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难忘的岁月观后感

2024-10-04

精选难忘的岁月观后感(通用12篇)

精选难忘的岁月观后感 篇1

《难忘的岁月》 观后感

《难忘的岁月》讲述了陈云担任中组部部长期间,在毛泽东的领导和支持下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的故事。影片首次把延安时期党建工作搬上银幕,填补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一个空白。

延安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大本营,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爱国志士和热血青年前往。电影《难忘的岁月》塑造了高士其、陈学昭等人为了理想和信念投奔延安、建设延安的爱国志士和热血青年形象,还原了革命圣地的火红年代以及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程。

在中国共产党95年的发展历程中,延安时期是党的力量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党员人数由4万余人发展到121万人,中国共产党也逐渐成长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具有广大群众基础的政党。这期间,曾担任7年中组部部长的陈云做了大量工作,对党的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有重大建树,有力、有效地支持和维护了毛泽东主席的正确主张和领导地位。

影片艺术地展现了这段重要的党建历史,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当下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伟人题材”,尊重史实,也有艺术加工

据了解,《难忘的岁月》由著名导演史凤和(曾执导过《袁隆平》《毛泽东与齐白石》)自编自导。史凤和坦言,编写剧本的活不比导演轻松,为了深入了解这段历史,他从陈云纪念馆借回来的书不少于20本,那段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谈剧本”是史凤和的生活写照。

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史凤和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并结合史料,在描写人物情怀上做了一些艺术加工。譬如,陈云生前喜欢听评弹,影片不仅加入了这些细节,还增加了陈云拉二胡的镜头。

史凤和说:“陈云拉二胡时,他在沉思,而他拉的曲子是《光明行》。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不经意的小细节,来放大剧中人物的情怀。”

电影《难忘的岁月》一经亮相即得到了广泛关注。6月24日晚,该片在“第16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新力量、中国电影向建党95周年致敬典礼”之“中国电影向建党95周年致敬”环节亮相,独特的题材意义获得各界高度关注。6月28日晚,影片亮相“光辉的历程伟大的复兴——湖南省庆祝建党95周年国产影片农村地区展映活动启动仪式”,受到韶山观众热捧。

松雅湖中学党支部 吴婷

难忘的岁月 篇2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曾记得她的诞生是在我国烹饪科技书刊极端贫缺的情况下,由温作君、徐中成等一批卓有见识的老师们精心插种,培育起来的。可想而知创刊的老师们为把杂志办好,昼思夜想之劳,呕心沥血之苦,是何等的艰辛。20多年前我和全国厨师一样,欲想获取新烹饪知识的心情似久旱的春苗。她的创刊问世,无疑是给久盼澍水的旱苗喜逢春雨。20年来她把甘美的知识乳汁奉献给了广大的读者,使烹饪爱好者喜遇益友,使厨师们找到了自修进步的良师。“喜看稻菽千层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如今曾吸收过她营养的无数厨师们已成长为现代烹饪界的中坚力量,为中国烹饪事业走向新的辉煌谱写着新篇章。

“创业艰难百战多”,固然;“守业轻松困难少”,非也。如果把《烹调知识》创刊发行20周年划分阶段,那前10年是创业起步阶段,后10年则是守业发展阶段。在后10年中,她几经物价上涨的冲击,又遇到许多新烹饪刊物的挑战,且读者获知的档次提高,迫使刊物再上办刊层次。面临以上3大困难,社长薛慧林、杜力带领编辑部的同志们与读者、作者协同奋斗,终于战胜了困难,走出了困境。历史是一面明镜,纵然时光流逝,人世沧桑,但弥足珍贵的记忆却随着时光流逝得愈久,愈感到清晰,愈使人们难以忘怀。

“谁知刊中篇,字字毕辛苦。”20年来,吴正格、吴国栋、胡长龄、张廉明等一批烹饪界很有名气的大作家,曾为《烹调知识》奉献出了许多熠熠发光的力作,促使《烹调知识》在科普书林中争得一席之位,并敢于和其他科普刊物争辉。在过去20年里,《烹调知识》始终坚持为烹饪爱好者办刊的正确方向,这就必然激发了无数厨师、烹饪爱好者投稿助威。如张更秋、李乐清、张胜文、林传和等同仁众多的文章为她润色添彩。纵观20年来《烹调知识》发表过的作品,虽文思万斛的作品较长,但做为烹饪科普刊物来说,她讲究实效,不摆花架子,传播新知识、新技术,没有让读者花冤枉钱,被成千上万位国内外读者认可为好杂志,这是何等的不易。金奖、银奖,不如读者夸奖。

“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为什么《烹调知识》能渡过这风云莫测的20年,不但没有消沉,还名扬全球?恕我拙见,归纳要点如下:为厨师、烹饪爱好者办刊的方向选对了,也坚持对了;组织起来了一支阵容整齐、稳定、过硬的写作队伍;刊风正派,刊物价位较低,适合工薪阶层;勇于创新,不断开辟新栏目,增加新内容,所以久办久新。以上五点也是《烹调知识》越办越好的支撑点。

难忘的岁月电影观后感700字 篇3

电影《难忘的岁月》以艺术的手法讲述了陈 云同志担任中组部部长期间,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和支持下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的故事,是第一次把延安时期党建工作搬上大银幕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填补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一个空白。

延安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大本营,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爱国志士和热血青年前往。电影《难忘的岁月》塑造了高士其、陈学昭等人为了理想和信念投奔延安、建设延安的爱国志士和热血青年形象,还原了革命圣地的火红年代以及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程。

电影《难忘的岁月》一经亮相即得到了广泛关注。6月24日晚,该片在“第16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新力量、中国电影向建党95周年致敬典礼”之“中国电影向建党95周年致敬”环节亮相,独特的题材意义获得各界高度关注。6月28日晚,影片亮相“光辉的历程伟大的复兴——湖南省庆祝建党95周年国产影片农村地区展映活动启动仪式”,受到韶山观众热捧。

精选难忘的岁月观后感 篇4

我们可以看看当初领导层的决心意志,面对重重困难,毛主席、周总理坚决支持发展它,十大元帅十大将坚定主张不能下马,从中央到普通下层,都有一种精气神,原子弹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今天我们到马兰基地烈士陵园凭吊,那里埋葬着为试验原子弹牺牲的烈士300多名,树起来一片壮观的碑林。其中就有院士、将军,科学家,也有战士。

普通知识分子这样,高层也是这样,比如罗瑞卿大将,将自己哈军工毕业的儿子送到基地最前线,老同志劝他幅射危险,他说,主席把自己儿子送到朝鲜牺牲了!我为什么就不能送儿子去一线试验场。最后儿子因遭幅射失去生育能力,儿子原名罗小卿,后来更名罗箭,如今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人。《激情的岁月》反映的就是这样一个社会背景。

