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反思

2024-07-24

五年级反思(共12篇)

五年级反思 篇1

我们许多教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我校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以真的精彩。回顾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好多不足之处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氛围。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 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四)、存在的问题

1、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还需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上下功夫,使学生尽早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2、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语文。

3、学生的学习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4、还需进一步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借以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5、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能使学生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6、加强写作训练,提高作文水平。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五年级反思 篇2

教材地位:《标准 (2011) 版》中对扇形的要求是“知道扇形”因此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扇形, 理解圆心角, 感受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学生初步认识扇形, 为后续扇形统计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的物品, 认识扇形, 了解扇形的各部分名称, 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 探索出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教学重点: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扇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关系

教学准备:圆片、活动角、课件

教学片断: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1) 师:拿出你手中的圆片, 任意折叠成一个扇形, 举起来, 仔细观察, 扇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二:认识扇形的基本特征)

生:扇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有几条对称轴?折折看, 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学生动手操作, 并总结出扇形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只有一条。

(2) 师:放下手中的图形, 请看黑板, 在这个圆中有扇形吗? (黑板上画了一个圆, 在圆中放了一个活动角, 活动角的的长度与黑板上所画圆的半径相等, 活动角的顶点放在圆心上——图一左一)

生:有扇形。

师:这个图中的扇形中哪儿, 谁能帮我指出来, 它的圆心角又在哪儿呢?

指名学生上到黑板前指出来。

师:仔细观察:这个扇形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现在呢? (教师多次拉到活动角的一边, 使活动角变大——图一)

生:变大、变大、变大。

师:我是通过改变什么而使扇形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生:圆心角的大小。

师:观察真仔细!再观察, 现在扇形的大小又有什么变化 (教师多次拉到活动角的一边, 使活动角变小——图二) ?

生:扇形变小了, 变小、变小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 你发现了什么?

生1:改变圆心角的大小, 扇形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

生2: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师:还有谁说得更详细一些吗?

生3:在同一圆中, 圆心角越大, 扇形越大, 圆心角越小, 扇形越小。

师:我们通过下面这个图再来验证这一结论:仔细观察, 在这个三个扇形中, 哪个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最大?那这个扇形是不是最大?哪个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最小?那这个扇形是不是最小?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观察得出结论:同一个圆中, 圆心角的大小决定扇形的大小。教师板书。

三、教学反思

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 我通过让学生任意折叠成一个扇形, 加深了学生对扇形的表象认识;再仔细观察图形手中的扇形;最后动手操作折一折来研究扇形的对称性,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体会了扇形的轴对称性。

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的关系, 虽说简单, 但是要想使学生能理解, 并且印象深刻, 教师通过活动角直观动态地呈现扇形的大小变化, 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有关。在这之后我又通过同一个图内三个大小明显的扇形以及它们对应的圆心角来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 有利于深入掌握扇形的特征。

在本节课中, 我开课简洁, 开门见山, 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导入, 在生活与数学问题之间巧妙的建立起一个联系的纽带, 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为高效课堂迈出了第一步。

教学流程的设计上, 体现了“以学而导, 学导结合”的教学理念, 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课堂上我多次让学生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在观察, 交流和动手操作中, 使学生真正地读懂扇形, 了解了扇形的特点。让学生成功的亲历知识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 实现了预期目标。

练习设计合理, 有梯度, 并注重了学生的思维拓展。如在认识了圆心角之后, 马上出现了一组图, 让学生判断是否是圆心角, 讲练结合, 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圆心角的认识。在巩固应用、内化提高的环节中, 设计了4 个练习:分别是根据扇形的含义, 在生活物体找扇形;判断哪些图是扇形;把画圆和画角结合起来画扇形, 培养学生作图能力;拓展介绍扇环的相关知识, 求扇环的面积。练习题层层深入, 既考查巩固了学生对扇形特征的理解, 又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课前, 我认真研读了教材, 合理地把握了扇形概念的教学要求。《标准 (2011 版) 》中对扇形的教学要求是“知道扇形”, 所以只要学生“能用实例说明对象的特征, 或者能根据特征辨认和举例说明对象”即可。对教材的处理比较恰当, 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适当地补充了扇形的轴对称性。

五年级反思 篇3

关键词:数学游戏 亲手尝试 动手操作 培养能力 提高能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感受一下其中有趣的数学现象。

2.通过课内合作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与片段案例分析

(一)猜想从问题设置开始

师: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做个游戏,大家有兴趣吗?

生:有!

师:老师现在这有两枚骰子(教师出示两枚骰子),现在我同时掷在桌子上,大家猜测一下它们的和可能出现哪几种结果?不可能出现哪几种结果?并说出理由。

生1:它们的和应该在2-12之间。

(教师板书:2-12中的任意一个)

生2:它们的和肯定不会超过12,12是最大了。

生3:它们的和大于2或等于2。因为1个骰子最小是1,2个骰子的和最小是2。

学生动手操作结果显示:掷两枚骰子的和在2-12之间的任意一个数。(板书:大于等于2,小于等于12)

教学心得:学生在这个活动中,亲手尝试可能出现的情形与不可能出现的情形,整个过程中操作——观察——思维——反馈,亲历认知过程,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投两枚骰子比赛,假如和是5,6,7,8,9这五个数,就算老师赢;如果出现5,6,7,8,9以外的数,就算你们赢,这样好吗?

生:好!

师:你们猜猜,谁赢的可能性大呢?

生1:老师选了5,6,7,8,9是五种可能;5,6,7,8,9以外的数2,3,4,10,11,12是六种可能,应该是我们赢的可能性大。

生2:这要看运气,谁赢的可能性大!

……

师:还是让我们看实验的结果来说话吧!

(学生动手投骰子,边投边记录)

教学心得:学生对猜想和动手操作活动积极性高,兴趣浓厚,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从发现问题中,进一步猜想与探究

师:通过你们几次的尝试,操作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通过操作看记录结果,显示老师赢的次数多。

师:我选了5个数的结果,你们选了6个数的结果,但是,实验的结果还是老师赢的次数多,这是不是说老师的运气好呀?

生:……

师:小实验的结果老师赢的次数多,不是老师幸运,是其中隐藏着小小的秘密,下面,我们一起研究一下这个秘密。

师:我们知道每粒骰子有6个面,分别是1、2、3、4、5、6。在一个面上,1-6出现的可能性应该是一样的,但是两枚骰子出现2-12这11个数的可能性是不是一样呢?我们下面去研究一下。

教学心得:从实验中发现问题,激发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深入探究。

(三)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验证开始的猜想

学生每4个人为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一名同学负责记录,其他3个同学轮流抛骰子。

生:(活动开始)抛骰子。

……

通过小组动手操作——研讨——总结,根据师生的共同活动,记录结果发现11个数出现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

师生对这一过程进行分析:

板书(每次的结果分析):

2=1+1

3=1+2=2+1

4=1+3=2+2=3+1

5=1+4=2+3=3+2=4+1

6=1+5=2+4=3+3=4+2=5+1

7=1+6=2+5=3+4=4+3=5+2=6+1

8=2+6=3+5=4+4=5+3=6+2

9=3+6=4+5=5+4=6+3

10=4+6=5+5=6+4

11=5+6=6+5

12=6+6

从直观的列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掷出的和是5、6、7、8、9的次数相对较多,而和是2、3、4、10、11、12的次数较少。

师:从上面的分析中,现在你们明白了为什么老师赢的次数多了吗?

