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弗兰肯斯坦》

2024-07-31

小说《弗兰肯斯坦》(共9篇)

小说《弗兰肯斯坦》 篇1

引言 :玛丽 · 雪莱, 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 她不仅是闻名世界的浪漫主义诗人珀西 · 比希 · 雪莱的第二任妻子, 还是伦敦哲学家、政治家威廉· 葛德文和著名女权运动先驱玛丽 · 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儿, 自幼就表现出极高的文学修养。玛丽所著《弗兰肯斯坦》作为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 将英国哥特式小说带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自问世以来, 这部小说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并以多种艺术形式被搬上荧幕, 其中“人造怪人, 反被其害”的恐怖情节在西方已经家喻户晓, 该书主人公弗兰肯斯坦的名字Frankenstein也被收录进现代英语词汇, 成为“作法自毙的人”的代名词。

《弗兰肯斯坦》的创作起源于玛丽同丈夫雪莱、友人拜伦的一个约定。1816年夏天, 三人在日内瓦郊游闲谈中约定每人根据超自然现象写一个恐怖故事, 雪莱和拜伦由于纵情于阿尔卑斯山的壮丽景色而浑然忘却了他们关于鬼怪的幻想, 而玛丽却在梦中文思泉涌, 完成了这一旷世之作《弗兰肯斯坦》。

小说的主人公弗兰肯斯坦出于盲目的好奇心和征服欲, 沉迷于探究生命奥秘的科学实验中, 他运用死人尸体拼制成了一个巨人, 并用电击使其获得了生命。但令弗兰肯斯坦万万没想到的是, 他亲手制造的生命体竟是一个面目狰狞, 骇人无比的怪物, 于是, 他仓皇逃离, 抛弃了怪物。怪物本身是一个善良、仁爱, 渴望人类关怀、乐于奉献的温暖的“人”, 可是, 社会给予他的只有歧视、毒打甚至枪击。在经历了种种不幸和折磨, 体验了社会的黑暗和炎凉之后, 他决心开始复仇, 而复仇的首要目标就是对他“生而不养的父亲”弗兰肯斯坦。在杀死了弗兰肯斯坦的弟弟威廉并嫁祸给无辜的贾斯汀之后, 由于本性的善良想要放弃复仇, 便恳求弗兰肯斯坦为自己造一个女伴侣, 并承诺从此离开人类社会, 不再作恶。弗兰肯斯坦起初答应了他的请求, 但后来反悔毁约, 撕碎了即将复活的女怪物。这一举动扼杀了怪物幸福生活的最后一丝希望, 将其引向了心智沉沦的深渊, 怪物开始疯狂报复, 接连杀害了弗兰肯斯坦的朋友克莱瓦尔、妻子伊丽莎白、并间接导致了弗兰肯斯坦父亲的死亡。弗兰肯斯坦家破人亡, 决心杀死怪物报仇, 追踪怪物到北极地区, 最后因长期的痛苦折磨心力交瘁而死, 而怪物也因失去了与人类社会的最后一丝联系而选择了引火自焚, 孤独离世。

小说中怪诞的情节、神秘的气氛和恐怖的结局使其表现出鲜明的哥特风格和“崇高”的审美魅力 ;而对自然界治愈能力和适当追求新知的赞扬则生动地体现了玛丽的浪漫主义情怀。

该小说一直被评论界公认为是一部具有丰富主题意蕴、发人深省的小说。它不仅蕴涵着科学技术的滥用必然导致科技异化而危害人类 , 父母对儿童要负教养培育这一不可推卸的责任 , 复仇 , 生态等主题 ; 玛丽还借怪物的悲惨经历表达了对西方传统男权社会带有盲目征服欲的文化和对女性压抑歧视的深刻批判, 以及女性有权利追求身份认同、获得平等待遇的女性主义思想。

一.《弗兰肯斯坦》的哥特风格和“崇高”魅力

英国哥特小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怪诞、神秘与恐怖, 玛丽 · 雪莱在《弗兰肯斯坦》中成功地将这种哥特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弗兰肯斯坦》的怪诞主要表现在人鬼相通和死而复生上。”[1] (P45) 塞克》和《修道士》以人鬼之恋达到怪诞效果, 而《弗兰肯斯坦》中的魔鬼则与这二者不同, 故事中的魔鬼并非来自地狱, 而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怪物。但是, 怪物的相貌比真正的魔鬼还要可怕——“他的水泡眼安在两个几乎是惨白颜色的黑洞中, 他的皮肤皱成一团, 薄薄的嘴唇像死人般乌青。……哦!没人能承受那张脸带来的惊吓, 一具活过来的木乃伊也没有那个怪物那么骇人。”然而, 怪物在思想上本来并不邪恶凶残, 在他生命之初乃至最后内心深处都怀着满满的仁爱、善良与正义, 但就是这样一个原本饱含人性光辉的生命体最后却与其创造者“其父”, 产生了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 并最终导致其“父”的家破人亡和身为“其子”的自我毁灭, 这使故事体现了强烈的荒诞和离奇性。而弗兰肯斯坦通过收集死人尸体制造怪物则是一种变相的“死而复生”实验, 使小说更显怪诞。

《弗兰肯斯坦》的神秘与恐怖更加让人毛骨悚然。弗兰肯斯坦的造人实验选在可怕的停尸房、墓穴和偏僻荒凉的岛屿上进行, 连弗兰肯斯坦本人都被吓得浑身发抖——“我在潮湿、阴暗的墓穴中来回穿行……我还要折磨活生生的动物。我已经开始四肢发颤、眼神游离……我去各个停尸间收集骨头, 用我那亵渎神的手指翻动他们……”[2] (P46) 中频繁发生的夜晚暴力凶杀使读者产生更加强烈的心理恐惧。这种非常时间、非常地点和非常事件的结合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心惊肉跳。

玛丽· 雪莱运用丰富的想象和高度的创新将《弗兰肯斯坦》成功塑造成了一部恐怖阴森的哥特式小说, 但是, 在她笔下, 《弗兰肯斯坦》的恐怖不单是为了给读者制造一种压抑的窒息感, 他还赋予了作品更高的审美价值, 这种价值, 根据爱迪生、伯克和康德的理论, 是一种“崇高”的审美价值。“朦胧、晦暗、模糊不清的形象较之明朗清晰的形象更容易激发‘崇高感’, 因为它们更具有唤起人的想象的力量。所以, ‘黑暗比光亮更能产生崇高的观念, 黑夜比白天更显得崇高、庄严。’”[1] (P119) 怪诞不仅给人强烈的刺激感, 更通过使读者对故事角色的灾难和死亡产生心理同情而引导读者思考自己在遭受同样的痛苦和厄运时应该怎么办。同时, 根据康德的“崇高”理论, 《弗兰肯斯坦》的黑暗阴森能够激发读者产生一种“自我保存”意识, 这种“自我保存”意识能够使人在面对恐惧时发挥主观能动性, 超越感性世界, 进入理性世界, 实现从自然到自由的飞跃, 从而保持自我伟大的人格力量和神圣的自尊感, 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和快感。[1] (P123) 而言之, 《弗兰肯斯坦》的哥特风格能够使读者产生一种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人格力量, 因而具有经久不衰的“崇高”魅力。

二.《弗兰肯斯坦》的浪漫主义特色

玛丽· 雪莱深受丈夫珀西 · 雪莱的影响, 在其作品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浪漫主义情怀, 使《弗兰肯斯坦》这部科幻哥特小说染上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首先, 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很多都是以浪漫主义形象登场的, 如弗兰肯斯坦的母亲卡罗兰 ? 蒲福聪慧善良, 不顾自身安危照顾生病中的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温柔可人, 为弗兰肯斯坦一家带去了无限的温情 ;克莱瓦尔总是充满丰富的想象力, 乐观向上 ;就连怪物和弗兰肯斯坦本人也是如此, 怪物本性纯真仁爱, 弗兰肯斯坦也曾沉醉于大自然的美好, “瑞士的山脉郁郁葱葱, 平原上星罗棋布地分布着许多农舍, 碧蓝晴朗的天空倒映在美丽的湖泊之中, 当狂风卷起, 湖面上的波涛和海洋上咆哮的巨浪相比, 简直就像一个正在嬉戏玩闹的活泼婴孩。”[2] (P173)

