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贝克

2024-11-04

斯坦贝克(精选12篇)

斯坦贝克 篇1

摘要:《菊花》系斯坦贝克的短篇小说杰作, 其经典、传世之处体现在蕴涵独特的标题, 令人窒息的开篇场景, 简单的故事情节但奇妙的心理刻画, 以及贯通全文的象征手法的运用, 揭示了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哀, 故事发人深省。

关键词:《菊花》,鉴赏,蕴涵,象征,情景刻画

《菊花》是斯坦贝克的杰作, 被世人称为“斯坦贝克在艺术上最成功的短篇小说”。没有华丽的辞藻, 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 全文像是作者娓娓道来, 讲述女主人公伊莉莎·艾伦朴实的生活:在南加州的萨利纳斯峡谷, 这位35岁的、能干的、擅长种菊花的家庭主妇, 和丈夫亨利一起过着平淡如水的生活。但她的内心充满无限渴望, 渴望自己得到认同, 渴望一展自己的才华, 向往外面的世界, 期待走出峡谷, 领略生活的风光。一天, 当她碰上一个四处流浪、过着自由生活的补锅匠, 这种渴望被点燃。但她送给补锅匠的菊花却终被弃之路旁, 她的梦想被彻底击碎。如此简单的情节却让人读后对女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唏嘘不已、感同身受, 作家在创作中的匠心独运让人拍手叫绝, 真如作者自己所言:“……于不知不觉中打动读者”, 让人“感到内心被某种东西所深深震撼”。[1]

一. 标题蕴涵独特, 故事场景令人窒息

作者以菊花命名该作品, 直接为故事的人物、情节及最后的结局给出了轮廓。首先, 女人是花, 无论中西方文化中都有这样的比喻, 可花有多种多样。在中国文化中, 菊花以其独特的花期及作用与莲花、梅花同被喻为“岁寒三君子”。它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傲霜或多愁善感的象征。菊花最早出现在中国, 后来传到日本, 20世纪中期再由罗伯特·福特纳从日本带到欧洲, 成为远东的象征, 常出现在舞会、婚礼仪式的装点上或者追忆逝者的时辰。但此花毕竟开在深秋寒冬时节, 它坚强、茁壮, 却境遇不佳, 只能孤芳自赏。由此可推测文中的主人公定是非常能干的女性, 但并不特别幸福, 它的不幸福源自于她心灵上的孤独。

有了这样的暗示, 文章开篇的场景描述就不难理解了。故事的发生地定在萨利纳斯峡谷。然而, 作者呈现给读者的并不是峡谷旖旎的风光, 而是一幅沉闷且备感压抑的画面:“厚重的、灰蒙蒙的法兰绒般的冬雾紧紧笼罩着萨利纳斯峡谷, 仿佛要与天空、与外部的整个世界隔绝开一样”, 而“这冬雾像扣在山峰上的铁锅, 使得整个峡谷看起来像一个紧密扣实的锅盖”……一连串的意象词无不暗示着女主人公生活的地方是多么萧条、衰败且毫无生机, 从而反衬出主人公对外面世界的强烈渴求。由此女主人公的经历必然刺激读者的阅读欲望, 这便是高明作者吸引读者的巧妙之处。

二. 故事情节简单, 心理刻画无声胜有声

故事发生在加利福尼亚州萨林纳斯镇山谷丘陵地带的阿兰牧场。12月的大雾笼罩着山谷, 伊莉莎在花园里忙着修剪去年的菊花花茎, 经她的精心照料, 菊花长得又大又粗。丈夫亨利谈完生意后来到身旁, 夸赞菊花长得好却表示希望她能培育出同样大的苹果。亨利提议晚上去萨林纳斯吃饭以庆祝谈判成功, 伊莉莎表示同意并继续忙着拾掇她的菊花。亨利走后, 从乡间的路上驶来一辆大篷车, 直开到她家门口。马车上坐着一个头发和胡须都已花白的大个子男人, 身上皱巴巴的黑色旧西服满是油迹。男人向伊莉莎打听有无锅、盆之类的需要维修。伊莉莎对此感到有些恼火, 但当补锅匠谈起她的菊花并假装很喜欢时, 伊莉莎最初的恼怒和冷若冰霜消失了, 她激动不已。得知补锅匠认识的一位太太想要一些好菊花的种子时, 伊莉莎更像是找到了知音一般, 用一个红色的花盆装了几棵花苗送给了补锅匠。接着她找出两个平底锅让补锅匠修补, 并付给他50美分。马车离开后, 伊莉莎回屋里洗了个澡, 梳妆打扮好准备晚上出去吃饭。亨利回来了, 夸她看起来很结实。当亨利和伊莉莎开着他们的车去萨林纳斯镇时, 伊莉莎却远远地看到了被扔在路上的菊花:补锅匠把花扔掉, 拿走了花盆。面对此景, 伊莉莎躲着亨利像个老妇人一样轻轻地哭了起来。

这就是《菊花》讲述的故事, 情节简单, 并无任何跌宕之处, 人物屈指可数, 其中关系浅白, 可其间的心理刻画却细腻周到, 给人无声胜有声的感觉。如:当亨利和他人站在拖拉机旁谈生意时, 伊莉莎一次次抬头打量他们, 她心里的好奇、渴望参与对外事物的强烈欲望跃然纸上。在园子里干活时, 伊莉莎的打扮也处处折射出作为女人她内心的苦闷:头上一顶黑色的男式帽子拉得低低的, 几乎盖住了眼睛;塞进帽子的头发露出了一绺;脚上穿着粗笨的鞋子, 外面套着园艺工作服, 显得鼓鼓囊囊、有点儿笨拙;缀着四个大口袋的宽大的灯芯绒围裙完全盖住了里面的印花裙子。这种男性化的外表打扮掩住的不仅是女性的衣衫, 更是一颗饱含渴望却又满是无奈的心。伊莉莎渴望展示她的美, 但现实中无人懂得欣赏, 那份不甘和痛楚有谁明了?

补锅匠来了, 和她聊起了她的菊花, 几句赞美之词让伊丽莎欣喜万分, 她双眼炯炯有神, 甚至一把拉下了那顶破旧的帽子, 让乌黑漂亮的头发散落开来。她终于找到了展示她女性美的地方, 终于有人欣赏她和她的菊花了, 可这样的情景却不禁让人感到悲哀:一个女人的知音不是自己的丈夫, 而是一个素不相识的异性, 这样的婚姻能给女人什么样的幸福和心灵的归宿呢?再后来, 她的丈夫回来了, 夸她壮得可以劈死一头小牛, 再把它像个大西瓜一样吃掉。这样的赞美与其说是赞美, 到不如说是一种讽刺, 伊丽莎唯一能说的是:“亨利, 别那样说, 你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是的, 我很壮, 我以前从不知道自己有这么壮。”这短短的一句话却使止不住的伤感流淌出来, 伊丽莎好可怜!纵观全文, 这样的情景似乎无处不在, 构成了作者独特的主题呈现模式。

三. 菊花作为象征贯穿全文, 结局发人深省

象征是文学作品里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 是“借有形寓无形, 借有限表无限, 借刹那抓住永恒……”[2], 把人们的视线从只注重描写外部物质世界, 引向着重通过象征的物象, 来挖掘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 从人本质的角度表现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间的关系, 表现了外在表象底下所隐藏着的思想感情、情绪和激情以及无意识的精神活动[3]。斯坦贝克巧妙地运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 以菊花贯穿全文, 传达出超越题材本身的意义, 发人深省。

小说中的伊莉莎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 而且还是种菊花的能手, 但却不为男人们所称道。在男人的眼中, 种菊花远不如种水果来得实惠。可对伊丽莎来说, 菊花既是她自己的化身, 又如同她的孩子一般。为料理菊花, 她几乎倾注了全部的情感与心血对菊花精心呵护、宠爱有加。菊花的茁壮成长既代表了她自己的成就, 又蕴涵了她无限的希望, 是她全部的价值所在。所以当亨利言辞中赞美她的菊花时, 伊莉莎不禁沾沾自喜;当补锅匠要把菊花带出峡谷时, 伊莉莎欣喜异常, 最后当伊莉莎发现菊花被弃之路中央时, 她的心碎成片片, 却无处可诉, 至此, 她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被彻底摧毁。在生活中, 如果丈夫的不理解仅仅是个人因素, 那补锅匠前后言行的鲜明对比无疑给伊莉莎最后的希望以几乎致命的一击:男性世界不会接纳她, 女人永远不可能和男人平等, 面对女人, 男人展示的是他们的自私、虚伪和欺诈。这种破灭的结局让她的精神被彻底击垮, 一切美好的追求都似泡沫般破裂了, 她只能落得把大衣领子竖起来, 躲在自己的壳里像老太太般的轻轻啜泣。丈夫离她那么近, 却又那么远, 对女人的打击, 还有什么比这更沉重呢?女人的可悲还能比这更甚吗?如此的悲剧结尾让人心痛得近乎绝望, 这结尾和开篇的联想相互映衬、互为补充, 真切地展示了标题《菊花》的内涵:“花”再美, 无人欣赏又有何价值呢?

小说《菊花》表面上呈现的是不屈服于社会界定角色的伊丽莎作为一个女人内心的痛苦, 吟唱的是一首“性别僭越者的悲歌”[4]。可斯坦贝克并不局限在这一个例, 而是以一个男性的视角揭示男权社会背景下所有女性的悲哀, 唤起所有人思考:女人的幸福到底在哪里?这正是斯坦贝克的了不起之处, 也正是这部作品的经典所在。今天, 当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商品经济时代, 这个话题仍然值得探讨:今天女人的幸福又在哪里呢?

参考文献

[1]Segal, D.et al (ed.) .Short St ory Crit icism (vol2) [J].Det roit:Gale Re-search Inc, 1992, p.214.

