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学随笔教学随笔

2024-10-13

一年级数学教学随笔教学随笔(共15篇)

一年级数学教学随笔教学随笔 篇1

一年级教学随笔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注意事项:

1、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准确把握三个维度: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⑵ 知识与能力,⑶ 过程与方法。教师应努力想办法让学生有学习兴趣并使其长久保持。语文课改,就是要让学生喜欢识字,喜欢写字,喜欢阅读,喜欢交际,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说话有浓厚的兴趣。要实现这些,前提是尊重学生,与学生共成长。

2、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从入学开始进行严格训练,一丝不苟。要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充分重视读书、讲普通话等良好习惯的养成。

3、识字、写字教学。识字要依托汉语拼音,通过识字、写字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的识字能力。教师要注意克服繁琐的字形分析、字义理解,让学生在读中巩固识字成果,克服学得快、忘得快的问题。注意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在一年级着重抓好写字训练,每一课时都应有3-5分钟时间让学生踏踏实实写字,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书写水平得到提高。在二年级要让学生能用《新华字典》识字,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

4、抓好朗读训练。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要舍得花时间,并持之以恒。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培养学生语感和节奏感。让大面积学生尽可能多读,以读代讲。要给够时间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一般来说,第二课时后,学生应该能正确朗读课文,基本能背诵课文。鼓励学生及早开始课外阅读。在不留书面作业的情况下,要给学生留读书、背书的家庭作业。教师要坚持“多认少写、认写分开、加强写字、尽早阅读”的新课程理念不要动摇。

一年级数学教学随笔教学随笔 篇2

分析两极分化的原因,主要来自师生两方面,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2.学生学习方法欠佳。

3.学生不了解学习英语的关键点。

4.学生忽视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

5.教师的教学问题。

英语课堂教学是初中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渠道,如果教师教学不得法,不严格遵循语言教学规律,不全面贯彻英语教学原则,教法单一呆板,只注重知识传授,不注重能力培养,只注重讲解,不注重实践, 这样持续下去,学生就很自然地只满足于学好语法、背会单词、看懂课文、会做习题,而实际上没有达到熟练掌握,形成技能。大面积掉队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基于以上分析,为防止和杜绝两极分化现象的形成,教师就必须根据两极分化产生的成因,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对策。

1.教师要善于调动和爱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把课上得生动有趣。教师首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与教法,坚持循序渐进、精讲多练的原则,要有超前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预测到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要找出克服困难的方法,要帮助学生顺利地学会所教内容。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对班上每一名学生负责。要特别关注中下游学生的学习,对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要加以肯定。当他们出现学习困难时,随时帮助解决。要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来对待后进生,对他们既要解决思想问题,又要解决学习问题。

3.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树立远大理想,做好克服困难的准备。

4.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学习方法的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保证,方法掌握得越好,效率就越高。如:记单词应提倡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文不离景,也可采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衍生词等“葡萄式”记忆法。课文背诵除常见的机械背诵外,还可复述、扩写或缩写课文,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法,也就牢牢地掌握了学习主动权。

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随笔 篇3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是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阅读写作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特别枯燥的事。作为教师,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儿童的眼看、耳听、口说、手写的综合能力,绝不要简单地重复,单独把生字拿出来学习;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组织识字教学,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1.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识字情境

字总是出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因此,我在识字教学实践中,将字融入具体语言环境中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看图,教师引导学生说话,用普通话说一句完整的句子。再用几句话叙述一件完整的事情。然后,讓学生在这些语言环境中识字。这样不仅能认识字,还能辨别该字的字义,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识字效果特别好。

2.在快乐氛围中高效识字

新课程改革理念: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在识字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编儿歌识字等形式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特别好。如:我在教“看”念“手放目(眼睛)上火眼金睛看、看、看。”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使学生对“看”字识记得非常扎实。这样的识字过程儿童非常喜欢。因此,学生对识字的兴趣特别浓。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都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学生的多种感官都调动起来了,使学生对生字的记忆更巩固。

二、教给方法,主动会学

“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能自己学习。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识字,学到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和质量。

1.形象记忆法

如在教象形字时,教师出示相应的简笔画,把汉字形象化,学生很快便识记这个字。比如,教“车”“水”“日”“月”等等。

2.儿歌识字法

诵读儿歌是低年级孩子十分感兴趣的活动,我根据汉字的特点,编一些符合儿童情趣的歌诀,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提高记忆质量。比如,教“坐”时学生诵读“二人土上蹲,坐坐坐。”

3.比较识记法

在汉字中形声字占据大多数。在教“狼”时我会把“娘”“粮”等字拿出来作对比,让学生感受到这些形声字的造字规律。

学生掌握了识字的方法,便会给学生的识字带来乐趣,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得到激发。他们会在学习中主动寻找汉字的规律,在快乐中识字。

三、规律识字

我们知道汉字的构成是有一定规律的。一个汉字往往是声音、图像、意义、符号四个“基因”的有机结合,而这四个“基因”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3》时,我采用挂图,出示“石、木、禾”等字,然后再出示“杨、李、雾、霜、蝶、蜂”等字的画面,随后用自制的卡片同抽象了的古字比较,最后再出示楷体汉字,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初步知道了形声字、会意字的造字规律,学生很快就记住生字了。

四、正确书写能让学生更好地记住字形

间架结构不准确,失去汉字的美观。还可能使学生书写不流畅或多笔少划,汉字书写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正确的书写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记住字形,也有益于培养学生对汉字的鉴赏能力。若忽视书写指导,可能会导致学生只能闻音知义而无法书其形,字形,这就为以后的习作教学埋下“祸根”——写错别字。

五、巧设作业,巩固识字

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因此,让学生多识字、快识字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精心地设置课堂作业,来巩固识字。比如,“一字开花,词语接龙”等方式,就能让学生多识字,快识字,学生识字的积极性非常高。同时也采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形式来巩固识字,理解字义,掌握生字的运用。这种将“字、词、句”连为“一体化”的作业设置对低级学生识字的巩固非常有效。

总之,根据现行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低年级儿童的识字教学是教学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把调动儿童的综合识字能力放在首位,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识字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语文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近年来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课堂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识字教学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优化识字教学。这些方法的确对大大提高低年级识字水平、巩固识字成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篇4