不畏艰难的英雄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历来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弗兰肯斯坦》中沃尔顿对北极的探险, 怪物对新知的渴求, 以及弗兰肯斯坦本人对宇宙最深处奥秘的求索, 从一定意义上来看都闪耀着崇高的理想和英雄主义的光芒。然而, 与丈夫珀西 · 雪莱不同的是, 玛丽 · 雪莱对想象力和探索未知领域的行为并不持全然肯定的态度。珀西曾称想象力为“建立良好道德的工具”, 认为只要不对想象力加以任何限制, 就能保证人不走上邪恶之路[3] (P188) 丽则对这种观点颇有微词, 她在肯定想象力和远大理想的重要性的同时还指出, 不受社会伦理道德约束的想象力只能导致科技滥用和科技异化, 最终将人类引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弗兰肯斯坦的家破人亡和沃尔顿船员的接连死亡就用以证明这一观点。玛丽的浪漫主义是在伦理道德限制内发展的浪漫主义。

大自然神奇的治愈能力, 建立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又一重要主题。《弗兰肯斯坦》中对大自然强大治愈能力的赞扬俯拾皆是——“当深入阿尔沃峡谷腹地时, 我感到精神上的压力明显有所减轻 :四周山峦连绵, 峰林叠起, ……, 于是我不再感到恐惧, 也不再屈服于任何人, ……”[2] (P93) 心灵受伤的怪物也曾从大自然的美好中获得过温馨与愉悦之情, “那是早春里的一天, 阳光明媚, 空气中泛着暖意。连我都感到了一丝愉悦, 那些冰封许久的柔情和愉悦之情, 再次浮现心头。……”[2] (P146) 诗情画意, 想象奔放的克莱瓦尔更不必说, 他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从弗兰肯斯坦形容他时引用华兹华斯的《庭特恩修道院》可见一斑, “雷鸣般的瀑布, 仿佛心中澎湃的激情, 挥之不去 :高耸的岩石、壮丽的山脉、还有那深邃幽暗的树林, ……对他来说都是一种渴望、一种情感, 以及一种爱恋, ……”[2] (P164) 自然, 对浪漫主义代表诗人华兹华斯诗歌的引用本身就显现着玛丽在赋予《弗兰肯斯坦》浪漫主义特色上所做的努力。

玛丽 · 雪莱将浪漫主义文学的众多特点引入哥特小说创作, 使得《弗兰肯斯坦》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三.玛丽·雪莱借《弗兰肯斯坦》表达的对当时英国社会黑暗现状的批判及其女性主义思想

仔细分析《弗兰肯斯坦》, 我们不难发现, 弗兰肯斯坦“造人”导致自我毁灭与他对新知过分狂热的好奇心有很大关系, 而究其根源, 他的这种好奇心来自培育熏陶他的当时英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一种带有盲目征服主宰欲的文化。在它的影响下, 人们违背自然规律, 破坏生态环境 ;盲目扩张版图, 进行殖民活动。玛丽在小说中深刻揭露了这种疯狂盲目的殖民主义文化给当时英国社会乃至世界造成的黑暗影响, 具体表现在弗兰肯斯坦身上则是他的“造人”活动非但没有造福人类, 反而使自己家破人亡。事实上, 弗兰肯斯坦的“造福人类”只是一个用以掩饰征服欲和主宰欲的冠冕堂皇的借口。这一点可以从他的自述中看出 :“一个新的物种将奉我为它的造物主……没有任何一个父亲能比我更有资格, 获得我所创造的生命对我的感激之情。”[2] (P45) 弗兰肯斯坦违背自然规律“造人”, 给社会上其他生命带来生存威胁, 也大有违背社会伦理道德, 不负社会责任之嫌。玛丽 ·雪莱将违背自然规律所造之“子”塑造成一个面目狰狞、嗜血行凶的怪物似在影射这种带有无限膨胀的殖民征服主义的英国社会主流文化的“丑陋”。

在《弗兰肯斯坦》中, 玛丽还多次对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黑暗残酷进行了无情地抨击。在故事里, 大学滋长着学生无约束的征服欲 ;政府冷酷无情, 迫害宗教异己, 肆意剥夺他人合法财产——莎菲的父亲因为有钱又是异教徒而蒙冤入狱, 费力克斯仗义救人一人投案自首理应不会牵连他的父亲和妹妹, 最后却因他家的富裕而被剥夺所有财产, 终身流放国外。法庭毫无公正, 草菅人命——贾斯汀被怪物嫁祸后, 法庭没有对案子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就草草定案, 使无辜善良的贾斯汀承受了绞刑的痛苦。本应抚慰人心灵的牧师无耻地逼迫贾斯汀认罪, “所有的法官宁愿错判十个, 也不愿漏掉一个罪犯。”[2] (P83) 上层社会俨然已被金钱至上、等级分化思想侵蚀成了令人绝望的阴森地狱。从怪物口中, 我们可以得知, 当时的英国社会的金钱观和等级观, “人类最看重的是高贵血统和财富的结合, 一个人只要拥有其中之一就会获得尊敬, 但如果一个都没有, 他就会沦为游手好闲的流浪者或者奴隶, 注定耗费毕生精力为少数富人牟利!”[2] (P122)

当时英国社会严重的男权问题也是玛丽 · 雪莱在《弗兰肯斯坦》中批判的主要问题。在男权社会里, 男性不仅忽视社会责任, 极为重要的家庭责任也往往被抛之脑后。在小说中, 玛丽显然在借怪物对弗兰肯斯坦“生而不养”的指责当时英国社会男性忽视、推卸家庭责任的不负责任做法。弗兰肯斯坦离家两年从未回家探望过, 连书信都少有回复 ;贾斯汀被栽赃, 他本可以说出事实, 却选择沉默不语 ;在全家陷入悲伤痛苦时他本应克制自己的悲痛, 负起鼓励家人让家人快乐起来的责任, 可他却只顾封闭自己, 更加疏远家人 ;在经历了身边多个亲人朋友被怪物凶杀后弗兰肯斯坦必已想到怪物在新婚之夜要杀的是伊丽莎白, 可他却在紧要关头离开手无寸铁的伊丽莎白, 独留其一人面对怪物的魔掌 ;明明是由于自己的鲁莽无知导致了一系列人间惨剧, 他却轻易将一切推卸于命运。) 除揭露男权社会中男性的不负责任以外, 玛丽 ? 雪莱还通过种种非常规的方式鲜明地表达了对男权社会中男性压抑歧视女性, 妄图控制女性甚至完全取代女性社会地位的不耻行径的深刻批判。其中, 男性角色的女性化是最特别的手段。《弗兰肯斯坦》是玛丽带有自传色彩的创作这一观点历来受到评论家的广泛认同, 怪物是《弗兰肯斯坦》中带有女性特点的最主要人物, 他遭遗弃的情节与玛丽父亲在玛丽与雪莱私奔后断绝父女关系, 完全不顾父女之情的事实极其吻合。怪物本身天性善良, 是社会对他的鄙弃和不公逼得他误入歧途 ;玛丽再做错什么事, 也不应遭到生身父亲如此残酷的对待。玛丽将怪物这样一个女性化的角色刻画成一个面目可怖的“魔鬼”似乎正是在影射男权社会中女性受到的不公平的“妖魔化”待遇。除此之外, 弗兰肯斯坦疯狂的“造人”正是一种妄图僭越女性生殖权力、取代女性作为母亲的社会地位的变相生殖行为。

正常女性角色受到的轻视和不公正待遇在文中也比比皆是。弗兰肯斯坦自称深爱的伊丽莎白得猩红热时弗兰肯斯坦从未亲身照料, 甚至还竭力劝阻自己的母亲照顾伊丽莎白 ;如若贾斯汀是个男性, 法庭起码不会如此草率地下判决 ;莎菲的父亲也只把莎菲当做救命的工具 ;沃尔顿所借船只船长所爱女性的父亲也只把自己的女儿当做换取钱财的牺牲品, 丝毫不顾女儿的终身幸福……

女性在当时英国男权社会中受到的压迫和折磨通过玛丽的文字被公开揭露在读者面前。怪物的反抗和报仇雪恨深刻表达了玛丽认为女性有权利反抗压迫, 求得自身独立与解放的女性主义思想。此外, 她重新解读丈夫珀西 ? 雪莱赞颂过的普罗米修斯 (《弗兰肯斯坦》又名《现代普罗米修斯》) , 指出其很有可能是表面的英雄和内心怀有不正当私欲的浮士德的结合体, 反对其夫认为想象力万能因而不应加以限制的观点, 实际上是对男权社会中夫权的勇敢挑战。玛丽的父亲葛德汶曾批评女儿因丧子之痛表现出来的悲伤情绪有损于他们的高贵本质[3] (P193) , 玛丽对父亲的这种看法颇为愤怒和不满, 她认为, 女性有权利表达自己的细腻情感, 女性不是男人的附庸, 只能任其摆布。为此, 她在小说中通过弗兰肯斯坦的“造人”过程间接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殖的恐惧、想要拥有起死回生能力的渴望以及身为女性的痛苦。玛丽 ? 雪莱在思想上精神上对父亲和丈夫的“叛逆”反映了她对于女性追求独立思想、独立人格和与男性平等地位的坚强肯定, 是她进步的女性主义思想的生动体现。

四.结语

玛丽 · 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不仅具有鲜明的哥特式“崇高”魅力, 还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它不仅预言了滥用科技必将导致科技异化, 警示人们要正确运用科学技术, 发展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关系, 还深刻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的冷酷无情和黑暗不公。阅读小说, 读者能够认识到承担家庭责任、遵守伦理道德的必要性, 还能深入了解玛丽 ? 雪莱进步的女性主义意识 :女性有权利追求平等待遇、思想解放与独立人格。《弗兰肯斯坦》不愧为西方文学史中的不朽之作, 其丰富的主题内涵吸引着人们不断去探索, 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李伟昉, 黑色经典——英国哥特小说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2]玛丽·雪莱著, 范颖译.弗兰肯斯坦[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出版社, 2010.