[2]梁宗岱.象征主义[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4:69.

[3]李君平.怎样看待象征主义的特点、来源与分期[J].滨州学院学报, 2005 (8) :65-70.

[4]王烺烺.性别世界僭越者的悲歌[J].名作欣赏, 2004-6期.

斯坦贝克 篇2

关键词:斯坦贝克;主题意义;作品解读的理论工具;艺术手法;传承精神

引言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被公认为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作为一名多产的作家,斯坦贝克一生创作了近20部小说。虽然它们大都以他的家乡加利福尼亚为背景,但其主题范围包括了文化、政治、战争、自然科学和社会各个方面。他的这些著作既赢得了读者的普遍喜爱,同时也吸引了批评界的广泛关注。

对斯坦贝克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一致的声音。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关于斯坦贝克的评论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曾经有评论家把他归于“马克思主义工人运动”、“资本主义环境中的社会主义思想”的代言人,这种观点在当今看来是对作者本人及其文学创作初衷的曲解。斯坦贝克一生著作甚丰,在其创作生涯中期的“工人三部曲”———《胜负未决》、《人鼠之间》以及《愤怒的葡萄》题材的确来源于资本主义农业经济下农业工人的生存现状,但是作家的初衷是反映农业工人在经济转型时期的悲惨境遇而并非成为激进的“左翼”代言者。然而,当前绝大多数的主流评论家已更清晰、更透彻地把注意力聚焦于斯坦贝克作品中现代性的表现手法。威尔伯·尼德海姆曾说过:“斯坦贝克是深不可测的,他从不用同一种方法去进行两部小说的创作,而且也从不运用相同的感情或理性视点。”[1]托马斯·芬奇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斯坦贝克有意识地使第二本小说在内容和形式方面与第一本不同,第二本小说在内容和主题方面可能更具有试验性,而第三本小说与第一本和第二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2]正是这位作家在创作风格或技巧上的不断尝试才使得国外及国内评论家对他的关注力度一直不曾削弱。但是相比之下,国内对斯坦贝克的研究素材还是明显少于国外。本文着眼于十年以来国内研究该作家作品的既有材料,再结合自己的理解从而把零散的研究成果梳理为不同的视角和层面,以期读者对这位闻名遐迩的美国作家有一个清晰而系统的认识梗概。

一、国内斯坦贝克作品译介出版

斯坦贝克一生写了约20部小说,许多短篇故事、电影和电视剧本,以及非小说作品。他是较早被介绍到中国的美国作家之一,其公认的代表作《愤怒的葡萄》早在1943年就被翻译成中文。现在他重要的长篇小说和短篇故事都有中文译本。但是笔者在有限的资源查找情况下只罗列了既有明确译者与出版社出处的译本,主要有2007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胡仲持译《愤怒的葡萄》,2006年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赵家壁译《月亮下去了》,2003年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的刘红霞译《珍珠》,1981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秦似译《人鼠之间》,2009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史津海、富彦国译《小红马》,2004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王永年译《伊甸园之东》,2004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吴钧燮译《烦恼的冬天》。斯坦贝克的其他作品诸如《金杯》、《胜负未决》、《天国牧场》、《菊》、《逃亡》也都在国内有译本出版。

二、国内斯坦贝克作品的研究概述

国内研究斯坦贝克的专著几乎没有,对斯坦贝克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论文这一形式。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从中国知网和全文数据库中的搜索结果来看,近十年专门研究斯坦贝克的论文不到70篇。其中在《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评论》,《世界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与批评》,《世界文化》此类重点刊物以及各类大专院校学报上都有发表。国内斯坦贝克研究主要聚焦在该作者不同作品中凸显的主题意义分析,文本中人物形象分析,作者小说中渗透的诗学追求探析(即小说主题的史诗性),作者小说的美学价值研究,文本的艺术手法研究,小说的现实意义研究以及用具体理论工具来解读某些作品等等。下面试以上述主要研究视点为纲要来具体概括国内研究成果及现状。

三、国内斯坦贝克作品研究的主题意义概述

国内从主题意义作为切入点分析斯坦贝克主要作品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题:(1)作者通过文本对当时道德意识逐渐淡漠甚至沦丧的反映,反思以及对世人的警醒,如在《“迷茫时代”的道德歌手———约翰·斯坦贝克小说的伦理叙事》这篇论文中,田俊武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来剖析《胜负未决》,《烈焰》,《伊甸之东》和《烦恼的冬天》这几部作品中作者是怎样将“人类状况的当代迹象与人类过去的经历结合起来”,[3]“从而渗透了人类的伦理意识和伦理行为”。斯坦贝克的小说,不管是《伊甸之东》和《我们烦恼的冬天》为代表的长篇,还是以《胜负未决》和《烈焰》为代表的中篇,都意在表现这一主题。虽然他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有几个不同层次的伦理主题,如关于善与恶对立、人类堕落与救赎、普世之爱、人类孤独、美国梦破灭以及关于出行的主题等,它们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揭示人类境遇的规律。在这些众多的主题中,占支配地位的主题有两个,一个是善与恶冲突,另一个是人类的出行。这两个主题是有机联系的,斯坦贝克就是要揭示在善与恶冲突的宇宙中人类的出行问题。而在人类的出行中,自然可经历善与恶的冲突、灵魂的失落与救赎、人类的孤独以及梦幻的追求和破灭等人生重大的伦理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烦恼的冬天”的伦理学意义》这篇论文中,作者汪涛把小说主人公对人性中善与恶的思考作为该小说最值得探讨的主题来分析。《烦恼的冬天》表达了作者对美国社会道德失落的烦恼和不安,这当中运用了诸多现代派的写作手法,表达了斯坦贝克所塑造的主人公伊桑﹒霍利对个人美德及社会群体道德关系的深刻思考和探索。而同样一篇写《烦恼的冬天》的论文则是通过透视主人公经历道德和信念的动摇,沦丧和回归这么一个过程来折射出当时整个美国社会必不可少的各种矛盾不调和性的外在表现,从而得出的结论是斯坦贝克本人关于社会发展对人性的异化和人性本身固有的完美性的深切关注。

(2)斯坦贝克作品中的乡土情结以及作者通过作品的主题意义旨在向读者宣扬的人与土地和谐共处的“环境伦理观”。在《从“鼠与人”看斯坦贝克的乡土情结》这篇论文中,两位作者赵慧珍,蒋莃蘅从乡土情结得以发展和显现的条件及得以投射的三个主要方面印证了《鼠与人》的乡土情结及这种情结的社会文化内涵。在《人与土地的和谐相处———评美国作家斯坦贝克的环境伦理观中》,作者张昌宋以斯坦贝克后期的几部作品尤其是《美国与美国人》,《和查理一起旅行探索美国》中主人公为建立与土地的和谐关系所进行的斗争中所凸显的人类对环境的关注。张昌宋在该文的两大组成部分中始终用几个不同文本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为佐证来透视斯坦贝克自己要表达的隐形观点,即“重要的究竟是什么?”“该容忍什么?”“对这些问题我该相信什么?”[4]等在环境方面得到过认真思考的问题。并且论文作者没有局限于刚刚提到的两部小说,而是广泛搜罗了其他的几部作品来印证斯坦贝克的环境伦理观早在其小说中被系统地提出并加以证实。在此主题意义上解析手法最独到的莫过于郭招兰的《从“愤怒的葡萄”看斯坦贝克的农业观》。该文从原小说文本中提炼出农式耕种与农业垄断化之对比、接近土地的生活同冷漠的机械之对比、生长的语言和破坏的语言之对比,来表达斯坦贝克的农业观,这对当时和现今的人们都有很大的启迪和指引作用。

(3)原小说文本中的宗教意识和救赎意识。关于这方面研究的最具视点独创性的论文笔者认为有两篇,分别是田俊武的《约翰·斯坦贝克作品中的宗教意识》和钱文霞的《再建“伊甸园”—试论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中的救赎意识》。前者从斯坦贝克创作生涯主要时期的社会现状及其对这种动荡和文明的堕落对斯坦贝克信仰的巨大冲击为研究导向,进而从作者的众多不同文本中解读出斯坦贝克深感美国文明的堕落,转而向基督教和东方道教寻求拯救西方文明的道路。同时作者详细指出了原文本的作者是如何在其原著中体现浓厚的基督救赎意识、摩尼教的善恶说教和中国道教的道德启示。后篇聚焦于《愤怒的葡萄》这部著作,采用原型理论为原点,从圣经中上帝对诺亚一家、摩西对以色列人、以及耶稣对犯有原罪的羔羊的不同拯救方式入手,进一步寻找这些拯救方式的相同之处———他救,从而探析救赎意识在美国现代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小说《愤怒的葡萄》中的别样体现,也即自救。

(4)从主人公心理成长和心路历程来研究问题。关于此类主题意义的文章一共有三篇。杨雁在《成长与毁灭———论斯坦贝克的<小红马>》一文中,将主人公的心路成长历程分为成长与毁灭两个阶段;黄琦在《“菊花”与“苹果”的角逐———对斯坦贝克<菊花>的现实思考》一文中,从文本里分别解读出“菊花”与“苹果”的象征意义,“菊花”是精神世界的象征,而“苹果”则体现了物质世界的诱惑,“‘菊花’与‘苹果’的角逐是当代社会方方面面存在的危机对人内心真实自我摧残的表现,展现了女性意识从萌芽到发展到毁灭的心理历程”[5]。文章试图分析文中暗示的男女性别的抗争、物质与精神的冲突及人与自然的搏斗等各种社会矛盾,以充分揭示女主人公的内心个性意识斗争与自我价值压抑和束缚,以此来呼吁现代社会人们对人的内心冲突的关注,寻求人与真实自我的和谐相处。有关此类主题意义为背景的论文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蒋璐的《追寻自我身份的幻灭之旅》,该论文以文本比较研究为科研方法,从曼斯菲尔德的小说《幸福》和斯坦贝克的《菊花》就两个女主人公婚姻生活相似的故事发展结构入手,分析两位女主人公追寻自我身份的主题,探究她们走向幻灭的深层次原因;但论文作者并没有就此结束探讨,而是结合作品创作时代的社会状况、社会和女性的关系以及女性心理的痛苦压抑来总结两主人公幻灭结局趋同的深刻原因。

