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研室的教学工作计划

2024-11-23|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学校教研室的教学工作计划(精选8篇)

学校教研室的教学工作计划 篇1

学校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质量、中心教研组”开展工作,在常规管理、教研教改、校本研修、质量监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下为我校教科研工作总结。

一、领导重视,保障到位

1、加强组织领导。中心校成立了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中心教研组具体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制定计划,落实责任,有步骤的开展教科研工作。

2、健全组织机构。中心教研组成员分工明确,教研、宣传、电教相互协作,合为一体。民主、四合、五小、建设等规模学校建有教科室,其他学校由副校长或教导主任分管教科室工作。

3、工作经费保障。中心教研组配备有摄像机、照相机、ipad、电脑、无人机等办公设备,外出学习、教研经费充足,中心校每年都对教育质量优秀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二、制定计划,落实方案

1、制定计划,有序开展教科研工作。每学期开学前,都能根据教研室的工作总结,结合中心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科研工作计划,在寒暑假的教育工作会议上宣读,详细安排每月的教研活动,使我镇教科研活动有序开展。

2、落实方案,督导检查教科研工作。为保证计划的落实,中心校每学期都要在开学初、学期中、学期末对各校的教科研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每次检查都制定有考核标准,要求学校先自查,撰写工作总结,保证计划的落实。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检查,注重教师备课、作业、校本研修、考试辅导的检查,做到全员检查,详细记录。

三、活动助推,注重过程

联片教研活动。每学期,中心校都要在民主、五小、四合、建设、富强、中心幼儿园6个联片教研协作区开展活动,每次活动都要开展听课评课、名师送课、专题讲座等活动,发挥了我镇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四、团队建设,注重实效

1、学科带头人工作坊建设。以“xxx学科带头人”工作坊建设为契机,把我镇的省市区教学能手整合,组建名师团队,发挥中心教研组的“服务、研究、指导”职能,中心组全体成员为服务团队。

2、教研协作区制度建设。制定了教研协作区实施方案,组建了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综合、体艺五个协作区中心教研组,成立了教研协作区名师团队,开展了教学观摩、联考联片、管理互访等教研活动,教研协作区被评为安康市先进教研协作区。

五、校本研修,扎实有效

1、完善校本研修标准和手册。结合xx区校本研修学时认定标准和研修手册范本,中心校和学校制定了切合学校实际的标准和手册,积极开展理论学习、听课评课、交流研讨、学习培训等活动,校本研修过程性材料详实。

2、加强校本研修检查和学时认定。中心校在每次的工作检查中都要通过翻阅手册、汇报交流等形式对校本研修工作进行查验。年终,各校通过教师自评、学校认定、中心校确定的方式对校本研修学时进行认定。

六、质量监测,认真组织

1、期末质量检测。以教研协作区为单位组织期末质量检测工作,做到学校之间互换监考、统一阅卷,在上报成绩的同时提交试卷分析,实行集中考试、流水阅卷,公正评估。

2、期末质量抽测。按照教研室的工作部署,我们承担了质量抽测组织工作,中心校统一调配监考、阅卷教师,高质量完成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七、存在的问题

档案资料不够完善。很多教科研活动的过程性材料没有收集整理,尤其是影像图片、教师个人材料不齐,内容显得单薄。影视教育还需加强。今年只组织了民主、五小、四合的影视教育工作,没有做到校校全覆盖,今后要积极主动的和区教研室联系,开展好放映组织工作,同时加强教师、学生的影评工作。教科研水平有待提升。中心教研组的教科研能力离上级的要求还相差甚远,离学校的期望还有差距,自我提升的空间很大。

6、听课、互评课。选择一门课做课改。

7、每周教研活动落实好,有主题有记录有结果。

8、期中、期末试卷命题及评卷。

9、期末工作总结。

具体工作如下:

针对我教研室教师年轻化,教学经验还不太足的特点,要使年轻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并调动全体教师教学积极性,督促教师互相学习,争做教学改革的先锋,要把全体教师的业务提高放在重要位置。