★ 《激情的岁月》观后感精彩影评

★ 岁月神偷影评

★ 《激情燃烧的岁月》经典台词

★ 燃情岁月影评

★ 岁月如飞刀影评

★ 岁月的童话影评

★ 《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精彩影评观后感心得

★ 功勋电视剧观后感

★ 电视剧反腐倡廉观后感

精选难忘的岁月观后感 篇5

一,艰苦的环境,造就了邓小平不屈的性格。当一个16岁的孩子在异国他乡的码头上背负那沉重的大包,当一个矮小的中国人,在法国的钢铁厂里被累倒,被工头骂为黄狗时,他没有屈服,依旧为了自己的救国梦,在异国他乡艰苦的生活着,依烤土豆充饥,却实现了自己的盗火者的梦。

二,那伟大的同志般的情谊是我深深感动,聂荣臻,周恩来,赵世炎,蔡和森,邓小平,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为了革命的梦想,而在孜孜不倦的追求者。当饥饿难耐的邓小平来到蔡畅,赵世炎(夫妻 )家时,两位革命前辈把自己仅有的两碗面推到了邓小平的面前,后来小平发现了,把自己仅有的两法郎房子了他们的壁橱里,流着泪离开了。这种同志之情是多么的宝贵呀,中国革命的火种在法国得到点燃,与这种伟大的感情是分不开的 。

三,小平同志伟大的人格魅力是我深深折服,他对法国无产阶级那深深的爱,对北洋卖国政府的深深的恨,对同志那无私的爱,对工作的无限忠诚。使我深深地感动。

在影片的结尾,当被法国驱逐的的邓小平说出“总有一天法国人民会铺着红地毯欢迎来自中国的朋友的”,镜头切到小平同志访问法国的录像,我的眼睛湿润了,有哪个人会想到,一个貌不惊人的小个子会成为13亿中国人心目中的勇雄,谁会想到一个没驱逐的外国人会再一次踏上法兰西的土地,而被最为最尊贵的国宾。

一切不可能的事,小平都做到了,这就是伟人的风采。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条件要比小平在法国时好上一百倍,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成功呢,只要我们有目标,有毅力,有追求,有信仰,也一定会成功。

六一节前夕,学校组织党员观看了电影《我的法兰西岁月》,到现在,我的脑海里仍荡漾着影院中经久不息的掌声……

二十世纪初时的中国,列强入侵,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年轻的邓小平就怀着一腔救国济事的热忱,告别了父母。与叔叔纪少圣、哥哥纪德铭一道历尽艰辛越过大洋,踏上了赴法兰西勤工俭学之旅,千里迢迢远赴法国,立志学好本事,为国效力。

整部影片情节感人,最令我为之振奋的就是影片对邓小平那种坚忍不拔的完美性格的演绎.影片不仅从一个侧面让我们了解了中华民族那段屈辱的历史,更让大家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我会长大的!”正是这样一句充满自信又坚定的话语,激励着邓小平在艰苦的岁月里获得成长,获得他伟大的人生的原动力。这句话,也深深地印在了观众的心里。

由于中国政府停止了对留学生的资助,迫使邓希贤他们停止了学业,生活也陷入了困境。交不起学费,求工无望,举目无亲,邓希贤则以自己的毅力和执著,维系着他和伙伴们生存的希望。当我看到邓希贤背着沉重的货物,在码头上一步步艰难的行进时,心里感触很深。比起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这是多么艰苦啊!再看看邓希贤的年龄,只有16岁,正是一个应该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啊!可是,他却独自漂泊异乡,承受着饥饿,思亲的痛苦。特别是他脚上那双鞋子已经破烂不堪了,可他仍没有扔,因为那是爱他的母亲含辛茹苦地为他一针一线地缝起来的。

我们要学习邓前辈身上坚毅的性格,我们的心需要坚强!坚毅的性格是需要慢慢磨练的,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气馁,需要有一种坚毅的信念来支持自己。当你遇挫折而沮丧的时候,当你遇到失败而伤心落泪的时候,当你因诱惑而跨越界限的时候,想一想你的信念,想一想那些在身边支持你的人,想一想那些因为具有坚忍不拔信念而获得成功的人们。相信吧!风雨之后总能见到彩虹,在人生的道路上,向着成功的标靶不断挺进!

就在邓小平最困难的时候,他遇到了周恩来和赵世炎等一批正在做着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大事情的先进青年,改变了他的命运。邓小平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员,与其他党员一起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为祖国贡献了自己伟大的一生。

看了这部电影,使我懂得了现在腾飞的新中国靠的就是像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如果没有他们,没有改革开放的实践,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人活着,并非是为了吃穿,为了追求物质享受,更重要的是为了精神文明和人生价值。作为党员教师,我们要珍惜今天,不辜负老一辈革命家对我们的期望,学习邓小平的伟大人格、志向和精神,为中华民族美好灿烂的明天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小平陷入绝境这期间,他经常说着这样一句话——“我会长大的!”。这是这样一句充满自信的话语,激励着小平在艰苦的岁月里获得成长,获得他伟大的人生的原动力。这句话,也被牢记在我们观众的心中,继续鼓励那些力争上游、不凡平凡的灵魂。

观看我的法兰西岁月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2

这天,我观看了《我的法兰西岁月》这部电影,其中讲了邓希贤(邓小平)爷爷年轻时在外求学的故事。电影中,有一段故事令我感触很深:在即将面临不能继续学习的时候,他临危不惧,就算把自我的衣服、钱包卖了都还要学习。在没有生活费和学费时,那时的邓希贤爷爷,干着苦工,边挣钱边学习,这种精神是多么可贵的呀!

回过头来,我又想到了,那时的邓希贤爷爷的精神实在可敬,实在是令人学习的榜样。在艰苦的时候,就能体现一个人不一样的精神品格。由邓希贤爷爷的事迹,我联想到此刻一些人,不懂得珍惜完美的时光,不努力学习,每一天只想着攀比自我的东西。如果每个人都学习邓希贤爷爷的精神的话,那么每一个的学生都会是棒棒的!

说到这,我又想到了一个片段,当时的邓希贤爷爷,在一个造铁厂工作时受到了包工头的欺负,邓爷爷给他们讲道理,还受到了斥责,训斥。就在这时,邓爷爷忽然明白,一个没有威信,不强大的国家的人在别人面前是没有发言权的。这又激励邓爷爷发奋学习,因为他明白,只要有文化知识才能压倒别人!