(5)从具体文本中解读出作者的超验主义思想和自然主义思想。

四、国内斯坦贝克研究之作品解读所运用的理论工具

斯坦贝克著作甚丰,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他几部长篇及中篇小说上。据笔者统计,有超过七种的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工具被运用到分析斯坦贝克的一些知名作品中,它们分别是: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神话原型或原型理论,生态主义,女性主义,生态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等等。

五、国内斯坦贝克作品的艺术手法方面研究概述

了解斯坦贝克作品的人都惊叹其作品涉及主题之广,题材之宽泛,文学创作艺术手法之多元化的驾驭能力。笔者查阅了国内研究斯坦贝克作品的艺术手法方面研究的论文,研究者们基本上都是针对作家的某一部作品来研究其写作的艺术手法。笔者从这一研究领域的文章中总结了几个研究视点,它们分别是:斯坦贝克作品中史诗风格主题的运用,非目的性方法在写作中的运用,典型人物的剖析,发人深省的象征手法,有效的对比技巧,优美的诗化语言和暗示性的结尾。以下笔者将上述艺术手法在具体作品中的体现和运用逐一做简要概括。

1.史诗风格的主题。田俊武,孙晶晶在《简论约翰·斯坦贝克两部史诗性小说中的人物命名》一文中,特别提到“《愤怒的葡萄》和《伊甸以东》是斯坦贝克最著名的两部史诗性长篇巨著,它们通过描写约德一家和亚当一家在失意的出行历程中所经历的痛苦、悲剧性毁灭以及最终获得的灵魂的升华或救赎,来企图表现一种‘崇高’和‘宏大’的主题”。为了表现“出行”和“救赎”这个人类亘古以来最宏大的主题,斯坦贝克在人物塑造和命名时和《圣经》中的人物、情节等进行了显在或隐在的关联。斯坦贝克成名前后曾认真研读过许多国家的关于文学哲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的文献,这对他小说诗学追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非目的性的方法。田俊武在《目的论与非目的论———简论斯坦贝克的哲学观和创作》一文中,系统性地阐述了“在非目的论哲学观的影响下,斯坦贝克前期的小说具有文献式现实主义的特征,即小说主要用客观、生动的画面来塑造人物形象,用富有冲突性的对话来叙述故事,它们具有电影的视像性和戏剧的对话性,因此可以称之为‘电影小说’和‘剧本小说’在目的论哲学观的影响下,斯坦贝克后期的小说具有文献式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意识流等多元的特征,作品达到作家所希冀的宏大的效果。”[8]3.典型人物。人物创作是研究斯坦贝克作品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众多小说中各种主题意义的实现都是对某个某些主人公心理或行为在时间发展过程中的刻画而得以实现。如《罐头厂街》的华人老李。

4.通过该角色的故事才能凸显作家文章中所蕴含的对东方哲学和华人的态度;还有《菊花》中的伊莉莎等等。他运用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把经历和感受诉诸笔端,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

5.发人深省的象征手法及有效的对比技巧。林六辰在《约翰·斯坦贝克田园小说中景物的象征意义》一文中,通过斯坦贝克不同的几部作品中有关动物,植物和山川的象征在原文中的体现佐证了作家高深的语言修养和艺术美感。蒋璐也在《追寻自我身份的幻灭之旅———斯坦贝克<菊花>与曼斯菲尔德<幸福>比较研究》一文中分析出“菊花,作为伊莉莎象征,蕴含了她未被发掘的女性意识和女性气质。而斯坦贝克之所以选择了偏中性的菊花而不是玫瑰等明显的女性植物,暗示了伊莉莎原本缺少女性气质的事实”。

6.优美的诗性化语言和暗示性的结尾。田俊武在《简论约翰·斯坦贝克小说的诗性语言》一文中,从几个特征佐证了斯坦贝克对音乐的爱好以及他深厚的诗歌素养使他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有意识地追求语言的诗性特征。特征之一是小说题目的诗意隐喻性;特征之二是人物口语的形象、哲理性;特征之三,是叙事语言的诗性化,这也是作家小说诗性语言追求的核心部分。而樊林在《有限的结局无穷的韵味———斯坦贝克小说暗示性结尾试析》一文中,以《煎饼坪》、《人鼠之间》、《菊》、《愤怒的葡萄》、《月亮下去了》和《珍珠》这几部作品为例来分析暗示性结尾分别是怎样体现及借此更有韵味的点亮主题。

7.从圣经的因素在斯坦贝克作品中的体现,隐喻的使用技巧,文本异常的结构及独特的艺术,原著作者小说的美学价值研究等等这些视角来研究斯坦贝克的也不罕见。

六、斯坦贝克作品对欧美文学传统的传承和对中国文化态度的转变

田俊武在《约翰·斯坦贝克和欧美文学传统》中系统地从作家青年时期的阅读经验到如何以及从哪些方面深受欧美文学传统的影响详尽地阐述于字里行间;张昌宋在《约翰·斯坦贝克笔下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一文中聚焦于《罐头厂街》和《伊甸园之东》这两部作品中的华人形象不同的比较,借此来体现了斯坦贝克接受中国人,尊重中国人思想的态度的转变以及他敢于正面塑造华人的勇气。

结论

约翰·斯坦贝克与《愤怒的葡萄》 篇3

关键词:愤怒 内容 结构 人物形象 语言

I712

约翰﹒斯坦贝克于1902年2月27日出生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萨利纳斯。他在美丽肥沃的萨利纳斯山谷长大。这个山谷是他众多小说的创作原型。他的母亲是一位教师。他们一家都热爱书籍。1920年,他进入斯坦福大学念书。1925年毕业时,他没有取得学位。他呆在斯坦福大学期间以及离开之后,干过许多不同类型的工作,这使他有机会熟悉各行各业的人。

作家在不同时期往往有不同的写作风格。约翰﹒斯坦贝克也不例外。在他早期的写作生涯中,他的作品倾向浪漫和神秘的风格,作品中有大量的幻想和象征。在他写作风格成熟时期,也就是20世纪三十年代,他的作品往往带有自然主义和政治倾向。我们往往将约翰﹒斯坦贝克归入无产阶级作家。但笔者并不认同这个观点。关于这一点,文章后面将涉及。约翰﹒斯坦贝克最杰出的作品都产生在这个阶段,比如《胜负未决的战斗》(1936),《人鼠之间》(1937)和《愤怒的葡萄》(1939)。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文学创作开始走下坡路。他这个时期的作品大部分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唯一的例外是1952年出版的《伊甸园之东》。他于1940年荣获普利茨奖。196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尽管他的许多作品至今仍广受欢迎,但这时他在评论界的声誉已经远不如以前。这也可能与他后期的生活方式有关。在《愤怒的葡萄》(1939)大获成功之后,他不再是一个热爱和理解穷苦百姓的加利福尼亚人。他对穷人、受压迫的城市工人和黑人不再怀有同情。反之,他经常与他的爱犬周游欧洲和全世界。

毫无疑问,《愤怒的葡萄》是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但同时它也是一部饱受争议的作品。否定它的评论认为这部作品缺陷太多,实在不值得严肃的关注。它的题材太局限于某个区域,不够普遍;太暂时,不够永久。它对生活的概念过于简单。除了“乔德妈妈”之外,小说中的人物刻画只涉及表层,没有深入内心。小说语言虽然十分民间化,但是不自然。而不合理的结构是这部小说最薄弱的环节。小说结尾太伤感,不够明确。

對于这部小说的正面评论也是不少,他们认为这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小说素材统领有素,理念富有哲理,人物丰满有深度,语言贴切、富有变化且大气,结构由全景章节与剧情章节组成,与小说素材十分贴切。

以上就是对《愤怒的葡萄》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但是在得出结论之前,首先先看一下小说的内容。

一、内容

《愤怒的葡萄》不是纯粹想象的结果,而是基于严肃事实的作品。为了写一部大萧条时期农民背井离乡的小说,约翰﹒斯坦贝克专门跑到俄克拉荷马州,也就是“沙尘盆地”,加入一些农民队伍,与他们一起到加利福尼亚州。然后他与农民们呆在胡佛村庄。在离开之后,他又去了不同的营地去观察他们,对这些农民的生活和做工情况做第一手的了解。这部小说就是源自他的观察。

这部小说主要关注来自俄克拉荷马州的乔德一家。当他们不能偿还债务的时候,他们不得不被迫离开自家小农场。当他们听说加利福尼亚州需要劳工帮忙摘水果时,他们打算去那个希望之地,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在漫长而艰辛的长途跋涉之后,他们终于到达加利福尼亚。但是,他们的梦想破碎了。那里已经有太多的农民工,而且工作环境很糟糕。残忍的警察和雇主虐待他们。家里的一些人去世了,但这个家庭成员因为互帮互助,大体存活下来。

二、结构

这部小说拥有非常独特的结构,在叙事性章节中插入了许多“过渡章节”(interchapter)。斯坦贝克为什么采用这种结构呢?他想要写一部关于贫穷农民工的小说。但他觉得,如果美国民众只是泛泛听到或者读到关于农民工的困境,他们不会有恻隐之心。因此,他决定只择取其中一个家庭的故事,就是乔德一家。在叙述性章节中,他告诉读者关于乔德一家的故事;而在过渡章节中,他以宏观发笔触勾勒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图片。因此,这本小说是剧情章节与全景章节和完美结合,是具象和总体的完美统一。笔者认为,这个结构很好地完成了斯旦贝克的写作目的。

