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报检实务简介(精选5篇)
入境报检实务简介 篇1
1、入境报检时限
(1)、申请货物品质检验和鉴定的,一般应在索赔有效期前不少于20天内报检。
(2)、输入微生物、人体组织、生物制品、血液及其制品或种畜、禽及其精液、胚胎、受精卵的,应当在入境前30天报检;
(3)、输入其他动物的应当在进境前15天报检;
(4)、输入植物、种子、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的,应当在进境前7天报检;
(5)、动植物性包装物、铺垫材料进境时应当及时报检;
(6)、运输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过境的应当在进境时报检。
(7)、入境的集装箱、货物、废旧物品在到达口岸时,必须向检验检疫机构报检并接受检疫,经检疫或实施消毒、除鼠、除虫或其他必要的卫生处理合格的,方准入境。
2、入境报检地点
(1)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的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向报关地检验检疫机构报检。
(2)大宗散装进口货物的鉴重及合同规定凭卸货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的品质、重量检验证书作为计算价格、结算货款的货物,应向口岸或到达检验检疫机构报检;
(3)进口粮食、原糖、化肥、硫磺、矿砂等散装货物,按照 国际贸易惯例,必须在目的口岸承载货物的船舱内或在卸货过程中,按有关规定抽取代表性样品进行检验,应在口岸报检;
(4)进口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分拨调运后,不易按原发货批号抽取代表性样品,应在口岸报检;
(5)在国内转运过程中,容易造成水分挥发、散失或货物易腐易变的,应在口岸报检;
(6)在卸货时,发现货物残损或短少时,必须向卸货口岸或到达站检验检疫机构报检;
(7)需要结合安装调试进行检验的成套设备、机电仪器产品,以及在口岸开箱检验难以恢复包装的货物,可以向收、用货人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报检;
(8)输入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应向进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报检,并由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疫;
(9)进境后需办理转关手续的检疫物,除活动物和来自动植物疫情流行国家或地区的检疫物需由进境口岸检疫外,其他均到指定检验检疫机构报检,并实施检疫。
(10)运输工具,须在口岸报检。
3、入境报检应提供的单证
受理入境货物报检时,要求报检人提供外贸合同、发票、提单、装箱单以及入境货物通知单等单证;实施安全质量许可、卫生检疫注册和强制性认证的应提交有关证明文件复印件,并在报检单上注名文件号。
(1)报检入境货物品质检验的,还应提供国外品质证书或质量保证书、产品使用说明及有关标准和技术资料;凭样成交的,须加附成交样品。
(2)申请残损鉴定的,还应提供理货残损单、铁路商务记录、空运事故记录或海事报告等证明货损情况的有关单证。
(3)申请重(数)量鉴定的还应提供重量明细单,理货清单等。
(4)入境货物经收、用货部门验收或其他单位检验的,应随附有关验收记录、重量明细单或检验结果报告单等。
(5)入境废旧物品,应提供国家环保部门签发的《进口废物批准证书》、企业废物利用风险报告书、经国家质检总局认可的检验机构签发的装运前检验合格证书等。
(6)入境旧机电产品,对列入规定目录的,应提供国家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外经贸部签发并注明为旧品的《配额产品证明》、《机电产品进口证明》、《机电产品进口登记表》、《进
口许可证》;对规定目录外的,应提供各地区、各部门机电办签发的并注明为旧品的《机电产品登记表》。
(7)入境化妆品、预包装食品,需提供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标签审核证书》。
(8)入境的保健食品,应提供卫生主管部门(卫生部)核发的进口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9)入境动植物及其产品,应加附输出国或地区的官方检疫证书、产地证书;须办理进口审批手续的,还必须提供必要的检疫审批单、接种证明等。
(10)美、日、韩等国入境货物的木质包装,使用针叶树木质包装的,需提供该国《植物检疫证书》;使用非针叶树木质包装的,需提供由出口商的;使用非针叶树木质包装声明;;未使用木质包装的,提供由出口商出具的;无木质包装声明。