在那里,我看到了当时中国的落后,无法强大起来,当时的政府又都是卖国的政府,中国在外人眼里只是一只无用的小蚂蚁。想到这,我已愤愤不平地想发言了,如果要让中国强大起来的话,务必让新一代的孩子学习邓希贤爷爷的道德思想,努力奋斗,让中国强大起来。

观看我的法兰西岁月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3

今日,学校团委组织我们观看了《我的法兰西岁月》,看了后感触颇深,有不吐不快之感,特来此佳处,一吐为快。

一,艰苦的环境,造就了邓小平不屈的性格。当一个16岁的孩子在异国他乡的码头上背负那沉重的大包,当一个矮小的中国人,在法国的钢铁厂里被累倒,被工头骂为黄狗时,他没有屈服,依旧为了自我的救国梦,在异国他乡艰苦的生活着,依烤土豆充饥,却实现了自我的盗火者的梦。

二,那伟大的同志般的情谊是我深深感动,聂荣臻,周恩来,赵世炎,蔡和森,邓小平,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为了革命的梦想,而在孜孜不倦的追求者。当饥饿难耐的邓小平来到蔡畅,赵世炎(夫妻)家时,两位革命前辈把自我仅有的两碗面推到了邓小平的面前,之后小平发现了,把自我仅有的两法郎房子了他们的壁橱里,流着泪离开了。这种同志之情是多么的宝贵呀,中国革命的火种在法国得到点燃,与这种伟大的感情是分不开的。

三,小平同志伟大的人格魅力是我深深折服,他对法国无产阶级那深深的爱,对北洋卖国政府的深深的恨,对同志那无私的爱,对工作的无限忠诚。使我深深地感动。

在影片的结尾,当被法国驱逐的的邓小平说出“总有一天法国人民会铺着红地毯欢迎来自中国的朋友的”,镜头切到小平同志访问法国的录像,我的眼睛湿润了,有哪个人会想到,一个貌不惊人的小个子会成为13亿中国人心目中的勇雄,谁会想到一个没驱逐的外国人会再一次踏上法兰西的土地,而被最为最尊贵的国宾。

一切不可能的事,小平都做到了,这就是伟人的风采。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条件要比小平在法国时好上一百倍,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成功呢,只要我们有目标,有毅力,有追求,有信仰,也必须会成功。

观看我的法兰西岁月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4

在领袖成长班,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名叫我的法兰西岁月。

十六岁的年轻学子邓希贤怀着一腔救国济世的热忱, 告别了父母,与叔父邓少圣、同乡纪德铭一道历尽艰辛 越过大洋,踏上了赴法勤工俭学之旅。在巴黎,他结识 了同乡聂荣臻。不久他们进入巴耶中学读书。这是一段 令人难忘的日子。他们读书、踢球、跳舞度过了一段美 好的时光。可是好景不长,由于中国政府停止了对这批 留学生的资助,迫使他们停止了学业,生活也陷入了绝 境。纪德铭不顾耻辱扮小丑为饭馆拉客。邓希贤则以自 己的毅力和执著,维系住他和伙伴们的生存希望。就在 进退维谷之际,邓希贤结识了法国工人米歇尔一家。在 米歇尔的帮助下,邓希贤走上了为生存打工的道路。在 他十七岁生日时,米歇尔为他送来了面包和牛奶。邓希 贤去米歇尔家探望,发现米歇尔的生活竟十分拮据。给 了他们钱。邓希贤在最困难的时候结识了开小书店的陈 延年和陈乔年——他们是陈独秀的儿子。他们借钱给邓 希贤,鼓励他去寻找在施奈德钢铁厂打工的聂荣臻。邓 希贤在钢铁厂打工时又结识了赵世炎和王若飞,通过他 们,他知道了还有一类“盗火者”的中国青年在法兰西求 索着战斗着,正在做着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大事情。他 被这些先进青年的人格魅力和理想精神所吸引。不久, 周恩来和赵世炎等人发起组织反对北洋政府向法国政府 借外债打内战的“拒款斗争”。在这场斗争中,邓希贤结 识了周恩来,并从此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周恩来等人的 出现,改变了邓希贤的人生命运。自此他完成了求学求 生存的人生阶段,开始了九死不悔地追随共产主义理想 人生之旅和精神之旅……

在这里,我看到了当时中国的落后,无法强大起来,当时的政府又都是卖国的政府,中国在外人眼里只是一只无用的小蚂蚁。想到这,我已愤愤不平地想发言了,如果要让中国强大起来的话,必须让新一代的孩子学习邓希贤爷爷的道德思想,努力奋斗,让中国强大起来。

观看我的法兰西岁月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5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过:“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无疑置否,邓小平爷爷就是这样的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忠实地实践着爱国的使命,为祖国的振兴作出了感天泣地的不朽勋章,成为万人景仰的人物。

影片《我的法兰西岁月》生动地再现了邓爷爷青少年时代的光辉形象,让我们在重温邓爷爷年轻时精神风范的同时亦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对怎样爱国有了更深的理解。

清朝末年,列强入侵,军阀混乱,民不聊生。邓希贤(邓小平爷爷的学名)苦于报国无门,救民无路,遂怀一腔救国济世的热诚,和同乡两位伙伴一起远赴法国勤工俭学。然而,法兰西并非他们想象中的天堂。很快,他们就因拖欠住宿费被学校停学,生存也随着陷入绝境。

身处异国他乡,求学无能,求工无望,一日三餐毫无着落。这是多么令人恐慌的一件事情啊!这时候,只要有一线生存生机,谁都会牢牢抓住不放。

几经周折,机会终于降临!商店的老板同意让他们扮演小丑招揽生意!一个同伴留下了,邓希贤和另一个同伴却义无返顾地走了。他们挺着坚硬笔直的脊梁,走了!

他们走了,我却哭了。在生存与尊严面前,他们毅然选择了后者。虽然,前途茫茫,心路茫茫,然而,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在举目无亲、人情淡漠的异国他乡讲骨气——这,对于年仅16岁的孩子,需要多大的勇气!这勇气,这势不可挡的勇气,就来源于血脉里汩汩流淌的爱国深情。否则,生存的欲望会战胜一切!

成长启读

多么令人敬佩的邓希贤啊!

所幸的是,走投无路的邓希贤意外得到巴黎一清洁工米歇尔的帮助,而后,又结识了中国进步青年周恩来、王若飞等人,遂加入少共,三人成为密友。

邓希贤的道路越走越宽。

一天,邓希贤和外国人比掰手腕,虽然他竭尽全力,但,还是输了。然而使人惊讶的是,邓希贤不但不气馁,反而充满自信地说:“我会成长的!”——短短五个字,却铿锵有力,落地有声,比任何豪言壮语更富感染力。

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从贫困交加的旧中国走来的孩子却能如此地坚强自信乐观。这比泡在蜜水中,因一点小事就悲观失望萎靡不振的我们要强多少倍?因这句话,我的心就这样感动着。

是的,人是会不断地成长的!任何一种结果都不是永恒的。永远的胜者是那种拥有胜利者心态的人。

不是吗?在法兰西艰难的五年岁月中,邓希贤从一名求知若渴的学子到一名坚强的职业革命家;从接受革命真理到主动参加反对北洋政府向法国政府借外债的“拒款斗争”再到1924年7月周恩来回国,他义不容辞地承担了“旅欧共青团”执委的重担……这,就是令人欣喜的、充满暴发力的成长!