1)全体教师每周二单周七、八节集体备课。同类教材分组集体备课,具体:高二组由吕东英负责;高三组由赵妍宁负责:高一组陈晶由负责。备课要求共同研究教法,教学改革,分析学生,调节授课内容,规范教案,以及课后反思,讨论,心得。

2)每月第三周周二七、八节集中培训,集中教师在网上观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专家授课并进行研讨,最后要写出心得体会。

3)随时组织教师听课,评议每位教师的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环节和板书设计以及教师的教态、语音面貌和肢体语言等方面。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不断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此项工作一定常抓不懈。

4)推出一节教学改革示范课。从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中选出一名做示范课。由全体教师评价教师的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环节和板书设计以及教师的教态、语音面貌和肢体语言等方面以及教学各环节以及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学校教研室的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与名师上同一课, 找差距, 明方向。“同课异构”是同一教学内容分别由不同学校几个教师来教的一种新的教研方式, 它旨在促进教师寻求最佳的教学途径, 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为此, 我校邀请了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李泽琪、英语教研员肖克义以及国家级骨干教师、国家高考命题组成员、银川二中的高考状元课任教师朱宗明和全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银川六中张玉勋老师, 到我校与我校的语文、英语教师一起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活动分四个环节:诊断听课、现场听课、现场做课、现场评课。首先由朱宗明老师与我校高三语文教师分别上了高考复习专题“图文转换”一课, 张玉勋老师与我校高一英语教师分别上了The Olympic Games一课, 课后进行了听评课交流。为了进一步把握“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的精神实质, 紧接着我们又邀请区语文、英语两位教研员对我校七位教师所上的《渐》和六位英语教师所上的The Olympic Games进行了听评。在活动中, 上课教师根据自己的风格和所带班级学生特点以及对教材的理解设计出了形式多样的课型, 让所有前来观摩的校内外教师领略到了“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的魅力。同时, 通过与名师比较和专家点评, 教师们也充分认识到了日常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不足, 如:课堂教什么的原则问题等。教研员帮助部分年轻教师理清了新课改理念上的一些模糊认识, 为今后教学明确了方向。

在同课异构中, 共进步, 同成长。肖伯纳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交换后各自仍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 交换后, 各自就有了两种思想。”在这次英语同课异构活动中, 我们选用The Olympic Games这一课题展开异构, 激发了教师的创造热情。十位教师对课题The Olympic Games建构出不同意义的设计, 对阅读文本做出了基于智慧性的二次开发,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也使听课教师从中发现了有效与无效的教学行为, 合理与不合理的教学问题设计, 引发了关于教师不同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的不同影响的讨论,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同课异构中, 促反思、求提高。在日常教学管理中, 如何有效地引导教师自觉地不断自我反思,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这始终是困扰学校管理者的问题, 同课异构的活动帮我们打破了这一僵局。活动中, 教师们抓住与问题本质有关但又容易忽略的细节和因素, 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相互启发中不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教法的认识。正如有位听课老师在评课时说:“我原来以为丰子恺的《渐》这篇散文语言含蓄, 文化含量大, 让高一的新生去理解有一定难度, 听了七位老师的课后, 我改变了原先的想法———只要老师的预设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出发点, 哪一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当然, 对于上课者来说, 提高水平自不待言。自己的课堂将成为被解剖的麻雀, 自己的不足将会在别人优点的映照下更加明显。正如有位做课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写道:“对教者而言, 有组织、有计划地参与一个专题的教学, 探究一些课堂的教学方式, 以点带面, 提升自己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准。这样的教学过程, 是自身努力探究和同伴扶持形成合力向前发展的过程, 在与同伴的相互磨合中, 摒弃教学的缺陷和陋习。这种过程是刻骨铭心的。”朱宗明老师在随后的总结中说:“百川争流, 终入大海, 中卫一中跨区域、富有创意的‘同课异构’教学活动, 不仅会激活周边学校教学教研, 更重要的是它将为一中结晶出新的富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教学‘合力’。”

