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苏东坡传读后感

2024-09-21

初中生苏东坡传读后感(通用9篇)

初中生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1

苏东坡异常坎坷的一生,也是豁达乐观的一生。他那种身处逆境却始终持续“成固欣然,败亦可喜”的超然达观,像他的诗词文章一样千载有余情!经万古流不尽!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苏东坡传读后感,希望你们喜欢。

苏东坡传读后感1

书还没看完,慢悠悠的翻着.林语堂这本书原是用英文写的,张振玉译笔还算不错,但粗糙之处也随处可见,比如卷一第一章处:

一天,苏东坡写信给朋友说:“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这段文字殊为怪异,而后在网上搜索出一篇天涯高手的文章,才知道原文应为:“某生平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踰此者”.还有一处BUG连那位天涯高手也未提到,卷二第七章埋伏笔,“中岳嵩山崩陷”,到第九章呼应,已变成“南岳华山山崩”.此两处究竟是何处出错,是翻译错还是原稿错,抑或是校对错,恐怕需要找英文原版来查了.但是“南岳华山”本身就是个错误,华山好像从来不曾被称为“南岳”过吧。

且丢开这些小破绽不说。

苏东坡的盛名传播了将近一千年,时人称道,后人敬仰,一方面是因他天纵其才,在诗,文,字,画各个领域都出类拔萃;另一方面,他的人格魅力,政治立场,哲学修养也极其贴合中国人的理想.为这么一个完人做传显然不太讨巧,再加上史料丰富评论一边倒,这本传记的“新意欠奉”也在情理中.林语堂在序言中说,“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正因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正因我喜爱他.”既然在苏轼身上寄托了自己的人生观,偏爱之心更不加掩饰.卷二写苏东坡壮年经历,与王安石的纠葛占了好长篇幅,在“王安石变法”和“拗相公”两节,王安石是主角,苏东坡反而成了小配角,这两个章节似乎游离在全书之外.林语堂贬低王安石,我看目的倒不是为抬高苏轼,更多是他想表达对历史的看法.包括对司马光的褒扬也是如此.历史其实无所谓真相,政治也很难分辨清浊,好比一面镜子,每个人照去都是不一样的面目.这一部分能够跟柏杨的书比照着看,那是两种完全相左的意见.跟苏轼不一样,王安石从来都充满争议,历史上是这样,到这天还是这样.林语堂自己也是个争议人物,但是他的才情倒还算公认的.这本苏东坡传,时不时也有沁人心脾的妙语出现.比如正看到卷三第16章就有这么一句:

倘若哲学有何用处,就是能使人自我嘲笑.之类的还有很多,但是没了前后文,单看就少了好多味道.苏东坡传读后感2

《苏东坡传》,非简单之流水帐,更非采用“春秋笔法”,而是林语堂先生阅读超多资料,包括苏东坡的札记、诗词、私人书简等后所着的传记。我心度之,是否林先生与苏东坡有诸多相似之处,不然为何其言己了解、喜爱苏东坡,而又能将《苏东坡传》写得如此色彩鲜明、感情丰富。

观苏东坡一生,无法不对其才智赞叹不已;而其言行、诗词、幽默,无一不是其才智的体现。

苏东坡是幽默的。某次与王安石谈及王之所谓“字源学”时,引用《诗经》中“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鸟,以王安石的方式来向其解释为何“鸠”为“九”、“鸟”二字合成,实为嘲讽;后某次更戏谑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则‘滑’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贬至缺医少药的海南之后,对朋友僧人参寥的关心,他仍在回信中说“但若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以此来告知朋友不必担忧。

苏东坡是热爱生活的。其余不必说,仅在美食方面,就有轶事、传说数桩。他自己研究烹饪之法、自己酿酒,更是留下了“东坡肉”、“东坡壶”以传后世。他在诗词中,也多次提及美食--“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苏东坡是感情丰富的。他的《江城子》一词,“十年生死两茫茫”,对其亡妻寄以情思,与其“大江东去”风格迥异,凄婉哀伤。在朝云因瘟疫早逝后,他在《朝云墓志铭》和《悼朝云》一诗中,均表达了深切情爱与伤痛,之后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词中,以梅花象征朝云,既似写花,又似写人。

苏东坡是刚直的。尽管有过数次因诗而被捕、受审,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词风。好友刘恕罢官出京时,他写诗讽刺“群乌未可辨雌雄”,后又写“犹诵麦青青”,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刚刚被释出狱后,即写诗两首,随后自己也掷笔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药!”

苏东坡也是幸福的。他一生交友无数,知己遍天下,兄弟情深,妻妾对其关爱有加。尽管不如意事众多,如朝云笑言其“一肚子不合时宜”,但他的生活又怎可不称为过得快乐呢?

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苏东坡“像一阵清风过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谁说不是呢?仅此感怀东坡居士这位旷古奇才吧!

苏东坡传读后感3

今年国庆七天长假,奉老师之命借来厚厚一本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本是是想草草读完草草了事,可不想自己被苏东坡命运多舛的一生所深深震撼,对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产生了无限的敬意。

我敬仰苏东坡,正因他无可比拟的才华。一说起苏东坡,就不能不提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诗才。他的诗,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豪迈,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款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的清新雅致,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人生哲思……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透过东坡,我触碰到中国文人飘忽的衣袂,聆听到中国文化舒缓的脉动。

我敬仰苏东坡,正因他乐观豁达的性格。“成也其诗,败也其诗”用在东坡身上再恰当但是了。“乌台诗案”让人不禁感叹:天才往往是被人嫉妒的,要不是苏东坡太有才华,锋芒太露,原来与之为友的同道们也不会转而排挤他,他也不会落的几度外放他乡的下常好在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他没有郁郁寡欢,而是随遇而安,创作才情与此同时也越发充沛。在密州,他写出了公认为最好的中秋词《水调歌头》,那动人的词句和凄美的意境至今长盛不衰。而在他晚年身处的岭南蛮荒之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也正是苏东坡明朗豁达心境的写照。

我敬仰苏东坡,正因他的浩然之气。当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弊端,苏东坡等人立刻提出反对,苏东坡利用他最擅长的武器--笔,写出了上神宗皇帝万言书,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政治哲学,也表示其个人之气质与风格,其机智学问与大无畏精神,都显然可见。随后苏东坡反对变法失败被贬至杭州,于是,他远离了喧嚣,回归于清纯空灵;他习惯了淡泊,才情更加俊逸洒脱;他明白了如何应对困难,才能做到宠辱不惊。“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东坡这一豪气干云的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诚如林语堂所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苏东坡的浩然之气,也将如他的诗词一样永留千古!