为了更好地振兴中华,他心怀忧思,不甘落后,革除积弊,立志改革,同祖国一起成长。而今,我们的祖国妈妈已走过苦难,走向日新月异、百业俱兴了。

虽然,她目前还不够强大,还只是发展中国家,还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但,“长江后浪推前浪,病树前头万木春”。她,正挟着狂飙,以一种不服输的胜利者的心态呼啸着冲向未来。

同学们,就让我们咀嚼着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名句:“祖国,我爱你,连同你的缺点!”让我们像邓爷爷、周总理一样,紧紧抓住青少年的大好时光,把源源不断的爱国动力化为学习的行动,刻苦拼搏,孜孜以求,长大了用真才实学,与所有志同道合的爱国人士一起,齐心协力打造出祖国最绚灿的明天吧!

难忘的支边岁月 篇6

张玉芝,1939年出生于济南市书香之家。小学时爱好体育运动,特别是田径和篮球的成绩更加出色,不仅在初级部竞赛中勇摘桂冠,而且在中级部的比赛中照样折桂。1957年,张玉芝高小毕业后在济南印刷厂工作,该厂拥有职工一千多人,因而印刷厂每年都会举行一次运动会,而张玉芝在运动会中屡次拔得头筹。随着张玉芝篮球技术的不断进步,后来调到铁路火车头蓝球队打球。其中多次和“八一”女蓝进行过切磋,而她的良好表现被“八一”队教练相中准备征召入伍。教练经过多次考核认为张玉芝不怕累肯吃苦,而且蓝球风格独特,技术全面,但遗憾的是身高只有1.56米,最终没有入选“八一”队。这也成为张玉芝一生的憾事,后来她又调回到印刷厂工作。

1957年党和国家号召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去支援边疆建设,印刷厂领导积极鼓励青年响应祖国号召,支援边疆建设。这次支边是在铁路上工作,男青年是在工务段工作,而女青年要在火车上当乘务员。当时群情振奋踊跃报名,不到1个小时就有60多人报名,这里面就有张玉芝。印刷厂领导在支边人员名单中发现了张玉芝的名字很是为难,因为张玉芝是厂里的体育委员,各种体育活动缺不了她,所以厂领导不同意她去,同时家人也不同意她去。但张玉芝真是铁了心,无论谁劝都不听。父亲采取了各种办法去阻止她,将她的行李衣物全部藏起来,把她的钱全部“收缴”,但这也没有能够让张玉芝动摇。厂里领导面对坚决的张玉芝也被她的态度所感动,在发现她身无分文的情况下给了她30元零用钱。

7月6日,支边青年身戴大红花,行走在由社会各界人士沿街组成的锣鼓欢送队伍里,鼓乐齐鸣,开心的笑容绽放在每个人的脸上。热血,可以融化一切。闷罐车,这是支边青年的座驾,车厢里漆黑一片,几乎密不透风,各种味道扑鼻而来,但这些热情洋溢的小青年,满不在乎,伴随着列车的节奏唱着进行曲,高呼支边光荣的口号,奔向目的地。当他们背着行李走出车站时,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丘陵,几无人烟。经过近40分钟的徒步跋涉来到支边驻地。房屋就是一排帐蓬,50~60个人住一个帐篷,睡的是高低不平木板床,就这还是支边人员自己搭建的。由于旅途劳累,第一夜大家睡的很香甜。可第二夜大家就都睡不着了,床板硬不算,而且一人翻身全床动,再加上蚊虫叮咬,简直没法睡。有的人开始抹眼泪,有的人抱头痛哭,在山东老家吃的大米和白面馍,如今一日三餐是玉米面饼子,真是难以下咽。

两天后,老工人送来锹镐等修铁路的劳动工具,娇嫩的双手开始抡大镐,镐头落地的振动使得双臂发麻鲜血直流,而收工后双手伸展不开,吃饭时也握不住筷子。修路基所需要的石料全都依靠肩挑人抬,一天下來双肩红肿,第二天放上扁担就像针扎一样痛。在这样的艰苦工作条件下,开始有人报病号不上班,还有人打退堂鼓卷起行里悄悄逃回山东老家。济南输送来的近两千名支边青年,由于不适应环境,吃不了这份苦跑回老家近三分之一。剩余的一千多名支边青年基本上是扎根于北大荒这块沃土,有的人进工厂当了工人,还有人进入卫生系统,也有的人当了老师。当时有人提议张玉芝进学校做老师,但她认为自己虽然体育成绩突出,但文化课较差,不能因此而误人子弟,于是拒绝了。

当时,张玉芝的父亲从跑回去的老乡口中得知,支边这地方生产、生活十分艰苦,所以发了三封电报催女儿回家。可是张玉芝认为,艰苦的环境才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她正是凭借永不服输的信念,适应了恶劣的生活环境,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黑龙江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冬天平均气温零下30多度,裹挟着鹅毛大雪的寒风,经常是一刮就三四天,天晴风停后,雪堆积得比门还高,就这样从房间里面往外推门是推不开的,只能从室内挖洞到外面。天气寒冷,大家虽然整天围着火炉取暖,但是很多人手脚还是都冻伤了。

1960年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粮食不够吃,只能去挖山野菜、采蘑菇。由于不认识毒蘑菇,经常会因此而食物中毒;秋天到田地里拣大豆,收集足够多的时候炒黄豆粒吃,有一次一个帐蓬因为炒黄豆引起火灾,人虽没受伤,但被褥、衣服烧了个精光;而有一个姓王的男青年因吃炒黄豆过多,加上喝了大量的水,胃涨的厉害,等送到林口医院时已停止了呼吸。

张玉芝与铁路工人董全德结婚后随着丈夫的工作调转搬了4次家,最后定居鸡西市。张玉芝曾在职工食堂卖过饭票,烧过锅炉,当过汽水厂厂长,街道居委主任等,她不管职务高低,岗位的好坏都是尽职尽责,成为一个时代的楷模。丈夫在工务段工作,经常吃住在工地,她一个人既要照顾孩子还得上班,生活的艰苦没有压垮她。

难忘的岁月 篇7

想来想去,起了这样一个很女生,或者很俗气的名字。可是看到题目,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一个装满了糖果的礼盒上的蝴蝶结。

我还年轻时,准确地说更年轻些时,是个急躁的孩子。不爱说话,脾气却大的很。讨厌无聊的事,讨厌自大的人。只是随着年龄渐大,这些变得无关紧要。我开始追求一些我向往的东西。比如更充实的生活,比如更漂亮的自己,比如更多朋友或者更多爱自己的人。慢慢的,我发现,很多时候,梦想在打折,因为人都在变。我经历过迷茫,我徘徊在成长与留恋过去之间。于是我试着把自己的一切减半,我学着爱自己,我体会到岁月带来的锋利和柔软。

说来说去,似乎和礼盒上的蝴蝶结没有什么关系,但实际上,我想就是这美丽的事物吸引着我。这岁月带来的进取的日子,这生活给我的卑微的渴望,都是它的引领,让我一步步走向前去。也许别人眼中是一个装饰的它,却在敲打着我的心情。在这样的引领下,我陪着自己走过一个又一个的关卡,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喂,我们挺过来了。

