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艾滋病宣传教育方案

2024-06-18

小学艾滋病宣传教育方案(精选15篇)

小学艾滋病宣传教育方案 篇1

一、加强领导

健全学校预防艾滋病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做好预防艾滋病宣传的各项活动。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领导小组要按照长效预防和宣传活动的要求,根据学校实际,组织安排好各项活动,明确分工,确保认识到位,宣传到位,普及到位,职责到位,经费到位。

二、活动目标

让广大学生了解艾滋病就在自己身边;预防艾滋病刻不容缓,现在就应行动起来;使学生了解艾滋病毒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相关生活技能;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文明的行为方式;增强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避免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行为。

三、活动内容

1、周一举行“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仪式上领导发表讲话。

2、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宣传画、宣传标语等宣传阵地,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防治知识,形成全校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3、利用心理健康课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

4、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竞赛、作文竞争等宣传活动;

5、请相关专家在进行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和无偿献血知识讲座;

6、各班开展相关的主题班队会,加强宣传教育活动。

小学艾滋病宣传教育方案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方便抽取河南省某农村乡镇的8所小学362名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学校为单位,分为教育组和等待教育组。其中教育组学生210名,等待教育组学生152名。删除漏答题数大于等于10%的问卷,最后合格问卷为291份,合格率为80.7%。其中教育组学生176名,占60.3%;等待教育组学生115名,占39.7%。教育组学生年龄为(9.50±0.74)岁,等待教育组学生年龄为(9.50±0.70)岁,两组学生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0,P=0.478)。

1.2 方法

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方法,进行6个课时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先对教育组学生进行教育,在教育研究结束后再对等待教育组学生进行教育。分别于教育前、教育后1周及教育后5个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价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预防艾滋病知识(21题)、态度(3题)和相关行为(3题)。将预防艾滋病知识题赋分,答对1题计1分,答错、不知道或不回答计0分;将预防艾滋病态度题赋值,每题赋值范围1~5分,分数越高,表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越不歧视。以班级为单位,问卷当场发放,答完后当场收回。

1.3 统计分析

用EpiData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双录入,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种指标的频数及比例。运用χ2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探讨预防艾滋病教育对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影响。

2 结果

2.1 预防艾滋病知识

教育后,教育组学生有20个知识题目的知晓率提高了20%~70%。教育后5个月,教育组学生知识知晓率较教育后1周有所下降,但大部分知识题目的知晓率仍显著高于自身基线水平。见表1。

秩和检验结果显示,教育前,两组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教育后1周及教育后5个月,教育组学生知识得分均高于等待教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将教育后1周、教育后5个月学生知识得分减去教育前得分,计算得分增长值。结果显示,教育组学生教育后1周、教育后5个月艾滋病知识得分增长值(分别为11.00和6.87)均明显高于等待教育组(分别为1.00和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注:教育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P<0.01。

2.2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

教育组学生同意“应该允许HIV感染者参加学校课程学习”观点和愿意与HIV感染者在同一教室上课的比例由教育前的16.4%,15.3%分别提高到教育后1周的53.1%,61.0%,教育后5个月的48.0%,42.9%。等待教育组学生持有这2种态度的比例教育前(11.3%,7.8%)、教育后1周(13.9%,10.4%)及教育后5个月(8.7%,6.1%)没有明显的变化。

教育前,教育组学生愿意继续与HIV感染者做朋友的比例(39.5%)明显低于等待教育组学生(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教育后1周和教育后5个月,教育组学生持有此态度的比例(42.9%,49.7%)与等待教育组学生(48.7%,53.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秩和检验结果显示,教育前,两组学生态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教育后1周、教育后5个月,教育组学生态度得分均高于等待教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教育前相比,教育后1周及教育后5个月教育组学生态度得分增长值(均为2)高于等待教育组学生(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预防艾滋病行为

教育后1周,教育组学生与家长、同学/朋友交流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比例由教育前的16.9%,10.9%分别上升到27.1%,18.1%。教育后5个月,教育组学生与家长、同学/朋友交流的比例继续上升,分别为38.6%和32.0%,明显高于等待教育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前、教育后1周、教育后5个月等待教育组学生与家长、同学/朋友交流的比例分别为7.1%,8.1%;23.0%,22.1%;17.7%,13.3%。

教育前、教育后1周、教育后5个月,教育组学生玩废弃注射器的比例(70.3%,65.7%,61.8%)与等待教育组(72.1%,69.9%,7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6个课时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课,教育组学生的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教育后5个月与教育后1周比较虽然知识知晓率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自身基线水平,且与教育前相比,教育组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得分增长值明显高于等待教育组。表明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可显著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这与廖巍等[5]对海南乡镇小学五年级学生和陈晶琦等[6]对辽宁某城市小学六年级和初一学生的研究结果相似,也与李金奎[7]在大学生和张越新[8]在中学生中的研究结果相似。

教育后学生不歧视HIV感染者态度的比例明显增加。王信[9]对职业技校学生的研究也表明,健康教育增大了学生对HIV感染者的宽容度和接受程度,教育前同意“HIV感染者不需调离工作岗位”和“HIV感染者不应退学回家”2种观点的比例分别为35.97%,61.22%,教育后分别升高至74.22%,92.19%。林毅等[10]对中学生的研究也显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使学生同情、帮助艾滋病病人或HIV感染者的比例由教育前的74.8%上升到教育后的91.0%,进一步证实了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能促使学生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态度的形成。

学生与家长、同学或朋友交流预防艾滋病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意识,也有利于通过学生向周围人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Gallant等[11]对11篇以非洲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以学校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项目的文献分析显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可以促进学生与他人(家长、同伴、其他社区成员及男朋友/女朋友)交流HIV/AIDS知识。本研究也显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可促进学生与家长、同学/朋友之间交流预防HIV/AIDS知识。这与陈晶琦等[12]对北京、沈阳中学生的研究结果一致,学生与家长及朋友谈论HIV/AIDS的比例分别由教育前的31.1%和39.6%上升到44.2%和59.2%。

教育后5个月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与教育后1周相比有所下降。提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还需要适当的复习以巩固和提高教育效果。

志谢

感谢所有参与这项研究的同学和对本研究给予热情支持和帮助的老师!

