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荷斯坦奶牛

2024-12-02

中国荷斯坦奶牛(共8篇)

中国荷斯坦奶牛 篇1

奶牛产奶性能主要包括5个性状:泌乳量、乳脂率、乳脂量、蛋白率、蛋白量, 它们是典型的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一般来说, 控制一个数量性状的基因座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 数目很多, 传统的数量遗传学只能将控制数量性状的所有QTL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 无法区别单个QTL对数量性状的贡献大小, 更无法将QTL定位在相应的染色体上, 这给育种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目前, 微卫星标记已经成为研究和定位QTL的最佳分子标记, 被广泛应用于对影响乳产量、健康性状和机体构成性状的QTL定位[1]。

试验旨在通过对荷斯坦奶牛产奶性能的测定, 结合微卫星标记技术探讨相应微卫星位点与泌乳量、乳脂、乳蛋白的相关性, 设计能够有效地检测奶牛产奶性能的试剂盒, 从分子水平上检测奶牛的生产性能, 为奶牛的科学选育及早期选育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样本采集

15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 来自新疆石河子市某奶牛场, 均在牛左侧颈静脉上1/3处采血5 mL, 加ACD抗凝, -20 ℃保存;采用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 备用。供试牛每日挤奶3 次, 每次取4 mL, 共取12 mL , 加入重铬酸钾2 mL,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样本个体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量。

1.2 试剂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Tris) 、丙烯酰胺、甲叉双丙烯酰胺等生化试剂, 购自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四甲基乙二胺 (TEMED) 、过硫酸铵、溴酚蓝、冰醋酸、无水乙醇、硝酸银等, 购自石河子大学设备科。

1.3 方法

1.3.1 微位星DNA标记的选择

通过BOVMAP的INTERNE数据库 (http://LOCUS.INRA.FR/CGI-BIN/BOVMAP) 选择分布在牛的7条染色体上的7个微卫星DNA标记用于试验分析, 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 具体信息见表1。

1.3.2 PCR扩增体系与扩增条件

PCR反应体系:10×Buffer 2.5 μL, 25 mmol/L MgCl2 1.5 μL, 2.5 mmol/L dNTPs 2.5 μL, 上、下游引物各3 μL (5 pmol/μL) , Taq酶 (2.5 U/μL) 0.6 μL, 模板DNA (50 ng) 2 μL, 加双蒸水至总体积为25 μL。

PCR扩增条件:95 ℃预变性4 min;94 ℃变性30 s, 在适宜的温度退火30 s, 72 ℃延伸45 s, 共 35个循环;72 ℃延伸10 min。

1.3.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

在25 μL PCR产物中加2 μL溴芬蓝指示剂, 混匀后取10 μL在聚丙烯酰胺凝胶 (浓度为10%) 中电泳 (稳压150~180 V) 6~8 h, 电泳结束后进行固定、染色、显影, 用凝胶成像系统拍照。

银染的染色及显影的过程如下:将凝胶放入固定液中预处理10 min;然后将凝胶放入染色液中染色25 min, 取出后用纯化水漂洗15~20 s;置于显影液中, 约8~10 min出现条带后取出凝胶, 用自来水快速漂洗2次, 放入终止液中 (固定液) 终止10 min, 条带即清晰明亮, 观察结果并拍照。

1.4 数据的统计处理

通过凝胶电泳图像分析软件结合Marker (pBR 322 DNA/MspⅠMarker) 标记得到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片段大小, 判定个体基因型。采用SPSS软件的GLM (General Linear Models) 过程进行单变量方差分析, 研究微卫星标记与荷斯坦奶牛产奶性状的关联性。

1.4.1 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

基因频率是指一个群体中某一基因对其等位基因的相对比率。公式:Pi=[2 (ii) + (ij1) + (ij2) +…+ (ijn) ]2N, 其中Pi为第i个等位基因的频率;i为纯合复等位基因;j1, j2…jn为与i共显的第1个到第n个等位基因。

基因型频率是指一个群体中某一性状的各种基因型之间的比率。由于微卫星扩增结果为共显性等位基因, 因此表型频率即为基因型频率。公式: 基因型频率=基因型个体数/测定群体总数。

1.4.2 有效等位基因 (Ne)

公式undefined, 其中Pi为该位点上第i个等位基因的频率。

1.4.3 微卫星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1) 杂合度 (H) 。

公式:undefined, 其中Pi为某一座位第i个等位基因的频率。

(2) 多态信息含量 (PIC) 。

公式:undefined, 其中Pi, Pj分别是第i和j个等位基因的频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PCR扩增

部分微卫星基因座在中国荷斯坦奶牛中的PCR扩增结果见图1、图2。

1~20.样品号;M.pBR322 Marker。

2.2 各微卫星座位的遗传参数统计 (结果见表2)

本研究所选的7个位点都具有高度多态性, 而且杂合度 (H) 均在0.58~0.81之间, 多态信息含量 (PIC) 也达到0.60以上。位点BM203等位基因数为6个, 形成8种基因型, B为优势基因, BB为优势基因型;BM302有6个等位基因, 形成8种基因型, D为优势基因, BD为优势基因型;BM3413有5个等位基因, 形成7种基因型, C为优势基因, BC为优势基因型;UWCA9有6个等位基因, 形成8种基因型, E为优势基因, BE为优势基因型。

2.3 标记基因型与产奶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结合产奶性状, 借助软件进行关联性分析, 结果表明, 各位点对泌乳量、乳脂率或乳蛋白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 (见表3、表4) 。微卫星位点BM302对泌乳量存在显著性影响 (P<0.05) , 其中BD基因型与该性状相关性较大, BM3413、BM203、UWCA9对泌乳量有不同程度影响;位点BM302、BM203对乳脂率存在显著性影响 (P<0.05) , 以DD、AC为有利基因型;位点UWCA9与乳蛋白量呈显著相关 (P<0.05) , 以AA为有利基因型。分析各微卫星基因型的均值, 用最小显著差数法 (LSD) 进行各基因型间的多重比较。各位点内各基因型对产奶性状的影响比较见表4。