那美丽的蝴蝶结就像是欲望的.缩影。人都有欲望,而有时这是一个人最珍贵的地方,有了欲望,人才有梦想,在面对未来时,才能够不抬头的向前行进。当然,最终的目的,我们拉动了蝴蝶结,打开了礼盒。

打开了,一瞬间,我们懂了为什么当初那样的渴望,因为成功的颜色,真的明媚的可以。

难忘的岁月优美散文 篇8

我的身体很软,食欲不振,躺在用毛竹绑扎的床上将近一个月了。母亲看着我这样子只能干着急,每天都给我吃个几个煎鸡蛋,在那些日子里,鸡蛋算是尚好的补品。

四月临近,暖暖的春意渐浓,躺在床上的我也能感受到,几只蜜蜂从破了洞的薄膜窗口里飞了进来。

次日父亲托人带信来内容如下:彦儿见字如面,得知你身体不佳,很是不安。望你注意休息千万不要硬抵,去农场医院看看,老屋因年久失修漏雨严重。后墙随时有倒塌的危险,要等你回来拆房以防倒塌毁坏木架,当然要等你身体痊愈后才行。我和你三弟准备搬到中学去住,你和你母亲都要注意身体劳逸结合,我们都好勿念,祝安好,父亲笔。

我焦急万分,带着尚显虚弱的身体,踏上归乡的路程。

长堤上绿草如茵,水牛悠闲地吃草,八哥白鹭在牛背上歇息,野花遍地蜂鸣蝶舞。我有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感觉。可心里藏着淡淡的酸楚,步行十五里路,我已是全身酸软,到了通向新港的小码头。

东方红号小客轮,吐着白烟喘着粗气载着满满一船人,驶向茫茫长江的尽头,不一会躁动的人们安静下来。小贩们横七树八地坐在舱内打盹,只有机舱里发出沉闷单调的声音,我依偎在栏杆上放眼江天,水天茫茫,急流飞逝,沙鸥船尾逐浪,汀洲芦滩见渔舟布网。江村错落,远山似黛。渐渐看到了荻港的身影。

板子矶傲立在激流中,那古庙上长满野草杂树,雄鹰旋空,群鸟惊散,荻港古镇小瓦白墙,整块青石铺成街道,显得古朴沧桑。后街那渡江旅小馆里,那年十二岁的我,陪母亲去繁昌看病,就在那里住宿一晚。我想吃一小碟茭白炒肉丁只需五毛钱,母亲还是斟酌许久才买了。

汽笛一声长鸣打消了我的追忆,熙攘的人群又一阵躁动,上上下下在一番吵闹中荻港到了,下一站就是我要下船的新港。

到新港江边已是日头偏西,隔江相望,天然洲朦胧一片,樯舟穿梭,停泊起航显得繁忙。顶着江风候船的乡亲们翘首期盼,渡三号终于从沙洲驶来,这是今天的最后一班船。踏着摇晃的跳板大家上了船,浪花拍打船底哗哗的作响,很快故乡的的.渡口在眼前出现了。

几颗老柳树在晚风里轻摇,那锈迹斑斑的铁栅栏还靠在哪里,它久经风雨护着来来去去的故乡人。

在村口,很远就看到了的家,它的后墙以坍塌露出了亮光,当我站在它身边时,我还没来的及叫父亲一声,眼泪便夺眶而出。接着我再也控制不住,便放声痛哭起来,那一刻我好像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伤感。

在这里,我有过快乐的童年,我听多了父母亲的争吵,历经过无数场暴风雨。我爬上屋顶,用身体压住即将被狂风卷走的麦秸草,我和母亲为了保护它,奋力与暴风雨搏斗。在房檐下我和弟妹们,盼望着母亲背米回来充饥。春天里野蜂在土墙里筑巢,我用小瓶接住洞口将它掏出来玩。雨后蛛网新丝挂在屋角,夏夜竹床上莆扇驱蚊。冬季火桶避严寒,油灯下涂鸦至深夜。逃学时父亲棒打不敢归,就听得母亲声声呼唤。

在这里我有过少年朦胧的爱,那场雨让我第一次拉着梅子的手,奔跑在回家的泥泞道上。在这里,我幻想着能穿上军装后是多么的荣耀。

可眼看着,曾经为我们避风挡雨的家就要不复存在,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

父亲也许是找不到安慰我的话,在一旁沉默无语,那一夜我躺在塌了后墙的老宅里,看着满天的星光久久未眠。

这是我最一次躺在他的怀抱里,夜风从外面吹了进来,露水让薄薄的棉被湿漉漉的,就像是老宅昨夜它也偷偷的流了泪。

难忘的岁月 篇9

蘇丹是我的另一所大学,六年中不仅经受苏丹烈日的“热处理”,所学到的东西使我终身受益。岁月匆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是在苏丹度过的六个年头里发生的几个事件,至今难以忘怀。

慈禧御赐“黄马褂”保留在苏丹

1959年6月,外交部派我参加筹建中国驻苏丹大使馆工作,来到喀土穆。

苏丹首都喀土穆位于青白尼罗河交汇处。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经急流山谷山脉,折向西北流入苏丹。来自乌干达的白尼罗河,在喀土穆交汇之后,汇合成一条大尼罗河,向北流经埃及,最终进入地中海。尼罗河水灌溉了大片两岸沃土,苏丹得以发展农业,成为北非的“面包篮子”。尼罗河造就了古埃及文明,举世闻名的卢克索神庙,撒布勒巨石坐神雕像等,都坐落在尼罗河畔。

喀土穆城由三城组成,类似我国武汉三镇。除喀土穆城外,另外两城是奥杜曼和北喀土穆。

在奥杜曼,有一座古老的清真寺,1881年苏丹反英殖民主义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马赫迪安葬于此。寺旁有一座哈利法博物馆,展品多为起义时期的兵器,文物等实物。我们参观博物馆时,发现一件来自中国的文物,挂在博物馆显要位置。那就是中国清朝慈禧太后奖赏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有功的洋枪队队长,英国人戈登的“黄马褂”。慈禧赠与的黄马褂在当时可是极高的赏品了。为什么黄马褂没有放在大英博物馆,而在喀土穆的博物馆呢?