蓦然回首,一年的时间马上就过去了,但我记忆优先的是,刚进七小的那一刻,学校领导让我担任一年级数学课。我心想一年级数学对我来说太容易了,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一年级好难教呀。”

你们可知道,那天真可爱一年级孩子,刚开始上课时,根本不知道课堂上所应该遵守的纪律。上课铃响了,老师进到教室,他们也不知道该把书拿出来,坐好准备上课,而是需要老师一次又一次的提醒,等大家都坐好了,时间不觉已过了七、八分钟。上不了几分钟,又有学生开始动了。然后又需要整顿纪律,刚开始我会批评捣蛋的学生,“某某同学,你在干什么?上课不许讲话,你知道你不但自己没听到课,还影响了别人吗?”听了我的话,我想如果是高年级的学生,一定会不好意思,马上坐好了,可是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来讲,这句话简直是对牛弹琴,一点作用也没有,他依然我行我素,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我气极了,叫他站起来听,他却用很无辜的眼神看着我。而这时,别的学生又坐不住了......就是这样在整顿纪律和教学知识相间的过程中度过的。一节课上下来,真是腰酸背痛,一个字“累”!想不到一年级这么难教呀。

于是我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把握好一年级的课堂纪律,通过向我们的组长赵彩梅老师和其他老师讨教经验以及多次试验,我觉得一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被表扬,同样是有同学不遵守纪律,如果我用表扬表现好的同学来引起他注意,比用批评他的方法要有效得多。此外我还准备了很多小红花、小星星、糖果、奖状等,用来奖给表现好的学生,以激励他们好好学习。有时做题目我会用小组比赛的方法来调整课堂纪律,效果也不错。不论是纪律方面,还是发言方面,哪个同学表现得好就给他所在的这一组加一颗星,如果哪个同学不遵守纪律就给他这组打个叉,下课后,一个叉抵一颗星,看哪组的星最多,这组就是胜利者。我会在黑板上画一个礼物送给他们或者给他们一些小奖励,这样一来,他们觉得非常光荣,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越来越有所提高。上课纪律一天天好起来了,我上课也觉得轻松多了,教学效果也不断提高了,不知不觉中,我的收获渐渐的多起来了。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随笔 篇5

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随笔。光靠一支粉笔和一张嘴来教学是不行的。在实际教学中,我除了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以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要注重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

2、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如:在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教学反思《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随笔》。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数,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学习习惯。再如:上《认识钟表》一课时,先让学生再让学生观察钟表三兄弟的不同长短,后让学生戴上12个数字头饰,进行模拟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编、自演故事,真正使学生在“玩”中获得了知识。

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大家都知道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道:“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9加几》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能运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题目。这时候有一个同学说:“老师我不是这样算的”“那你是怎样算的?”,他把算法说出来以后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算法很多,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学生列出了连加算式。从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

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随笔 篇6

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随笔

张静

一年多的新教材教学 使我惊讶于其内容的新颖 识字编排上的形式多样

同时又为一年级上下册要认识700多个汉字-那么大的识字量所深深震撼 下面我就一年来的识字教学进行反思

一、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新课标在识字教学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要求 要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

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 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 喜欢游戏

在教学中把识字融入丰富的游戏活动中

让学生在新奇有趣的识字场景中体验识字的快乐

比如《在家里》一课 我让学生通过家里的照片 展示、介绍自己家里的陈设 创设一种家人在一起的场景

让学生介绍家里的每一个人晚饭后在做什么 这样一引导

使他们对相应的词语产生兴趣 学生情趣盎然 认真地读、记词语

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牢牢记住了汉字

可是一年级学生识字 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 忘得也快

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通过实践

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 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

我从每天早晨读书时间抽出5分钟乐称为“文化早餐”时间

早餐内容分别为识字“游戏点心”、拼音“水果拼盘”......学生兴趣十足 其中

识字“游戏点心”的宗旨就是通过各种游戏活动 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 加以运用

二、倡导合作学习利用差异促提高

由于学前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导致了学生在识字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一年级上册要求认识的字学前差不多会认了很多字 但有的学生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 再加上学习能力的差异

如果要统一地从头学起、从零开始 学生一定不喜欢

这样就会影响教学效果

能不能将认识较多字的学生作为我们识字教学中的有利条件 让他们成为我们最有利的教学资源呢?我进行了尝试:

1.培养合作能力 实现优势互补

刚入学的儿童大部分不会与他人合作 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

有的孩子甚至不愿意与他人交往 但是通过我两个半月的培养 学生已初步形成合作习惯 在识字教学时

我通常先让学生尝试读课文 不会读的除了借助拼音认读以外

还让他们请教小组里的其他同学或老师 在这一环节里

小组成员就可以实现异质互补 会的教不会的

达到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 在学了一篇课文后

可以让小组里的同学互相听读课文 辨识生字

并告诉他们:如果你的同学读得好 请你夸夸他;如果你的同学需要帮助 请你帮帮他 这样做

既让识字量多的孩子更有自信

也会让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获得帮助

2.聘任“小老师” 实现多元评价

课堂上我要在短时间里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识字情况是很难的 于是我采用聘任“小老师”的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刚学的(甚至是未教的)生字 就让他读给老师听 对于确实读得好的 就聘任其为“小老师” 其他同学都可以到他那儿认读生字 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每一位识字过关的同学都可以被聘为“小老师” 因此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

就积极地到老师、“小老师”处认读生字 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拓宽识字途径 扩展读的数量

比如可让学生把自己最爱看的电视节目名称认下;把自己家的春联认下;把常吃的方便面名称记下;把自己家的街道认下等等 在班会时间举行各种形式的课外识字大比武 以此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 这样

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

《燕子》教学随笔 篇7

在教学《燕子》这篇课文时, 我从画面美、语言美和情感美三方面, 让学生感受文本的美。

一、画面美

《燕子》一文如画如诗, 那俊俏机灵的燕子似乎就在您的眼前掠过, 那生机盎然的初春景象如在身边。我在课前让学生准备了纸和彩笔, 在课堂上让学生发挥想象画燕子。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 之后再次画燕子。我让学生把自己两次画的燕子进行比较, 并谈谈自己的看法。我和学生将画面美归纳为这几个方面:

1.外形美。“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一对俊俏的翅膀, 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就跃然纸上了。

2.春色美。“几阵蒙蒙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 嫩的叶, 各色鲜艳的花”, 这时燕子从南方赶来了, 多么富有生机啊!