苏东坡传读后感4

《苏东坡传》这本书我才只读了一半,便对苏东坡这位大文豪有了足够的认识。书中提到过许多地名,多得数不清,这也正提示了我们苏东坡一生漂泊。

在书中,我最喜爱的是苏东坡爽朗的笑声——他的笑声告诉了我许多道理。

他的笑是一种自得其乐的笑,他被贬之后赏景便成了他最大的乐趣。苏东坡常对着风景写诗,写完之后总会为自己又完成一篇文章而高兴地笑;苏东坡的笑,还包含着一种不与人斤斤计较的笑,朝廷的官员为了针对他,因挑不出苏东坡平时表现完美,就拿他的文章骨头里挑刺;苏轼显然没与他们计较,反而还写出“何日遣冯唐”这句话,话中毫无归罪之意;苏东坡的笑,更多的是苦中作乐。谁被贬之后不低落?就像你突然由组长被降到普通成员一样,不再被人肯定你的潜质。

时势造英雄,苏东坡之因此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谈论上经久不衰,多半是因当时所处的环境,造就他颇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正正因苏轼的思想超乎常人,才使他的作品犹如一颗璀璨的星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我喜爱他毫不恭维、仗义执言的性格。虽然他比较冲动、做事不经过“大脑”思考,但正正因这一点,才使他更富有魅力。《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里面说过:“不好以为你是大学教授,因此作研究比较重要;不好以为你是杀猪的,因此没有人会听你的话,也不好以为你是个大学生,不够资格管社会的事。你这天不生气,不站出来的话,明天??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苏轼这种激烈的性格,对当时、和我们后世都有极大的影响,他告诉我们:不能让那些不好的东西继续下去,要阻止他们,阻止他们务必要有带头人。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谁也不想当那第一个人,凡是有点头脑的人,都不会那样去做,苏东坡正正因“没头没脑”,就毅然去当带头人。

尽管在仕途路上坎坎坷坷、得罪过许多人、多次被贬,但苏东坡依然不乏幸福笼罩。他有十分爱他的妻子、生死相依的弟弟、陪伴他的朋友、非敌即友的王安石、以及朝廷上的众多好官。那里面最让人感动得便是皇上和皇后,皇后十分重视苏东坡的文采,苏东坡每次犯错之后皇后总会为他求情;皇上对苏东坡极其严厉,他重视苏东坡的文采,但因苏东坡做事欠思考、直言不讳,皇上怕他终有一天得罪大官,就把苏东坡贬谪。

我对苏东坡永远怀有一颗仰慕之心,我喜爱他的真诚待人、真心交友以及直言不讳,如果我身边有这样的以为亲人、朋友或者是同学,我会十分珍惜!

苏东坡传读后感5

苏东坡,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急进的改革措施,也不一样意司马光尽废新法,而是主张稳健行事,凡事皆从是否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际效果出发,不去阿附迎合,不为“新法”或“旧制”所囿,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

苏东坡一向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风光霁月,高高超越于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之上。他不伎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

苏东坡以儒家思想为本,又能博采佛道之长,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虚佞。处顺境时不骄惰逸乐,在逆境中能随遇而安,用乐观、洒脱的态度坚持对人生、对完美事物的追求。因此他得以实现从现实人生到艺术人生的转化,使他的坎坷境遇化作充满艺术审美情趣的人生,并体此刻他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创作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宋神宗的一位侍臣告诉人说,每逢皇帝陛下举箸不食时,必然是在看苏东坡的文章。即便在苏东坡贬谪在外时,只要有他的一首新作的诗到达宫中,神宗皇帝必当诸大臣的感叹赞美之。但是皇上对苏东坡的感叹赞美就正使某些大臣害怕,必使神宗在世一日,使苏东坡一向流放在外,不能回朝。

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这正是我们太多的读者喜爱他的缘故。(lz13)近千年来人们不会从内心爱慕一个品格低劣无耻的作家,他的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

文学上万古不朽的美名,还是在于文学所给与读者的快乐上。苏东坡的作品能使历代人人爱读,而不为短暂的文学风尚掩没,甚至历久弥新,是具有一种我们称之为发乎肺腑的“真纯”。

此刻我最为欣赏的是他那真纯且有无尽趣味的《定**途中遇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怎能不意会--风雨过后不必须有完美的天空是一种境界;不经历风雨,怎样见彩虹是一种境界。但是现实中很少有人像东坡那样在雨中依然微笑,依然“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其实,这才是生命最高的境界,这是用充满洞察力目光蔑视困境时才能拥有的真纯和趣味!

初中生苏东坡传读后感

初中生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2

每次接一个新班级或带一批青年教师, 我首先给他们开的书目就是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这本书的可荐之处, 首先是因为传主苏东坡。

苏东坡的人格具有普世的价值, 读者可以从苏东坡这里汲取对于人生幸福和精神成长十分有益的养料。

本书作者林语堂说, 苏东坡是一位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他的智慧, 他的豁达乐观, 他的多才多艺, 包容精神, 现代人一样可以效法。林氏对苏东坡作了精彩的概括: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总之, 这是一种有超越时空的感召力的健全人格, 这就是今天被我们称为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人格。这样的人, 不论是在怎样的时代、怎样的环境都最容易获得幸福感。

第二个可荐原因, 是作者林语堂。

《苏东坡传》的翻译者引用美国学者安德森林对林语堂的评价是:“他一身融会了东西方智慧。只要将他的著作读上数页, 谁也会觉得与高人雅士相接, 智者之言, 亲切有味。其思想合理中节, 谦虚而宽容, 开朗而友善, 热情而明智。其风度, 其气质, 古之仁人不能过也。其写作著述, 机智而优美, 巧慧而闲适, 不论涉及人生任何方面, 莫不如此。与人生则因林见树, 由小识大, 辨别轻重, 洞悉本末。若寻一词足以形容林氏, 只有学养一词。若谓文化人中之龙风, 林氏当之无愧也。”