[3]苏耕新, 哥特小说——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小说《弗兰肯斯坦》 篇2

巨人诞生之初没有任何思想,像原始人一样在森林中生活,后来他躲在人类的大棚中,观察他们的生活,学习他们的语言,接受到人类的教育,也企图用人类的道德体系来要求自己,但他并不可能融入人类的社会。我们能否把这个造物看作人类呢?首先,我们需要思考人类的定义。进化学教科书上说:“人具有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双重性质。”生物学上,人属于人科、人属、智人种,且智人种是目前人科和人属的现存的唯一种。由此来看,进化过程中出现的其他分支以及时间种,目前都不能被称作真正的人。而复杂的社会性也是人类的特点之一,但人类并不是唯一具有社会性的生物。再来看弗兰肯斯坦的造物,从小说中的描述来看,我们姑且可以认为它具有人的生物学性质。另外我们不得不惊叹于他超强的学习能力,在短短几个月之中掌握人类的语言,甚至还获得了许多其他知识,然而它并不能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份子而被接纳,因而不能认为它完全具有人的社会学性质。由此来看,这个造物,不能被看作一个真正的“人”。

那么,造物与人类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又是如何造成的呢?

首先,是因为造物的外貌丑陋,异于常人。可是假想,若这个新生命体有着美丽的容貌,事情的发展就会因此而改变吗?答案是不确定的。它的生理结构与人类相同,可以向人类一样进行复杂的思考,因而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事态的发展就不再受人类控制。况且,他的力量,敏捷性也都超出常人。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我们无法用自己的道德标准要求造物,也无法决定这些独立个体的命运。对于人类社会的成员,我们可以用法律用道德约束他人的行为,但是造物并不属于人类社会,他的能力也不受常人控制,因而难以限制他们的行为。不难想见为何弗兰肯斯坦在再造一个雌性巨人的过程中,有着重重疑虑并最终决定违背诺言了。因为再创造一个新的生命体,带来的未知性更多了一重。因为弗兰肯斯坦和巨人都无法强迫新的雌性巨人遵循他们之间的诺言。

弗兰肯斯坦的后半生都在忏悔与不安中度过,这一切都来源于最初的盲目的好奇心以及对成就的过分渴望。弗拉肯斯坦生性敏感而内向,又有些偏执,他常常足不出户,将自己埋在自己的学术中,交际圈也仅仅限于自己的亲人与少数朋友,因而他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在他制造这一复杂生命体的时候并未考虑后果,只是一味地凭着疯狂的对名誉的追求努力工作。巨人并非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任何福利,而是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另外,作为故事线索的探险家最初由于探索未知的一腔热血决定北上探秘北极,最终却在一次次的遇险后颓然返航。探险家与弗兰肯斯坦的故事其实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都对自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名利有着强烈的渴望,却在探索的过程中低估了自然的力量。

今天的社会,走在先端的研究者们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与此同时,人类是否需要停下来思考道路的方向?是否应该明确自己在自然中的地位?切尔诺贝利事件中,无数人成了核科技的直接受害者。而人机大战引发了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转基因的利弊是当下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我们不能因为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少数问题就武断地否定它,但是这些事件无一不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科研工作者从事某一项研究是否有意义,不是一个人,一个组织能说清楚的。甚至将它放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不能完全讲明它的利与弊。但可以肯定的是,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能单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让整个社会承担后果。

其实,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造物”已经不仅仅是幻想,它已经有了从小说中走入现实的可能性。一方面,人狗大战又把人工智能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另一方面,生物学的研究领域中,基因改造、克隆等技术层出不穷。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人类科技发展的标志,也是人类智慧的成果,然而人狗大战中人类棋手出于明显的劣势,这不仅让旁观者感到恐慌——人工智能真的会超过人类吗?这不仅关乎科技发展,更关乎社会伦理。而基因改造技术已经日趋成熟,生物学家已经成功通过改造多种生物的基因而获得了理想的性状。然而如果我们将这项技术应用于人类自身,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届时,超能力,特异功能都将成为可能,这些新的造物,也将逐步脱离人类的属性,造成一系列后果。因此,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受到伦理道德的制约。

《弗兰肯斯坦》 篇3

事实上,在这个医学发展的早期世界,任何事似乎都是可能的……

弗兰肯斯坦是原著中身为科学家的男主人公的名字,但由于这部作品太过于深入人心,慢慢地弗兰肯斯坦演变成了怪物的代称,成为了经典的文学形象之一。本选段节选自第一卷第四章,讲的是曾留学国外、研究电化学和生命的男主人公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发现了死亡的秘密,于是决定着手创造生命。他先从尸体中寻找材料进行组装,最后借助电化学方法予以激活。但是他没有想到,本来全都是由好材料制造的、高大强壮的怪物在被赋予了生命之后,却变得面目狰狞、奇丑无比。而这只是一系列悲剧的开始……

1. Monsieur: 〈法〉先生,绅士。

2. decay: 腐烂,腐败。

3. fibre: 纤维;muscle: 肌肉;vein: 血管。

4. solitary: 孤独的,独居的。

5. dreary: 昏暗的,阴郁的。

《弗兰肯斯坦》叙事人称特点探究 篇4

哥特式小说有着其共同的哥特因素, 这些小说通常发生在中世纪古老的城堡或老宅里, 其内容经常是隐秘悬疑和捉摸不定的故事, 这些故事传递给读者的都是神秘和恐怖。哥特式小说除了这些共有的因素外, 每一部优秀作品还有着独特的文学特点。《弗兰肯斯坦》可以说是英国哥特式小说中一部里程碑似的作品, 它的作者是女作家玛丽·雪莱 (Mary Shelly) , 这部作品不仅是哥特小说中的力作, 同时后人也认为它开创了科幻小说的先河。而“弗兰肯斯坦” (Frankenstein) 一词更成为英语中的一个新词汇, 可见这部作品的影响力之大之深。这部作品讲述的是科学家弗兰肯斯坦科学欲望极强, 用尸体以电击的方法制造出一个生物, 生物并没有自己的名字, 仅仅被叫做monster。怪物生来丑陋, 遭到身边人类的反感和排斥, 孤独、苦恼、怨恨, 一系列悲剧就此产生, 最终以科学家弗兰肯斯坦的死去和怪物的自杀结束。故事蕴含了浓厚的哥特式因素和恐怖气息, 而作者以其特有的视角和笔触赋予了作品深厚的内涵。

小说不仅在内容和寓意上吸引读者, 它独特的叙事方法也是作品的一大特点, 这主要表现在叙事人称上。这部作品以三个不同的第一人称来叙述, 形成了一个三重的立体结构:最外层是船长沃尔顿写给姐姐的书信, 里面记录了整个故事的始末, 这一部分以沃尔顿为第一人称来叙述;中间一层是弗兰肯斯坦对船长诉说自己的经历, 弗兰肯斯坦是这部分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最内一层是怪物对沃尔顿船长的叙述, 这也是在弗兰肯斯坦死后, 怪物获得了话语权, 进而讲述自己的经历, 怪物是这部分的叙述人。在整个故事的结构中, 三个层次分别用了不同的第一人称来叙述, 构成了紧密的三重立体结构, 也正是这种结构给作品增添了叙事的力量。

一.作品的第一人称叙事

叙事人称是作品的讲述方式, 当作品选用第一人称叙述时, “我”就成为讲述故事的人。第一人称叙述者可以自由地游走于故事的世界之中, 能够接近其他的故事角色, 就像生活中一个人接近其他人一样, 这就给了读者一种很强的真实感, 读者可以跟随叙述者一起体验故事发展的全过程。在《弗兰肯斯坦》中, 三层结构都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 三个叙事者娓娓道出他们的故事, 对话也好, 陈述也罢, 内容都是自己的经历, 这样就使得一个哥特式小说成为好似发生在某人身上的真实事件一样, 读者会获得很强的真实感和共鸣。真实感强正是这部作品采用第一人称叙事的结果之一。