3.飞行美。“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有的横掠过湖面, 尾尖偶尔沾一下水面, 就看到一圈一圈的荡漾开去。”动作是那么轻快敏捷!

4.停歇美。“蓝蓝的天空, 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 多么像无线谱啊, 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这是一支多么美妙的曲子啊!

作者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 同时也是由面到点的画面布局, 这就是美之所在。第一自然段是从近处看到的燕子:乌黑的羽毛、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 合成一个活泼可爱的燕子。第二、三自然段写的是由远处看到的燕子各种飞行姿态。最后从远处看到的像音符般的燕子。

二、语言美

《燕子》一文, 作者用优美简练的文字, 鲜艳明快的色彩, 为我们描绘出春天初到时的燕子。文章第二小节结尾写道:“小燕子从南方赶来, 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我们都知道燕子是从南方飞来的, 但作者为什么不用“飞来”而用“赶来”呢?因为“飞”字只刻画了燕子来到北方的一般动作, 而“赶”字是采用拟人的写法, 不仅准确、传神地刻画出燕子飞的神态, 而且对文章起到画龙点睛般的烘托作用。

1.揭示了燕子候鸟的特点, “赶”字有“及时到达”的意思, 具有目的性、时间性。它告诉我们好像燕子事先已被邀请, 是赶着来赴约的, 传神地揭示了燕子是候鸟, 它们的到来是春天来临的象征。

2.突出了燕子的轻快、伶俐。“赶”带有急切的意思, 比“飞”更突出了快捷, 使燕子轻快、灵巧的形象跃然纸上。用“赶”字还增添了春日的生趣。作者用“赶”字将燕子拟人化了, 比“飞”字富有感情色彩。

三、情感美

这篇课文写的是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南方飞来的燕子, 有的正在湖面上飞行, 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 有的飞到了柳枝间, 有的停在了远处的电线上歇息, 燕子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读来就让人心旷神怡, 被春的气息感染。

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 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教学中让学生展开想象, 理解内容和体会表达的情感。

小学作文教学随笔 篇8

关键词 作文教学;习作能力;实践

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更新习作教学的理念,解决作文教学难题,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方法:

一、练笔与积累同步

小学生好奇心很强,求知欲望很旺盛,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在习作教学中,我常常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进行小练笔,如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猜字谜比赛或成语接龙比赛等,让学生学会场面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这些活动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让他们有东西可写,而且很大程度上调动了他们的习作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热情。真正做到心有所思而写,情有所感而发。让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为习作的源泉。另外,写读后感也是一个练笔的好方法。我们班的学生都已养成了每天写读后感的好习惯,他们会每天坚持读一篇文章,可以是一篇童话,也可以是一篇散文,还可以是寓言、古诗、小说、神话……然后写下自己的体会。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两句或者是一段话甚至一篇完整的读后感、一首小诗……但一定是自己心里最最想要表达的东西,言为心生嘛。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积累的习惯,课内的要积累,课外的也要积累,所以我建议我的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厚厚的摘抄本,把课文里的好词好语句抄写下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另外我还建议我的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引导他们把自己喜欢的词句进行分类,比如:写景的,写物的,写人的……摘抄自己喜欢的好词,可以是一个、两个或者三个、四个……摘抄自己喜欢的好句,可以是一句、两句……但是必须们每天坚持。这样到习作的时候学生无论写什么,脑海里就会涌现出无数的词句,大可信手拈来,文思泉涌,何愁写不出好文章呢?

二、修改与互评并行

每一单元的课文都是本单元习作最好的例文,我便打破教学常规,在学习第一篇课文的同时便向学生渗透习作方法。比如在完成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习作时,我便在学习本单元第一课《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同时向学生渗透 “保护生态环境”这类作文的习作技巧,首先要求学生收集关于环境保护的好词好句以及环境被污染、被破坏的资料,然后为本次习作拟一个提纲,根据提纲试着完成本次习作。老师要提醒学生: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结尾要注意画龙点睛。接下来继续学习后面的课文并继续渗透不同的课文不同习作技巧,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和课文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进行反复的修改,之后再让你的同桌或要好的同学帮你再做修改,这时学生的作文卷面已经缭乱了,老师就让学生工整地把原文誊抄在作文本的后面,然后交给老师,这时老师不必急着去读他们的半成品,而是去读读他们的原文,再看看他们所做的修改,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每一个学生的习作潜力都是无穷无尽的,需要我们这些引导者不停地去发现、不停地去发掘,他们一个个都是习作的千里马,而我们就是他们的伯乐。当然,这时候我们作为伯乐就要辛苦一点,拿着这些半成品去和每一个千里马交流,对他们的亮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比如哪个词用得特别棒,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生动优美……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对于不是很满意的地方老师应以商量的语气说:“xx同学,这里我会这样……来写,你呢?你一定会有更好的写法吧?”用鼓励的语气让学生对他的半成品再做加工,最终成为文采飞扬的佳作。但这时也往往会有个别的同学会存在懒惰思想,老师见机定要及时引导:“xx同学,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唐代诗人贾岛在京城长安骑着毛驴做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样子,无意中冲撞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贾岛被带去见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没有怪罪他,还为他出主意说,用“敲”字好,“敲”字更能体现夜的寂静。大诗人写诗都要反复琢磨,反复推敲,更何况我们写作文呢?”孩子都是听话的,他会觉得老师说的确实是道理,于是也很乐意地继续修改作文,有困难的地方问问同学或和老师谈谈。一个单元的课文学习任务完成了,一篇篇佳作也随之诞生。通过长期的训练,我班学生都已养成积累与修改的好习惯。平时的周记或小练笔都会进行认真的反复的修改,然后再拿来给老师品读,希望老师再给改改。积累与修改双管齐下让我班的学生不再厌烦习作,而且还偷偷地喜欢上了它。

在作文批改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采取互批互改的形式。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教训。实践证明,让学生互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综上所述,是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几年来的几点拙见,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老师必须要注重学生练笔的培养和语言的积累,要求学生掌握习作技巧和方法,训练学生修改和互评的能力,把作文教学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随笔 篇9

