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系统

2024-05-08

斯坦福大学系统(共12篇)

斯坦福大学系统 篇1

斯坦福大学是全球最早开展创业教学的学校,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典范,具有许多值得学习与借鉴的内容。斯坦福大学的创建者、著名实业家利兰·斯坦福在学校首次开学典礼上指出:生活归根到底是指向实用的,学生到此是为了让自己谋求一个有用的职业。当其他大学还局限于纯理论研究时,斯坦福大学就提出大学应该把知识转化为技术,把技术转换为生产力。正因如此,斯坦福为广大师生营造了一种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宽松自由的校园文化,而且这种创业生态文化已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

一、斯坦福大学生态创业教育体系特点

1. 丰富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丰沃的土壤

创业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创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中的特殊性,应与其他课程有所区别。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其具备丰富、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其创业教育课程特点主要表现为文理科有效结合、教学与科研有效结合、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效结合三个方面。斯坦福大学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爱好选择选修课程,且选修课程没有限制,可以超越文理。斯坦福大学对学生的基础课程也十分重视,甚至认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具有同等地位,同样重要。创业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专业课程,但在基础课程中,创业教育全方位深入其中。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视,几乎所有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均可学习有关公司创立与运行的课程,这种课程设置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创业教育的相关需求,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一举两得。

2. 多样的课外创业教育活动———充分的空气和水分

斯坦福大学充分重视创业教育,不仅体现在创业教育在整个课程中的所占比例,而且体现在正规课程之外。丰富多彩的课外创业教育活动是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斯坦福大学校园创业计划竞赛是斯坦福大学课外创业课程的重要体现,在整个竞赛过程中,获胜者可获得投资商的支持或投资,从而使学生在校园里可直接获得创业机会。此外,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还创建了一系列的创业教育俱乐部,创业教育俱乐部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还通过高科技俱乐部的建立将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与硅谷的科技精英、高科技环境有效连接起来,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创业教育俱乐部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如关于风险资本、创业投资等方面的俱乐部,这些俱乐部能使学生将在课堂内学到的创业教育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对学生创业教育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 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技艺精湛的园丁

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是斯坦福大学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以斯坦福大学著名的商学院为例,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每年申请MBA的人数过万,但录取比例仅为4%左右,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师生比率为1∶6。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斯坦福大学充分重视教师与学生的比率,为确保教学质量,严格限制录取人数。斯坦福大学的创始人斯坦福曾明确指出,斯坦福大学应充分重视教师质量,积极物色优秀教师,对于那些缺少真才实学的人是不能够留校任教、成为教师的。此外,还应指出的是斯坦福大学的教师极少是本校毕业的,校长约翰·亨尼斯指出,为了更好地了解其他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更好的避免近亲繁殖,斯坦福大学尽量招收外校毕业的硕士和博士来校任教,这使世界各地的优秀毕业生被吸引到斯坦福大学,从而丰富了校园文化。

4. 完善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温暖适度的阳光

斯坦福大学在创业教育上取得的巨大成功离不开其完善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为了对大学创业教育项目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韦斯特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即从如下几方面对大学生创业教育项目进行评估:传统教育课程,教师的研究成果,对社会的影响力,毕业生成就,创业教育项目的创新性,创立的新企业基本情况以及外部的学术交流等。在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过程中,创业教育评价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斯坦福大学对企业管理中的质量保证思想进行了有效借鉴,使创业教育不仅接受学院内部的质量审查与追踪评价,同时,接受学校的审查与评价,从而保证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项目的合理性。此外,由于创业教育具有长期性,因此,斯坦福大学通过对创业教育项目的追踪评价,从而获得创业教育项目实施的第一手资料,进而有效地反馈与改进。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斯坦福大学比较存在的问题

1. 创业课程结构缺少多元化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并未充分重视创业教育,且未将创业教育纳入到整个教学课程体系中,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均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这不利于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中的有效实施。与斯坦福大学不同,创业教育并未贯穿于学生大学的各个阶段,大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均在大四阶段开展,且创业教育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创业课程体系较为混乱。这种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不完善极易导致创业教育与学科脱离,学生无法通过创业教育课程获得丰富、广泛的创业教育知识、提升创业教育能力。此外,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尚未形成完善的创业课程体系,学校仅讲授其中一方面的创业教育内容,则创业教育课程无法实现体系化。

2. 创业教育缺乏实践环节

创业教育与基础教育不同,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业实践能力。因此,创业教育不应与实践脱离,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仅停留在课堂层次,教师主要通过讲授等方式开展创业教育活动,学生几乎没有参与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机会。极少数高校通过大学生创业园等途径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但往往由于资金、条件的限制,无法使学生广泛参与其中。这种缺乏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创业教育无法使学生真正体会创业教育的精髓,无法使学生提高创业能力,最终阻碍了我国创业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3. 创业教育缺少专业师资队伍

高校创业教育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作为创业教育教师,与普通高校教师具有明显区别,即创业教育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创业实践经验,且可将创业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效结合,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创业指导。由于创业教育对创业教育教师提出了要求,因此,创业教育教师不仅应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且应具备一定的创业实践知识,至少应有过创业经历,只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够使学生更加信服,进而有利于日后创业教育活动的顺利展开。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教师均由企业管理课程教师或就业指导教师转化而来,不仅理论知识缺乏,且创业经历与创业实践经验均较为缺乏,这样的师资队伍无法实现创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培养出的学生也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无法顺利创业。

4. 创业教育缺少社会支持体系

高校的创业教育是一个漫长、复杂的发展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支持。因此,政府部门、高校与企业等均应发挥应有作用,大力支持创业教育,使创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目前,我国政府、高校与企业尚未形成良好的配合,创业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从政府方面来看,政府虽然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了一定政策支持,如给予大学生创业贷款支持,但这些政策均具有短暂性与非普遍性;从高校方面来看,创业教育课程存在问题、创业教育师资存在问题、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存在问题,上述问题均无法为高校的创业教育提供有利支持;从企业方面来看,现代企业制度、人事制度与融资制度均未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优惠政策与有力支持。此外,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人讲究安稳、中庸,与具有较高风险的创业相比,他们更喜欢安稳工作。总而言之,社会支持体系的不健全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消极影响。

三、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

1. 丰富创业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创业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此,我国高校应转变创业教育思想,更新创业教育观念,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为目标对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进行设置。具体建议如下:首先,我国高校应充分重视创业教育的重要价值,将创业教育课程和基础教育课程、专业课程有效结合,上述三种课程不能独立存在,他们应相互贯通、相互融合;其次,学生不可能仅在大四一年的时间内掌握创业能力,因此,学校应提前开展创业教育、增加创业教育开设年限,使学生在大二、大三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创业教育影响,增强创业意识;第三,学校应重视综合性课程的设置,加强各科课程之间的高效融合,使各门学科互相渗透,拓宽学生知识面;第四,学校应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这些课程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具有一定针对性,做到重点分明。

2. 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重视学生创业实践

创业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创业实践课程,因此,学校不应该将学生封闭在学校内实现创业教育。学校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同外界企业合作,为学生搭建一个有效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从而使每位学生均可获得平等的创业教育实践机会,提升创业教育能力。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的实践课程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首先,高校应重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避免闭门造车、关门办学,应主动与企业加强合作和联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机会;其次,学校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这些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还应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第三,高校应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斯坦福大学顶尖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其培养的出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人员为美国企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也是斯坦福大学得到诸多企业青睐与支持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国高校应充分重视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将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业能力。

3. 创建高素质的创业师资队伍

斯坦福大学在解决创业教育师资问题中,除了通过学校培训等方式提升创业教育的教师素质外,还通过各种渠道吸引校外人才,使之加入到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中。具体建议如下:首先,我国高校应为创业教育教师提供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及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使教师不断丰富理论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掌握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经验,从而使其提升专业化水准;其次,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与个体差异性,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第三,高校应吸引各种创业教育成功人士到学校进行创业教学讲座,这些创业成功人士不仅可以壮大高校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而且他们具备的创业教育成功经验是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指明灯,对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4. 加强政府引导,全方位支持创业教育

我国创业教育的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创业环境与创业资金支持方面。首先,我国高校应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渗透到校园的各个地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创业教育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风险意识,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其次,发展与普及创业教育仅靠高校是无法实现的,政府机构与社会的大力支持是我国高校发展创业教育的重要保障,因此,政府应加大创业的扶持力度,降低部分创业项目的创业门槛或要求,减轻合作企业的经济负担,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大学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企业也应积极参与到大学创业教育中来,可通过设立创业教育资金援助等方式鼓励学生创业。此外,应重视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我国的创业教育课程应根据社会发展及时更新。

摘要: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已取得巨大成功,其在创业教育课程、课外创业教育活动、创业师资力量与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均较为完备,是全球范围内创业教育的典范,对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对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进行论述,分析我国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的经验启示提出具体解决对策,以期对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问题,对策,启示

参考文献

[1]荣沁瑜.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D].无锡:江南大学,2014.

[2]赵淑梅.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4,(11):17—20.

[3]熊华军,岳芩.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1,(11):67—71.

[4]张笑岩.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5]梁士朋.美国创业教育的研究及启示——以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为例[J].医学教育探索,2006,(6):493—494+497.

[6]郑刚,郭艳婷.世界一流大学如何打造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斯坦福大学的经验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4,(9):25—31.

斯坦福大学系统 篇2

参编人员:蔡

吉东波

田仲金

冯子宸

冯羿铭

吴剑锋

吉林大学学生工作部

2013-09

吉林大学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操作指南

一、综合测评系统说明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使用Sais系统的“综合测评”模块。参与测评的学生使用本人sais系统账号登录。用户名为:学生本人学号。密码系统默认:123。如遗忘可联系本学院辅导员老师,予以重置。

参与师评的教师一般指各年级辅导员老师。

各项测评指标打分区间均为60-100分(最低分不得少于60分)。学院管理员可由各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兼任,负责本学院综合测评系统各项指标的设计、确认及综合测评工作的推动。学院自行设置除净加减分外的其他指标系数。

学生工作部学生思想教育办公室负责全校综合测评系统的开启、关闭及各项测评指标系数区间设置。

二、综合测评系统具体操作

1.系统登录

使用谷歌浏览器登录http://sais.jlu.edu.cn,输入用户名、密码及验证码,登录。如辅导员账号密码有问题,请联系学生工作部修改。考虑到系统安全,系统暂不支持其他浏览器。

图1:Sais系统登录界面首页

2.综合测评分组管理

登录系统后,点击分组管理——添加分组。(见图2)

图2:Sais系统综合测评模块分组管理

分组管理分为互评分组、排名分组两项。(1)互评分组

互评分组,适用于学院系统测评初期,学生测评之前。设置完成后,组内学生可进行互评,非小组同学不能评价组内学生。一般互评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组。部分学院情况特殊,需要为不同专业的部分同学进行个性化分组(如某些实验班)。正常分组的,可在点击分组管理后——添加分组(见图3)。输入分组名称,选择“互评分组”,填写排序(排序为方便查看分组的排列,序号大的小组排名靠前),点击添加,分组成功。

图3:添加分组

添加分组完毕后,点击分组管理——互评分组,点击左上角“选择查看范围”,然后选择目标年级、专业、班级,进行分组学生选择。

按照班级进行分组的,可直接全选当前班级页面学生,然后在系

统底部的“系统分组”选项,选择前一步建立的分组名称,提交(见图4)。

因学生数量的多少不同,部分页面不能全部显示应分组学生,故在选择提交后,应继续点击“选择查看范围”,查看应选学生是否仍有剩余,如有剩余,请继续上一步操作,将全部应选学生纳入分组。每次分组必须在页面下方选择“系统分组”选项,避免误分组。

图4:选择分组学生

对于个性化分组的,操作基本上与按照班级分组一致。不同之处是需要在不同的“范围”选择。点击需要加入分组的学生即可。如匡亚明班,可在不同专业、班级选择分组学生。

分组结束后,可点击“分组管理”母菜单下的“分组管理”子菜单,查看分组情况,如有删改,可点击详细分组,进行部分组内学生删减。

(图5)

图5:分组成员删除

(2)排名分组

排名分组,与互评分组无内在逻辑关系,适用于学院系统测评后期,学习成绩导入以及综合素质测评全部结束之后的总成绩排序。

操作方法与互评分组基本一致。一般按照专业排名。部分学院低年级课程一致的,也可按照年级排名。有的特色专业和实验班需要进行个性化排名分组,参照互评分组的个性化分组即可。

各个学院内部各年级互评分组及排名分组可以不统一要求。根据各自需要建立不同的分组方式。

重要提示:分组完毕一定要认真的多次核对。如果分组有遗漏,已经开始测评后,补充添加的分组成员将不能参加测评,需要删除分组,重新建立分组,已经进行测评的结果不能保留。

3.进行综合测评指标系数设置。

点击“综合测评”——“学院设置”开启综合测评系统。详细指标由学院自行设置。

测评成绩权系数与学习成绩权系数之和为0.99。组评权系数+师评权系数+互评权系数+自评权系数=1。保证最高净加减分+测评成绩权系数×100+学习成绩权系数×100=100。否则会提示设置失败。

图6中的师评默认分值为测评开始过程中师评栏目每个学生测评位置的默认基础打分值。师评可在默认分值的基础上,直接修改师评分高于或低于默认分的同学分值。

设置师评默认分值项时,务必做好各年级的协调工作,以学院为单位,只能设置一个默认值,对各年级测评生效。一旦设置,再修改后仍默认第一次设置的师评值,修改无效。

学院管理员必须开启综合测评系统,才进行下一步的测评工作。

图6:Sais系统综合测评模块学院设置项目(系数学院自行设置)

