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教案(精选4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处处、时时、慢慢”等词语在文中的作用。积累“撕心裂肺、死去活来、挣扎、呻吟”等描写病人痛苦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像华佗和抬汉子的人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再写下来。
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医华佗在行医中总结经验,反复试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华佗发明麻沸散的经过,感受华佗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优秀品质。
教学用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学习
媒体出示: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学习12课,指名读,跟老师写课题,注意:“醉”左边西里面有一横。
2、齐读课题,读了后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
(1)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是谁?
(2)麻醉剂有什么作用?
(3)他是怎样发明的?等等。
3、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里。我们就来学习课文。 初读课文 媒体出示: 勉强、凑巧、挣扎、大夫、折了腿、撕心裂肺 出示图片,介绍: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昏昏入睡,手术结束后才慢慢苏醒。
出示: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有一位的大夫叫华佗。由于他医术高超,被人们称为“神医”。
出示:“高超”泛红。 初读课文 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文中找找答案。
正音,读准词语:勉强、凑巧、挣扎、折了腿、撕心裂肺
重点解决(1)、(2)问题
1、解释“麻醉剂”。课文中指的是什么?找找句子,再看看它对病人有什么作用?文中指麻沸散——一种中药麻醉剂。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昏昏入睡,手术结束后才慢慢苏醒。 读句。
2、谁是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华佗)用书上的句子介绍华佗。
A、什么叫“高超”?能不能给它换一个词?
B、谁能变换一下句式再来介绍一下华佗? 研读课文
出示:表格 着( ),华佗心想。 出示:看着这醉汉,华佗沉思起来:如果有一种药,让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样,动手术不就没有痛苦了吗?
出示:华佗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他看到( )。
出示: 华佗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他看到( )。又想起( )。 出示:第二次手术做完后,病人竟没有一点儿痛苦,人们十分惊讶。华佗也觉得很奇怪,就问抬汉子的人:“ ?”抬汉子的人回答道:“ 。”
出示:8、9小节的内容。 出示:从此,华佗时时留心,处处搜集单方进行试验,终于合成了一种中药麻醉剂——麻沸散。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昏昏入睡,手术结束后才慢慢苏醒。
出示:这样,华佗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他的发明比外国早了一千多年。
出示:华佗 ,三国时,东汉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鼻祖”。 华佗从小就喜欢读书,通晓各种经书和养生的学问。他立志以医救世,为民众解除病苦。华佗行医遍及很多地方,深受群众的爱戴。
三、研读课文
学习2—7小节
1、师过渡:作为一个“神医”,华佗也有深感不安的时候。课文向我们写了华佗两次动手术的过程,分别是:给小孩动手术、
2、给喝醉酒的汉子动手术(出示表格)。 华佗在给这两个不同的病人做手术时分别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结果怎么样?又想到什么?请你们静心读课文,并完成课后表格。 手术 看到 听到 想到 给小孩割去毒疮 乱蹦乱跳 给跌折腿的醉汉做手术
4、读课文第四小节,完成练习。
(指导学生先用课文中的说法说,然后再换一个说法说。)
5、这句话是什么句?
(1)指导朗读。
(2)你能不能抓句子中关键词语提问? 预设:沉思是什么意思?华佗沉思什么?他为什么会这样沉思?
(3)根据问题提出讨论。联系上下文,完成填空。 (指导学生给“任人摆布”换个说法)
(4)华佗这样想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在前面的句式上加上:“又想起( )。”
(5)从中看出华佗是个怎样的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
7、师生合作读2—7小节。
8、展开想象,练习说话:当第二次手术做完以后,病人竟一点儿痛苦也没有,人们十分惊讶。想象一下,这时,华佗和抬汉子的人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练一练,说一说。 小结:前面我们通过读读句子、抓住重点词语提出问题及深入思考的方法理解了课文、体会到华佗是一个能为病人着想的、有良好医德的人。
学习8—9小节
1、华佗究竟是怎样发明麻醉剂的呢?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默读8、9小节, 用学过的抓重点词语提出问题的方法先找出这句话中的重点词,然后根据词语提出问题,并设法解答。
2、先交流第8小节,根据学生交流,点出重点词语:时时、处处。
(1)华佗时时、处处搜集,这说明了什么?(写出华佗随时随地都注意观察,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2)说话练习:开动脑筋,想象华佗在发明麻醉剂时是怎样时时留心,处处搜集单方进行试验的?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又是怎样克服的?
