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感恩作文

2024-12-08

初中感恩作文(精选11篇)

初中感恩作文 篇1

文秘助手()之初中感恩抒情作文:感

恩父母

再过不久,就要到感恩节了,想到感恩节,我就想起了那对我们无私奉献的父母。

不久前,我从报纸上看到一则使我感动不已的新闻:“在国外一次刚起飞不久的飞机上,发生了空难。失事飞机落地的一瞬间,一对青年夫妇高高举起了自己怀里不满一岁的婴儿,空难后,整架飞机上只有那个婴儿幸免遇难,活了下来。”在了解这则新闻后,我久久的被这伟大的父爱和母爱给震撼,难以忘却。

我又想:“我能在感恩节为父母做些什么呢?既然感恩节在星期四,我当天又回不了家,干脆我就在这个星期提前做吧!”

回到家后,妈妈又照常上班去了,我看见还没打扫的屋子,顿时眼前一亮:“我为什么不能帮妈妈打扫卫生呢?”想到这里,我连忙拿出扫帚扫起了地。不一会儿,地就扫完了。我又拿起门口的鞋子仔仔细细地擦了起来。待鞋擦好后,我有擦起了桌子……

很快,下午便过去了。妈妈下班回家后,惊奇地发现家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连忙问是不是我打扫的,我点了点头。妈妈连夸我长大了,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父母对孩子的爱像大海里的水一样滔滔不绝,在感恩节将要来临之际,请大家用自己的行动来感谢对我们无私奉献的的父母吧!当他们收到这份特殊的礼物时,一定会高兴的哟!

初中感恩作文 篇2

关键词: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感恩教育

当今社会, 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父母对子女的溺爱越来越过分。这些外在的因素助长了青少年的自私心理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只知享受, 不知付出;遇事只想自己, 不管他人, 一味地索取, 不懂得感恩。这种状况, 在我国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今天, 是十分不协调的。要改变这种令人担忧的状况, 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思想品德课, 责无旁贷。因此, 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摒弃应试教育的功利性, 认识到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树立感恩教育的意识, 担当起加强学生感恩教育的责任。

一、感恩歌曲, 无声熏陶

音乐是充满情感色彩的艺术, 能够以其美好的意境、优美的旋律来打动人心, 而思想品德课是从学生的情感出发来育人的, 因此我们可以将音乐和思想品德课有机结合起来, 在思想品德课上播放感恩的歌曲,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 调动学生的潜在情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在合适的教学氛围里, 接受无声的感恩教育。

如教学八年级上册“天下父母心”的内容时, 可以打破常规教学, 开一个以“父母情深”为主题的歌曲演唱会。开课伊始, 先让学生从收集的感谢父母的歌曲中挑选能够表达父母爱子女的, 像 《烛光里的妈妈》 《心甘情愿》 《妈妈的便当菜》 等歌曲。在浓浓的歌曲声中, 学生感受到了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 体会到父母的爱是无私而伟大的。在这个基础上, 教师有选择地给学生播放歌曲或MV, 像 《妈, 谢谢你》 《妈妈我爱你》 《妈妈请你也保重》 等, 通过无言的熏陶, 使学生在享受父母的关爱时, 心存感激, 进而上升为行动, 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体验唯有触及了学生内在的精神需要, 方可发挥其高度的有效性。实践证明, 利用学生对歌曲的浓厚兴趣, 能够把感恩教育的教学目标一点点地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学生在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领悟音乐美的同时, 能够陶冶情操, 增长智慧, 启发心智。

二、名言诗句, 以理服人

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是人们实践中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 以其精炼优美、蕴涵智慧、发人省思等优势, 既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 又使得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形象。再加上都是名人名言, 很有权威性, 对青少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因此在感恩教育教学中, 可以恰当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 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 《心忧天下向往和平》 这一课时, 开课初我就用多媒体展示一系列有关的名言警句, 像“身无半亩, 心忧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等。学生面对这些精辟的名句, 或齐读, 或自读, 不知不觉就被名人伟大的胸襟、高尚的情操深深触动, 自然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有时也可以利用名言警句来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例如讲到中学生能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些什么时, 可以列举“安而不忘危, 存而不忘亡, 治而不忘乱”等名言。让学生明白“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应该胸怀天下, 情系祖国, 努力学习为祖国做贡献。

事实上, 在思想品德课上进行感恩教育时, 利用具有精湛语言特点、言简意赅、富含哲理的名言诗句确实可以感染学生的情怀, 震撼学生的心灵, 启迪学生的思想, 既可以激励、警示学生, 又增加了教师的个人魅力。

三、故事好听, 榜样引领

感恩是一种情感, 是一种态度, 但是它不是与生俱来的, 需要后天慢慢引导。在教学中利用初中生喜欢模仿、善于模仿的特点, 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 这样可以树立感恩的榜样, 慢慢渗透学生的心灵。

如教学 《尊敬我们的老师》 这一课时, 可以引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尊敬教师的故事, 也可以播放江泽民回母校看望教师, 鲁迅探望寿镜吾先生, 华罗庚成名不忘恩师等影视短片。 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可“教师教我知识、教我做人的道理、教我向上的理想, 我应该感激教师, 尊敬教师” 的观点。名人大家尚且知道感恩回报, 尊师重教, 作为学生能享受教师的关爱, 接受教师传播的知识甘露, 就更应该常怀尊师之心, 对教师有礼貌, 服从教育, 努力学习, 懂得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 懂得感激教师的教育之恩。

在具体讲故事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 为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名人的往事, 把感恩内容所蕴含的感情色彩熏染得浓重一些, 达到以情激情的效果。讲故事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可以教师讲也可以学生讲, 还可以组织主题故事会、演讲比赛等。 不管什么形式, 尽量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情景表演, 身临其境