摘要:目的 探讨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对农村小学四年级学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为在中国农村小学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河南省某农村地区8所农村小学全体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学校为单位分为教育组和等待教育组。先对教育组学生进行教育,在教育研究结束后再对等待教育组学生进行教育。分别于教育前、教育后1周及教育后5个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与教育前相比,教育后1周和教育后5个月,教育组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态度得分增长值明显高于等待教育组学生知识、态度得分增长值(P值均<0.05);教育组学生与家长、同学或朋友谈论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比例由教育前的16.9%和10.9%分别上升到教育后1周的27.1%和18.1%及教育后5个月的38.6%和32.0%,均明显高于等待教育组学生(P值均<0.05)。结论 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能显著提高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有助于促进小学生与家长、同学或朋友有关预防艾滋病问题的交流。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学生,农村人口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从数字看全球艾滋病现状,全球感染者3320万[EB/OL].[2008-08-06].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8/06/content 8998322.htm.

[2]刘胜新.性虐待:儿童获得性二期梅毒:附1例报告[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6,2(4):176.

[3]李德茹,周玲,蒲萍,等.5例受性虐待儿童感染性病分析[J].重庆医学,2000,29(1):51-52.

[4]周园,曾春娥,黄水群,等.儿童STI/STDs感染途径分析[J].中国性科学,2007,16(1):16-18,21.

[5]廖巍,杨斌,曾欣,等.海南省基层地区小学五年级预防艾滋病教育课程效果评价[J].中国热带医学,2009,9(10):2021-2023,2033.

[6]陈晶琦,叶广俊.小学六年级和初一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研究[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7,3(2):67,77.

[7]李金奎,刘建波,彭金玲,等.河北省某医学院校大学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09,25(11):839-842.

[8]张越新,褚文文,张晓霞.对初中生开展生活技能教育提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效果评价[J].预防医学论坛,2009,15(12):1184-1185,1189.

[9]王信.2006年郯城县2所职业技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预防医学论坛,2009,15(8):693-694.

[10]林毅,赵发存,马言超.中学生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09,7(14):68-69.

[11]GALLANT M,MATICKA-TYNDALE E.School-based HIV preven-tion programmes for African youth[J].Soc Sci Med,2004,58(7):1337-1351.

小学艾滋病宣传教育方案 篇3

【关键词】中小学;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现状;国内研究概述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不仅仅只是好的一面,往往还有很多诱惑,俗话说:“打开窗户飞进来的是麻雀,但更多的是苍蝇。”那由于中小学生们正处于生理、心理都不成熟的阶段,且好奇心和模仿性很强,自制力和分辨力较差,加上在禁毒防艾这一方面的教育仍严重缺失,所以中小学禁毒与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研究也逐渐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通过阅读现有文献,并初步梳理关于我国中小学禁毒防艾教育现状与问题的研究。

李延莉,张若谷对贵州省六所中小学校进行了禁毒知识认知现状调查,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对毒品的危害有一定认识,但认识不足,如有24.19%的学生不知道注射毒品易导致艾滋病感染,有4.4%的学生认为毒瘾很容易戒掉,可见青少年对毒品的防范意识还待于加强。而贵州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学校毒品预防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发挥不够好,学生拒毒的思想基础不够牢,自觉抵御毒品的能力不够强。第二,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接受毒品预防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存在差距,起点不一致,发展不平衡。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两专”难于保障。“两专”是指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专门教师和专项经费,它是开展禁毒预防教育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第三,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合力难于形成。

云南省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的开展始于1990年,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在《云南省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提到云南省禁吸工作中存在着的新生吸毒人员尚未能控制,25岁以下青少年是新生吸毒人员的主要构成群体。文中将问题和原因各归纳为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做法上流于“形式”;缺乏统一规划,科学管理不够;实效性不高。产生问题的原因,即对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专门人员和专项经费;受毒品和社会客观环境因素的制约。我国虽加大了宣传力度,但并没有得到很好遏制青少年减少吸毒人数的作用。侯远高教授将毒品与艾滋病在民族地区泛滥的成因分为直接原因、客观原因、体制原因、主要原因和社会根源等,在对凉山地区毒品与艾滋病传播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后,他指出凉山禁毒防艾工作的核心在于乡村治理和民族文化建设,把扶贫创新、禁毒防艾、社会公益与民族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吸纳知识精英和民间力量的广泛参与,激发民族自强意识,凝聚社会和人心,培育新的发展主体,构建凉山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资本,从人类学的语境上分析凉山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从目前收集的文献资料,纵观以往的研究成果来看中小学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研究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研究视角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众多研究者对中小学禁毒和预防艾滋病的现状与问题的研究结论大体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中小学生对毒品预防意识不够,能够自觉抵制毒品能力不足以及对毒品、艾滋病知晓率偏低。

二、对中小学禁毒与预防艾滋病教育有做到,但大多以講座和课外活动的形式来呈现,缺乏统一的规划、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及明确的教学目的,导致不能足够的得到中小学学生们的重视。

三、关于中小学禁毒防艾教育宣传的反作用力。并没有使得青少年吸毒人数减少。

四、我国有许多草根防艾组织,但大多数是没有得到太多的支持和扶植。还有部分民族地区的禁毒工作没有针对主体和对象的特殊性,大多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对中小学学生、家长、教师的禁毒防艾培训工作是薄弱的、缺失的。

五、中小学禁毒和预防艾滋病的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不足也将会严重影响到中小学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最后,在已有文献中可以看出对于中小学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大多是提出建议或意见,真正实施到中小学的并不多。这又回到了我们最初、最根本的问题上:说的多,做的少;计划多,落实少;任务多,实施少。缺乏对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延莉,张若谷.中小学生禁毒知识调查[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2.1,第36期:30-31.

[2]赵翔.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的困惑与出路---以贵州为个案进行研究[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2007.01:70-71.

[3]云南省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组[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4.2:25-28.

[4]侯远高.西部民族地区艾滋病疫情及防治策略[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4.

[5]夏国美.社会学视野下的禁毒研究——青少年吸毒问题调查[J].社会科学.2003.10.

