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特荒诞戏剧《等待戈多》读后感又名《等待果陀》

2024-09-18

贝克特荒诞戏剧《等待戈多》读后感又名《等待果陀》(通用10篇)

贝克特荒诞戏剧《等待戈多》读后感又名《等待果陀》 篇1

在无望中坚守希望

------解读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爱尔兰著名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力作,也是20世纪西方戏剧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它的问世奠定了贝克特的文学地位,也确立了荒诞派戏剧作为一个文学流派的意义。《等待戈多》以荒诞的形式向人们昭示了一个真理:人只要活着,就有一种不可磨灭的需求,那就是对希望的渴求和等待。

《等待戈多》是一出表现人类永恒的在无望中寻找希望的现代悲剧,而这一悲剧特质是以荒诞不经的情节展示出来的:乡间一条路,一棵枯树,黄昏,两个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在枯树下等待戈多,他们既不知道戈多是谁,也不知道戈多会不会来。第二天他们又来等待,依然是原来的路边,依然是黄昏时分,戈多依然没来。不同的是树上长出了几片叶子。两个流浪汉从过去未知的某一天等待,他们还将等到未来未知的某一天。显然,不管戈多是否存在,他们都将继续等待下去,等待便是他们的希望。那么,戈多究竟是谁呢?有 人说,戈多(Godort)就是上帝(God),《等待戈多》(En Attendant Godot)这个法文剧名看来是暗指西蒙娜·韦尔的《等待上帝》(Attent de Dieu)一书;有人说,戈多象征“死亡”;有人说,剧中人波卓就是戈多;有人说,戈多是巴尔扎克剧作《自命不凡的人》里一个在剧中从不出现的人物“戈杜”(Godeau),有人甚至说,戈多就是一位著名的摩托车运动员……于是有人问作者,贝克特两手一摊,苦笑一声:“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无论贝克特是在故弄玄虚,还是他真不知道,这一回答正好道出了该剧的真实含义,即人对生存在其中的世界,对自己的命运一无所知。无论戈多将会是谁,从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出,他的到来,将会给剧中人带来希望,戈多是不幸的人对于未来生活的呼唤和向往。是当今社会人们对明天某种指望的代表,象征着“希望”“、憧憬”。是人们在痛苦和失望中的曙光。

“戈多”作为一个代名词始终是一个朦胧虚无的幻影,一个梦魇中的海市蜃楼。戈多虽然没有露面,却是决定人物命运的首要人物,成为贯穿全局的中心线索。戈多似乎会来,又老是不来。戈戈和狄狄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想活连骨头也吃不到,想死连绳子也没有。但他们还是在执着地希望着、憧憬着。无论戈多会不会来,也不管希望会不会成真,其毕竟使绝望中的人多了一层精神寄托。如果说,戈戈和狄狄在荒诞的世界中百无聊赖地活着、希望着,具有一种幽默滑稽成分的话,那么,他们在无望的希望中执着地等待也令人感动。狄狄说:“咱们不再孤独啦,等待着夜,等待戈多,等待着,等待着。”天黑了,戈多不来,说明天准来,第二天又没来。第二幕中,一夜之间,枯树长出来了四、五片叶子,戈戈和狄狄 的穿着更破烂,生存状况更糟糕,波卓成了瞎子,幸运儿成了哑巴。剧中的两天等待情景,是漫长人生岁月的象征。真是“戈多迟迟不来,苦死了等他的人”。《等待戈多》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社会现实,也给我们以极大的启迪:希望是存在的,但要等待希望的实现是不

可能的,等待就是意味着幻灭。尽管如此,人类还是应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等待戈多》中对希望的等待,体现了贝克特不愿将痛苦的人类推入绝望的深渊,于无望之中给人留下一道希望之光的存在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

剧中人物对于“戈多”的“等待”,显然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英国剧评家马丁·艾斯林在《论荒诞派戏剧》中曾就此评说道:“这部剧作的主题并非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在我们整个一生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始终在等待什么;戈多则体现了我们的等待之物———它也许是某个事件,一件东西,一个人或是死亡。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等待中纯粹而直接地体验着时光的流逝。当我们处于主动状态时,我们可能忘记时光的流逝,于是我们超越了时间;而当我们纯粹被动地等待时,我们将面对时间流逝本身。”这其实是人类所共同具有的一种体验。戈多似乎能给人以希望,给生活以意义,但直到戏剧结束他也没有出场。他会来吗?人们的等待会有结果吗?显然,这只是一种无望且又无可奈何的等待。说它无望,是因为戈多根本就不存在,它只是人们为了安慰自己编织出来的幻想;说它无可奈何,是因为处于绝望境地中的人们除了等待,已别无它法来维系他们苟活的生命。等待固然虚妄,但也惟有等待了。等待已成为他们的生命状态。

《等待戈多》揭示了“人类在一个荒诞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在作品中,我们看到人与外部的客观世界是处在一种无法感知的隔绝状态。在第二幕里,那棵枯树一夜之间长出了四五片绿叶,以至两个流浪汉无法辨清是否仍在昨天的地点等待戈多。外部环境不但对人呈现出一副冷漠、陌生的面孔,而且也给人带来了一种压迫感。因为人对外在客观世界毫无所知,而客观世界是荒诞不经的,所以,人常为荒谬的现实所吓倒。此外,剧中人与人之间那种既无法分开又相互隔膜的关系也体现了一种人生的荒诞;作为全剧中心线索的戈多,也并非是一个什么具体的人,而也只是一种象征。再从全剧给人的意象来看,《等待戈多》中的“等待”也并不是一种什么具体的等待“;等待”在剧中是一种抽象的形而上的意义,它事实上仍是贝克特对人类生存境况的一种寓意性说明,即:“等待”是一种缘于痛苦的痛苦。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发生全面异化之后,人的生存境况是相当尴尬和痛苦的。身陷如此境地而又难以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当然便只能是无可奈何地等待,伴随着这等待的是无尽的孤独和无聊。[1]等待”也就是希望。两个流浪汉因意识到自身处境的痛苦与不幸而愤愤不平,因此渴望 “戈多”尽快到来。“等待”包含着希望,坚持着“等待”,即是说人类对未来总是抱有希望。[2]“等待”也是抗争。等待是痛苦,因痛苦而产生希望,希望便能促使人去行动。[3]剧中两个流浪汉因希望而激起的行动就是等待。在这种等待的坚韧不拔中,无疑汇聚、融涵着一种对痛苦与荒诞现实的反抗,对痛苦与荒诞命运的抗争。因此,该剧能够“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1969年作者获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授奖辞)。贝克特以戏剧化的荒诞手法,揭示了世界的荒谬丑恶、混乱无序的现实,写出了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生存环境中,人生的痛苦与不幸。剧中代表人类生存活动的背景是凄凉而恐怖的。人在世界中处于孤立无援、恐惧幻灭、生死不能、痛苦绝望的境地。