新课程背景下, 很多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情景表演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具体到感恩教育, 尤其是感激大自然方面, 教师更是要用心地设计, 把握好情景表演的尺度, 使情景表演能够拉近学生与大自然的距离, 让学生知道每天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 要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和感激之情。

如教学 《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一课时, 编排一个“地球求医记”情境教育活动。让一名学生扮演地球, 当他穿着巨大的球状服饰, 出现在大家面前时, 学生哄堂大笑。但是, 当“地球”向医生哭诉, 曾经自己也是英姿勃发的, 是人们的各种不良行为使得自己遍体鳞伤时, 全体学生寂然无语了。尤其是看到 “地球”仰望苍天大声呼救“人类, 救救我!也救救你们自己”时, 学生被深深震撼了。通过情景表演, 学生意识到要学会善待地球, 保护环境, 感谢大自然无私的赐予,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情景表演以其独特的魅力活化了生活, 创设了一定的情绪色彩, 使得学生身临其境, 从而引起他们的情感体验, 也深深地刺激他们积极思考, 触动他们的心灵, 使他们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同时也让沉闷的思想品德课堂散发出活力, 成为学生获得知识, 培养品质的成长乐园。

五、生活实践, 知行统一

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感恩的意识, 而且还要注重引领学生实施施恩、报恩行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上, 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感恩教育的氛围, 为学生实施感恩行动搭建平台。以课堂教学为载体, 教给学生感恩的方法, 使感恩教育层层深入, 把感恩教育进行到底, 尽全力培养有情有义、懂得感恩的人才。

我们可以利用各种节日为学生的感恩行动铺路搭桥。引导学生在父母生日的时候深情地对他们说一声 “生日快乐”, 给他们准备一个小礼物;或是为刚刚下班回来的父母端杯水, 揉揉肩, 洗洗脚等;教师节到了, 给自己心爱的教师送上亲手制作的贺卡, 表达衷心的祝福;节水日到了, 树立一水多用的意识, 努力养成随手关好水龙头的习惯;植树节那天, 亲手栽下一棵小树, 为世界植绿护绿献上一份力等。

教育学生要常怀感恩之心, 常思回报, 少索取, 多行动。比如受到别人的帮助说声“谢谢”, 是对他人的感恩;努力学习、按时完成作业是对父母、教师的感恩;节约纸张、随手关灯是对大自然的感恩;树立远大理想, 认真规划人生是对祖国的感恩等。感恩要从内在的情感转化为外在的行动, 把教师的教育要求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行为, 让思想教育与行动无缝衔接, 达到知行统一。

初中生感恩意识培养 篇3

关键词: 感恩意识

感恩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牛津字典》所给的解释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有学者还提出所谓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帮助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

感恩来自心灵,不假外求,近在咫尺,关键只在一念之间,也就是感恩意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陈寿《三国志·吴志·骆统传》)指的就是感恩意识。任现品博士认为“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心理要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律。”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动并能享受这一感动的思想境界,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感恩也是一种责任,知恩图报,有恩必报,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作为高素质的中学生应该懂得什么是感恩,应该自觉自愿地接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以感恩的心态回报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关怀呵护,并使感恩成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准则。

“感恩”是一种回报。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调查研究显示:感恩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育的培养和点拨,也就是说,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所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运用一定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的实质是培养人的感恩意识。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心理要求和心理倾向。

初中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也是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种按照自我愿望和要求从事角色活动的看法,也获得了按其群体的整体需要以及群体对他本人的愿望而合理行事的观念。但是这个阶段的初中生身心尚不成熟,自律意识淡薄,认知与行为之间产生偏差。因此,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意识培养是一项艰巨而又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通过感恩故事与感恩事例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感恩教育是一种入情入理的情感教育活动,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上入手。通过学习感恩的故事以及当代感恩实例、谈感想、写体会,使学生感受到他人、社会的恩惠,并欲求报恩的一种优秀的品德和道德情感。激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一次班会我讲了一个小故事——漂母的一饭之恩。韩信少年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却仍然无以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为人家漂洗纱絮的老妇人,人称“漂母”,见韩信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深受感动。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始终没忘漂母的一饭之恩,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讲完这个故事,教室里异常的安静,学生忽闪着眼睛,若有所思,这个故事可能触发了他们内心那份感恩的琴弦,感恩意识亦如雨后春笋,悄然而生。

当下不少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受人以恩惠却不知回报的也不在少数。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家庭贫困的学生,上山砍柴腿部摔成粉碎性骨折,他的班主任老师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他治腿,并在整整一个学期里背他上学放学,此后又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供他读完高中。然而这个学生大学毕业后,从未回母校看望过自己的恩师,甚至连一张贺年卡都未曾寄过。

楚天都市报有一篇题为“湖北5名贫困大学生受助不感恩被取消资格”的报道:8月中旬,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中,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入学前,该市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但一年多来,部分受助大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有一名男生倒是给资助者写过一封短信,但信中只是一个劲地强调其家庭如何困难,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连个“谢谢”都没说,让资助者心里很不是滋味。今夏,该市总工会再次组织女企业家们捐赠时,部分女企业家表示“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结果22名贫困大学生中只有17人再度获得资助,共获善款4.5万元。多年来为资助贫困生东奔西走、劳神费力的襄樊市总工会副主席周萍,为此十分尴尬,她感觉部分贫困生心理上“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缺乏一种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的“阳光心态”,有的学生竟自以为“成绩好,获资助是理所当然的”,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