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篇4

一、积极动员党委政府领导同志参与。艾滋病防治是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认真组织学习《艾滋病防治条例》和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要求,主动报告工作形势、任务、存在的困难、问题和下一步打算,让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艾滋病防治工作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增强责任意识,扎实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要动员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参与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通过考察、座谈等形式,深入防治工作一线,了解工作情况,关心艾滋病病人,慰问防治人员,认真研究解决本地、本部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为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做出表率。

二、扎实有效地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拓展网络微博、微信及短信等新媒体宣传渠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和感染风险警示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艾滋病危害,掌握预防知识,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为艾滋病防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做好统筹协调工作,挖掘工作亮点,展示防治成效,并结合实际,策划开展好本地本单位的主题宣传活动。

三、根据人群特点开展针对性宣传。艾滋病防治宣传对象要突出流动人口、青年学生、老年人、被监管人员等重点人群。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开展针对性宣传,注重提高宣传效果。在内容上,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强化艾滋病感染风险及道德法制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避免和减少易感染艾滋病行为;在宣传载体上,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并灵活运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网络新媒体宣传渠道,扩大宣传覆盖面。积极组织动员高校青年志愿者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调动青年学生积极性。积极动员有高危行为的重点人群主动进行自愿咨询检测,了解自身的感染情况,避免传播艾滋病行为的发生。

社区艾滋病宣传方案 篇5

一、活动主题

“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英文主题为RighttoHealth)。

二、活动时间

11月23日至12月5日。

三、活动内容

(一)手机微信艾滋病防治知识答题赢红包。11月23日至12月5日通过手机微信答题赢红包的方式,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有效预防艾滋病。微信用户答题后可以抽奖赢红包,共设置元微信红包,微信红包金额分别为10元、8元、5元三类,其中10元红包20个,8元红包100个,5元红包200个。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娱乐活动中参与到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来。

(二)为“艾”而行,健康徒步活动。11月26日上午8:00-12:00开展健康徒步活动。路线为市疾控中心(起点)→市政广场→亚飞大酒店→万达广场→富康西路右转→体育馆→金河大桥(终点),全程5公里,到达终点后登记签名,发放奖品和纪念品,活动结束后自行返回。参与人员为市防艾委各成员单位相关人员,市疾控中心全体职工、艾滋病防治工作志愿者约100人左右。设一等奖1名,价值300元的奖品;二等奖2名,价值200元的奖品;三等奖3名,价值100元的奖品,其余所有参与者均可获得一份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纪念品。

(三)现场宣传咨询活动。12月1日10时50分在肃州区东方广场开展宣传活动。市政府领导、防艾委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市直驻酒各医疗卫生单位医务人员参加,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人员在现场悬挂横幅、摆放宣传展板、提供咨询检测、义诊等活动。

(四)电视台宣传。11月26日至12月2日,市电视台播放防艾公益广告宣传片,滚动字幕宣传艾滋病防治政策。

(五)报纸宣传。11月26日至12月2日,《酒泉日报》刊登艾滋病防治政策、知识等。

(六)手机短信宣传。市防艾办协调酒泉移动、联通、电信分公司群发不少于20万条防艾知识短信。

(七)医疗卫生机构宣传。市直驻酒各医疗机构利用现有的电子屏,播放防艾知识。

四、组织机构及分工

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方案 篇6

为了切实做好我校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活动,德育处决定举行防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特制定此次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在全体学生中树立预防艾滋病的意识,让全体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及危害,掌握科学的“防艾”知识,树立正确的理念,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方式,从而避免可能导致艾滋病的危险行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并推动社会防艾工作深入开展。

二、活动主题: 按照艾滋病宣传主题 “全面预防,积极治疗,消除歧视”。

三、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办公室主任:

成 员:(专职)(专职)生物老师

各班班主任

四、主要活动:

1、出版宣传板报:全校各班出一期“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板报。

2、校园广播宣传:利用校园广播,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

3、班级图片宣传:打印张贴有关艾滋病知识的图片。

4、办好艾滋病基本知识宣传栏宣传。

5、12月1日艾滋病图片宣传展:主题图片展览;

6、举行防艾等健康知识专题讲座。

7、全校各班每四周进行一次有关艾滋病的班会课。

8、学校开“艾滋病健康教育课”,每学期不少于4课时,娄阳阳为专职教师。

9、全校各班进行一次艾滋病手抄报图片中。

10、进行一次艾滋病知识竞赛。

11、进行一次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

12、进行好新生入校教育、毕业生离校教育。

五、其他要求:

各班级要高度重视宣传活动工作,根据学校的活动安排开展好每一项活动,同时要注意收集相关活动资料。

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分析 篇7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干预对象

干预对象为县城内的26家娱乐场所、发廓CSW, 根据干预前的摸底调查, 估计干预对象约200人。

1.2 干预方法

采用同伴教育者培训、同伴教育核心骨干培训、直接培训、外展服务、性病诊疗服务、发放安全套等方法对CSW进行综合干预。

1.3 干预的主要活动与进展

1.3.1 开展同伴教育

在自愿的原则下, 选择有一定文化素质和在该人群中有一定号召力的CSW作为同伴教育者, 然后由专业人员对她们进行培训, 再由同伴教育者对其他同伴 (CSW) 进行培训。在同伴教育者的基础上建立了同伴教育核心小组, 并对核心小组成员建立档案, 与她们签订协约书, 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义务, 给予一定的报酬和制定奖励机制。同时充分利用与国际艾滋病防治联盟组织的合作项目, 组织同伴教育核心小组成员到省内外进行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说服嫖客使用安全套的技能等培训和交流。为保证同伴教育的质量和管理, 制定了同伴教育者的工作职责、管理制度、奖励机制、同伴教育宣传活动记录表、工作进度一览表、考核制度等。

1.3.2 组建“红丝带之家”、发放安全套

针对CSW经常更换服务场所、流动性大的特点, 在固定场所成立了以同伴教育核心小组为核心的“红丝带之家” (提倡尊重艾滋病患者, 推广艾滋病预防观念, 以CSW为主要人群的, 集咨询、教育、活动、办公等的场所) 持续开展宣传工作, 采取集中培训和以片为单位的分散式培训。实施干预期间, 共培训同伴教育骨干136人, 共713人次, 流失75人;通过同伴教育接受同伴教育的CSW2144人次;本县电视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8次, 发放宣传材料27 050份。通过同伴教育核心小组成员利用培训和外展服务时, 分发给CSW安全套32 436只。

1.2.3外展服务

工作人员与同伴教育核心小组成员定期不定期深入到各个娱乐场所, 为CSW提供免费咨询服务, 解答她们提出的相关健康问题。

1.3.4 性病门诊诊疗服务

通过性病门诊诊疗服务接近目标人群, 为该群体提供规范的性病诊疗服务和免费发放安全套。工作人员和同伴教育核心小组成员利用培训和外展服务时机, 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求医观念。制定CSW患病报帐优惠制度, CSW患病后在项目指定的医疗点就诊, 有该场所同伴教育者和医生的签名, 就可报销30%的医疗费。