注:同一位点在同一性状上各基因型以不含相同字母上标的两值间差异显著 (P<0.05) , 有相同上标字母和未标注者为差异不显著 (P>0.05) 。

由表3各位点相应基因型对产奶性状的最小显著差数法 (LSD) 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 除BM415中各基因型间对各产奶性状的影响均无显著性差异外, 其余各位点对产奶性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位点内基因型间差异显著的现象。

3 讨论

对于一个基因或位点, 若最频繁出现的等位基因频率不超过95%, 则该位点或基因是多态的。本试验每个位点都存在一个或几个优势等位基因, 说明7个微卫星位点都具有高度多态性。再结合表3多态信息含量统计值, 按Bolstein D等[2]提出的衡量基因变异程度高低的多态信息含量标准 (当PIC>0.5时为高度多态位点;当0.25

单雪松等[3]通过对中国荷斯坦牛以及新疆牛的研究结果表明, 位点BM6438和BMS711对各种乳成分均无显著影响, 但BMS2321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乳蛋白存在极显著影响, 对乳脂和干物质的影响不显著。Ashwell M S等[4,5,6]的研究表明, 位点513 (MB026) 附近可能存在影响奶中体细胞评分的标记, 位点BM415和BM6425与乳蛋白含量有相关效应。方晓敏等[7]在4条染色体上选择12个微卫星标记对西门塔尔牛育种核心群6个父系组成的150头母牛产奶性状 (包括乳脂、乳蛋白、乳糖、干物质含量和奶中体细胞数) 进行分子标记遗传效应分析, 结果表明, 12个微卫星位点都具有高度多态性, 杂合度均在0.64~0.86之间, 多态信息含量达0.60以上, 最高为0.85 (ILST093) ;位点ILST093对奶中体细胞数有显著影响 (P< 0.05) ; BMS711对乳脂率有显著影响 (P< 0.05) ; BM1905与奶中乳糖含量呈显著相关 (P< 0.05) ; BM6438与5个产奶性状均无相关性。本研究所选的7个微卫星位点中, BM302、BM143对产奶量达到显著性影响, 其余各位点对产奶量无显著作用; UWCA9、BM143、BM1443、BM302、BM3413 5个位点对乳脂率有显著影响;位点UWCA9、BM203、BM143、BM302对乳蛋白含量有影响。本研究所选出的对产奶性状有显著影响的微卫星标记为奶牛标记辅助选择及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储明星, 叶素成, 陈国宏.微卫星标记与奶牛数量性状QTL定位[J].遗传, 2003, 25 (3) :337-340.

[2]BOLSTEIN D, WHITE R L, SKOLNICK M, et al.Construction of agenetic linkage map in man using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J].Am J Hum Genet, 1980, 32:314-331.

[3]单雪松, 张沅.奶牛weaver综合征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6) :95-98.

[4]ASHWELL MS, REXROAD JR C E, MILLER R H, et al.Detec-tion of loci affecting milk production and health traits in an elite USHolstein population using microsatellite markers[J].Animal Genet-ics, 1997, 28:216-222.

[5]ASHWELLMS, DAY, VanRADENP M, et al.Detection of putativeloci affecting conformational type traits in an elite population of Unit-ed States Holsteins using microsatellite markers[J].Dairy Sci, 1998, 81:1120-1125.

[6]ASHWELL MS, REXROAD JR C E, MILLER R H, et al.Mappingeconomic trait loci for somatic cell score in Holstein cattle using mic-rosatellite markers and selective genotyping[J].Animal Genetics, 1996, 27:235-242.

[7]方晓敏, 许尚忠, 张英汉, 等.西门塔尔牛产奶性状的微卫星标记遗传效应分析[J].遗传, 2005, 27 (4) :571-574.

计步器监测荷斯坦奶牛蹄病的效果 篇2

关键词:计步器;荷斯坦奶牛;蹄病;监测

中图分类号: S858.2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2-0178-03

收稿日期:2013-06-21

基金项目:2011年度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资助课题 (编号:XJNZYKJ2011012)。

作者简介:蒋晓新(1978—),男,新疆昌吉人,硕士,畜牧师,从事奶牛养殖方面的研究。E-mail:jiangxiaoxin2010@sina.cn。奶牛蹄病已成为危害奶牛生产的四大疾病之一,轻则引起奶牛跛行,重则引起奶牛瘫痪,严重影响奶牛采食和牛奶生产[1],如不加以重视,则会增加奶牛淘汰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新疆春、夏、秋、冬四季明显,气候差异大,年内气温最低为 -38.3 ℃,最高达40 ℃,全年平均气温为4.5 ℃,具有典型北方气候特点。环境差异较大,导致蹄病发病率有所不相同。为了研究在北方地区舍饲条件下气候因素对奶牛蹄病的影响,新疆天润五一奶牛场采用尤利农奶牛计步器与Afaifarm(阿菲牧)3.04软件管理系统对该场1 280头奶牛蹄病发病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季节和饲养管理因素对奶牛蹄病发病存在直接相关关系。究其原因,主要是奶牛在不同季节,气温、日照、营养以及饲养管理条件对奶牛蹄病发病有较大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时间、地点

本试验于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新疆天润五一奶牛场进行。

1.2供试动物和处理

全场对1 280头奶牛安装尤利农奶牛计步器。利用 Afaifarm (阿菲牧)3.04软件管理系统就饲养管理因素对奶牛蹄病发病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试验过程中剔除蹄病外其他疾病或生产因素的影响。奶牛按照泌乳量和体重分群管理,并采用TMR饲喂和饲喂监控系统及自动补料、利拉伐自动奶量统计分析系统等牛群管理设备和软件[2]。

1.3圈舍条件和饲养方式

饲养圈舍面积为108 m×30 m,运动场108 m×45 m。舍外饲养密度为19.0 m2/头,舍内饲养密度为11 m2/头。牛群根据奶产量高、中、低进行合理分群饲养。饲养方式为散栏式饲养,自由采食,逍遥运动。