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领导对我们有知遇之恩,同事对我们有协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军队对我们有保卫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而那些不会感恩的人,血是凉的,心是冷的,带给社会的只能是冷漠和残酷,这样的人如果多了,社会就会变成冷酷而毫无希望的沙漠。我们鄙视他们,不屑于与他们为伍。

nlc202309090509

同时教师可以利用阅读课引导学生阅读“初中生感恩教育”丛书,《感恩自然》、《感恩生活》、《感恩亲情》、《感恩友情》……还可以充分利用图书角让学生多读贴近现实生活的一些故事事例。譬如,《生命的跪拜》、《母爱的力量》、《爱的传承》、《三袋米的故事》等。并且要求学生多观察身边发生的一些感人故事,记录下来,利用阅读交流课让学生共同接受心灵的洗礼。让学生时刻怀有感恩之心,行报恩之举。通过与学生谈话、交流教育学生用感恩之心来感受亲情、友情、恩情,在接受他人、社会的恩泽后要给他人以回报,始终将他人的恩惠铭记于心,切莫只图索取和享受。

二、通过教师、家长的榜样作用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教育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学生在形成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过程中,教师形象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和道德形象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理解道德观念的实例,使学生可以通过直观性的学习和模仿教师的具体形象理解道德观念的含义,另一个方面也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了客观真实的学习范例,学生在模仿中提升自己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教师既作为教育者,还要做一个常怀感恩之心、懂得感恩、懂得报恩的人。要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对学生感恩情怀的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以此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

此外,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每一位父母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言行和家庭环境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的思想态度、兴趣爱好、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生活方式,甚至走路的姿态,都可能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从以下几点做起,树立教师和家长的榜样作用。

1、要用真挚的爱心去影响学生的情感。一个没有爱心的老师不会受到学生的尊敬。“爱心”是教师必备的人格内容,是教师最基本的心理品质,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凡伟大的教育家都是充满爱心的人。孔子有“君子学道则爱人”之语。孟子讲究“仁爱”治天下,于学生何尝又不是呢?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他一生中最可贵的东西就是热爱儿童。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曹铁云、张玉仁等,在他们的经验之谈中无不谈及对学生一片真挚的爱心。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民主和人道的时代,教师只有理性地分析不同的学生的心理,以爱心为前提,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才能赢得学生的欢迎,也只有友爱、善良、公正、尊重、信任……地对待学生,教师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在平和、愉悦的心态下接受,才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达到“仁爱产生仁爱”的效果。

2、要以高尚的品质去陶冶学生的情操。一个教师的言行在学生当中起着重要作用。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这就需要教师“身正为范”。教师的高尚品质会对学生的情操起到熏陶的作用。一般人的交往都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效,何况教师还是在特定的场所、特定的时间“传道”呢?教师大公无私、诚实守信、和蔼谦逊、勤奋敬业、团结协作等品质,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接触中,受到感染和启示。“温、良、恭、俭、让”是孔子所提倡的,今天辩证地看也不失为传统美德。教师身上若具有这些品质,对学生和谐地与人相处的影响极大。尤其是当今独生子女社会,在一个班集体中,大多数学生个性都特别突出,而这种突出的个性,多是自我意识太强、专横独断的表现,需要教师以成熟的道德品质去平和、去中和、去协调、去感染。这种影响产生的效果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可能代替的”,它会让学生心中形成自已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价值判断。这样感恩教育也更富有实效性。

3、家校联系,实现感恩教育 。学生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的关心和爱护,所以作为他们的家长,不仅要给孩子爱心、榜样、机会,更需要学会珍惜、欣赏、肯定孩子的示爱和感恩的表现,我们的孩子才会不仅有爱的意识,更会有那些感恩的行为。他们也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教师利用家访或家长来校等机会和家长一起商讨德育教育的良策。 如制作“感恩卡”、 “为父母洗一次脚”“跟随家长一天的劳动”、“爱心小信箱”(家庭与孩子的真情传递)、“送给家长一个惊喜”“给父母过生日,亲手制作小礼物”“和爸爸妈妈说声‘我爱您’”等等一系列的活动展开,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恩中享受爱与被爱的幸福。教育学生知恩,感恩,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身边的人,乃至发展到爱自然、爱祖国等。

三、通过社会实践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从实践层面上讲,实施感恩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自己的道德行为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要做到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教会学生心存感激,那么学生就会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自律,多一份热情……教师教育学生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将感恩意识华为行动,将感恩之行落实到日常行为中。

1、利用班会实施感恩教育。召开主题班会,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譬如,表演感恩的小品,诵读感恩的诗歌,“感恩”主题演讲等。邀请任课教师和其他老师参与到其中,对学生的表现做出点评,以鼓励和激发他们的感恩行为,从感恩的行动中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

2、定期组织感恩活动。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感恩教育,如: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植树节等,结合这些节日开展感恩教育。妇女节,让学生体会母亲为自己的付出,为家庭、为自己辛勤的劳动,要求学生回家帮助母亲干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给母亲读一篇文章,讲一个故事。教师节,为老师送上一个自制的贺卡,送上一声问候。重阳节、劳动节,到敬老院看望老人,送上对长辈的问候,给他们叠被子,打扫卫生,陪老人谈心。组织开展每周与同学分享一个感恩故事,一个月看一部感恩影片,一个学期吟十首感恩诗歌推荐十篇感恩美文,讲十句感恩之言的活动。推荐学生撰写的感恩美文供大家欣赏。

nlc202309090509

通过一次次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师长和社会的关心与爱护,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逐步学会用力所能及的行为方式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

四、让感恩进入课堂,贯穿德育的过程。

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是一种责任意识、自尊意识和追求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感恩之心,正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只有胸中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才会不断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品格,才能在成长的路上经受住种种考验,获得成功的人生。让感恩教育走进课题,时时处处强化着学生的感恩意识。用思想品德课和语文课作为主阵地,逐步深化到数学课、历史课、英语课等。“感恩教育”不仅是语言教育,更是行动教育、体验教育,我们希望的是孩子们从迈进校门开始就可以感受到的一种春风雨露般的滋润与细无声的影响。