生:明白了!

师:请同学们自己再动手操作并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一会跟大家说说其中的道理。

生:老师选的5,6,7,8,9这五种可能的机会明显多。

师:这就是老师赢的机会多的原因。

教学心得:通过简便、直观的方式呈现出现的结果,会更直接感受实验的结果。使动手操作从表面现象延伸到深层次的内涵。

(四)小结

师:今天这个活动虽然很简单,同学们做起这个活动也很方便,但是,通过今天的活动,你们是不是感觉到做任何活动,只要善于动脑,善于探究,就会有很大的收获?请说说你今天的收获。

生1:简单的实验,让我们明白其中的大道理。

生2:无论是做实验,还是做游戏,不能只看表面,应该善于动脑子,多思考。

生3:再简单的动手操作,其中往往会让我们变得很聪明。

……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学数学会让我们越来越聪明;动手操作会揭开许多小秘密;以后还要勤于动手,善于思考,动手动脑,会越来越聪明。老师希望你们越来越聪明!

教学心得:通过这样一个“可能性的大小”的实验游戏揭开了这个隐秘的秘密,让学生感受到了动手操作的意义。动手操作不单单是看表面现象,要进一步地分析内含的隐性秘密才能解决数学问题。

三、课后反思

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来探讨可能性大小的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中,通过学生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巩固了“组合”的知识内容,来进行可能性大小的探讨,解决“为什么老师赢的次数多”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虽然很简单,但是环环相扣,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层次的研究。

第一个环节:设置问题质疑——猜想的开始

学生在这个活动中,用很简单的问题和简单的游戏,亲手尝试可能出现的情形与不可能出现的情形,整个过程中操作——观察——思维——反馈,亲历认知过程,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智力的发展和提高。

第二个环节:从实验中发现问题——猜想的深入

实验结果与事先估计不一样时,引起了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亲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当学生通过统计有限次数的实验结果,看到掷出的和是5、6、7、8、9的次数相对较多,而和是2、3、4、10、11、12的次数较少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用直观的数的分解的形式来分析其中的奥秘,找出其中内含的秘密。

第三个环节:从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验证猜想的结果

只有猜想没有行动——是空想。猜想后的探究活动会验证猜想的结果。过程很简单,但是猜想——实验——探究的过程就是我们从发现问题到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动手实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解决问题的活动方案,最终圆满地解决了所有的问题。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动手操作的意义,动手操作不单单是看表面现象,要进一步地分析内含的隐性秘密才能解决数学问题。

参考文献:

[1]余思丽.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小议[J].新课程:教师.2008(8).

[2]葛军.让学生徜徉在自主学习的数学世界[J].小学教学参考.2011(11).

反思五年级作文 篇4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朗读指导,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将读的训练贯穿于始终,使学生由读生情。开课不久,我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全诗,用激情感染学生,博得了他们热烈的掌声;指导他们读诗时,我引导他们发现七律的押韵规律后,就一句一句地带他们读;学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我进行了引读、分男女读、齐读等,快结束本课的学习时,还请他们在音乐声中一起起立背诵……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学生在读中感受诗人的情怀,领悟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感情不断升华。

2、利用资料 ,巧解难点

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每四个学生组成一个“资料袋”。

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篇5

本单元小数乘法的内容有: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连乘、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以及整数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认为这一单元学生已有了整数乘法的基础,只要重点掌握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学起来应该是比较轻松的。

但是在每节新知教学后的练习中,学生的正确率都不容乐观。出现方法上的错误、计算上的失误错误现象。很多学生不会整数乘法。我对学生高估了。

面对学生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使我懂得课堂既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讲清算理,又要突出积的变化规律、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突出因数中小数的位数与积中小数的位数的关系。一步一步扎扎实实上好课、辅导好每一位学生,不能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开始学习小数乘法就掉队了。力争整体推进。

今后教学重点加强对:杨洋洋,余萍、向萧,王秀丽,赵居强,赵苗等学生的辅导。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单元教学反思 教完《小数除法》这一单元,我除了有第一单元的感受之外,还有以下收获:

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可让学生结合货币单位之间的关系,利用生活经验可以解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学生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将其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并逐步体会将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的思想。

2、提供生动有趣的现实学习情境。通过一些现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计算、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除法意识。有效的数学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教学中还有好多不足之处:复习整数除法的时间过长,耽误了时间,导致课堂练习时间短,练习题量小。没能达到精讲多练,在教学中照顾了学困生,忽视、耽误了优秀学生能力的拔高与拓展,学困生的帮扶逐渐有效果,例如杨洋洋、李阳等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今后在这方面要多多注意。针对赵居强同学的学习尽可能帮助他提高,有所进步。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单元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要学习形式化的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因为后者更具有实用性。《观察物体》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本单元是学生在对上、下、左、右、前、后方位己有最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安排学生从熟悉的事物出发学习观察物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判断,积累观察经验,发展空间观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逐步培养和形成空间观念奠定基础。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以学生喜爱的生活情境导入,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强调发展人的自主性。基于此,本单元设计时始终围绕着“自主参与,深刻体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主意识,从而主动的探索新知。并且注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如鼓励学生选择到自己喜爱的观察位置去观察等等,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开放性、活动性和体验性,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数学是抽象的。如果不把两者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本单元大量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贴近了学生,延伸了学习。从而使学生能从看到的物体的一个面,展开联想到整个事物的形状,培养了观察立体实物的能力,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联系,数学确实就在我的身边。

经过本单元的教学,各项目标基本达到,师生配合密切,关系融洽,教学效果明显,个别开学时候不好好学习的学生现在积极学习,积极回答问题、完成作业了,例如:杨洋洋、李阳、赵苗、郭芳妮、郭世姣等,都有很大的变化。王秀丽和赵居强还需要继续帮扶和辅导。我个人在数学教学语言反面要加强语言组织能力提升,注重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衔接。优化课堂教学,建立有效课堂。

四、《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在教现行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九册《简易方程》时,发现现行教材与以往版本不同:以往的教法是利用“两个加数相加,求一个加数就用和减去另一个加数,即:加数1=和-加数2;两个因数相乘,求一个因数就用积除以另一个因数,即:因数1=积÷因数2”;现行的教法和初中类似,即:解方程时利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或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方程两边的值不变,但具体解题中与初中不同的是不提移项与合并同类项,思想方法却是相同的。