1.4试验数据测量与收集

根据奶牛进挤奶厅的挤奶时间,利用电子感应系统和电脑终端每日3次采集奶牛步履数据,按天进行汇总,统计和对比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季节与奶牛蹄病发病的关系

供试牛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蹄病发病率、治愈率统计结果见表1。通过表1可以看出,四季中奶牛蹄病发病差异性显著,春季以蹄叶炎、蹄底创伤、白线病、腐蹄病为主,夏季以蹄裂和腐蹄病为主,秋季以蹄底创伤为主,冬季以蹄叶炎和蹄底创伤为主。

2.2奶牛不同蹄病在不同季节与步履数变化的关系

奶牛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不同蹄病与步履数的关系分析结果见表2。在4个季节中,与正常奶牛相比,春季,腐蹄病奶牛步履数差异极显著(P<0.01),蹄裂奶牛差异显著(P<0.05);夏季,腐蹄病和蹄叶炎奶牛步履数差异极显著(P<0.01);秋季,腐蹄病奶牛步履数差异极显著(P<0.01);冬季,腐蹄病奶牛步履数差异极显著(P<001),蹄底创伤奶牛差异显著(P<0.05)。这些蹄病显著影响奶牛步履活动。同一种蹄病奶牛在4个季节中步履数也存在差异,蹄裂奶牛在冬季步履数差异极显著(P<0.01);蹄叶炎奶牛在夏季步履数差异极显著(P<0.01);蹄底创伤奶牛在冬季步履数差异极显著(P<0.01);白线病奶牛在冬季差异显著(P<0.05);腐蹄病奶牛在冬季步履数差异极显著(P<0.01)。

2.3奶牛蹄病的预防措施与效果分析

根据上述结果,在4个季节分别采取不同的综合预防措施,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和饲养管理方式,降低奶牛蹄病发病率,并分析发病率和步履数变化的关系。

2.3.1蹄病预防措施(1)调整奶牛日粮平衡,使精粗比为55 ∶45,钙磷比为1.5 ∶1,以保证日粮中矿物质、维生素供应充足;(2)调整牛舍布局,奶牛圈舍围绕挤奶厅布局,奶牛从饲养圈舍至挤奶厅距离100 m以内,道路夯实硬化;(3)在春、秋季及时清除牛舍及运动场的牛粪、污水,及时清除运动场上的石子及硬物;(4)不在炎热夏季或高温天气修蹄,修蹄后奶牛在15 d内禁止在水泥地运动,水泥地设纹路;(5)在挤奶台的过道上建造5 m×3 m×10 cm的药浴池,内存4%硫酸铜浴液,或用塑料喷雾器直接将药液喷在奶牛蹄部。

2.3.2采取措施后奶牛蹄病发病率变化与分析通过表3可以看出,改善饲养环境和管理条件后奶牛蹄病发病率大幅度降低,由于做到蹄病早发现,治愈率由71.59%提高到91.18%。

2.3.3采取措施后奶牛蹄病与步履数变化通过表2、表4可以看出,改善饲养环境和管理条件后奶牛步履数均增加,说明蹄病病情在减轻,发病程度降低。

3讨论

3.1保证日粮营养平衡对减少奶牛蹄病发生有重要意义

3.2加强饲养管理可有效预防奶牛蹄病发生

(1)环境。北方地区开春和入冬牛舍阴暗、潮湿,运动场泥泞,粪尿清扫不及时,牛蹄长期在粪尿和泥水中浸渍,含氨量高可使蹄角质含水量增多,降低牛蹄抗损伤能力,蹄角质变软、变形。搞好奶牛场环境卫生,定期消毒,保持运动场和牛舍的清洁干燥,可有效预防蹄病的发生[6]。在冬春季节应及时清除牛舍及运动场的牛粪、污水,及时清除运动场上的石子及硬物,防止蹄底挫伤,可有效预防蹄底创伤和腐蹄病。(2)合理掌握修蹄时间。北方地区适宜春、秋2季修蹄,4月和10月为宜。要防止在炎热夏季或高温天气过度修蹄。刚修过蹄的奶牛在15 d内不宜在水泥地上运动,水泥地上应有纹路,太光滑的水泥地容易引起奶牛打滑,损伤牛蹄。(3)牛舍设计合理。散放式牛舍85%的奶牛吃料后应睡在牛床上,必须保证牛舍和运动场地平坦、干燥、无异物,防止蹄损伤。奶牛的休息时间也应保持在4 h/d以上。干净干燥的牛床可以减少细菌繁殖和蹄病的发生率。做好奶牛场圈舍布局,特别是泌乳牛圈舍和挤奶厅的距离,防止因挤奶距离过远而损耗奶牛大量能量。奶牛运动场地要松、软,经常打扫,严禁散落有石子、锐性物体及能刺伤牛蹄的器物。(4)喷蹄。为有效预防传染性蹄病和增加蹄角质的硬度,坚持每周2次给牛喷蹄,选用刺激性小、没有异味的4%硫酸铜浴液或用塑料喷雾器直接将药液喷在奶牛蹄部[7]。喷蹄时应将牛粪、泥土垫料扫去,使药液全部喷到蹄壳上。可在挤奶台的过道上建造 5 m×3 m×10 cm的药浴池,让奶牛上台挤奶时走过,达到浸泡目的,药浴池必须经常更换药液。

nlc202309011929

3.3对奶牛蹄病应加强监测,及时治疗

加强对牛蹄的监测以及时治疗蹄病,防止病情恶化,以减少腐蹄病的发生。如已经发病,治疗蹄病所采取的任何措施都以确切的诊断为基础,应根据奶牛的临床症状,并通过问诊、望诊、触诊以及各种特殊检查等诊断程序确定蹄病的病情和病位。不论治疗何种蹄病,首先应彻底清蹄,用清水和棕刷、蹄刀等去除蹄部的污物,然后对病蹄进行必要的修整,充分暴露病变部位,在實施治疗措施前要对患蹄彻底消毒,对症给药。

4结论

奶牛蹄病发病种类随季节不同差异较大,不同蹄病不同季节其步履数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腐蹄病和蹄裂对步履数影响最大。在不同季节采用不同预防措施可大大降低蹄病发病率。运用奶牛计步器可有效监测奶牛蹄病,可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奶牛因蹄病而淘汰,提高奶牛场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Kausche F M,Robb E J.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eftiofur sodium and hydrochloride formulations for treatment of acute bovine foot rot[J]. Veterinary Therapeutics:Research in Applied Veterinary Medicine,2003,4(1):83-93.