作品选择第一人称叙事也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叙述人是故事的参与者, 因此“我”没办法叙述“我”没有参与的事件, 也很难了解其他主人公的心理, 除非从其他客观途径获得信息, 这样就会对叙述产生不便, 使读者在信息获得上出现空白。但恰恰是这种局限给《弗兰肯斯坦》这部作品增添了更多的哥特式因素。哥特式作品的一大特点就是悬念迭起, 神秘感强。《弗兰肯斯坦》成功地达到了这种效果。这可以用接受———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中的“召唤结构”来解释。“召唤结构”是伊瑟尔 (Wolfgang lser) 最早提出来的。“作品本身既不等于本文, 也不同于本文的实现, 它必须被确定为两者之间的中途点上。”[1]这一理论指出作品中的“空白”都是有一定作用的, 是对读者进行思考的邀请, “空白虽然指向文本中未曾实写出来的或未曾明确写出来的部分, 但本文已经确实写出的部分为它提供了重要的暗示。”[2]所以这种空白不是虚设的, 而是有一定功能的特殊结构, 这种结构就是“召唤结构”。这种“空白”结构能够有效地制造悬念, 吸引读者的兴趣, 激发读者进行思考, 使其用自己的想法来对作品进行填充和补全。在故事发展过程中, 作者以一系列符合逻辑的“空白”引领读者走进作品, 最终完成对作品真实意义的展现。《弗兰肯斯坦》这部作品中使用第一人称叙事, 这就决定了作品中会有很多由于叙述人称而引起的“空白”, 三个叙述者分别诉说自己的经历和想法, 在叙述过程中都出现了他们所不知情和不了解的盲点, 这些盲点也构成了一个又一个悬念, 在增强哥特式因素的同时也促使读者进一步阅读去寻求作品的真实意义。

因此作品的第一人称叙事方式增添了作品的真实感和悬念感, 完善了作品的意义构建。

二.作品叙事人称上的转换

《弗兰肯斯坦》这部作品的结构是立体的, 这里所说的立体是指在作品中作者转换了叙事人称。这种叙事人物上的转换, 这种层层叠加的立体结构在作品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前文讲到第一人称叙事会产生一些“空白”和盲点, 而其并未成为读者阅读的障碍, 这也正是得益于这种三人分别叙述的结构。当每个叙述人叙述到自己未经历的事件时就会产生“空白”, 而这种“空白”则会在下一个叙述者的讲述过程中得到弥补。弗兰肯斯坦在和沃尔顿船长诉说他的遭遇时, 并未讲出怪物为何要伤害人类, 而这个疑问在怪物的自述中却得到了解答。怪物怨恨弗兰肯斯坦答应再创造一个同伴给他但却失信, 这里的缘由也由弗兰肯斯坦的叙述讲明。正是这种转换叙述人称的写作方法, 使得三个叙述人的叙述部分在内容上互相弥补, 使故事讲述得更加清晰, 读者产生的疑问也巧妙地得到回答。

作品叙述人称上的转变会引起叙述视角上的转变, 从而直接影响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而这种角度则是可以帮助或是左右读者定位自己的道德关怀的。读者在进行阅读时, 会产生阅读经验, 使得自身拥有一种特定的情感状态。当弗兰肯斯坦作为叙述人的时候, 他讲述的是怪物如何被创造, 如何逼迫他追踪到此并奄奄一息, 而沃尔顿船长一开始就把弗兰肯斯坦当作自己的朋友, 因此他的叙述也是具有倾向性的, 这就会使读者产生对弗兰肯斯坦同情, 对怪物憎恨。而到了怪物的自述部分, 则写明了他的遭遇, 这又不免使读者站在怪物的立场上去思考, 而把怜悯和理解投向怪物。读者在情感上的倾向或跟作者的想法一致或矛盾不一, 但正是这种参与性使作品获得巨大的张力使得阅读能够继续, 在读者情感的转变过程中会期待着进一步进行阅读。这种转换也使得读者的道德关怀一步步得到定位, 最终理顺自己对作品意义的认知。因此作家这种转换叙述人称的写作手法无形地帮助了读者对整部作品主题的理解。

这种叙述人称上的转换使作品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故事客观的发生发展, 读者主观的情感定位都变得更加清晰。

《弗兰肯斯坦》这部作品中的第一人称叙事和叙事人称上的转换是这部作品在写作方法上的一大特点。选择第一人称叙事, 凸显了作品哥特式的风格, 作品的意义得到明确;叙述人称上的转换使整个故事条理清晰, 主题得到彰显。因此这部作品在叙事学上的成功也是整部作品成功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伊瑟尔《本文与读者的交互作用》[J].上海:上海文论1987 (3) .

[2]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3]Marry Shelly, Frankenst ein[M].Airmont Publishing Co.Inc.1963.

弗兰肯斯坦读后感800字 篇5

这本书写出了人类的劣根性,这种劣根性导致了很多历史悲剧灾难的发生。时日今日,这种劣根性依然根深蒂固,而这种劣根性就是人类对异类天然的排斥恐惧与歧视。《弗兰肯斯坦》的故事是一个渴望融入人类社会渴望得到爱的异类怪物在遭受一系列不幸之后转而黑化报复社会的故事。

你看多么可爱的怪物,在被制造人抛弃后一个人孤苦伶仃地摸索着这个世界,寻找自己安身之处。在那个小小的安生之所,他不停观察着不停学习着,在《少年维特的烦恼》看到一个人成长与迷茫,在《名人传》里获得了对那些英雄人物的崇拜和仰慕,从而在内心里对美德怀有热枕和向往,对邪恶产生最深切的厌恶。最后在《失乐园》里得到更加深邃的思考。不仅学习阅读,还努力去学习人类的语言,靠着观察着费利可斯一家人的言行举止学会理解语言。学习能力多么强。像个好奇宝宝一样努力的去吸取未知的知识。看到那家人生活的艰辛,还做好人帮忙砍柴扫雪,多么善良的心底。当他以为被他看成是天使般的一家人看到他或许会接受他体会他给他温暖关爱。然而坦开真心换来的却是人们对他的恐惧和棍棒相加,心疼。努力真诚热情的想去融入人类社会,人们却因那副恐怖狰狞的面容吓倒而排斥他。当他意识到自己只要是顶着这一副可怕的面孔自己就永远无法融入人类社会,自己将永远一个人孤单的活着,与是跑去找渣男(弗兰肯斯坦)理论,天贼可爱了,理论讲理而不是去威胁。然而渣男毁约了,怪物的希望被毁灭了(哇,心碎,多么残忍啊!最后的希望就被渣男无情的给毁了)。于是从此,开始了真正的黑化,杀死了渣男的弟弟朋友和妻子。最后渣男在与怪兽的搏斗中死去,而最后怪兽也将自己献给了大火之中。他是一个可爱的家伙,面对未知的世界勇敢的去面对,面对人类社会,渴望努力去融入哪怕自己与众不同。即使是受到诸多不幸也还在讲理与渣男提条件。只是在最后最后希望破灭最后一根稻草被压垮了才黑化。我还是觉得他可爱(不接受任何反驳)可怜的家伙到最后都没有自己的名字。

小说《弗兰肯斯坦》 篇6

新历史主义诞生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得到西方文论界的广泛认可。新历史主义关注的两个问题是历史观以及历史与文本的关系。和“旧”历史主义关注过去发生了什么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可以告诉后人些什么相比,新历史主义对历史事件本身关注的并不是很多。新历史主义质疑历史的“真实性”。新历史主义认为历史是世间众多话语之一,而且历史与文学有相似性,都是具有想象性的。新历史主义强调历史的主观性,因为历史学家在叙述某一历史事件时都带有一定程度的偏见,有可能是对当代的偏见,亦有可能是对其他历史时期的偏见。因此他们无法做出完全客观和公证的判断。新历史主义文论关注的是历史事件是如何被解释的,以及这些解释反映出了做出相应解释的人怎样的状态。

对于新历史主义批评家来说,文学文本展现了特定时间地点的人类经验,同时也是对历史的一种解释。总的来说,文本被创作时代所塑造,同样,读者对文本的解释也会受自身所处时代的文化所影响。