1.4 问卷调查及统计方法

参加调查的人员均由同伴教育核心小组成员组成, 经由省、市、县项目专家进行培训, 统一方法、统一标准。干预前后两次调查表均采用云南省中英项目办设计的“行为监测问卷Ⅰ”表进行问卷调查, 均采用1对1无关联匿名调查, 调查表由调查人员填写。调查过程中, 调查人员仅询问、记录、解释题意, 对所选内容不做任何评判。每调查完1份问卷后, 由审核员 (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组成) 进行审核, 对存在缺项的问卷及时补充调查, 审核员对合格问卷进行编号, 并将编号告知被调查者, 以区分是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表录入数据库后使用Foxplus数据库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干预前基线调查各娱乐场所26家, 随机调查目标人群131人, 其中卡拉OK厅45人, 发廊86人;干预后评估调查各娱乐场所26家, 随机调查目标人群125人, 其中卡拉OK厅43人, 发廊82人。

2 结果

2.1 干预对象人群特征

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均以本省和本市居多。干预前调查对象年龄最小17岁, 最大38岁, 平均年龄23.12岁;干预后调查对象年龄最小17岁, 最大35岁, 平均年龄22.32岁。干预前后调查对象民族均以汉族居多。干预前调查对象文化程度分别为文盲2人, 小学50人, 初中75人, 中专4人;干预后调查对象文化程度分别为文盲12人, 小学42人, 初中69人, 中专2人。干预前调查对象婚姻状况为未婚110人, 已婚8人, 离婚12人, 丧偶1人;干预后调查对象婚姻状况为未婚109人, 已婚3人, 离婚13人, 无丧偶。见表1。

2.2 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

干预前, CSW对艾滋病的3大传播途径及防治知识较为模糊, 正确掌握率仅为31.0%, 通过综合干预, CSW对艾滋病的3大传播途径正确掌握率上升为68.0%;知晓率从干预前的47.3%变为干预后的72.8%;单项传播方式中, 血液传播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58.0%变为干预后的73.6%;性交传播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70.2%变为干预后的81.6%;母婴传播的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9.5%变为干预后的72.8%。

通过对干预前后调查数据进行χ2检验后, 干预前后的艾滋病传播方式的知晓率均有了明显提高, 艾滋病3条传播方式的掌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单项传播方式中, 血液传播的知晓率、性交传播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3。

2.3 其余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

在其余艾滋病知识认识情况中, 干预前后的知晓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感染者能从表面看出来吗、与病人或感染者共餐会传染吗、共用注射器会传染HIV、与病人或感染者握手会传染吗、口服避孕药可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2.4 CSW对艾滋病的自我认知情况

干预前调查的131名CSW中, 有126名认为可怕, 有72名认为自己不会感染HIV, 有48人知道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医院询问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干预后调查的125名CSW中, 有116名认为可怕, 有80名认为自己不会感染HIV, 有92人知道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医院询问有关艾滋病的知识。

2.5 高危行为改善情况

干预前后CSW最近1次用套率由64.5%上升为84.6%, 最近3次用套率由43.5%上升为63.2%。经χ2检验, 干预前后的最近1次用套率和最近3次用套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SW其余各项自我保护意识均有增强, 但对客人多付钱而不愿用套的比率有所上升。见表5。

3 讨论

(1) 本次调查表明, 干预对象大多数来自农村, 年龄偏小, 处于性活跃期, 以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 (干预前96.9%, 干预后98.4%) 和汉族为主, 她们绝大多数没有其他劳动技能, 经济来源较少。多数干预对象在干预前听说过艾滋病, 但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安全套的保护作用并不太清楚。对蚊虫叮咬、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和从外表不能看出HIV感染者等防治知识认知较为模糊。其最大特点是流动性大 (干预前后流失率达55.1%) 、人员变换较快、隐蔽性强等。加之, CSW在商业性行为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 最近1次发生性行为用套率为64.5%, 最近3次用套率仅为43.5%, 与固定性伴 (男朋友/丈夫) 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率极低, 固定性伴又有其他性伴, 极易造成艾滋病的感染。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有效地预防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3]。艾滋病主要是由无保护性性行为和静脉注射毒品传播, 改变人们的危险行为是有效的保护方式, 而CSW是艾滋病从高危人群传播到一般人群的桥梁人群, 其危险行为的改变是有效预防艾滋病疫情蔓延的关键。因此, 通过同伴教育健康促进与干预措施, 提高CSW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提高CSW在其高危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对控制性病、艾滋病的流行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 通过干预, CSW对艾滋病传播方式的认知率均有了明显提高, 艾滋病3条传播方式的掌握率、知晓率明显提高, 单项传播方式中, 血液传播的认知率、性交传播的认知率、日常接触不会传播的认知率也有较大改善。但CSW中仍有一部分人心存侥幸, 在干预后仍有64% (80/125) 的CSW认为自己不会感染艾滋病, CSW对自身的高危行为所具有的潜在危险性认识不足, 存在侥幸心理, 也未意识到通过其固定性伴传播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仍然很大。据报道行为改变只有知识是不行的, 环境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4]。因此, 在促进CSW行为改变的同时, 关注CSW周围的其他影响因素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 以同伴教育核心小组为主的同伴教育模式在CSW中开展对艾滋病的防治有积极的推进和促进作用。由于核心小组成员均来自目标人群, 所以其被认同的程度比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好, 容易获得目标人群的信任, 从而使同伴教育核心小组在同伴教育工作中具有较好的亲和力。在目标人群心目中, 日常所接待的嫖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男性工作人员并没有多少区别, 只不过工作人员是可开发的消费者。为此,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直接从目标人群中所获得的部分信息会含有不真实性, 但通过核心小组成员的直接参与将有效改变这一情况, 从而使我们获得准确信息通过同伴教育模式干预, CSW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高危行为都有了明显改善, 说明同伴教育模式实施效果良好, 具有可行性。但如何使核心小组在同伴教育中发挥更大的积极有效的作用, 需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4) 全球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以性传播为主[5], 资料显示, 我县91.8%的HIV感染者均是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的, 而开展同伴教育活动是一种容易被目标人群所接受的干预手段, 并且是一种经济实用、能够有效遏制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干预措施。同时, 通过同伴教育小组还可随时掌握CSW的流动信息, 有利于建立相对稳定的目标人群自我教育体系, 提高CSW人群性病、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及安全套的推广使用率, 达到遏制艾滋病在多性伴人群中的流行目的, 也使得嫖客这一隐匿人群得到了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逐步使嫖客主动使用安全套, 减少嫖客宁愿多付钱而不用套的现象, 最大限度的降低了CSW和嫖客的发病率, 从而减少将性病、艾滋病传播给他的配偶、性伴和他人。