利用思想品德课的延伸,要求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沟通、融合,共同做好感恩教育。通过共同观察学生在感恩方面的变化,给予正确引导,让学生的感恩行为做到本质上的提升。做一个会感恩的高素质的初中生。

纵观新课改后的语文教材,从不同的领域、角度选编了文质兼美的文章,逐步关注于感恩教育,让学生“学文做人”。珍惜生命,因为生命不仅是个体的;保护环境,因为自然的赐予并不是无限制的;承担责任,因为正视自己才有新的发展……在诸多的语文篇目中,传递着这些懂得生命,知恩图报的信息。忽略了这些,语文课上“授业”再多,也是一堂不完整的课,犹如失去舵手的行船,看似是在前进,有谁知道它却绕着远路。让感恩之情走进学生的心灵,应该让学生有真实的情感体验。《小乌鸦》是一篇典型的渗透着感恩情怀的课文,让学生感受小乌鸦对妈妈的感恩之情,并能迁移到现实生活中。以此为契机,将感恩教育融入到其他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

德育的过程就是教化的过程,将道德认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并转化为道德行为。学校团委利用国旗下讲话、讲团课等形式对学生从理论和精神层面进行教育,让感恩之心融入每个学生的心中。积极开展学习《弟子规》、《二十四孝》故事,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感恩教育,让感恩教育在德育教育的感召力下落到实处。

总而言之,感恩是初中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唯有学会感恩,他们才会正确的理解父母,体会师长,正确的评价社会现象,尊重每一处平凡,在未来的生活中少一分抱怨,多一份发自内心的宽容与满足。时刻怀有一个感恩的心,才会芬芳馥郁,香泽万里。

参考文献

[1] 职勇.感恩的心.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2] 吴春明.关于“感恩”与“孝亲”的思考.中国德育,2006年版

[3] 豆丁网.感恩教育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实践.

[4] 百度百科.道德行为.

[5] 现代汉语词典

[6] 叶华茂.感恩教育的思考.

[7] 关月玲.感恩父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8] 关月玲.感恩教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感恩的初中作文:写在感恩的季节 篇4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的感动;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责任。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不是纯粹的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是来自生活的爱和希望。

在繁花似锦的春天,少不了鸟儿的欢歌,在酷热的炎夏,不曾失去风儿默默无闻的努力,在风轻云淡的金秋,时间老人不曾把随风而坠的落叶遗忘;在寒风凛冽的`严冬,匆匆流逝的脚步不曾把傲然挺立的梅花遗弃。这一切都应感恩应运而生。带着爱神的嘱托舞动于世间,编织了一个个美妙绝伦的音符,把最美好的一面留在了这个温馨的世界。

我们的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描绘。我们的心灵更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滋养。

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当我们怀恋父母的时候,最美妙的音符是坦诚说出的爱。感恩随着人类一代代的繁衍而得以传承。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千古绝唱;施耐庵缔造出为母杀四虎的英雄人物——李逵;成就了历史上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他们对世间的光临,让爱的光芒凝聚成耀眼的群星,任由爱神播下的种子生根发芽,让恩与爱取代世间的险恶与孤寂。

感恩是一个国家长存的根基,是一种文化得以传承的条件,是一种精神得以升华的活源。它可成就一个人的未来,也可让一个人拥有冲破千难万阻,破茧化蝶的勇气和信念。

蜜蜂在花丛中啜蜜离开时盈盈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这就是对感恩最合理的诠释。假使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没有一颗独立感恩之心,怎么会有杜甫在“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困境中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疾呼,以及“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爱;怎会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怀,又怎会有诸葛亮为报先帝三顾茅庐之恩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侠骨衷肠。设想,每个人只会随着污浊的世风而沉沦、堕落。会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概吗?会有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感慨吗?会有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高尚品德吗?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事实,世界上不能没有感恩与爱。如果把这两样东西弄丢了,人类的存在就显得毫无意义,本属人类的活力与价值就无法彰显。整个世界将变得黯淡无光、死气沉沉,人间天堂将变成灾难重重的炼狱。

感恩是精神上的宝藏,也是灵魂上的健康,更是众人皆会的一种语言。因此,我们要学会挖掘潜意识中存在的感恩情怀,让自己做一个知感恩,懂爱的人,不要让自己在随波逐流的过程中把最真实的自我丢弃,让自己成为一个没有独立思维的木偶。做为世界的主宰,我们有义务将感恩这种精神代代相传,让它得以发扬光大。

初中感恩父母作文 篇5

感激生育你的人,因为她们给你生命;感激抚育你的人,因为她们给你精彩;感激陪伴你的人,因为她们给了爱你。

在一个淋沥的季节,有一个女孩出生,她的父母紧抱着她,深深的看着她。从此着女孩就生活在一个贫穷而辛福的家庭。女孩的父母非常爱这女孩,女孩拥有她父母的姓氏,女孩的父亲希望将来有所成就,受到别人投来的目光,所以女孩的名字就有了第二个字“佩”女孩的母亲非常爱这亭亭玉立的女孩,所以女孩的名字就有了第三字“珊”