4.学生进行互评及自评

以上设置生效、学院开启综合测评后,各年级参评学生即可登录Sais系统进行测评。本次测评系统设置了不参与互评的同学不能进行自评。测评指标依据系统提供的三级指标进行。满分均为100分。

各年级辅导员及学院管理员可及时点击“成绩管理”母菜单下的“评测结果”,查看“自评”栏目成绩,无成绩的学生即为未参加互评和自评。需及时通知同学在测评规定时间内进行测评。同时,为了方便查阅,仍可点击“选择查看范围”选项,按照班级查询未测评情况。互评成绩暂不显示,需要在阶段性测评工作结束后,系统后台运算产生。

图7:测评结果查看

5.师评

点击“成绩管理”母菜单下的“成绩管理”子菜单,录入师评成绩。满分为100分。在我们前面进行的“综合测评指标系数设置”项目中,为师评设置了默认分值。各年级辅导员老师在默认分值基础上进行调整打分即可。

师评成每页录入完毕,即可点击系统左下角的保存按钮。

图8:师评成绩录入

如部分年级师评基本一致,只有部分同学需要在基础分上酌情添加的,可使用简单的操作方式,不需逐一翻页查找。在“选择查看范围”右侧的区域内输入学生姓名全拼搜索,打分后提交即可。

图9:检索方式录入师评成绩

6.组评

组评采用线下进行的方式。各学院成立综合素质测评小组,可按照实际情况以班级、专业、个性化分组等形式设置。组评的小组设置不要求一定与互评分组、排名分组有必要的逻辑关系。

小组成员分别为组内成员打分,满分为100分。打分结束后,将组评的平均分上报学院,录入系统。录入操作与师评录入操作基本一致。组评无系统默认分,所有组评成绩必须逐一录入提交。

7.净加减分

净加减分线下进行。由辅导员老师负责酌情加减分。建议学生自主申报佐证材料,班级预审核材料,辅导员老师终审,加减分,录入系统。录入操作基本与师评、组评一致,所有加减分成绩必须逐一录入提交。注:学生净加减分佐证材料由各学院备案。

附:学生个人佐证材料申报表样表(供参考)8.学习成绩

因各学院成绩计算方式和科目有差异,故本次综合测评采取线下统计成绩的方式。要求成绩来源于教务处。各学院可到各自教学工作办公室导出,并按照各年级分别的标准确定课程范围及计算方法。系统要求为加权平均分。公示无误后,录入综合素质测评系统。录入方法同以上各环节。

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支持系统 篇3

基于此,建议针对高校临近毕业的大学生(乃至中专生、技校生)建立起就业信息支持平台,使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信息能够通过这一平台真实地反映并随时随地查找到。其中的核心是建立大学毕业生个人就业信息卡,此卡类似于养老基金卡,不受地域限制,长期有效。通过让毕业生持有这一信息卡,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持:

1.对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每年教育主管部门都要逐级统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信息,以期能对下一年的招生计划提供支持。由于信息偏差,一些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和学校在来年还在扩招,导致就业形势进一步恶化。建立高校毕业生信息卡,可以使毕业生就业信息变得透明、准确,从根本上杜绝高校虚报、瞒报等行为的发生。

2.对学生自身就业的支持。通过这一就业信息平台,没有就业的毕业生甚至已毕业的大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地查找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提高就业的针对性。

3.对国家乃至全社会人才开发的支持。自国家试行大学生毕业双向选择以来,无数大学生被撒到茫茫人海之中,多少年后,就连母校都不知道自己的学生到哪里、在干什么,更谈不上毕业后的持续支持了。通过这一支持系统就可以实时查找到毕业生的动态信息,为国家、社会对人才的使用与开发提供支持。

目前,借助于互联网和物联网,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支持系统在硬件及技术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建议教育部等政府主管部门尽快将大学生就业信息支持系统建设纳入规划并实施。

大学生就业预警系统分析 篇4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化教育, 伴随着高等教育入学率不断提升而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攀升。从2004年至今,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的基数已经非常庞大, 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和挑战。具体分析, 造成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首先, 高校扩招使毕业生人数不断壮大, 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数量形成突出的矛盾。再加上往年未就业的毕业生, 更是令毕业生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其次, 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高校热衷于开设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 同学们也趋之若骛去报考, 导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人数远远超出社会的消化吸纳能力, 而有些冷门专业少人报考, 更加剧了就业领域的失衡。

再次, 毕业生就业心理预期过高。很多毕业生都把北京、上海这些发达地区作为就业的首选地, 并热衷于进外企、大型国企、事业单位或者政府部门, 很多人宁可待业也不愿去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作。

最后, 人才市场发展不够完善。目前, 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统一的人才市场机制, 存在着地方保护、行业壁垒, 影响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面的拓宽。

二、大学生就业预警系统的含义

预警体系是对即将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 预先发布相关警告的一种制度体系, 通过科学的预警来增强工作的科学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达到信息的提前反馈, 为规避风险、防范风险于未然奠定坚实的基础。

就业预警系统研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的重要构成部分, 目前对这一系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相关成果较少。目前, 国内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预警系统还没有一个权威、标准的定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主要受宏观经济、人口结构、教育发展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影响, 因而应将各级政府、高等院校和就业市场统筹起来创建大学生就业预警系统。

我们认为, 大学生就业预警系统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政府、高校和就业机构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手段对高校整体以及各专业的就业状况和形势进行纵、横向的评估, 对毕业生未来的就业状况进行预测, 并根据警戒线发布就业预警。高等院校应该根据大学生就业预警系统的数据来科学设置学科专业、招生计划和教学内容改革, 在严峻的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 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三、大学生就业预警系统的主要内容

建立大学生就业预警系统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 需要政府、高校和新闻传媒协同合作, 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 国家层面的就业预警机制。这种机制主要包括形势预警与专业预警。形势预警就是国家有关部门要及时准确地更新发布高校毕业生人数和专业、学历层次等的分布情况, 对总体就业形势做出评估和预警。由于大学生的培养需要三到四年的过程, 所以, 形势预警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好长期和短期两方面的预警, 既要对年度的就业率、待业人数和就业缺口等进行准确分析, 也要对三五年内甚至更长时间内的就业形势进行科学预警。专业预警要求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毕业生就业形势分专业进行统计分析, 对高失业专业进行预警和调控, 促进高校专业设置的合理化。

第二, 高校层面的就业预警机制。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体不能被动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应该主动建立健全专业预警机制, 对本校学生进行年度的就业统计与跟踪, 对就业率较低的专业进行预警。同时, 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相关科研优势, 对国家的就业形势和经济发展形势进行预测, 有针对性地制定招生专业和招生数量。

第三, 传媒层面的就业预警机制。为了实现毕业生就业信息的畅通, 并引起全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视, 就需要预警信息渠道的畅通, 需要各种传播媒介的积极参与。我们既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期刊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介来传播就业政策和信息, 也要积极利用微博、手机等新媒体来为就业预警服务。

面对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预警系统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使高校的专业设置更加合理化, 以培养真正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摘要: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问题, 建立大学生就业预警系统已经刻不容缓, 其内容主要由国家、高校和传媒层面的预警机制共同构成。

关键词:就业预警,系统,分析

参考文献

[1]韩辉.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体系构建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 2011 (05) .[1]韩辉.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体系构建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 2011 (05) .

中南大学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篇5

实验一 MATLAB 中矩阵与多项式的基本运算 实验任务 1.了解 MATLAB 命令窗口和程序文件的调用。•熟悉如下 MATLAB 的基本运算:

① 矩阵的产生、数据的输入、相关元素的显示; ② 矩阵的加法、乘法、左除、右除; ③ 特殊矩阵:单位矩阵、“ 1 ”矩阵、“ 0 ”矩阵、对角阵、随机矩阵的产生和 运算; ④ 多项式的运算:多项式求根、多项式之间的乘除。

基本命令训练 1、>> eye(2)ans = 1 0 0 1 >> eye(4)ans =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0 1 2、>> ones(2)1 1

ans =1 >> ones(4)ans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 ones(2,2)ans = 1 1 1 1 >> ones(2,3)ans = 1 1 1 1 1 1 >> ones(4,3)ans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3、>> zeros(2)

0 0 0 0 >> zeros(4)ans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zeros(2,2)ans = 0 0 0 0 >> zeros(2,3)ans = 0 0 0 0 0 0 >> zeros(3,2)ans = 0 0 0 0 00 4、随机阵 >> rand(2,3)ans = 0.2785 0.9575 0.1576 0.5469 0.9649 0.9706 >> rand(2,3)

ans = 0.9572 0.8003 0.4218 0.4854 0.1419 0.9157 5、>> diag(5)ans = 5 >> diag(5,5)ans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diag(2,3)ans =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6、(inv(A)为求 A 的逆矩阵)>> B=[5 3 1;2 3 8;1 1 1],inv(B)3 1

1

ans =

0.6250 0.2500-2.6250-0.7500-0.5000 4.7500 0.1250 0.2500-1.1250

>> A=[2 3;4 4],B=[5 3;3 8],inv(A),inv(B);AB,A/B,inv(A)*B,B*inv(A)A = 2 3 4 4 B = 5 3 3 8 ans =-1.0000 0.7500 1.0000-0.5000 ans =-2.7500 3.0000 3.5000-1.0000 ans = 0.2258 0.2903 0.6452 0.2581 ans =-2.7500 3.0000

3.5000 -1.0000 ans =-2.0000 2.2500 5.0000-1.7500 7、>> p =[1,-6,-72,-27], roots(p)p = 1-6-72-27 ans = 12.1229-5.7345-0.3884 >> p=[2,3,6],roots(p)p = 2 3 6 ans =-0.7500 + 1.5612i-0.7500-1.5612i 8、(A 为 n*n 的方阵)>> A=[0 1 0;-4 4 0;-2 1 2],poly(A),B=sym(A),poly(B)A = 0 1 0-4 4 0-2 1 2 ans =-6 12-8

B = [ 0, 1, 0] [-4, 4, 0] [-2, 1, 2]

ans = x A 3-6*x A 2+12*x-8 9,、(conv 是多项式相乘,deconv 是多项式相除)>> u=[1 2 4 6 ],v=[5 0 0-6 7],conv(u,v)u = 1 2 4 6 v =0 0-6 7

ans =10 20 24-5-10-8 42

>> v=[1 2 4 6 ],u=[5 0 0-6 7],deconv(u,v)v = 1 2 4 6 u = 5 0 0-6 7 ans = 5-10 10、(点乘是数组的运算,没有点的乘是矩阵运算)

>> a = [2 5;3 4], b =[3 1;4 7],a.*b,a*b a = 2 5 3 4 b = 3 1 4 7 ans = 6 5 12 28 ans = 26 37 25 31 >> a = [2 3];b = [4 7];a.*b = [8 21];a*b %错误 a*b“ = 29;11、(who 可以看到你用过的一些变量,来了)

>> who Your variables are: A B a ans b p u >> whos Name Size Bytes whos 是把该变量及所存储的大小等信息都显示出 Class Attributes 2x2 32 double

B 2x2 32 double a 1x2 16 double ans 1x2 16 double b 1x2 16 double p

1x3 24 double u 1x5 40 double v 1x4 32 double12、>> A=[2 5 3;6 5 4],disp(A),size(A),length(A)A = 2 5 3 6 5 4 2 5 3 6 5 4 ans = 2 3 ans = 3 实验二 MATLAB 绘图命令 实验任务 熟悉 MATLAB 基本绘图命令,掌握如下绘图方法:.坐标系的选择、图形的绘制;•图形注解(题目、标号、说明、分格线)的加入;3 •图形线型、符号、颜色的选取 基本命令训练 1、>>t=[0:pi/360:2*pi];x=cos(t)+ cos(t*4);y=si n(t)+ sin(t*4);xlabel(”x 轴“);ylabel(”y 轴“);plot(y,x),grid;2、>> t=0:0.1:100;x=3*t;y=4*t;z=si n(2*t);plot3(x,y,z, ”g:“)

■15 i 0 5 0 05 1 1 5 2

3、>>x = linspace(-2*pi,2*pi,40);y=si n(x);stairs(x,y)4、>> t=[0:pi/360:2*pi];x=cos(t)+ cos(t*4)+ sin(t*4);y=si n(t)+ si n(t*4);plot(y,x, ”r:“);

xlabel(”x 轴“);ylabel(”y 轴“);

6、>>th=[0:pi/20:2*pi];x=exp(j*th);plot(real(x),imag(x),”r-.“);grid;text(0,0,”中心“);

5、>> th=[0:pi/1000:2*pi]”;r=cos(2*th);polar(th,r);title(“四叶草图”)270 四叶草图

7、>>x=-2:0.01:2;8、y=-2:0.01:2;9、[X,Y] = meshgrid(x,y);Z = Y.*exp(-X.A 2-Y.A 2);[C,h] = con tour(X, YZ);set(h,“ShowText”,“o n”,“TextStep”,get(h,“LevelStep”)*2)_ 1OS •I ,5 2 ■n.s o o.s 8、>>x = 0:0.2:10;y = 2*x+3;subplot(411);plot(x,y);grid;title(“y 的原函数”);subplot(412);semilogy(x,y);grid;title(“对 y 取对数”);丫的原画数 40----------1------------------------------------------1--------------------1--------------------1-----------------------------------------1--------------------1-------------------1--------

l| I p | il ■ | i| I 九 _____ 1-___ — ___ I ____ L ___ :…… :