在教学中发现小学生对这种方法掌握较困难,主要表现在:第一,用字母表示数不好接受,不易理解,也不习惯;第二,用代数式表示一个得数或结果不理解;第三,字母与数,字母与字母之间的简单运算不理解,例如:a2=a×a,2a=a+a,用x-5表示一个数。

我们知道算式思维与方程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在一些复杂的问题中用算式很难解出,用方程却简单的多,现行小学教材中有提升方程教学的意思,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便于与初中衔接。

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练习学生还是可以掌握的很好的。

五、《多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学中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导”的思想。让学生亲身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经历学习中的问题的提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经历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在教学策略上,把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化为学生剪一剪、拼一拼、说一说的活动,通过小组活动、操作实践等手段借助多媒体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是学习习近平面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尤其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倒,蕴涵着转化的数学思想,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我把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课内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操作和交流,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推导出计算公式。使学生在学习推导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时已成顺水推舟之势,轻松、愉悦,学生在模仿、迁移、推导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动手实践的内容比较多,为了避免大家都抢着做同一项工作,我引导学生协商解决问题.比如我设计这节课的时候,让五名组长分别组12名学生摸球,1人数总次数,1人报摸出的球的颜色,1人记录,首先强调每一个人的工作在合作的时候都很关键,缺一不可,让担当此项工作的学生有被重用的感觉,从而产生责任感。

通过这部分教学,我体会到,如果仅仅让学生活动,有时可能对知识的理解还有困难,因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实际实践的时候还有一定的误差,比如在做用6枚黑子4枚白子放在一个盒子里,摸到黑子的可能性大的游戏时,38名学生摸完后进行统计,结果摸到的白子次数多,实验失败,我们又进行了一次实验,与上次实验和在一起实验才成功,使学生懂得了实验的次数越多,摸到的黑子的可能性越大。所以还要结合理论的推导来辅助教学。总之,实验活动是学生的直观感受,合理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但是要使活动开展的富有成效,我们还需要在各方面做精心的组织,还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

七、《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设计本节课时,我在准备上还是挺足的,特别在信息的收集上,花费了一定的心思。用一节课来完成有关编码的内容,这样把重点就放在认识与编码两块内容上,一般老师就教学身份证号码,而对邮政编码少有涉及,往往是一笔带过,这样设计非常有道理。但教材是怎样的呢?我也查阅了人教版教材,《数字与编码》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里内容,教材说明把这部分的内容分三节课教学,我个人认为,第一节课教学例1例2,主要是对一些编码如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如何进行编码,第三课时进行综合练习。所以把这节课着重的放在对编码特别是身份证号码的认识上,让学生初步去尝试,充分体现教材意图。

教学反思-五年级语文 篇6

张 超

一.描述

本课两首诗《房兵曹胡马》和《马诗》是写马诗的压卷之作,虽都写马,但又各具气象,特色鲜明。杜甫的《房兵曹胡马》以雄健的笔力刻画雄健之马,表达了对朋友的期望,更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抱负。李贺的《马诗》通过写马表现贤才的雄心壮志及其怀才不遇的愤慨。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多种朗读的情景,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充分,再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生平经历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志向和感情。

二.分析

整体感知诗意,不做逐字逐句的诗句对译,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本课两首诗的学习我遵循了这一规律,以“读”贯穿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积极诵读,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同时丰富了他们的语言积累,培养了良好的语感,提高了审美修养。另外在学习中,我还为两首诗配以优美的古筝曲,使学生臵于古雅沉静的文化氛围中,受到了美的熏陶,提高了综合素养。

三.规划

本课的教学在拓展性方面做得不够。《马诗》描绘了一幅相当生动的画卷,正所谓“诗中有画”。如果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诗中的画面,用手中的笔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学生的能力会进一步提高。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所搜集到的有关写马的诗篇,在交流中开拓思维,增加积累。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反思

张 超

回顾《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的教学实践,教学中,我始终坚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的读文、谈感受。课堂上把指导朗读、抓住课文叙述的要点、品味文中生动的语言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景观。利用地图、地理知识指导学生学习,在学习方式上,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并愿意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了解作者用具体、准确的数字,用比较的方法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归纳语言,积累语言,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拓展实践学生补充介绍各自了解的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其他情况。总体来看,学生学得比较扎实,而我也找到了一条利用略读课文教学在学生读书能力培养上的线索: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渗透自主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所以略读课文的教学,较好的做法是:略中有精,整体把握求“略”,重点感悟求“精”。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第一自然段概括写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壮丽的景观,接下来通过一组数字和作比较来写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突出它的壮观。第三、四自然段主要写大峡谷的奇异景观,从水、山、生物三个方面,抓住水的千姿百态,山如神来之笔,生物多种多样进行了具体描写。其中,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是过渡句。最后写正因为大峡谷如此壮美奇异,所以一定会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热点。

上面的理解体会结合学生的自学进行。虽然是略读课,我仍然要注意对文章中生字词语的检查,注意对读课文的检查。在检查词语后,针对具体段落汇报对每段内容的理解,明确前面所分析的每一部分内容;同时,对各段中的重点词语和语句进行积累。在引导想象时,可以结合提示中的要求“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所知道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抓住水的变化、山的奇特(白雪皑皑,郁郁葱葱),“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等方面,联系学生平时的积累或者配上相关图片练习说话。还可以用总分、分总的构段方法来介绍。比如: 大峡谷是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它是世界最深的„„;又是世界最长的……连曾经号称……也不能……

大峡谷的景观非常奇异。那里的水……,那里的山…… 大峡谷的生物多种多样,被称为„„在大峡谷中探险,我看到了山脚下,半山腰,山顶……行走在密林中,可以看见许多动物,有…有…有…有…和…还有…。

总之,教学本课认为要注意积累词语,学会用自己的话有声有色地介绍大峡谷的某一特点。课后我布臵了一个口头作业:当小导游,给妈妈介绍一次你认识的雅鲁藏布大峡谷,重在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

《唯一的听众》教学反思

张 超

对语文教学而言,情是蕴涵在文本和生活中的情,认知是基于主体生活与心灵的认知。本单元的教学充满了人间真情,《唯一的听众》这一课,确实让我们体会到:真情给一个初学小提琴者带来的自信,以及给师生阅读后带来的感动。

《唯一的听众》记叙了一个男孩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这篇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而之截然分开不可取,但又不能混为一谈。于是,我让学生分别扮演“老人”和“我”,让孩子通过老人的语言、通过老教授的眼神以及我的心理、我的变化,设身处地地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和鼓励,同时提升到“我”对老教授的敬佩和感激。从而做到“目中有人”的教学,让爱与真情贯穿始终。