女孩非常爱笑,也笑的很甜,因为女孩一直都浸在父母的爱的河里,受尽父母的保护。女孩的父母非常疼女孩,生怕女孩受到危险或病菌的入侵。

女孩十五岁的那年,女孩得了严重的耳道炎,女孩的父母着急得命都快没了。。

有一天女孩的父母带着那怕打针怕吃药的女孩到本县的医院治病,最终女孩受不了治疗的那种痛苦,最终眼泪直流,那时女孩的母亲紧紧的抱着女孩。还用心疼到声音都沙哑的声音对女孩说:别怕,我的宝贝,妈妈在着。而女孩的父亲在一旁眉头锁紧站在那儿疼惜女儿。。治疗并没有使女孩恢复健康,反而雪上加霜.那种疼痛每一个晚上都折磨着女孩的耳朵.每一天晚上都会被耳道炎的发作而痛醒,每一次醒来,女孩的母亲就会摸着女孩的头讲过去的故事,分散女孩集中力,减轻女孩的痛苦;而女孩大的父亲会端水拿上止痛药喂女孩吃.白天女孩的父母带着女孩去复胗.日复一日,女孩的病没有得到好转,女孩的父母就更加着急了,并一下子决定带女孩出城治病,医生说:耳朵已经严重发炎了,光吃药不行,要打一些消炎大的针。可是女孩害怕。女孩打针时女孩的父母紧抱着女孩,都对女孩说:别怕,爸爸妈妈会永远陪着你的何况现在只是扎一下,没事的。女孩很听话的打了针,以为她知道她的父母不会骗她的。女孩的病终于好起来了。可是女孩的父母还是不放心,每天都要女孩吃补品。

而我作为这个女孩,我深感幸福。

我时时刻刻都在亨受你们的爱,你们的爱是那么平凡,平凡得就像空气那样让我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你们的爱是那么伟大,伟大得就像空气那样,缺少了它,我的人生将会变成真空,没有花草,没有雨露,没有生命`````````

我踏进中学以来,我学会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所有帮助过我的人。可是让人羞愧的是,一直以来我都没有领悟出,其实我最最需要感恩的人是你们两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现在我更明白,您们也许并不一定要我听到我说出“感谢”两字,您们只希望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活得辛幸福快乐您们就满足了。我会把您们的点滴记在心中,把它们化为动力,努力学习。以优异成绩的回答您们。在未来,我会成为一位有所作为的人,让您们安渡晚年

感恩初中作文 篇6

苍茫的世界,漫漫的人生,只有学会感恩,你的生命才会变得更加有意义。如果你仔细观察,发现感恩无处不在。

当父母下班时,热情地给他们送去一杯热茶,帮他们揉揉肩、捶捶背,尽管这些事情微不足道,但是却让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心里感到欣慰。你想啊,父母从生我们下来开始,就一直关心我们,保护我们,其中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和代价啊!难道我们连这些小小的事情都做不了吗?连这点感恩之心都没有吗?因此,感恩父母,是人的一生中最基本的事了。感恩他人,就得从小事做起!

感恩是什么?顾名思义,感恩就是感谢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就算别人没有帮助过你,你也要在别人危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还记得六年级的时候,学校举行了给贫困地区儿童捐款的活动,让那些贫困儿童也能像我们一样在教室里开开心心地学习。听到这个消息后,同学们都踊跃的去捐献自己的爱心,捐出自己平时攒起来的零花钱。5元、10元、20元……就这样,虽然我们捐的钱不多,但是滴水成河,也表现了我们的一份爱心。是啊,学会感恩,不仅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还能让我们收获到一种欢乐,一种满足。

学会感恩吧,它会使你的生活充满欢乐。学会了感恩,我们就找到了做人的真谛;学会了感恩,我们就能让心永远都发出炙热的光芒。冷冷淡淡地空手走完生命的历程,有何意义?

学会感恩吧,它会使你获得更多深厚的感情,永远得到别人的关爱。它会使你的人生更加有价值,也许当我们都到了古稀之年,回想自己的往事,不会为了当初的行为而后悔,而要为自己具有感恩之心而感到自豪!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篇7

我们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掘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 在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教会学生知恩、感恩、报恩。

一、引导学生“知恩”

“知恩”就是懂得什么是“恩”, 这是感恩教育的第一步。

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辉?”, 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多角度表达了父母之恩。有《背影》中的父亲, 遭遇祸不单行仍对儿子无微不至地关爱, 强忍悲痛地宽慰;有《我的母亲》中的母亲, 对儿子“教之严”、“爱之慈”, 宽容隐忍、仁慈温和, 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对胡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自然之恩, 这是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教学资源最丰富的“恩”。大自然不仅以丰富的资源养育我们的生命, 更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当我们深入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的艺术境界中时, 我们会为那美丽的春光所陶醉, 会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 会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励;郦道元的《三峡》则以凝练生动的笔墨, 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再现了一千多年前我们重庆的胜景。

祖国之恩。我们从描写山川秀美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 从灿烂的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 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危难时刻为祖国献身的英烈中身上感知祖国的凝聚力。诞生在抗日烽火中的颂诗《黄河颂》歌颂了我们的母亲河, 歌颂伟大的中华民族;八年级下期民间文化专题单元中《吆喝》、《云南歌会》等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的民间文化。

他人之恩。我们要引导学生, 从《羚羊木雕》中感知好朋友万芳对“我”的友恩;从《出师表》中可以感知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从鲁迅的《藤野先生》中感知师恩……

二、引导学生“感恩”

“感恩”就是恩情, 这是感恩教育的第二步。

我们要通过感受、体验, 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可以在朗读中感受、体验。适宜感恩教育的课文, 大多文质兼美, 适宜有感情朗读。感情朗读的重点, 一是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 如《阿长与<山海经>》, 可反复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体会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 如《背影》一课, 要反复朗读描写父亲攀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语段, 体会年老体衰、行动艰难仍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 要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入意境, 体验大自然的美, 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如《春》, 要反复朗读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语段, 直至成诵, 体会春天的美丽, 愉悦自己的情感, 油然而生“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感慨。

在想象中感受、体验。表现大自然美景的课文, 通过想象能深入意境, 能使大自然之美深入人心。如, 杜甫诗《望岳》中“齐鲁青未了”一句尽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泰山在齐鲁大地上拔地而起、绵延不绝的雄伟形象, “造化钟神秀”一句对泰山的秀美并无直接描写, 学生尽可以想象造物主对泰山的情有独钟。