在同课异构中, 上出团队“品牌”课, 打造“品牌”团队。在同课异构活动中, 我们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 对同课异构的主题进行了深入学习与研究, 在集体直面矛盾中碰撞, 在自我反思中思考, 在教师间的积极交流中顿悟, 在吸纳众人智慧的结晶后, 一课再上, 甚至一课多次上, 上出团队“品牌”课。为了迎接全区生物高考研讨会, 我校生物组精心准备, 代表中卫沙坡头区做课, 一课多磨, 反复试教, 不断改进, 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教学中他们把课堂的时空很好地交给学生, 处理好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在此活动, 做课者经历了自我的实践反思, 同伴间的互惠观摩, 听课老师的解剖评析等过程中, 获得了深刻的教学生命体验。研讨会结束时, 来自全区各大中学的200余位教师对我校教师的做课和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正如宁大生物系周教授所说:“‘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不只是提升了每一位成员的业务水平, 更重要的是, 打造了一支能接受更大挑战的团队。”

论学校教研工作的“虚”与“实” 篇3

一、学校教研工作中的“虚”

1. “空虚”。细观一下现在的学校教研组活动,虽然做到了定时间、定地点、定人物、定主题,但是当老师们稀稀拉拉的凑到一起,却总是提不起教研的兴趣,培养不起教研的氛围,有些老师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教研的意义与作用,认为这时间不如拿来改作业和备课,导致教研有名无实。

2. “浮虚”。一些学校的教研工作不切实际、不解决问题,与教学工作离得很远,是虚浮在理论层面或领导主观层面上的做法,是一种重形式的表面文章。下面的老师甚至是教研组长都没有深入理解,只是做做表面工夫,做个记录应付了事。

3. “虚假”。不少学校将课题拿回后,是有课题之名,而没有课题之实,导致很多课题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甚至有些课题通过闭门造车、或说或写出一些所谓的研究报告,在形式上结题过关。这一系列的虚名、虚做、虚夸导致了课题研究的虚假。

4. “心虚”。就拿我自己为例,作为区学科带头人时,要求进行课题研究,但在着手申报的过程中就遇到了麻烦:课题怎么选?申报评审书怎么写?课题时间如何规划?课题的团队如何组织?我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和学习,才忐忑的上交写了很久、修改了无数次的评审书。虽然课题最终成功立项,但在接下来的开题、实施、结题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惑与困难,一路走来,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这种感觉真的是“心虚”。

5.“虚弱”。现在学校的教研活动模式几乎都是由教研组长带领本组老师进行,在活动中难有专家、教授的指导,更难有名师、带头人的亲授。校级领导与中层干部也多以检查和督查者的身份参与其中。缺乏具体的引导与指导,只有简单的检查和督促。试想一下,老师在应付繁杂的日常工作之余,如何能够真正扎实的开展教研呢?如何才能从教研中尝到甜头呢?

二、把握“实”开展教研工作   1. 让充实战胜空虚。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手段、方法引领老师们转变观念,使他们一步步的从加入——深入——投入到教研活动中来。加入,即唤醒老师的理性自觉,让老师发自内心的接受教研。深入,即让老师们对教研进行深刻思考。投入,即置身其中,全身心的做研究。

2. 让沉实战胜浮虚。如果教研主题“空”、“浮”、“大”,没有可操作性,对学生没有具体的指导意义,这种教研主题是不会被一线老师所接受的。而不被老师接受和理解的主题,根本谈不上老师的深入和投入,更无法直观的体现在课堂和学生身上。因此,校领导在确定学校教研活动大主题时,一定要沉下心来,多做调研,不能在一次培训或参观后就头脑发热,盲目地全面铺开,而是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制定“接地气”的教研主题。

3. 让真实战胜虚假。选择课题要“务实”,要选择帮助学校践行办学理念的课题;要选择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课题;要选择帮助教师快速成长的课题;要选择帮助学生建立良好人格、让学生受益终生的课题。对课题研究的团队要“实在”,即在物质、精神及时间上给予强有力的支撑。课题研究过程要“踏实”,在课题研究的每个关键阶段(前期、中期、后期)进行具体指导,要在每个学期开始制定好详细的课题实施方案,具体到每一周的工作内容、负责人、检查人等。