___ J _

_______ L ___ u i| I |l I , il _-■」 “ j I ■I __ h-_____________ I I ■ Q 」 【 I 1

F I I I I II I I IT 10 1

□ 1 2 3 4 5 6 r 6 9 10 , 对 y 取对数 对弋观对数 subplot(413);semilogx(x,y);10 10 id 10 1lZ 10 w 10 10 40 20 0 对好对数 •掌握循环、分支语句的编写,学会使用 look for、help 命令

grid;title(”对 x 取对数“);subplot(414);loglog(x,y);grid;title(”对 xy 均取对数“);9、>>x =-3:0.3:3;bar(x,exp(-x.*x),”g“)实验三 MATLAB 程序设计 实验任务 1 •熟悉 MATLAB 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思路;

程序举例 1、>> f=[1,1];i=1;while f(i)+f(i+1)<1000 f(i+2)=f(i)+f(i+1);i=i+1;end f,i f = Columns 1 through 14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 377 Columns 15 through 16 610 987 i = 15 2、>> m=3;n=4;for i=1:m for j=1:n a(i,j)=1/(i+j-1);end end format rat1/2 1/3 1/2 1/3 1/4 1/3 1/4 1/5(分数格式形式。用有理数逼近显示数据)>>m=5;n=4;for i=1:m for j=1:n a(i,j)=1/(i+j-1);end end format rat a a = 1 1/2 1/3 1/4 1/2 1/3 1/4 1/5 1/3 1/4 1/5 1/6 1/4 1/5 1/6 1/7 1/5 1/6 1/7 1/8 3、程序中没有 format rat 命令时,如果上次运行结果没有清除,输出的结果就是上次运行的 结果!但是运用 clear 命令清楚之前的运行结果之后就会正常运行。

4、>> x=input(”请输入 x 的值:’);if x==10 y=cos(x+1)+sqrt(x*x+1);else y=x*sqrt(x+sqrt(x));1/4 1/5 1/6

end y

请输入 x 的值 :2 y = 2391/647 x=input(“请输入 x 的值:’);if x==10 y= fprintf(” 不在定义域内,请重新输入:

“);return else y=1/(x-10);end y 请输入 x 的值 :2-1/8 5、>> p=[0 0 0 1 3 0 2 0 0 9];for i=1:length(p), if p(1)==0,p=p(2:length(p));end;end;p

p = Columns 1 through 5 3

0

0 Columns 6 through 7

0 9

>>p=[0 0 0 1 3 0 2 0 0 9];p(p==0)=[];p

p =3

6、>> e2(500)

ans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

377 >> lookfor ffibno e2-ffibno 计算斐波那契亚数列的函数文件 >> help e2 ffibno 计算斐波那契亚数列的函数文件 n 可取任意自然数 程序如下(用法:

lookfor 关键词 在所有 M 文件中找 “关键词 ”,比如:

lookfor max(即寻找关键词 “ max”)

其实就和我们平时用 CTRL+F 来查找关键词”是一样的 而 help 是显示 matlab 内置的帮助信息 用法:

help 命令,比如 help inv,作用就是调用 inv 这个命令的帮助)

程序设计题 用一个 MATLAB 语言编写一个程序:输入一个自然数,判断它是否是素数,如果是,输出“ It is one prime ”,如果不是,输出“ It is n ot o ne prime.”。要求通 过调用子函数实现。

最好能具有如下功能:

①设计较好的人机对话界面,程序中 含有提示

性的输入输出语句。

②能实现循环操作,由操作者输入相关命令来控制 是否继续进行素数的判断。

如果操作者希望停止这种判断,则可以退出程序。

③ 如果所输入的自然数是一个合数,除了给出其不是素数的结论外,还应给出至少 一种其因数分解形式。例:输入 6,因为 6 不是素数。则程序中除了有“ It is not one prime ”的结论外,还应有:“ 6=2*3 ”的说明。

function sushu while 1 x=input(” 请输入一个自然数 “);if x<2 disp(”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 “);Else if isprime(x)==1 disp(” 这是一个素数 “);Else disp(” 这是一个合数,可以因式分解为:

“)for n=2:sqrt(x)if rem(x,n)==0 num3=x;num1=n;num2=x/n;disp([num2str(num3),”=“,num2str(num1),”x“,num2str(num2)])End End End

end y=input(” 是否继续判断?继续请按 1 ,按任意键退出 :

“); if y~=1 break end end 实验四 MATLAB 的符号计算与 SIMULINK 的使用 实验任务 1.掌握 MATLAB 符号计算的特点和常用基本命令;2.掌握 SIMULINK 的使用。

程序举例 1.求矩阵对应的行列式和特征根 >> a=sym(”[a11 a12;a21 a22]“);da=det(a)ea=eig(a)da = a11*a22-a12*a21 ea = 1/2*a11+1/2*a22+1/2*(a11 A 2-2*a11*a22+a22 A 2+4*a12*a21)A(1 /2)1/2*a11+1/2*a22-1/2*(a11 A 2-2*a11*a22+a22 A 2+4*a12*a21)A(1 /2)a=sym(”[2 3;1 5]“);

da=det(a)ea=eig(a)da = 7 ea = 7/2+1/2*21A(1/2)7/2-1/2*21A(1/2)2.求方程的解(包括精确解和一定精度的解)>> r1=solve(”xA2+x-1“)rv=vpa(r1)rv4=vpa(r1,4)

rv20=vpa(r1,20)r1 = 1/2*5 八(1/2)-1/2-1/2*5 八(1/2)-1/2 rv =.6894848260-1.689484826 rv4 =.6180-1.618 rv20 =.689484820-1.68948482 3 . a=sym(”a“);b=sym(”b“);c=sym(w=10;x=5;y=-8;z=11;A=[a,b;c,d] B=[w,x;y,z] det(A)det(B)A = [ a, b] ”c“);d=sym(”d“);%定义 4 个符号变量 %定义 4 个数值变量 %建立符号矩阵 A %建立数值矩阵 B %计算符号矩阵 A 的行列式 %计算数值矩阵 B 的行列式

[ c, d]

X

10-8 11 ans = a*d-b*c ans = 150 4.» syms x y;s=(-7*x A 2-8*y A 2)*(-x A 2+3*y A 2);expand(s)% 对 s 展开 collect(s,x)% 对 s 按变量 x 合并同类项(无同类项)

factor(ans)% 对 ans 分解因式

ans = 7*xA4-13*xA2*yA2-24*yA4 ans = 7*xA4-13*xA2*yA2-24*yA4 ans =(8*yA2+7*xA2)*(xA2-3*yA2)5.对方程 AX=b 求解 >> A=[34,8,4;3,34,3;3,6,8];b=[4;6;2];X=linsolve(A,b)% 调用 linsolve 函数求解 Ab % 用另一种方法求解

0.0675 0.1614

diff(f)%未指定求导变量和阶数,按缺省规则处理

0.1037 ans = 0.0675 0.1614 0.1037 6 . 对方程组求解 a11*x1+a12*x2+a13*x3=b1 a21*x1+a22*x2+a23*x3=b2 a31*x1+a32*x2+a33*x3=b3 >>syms a11 a12 a13 a21 a22 a23 a31 a32 a33 b1 b2 b3;A=[a11,a12,a13;a21,a22,a23;a31,a32,a33];b=[b1;b2;b3];XX=Ab %用左除运算求解(X=linsolve(A,b)%调用 linsolve 函数求的解)XX =(a12*a23*b3-a12*b2*a33+a13*a32*b2-a13*a22*b3+b1*a22*a33-b1*a32*a23)/(a11*a22*a33-a11*a32*a23-a12*a21*a33+a32*a21*a13-a22*a31*a13+a31*a12*a 23)-(a11*a23*b3-a11*b2*a33-a21*a13*b3-a23*a31*b1+b2*a31*a13+a21*b1*a33)/(a11*a22*a33-a11*a32*a23-a12*a21*a33+a32*a21*a13-a22*a31*a13+a31*a12* a23)(a32*a21*b1-a11*a32*b2+a11*a22*b3-a22*a31*b1-a12*a21*b3+a31*a12*b2)/(a11*a22*a33-a11*a32*a23-a12*a21*a33+a32*a21*a13-a22*a31*a13+a31*a12*a 23)7 . syms a b t x y z;f=sqrt(1+exp(x));

%求 f 对 x 的二阶导数 %求 f 对 x 的三阶导数 %按参数方程求导公式求 y 对 x 的导数 ans = 1/2/(1+exp(x))A(1/2)*exp(x)ans =-2*si n(x)-x*cos(x)ans =-3*cos(x)+x*si n(x)ans =-b*cos(t)/a/si n(t)三、SIMULINK 的使用

f=x*cos(x);diff(f,x,2)diff(f,x,3)f1=a*cos(t);f2=b*si n(t);diff(f2)/diff(f1)

diff(f)%未指定求导变量和阶数,按缺省规则处理

仿真图: 波形图: 其中: G i(R

0.14

实验五 MATLAB 在控制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实验任务 1.掌握 MATLAB 在控制系统时间响应分析中的应用;2.掌握 MATLAB 在系统根轨迹分析中的应用; 3.掌握 MATLAB 控制系统频率分析中的应用; 4.掌握 MATLAB 在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基本命令 1.step 2.impulse 3.in itial 4.Isim 5.rlocfi nd 6.bode 7.margin 8.nyquist 9.Nichols 10.cloop 程序举例 1.求下面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1.5 G(s)

t >> num=[4];den=[1 , 1 , 4];step(num , den)[y , x , t]=step(num , den);tp=spli ne(y , t , max(y))% 计算峰值时间 max(y)% 计算峰值 tp = Step Response 0.5 Time(sec)p m 1.6062 ans = 1.4441 0.18 0.16

2.求如下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X i 0 1 X i 0 u X 2 6 5 X 2 1

>> a=[0,1;-6,-5];b=[0;1];c=[1,0];d=0;[y,x]=step(a,b,c,d);Plot(y)

1,0 X i X 2 3.求下面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G(s)儿 >> num=[4];den=[1 , 1 ,4];impulse(nu m,de n)Time(sec)Response to Initial Conditions 4.已知二阶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e u p m A 0.25 0.2 0.15 0.1 0.05 0-0.05

L I 1-

r

-厂、、/ Impulse Response

c=[1 , 0] ;

d=[0];xO=[1 ,0] ; subplot(1 , 2,1);in itial(a , b , c ,d,x0)subplot(1 , 2,2);impulse(a , b , c , d):系统传递函数为: G(s)占 输入正弦信号时,观察输出 信号的相位差。

>> num=[1];den=[1 ,1];t=0 : 0.01 : 10;u=s in(2*t);hold on plot(t,u, ”r“)lsim(nu m,de n,u,t)

Real Axis

6.有一二阶系统,求出周期为 4 秒的方波的输出响应 2s 2

5s 1 ~2 s 2s 3 >>num=[2 5 1];den=[1 2 3];t=(0:.1:10);period=4;u=(rem(t,period)>=period./2);% 看 rem 函数功能 lsim(nu m,de n,u,t);7.已知开环系统传递函数,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并分析其稳定性

G(s)k(s 2)(s 2

4s 3)2

>>num=[1 2];den 仁 [1 4 3];den=conv(de n1,de n1);figure(1)-6 rlocus(num,den)[k,p]= rlocfi nd(nu m,de n)l L l ■ 匚一 L — C--------------------

---------

-r t r r

-10-8-6-4-2 4 6 Root Locus 0 2 2 2

0 0 2 2--CPXA vyanma n-8 2.5 G(s)Lin ear Simulati on Results1.5 e 0.5-0.5-1-1.5-2 Time(sec)p m

impulse response(k=55)

5

figure(2)k=55;num 仁 k*[1 2];den=[1 4 3];den 1=c onv(de n,den);[nu m,de n]=cloop(nu m1,de n1,-1);impulse(nu m,de n)title(”impulse resp onse(k=55)“)-1.5-1 0 200 400 600 Time(sec)800 1000 1200 5 5

0 05

0 0

o

--x 10 8!-------

impulse resp on se(k=56)figure(3)k=56;num 仁 k*[1 2];den=[1 4 3];den 1=c onv(de n,den);[nu m,de n]=cloop(nu m1,de n1,-1);impulse(nu m,de n)-2-4-6-8 L

0 500 1000 Time(sec)title(”impulse resp on se(k=56)“)1500 2000 2500

Select a point in the graphics win dow selected_po int =-2.5924-0.0248i 0.7133-3.4160-2.5918-0.9961 + 0.4306i-0.9961-0.4306i Bode Diagram 8.作如下系统的 bode 图 G(s)>> n=[1 , 1];d=[1 , 4,11 , 7];bode(n , d),grid on Frequency(rad/sec)s 1 s 3

4s 2

11s 7 9.系统传函如下 G(s)s 1 0.5s e(s 2)3 求有理传函的频率响应,然后在同一张图上绘出以四阶伯德近似表示的系统频 率响应 >> num=[1];de n=co nv([1 2],co nv([1 2],[1 2]));

w=logspace(-1,2);t=0.5;

ylabel(”gai n“);subplot(2,1,2);semilogx(w,p1,w,p2,”g--“);grid on;xlabel(”freque ncy“);ylabel(”phase“);10.已知系统模型为

求它的幅值裕度和相角裕度 >> n=[3.5];d=[1 2 3 2];[Gm,Pm,Wcg,Wcp]=margi n(n,d)

G(s)3.5 s 3

2s 2

3s 2 bode plot [m1,p1]=bode(nu m,de n, 2);p1=p1-t*w”*180/pi;[n 2,d2]=pade(t,4);nu mt=c onv(n2,nu m);den t=(c onv(de n, d2));2 freque xlabel(“freque

Gm =

1.1433 Pm =

7.1688 Wcg =

1.7323 Wcp =

1.6541

nyq uist(n, d1);hold on nyq uist(n, d2);nyq uist(n, d3);nyq uist(n, d4);Nyquist Diagram 80 |--------------------