一、力求让学生在想象中领悟和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于本课理解上的另一个难点,也就是老教授的神态描写“她平静地望着我”这句话在文中重复出现了三次。她为什么平静地望着“我”,她望着“我”的时候,在想些什么?而“我”从那平静的眼神里能看到些什么?这些,课文都没写。怎么办呢?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出示这三句话,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设身处地去感受一下当时人物可能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结果,学生的回答基本上能切合本文的主题,都能体会到老教授为了维持那个美丽的谎言,一再用平静的眼神鼓励作者的良苦用心。

二、读写整合,合理想象我的情感

读写整合,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延伸老人对“我”的无限关爱,这种整合在学生的感情升华上起到了相大的作用。临近毕业的学生已经有五年的阅读经验了,足以掌握读写整合的主要方法: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进行对比等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来进行合理想象,课堂上我及时进行了肯定与点拨,强化了学习行为。

课堂永远充满了遗憾,回思课堂,值得商榷,亟须改正的地方很多:

1.朗读形式较少,指导不够深入。学生虽然能够理解老教授是一个懂得教育方法、关心爱护年轻人成才的慈祥的老人,但是对角色的情感把握还不够大胆和准确,所以朗读老教授的语言时放不开,朗读语气不够。

2.感悟不够。虽然能够抓住老教授的语言神态进行重点教学,但挖掘不深入,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都不够,所以,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感悟也是较为粗浅的,还有一部分学生充当了“听众”的角色。3.课堂环节不够紧凑,学生对个别句子的理解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因此产生了拖堂现象。比如“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这一句,老人为什么会这么说,她为什么感到快乐和幸福?学生在这句话上,纠缠了好久也没切入主题。问题出在哪儿呢?我想,应该是从一开始,对老教授的良苦用心的感悟就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去。所以,一遇到含义较深的句子,就出现拖堂毛病。

4.课堂上的语文味的体现。虽然课堂上,我一直引领学生朗读品悟,但练习不够。虽说课堂上,我安排了一个句式转化,省略号的补白,预设中有个练笔,但是由于课堂容量较大,没让学生动手写,匆匆说一说过场,这一工具性体现的就不够了。

此外,心里比较紧张,致使课堂上表现的不够从容,着急、牵引学生的痕迹比较明显。在许多老师的点拨帮助下,这堂课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课文教学中学生实践和感悟的重要性。不管是什么样的课,学生都必须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实实在在的,不是追求花样,也不是蜻蜓点水,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在课堂中学有所获,学有所长是我们的职责。

《我喜欢》教学反思

张 超

一、我这样教学生进入单元主题

五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主题“韵味”,对于“韵味”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说道:“我想到了滋味,做菜有滋味才好吃呀。”我趁机说,是啊,有滋有味的菜大家都喜欢吃。请查字典‘“韵味”是什么意思。学生马上得出“情趣、趣味”那么这个有“情趣、趣味”——“韵味”的文章,你又想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都是围绕本单元的文章都有韵味,写文章要有韵味说的。

二、我这样教学生品读感悟

学生对这一单元的课文很感兴趣,《我喜欢》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散文语言优美、激情洋溢,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是“韵味”主题课文的第二课。在不同形式的反复朗读中、“以课文内容我知道”的形式练习填空。感悟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敞开心扉,描述了自己喜欢的景物与事物,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表达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豁达、独特、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我这样教学生仿写 《我喜欢》抒情线索即文题“我喜欢”。全文13个自然段。每段开头都用“我喜欢”领起下文,使这些自然段形成了排比段。我觉得让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去感悟文章韵味的三大美。

1.散文句式工整、语言精美,情感贯通全文,给人以结构美;

2.语言优美动听,读起来像诗歌一样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给人以音乐的美感;

3.内容有广袤的自然写到繁杂的社会生活来展示生动形象的人生画卷,给人以画面美。我说:“《我喜欢》这样一篇有韵味的文章我们大家都喜欢,请你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仿写你所喜欢的事物,相信你也能写出有韵味的文章来。”

四、感悟学生的仿写

通过学习学生对《我喜欢》已有了浓厚的兴趣,我趁热打铁,读写结合。所以学生在仿写时也有了情趣,如:赵东升在《我喜欢四季》中写道:我喜欢冬天。雪花飘舞,大地万物都穿上了银装,尤其是笔直的安兴大街,远看似一条长长的白地毯。那么洁白,那么晶莹,看了真叫人舍不得把脚踩上去。宽阔的操场上,像铺了一张其大无比的席梦思,看上去白而软,我多想在上面躺一下啊!

周万荣在《我喜欢读书》中写道:我喜欢读书,喜欢读各种各样的书。因为书是知识的海洋,有句名言说得好: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真是至理名言啊!还有的学生写“我喜欢花”“我喜欢我家的菜园子”“我喜欢画画”……内容丰富多彩,效果比我想象的还要好。但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在用词准确、语句生动上还需要加强辅导,我想还是应该在平时课文阅读中训练学生品词析句尤为重要。

《千锤百炼为一“绿”》教学反思

张 超

一、逐步引导,层层感受

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对课进行整体感知,在此过程中,实际也渗透了对文字锤炼意识。学生归纳的课文内容是这样的:讲的是王安石在回京的过程中,对诗句中的一个绿字进行很多次地修改。最终选择了绿字。

“用词能不能更准确?” “一次又一次地修改。” “反复修改。“

“课文中可以用什么词来概括一次又一次反复地修改?” “千锤百炼!”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

从学生的自由表达到回归文本,寻找答案,这个过程建立在学生的独立思考前提下,从而使回归文本显得自然,不生硬。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搜肠刮肚寻找合适的词语,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为接下去的课堂活动热闹地展开奠定了基础。

二、尊重个性感受,体验文字锤炼过程 课文的重点应是体会王安石锤炼绿字的过程。其间王安石对绿字的修改经历了“到”“过”“入”“满”„„由于都不满意,到最后触景生情,产生了“绿”字,因为作者觉得春风无迹可寻,但春风一至,江南倏忽绿了,那么突然,又那么自然。“绿”字描绘出了江南春风的气韵,引出了下句“明月何时照我还”,使情与景和谐地融和在一起。

其间,我让学生通过读与表演,让他们当起了王安石,当作者圈去“到”时,“你为什么在旁边注上了不好呢?”引发学生对这个用字的思考,学生纷纷发表意见:“这个字显得江南的春风到来是件平常的事情。”“太普通了。春风没有韵味了。”

几次的修改,我都同样让学生说出修改的理由。如“过”——太快了;也显得春到了是件平常事; “入”——风急了;速度太快了;闯入、进入都是入,太快了,太急了。

“满”——让人觉得春风太多了,太大了;感觉象水满出来了一样,里边的就死气沉沉了(听了这个发言,全班哄堂大笑。)