4. 让硬实战胜心虚。心虚源自无知,提高“硬实力”才是硬道理。教师要进行涉及各个领域的广泛阅读,也要“术有专攻”,渐渐拓展和延伸到专业相关的领域。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发现优秀的人,学习其优秀的为人与做法;发现优秀的事,及时参与,在参与中成长、提高。教师要不放过每一次学习的机会,从日常繁琐的工作中抽出身来,克服一切困难参与学习,并且要边学边反思,批判地吸收。

5. 让扎实战胜虚弱。学校要尽可能的调动一切资源,请来高校的专家、教授亲临指导,请来名师、带头人亲自授课,让老师们在教研路上有人帮、有人带。还要让教师从教研中尝到甜头,如优先安排积极参加教研的老师外出学习,提供交流平台;将教研组活动的表现与学校的评优、评先挂钩,设立“研究型”优秀教师、“优秀教研组”等称号的评选,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大力支持取得实际研究成果的优秀团队申报“优秀教育成果奖”等等。

学校物理教研组的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学情概况

九年学生已掌握了相应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在进一步学习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本学期更应该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二、教法概述

依据新课标理念上好每一节课,是我的目标,也是对自己工作的要求,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抓好课前预习

预习目标明确化,如预习什么?如何预习?预习效果会如何?等一系列问题都是自己课前要考虑的内容。

2、组织好课堂教学

教师决不是在45分钟里给学生讲了多少?而是在课堂教会了学生多少,将课堂民主化,视课堂情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3、备好课更要备好作业

作业尽量做到少而精,减轻学生负担,节约学生的时间,让学生有时间放松。

4、学习知识,重视应用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学生必备的物理能力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

三、学习进度安排

中心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的教学、教研工作将在校长室和校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新征程、新发展、新贡献”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小学管理规程》、《福建省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安溪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暂行规定(修订)》、《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围绕“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中心,加强内涵发展,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改进教育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规范管理,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我中心学校教育事业有效、均衡、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转变的新需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1、推进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激励教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育教师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道德。广泛开展以“要做教书人,先做读书人”为主题的“教书读书工程”活动,倡导教师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2.促进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坚持质量首位原则,更加注重内涵发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课程改革取得进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提高。

3、加强教导处日常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使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4、做好教学质量后进班级转化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力争在期末考试中各科成绩稳步上升。

三、主要工作:

(一)积极稳妥”抓好队伍建设

1、抓好师德教育。要根据《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闽教人[2009]143号),建立健全师德考核、奖励和监督机制,应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意见”精神,以提高师德师 1

能为根本,提升教育内涵水平;以增强教师的职业光荣感、认同感为重点,倡导“甘为人梯”的高尚精神,引导教师争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好教师;要根据《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闽教人[2009]143号),建立健全师德考核、奖励和监督机制,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书育人能力,做“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努力钻研、学为人师、以身作则、行为世范”的人民教师,满足群众“上好学”需求。

2、抓好师能建设。要广泛开展以“要做教书人,先做读书人”为主题的“教书读书工程”活动,倡导教师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要引导教师积极订阅《福建教育》等教育刊报,自觉阅读教育著作书籍,扩大教育视野,提高理论水平,确立现代教育观念。各校45周岁以下的教师本学期应上好一堂有质量教学观摩课,各师做好5000字读书笔记,写一篇质量较高的经验总结,完成规定的听课节数(见县常规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实际困难,帮助教师减轻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积极为教师排忧解难,努力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激发教师职业热情。要组织教师认真制定个人专业化发展规划,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示范、辐射功能,实施“青蓝工程”,扶持、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3、抓好教师考核。各小学应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并执行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和《县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评估办法》,继续落实“日签到、周巡课、月抽考、期考核”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教师工作目标和阶段工作目标考核制度;要加大教学质量监控力度,尤其要加大毕业班抽考或统考力度。要改革分配制度,贯彻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加强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建立完善学校教职工绩效考评制度,不断完善《学校教师绩效考核方案》,发挥绩效工资的杠杆作用,构建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工作考核机制。