这两个“人之子”, 何其相似乃尔!都有着高贵的灵魂, 虽然相距800年, 两人就像是前世今生。林语堂是现代版的苏东坡。

林语堂是真正继承了苏东坡精神的人。所以, 他的这本传记, 不是仅仅罗列堆砌一个人一生的流水账, 也不是空洞地、千人一面地赞美歌颂, 而是出于自己由衷热爱。他直率而自信地说:“我们只能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 因为我了解他, 我了解他, 是因为我喜爱他。”因为人格上的相似、相亲, 读这本书时, 会看到作者和传主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共振。让我们无比鲜活地感受到苏东坡的精神。

第三个可荐理由, 在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健康、积极的态度。

在今天, 这一点变得尤其重要。自西风东渐以来, 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一直是走极端。一种极端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时代、束缚人性, 于是主张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斥之为“吃人”礼教, 甚而主张不读中国书, 消灭汉字。最近, 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深入在我们的血脉当中, 全盘西化不可能, 也不应当。然而, 随着“国学热”升温, 如今又有另一种思潮兴起, 一方面不加选择地崇古复古, 一方面排斥、贬低西方文化和现代文化。这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不论是“崇洋”, 还是“排外”, 实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文化不自信。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 如何对待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文化, 林语堂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林语堂有这个资格担当。因为正如林氏写过的一副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写宇宙文章。”

《苏东坡传》原文用英语写就, 初衷是给西方人看。因为作者有着极好的西学功底和学养, 在书中不时引用《圣经》、莎士比亚等经典, 在论及人物时, 也不时穿插着西方文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加以比较, 以雪莱比李白, 以弥尔顿比杜甫, 这种写法可谓眼界开阔, 妙趣横生。于是, 让我们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世界的眼光看我们自己的伟人苏东坡。让我们真正感受到, 苏东坡具有的现代精神。

可贵的是, 这部书旨在把中国的美好介绍给西方, 而不是借批判国民性之名, 暴露中国的丑恶, 以偏概全, 以发泄内心的不满, 或者以迎合取悦他人。同时, 书中又处处显示出积极吸收、接纳西方文化的胸怀。林氏本人是基督徒, 但是他写苏轼、老庄、佛学, 并不认为与西方有什么龃龉, “道并行而不悖”。这和苏东坡的人格是统一的。苏东坡天性乐于接受不同的思想, 他本身是儒者, 对佛家、道家的思想亦尽量吸收。林语堂说:“苏东坡在玄学方面, 他是印度教的思想, 但是在气质上, 他却是道地的中国人的气质。从佛教的否定人生, 儒家的正视人生, 道家的简化人生, 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苏东坡一生, 经历丰富, 我们借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 也未必能像他一样, 足迹踏遍四方, 在这么多地方工作、生活、交游。见得多了, 也就促成了他的开明。

所以, 这部传记中彰显出的中国文化, 是亲切的, 元气淋漓, 并不需要小心翼翼地维护其“纯洁性”, 也不是只能正襟危坐捧读的高头讲章。因此书之影响, 2000年法国评世界千年伟人时, 苏东坡当选十二人之一。

从苏东坡的人生里学习什么

那么, 我们究竟可以从苏东坡的人生里, 学习什么?尽管相隔千年, 但是最基本的喜怒哀乐, 人情物理, 和古人相差并不远。那些给我们造成烦恼的, 职场上的不得志, 经济上的捉襟见肘, 自由被束缚的压抑感, 古人一样体味着。正如苏东坡在谪居的郁郁中, 酒后写的《临江仙》:“长恨此生非我有, 何日忘却营营。”潇洒如大诗人, 也免不了感到重重羁绊, 向往“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命运无法选择, 内心强大的人, 却可以在无法选择的客观条件中, 选择一种最精彩最积极的活法。笔者以为本书最值得体会的是苏东坡内心的强大。下面就这一点, 谈谈我的阅读体会。

第一, 善待他人, 善待自己。

东坡善待他人, 乃出于“博爱”。不论至亲好友, 百姓路人, 甚至对头, 他都能报以最大的善意。

东坡和苏辙的手足之情, 众人皆知, 令人动容。东坡与儿女的关系十分和谐。他教育子女总是以鼓励、称赞为主。书中记录了鼓励儿子的事, 他常竖起大拇指骄傲地说苏过文章“粲然可观”, 还自吹“无此父岂有此子”。儿子们对父亲也是赤诚孝心, 苏轼被贬, 苏过照顾、陪伴老父, 居然与妻子儿女分离七年之久, 与父亲日日唱和。有这样的儿子, 东坡何等幸福!东坡一生有过三次婚姻, 皆成功美满。尽管外界条件不如意, 三位伴侣都不幸早逝, 但亲情与爱情, 苏东坡都享受了。真是大福之人。在朝堂, 他和政治上的对手司马光、王安石的私交都很好。

朝堂之外的朋友更是遍及三教九流。苏门四学士, 苏门六君子, 至于和尚、道士、歌妓都可以结为知己。东坡被贬岭南, 许多挚友不远万里前来探望的事迹更令人感动。

苏东坡曾对弟弟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 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不是虚言, 有人统计过, 书上有名的朋友就有上千个。

第二, 逆境中的旷达。

东坡的一生并不顺遂。是挫折给了他一个机会, 去沉淀、反思、酝酿。正是在挫折之后, 他的心态达到了圆通的境界。苏东坡曾自嘲:“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惠州、儋州是苏东坡三次被贬的地方, 一次比一次偏远, 一次比一次艰苦。然而, 每到一贬谪之地, 他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好处”。当得到赦免时, 他也不是“千里江陵一日还, 轻舟已过万重山”那般迫不及待地离开, 反而对当地依依不舍起来。

林语堂说:“只有苦中作乐的回忆才是最甜蜜的回忆。”又说, 苏东坡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无可无不可”的良好心态。这种“无可无不可”的适应性, 不是唯唯诺诺, 向命运低头, 恰恰是内心无比强大的体现。

第三, 不随不迁的独立精神。

林语堂写了东坡“无可无不可”, 另一方面, 却又写出了他原则性极强的一面。东坡开朗、宽厚, 但是又有着绝对独立的人格。

东坡曾有一句诗云:“我坐华堂上, 不改麋鹿姿。”在骨子里, 他其实是一个倔强的人, 而他坚持的观点却不偏执的, 是极宽容的。固执表现为保持独立性, 宽容表现为处处将心比心, 他看到人是有缺点有欲望的, 能处处为人着想。