“多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啊!”等全班孩子笑完,我才开始说话,“大家都笑了,为什么笑?他说的有道理吗?当水满出去了,剩余在里边的水的确就是聚在固定的位臵上了。多聪明的孩子啊!谁能像他一样也能有自己独特的说得通的见解?都勇敢的说出来。”

《成吉思汗和鹰》教学反思

张超

《成吉思汗和鹰》这篇文章故事情节生动,可读性强。因此在执教时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思路: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感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达成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起着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展开品读、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以读为主要手段,引导学生自读感悟,让学生体会“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对道理的体会,体现了“语文”源自“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教学观点。

反思整堂课,觉得在这节课中我做到的是:教学目标明确达到,教学重点突出。能把握好课堂的气氛,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体现以下新课程理念:

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本课采用:自己读、小组比赛读、齐读、师生共读、默读等多种读书的形式。将朗读与评价相结合,有机地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学生能够在读中感悟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读出成吉思汗的心情变化。

2.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把阅读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选择喜欢的方式读,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解疑的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主要采用“金钥匙”的形式提示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孩子边读书,边做批注的学习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4.能发现文本语言的精彩。写作方法指导:写作小窍门——学写心情描写。这一环节渗透习作教学,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为学生练笔打下基础。能发现文本语言的精彩。

数学教学的反思五则 篇7

一、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目标, 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 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预设.进行教学设计时, 教师对当前的教学内容及其地位, 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教学目的, 重点与难点, 如何依据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知识的逻辑过程设计教学过程, 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学生在理解概念和思想方法时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以及如何处理这些情况, 设计哪些练习以巩固新知识, 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等, 都已经有一定的思考和预设.教学设计的反思就是对这些思考和预设是否与教学的实际进程具有适切性进行比较和反思, 找出成功和不足之处及其原因, 从而有效地改进教学.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掌握数学双基、发展数学能力的认识活动, 也是学生在掌握数学的双基、发展数学能力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对数学教学过程的反思包括对教师的数学教学决策过程, 教学行为过程, 教学结果, 教学技能与技术有效性的反思, 也包括对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 如对某一具体内容的教学问题反思, 对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运用的反思, 以及对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进行反思.具体来讲, 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特别要反思是否把时间用在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上) ;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情况;是否启发了学生提问, 学生提问的质量如何;问题是否恰时恰点, 学生是否有充分的独立思考机会;核心概念的“解构”、思想方法的“析出”是否准确、到位;是否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活动是否高质高效, 有没有“奇思妙想”、创新火花, 有没有抓住这种机会;是否渗透和强调了数学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的“价值观因素”是否得到充分挖掘, 并用学生能理解的方式进行展示;教学媒体使用是否得当;教师语言、行为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学生有什么反应;各种练习是否适当;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等.

三、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反思可从多角度进行, 从数学思想方法角度反思数学教学内容, 既是对蕴藏在数学表层知识下的极为丰富的数学精神、思想、方法、原理、规则、模式等深层知识的挖掘;从历史角度反思数学知识, 主要是探究数学知识生动活泼的产生发展过程, 搞清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 获取有关数学知识的历史材料;从方法论角度反思数学教学内容, 首先要反思数学知识本身的方法论意义, 其次要能从方法论角度去解剖数学知识, 将教学内容作为一种活动进行分析;从数学教材角度反思, 数学教材作为数学教学内容的载体, 是数学教师进行反思的重要环节, 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的选择, 编排特点, 教材变迁, 知识的呈现形式, 教材的加工处理, 例题习题的选择和功能等进行反思.其中最主要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后反思对数学内容的“解构”是否到位, 并提出改进措施, 要反思概念的“解构”及其核心的确定是否到位, 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的“析出”是否准确, 以及内容所反映的价值观内涵是否得到揭示.另外, 还要通过对学生反映的分析, 反观概念的核心、思想方法以及价值观内涵的呈现是否与学生的理解方式相匹配.

四、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对数学教学效果的反思, 是指在教学活动结束后, 教师对整个活动所取得的成效的价值判断, 包括学生所获得的发展和教师自己的价值感受两个方面.前者主要考查学生的数学双基的掌握, 数学能力发展, 数学学习方法的掌握, 数学的科学、人文价值的认识, 以及理性精神的养成等诸方面, 教师要反思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 分析其成因, 并据此提出教学改进建议, 反馈到教学设计的改进中具体包括对学生当前认知水平的分析和估计是否符合学生现状, 学生对概念的本质、思想方法的理解状况及其原因, 学生对课堂中某些关键性问题的反映及其原因分析, 对课堂中学生思维活动特征的分析, 对学生使用的问题解决策略的分析, 对学生作业情况及其原因的分析等;后者主要考察教师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的变化, 个人教学经验的变化, 实施有效教学能力的提升, 教学思想观念的变化等.教师要反思在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及其效果, 并提出改进建议.包括教学目标的定位, 重点难点的处理, 教学阶段的划分与教学处理, 教与学的方式, 教学组织形式, 问题情境的设置, 提问质量, 师生互动, 板书的设计, 计算机等教学技术的运用, 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课题的引进, 课堂作业的布置, 因材施教, 小组活动的设计等.

五、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反思

对学生及其数学学习活动的反思, 不仅要对学生的个性差异, 数学学习基础, 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因素, 学生数学学习活动过程, 数学学习失败的原因, 数学学习结果评价方式等进行反思, 而且还要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反思, 找准个体差异下学生学习的情况和效果, 有针对性的进行预设和改进, 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提升教学水平.

五年级测试卷 篇8

3.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个面,()条棱,()个顶点。正方体可以说是()都相等的长方体。

4.用一根长48厘米的铁丝做成一个正方体,那么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

10.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学校储水池的容积大约是15()

一间教室大约占地48()

一本数学书封面的周长约是70()

二、快乐ABC

1.下面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A. 2B. 3C. 无数个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体积扩大()。

A. 3倍B. 9倍C. 27倍D. 18倍

4.()是方程。

A. axB.12m2 =1200dm2

C. r-5 = 9D. 8×7=56

5.和0.9相等的分数是()。

8.()不但能够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变化情况。

A. 单式统计表B. 复式统计表

C. 条形统计图D. 折线统计图

9.与“1cm3”相等的是()。

C. 1mLD. 1cm2

10.棱长为a 的正方体的底面积是()。

A. 4aB. 6a2C. a2D. a3

三、小小评判家

1.长方体的表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2.方程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以后,结果还是方程。()

3.只有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才是假分数。()

5.棱长为6分米的长方体,它的体积等于它的表面积。()

四、小小神算手

1.直接写出得数。

3.解方程。

8x = 9.6 7p - 5p = 12

15t - 33 = 42

4.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正方体的表面积(单位:cm)。

六、解决问题

4.一个长方体铁皮桶长5米,宽0.8米,高0.4米,它能装水多少升?做这个铁皮桶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铁皮厚度不计)