(3)“终于”这个词语说明了什么?(写出了这项发明是极不容易的,华佗为取得理想的效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交流第9小节
(1)根据学生交流,重点词语泛红。
(2)“第一个”“一千多年”等词语说明了什么?(说明麻沸撒是医学上的重大发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超前和发达、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值得我们自豪。)
(3)齐读句子。(赞美、敬佩)
5、简单介绍华佗。
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华佗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是因为他具有善于从最常见的和偶然的事件中发现问题并刻苦研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因为他具有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好品质,他不愧是神医。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将来也能创造出一个个世界第一来,为国争光,为人类造福。
板书设计:
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
华佗 深感不安 病孩 痛得死去活来 沉思 醉汉 任人摆布 终于 时时留心,处处搜集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教案 篇2
七十亿目光聚焦地这个只有两个人的舞台。仅0。3克的乒乓球一瞬间即可决定命运。时间仿佛定格,胜负已定。他还是输了,三届奥运,八年努力,可他还是输了。当张继科那最后一球一锤定音,他知道,自己已经不可能获胜,他叫王皓。从雅典到伦敦,三次亚军,有人嘲笑他说,你已经可以去当三亚的代言人,却不知道,他心里有着无限的苦笑和辛酸。
无论是在雅典那个手抖的小伙子,还是到北京那个4:1不敌马琳的青年,还是今年被他小4岁的张继科击败。一生乒乓球,一生风雨路。赛前,他说:“我和张继科谁拿金牌都可以。”赛后,当张继科化身为跨栏选手去飞吻领奖台时,他用一种平静的目光看着他,从那双明亮的眸子中,我读出了胜利的渴望,失败的心酸以及那种不服输,永不放弃的精神深沉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赛中,他每一个球都认真努力,可他为什么得不到努力的回报呢?他已经为此奋斗了八年,可命运为什么对他如此不公。那种近在眼前的胜利却被命运之神无情地掐没了。他心里已经流下了无数辛酸的泪,可他没有倒下,而是依然坚毅地站着,永不放弃,为了他心中的那块金牌梦,他已经付出了无数的汗水与泪水,二十八年来的奋斗,换来的只有这三块银牌吗?不,那和他付出的努力并不相等。
可就是在命运之神对他如此不公的情况下,他没有一次放弃,也没有一次怨恨。他被失败打倒,却一次一次地站起来。他仿佛一个巨人,屹立在我的心中,因为他不放弃,所以他必将走向成功。他就是这样令我敬佩,不放弃者不败。这就是我对他的评价。他一次次地被击败,可他的身影总是一次又一次地站在运动场上。流沙河的《理想》中说:“有理想的人就是一个“大写的人”。”我认为他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足已令人敬佩的人。
他在运动场上的每一滴汗水都彰显着他生命的价值。他三次倒下,又三次站起。任何奥运冠军都比不上他的坚定与执着,相信在里约热内卢,他一定能完成他的金牌梦。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教案 篇3
1.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
2.了解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掌握“裹着、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和蔼可亲、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等词语。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一、导入课文
1. 同学们,在没上新课之前请大家打开电脑,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影片。
2. 你看到的是什么?(宇宙)
3. 宇宙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4. 在这茫茫的宇宙中,有一个跟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星球,它就是地球。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只有一个地球》--齐读课题。
二、新授
[学习第一段]
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读到了什么。(当学生说知道了地球的外貌很美时,教师让学生打开网站中的美丽的地球看一段影片,亲眼目睹地球的美丽。)
[学习第二段]
1.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汇报学习成果。
2. 出示自学提示:
(1)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2)说说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3)选择本小组最感兴趣的一种资源,通过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有关此资源被污染情况的资料,向同学们汇报,并谈谈本小组的看法或想法。
过渡:有人说,宇宙空间不是大的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依据到别的星球上去吗?学习了第二段你就知道了。
[学习第三段]
1. 默读第三段,借助上网查找资料,想一想:人类能依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为什么?