苏东坡与王安石、司马光的廷争的实质说到底是只能有一种声音, 还是允许不同的声音。

儒家以认真的态度处世, 道家以不认真的态度“玩世”。那些认真的人, 往往会为现实的不尽如人意而痛苦, 那些不认真的人, 往往会因为他们的不负责任, 而造成亲人的困扰。这个问题, 苏东坡给出了最有自己特色的答案。他在“认真”和“不认真”当中, 找到了一个“中庸”的平衡点。做事是尊儒家的, 骨子里却是奉道家的。给朋友的信中, 他曾经写道“我辈道理贯心肝, 忠义填骨髓”, 充满了正气和对自己职责、事业的热忱。但是同时, 他一直都知道, 人生只是一场梦。“人生到处知何似, 恰似飞鸿踏雪泥”。因为能看穿, 所以也可以不计较结果。入世和出世在他身上非常完美地结合。他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读《苏东坡传》,谈法律人之精神 篇3

常人眼中之东坡只是一介书生而已,实乃谬误。正所谓“学而优则仕”、“书生未敢忘忧国”,二十及第的天才少年,用其实力证明了自己,既可为才华横溢之文人,也可为经天纬地之人臣。东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并非纸上谈兵的无用书生,一个文人同样可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杭州西湖与安济坊,徐州的抗洪与黄楼,黄州的私人福利院,无不证明着东坡为政的才华与创新。

传统中国行政司法不分,毫无疑问,东坡在担任地方行政长官的同时,兼任司法长官。虽不能比肩包拯,但东坡在解决法律纠纷,实现司法公正、司法为民方面也颇为独到。在面对王安石颁布的“新法”时,东坡敢于为民争利,痛陈新法之弊,而不惜得罪朝廷新贵。而今天我要谈的是,作为当下的法律人,能否从东坡的人生哲学中汲取正能量,从而铸就当下法律人应有的人文精神。在这个过度追求物质利益的时代,人们的心灵逐渐滑向荒芜,法律人人文精神的缺失也是法律职业向来的诟病所在。司法的权威每况愈下,司法人员的腐败已成司法公正的天敌,而律师更是被贬为金钱的“寄生虫”,凡此种种,与法律人人文精神的缺失或缺位有着莫大的关系。当然,笔者也曾自疑,当下的法律人沉浸于自己的工作而疲于奔命,繁杂的工作量已使法律人毫无喘息的机会,何来时间空谈人文精神?深思过后,方才顿悟,其实法律人文精神的修行,形成于不知不觉中,你的一言一行,一思一想,皆为修行!在东坡的人文世界里,吾辈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穷其一身,也未必能赶超。笔者认为应从东坡那里习得以下精神:

首先,不畏地坚持。东坡乃是生性倔强之人,他的生命里总是坚守着一些他所认为无法割舍的、为人之本的东西。东坡曾言,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不畏,因人是会思考的动物,其弊端在于思考有时会异变成顾虑。而东坡则敢于坚持自己所认准的事情,不畏地坚持下去,虽然总是事与愿违,至少他坚持了!在反抗王安石新法的弊端时,东坡未曾放弃过,最后被奸佞之臣所排挤。而后当司马光当权之后,对于司马光的政策,东坡亦不是一味地奉承,也曾奋起反抗。作为一名法律人,需要坚持的东西太多,法律信仰、职业操守以及追求卓越,而我们总是会在不知不觉中放弃。因为,我们有所畏惧,害怕我们的坚持无所收获,抑或我们的坚持会沦为无谓的反抗。司法人员为权色而颠倒,律师为金钱而媾合,诸如此类,已然司空见惯。有人说,中国目前所惧怕的不是经济危机,或者政治危机,而是信仰危机。如今还有多少法律人不畏地坚守着自己的信仰?

其次,不惧的灵魂。灵魂之谈,或许过于形而上学,因为其存在与否,无法证明。于我而言,此乃因信称义,信则有,不信则无,我选前者。东坡一生跌宕起伏,命途多舛,可他未曾惧怕过,勇者无惧,智者无患,东坡亦勇亦智。宋朝亡于朋党之争,东坡也因此而宦海沉浮,晚年因宰相章淳迫害而谪贬海外儋州,当时的东坡已然做好了客死海外的打算,死不得其故土,也许是古人最大的悲痛吧!东坡已然无可奈何,可他未曾胆怯,未曾怨天尤人。他的选择是著书立说,为《周易》、《尚书》作注,教育后人。心无所惧,真是难于青天,心无所欲则无惧,而当下的我们大多已于欲望中迷失自我。灵魂存否,自柏拉图以来即争论不休,可我宁愿选择相信它的存在,虽然目前自己不敢高攀,但东坡的一生,足以证明灵魂的存在。“养浩然正气,铸法治灵魂”应该成为法律人的精神品格。

最后,不羁的欢笑。东坡聒絮多言,也因此而坎坷一生。其弟子由则不同,沉默谨慎,善于察言观色。东坡才华太甚,能言善辩,如若藏着掖着,也就无法“名副其实”(东坡名轼。轼者,规范也)。东坡能说能写,因此也号称是微博的开山鼻祖,因为他所写的文字,总是能传抄于天下,连皇帝也不例外,凡人总能因集其一字而如获至宝。生活中的东坡,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虽然仕途坎坷,但总能做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泛舟赤壁,羽化登仙,且大多名作都是其苦中作乐而为。在此一点上,东坡颇有太白之风,纵使仕途不畅,也不能辜负生命之须臾,也当不羁言笑,快意人生。无可争辩的是,现在的法律人甚至大众,大都闷闷不乐,为何?因为无法做到不羁地言笑,我们总是患得患失,在此得失之间,快乐也就荡然无存。如钱钟书所言,快乐在快,而不在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法律人应该在法治征途中,行在其中,乐在其中。

生命即是修行,东坡的境界,或许终吾一生也无法实现,但心尤可向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法治梦”,需要涵有人文精神与法治信仰的筑梦者去践行、去引领、去捍卫。

定风波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大学法学院)

初中生苏东坡传读书笔记 篇4

苏东坡入朝为官之时,正逢王安石变法,因在新法上与王安石政见不和,上书反对,不容于朝廷,自求外放。之后,因作诗讪谤朝廷,被人构陷入狱,称为“乌台诗案”。在他的仕途中,有多少小人因为内心的嫉妒与政治上的愚昧,不惜一切手段打压他,一次次贬谪,一次次远离,他离政治、离中原越来越远,有多少人为他伤心苦闷,但他却不以为意地对弟弟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他是这般洒脱自然,仿佛世间一切都无足挂齿。所以,苏东坡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不无缘由。

他以坦荡二字度过自己的一生,他不计较任何。他敢对天子说:“我岂犬马哉,从军求帷伞。”敢于向帝王直言陈述:“苛政猛于虎。水旱杀人,百倍于旱;人畏催欠,甚于干旱。”这般自然率性岂是尘世中的凡夫俗子可模仿而来的?