《弗兰肯斯坦》由英国著名女作家玛丽雪莱创作于1817年。小说讲述了科学家弗兰肯斯坦以疯狂的热情探索生命奥秘并用死尸创造出一个“怪物”进而引发一系列悲剧的故事。该作品对三位主人公个人经历的描述视角独特,其曲折的故事情节折射出当时的时代特征,即新历史主义视角下文本对历史的阐释。新历史主义主张在文学作品中了解社会和文学作品写作时期的社会,把对文本的研究和对语境的研究结合起来。作品中异化主题在三位主要叙述者身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创作于19世纪初的《弗兰肯斯坦》既提供了当时历史的见证,又能警醒世人关注与他人的交流和与社会的融合,避免悲剧再度发生。

2.没有退路的异化的“怪物”

《弗兰肯斯坦》中的怪物是本部小说中的重要叙述者,他的叙述和经历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话语并与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很多评论都将怪物定性为科学的产物,但是他们忽略了这个怪物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有着丑陋外形的人。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分析这本小说可以使读者更好的理解彻底的异化的人会给外界造成多严重的后果。

首先从怪物的身份谈起。小说中怪物是维克多﹒弗兰肯斯坦智慧的产物。这位异化的科学家为了造就最完美的人不惜去挖坟掘墓,而且他心中毫无恐惧感和负罪感。这位怪物的“父亲”被“为这个黑暗的世界带来强光”这个念头冲昏了头脑,他忽视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将自己锁在阁楼里“苦心研究”。他的“创造”为他后半生带来无尽的噩梦。玛丽﹒雪莱给怪物安排的非同寻常的“身世”和高度异化“父亲”,从某种意义是上说,是一种对悲剧结局的暗示与伏笔。在小说中,怪物的身份不仅仅是一个命运悲惨的“孩子”。考虑到作品的创作年代,怪物可以被解读成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体现。有数据表明,1750年注册的科技专利不足一百,而到1780年,这个数字飙升到四百以上。那个时代的人似乎坚信科技只能给他们带好处而不是恶果。小说中弗兰肯斯坦的老师也不断的给弗兰肯斯坦灌输人类到目前为止在科技上取得了多大的成就,在那位老师的描述中,人类似乎已经完全掌控了整个世界。

同样,怪物丑陋的外貌颠覆了那个时代的人对“好的起因必然能带来好的结果”的逻辑。书中弗兰肯斯坦起初坚信他一定能创造出最完美的一个人,因为他在“选材”的时候挑选的都是最完美的部分。但是,当他用电击的手法将他的创造赋予生命的时候,他发现他的“作品”丑陋无比,使他完全无法接受,所以他选择了逃避。这一情节颠覆了几代人坚信不疑的逻辑,也体现出来作者对这一逻辑的反思。这里怪物的身份是科技的产物,更确切的说是被滥用了的科技的产物。作者通过怪物展现了她对当时社会一些现象的反思。

其次,怪物的悲惨经历也值得探讨。终其一生,怪物都在寻求他真正的自我。但是他绝非寻常的背景和复杂的身份决定了他不可能拥有正常的生活。心理学界将“异化”定义为“处于游离在社会外部或者感觉被社会疏远的状态”。简要的回顾下怪物的一生,他始终处在被社会拒绝的状态。在他刚“出生”的时候,怪物的“父亲”就抛弃了他。他睁开眼睛看到的第一个事物就是弗兰肯斯坦惊恐的脸。弗兰肯斯坦从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创造一个有血有肉人类,而只是在创做一个作品。当他被自己的“作品”吓到之后,他毫不负责的选择了抛弃这个怪物。起初,怪物试着和人类打交道,但都没有成功。他带着善意接近人类,却被人类的无情拒绝。他开始觉得人类及其野蛮,当他遇到隐居在山中的一位盲爷爷和一对青年男女之后,他被他们所感动,开始重新热爱人类社会。怪物开始默默的帮助这一家人并学习各种语言,并阅读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失乐园》等大量文学和哲学名著。但他同时又十分感慨自己的情况,认为“撒旦才代表我目前的处境”,他强烈地希望能够改变现状。于是怪物潜入这一家中,发现只有盲爷爷在家,便安心的和他聊了起来。这时青年男女突然归来,姑娘吓得晕了过去,小伙子惊恐地把它赶出了家门。被这一家人拒绝之后,怪物再一次对人类失去了信心和好感。最后,当他的创造者弗兰肯斯坦坚决的拒绝为他再造一个伴侣的时候, 怪物变得彻底的异化和失控了,这也导致了他的毁灭。

再次,怪物走向毁灭的原因更值得读者反思。雪莱在处理怪物内心世界的时候为读者展现了异常悲哀的情感。小说中的怪物是无路可退的,其原因在于怪物是没有归属的。首先,怪物没有家庭这一根基。他确实有一位“父亲”,但这位父亲没有尽到任何责任。没有家人的怪物开始渴望和其他正常的人类建立友情,但他的尝试都是徒劳的。最后他哀求弗兰肯斯坦为他再造一个伴侣的时候,也是希望他能和一个和他一样的“人“一起找到归属。

怪物不仅仅在实体上没有归属,在文化上也是没有归属的。从外形上来说,他和人类没有任何相似之处。但他所以的知识,比如语言和思想均来自人类社会。他阅读的名著塑造了他的和人类高度相似的精神世界,使得他想真正的”成为“人类。但毕竟他不是人类,所以无法在人类社会找到归属。当弗兰肯斯坦死去的时候,他意识到他继续活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所以他选择了自我毁灭。怪物没有退路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人类对于他们不熟悉的东西的恐惧。当他首次出现在人类面前的时候,他是没有恶意的。但是人类惧怕他丑陋的外形,并默认他是有害的存在。人类一次次的攻击抹杀了怪物的善良,并逐渐的将怪物逼到了异化的状态。

雪莱给了怪物许多身份,读者一样在阅读这部作品的时候也赋予了怪物多重身份。雪莱书中描述的怪物也一直在探寻自己的身份。他开始以为自己掌握了人类的语言,能和人类交流沟通就能成为人类。但是言说的能力和他的外形相比太过苍白无力,最终使他接受了他只是“魔鬼“这一身份。从那时起他才真正成了一个魔鬼。

3.结语

复仇母题下的《弗兰肯斯坦》 篇7

只要社会生活中有不公平和残暴的现象存在, 复仇就难以避免, 复仇也就会自然而然的进入文学作品中。以“复仇”为母题的文学作品通常表现为三种形态:“血亲复仇”, “痴心女子负心汉复仇”和“第三类复仇”。[1]138

在人类历史上, 复仇最早表现为远古时期的血亲复仇。在原始社会, “人们受到‘死后有灵’的观念支配, 人们坚信横遭惨死的部落或氏族成员的复仇意念是不灭的, 因而部落或氏族的每个成员都担负着复仇的神圣使命。在这种情况下, 复仇这种‘平不平’的行为一方面被认识天经地义的。另一方面, ‘以血还血’的信念又强固了部落或氏族成员们的群体意识, 并在这种意识支配下建构了复仇伦理观念。”[1]138“痴心女子负心汉复仇”, “随着西方社会文明形态的不断进化, 女性的个性意识的高涨, 使得女性不再将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对男子的依附上……反映在文学中就是有关‘痴心女子负心汉’模式的迅速弱化。”[1]140“第三类复仇”有两种基本形态。其一就是“为价值个体的人格和名誉诉求而复仇, 其二就是“从个体式报私仇过渡并转换为群体式雪公恨。”[1]141

二.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中的复仇

在《弗兰肯斯坦》中, 弗兰肯斯坦为了探究生命的奥秘, 创造出了一个怪物。然后又抛弃他。怪物由希望变成了绝望, 他向弗兰肯斯坦展开了一连串恐怖的报复。本文主要从“血亲复仇”和“第三类复仇”两种模式来探究怪物的复仇行为。