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应充分地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那么,应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想、做等四个。

看:就是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 听:就是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 想:就是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做:就是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

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作好练习。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我认为教师讲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而且语言要生动有趣,条理分明,方法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构建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的习惯。

要使学生独立思考,首先要选择好思考的材料,创设思考的情境。如教学教材一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中的开放性题目□○□=10,12=□○□时,先让学生独立地解题,然后再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怎样才能把算式都写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一般来说,教师提出问题后,智力水平高的同学能很快举手回答,但为了照顾到中、下程度的学生,应多留一些时间让大家思考,待已有相当多的同学举手后,再根据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有时让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回答,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有什么困难,以促进他们开动脑筋想问题。在提问时,避免仅与个别成绩好的同学对话,而置大多数同学于不顾。要注意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可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或在老师的指导下,让一些性格内向、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出问题的学生,也有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机会。

三、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

数学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教师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记下身边的数学。如在学习了数字之后,我布置了“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学生通过寻找发现了许多有趣的数字,在学习了拼图之后我又布置了“美丽的图案”通过剪拼学生们拼出了各种各样的图案,有金鱼,有小船等等,我将优秀的作品在班级展示,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数学的积极性。

四、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 篇10

一年级(2)班王姚

2013年9月1日,我有幸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怀着激动的心情,我接任了一年级(2)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并担任这66名孩子的班主任。

由于在此之前没有过任何教学经验,并且大学又是专修的化学专业,教一年级的语文对我来说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并且一年级的孩子们天真无邪,每次见到他们那纯真的面庞,我总是会感到心里的压力倍增,因为单纯的孩子们都会以为老师什么都是对的,好的,因此在教学上,容不得老师出任何差错。在这半学期里面,我从如何布置语文作业,如何批改作业,如何备语文课,那种什么都不会的起点开始,一点一滴的积累经验,一次一次的去向老教师请教,虚心向他们学习,如履薄冰,不敢有半点差错,最后总算完成了这半学期的教学任务。回顾这3个多月的教学过程,遇到了太多的问题,当然也有不少的收获。

一年级的孩子们坐不住,有的爱趴着,有的爱翘着凳子,还有的爱依着墙,让他们端端正正的坐5分钟都特别困难,需要不断的提醒,不断矫正。因此,在端正学生的坐姿和写字姿势上我是煞费苦心,用了很多方法,其中有几种还是比较成功的。课堂上,除时常强调正确的坐姿外,在书写时,我先让孩子们背一遍“三个一”,自己做好准备动作,必须等所有同学都做好之后,才能开始写。同事,我让孩子们在铅笔上离手一寸的地方做记号,拿笔时必须看好记号。还有对爱爬着的同学,我让他们在家拿了一个夹子夹在桌子上,让他们的身体和桌子有一定的距离。另外,我还会拿出我自创的“杀手锏”,就是给孩子们拍照,我告诉他们,我要把坐姿最端正的同学拍下来,让校长和全校同学看,坐的不好的也会让他们看,我随时都会给他们抓拍,每到这时,我们班的孩子都赶紧端端正正的做好,这个办法屡试不爽。

在课堂上我发现有很多同学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善于举手发言的同学每次都是来回的几个,也有很多同学站起来后说话声音特别小,比如李聪,张传涛,徐李悦这几个男孩子,让他们起来读生字词时,声音小得不得了,我就动员全体同学与其赛读,比比看谁的响亮,男孩子天生有种争强好胜的性格,在全体同学的带领下,他们的声音一次比一次响亮,最后孩子们都忍不住给他们鼓起掌来。还有余丹丹同学每次声音都小得几乎听不见,我就让全班同学为她鼓掌,只要发现她有一点点进步,我就使劲的夸她,在她身上,我一点都不吝啬自己表扬的语言,她渐渐的开始有了勇气,进步特别快。还有李心语同学,她平时也不怎么爱和同学们交往,在课堂上也不敢发言,我用尽所有办法,都不见起色。中午我不回家,见她也在学校里的自己一个人玩耍,我便把她叫来和她谈心。在和她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她说在班上没有朋友,我知道这个孩子渴望同学的关爱,我便常去关心她,照顾她,有好吃的东西,会把她叫来一起吃,常表扬她,渐渐的她开始开朗起来,变得爱说话了,我才发现她本就是一个爱说爱笑的孩子。终于有一次课堂上,她举起了小手,眼睛充满期待的望着我,我心里无比的高兴。

我还发现,一年级的孩子记东西记的快,忘的也快。如生字词,每次复习时都会忘一半,为此我也伤透了脑筋。我一方面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一方面自己摸索方法。渐渐的我发现解决这个问题还是有章可循的,慢慢的总结出了一些适合我们班孩子的方法。比如,巩固生字词时我会让每个小组出一个代表,进行抢答比赛。5个选手在抢答时,其他学生也在潜意识里去抢答,抢答正确最多的小组获得加星的奖励。这个办法实施起来简单易行,孩子们热情又高。其次,我还会更多的利用游戏来帮助学生识记生字词。如摘苹果,青蛙跳伞,小白兔拔萝卜等等,用PPT课件展示画面,没出现一个字或词,孩子们强读一个,并乐此不疲,记得也深刻。另外,我还会利用课外阅读来扩展课堂里学习的字词的使用环境,每天早读我都会让孩子们读《日有所诵》的儿歌,我把这些儿歌都做成了精美的课件,孩子们很喜欢读,读完一篇后我会再出示诗歌里的字词,让学生认读,并适当加以解释,从而更牢固的巩固了字词。