苏东坡这一生亲历五朝,为官44年,3次被贬,分别被贬至黄州、潮州、澹州。他没有因贬官而否定自己,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依旧牵挂百姓,心系人民。这些功名利禄、迫害算得了什么呢?他的眼中只有天下苍生,那贬谪又怎能影响苏东坡对民间疾苦的关心?他过去的生活态度,一向是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食,吐之乃已。”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5

“黑色阅读”的方式,有利于我们冷峻地切入现实人生。然而,当我读到林语堂先生所写的《苏东坡传》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某些时候更乐于热爱神祗的笑容。

诚然,无论在哪一个时代,真诚、善良、崇高等高贵的个性品质似乎都难逃被黑暗、丑恶摧残或吞没的厄运。但是,还是会有人,在苦难、悲哀的人生际遇中,以他的智慧、仁爱与伟大的悲悯,冲出了重重黑幕,为我们留下了他灵魂的欢欣和心智的乐趣,留下了一些烛照后世的、不可磨灭的宝藏。这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奇迹,苏东坡的故事或者说经林语堂的目光发现的苏东坡的故事就是这样的奇迹之一。

林语堂先生在序言里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他认为苏东坡比中国其他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正如耶酥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厚敦柔。”这无疑是对于苏东坡的最为精妙的概括。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极令大众倾心仰慕的伟大文人,这不仅是基于他的诗歌和散文的魔力,更基于他总是英勇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主张的满腔正气,在苦难中寻找乐趣的罕见本领,以及由此形成的明亮的人格魅力。

苏东坡的才华和学问都要高出别人很多,政绩又不错,小人们想陷害他,就想方设法用他的诗文来为他定罪。他们硬说他很多诗中流露了对政府和皇帝的不满和不敬,把他诗中的很多语句和意象上纲上线,促使神宗皇帝在将信将疑之间不得已地判了苏东坡的罪,这就是名垂史册的“乌台诗案”。他因此被关在牢中四个月零十二天,后来以一个近乎流放罪犯的身份来到湖北黄州这样一个荒凉的小镇。他是因了诗文而获罪,可是在从狱中出来的那天晚上,竟然又开始大做诗文:“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这些句子又是可以供御史们拿来告他不敬皇上的,他写完这首诗,丢下笔杆说:“我真是无可救药。”他就是这样一个不可救药的人,令爱他的人为他担心,却又阻挡不了他。他一路唱歌、作文、评论,只是想表达心中的感受,他说自己生性不耐烦,遇到看不顺眼的事物就“如蝇在食,吐之乃已”。他具有着天然的大无畏的勇气,这种力量也许由他出生的那一刻就存在于他的身上,直到死亡逼他合上嘴巴,才有可能停止。

他的一生都卷在政治旋涡中,却又始终超脱于政治之上。无论是反对派当权,还是自己的党人得势,他过得都很“失败”。一任一任的皇帝私下都很喜欢他,一任一任的太后都成为他的朋友,可是他却遭到贬官、逮捕,一辈子几乎没能在一个地方住上三年,恰如风中飞蓬,东飘西荡,生活在屈辱中,读后感《苏东坡传读后感》。然而,他以天真无邪的心灵到处捕捉这在常人看来难以忍受的屈辱生活中诗意的片刻,化为永恒,使我们大家都充实不少。

他享受在黄州的惩罚和拘禁生活,写出《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以及“承天寺夜游”等绝妙好文,那两篇月夜记游赤壁的文章流传千古,短短几百字就道出了人在宇宙中的渺小,同时又说明人在此生可以享受大自然无尽的盛宴。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读到这些文字,都会生出新的人生领悟。

他在人生的晚年时期被贬谪到岭南,爱了这里的“岭南万户皆春色”,他是一个平民,像在黄州时期一样自己建造房屋,并学了酿酒的秘方,刻石为记,藏在罗浮铁桥下,说“只有寻仙的人能找到”。他自以为可以定居惠州,不料60岁的时候又得到了移居海外(海南岛)的命令。热带小岛的夏天湿热难当,他常坐在槟榔树下数日子,等候秋天来临。秋天多雨,船只因为气候关系都不再南行,食物短缺,岛上连米都买不到。“食无肉,病无药”,老人的身体实在吃不消。但他不屈的灵魂和人生观使他从未失去生活的乐趣,也许是真正掌握了自己,至少他从未失去幽默感。他曾经对他的弟弟说:“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儿。在我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他如今和默默无闻的穷学者、农夫交往。家里一天没有客人他就不自在,别人不来他就出去拜访邻居。他缺衣少食,却似乎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有一天他头上顶着个大西瓜,一面唱歌一面穿过田野。一位七十岁的老农妇说他:“内翰昔日的富贵,有如一场春梦。”从此苏东坡就叫她为“春梦婆”。……

我总是容易被一些细小的事情深深吸引,正是这些小小的事情令我对苏东坡充满热爱。我爱他身上所有的那种绝对醇美、完全成熟的人生态度,那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容的幽默感。我始终相信,只有完全舒展、自由的心灵,才可能盛放出幽默的花朵。这是慷慨的天才馈赠给我们的近乎神祗的笑容。我热爱这些,如果有人问起我为什么喜欢,我的回答只能是:“正因为我喜欢。”