(11)入境尸体、棺柩、骸骨的报检,报检人应向检验检疫机构提供:
①死亡者护照或海员证及其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②死亡者证明书一份;
③死亡医学证明书一份;
④当地政府出具的有关证明一份。
(12)入境特殊物品的报检。
特殊物品包括微生物、人体组织、器官、血液及其制品、生物制品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指 定的其它须特别审 批的物品。对入境特殊物品的报检,报检人应根据不同货物种类向检验检疫机构提供相应资料、证明或证书。
①微生物:菌、毒株的学名、株名、来源、特性、用途、批号、数量及国家级鉴定书。②人体组织、器官:凡用于人体移植的,须出示有关捐献者的健康状况和无传染病(包括爱滋病检验阴性)的证明。
③血液及其制品:提供用途及实验室检验证书。
④生物制品:应提供该制品的成分、生产工艺、使用说明、批号、有效期及检验证明。
4、入境报检时注意事项
(1)列入《实施质量许可制度的进口商品目录》内的货物,必须取得国家检验检疫部门颁发的质量许可证并加贴;安全标志;方可申请报检。《强制性认证商品目录》内的货物,应取得证书并加贴CCC标志。
(2)下列入境货物需经国家检验检疫机关审批后方可报检:
A、来自疫区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
B、国家禁止进境物的特许审批的检疫物;
C、进境后不在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管辖范围内进行加工、使用、销售的,或者仅由入境口岸动植物检疫机构进行现场检疫和外包装消毒后,再运往目的地口岸检验检疫机构进行进一步检疫监管的动物、动物产品;
D、进境猪的产品等。
(3)已实施装运前检验的入境货物到达口岸后,仍然要按有关规定进行检验,以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的检验结构为最终结果。对经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货物,按规定办理对外索赔。
5、入境货物报检单填制说明(所列项目必须填制完整、准确、清晰。)
(1)、报检单位:指向检验检疫机构申报检验检疫、鉴定业务,并已在检验检疫机构登记注册的单位及代码。报检单位一般应加盖公章。
(2)、报检单位登记号:指报检单位在检验检疫机构的登记号和代理报检单位在检验检疫机构的注册号。
(3)、收货人和发货人:指合同中的买方和卖方。
(3)、货物名称、规格:按合同、国外发票所列填写,如为废旧货物应注明。
(4)、H.S.编码:按海关《商品分类及编码协调制度》中所列货物的编码填制。
(5)、报检数/重量:按申请检验检疫的数/重量,注明计量单位,重量须注明毛重、净重,如木质包装要注明材质及尺寸。
(6)、货物总值:按合同、发票或报关单上所列货物总值填写。
(7)、标记及号码:按合同、国外发票或提(运)单上列明的标记号码填写。
(8)、启运国家(地区):指装载本批货物的运输工具开始出发的国家(地区)。
(9)、启运口岸:指装运本批货物的运输工具的启运口岸名称。
(10)、经停口岸:指本批货物在启运后,到达目的地前中途停靠的口岸名称。
(11)、入境口岸:指装运本批货物的运输工具进境时首次停靠的口岸名称。
(12)、目的港(地):指本批货物预定最后抵达的交货港(地)。
(13)、到货日期:按入境货物到达目的港的实际日期填写。
(14)、卸毕日期:按入境货物卸毕的实际日期填写。
(15)、贸易国别(地区):填入境货物购自国或地区,按合同填写。
(16)提单/运单号:填写所附提单或运单号,有二程提单的,应同时填写。
(17)、索赔有效期:按合同规定的索赔期限填写,应特别注明截止日期。
(18)、许可证/审批号:指须经官方审批方可入境货物的进口安全质量许可证编号或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编号。
(19)、集装箱规格、数量及号码:填写装载本批货物的集装箱规格及分别对应的数量和集装箱号码全称。若集装箱较多,可另加附页。
(20)、货物存放地点:指本批货物的具体存放地点。
(21)、合同订立的特殊条款及其他要求:指贸易合同中双方对本批货物特别约定而订立的质量、卫生等条款和报检单位对本批货物检验检疫的特别要求。
(22)、用途:指本批货物的用途,如种用、食用、奶用、观赏或演艺、伴侣、实验、药用、饲用、其他等。
(23)、随附单据:按实际向检验检疫机构提供的单据,在对应的;上打,未列出的,在空白处填加。
(24)、外商投资财产:根据实际情况,属外商投资财产的在相应的;□;上打。
(25)、报检单其他栏目内容也应如实填制或做出选择。
入境报检实务简介 篇2
报检应提供的单证资料:
1、合同、发票、提单、装箱单等贸易和运输单证。