贝克特是一位荒诞派戏剧大师,他对人的荒诞生存有着独到的领悟,其笔下的人物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他们对现实生活表现出深深的失望,他们的行动表明他们正在放弃生活,但他们却又始终没有迈出那至死的一步。事实上,荒诞感与救赎的渴望是贝克特人物痛苦生活的两个组成部分。人与环境的疏离、人与人的疏离造成人无边的孤独感和荒诞感,表现出来便是人物向“动物化”生活的接近,以及人物从肢体到心灵的畸形和无力,对于伙伴关系的渴望使得他们产生一系列精神病症状,如人格分裂、虐待狂与被虐待狂等。在表现出荒诞感的同时,戏剧人物还表现出难以割舍的基督教情结,尽管人们认为造成荒诞感的原因是因为人类丧失了自己“宗教的、形而上的、超验的根基”之后的迷失,体验到荒诞的人应该与宗教毫无关系。但事实上,由于存在主义神学和某些存在主义大家对宗教的关注,荒诞与宗教也在某种程度上被联系起来。贝克特笔下的人物也是千方百计地掩盖这一点,他们甚至还嘲弄和咒骂上帝,但他们的所作所为仍然透出他们心底对上帝的呼唤和怀念。他们具有强烈的原罪意识,在生活中常常会有受罚感,他们借助一切隐喻性的事物来接近和感应上帝,在他们 那里,“光线”被当成上帝的化身,拥有审判的权利,在光的照射下,他们不由自主地忏悔。尽管他们对自己荒诞的生存状况洞若观火,他们所残存的救赎的希望仍然阻止了他们跃进死亡。贝克特自身的经历能最好地解释这种荒诞感与救赎观并存的情况。贝克特在家庭、爱情、友谊、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都遭受过极大的痛苦,父亲的早逝、母亲的神经质、初恋的不幸和纳粹的残忍都在加深他对生存荒诞性的认识,但他出生于一个新教家庭,具有一定程度的新教知识,尽管他后来声称自己抛弃了信仰,仍然希望自己与耶稣保有特别的联系。可以说,他对上帝叛而不弃是导致戏剧人物渴望救赎的最主要的原因。

贝克特世界观是悲观的,关键在于两种悲观的不同,一种是轻易的,不在乎思考一切的悲观,另一种是在无法设防的悲惨境遇下痛苦地面对现实而来的悲观。前者的悲观在于凡事皆没有价值因而有其极限,后者试图自相反的观念去解释,因为没有价值的东西绝不能再降低他的价值。我们曾目睹了前人所未见到的人的堕落,如果我们否定了一切价值,堕落的证明就不存在了。但是如果了解了人的堕落会加深我们的痛苦,则我们更能认识人的真正价值。这就是内在的净化及来自贝克特黑色悲观主义的生命力量。更有甚者,这种悲观主义以其丰富的同情心,拥抱了对人类的爱,因为它了解剧变的极限,一种绝望必须达到痛苦的顶峰才会知道没有了同情,所有的境界都将消失。贝克特的作品发自近乎绝灭的天性,似已列举了全人类的不幸。而他凄如挽歌的语调中,回响着对受苦者的救赎和遇难灵魂的安慰。他的悲观是在失望中对希望的坚守。

参考文献:

[1]焦洱,于小丹.贝克特———荒诞文学大师[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5.8.[2]黄晋恺.荒诞派戏剧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3]孙彩霞.西方现代派文学与圣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4]A.阿尔瓦雷斯.赵月瑟译.贝克特[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5]施威荣译,荒诞派戏剧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贝克特荒诞戏剧《等待戈多》读后感又名《等待果陀》 篇2

1. 如何理解荒诞作品

要读懂荒诞派作品,读者需要一些经历基础,或亲身经历,或听传闻故事、读文学作品所得之经历,此外还需要一定的敏感。荒诞派,文学中这一独特的类别,抓取一系列人们不经意去做也不以为意的事件、动作、对话,那些小事我们可能一辈子只有一次,也可能每天都在重复,却从不注意。作家就像用录像机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观察并抓拍了下来。看戏剧或读戏剧时,如果很细心且有一定的敏感度,就能回想起一些东西,虽然可能不连贯不清晰,但能理解作品的一部分,甚至整个作品要表达的意思。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作品提醒我们记起某些忘记或忽略的事情。荒诞派作品在此方面尤为突出。《等待戈多》在中国演出时,曾给狱中的犯人观看,犯人们颇能理解剧意,有许多感触体会,或许这正证明了好戏剧需要观众有基本的类似经历和一颗柔软的心去体会。