林语堂先生作《苏东坡传》,算得上是“酒逢知己”、“棋逢对手”。虽然就品性和才华而言,林语堂先生还够不上苏东坡的风华,但在二十世纪诸多第一流的文人中,他无疑是最为接近苏东坡的人。前不久我在旧书店淘到一本名为《林语堂与廖翠凤》的小册子,看着大受感动。不免想到鲁迅先生,更主要是想到那个凄苦一生的名叫朱安的旧式女子,朱安的人生悲剧令人感叹唏嘘,这样的故事也许不可能发生在秉性接近苏东坡的林语堂先生身上。我还想到,也许人的秉性有诸多天然的分别,有的适合做朋友、师长,有的人天生就是最出色敌人或对手,鲁迅先生就只能属于后者。林语堂先生也曾投身于火热的民主革命运动,在北大和北师大任教时,站在学生游行队伍的最前列,带头朝军警扔石头和砖块。他的人生际遇有着类似于苏东坡的地方:一度活在党派夺权和文人纷争的中心,后来逐步退向边缘,直至黯然去国,但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并始终怀着一颗悲天悯人的赤子之心。他写的《苏东坡传》是一本“无一字无来处”的学术著作,也是一本情趣盎然的小说珍品,也只有这种自由烂漫的文体和豁达睿智的语言才能恰如其分地凸显传主的灼灼神采。林语堂先生为苏东坡作传,固然是苏、林隔代相通之幸,更是万千普通读者之大幸。

苏东坡的故事基本上就是一个心灵的故事。他从不收敛他的幽默才能,他的充满机智的谈话让禅宗大师也难以应对;他从不掩饰他对于鬼神世界的好奇,他祈求天神并与魔鬼争辩,偶尔还占取上风;他欣赏生命的每一时刻,知道在任何情况下,幸福都是一种秘密;他追求长生不老,几乎到死还兴致勃勃地寻找不朽的仙丹,半受挫败,却含着笑死去。……今天我们读苏东坡的传记时,就是在追随这样一颗纯正无邪、真实不欺的伟大心灵。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6

苏东坡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多才多艺,不仅擅长写诗作画,还是工程师、瑜伽术的修炼者、皇帝的秘书、慈悲的法官、佛教徒等,就连著名的东坡肉都是他发明的呢!

苏东坡的一生虽仕途坎坷多舛,但与生俱来性格乐观豁达,随时随地广结挚友,无论为官还是被贬为农,所到之处都把生活过成了诗,把自己的感受赋予了不朽的艺术形式,时而大气磅礴、时而豪放奔腾、时而隽永朴质,使之流芳千古,惊艳了世人。他一身浩然正气,刚直不阿,他是官员中的智者,强者,仁者。

他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位罕见的全能天才、一位旷世奇才!在林语堂先生的笔下,他更是那么的光辉耀眼,将其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一生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童年崭露头角,青少年脱颖而出,中年精彩绽放,晚年颠沛流离,一生仕途“三起三落”,但他却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了一场永不谢幕的诗意人生。犹如一个和尚对他的赞誉,他就是天上宿星下界,在人间暂时做客而已!

《苏东坡传》读后感 篇7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在这篇文章里,我无需再讲述苏东坡,我也不敢也无能再讲述苏东坡。既然是《<苏东坡传>读后感》,那就选一个关于“生命”的视点,用我的拙劣文字写一写我读后的感受吧。我想,小而精要的感受总比大而无当的空谈来得实在吧。

(一)一言胜惊雷,铸就人格魂――生命的命格

读《苏东坡传》,往往会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感。一句小小的话,总会蕴含着生命的力量,闪耀着人格的魅力,带给人无尽的思索与深深的回味。

在第三章《童年与青年》部分,苏轼与母亲读《范滂传》的故事深深地感召着我,令我为这个世界上有着这样一对母子而惊叹、欣慰、震撼!

面对范滂的主动赴祸、视死如归、临危不惧、大义凛然,面对范滂母亲的“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的舍身取义,当时只有六岁的苏轼没有说:“范滂真傻,干嘛主动赴死?蝼蚁尚且贪生呢?”他竟然问其母亲:“妈,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的人,您愿不愿意?”这真是一个惊心动魄、壮怀激烈的提问。这个问题隐隐地流淌着少年苏轼的情怀与高义,隐隐地向世人昭示着其光耀宇宙的人格与魅力。这不得不令我等折服与汗颜。更令我们钦佩的是他的母亲!面对少年苏轼如此要命的提问,他母亲不是说:“儿子,你能这样说妈妈很开心,但是你不能死啊,你死了妈妈怎么办?”而是做了一个举世皆惊的回答:“你若能作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范母的回答真可谓是一个生命的教育。她让我们明白了何为道德教育,何为思想工作,何为潜移默化,何为以身作则。好的教育润物无声,春风化雨,在无声无色间不自觉地注入人的灵魂,让生命贮满了鲜嫩的汁水,增添了盎然的生意,涂抹了青春的诗意,只待有朝一日,绽放花蕾,吐露芬芳。东坡这一生,光明磊落、爱憎分明,不论顺境还是逆境,总能活出自我,活出生命的高贵,我想这与他母亲在他儿时的灵魂中贮藏的铮铮铁骨、从容淡定是难舍难分的吧。

这是《苏东坡传》带给我们的生命启迪――人活着,要有命格!

(二)小小枝头鸟,大大百姓情――生命的平等

《苏东坡传》里还记载了一个关于苏轼母亲“严格告诫东坡与家中的使女,不得捕捉鸟雀”的故事。这让我想起了《东坡杂记》中的《程氏爱鸟》: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武阳君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低枝,其d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日翔集其间。此鸟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他,不忮之诚,信于异类也。

他带给我深深地思索:当日孔子和弟子子路路过泰山时,见一妇人对着亲人坟墓哭泣。夫子细探究竟,皆因苛政横行,难以聊生,妇人一家只得避于山中,以避苛政之害,以致公公、丈夫、儿子相继被老虎咬死。但即便如此,妇人还是不愿离开此地,只因此地无苛政。“苛政猛于虎”震撼人心。这是人与人之间的生命对立。对这种生命状态的思考,文学的描写并不少,比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而苏轼母亲爱鸟的故事却引发我们去思考人与动物的生命关系。我们可曾想过鸟儿筑巢高枝,它那幼小的子女会遭遇蛇鼠的威害?可鸟儿为何依然筑巢高枝?那是因为它想躲避人类之伤害。如此说来,人对鸟类而言,又何尝不猛于蛇鼠?可又有几人思索过这样的问题?文中“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不正说明人类对动物生命的漠视吗?时至今日,人类虐杀动物的行径又何曾熄灭?在这种情境下,苏轼母亲对鸟类生命的爱护就显得极为罕见极为崇高了!生命平等,哪怕卑微如蚁,我们亦当爱之。而母亲的这种行为又深深地影响着苏轼一生对生命的态度――尤其是他身为官员时对百姓的态度。