在思考中感受、体验。如《敬畏自然》, 要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三、引导学生“报恩”

语文教学还要让学生通过表达心声, 把情感升华到报恩和施恩的层面。

初中语文课堂主要是引导学生报答父母之恩。

在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中一张张家庭照片背后就是一个个动人的亲情故事, 引导学生说出来写出来;综合性学习《献给妈妈的歌》中学生诵读古今中外赞美母亲的诗文, 老师再指导他们写作赞美自己母亲的诗文, 活动结束后把优秀作品集结成小册子。

在教学《背影》后, 可以用小练笔的形式让学生写写父母的背影、手、皱纹……, 通过细致观察体会可怜天下父母心, 反思自己与作者相类似的“太聪明”的言行, 与作者产生情感的的共鸣, 激发学生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恩情。

可以充分利用感恩节等好契机让学生以书信作文方式对父母说说心里话, 或者制作祝福卡片, 表达感恩之情。

语文教学还可以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 开展跨学科的活动。如在旅游中感念自然之恩, 进而为让天空更蓝、河水更清、花儿更艳、草儿更绿而从自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如到福利院到残疾人学校慰问, 不带任何施舍, 而是怀着深切的关心, 报答社会之恩。

四、引导学生树立“感恩的价值观”

语文课中的感恩教育, 要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 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让知恩、感恩、报恩最终成为学生的自觉, 而非一种教育。

1、“感恩”就是珍惜生命

珍惜生命, 是对给予我们生存资源的大自然最好的回报;珍惜生命, 是对给予我们生命并含辛茹苦抚育我们的父母最好的回报;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身残志坚的女作家杏林子在《生命生命》一文中愿每个人珍视生命, 坚强勇敢, 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 让人生更有意义, 更有光彩。这篇八年级上册课文的教学可以视为初中“珍惜生命”教育的启蒙课。

2、“感恩”就是承担责任

感念父母之恩, 就不应当让父母为自己过分忧心;感念祖国之恩, 就要报效祖国。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舍生而取义”, 《木兰诗》中巾帼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保家卫国, 《邓稼先》为新中国的核弹事业隐姓埋名、鞠躬尽瘁数十栽, 这些课文都是“承担责任”教育的极好素材。

3、“感恩”就是学会和谐相处

感念自然之恩, 就要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学会和大自然生灵的和谐相处。《珍珠鸟》用信赖创造了一个美好的境界;《山中访友》则把自己想象为一株树, 使树与“我”融为一体。感念社会之恩, 就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的人和谐相处。《老王》告诉我们: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 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 关注他们的命运, 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告诉我们大家都应该来关爱弱者, 只有“爱”才能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给别人幸福, 自己也能获得幸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人和谐相处, 才能造就和谐中国。

总之, 充分利用初中教科书中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 引导学生感恩、知恩、报恩, 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渗透感恩教育 篇8

关键词:感恩教育;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感恩教育与爱国教育一样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应用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落实人文精神教育

素质教育的根本就是进行人的教育,丰富人的精神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的内涵不仅是让学生学会一门技能,关键是让他们形成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立场、态度和追求,能从精神层面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人格。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被社会所用,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勇敢前进,坚持不懈,积极进取。素质教育也可以说成是人文精神教育,一个国家的人文精神对构建民族、地区文明来说尤为重要。素质教育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在老师授业解惑过程中融入的人文精神教育。现代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内容丰富,很多内容充满了人文精神,老师在教学中要科学地选择教材内容,及时地把知识纳入深刻的人文背景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能够关爱生命、尊重他人、和谐发展。除了书本教学,老师还可以开展实践演练,将学生分成小组,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结意识,鼓励学生参加义务打扫,老年节拜访老人,母亲节给母亲写信或洗脚,让学生懂得尊老爱幼、懂得感恩,让学生接受系统的素质教育,从而提高其素质水平。

二、感恩教育的内容

1.感激父母

我们都是在父母的怀抱中长大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美好的生活,让我们能安心学习、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些都是父母为我们作出的努力和贡献,他们把时间和精力贡献给了我们,把我们养育成人。所以,所有的孩子都要对父母感恩,不能毫无顾忌地向父母索要。要从内心感激父母,这是人类道德的底线,如果我们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怎么会去爱身边的朋友、同学,爱这个社会。加强感恩父母内容的教育,真正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那无私的爱,了解父母的艰辛。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克服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

2.承担责任

感恩教育其中的一部分是引导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做一个勇于负责的人。感恩父母就是孝顺父母,听他们的话,能够独立自觉地学习,不让父母操心。感恩祖国,就是要报效祖国,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作贡献。这些感恩和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是相互促进的。

3.相处和谐

自然环境是我们生存的根本,它给我们带来了食物、住所,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爱护自然环境。感念社会之恩,平等的与人相处,尊重他人,善于交朋友,能和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沟通。

三、感恩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言传身教,做个好榜样

开展感恩教育,需要教师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技能,能将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选择教材中有利于提高学生感恩之情的内容,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教学。除了认真分析教材中的感恩教育素材外,参与社会实践,从生活环境中找到感恩素材也很重要,我们可以积极联系社会实践,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将马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落实感恩教育。而教师也要做好榜样,言传身教,因为学生要形成感恩意识,不是只能接受书本上知识就可以了,关键是受身邊人物、环境的影响,学生要在周围环境中去体验、去感受效仿。教师要做好感恩的榜样,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

2.感恩教育要融入日常教学中

我们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会发现,学生的感恩之情是那么薄弱,甚至连什么是感恩都不知道,他们缺少了这种感恩能力。作为思想品德老师,必须加大力度提高学生的感恩能力,在教学中应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营造出一种感恩教育的氛围,促进教学成效。