5.要制作12节长方体的铁皮烟囱,每节长2米,宽4分米,高3分米,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七、看图填空

下图是小华和小明上周的体温自测记录情况统计图(单位:°C)。

(1)上图表明,()的体温比较稳定,()的体温变化较大。

(2)体温超过37°C人就会生病,图中显示()生病了。

五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篇9

本课以“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为宗旨,力求在课堂中充分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自行探求知识的能力等科学素养。

因此,本课教学分为三部分:首先,从问题入手设置情境,教学一开始就出示“工人叔叔搬运油桶”的画面,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工人叔叔想想办法,很自然的引出斜面的话题,拉近学生与研究主题的距离,使他们更主动、更直接地投入到斜面的研究活动之中。接着,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研究斜面的作用。通过表格统计每组实验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学生得出“斜面能省力;斜面不省距离;斜面越长越省力”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自行探求知识的能力等科学素养。最后再学习应用,迁移拓展,探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

本课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愉快的教学情境,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来理解和掌握科学的本质精神,并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技能,真正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内容来

《燕子》五年级教学反思 篇10

我引导学生从整体到部分,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例如:学习第一自然段,我要学生在文中勾画出描写燕子外形的语句,想象画面,然后用不同的方法展现燕子的可爱,可以朗读、边读边表演、边读边画燕子图、边读边观察插图。

学习第2、3自然段时,勾画描写燕子飞行时动作的词语,感受春天生机勃勃的美。可以边朗读边表演,边读边画、边读边观察插图。

学习第4自然段时,让学生勾画出燕子歇息的词句,想象画面,思考用五线谱打比方的妙处。

五年级:修改习作《拔河》 篇11

把《拔河》这篇作文认真读几遍,参照老师的意见加以修改,然后誊在自己的作文本上。

快乐导航:

“文章不厌百回改”,要提高作文水平,勤于动笔肯定是不可少的。其次,还需要有反复修改的耐心。就好比一块玉石雕刻出大概轮廓后,必须进一步精雕细琢才能成为玉之精品。可以这么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在对文章进行修改时,可以参考老师给的意见,也可以对比课本上学过的范文、课外阅读的文章、教师的下水作文或班上同学较好的习作,修改自己的作文。

词语加油站:

摩拳擦掌 同心协力 咬紧牙关

不相上下 心急如焚 大显身手

句子加油站:

1.好不容易挨到了我们班,男同学们马上上阵,站好了,摆好了姿势,身子往后倾,双手像铁钳似的,用力抓住大麻绳。等待哨声一响,同学们便使出吃奶的劲,我们手上的筋脉突兀,肌肉紧绷,身上的汗毛发直,头发竖起,手心被绳子勒得发红,有的甚至起泡了。

2.此时,我们一齐跳了起来,为我们的胜利而高呼:“啊!我们赢了……”这种声音,是胜利的声音,是团结的声音。呼喊声在空中久久回荡着。

拔河

江苏省昆山市新镇中心小学校五年级 陆春晨

今天上午,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下午要举行拔河比赛,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午,老师把全班同学分为两队,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想试试自己的力气。而一些没有参加比赛的,全都成了拉拉队队员,欲使尽浑身解数来加油助威。(“摩拳擦掌”这个词语,展现了同学们为了比赛跃跃欲试的神态,也为后文的描写做了铺垫。)

很快,操场上热闹起来。只见一条粗大的绳子压在操场当中的两条白线上,绳子中间扎着一块红布条儿。参加比赛的同学分作两个阵营,各握绳子的一端。他们精神抖擞,摆好架势,两眼注视着对方,双手像铁钳一样紧紧地抓住大麻绳,就等着裁判吹响“战争的号角”。(用一个比喻句,展现了同学紧紧抓住绳子的样子,使得文章更具有画面感。)

“哔——”随着一声哨响,队员们个个都使出吃奶的劲,像一头头牛拼命地往后拉。有的肌肉紧绷,筋脉突出,一会儿工夫脸上就渗出了汗珠,有的手都被绳子勒红了,但仍咬紧牙关,忍着疼痛,一个劲儿地拉着。看,领头的是我们班的大胖子孙宇。只见他脸涨得通红,皱着眉头,紧抿着嘴唇,似乎要把全身的力气都使在一双手上。那双手,似乎要把粗麻绳给握断了。他拼着命往身后使劲,手背上的青筋都暴出来了。他两脚前后站立,像一把张开的弓,蓄足了力量只等一气呵成往身后退去。(用排比句,写出队员们在拔河时的神态、动作,更详写了领队孙宇在拔河时的样子,有详有略,点面结合,文章更为生动。)可是尽管如此,他的脚步还是不由自主地往对方挪去。

近了,又近了,更近了,眼看着红布就要过线了,眼看着裁判的哨子放到嘴边就要吹起来了。不能这样!决不能!绳子中间的红带子慢慢向对方挪动了。拉拉队员们看到了,奋力地大声喊道:“加油!加油!”拉拉队员们已经不再考虑他们的喉咙了,扯着嗓子就喊,一遍又一遍,加油声越来越响,那声音震耳欲聋,在操场上空回荡。有的同学捂着耳朵,眯着眼睛,发疯般地叫着、喊着、吼着。加油声中,红布一会儿向我们这边移,一会儿又向对方一边移。(对拉拉队员的描写属于侧面描写,通过神态、动作、语音的描写,刻画出了拔河比赛的紧张与激烈。)

渐渐地,渐渐地,绳子向对方移动,任我们怎么加油也拉不过来了,我们输了。

交换场地再战。这次我们吸取了失败的教训:当裁判哨子响的那一刹那,全班队员要一起使劲才行。最后我们决定由汪强喊口号,经过几分钟的战斗,我们终于胜了。

对方不服,要求再战,老师说:“这项运动体力消耗很大,过几天你们再比吧。”

指导老师 叶剑雯

教师简介:

叶剑雯,江苏省昆山市新镇中心小学校教师,热爱朗诵与写作,对生活有着独特的理解,用自己的笔触记录生活,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用自己的勤奋书写人生。“做一个有心人”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对学生的期待。

五年级反思 篇12

(一) 研究背景

教育伦理学作为一门从伦理道德的视角对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分析和行为导向的交叉学科, 是在教育学和伦理学之间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长期以来, 大部分学者认为教师伦理研究是教育伦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甚至将其二者等同起来。正如我国学者王正平认为“它是研究教师职业道德的学问, 是教师道德理论学说, 教师道德规范学说和教师道德实践学说的有机统一”。[1]有的学者认为“教育伦理学是以教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全部教师道德现象为其研究对象的”。[2]无论是认为教师伦理是教育伦理研究的全部对象, 还是将二者区别开来, 不可否认的是, 教师伦理是教育伦理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 其研究成果的丰富与发展对促进教育伦理学科的成熟与发展极为重要。