4 对策与建议

(1) 多部门合作, 共同参与。艾滋病是一项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 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 仅靠卫生部门难于实现, 必须是多部门齐抓共管, 政府支持、政策保证、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 特别是关键部门的通力协作才能做好此项工作。因此, 要以三年“人民战争”为契机, 充分理顺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积极组织召开部门协调会, 使之形成常规工作, 以保证防治工作的长期性和有效性。 (2) 在今后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工作中, 一旦国际援助项目结束后, 必须在目标人群中继续深入开展同伴教育活动, 将CSW的干预活动列为防治艾滋病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保证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政府应提供必要的防治经费。 (3) 积极营造支持外环境。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 性服务人群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 而卖淫属于非法行为, 暗娼的性交易活动除了要受社会舆论的谴责, 受群众歧视外, 还有可能因违法而受到打击。针对这一现象, 如何进行宣传、如何使目标人群乐于接受干预、如何营造干预措施所需的外环境, 值得探讨。

参考文献

[1]辛美哲, 王凡, 张家喜.肇东市娱乐场所服务人员对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1, 2 (3) :211-213.

[2]吴尊友.行为干预是目前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0, 8 (4) :221-223.

[3]王红方, 陈仲丹, 周旺, 等.外展服务方式对公共娱乐场所性服务小姐行为转变之效果评价[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4, 10 (4) :286-288.

[4]吴尊友.如何科学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J].中国健康教育, 2004, 20 (11) :990-993.

小学艾滋病宣传教育方案 篇8

[关键词]同伴教育;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同伴教育作为一种同伴互助的方法,最早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贝尔(AndrewBell)和传教士兰卡斯特(Joseph Lancaster)采用的“导生制”教学——教师们在学生中选择一些学生,并将其培训成可以督导其他学生的“班长”,被学者们认为是最早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同伴教育。此后,同伴教育迅速在全球的社会发展领域发展起来。在日内瓦召开的第12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澳大利亚、美国、瑞士、荷兰、印度等国向全世界介绍了同伴教育在预防艾滋病领域的研究经验。

1.同伴教育的概念界定

同伴教育在教育界中属于新兴的教育方式,许多学者认为用它可以来影响人的认知,从而改变人的认知习惯,它注重实际操作,注重价值观的引领,注重学习者的自身体验,从而解决特殊问题。Varenhorst(1984)认为,同伴教育是由接受过培训且接受在教育过程中监督的学生来执行的对他们价值观、行为引导的过程,要求教育对象年龄相近;Amy Medley(2009)等学者认为同伴教育干预措施是指在小组中或同伴一对一的形式下与目标人群分享人口的、风险行为的艾滋病毒或艾滋病信息;Sussman(1973)认为,同伴教育是指由受过半专业训练和督导的学生,运用言语或非言语的交流方式,对需要帮助的朋辈提供倾听、支持或咨询服务。

目前,同伴教育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概念,但同伴教育有明显的特点。Michael Shiner,1999认为,同伴教育应具备三个特征:同伴组成、明确的干预目标和预设的操作方法、干预中的同伴教育者角色。Tuner G.,1999等学者同样认为同伴教育的基本原理并不清晰,但是以下十点可以用于定义同伴教育:(1)同伴教育比其他方法成本效益更好。(2)同伴是可靠的信息源。(3)同伴教育会为参与者增能。(4)同伴教育利用已有的分享信息和建议的方法。(5)同伴比专家更能够传递信息,因为人们通常与他们的同伴一起辨认信息。(6)同伴教育者通常担任积极的模范角色。(7)同伴教育让提供同伴教育者受益。(8)同伴提供的教育是可接受的而其他的教育则不可以。(9)同伴教育能够被用于教育那些传统方法难以接触的人群。(10)同伴们通过持续的交往、接触加强学习。

通过前辈们对同伴教育的概念的阐述,笔者认为,同伴教育是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年龄相仿,教育者在价值观传导、生活经验的传递、认知行为、思想观念上对被教育中以正面的引导。

2.同伴教育在预防艾滋病教育中的流行病学研究

同伴教育在我国真正发展起源于在日内瓦召开的第12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中国红十字会为预防艾滋病而推广的艾滋病同伴教育项目,引发了一大批学者开始同伴教育的系列研究,并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大学生、中学生、妇女、青少年、吸毒人员、流动人口等群体的艾滋病预防教育。目前,此方法在我国多个省市用于开展艾滋病的预防教育活动。

国内不少学者做过我国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的现状:霍楠等,2011认为我国大学生艾滋病知识体系不全、部分大学生对艾滋病的态度不正确、大学生缺乏从事防治艾滋病相关事业的积极性。张琼华,2013认为:教育者在方法的选择上不能做到上下兼顾。导致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受限;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缺乏必要的尊重和信赖,导致教育的失败;在教育方式上保守,不能真正掌握同伴教育的方法;教育资源的整合不足。王继承等,2014认为,当前我国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日益复杂化,主要表现为: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的多样化,教育内容的脱节化,教育效果的碎片化。戴玲2007认为:同伴教育是改变人们行为特别是青少年行为的有效方式, 是全世界艾滋病预防的主要措施之一。

性教育在我国学校教育中的普及程度远远低于需求,许多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性早熟,性知识缺乏,学生学习性知识处于“无师自通”的状态,依靠互联网,影像资料,信息的正确性有待考究。在许多学生对大学生了解艾滋病知识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学生不能正确全面掌握艾滋病知识的,对婚前性行为普遍持肯定或无所谓态度,男男同性恋性行为成快速上升趋势,从社会人员延伸到在校大学生,学生安全意识薄弱。笔者认为,除了知识的传授,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的预防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讨论

运用同伴教育进行艾滋病的预防教育在我国已实行了若干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经过文献的研究,和自身工作的实践,仍存在许多不足:如:同伴教育主持人水平不一,难以确保每次的培训效果的统一。性教育在中国仍然处于灰色地带,存在有些地区、有些教育决策者不敢放开开展此项活动。同伴教育是通过同伴的角色对受教育者进行影响,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这存在许多复杂的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不同地区的受教育者情况有所不同,所以在实际开展活动是,活动内容的选择,效果的评价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也为我接下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王继承,许天娇,朱玉霞,朱敏敏.2015《美国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教育学理论 研究》.

[2]罗玲,彭少峰.2015《同伴教育研究评述》,《社会工作》2015年第1期.

[3]林国南.2005.《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实施及评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4]霍楠岳,日失,宋兴怡,徐选国,姜峰.2011.《同伴教育在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中的实践模式》,《医学与社会》第24卷第1期.