首先,将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关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之类的内容作为重点讲解,但必须注意的是,我们得从学生的心智条件出发,选择适合他们的内容。其次,从课本中走出来,围绕身边的社会、同学,从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去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道德和公民责任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自己作为一个公民享有的权利与义务。如:初一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热爱科学,勤奋学习;尊敬师长;孝敬父母;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等都是展现感恩精神和道德文化内容,值得我们仔细琢磨和思考。

3.进行以活动体验为途径的报恩教育

在中国很多传统节日里都包含了感恩思想,例如:春节、中秋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中,都有体会父母、社会之恩情的内容,这些节日是中国优良传统道德文化的继承,其中有很多尊老敬老、亲情友情、勤劳节俭的思想,而每逢节日到临,我们都应该去想想这些东西。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节日资源,开展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感恩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节日所带来的文化精神力量,深深体会到父母、长辈的艰辛,让感恩之情深入学生内心,并且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感恩的情怀!

通过思想品德教育课来提高学生的感恩情感,这是对初中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让他们懂得珍惜生命、善待生命。作为一个社会公民,从道德层面出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知恩图报,不忘国恩,养育之恩、知遇之恩、提携之恩等等。通过这样的教学,帮助学生懂得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道理,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从而让学生走好将来的每一步。

总而言之,教材中的很多感恩教学资源都应得到充分地利用,从感恩教育出发,贯彻素质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这些都是提高道德素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吴柳云.加强感恩教育 架起孩子道德支点[J].南方论刊,2006(6).

[1]王晓旸.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思考[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6(5).

初中感恩作文 篇9

天阴沉沉的,大块大块的乌云,像一床床巨大的棉被,把碧蓝的天空遮住了。雷电一闪又一闪,惊雷一个接一个,大地被震得发抖,天空也吓得直哭。大颗大颗的雨点像泪珠子一样落了下来,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一件令人刻骨铭心的事。

都说夏天像个可爱又淘气的娃娃脸,一会儿高高兴兴地向你微笑,另一会儿却像换了个脸似的嚎啕大哭,你看刚刚还是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现在就是暴风雨,让人手足无措。此时正看向车窗外的我,心想:大雨瓢泼似的下个不停,雨伞也没带,下出租车该怎么办呀?于是,我向妈妈投去了焦急的目光,妈妈注意到了,问:“怎么了?”我说:“妈妈,雨下这么大,待会儿我们下了车该怎么办呀?”妈妈笑着回答:“不要杞人忧天了,说不准下了出租车雨就停了呢。”我机械地点了点头。没过多久,出租车突然“哐当”一响,车里的叔叔阿姨都议论纷纷,有一位叔叔问:“师傅,这是怎么了?”司机叔叔回答:“因为马路上的水太多了,所以车子内部进水了。”“这可怎么办呀,我今天还有重要会议呢!"一位阿姨说。“这位姑娘,那个重要会议你先辞了吧,毕竟安全第一,工作第二呀!”一位老奶奶说。司机试着好几次重启汽车都失败了。那位老奶奶安慰道:“没关系,谁让这天气不好呢。”一旁的叔叔说:“师傅,我们把车推到水浅的地方吧!这样汽车的内部水会减少一些。”那位老奶奶说:“小伙子们,不要下去了,路上都积水成河了,下去你们会淋雨感冒的。”司机叔叔说:“不行,这样车在水里待的时间越长,内部机器也会被水淹没,车也就难修了,修不好就不能送你们回家了。”那位叔叔也附和道:“是呀,我一个人感冒了又算什么?难道我一个人感冒就要连累所有人的生死吗?”老奶奶也被他们说的话感动了,连忙说:“好,好!两位有志气的小伙子,阿姨支持你!”那位老奶奶说完,司机叔叔和那位叔叔二话不说就下车推车。旁边赶路的路人也看到了,也来帮忙推车。现在本来是绿灯,可是赶路的汽车却不行驶了,原来是因为看到了司机叔叔、那位叔叔和一些热心的路人在推车,不忍心打扰他们。终于,司机叔叔、那位叔叔和热心的路人把车推到了水浅的地方。司机叔叔和那位叔叔道谢说:“多亏了你们啊,如果不是你们,我们还不知道要推到多久呢,真是太感谢你啦!”热心的路人说:“不用谢的,你们遇难了,我们在旁的路人也应该写出自己的一份力呀。”这时,从旁边的路行驶过来一辆汽车,开着汽车的那位叔叔问:“这是怎么了?”司机叔叔告诉了那位开车的叔叔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开车的叔叔也被司机叔叔、那位叔叔和热心的路人的精神打动了,对司机叔叔说:“这位兄弟,你先修你的车去吧,送那些乘客的事就交给我了。”司机叔叔感谢道:“谢谢你了!”开车的叔叔说:“这些小事算什么?不用谢我。”就这样,我们坐上了这位叔叔的车回到了家。

我再次朝窗外看去,看见了一道绚丽的彩虹。这条彩虹,再一次让我想起了司机叔叔、那位叔叔、路人和后来的开车叔叔像彩虹一样绚丽的高尚品质。这时,我的耳边萦绕起了一句歌谣: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春天。是啊,如果不是人们的爱心,世界又怎么会变得如此美丽呢?