(二)“有的放矢”抓好教育科研

1、加强教育科研学习。各小学要要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闽教基〔2010〕1号),深入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有关文件和材料,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学习教

改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开展教学研究,遴选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努力改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健康全面发展。各校要积极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学校领导要做教育科研的带头人,切实加强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积极投身教育科研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素养和教科研管理水平。

2、注重教育科研实践。各校应进一步加强教研教改工作,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和课改计划,切实抓好教育科研实践活动。开展观看名教师上课教学实录活动。本学期,各小学应积极创造条件,每三周(从第三周开始依次循环)的周三上午第一、二节组织教师集中观看名教师上课教学实录活动。中心学校将定期或不定期下校参加并进行抽查,凡无故缺席的一律按旷课论处。

(三)“以人为本”抓好学校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各校要加强对课程的管理,包括校历安排、学科设置、课时计划,都要严格执行上级文件的有关规定,依法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各校应学习闽教基[2004]13号文件精神,严格按照省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开设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要开足、开齐、上好各课程。

2、规范教育教学常规。各校要落实常规管理管理到位,常规管理是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是根本要求。要按照办学行为规范和教学行为规范要求,把常规管理的落实作为保证教学工作高效有序运行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奠基性工程来抓,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来经营。各小学要严格执《小学管理规程》、《福建省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暂行规定(修订)》,做到既熟悉学科教学常规又在教学工作中自觉落实。本学期将全面落实教学工作的“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要把“十字方针”作为我校强化教学中心意识的重大举措,并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与层面上加以体现。

3、加大质量监测力度。各小学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观、人才观、课程观,科学管理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深化

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革,发挥优势,提高学校办学品位,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要加大教学质量监控力度,继续执行月抽考制度,不仅要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阅读写作能力、数学计算能力、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全面监控,同时还要加大其他学科教学质量的监控力度,构建完备的全学科质量监控办法,特别是要着力提高体、音、美、科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教学质量。认真做好县教育局不定期地对各小学(特别是边远小学)进行教学常规检查与教学质量抽测的准备工作。

学校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篇6

2、重视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历提升,学校继续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对教育教学效果好、师德师风好的教师在评优评先方面给予照顾。继续开展教师轮岗制、打造学习型校园。坚持集中业务学习制度,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领会其精神实质,把握教改方向,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用课程标准中阐明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有利于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展。组织教师学习业务知识,让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及时来到教师身边,不断给教师充电、加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给教师提供自学条件,苦练内功,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学期末学校对教师的业务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与考评。

三、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

在全体教师明确了课程标准之后,要求教师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扎实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继续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结合本校自身实际,完善相关制度,把短期计划与长期规划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重视理论学习,注重教材研究,加强教法研讨。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施,结合地域优势,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开发并开设校本课程。

各教研组要紧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个中心,加强以校为本的小课题研究,引导教师把从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真问题真现象升格为课题进行研究,让课题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要善于发现研究问题,发现研究资源,支持真正有价值的的课题研究深入下去。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我校结合实际开展了诵读竞赛、小作文竞赛、《弟子规》朗诵竞赛和数学竞赛活动等,并相应制定各类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的、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指导教师、活动场所以及管理制度)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我校五年级黄毓祥、黄翠婷、六年级黄杰坤同学在参加中心校数学竞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

成绩的取得固然令人可喜,但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存在的不足之处。

1、学科教研氛围不够深厚,多数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

2、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手段比较落后。

3、教师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还不够,工作被动。平时不愿主动学习,不勤于动笔、反思,业务水平低。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1、教研活动应重实效轻形式,把教研工作抓实、抓深,力求每次活动都要有效果,以教研促教改,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2、鼓励教师加强学习,努力营造深厚的学习氛围。

3、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和撰写教研论文,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总之,一学期来,我们既有收获,也有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得更好,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好的成绩。