小学艾滋病宣传教育方案 篇9

一、活动目的

通过预防艾滋病宣传进校园活动,让师生掌握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对艾滋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技能,倡导积极向上的青春理念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们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倡导红丝带精神,关爱和帮助受艾滋病影响的人群,营造零歧视的社会氛围。

二、活动主题

今年宣传主题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英文主题为GettingtoZero),副标题为“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控制艾滋”。

三、活动对象

全市初级中学以上学校,包括普通高中、初级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等院校。

四、活动形式与内容

(一)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进校园活动

全市初级中学以上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今年“艾滋病日”宣传主题,在各级疾控机构、社区卫生机构指导下,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材料、组织咨询检测、举办知识讲座等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帮助广大学生树立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增强防范意识,关爱艾滋病患者,营造零歧视的社会氛围。

(二)举办“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主题演讲比赛

比赛设初中组、高中组。在层层选拔的基础上,各县(市、区)教育局择优推荐初中组、高中组各1名学生(温岭、临海各2名)参加xx市级比赛。

各参赛选手要结合艾滋病日宣传主题,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帮助下收集身边的防艾故事,围绕普及知识、消除歧视、关爱患者等角度进行演讲。演讲时间不超过6分钟,演讲结束后,回答评委提出的一个与演讲内容有关的问题。市级比赛采取评委现场打分,取平均分,初中、高中组各评出一、二、三等奖各1、2、3名,获一等奖选手的指导教师为优秀指导老师。具体比赛地点另行通知。

(三)举办艾滋病宣传画设计比赛

由xx市卫生局、xx市教育局、xx市科协联合组织本项比赛活动。各部门、各单位要围绕今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组织教师、学生、绘画爱好者创作艾滋病宣传海报,或利用油性记号笔、丙烯颜料等在纯色雨伞上进行自由绘画创作。作品内容应积极向上,侧重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关爱艾滋病患者、营造无歧视社会等,作品应适合在公众场合展出。各单位征集的宣传画(海报和雨伞彩绘作品)电子稿发组委会邮箱(每位参赛者限各1幅),并通过xx市医学会-医讯微平台进行公众评选和专家评定。评奖分为海报组和彩绘组,分别设特等奖、十佳作品奖及优秀作品奖等若干名,并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同时抽取100名投票者,赠送礼品;对组织较好的单位授予优秀组织奖。12月中旬,获奖作品实物在市民广场展示3天;此外,所有获奖作品由组委会编印成册,12月底前发给活动组织单位和获奖者留念。(具体方案另行发布)

五、组织实施

.准备阶段

在11月21日前,做好宣传发动,确定演讲和宣传画主题。

2.实施阶段

1月24-27日,各参与活动学校进行选手选拔、创作宣传画;雨伞彩绘相关材料通过市疾控中心下发至各县教育局;

2月2日,各县(市、区)演讲初赛;

2月4日,演讲比赛市级赛;各参与活动学校将宣传画电子稿上报;

2月3-9日:宣传画作品在医讯微平台接受公众投票;

2月9-12日:宣传画专家评奖,获奖作品集中展示、编印成册。

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方案 篇10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实现零死亡”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宣传、发放资料和口头呼吁等,让人们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预防方法、流行现状等,提高人们预防艾滋病的意识。

(2)通过宣传活动以及和市民的交流互动,寻找防艾方面的薄弱环节,活动结束后,组织志愿者进行交流,以备下一次有针对性的组织一些实际意义的防艾活动。

(3)通过活动,体现我们服务于他人的意识,呼吁人们不要歧视艾滋病患者,要关注他们并且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三、活动构想:

(1)宣传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防治方法等常识,正确解答市民的疑问。

(2)扩大影响,真正起到宣传作用,通过活动,提高人们对防艾意识,适时借助多媒体和互联网的宣传让更多人关注艾滋病,了解艾滋病。

四、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20xx年12月1日

(2)活动地点

(3)主办单位:

(4)活动主要负责人:

五、活动前准备:

(1)组织形式:小组活动、集体活动和社团活动相结合。

(2)活动方式:派发防艾宣传单。

小学艾滋病宣传教育方案 篇11

【摘要】目的 为了了解医学院校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以方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表,对笔者所在学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对艾滋病的各项知识了解的都比较全面。结论 对医学院校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很有必要,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吸引学生们的兴趣,而互动教学可以作为医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一种可选方式。

【关键词】互动教学;艾滋病;健康教育

艾滋病作为一种以免疫功能缺陷的为主的传染病,目前已广泛传播于全球各地,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目前全球越有近3500万人的感染有艾滋病病毒,而其中有大部分为青少年。而我国也作为艾滋病的一个重灾区,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感染艾滋病或死于艾滋病。随着人们的观念的改变,婚前性行为增加,因此青少年的性欲生殖健康已成为一个主要的社会问题,同时艾滋病也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因此青少年面临的艾滋病威胁也越来越大。而健康教育作为当今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普及的最有效措施,我国启动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已有多年,虽然已取得较大的成就,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笔者所在学校属于一所医院院校,长期运用互动式教学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活动,现笔者对自己所在学校互动式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进行相关研究,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运用互动式教学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地点选择在餐廳门口,随机发放,现场共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106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040份,有效回收率为94.56%;其中男生618例,占59.42%,女生为422例,占40.58%;年龄分布为18~25岁,平均年龄为22.1岁;其中文化程度均为专科或本科,且均为医学或护理相关专业。

1.2 方法

根据国内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并结合态度调查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是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首先关于艾滋病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以及学生喜爱的健康为多选题,教育途径其余项均为单选题,主要包括调查对象对我国艾滋病现状是否严重的认知情况、对自身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认知、对感染艾滋病患者的外观认知、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对艾滋病治愈情况的认知、对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所持态度。对于有固定答案的选择题,对于多选题来说,只有正确选项全选才算正确,对于非固定答案的多选题,我们选择学生最热衷的三个选项来进行分析。

2 结果

通过统计调查问卷数据,我们得知学生对艾滋病基本概念的回答正确率高达89.3%;对于艾滋病传播途径认为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学生最喜欢的艾滋病健康教育途径为电视、医生、学校教学;学生对我国艾滋病现状认为严重的有87.3%,认为不严重的有11.2%,有1.5%的表示不知道;对自身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认知方面,有65.4%的人认为自己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有23.4%的人表示自己没有患艾滋病的可能性,有21.2%的人表示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可能患艾滋病;对感染艾滋病患者的外观认知方面仅有3.5%表示能从外表看出一个人是否感染艾滋病;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方面,有94.3%的人表示能与之相处,3.6%的人表示会躲避,其余为不知道;对艾滋病治愈情况的认知,只有10.6%的人表示可以治愈,61.3%的人表示不可能治愈,其余为不知道;对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所持态度方面所有调查者均表示赞成,由此可见医学院校的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还是比较全面。