我国驻苏丹首任大使王雨田,给我们讲述了事情的由来。原来,苏丹独立前属于英埃共管。戈登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工兵上将,曾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来到中国,参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协助清王朝镇压太平军。慈禧为奖赏戈登,赠黄马褂一件。1874年英殖民当局派他前往苏丹任总督,1885年镇压苏丹人民起义。以马赫迪的为首的起义军攻克喀土穆,戈登在总督府被起义军用长矛刺死。1885年1月16日,马赫迪率军攻下当时为总督戈登固守的喀土穆,迫使英军撤出苏丹。

在戈登的总督府内发现了慈禧赐予的黄马褂。苏丹朋友对我们说,当年的起义者为反清的民族运动报了仇。这不失为中国苏丹友谊史上的一段佳话。

马赫迪是苏丹独立运动的英雄,其家族在苏丹享有显赫地位,儿子阿卜杜勒?拉赫曼?马赫迪,是马赫迪的遗腹子,从政期间和英当局关系有所缓和。阿卜杜勒的儿子西迪克 马赫迪成为苏丹安萨尔教派领袖 (支持马赫迪教派的统称安萨尔派;另一派为埃及背景的哈特莱亚教派,领袖米尔加尼在苏丹高等院校学生中影响大)。

在驻苏丹使馆工作六年,多次见到西迪?马赫迪的儿子萨迪克?马赫迪。此人一表人才,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待人彬彬有礼,善谈,书生气十足。王雨田大使拜会他,萨迪克热情待客,双方谈话十分投机。王大使问他,能否给我们讲讲马赫迪家世,他很高兴痛快答应,说能在家里给中国大使讲家史,很荣幸。一共讲了近十次,内容丰富,从马赫迪的历史谈到苏丹近代历史变迁。他的每次讲话使馆都整理成资料,一份留存使馆,一份送回国内。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了解非洲的历史多半只能靠阅读西方书籍,殖民者称起义为“暴动”,起义者为“暴徒”。

当年戈登居住的总督府苏丹独立后成为共和国宫,国家元首驻地。共和国宫坐落在尼罗河畔。苏丹官方机构多设立在尼罗河大道边侧,外交部也在这里。一次外交部举行招待会,大家在草坪上交谈,突然一条6英尺长的鳄鱼从草丛中爬出来,许多人吓得赶快跑,有的女宾尖叫不已。那鳄鱼可能也吓着了,慌忙爬回尼罗河。

那时我还年轻,觉得真好玩。招待会主人感到十分尴尬,连声道歉。

周总理访问苏丹

196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出访非洲十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领导人出访非洲国家,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在我国外交史上留下光辉一页。

1964年1月27至30 日,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一行乘专机抵达喀土穆,在机场受到苏丹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主席易卜拉欣?阿布德中将率高级军政领导人去机场迎接。总理一行下榻共和国宫。当晚,主人举行欢迎宴会,周总理在讲话时,赞扬苏丹人民惩罚了中国苏丹两国共同的敌人——英国侵略军军官查尔斯?戈登。周总理对苏丹的访问十分成功,加强了双边友好合作关系。不几个月后5月16日到20日,阿布德主席访问了中国。

周总理同苏丹元首阿布德中将会谈,对方出席的是革命指挥委员会重要成员,除外交部长外都是将军。会谈开始,为了尊重对方,双方都使用本族语。代表团没有专职阿拉伯语翻译,大使说你来做翻译。自己大学毕业没几年,又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场面,毫无思想准备,心里紧张极了,只好硬着头皮上场。开始时,双方寒暄,我还能应付,进入正题,谈话内容越来越复杂,里面有许多政治词汇,我感到应付不了了,但听不懂也不能问呀。会谈换上英文翻译冀朝铸,对方改用英语交谈。我“败下阵来”,羞愧难忍。好在没有人责备我,只能强制自己别闹情绪,别再出毛病。我的“真相”暴露后,就不参加会谈了。让我去共和国宫当联络员。

周总理和陈老总住在共和国宫,我当联络员,也呆在共和国宫内。任务是坐在首长房间外面,随叫随到,白天黑夜都要盯着。年轻人觉多,有时困极了在沙发上闭会儿眼,不由自主睡着了,出了鼾声,有人推推我,冷不丁醒了,赶紧站起来走走。周总理访问三天,估计我也就睡了七八个小时。

有一次陪使馆参赞去外交部办事,当翻译,居然在翻译半截睡着了。可是,当时我不是最缺觉的,比我还累的是卫士长成元功,他几乎不睡觉,不停地走来走去,当然其他卫士也不能睡,顶多倒个班,打个盹。

总理专机停在机场,由机组人员看守,使馆派人协助。专机机头机尾,左右两翼,四个方向,每方向有一人面向外坐在地上,监视周围。保卫专机安全,就是保护领导人的安全。

nlc202309081731

周总理习惯夜间办公。虽然白天活动已经很多,但他坚持夜间工作。我当联络员,看到总理房间的窗户总是亮着灯。清晨四点多,总理就起来披着外衣走出室外,在平台散步。人们见到总理起来了,就要去叫陈毅副总理。总理连忙制止,说,陈总血压高,让他多休息。我们听了很是感动。周总理对老战友关怀备至,自己不怕劳累,尽职工作,不愧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楷模。

当时苏丹已是冬季,但气候仍炎热。总理和陈总从来对生活上没有提出任何要求,使馆只是煮了绿豆汤送去解暑。使馆在给陈老总洗背心时,看到背心上有好几个洞。领导人的艰苦朴素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亲历南苏丹黑人暴动

我在苏丹的时候,苏丹分为九个省份,南苏丹三个省,赤道省首府朱巴是南苏丹最大的城市。英国人曾在这里搞点建设,朱巴初具城市规模。

苏丹黑人和阿拉伯人属于不同种族和宗教信仰。黑人属于尼格罗人,属黑色人种,主要部族有丁卡、努埃尔、希卢克等,历史上南部苏丹全部是黑人(在北部也有少数分布)部族。他们信奉原始拜物教或少数信仰基督教。在喀土穆街头,不难区分阿拉伯人和黑人,从人种看阿拉伯人属白色人种,但不同地域膚色有所不同,苏丹阿拉伯人肤色也较黑。但头饰有特点,头上用白布裹头,苏丹黑人往往脸上有刀刻的痕迹。

苏丹黑人对北方阿拉伯人有“世仇”。历史上,阿拉伯人抓黑人成为奴隶,最早的贩卖黑人的市场就是阿拉伯人经营的。黑人站在台子上拍卖,用水泼在黑人身上,身上水多的价格低,因为水多表示没多少脂肪,反之,水少的价格高。黑奴被运往欧洲(最早是葡萄牙)美洲,后有美国黑人到非洲寻根问祖。美国著名记者作家约翰?甘瑟写了一本书叫《非洲内幕》讲了这段历史。我在北大读书时在书亭买了这本书。没想到在苏丹看到了南苏丹黑人暴动,证实了这段历史渊源。

南方黑人来到北方谋生,生活很苦。阿拉伯人工头,带了一批黑人在工地上干活,当 壮工 。黑人头上顶着一盆一盆水泥和建材,爬上脚手架。可以说,喀土穆是南方黑人血汗建成的。如今喀土穆市有800万人口,成了现代化城市,它的基础是黑人的功劳。当时,可以在街头看到黑人吃发酵的高粱浓粥,大锅里煮些牛羊内脏,放点盐当菜吃。他们上班时不停地干活,下班后歇工。加班不干,多给钱也不干,因为黑人时间观念很淡漠,每天只干一次事,时间长短不论,但就一次,给钱也不干。