--------------------[--------------------[---------

11.二阶系统为: G(s)n s 2n S S 令 wn=1, 分别作出 E =2,1 , 0.707 , C A 5 y

a 时的 nyquist 曲线。

m >> n=[1];d 仁 [1 , 4,1];d2=[1 , 2 , 1] ; d3=[1 , 1.414,1];d4=[1,1,1];Nyquist Diagram Real Axis 12.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_一-”—一 一-一_一_ ~-60

005

S S

2)

S S32

S S

v vr ra an nk ky ya a

14.一多环系统,其结构图如下,使用 Nyquist 频率曲线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16.7s(0.85s 1)(0.25s 1)(0.0625s 1)绘制系统的 Nyqusit 图, 并讨论系统的稳定性.>> G=tf(1000,co nv([1,3,2],[1,5]));nyquist(G);axis(”square“)13.分别由 w 的自动变量和人工变量作下列系统的 nyquisF 曲线:

m

G(s)1 s(s 1)>> n=[1];d=[1 , 1 ,0];nyquist(n ,d);% 自动变量 n=[1];d=[1 , 1 ,0];w=[0.5 : 0.1 : 3];nyq uist(n , d , w);% 人工变量-2-1-1.5-0.9-0.8-0.7-0.6-0.5 Real Axis-0.4-0.3-0.2-0.1 5 5

--0 0

S SI IX XA A

u u^ ^a an nT T9 9a a

G(s)

30 20 10 0

figure(2)[nu m2,de n2]=cloop(nu m,de n);impulse(nu m2,de n2);

>> k1=16.70.0125;z1=[0];p1=[-1.25-4-16];[nu m1,de n1]=zp2tf(z1,p1,k1);[nu m,de n]=cloop(nu m1,de n1);[z,p,k]=tf2zp(nu m,de n);p figure(1)nyq uist(nu m,de n)-2-1 Nyquist Diagram-0.5 0 0.5 Real Axis 1 1.5 1 0.5 s a 0 n g m-0.5-1-1.5 1.5 20 Impulse Resp onse-10.5969 +36.2148i-10.5969-36.2148i-0.0562 15.已知系统为: eanML—pm

-5-10-15 0 0.1 0.2 0.3 Time(sec)Nichols Chart 0.4 0.5 0.6-2 10 0 10 2

Open-Loop Phase(deg)Frequency(rad/sec)

G(s)s(s 1)作该系统的 nichols 曲线。

>> n=[1];d=[1 , 1 , 0];ni chols(n , d);16.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k s(s 1)(s 2)当 k=2 时,分别作 nichols 曲线和波特图 >> num=1;den=conv(co nv([1 0],[1 1]),[0.5 1]);subplot(1,2,1);ni chols(nu m,de n);grid;B

% n ichols 曲线 G subplot(1,2,2);2 g=tf(nu m,de n);bode(feedback(g,1,-1));grid;Nichols Chart koflr ea M^hnaaM

msuvesaB—

50

--

00

-270 Bode Diagram

90--

% 波特图 17.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分别确定 k=2 和 k=10 时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 d 仁 [1 , 3,2,0];n 仁 [2];[nc1 , dc1]=cloop(n1 , d1 ,-1);roots(dc1)d2=d1;n2=[10];[nc2 , dc2]=cloop(n2 , d2,-1);roots(dc2)ans =-2.5214-0.2393 + 0.8579i-0.2393-0.8579i ans =-3.3089 0.1545 + 1.7316i 0.1545-1.7316i 18.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X 1 4 3 0 X 1 1 X 2 1 0 0 X 2 0 u X 3 0 1 0 X 3 0

X 1

y 0 1 2 x 2

X 3

G(s)k s(s 1)(s 2)

试确定系统的稳定性。

>> a=[-4,-3,0;1,0,0;0,1,0];b=[1;0;0];c=[0,1,2];d=0;eig(a)% 求特征根 ran k(ctrb(a,b))ans = 0-1-3 ans = 3 实验六连续系统数字仿真的基本算法 实验任务 1.理解欧拉法和龙格-库塔法的基本思想; 2 •理解数值积分算法的计算精度、速度、稳定性与步长的关系;程序举例 1.取 h=0.2 ,试分别用欧拉法、RK2 法和 RK4 法求解微分方程的数值解,并 比较计算精度。

注:解析解:y(t).1 2t >> clear t(1)=0 ; y(1)=1;y_euler(1)=1;y_rk2(1)=1;y_rk4(1)=1;h=0.001;% 步长修改为 0.001 for k=1:5 y(t)y(t)y(0)2t y(t)1

t(k+1)=t(k)+h;y(k+1)=sqrt(1+2*t(k+1));end for k=1:5 y_euler(k+1)=y_euler(k)+h*(y_euler(k)-2*t(k)/y_euler(k));end for k=1:5 k1= y_rk2(k)-2*t(k)/y_rk2(k);k2=(y_rk2(k)+h*k1)-2*(t(k)+h)/(y_rk2(k)+h*k1);y_rk2(k+1)=y_rk2(k)+h*(k1+k2)/2;end for k=1:5 k1= y_rk4(k)-2*t(k)/y_rk4(k);k2=(y_rk4(k)+h*k1/2)-2*(t(k)+h/2)/(y_rk4(k)+h*k1/2);k3=(y_rk4(k)+h*k22)-2*(t(k)+h/2)/(y_rk4(k)+h*k2/2);k4=(y_rk4(k)+h*k3)-2*(t(k)+h)/(y_rk4(k)+h*k3);

y_rk4(k+1)=y_rk4(k)+h*(k1+2*k2+2*k3+k4)/6;end disp(” 时间 解析解 yt=[t“, y”, y_euler“, y_rk2”, y_rk4“];disp(yt)欧拉法 RK2 法 RK4 法 ”)时间 解析解 欧拉法 RK2 法 RK4法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0.0010 1.0010 1.0010 1.0010 1.0010 0.0020 1.0020 1.0020 1.0020 1.0020 0.0030 1.0030 1.0030 1.0030 1.0030 0.0040 1.0040 1.0040 1.0040 1.0040 0.0050 1.0050 1.0050 1.0050 1.0050

y(t)2Ry(t)y(t)0 在 0 t 10 上的数字仿真解(已知:

y(0)y(0)0),并将不同步长下的仿真结果与解析解进行精度比较。

说明:

已知该微分方程的解析解分别为:

100,yt y t 100cost(当 R 0)100e 2t c°s 仝 t 10 ^ e*s in 仝 t 2 3 2(当 R 0.5)采用 RK4 法进行计算,选择状态变量: 2.考虑如下二阶系统:

x 1 y x 2 y 则有如下状态空间模型及初值条件 x 1 x 2 x 1(0)100 x 2 x 1 2Rx 2 x 2(0)0 y x 1 采用 RK4 法进行计算。

>> clear h=input(“ 请输入步长 h=”);M=round(10/h);t(1)=0;y_0(1)=100;y_05(1)=100;和 y_05 分别对应于为 R=0 和 R=0.5)x1(1)=100;x2(1)=0;y_rk4_0(1)=x1(1);y_rk4_05(1)=x1(1);% 求解析解 for k=1:M t(k+1)=t(k)+h;y_0(k+1)=100*cos(t(k+1));y_05(k+1)=100*exp(-t(k+1)/2).*cos(sqrt(3)/2*t(k+1))+100*sqrt(3)/3*exp(-t(k+1)/2).*si n(sqrt(3)/2*t(k+1));end% 输入步长 % 置总计算步数 % 置自变量初值 % 置解析解的初始值(y_0 % 置状态向量初值 % 置数值解的初值

% 利用 RK4 法求解 % R=0 for k=1:M k11=x2(k);k12=-x1(k);k21=x2(k)+h*k12/2;k22=-(x1(k)+h*k11/2);k31=x2(k)+h*k22/2;k32=-(x1(k)+h*k21/2);k41=x2(k)+h*k32;k42=-(x1(k)+h*k31);x1(k+1)=x1(k)+h*(k11+2*k21+2*k31+k41)/6;x2(k+1)=x2(k)+h*(k12+2*k22+2*k32+k42)/6;y_rk4_0(k+1)=x1(k+1);end % R=0.5 for k=1:M k11=x2(k);k12=-x1(k)-x2(k);k21=x2(k)+h*k12/2;k22=-(x1(k)+h*k11/2)-(x2(k)+h*k12/2);k31=x2(k)+h*k22/2;k32=-(x1(k)+h*k21/2)-(x2(k)+h*k22/2);k41=x2(k)+h*k32;k42=-(x1(k)+h*k31)-(x2(k)+h*k32);x1(k+1)=x1(k)+h*(k11+2*k21+2*k31+k41)/6;x2(k+1)=x2(k)+h*(k12+2*k22+2*k32+k42)/6;y_rk4_05(k+1)=x1(k+1);end % 求出误差最大值 err_0=max(abs(y_0-y_rk4_0));err_05=max(abs(y_05-y_rk4_05));% 输出结果 disp(“ 最大误差(R=0)

最大误差(R=0.5)”)

err_max=[err_0,err_05];disp(err_max)

请输入步长 h=0.5 最大误差(R=0)

最大误差(R=0.5)

0.4299 0.0460 没运行一次程序,输入一个步长,记得可到相应的最大误差,将结果可列表如 下:

步长 h 0.0001 0.0005 0.001 0.005 0.01 0.05 0.1 0.5

F =0 5.4330 1.6969 1.0574 4.1107 6.6029 4.1439 6.6602 4.2988 差 最大误 X 10-10 X 10-10 X 10-10 X 10-9 X 10-8 X 10-5 X 10-4 X 10-1

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的探讨 篇6

作者简介:曾向昌(1957),男,汉族,副院长,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自控系统与教学研究。

摘 要: 毕业生就业率是评价高校办学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就业率只有量没有质的含义已凸显其局限性。因此,建立就业质量的定义和标准,在就业率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就业质量率的概念,其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就业质量 就业率 就业质量系统

中图分类号:G 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09)0300180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高校和社会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在这个时期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就业人数。教育部从1999年起开始公布部属院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随后国家把就业率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并向社会公布;2003年教育部又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将毕业生就业状况纳入高校评估体系,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毕业生就业率是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因此,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或影响了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对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用就业率来衡量高校的办学水平、判断教学质量,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已凸显其局限性。首先,从就业率的统计方法来看,就业率仅仅能够反映就业人数的比例或人数,是量的概念,并无质的含义,不能全面反映毕业生就业的真实状况。其次,就业率与教学质量、办学水平之间也没有直接的必然关系,然而却把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显然不合理,也不够科学。再有,从现有情况来看,把就业率作为招生计划、专业设置、课程建设、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依据,反映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就业率似乎成为一把多功能的标尺,但实际上它却不具备这么多的功能和标准,若用这把不规范的标尺作为一个体系评价的依据或参考标准,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偏差甚至会引起误导。因此,在就业率基础上,积极地探讨、研究就业质量的定义和标准,构建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其必要性、紧迫性以及重要性已充分显现出来。

一、 就业质量的分析

1. 就业率是就业质量的基础

我们要辩证地、历史地看待就业率的积极作用,应该说没有就业率就不会开创出今天良好的毕业生就业局面,没有就业率打下的基础,也就难以进一步研究就业质量。目前各高校初次就业率和总体就业率都很高,以广东为例,2007年初次就业率专科为87.55%、本科为90.66%,总体就业率专科为96.53%、本科为97.27%,同类院校和各类院校之间的差距不大,均在2%以内,若以此得出各类院校办学定位准确、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合理、人才培养方案科学、人才培养质量上乘这样的结论显然不真实,不准确,甚至会产生误导,这就需要我们在比较就业率的同时进行就业质量的评价。

2. 就业质量的定义

根据ISO9000标准,“质量”被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1]将其拓展应用到毕业生就业质量方面,可将就业质量定义为: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其接受的教育程度、所学专业、就读院校的培养目标以及毕业生就业意愿的符合程度。按此定义,毕业生就业质量可表述为:毕业生即将从事的工作与其接受的教育程度、专业和所就读院校的培养目标相适应,且符合其就业意愿。因此,就业质量与各高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教学质量以及毕业生就业态度等有密切的关系。

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无论是研究型、应用型还是技能型人才,其毕业生就业质量应与其确定培养的人才质量相适应,用“三个符合度”①的基本要点来理解,毕业生就业质量是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学校自身确定的培养目标符合程度的具体体现。

3. 满足就业质量的条件

根据就业质量的定义,就业质量应从以下三个条件进行判断:一是毕业生即将从事或获取的工作其准入条件与所学的专业或学历是否有必然的联系;二是毕业生的专业素质、职业技能、综合能力等能否达到确定的培养目标,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三是毕业生所表现出来的就业态度是否积极主动,是否较高的职业承诺,其满意程度怎样。

当三个条件均为肯定时,则满足就业质量的三个条件。可以对其作进一步的分析:

第一是衡量就业质量的最基本的条件。诚然,有些学生的专业与其就业的方向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其学历和经过高等教育培育出的综合素质能使其胜任非本专业就业质量的工作(岗位)要求,例如考公务员、自主创业等。

第二是指高校培养的学生能否实现所确定的培养目标,培养的质量能否能达到社会人才需求的质量标准。若毕业生的基础知识、专业能力、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等不能满足用人单位要求,则无法获得有就业质量的工作。这里要强调的是招聘单位的用人标准与该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培养质量相适应,因此用人单位的满意程度是捡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就业质量的关键。当招聘单位的用人标准低于本校的培养目标时,则条件二为否定回答。

第三是毕业生的就业态度对就业质量的影响。若一、二条件为肯定时,但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太高,对薪酬、福利、地域、环境、个人发展前景等均不乐观,或者说毕业生对所从事的职业、工作满意度不够,其就业态度就会犹豫不决甚至放弃,同样也无法获得应有的有就业质量的工作。

