的空间,是展示自我的.机会。她们不需要在拧瓶盖、过马路这些常人都能完成的事上获得什么过分的关爱。带着对女性的偏见,对关爱女性的误读去制定条例,条例自然也就荒唐可笑。

如何关爱女性,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其中的思想桎梏太多了。作为男性,应该坚持适度原则,体贴是必需的,但不能无视女性的能力。作为女性,要认清这种条例背后的实质,应该自觉地自立、自爱,对过度关爱说“不”。

付出是一种人生沉淀心情随笔 篇8

微博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你现在的付出,都会是一种沉淀;它们会默默铺路,只为让你成为更好的人。

你的付出会成为一种沉淀。正如一个人的成长,要付出很多心酸和努力一样;没有人能一蹴而就就成熟,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一点一点的积累,一点一滴的跋涉,都为你更好的成熟、成功!

谁没有黎明前,谁又没有低谷时期呢?人的一生中,会历经很多困苦磨难;成熟总有一段过程,而通往成功同样也有一段长长的距离。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你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以后变化而做的一点点的积累。付出是一种沉淀,人生只有先沉淀下去,才能飞腾开来。

付出是一种人生的沉淀。人生在世,总有一阵子苦,而非一辈子苦。只要我们肯把握岁月,屈从人生规律。岁月将我们的年少张狂磨砺,付出会让我们变得深刻。奋斗、努力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沉淀的过程,也是引发思考,让人踏实下来的过程。不要浮躁,不要不劳而获,不要轻信捷径。很多时候,并不是没有到达,而是没有一个完整的沉淀过程。

现在的付出是一种人生沉淀;我们常常羡慕镁光灯下人们的光鲜;但有几个人知道,他们奋斗了多久,努力了多久,挣扎了多久,彷徨了多久,撒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更何况有的人,练就了十年,还没有等来合适的机遇。等待着,沉默着,坚持着,沉淀着,不仅仅只为一个过程。

教师随笔:评改日记也是一种享受 篇9

我决定用一节左右的时间评讲这次日记,好多内容要范读给孩子们学习。结果在读他们日记时,他们也是哈哈大笑,觉得写得有意思。范读日记一种享受。他们也都是争着读,没有机会还不开心。

日记建立在生活上,不要求像作文那样详细构思,突出主题。只要能将生活事实记清楚就可以,有主题更好,没主题也行,目的是练笔,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或者说文字敏感度而已。我们也不是非要当作家,只不过是练习使用文字,没有太多的框框和束缚。

我提出日记就是记生活,生活就是我们的日记!不要惊天动地,只要生活琐事。我们日记就不难,我们的日记就有意义。将来某天王浩同学看到他昨天的日记,他知道那天他和同学发生矛盾,还把他掀翻在地,那时看了的感想,是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真希望孩子们能坚持下去,想想户家小学的孩子们,不知道他们是否还在坚持日记。每天通过改日记评日记,了解孩子们的生活兴趣,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真的让我的教学生活充满了乐趣。

我也坚信让孩子们通过日记的写作,运用自己所学习的字词和优美句型,表达自己的思想,一定能达到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让孩子们未来能有一流的口语表达;下笔能成文的书面表达能力。

爱是一种信任之幼儿园教师随笔 篇10

用师爱感染熏陶。在幼儿园里,老师是幼儿心中的崇拜者,能够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孩子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这时就需要老师用似春雨般的爱去滋润,似春阳般的爱去熏陶,这对正处于个性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期的幼儿来说,是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

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给孩子以爱的环境,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存在,感染孩子学会爱,启迪孩子爱心萌芽,在实践中塑造爱心,为孩子营造一个丰富、愉快的环境,让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世界里。每当孩子来园时老师们站在门口迎接,主动说出的“小朋友早上好”;每当孩子给老师当助手,帮忙完成使命时,老师说出的一声“谢谢!”;每当孩子穿衣服、穿鞋子,老师给予的指导和适度帮助;每当孩子吃饭、睡觉时……,这些不经意的关怀照顾等等,都是孩子在园时的一些非常琐碎而繁杂的生活细节,老师用“爱”付诸了行动,表达了真挚爱意。再者,对孩子一个不经意的抚摸,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让孩子感到老师在意他、喜欢他、信任他、关心他。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成长,必定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品行,相信播下爱的种子,一定会收获。