三、人物形象及书中哲学

《愤怒的葡萄》中的人物大多数是扁平的。他们的角色的模式化的。妈妈是典型的慈母;父亲是辛勤劳动的父亲;孩子们淘气又爱争吵;地主总是坏家伙;穷人经常是好心肠。这些人物形象似乎除了自己的角色之外,没有其它任何特点。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物的思想和态度不会发生转变。事实上,正是通过人物思想和态度的转变,斯坦贝克表达了他的思想。现在,我们来分析主要人物和他们的改变。这些主要人物分别是吉姆﹒凯西,汤姆﹒乔德和乔德妈妈。

吉姆﹒凯西并不是乔德一家的成员,但他与这家人一起迁移至加利福尼亚州。但他并对这个家庭,特别是汤姆,有巨大的影响力。凯西是一个非正统的牧师。尽管他布道时宣扬贞洁,自己却并不压抑性欲望,经常与女子睡觉。为了找到生命和宗教的本职,他去荒野沉思。最后,他意识到人类所做的一切事情皆是圣洁的,因为人类本身是圣洁的。他也发现自己是一个巨大灵魂中的一小片,这一小片灵魂只有与其它部分联合起来,才会变得更好,才能成为完整。很显然,这是爱默生关于先验主义“超灵”的内容。《愤怒的葡萄》充满了人物原型。凯西去野地思考生命的意义,就如耶稣基督到野地祈祷。凯西为农民工牺牲自己的性命,就像耶稣基督为罪人死。在他去世前,凯西说,“你们不知道所做的是什么。”这话与耶稣去世前的言辞极其相似。而且吉姆﹒凯西的首字母缩写是JC,与耶稣基督的首字母缩写是一样。

如果说凯西是耶稣,那么汤姆就是保罗,他是凯西实干而又活跃的门徒。汤姆﹒乔德起先是一个浑浑噩噩度日的人,从来不去思考明天。但在凯西的影响下,他开始接受其思想,并决定将农民工组织起来,继续凯西为农民工牺牲后未尽的事业。

乔德妈妈是整个家庭的支柱。她给了家人爱、支持、鼓励和灵感。在小说开始之际,她主要关注于将整个家团结起来,并且好好照顾这个家。但由于当时残酷的社会情景,她的家开始分奔离析。在小说即将结束之际,她意识到她应该扩达她的爱,去帮助所有需要的人。因此,她脱离了狭隘的家庭之爱。就人物原型来说,乔德妈妈是典型的地球母亲,她保护并激励她的英雄儿子们。她是斯坦贝克笔下不能摧残的伟大女性之一。

从这三位主要人物的改变中,我们明显看到爱默生先验主义“超灵”的影响。准确地说,这是约翰﹒斯坦贝克自己关于“团体”的思想。当然,两者有一定的相似度。约翰﹒斯坦贝克曾经写到,“我相信人是双重的――既是团体动物,同时又是个体。我认为一个人不可能成功地成为个体,除非首先成为团体的一员。”斯坦贝克认为人应该首先成为团体的一员,然后才能成为独特的个体。这个思想对于美国传统的个人主义是一个巨大挑战。

当我们理解这部小说的哲學的时,我们会发现它不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小说,而是一部社会学小说。换句话说,这是一部抗议小说,一部社会记录片小说。

四、语言

在这部小说中,人们所说的语言带有明显的方言特色。有些批评家认为这部小说的语言很有乡土气息,不够自然。但是,当马克﹒吐温在《哈利﹒贝克芬历险记》中,记录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方言时,批评家都众声称赞。我不知道这两部小说的方言有何不一样。但当我们看到《愤怒的葡萄》中那些方言和俚语的时候,这些人物形象更真实,更令人信服。也有一位评论家认为斯坦贝克笔下人物所发出的语言可与詹姆斯版本旧约圣经中庄严的语言相媲美。总的来说,《愤怒的葡萄》的语言即简洁又平实。

五、书名

在《葡萄的愤怒》第25章,曾提到书名的问题, “葡萄的愤怒在逐渐增加,变得愈发浓重,即将变成葡萄酒。”但更确切地,书名来自一首歌曲“共和国的战场赞美诗”。该歌曲出现在美国内战时期。其中有句歌词是“他正踩出葡萄酒,在那里贮存着葡萄的愤怒。”

六、意义

《愤怒的葡萄》写于70多年前,但它至今对中国还有一定现实意义。在中国,由于土地稀少和劳动地过剩,也存在大量农民工。我们要试着理解农名工;政府也应该做些实事,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作者简介:

斯坦贝克 篇4

《菊花》(The Chrysanthemums)是美国20 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约翰· 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的一篇作品。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伊莉莎一天之内经历的事情,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是女主人公却仿佛如做梦般,经历了“男性世界”的一系列“捉弄”,使她内心的渴求破灭,只能在小说结尾“偷偷掩面啜泣”。本文彰显了20 世纪30 年代美国女性追求平等、追求美、渴望被关注的精神需求,但是在经历了一系列努力后,发现幻想破灭,最终不得不屈服于男权社会,但本质上女性的思想进步了。本文拟从场景入手,分析《菊花》中的环境、女主人公伊莉莎的情感、道德状态、职业及历史背景,以期揭示作品的主题。

场景(setting)指的既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也包括故事情节发生的背景。所以,在对场景的描述分析中,主要包括对时间地点的交代,对环境(environment)、人物情感、道德状态(emotional/moral situations)、职业(occupation)及历史背景(historical background)的描写。《菊花》发生于美国加州的一个山谷丘陵地带的牧场,讲述了在一个冬日发生在女主人公身上的事情。

2故事梗概

女主人伊莉莎在院子里培植菊花,一直在注意丈夫与其他男性的交谈。丈夫亨利谈完生意后提议晚上外出吃饭,于是亨利去忙其他事情。亨利走后,院子来了个流浪的补锅匠。伊莉莎对补锅匠请求补锅挣钱的态度由开始的直言拒绝、恼火、缓和,到邀请补锅匠进入菊花园并挖菊花苗,到让其补锅挣钱,最终转向热切向往补锅匠的流浪生活。而这些变化源于补锅匠的精心“骗局”,他对伊莉莎的菊花大加赞赏,并索要菊花。这一切使得伊莉莎以为找到了知音,使她兴奋地以为自己所钟爱的“事业”是受到肯定的。后来,在和丈夫去吃饭的路上,她看到了被丢弃的菊花,不得不直面现实,幻想破灭。

3场景分析

3.1 环境描写

小说的一开头就是环境的描写。故事发生在美国加州的萨利纳斯山谷。本应为风光旖旎、空气清新,使人焕然一新的萨利纳斯山谷在作者的笔下却是另一番情景。从close off,sat like a lid on the mountain,made of the great valley a closed pot,可以读出萨利纳斯山谷与世隔绝,非常隐蔽。从high gray-flannel fog,black earth shining like metal,stubble fields seemed to be bathed in pale cold sunshine,thick willow scrub along the river flamed with sharp and positive yellow leaves可以看出小说笼罩着一种懒散、萧条的氛围。在暗色调的背景下,把读者带到了一个人烟稀少、单调、闭塞、压抑、沉闷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孔桂英,2011:056)。但是在暗色调的背景下,作者使用了flamed,positive yellows这类暖色调词汇,有意突出女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即使生活在如此闭塞、压抑的环境下,伊莉莎也没有放弃对生活、对美的追求,同时暗示生活在狭小空间里的伊莉莎渴望外面的世界。

3.2 伊莉莎的情感、道德状态

文章中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描述伊莉莎的心路历程。在狭窄的菊花园侍弄菊花时,丈夫亨利在和男人们交谈着,伊莉莎时不时地望向丈夫,之后她也询问丈夫刚才和他聊天的男人们是谁。当丈夫看到伊莉莎在摆弄菊花时,他说At it again(又侍弄你的花了)(Steinbeck),言语轻蔑,显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当丈夫夸赞她时,她的眼睛一亮,很是开心。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伊莉莎渴望走进男性的世界,和他们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同时渴望丈夫亨利的关注。但当亨利说“真希望你能种些苹果树,然后收获‘大’苹果”,可见,在丈夫看来妻子的菊花长势虽好,但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不能带来财富,所以他希望妻子能种些可以带来财富,并象征财富的苹果树;而在伊莉莎的心中菊花是她的精神寄托,体现她对美的追求。伊莉莎与她种植的菊花是一体的。(胡华芳,2008)然而丈夫却不能理解。综上所述,伊莉莎在丈夫那里无法满足精神需求,得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不能进行深层次的精神交流,这也为后文中伊莉莎与补锅匠发生的事情做了铺垫。

补锅匠的到来打乱了伊丽莎的生活,使她本就不安于现状的心有了很大的波动。补锅匠的赞美或“花言巧语”欺骗了伊莉莎,使得伊莉莎前后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补锅匠的赞美使得伊莉莎以为找到了知音,觉得现在有人欣赏自己伟大的事业了。

菊花园是伊莉莎的天地,为了防止家畜糟践菊花,菊花园外有铁丝栅栏,把家畜挡在外面。其实,挡住家畜的同时,也把男性隔绝在了铁丝栅栏外。丈夫及补锅匠都是倚靠在栅栏外,没有进去。

后来,伊莉莎邀请补锅匠走进自己的菊花园,可见此时她发生了改变。她觉得她在男权世界里获得了关注,她热切渴望像补锅匠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但是,见到路边被丢弃的菊花,她的幻想彻底破灭。