[2]张名臣,张洪涛,李彦彬,等. DPC21 软件和计步器在奶牛场中的应用[J]. 黑龙江动物繁殖,2008(3):45.

[3]杨克礼,腾茂平,陈明新,等. 奶牛蹄病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J]. 中国奶牛,2012(18):34-36.

[4]马树林,张峰,王昆,等. TMR饲喂技术对高产奶牛影响[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5(4):4-5.

[5]张华. 奶牛蹄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J]. 中国奶牛,2007,(5):38-41.

[6]Pennington J A,Albright J L,Diekman M A,et al. Sexual activity of Holstein cows:seasonal effects[J]. Journal of Dairy Science,1985,68(11):3023-3030.

[7]张苗苗,向福林. 奶牛蹄病的治疗[J]. 动物医学进展,2012,33(9):133-135.

中国荷斯坦奶牛 篇3

1 材料

1.1 样品

血液样本,来自山东省某中国荷斯坦牛养殖厂,对试验牛颈静脉采集全血,ACD抗凝,- 20 ℃保存,试验在山东农业科学院奶牛研究中心进行。

1.2 试剂

凝胶成像Rsa Ⅰ酶、Taq酶、三磷酸脱氧核苷酸(dNTPs),购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2 方法

2.1 DNA的提取

采用酚-氯仿法提取基因组DNA。

2.2 引物的设计

IRAK2基因序列由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中获得,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NC 007320.3,第7外显子上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序列g. 40035(rs 41999724)由NCBI中获得。利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Premier 5.0针对该SNP位点设计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用于PCR-SSCPP试验的引物序列为 :P1 5′-CTGGGAGCTTCCTGGTG-3′;P2 5′-GCTGCCTAGTCCTGTTCTTTG-3′,扩增片段长度为281 bp。由于该位点没有自然酶切位点,需错配1个碱基后进行酶切鉴定,因此需要重新设计引物,序列为P3 5′-ATGGCAAATGGTTCTTTACAGTA-3′;P4 5′-TATAGTGCTATGGGTTACCTTTGT C-3′,扩增片段长度为279 bp。

2.3 目的片段的PCR扩增

目的片段扩增采用25 μL体系:10×Buffer 2.5 μL,Mg2+(25 μmol/mL)1.5 μL,dNTPs 0.5 μL,P3、P4(10 μmol/mL)各0.8 μL,模板DNA 1 μL,Taq DNA聚合酶(5 U/μL)0.2 μL,加ddH2O补足25 μL。PCR 反应条件主要包括预变性5 min;94 ℃退火30 s,72℃延伸30 s,共35个循环;最后72 ℃总延伸7 min;4 ℃保存。

2.4 PCR 扩增产物的检测

提取的DNA和目的片段扩增产物采用1 %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经凝胶成像检测后拍照。

2.5 扩增产物的PCR-SSCP分析

取3 μL PCR 产物,加入3 μL加样缓冲液,混匀,98 ℃变性10 min;立即置于冰上10 min;变性后的扩增产物采用12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2 h;采用0.1 %硝酸银染色,拍照并保存结果。

2.6 酶切鉴定

取扩增产物进行Rsa Ⅰ内切酶酶切鉴定,酶切反应体系(10 μL):10×Rsa Ⅰ酶缓冲液1 μL,RsaⅠ酶0.5 μL,PCR产物1 μL,双蒸水7.5 μL。37 ℃反应12 h,酶切反应结束后用12 %的聚丙烯酰胺凝胶(29∶1)电泳2 h,0.1 %硝酸银染色并根据电泳带型确定基因型。

3 结果

3.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提取的DNA纯度较高,OD260/OD280值均在1.8~ 2.0之间,可用于后续试验。

1~5. 提取的牛基因DNA;M.DL-2 000 Marker。

3.2 目的片段扩增结果(见图2)

M.DL -2 000 Marker;1~5.PCR扩增结果。

由图2可看出,扩增的片段为281 bp,与理论值符合,可进行单链构象多态(SSCP)分析。

3.3 SSCP检测结果

经12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色后明显分为3种带型,即AA、BB、AB型,由此可知在该位点存在碱基突变现象,见165页彩图3。

3.4 酶切结果

获得的扩增目的片段经内切酶Rsa Ⅰ酶切后,由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后可获得3种带型,带型结果与PCR-SSCP结果一致,带型CC表示片段被内切酶RsaⅠ完全切开,完全切开后分为2个片段,片段长度为257 bp和22 bp,由于22 bp分子质量小,聚丙烯酰胺电泳后染色看不出带型,因此只有1条带,大小为257 bp ;DD表示不能被Rsa Ⅰ酶切开,仍然为279 bp;而CD型表示杂合子,经酶切后分为3种带型,大小分别为279 bp、257 bp、22 bp,其中22 bp在图中未显示,见图4。

M.DL -2 000 Marker;1.CC型;2,3,5.CD型;4,6.DD型。

4 讨论

DNA序列测定是一种快速检测突变的客观可信的方法,但由于测定仪器昂贵而难以广泛使用。PCR-SSCP方法具有简单、经济、快速、无需特殊仪器的特点,是目前比较推崇的方法之一,采用PCR-SSCP进行了许多方面的研究工作[5]。本研究用PCR-SSCP测定IRAK2基因第7外显子碱基突变,发现在该位点有3种不同的带型,与NCBI报道一致。根据周铭涛等[6]报道,进行SSCP技术分析时所需核酸片段最好小于300 bp,其检出率越高,本研究在设计引物时充分考虑了这一点,用于SSCP的PCR产物是281 bp。