3 讨论

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相关参考文献,我们可以发现此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对艾滋病的认识相对来说要更为全面,当然这与我们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以及专业基础水平有着较大的关系,我们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医学院校的学生,对医学都有较深的造诣,且或多或少都在课堂上接触过关于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因此笔者认为对医学院校的学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应与其他学校有所改变,而不能再是仅仅以宣传艾滋病相关的基本知识为主,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参与互动,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艾滋病预防意识。

“互动式教学方法”是目前普遍倡导的一种进行培训、教学和研讨的方法。互动式教学方法是力图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加入到学习活动中,并实现有效的互动,参与者都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在互动中产生新的思想和认识,并加深学习者对这些思想和认识的印象,从而丰富个人体验,进而提高学习者改变现状的能力和信心。互动式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赋予学习者亲自参与教学活动的权利和机会。互动式教学是一类简单、轻松且具有可视性的教学方式,能用于调查和收集学习者对与所讨论议题的信息,也能促进不同教育程度、知识和经历的人相互交流和沟通,表达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共同计划,采取行动。

引入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可使教学评估结果变得更为客观、准确,从而真正使评估对象受益;评估活动不仅针对被培训的学生,同时也包括了学校领导和教师,这样一来评估活动就可以全面地反映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情况;改变以往的评估单方面受益的状况,特别通过互动式教学的评估,不仅促进学校教师和相关人员对评估结果的认识,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4 结语

随着艾滋病的不断猖狂,无数的生命被之吞噬,而由于目前医学技术有限,至今还没有一种高效的能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以预防为主,来防止艾滋病的进一步扩散,这就需要对广大群众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理解,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其对艾滋病的基础知识了解已经比较透彻,但仍然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要想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预防艾滋病的观念,运用互动式教学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方案。

参考文献

[1] 田本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用方法[M].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173

[2] 李道苹,赵莉丽,方鹏赛.我国艾滋病健康教育现状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8,21(1):16

[3] 杨吟,陈媛玲,杨佩军,等.昆明市中小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s):623一624

小学艾滋病宣传教育方案 篇12

为进一步做好艾滋病患者的救治救助工作, 河南省近日做出决定, 进一步加大艾滋病患者家庭子女的教育资助力度, 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河南省委、省政府要求有关地方和部门, 落实责任, 确保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艾滋病患者家庭子女全部享受“两免一补”, 被公办普通高中录取的, 每生每年通过“艾滋病家庭子女救助金”补助800元;被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录取的, 纳入国家普通本专科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予以救助。组织适龄初、高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完成学业后, 成绩优异者可参加全省组织的对口升学考试, 升入高职院校进行深造。对参加普通或成人高招考试且符合有关规定的, 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近年来, 从国务院到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救助、安置政策, 投入了大量资金, 河南省已做到确保艾滋病患者家庭全部纳入农村低保, 艾滋病致孤人员和单亲家庭子女全部享受定期定量的救助。

小学艾滋病宣传教育方案 篇13

一、活动主题:

关注艾滋,遏制艾滋,宣传防艾知识。

二、活动背景:

艾滋病,1981年于美国首次发现和确认,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的音译。从1981年世界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例至今,短短30年之间,艾滋病已经蔓延到全球各个角落,成为逸昌世界性的瘟疫,并夺走了超过2500万人的生病,摧毁了千百万葛幸福的家庭,造成了大量的孤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危。虽然各国都在致力于降低艾滋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但是艾滋病的蔓延仍在加剧,而在我国尤为严重,我们灵山县艾滋感染率也呈上升趋势。艾滋病的预防工作需要社会全体成员的参与和支持,为了响应上级领导的号召,并使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关注艾滋病,由我们镇的烟墩中学和司练小学教师联合策划举办这次进村宣传活动。

三、活动目的

1、广泛宣传,积极动员,使更多的人响应艾滋病宣传活动的主题目标,提高社会公众的防艾知晓率和自我防护意识,营造防艾的良好社会氛围;

2、帮助人们,能够对艾滋病有正确的认识,掌握科学的个人防护知识,避免感染上艾滋病;

3、提高社会对艾滋病的认识水平,号召全社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宣传活动之中。

四、活动对像:灵山县烟墩镇司练村委全体群众。

五、活动时间:2011年11月26日—11月30日

六、活动地点:灵山县烟墩镇司练村。

七、活动流程:

1、烟墩中学教师和司练小学教师分队进入村里进行宣传防艾知识。

2、在学校内和学校周围钉挂“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艾滋病只有三条传播途径:血液、性接触、母婴!”“远离毒品,预防艾滋!” 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等横幅;

3、发放关于艾滋病基础知识的宣传单、关于艾滋病传染途径及预防知识的宣传单; 4、11月28日周一在司练小学举办一次以全体师生为对象的关于防艾知识的宣传活动。

八、活动内容:

1、八点整集中在司练小学,布置分工好工作、进村队伍,带好宣传预防知识的宣传单。

2、八点二十分开始进村宣传。

灵山县烟墩镇司练小学

小学艾滋病宣传教育方案 篇14

一、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高度重视中学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从保障师生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 充分认识预防艾滋病教 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成立一把手负责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领 导小组, 切实将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纳入议事日程, 确保各项工作措 施落实到位。

1、成立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领导小组的工 作职责,明确分工与要求。

百色高中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 员:各班主任

副校长,具体负责协调、管理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下设办公室成员: 主 任:副主任:成 员

在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下, 各班主任协 助落实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

二、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

1、每年在新生入学时向每一位入学新生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 教育处方” ,发放率要达到 100%。

2、在校园宣传栏中做到一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板报。在 全校各班级中开展手抄报、板报比赛。

3、利用每年 12月 1日“世界艾滋病日”的机会,动员学校各有 关部门及团组织、学生会等广泛参与,通过主题班会、绘画、知识竞 赛、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 集中开展具有一定声势的预防艾滋病宣传 教育活动。在校园内举行预防艾滋病知识问答比赛。