大社小学

学校教研室的教学工作计划 篇7

一、完善组织,保障落实

1. 名师指导。

2010年10月,我校“名师工作室”成立。成立“名师工作室”是为了发挥名师的先导辐射作用,让名师走进课堂,指导我校的课堂教学,促进学校的课堂教学研究。在打造高层次名优教师队伍的同时,引领和培养一大批年轻教师,真正体现出名师工作室既是优秀教师的发源地,又是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集聚园。

“名师工作室”的主要工作内容:

(1)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开展课堂教学听课、评课活动,并提供指导性意见。成立“名师工作室”以来,名师每学期听课达到200余节,指导教师200余人次;指导实验教师参加以“全脑开发”教育理念为指导的课堂教学研究。

(2)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先后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区级“问题意识引领课”做课和说课,参加市级“双优课”做课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

(3)开设教研层面的专题讲座。先后开展专题讲座5次,分别对全校、高一年级、高三年级和参与“全脑开发”教与学研究的实验教师进行培训。

(4)开展教学示范研究课活动。上学期累计推出教学示范课12节。通过“名师工作室”工作的开展,我校的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这项工作我校将继续推行下去。

2. 课题引领,在“研”字上做文章。

(1)继续发挥学科组的纽带、辐射作用。优秀教师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只有充分发挥备课组、学科组的作用,带动组内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才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学科组以课题为抓手,组织各种专题性的教育科研活动。

(2)成立学科课题组。每个学科课题组核心组成员由3~5人组成,聘请学科教研员、市学科带头人或全国课堂教学大赛获奖者担任指导。主要负责收集、编制复习题,组建学科资源库。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强化“教研兴校”的意识,践行“以教研引领学科教学”的理念。

3. 发挥中心组听课职能,进一步在“实”字上下工夫。

(1)开展“达标课”验收活动。从2010年10月28日义务教育阶段现代化建设达标结束开始,将“达标”工作常态化,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达标课”验收活动。学校统一制定达标课验收标准,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各学科参照校级标准制定适合自己学科的达标课标准。所有教师均要参加这个达标课活动,每年一个轮转,验收结果将与教师的年终奖、评先晋级直接挂钩。教师先参加组内达标,然后是校内达标。达不了标的教师,在学年末竞聘中“二聘”。这一活动开展以来,我校的教研氛围明显浓厚了许多。

(2)实行诊断式、专题式听课。我校结合区教研室取消无目的的随堂听课,而采取诊断式听课和专题式听课两种模式。中心组提前一周通知相关上课教师,要求所有同年级学科教师均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每学科听课不得少于2节。听课后,中心组对相应的教师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并检查教师的教案、作业以及批改记录。中心组碰头交换意见后,委派一人代表中心组就听课情况进行反馈。

二、细化制度,具体执行

1. 教师读书制度,促进教师的理论提升,夯实教研基础。

校本教研强调的是以实践为基础,同时又要注重理论的提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校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展了“书香伴我行”读书月活动,每学年都给教师订多种教育教学书刊,每年买一本理论书籍。要求每位教师初读、细品,写读书笔记,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教研组每学期开展一次组内读书交流活动。为落实该活动,做到定范围(近二年出版的语文教学类名著)、定格式(论文注释格式),从而通过读书交流活动,共享读书成果。

2. 抓实集体备课制度,优化教学设计,实现合作培训。

抓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基础环节。每个备课组每周都要固定时间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提高备课质量。在教师个人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再组织同年级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每周开展一次研讨活动,由中心发言人准备具体内容。中心发言人预先要填写好“备课记录”,与同组教师共同分析教科书,明确各课时教科书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寻找教科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依据教科书内容与学生实际选择教法与学法,提出每节课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环节,安排学生活动等。

3. 建立教学反思制度,实现教师个人反思与同行反思的经验共享。

教学反思,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或认识进行的分析。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也是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的有效途径。我们以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的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和我国心理学家林祟德的成长公式“优秀的教师=教学过程+反思”为依据,在各组推行教育教学反思制度。规定每位教师每两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文章(要求从教学成功、教学败笔、教学机智、学生见解、再教反思等几方面来写),教研组每月开展一次反思交流活动(从教学亮点、不足之处、改进措施几方面来交流)。