2、凡实施安全质量许可证、卫生注册、检疫审批的货物,应提供有关证明。
3、报检品质检验还应提供国外品质证书或质保书,产品使用说明书及有关标准和技术资料;凭样成交的,须附成交样品;以品级或公量计价结算的,应同时申请重量鉴定。
4、报检入境废物,还应提供国家环保部门签发的《进口废物批准证书》和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认可的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装运前检验合格证书等。
5、申请残损鉴定的还应提供理货残损单、铁路商务记录、空运事故记录或海事报告等证明货损情况的有关单证。
6、申请重(数)量鉴定的还应提供重量明细单、理货清单等。
7、货物经收、用货部门验收或其他单位检测的,应随附验收报告或检测结果以及重量明细单。
8、入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还应提供输出国或地区官方的检疫证书;需办理进境审批手续的,还应提供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
9、过境动植物及其产品报检时,应持货运提单和输出国或地区官方出具的检疫证书;运输动物出境时,还应提交国家检验检疫局签发的《动物过境许可证》。
10、报检入境运输工具的,还应提供相关检疫证书。
11、入境旅客、交通员工携带的伴侣动物,还应提供入境动物检疫证书及预防接种证明。
12、因科研等特殊需要,输入禁止进境物的,必须提供特许审批证明。
入境报检实务简介 篇3
一、进口普通预包装食品,其进口商/经销商可直接在进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申报,无报检资格的单位可委托持有效《代理报检单位注册登记证书》的代理报检单位报检。
货物首次进境报检时,需提供下列资料:
贸易合同/信用证、发票、装箱清单、缺陷产品召回承诺书、国家质检总局签发的有效《进出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或深圳局签发的《进口食品化妆品标签备案凭证》或标签备案申请资料(3份)[标签审核申请表、中文标签样张、原标签及中文翻译件、原产地证/自由销售证明原件、反映产品特定属性的证明材料、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合格检测报告原件等],必要时报检人还应提供:
1.《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需办理进境检疫审批手续的); 2.输出国家或地区官方的检疫证书(有规定的动植物源性食品);
3.输出国(地区)官方的卫生证明文件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合格检测报告原件; 4.相应的检测报告;(标签上有具体标注值的)
5.输出国(地区)所使用的农兽药、添加剂、熏蒸剂等相关资料和检验报告; 6.输出国品质证书或质量保证书、产品使用说明书及有关标准和技术资料(申请品质证书的);
7.国家质检总局与有关国家(地区)签订协议的,按协议规定出具的证明; 8.检验检疫机构要求的其它单证。
报检后接受检验检疫,合格后获得合格《卫生证书》方可销售使用。申请中文标签备案的,检验检疫合格后获得《深圳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标签备案凭证》。备案详情请登陆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网站查询。中文标签样张需按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10344-2005(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等相关国家标准要求自行制作。有关标签管理请浏览我局网站“食品检验检疫”栏目相关规定。
货物非首次进境报检时,需提供贸易合同/信用证、发票、装箱清单、缺陷产品召回承诺书、国家质检总局签发的有效《进出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绿证)或深圳局签发的《进口食品化妆品标签备案凭证》,必要时向施检部门提供其它需要的文件(同上款)。
二、进口已是定型包装,但不直接交付消费者食/使用的食品[如食品工业原料、使领馆自用食品、展品、样品(不含少量进口试销的食品,须提供详细证明材料)、免税店经营的食品],其进口商/经销商须在货物进境前,到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检处办理中文标签审核豁免手续。进境时在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关报检,报检时需提供已办理获得的中文标签豁免凭证、货物发票、贸易合同/信用证、装箱清单,必要时提供其它需要的文件(同上款)。