2. 戈多到底是谁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西方信仰上帝的人认为戈多代表了上帝,或者本身就是上帝,他们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在上帝的善意操纵杆之下,上帝是万能的,他善意地控制人们的生活。这样人们就不会在撒旦的欺骗下做坏事。但是很多人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对上帝的信仰正在慢慢消逝,《等待戈多》这部戏剧就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首先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在乎上帝,故事的主角Estragon和Vladimir一起等待戈多,而Estragon只是作为朋友在陪伴Vladimir等待戈多,Estragon甚至不知道他们等的是谁。过路人也忘了上帝的名字,他说:“如果我跟Godin, Godet还是Godot有个约会的话,不管叫什么,你知道我指的是谁。”看起来似乎戈多就是上帝。但是从更广意义上来看,戈多绝不局限于上帝的理解,贝克特使戈多的身份不受限制,读者可以多种想法来设定他的身份。此剧中,除了一棵树,并无时间、地点的提示,也没有人的群体的提示,剧中人应该说是全人类的代表,描述了全人类的精神状态,我们可以理解为贝克特不想对他的戏剧有任何限制,这样各国人民都可以看懂它,虽然要付出努力。在这方面,贝克特做得非常成功,“戈多”应该比“上帝”更广泛、更有全球代表性。如前所述,戈多是希望、蜕变及价值感,这正是Estragon和Vladimir所追求的,作为一个纯粹的人,没有工作、计划,也没有未来和事业。

贝克特比较悲观。二战期间,巴黎沦陷,他曾参加过地下抵抗组织。战争结束后,他专门从事文学创作。战争在给世界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他的心灵带来了深深的创伤。贝克特从青少年时代即开始写作,到战争结束时,他已有不少诗歌和小说作品问世,1948年到1949年的小说作品有长篇小说三部曲《莫洛伊》、《马洛纳正在死去》、《无名的人》,这些小说都意在说明:人生是周而复始的艰辛而又虚无的浪游,是内心的狭小的而又毫无意思的浪游。这些小说已经暴露出了他悲观厌世的人生态度,以及他反现实主义的文学主张。这在他稍后的戏剧创作中表现得更加突出。但他总是给人们希望:这个世界不是无可救药的,只有人们发现生活的真谛,而不在乎他们认为重要的,如工作、野心/雄心、成功等,这个世界才能被拯救。1969年贝克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奖的原因是:“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瑞典皇家学院的代表在授奖仪式上赞扬他的戏剧“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虽然剧中戈多从未如约出现,但仍有希望,至少人们仍在追寻,仍怀着希望,哪怕是微弱的希望。戈多终会出现。

3. 故事中的角色值得思考

Estrogon和Valdimir是很有趣的搭档,Pozzo和Dusky亦如此。前者极像一对夫妇。他们两人在剧中都是男性,但关系却是和当代的夫妇一样。后现代女权主义提倡建造一个两性特质的、多元的,包含一系列间色的色谱体系,即否认所谓男性和女性的截然两分,认为应该模糊性别区分,使女人更男性化,使男人更女性化。事实情况是,在工业化生产中,女性确实展现了男性的许多特质,按照男性的规则拼抢,丧失或掩盖了女性的特质与其独有的节奏。Estragon和Vladimir分分合合许多次。分手的原因是两个人的性格差异。Estragon行动快,讨厌安静地待着,不喜欢等待。因为Vladimir坚持等Goddot,他就陪着Vladimir,但一直建议“我们做些什么吧”。而Vladimir沉静、不活跃,过多沉溺于思考和想象。他喜欢总结理论,他系好帽子上的扣子后说:“不要忽略生活中的小事。”Estragon和Vladimir两人争吵不断,对人却有爱和同情心。Pozzo虐待Lucky,把系在Lucky脖子上的绳子猛地一顿,Lucky摔倒了,连同他背的行李,有很重的包、折叠凳、野餐篮还有大衣。Estragon和Vladimir转向Lucky,满心想帮忙却又害怕。他们质问Pozzo为什么虐待Lucky。做这些事情是要有勇气和胆量的。因为他们是外地人,可能被赶出去。在整场戏剧中,观众会因为毫无意义不断重复的语言感到枯燥无味,会觉得整个世界毫无希望,“什么都没发生,没有人来也没有人走,糟糕透了”,然而Estragon和Vladimir闪光的心展示了人性善的一面。

Pozzo和Lucky是以主人和奴隶的身份登上舞台的。许多人认为他们不像人类,Pozzo像是可怕的野兽,而Lucky像只卑微的动物,可能是小狗,摇尾乞怜的小狗。Pozzo曾跟Estragon和Vladimir提到他不是人类。Lucky却是一点也不幸运,永远不能发表意见,永远遵循Pozzo的命令。

Pozzo和Lucky也是分不开的一对,剧中有意思的地方是他们关系的微妙变化。一些批评家称剧中仅有的一些变化是光秃秃的树长出了叶子(表示出季节的变化、时间的流淌)。还有Pozzo变为瞎子。但最重要的是Pozzo对Lucky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第一幕中,无论Lucky如何忠诚、如何卖力,Pozzo总想抛弃他,他认为Lucky聋了,所以一无用处,Pozzo说要把Lucky卖掉。但在第二幕中,两人同时摔倒后,Pozzo非常担心Lucky,他问扶起他的Estragon和Vladimir, Lucky怎样了。我们可以看出,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时,他才知道自己不是万能的,需要别人的帮助。这样他就能平等地对待别人。

优秀的作品从不拒绝读者和观众的不同见解,读者可以交流各自的感受,提升精神境界,达到内心的平和,《等待戈多》就是如此。

参考文献

[1]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M].河南教育出版社, 2006.

[2]Waiting for goddot.

[3]黑格尔.美学[M].商务印书馆, 1979.