综上所述,伊莉莎有着女性独特的细腻情感,她从属于丈夫,虽然文中她穿着男式的衣服,但这改变不了残酷的现实。在笔者看来,在那个年代,女性企图挣脱男性,或渴望得到男性的认可,结果只能是伤心绝望。

3.3 职业描写

伊莉莎是一个地地道道、勤恳本分的农家家庭主妇。他们家干净整洁,窗户细心擦拭过,连台阶上的擦鞋垫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干活时,她很是讲究,带着厚手套,免得弄伤手。在笔者看来,所有这些都表现了伊莉莎的特质——能干,细心,对生活充满激情,丝毫不亚于男性。

3.4 历史背景

20 世纪30 年代,美国社会受到主导性消费文化的深刻影响,传统的家庭关系中,金钱逐渐成为衡量人的价值的尺度,家庭成员之间不再看重对方的内在价值,而是把彼此定位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人的内在价值被逐渐剥离。(高稳,2014:57)所以,由此可以看出亨利会提到苹果,会提到伊莉莎“强壮”到杀死一只小牛,不管是苹果还是小牛,在亨利眼中,都是财富的象征,而他不会在乎只能观赏的妻子的菊花。在20 世纪30 年代,女性逐渐有了女权意识,这个时间也是和第一波女性主义浪潮吻合的。

4结论

通过对场景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由于长期得不到丈夫的关注,伊莉莎渴望平等,渴望自由。伊莉莎是当时美国追求平等与自由女性的缩影。在男权社会下,女性被当做是“家中的天使”,被看做是男性的附属品。但是,即使这样,也难以阻挡女性追求平等与自由的脚步。

参考文献

[1]高稳.论斯坦贝克《菊花》中的伦理困境[J].中州大学学报,2014(1):57-58.

[2]胡华芳.解读约翰·斯坦贝克《菊花》中的象征主义[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

[3]孔桂英.小说《菊花》环境、细节及夫妻话轮的寓意评析[J].长城,2011(2):56-57.

爱因斯坦语录 篇5

1、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

2、天才和愚蠢之间的区别就是天才是有极限的。

3、我喜欢旅行,但不喜欢到达目的地。

4、你要知道科学方法的实质,不要去听一个科学家对你说些什么,而要仔细看他在做什么。

5、科学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

6、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是无限,它包含了一切,推动着进步,是人类进化的源泉。

7、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8、世界上最让我难以理解的就是所得税。

9、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到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10、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11、如果我们知道我们在做什么,那么这就不叫科学研究了;不是吗?

12、态度上的弱点会变成性格上的弱点。

13、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14、法律本身并不能保证言论自由;要做到这一点,必需要所有的人都有着包容的心。

15、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16、上帝难以捉摸,但并不心怀恶意。

17、不要试图去做一个成功的人,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18、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19、原子能的释放并没有创造新的问题。它仅仅是把解决一个现有问题的工作变得更为急迫。

20、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21、生命会给你所需要的东西,只要你不断地向它要,只要你在向它要地时候说得一清二楚。

22、我用比相对论还多的脑力在量子论上。

23、一个物体的质量就是其所含能量的度量单位。

24、精神错乱: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作同一件事,而期待会有不同的结果。

25、哲学、艺术和科学,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人类的生活趋向高深,使它从单纯的生理存在中升华,并把个人引向自由。

26、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

27、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

28、不要努力成为一个成功者,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29、如果我的相对论被证明是正确的,德国人就会说我是德国人,法国佬会说我是一个世界公民。如果我的相对论被否定了,法国佬就会骂我德国鬼子,而德国人就会把我归为犹太人。

30、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

31、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绵力来为真理和正义服务。

32、每一个有良好愿望的人的责任,就是要尽其所能,在他自己的小天地里做坚定的努力,使纯粹人性的教义,成为一种有生命的力量。如果他们在这方面,作了一番忠诚的努力,而没有被他同时代的人践踏在脚下,那么,他可以认为他自己和他个人处的社会都是幸福的了。

33、如果我给你一个芬尼,你的财富增长而我的财富缩减,幅度都是一个芬尼。但如果我给你一点想法,尽管你有了新的想法,我却并没损失什么。

34、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不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努力和创造外表上是多么高超。

35、我绝对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财富绝不能使人类进步。

36、对真理的追求要比对真理的占有更可贵。

37、世间最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38、世界上,宇宙中,有多少难解的谜啊……还是抓紧时间工作吧!

39、真正使我感兴趣的是上帝创造世界的时候有没有别的方案可选

斯坦贝克 篇6

关键词:伊利莎 女性主义 矛盾性

一、前言

美国著名的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在世界文学史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脍炙人口,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以细腻的生态思想和独特的写作风格深深吸引了读者。

斯坦贝克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许多作品以他熟悉的社会底层的人们为主人公, 他在小说中描写的人物形象真实可信,表现了底层人纯朴、善良的品格。斯坦贝克在众多作品中塑造了不同的女性形象,《愤怒的葡萄》中的乔德妈和罗莎香、《人鼠之间》中的柯莱夫人、《菊花》中的主人公伊利莎等等。通过这些女性形象我们可以看出斯坦贝克对女性的态度充满了同情,又寄予了希望,斯坦贝克的女性主义意识由其可见。

《菊花》是斯坦贝克的短篇小说之一,它创作于1938 年, 描写了在加里福尼州萨利纳斯山谷的一个牧场里生活的一对夫妇的故事。女主人公伊利莎是一位勤劳能干的家庭主妇,和丈夫亨利在农场过着平淡的乡村生活,她热爱自然,在自家的花园里种植菊花,菊花在她精心打理下长得非常漂亮。然而伊利莎又是一个不安现状,渴望自由,向往外面世界,追求与男人平等的女人。一天, 一位自由流浪的补锅匠的到来,更加激起了她内心的这种渴望。补锅匠对菊花的赞美,使得伊利莎看到了实现梦想的希望。然而,当她看到被补锅匠丢弃在路边的菊花后,她的梦想破灭了。

在小说《菊花》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切和对女性追求与男人平等的厚望,但小说在描写主人公对理想追求的过程中,由女性意识觉醒,女性主义反抗到理想的破灭,在男权主宰的社会里无时不受到嘲讽和摧残,从这个故事的结尾,我们又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对女性追求理想时的那种挣扎与矛盾。本文通过对小说女主人公伊利莎前后不同的外部特征、言行举止和与她丈夫、补锅匠的对话揭示女主人公追求自由生活的渴望及其矛盾的个性,以此探讨斯坦贝克矛盾的女性观。

二、斯坦贝克的矛盾女性观在伊利莎身上的体现

(一)从伊利莎前后不同的外表特征来分析

我们知道,许多作品及作品中的人物描写都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斯坦贝克的小说人物虽然以男性居多,但他的作品也描写有很多鲜活的女性角色,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菊花》的女主人公伊利莎就是其中一个富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

小说《菊花》中的女主人公伊利莎一出现,作者就有这样的描写:“她今年35岁,脸庞瘦俏并透着坚毅,……她头上戴着一顶男式的黑帽子,拉得很低,……脚上是一双粗笨的鞋子,下面穿的印花裙子几乎全给那个大号的灯芯绒围裙遮盖了起来。围裙上有四个大口袋,用来放她干活时用的剪刀、泥铲……[1] 显然,在故事的开始, 斯坦贝克对伊利莎外貌和装束男性化的描写, 一个活生生的具有男性特征的女性人物出现在我们面前,从作者对女主人公外表特征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女主人公潜意识里希望自己像男人一样的生活,连平时的穿着打扮也在模仿男人,不满足自己作为女性的传统角色,敢于挑战男性,渴望与男人平起平坐。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斯坦贝克的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

然而,在小说里,因为补锅匠对伊利莎种植的菊花的赞美和欣赏,她的内心和外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者描写当时的伊利莎“……她站在卧室里的镜子前,端详着自己的身体。她收腹挺胸, 然后又转过头从肩膀上看镜子的后背。过了一会儿她开始穿衣服,……她穿上自己的新內衣,最精致的长袜,还有那件象征她的最美丽的裙子。她仔细地梳理着头发, 描眉,涂口红。”[1]这个时候的伊利莎从故事开头所描写的男性特征十足的种花能手变成了一位美丽漂亮的娇美女人, 从丈夫亨利的赞美之语也可领略到她的变化:“ 嘿, 伊利莎你真漂亮!”。作者这样的描写把主人公伊利莎的形象又恢复了女性的本颜——漂亮、美丽,也看出作者潜意识里存在着女人把自己打扮得漂亮、美丽取悦于自己的男人才是女性的本职,而不是到外面的世界与男人竞争,挑战男人,与男人平等。因此,通过作者对伊利莎前后不同的外表特征的描写,反映了伊利莎对她自己和对社会的复杂态度,打扮得像个男性体现了伊利莎希望自己在男权社会里得到认可和接受。然而,她也希望通过穿上代表她娇美的衣服来满足自己作为女性的心理。同时,我们可以感受到斯坦贝克的矛盾女性观:他既想通过小说女性人物的描写对女性精神生活进行关注,号召社会、男人要关注女性和帮助女性追求自由,争取平等生活,另一方面, 他对女性的彻底解放,女性在社会的崛起,和女性与男人在社会里有同等的地位又感到害怕。这种矛盾的心理体现了作者在描写女性追求理想的那种挣扎与矛盾。

(二)从伊利莎与丈夫和补锅匠的对话和举止来分析

伊利莎在花园里伺弄菊花时与她丈夫亨利的对话,亨利说,“你干活很有一手,你今年种的黄菊花中有的有十英寸那么大,真希望你去伺弄果园,也能结出那么大的苹果来。” [1]“或许我也能”。但是此时亨利却说“种花当然没有问题了,……”。丈夫的话,言下之意就是女人在家里干活、花园里种种花是没有问题的,到社会上像男人一样的工作就不行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她丈夫对她能力的不认可, 在男权社会男性对女性的歧视和压制。

在小说中,当伊利莎的丈夫与人成功谈成生意——把那30头菜牛按照他要的价格卖掉后,她丈夫很高兴的与她的一段对话:

亨利说“现在是周六下午,我们可以去萨利纳斯的一家饭店吃顿饭,再去看场电影,庆祝一下,你看怎样?”