一天我和使馆司机赵善礼出门办事,到了共和国大街。刚进商店,突然听到街上有人大呼大叫。出门一看,黑压压的一大群黑人,上千人,手持棍棒石头,一路跑来。砸路灯,砸商店,不但打阿拉伯人,见了外国人也打。当局出动骑警、装甲车镇压,放烟幕弹,我一下子睁不开眼,和老赵赶紧开车钻进小巷,后备箱还是挨了一大棒砸坏了。前往大使官邸路上,看到一位东欧外交官从车里出来,脸上流着血。我们两人开车慌忙进了官邸,大家看我们回来了才放心。

南方黑人还从共和国大街奔向机场,砸了候机大厅。暴动持续到傍晚才算平息下来。我第一次遇到这个场面,长了见识,也算是一次锻炼吧。

苏丹南北种族矛盾,冲突经常发展成为内战,贯穿二十世纪,是苏丹内部政局动荡的主要因素,一直延伸到二十一世纪。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石油公司在苏丹发现油田,1995年苏丹总统访华时提出希望中国协助勘查石油并建立合作项目,经勘探,苏丹石油蕴藏量12亿桶。苏丹石油矿藏分布在南苏丹同北苏丹边界,北方有了油田,从北方苏丹港出口,财富大增。石油出口改变了苏丹的经济面貌,喀土穆发展迅速,成为现代化都市。促使南苏丹要求独立的步伐加快,经过谈判,2011年苏丹总统宣布同意南苏丹独立,南苏丹共和国于2011年7月14日正式宣告独立。

中国同南苏丹建立外交关系。中国非洲特使为南北苏丹关系缓和做出一定贡献。

苏丹有句谚语:喝过尼罗河水的人,离开了尼罗河,还是要回来的。尼罗河水我喝了六年,虽然之后没有机会再回去,但多少年来心系尼罗河,心系苏丹。

难忘的岁月 辉煌的成就 篇1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历史的选择》。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阵岁月的风,轻轻拂开60年前的那永恒一页。我仿佛看到天安门广场上那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在自豪地招展;我仿佛听见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用最铿锵有力的声音,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共成立了!

这一句响彻世界的宣告,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的纪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华夏子孙艰苦创业,发奋图强;尤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

然而,追溯往昔,回眸历史,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历程,却是那样的崎岖、坎坷。

中国,她拥有五千年丰厚文化底蕴的积淀,不朽的万里长城见证了她风风雨雨的变换。四大文明古国里有她,孕育四大发明的是她,从黄河流域到炎黄子孙,从先秦到盛唐„„,古老沧桑、博大宽广!但,到了近代,西方的炮舰蛮横的打开她闭关锁国的大门,列强的欺凌一度使她积贫积弱。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带来了一款款不平等条约,她被迫割让领土、丧失主权,眼睁睁忍受着自己的尊严被侮辱、被践踏,但她却始终顽强,始终以一种不屈的姿态屹立,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里有这种顽强不屈,邓世昌的甲午海战里有这种顽强不屈;三元里抗英斗争里有这种顽强不屈,太平军勇抗洋枪队里有这种顽强不屈,喋血沙场的戊戌六君子铸就的同样是这种顽强不屈„„。“苟 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一种责任,“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一种豪迈,“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是一种气节„„,这一切的顽强与不屈最终源于一个共同的名称和信念——我们是中华儿女!数不清的仁人志士为了中国人的坚守始终在探索中崎岖前行,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近代中国人就是这样一步步在摸索中尝试着每一条可行的道路,但遗憾的是每一条道路到头来都以“行不通”而告终。直至历史的车轮辗到了1921年,一群最优秀的中华儿女挺身而起,建立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伟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他们高举正义旗帜,坚决勇敢地向暴虐宣战!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他们不畏黑暗,勇敢摸索;不畏痛苦,执着企盼;不畏屈辱,浴血奋战!奔走呼告,他们用生命让民族走出黯淡;力挽狂澜,他们用鲜血将人民就出深渊!终于——雄鸡一唱天下白,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了起来!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万众欢腾,遭受百年凌辱的中华民族终于扬眉吐气,中国,又一次以强健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之林。

实践充分证明,坚持马列主义思想,拥护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历史作出的正确选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解放之初,经历百年战火的华夏大地,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满目疮痍。点火用的火柴,人们称呼“洋火”;钉东西用的钉子,人们管它叫“洋钉”,遮雨的伞称为“洋伞”;甚至肥皂也要冠以“洋”字,称作“洋碱”,都是因为它们是舶来品,连这些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都需仰赖外国人!面对如此的艰难困苦,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没有畏缩,而是勇往直前,带领人民艰苦奋斗,仅用三年时间便恢复了国民经济,确立了社会主义,此后,尽管有过曲折、走过弯路,但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新中国起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经济日夜腾飞,国力日益强大:

1964年,随着“轰”的一声,青云蘑菇拔地而起,祖国第一颗震惊了全世界,祖国从此昂首挺胸。

1970年,祖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飞天,伴随《东方红》在太空中嘹亮响起,祖国结束了人造卫星零的突破,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能发射卫星的国家这一,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结束了帝国主义对中国长达20对年的封锁与排斥,此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同中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中国从此走向世界。1976年党一举成功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十年的乌云被党和人民一扫而光。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国策,为新中国勾画出繁荣富强的蓝图。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写了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为中华民族的腾飞铺平了道路。

1997年和1999年,在“一国两制”国策的指引下,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祖国怀抱,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上屈辱的一页,标志着中国统一事业的巨大进展。

2000年,江泽民同志高瞻远瞩,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大加强还改进党的建设,推动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

2003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人,创造性的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早日实现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傲游太空,创造了第三个能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奇迹。

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让全世界为中国丰富而充满魅力的民族文化而感叹。

一次次零的突破,都让世界折服;一次次质的飞跃,都让所有的中华儿女为之骄傲;一次次历史的改写,都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践再次证明,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带领中国走向富强,现在正带领我们高唱春天的故事,一路前行。

难忘的岁月优秀作文 篇11

外婆家门前有一条小河,河中有很多鱼虾游弋。炎炎夏日里,我常穿着裙子,站在水中抓鱼。站在那光滑的鹅卵石上,清凉的河水浸润着脚腕,不时还有小鱼儿吻着脚趾,痒痒的,惬意极了。

偶尔会有大胆的银白色的鱼游过,全力扑过去,一下跌入水中,感到浑身凉爽和舒服。潺潺的流水声携着我的笑声欢快地向远方流去。

那屋后的空地满是杂草,很是荒芜,却是我的天堂。每天太阳刚露脸,草叶上还挂满晶莹圆润的露珠,我便走进去,任露珠打湿衣裤,更开心的是会惊醒许多蚱蜢——“好,看见你了!”悄悄地靠近,双手猛一合,再小心翼翼一点一点地打开手掌,只见一只大蚱蜢顽强地舞动着纤细的长腿,似乎准备随时逃走。我又赶紧合上双掌,心里涌起一股大大的成就感,脸上挂着笑容,连蹦带跳地跑到外公外婆那里炫耀。有时也会抓不着,不过也不会懊恼,那满地的花呀草呀,散发的香气就够让人快乐了。