贝克特荒诞戏剧《等待戈多》读后感又名《等待果陀》 篇3

关键词:法国荒诞派戏剧;艺术手法;等待戈多

20世纪上半叶二次世界大战后,基督教受到震荡。例如,当时所宣扬的理性使人们走向光明,而纳粹就是一种高度理性的“产物”,在这里,理性把人类引向大屠杀,而这是基督教的神性所解释不了的,基督教被人们所质疑,更将人类对“理性”的信心摧毁殆尽,高科技的发展和物质的极大膨胀使得人与物关系的颠倒,人们对诺贝一贯遵从的道德标准产生怀疑与迷惑,从而产生恐惧与彻入骨髓的幻灭感。人们质疑理性、质疑存在的意义和目的的荒诞感的意识产生。而对与荒诞派文学来说,其核心词“荒诞”的理解又有着多种理解。例如,与《等待戈多》的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齐名的另一位荒诞派代表作家尤内斯库认为,“荒诞指的是丧失了目标,被割断了宗教、抽象的和超自然的根基;人垮了,人的所有行为都变得没有了意义,毫无用处,不协调。”所以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角色均属于某一个特定的社会团体,他们所感觉到的孤独和无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而这恰恰使他们的孤独显得更加无助,更加荒唐。”

1 剧本《等待戈多》中贝克特的艺术手法

贝克特的作品多受到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他认为,人是被抛到这是世界的,没有上帝,没有会预言未来的神,人是“偶然来,必须去”的。而提到存在主义,其思想又不是统一的。例如,我们所熟悉的加缪的《西西弗的神话》,每当西西弗用尽全力,将巨石推上山顶时,巨石就会从他的手中滑落,滚到山底。西西弗只好走下去,重新将巨石向山顶奋力推去,日复一日,陷入了永无止息的苦役之中。加缪赞颂西西弗,赞颂西西弗精神,加缪认为过程即是意义,结果是虚无、无意义。正如《芙蓉镇》中,胡玉音和秦书田扫街的那段戏,“扫街”即是意义所在,即是“存在”。而另一位哲学家萨特则认为,人生在不断选择中决定自我,唯有在选择中才有意义和“存在”。贝克特就是在这些“存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创作。例如,《等待戈多》的第一幕与第二幕很是相似,这一个“无结尾”的环形结构,营造了一个封闭的时空,不断地重复着“过程”,而这也使得整部剧笼罩在压抑阴沉的感情基调下,让读者在读剧的过程中,不仅对其中人物的荒唐行为而“喜”,更因这灰沉沉的处境而“辈”;再比如,整个剧本没有具体的人物,没有情节线,只有探索,没有解答和解释,贝克特认为应该去提出和塑造一个荒诞的情景,让观众自己去主动认识荒诞。而提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我一直觉得其实《等待戈多》或者说荒诞主义也是有积极意义的。贝克特认为,生活中的“荒诞”是無处不在的,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自欺欺人。例如,浪漫主义、伪现实主义都是在故意对这些视而不见,而荒诞派则是从在一种客观存在的角度,让人们看到“荒诞”的存在,让人们正式痛苦,唤醒人们,从而解决痛苦。

在《等待戈多》中,贝克特使用了寓言性、取消情节、荒诞情境、巧妙地语言与戏剧技巧。

(1)寓言性:剧中的五个人物:爱斯特拉冈、弗拉季米尔、波卓、幸运儿、信使小男孩都是剥离了社会属性的,但是又有一定的定性。例如,两个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他们在充满悖谬的希望与失望之间永无休止的等待,实质上是人类的本质和荒谬性存在状态的寓言式表征。”

(2)取消情节:正如我的题目“什么也没有发生”的悲喜剧,剧本的开头和结尾什么都没有发生,但是这又并不矛盾,贝克特曾说过:“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称得上是伟大的艺术”,《等待戈多》这部剧情极其简单的两幕剧,全剧仅仅有一个场景,就是荒野中的一条马路,一棵秃树和五个人。没有故事、没有矛盾冲突,仅仅是对话,无关联的、破碎的对话。而这一取消情节的艺术手法,使得全剧的时空变得模糊,好像一切都是混沌、荒诞、毫无意义的,更把《等待戈多》要表达的人类信念、信仰的缺失、精神的荒芜这一思想凸显出来;

(3)荒诞情境:即前文提到的一切都是具有不可确定性的,前面提到的每个事物,总有后文来瓦解。例如,《等待戈多》中,一主一仆波卓与幸运儿的关系恰恰说明了人与人关系的“异化”的荒诞。波卓与幸运儿的关系脱离了正常社会中主仆之间的关系,他们一方谁也离不开谁:第一幕中,波卓口口声声要把幸运儿卖掉,但也不能离开他而存在着,而幸运儿习惯了自己的奴性身份,一旦脱离了波卓的奴役,自己完全失去知觉,失去了自我存在的状态。之前提到的“上吊自杀玩”更是一种变态的、极具荒芜的精神上的荒诞。语言与喜剧技巧:永无终结,重复叠加的剧情,但是情绪却不同。

2 剧本《等待戈多》中的主题解读与核心概念

原型解读:如《圣经》、古希腊神话中人物符号的模仿;《每个人》中获救、救赎的原型。举在《等待戈多》中模仿古希腊神话人物的例子: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因欺骗诸神而被罚,他必须把一块沉重的岩石推上山顶,可是每当他精疲力竭地把山石推上山顶时,石头又滚落回去,他只得从头开始,如此周而复始,永无止境。他的努力只不过是一个零,无休止的从终点回到起点而于事无补。两个流浪汉在一棵秃树下苦苦等待着连自己都不知道是谁的戈多,指望他前来把他们从孤独,尴尬中解救出去。可是,日复一日,戈多始终没有出现,每一天等待的结构预示着第二天等待的开始,如此无限循环。在这种等待中,他们永远做着摘帽子,倒靴子,吃萝卜等无意义的动作。贝克特在这里暗示我们,无论你付出何种努力和抗争均是无益的。再以《每个人》为例,里面的“人”,在被“死神”唤走前,与“知识”、“美丽”等朋友的一段旅程,既是一个“获救”的过程,而同样在两个流浪汉身上,他们没有的“旅程”就是等待,他们渴望也是一场救赎。