三、进口特殊食品,其进口商/经销商须在货物进境前,到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检处办理获得《进出口特殊食品预审证明》。详情请登陆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网站查询。同时办理中文标签审核备案,并获得《深圳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标签备案凭证》。详情请登陆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网站查询。中文标签样张按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13432-2004(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要求制作。货物进境时在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报检,报检时需提供已办理获得的《进出口特殊食品预审证明》、《深圳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标签备案凭证》及已备案的中文标签样张、货物发票、贸易合同/信用证、装箱清单,必要时提供其它需要的资料(同上款)。对使用了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中物质(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油菜种子、油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棉花种子番茄种子、鲜番茄、番茄酱)为配料的食品,还需提供是否有转基因成份的申明。
四、进口食品添加剂,除按普通食品提供相关资料外,还需提供收货人出具的用途申明,进口复配食品添加剂(不包括香基、香精)的,生产企业还应提供复配成分目录表,按添加剂含量递减顺序列出复配成分清单,进口特定用途的食品添加剂,还应提供相关产品入境后使用的目的及其流向说明。
五、由受理报检的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合格后签发《通关单》/《检验检疫联系证明》、《卫生证书》放行。进口商/经销商获得合格的《卫生证书》后方可销售使用该批食品。
入境报检实务简介 篇4
就出口商品而言,一般按我国标准检验。但是,对于出口食品、动物产品以及涉及安全、卫生、环保的商品,除按合同、信用证进行检验外,还要根据进口国有关卫生、检疫等法令进行检验。
(二)动植物检疫依据
1.动植物病虫害名录。主要有我国国家规定的动植物检疫性病虫害名录、国际和地区条约及双边协议中的动植物病虫害名录、外贸合同中制定的动植物检疫性病虫害名录、贸易国动植物检疫性病虫害名录。
2.动植物检疫性病虫害检疫依据。包括动物、植物检疫操作规程、主管部、局发布的单项动植物检疫技术规程、管理办法中的检疫要求。其他还有动植物检疫国际或者地区标准及其通行做法,包括《国际兽医局动物疾病诊断方法和疫苗使用标准手册》、《国际植物保护公约》规定的有关检疫措施和办法、《欧洲检疫性有害生物》规定的检疫措施以及《亚洲和太平洋区域植物保护协定》所列的检疫措施。
3.动植物检疫性病虫害处理依据。它是进出口货物经检疫发现检疫性病虫害或者预防货物中含有动植物检疫性病虫害,在作出相应处理时所遵循的规定和采取的措施。其中动物病虫害处理包括有关除害处理和出入境动物检疫处理的有关规定;植物检疫性病虫害处理的有关规定;运输工具处理按《运载动物、动物产品的运输工具处理标准》和《运载植物、植物产品运输工具的处理标准》的规定进行。
(三)国境卫生检疫依据
1.入出境货物卫生检疫依据。
(1)一般不易携带病媒昆虫、啮齿动物、病原微生物的货物,如矿砂、化肥、钢铁及制品、电子产品等工业原料及制成品。
(2)易于携带病媒昆虫、啮齿动物、病原微生物的货物,包括:废旧物品、纺织品原料、原木及其制品、纸类产品、动物及其制品、食品类、水海产品类、蔬菜瓜果类、饮料类和垃圾及人、畜、禽类粪便等。按照《国境卫生检疫法》第4条的规定对上述货物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检疫和实验室检疫。对其中来自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疫区被污染或污染嫌疑的货物、有碍公共卫生的废旧货物、携带病媒昆虫和医学动物的货物以及腐败变质的货物,进行除鼠灭虫、货物消毒。并进行相应的卫生学评价(经抽样检查不得有致病微生物,病媒昆虫和啮齿动物全部死亡)。