用Rsa Ⅰ内切酶对PCR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如果没有酶切位点,电泳后仍为原来1条带(为DD型),有1个酶切位点,电泳后出现2条带者为CC型,如果出现3条与前两者相对应条带者为CD混合型,由于22 bp分子质量小,在电泳图上未显示出来,因此CC型呈1条带,而CD型呈2条带。根据NCBI上报道的已知SNP,本研究采用PCF-SSCP和酶切方法鉴定了IRAK2第7外显子单核苷酸突变,对于其突变后对奶牛乳腺炎是否存在影响,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2.AB型;3,5.AA型;4.BB型。

摘要:为了研究奶牛乳腺炎相关基因IRAK2第7外显子SNP基因多态性,试验根据GenBank中IRAK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得到281 bp和279 bp的IRAK2基因片段,将所得的片段经PCR-SSCP方法和RsaⅠ内切酶酶切检测后均出现3种基因型。结果表明:获得的基因型与NCBI中报道的一致。说明用PCR-SSCP联合酶切方法建立IRAK2基因快速诊断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聚合酶链成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RsaⅠ,IRAK2基因,第7外显子,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杨钦,王长法,杨宏军,等.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山东分离株(zfb)β-溶血素(hlb)的克隆、表达及溶血活性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324-330.

[2]WOJDAK-MAKSYMIEC K,KMIEC M,ZUKIEWICZ A.Associa-tions between defensin polymorphism and somatic cell count in milk and milk utility traits in Jersey dairy cows[J].J Vet Med A Physiol Pathol Clin Med,2006,53(10):495-500.

[3]唐玉明,潘尚领.IRAKs基因多态性与疾病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2,16(4):498-501.

[4]HUANG Y,LI T,SANE D C,et al.IRAK1serves as a novel regu-lator essential for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interleukin-10gene expression[J].J Bio Chem,2004,279(49):51697-51703.

[5]王瑞,杨水云.PCR-SSCP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rpoB基因的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8,23(5):18-20.

荷斯坦奶牛—甘肃类群 篇4

品种特征:甘肃荷斯坦奶牛体格高大, 体质粗壮。头长短中等, 颈粗细适中, 鬐甲较低, 胸较深宽, 肋骨开张, 腹大, 背腰平直, 中躯发育良好、尻部较长、宽、平、且方正。乳房及乳静脉发育良好, 除个别乳房下垂外, 一般形如箱状, 四乳区分布均匀, 乳头粗细、长短和距离适中。四肢不高, 粗而结实, 蹄趾良好, 肢势正直。全身毛色黑色多于白色, 并且花片分明, 整齐一致者占71.82%;成年母牛角形稍向外、向前、向上者占71.36%;角基玉石色, 角尖黑色者占91.67%。角形、颜色、质地均表现出一致性的特点。

品种性能:经过对兰州市5个点各10头, 共50头成年母牛的实际测定, 平均体高139.7厘米, 体斜长160.8厘米, 胸围206.9厘米, 管围20.7厘米。平均体重623.3公斤。2006年成年母牛全泌乳期产奶量达5 096公斤。兰州奶业集团饲养的成年母牛单产达到8 400公斤, 居国内先进水平。本次测定的50头成年母牛350天产奶量7 125.36公斤。据对290头成年母牛1~9胎产乳的测定, 平均乳脂率3.43%, 比重1.030, 乳蛋白率2.54%。甘肃荷斯坦奶牛性成熟年龄为14月龄左右, 初配年龄为18月龄左右, 一年四季均可发情配种, 发情周期21天, 妊娠期278.22天。母犊出生重一般为36~42公斤, 断奶体重一般为120~130公斤, 哺乳期日增重为600~850克, 断奶后犊牛成活率达98%以上, 犊牛死亡率小于3%。

荷斯坦奶牛的改良方案 篇5

一、荷兰的奶牛注册制度及育种体系

1. 奶牛注册制度

在荷兰实行家畜注册登记制度,在全国各地都有专职的奶牛注册技术人员,通过掌上电脑终端完成信息采集注册。犊牛出生后48小时内申报注册登记,犊牛出生14天之内必须给犊牛打耳标,登记费由农场支付,耳标费用由政府支付。由于实行了家畜注册登记制度,奶牛从出生到死亡或屠宰,都有详细系谱和生产记录。如果奶牛未登记就无法参加DHI测定,奶牛不能参加育种测试,就不能享受优惠的遗传产品。如果饲养过程中耳标丢失,而又没有及时补上,这头家畜就必须销毁,奶牛注册登记机构的检查人员经常到农场巡查。

2. 健全的奶牛群体改良计划(DHIP)

荷兰是最早实施奶牛群体改良计划的国家,在荷兰有超过80%的产奶母牛参加这一测定体系,目前有125万头母牛参加测定。此项工作始于30年前,最初此项工作由政府发起推动,政府成立测定中心,农场免费参加测定;经过一定阶段转变为收费测定,现在参加生产性能测定已经是农场主不可或缺的生产手段,这一体系对生产利好影响日益突出。

(1)测定体系的运行。现在荷兰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运行由CRV公司主持,这一机构仍属非盈利性组织。它的职责是制定测定收费政策、运送测定奶样、反馈测定结果给农场、培训采样技术人员和形成信息产品。

(2)奶样的收集。由CRV公司人员或农场主自己完成(收费不同),每头产奶牛每4周收集一次奶样,奶样放在特制的可以进行信息标记的一次性塑料瓶中。

(3)奶样的运输。奶样运输全部由CRV公司完成,专用的运输车定期到奶牛场收集奶样,然后根据奶样的测定项目进行信息处理,将待测样品送到测定中心。

(4)奶样的测定。奶样在测定中心进行乳成分和体细胞数等指标测定。在荷兰该测定中心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只进行钡4定项目的测定,将测定结果反馈给CRV公司信息部。该中心年测定奶牛120万头,测定样品总量l000万份以上。经过分析的测定结果和管理建议由CRV公司在3天之内反馈给农场,传递方式包括信件或电子邮件。目前测定收费标准是每头牛收费2030欧元,根据奶牛测定频率和农场牛群数量有所不同。