主题解读:我相信每个看过《等待戈多》或者读过《等待戈多》剧本的人一定都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故事中自始至终缺席的戈多,究竟是谁?是神?是人?在美国首次排演时导演问贝克特,戈多是谁,他说:“我要知道,我就早在戏里说了。甚至有人猜测是暗指上帝。在哲学看来,“戈多”就是——“虚无”。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存在主义”,之前也提到过,贝克特创作《等待戈多》的过程中确实受到存在主义的影响,存在主义认为:1)“存在先于本质”。2)“自由选择”。3)“世界是荒诞的”或许故事本身不算结局的结局本就是无意义的,只要我等待,我就存在!“它的主题和核心是等待希望是一出表现人类永恒希望地无望中寻找希望的现代悲剧”。总而言之,正如我之前提到的,《等待戈多》不仅仅是一部荒诞的悲喜剧,其也包含着积极的人生态度,《李尔王》中有句经典的台词:“一切能够说出的糟糕,就还不是最糟糕的时刻”,我觉得这句话和《等待戈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贝克特也正是用《等待戈多》这样一个荒诞的故事,来唤醒人们,让人们直面苦难,这何尝又不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 周泽东.论荒诞派戏剧的“反戏剧”[J].湖北社会科学,2006(03).

[2] 胡志峰.从语言到表演到禅——谈高行健的戏剧观念[J].重庆社会科学,2005(12).

《等待戈多》读后感 篇4

《等待戈多》是爱尔兰作家塞缪尔·贝克特于1952年创作的一部荒诞派戏剧,虽然只有两幕,却在当时的欧洲掀起了轩然大波,直到现在都还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义非凡,是荒诞派戏剧中的经典之作。

故事发生在两个黄昏,第一天,两个流浪汉爱斯特拉冈(戈戈)和弗拉季米尔(狄狄)在乡间小道的一棵枯树下焦急地等待戈多,然后遇到了波卓和他的奴隶幸运儿,进行了一系列无聊的谈话和无意义的举动,等到傍晚,一个小孩子跑来告诉他们戈多先生今天不来了,明天来。第二天,他们又在原地等待戈多,不同的是,枯树长出了几片叶子,波卓瞎了,幸运儿哑了,最后仍旧是以小孩子相同的传话结尾。戈多究竟是谁,能做什么,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他们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等着,靠梦呓般的对话和无聊的动作消磨时光。

贝克特这部戏剧的写作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世界,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战后的世界混乱无序,荒谬丑恶,人们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这在剧本中人物活动的背景中就表现了出来,荒原、沼泽、枯树、黑夜等等,都体现出了凄凉、孤独、恐怖的生存环境。两个主人公戈戈和狄狄就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地位卑微,行为荒唐,精神状态恍惚迷离,整日浑浑噩噩,百无聊赖。荒诞派戏剧的精神内涵与存在主义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剧中也体现出了存在主义的基本原理:终极价值已经没有了,人必须为自己寻找存在的理由。戈戈和狄狄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却每天都在等待着所谓的“戈多”,这成为了他们活下去的唯一目的,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仿佛只要戈多来了,他们就会被解救,从此结束如今这痛苦的生活,他们热切地盼望着,等待着。然而生活总是不尽如人意,荒诞的生活一次次打击着他们的希望,他们能等来的只有失望,甚至是绝望。戈戈和狄狄这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却毫无希望的等待反映了当代人,而不只是西方人,迫切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放眼望去,现今的社会上像戈戈和狄狄这般浑浑噩噩,百无聊赖度日的人可谓是数不胜数,纵使物质世界的发展再迅速,也弥补不了人们精神世界的空虚和迷茫。剧中的戈戈和狄狄虽是两个有些神经质的流浪汉,却也是整个人类的缩影,生存在荒谬混乱的环境中,于孤立无援、生死不能、痛苦绝望的境地里渴望着、等待着一份不曾谋面也不知何时出现的希望来将我们救赎。我们徘徊在虚无缥缈的人生道路上,茫然而不知所措,忍受着生与死的痛苦折磨,默默等待着遥不可知的命运中的希望。

贝克特没有告诉我们戈多是谁,是什么,但每个人对于戈多都有自己的理解,每个人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戈多。因为戈多并不特指某个人或某种事物,可以说他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他只是人们为了安慰自己编造出来的幻想,是人们在精神迷茫状态下的一种寄托,就像是即将掉入悬崖时抓住的那一根救命稻草,哪怕再微弱,再渺小,那也是支持着人们坚持活下去的希望。每个人的需求不同,等待的事物也尽不相同,所以才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戈多。然而这样的戈多实在是太渺茫了,那种无法抓住的感觉有时会令人感到绝望,于是人们认识到等待只能换来无望而又无可奈何的结局。人的一生不就是在等待中度过的吗?或许是等待一件事物,或许是等待一个人,甚至也可能是等待死亡,这个等待的过程正是荒诞的人生所经历的过程,于无尽的等待中渐渐走向毁灭的黑暗。

《等待戈多》读后感 篇5

(一)酸

高三总是少不了考试的照顾,各种各样的,早读测验、周练、随堂测、月考、期中期末考、一模二模……所谓一天一小考,三天一大考。

我们说不在意小考,但当我们和别人一样的努力,却在一次次的测验中比别人少了几十分。即使我们对自己说卷子出的不好、老师判卷不公平聊以自我安慰,却仍然挡不住内心的辛酸。由于考试太频繁,我们很快就忘记了一次考试带来的不快,投入了接下来的学习当中。

一次次小小的辛酸的积淀,最终铸就了一次狂风暴雨。

期中期末考,关系到是否有机会参加自主招生的时候,一模二模,关系到可以有胆量报什么样的大学的时候,却仍然是令人辛酸的失利。知道成绩的那天,我们强忍着委屈听下了一堂堂的讲评课。直到回到家,汪洋般的泪水终于决堤,哭红了双眼。