此外,我们班男孩子多,并且顽皮的不守纪律的孩子多,我之前没少批评过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常把他们叫到办公室进行说服教育,可是收效甚微。后来我突发奇想,这些孩子调皮捣蛋,那我不给他们这个机会不就可以了么?我开始处处给他们找事情做,比如李力航和李年峰这两个孩子好动,闲着没事就爱打架,我就让他们给我抱作业、扫地、负责换碗,没到课间让他们先对好班里的桌子再出去玩,下节课是什么课,就让去任课老师那里问问有没有作业需要抱。我发现这个办法很好,不仅让他没有机会去调皮捣蛋了,而且为班级做了事情,还会让他有自豪感,我甚至还发现这种自豪感竟可以转移到学习上来,李年峰同学渐渐的在学习上也认真了起来,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我还会趁机表扬,不给他们扰乱秩序的机会,课堂上,我会不时的表扬那些爱做小动作或说话的,我会时不时的说:瞧,咱们班上课最爱说话的夏明晨也开始坐的端端正正的了,比昨天进步多了,就在他正准备说话或捣乱时,甚至已经不守纪律时,我也会表扬他,让他心里有愧疚感,马上回过神,坐正认真听,效果非常好。

有些收获,肯定也会有很多困惑和在工作中的不足,我觉得自己在很多地方还是需要改善的,比如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课时的语言,语速,和表情,对学生合理的评价语言等方面,我做的还是不够。希望在这些方面能得到各位领导和同行的帮助。

幼儿歌唱教学随笔 篇11

在几年的儿童歌唱教学中,我发现,新入园孩子绝大多数会出现以上问题,但经过训练,能在较短时间内有很大改观。我想以上种种问题,应该是出自学校课堂教学,出自教学者本身,而责任不在孩子们先天的音乐素质。

我们老师应认识到音乐教学法原则之愉悦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重要性。“愉悦”不仅是快乐,更不等于快感,而是一个广义的美学概念,与美感的意义极为接近。“规范”指向教学目标。我们应明确培养孩子歌唱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样的发声是正确的?演唱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单纯的发声不代表歌唱,我们的教学活动也不仅是一个“唱”字,一唱到底。听录音,老师范唱,学生学唱、齐唱、小组唱。不管演唱效果如何,只要“卖力”就用一个“好”字去评价。这样带给孩子们的是什么?常挂在我们嘴边的音乐的“美”体现在哪里?孩子们如何能体验“美”?素质教育的推行究竟体现在哪里?

歌唱音乐诸要素——节奏、音准、速度、力度的综合体验,是情感的真切表达。歌唱教学也不应忽视其他教学内容,如视唱练耳——节奏、音准、欣赏教学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可以借鉴外国先进教学体系、教学法,如瑞士音乐家达尔克罗兹、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节奏间准训练相结合的歌唱演唱进行训练。需要强调的是应立足于每个孩子,规范并培养他们演唱的节奏与音准。

汉朝的班固曾在《汉书·艺文志》中说:“书曰:诗言志,歌咏言”。《乐记·师乙》中谈到:“言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不足,故嗟叹之……”声乐是音乐与语言的结合,歌是言在情感表达上的延伸、发展。但在教学中老师们往往就连最基本的语言吐字也不去规范,让听者也茫然。对歌曲的内容、思想更是简单地概括为欢乐、悲伤……

歌唱是声音的艺术。不规范孩子们的发声位置,任由他们去进行音量的拼比,几乎让孩子们不知道什么是美的声音,他们为什么而唱。这样的歌唱教学行为值得提倡吗?

如此教学,孩子们看不到美、感受不到美,如何去表现美?更不要说去创造美了。就是有好的音樂素质与好的嗓音,也都可能被彻底毁灭。至于先天较差,原本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得到改观的,就更没有希望了。

老师们,孩子们动听的歌声需要你的保护与培养啊!

(作者单位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城区幼儿园)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 篇12

学生是赋有生命活力、充满智慧源泉的人群,利用学生的学习和社会生活,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从生活入手,寻找生活与音乐的结合点,如速度与走、跑结合,力度与敲门结合等,使音乐问题看得到、摸得着,贴近学生的生活,开发学生创新潜能,给他们探究问题、探询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也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通过器乐合奏、音乐童话剧、音乐小品、歌词改编、旋律创作等多种形式模拟爱劳动、郊游、参加舞会、动物乐园等生活情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体验音乐带来的欢悦感和成就感,学会用美的眼光对待生活、用愉悦的心情感受生活,创设课堂中一幅幅“活生生”的生活画面,把教室变成一个生活大舞台,实现“生活经验音乐化”。

2.以角色扮演体验情境

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要充分表现歌曲内容,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歌曲中的角色不只在音乐教材上,而且是同学自己。这样,学生对教材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加深内心体验。由于运用了表演,不仅使歌曲描绘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而且罩上情感色彩。这种生动的形式使学生特别高兴,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以看到,而且富有戏剧性,学生自然积极性高、印象深刻。以角色扮演体会情境,用得最普遍的是童话、故事中角色的扮演。如带领学生欣赏《龟兔赛跑》一课,那些龟、兔等小动物头饰一戴,教室里马上沸腾起来。学生一个个高兴不已,争相扮演。歌曲中的角色一下子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同学们面前, 孩子们成了热情的演员或观众,全部进入了教材描写的情境之中。

3.利用创编旋律提高识谱能力

创造性能力培养应该贯穿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识谱教学中的各项内容和能力培养,都应该以即兴活动形式给学生机会,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在即兴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敏锐听觉、迅速反应、富有表现力的节奏感,对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对音乐的形象、表现的理解、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相互配合。

以教学生唱《卖汤圆》为例。由于这首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歌特点,因此在学唱新歌之前,我将乐曲中的旋律顺序打乱,以短小动机为单位排列在一起, 先让同学们听每组动机的音高,再根据自己的感觉重新排列成流畅的旋律,并一起弹唱。这样,以听为先导,创编为手段,再让大家听一听、唱一唱教材上的歌曲,这样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创编旋律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可以在学唱新简谱之前创编,也可以在学完新歌之后创编。这样都能让学生在乐趣与成就感之中学习简谱。