2.入出境集装箱卫生检疫依据。集装箱按用途分为普通箱、冷藏箱、干货箱、圆罐箱和柜架箱。按照《国境卫生检疫法》第4条、第14条和《国际卫生条例》第49条的规定对上述集装箱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检疫和实验室检疫。对符合卫生处理指征的(携带有病媒昆虫和医学动物的集装箱,载有腐败变质货物、食品的集装箱,载有废旧物品、有碍公共卫生物品的集装箱,来自检疫传染病或者监测传染病疫区、并且装有易于隐匿、孳生病媒昆虫、医学动物物品的集装箱,被传染病污染或者有污染嫌疑的集装箱)货物进行除鼠、灭虫和消毒处理,并进行相应的卫生学评价(病媒昆虫、啮齿动物全部死亡,细菌总数每平方厘米不超过8个,并不得检出致病菌)。
3.入出境邮包卫生检疫依据。对于工业品零部件邮包、食品类邮包、生活品类邮包、药品邮包等按照《国境卫生检疫法》第四条的有关规定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检疫和实验室检疫。对符合卫生处理指征的(来自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疫区有污染或者污染嫌疑的邮包、有腐烂变质食品或物品的邮包、有废旧物品有碍公共卫生的邮包、发现携带病媒昆虫的邮包)进行消毒和除虫处理,并进行相应的卫生学评价(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病媒昆虫全部死亡)。
4.入出境行李卫生检疫依据。对入出境行李按照《国境卫生检疫法》第四条的规定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卫生学检查的现场检疫和实验室检疫。对符合卫生处理指征的(来自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疫区有污染或污染嫌疑的行李、内容物有腐败变质食品或物品的行李、内容物有病媒昆虫的行李及有废旧物品有碍公共卫生的行李)进行消毒除虫处理并进行相应的卫生学评价。
5.入出境特种物品卫生检疫依据。特种物品是国家规定不准进口的物品。对于上述物品凡有国家批件的一律放行;凡是没有国家批件予以封存待国家批件补办后放行,补办不来批件的收缴统一处理;凡未经国家批准进口少量上述物品,除外籍人员自用外,一律不准入境;凡有国家批件进口大批量血液制品,可以抽查检验是否有HIV抗体,凡阳性者,一律封存,请示上级主管部门再做处理。
6.货物放射性监测依据。对于来自放射性污染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工具、货物和人员,建筑材料、矿石、化矿产品,废旧物品及其工业垃圾,含放射性物质的仪器、仪表及其器件,交通工具及运输设备,入出境人员携带的物品,可能超过放射性豁免水平的物品等,进行现场放射性监测、采集代表性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对其中受放射性污染的物品进行相应的处理。
入境报检实务简介 篇5
出入境边防检查报检工作管理规定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出入境边防检查报检手续,维护口岸秩序和安全,依据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和《国际航行船舶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口岸检查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办理出入大连港(含新港、旅顺、长海、棉花岛等大连边防检查站所属辖区,下同)的国际航行船舶边防检查相关手续的代理人员、靠泊企业业务员及其他需到大连边防检查站办理边防检查相关手续的人员及其所属单位。
第三条 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本着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警示和督促国际航行船舶代理人员、靠泊企业业务员及其他需到大连边防检查站办理相关边防检查手续的人员及其所属单位,共同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第二章 登记备案
第四条 辖区企业、船舶代理公司及登轮单位等应于开展边防检查报检业务前,主动向大连边防检查站提交以下资料: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本及复印件一份)。
2、《税务登记证》(正本及复印件一份)。
3、《船舶代理经营资格登记证》(正本及复印件一份,代理公司提供)。
4、《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正本及复印件一份);
5、单位简介及以单位名义出具的备案申请书。
6、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相关从业资质证明。