西方教育伦理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我国教育伦理学研究可追溯到民国时期的丘景尼, 20世纪80年代后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Kuhn (1962) 认为, 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是其研究范式的形成, 在此之前是各种研究方法、理论框架和学派的相互竞争。我国有些学者也认为, 教育研究方法是决定教育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 它是人们在进行教育研究时所采取的步骤、手段和方法的总称。[3]教师伦理学研究方法范式的成熟是教师伦理学发展成熟的重要标示之一。然而, 近十几年来, 教师伦理领域的研究方法状况如何?从现有文献来看, 还未发现有相关研究。笔者认为, 一个领域的硕博士论文, 是呈现该领域前沿性研究的重要途径, 可以从某个侧面帮助我们认识该领域研究方法状况。为此, 本研究主要通过对2001~2015年我国教师伦理研究的250篇硕博士论文的研究方法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这有助于了解我国教师伦理领域研究方法的使用现状和变化趋势, 同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我国教师伦理学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二) 研究方法

1. 样本来源与选取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选取研究样本。根据与本文研究主题的相关性, 选取了“教师伦理”和“教师道德”两个主题词, 以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为时间范围进行选取, 最终共搜索到硕博论文250篇。

在对这250篇研究方法统计前, 需要对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进行界定与划分, 在此基础上进行严谨性与科学性的统计分析。

2. 从研究范式到研究方法

最初人类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经验、推理和研究。研究是经验和推理的结合 (Mouly, 1978) , [4]是解释现象、解决问题的过程, 研究方法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和方式。paradigm (范式) 一词源自希腊词paradeigma, 意思是“模范”或“模型”, 指“特定的研究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研究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型’, 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方法、仪器和标准等”, [5]通常被广泛地用来描述一定历史时期被普遍接受的一种广义的模型、框架、思维方式或是一种理解现实的体系 (Cohen, Manion&Morrison, 2003) 。社会科学研究范式问题的提出与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具有直接相关性。19世纪孔德实证主义理论的提出, 旨在确立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论作为科学研究普遍法则的地位, 也引起了社会科学实证化的巨大浪潮。直到20世纪, 社会科学研究主要是科学和人文两大范式的争论, 即实证主义研究范式①和解释性研究范式两大阵营之间的对立。前者认为科学研究的任务在于确立并解释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强调量化观察和分析, 并最终用数学模型把研究的意义呈现出来;后者则注重整体和质化的信息及意义诠释。换言之, 前者的功能是实证, 后者的功能是解释。两种研究范式此消彼长, Gage (1989) 曾形象地称之为“范式之战”。[6]由此可见, 社会科学研究主要在这两大研究范式下进行, 不同的研究范式规定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在整个教育研究的发展过程中, 以两大研究范式为主要框架, 许多研究方法逐渐发展成为教育研究的常规方法。

3. 教育研究方法总览

目前教育科学研究所使用的方法, 多与社会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类似。因此本研究在研究方法的分类上除了参考一般社会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外, 还根据本研究需要, 以教育研究的分类书籍为参考资料。如:袁振国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7月第一版) ;李秉德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年, 第一版) ;杨小微《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 第一版) 等, 根据研究方法的特征、相关概念等, 对教育研究方法进行分类, 首先将教育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共分为两大类别, 即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大多是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而获得第一手资料, 具体的方法主要有参与观察、行动研究、历史研究法、人种志方法。其中参与观察, 是定性研究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定量研究主要用观察、实验、调查、统计等方法研究教育现象, 对研究的严密性、客观性、价值中立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以求得到客观事实。[7]

基于以上分析, 教育研究方法可进行具体分类, 笔者根据研究方法的分类标准与概念逐一仔细阅读和判断, 其分为以下14种研究方法。其中思辨研究方法与质性研究方法为定性研究。思辨研究具体包括: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 质性研究方法②包括:访谈法、观察法、案例研究法、叙事研究法、民族志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与扎根理论研究;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和准实验研究为定量研究。其中, 内容分析法既可以采用质性研究法分析资料, 也可以采用量化分析研究法分析资料, 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但是, 笔者在分类中发现, 教育研究中对内容分析法的运用主要是基于解释主义认识论基础的质性研究, 在此归为质性研究方法。

一般来说, 硕博士论文中对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作了专门的阐述, 但是也有些论文并未明确提出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因此本研究根据以上分类, 在对这250篇硕博士论文阅读中, 首先判断该论文是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 再判断它运用的具体研究方法有哪些。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在对研究方法进行判断时, 大部分的论文都会使用一种以上的研究方法, 则每种方法记使用频率为一次, 所以研究方法的总频率大于研究论文的总篇数。

二、研究结果

(一) 研究方法整体使用情况

笔者对每篇论文所使用的具体的研究方法逐年进行了统计, 分析后统计出从2001年到2015年具体研究方法在教师伦理研究中使用的数量及其所占百分比趋势图, 如图1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 近十五年来关于教师伦理的硕博士论文中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 共有224篇, 使用频率高达89.6%, 可以看出, 一般在硕博士论文中绝大多数论文都会对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在这250篇文本中, 其中46篇论文仅单独使用“文献研究法”。使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或比较研究法的论文有31篇, 即思辨研究占比重较大;其次, 质性研究中访谈法使用较多, 有92篇, 占使用总量的36.8%, 仅次于文献研究法与调查研究的使用数量。叙事研究、内容分析和民族志研究法使用较少, 仅有几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在样本中未见使用, 所以没有计入统计中。定量研究方法中, 调查研究占较大比重, 共占39.6%;实验法2篇, 分别是2005年1篇, 2008年1篇;内容分析法2篇, 2012年和2014年各1篇;准实验研究法1篇。

(二)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年度使用情况

笔者从分类标准对每篇论文进行研究方法使用的分析, 在对整体使用数量及其所占比分析统计之后, 笔者对每篇论文在方法层面上属于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逐年进行统计分析, 结构如图2所示:在2001~2015年期间, 每年定性研究的比例几乎均在80%以上, 只有2012年比例最低占78.35%, 定性研究在2001~2003期间达到全部使用。定量研究整体上不超过30%, 最高占27.35%。可以看出, 整体近十五年, 教师伦理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 定量研究所占比例在逐渐上升, 但上升幅度较小。目前, 我国教师伦理研究仍是以定性研究为主。

(三) 思辨研究与质性研究方法年度使用情况

我国教师伦理以定性研究为主, 定性研究又分为思辨研究与质性研究, 那么两者在使用上有哪些趋势?如图3所示, 近十五年来, 我国教师伦理研究中的思辨研究与质性研究的运用情况呈现如下趋势:从思辨研究使用比例有所下降, 质性研究使用比例逐渐上升, 再到思辨研究与质性研究逐渐均衡发展。具体来看, 思辨研究在2008年以前所占的比重仍是很大, 最低为2008年52.50%。随着对质性研究的逐渐重视, 2008年质性研究与思辨研究所占比例几乎对半, 2008年以后质性研究总体上运用趋势有所上升, 最高比例达到60%;在2014~2015年间, 思辨研究与质性研究几乎走向平衡化发展。这一变化趋势表明, 近几年教师伦理研究的硕博士论文越来越重视实证主义研究范式, 注重在现实中收集资料和数据, 对事实进行解释与说明。