5、除了每年利用“ 6.26国际禁毒日”和“ 12.1世界艾滋病日” 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外,还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等不 定期地宣传预防艾滋病科普知识。让师生员工及时了解与掌握预防艾 滋病的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培养师生 员工们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小学艾滋病宣传教育方案 篇15

1 医学生艾滋病预防与反歧视教育的必要性

1.1 艾滋病依然肆虐, 医学生任重而道远

在艾滋病防治事业中, 医学生任重而道远: (1) 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人员, 将直接面对艾滋病人, 他们所掌握艾滋病的知识、对艾滋病人的态度都将直接影响到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进展[2,3]; (2) 在未来的工作中, 医务工作本身就是一个高危的职业,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象不断出现。浙江省2002-2005 年共接到职业暴露个案44起, 涉及56 人, 其中有27起发生在医院, 有2起发生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因此, 医学生是否掌握了正确的艾滋病自我保护技能同样影响我国防艾、抗艾事业。

1.2 艾滋病教育应从医学生抓起

我国医务人员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艾滋病基本知识, 但艾滋病专业知识不够, 如艾滋病基本理论知识、诊断、预防等, 对艾滋病的认识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 对艾滋病的社会性和流行性了解不清楚[5,6,7]。在实际医务工作中, 由于医护人员缺乏对AIDS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的正确理解, 造成对AIDS及其患者的恐惧心理[8]。一些医务人员恐惧艾滋病, 排斥艾滋病人, 不愿意到和艾滋病有关的地方工作, 导致了医务人员对艾滋病及艾滋病相关工作的歧视。医疗机构人员对病人及其家属的不良行为和态度, 将会强化歧视, 影响愿意治疗和护理的其他医护人员, 也会对社会应对艾滋病挑战产生严重负面影响[9]。此外, 由于医务人员可能直接接触医疗废弃物和污染物及病人的血液、体液及各种分泌物等, 医务人员职业危险要远远高于其他职业, 因此医务人员是HIV/AIDS 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10], 而医务人员缺少职业暴露防护知识, 自身防护意识淡薄[11]。要从根本上解决医务人员在艾滋病预防中的现状, 艾滋病教育应从医学生开始抓起。

目前, 大多数医务人员需接受性病艾滋病专业培训[12]。在开展医务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的基础上, 应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人员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专业化培训, 加强对乡镇医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13], 把艾滋病教育放到医学院校开展, 从根本上缓解艾滋病培训需求增加的问题。

2 医学生艾滋病教育现状

(1) 部分院校没有专门学习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课程或教材。调查表明, 医学生从学校教育获取艾滋病知识比例较低、专业深度不够和实用性不强, 不能区分科普式教育与专业性教育[14]。 (2) 医学生了解艾滋病的途径多为网络 (电视) 、广播和报刊杂志等[15], 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 通过课堂教育学习的医学生艾滋病知识也不多[16]。 (3) 医学生艾滋病专业知识匮乏[17,18]。在观念和态度培养上, 反歧视只有形式而无内容, 更无职业道德建设的教育:医学生在艾滋病基本知识上掌握较好, 但对某些方面的认识仍不深刻, 尤其是对我国流行现状的严峻性认识不容乐观, 对专业知识了解不够, 达不到医务工作职业的要求。 (4) 在医学生中开展艾滋病教育存在一些困境和矛盾, 如活动形式的丰富性与内容的专业性、活动的广泛性与持久深入性等。在行为上, 只有口号而无行动, 没有向周围、向社会传播艾滋病知识, 自己也并未主动关注艾滋病, 更未积极参加到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中。

3 专业教育的内容

3.1 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教育

(1) 艾滋病基础专业知识, 包括什么是艾滋病、什么是艾滋病病毒、艾滋病发病机理、艾滋病与性病; (2) 艾滋病临床知识, 包括艾滋病传染源、艾滋病传播条件和传播途径、艾滋病易感人群、艾滋病临床表现、艾滋病的诊断和治疗; (3) 艾滋病预防与控制, 包括艾滋病流行形势、艾滋病防治措施、对HIV的消毒、艾滋病预防、与艾滋病人相处; (4) 艾滋病的职业暴露, 包括艾滋病暴露危险、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处理案例; (5) 艾滋病相关知识, 包括艾滋病常用术语、艾滋病相关政策和法律。

3.2 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1) 反歧视教育, 包括对待艾滋病的态度, 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 对艾滋病相关工作的态度; (2) 医学生职业感的培养, 培养医学生防艾、抗艾的责任和意识, 加强医学生的职业感和使命感。

3.3 医学生行为观教育

(1) 培养正确的行为观, 包括关注艾滋病, 主动提升个人艾滋病知识和技能, 关心病人, 同情、接纳艾滋病患者[19], 主动投身于艾滋病防治事业中; (2) 促进行为的形成, 培养医学生积极向社会宣传艾滋病知识的意识, 主动参与艾滋病宣传防治活动。

4 专业教育策略

4.1 把握专业性, 区分宣传与教育

艾滋病宣传是指向社会普及艾滋病基本知识, 属于科普式教育;艾滋病教育指与艾滋病有关的各个人群全面、深入的学习艾滋病知识、技能, 属于专业性教育。

专业性教育是医学生艾滋病教育的特点。在对医学生开展的艾滋病教育中, 应把握专业性, 深刻理解专业教育的内容和意义[20], 区分艾滋病教育专业性与科普性的差异。

4.2 注重知识性, 兼顾实践性

对医学生进行艾滋病专业教育应该注重知识性, 加强艾滋病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 包括艾滋病的基础专业知识、临床知识、预防与控制、职业暴露及其他相关知识。

艾滋病是一个社会问题, 有其独特的社会性, 对医学生艾滋病教育要加强艾滋病社会性教育, 加强实践性, 应组织医学生走向社会、向社会普及艾滋病知识[21]。

4.3 以知识教育为主, 加强态度、行为的教育

艾滋病教育并不完全遵守知识—态度—行为模式, 知识的掌握并不能使态度和行为必然提高[22]。对医学生应以知识教育为主, 在一定的知识水平上, 加强态度的改变和行为的形成,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树立医学生的职业感和使命感, 培养正确的行为观。

4.4 融专业性与趣味性为一体

医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作为未来的医务人员, 艾滋病教育必须注重专业性;作为青少年群体之一, 艾滋病教育也要注重趣味性, 教育形式以活泼、丰富、多样及新颖为主[23]。在实际的艾滋病教育中, 应融专业性与趣味性为一体, 在专业性中体现趣味性, 在趣味性中体现和融入专业性。

5 专业教育意义

上一篇:问鼎之心的成语解析下一篇:煤化工工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