㈠.血亲复仇

当弗兰肯斯坦在创造怪物的时候, 他想像着“将有新的生物种类把我奉为造物主, 把我称为神灵, ……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父亲, 也不会比我更加有权利要求我的孩子们来感恩图报。”[2]这些想像支撑着他完成了这项恐怖的工作。用了两年的时间, 他完成自己伟大的工程, 一个高大, 奇丑无比的怪物诞生了。在小说的卷首语中, 玛丽·雪莱就引用了《失乐园》中的一段话:“造物主啊, 难道我曾要求你/用泥土把我造成人吗?难道我/曾恳求你把我从黑暗中提升出来?”[3]395这是亚当在被赶出伊甸园时对上帝说的话。虽然弗兰肯斯坦和怪物没有血缘关系, 但是, 弗兰肯斯坦作为怪物的创造者, 可称之为怪物的父亲。作为父亲的弗兰肯斯坦没有履行自己造物主的责任, 抛弃, 咒骂怪物, 没有给怪物起一个名字。受到人类社会排斥的怪物, 恼羞成怒, 开始了对弗兰肯斯坦的报复。他掐死了弗兰肯斯坦的弟弟威廉 (杀弟之仇) , 嫁祸于贾斯汀姑娘, 使她被无辜绞死。被逼无奈的弗兰肯斯坦只好答应给怪物造一个女伴。可是在即将完工的时候, 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全人类的安全。于是, 他毁坏了自己的另一个创造品。在怪物看来, 弗兰肯斯坦杀死了自己的妻子, 自己的希望 (杀妻之仇) 。之后怪物彻底愤怒, “你是我的创造者, 可我是你的主人——你得服从我才行!”[2]142。接着怪物又杀死了克莱瓦尔 (杀友之仇) , 并嫁祸于弗兰肯斯坦, 之后又在弗兰肯斯坦的新婚之夜杀了伊丽莎白 (杀妻之仇) 。自己的父亲也因此受了打击, 一病不起, 不久便去世了 (杀父之仇) 。痛失亲人的弗兰肯斯坦发誓要报仇雪恨, 他追怪物一直追到北极, 历尽千辛万苦, 最后大仇未报, 自己却病死了。

在这部小说中, 血亲复仇此起彼伏, 可以说这部小说的后半部分就是一部复仇史。怪物发誓要与人类为敌, 要用从人类那里学来的“血淋淋的法律”来报复人类。原本纯真而善良的怪物, 在希望破灭之后, 彻底变成了一个“对血无厌的渴求”的怪物。

㈡.第三类复仇

第三类复仇有两种基本形态。其一就是“为价值个体的人格和名誉诉求而复仇, 其二就是“从个体式报私仇过渡并转换为群体式雪公恨。”在第一个复仇形式中, “源自古希腊的西方文化精神看重个体价值的自我确证意识, 倡扬以荣誉, 尊严和权利为内核的人到关怀, 这与西方文学中有关第三类复仇的个体的人格尊严, 精神名誉受损而复仇有着内在的一致。”[1]141

怪物刚诞生出来, 就具有正常人的思维, 丰富的感情世界, 和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他渴望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员, 渴望被大家接受认可。他渴望亲人, 朋友, 可这些渴望从来没有变成现实。

他长期潜伏在一家农户周围, 观察他们的生活和说话, 慢慢的, 怪物掌握了人类的语言。他对这家农户的不幸遭遇感到同情, 因此就暗中帮助他们捡柴火, 也不去偷他们的食物了, 而是自己摘野果充饥。做这些事的时候他很高兴, 很激动。他喜欢这家农户表现出来的温柔, 平静, 和蔼的性格。他想着也许这户善良的人家可以接受他。可这只是他理所当然, 一厢情愿的想法。当他出现在这家农户的面前时, 他们咒骂他, 打他。在去日内瓦的路上, 怪物救了一个落水的女孩, 结果却被射伤了。他努力地想融入人类的生活, 可他的每次尝试都以被伤害, 被咒骂为结局。怪物决定抗争, 认为自己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他去找他的创造者, 要求平等与爱的权利, 但却遭到拒绝。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女伴消失, 他的希望破灭了, 他对人类的希望也破灭了。最终, 怪物善良的本性彻底消失了。

在小说的第十章, 有一场怪物与弗兰肯斯坦的对话。“我是你创造的, 我情愿对我的君主唯命是从, 百依百顺, 只要你也愿意尽到自己的责任, 偿还对我的情谊……我是沦落到地狱的天使, 被你无缘无故的逐出了伊甸园。我到都可以看到上天赐给人类的幸福, 可是为什么我不能享受?”[2]72“你得好好听我说, 就是按照人类的法律, 即使血债累累的歹徒, 在被宣判之前, 也会被允许为自己辩护的……你指控我杀人抢劫, 但是肯定也希望能问心无愧的毁灭自己的创造物吧, 赞美人类永恒的公正吧。”[2]73这些话反映了怪物对主人的反抗, 对自己权利和幸福的追求。

我们恨怪物, 为他的行为所耻, 我们会说怪物毕竟不是人类, 不会用人类文明的手段去解决问题。怪物只是我们社会的异类而已, 人人得以诛之。可是, 当我们慢慢欣赏这部小说的时候, 我们会发现这个怪物其实就是人类本身。当我们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时候, 我们会想到报复, 如果不是有法律公德约束着, 这个世界不知道会变成样子。想一想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当他们被捕时, 他们还都认为自己是在替天行道。那些人该死, 我们只是让这个世界更美好。如果不是因为他们以前受到什么不公正的待遇, 他们会这样做吗?美国大名鼎鼎的黑社会头子阿尔卡庞曾经就这样说过:“我把一生中做好的岁月用来为别人带来快乐, 让大家有个好时光, 可是我得到的却只是辱骂, 这就是我变成亡命之徒的原因。”卡庞不曾自责过, 因为他认为自己在造福人民。人之初, 性本善。又是谁让这些善良的人们变成恶魔?

第二种复仇是“从个体式报私仇过渡并转换为群体式雪公恨”。弗兰肯斯坦在为怪物造女伴的时候, 他想着“自己是否有权利为实现自己的安全利益, 而不顾及子孙万代, 给他们带去源源不断的祸水呢?……那样的话, 我将遭到后世千秋万代的诅咒……自私的小人, 也许是为了换取区区自身的安宁, 却不惜牺牲整个人类的生存……”[2]141可见, 弗兰肯斯坦对怪物的恨已由自己私人的痛恨转化成他代表着整个人类对怪物的仇恨。

综上所述, 这部小说凸显了两个复仇母题, 即“血亲复仇”和“第三类复仇”。“血亲复仇”主要从弗兰肯斯坦和怪物的关系上来看的, 虽然他们没有血缘关系, 但是弗兰肯斯坦却是怪物的创造者, 怪物杀死了弗兰肯的亲人朋友, 弗兰克斯坦“杀死”了怪物的女伴。两人的仇恨就这样堆积起来了。而“第三类复仇”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其一就是“为价值个体的人格和名誉诉求而复仇。”怪物被人类社会和自己的主人抛弃后, 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利, 开始向弗兰肯斯坦争要自己应有的幸福。其二就是“从个体式报私仇过渡并转换为群体式雪公恨。”在家人和朋友死后, 弗兰肯斯坦意识到怪物已经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仇人了, 而是人类的仇人, 人类会因为他的存在而受到威胁。

参考文献

[1].杨经建, 彭在钦, 复仇母题与中外叙事文学[J]。外国文学评论, 2003, (4) :138, 138, 140, 141, 141。

[2].玛丽·雪莱, 弗兰肯斯坦[M]。丁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24-25, 141, 72, 73, 141, 48, 57, 57, 174。

小说《弗兰肯斯坦》 篇8

一、互文性

克里斯蒂娃曾如此阐释过文本间的互动作用, “任何文本都像是一副引语的马赛克镶嵌画, 任何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吸纳与转化, 构成文本的每个语言符号都与文本以外的其它符号相关联, 任何文本都不是独立的创造, 而是对过去文本的改写、复制、模仿、转换或拼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文学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创造性’, 所有文本都是‘互为文本的’。”

互文性在文本中主要是通过引语、典故、原型、抄袭、模仿、反讽、改写以及序、跋、注释的附属部分, 甚至标题、副标题和封面、插图等体现出来, 也可以表现在重复、交叉、循环、排比、扩展等结构方式上。已有文本再现于现文本, 形成文本的互相指涉, 彼此间建立起密切的关联意义。文本不再是封闭的, 而是具有无限的开放性和未完成性, 与前文本交流呼应, 依据语言互相依存的本质建立起指涉关系, 在与前人的交流中, 生成新的意义。

二、玛丽﹒雪莱的《失乐园》

小说《弗兰肯斯坦》是以《失乐园》为框架的。玛丽·雪莱颠覆并讽刺性地对比了《失乐园》与《弗兰肯斯坦》中的人物的生存环境。许多评论家都注意到《弗兰肯斯坦》是对《失乐园》的浪漫主义解读, 是对《失乐园》的戏仿。桑德拉·吉尔泊特曾说《弗兰肯斯坦》讲述的是一个地狱般的故事, 把天堂戏仿成地狱, 把天堂的创造恐怖地模仿成地狱的创造, 把天堂男性世界怪诞地模仿成可怕的女性世界。当然这种近乎离题的戏仿结果却回到并强化了原文可怖的现实, 因为通过戏仿《失乐园》, 戏仿原本可能是很隐秘的事情, 玛丽·雪莱也许是有意要颠覆米尔顿, 她似乎也是说《失乐园》的核心故事即是夏娃偷吃智慧之树上的果实给人类带来的痛苦。正如《失乐园》一样, 《弗兰肯斯坦》这一文本的情感指涉意义比较模糊。那么, 从某种意义上说, 即使在作为怪物的关键性文本的《失乐园》成为《弗兰肯斯坦》中一确切事实之前, 小说的文学结构已使我们有心理准备把弥尔顿的反应父权制的史诗作为一复杂暗指体系的研究问题与框架。