身为朝廷官员的他,同百姓们生活在一起,是快活自在的。他时常触景生情地抒发内心感怀。虽任命为太守,却丝毫不摆架子,站在百姓的`立场,一心为民。只要百姓有难,他定会出手相救,关怀备致。不仅没有以权谋私,反而全身心为民谋福。元v四年,他在杭州出任太守。拥有50万人口的杭州城,竟然没有一家公立医院。于是,他就自己捐出五十两黄金,在众安桥建了一家公立医院,三年医治了一千个病人。他还十分关心百姓的用水问题,特邀专家,测量运河高度,建水闸,在余杭门外开运河,修理淡水输水管,彻底改善了百姓用水。他还为西湖修建了苏堤、三潭印月,让杭州变得繁荣。

他是真正的百姓之友,他是真正的百姓之舟。他用他的为民之情给世代为官者树立了一座丰碑。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这是《苏东坡传》带给我们的生命启迪――生命与生命之间,是平等,是呵护,是一朵云推动一朵云,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三)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生命的领悟

生命是一种超越,一种对经历苦难之后的回味,一种历经坎坷之后的欣慰。当苏轼回望数十年的人生之旅时,他发现,他的生命有很长一段路程是在贬谪中度过的。那是一种生不如死的磨难。贫穷、饥饿、疾病,所有的一切,当时都困扰着他,折磨着他。但当他回头凝望的时候,他的内心发出了明亮之光。他的眉头舒展了。他觉得,他这一身如果没有黄州惠州儋州的贬谪,实在是虚度的一生。而现在,他的生命变得丰满了,充实了,光彩夺目了。他就像一块璞玉,在历经千百次锤炼之后,终究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历久弥新的,永恒地活在天地间的苏东坡。因为贬谪,他认识了那么多本不可能认识的友人;因为贬谪,他写出了那么多本无法写出的诗文;因为贬谪,他做了那么多造福于百姓名垂于千古的功绩;因为贬谪,她对人生的领悟境界飞升了;因为贬谪,它带给了后人无穷无尽的丰饶的财富……

他明白,贬谪之路,似是磨难之路,实乃飞升之路。

于是,他欣然地拿起笔,写下了“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十个响彻云霄,与天地日月同寿的大字。

读《苏东坡传》,我了解了苏轼,我走进了苏轼的心灵。我知道了:

苏东坡,是一个享受生活的人。

苏东坡,既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也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更是保民抗暴的勇士。

苏东坡,是一个用一颗积极向上、乐观、平常的心,去面对生活,去享受生活,享受帮助别人的幸福的人。

苏东坡,是一个悟彻了生命真谛的人。

苏东坡,具有伟大的思想、伟大的心灵的伟人。

《苏东坡传》读后感(推荐) 篇8

不知何故,心中总是喜欢称其东坡先生,我想正如林语堂先生对苏轼的评价一样,“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苏轼在我心中的形象是亲切的,是可爱的,大概这就是原因吧。

有时候我就会想,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呢?是为了了解东坡先生,了解关于先生的那段历史?是为了探寻先生那惊人的天赋、迷人的才华以及跌宕起伏的人生的奥秘?是为了学习先生的思想,从而研究如何成为一个先生那样的人?显然这些都是不成立的,那我读这本书又有何意义呢?难道就是为了能够在众人面前卖弄自己的知识丰富,然而这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能做到的只不过是站在千年之后隔着另一个几十年前的人的叙述冷静的观看一个人的一生而已。我看到是作为一个人在历史长河中他的际遇、他的人生,让我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在浩瀚的宇宙和漫长的历史中,我们作为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我们所能做的实在是太少太少了,但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才不甘于自己平淡的人生,才努力地想去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也许这也正是我会读到这本书的原因吧。

读过此书,我感觉林语堂先生没有刻意突出东坡先生是多么的才华盖世,也没有特别强调东坡先生是如何的伟大,而是生动刻画出东坡先生的人生轨迹,一条散发着无穷的人格魅力的人生轨迹。

东坡先生所处的时代与现在已有千年之隔,而他的美名依然历代为人们所称颂,可谓家喻户晓。他之所以如此,我想也与他的人格魅力不无关系。先生的思想深深地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精髓,读过此书,书中写先生以陶渊明自比,的确这是可以的,但我心中却生发出一种强烈的想法,先生更近于藏传佛教中的弥勒菩萨,也许这仅仅是我对佛教比较感兴趣而已,先生的智慧、人道和豁达与我心中的弥勒菩萨很是相近,后面我便简单写下我对先生的理解。

首先是先生的智慧,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先生对章惇和王安石新法后果的预见性。我对章惇印象深刻,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他是东坡先生“后半生宦途上的克星”。故事是这样的:章惇尝与苏轼同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临绝壁万仞,岸甚狭。子厚推轼下潭书壁,轼不敢。子厚履险而下,以漆墨濡笔大书石壁上曰:“章惇苏轼来游。” 轼拊其背曰:“子厚异日得士,必能杀人。”子厚曰:“何也?”轼曰:“能自拼命者能杀人也。”子厚大笑。我想东坡先生没有想到的是以后章惇会那样对待自己吧。另一个就是东坡先生清醒地认识到了王安石新法的弊端,每次都上疏谏言,而事后都证明东坡先生的先见之明。

然后是先生的人道主义精神,有一次他花了几乎是全部积蓄买了一幢房子。正要接来家眷,一天却遇见一个哭泣的老妇人,她败家的儿子把房子卖了,她自己却不愿搬出来。先生发现那正是他买的房子,结果把房子又退给了她,自己却既损失了钱财,又丢掉了房子。还有一次先生把当地无主野坟的骸骨重建一大冢而埋葬,并且写了一篇祭文,安慰那些无名死者。也正是因为先生身上的人道主义的光辉,他深受百姓爱戴,成为了百姓之友。书中写道:“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恐怕也是这个原因吧。

最后是先生的豁达,先生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城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当先生到了黄州,失去了薪俸,成了个农民,又带着一家老小十数口,他生活期非常简朴,开始紧紧缩编地过日子。他把钱藏在瓦罐中,每天只能取出—百五十文,然后立刻格瓦罐收在天花板上。另外他还准备了—个大竹筒,存放剩余的零钱以备招待意外的访客。面对境遇的陡落,先生心中自然也苦闷难当,但是他移情于物,耕作田间,自得其乐。正如他所说的:“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无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苏东坡传》读后感[本站推荐] 篇9