4.精选教法 ,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是顺应其成长发展的规律。这并不是说完全根据兴趣和要求决定其学习内容、难度及时间量,而是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时要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音乐教学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平时教学中我时时注意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在备教材的同时,也备学生, 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 让他们演唱、演奏、表演、讨论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学习,有时还让他们自己上台演唱表现、讲解,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5.根据表现加分扣分 ,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 :对学生的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 ,在不同阶段的回顾和对比中,把握其进步与发展,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我把学生按组分配,以小组为单位。 (1)每堂课带音乐课本来的加1分,不带音乐课本的要扣1分;(2)积极参与学习,积极发言的加1分,不认真学歌的、不认真欣赏音乐、乱讲话扰乱纪律的根据情节轻重扣1~2分;(3)乱换座位的扣1分, 在给学生加分扣分时, 我采用随堂评价与累计加分的方式,发现一直认真学习音乐的学生,就及时表扬加分,树立学习榜样,发现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及时善意地提醒,该扣就扣,“一碗水端平”。下课时结合我校开展的学校班级常规管理评分办法评定。由于我赏罚分明、说到做到,一些学生好几节课不带音乐课本、乱讲话、不认真学歌,想蒙混过关,都受到了扣分处罚。自实行加分扣分以来,学生的行为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变,不带音乐课本的学生少了,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少了,乱换座位的学生少了,学生在课堂上变得积极主动,下课后,询问自己得分的学生越来越多,看到这一情况,我非常高兴,说明这一手段对培养学生上音乐课的良好习惯已经奏效。

6.注重学生在 “变声期 ”的嗓音保护

“变声期”是发声器官发育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 , 这个时期发声器官的生理变化特别大,应注意保护。“变声期”的孩子会发觉难以控制自己的发音,音域不稳定,发音不持久,音质粗糙,歌唱起来比较费劲,容易“跑调”。变声期间,男孩子的声带显著增厚加长,喉头突起,胸声增强,失去清脆、纯净的声音,嗓音变得低沉﹑浑浊﹑沙哑,严重时甚至会失音,歌唱中易出怪声。教师应正确引导,经常测试学生的音域变化情况。“变声期”练唱时应控制在学生的现有音域内,不可让学生勉强唱太高或太低的音。教会学生轻声歌唱,告诉他们每次歌唱时间不宜太长,发挥积极保护嗓子的作用,以免学生对歌唱失去信心与兴趣。只有做到“练习保护相结合,练习中有保护,保护中有练习”,让学生顺利渡过变声期,练出一条理想的好嗓子。学生才会对歌唱感兴趣,才会真正喜欢上音乐课。

7.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评价

对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随笔 篇13

这节课是孩子们本学期的第一节数学课,也是在小学阶段的第一堂数学课。一年级的数学课对孩子们有很深远的影响,要让孩子们爱数学,要让孩子们真正喜欢数学课,这几天的课很重要。本课内容十分简单,就是要让孩子们能手口一致地按顺序数数。新课伊始我创造了“学校校园”这个让孩子们感到新鲜好奇的场景来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观察校园中有那些物体,再数一数它们的个数,最后用点子表示个数。

整个课堂进行得比较顺利,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孩子对数数已经非常熟悉,没有用手指点着一个一个数的习惯;在用点子表示物体个数时有个别孩子画的太过于随便,没有形成排列规则、整齐的画图方法。针对这些问题,我着重让孩子们用手指点着数了好几遍,培养孩子认真细致的好品质。对于画图不规则的现象,我也进行了指正,以防今后的作业中出现随意、马虎的现象。

部编一年级语文教学随笔 篇14

金东方小学的张辉玲老师的语文教学,就很没有“章法”。

张辉玲老师教了数学,主动要求改教语文,郑校长竟毫不犹豫拍板决定。不过当年她应聘时,她自身的语文素养倒是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她教的小学四年级学生,一学期背诵100首诗(词、曲),几百条成语,学习200个成语故事,400首儿歌,谚语、歇后语,《增广贤文》全文。还试写日记、诗文。

她一学期仅用两个月时间上完(准确地说是学生读完)教材上的课文,其余时间都在广读精背,最后用一点时间“突击备考”。

她平时从不留书面作业,统一派发的练习题一题都不做,只有背诵和写日记。

上面发的《寒假作业》也不做,作为自由阅读材料,学生假期主攻“小学对课”(即对韵知识、对联知识、对联故事等),做“一字对”、“四字对”、“多字对”的训练。

这样的语文教学一开始就显现出了它的活力和生气,我把它称之为“大阅读”语文教学。我早想为这样的教学说几句话,但心有余悸,因为我们习惯了用考试论成败的僵化的检验尺子来“量化”某种教学方法。上学期期末统考,因出题侧重能力,所以这个班破天荒跃居首位。我这才有了点底气,为这样的教学方法呐喊几声。

张老师的语文教学没有“章法”,是没有应试语文教学的“章法”,其实,多读多写,恰是最有价值的语文教学的正道章法。

走进张老师的课堂去感受语文学习的那种本真的自由和畅快,你便对语文教学的前景充满信心。

下边是我在这个班“推门”听课的见闻,不妨与大家分享:张老师三言两语讲了本节课学习几首宋词的任务后,只听见一片查字词典的淅淅声和抑扬顿挫的诵读声,老师也在投入地自读。使人想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绘的读书场景。我不停地游走于孩子们中间,问了一些对词的理解的问题(自然与古汉语知识无关),没想到他们基本上未被问住。读到最后,我提出一个问题,请就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中“独倚”一词做一个动作。一名孩子走到窗前(他们教室的窗正面对长江),倚窗远眺,做出若有所思状。准确地表现出“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的意境。此时,还需要我们去唠叨地做分析吗?

写这篇短文时,看到了新修改的语文课程标准,我感到,张老师的无“章法”似乎应了新的课标的要求。

我们班有个孩子叫小陈,各科学习成绩都不理想,任课老师为了他的学习成绩费劲了心思,可谓是苦不堪言。在我的语文课上他的话特别的少,看到其他孩子在我的语文课上都有所收获,但他就只能在一旁傻傻的看着,我特别为他着急。有一次我把他叫到我跟前跟他聊了聊。他告诉我,爸爸妈妈都外出打工挣钱了,是他的奶奶在家里带他的。记得有一次放学,我在校门口遇到了他奶奶,满头的白发,满脸的皱纹,皮肤黑黑的,身子很弱小。奶奶就牢牢的牵着孙子的小手,深怕他在拥挤的人群中走丢。他奶奶看到我就跟我说了一句话:“我们家小陈读书读不来的哦。”听到他奶奶这么直白的话语,我唯有微笑以对。我知道,他奶奶根本没有能力去教他读书写字,我知道,他爸爸妈妈为了生计外出打工,根本没有机会教他读书写字。我知道作为他的语文老师,我得尽我所能,多教会他一些知识。在别的孩子读课文的时候,我悄悄地带他巡视了班上每个孩子,看了同学们在认真地读课文,他终于按耐不住,并轻声细语地对我说:“老师,我也要读课文。”听了他的话我非常高兴,兴奋地对他说:“老师期待你的进步。”小陈没认识几个字,根本就没有办法把一篇课文读通顺。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他认字,又特意给他安排了一个小老师给他带读。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明显感觉到小陈真的进步了,一篇简单的课文能够读通顺了。当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得时候,他的脸上洋溢出一种和别人不一样的笑容。