怪物曾苦苦追问到底自己是谁、是什么及来自哪里。它的疑问思索都充满了弥尔顿《失乐园》的色彩。如玛丽·雪莱, 沃尔顿, 维克多及怪物都企图在一个堕落的世界中理解自己的存在, 同时想努力看清早已堕落的世界的本质。与亚当不一样的是, 所有这三者都似乎不是从伊甸园而是从人世间堕落, 像罪恶, 撒旦及夏娃一样直接堕落至地狱。读者也可非常明显地感受到这两个普罗米修斯式的僭越者—沃尔顿和维克多极为相似。沃尔顿曾称维克多为堕落天使, 实际上他们都可称作为堕落天使。

事实上, 如玛丽·雪莱在《弗兰肯斯坦》中插入了多个微型故事一样, 沃尔顿的故事本身是《失乐园》中讲述的起源神话的另一个版本。前往南极的航途中, 他写给姐姐的家书中充满野心。像撒旦一样, 至少从某种程度上, 沃尔顿似乎是僭越了地狱冰冷的疆界, 企图回归天国, 并把南极想象成“永远光明的地方”。这与弥尔顿的天国似的“光明之源”极为相似。如撒旦 (和夏娃) 的报复一样, 他的报负也打破了父亲的禁令, 因为他的父亲临终前“禁止他从事海上的职业生涯”。而且, 甚至沃尔顿遇到弗兰肯斯坦和怪物那冷得似地狱般的地方也是弥尔顿式的。沃尔顿所讲述的自己的经历, 不仅说明了他的抱负与撒旦的类似, 而且也与他的女作家的类似。谈及他的童年时, 他提醒他的姐姐说因为诗歌可使他的“灵魂进入天国”, 于是他成为了诗人且有一年是活在自己创造的天堂里;他又说到自己的失败并提醒姐姐说她很了解这一点。当然, 如在《弗兰肯斯坦》的引语中所承认的那样, 玛丽·雪莱的童年也是在文学的幻想中度过的。因此, 用弥尔顿的《失乐园》来观照沃尔顿的诗人生涯失败的故事, 他的故事其实是帮助玛丽·雪莱审视自我的幻想之一, 是女性从一个艺术﹑言语及自由的失乐园堕落到性﹑沉默和猥亵的生产的地狱的故事。

沃尔顿和他的新朋友弗兰肯斯坦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如弗兰肯斯坦的怪物一样, 他们都是孤儿。当然, 《弗兰肯斯坦》中所有的主次要人物都是孤儿。不难发现, 家族史, 尤其是孤儿的家族史令玛丽·雪莱极为着迷。只要有可能, 她就会在叙述中插入孤儿的故事。这表明, 通过讲述成为孤乞儿的孩子的苦难故事, 她也是复述堕落的故事, 重叙被驱逐出天堂进入地狱的故事。像玛丽·雪莱没有母亲一样, 毕竟弥尔顿的亚当和夏娃是由严厉但慈祥的父亲—上帝所养育, 后来却被其遗弃 (这正像玛丽·雪莱由于和雪莱私奔而被父亲遗弃一样) 。卡罗林·波弗特的父亲死后她成为孤乞儿;因为父亲被关进澳大利亚监狱, 伊莉莎白也成为孤乞儿, 尽管弗兰肯斯坦的父亲解救了她们, 早期与父亲的疏离预示着她们级她们家庭未来的残酷命运;后来, 失去母亲的萨菲和失去父亲的贾丝廷也重复着类似的命运而沦为孤乞儿。

除了她们都是孤乞儿以外, 一种共同的罪恶感也把贾丝廷, 菲力克斯和伊莉莎白关联起来, 这样的罪恶感也最后把弗兰肯斯坦, 沃尔顿和怪物关联起来了。共同参与孩子威廉的谋杀也是弗兰肯斯坦家族主要成员所犯下的原罪的另一关键组成部分。此外, 这些人物的相似性—相同的异化, 同样的罪恶感和孤乞儿身份—暗示着他们之间累赘的关系, 就如故意放置的镜子之间的唯我关系。这种可怖的唯我主义感觉体现的是小说中明显地乱伦关系, 因为小说中讲述的婚姻或浪漫传奇都存在这种乱伦关系。

乱伦的色彩令《弗兰肯斯坦》更为阴森, 这也与小说是以弥尔顿的《失乐园》为框架有关, 且与玛丽·雪莱之间的生活密切关联。比如, 在他们如在伊甸园中度过的快乐的童年时期, 弗兰肯斯坦和伊莉莎白像亚当和夏娃一样有着乱伦的关系。文学意义上的乱伦关系是指他们都有共同的创造者。从比喻意义上来讲他们有着乱伦关系是因为伊莉莎白自小是弗兰肯斯坦的玩伴, 她象征着天使般的灵魂的意象或者说是由弗兰肯斯坦的灵魂创造的, 就好像夏娃是亚当的肋骨创造的一样。同样, 通过暗示撒旦和夏娃的关系, 撒旦与罪恶之间的乱伦关系在弗兰肯斯坦的半睡半醒的梦中得到映照。弗兰肯斯坦用生命之工具把生命注入到怪物体内并引起颤栗的反应, 这实际上可以说是他与怪物之间的交配。对于弥尔顿, 对于玛丽·雪莱来说, 乱伦是对对自我意识的近乎狂热的唯我主义的必然隐喻。

不仅弗兰肯斯坦和他的怪物在某种意义上重演了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他们都各自在不同时间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有时是上帝 (弗兰肯斯坦是创造者, 怪物却是他的创造者的主人) ;有时是亚当 (弗兰肯斯坦是天真的孩子, 怪物是最原始的“创造物”) ;有时是撒旦 (弗兰肯斯坦是饱受折磨的僭越者, 怪物是复仇的恶魔) 。小说中的这些角色都是不断地重复再重复。很明显, 这种人物从一种角色至另一种角色的梦幻般的转换也许是告诉我们—玛丽·雪莱怀疑自己所写的是一部心理剧或半醒的梦。不仅如此, 故事中不确定的象征从另一角度加强了弥尔顿《失乐园》的骨骼性意义, 而玛丽·雪莱的“丑陋的孩子”也是在这种骨骼中形成的。

像弗兰肯斯坦, 即他的创造者一样, 怪物反过来扮演者亚当和夏娃的角色, 最后甚至是扮演上帝的角色。然而, 如怪物自己指出的那样, 他不适合任何一个弥尔顿《失乐园》的角色。弗兰肯斯坦的童年是伊甸园式的, 怪物的童年却是被疏离的, 无知的, 而不是被呵护的, 天真无邪的, 因此他逐渐意识到的自己的悲哀, 这无疑是颠覆性地戏仿了亚当的幸福生活。且怪物的焦虑与困惑也是亚当幸福困的困惑的另一阴暗的版本。

联系《失乐园》来阅读《弗兰肯斯坦》, 人们越来越明显地发现小说的作者是一个如此顽固的学生, 试图用她的小说来帮助自己解读《失乐园》。因此, 《弗兰肯斯坦》是对《失乐园》的戏仿。小说中, 弗兰肯斯坦, 他的怪物, 沃尔顿和许多次要人物都一次次重复着类似新圣经里的角色, 戏仿《失乐园》也就成了《弗兰肯斯坦》故事结构的不可分割的部分。

参考文献

[1]Shelley, Mary Wollstonecraft.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Chicago:Chicago UP, 1982.