3. 奶牛育种体系

科学健全的奶牛育种体系极大地促进了荷兰奶牛业的发展。2004年荷兰奶牛存栏150万头,平均产奶量8500千克,乳脂率4.4%,乳蛋白3.45%。全世界奶牛的育种计划和公牛测试主要在荷兰完成的,荷兰具有世界最完备的后测体系和最好的公牛,公牛后裔测定越来越严格,20世纪90年代测定每头种公牛的100头女儿分布在100个牛群中的生产性能,现在要测150头女儿在150个牛群中的生产性能。他们对奶牛颜色的要求不十分严格,认为对牛的遗传和生产性能影响不大;荷兰奶牛育种目标趋向多元化,除产量外同时注重奶牛繁殖性能、抗逆性、个体关注度和终生效益等方面。全国50%的母牛参加体型外貌等级评定和后裔测定,80%农场的奶牛进行奶样测定分析。CRV遗传育种公司就是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他们通过建立信息系统负责良种登记,人工授精咨询,奶牛等级评定,定期分析牛奶中体细胞数、蛋白质、脂肪含量等,提出全面的报告和建议供农民参考。该公司每年举办两次奶牛博览会,在展会上展示不同公牛的女儿牛,推动优秀公牛的广泛应用。

后备公牛来自部分奶牛场,农民自愿将出生后1~2天的小公牛送到种公牛测定站进行饲养和增重性能测定和体型外貌鉴定。种公牛的评定主要是根据个体的体型、腿部发育情况、父系母系生产性能如何等24个指标。其中1/3可以做后备种公牛,公牛一旦选入公牛站并有好的后裔测定成绩,农场可以获得资助并免费使用冷冻精液。

虽然荷兰只是一个小国家,但是荷兰的奶业却非常发达。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黑白花奶牛最初都是从荷兰北部和德国北部起源的。大约在150多年以前,荷兰就已经开始向美国和加拿大出口奶牛。现在,荷兰奶牛场的数量在不断的下降,但是单个奶牛场的规模却在不断增大。对于荷兰的奶农来说,不断地扩大奶牛场的规模是唯一的生存之道。在荷兰,绝大多数奶牛都参与了奶牛的种群改良,有85%的奶牛参与了奶牛生产纪录;95%的奶牛在良种纪录中注册;50%的奶牛经过体貌评分;超过95%的奶牛曾经是人工授精。这些都是奶牛种群改良项目的核心部分。由此说明,荷兰的奶牛参加种群改良的程度非常高。

二、荷兰奶牛种群改良的结构性问题

荷兰国内的奶牛种群改良完全由私人部门组织实施,政府对此没有任何补贴,奶牛种群改良所有的费用都由奶农自己支付。参与奶牛种群改良的机构,如农民合作社组织、私营的持股公司等,在整个过程中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关系。荷兰奶牛种群改良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各部门之间良好的合作和良性竞争。尽管存在竞争关系,荷兰所有的奶牛育种机构都隶属于荷兰奶牛改良机构,这是一个类似于行业协会的机构。在荷兰,CRV公司拥有遗传育种和种群改良有关的中心数据库IRIS,目前在中国已经有应用。IRIS系统中的数据并不仅仅全部来自CRV公司的记录和收集,其它公司的一些相关数据也被纳入到IRIS数据库体系中。

三、荷兰奶农的参与

荷兰奶牛种群改良的成功也要归功于荷兰的奶农,他们积极参与了奶牛的种群改良。

四、严格而完善的检测体系

在荷兰,有严格而完善的奶牛检测体系,每年大约要检测450头年轻的公牛,其中50%是荷斯坦奶牛。

五、人工授精

当奶牛年龄达到14或15个月的时候,就要开始实行人工授精。

六、育种值的计算

人工授精3年以后会得到这些授精公牛女儿的资料,根据IRIS体系里的数据,可以测算出奶牛的育种值。奶牛育种值的计算由荷兰奶牛改良组织负责。为了得到可靠的育种值,必须要有超过110个奶牛场的奶牛女儿的样本,然后根据这些样本来测算出其中90%以上的牛的育种值。

七、育种指数

荷兰奶牛的育种指数主要包括3方面:生产性能占40%;耐用性和健康状况占30%;奶牛的体型体貌占30%。虽然奶牛的体型体貌对奶牛最终的生产效益并没有直接的影响,但荷兰奶农认为,奶牛不应该只有高的生产性能,看起来也应该非常漂亮。在荷兰,每年都会举行很多奶牛的展示活动,荷兰绝大多数奶农对参加这种奶牛展示活动非常感兴趣。

八、育种改良

奶牛品种的育种改良不仅取决于良好的遗传物质,还取决于奶牛必须的生存条件,包括:良好的健康状态,舒适的环境,全面的营养,最佳的卫生条件等。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荷兰奶牛的育种改良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二三十年前,荷兰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是5000千克,截止到2005年年底,凡是参加了产奶记录的奶牛平均年单产达到了8500千克,其主要原因在于荷兰有非常好的遗传材料以及良好的奶牛场的管理。产奶量增加的同时,牛奶的品质也提高了,乳脂和乳蛋白的含量都非常高。荷兰红白花奶牛的年平均单产也达到了7500千克,虽然它的年平均单产低于黑白花奶牛,但是乳脂和乳蛋白的含量却高于黑白花奶牛。

九、奶牛的耐用性

在荷兰,奶牛的平均泌乳期是3.3,而很多国家奶牛一生中的平均泌乳期数不超过2个。因此,如果奶牛的生产寿命长,就可以得到非常好的回报。在荷兰,每头奶牛一生的平均产奶量是27700多千克,而产奶量超过10万千克的奶牛会得到嘉奖,并且奶协的主席会亲自到牛场里为其颁发奖状。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措施,主要是为了更大的激发奶农培养奶牛耐用性的积极性。目前,荷兰产奶量超过10万千克的奶牛已经超过9000头。