当一、二条件为肯定时,且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与实际就业值的差值又在20%之内,[2]则毕业生所表现出来的是较为积极主动的就业态度,并有较高的职业承诺,其工作态度、能力发挥以及工作稳定性均有较好的表现。在这种就业状态下,满足就业质量的三个条件而获得的就业岗位、职业应为有就业质量的工作。

4. 就业质量率的定义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评估指标为就业率。就业率被定义为:毕业生实际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应就业人数)的百分比。在研究就业质量时,为了便于与就业率比较和保持相同的物理量纲,将就业质量率定义为:符合就业质量定义、满足就业质量条件的毕业生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应就业人数)的百分比。比较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率的概念可知,就业率从量的角度,表达的是毕业生实际就业人数的比例,而就业质量率则从质的高度,表达了有就业质量的就业人数所占的比例。

二、 就业质量系统的构成

1. 就业质量系统的定位及基本思想

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全局性的工作,且系统应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操作性和准确性,系统的输入为社会人才需求目标,输出为毕业生就业状况。

毕业生就业状况应由就业量和就业质量构成。量是基础,质是高度,这个高度与就读院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密切相关,这是高校毕业生与一般社会人员就业状况最大的区别。在研究过程中就业量用就业率来表示,就业质量则用就业质量率来表达,因此,毕业生就业状况可由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率组成。为此可构建出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如图1所示:

2. 就业质量系统的组成

系统共有七个环节,各环节之间通过信息传递、综合、处理有机地构成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

第一是人才需求目标与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环节。高校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经校内外专家分析、研究、论证,预测发展趋势以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结合本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办学优势和特色而确定的。专业设置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综合性、交叉性和前瞻性,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而作出调整、改造、以拓展专业面向,增强适应性和应变性。

第二是教育、教学管理及实施环节。将教学管理、教学实施以及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工作和部门归到该环节内,此环节是培养目标的过程行为,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

图1 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

第三是教学质量环节。该环节的输出表示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已达到所确定的质量标准。重点大学、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各不相同,高水平大学的办学定位,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为目标,一般本科院校以培养知识面广、专业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高职高专院校则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尽管定位、目标不同,但对实现培养目标的追求却是共同的,各自都在努力,期望在更高程度上实现 “三个符合度”。

第四是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率环节。在系统中就业率有三条输入信息通道,第一条与教学质量环节输出连接,表示目前就业率当中有部分就业人数满足就业质量的条件;第二条则与教育、教学管理及实施环节输出连接,表明这部分就业率的就业人数达不到培养目标质量标准;第三条是与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环节输出连接的信息通道,表示这部分就业率的就业人数仅与所学专业有关。显然,第二、第三条通道的信息数据不能满足就业质量的条件,达不到就业质量的标准。

第五是在系统中就业质量率环节的输入是教学质量环节。就业率环节有一条连接就业质量率环节的信息通道,其作用是将就业率环节当中的含有就业质量部分回归到就业质量率环节。

第六是就业指导环节。该环节除具备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职能外,还需拓展以下功能:首先是按就业质量判断的第三个条件,毕业生所表现出来的就业态度是否积极主动,也是影响就业质量的问题所在。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要注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建立合理就业期望值的目标定位,[3]这对形成积极的就业态度,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是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形成就业质量分析报告,为教育、教学和管理部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和建议,对教学质量起积极的监控作用。

第七是教学质量监测反馈环节。该环节有两大主要功能:一是对已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质量监控。通过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评价,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能力、职业技能以及工作态度、协作精神等,综合、提取相关信息,并直接反馈到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环节,以及教育、教学管理及实施环节、教学质量环节;二是对社会人才需求变化作出快速的积极响应。人才的培养要适应国家、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在系统中教学质量监测反馈环节,将处理后的信息与人才需求目标环节进行比较,使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体系、课程开发、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作出积极的快速响应。

三、 就业质量系统的运行

1. 影响就业质量因素的分析

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从社会人才需求目标、培养目标、培养过程的工作状态到培养结果,以及毕业生就业价值观所表现出来的就业态度与就业质量的关联性进行了描述。由系统可知,共有三条数据通道影响就业率,说明现行就业率由三组数据组成,而影响就业质量的有两条数据通道,即教育、教学管理及实施环节和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环节输出,分别输入到就业率环节的第二、第三条数据通道,它们均与教学质量环节无关,只与培养过程或专业设置有关,均达不到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因此是影响就业质量的主要原因。

就业质量系统的理想状态是,就业率环节输入端的三条数据通道中,第二、第三这两条与教学质量无关的数据通道断开,即不存在这两条数据通道提供的就业人数,则就业率环节与就业质量率环节重合,此时就业率等于就业质量率,就业状况中的就业人数均为满足就业质量条件的人数。

一般情况下,各高校或多或少总存在第二、第三条数据通道的信息(就业人数),需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消除和严格控制达不到培养目标质量标准和只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就业人数,使从教学质量环节到就业质量率环节的第一条数据通道成为主渠道,使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率不断地接近或相等,从而达到不断提高就业质量的目的。

2. 就业质量系统的调节过程

系统的输入为经济社会人才需求目标,高校则根据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分析、研究、论证专业设置,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质量标准、能力要求等,这实质是整个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的目标定位,经系统运行后能够高度符合和实现这个目标定位,就业质量(高就业质量率)则是系统有机运行的结果,这是我们设定并且要达到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是一个跟随系统,紧紧跟踪学校已确定的目标,这一目标与社会需求、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是高度符合的,跟踪过程是系统的调节过程,其调节的作用是及时地纠正学校的实际工作状态与确定目标的偏差,最终消除这种偏差,使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目标定位高度一致,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与目标定位相适应。同时系统能够适应国家、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等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并作出积极快速响应,具体表现在高校对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专业结构、课程体系、职业能力培养等能自行调节,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四、 结论

第一,在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时,首先要建立就业质量的定义和标准。根据ISO9000标准对“质量”的定义,通过分析研究将其拓展应用到毕业生就业质量方面,本文提出了就业质量的定义和满足就业质量的三个条件。为了便于与就业率进行比较,提出了就业质量率的概念和定义。

第二,就业质量不仅仅是就业问题,更是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体现。就业质量是就业的高度,其高度与该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当同类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相近时,可具有相同的就业质量尺度,其就业质量可以进行量化比较。不同类型院校的就业质量能够从其就业质量程度的高低进行比较优劣。严格来说就业质量是一项动态指标,这是因为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个人能力会随之提高,其就业质量的标准也将发生变化,我们现主要研究的是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问题。

第三,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操作性和准确性,不同的院校主要表现在高考的生源素质、学校的办学定位和要实现的培养目标上,即表现在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的设定值上,但系统的调节过程,各校要实现确定的目标却是共同的。大学生就业质量系统为我们进一步定量分析研究就业质量奠定了基础。

注释:

①“三个符合度”是指:第一,学校确定的目标(学校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要求、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符合程度;第二,学校的实际工作状态与确定的目标符合程度;第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自定目标符合程度。

参考文献

[1]祝宝一.2000版ISO9000族标准通用教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5

[2]曾向昌.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关联性分析研究[J].高教探索,2007(02):110-112

[3]曾向昌.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与先就业后择业的辨证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5):132-134.

An Exploration on Constructing the System Evaluating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Quality

ZENG Xiangchang

(Guangdong Songshan Polytechnic College, Shaoguan, Guangdong 512126, P.R.China)

Abstract: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rate has been the focus of social concern and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for evaluating a university. However, as the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furthers, to evaluate a university’s management and teaching quality by means of its graduate employment rate is proved limited. Therefore, it is extremely significant to

construct definition and yardstick tha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quality, propose the concept of employment quality rate on the basis of employment rate, and systematically explore and research employment quality.

Key words: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quality; employment rate; employment quality system 

斯坦福大学系统 篇7

陈钰,女,1960年生。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博士后归国留学人员,曾任解放军总医院免疫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评审委员,日本免疫学会海外会员,博士生导师等职。现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兼任教授、中国科学院系统复杂性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2015年9月19日,在江苏科普日主场活动现场,解放军总医院免疫学教授陈钰深入浅出,从生活中的细节出发,结合临床案例,为现场听众作了一场精彩生动的免疫与健康科普报告。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免疫”这个词,很多人都将提高免疫力视作保护身体健康的“不二法门”,但是陈教授从事实出发,用科学告诉我们,有几类人群并不适宜提高免疫力。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句话又蕴含了哪些科学道理?在这场讲座中,陈教授为我们一一解答。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提高免疫力可以防止感染、少得病,从而保护我们的机体健康,是一件非常值得重视的事情。我们身边的很多人还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暂且不说这些提高免疫力的方式是否正确,提高免疫力真的是只好不坏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弄清楚什么是免疫力。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抵御细菌、病毒入侵的能力。为了对付病毒、细菌这些“坏蛋”,我们的身体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发展出了一个免疫系统,它是除了大脑之外的第二个识别系统。免疫系统就像是一个保护我们身体健康的“战士”,只要不是我们自身的东西,比如那些病毒、细菌等,当它们进入我们的机体后,免疫系统一旦识别就会发生反应,将它们毫不留情地“扫地出门”。

提高免疫力在某些情况下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传染病来袭时,免疫力好的人就不容易生病,很多人还需要通过种植疫苗来提高免疫力。还有肿瘤的治疗,在后期也需要提高免疫力。肿瘤治疗分为三大步:手术、放化疗、生物治疗。如果在前期的治疗中还有游离的癌细胞没有被消灭干净,就可以选择生物治疗。生物治疗就是先抽出一部分血,把淋巴细胞分离出来,在体外变成有杀伤能力的淋巴细胞,再通过静脉输回去。(相关内容详见2015年11期《肿瘤君,你要闹哪样?》)

看到这里,你也许就会急着得出结论:我们应该而且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来保护身体健康。“免疫力可以保护机体健康,但免疫力不都是保护性的,在特定情况下提高免疫力会惹出大麻烦。”陈钰教授这样说。

三类人群提高免疫力,无异于“自杀”

你知道吗?临床上有90%的疑难病涉及免疫系统,而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医生的治疗方式是抑制免疫力。有几类人群,不能轻易提高他们的免疫力,免得好心办坏事。

第一类,器官移植的人群。如骨髓移植、肾移植、肝移植等。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手术后避免人体免疫系统对移植的器官产生排斥反应才是重中之重。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免疫系统是一个识别系统,它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够识别出不是自己身体内的东西。医生为了防止免疫系统排斥移植的器官,就会使用大量的免疫抑制剂,这时免疫系统功能就会降低,虽然抵抗力降低了,但是我们的免疫系统就不那么敏锐,对“新来的”移植器官就不会进行“攻击”了。“这种情况下倘若还要提高免疫力,岂不是跟杀人没什么两样了?”陈钰教授提醒我们。

第二类,自身免疫病人群。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Ⅰ型糖尿病等。有些人的免疫系统不够健全,很容易识别误差,把自己的东西当成别的不好的东西,产生免疫反应,不断“进攻”,这时,伤害的就是自己的器官了。比如,我们在治疗红斑狼疮的时候使用激素,就是抑制免疫系统的。值得一提的是Ⅰ型糖尿病,如果有人出现尿频、突然暴瘦、容易疲乏、病态性口渴等预警症状,就要引起注意了。Ⅰ型糖尿病通常容易在青少年中发生,是血糖不正常的一种表现。有些青少年发烧之后,病毒感染了免疫系统,专门攻击并杀死胰岛细胞,没有胰岛细胞就不产生胰岛素,没有胰岛素人体就不能调节血糖浓度了,因此这类患者只能靠注射胰岛素调节血糖。这类人群的免疫系统攻击的是自己的器官,这时候增强免疫力,反而会加重病情。

第三类,过敏反应人群。过敏反应在临床上也叫“超敏反应”,正常人吸入花粉、吃蛋白质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过敏反应人群则不然,他们的免疫防御系统过于“高级”,只要是外来的东西,不管是不是病毒和细菌,都会起反应。轻则打喷嚏、咳嗽,症状类似于感冒;重则呼吸困难,甚至休克,有生命危险。过敏反应人群的免疫系统是不允许外来的东西进来的,一旦接触到就会起反应,攻击自己的组织,造成疾病。而且这种过敏反应通常不是局部的反应,一般都是全身性的。过敏反应的人群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有些人对花粉过敏,有些人对染发剂过敏,还有些人则对蛋白质过敏,甚至只要是手指头触碰到蛋糕也会引发过敏。还有的人对螨虫过敏,当然,正常人接触过多的螨虫也会过敏,引起瘙痒、躁动。这是因为长期使用的被褥,吸收了我们的汗液、分泌物、皮屑等,如果平时不及时清理,就容易滋生螨虫。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切断过敏原,不要接触让你过敏的东西,倘若症状比较严重,则需要就医,打免疫抑制剂,抑制肾上腺素。

以上三类人群,不要擅自提高免疫力。对他们而言,提高免疫力并不是一种保护,需要慎重。

锻炼+远离洁癖=健康之道

在大部分情况下,免疫系统还是在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的,因此科学地提高免疫力是必要的。我们在前面也提到了,有些人需要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但是有些人并不适合接种疫苗,那么,不适合通过接种疫苗以增强免疫力的人群在集体生活中该怎么办呢?显然,坐以待毙并不是上策。我们要通过适当的锻炼,增强免疫力。“为什么要锻炼身体?我们知道免疫系统是在体内的,但是我们的身体有第一道屏障。第一道屏障就是皮肤、鼻毛、睫毛等。身体特别好的人,第一道屏障的作用也会特别管用,比如呼吸的时候,鼻毛会挡住病菌,病菌不进到机体里,我们的免疫系统就不需要作用,歇着就是了。”陈钰教授风趣地说。

陈钰教授还特别指出,要防止洁癖,并且举了两个看似不合常理的例子:越是先进发达国家的人,过敏症状越多;越是爱干净的人,免疫力越不如不那么讲究的人。这是为什么?原来,生活在卫生条件较差地方的人和不讲究的人很容易遇到各种抗原,当抗原进入机体被免疫系统识别后,就会跟免疫系统“打仗”,打完仗后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个抗体就终生在体内循环,遇到的抗原越多,体内的抗体就越多。而生活在卫生条件较好地区的人和过分讲究的人则什么都没有遇到过,不容易产生抗体。有洁癖的人并不是免疫系统出现问题了,只是没经过训练的机体自然比不上经常“演练”的机体。大病来袭时,没有现成的抗体,就很难抵抗疾病的入侵。“跟打仗一个道理,兵贵神速,没有现成的抗体等着,再调兵遣将哪里还来得及。”陈钰教授这么跟我们形容,她还说,“洁癖,会危害免疫系统的进化。”其实这个道理可以用一句话来简单概括:“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我们也可以给它换上一个“高雅”一点的名称,“以洁癖妨碍免疫系统的训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以后可以不讲卫生,这一点还是需要注意的。

如今,我们的医疗技术越来越好,但是再好的技术也不能使损坏的机体恢复到原先的状态,因此,增强自身的抵抗力才是保证身体健康的根本之道。

知识链接

什么人不适合打疫苗?