酸过后的味道,就像是柠檬汁通过食道滑入胃里一样,不见了。

(二)甜

记得刚上高三没多久,有个学姐曾对我们说过不要害怕高三,别人能安然度过的,我们也没有问题。

现在想来,的确如此。

早在高二的时候,就曾一度质疑过高三人脸上的笑颜,似乎繁重的学业并不能使他们丧失快乐,甚至,他们的笑容比我们的更频繁。

我们这一个年级中绝大多数人都能度过高三这人生中第一道坎儿。高三很残酷,但它不仅不能消磨人的意志,相反,它使人更成熟、更坚强。高中三年,只有高三才是一次真正的蜕变。没有人会怨恨经历过的苦痛,因为它最终都会化作甘甜,丝丝入口,沁人心脾。

所以我们会笑,为充实的每一天而笑,为一点点的进步而笑,为好成绩而笑,为被老师夸赞而笑,为同学间与日俱增的默契而笑,为化茧成蝶的自己而笑。笑得灿烂,笑得洒脱,笑得明媚,笑得天真,笑得无瑕。

时光荏苒,过去后,回首走过的路,铺满糖果,只剩甘甜。

(三)苦

还记得暑假补课的时候空前炎热,全校唯一有空调的楼装修,更要命的是,我们的补课教室的空调一直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影响上课不得不关掉,于是我们被迫一边扇扇子一边度过了难熬的补课时光。

汗顺着脸颊一滴滴地留下,有人中暑,虽然大家嘴上都在抱怨,但没有一个人缺席。

那个时候,大家都已做好了准备迎接这俗称苦的一年。我们也都心里有数补课只是苦的开头而已。

最近整理书的时候发现自己竟然做了那么多的事,仅仅在一年里,不禁惊叹起自己的耐力和韧性。每个高三人都是这样的吧,一遍遍的改作文,一道道的攻破难题,一次次的背密密麻麻的白纸黑字。练习册课本笔记本改错本卷子堆成山,签字笔圆珠笔铅笔一根根的用完。

艺术节合唱节体育节科技节,在外面哄闹的欢声笑语的映衬下,我们用磨出粗茧的手握着笔埋头写啊写。他们放学了我们还在学习,他们睡觉了我们还在熬夜苦战,他们放假了我们还在学校补课。

那些细碎的每天都在做的细小的工作一点点累积成了一片海洋,一点一滴的苦楚与煎熬成就了一个个全新的我们。

苦,也甜。

(四)辣

有时候,高三就像一杯白开水,平淡无味。没有了电视电脑小说游戏掌机游玩,我们每天把自己浸透在学习中,重复着学校补习班家的三点一线。

但有时候,高三也像川菜湘菜泰国菜一样辣的痛快,辣的刺激。每天都有跌宕起伏,像高速飞驰的过山车,一会儿在顶端一会儿又在谷底,无法预测下一秒将会发生什么。我们的心情也就随着高三的日子瞬息万变。聪明的人会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失落时迅速站起来,最终才会走向成功。

等待戈多的读后感 篇6

任教期满,贝克特回到三一学院任拉丁语讲师,1932年辞职后专事创作,同时先后在法国、爱尔兰、英国和德国漫游,在1937年看到纳粹主义的威胁后返回巴黎定居。他在二战期间参加了抵抗运动,替一个为英国收集情报的支部翻译资料和打字。结果支部被人出卖,他躲过了盖世太保的追捕,逃到普罗旺斯的一个村庄里当雇工。和平刚刚恢复,他又志愿到诺曼底的一个红十字会医院去当了几个月的翻译。

等待戈多写的是发生在两个黄昏的事情,但没有什么情节可言。主人公是两个流浪汉,背景是一片荒野,路旁只有一棵枯树,两个流浪汉就在树下等待一个名叫戈多的人。他们一面做着闻臭靴子之类的无聊动作,一面在语无伦次的梦呓。最后有一个男孩来说戈多今晚不来了,第一幕就算结束。第二幕是第一幕的重复,只是当知道戈多又不来的时侯,他们就想上吊,结果裤带一拉就断,于是只能毫无希望的等待下去。

等待戈多显然是一出荒诞剧,这种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因为戈多是谁,谁也不知道,它表现的只是人类等待的希望只能化为泡影的悲惨现实。这里的等待,在法语里是现在进行时,所以它不是本义上的期待,而是一种生存状态,意味着人类永远再等待,却又不知道到底再等待什么,而且永远不可能等来什么。正因为这个剧本用荒诞的手段极其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荒诞和无意义,它才流传至今吧,并且成为法兰西喜剧院的保留剧目,并且被译成20多种语言,读后感《等待戈多的读后感》。

等待戈多这部剧本反映了时代的悲剧,表现了大战在西方人心灵下留下的创伤,以及他们在冷战中对社会现实的绝望。

这种用完全荒诞的手法来表现世界和人生的荒诞,在形式和内容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因而能引起我们内心的震撼,像希腊悲剧那样起到了净化心灵的作用。

没有什么事发生,没有人来,没有人去,真可怕。

怀着一颗好奇的心,我读完了这本爱尔兰作家贝克特的这本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等待戈多》,闭上眼,脑中一片混乱。整个剧情用上面那句话来概括再恰当不过,就是这样一部看似重复和无聊之极的戏剧,却是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

贝克特通过他的方式向人们呈现人们自己亲身经历着的生活状态本身,只是将它荒诞化了,他将这荒诞的感觉拉长了也缩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复又粘贴起来,让我们看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弗拉基米尔和埃斯特拉冈,在一棵不知名的大树下,两个老人呆呆的坐着,偶尔传来毫无意义的对白,却仍是等待着,没有思绪的等待,知道天黑离去,口中还念念不忘,明天,戈多会来的。

戈多是谁呢?有人说戈多指的是上帝,有人说戈多代表着希望,也有人说戈多是你梦想却得不到的东西。不论戈多是什么,戈多真的会来么?两个老流浪汉只要一直等就可以了么?