十、荷兰奶牛的繁育现状

高产荷斯坦奶牛产后瘫痪诊疗 篇6

1 病例

荷斯坦奶牛,年龄10岁,特征:膘情中上,产后第二天。主诉:该牛从2015年2月5日早上开始身体摇摇晃晃,站立不稳过一会卧地不起。

1.1 临床症状

体温37.2℃,口鼻发凉,瞳孔散大,其症状除瘫痪外,该牛头颈姿势很不自然,头颈至髻甲部呈轻度的S状弯曲。病牛精神沉郁,但不昏睡,食欲废绝,各种反射减弱,但不完全消失,病牛有时能勉强站立,但站立不住,且行动困难,步态摇摆,头颈至髻甲部呈轻度的S状弯曲,后期病牛精神极度沉郁,但不昏睡。食欲废绝,心音减弱。

1.2 诊断

非典型性生产瘫痪。

1.3 治疗

①补钙静脉注射钙磷镁注射液500ml。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VB20ml,肌注当归注射液20ml;②进行乳房送风疗法:用注射器打入空气,轻敲乳房呈鼓音。再用手捏住,打入空气后半小时,病牛站立。站立后十分钟,该牛开始吃草,第二天该牛恢复如初,食欲和精神都恢复正常。

2 结果

对患病高产荷斯坦奶牛进行诊断,确诊为产后瘫痪,经过治疗,患病高产荷斯坦奶牛痊愈。

3 讨论

3.1 结论

经生产实践后发现产后母畜发生急性的钙代谢调节障碍与本病的发生最为密切。产后大量的钙质进入初乳导致血钙浓度急剧下降,病牛丧失的钙量超过了它能从肠道吸收和骨骼动用的数量总和就会发病,或者妊娠后期补饲了多量含钙的饲料,也能影响骨骼调节。因为此时不仅不能达到补充血钙的目的,却反而使血磷的含量也下降。此外,甲状旁腺机能减弱,肝肾疾患以及VD的不足等也与本病密切相关。产后瘫痪主要由于围产期的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大部分畜主在饲喂时,饲料单一营养缺乏,钙磷比例不当或孕畜过于肥胖,缺乏运动,长时间的拴饲。

3.2 治疗

患生产瘫痪病进展很快,如不及时治疗,死亡很快。因此,治疗越早痊愈越快。

3.2.1 补钙

静脉注射钙制剂,是治疗生产瘫痪的基本疗法,常用的是静脉注射20~25%葡萄酸钙溶液500ml,注射后6~12h病牛如无反应,可重复注射,最多不能超过3次,第二次治疗时可同注入等量的40%葡萄糖溶液,15%磷酸钠溶液200ml及15%硫酸镁溶液200ml。

3.2.2 乳房送风疗法

即用乳房送风器或连续注射器,通过插入的乳头导管将空气打入每个乳房,输入量以乳房的皮肤紧张,乳腺基部的边缘清楚并且变厚,轻敲乳房时产生鼓音为准。输入后用手指轻轻捻转乳头肌,并用纱布条扎住乳头,以防溢出,过1~2h后解除,大多数病例打入空气约半小时后即能痊愈。

3.2.3 对症治疗

如注射强心剂,穿刺治疗瘤胃臌气及其他辅助疗法,严禁口服投药。

3.3 预防

母牛产前适当减少日粮中钙的摄入量,饲喂含低钙高磷的饲料。这样可以激活甲状旁腺的机能,从而提高吸收钙的能力,为此可以增加谷物饲料,减少豆科饲料,钙磷比例保持在1.5:1~1:1之间。在临产及分娩之后即增加钙的饲喂量。此外,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能抵抗力,产后不要立即挤奶,产后3d之内不要将初乳挤得太净,对预防本病都有一定作用。

摘要:产后瘫痪是产后奶牛突然发生的严重钙代谢障碍性疾病,高产奶牛发病率相对较高。病牛不及时治疗或治疗错误,会很快死亡。本文结合病例分析总结产后瘫痪的诊治。

中国荷斯坦奶牛 篇7

1 氟中毒的临床表现

患畜表现精神不振, 营养不良, 突出特点是异嗜、吃泥土、拱砖头, 趴地板等。牙齿病变为本病特征之一, 门齿的釉质失去正常光泽, 由洁白变黄白而无光泽, 粗糙并形成黄褐色与黑色的齿斑, 大小如粟粒、高粱粒、乃至黄豆粒大小, 门齿排列不整。骨骼关节变形, 突出表现为:骨质增大, 关节增生、肥厚, 起步拘谨、运步小心, 背腰僵硬, 严重者趴窝不起。此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冬末春初发病高, 尤以高产奶牛发病率高, 至使奶牛泌乳期缩短, 严重影响个体产量及利用年限。

2 发病机理

牛长期摄取含氟量高的水、草料, 氟进入瘤胃, 经反刍消化后, 在小肠吸收入血, 入血后的氟及易同血中钙、镁离子结合, 形成不易分解的氟化钙、氟化镁, 由于奶牛维持正常生理代谢必须保证血中钙、镁离子的平衡, 血中钙、镁离子的降低就必须动员骨骼钙、镁离子向血液补充, 这样就引发钙、镁代谢障碍, 从而出现本病。

3 奶牛氟中毒的综合防制措施

3.1 合理的饲养管理

在日粮组成时要注意饲料的多样化和营养的全面性, 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都要配比合理, 既要有维持泌乳牛正常生理代谢的需要也要泌乳的营养需要, 使泌乳牛始终保持中上等膘情, 防止因精料过多引发的酸中毒或因精料少而引发的营养不良现象发生。临床实践表明营养性酸中毒及营养不良都会加速氟对血钙的结合。

