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编办领导年度述职报告

2024-07-03

市编办领导年度述职报告(通用10篇)

市编办领导年度述职报告 篇1

关于****人才工作情况的报告

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年,在市*和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人才强市战略,积极配合**、**部门全面推进我市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为人才工作提供组织机构保障

作为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我办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始终把人才工作列入机构编制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一是建立健全了人才工作机构。先后在**部门设立了********科和********科,加强了对全市人才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统一管理,为推进全市人才工作构筑了良好的平台,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二是按照全市人才工作要点,结合机构编制工作实际,年初,及时召开人才工作专题会议,层层落实人才工作责任,并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全办干部年底考核的重要依据,切实把人才工作目标任务落到了实处。三是加强沟通协调,凡涉及全市人才工作大局的问题,都积极与**、**部门沟通,向市*、市**分管领导汇报,认真听取各***意见,只要是有利于人才工作的开展,都尽量在机构编制上给予大力支持,确保人才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创新思路,为人才工作提供机构编制支持

今年以来,我们从市委人才工作重心和大局出发,针对部分

-1-行业和部门人员编制紧缺实际,特别是一些行业事业单位专门技术人才急需的问题,深入进行调研摸底,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积极为人才工作提供机构编制支持。

一是抓整合,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今年,我们抓住文化体制改革的契机,先后整合市******馆等**个事业单位,组建了新的市*******馆;合并*******院、*******院,组建了新的*****院;撤销******厂、市*****公司事业建制,转为企业;整合市*****团、市****团、市****团、****院,组建了*****公司。通过整合,使一批原本沉淀的人才资源得以激活,向那些社会效益好、能够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转移,促进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是强管理,为引进人才提供编制支持。今年以来,我们认真实施机构编制“一支笔”审批、《控编通知**》、编制实名制管理等制度,严格机构编制管理。特别是在对*****家事业单位全面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从强化事业单位管理入手,对职能弱化、任务萎缩,社会效益不明显的事业单位,冻结编制,人员实行只出不进。并通过合、并、减、转等办法,精简机构,核销编制,为引进人才提供编制支持。先后共核销事业编制****名,为行业事业单位引进和留住紧缺人才、高技能人才在解决编制上留有余地。

三是重民生,为引进人才搭建平台。我们在控制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总量的前提下,加快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事业发展,对已建成的*个县******院分设了农村******服务机构;突出民生服务,设立了市*******支队,加强了对人民群众消费环节**品、**、**、**、**、**的监管;完善*****体系,设立了市*****院,促进了

-2-*****事业的发展。同时,对教育安全、政务公开、环境保护等需要强化的职能,则在机构编制上给予加强。通过努力,不仅改善了民生,也为引进和留住人才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三、加强培训,提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素质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是我市党政人才的重要储备力量,也是社会各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我们切实加强事业单位法人培训,专门邀请**编办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熟悉编制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同志,就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管理等课题先后举办专题培训班**期,培训***级事业单位法人***人、县级****人,提高了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法律法规意识。同时,我们及时组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业务骨干,积极参加了******局在**、**举办的**登记管理****培训班。通过培训,进一步开拓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视野,明确了事业单位发展方向,提高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总之,一年来,在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进人才工作方面,我们做了一定的工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是:一是受编制总量的限制,在解决引进人才的编制问题上工作力度还不够大;二是在编制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单位紧缺人才的实际需要,在编制调剂上还没有得力的措施;三是对人才工作在机构编制管理方面得创新不够,等等。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加大人才工作推进力度,努力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是继续加大工作调研力度,针对人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3-积极配合组织、人社部门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办法,为市委决策提供参考。

二是结合机构编制工作特点,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职能配置等方面大力支持人才工作。

三是结合编制实名制的实施,配合组织、人社部门积极做好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才资源的统计、规划工作。

四是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继续调整优化事业单位资源,促进事业单位人才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合理流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事业单位各类人才的作用。

五是加大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培训工作力度,定期举办相关业务知识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二〇**年**月**日

市编办领导年度述职报告 篇2

xxxx年是新十年扶贫及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关键年。我办按照全市经济工作和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对今年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认真谋划,加大开放意识,抓住机遇,打好今后十年扶贫工作基础,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按照国家xxxx元扶贫新标准,摸清全市贫困人口底数为xxx.xx万人;二是我市纳入国家重点扶持的连片特困地区;三是全市有xxx个贫困村纳入到省十二五规划;四是扶贫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年内落实各类扶贫投入x.xx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xxxxx.x万元,以工代赈资金xxxx万元,融通金融贷款x.x亿元,行业部门投入x.x亿元;五是年内稳定解决了x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现就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面总结经验,认真谋划十二五扶贫工作