戏剧结尾的时候

埃斯特拉冈说:“嗯,咱们走不走?”

弗拉基米尔说:“好,咱们走吧。”

他们坐着不动。

我清楚的记得,戏剧中,他们有好几次说他们要走了,但他们仍然坐着不动。等待戈多,永远只有等待,等来的是一个奴隶主和他的奴隶,等来的是戈多说明天再来的通知。其实他们都知道也许明天戈多也不会来,也许他们根本就不是在等待戈多,而是在等待中消磨他们所剩无多的生命。就好像我们重复着日复一日的工作,单调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如同《等待戈多》中的两个流浪汉一样披着等待的外衣逃避着什么。

戈多也许就是我们的理想,人们期盼着自己的理想,却在生活中被打磨掉了棱角,只是等待着理想能够来到我们面前。我想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的生活一定是充满激情,我会付出我的努力和汗水,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中去,去拥抱幸福的明天。

贝克特荒诞戏剧《等待戈多》读后感又名《等待果陀》 篇7

我想爱情的等待时间应该用负数来形容再恰当不过。试想,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么你们约会在某个地方见面。你是不是会提前几个小时就收拾你的形象,在约会到来还有一二个小时的时侯,便迫不及待的出发,巴不得像神州七号那样瞬间转移到你们约会的地点。如果对方也一样爱你,我想她也会完全和你一样。所以此时此刻,爱情的等待时间是完全需要用负数来计算的。

当然,现实生活中不总是如此。毕竟,大家都不是无事可做的人。但爱情毕竟是爱情,两颗渴望的心是无法被其它任何事浇灭的。如果你们双方已经在约会之前的某一天确定了这次约会的时间、地点,我想对于这次约会,你至少是不能迟到的。即便你迟到,也不能超过5分钟。让爱着的人等待,是件残酷之极的事情。这感觉就仿似你被人捅了一刀,幸好看到一个经过的人,让对方帮你打电话叫救护车,对方却对你说:“不好意思,麻烦等一等,我正在打电话呢”。在爱中的人,哪怕多等待一秒钟,心中也会飞升出无数的想法来:他是不是不爱我了、他是不是出车祸了、他是不是被人抢劫了等等等等。这任何一个思绪的跳动都是爱人所无法承受的。

所以,亲爱的朋友,如果你真的爱对方,就一定要记得:不要让对方等。

读《等待戈多》有感 篇8

等待着明天,因为明天才有新的希望:等待成长,因为有成长才会懂得更多的人情世故:等待成功,因为有成功才能体会到经历失败后的成功的喜悦。等待是一种很好的处世态度,等待青春,等待时间,等待机遇,等„„无论等待什么,都有一个等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开心,有人悲伤,有人寂寞。

爱斯特拉冈与弗拉季米尔是寂寞的。寂寞于那个黄昏的大树下,寂寞于那种苦苦的等待,而这种等待的结果却是个未知。所以爱斯特拉冈与弗拉季米尔应该悲伤。因为戈多的不来而悲伤,因为饥饿而悲伤,以为寂寞而悲伤。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也应该开心的,因为有彼此的陪伴,因为有彼此的相知,因为友谊呵善良的光辉。

幸运儿是悲伤的。或许他不懂得悲伤,不敢悲伤,更或许他已经煤油炉悲伤这一情感。但让人悲伤于他的麻木,悲伤于他自己的无奈。他麻木得不知疼痛、不知饥饿、不知自尊,让人觉得可怜中带点悲愤。

波卓,一个伪善者,一个更应该悲伤的人。猪——是他对幸运儿的称呼;鞭打——是他对幸运儿最友好的方式。他双眼失明后,却未把老爷的身份放下,摔倒了,不是自己起来,而是用钱买来一个“扶我起来”!一个资本家势力的丑陋面孔。他是最孤独的。

等待是无言的,把那等待者心跳声无情的放大。

等待是静止,唯独那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

等待戈多读书笔记 篇9

两个瘪三式的流浪汉在黄昏的乡间小道上等待从来没有见过的戈多,他们无聊地闲谈,做些机械的动作,讲些不知所云的故事.但戈多迟迟不来,以至于烦闷得想到自杀,但又不甘心,想等戈多来弄清自己的处境再死.等来等去,终于等到了来人,却不是戈多而是波卓.他手持鞭子,一手牵着被拴着脖子的“幸运儿”.幸运儿扛着沉重的行李,拱肩缩头,脖子被勒得正在流脓,惨不忍睹.波卓气势汹汹,虽原谅了恐惧的狄狄和戈戈,但随意虐待幸运儿,称之为“猪”,挥来斥去,幸运儿也惟命是从.波卓吃饱喝足,对黄昏作了一通“抒情”的解释,逼幸运儿为他们跳了一通舞.最后波卓才牵着幸运儿和流浪汉告别.总算磨掉了一个黄昏,天将黑时,一孩子来到,他传达戈多的旨意:今天不来了,明天一定来.

次日的黄昏,还是同样的乡间小路,同样的两个流浪汉,同样的目的——等待戈多.等待得无聊至极,一个流浪汉唱了一支无聊的“狗”歌,他们追忆过去的往事,彼此争吵谩骂,但仍不见戈多来.他们反复着下面的对话:

爱斯特拉冈 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 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 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 咱们在等待戈多.