4.“以赛代训”制度,进行课堂教学展示,优化集体备课和高效课堂教学。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课堂教学大赛不仅能够展现参赛教师的教学风采,对听课教师无形之中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每学期我们都要组织校级做课比赛,本着人人参与的原则,要求各学科一定要做到人人参赛,而不是指定某位教师参赛。通过课堂教学大赛,不仅对参赛教师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和“打磨”,实际上也有利于推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在组内做课的基础上再在全校进行“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具体流程为:执教教师根据教学进度自选课题—集体备课—执教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执教教师上展示课—学科组研讨—学科组写出研讨总结。教师课堂教学展示重视做课后的研讨,以赛代训,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让集体备课落到实处,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更有成效。

5. 组织课例研究,解决教师心中的疑难与困惑。

我校课例研究主要以全国名师的典型课例为研讨对象开展教研活动操作流程是:确定课例主题及主讲人—集体研读课例—主讲人谈亮点—集体研讨。对课例研究的探索实践,教师们感悟很深,收获很多。它让教师们明白教学实践中亮点与不足,解决心中的疑难与困惑,促使教师与名师一起迅速进步成长。

6. 开展专题研究,解决教师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课题研究是将教研与科研有机融合的教研活动形式。学校出台《九十五中一线教师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制订各级课题管理制度,有效运作制约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规范学习、研究制度,使学习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需要,使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习惯。运用激励机制,重奖科研成果,对研究成员评优晋级等政策倾斜,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整体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科研兴校。骨干教师积极响应,每人牵头承担一项课题或子课题的研究;一线教师均参加到课题组,承担一项课题研究任务,实现了每位教师都从事教学实验研究的要求,促使每位教师走上教研道路。教师们正由学习型向科研型转变,通过课题研究,从教育规律的高度提炼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形式。这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推进课程改革。

三、成绩初显,不断提升

通过举办教育论坛、专家讲座、青年教师基本技能比赛、双优课与问题意识引领课做课活动、名师工作室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广大教师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较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职业学校教研组工作探析 篇8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研组

教研组是学科教育教学的一个专业性基层组织,教研组的工作范畴有教学研究、教学常规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中心工作。深入研究职业学校教研组工作的规律,对职业学校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职校教研组的工作特点

普通中学按学科划分教研组,职业学校则按专业组织教研组。职业学校教研组的工作除了教学研究、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还要兼顾专业发展、人才培养、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学生技能考证等多项工作,教研组工作面宽、任务复杂。

(1)学科交叉,教学复杂。职业学校的教学是按专业组织,一个专业包含众多的学科。专业的定位不同,教学内容存在巨大的差异,如机电专业有机加工方向和电子方向,两个方向的教学内容差异巨大。又如语文教学在机电专业、会计专业和文秘专业中教学内容各有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教学情况复杂。

(2)教研带有鲜明的专业特征。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则以形成职业能力为宗旨,各学科的教学具有鲜明的专业特征。这就要求学科教学内容要符合企业、行业的需求,因为行业、企业随着市场快速变化,一些新知识、新技能要迅速在课堂内补充,如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一年内同一科目可能变换两种教材。

(3)理论结合实践的要求高。职业学校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理论内容是否配合好实践,影响着教学质量。反过来,实践中也需要理论知识,尤其是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要参加技能考证,这就要求学生既有实操的能力也要有理论知识,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为紧密。

二、职业学校教研组建设存在的问题

(1)认识层面。教师与学校对教研组的认识不清,教研组对自己的工作性质、任务和作用不清晰。现实中教研组工作很多是上传下达,教师将教学与教研分开对待。由于教师的认识不足,教研工作积极性不高,教研的实效性很差,教师的专业成长缓慢。认识层面出现的偏差导致教研工作无序、低效,教研活动开展的难度大。

(2)制度层面。教研活动的制度不完善,如会议制度和教研制度等,学校对教研组的评价不到位。学校评价体系中对教研组评价不充分,评价内容较为笼统、模糊。注重对常规工作的检查评价,对教师的综合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等评价并不完善,教研工作停留在表面,评价的导向不清晰。