创业型大学及创业生态系统初探 篇8

近年来,创新创业在我国日益得到重视,而大学作为新思想、新科技的培育者,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活动中,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院士发表了“如果复旦大学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按照现在提出来的概念,就是创业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就是复旦最好的榜样”的讲话。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随后,2008年4月1日,福建省委在国内率先提出要将福州大学建设成服务海峡经济发展的创业型大学。创业型大学已经成为我国大学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而什么是创业型大学、如何建立创业型大学则是目前需要明确的问题,麻省理工学院(MIT)及其提出的“创业生态系统(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给这些问题提供了值得参考的答案。

二、创业型大学及其发展历程

1998年,美国教育家伯顿·克拉克在其著作《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的转型途径》一书中,根据20世纪中后期以来欧洲一些大学的发展特征,提出了“创业型大学(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的概念。几乎在同一时间,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亨利·埃兹库维茨也根据美国大学的发展史给出了“创业型大学”的定义。他认为,判断一所大学是不是创业型大学要根据其使命,创业型大学的使命除了教学、研究外,还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体来说,一所创业型大学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大学自身作为一个组织具有创业性;大学的成员(教职人员、学生、普通雇员)一定程度上能转变成创业者;大学和周围环境的互动遵循创业模式。

创业型大学的形成需要以下五个关键要素:团体研究的组织;具有商业潜力的基于研究的创造物;开发出能够以受保护的知识产权形式将研究成果转移到大学以外的组织机制;大学拥有组建企业的能力;学术和商业因素整合入新的方式,如大学—产业研究中心等。这些要素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两次学术革命、三种大学类型的转化。

18世纪末以前,大学的主要职能就是传播知识和为少数关键职业提供训练,这样的大学是最传统的教学型大学。19世纪初,普鲁士教育部长威廉·冯·洪堡创建了柏林大学,赋予大学“研究”任务,实行“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原则。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自由地从事“创造性的学问”,大学注重在“发展知识”,而不在传授知识。这就是所谓第一次学术革命,也称为“洪堡革命”,研究型大学由此诞生。在美国,研究正式进入大学是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成立。该校的首任校长吉尔曼认为大学的目标是“最自由地促进一切有用知识的发展,鼓励研究,促进青年人的成长,促进那些依靠其能力而献身科学进步的学者们的成长”。在学校的管理中,他用足够的资金保证研究和学术成果的创作,高薪聘请世界上最优秀的学者。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影响下,到19世纪末美国已先后成立了一批以从事研究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的新型大学,这些大学把发展研究生教育作为首要目标,并创造出一种新型的集教学、研究于一体的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院。正是这些大学为美国积累了大量的科研人才,促进了美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由于实用主义与冒险精神的导引,美国一些研究型大学从一开始就孕育了学术创业精神。1904年,威斯康星大学提出“威斯康星计划”,培养实用性知识人才,派教师向社会提供专家服务,使大学走出了象牙塔。1906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两名教师研究了利用专利收入资助研究的可能性。随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都先后建立了对外转让、许可专利的技术转移机构,使大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需要的商品。但是,由于大学取得的大部分技术成果是由联邦政府投资的,因而联邦政府才是这些知识产权的所有人,大学向校外机构转移技术的行为并未取得合法地位。直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的单一领先地位遭到动摇,且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出现技术创新不足的问题,美国联邦政府才在80年代陆续出台史蒂文森—威德勒技术创新法、拜—杜法案、联邦技术转移法等一系列法律,将知识产权下放,促使大学的技术成果能顺利转移给产业界,减少产学合作或互动的障碍。此后虽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制度性反抗”,整个社会开始关注大学创业行为并提出了一些疑问,但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遵照拜—杜法案成立了技术转移组织,开始广泛参与到各种经济活动中,频繁而密切地与产业界联系,一批创业型大学在八九十年代浮出水面。

从20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的研究型大学大规模地向创业型大学转化,即被认为是第二次学术革命。这次学术革命的影响不只在美国和西欧,亚、非、拉美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围绕大学建立研究中心、孵化器、高科技园区等;在南非、印度以及台湾地区,每年都有大量基于大学研究成果的新产品或新企业诞生;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通过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合作,已经基本转型成功,成为创业型大学。创业型大学作为一种新的大学组织和功能形式正在向全世界扩展。

三、创业型大学与创新创业教育

创业型大学是在研究型大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术研究能力是其必不可少的要素。在创业型大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一股与之相互促进的力量,即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1947年2月,哈佛商学院MBA课程“新企业的管理”的开设,是普遍认同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开端。而这些新企业的产生可能源自二战时期。当时,美国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为盟军的胜利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战后,一些军用技术开始转向民用,这使创业活动繁荣起来,催生了大量的新企业。20世纪60年代,研究型大学迎来其鼎盛时期,大学创业活动引起争议,而创新创业教育也经历了一段停滞期。随着创业的重新兴起,特别是“硅谷”的崛起,创业教育迅速发展起来。到80年代末,已有300多所大学开设了创业管理类课程,但还主要局限于商学院,创业教育还主要是直接为社会培养创业型人才。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业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已臻成熟。到2003年,全球已有超过1500所大学开设了创业管理相关课程,有44种创业管理相关的英文期刊,200多个创业教育受捐赠点。进入21世纪,已经成熟的商学院创业教育正在走出园囿,进入医学、生物学、软件科学等领域,成为大学一般教育的一部分,使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泛大学”化,在学校就与各种创业资源充分结合起来,以新产品或新企业的方式为经济和社会提供服务。

四、麻省理工学院和创业生态系统

麻省理工学院一直是创业型大学中的佼佼者,1886年MIT就诞生了首家派生公司。波士顿银行199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当时已有4000多家MIT相关的企业。而在1996到2004年间,平均每年都有20家新创企业建立在MIT所有的技术之上。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MIT也长期处于“最佳”的行列。到今天,MIT已经拥有大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包括斯隆管理学院的18门商学课程,开放课程软件的8门创业课程,创业中心的35门创业课程,在医学院、生物学院、法学院等院系开设的创业相关课程和各种组织、学生社团主办的研讨会、讲座等。现在,MIT已经把这两个长处结合起来,将校内的创业相关课程、出版物、科研与创业项目和研究中心、学生社团等与创业相关的资源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辐射大学及其社区的创业生态系统,更加有效地促进了大学创业活动。

创业生态系统的提出,源自Katharine Dunn在2005年发表的一篇以“创业生态系统”为题的文章。她认为,MIT的创业教育和培训早已不再集中于斯隆管理学院,而是形成了数十个项目组织和中心共同在校园内培养创业精神的“创业生态系统”。但是对于什么才是创业生态系统,Dunn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MIT的其他创业相关组织和人员也没有对这一概念进行界定,而在硅谷、南洋理工大学等地,这一概念已经被广泛使用。根据这一概念的使用,可以确定创业生态系统的一些基本特征:是以创业型大学为基础的,还包括了该大学的社区,是该大学的创业相关的所有资源的整合(包括课程、技术、人力等)。从MIT的创业体系来看,其创业相关资源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是创业课程和师资。这一部分的资源是MIT创业人才产生的基础。包括MIT开放课程软件,一系列面向全世界大学员工、学生、自学者的在线免费教育资源,斯隆管理学院的师资、教育项目和学术研究项目,MIT提供的专业人员项目和行政人员教育,还有针对高中生的工程、创业与科学的初步介绍的夏令营,以及由不同领域的教职员工、研究者、学生组成的关注信息技术、营销、运营管理和研究、系统动态、统计等的“斯隆学院管理科学区域”。这些课程或组织很好地结合了MIT的创业教学和人力资源。

二是出版物和参考资料。这一部分是创业管理和技术资料传播的途径。《技术评论》杂志是MIT最主要的关于创新和技术商业化的杂志,分析新技术对企业及领导者的商业、经济、社会、政治影响;《斯隆管理评论》主要是对管理研究和实践的联结,也包括了创业管理的相关内容;《MIT知识产权办公室建议》向研究者提供关于知识产权的建议和回答问题;MIT“创新影响”研究是由波士顿银行经济部组织的对MIT校友创建的公司的研究,会对MIT创业对经济的影响作出统计;MIT的新闻办公室、MIT世界网站、出版社、图书馆,各研究实验室、中心和项目,各院系也都提供关于技术和管理的各种信息。

三是各项目组织和中心。这些机构是MIT创业活动开展的主要平台。MIT创业中心为学生、校友、教师等创业者提供设计和启动基于技术创新的新事业所需的内容、背景和联系;Deshpande技术创新中心帮助创业者与市场相联系,架起技术概念与商业化的桥梁,帮助新企业发现和资助新想法;MIT创业辅导服务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教育;Lemelson-MIT项目鼓励发明,为发明者提供全世界最高的单笔现金奖励;MIT技术许可办公室管理MIT、林肯实验室、Whitehead研究院开发出的各类知识产权,以及知识产权许可事宜和技术商业化;公司关系办公室的产业联系项目推动产学合作,促进MIT和创新驱动的公司之间的知识和资源交流;剑桥—MIT联合研究所由英国政府和私人企业资助,建立新型的学术企业;斯隆学院建立的数字事业中心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商务活动的领导,建立新的商业机会;斯隆学院和工学院共同组建的产品开发创新中心联系学术想法与产业经验;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发现、开发、制造和分销低成本高效率的诊疗方法或器械;资本网络为创业者或早期发明者提供资金、网络关系和教育;本地创新系统项目是一个国际研究伙伴项目。

四是学生社团。MIT的创业类学生社团都积极鼓励学生形成、实践自己的新想法并相互交流、建立支持网络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如MIT$100K创业竞赛为优秀的创业团队提供现金奖励,MIT创新俱乐部为师生提供交流平台并推动新思想的碰撞,MIT创业社会建立了一个对MIT相关新企业的创业支持网络等。另外还有MIT创业俱乐部、MIT科学与工程商务俱乐部、MIT技术联结、MIT技术与文化论坛等更注重技术创业、跨学科网络性质的组织。

以上都是创业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而该系统的形成并不只是以上资源的简单叠加。后两种资源可以说构成了MIT的一个创业核心区域,在这个区域中,创业活动最关键的要素创业人才和作为创业基础的技术通过上述组织迅速、紧密地结合起来。这些组织有的为创业提供理论研究和教育辅导;有的为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有的通过组织交流完善创业计划;有的充当大学与产业之间的中介;还有的已经形成网络组织,联结各种创业资源,囊括了多种创业支持功能,几乎成为了新企业孵化器。创业核心区还为创业教育和基础研究提供素材或建议,直接输出新创企业以及可以直接商业化的技术成果。

从整个创业生态系统来说,根据Dunn的归纳,MIT今天能够形成创业生态系统是有“基因”的。早在1861年建校之初,MIT师生校友就都遵循“动脑动手”的格言,努力将所学应用于现实世界。MIT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文化从该校诞生之初一直延续至今,且影响到整个学校,这也是MIT的项目组织和中心以及学生社团能够不局限于商学院而在全校遍地开花的原因。这种创业导向的氛围也促进了各个创业相关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使它们有机结合起来。

MIT的创业生态系统是包括了学校及其社区的,社区提供给MIT技术的需求信息和资金支持。MIT每年都可以获得大量的企业捐赠,还有联邦政府、州政府的拨款或研究基金。学校通过自身的运作也可以获得大量的资金收入,每年通过技术许可办公室的专利许可收费,MIT的科学家可以获得7.5亿美元的研究赞助金。校内的一些组织如Lemelson-MIT项目、MIT$100K创业竞赛等也提供鼓励创新或创业的奖金,有些组织对创业活动的评价还有风险投资机构介入,使优秀的创业项目还可以获得来自风投机构的资金。

总体来说,MIT可以被看作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创业氛围。MIT的基础科学研究产生了大量有商业化潜力的技术,其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了大批创业人才,各种创业相关的项目、组织机构通过校内信息的沟通使技术与人才以及外部流入的资金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创业核心区域,该区域就是各种创业活动集中进行的地点。这些创业活动可以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进一步的研究对象,完善基础研究,还可以形成新创企业或适合直接商业化的技术成果输出MIT系统,为社区提供服务,推动其经济发展,同时也从外界获得资金,使研究和创业能够不断地循环下去,形成真正可持续的创业生态系统(见图1)ㄢ

现在,MIT的创业生态系统还在不断地扩大,MIT成功的创业经验和雄厚的资金使其可以向全球扩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MIT已经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南阳理工大学等全球多所大学建立了创业教育合作关系;MIT创业中心已经启动了一个5万美元的全球新创企业研讨会,培训来自中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大学的相关人员,使他们能够运营自己的创业计划竞赛;MIT创业论坛在全球有24个分支机构,对其成员提供商学教育和建议。在有些拥有世界级的技术而没有多少创业活动的国家,如瑞士等,MIT将为他们的创业活动提供“食物和水分”(创业教育、创业精神培养和资金支持),使那里的“生命”(基于技术的创业活动)成长起来。

五、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时期,大学作为创新活动的主要单位理应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同时国家也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经济推动战略,大学推动的高科技创业将是这一战略的重点。MIT的创业生态系统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创业者和创业活动的培养范式,也是优秀的创业型大学的行为模式。当然,本文只是针对创业型大学和创业生态系统的初步探讨,我国的创业型大学应该如何建立,是否能够形成创业生态系统还有待更多的学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宝蓉:从萎缩到发展:创业型大学的崛起——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评述[J].煤炭高等教育, 2005 (7) .