“太好了,”她重复道。“真是好极了。”

亨利接着开玩笑说,“今天晚上有拳击赛,你愿意看吗?”

nlc202309021713

“不,”她紧张地说,“我可不喜欢拳击赛。”

“骗你呐,伊莉莎。我们去看电影。……”[1]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当男人高兴的时候,他可以带自己的女人到外面的世界,给予她了解外面世界的希望,但真正让女人参与到男人的世界,他是不愿意,也不准许的,因为亨利认为拳击是属于男人世界的。从中我们也理解斯坦贝克对女性的态度寄予了希望, 但他不能让她们的希望得以实现。这是斯坦贝克关注女性的局限性和他的矛盾女性观的表现。

伊利莎与补锅匠的对话中也再次地体现了他这种矛盾的女性观。小说中伊利莎与补锅匠的一些对话:

补锅匠说,“……我每年从西雅图走到圣地亚哥,再回来,总是不慌不忙。一趟大概半年光景,哪儿天气好我就往哪儿走。”

伊利莎说,“听起来很不错的活法。”……

伊利莎问“你就在马车里睡觉吗?”

补锅匠说,“就在马车里,夫人。下雨也好,天晴也好,我身上都不会湿。”

伊利莎说,“那肯定很棒,肯定美极了。我希望女人也能这样生活。”

“這种生活不适合女人。”补锅匠说。

伊利莎马上接着说,“你怎么知道? 你怎么能这样说?”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个对手可能会大吃一惊,我也能让剪刀锋利起来,我也能弄平小锅上的凹痕。我可以让你见识一下一个女人能干些什么。”

补锅匠说,“夫人,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每天晚上都躺在马车上,下面蜷缩着牲畜,这种生活太寂寞而且叫人害怕。”[1]

伊利莎与补锅匠的对话,体现了伊利莎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迈向自由生活的信心,可是补锅匠的回答又把伊利莎的这种自信彻底地毁灭了。由此可见,斯坦贝克笔下的女性人物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当女人处于弱势地位时, 她表现出不满与反抗以及遭遇到男性的压抑,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作者描写伊利莎给去年的菊花枝修剪的时候, 一边干活,一边关注站在拖拉机棚边上的三个男人。她那时候的神情和举止让我们不难感受到女主人公不但渴望与男人平等而且关注并想参与在当时社会认为的男人世界的活动。

在故事的结尾,由于伊利莎看到她给补锅匠的菊花被丢弃在路上时她的表现:她无精打采地坐在座位上,把大衣的领子竖起来,以免她丈夫看到她在轻轻啜泣。由此可见,无论是亨利还是补锅匠,仍然不可避免地把她看作一个没有被社会认可的角色,在现实生活中她的理想注定是要破灭的。从伊利莎与丈夫和补锅匠的对话以及举止来分析,作者对女性追求自由生活,争取与男性平等的生活的矛盾和局限的一面。

三、结语

小说通过对女主人公的外表特征和言行举止的描写揭示了女主人公追求自由生活的渴望及其矛盾的个性,也充分体现斯坦贝克对女性人物的深切关注与理解。小说《菊花》的发表,正是美国社会女权运动的刚刚兴起时期,当时的女性,她们的内心涌动着摆脱社会和家庭的束缚、争取自由的激情。但女性在社会和家庭都仍处于从属地位,她们与社会隔绝, 不被重视,她们的精神与生活是受到压抑和不被认可的。作者的思想受到当时社会现实的限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作者虽然关注了当时的女性的生活空间和状态,但是,作为男性他无法摆脱男权社会里的传统男权意识, 他的女性主义的反抗受到了限制。总的来说,一方面,斯坦贝克对女性精神生活关注,想通过文学作品来抒发对女性的同情和理解,并呼吁社会、男人要关注女性和帮助女性追求自由,争取平等自由的生活。另一方面, 他又害怕一旦女性解放出来,和男人平等,那么男性地位就会受到威胁。[2]所以,小说《菊花》的最后以悲剧性结局结束,由此可见,斯坦贝克对女性关注的局限性和矛盾的女性观。

参考文献

[1] 约翰·斯坦贝克,著.陈丽,译.菊花[A]//刘乃银,主编.《英语泛读教程》(1-4)教师用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87-392.

[2] 杨坤.欲说还休——从《菊花》解读约翰·斯坦贝克的女性观及其矛盾性[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5):131-133.

斯坦贝克 篇7

一、《伊甸之东》中的遗传决定论

小说中凯西、查尔斯、迦尔、阿布拉等人物是遗传决定论的典型代表。他们身上的恶或善在作品中多源自遗传的影响。

恶的遗传在小说中主要体现在凯西、查尔斯和迦尔身上。凯西和查尔斯对人类祖先该隐的恶的遗传可以通过三者共有的标志——“疤痕”看出。“疤痕”在《圣经》中是罪恶的象征。最初是在该隐因杀害自己弟弟亚伯而被流放之前,上帝为了避免该隐被人杀死而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虽然这个烙印是保护该隐的标志,但同时也是罪恶的象征。凯西和查尔斯身上也有来自刻意伤害或无意所致的类似的疤痕。在作者笔下,凯西具有猫一样的外貌特征,这种动物化的外貌正好为她兽化的行为做了铺垫。她一生数不尽的罪行皆由她被遗传的人性中的邪恶所致。查尔斯就是被遗传了人性中嫉妒之恶,以致他充满了恶劣罪行,他就是“该隐”的代表。无论从他们的外貌、心理还是行动上来看,他们都是恶的代表。疤痕作为邪恶的象征,与他们的外貌、心理行为密切联系,相互映射。

人的善是通过遗传得来的。小说中的人物阿布拉可谓是“天生的天使”,除了天使般的外表之外,更具有天使般的心理行为,尤其是她具有天生作为一位“好母亲”的能力,更加让人联想到遗传的作用。作为本该什么都不懂的小女孩,却能在初次见到被母亲抛弃的双胞胎兄弟面前,自然而然地扮演母亲的角色安抚这对可怜的孩子,她的善良和慈母般的关爱不仅温暖了亚当一家,更温暖了读者。如果恶可以遗传,那么阿布拉身上被遗传的就是人类的善。

然而,无论人类所遗传的是善还是恶,都说明遗传对人物命运的决定作用。小说中叙述者“我”介绍恶魔形象凯西时说:“我认为凯西·艾姆斯生来就有那种一辈子都在驱使或者逼迫她自己的倾向,或者说生来就缺少那种倾向。”(斯坦贝克,2004:81)人类善的遗传除了阿布拉,亚当也是个很好的例子,作者借用小说中中国仆人老李的话暗示了这一点:“他(亚当)没办法,迦尔。他天性如此,他只能这么办。他没有选择余地。”(斯坦贝克,2004:618)这充分表明了亚当天生正直为善的特点。无论是“性恶论”还是“性善论”,都可以肯定遗传对人物行为和命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二、环境决定论在小说中的体现

环境决定论在自然主义文学作品中表现为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决定作用。小说《伊甸之东》中,环境描写与整个故事相互衬托,对整个故事及人物命运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活在那里的人们自始至终没能摆脱环境对他们生存的控制,这种环境的控制作用主要包括自然和社会两大方面。

小说中两种典型山和水的描写,各自具有象征意义。小说伊始便细致描绘了塞利纳斯河谷两边的两座山脉——贾碧兰山脉和圣卢西亚山脉。两座山脉在河谷东西两面且各自特征鲜明,东面象征人性善的贾碧兰山脉充满光明,圣卢西亚山脉阴沉黑暗正是象征了人性的邪恶,两大山脉的特点及象征意义分别与故事中两大家族的命运相联系。勤劳善良的塞缪尔家族的光明历史与充满嫉妒和仇恨的特拉斯克家族的历史所形成的对比恰好与两座山脉的象征意义交相辉映。然而,正如圣卢西亚山总显得比贾碧兰山脉高大一样,在善恶的交战中,善总是处在下风。水的缺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悲剧的象征。在《伊甸之东》中,斯坦贝克对水的缺失的描写主要表现为干旱,而且干旱出现非常频繁。讲预示了后来发生的一系列悲剧,如凯西抛夫弃子、亚当的自我放弃、迦尔对弟亚伦的报复,塞缪尔及其女儿德西和其儿子汤姆的死亡等。在小说中,由自然环境中水的缺失映射出了人物悲惨命运的结局,烘托出了自然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决定性作用。

社会环境的描写除了是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之外,更隐喻了故事中人物的命运。《伊甸之东》的故事历史背景横跨几十年,从美国内战开始到二战爆发结束。这段时间正是美国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时期,农耕文明必然过渡到工业文明。代表传统农耕文明的亚当一直渴望寻找一片乐土建立自己的伊甸园,最终却因无法阻挡历史进步的脚步而以失败告终。这重悲剧性的结局既是故事的结局,又是作者构建“伊甸园”的田园式理想主义的破灭。他们都渴望到达希望之乡,寻求人性的纯朴和善良,可在农业文明必然向工业文明过度的时代背景下,这种田园式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正是《伊甸之东》的自然主义色彩。