由此看来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应该让幼儿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时时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让爱渗透幼儿心灵。孩子进入幼儿园,他们的活动范围就从个体扩大到集体,交往范围明显扩大,接触的环境也产生了变化,他们要学会适应环境并与同伴交往。如何帮助孩子之间建立友好的,有爱的交往氛围。首先要教会幼儿学会运用交往语言,帮助同伴之间友好往来;其次是通过设计各种游戏活动鼓励孩子参与其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其三是通过好玩具大家玩、好书大家看,好东西大家品尝等活动,让幼儿感受分享的快乐;其四是让大班、中班、小班的所有不同年龄、不同班级的幼儿一起参加游戏活动,活动中孩子都是主角,教师当配角。通过孩子们在一起无拘无束的活动,他们从中感觉特别有趣,无形中扩大了自己交往范围,并体验到其中带来的乐趣和同伴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带来的快乐,从而发展了交往能力,体会到同伴之间的爱,从而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

捕捉“爱”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生活环境,他们的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作为老师,每天穿梭于孩子中间,观察和体验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在培养孩子在教育方式上除了老师要正确引导外,更应该注意孩子的闪光点,及时捕捉每个精彩瞬间。如:帮助别人做事情、自己穿衣叠被子、互谦互让不争抢、团结协作做事情等行为要及时鼓励表扬,帮助幼儿从身边发现“美好”,帮助幼儿树立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孩子们亦会把我们当成学习模仿的榜样,我们要珍惜这一认同,时刻注意自己的示范作用,要言行一致地给幼儿积极的正面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打肥皂时把水龙头拧紧、收到卡片时的一声谢谢、不小心磕碰到小朋友时的那声对不起疼不疼、帮助自理能力差的孩子系鞋带、年轻教师帮助高龄教师提水等等……生活无处不教育,我们无需费尽心思地寻找,资源就在身边,只等充分利用。除此之外,老师在关注孩子的时候,要留心观察,注重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正确地评价引导,从自身角度出发,做到客观公正,随时表扬,让孩子的心田里既有阳光、也有雨露,使孩子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我记得这样一段话:孩子的心灵是不可思议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收获行为,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收获习惯,播下品格的种子就会收获命运。在幼儿教育的世界里,需要有爱的老师去用心的播种爱,有播种就有收获,因此我们也快乐的收获着,收获着孩子们的爱!

相依相偎是一种随意随笔 篇11

做为一个行走者,我们不想做苦行僧,更多的时光,一路走下来,我们在寻找诸如幸福这样的东西。因为,个人对幸福的标准不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幸福追求,所走的路也是各不尽相同,偶然的萍水相逢,转眼也是过眼云烟般巧妙;偶然的擦肩而过,也只是轻描淡写般轻轻划过。有时候,我们走着走着,会走掉些东西,包括善的恶的`,包括真的假的,包括悲剧,也包括幸福,这一路走下来,有麻木,有激动,有快乐,有泪水,有爱情,有分离,有阳光,有雨雾,更多的是一份收获,一份对生活的补充,对人生的成熟,就好像树的成长离不开阳光与雨露的滋润,人也是如此,练历的多了,就越容易让自己更加地茁壮和坚强。

有人说,我们可以把痛苦遗忘,把幸福留住。这,我们能轻易地做到吗?诚然,这样的想法,不是不可以提倡,放与不放,大家都清楚的很,只是,有些事情这一辈子都不可能放弃的,就好像身上的刀疤,碰上阴雨天会隐隐做痛,时不时折磨人的心智。于是,我们学会了调整,一如行驶的汽车,该停泊时就得停泊,并且要准确无误地停在车位上,时退时进,左打右转,调整到最佳的位置上,既美观又不占地。人的心情也是这样,左冲右突之下,必然可以找到一处心的静地,心的港湾,心的归宿。人,往往是有选择的。

再回首,我们除了与亲情、友情和爱情一同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更多的是一个人在行走,与孤独并肩行走,与灵魂一同经受着苦和乐。行走是一种方式,心的行走才是最重要的。人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老,心也会随着岁月的磨练越来越“老”,俗话说,人老心不老。其实说的就是心与美同行,心与智慧同行。比如,心与美丽同行,会让我们更加的开朗,就好像行走在温暖的阳光里,沐浴在金色中,触嗅着稻草散发的清香;又如恋爱时节,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个抚摸,都叫人陶醉,因此,与美丽同行总是幸福无间。心与智慧同行,会让我们更加的高尚,与智者对话,更是心灵的洗涤和丰收。

上一篇:尔林兔中学遵道德讲文明做文明公民承诺书下一篇:数学思想方法总论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