[2]Etzkowitz, H.The Norms of Entrepreneurial Science:Cogni-tive Effects of the New University–industry Linkages[J].Research Policy, 1998 (27) .

[3]Ropke, J.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Innovation, Academ-ic Knowledge Cre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a Globalized Economy[Z].1998.

[4]Etzkowitz, H.The triple helix and the rise of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123rd Nobel Symposium of The Science-industry Nexus:History, Policy, Implications[M].Science History Publications/USA, 2004.

[5]王雁:创业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变革的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5.

[6]Dunn, K.The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J].Technology Re-view, 2005 (9) .

浅析大学校园道路系统规划设计 篇9

道路是沟通学校与外界的联系和校内各建筑之间互相联系的交通网络,道路是以组织和分散校园内的人流、车流为主要功能。校园的道路规划布局应以校园的交通组织为基础,根据校园的规模建设标准,所在区位及自然条件为依据进行规划。道路系统是校园的骨架,也是校园结构布局的决定因素[1]。根据道路在校园中的地位、交通特征和功能,可以分为:a)校园主干道指连接校门的道路;b)校园支道:指校园内各功能区之间的道路,直接连接各类建筑和公益设施等;c)专用道路:专供公共汽车行驶的道路,专供自行车行驶的道路,步行林荫道等。

1 道路交通组织

道路系统是校园脉络,校园要求宁静,需要良好的交通秩序,校园道路交通以不干扰教学、生活为原则进行组织[2]。校园内的交通大多采和人车分行方式,车行系统结合主要出入口和集中停车场布置,车行系统环绕校园各功能区之外,采用环线形的交通流线。机动车辆从校园主次入口进入校园,只能在尽端式的环线形的轴线大道停留,不进入教学区,汽车进入教学区,仅是出于消防,救护运送物质等的需要。同时应对机动车辆进行管制,禁止在校园内各功能区穿行。集中停车场则通常位于校园内次入口处,停车场采取嵌草铺装,增加绿色面积,提高绿化效果。校园内部建立完善、安全、舒适的贯穿校园的步行系统,联系校园内各功能区,并以此步行系统组织展示环境品质的空间序列。校园道路的3大系统满足了学校内部交通需要,又不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从而大大提高了大学交通的整体性,适应性有机性和安全性。

校园道路交通组织要重视校园道路的外部形象和内部结构,分析交通源、交通量、交通方式、道路情况、分析步行交通、人行交通流量在1天中不同时段的变化情况,考虑校园中的人—车矛盾,行走路线,人流来源,人行道的宽度与状况,步行距及步行感受的特点等内容。在保证校路畅通的基础上,进行校园道路的外部形象和内部结构的规划设计,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步行环境舒适度和景观需求,发展较多的步行道路空间是景观形态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

2 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道路的总体布局时强调道路的分级设置,以使车辆各行其道,避免校园内部功能区间不必要的车流穿行。校区内车行道尽可能不穿过中心区,而采用环形道组织交通,校园内部(尤其教学区的中心部位)只布置步行道,汽车停车场都应在外围,以免干扰教学区的使用[2]。道路设计应通过地形或种植使步行道与车行道分开,步行道路面平整,路面铺装不使用易滑材料。校园主干道红线宽度12 m~20 m,连接各功能区,各功能区内为道路红线宽5 m的支路。各功能区内部和之间通过直线步道网络相联系,体现高效和现代精神。各功能片区内部道路以步行为主,同时也考虑各功能区的动态交通组织,如突发性机动车辆进入以满足货运、消防要求。

2.1 人车分流设计

校园内人车分流设计一般采用平面分离,车行道环绕校园外围,通过尽端路与各功能区相连接,人行道路则在内部相连并与中心绿地和各种活动场所相联系(如厦门大学漳州新校区采用环状道路)。

2.2 人车混行设计

设计通过地形或种植使步行道与车行道分开,对校内道路的车行速度与路线加以控制,对道路空间的人行区域使用不滑材料加以铺装,并进行绿化和景观小品的设置,这样人车混行也可以做到不妨碍人性化生活环境质量(如聊城师范学院采用“T”状道路进行人车混行设计)。

2.3 停车场

停车场是车行道路空间的重要节点。机动车停车场宜分片相对集中布置在各功能片区及重要建筑物,如报告厅、体育馆等时间性强的开放场所的入口附近,根据需要配置相应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泊位。交通组织上的主要对外功能场所布置在入口周围,在入口附近设置较大型的交通集散地,余下的通过主各功能的环路进行疏散。教工生活区可采用住宅底层架空方式解决自行车及私家车停放;学生生活区则采用设置停车棚,适度集中停放,在教学区外围各入口均设置专门的自行车区;部分人流量大的建筑因地制宜,灵活结合建筑布局及绿化用地进行集中停放。

2.4 步行系统

据校园生活的行为特征,设置大量步行道、步行广场、步行平台,并连成网络,创造良好的步行环境,据调查分析得知步行系统的主要道路宽一般以5 m~6 m为宜,次要道路宽蕊3.5 m为宜。目前国外许多校园在教学中心区设置了步行街或步行区,日本青山大学原木校园步行街就是成功之作,校园步行街设置使人免除车辆的干扰,为人们创造1种自由自在的流动交往空间。步行街构成了校园的主动脉,两侧宜设置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如讲堂、图书馆、教室、学生活动中心及某些生活服务设施,这种人们相对集中的环境,有利于本学科和不同学科师生的相识和交往,步行街集聚大学各种设施的成长轴和联络大学各种活动的大学公共空间。

步行系统作为1种功能性的景观元素,具有实际的功能。直线道路象征高效、迅捷的工作,校园教学区内部步行道是联系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之间的便捷通道,以高效、迅捷为目的,遵循两点最近距离原则。弯曲的流线型道路则给人以流动、悠闲之感,是观光、闲步的意象;校园内部休闲步道,校园内的游园、亭、廊散步道及自然环境成为师生片段放松和休闲的最佳场所;休闲步行道路在设计上是流线型,与两侧的地形、草地、岩石树木及灌丛相结合,成为校园道路的有机组成。

3 校园道路系统规划建议

道路系统由校园干路、校园支路和步行道构成。校园环形道路布局往往是决定校园结构骨架的重要因素,道路是校园规划的骨架,校区主干道是联系校园各部分的主骨架,校区主干道规划时应对校区的主要人流学生、车流进行分析[3]。一般在外围布置汽车车行道,校内车行道尽量不穿过中心区,而采用环形道,内部(尤其是教学区的中心部位)只布置步行道,从而组成人车分流,功能明确的道路系统,避免干扰教学区的使用。校园环形干路以宽12 m~20 m为宜,连接校园主次出入口及功能区,环形干路有利于疏散消防和地下管线的闭合要求。校园支路宽度以8 m为宜,由环形主路呈枝状延伸到各功能区内部,校园次路原则上是禁止车行的,它是主干道与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联系的纽带,方便师生使用和完全疏散要求。步行道是供学生步行,联系教学单元、生活单元之间的主要交通方式,步行活动伴随着交谈、休息、等候、观望或阅读等多种活动,是一种动滞结合的空间,在步行道系统中,根据道路周围环境,创造出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创造学生和教工安全、舒适的室外活动空间。校园小径是供师生游憩观赏校园景观的林荫道路,符合园林景观设计要求,规划设计时大多宽度为1.5 m宽,一般多用曲线,路面在颜色、材料、做法、宽窄力求变化。

大学校园规模的迅速扩大对校园道路建设的需要十分迫切,随着大规模校园道路建设的展开,校园道路规划设计已成为大学校园道路建设过程中一项必须解决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国大学校园道路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方面,理论和经验存在不足,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和国内在校园道路规划设计及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取长补短,少走弯路,在正确的设计理念指导下建立自己的发展模式。

摘要:大学校园中,道路系统对校园安定与校园文化具有关键性的结构作用,对于校园总体布局,人流、物流的运输,信息的传递有决定性的影响。提出,大学校园的道路交通组织、大学校园中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方法。

关键词:大学校园道路系统,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李若旻.大学校园建设及校园外部活动空间建设初探[D].天津:大津大学,2005.

[2]蒋涛.大学校园环境改造的整体观[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1999.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系统思考 篇10

1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就业的起点

职业生涯规划, 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 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 结合时代特点, 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 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不少高校在学生毕业前夕增设职业规划相应课程或讲座, 进行适应求职需要的岗位培训和就业指导, 以期迅速提高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技巧和职业素质, 但这些应急措施缺乏系统性, 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效果不佳。根据大学生实际情况, 应该分阶段实施职业生涯规划。

入学阶段的职业规划:学生从一进校就对职业有所了解, 树立职业目标, 这会给学生成才增加新的原动力, 因为对职业追求的目标越高, 学习的动力自然就越大。在学生刚入校时, 应该邀请大学有关专家和教授给学生和学生家长介绍专业情况, 使他们对专业有了较深的了解, 促使他们树立职业目标, 使学生从大学生活的一开始就有较强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从而更好地把求职的压力转化成学习的动力。为培养新生的职业兴趣, 还可以请高年级优秀学生与新生进行交流, 请毕业生介绍其学习和工作情况。

学习中段的职业规划:大二和大三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阶段。大学行政机构的领导、专业教师等要形成一种整体的力量, 创造条件对大二、大三学生开展一系列活动帮助他们制定职业规划。从专业学习来看, 大学有关专家和教授应对本行业的发展作进一步介绍。从思想培养方面来看, 学院书记和学生辅导员需要结合各类活动做全面成材的专题报告和就业指导班会。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方面来看, 大学应该开展生涯规划的系列论坛, 模拟企业招聘等活动来进一步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出合适的职业规划。

就业前的职业指导:大学生违约问题历来就有, 反映了大学生在就业时的矛盾心态,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职业的认知不够, 不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盲目地跟风或者攀比, 最后发现工作并不适合自己, 又迫不及待地要毁约。因此, 为了让学生调整职业认知, 大学应该邀请相关行业知名人士为毕业生指点迷津, 以使学生正确定位自己, 对职业有深入的认知, 确立科学的职业选择, 从而降低违约率。

2 教学要围绕未来职业展开

大学生就业难是普遍的社会现象, 但另一方面, 企业找不到合适员工的现象也相当普遍, 究其原因是, 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不适应社会需求。因此, 有必要围绕学生的职业需求, 对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等进行调整和改革。

2.1 人才培养要凸显个性化需求

大学阶段的学习, 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这就要求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 专业选择要足够灵活。学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 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并加强对新设置专业的建设和管理, 把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二, 教学管理要柔性化。学校应遵循“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 完善监控与激励相结合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特别是要继续推进学分制管理模式, 通过学分制的实施, 加大教学管理制度的灵活性, 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使学生在全面成长的同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2.2 大力创新教学体系

创新教学体系包括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教学的创新和考核制度的创新等。

第一, 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内容改革体现在课程体系, 落实在课堂教学。要改变过去过分强调基础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做法, 教学内容上要实现跨学科知识的传授, 以此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 拓宽专业口径, 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第二, 教学方法创新。要以启发式教学为根本指导思想, 采用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思维, 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将以知识理解为重点的教学过程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分析、解决结合起来。第三, 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社会实践活动等。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验证性实验, 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要建立大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研究的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 把科研训练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让学生较早地在教师指导下参加科研,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 考核制度的创新。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和广大教师应增强对考试的科学性的认识, 改变过去考试次数多、考试时间较集中、考核形式单一、忽视考试的反馈作用、命题和评分不够规范等弊端。要改革考试内容, 减少死记硬背, 重点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及运用以及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并重, 体现课程教学大纲。

3 思政工作要发挥积极作用

大学思想政治工作涉及面很广, 包括党建工作和辅导员的日常辅导工作。思政工作对培养学生价值观人生观有着重要作用, 而就业与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密切相连, 因而, 必须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

3.1 思想政治教育要强化提高政治素质, 提升道德修养

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是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进程中参与、表达自我以及为社会贡献所表现出的政治能力。在素质教育愈来愈被凸显出来的今天, 部分学校教育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重智轻育、重知识轻能力的误区。诚信等传统道德规范、行为习惯的养成在现有教育中或多或少受到忽视。而这些已经成为阻碍部分学生就业的瓶颈。因此, 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引导学生认清形势, 辩证地看待就业问题。

3.2 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增强抗压能力

就业是一个充满选择与拒绝的过程, 学生在职业选择时, 会遇到一系列考试——面试、笔试、回答提问等等, 会遇到许多挫折和失败。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市场,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 由于专业素质、实践经历和心理素质的差异和不足, 导致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广泛出现, 如急躁心理、自负或自卑心理、依赖等待心理、从众心理等。如果不及时对这些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就业。