纵观苏轼的一生,在才华毕露的背后,几度升迁的辛酸却只有他独自品尝。他一生为官,一生清廉,一生都在和大文豪、大政治家王安石斗智斗法。至于王安石的变法究竟是对是错,我们暂且不管,但要和当朝的得宠人物、位高权重的宰相相逆而行,用一颗博大的心斗那种善于剪除异己,心胸狭窄的小人,在封建的宋朝,也许真的是需要一番勇气的。类比苏子由——苏东坡的同胞亲弟,在才华上,可能不及苏轼的十分之一,更或是百分之一。但是他一生平平安安,妥妥当当,官职也扶摇直上,最终也能够安享晚年。说到底,在于苏轼面对邪恶,面对错误,有敢于提出、敢于批评的态度。也许富贵荣华、安宠荣辱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一己的私欲,这是十分卑微的事情,他的人生,他的奋斗目标是定位在百姓身上的,他的双眼,更多关注的是他们的愉悦或是疾苦。只要他认为变法脱离了实际,与救百姓于水火发生了抵触,他就要反对到底,甚至于在他管辖的州府里,这些所谓的强国措施他概不搭理。

虽然苏轼的人生道路上有许多的泥泞,可从他的诗篇,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见闻中能够发现,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是积极向上的。即使是双足深陷的时候,他依旧能唱着小调,邀上三五个知心的朋友,享受生活的美好。他和和尚趣谈,他为百姓求雨,他四处游历。苏东坡的诗词良篇里,即能写出《赤壁赋》这样恢弘的文章,也能写出“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样富有深远意义的诗句。

拿林语堂作结时的话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苏东坡已去,其浩然之正气,必当永存。

苏东坡传读后感2

做为诗人,“大江东去浪淘尽”他文采飞扬,谈笑风生;作为官吏,“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他嫉恶如仇,爱民如子;作为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苏东坡的一生,命运坎坷,仕途崎岖。但这不能阻碍他。王安石得势,几乎所有忠良贤能之士都弃官而去。苏东坡在连上三书之后不出预料的被贬,但他绝不因此退缩他将新政的不满与缺陷诉诸笔端去因此得罪了当权的群小,遭到逮捕,险些丧命。但他说:“若遇饭中有蝇,仍需吐出。”于是群小继续对他进行迫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屡遭贬嫡,甚至被贬蛮荒之地海南岛。

可是那些群小自认可打倒苏东坡的措施却没使那些小人达到目的。他处处为百姓着想。练习瑜伽,研究佛道,与高洁之士相交,访山水,与高僧相研佛道。林语堂笔下这样评价这位文坛巨子:“苏东坡始终富有青春活力。他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厚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

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苏东坡“像一阵清风过了一生”。苏东坡一生清贫但一世为人坦荡。回看那些群小即使能保自己一世荣华富贵却也不可能有苏东坡半分的安逸。他们的生活充斥着算计与仇恨。其实所谓权力,所谓地位不过过眼烟云,转眼不见,又何必太为权财所困,落得一世骂名。

在《苏东坡传》的序中,林语堂先生写到“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如果林语堂先生写苏东坡传是以此为乐,那么读《苏东坡传》也是一种快乐。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物的个性,品尝人物的喜怒哀乐,并从他的事迹中受到可收益一生的启示。

苏东坡传读后感3

最近读完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这本被誉为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的力作,感触良多,收获颇丰。原著为英文写作,书名为《The、Gay、Genius》,我读的是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张振玉先生的译本。该书考证史料十分充足,文学色彩又很浓厚,以苏东坡一生的命运轨迹为主线,从执政、文学、诗词、书画、情感、佛道教等方面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的一生娓娓道来。书中还能不经意就见到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苏洵等历史大家的影子,仿佛坐着时光机穿过时光隧道,跟着作者穿越到了那个久远的时代……

“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任平生”。透过这句诗,我看到了一位饱经忧患的老人,在风雨人生中不屈不挠、坚毅前行的身影,这是我感受到的苏东坡人格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苏东坡的一生,充满了极度的戏剧色彩,是苦与乐并存的一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再不过如此了。他才气横溢,一生为官,但不断陷入政治漩涡和党派斗争,几度升迁、贬谪,从政40年,地方做官33年,朝廷7年;执政28年,被贬谪12年。最高官职与宰相职位仅一步之遥,期间也因“乌台诗案”险些丧命,一再流放至海角天涯琼崖岛,最终病死在返回中原的途中。但他一身正气,为官清廉,执政以“民为邦本”处处念及老百姓的苦忧,为老百姓造福谋福利,致力于兴修水利、种茶、治病、扶贫济困等,深受地方老百姓的爱戴与拥护。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东坡年轻时就展现了一种豁达的哲学思想。尽管在遭受迫害时,他也生出“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之感。但他与生俱来的浩然正气,坚毅、进取、慈悲的人格精神,使他何时何地,都能苦中作乐。他酷爱陶渊明,甚至认为自己的前生就是陶潜,在他流放为农夫的期间,也创作了不少经久流传的田园诗,更是簇就了他文学上的登峰造极。“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尽显洒脱、超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此人重情重义,对兄弟、伴侣、朋友皆如此。苏轼、苏辙兄弟俩性格相异,但两人感情非比寻常,在患难一生中一直互相扶持。在苏轼的诗篇中,不少以子由为题,甚至往往为了子由,苏轼会写出最好的诗。如“苦寒念尔衣裳薄,独骑瘦马踏残月。路人行歌居人乐,僮仆怪我苦凄恻。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读来令人不禁动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是他在密州期间想念不能见面的子由而写下的。苏轼情感淳朴、真挚,为悼念亡妻王弗,他写下了“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无尽的哀思跃然纸上。除却妻兄外,苏轼一生中也是广交友,在他流放的过程中,处处有友人不顾朝廷施压给予他和家人生活上的照顾。有名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均是苏轼与友人共同游玩时而写下的,与友人对话佳句连连,“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充分展现了他豁达的哲学人生观。而我十分喜爱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也是苏轼与友人张怀明夜游承天寺留下的小记,人生有三两知己足矣。

上一篇:2018上学期大猛明德小学德育活动总结下一篇:基层岗位能手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