[2]米克·巴尔:《叙事学:叙事学导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3]郭方云:“分裂的文本虚构的权威——从《弗兰肯斯坦》看西方女性早期书写的双重策略”, 《外国文学研究》, 2004 (4) 5-12。

[4]李伟昉:“《弗兰肯斯坦》叙事艺术论”, 《外国文学研究》, 2005 (3) 70-75。

[5]刘新民:“评《弗兰肯斯坦》”, 《外国文学研究》, 2001 (1) 6。

《弗兰克斯坦》中的女权主义分析 篇9

关键词:怪物,弗兰克斯坦,女权主义

1 概述

弗兰克斯坦在字典中的意思就是被创造却不能被控制的东西。这个词起源于小说弗兰克斯坦。它是英国文学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以文学形式出现的著作。它的作者, 玛丽雪莱, 19世纪著名文人拜伦的第二任妻子。她是著名的哲学家威廉和女权运动注意者沃尔顿的女儿。

这部小说讲的是一个瑞士生物学家维克多热衷于生物的起源再创造试验。最后成功创造了生物——弗兰克斯坦, 并最终因为它的丑陋而抛弃它。怪物弗兰克斯坦因享受不到主人的爱并且被抛弃, 从此踏上复仇之路, 在精神上, 肉体上折磨维克多, 并迫害维克多的亲人。最终, 在寻仇未遂中, 怪物跳海自杀。

2《弗兰克斯坦》在英国文学中的地位

从18世纪到19世纪, 社会上盛行一种被称为哥特小说的文体。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有大量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描写, 荒唐, 神秘, 暴力, 邪恶等其他夸张的主题。也被称作是黑色小说。

《弗兰克斯坦》被看作是第一部科幻小说和哥特式的小说。与其说是科幻小说, 还不如说是哥特式的小说。因为, 这部小说反映的是19世纪的西方社会, 比如说创造和发明对人类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然而, 人类不能驾驭自己创造发明的东西。

而女性可以说为哥特小说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18年, 玛丽雪莱出版了第一部哥特小说, 以西方的真实社会作为小说的背景, 披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高度颂扬了反压迫的精神。她指出她的小说就是哥特小说最好的诠释。

3《弗兰克斯坦》的小说主题

小说写于19世纪, 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状。反抗主人和社会不仅揭示了20世纪70年代英国社会的黑暗, 而且强烈抨击了政府对老百姓的冷漠, 不管人民死活, 并预言政府必定被人民推翻。

小说以6封信开始, 是船长沃尔顿在船上写给在英国姐姐的信。信中讲述了他的所见所闻, 并提到他遇到科学家维克多的事实。接下来就是维克多的自述以及他和怪物之间的对话了。整篇小说以第一人称自述, 包括人物有船长, 维克多, 怪兽。

小说中的反抗的主题跟当时社会上的压迫与被压迫的主题相得益彰。最后一张主要描述的是怪兽和科学家维克多之间的战争, 这也正呼应了当时社会动乱的主题, 反抗。当怪兽理直气壮的对维克多说, 虽然你创造了我, 可是你不能主宰我, 我反而是你的主人。在这里, 我们可以看到, 尽管怪物丑陋, 凶残, 但是一开始它是有爱心的。而, 科学家, 维克多, 名声很高, 却因抛弃怪兽, 最终落下无情无义的名声。从另一个角度理解, 我们可以认为怪兽和被压迫的人都是文明的象征, 而维克多和统治者都是野蛮, 粗鲁的化身。他们之间的对话也证明了小说的主题。与此同时, 第十章中的关于怪兽和维克多之间的争吵, 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第14章, 怪兽用它的所见所闻披露给我们的一个事实就是统治者到处迫害人民, 而它自己的反抗也似乎象征了18世纪90年代的英国社会的黑暗事实。小说的最后一部分, 当怪兽请求维克多为其造个女伴, 并承诺不再追杀他时, 维克多的拒绝再次伤透他的心, 并从此丧心病狂。最后复仇路中, 因主人死亡, 自己也跳入大海自杀而告终, 这何尝不是回归自然的象征?

因此, 在小说中, 玛丽雪莱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反动的背叛的角色。反映的更多是显示生活中, 被压迫者对于现实的不公和压迫的一种反抗。这部小说可以称得上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4《弗兰克斯坦》中的女权主义精神

4.1 女权的定义

女权主义理论倡导女性和男性应该在政治上, 社会地位上以及经济上平等。女权主义认为女性一直以来被歧视, 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强烈要求改变现状。这让社会上树立新观, 那就是减少对妇女的迫害, 凡事多从妇女角度考虑事情。

4.2 小说中的女权主义

女权批评主义, 顾名思义, 围绕着女性展开。反映出了女性在社会上受歧视, 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事实。他们反抗压迫女性的社会制度, 他们激烈的争论者并试图否定这个社会制度。女权批评主义强调批评性。无论在社会地位上, 角色扮演上, 还是劳动成果上, 男性社会地位要优于女性, 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女权批评主义试着从性别的角度来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

《弗兰克斯坦》这篇小说主要讲述的是怪兽抱怨自己被主人抛弃的悲惨命运, 这或许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女性被压迫的事实。因为, 从圣经上男人和女人是如何被创造上可以看出来, 而稳重怪兽的创造和上帝创造女人的模式如出一辙。怪物由于天生的丑陋, 它原本善良的心也被人们漠视。妇女天生的软弱以至于被社会所压迫, 受凌辱。这是对妇女生活地位的写照, 为她天生的沦为男性的生育工具的体现。就像在出版此书的时候, 玛丽雪莱就隐藏自己的真实姓名, 换用男士姓名为了让此书成功出版。此书一出, 即获得成功。然而, 当玛丽雪莱曝光真实姓名的时候, 还是受到各界的指责和批评, 并受到来自社会各方的压力。

在小说中, 通过科学家对生命起源的潜心研究表达了女权主义者对当代社会的厌恶。怪兽最终被创造出来, 然而由于天生的丑陋, 主人残忍的抛弃了它。饥寒交迫, 怪兽想以自己的真诚来打动人们, 想得到人们的关怀, 最终被无情的拒绝。反过来想想, 哪怕它在那时候得到一丁点的温暖, 也不会演变成为最后对主人的凶神恶煞的追杀。它忍受不了别人对它的冷漠, 不公平的待遇, 最后报复主人, 发起进攻, 进行反抗。

哥特式小说中的女权主义就是自由的倾诉。女权批评学家通过对哥特式小说的描写间接的表达了他们愤怒的情绪。奇怪的情节, 诡异的内容和千奇百怪的人物都是构成哥特式小说表达情感的主要因素。在这篇小说中, 玛丽雪莱塑造了一个反抗的, 奇怪的人物形象。尽管它是丑陋的, 但它始终是勇敢的, 积极的, 充满爱心的。当它被主人抛弃, 被人们漠视的时候, 它选择了为追求自己所要的而奋起反抗, 敢于向否定它的社会发起进攻。从这个方面看, 这部小说把当代社会的公平, 不公平现象反映的淋漓尽致。

而这篇小说中所倡导的反抗精神大大极力了人们为自由为民主而斗争的信心, 特别是对妇女权益的保护, 鼓励她们为自由, 为平等而战。

4.3“弗兰克斯坦”女性沉默的代名词

在这篇小说里, 女性是以一个被动的角色出现的。她们要么是书中出现的路人甲, 要么就是以倾诉的对象出现。她们的声音被男性自述的声音所淹没。男性才真正是这篇文章的发声者。这部小说属于第一人称自述文。所有文章的内容和情节都是建立在作者自述的基础上, 所以整篇以第一人称“我”来贯穿。书中所有女性的声音, 发言都是通过男性同胞的声音所表达出来。要么是以维克多的声音表达出来, 要么出现在怪兽所见的情境中。尽管有很多女性的情节, 但她们不无一处的不是通过男性声音表现。所以在这篇文章中, 女性的地位被剥夺。女性在这篇文章中被描述成为一个没有任何需要的物品。

5 结论

在英国文学中, 这部小说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在这篇小说中, 玛丽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反叛的任务。我们从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维克多化身统治者, 而他的创造者怪兽就是被统治者。怪兽的反抗被认为是暴力的, 但同时又是被逼无奈的。而维克多的惨剧就像是自食其果。小说反应的反抗精神也是玛丽雪莱本身的体现。真实的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关于自由和压迫之间的战争, 所以被称之为社会的镜子。小说中所叙述的反抗精神大大鼓舞了人们为自由而战, 为公平而战。《弗兰克斯坦》是英国文学上的奇葩, 首先它是一部哥特式小说, 而且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篇。另外还具有女权主义色彩, 所以也被称为女权哥特式小说。这部小说在英国文坛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参考文献

[1]http://www.cs.uu.nl/wais/html/na-dir/feminism/info.h

[2]Shelly Marry.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M]Joanna M.Smith Arlington:Texas UP, 1992

[3]Veeder, William.Gender and pedagogy:The questions of Frankenstein[A]Stephen Approaches to teaching Shelly Marry's Frankenstein[C]New York: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1990

[4]杨正润等翻译.保罗.约翰逊.知识分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7) .

[5]布恩.小说修辞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7.

[6]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7) .

[7]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7) .

[8]王一川.批评理论与实践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 .

[9]威廉.政治正义论[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 1980 (8) .

[10]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外国文学评选, 2002 (2) .

上一篇:超长行孔下一篇:特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