辅导员要成为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者, 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组织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 了解每一个学生, 真诚地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 尊重其人格, 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 帮助学生挖掘自身优势, 调整就业心态, 为每位学生提出恰当的建议, 引导他们走上与自身素质相符合的职业道路, 实现其人生价值。

3.3 思想政治工作要凸现引导学生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党建理论课中引入就业相关的指导思想, 加强对毕业生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我国提倡的支援西部计划、下基层就业、去欠发达地区就业, 这类就业趋势和模式, 与党的理论教育相结合, 使就业的指导思想更生动形象, 更直接地为学生认识和接受。

4 鼓励大学生创业以拓宽就业渠道

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严峻形势下, 不少应届毕业生开始考虑自给自足的创业之路。对于大学生通过创业实现自身的就业, 应本着积极鼓励和扶持的态度, 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都要提供相应帮助。

4.1 树立正确教育理念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 它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而且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学校在强调教学质量的同时, 要把创业教育纳入教学目标, 作为教学目标之一。首先要建立健全创业教育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 为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保障; 其次利用校园宣传, 积极开展与创业有关的文化活动, 营造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 培养学生独立、坚韧、克制、适应等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

4.2 深化教学体制改革, 促进创业教育与实践

第一, 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实践方式, 培养学生的参与、竞争意识, 以科学地选择职业。如实行弹性学分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允许有创造力的学生在其创业的关键阶段申请休学进入社会办公司;也可以吸收有创业前途的大学生以勤工助学的形式进入校办企业, 为他们的劳务输出和智慧输出搭设桥梁、铺设平台;学校在宏观上应对重点创业项目进行扶持, 并对大学生的创业设计、立项、论证、审核等给以指导和帮助。第二, 注重创业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重点拓展内容, 最重要的是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加大试验、学习和社会实践等教育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 特别应该提倡学校为学生在校园内建立创业产业园, 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够得到实践和锻炼。同时还应通过门类众多的课外活动和领域扩大学生社会实践, 把创业需要的知识、课程纳入到创业知识的教授, 将企业成长、成功收获等完整的创业过程教授给学生, 彻底改变我国创业教育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 重知识轻能力培养的问题, 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 切实提高创业者的综合素质。第三, 健全创业教育教学评估体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并逐步建立一支师德高尚、指导有力、梯队合作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是开展创业教育的一项紧迫的任务。学校可以通过和相关机构合作, 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或者选聘有成功创业经历的企业家或大学生担任创业教育教师等途径实现教师队伍的强化, 让学生感受创业体验、接触创业实际问题, 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4.3 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结合自身学科和专业特点设计课程体系, 既要考虑突出专业知识与技能, 又要兼顾创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实践, 使课程与课程有交叉、专业学习与创业教育相促进; 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来确定渗透的知识内容, 创业课程围绕创业构思、融资、创业营销、中小企业管理、财会管理等开设课程。

摘要:促进大学生就业必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 要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大学生就业的起点, 围绕未来职业需要开展教学改革,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针对就业工作需要展开, 鼓励大学生以创业为核心不断拓展就业渠道。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思考

参考文献

[1]吕红胤, 王勋, 有祥君.高校实施分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5 (4) :98-100.

[2]张培玉, 姚贵库.高校教学改革与学生就业趋向相关性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 :207-208.

[3]于凯.浅析高校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科教导刊, 2010 (5) :157-158.

斯坦福大学系统 篇11

关键词:网络技术开放大学问题措施

1. 前言

开放大学具有开放性、系统性、投入低的特点。我国开放大学的办学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并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学,所以在开放大学的建设中明确与普通高校不同的开放理念和办学策略。但是在建设中,开放大学面临着发展定位、质量标准、教学研究、教学团队、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如何利用自身网络办学特点,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成为我国开放大学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2. 开放大学存在的问题

2.1师资队伍短缺

虽然开放大学的建设和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和发展,但是在教师团队的数量、质量无法满足开放大学的实际需求,所以造成开放大学师资短缺的问题,师资资源短缺的具体表现为:首先,教师团队的数量不足,因为开放大学是面对全社会的各个阶层进行招生,所以导致开放大学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师生比例严重失调,造成教师团队的师资资源短缺现象严重,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其次,教师团队的教师数量不足,导致教师在各学科的配置不合理[1]。很多专业的学科缺少足够的专业教师,使教学过程难以落实,专业学科的建设难以展开。

2.2网络学习态度不正确

开放大学的教学方式是网络教学,所以开放大学的教学具有开放性,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做到自我约束,主动的学习。但是对我国某开放大学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每月的网络学习时间比例为7.5%,由此可见,学生对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教育形式并没有足够的认识,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态度不认真,浪费了资源,使网络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在实际的网络教学过程中,不能真正落实教学过程,虽然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一定的问题,但是实际上是教师的教学内容,讲课方式等,没有根据网络教学的特点进行组织、实施。所以导致教学成果和教学质量出现问题。

3.开放大学教学措施

3.1组建网络团队教学

针对网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组建一支基于网络的教学团队,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网络教学团队的建立,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开放大学师资缺乏、教师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同时可以改变学生对网络教学的态度,重新认识网络学习。所以目前我国的开放大学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并建立完善的课程考核制度,将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开放大学的教学目标[2]。首先,通过基于网络的视频教学软件,教师进行组织视频教学,并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实现与学生的互动。其次,落实教学过程,形成统一的教学观念,教学的内容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严格管理学生的考勤记录,教师要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并及时审阅批改,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网络互动交流,将教学课程全面实施到位。最后,设立考核机制,考核机制涉及教学的整个过程,按教学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段考核,并实施计分制度。将教学的过程与考核机制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开放大学真正发挥作用,服务国家和大众。

3.2转变学生态度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教学的对象,但是开放大学是以网络教学为主的,网络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主要方式,所以网络教学缺乏课堂约束,导致学生对网络教学产生懒散、消极的学习态度,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约束学生的课堂活动,成为开放大学网络教学中的难点。

为了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教学质量,开放大学需要对传统的教学形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首先,在制定教学的内容上,教师要根据所属专业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制作教学课件,以此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其次,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将分数制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适当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紧迫感,提高对网络学习的重视和学习效率。最后,教师通过组织课堂小组讨论,让学生对在课堂上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找到学习中的不足,同时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可以增加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学生对网络教育教学的兴趣,改变以往對网络教学消极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工作效率。

3.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开放大学的网络平台教学模式,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获得大量丰富的信息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但是网络教学缺乏实际的沟通和讨论,所以,开放大学可以针对不同专业,设立专门的校内交流网络平台,学生将实践和工作中遇到的专业问题,可以在平台进行讨论,教师根据出现率较高的问题,给出专业的解答[3]。学生通过平台的讨论和沟通,解决了实际中的问题。通过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和实践中,并将在实际中能够遇到的问题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专业的解答,从而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提高了对教学内容的实际利用率,同时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4.结束语

随着我国开放大学的建立和发展,开放大学的任务不断增加,为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建构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了再次学习和继续学习的机会。但是在开放大学的发展中机遇和挑战共存,所以为了促进开放大学的发展,需要加强对网络教学的建设,建立一站式的网络平台,不断开发符合教学内容的网络课件,遵照网络教学的规律,开发新的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我国开放大学自身优势,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志坚.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改革与创新[J].中国远程教育,2013,12(04):29-94.

[2]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一——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分类[J].现代教育技术,2010,4(07):59-112.

[3]赵建刚.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与考核模式[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1,5(04)30-163.

斯坦福大学系统 篇12

长期以来各大高校一直注重学生的党课教育培训, 但是学生多以专业知识为主, 无法全身投入。使之传统的党课培训效率不够高, 加之费时费力, 已经难以满足学校的需要。然而无纸化阅读和考试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和练习, 很好的克服以上的问题。如今移动便携设备迅速普及, 且智能化程度已经比较高, 为实现无纸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因此在移动便携设备上进行党课模拟练习、考试, 能够很方便的为学生的党课培训服务, 使学习得以更高效地进行, 这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面都是非常有利的, 这也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中, 作者依据安卓智能设备操作系统, 开发了一款大学生党课培训软件, 经测试和和推广, 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相关技术

1.1安卓系统概述

此平台主要运行于Android平台, 它是一种基于Linux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 主要使用于移动设备, 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作为一款开放式操作系统, 允许开发者使用多种编程语言开发安卓应用程序, 而不再是只用Java开发安卓应用程序的单一局面。从系统结构的角度来看, 安卓系统可分为三个层次。内核:为上层提供安全, 内存管理, 进程管理等服务;中间层:主要包含函数库和运行环境, 函数库提供Java语言的部分功能, 在库中提供的API能被安卓系统中的组件调用;应用程序框架:为开发者进行支持, 安卓程序员通过框架得以直接访问核心程序, 以及API, 从而简化程序设计工作, 提高编码效率。

1.2 MVC开发模式

MVC全名是Model View Controller, 是模型 (model) -视图 (view) -控制器 (controller) 的缩写, 一种软件设计典范, 用一种业务逻辑、数据、界面显示分离的方法组织代码, 将业务逻辑聚集到一个部件里面, 在改进和个性化定制界面及用户交互的同时, 不需要重新编写业务逻辑。MVC被独特的发展起来用于映射传统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在一个逻辑的图形化用户界面的结构中。首先, 控制器接收用户的系统应用需求, 并选择相应的模型对需求进行处理, 其次, 模型通过业务逻辑层对用户需求进行处理并返回结果, 最后, 通过视图对模型处理结果并显示。

二、客户端设计

系统分为两大部分, 分别为客户端的掌上党校和PC端的题库管理软件。本文讨论的客户端部分有用户练习模块、模拟考试模块、错题集模块、收藏模块、统计模块和题库更新模块, 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

2.1数据存储方式

由于题库文件需要在PC端整理编辑, 再上传到客户端, 如果选择传统的数据库存储方式, 操作将会比较复杂, 相对难以实现, 因此我们选择的是可跨平台、可扩展的轻量级XML储存方式。对xml的解析, 我们选择用pull方式进行解析, 用这种方式进行解析, 编写代码简单, 解析速度相对dom解析快了很多。添加xml节点的时候因为pull方式和sax方式不能添加节点, 故只能选择dom方式。

2.2 XML格式设计

本系统将题库整合编辑成多个XML文件, 题库文件可分为单选题题库single.xml、多选题题库multiple.xml和填空题题库gapfill.xml。xml文件中包括题目、选项、答案、解析, 如果有些选项为空, 则以空格补上。具体的xml格式如图2所示:

2.3题库更新方式

客户端想要进行题库更新, 可行方式之一是连接到自行架设好的服务器进行下载, 但是架设服务器, 成本会比较高, 不利于推广;或者利用第三方推送服务进行文件推送, 但是这也会存在服务质量不可靠等问题。因此本系统选择的是利用发送邮件的形式, 将题库以附件的形式发送到指定账户中, 客户端运行的时候检测有无新的特定邮件并下载即可完成题库更新。客户端和PC端都集成有javamail模块, 用于邮件的发送与接收。

三、客户端详细设计

3.1 练习模块

练习模块中, 供用户选择的练习方式有单选题、多选题和填空题三种练习模式。进入练习模式后, 每选一项答案, 即与题库中的答案对比, 根据正确与否, 给出提示信息, 并显示解析;当回答错误的时候, 系统还会自动将该题加入错题集, 方便以后复习。练习过程中用户还可以收藏自认为有价值的题目, 中途退出练习时, 系统会记录下当前题号, 下次再次进入该练习时, 将提示是否恢复到上次退出时的状态。其流程图如图3所示。

3.2模拟考试模块

功能:在该模块中, 系统将从题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目的单选题、多选题和填空题, 组成一份完整的试题, 供用户进行模拟考试。点击开始考试时, 即自动计时, 在时间用完的时候, 就自动交卷。做题时可以跳着去做, 后面可以在做题预览界面中, 查看那些题没有做, 方便把没做的题做完。做完题后, 点击交卷按钮, 即与题库中的题对照, 自动判题, 给出分数。给出分数后还可以点击查看答案按钮, 查看自己做错的题和详细解析。

3.3错题集模块

错题集模块主要负责收集整理平时练习和模拟考试时的错题, 把他们按单选题、多选题和填空题进行分类, 用户可以分类对错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3.4收藏模块

收藏模块主要负责收集整理平时练习中收藏的题, 把他们按单选题、多选题和填空题分类好, 而后用户就可以对那些收藏的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3.5统计模块

统计模块主要负责统计平时练习和考试时的做题情况, 平时的做题情况和考试情况以图文的形式显示出来, 方便用户了解自己练习的情况。

3.6题库更新模块

题库更新模块主要负责题库的更新下载, 当启动客户端的时候, 会先登录到指定邮箱账号, 检查是否有新的特定的邮件, 如果有, 则下载其附件, 即可完成题库的更新。

四、结尾

本文讨论的党课培训系统客户端, 是为了帮助学生节约学习时间, 提高党课学习效率, 提高高校党课培训工作的工作效率而开发的。

软件界面简洁有序, 操作简单, 方便学生熟悉与使用, 能满足党课学习中的各项基本操作—单选题练习、多选题练习、填空题练习以及模拟考试等。出于对题库更新的考虑, 系统还提供后台自动更新题库的功能, 方便学生随时了解熟悉最新的题目。

由于客户端与PC端的交互比较复杂, 所以起初想要实现把学生做题的基本情况上传到PC端, 以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功能很遗憾的没能实现。但是就整体而言, 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给学生教师带来了便捷。今后系统的升级, 可以在后台交互这一功能上进行更加细致地设计与实现, 让系统更加人性化。

参考文献

[1]Bruce Eckel Java编程思想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李宁著.Android开发权威指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上一篇:任务性语言教学下一篇:化学知识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