感恩母亲初中作文 篇10

妈妈的一席话,让我们明白了妈妈们有多么的爱自己的孩子啊!她们已经把自己的生死抛之脑后,一心一意地保全自己孩子的性命。我们的母亲当初应该也是这么做的吧!虽然她们不用面临生命的抉择,但在生活中,我们这些孩子受了什么伤害,她们总是会很伤心。

妈妈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支撑作用。我们难过的时候,她会去和我们一起分担;我们开心的时候,她也跟着开心;我们考不好的时候,她会鼓励我们;我们考得好时,她会告诉我们继续……

这一次月考,我考得很不好。从原来的鲁城镇第一一落千丈,落到了班里的14名。回家后,我一直不敢给妈妈说,结果有一天,妈妈遇见了我们的班主任桂老师,她从桂老师那里得到了我的成绩。回家后,她问我:“你的月考成绩发下来了怎么不告诉我,你打算什么时候说?”我沉默不语。她继续说:“我遇见你们桂老师了,从她那里拿到了你的成绩。”“啊?!”我大叫了一声。“叫什么!考这么点分还好意思说。”

随后妈妈开始教导我:“我让你好好上学,就是为了让你长大了有个好前程吗?你要记住,你爷爷奶奶对你抱有多大的希望,你要好好加油啊!”

然后,妈妈陪我好好巩固了卷子上的知识,把我不会的题弄明白了。这才放心地去睡觉。

现在,回想一下:在我们生病的时候,是谁在病床边安静地等候;学校放学时下起了倾盆大雨,是谁匆匆忙忙地过来送伞。啊,母亲,谢谢你,谢谢你这的照顾,谢谢你对我的谆谆教诲,您对我的养育之恩我永生难忘。我知道,我经常惹您生气,但从此我发誓,我会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好好孝顺你。

初中英语教学实施感恩教育的研究 篇11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感恩教育;实施策略

0.引言

在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英语教学应当以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及健康人生观形成作为最终培养目标。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就需要将感恩教育渗透在日常教学中,在帮助学生养成感恩的良好精神品质的同时,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1.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模式,让学生知恩

教育的一项高度便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学生无需在所有情况下均知道教师具体的教学目的,教师要在无拘无束的、友好的氛围中,隐藏自身的教育意图,这是因为教育的目的性太强时,学生容易处于被动的地位,严重时还会出现逆反的心理,而那旁敲侧击的无痕式教育通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1]。

例如,在开展八年级第四单元Unit1《Plants and animals are important to us》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如果将保护动植物、维护环境的重要性直接告诉学生,并号召他们从自身出发,积极保护环境,那么就只能让学生机械性地接受教师的教导,但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忘记。此外,学生对于教师的这种不走心的教育模式,很难产生共鸣,无法将其指导意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教师为有效实施感恩教育,就需要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知恩。

2.将感恩教育渗透在课文教学过程中

在初中英语教材中,每一篇课文的设置均存在一定的含义与教育意义,教师为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完成教学目标,其首要任务便是将这些含义充分挖掘出来,确保感恩教育的顺利实施[2]。例如,在讲解七年级第一单元《Welcome to China》这一课时,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对华夏大地几千年来的变迁与沉浮展开探讨,对各代伟人的魅力及风采产生深刻的感悟。同时,教师还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将万里长城、青藏高原、京杭大运河、丽江古城、西湖十景等绚烂瑰丽的中国地理风情展示给学生,进而使其因为生长在中国而形成浓烈的自豪感,并感恩于祖国,并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3.将感恩教育渗透在语法教学过程中

語法一直以来为英语教学的重难点所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表现出一定的吃力感。将感恩教育渗透在语法教学过程中,不但可充分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及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还能达到培养学生感恩精神的目的,实现其良好人格的塑造[3]。例如,在开展九年级上册Unit4 《Amazing Science》这一课的教学时,虚拟语态为此章节的语法教学重点所在。教师在解释完“I wish I could go into space some day.”(我希望我有朝一日能进入太空)这一句后,顺势指出虚拟语态的相关概念及具体用法,并让学生以“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I would …”(如果我有一百万,我会…)为主题展开探讨,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针对这一讨论主题,学生兴致高昂,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表示:“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I would give it to the poor.”(如果我有一百万,我会把它捐给穷人)。还有的表示,“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I would build teaching buildings for our school.”(如果我有一百万,我会为我们的学校建教学教学大楼)。

通过展开上述讨论,学生不但对虚拟语态这一语法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在讨论有关公益事业的话题中,形成了回报国家与社会的感恩意识与理念。

4.启发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在教师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感恩教育下,许多初中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感恩意识。但是,对于一些内向且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来说,正像智利女诗人米斯特拉尔所说的一样,“如果恨你,我会肯定地说出来,可现在我爱你,对于人类这一含糊的语言,我信不过”,他们尽管内心充满了感恩,但却不知道如何将其表达出来。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对学生感恩意识进行培养的同时,还应启发学生将自己的感恩之情充分表达出来。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在节日期间,通过制作感恩卡、写感恩信等方式,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例如,在教师节期间,指导学生给各科教师制作感恩卡,并在卡片上写上“Happy Teachers’ Day! Your guidance makes us to achieve what we have dreamt for. Thank you for being my teacher,we all love you.”(教师节快乐!你的指引使我们的梦想实现,谢谢你能成为我们的老师,我们爱你。)这样一来,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及写作能力,也促进了师生之间感情的交流。另外一方面,教师还应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将自己感恩之情时刻表达出来。例如,帮助忙碌一整天的父母洗洗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并真诚地说一身“I love you.”让父母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感激与热爱之情。还有通过实际行动与语言等方式,学生才能将自己的感激之情表露出来,实现感恩教育的最终目标。

5.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感恩同时也是社会活动重要的精神寄托,因此,实施感恩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语言教学中,存在许多感恩教育的开展契机,同时,英语国家也存在传统的感恩文化,在一些英语文学作品中,也蕴含着奉献与感恩的精神,因此,将感恩教育渗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是一个可行的方式,教师应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将有效策略充分挖掘出来,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形式实施感恩教育,促进学生感恩品质及健全人格的养成。

【参考文献】

[1]王敬格,杨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8(11):37-38.

[2]罗尚春.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感恩教育[J].数字化用户,2013,16(30):155.

上一篇:安保部应急预案下一篇:信息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