总算等到了人,却仍是波卓和幸运儿.这时的波卓眼睛瞎了,幸运儿成了哑巴.昨日气势汹汹的波卓,跌倒在地爬不起来.两个流浪汉好不容易才把他扶起来走了.接着还是孩子来,宣布戈多今天不来了,明天一定来.两个无望的流浪汉又想起了上吊,解下裤带子,但一拉就断了.死又死不成,只好明天再等,再等……

三.相关评论

高二语文《等待戈多》课文全解 篇10

高二语文《等待戈多》课文全解

一、创作背景

贝克特出生于20世纪初,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人类所遭遇的劫难使

他忧虑、迷惘,感到极大的悲观与绝望。虽然他积极参加了法国反纳

粹的地下抵抗运动,曾受到盖世太保的追捕,但战争那可怕的阴影始

终在心头难以忘却。而“二战”后西方社会信仰坍塌、物欲横流的现实,又使他和西方民众共同感受了未来的渺茫与无望。他在此时创作

出《等待戈多》是不奇怪的。

作为侨居法国的爱尔兰裔作家,贝克特早年结识了同样侨居巴黎的爱

尔兰作家乔伊斯,深受其现代派文学创作的影响。他在23岁时写的论

文《但丁、布鲁诺、维柯、乔伊斯》中,就指责当时的读者只愿意

“不费劲”地阅读“形式与内容严格分离”的作品,而不愿意接受像

乔伊斯小说那种“直接表述”的作品,因而主张将作品的语言形式与

思想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获得“形式即内容”的艺术表达效果。他的小说中的哲学沉思就往往与叙述的无序、情节的重复、词语的含混

难以分解,彼此一致。

贝克特的创作有诗歌、小说、戏剧等。1969年,贝克特“因为他那具

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而

荣获诺贝尔文学获。

二、关于“戈多”与“等待”

始终未出场的戈多在剧中居重要地位,对他的等待是贯穿全剧的中心

线索。但戈多是谁,他代表什么,剧中只有些模糊的暗示。对此,西

方评论界众说不一。有的人认为他是巴尔扎克早期戏剧中的一位神秘

人物,有的人认为他是上帝,还有的人认为他是“虚无”或“死亡”。有人曾就此问贝克特本人,贝克特回答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

说出来了。”戈多给剧作增加了很多神秘色彩。

戈多到底是什么呢?剧中说,“戈多是一个救星,是一个希望”,“他

要是来了,咱们就得救了”,“要是不来呢,咱们明天就上吊”。据

此能够认为,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

处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

戈多似乎能给人以希望,给生活以意义,但直到戏剧结束他也没有出场。他会来吗?人们的等待会有结果吗?显然,这仅仅一种无望且又无

可奈何的等待。说它无望,是因为戈多根本就不存有,它仅仅人们为

了安慰自己编织出来的幻想;说它无可奈何,是因为处于绝望境地中的人们除了等待,已别无它法来维系他们苟活的生命。等待固然虚妄,但也惟有等待了。等待已成为他们的生命状态。

剧中人物对于“戈多”的“等待”,显然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英国

剧评家马丁·艾斯林在《论荒诞派戏剧》中曾就此评说道:“这部剧

作的主题并非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有的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在我们整个一生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始终在等待什么;戈多则体现了我们的等待之物──它也许是某个事件,一件东西,一个人或是死亡。

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等待中纯粹而直接地体验着时光的流逝。当

我们处于主动状态时,我们可能忘记时光的流逝,于是我们超越了时间;而当我们纯粹被动地等待时,我们将面对时间流逝本身。”这其实

是人类所共同具有的一种体验。

三、人物分析

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是剧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作为两个流浪汉,他们卑微、低贱,属于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人物。他们迷离恍惚,浑

浑噩噩,只会做脱靴子、摘帽子的无聊动作,说些支离破碎、莫名其

妙的梦呓之言,第二天见面时连头一天的事情都不记得了,并且连自

己苦苦等待的戈多究竟是谁都不知道。他们毫无能够识别的个性特征,更不是以往我们在现实主义优秀作品中见到的那种典型人物或典型形象。他们仅仅一种平面人物,或类型形象,是作者眼中西方社会人们

精神状态的象征性符号,或者是在西方社会这部大机器下完全失去了

人性与个性的人的荒诞的生存状态的写照。

四、戏剧的荒诞性

贝克特认为,“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是纯正的艺术”。《等待戈多》这部荒诞性戏剧的经典作品正体现了这种反传统的艺术主张。

首先,欠缺逻辑的剧情。整个剧本与传统戏剧不同,既没有开场、起伏、高潮、结局的戏剧程式,也没有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人物、环境、事件在杂乱无章中看不出任何进展和变化,两个主人公

重复、无聊的动作,语无伦次的对白,也表现不出逻辑上的连贯性。

话题常常是开了头却没有结局,胡言乱语中突然还会冒出一句至理名言,给人以强烈的突兀感。幕启时两个流浪汉已等了很多天,幕终时

他们还要等待下去,舞台上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没有开头,也没有

结尾。只有无边的等待。

其次,凋敝的舞台形象。幕布一拉开,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派凋敝

凄惨的景象:黄昏的暮霭,荒野中的小路,光秃秃的枯树,两个衣衫

褴褛、神态恍惚的流浪汉,这些“直接表现给观众”的舞台形象,一

方面渲染了全剧荒原般的气氛,另一方面,因其完全不同于传统戏剧的场面而被追加了象征意义,使作者的内在思想转化为视觉形象表现

在观众面前。

第三,支离破碎的戏剧语言。剧中人物的语言颠三倒四,持续重复,既无前因后果,又文不对题。即使是一些偶然出现的颇有深意的哲理,因为夹杂在人物的胡言乱语中,也显得突兀和支离破碎。这样的语言

当然不是因为作者的笔力不支所导致,相反,它恰恰是作者有意为之的结果。贝克特想用这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的语言,来表明一种理解,即在非理性化、非人化的社会里,人既然失去了作为人的特质,也就

失去了理性的思考,没有了完整的语言。

贝克特以一种与荒诞内容相一致的荒诞形式,表现了西方荒诞的社会

【贝克特荒诞戏剧《等待戈多》读后感又名《等待果陀》】推荐阅读:

贝克特与《等待戈多》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07-20

贝克尔模型论文09-04

贝克曼LH75007-20

上一篇:0id系统维修经验总结下一篇:竞聘人力资源部长的演讲稿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