3.2 适时补饲生滑石, 搞好提前预防

针对此病多发于冬末春初季节, 在入冬季节给泌乳牛日粮增补生滑石20 g/d, 每日按量分两次将生滑石均匀拌于饲料中, 可大大降低泌乳奶牛跛行趴窝病的发生。生滑石的作用机理是:生滑石分子含有4个镁离子, 镁易与氟离子形成不易分解的铬合物, 进而减少了氟离子进入血液, 从而降低氟对血钙、血镁的结合几率, 最终达到预防此病发生的目的, 且经济实惠。

3.3 改善畜舍环境防控手段

实践表明干燥、干净、平整、舒适、通风良好的畜舍也是降低跛行趴窝病的外在诱因, 故此在冬末春初季节降低畜舍湿度, 搞好畜舍卫生消毒及通风是必要的。

4 氟中毒奶牛治疗

4.1 静脉注射25%葡萄糖1 000~1 500 m L, 10%氯化钙150~200 m L。

4.2 生滑石25 g, 水适量灌服, 每日2次。

5 结果讨论

5.1 经上述方法对150头奶牛进行治疗, 治愈138头, 治愈率92头, 进而有效控制了奶牛跛行趴窝病的发生。

中国荷斯坦奶牛 篇8

1 TMR技术优点

1.1 营养混合均匀

TMR技术将粗饲料切短后再与精料充分混合, 这样物料在物理空间上产生了互补作用, 从而增加了奶牛干物质的采食量。在性能优良的TMR机械充分混合的情况下, 完全可以排除奶牛对某一特殊饲料的选择性 (挑食) , 因此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最低成本的饲料配方。同时TMR是按日粮中营养规定的比例完全混合的, 减少了偶然发生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的缺乏或中毒现象。多所大学研究表明, 饲喂TMR的奶牛每公斤日粮干物质能多产5%~8%的奶;即使奶产量达到每年9 t, 仍然能有6.9%~10%奶产量的增长。

1.2 瘤胃pH值稳定

粗饲料、精料和其他饲料被均匀地混合后, 被奶牛统一采食, 减少了瘤胃pH值波动, 从而保持瘤胃pH值稳定, 为瘤胃微生物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和蛋白质的合成率。饲料营养的转化率 (消化、吸收) 提高了, 奶牛采食次数增加, 奶牛消化紊乱减少和乳脂含量显著增加。瘤胃健康是奶牛健康的保证, 使用TMR后能预防营养代谢紊乱, 减少真胃移位、酮血症、产褥热、酸中毒等营养代谢病的发生。泌乳高峰期的奶牛采食高能量浓度的TMR日粮, 可以在保证不降低乳脂率的情况下, 维持奶牛健康体况, 有利于提高奶牛受胎率及繁殖率。TMR日粮使奶牛不能挑食, 营养素能够被奶牛有效利用, 与传统饲喂模式相比饲料利用率可增加4% (Brian p, 1994) 。

1.3 增加饲料适口性

TMR日粮的充分调制还能够掩盖饲料中适口性较差但价格低廉的工业副产品或添加剂的不良影响, 为此每年可以节约饲料成本数万元。

1.4 降低用工人员成本

精良的TMR取料机、搅拌机, 机械替代人工, 大大减轻了牛场饲养人员的劳动强度, 节约了劳动生产力, (可以节约2/3的人员) , 在劳动力价格日趋上涨的今天, 对牛场饲养成本的降低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内蒙古通辽地区与意大利斯达特公司形成良好的技术协作关系, 内蒙古通辽三顺乳泉奶牛场为了验证TMR技术的对奶牛饲喂效果, 特此做了与常规饲喂的对比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机械

意大利斯达特TMR牵引式饲料搅拌机, 容积7 m3。

2.2 供试牛选择与分组

从三顺乳泉奶牛场饲养的新系荷斯坦奶牛中选择胎次, 体重, 产奶量基本相近的健康泌乳牛40头, 随机分为2组, 每组20头。正式试验前, 首先进行10 d预饲。预饲期内称体重, 编号。测每头奶牛的日产奶量, 乳脂率, 乳蛋白。调整两组间的日产奶量和体重, 矫正组间差异, 调整实验组对照组牛, 经生物学统计处理使其组间差异不显著 (P﹥0.05) 。实验组采用TMR日粮, 对照组用传统人工拌料饲喂, 两组间日粮配比完全一致。

2.3 饲养管理

实验组牛和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牛放在同一个牛舍内, 由同一个饲养员管理, 添料、饮水时间一致。日饲喂3次, 饲喂时间, 清晨5:00, 中午12:30, 下午19:00。日挤奶2次, 清晨4:00, 下午16:00, 日产奶量是上下午2次之和。

kg

kg、%

注:同列肩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2.4 实验时间

试验时间从2010年3月1日—2010年3月15日为预饲期15 d。正式试验试验时间从2010年3月16日—2010年4月30日。

2.5 饲料

精料补充料采用吉林正大奶牛全价料, 粗蛋白≥21%, 粗纤维≤10%粗灰分≤10%, 水分≤13%, 碳酸氢钙0.5%~2.0%, 总磷0.35%~1.2%, 食盐0.2%~1.4%, 赖氨酸≥0.6, 平均5 kg/ (头.d) 。粗饲料为玉米氨化秸秆、羊草青干草和玉米青贮, 粗饲料随意采食。

3 结果与分析

在整个试验期内, 试验组奶牛体况良好, 试验期内没有发生疾病, 对照组试验过程中有1头奶牛发生乳房炎, 经3 d治疗好转。

从表1明显看出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比对照组高出2.26 kg/ (头.d) 。而且试验组和对照组牛的体重在试验期间都增加, 试验组平均增加2 kg, 对照组增加1 kg。说明在试验期间内奶牛在产奶期间奶牛体况良好, 而且试验组在多产奶的情况下, 平均体重较对照组高1 kg, 没有恶性消耗体质。

3.2 生物统计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 用TMR技术饲喂奶牛,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产奶量提高了2.26 kg/ (头.d) (P<0.05) , 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乳蛋白提高了0.13% (P<0.05) , 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乳脂率提高了0.18%, (P﹥0.05) 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干物质提高了1.85%。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4 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篇:胃动力药下一篇:小区配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