小陈的事情,让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头鱼》。

这是一条很不起眼的小鱼儿,很瘦小孤单。

主人喂食时它总也抢不到,最多只能吃些别的鱼剩下的残渣碎末。平时它常孤零零地在鱼外游荡,似乎谁都可以欺负它。万幸的是,终于有一天主人发现它是如此可怜,打那以后喂食时都先在它身边撒些饵料。不想这一些微不足道的举动,竟改变了小鱼的命运,还创造了一个奇迹。因为聪明的鱼儿们渐渐地发现:只要在小鱼的周边就一定能得到食物。于是一星期以后一个颇为壮观的场面出现了:一条不起眼的小鱼,领着一个偌大的鱼群在水中游来游去。这条小鱼儿竟然成了“头鱼”。从此它再也不会以自卑的神色黯然地徘徊在池边、角落,而是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地做着“领头鱼”,俨然开始统帅起整个鱼群。

主人不是教育学家,他完全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把任何一条鱼都培养成“头鱼”“统帅”。同样道理,如果我们对学生多一些关注,哪怕他是一个“差生”,也很有可能让他走出困境、窘界。能否创造出更大奇迹,在孩子本身,更在于你我的关注。

一个月的培训,一路走来,虽然有些疲惫,但是收获却是满满的,感受也是幸福的。培训的每一天里,都有思想火花的碰撞、冲击,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升华,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提升。在这一个月里,我们总共听了13位专家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稳,或思辨,或宏观,或微观的讲座,心灵一次次地受到熏陶,眼界一次次地得到拓宽,并一次次认识到到自己各方面知识的匮乏。

一、实——工作生活化,学习生活化,生活精神化

一个月来我们听着专家的讲座,虽然杭城的冬季比我们所在的城市温度要低上好几度,但我们的心里是暖暖的。因为从专家们的身上,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他们对于我们学术上的滋养,更重要的是他们自身的人格魅力所带给我们的影响。首先,他们很谦逊,在他们身上我们看不到一点专家的应有的派头,只有当他们站到讲台上的那瞬间,学者的气场才会释放出来;其次,他们的讲座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既有高端前沿的理论,又有深入实践的思考,可以引起我们的共鸣与思考,真正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实践。

二、新——只有不停地奔跑,才能停在原处

现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如潮水涌来,无论我们愿意或不愿意,都将成为其中的一员,差别仅在于“愿意的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命运拖着走。”那么,我想给我们授课的这些专家就是那些领着我们走的人。首先,要有开阔的视野,像摄影、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都是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的;其次,要有独特的视角,郑桂华老师的讲座之所以让我们耳目一新,就是因为她对作文教学所作的全新的诠释,惊叹于她的作文课居然可以这么教,而且背后还有着强大的理论系统的支撑,着实让我佩服至极;第三,要学会思考,做好人生的“四则运算”题,在专业的发展上制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加倍努力,除去一切障碍,减掉一些借口,乘胜追击,从专业发展的羊肠小道,走向发展的汽车大道。

三、专——三英寸宽,一英里深

邓夏秋老师的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一不小学就成了主角。”其实,这些天我们所接触的这些专家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都是在自己的领域里深入研究、深入思考,专注一点,做大做强,这才成就了他们的“专”。在课程设置上,既有专家理论指导又有学员教学实践、还有我们的草根论坛,既有学科理论知识又有现代信息技术,既有课题论文的指导又有名师示范的引领,让我见识到每一位专家在各自领域里所取得的不菲的成就。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努力提高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才能走的更深、更远。

每一次的讲座都是那么朴实却令人回味无穷,老师们对于课堂教学、对于文本解读、对于教育科研那种独特的视角,着实让我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希望自己今后在教学实践中会去深入研究并付诸实践,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告诉自己,奔跑吧,只有不停地奔跑,才能停在原处!

在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我如往常一样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进我的语文课堂。记得那一节课的内容是学习充满理性的课文《蝙蝠和雷达》。初步梳理了课文,我让学生朗读课文。潘奕帆同学高高地举起了手,他朗读的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短短三行46个字的一段话,潘奕帆同学竟然读错了好几处地方,“清朗的夜空”读成了“晴朗的夜空”,“越来越近”的后面加了一个“了”字,“接着传来了隆隆声”又漏了一个“了”字。底下的同学一边不时纠正着他的错误,一边偷偷地笑着。读完后,潘奕帆不好意思地用手摸着后脑勺面红耳赤地望着我。

我完全能理解此时此刻潘奕帆同学的尴尬与窘迫,于是我微笑着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老师发现我们潘奕帆同学读书有三绝。”这时,其他同学都莫名其妙地看着我,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于是我大声地说道:“潘奕帆同学的读书三绝是一绝错字,二绝漏字,三绝添字。一次性就能读出三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听我这么一说,潘奕帆在同学们的笑声中一脸灿烂地坐下了。从此,“三绝”成为我们班同学读书时的口头禅。朗读时只要谁读错了,其他同学就会“一绝、二绝、三绝”地提醒着,朗读的同学也会马上愉快地改正自己的错误。

为什么孩子们能愉快地在他人的建议中马上改正自己的错误呢?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教师幽默语言评价的魅力吧!很多很多时候,我们教师在面对学生错误的时候,可以让自己的批评拐个弯,让批评以幽默的形式呈现出来。