(3)学科导向层面。职业学校有鲜明的专业特性,教研组开展工作时不注意专业的特点,与实际工作脱节。学科导向不清晰的后果就是教学研究效果差,再加上活动主题不清晰,活动内容层次不够,导致专业与学科之间脱节,教育教学改革难以深入。

教研组建设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教研组开展工作时,没有明确的主线,没有形成核心的价值观。学校要用评价制度导向教研组的工作,学科要用专业导向学科建设,教师的思想要用共同的价值观引领。

三、职业学校教研组开展工作的侧重点

教研组要针对学科特点,符合教师的实际情况,用创新的视角开展工作,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

1. 教研组要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教研组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基地,教研组要为教师提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教研环境,教师之间要共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共同成长。第一,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具体明确的学习任务保障了教师学习的共性部分,也是导向教师学习方向的重要手段,比如每个学期完成“六个一”任务:精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写一篇教研论文,听一次学术报告,参加一次教学观摩交流活动,完成一个好的教学设计。第二,创设优良的学习环境。如组织教师参加科研课题研究,参加学校课改实验的研究,参加教材教参的编写或修改,参加校际之间公开课的研究,参加实习实训等。为提供教师展示的平台,每期教研活动请一名教师主持,就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态度、看法和解决方法等。这样的活动,教师在准备过程中会有意识地加强学习,也能使其产生一种被认同感,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第三,走出去,开拓教师视野。如拜访名教师,请教授专家来组内讲课,去兄弟学校观摩或是研讨教学情况等。从学科同行、专家那里教师可以得到最直接最有效的帮助,通过借鉴别人的经验,使得教研组快速成长。

2. 教研活动要符合学科特点。

第一,课题研究要结合专业特点。教研线在开展课题研究时,要注意课题要符合职业学校的特点,必须是大部分教师感兴趣的、关注度很高的问题,有大多数教师愿意参加,且有能力参与其中。如笔者所在的教研组曾选择“机械专业的活性评价、专业导师制与学长制”等这样一些“小”而“热”的话题做研究课题,效果都比较好。第二,采取切实可行的研究手段与方法。利用教学反思、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等,符合教师工作状态的方法开展研究,不做假、大、空的科研课题,引导教师求真务实地完成教研工作。只要坚持不懈,很快就会让教师从中尝到甜头,进而激励教师快速进步。同时教研活动的附属项目要借助外部力量开展,如各种技能竞赛、论文比赛、说课比赛和发明创造等,借助外力能促进教师的持续进步。

3. 教研组成长要用文化引领。

教研组文化是教研组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教研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水平、传统等的综合体现。教研组文化包括全组教师共有的信念、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表现为教风以及教师的工作态度,可以说是教研组整体精神风貌的体现。教研组的工作要逐步走向文化引领的层次,才能保持教研组持续、稳定地发展。第一,形成规范的制度文化。建立健全的教研组活动制度、备课组活动制度、例会制度、听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说课制度和评课制度等,教研活动要定专题、定人员,确保实效。第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教研组愿景是一个教研组的精神与灵魂,反映了教研组的工作宗旨,为改革与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共同的愿景其核心就是共同价值观。教研组平时要注意收集物质资料,如教案、论文、课题、课件等,通过具体的事例导向教师的价值观,产生高品位的教研组物质文化,树好教研组形象,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发师生的求知欲和使命感,提高教研组的价值观认同度。一个好的教研组要用文化引领,形成共同的价值观,逐渐从制度管理走向文化引领,这样即遵循了职业学校的发展规律,又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长期发展。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万朝炯.浅谈学习型教研组的建设[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4).

[2]徐香云.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6).

[3]李叶峰.教研组长课程领导角色的质性研究[D].2010年4月.

[4]胡君武.教研组建设的几点观察和思考[J].东方青年·教师,2011,(1).

[5]周向阳.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初探[J].文教资料,2006,(16).

责任编辑 何丽华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2023总务工作计划下一篇:电商数据分析教案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