[学习第四段]
1. 导读第八自然段:因此,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这样的感叹:----
2. 导读第九自然段:所以,我们呼吁全人类----
三、为了呼吁人们保护地球,请每小组讨论并设计一张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在画板上作,可自己画图,可从网上下载图片。)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教案 篇4
主备人: 姜湾小学 汤利平
教学目标:
1、把自己读过的一本好书,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给他人;通过互相介绍,了解什么是好书,激发读整本书、读好书的兴趣。
2、自主选择内容,自由习作,把意思写清楚,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修改自己的作文。
3、读“我的发现”,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4、读背歇后语,积累歇后语,初步了解歇后语的作用。
5、熟读趣味故事,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奇妙,感受人物的敏捷才思。重点难点:口语交际及习作的指导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读一本好书。
2、课件。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
对于书,我们都不陌生。读书到底能给人带来什么呢?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人都说过读书的作用。
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伏尔泰说:“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次读这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别林斯基说:“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自己读过什么好书,向大家介绍一本你喜欢的好书。
二、小组交流,评出大家最感兴趣的一本或两本好书。提出介绍好书的要求:
1、把故事的梗概讲清楚;
2、具体介绍一下最动人的地方;
3、语言生动,引起大家的注意;
4、自然大方,语速适中。
三、全班交流
1、老师介绍一本好书,用语规范,起好引领作用
2、各小组评出都感兴趣的一本书,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师生根据要求评议。
3、根据学生介绍,把好书名字写在黑板上,鼓励大家有条件的亲自读一读这些书。
4、再读名言,能说说通过以前读书的经历和今天的交流,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
四、小结:
这些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
五、生活拓展:
1、请家长为自己购买一本同学推荐的好书,要把这本书的内容跟家长介绍清楚。
2、在适当的时机,多开展几次“推荐一本好书”“推荐一种好杂志”的活动,使学生对读书产生持久的热情。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作文指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情,拓展思路: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写了不少作文了,每一次都有内容的要求。有的同学说,要是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那该多好!今天,就请同学们自由习作,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2、读习作提示,想想自己最想写什么。
3、全班交流:最想写什么?
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体会习作的自由。如内容,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景;可以写事实,也可以写虚拟、想象中的事。体裁多样,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童话、寓言,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诗歌。
二、范文欣赏 课件出示
我们来欣赏一下风格各异的几篇文章,有的是专家写的,有的是小学生写的,相信一定会给你很大启发。
三、自主习作
四、师生评议作文
1、交流自己写了什么内容。
2、小组之内交流读习作,选出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的文章,并说说好在哪。在读习作前,小组成员要把文章的特点讲一讲,以激发听者的兴趣。
3、同学读自己的习作。根据实际情况,可体现以下特点:内容各异,体裁各异,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4、教师推荐一篇有明显优点也存在问题的文章,引导大家读、修改。修改后再读一读。
五、自己读文章
六、小结
写作文最好是有感而发,写自己真实的想法,真正要说的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写,这样的作文才会感染人。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1、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
3、互相纠错。
二、学习“我的发现”
1、自读“我的发现”,想想从小林和小东的谈话中,你知道小东有什么发现?
2、同桌分角色读,进一步读好对话。
3、谈一谈小东有什么发现?
4、谁还有相同的发现?
5、抓主要内容,你还发现有什么好方法?
6、学生自由谈,肯定学生学习中注意发现总结方法。
三、学习日积月累的歇后语
1、读六个歇后语,说说发现了什么? 2、熟读歇后语。
3、讲解三个典故“关羽失荆州”“王羲之写字”“周瑜打黄盖”。如果学生知道,可请学生讲一讲。
4、说说在读书过程中,关于用歇后语的句子。教师出示几个带有歇后语的句子,让学生体会歇后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使句子形象生动
a “水滴穿石——非一日之功”,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张小亚是不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的。
b 他对人了解得很深刻,讲起某人的特点来,那真是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c 你才有了一次好成绩,看,一大意又落后了。这真是应了那句话: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四、趣味语文
1、自读小故事,读熟练、通顺。
2、你觉得趣在哪?说一说。
3、读对子,反复吟诵,感悟趣。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4、拓展作业:
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家人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趣联妙对故事,在语文活动课上讲给老师和同学听。
七、阅读延伸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教案】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05-22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范文11-06
小学四年级语文《怕什么》教案06-01
小学四年级语文桂林山水教案08-18
小学四年级语文《小城凤凰》教案10-28
小学四年级下语文教案11-20
小学四年级y音乐第四单元教案11-26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册期末试卷07-20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07-22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试卷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