三、独具特色的自然主义

斯坦贝克笔下的《伊甸之东》具有强烈而明显的浪漫主义成分和乐观主义基调,他的自然主义是糅合了浪漫主义成份和乐观主义基调的自然主义。小说中的浪漫主义不仅体现在故事人物的思想之中,更是作者意识形态的一种投射。两大家族中存在的浪漫主义思想给其命运带来了悲剧性的结局;他们的“伊甸园”之梦仅仅是他们各自的理想,与现实有太大差距。当现实与理想发生正面碰撞时,他们无法面对接受现实而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国学者苏索财在文章《约翰·斯坦贝克其人其作》中评价斯坦贝克的艺术风格时谈到:“斯坦贝克大部分小说属于现实主义的,但里面任有许多地方成功地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苏索才,1996:25)我国学者田俊武在总结斯坦贝克哲学思想时写道:“他(斯坦贝克)将目的论思想描述成一种心理投射,认为目的论者生活在由渴望、目标和梦幻组成的虚假世界里,他们的心理投射通过移植会遮掩并最终破坏现实。”(田俊武,2005:73)这是因为斯坦贝克的意识形态既有美国人性格中浪漫主义的影子,又受到海洋生物学家爱德华里茨基的目的论的影响,是一种别样的精神目的论。目的论者以理想的标准裁判并试图重造现实,而不是理解和接受现实。以上两大方面的因素共同左右他的创作和他对作品中人物的塑造。因此,《伊甸之东》中的浪漫主义因素表面看来似乎与其中的自然主义相冲突,但从以上两方面分析,二者最终是相一致的。

与浪漫主义手法在《伊甸之东》中出现的不可避免性相似,乐观主义基调的形成也是必然的。斯坦贝克别样的精神目的论及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促使他试图通过在文学作品中树立各种意识促使读者认识人类在世界上的地位。斯坦贝克在认识领域里形成了一种发展观的人类生物理论。这种属于自然主义范畴的理论,恰恰体现了他文学作品中的悲观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在文学作品中大多体现在人类不断完善自我的能力上,这就使他的自然主义小说不再那么悲观绝望而带有一丝希望。正如《伊甸之东》中大多数人物的命运虽以悲剧结尾,但读者仍能感到一种积极的力量和希望蕴含其中,即人类选择善恶的自由。由此可见,《伊甸之东》中乐观主义基调与悲观主义情愫的结合是作者无意识的选择,是当时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创作思想的自然流露。

四、结语

虽然《伊甸之东》是斯坦贝克晚年向道德主题转型的代表作,具有典型的自然主义特征,但如浪漫主义手法的应用,以及乐观主义成分的呈现阻碍了读者对自然主义因素的把握,以致被认为该小说的“结构松散”、“内容和主题表达相矛盾”等。但是从自然主义的角度解析,这些矛盾将得到协调。无论是从文本内容还是从作者的创作风格分析,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成分都加强了该小说的自然主义色彩,并对比加强了其独特的自然主义文学特色。

摘要:遗传决定论与环境决定论作为自然主义文学最突出的两大典型特征,在约翰·斯坦贝克的自然主义文学小说《伊甸之东》中得到了充分的阐释和论证。虽然该小说在阐述众多人物在选择与追求符合自己自由意识的伊句园与命运抗争时最终失败,但是小说中所流露出的浪漫主义和乐观主义成分不仅不与自然主义相冲突,反而对比加强了文本中的自然主义倾向,使小说具有独特的文学特色。

关键词:斯坦贝克,《伊甸之东》,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特色,乐观主义特色

参考文献

[1]Fontenrose,JosephJohn Steinbeck;An Introd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M].New York;Barnes and Noble,1963.

[2]Holman,C.Hugh.A Handbook to Literature[M].The Odyssey Press,Inc.Indisnapolis,1972.

[3]Levant,Howard.The Novels of John Steinbeck:A Critical Study[M].Columbia: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1974.

[4]Steinbeck,John.East of Eden[M].New York;Penguin Books,1979.

[5][法]左拉.实验小说论[M].见朱雯.文学中的自然主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6]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94-96.

[7]苏索才.斯坦贝克其人其作[J].外国文学(1),1996:22-26.

[8]田俊武,申美玲.目的论与非目的论一简论斯坦贝克的哲学观和创作[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3),2005:72-74.

荷斯坦奶牛 篇8

毛色黑白花或红白花, 皮薄有弹性, 各部位匀称, 头颈结合良好, 体躯长、宽、深, 肋骨间距宽、长而开张;胸深、宽, 背线平直;屁股长、平、宽;四肢结实, 蹄质坚实, 蹄底呈圆形。公牛头有雄相, 腹部大小适中。母牛头部清秀, 腹大而不下垂;乳房细致, 乳静脉明显, 乳房大而不下垂, 前伸后延, 附着良好, 乳头大小适中, 垂直呈柱形, 间距匀称。

2. 生产性能

一胎年产奶量7000公斤以上, 二胎以上年产奶量8000公斤以上;乳脂率3.6%;乳蛋白率3%以上;外貌特级, 泌乳系统优秀。遗传性能稳定, 不携带有害基因。

3. 繁育要点

配种时避免近亲交配, 近亲交配易品种退化。注意检查冻精的活力, 高的活力才能受孕。冷冻精液要求鲜精平均密度6亿个/毫升, 活力不低于60%, 精子畸形率不高于15%;冷冻精液解冻后活力不低于35%;每剂量解冻后呈直线运动的精子数不低于1000万个;解冻后的精子畸形率不高于18%;解冻后的精子顶体完整率不低于50%;解冻后的精子无病原微生物, 细菌菌落数每剂不高于1000个。冻精存放温度为-196℃, 液氮保存。注意奶牛发情观察, 适时配种是提高奶牛受胎率的关键。两个胎次之间的间隔控制在400天以内。初次配种的奶牛必须达到15月龄或375公斤以上, 确保奶牛的体成熟。成年牛配种必须在分娩后60天进行。

荷斯坦奶牛—甘肃类群 篇9

品种特征:甘肃荷斯坦奶牛体格高大, 体质粗壮。头长短中等, 颈粗细适中, 鬐甲较低, 胸较深宽, 肋骨开张, 腹大, 背腰平直, 中躯发育良好、尻部较长、宽、平、且方正。乳房及乳静脉发育良好, 除个别乳房下垂外, 一般形如箱状, 四乳区分布均匀, 乳头粗细、长短和距离适中。四肢不高, 粗而结实, 蹄趾良好, 肢势正直。全身毛色黑色多于白色, 并且花片分明, 整齐一致者占71.82%;成年母牛角形稍向外、向前、向上者占71.36%;角基玉石色, 角尖黑色者占91.67%。角形、颜色、质地均表现出一致性的特点。

品种性能:经过对兰州市5个点各10头, 共50头成年母牛的实际测定, 平均体高139.7厘米, 体斜长160.8厘米, 胸围206.9厘米, 管围20.7厘米。平均体重623.3公斤。2006年成年母牛全泌乳期产奶量达5 096公斤。兰州奶业集团饲养的成年母牛单产达到8 400公斤, 居国内先进水平。本次测定的50头成年母牛350天产奶量7 125.36公斤。据对290头成年母牛1~9胎产乳的测定, 平均乳脂率3.43%, 比重1.030, 乳蛋白率2.54%。甘肃荷斯坦奶牛性成熟年龄为14月龄左右, 初配年龄为18月龄左右, 一年四季均可发情配种, 发情周期21天, 妊娠期278.22天。母犊出生重一般为36~42公斤, 断奶体重一般为120~130公斤, 哺乳期日增重为600~850克, 断奶后犊牛成活率达98%以上, 犊牛死亡率小于3%。

品牌人——贝克汉姆 篇10

如果说作为球员, 贝克汉姆正在老去, 而作为产品的贝克汉姆却并非如此, 足坛上这个最为成功的品牌, 如今正规划着漫长的“后半生”。品牌背后的这个男人, 1975年出生于伦敦东北边缘的莱顿斯通, 父亲是一位煤气装配工, 母亲是理发师, 两人都属于劳动阶层, 是满怀抱负的“东区伦敦佬”。后来, 他们离开伦敦东区, 来到了艾塞克斯郡的郊区。

贝克汉姆年幼时不善言辞, 学习成绩也不太好, 但痴迷于踢球, 人们能在当地的蔡斯路公园里看到他连续数小时独自练习颠球。在周六的晚上, 其他10来岁的孩子们会到当地店铺里买苹果酒喝, 而他却坐在家里观看电视转播的球赛。他连续4年在艾塞克斯同年龄组1500米比赛中夺得冠军, 并多次在越野赛跑中胜出。他后来的教练们感到疑惑:这位魅力男孩怎么会成为一位善于作秀的人物?不过, 他向来是一个能吃苦的人。

16岁那年, 贝克汉姆加盟自己心仪的曼联队。21岁时, 在1996~1997赛季的开幕战中, 他以60码开外的一记破门, 向整个英国宣告了自己的到来, 他的形象也从此铭刻人心。

几个月后, 他遇到了未来的妻子维多利亚——当时她是辣妹乐队中的“时髦辣妹”。用贝克汉姆自己的话来说:“我当时是一个球员, 但那时候和维多利亚相比, 却什么都算不上。”

他们的初次相见似乎是经过编排的, 以提升双方的品牌, 这种情况颇具代表性。维多利亚当时的经纪人、现在也担任贝克汉姆经纪人的西蒙·富勒建议她去看他的比赛。吉米·伯恩斯在《贝克汉姆在西班牙》中写道:“维多利亚后来讲道, 富勒当时的想法是让她甩掉当时的男友斯图亚特, 另寻一位知名人士, 比如说一位足球运动员。”