这里我不由地想起这个学期9月11日听卢红花校长上的《循环小数》一课上的两个细节。第一个细节是课堂上当卢校长看到有些同学课桌上立着的名片朝向学生自己时,卢校长笑眯眯地说:“有的同学把名字朝向自己,是生怕自己会忘了自己的名字。”在一片欢笑声中,那些同学急忙把名字朝向了前面。还有一个细节,卢校长让学生用语言表述24。3纯循环小数和0。85454循环小数有什么区别?看到教室里很多学生都没有举手,卢校长就真诚地对学生说:“你们都这么客气,不举手发言。”卢校长刚说完,几个学生就不客气地举手了。再如,记得一次听陈良平校长《射线》一课,陈校长或夸张惊奇的语言描述,或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那条一头会无限延伸的射线也随着陈校长洋洋洒洒的描述似乎在一直延伸延伸再延伸,仿佛真的要穿墙而出。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经说:“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创造。幽默可以创造一个积极的情感“气候”,温暖学生,吸引学生,帮助学生成长,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

小学科学教学思考随笔 篇15

小学三年级以后, 学生们有了《科学》课, 大部分学生都感觉到颇为兴奋, 他们对教材爱不释手, 翻来覆去地翻阅, 这说明, 孩子们求知欲旺盛, 对科学感兴趣。实践也证实, 学生们喜欢参与科学的研究, 喜欢参加探究活动。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的时机, 对学生介绍科学对人类的益处, 培养学生们喜欢发言、积极交流的习惯, 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使之主动探究。科学实验就是在动手的基础上, 让同学们画一画、测一测、摆一摆、比一比、看一看的过程当中, 学生们养成了动脑的习惯。一般而言, 我都是根据教材的内容, 分析实验现象, 观察具体事物, 让学生动手“玩”个痛快, 让他们在尽兴之余学到实用的科学知识。只有学生们有了实际的操作能力, 然后才会产生大量的感想, 最后才会对别人畅所欲言的交流经验。交流不仅仅在科学学习当中有巨大的优势, 就是在与人处事当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它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基本能力。

二、“电化”教学提升学生的乐趣

《科学课》重在启蒙, 教师要想办法启发大家不断的探索, 以激励儿童的好奇心。教材的编辑者更是用心, 在设计教材方面图文并茂、文字优美、解说动人, 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 在整个科学知识学习的过程当中, 快乐始终穿插其间。此时, 教师更需要“推波助澜”, 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面, 给大家更好的展示科学, 利用好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等各种电化教学手段, 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优化了教学环境, 让大家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这样一来, 教师教得省心, 学生学得容易,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学习《物体的热胀冷缩》时, 我给同学们设计了精美的课件, 一个虎头虎脑的小朋友给大家“烧开水”, 他给水壶注水注得满满的, 可是他突然想到“烧时茶壶溢水”, 这个时候, 画面中的小朋友的头上出现了一个硕大的? 是不是应该除去一部分冷水呢? 大家展开了讨论, 很多同学有看到家人烧水的情景, 于是他们坚持说不能注满水, 这样就得出了一个“物体有热胀冷缩性质”的结论, 接着和他们播放一段视频——一群铁路工人在筑路, 他们忙忙碌碌的, 每隔一段要开一道裂缝填进沥青, 这是为什么呢? 还有工人叔叔在架线路的时候, 不是把电线拉得笔直, 而是有一定的松度, 这和我们的学习内容有什么联系呢? 学生的思维随着视频的播放而扩展, 让教材的内容充满了生机, 让严肃的科学和生活有机的在一起。

三、锻炼学生主动观察能力

少年儿童有一颗强烈的好奇心, 他们对喜欢探究, 我们要充分地利用他们的特长, 激发他们的热情, 促使他们主动地去观察, 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时学生们提出的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 如果教师直接回答, 就是去了学生主动探究、观察的机会, 他们对学习科学也会慢慢地失去兴趣,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而达到科学课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让他们注重观察, 养成观察的习惯, 仔细研究观察对象, 符合观察的要求, 明了自己观察的目的。

我在进行有结构材料的探究活动教学时, 总是设计出一套缜密的思路, 让大家认真地观察, 仔细记录观察的过程, 看看有什么发现和问题出现, 这个过程是有一定的引导性和暗示性的, 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习《认识常见的岩石》一课中, 我特意从很远的地方找来几块外形与颜色都各异的石头, 有浅色、中色和暗色, 有的是块状, 有的是斑杂状, 有的是条带状构造; 有的有很多气孔或者流纹构造。我让学生观察并不断地提问题: 这几块岩石你知道他们的“出生地”吗? 它们各有哪些特点? 它们都属于什么种类、都有什么样的用途? 它们的颜色为什么不同? 他们都含有什么不同的矿物质? 用手摸一摸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由于这种亲身的感知, 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能够更好的理解, 提出的问题也更具有明确的现实性和科学性, 课堂上能够解决的问题尽可能在课堂解决, 使课堂教学紧凑而有效, 课堂上不能解决的, 留在课下让学生进行思考, 对学习也是一种拓展。

四、给予学生精神鼓励

学生们不断地成长, 教师看在眼里, 要给予激励性的评价, 让他们有成就感, 以便更好的进步。心理学家证明, 一句恰如其分地赞美, 有时候会起到巨大的力量, 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赞美会一直推动着他们的前进, 使被赞美者对学习始终保有愉悦的情感体验。对于小学生们说, 赞美就尤其重要了,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赞美内容要适合小学生, 既不能过度的赞美引起他们的骄傲, 更不要过低影响他们的积极性, 要恰到好处。比如说, “某某同学学习真认真, 如果你努力的话, 成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是没有问题的! ”“你提出的问题与众不同, 而且非常有价值, 你是经过了认真的思考的, 说明你富有观察的精神, 这非常可贵! ”教师还要注意把学生引向问题深处, 拓宽他们的思维。比如说“你解决问题的速度很快, 说明你非常熟练和有技巧, 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呢?”“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发现, 你一定要把这个问题记下来, 说不定哪一天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和孩子们说话的时候, 脸上带着微笑, 话语柔软亲切, 看他们的眼神充满温馨, 爱抚地抚摸他们的头颅, 让学生们无比激动, 他们会感觉到老师对他们充满了呵护与爱。从实践看, 实行这种激励性评价, 学生心中就会始终涌动一种精神力量, 谁也不会自甘落后。

上一篇:风雨之后见彩虹-2012年油田抗击台风报道下一篇:秋三题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