7、本单位员工名单。
第五条 备案申请材料由大连边防检查站审核,对于资料完备、符合要求的辖区企业、船舶代理公司及登轮单位等予以登记备案。
第三章 报检员资格审定
第六条 本章规定适用于各国际航行船舶代理企业的外勤代理业务员及其部门业务主管、辖区企业负责边防报检业务的业务员、相关登轮单位办证员等(以下统称报检员)。
第七条 报检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报检工作。报检员的培训考核工作由大连边防检查站司令部具体负责,由考核小组组织实施。
第八条 报检员培训分为自学与集中授课两种形式,原则上以自学为主,培训材料和考核范围由考核小组统一制定下发。
第九条 报检员资格考核审定每进行两次,考核时间为每年的6月和12月,均不设补考,新增报检员的,需参加6月或12月的培训考核。合格者,由大连边防检查站核发《报检证》(一年有效);未通过考核的,不予发放《报检证》。持《报检证》的报检员可以申领本长期有效《登轮许可证》。
第四章 报检员监督和管理
第十条 报检员办理国际航行船舶边防检查相关业务时,应持《报检证》并主动向边防检查人员出示。未持《报检证》人员不得从事出入境船舶边防检查相关业务。
第十一条 大连边防检查站定期审核报检员资格,对报检员实施量化管理。
第十二条 需换发《报检证》的,持证人应当提前1个月向大连边防检查站提交审核申请书。大连边防检查站结合日常量化工作记录对报检员进行资格审核。
第十三条 报检员报检资格经大连边防检查站审核合格的,予以发放下一《报检证》;未经审核或经审核不合格的,应当参加大连边防检查站组织的报检业务培训,经考试合格后,再予以发放。
第十四条 报检员对所代理船舶及人员的边防检查报检业务负全责,接受大连边防检查站的指导和监督,并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和边防检查相关政策规定。
(二)严格按照规定提供真实的数据和完整、有效的单证,准确、清晰地填写报检单。
(三)协助边防检查人员对船舶实施边防检查。
(四)参加由大连边防检查站举办的边防检查报检业务培 训。
(五)承担其他与边防检查报检业务有关的工作。第十五条 报检员在边防检查报检工作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1、向边检机关提供的报检单证不完整或项目不全、字迹模糊不清或难以准确辨认、单证格式不规范、提供材料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2、无正当理由,不协助边检人员实施边防检查或处理与其有关的边防检查事务。
3、无正当理由,未能及时申报、办理入境(港)边防检查手续或提交有关单证。
4、谎报、隐瞒情况或因过失导致申报不符,造成不良影响。
5、利用报检员资格私自为非本人所属单位及人员代办各类边检手续的。
6、其他严重违反出入境边防检查法律、法规及大连边防检查站有关规定的行为。
第十六条 报检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暂停报检资格6个月,同时责令其所在单位进行内部整改。
(一)不履行本规定第十五条规定,情节严重的。
(二)1年内出现5次以上报检差错行为的。
(三)转借或者涂改《报检证》的。
第十七条 内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船舶代理公司、辖区企业及其他登轮单位等,经大连边防检查站审核,可评定为 “诚信单位”。
1、了解并自觉遵守国家出入境法律、法规和边检机关有关规定。
2、自我管理规范严格,无任何不良行为记录,信誉好,配合大连边防检查站开展工作有较大成绩。
3、所属报检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登轮能主动接受边检执勤人员检查,并协助边检执勤人员处理有关事务。
第十八条 被评定为“诚信单位”的单位,在评定后一年内享受以下便利:
1、大连边防检查站积极支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对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帮助。
2、申办各类证件时,边检站给予优先办理。
3、报检员申请换发《报检证》时,免予考核。
4、大连边防检查站可为企业提供其他便利措施。
第五章 附则
【入境报检实务简介】推荐阅读:
入境货物报检流程设计07-04
报检指南: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员注册01-28
报检实务01-15
报检实务复习05-22
报关与报检实务01-31
报关报检实务实验报告07-29
报检业务06-27
报检复习笔记12-15
报检总结包装07-16
2022报检解析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