这个办法奏效了——两位明星坠入了爱河。作家朱莉·布吉尔称他俩是“异性恋的啦啦队长和特使”, 两人生下了三个儿子, 他们都是贝克汉姆品牌的代言人。

富勒和贝克汉姆夫人将这一品牌掌握在手中。贝克汉姆的身体也成了一件不断演变的艺术品:是发型师、纹身师、足球经理、服装设计师和他夫人的作品, 维多利亚没完没了地重新替他设计, 就好像他是个玩偶。热衷于显示自身魅力的贝克汉姆, 生来就注定要成为名人, 正如他的前队友瑞恩·吉格斯开玩笑所说的那样:“自打我认识他以来, 贝克就没变过——他一直就是个花里胡哨、百无一用的东区伦敦佬。”

贝克汉姆夫妇是全球娱乐圈里的明星, 他们的存在, 就像是安迪·沃霍尔的网印作品获得了生命。这位富有的足球明星代表着那种最简单的梦想——那是每个12岁男孩的榜样。8岁大的女孩们则都想成为维多利亚, 而英国成年人的态度则很矛盾——劳工阶层的一些人指责他忘本;中产阶级人士则嘲笑他拙于言辞, 以及他那副像是要被勒死似的尖嗓子。一位传记作家哀叹道:“他这一辈子也没说过一句有意思的话。”贝克汉姆, 这位平凡的天才, 成为了一个围绕当今英国庸俗化进行辩论的载体。

在1998年世界杯后, 这种诟病达到了极致。在那届世界杯上, 贝克汉姆在与阿根廷队的比赛中因报复性犯规被红牌罚下。英格兰队失利, 许多球迷都指责他。诺丁汉教堂外的一张标语宣称:“即便是大卫·贝克汉姆, 上帝也会宽恕他。”贝克汉姆本人则悲叹:“我想, 不喜欢我的人比喜欢我的人多。”他还在一个小黑本上记下了批评者的姓名。

但同事们喜欢他。一位曾与他共事的人表示:“他有那种天生的沉静。他从不吵吵嚷嚷、尖叫或大喊大叫。你所见到的大卫·贝克汉姆谦逊而温和, 尽管那个作为品牌的贝克汉姆很爱乱吆喝。”

他在国内的名声在逐步恢复, 而在国外却达到了最大的品牌知名度。就像玛丽莲·梦露或查理·卓别林一样, 贝克汉姆不哼不哈就达到了最好的效果, 他的魅力完全来自于视觉感受。非英语国家的人最喜欢他, 许多赞赏者主要是通过广告来认识他的。中国的妇女们将贝克汉姆供奉在桌面, 泰国有一间专为他建立的佛龛, 在东京还有巧克力做的贝克汉姆雕像。

这些东西里都不能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球员, 他在三届世界杯中的表现都令人失望。英格兰队另一位前任队长加里·莱因克尔将他排在“最伟大的球员”之后, “他不能与蒂埃里·亨利或罗纳尔迪尼奥相提并论, 不过他属于下一个级别。”贝克汉姆速度不够快、带球技术未臻一流, 也不是那种能够抓住刁钻角度的人。他左脚技术一般, 但他的右脚却能够踢出势大力沉的旋转, 当今无人能及。同样重要的是, 他没有沾染英国足球界那种酗酒自毁的传统。

凭借他的长相和品牌管理, 这些已经足够。电视系列节目“美国偶像”的创造者富勒已让一位出色的右前卫变成一个伟大的品牌。贝克汉姆的前队友认为, 贝克汉姆“在公共沟通方面从未出错。例如在上次落选英格兰队后, 他并没有大呼小叫。任何像样的公共关系顾问都会告诉他, 要通过足球、相貌及为人父的角色来为自己说话。这样他就不需要说太多了”。几年前在马德里的一次婚外恋, 是他这块品牌上的污点, 但现在这件事似乎已被遗忘, 目前贝克汉姆夫妇的财富估计已达1.12亿英镑。

他所属的俱乐部不那么擅长利用他的品牌。2003年, 曼联队放手允许他加盟皇家马德里, 因为他的名气让曼

联队主教练阿历克斯·弗格森感到厌烦。在皇马队公布他转会消息的当天, 球迷们争相购买他的新版队服, 但皇马俱乐部却没有现货可供出售。后来, 他又转会到洛杉矶银河队——这又是一次不错的选择:一个踢球更容易的联盟更适合他日渐老迈的双腿, 同时美国也是他们夫妇俩想要开发的新市场。

人文巴基斯坦 篇11

“清真之国”

巴基斯坦全称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巴基”意为“清真”或“圣洁”,“斯坦”意为“国家”或“地方”,因此,“巴基斯坦”按字义翻译,就是“清真之国”或“圣洁的地方”。巴基斯坦宪法明确规定伊斯兰教为国教,国家保障穆斯林能够依照伊斯兰教教义和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圣训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巴基斯坦建国之初,首都定在卡拉奇。当时,这座面临阿拉伯海的海港城市已初具规模。1959年阿尤布·汗任总统时,认为首都建在海边不安全,就暂时迁往拉瓦尔品第,同时计划在10公里之外建设一处永久首都,并取名伊斯兰堡、意为伊斯兰之都。1967年首都正式迁往伊斯兰堡。

巴基斯坦的国旗、国徽和国歌也同样地具有鲜明的伊斯兰教特色。它的国旗3/4为绿色,中央有一白色的月牙和五角星。国徽由月牙、星星、盾牌和花环组成。绿色、月牙和星星都是伊斯兰教的吉祥标志。国歌的歌词为:新月和明星,指引着我们前进的道路;我们过去的历史,现在的光荣和未来的希望,象征着真主的保护,真主是穆斯林信奉的惟一神。

巴基斯坦人除每天五次礼拜颂念真主外,言谈中常说“赞美真主”、“真主伟大”,以表示感激之意,连“开始吧”这样极普通的口头禅都要被加上“以真主的名义”,甚至“再见”也代之以“真主保佑”。难怪有人亦称巴基斯坦是“真主的土地”。

“死亡之城”

巴基斯坦是个年轻而又古老的国家。说它年轻,是因为它1947年才建国。但是,构成现今巴基斯坦这块地方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其实,代表巴基斯坦古老而灿烂文明的还是印度河流域文明,而“死亡之城”就是这一文明的佐证。

“死亡之城”的遗址在信德省卡拉奇东北290公里的地方,位于印度河西岸,地方语称之为“摩亨焦达罗”,意译为“死亡之城”。从遗址来看,城市的面积相当大,设计周密,布局合理。用阳光晒成的泥砖所建造的住宅、街市遗迹中,以称为“史兹帕”的庞大高塔为中心,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浴场、会议场所、仓库、水井、下水道等设施。出土文物中还有迄今尚未破译的文字、塑像、各种陶器及装饰品。与摩亨焦达罗相距约700公里的哈拉帕遗址位于旁遮普省东部萨希瓦尔市的西南郊,亦有同摩亨焦达罗大致相仿的城池。这两座遗址距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

多元混合而成的国语

巴基斯坦的官方语言为英语。官方文件、大部分学术著作,以及许多重要报刊均用英文出版。官员与知识分子通晓英语,就是店员、出租汽车司机、花工等劳动者也都会简单的英语。尽管英语的普及程度很高,但是作为官方语言的英语并不是国语。

巴基斯坦的国语是乌尔都语,此外,还有许多地方语言。巴基斯坦有四个省,每个省都有一种主要的地方语言,即旁遮普省的旁遮普语、信德省的信德语、俾路支省的俾路支语和西北边境省的普什图语。每省还有若干其他方言土语。

“乌尔都”是个土耳其词,意为“军营”,这是因为乌尔都语的出现与军队训练有着不解之缘。穆斯林在长达600年的统治中,曾在训练军队上碰到过困难。兵源来自各个种族,主要来自旁遮普省,他们使用的语言各不相同,于是便产生了用什么语言训练新兵的问题。当时的宫廷语是波斯语,而士兵来自穷人家,只懂家乡语,要学会波斯语绝非易事。乌尔都语以地方语言为主,同时吸收阿拉伯语、波斯语、土耳其语的词汇,士兵稍加学习就能使用,因此成了军营语言,到了公元1800年时,它取代波斯语作为行政语言,在当时的印度一些地方流行起来。在巴基斯坦独立运动中,乌尔都语作为民族语言得到迅速发展,并在巴基斯坦立国后成为国语,或称民族语言。

地理的统一性与社会的分化

巴基斯坦的独立,某种程度上说得益于宗教的同一,但是与宗教的同一性与地理的统一性同时并存的是巴基斯坦社会的分化。具体说就是既有山岳居民的封闭性,也有平原城市的都市化,还有残存的身分歧视观。

少数民族的部落位于山岳地带,居民过着原始的生活,以原始的经济形态维持最基本的生存。他们通常在溪谷中形成封闭而相对独立的社会,不过偶尔也会在相同的地理环境中出现若干部落共同生活的情形。

与上述情况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平原地区的都市生活景观。在很早以前,印度河流域的各个平原即已形成具有商业基础及农业基础的都市文明。这种都市文明具有高度的政治组织形式,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巴基斯坦现今的大都市,是20世纪以后才快速发展起来的,它们以阿拉伯海岸的城市卡拉奇为起点,逐渐向东北方向延伸。

都市文明的兴起却并未消除古老的印度教式的身分等级制度。身分的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如饭食、着装、语言及所从事的工作等。地位卑微的人也许喝水都要躲在一个旮旯里蹲着喝;地位相对低的部族头人要对比他地位高的大头人行摸足礼,等等。尽管如此,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亘古不变的家世及身份地位差别也正在逐渐消失。

中国古人心中的“西天”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巴两国人民就已经开始接触。世界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是历史见证。

售纯种荷斯坦奶牛品种肉牛 篇12

联系人:张先生电话:0350-6076125

手机:13509708173 15513232555

上一篇:风景园林设计课下一篇:中国经济防范危机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