外婆家有几块小小的菜地,在三月阳光明媚得如幼儿灿烂笑容的日子里,我跟着外婆来到菜地学种菜,看着一行行耀眼的绿色茁壮地骄傲地挺着身子,仿佛听见了它们拔节生长的声音,合着缕缕的清风,耳畔响起了一曲曲醉人的田园交响乐。

更多的时候,我和外婆坐在门前那棵老杨树下,一面听外婆讲他们以前的故事,一面望着瓦蓝瓦蓝的天空,望着那或如山冈或如薄雾的云朵,晒着温暖的太阳。艳阳下,门前河水金光闪闪,如同穿上了金丝缝制的华服,河水的歌声和鸟儿的欢唱应和着。满畈是金黄金黄的菜花,放眼望去,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让人意醉神迷。

难忘“蹉跎岁月” 篇12

响应号召下农村

1968年12月21日晚上,新闻广播中播出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他们高中、初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农村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要欢迎他们去。第二天,全国所有的报纸都发表了毛主席这段最新最高指示。

“文化大革命”中上山下乡的高潮是在1969年的春天,我就是在1969年3月31日到贵州农村去插队的,当时去插队的情景现在还历历在目。那是一个乍暖还寒的日子,天还是蛮凉的,我记得坐上火车时,外面还穿着一件棉袄。

当时我们举着红旗、戴着大红花,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我们是一腔热情去接受再教育,觉得应该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大有作为。那时我们年轻,非常虔诚,也很狂热,当然现在看来也有点盲目。“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好儿女志在四方”,这是我们当时的口号。现在我脑海中还回响着当时的这些声音。除了豪迈,我的声音中还有些许的悲凉,当时我想:到农村去扎根一辈子,我们是不会再回来了。

从现代大都市上海来到偏远、闭塞、贫穷的贵州,路程很遥远,一路上我们的热情在疲劳打击下慢慢地冷却了。我们坐火车到一个小型城市贵定下车,在那里铺稻草直接在地上睡了一晚,这对我来说还是生平第一次。第二天我们坐着卡车,颠簸了整整一天,才到达修文县久长那个插队的地方。

疲劳倒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真正踏进山区、踏进山寨,面临和我们的想象完全不一样的农村时,内心的巨大落差。当我们到达修文县久长时,一些知青,尤其是女知青,不愿意下卡车,她们就在卡车上跺着脚叫:我们是听毛主席话来的,是来建设新农村的,怎么跑到这些寸草不生的山区来了。现实从一开始就残酷地颠覆了我们以前的一切美好想法。

当时我们6个年轻人插队落户的地方是砂锅寨,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住的泥墙茅草屋。那个茅草屋从外面看就很阴暗潮湿,没有窗户,门是用牛屎敷的。但是生活还得继续下去,走进茅草屋,我们开始了插队落户的生活。生活关、劳动关、和贫下中农结合的思想关,命运早就为我们安排了种种的障碍,除了克服,我们别无选择。

初到贵州,我是用城市人的眼光来看这里的一切,山乡是闭塞的、遥远的、僻静的,山乡里风土人情和我们不一样,他们天天在庄稼地里刨粮食,指望老天爷风调雨顺,把这样的日子一天天过下去。然而当10年下乡结束,我要回归都市时,我已经和很多农民一样了。

当“上山下乡”成为历史的记忆

当年,1700万知青从中国的大城市、中型城市涌进广阔的农村,真是波澜壮阔。用今天的话来说,它是掀动了社会,触及了很多很多家庭。千千万万的人一拥而下,客观上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生活问题、住房问题、吃饭问题、收入问题、青年人的恋爱问题。很多人都把这些问题提出来,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出在一轰而下。事实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就存在。从1955年开始,我们党和国家为了安置读了初中、高中没有找到工作的青年人,就提倡过上山下乡。在1955—1965年这10年当中,整整下去了100万人,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有效的安置,所谓安置就是说吃饭有保证、住房有保证、你的未来有保证。不是说这10年上山下乡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是相对来说比较有序。“文化大革命”这10年中知青一拥而下,产生的问题就多了,就像毛主席自己所说的,“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李庆霖给毛主席写信,他当时写了很多实际问题,他儿子理发没有钱,每次回到家里来狼吞虎咽地吃饭,因为他在乡下吃不饱饭,还有严重的开后门现象,当时的确暴露了很多问题。

我们这代人中出现了知青作家群,出了几个全国有名的知青作家,但是在我们这代人中几乎没有出优秀的化学家、物理学家、医学家,为什么?作家在生活当中有了感受,对我们中华语言有了领悟,找到了适合个性的表达方式,就可以成为作家。但是优秀的科学家不同,自然科学的很多东西必须要循序渐进。从这样一个意义来说,这是一段蹉跎岁月。10年动乱给中国带来了很大戕害,蹉跎岁月给整整一代人也造成很大的戕害,有很多没有还清的债,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孽债》这本书和这部电视剧,有更为深层的意义。我总说7个字,叫“岁月蹉跎志犹存”,在这一代人中,不是没有有志向的人,他们力争要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一些贡献,“志”还是存在的。

回忆这段难忘的岁月,对我个人来说,第一,在上山下乡10年7个月的日子里,我思考了我们这一代知青的命运,我们经历了三个思想阶段:最早比较虔诚、比较狂热、比较盲目;到了农村这个比较严酷的现实中,产生了困惑,无所适从,想离开;最后开始觉醒,想真正从乡间小路上一步步走出来。第二,10年7个月的插队生活教会我用农民的眼光看待都市、看待省城、看待上海,这是我人生经历中最大的一笔财富。正是在这些日子里,我思考了上山下乡知青这一代人的命运,了解到中国农民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没有更多的需求,希望有一顿饱饭吃,希望在天寒地冻时有一件棉衣御寒。我觉得这段经历对我来说非常珍贵,影响了我的世界观、价值观。第三,因为经历过上山下乡,我由衷地感觉到,我们改革开放这30年来,中国人开始聪明起来,开始灵活起来,开始选择了一条比较正确的道路。

改革开放这30年来,中国不是没有风雨,不是没有波澜,但是紧紧抓住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人在追赶世界的步伐,要发展经济,要使13亿人口的日子过得好起来,没有解决温饱的解决温饱,解决了温饱的要奔小康,进入了小康的日子,我们现在要建设和谐生活,要让每一个中国人过上体面的生活,所以我觉得这30年是中华民族,或者说是我经历的60年中最好的30年。(本文有删节)

上一篇:五一劳动节怎样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下一篇:四季素描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