上述分析显示, 近十五年来教师伦理学研究方法仍以思辨为主, 质性研究方法在教师伦理研究中越来越受研究者重视。那么质性研究的运用情况如何?具体都使用了哪种质性研究方法?它们之间所占的比例如何?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对质性研究方法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四) 质性研究方法使用情况

质性研究主要包括访谈法、案例研究法、观察法、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民族志研究等。从图4可以看出, 访谈法在质性研究中所占比例较大, 占质性研究总使用数量的59.7%。其次, 案例研究法和观察法分别占比18.83%和14.94%。研究结果显示, 访谈法在教师伦理研究方法中占一半居多。访谈法成为教师伦理研究中较为普遍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 其中个案研究数量较多。行动研究与叙事研究共占3.25%, 此类研究较少, 叙事研究占2.60%, 民族志研究有1篇, 仅占0.65%。

三、分析与建议

通过上述研究结果的呈现, 可以看出近十五年我国教育伦理学研究方法不断趋向完善, 教师伦理实证研究范式加强, 质性研究越来越受重视。质性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被系统介绍到我国, 它注重对研究现象做实证考察分析, 强调的是自然主义的传统, 注重对研究结果“真实性”和“可靠性”的探索, 它弥补了思辨研究没有基于数据分析的“空谈式”表达的缺陷, 为教师伦理学研究开启了新视角。总体来看, 教师伦理研究方法取得较大进步, 但同时我们可以发现近十五年教师伦理学研究方法的使用也呈现出一些问题, 需要我们进一步改善。

(一) 研究方法的特点与不足

第一, 目前我国教师伦理研究仍以思辨研究为主, 实证研究缺乏。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逐渐增长但幅度较少, 尤其定量研究仍占比重较少。对教师伦理学的研究不能仅建立在经验基础上进行纯粹哲学思辨, 这样会降低研究质量。实证研究基于数据、社会调查, 增强了教师伦理中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可操作性提高, 能弥补思辨研究中不依靠实证事实分析的缺陷。教师伦理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师伦理学研究过程中, 很难将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截然分开。

第二, 质性研究逐渐受到重视, 但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规范化。近十五年来, 教师伦理研究中质性研究方法逐渐受到研究者重视, 并呈现较快发展趋势, 是研究方法上的进步。质性研究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大量的调查, 并对研究对象做出解释和说明, 这给教师伦理提供了适切性的研究方法, 增强了研究价值。但是, 从文本分析中可以看出, 质性研究在运用中存在研究过程不规范、数据分析方法浅显等问题, 这降低了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另外, 还有较多质性研究方法中主要是对一些问卷数据的罗列, 缺乏与理论沟通并进行深度分析等。

第三, 传统研究方法使用较多, 学科独特性研究方法使用较少。从整体上看, 教师伦理研究中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占半壁江山, 教师伦理学独特性的研究方法应用较少。从定性研究角度来讲, 诸如民族志、扎根理论、叙事研究、行动研究等还十分少用, 即使有也不是很规范。从定量角度看, 实验法、调查法使用等更是较少。可见, 目前教师伦理研究中研究方法使用具有单一性、普遍化现象。

(二) 建议与反思

第一, 走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取向

叶澜教授认为, “社会科学研究目的不同于自然科学, 至少不只是要寻求普遍、共同的规律, 甚至只是要认识特殊、价值、作为整体的个别和具体的这一次, 认识价值和偶然的作用。”[8]社会科学中的特殊性、偶然性、情境性等因素, 决定了研究方法使用的多元化, 研究方法需要从不同层面和视角解释、呈现研究对象的特征。从教育伦理学的学科性上看, 它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有的学者认为教育伦理学作为应用伦理学的分支学科, 其研究方法科学化, 是以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与综合性为基础的。[9]教师伦理学研究方法的思考与运用应实现多层次、有条件的综合, 寻找在教育大系统和表现方式, 形成立体综合式认识。[10]多元化交互融通的研究方法取向摒弃了非此即彼的单一式研究方法运用思维, 将其研究结果推向更多层、更宽广的空间, 对促进教师伦理研究的科学性、学科性、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 注重学科研究方法的独特性

目前, 教师伦理学领域研究至今没有独立的、自称体系的研究范式, “借鉴”和“移植”其普遍化的研究方法是目前主要轨迹。当然, 教育伦理学要获得方法论上的进展, 首先要从分辨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开始。教师伦理研究不同其他研究领域, 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研究的实践性和与情境性密切相关, 教师价值、情感变化等特征, 都决定要把再现这种情境或教师精神特征作为教师伦理研究的关键任务。它不仅涉及到对教师的整体性认识, 也关照具体教师的特殊性。为此, 应注重研究方法上的独特性, 从而建构学科独特性价值。

第三, 加强研究者对研究方法选择、运用的能力

研究者对研究方法选择的能力不仅体现在研究主题与方法的适切性上, 更体现在所选取的研究方法是否能更好地解决研究问题和突出研究的独特性价值。这需要研究者有敏锐的研究方法意识, 对研究问题具有较高敏感性和判断能力。过去研究者在选择研究方法上最主要的不足是简单性思维, 造成研究方法使用单一化、平面化等。为此, 教师伦理学研究者在把握研究问题后, 在研究方法上要避免以下极端: (1) 把对伦理学中的哲学思辨法简单移植当作对教师伦理研究领域提高学术性的唯一希望; (2) 满足在日常经验基础上进行简单直接归纳; (3) 随波逐流放大研究方法运用的“普遍性”。为此, 加强研究者研究方法的学习极为重要, 不仅能够规范研究方法的运用, 更要克服简单的、抽象的和静止的认识教师伦理问题的研究方法意识, 放弃寻找普遍、划一的研究方法模式。研究者要在研究方法的选择、运用上具备“复杂性思维”的能力, 从单一走向多元整合、从普遍走向独特、从平面思维走向立体融通性思维。提高研究者的研究方法意识与思维能力, 是提升教师伦理领域研究质量与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正平.教育伦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10.

[2]施修华.教育伦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9:189.

[3]侯怀银.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3.

[4]Mouly, G.J.Educational Research:The Art and Science of Investigation[M].Boston:Ally n&Bacon.1978.

[5]Kuhn, T.S.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10.

[6]Gage, N.L.“The paradigm wars and their aftermath”[M].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9:18、7.

[7]杨小微.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97.

[8][10]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4:302, 157.

上一篇:Excel制作漂亮的工资条的方法下一篇:写景作文女人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