我市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xxxx—xxxx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创新思路,不断完善机制,大力整合资源,扶贫投入逐年增加,全市累计落实各类扶贫投入xx.xx亿元。谋划出了以龙头带动、农户结组互助经营发展的x产业扶贫新思路,实现了扶贫增收产业区域化布局、集团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市场化运作。建成了食用菌、肉鸡、奶牛、时差菜、板栗、养猪x大扶贫产业集群片区,培育、认定了华都肉鸡、x润隆等xx家市级以上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被扶持的贫困村,村村都有了x-x项使农民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产业扶贫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依托;走出了一条以提高农村贫困劳动力技能实现稳定就业增收脱贫的扶贫新模式,全市有xx多万贫困家庭的劳动力接受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技推广,科技对农业生产增收的贡献率超过了xx%,有x.x万贫困劳动力通过技能培训输送到城市的二、三产业,实现稳定就业,农民工资性收入超过总体收入的xx%以上,形成了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开创了民营企业爱心扶贫事业活动,将民营企业纳入到帮扶体系中来,使他们有组织、有计划地定点帮扶贫困村,拓宽了帮扶领域局;建立了以政府主导,集中行业部门人力、物力、财力向贫困村倾斜、扶助的整合机制。扶持贫困村改善基础设施,发展公益事业,形成了全社会关心参与扶贫的大扶贫格局。十年来,全市有xx.xx万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

在认真总结前一轮扶贫工作的基础上,对今后十年及十二五期间的扶贫工作进行了认真谋划。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xxxx—xxxx年)》,一是在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上进行创新,以实现扶贫开发新的突破;二是明确目标,实施工程式扶贫,全面启动农户脱困增收、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人居环境美化、生态保护利用、农民素质增强、社会保障完善、综合改革配套八大扶贫工程,十二五期间稳定解决xx%以上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完成xxx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任务。三是完善举措,提高扶贫成效。

二、积极赢得上级政策支持,加快贫困地区发展

在国家和省新一轮扶贫政策调整之际,认真做好贫困摸底工作,积极向国家、省汇报我市的贫困状况,争取纳入新一轮扶贫政策的扶持范围。按照中央提出的xxxx元新扶贫标准,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通过调查摸底,全市xxxx年底有人均纯收入低于xxxx元的贫困人口xxx.xx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xx.xx%,占全省贫困人口的xx.xx%,比我省贫困人口比例高出近xx个百分点,其中低保对象xx.xx万人,五保对象x.x万人。全市xxx个乡镇均有农民人均纯收入xxxx元以下人口分布,其中贫困人口比例占xx%以上乡镇有xxx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xx.xx%,贫困人口比例占xx%以上村xxxx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xx.xx%,扶贫工作任务依旧十分艰巨。通过多方努力,我市的贫困问题得到了国家和省的重视和政策倾斜。一是我市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连片特困地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xxxx—xxxx年)》明确将我市x县、xx县、xx县、xx县、xx县列入xx连片特困地区扶持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全国xx个重点贫困片区之一。二是xx县被确定为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三是xx县、xx县、xx县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省将综合制定扶持政策,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带动这三个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四是全市有xxx个村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全市十二五期间启动扶贫开发重点村数量达到xxx个,其中有xxx个村为国家十二五整村推进规划重点村。

三、扶持发展增收项目,推进扶贫产业大片区建设

发挥我市独特的区位、气候、资源等优势,通过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和科技培训力度,扶持壮大扶贫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项目片区内的广大贫困群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转变农民收入增长方式,实现了一户一个明白人,一户一个好项目的发展目标。一是实施细胞工程,工作到村,扶贫到户。今年,财政扶贫资金用于扶持到户项目资金达到了总额的xx%以上,直接扶持细胞工程示范户xxxx户,x个重点县都完成了每县xxxx多户的目标任务。针对这些贫困户大多分布在xx区、xx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低的现状,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谋划增收项目,依托产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⑴发挥自然优势选好产业。xx、xx、xx、xx县地处坝上及xx地区,大力发展裸地蔬菜的同时,发展日光温室蔬菜。⑵依托龙头壮大产业。xx、xx、xx、xx、x县依托xx加工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生猪、奶牛、肉牛、肉鸡等设施养殖产业。⑶引进技术拓展新产业。xx、xx、x县引进食用菌栽培技术,发展食用菌产业。以扶贫村为基本单元,种植业扶持发展园区,养殖业扶持发展小区,集中连片发展群众认可并且符合当地实际的优势种养产业,形成有规模、有特色、有龙头带动的食用菌、设施蔬菜、板栗、肉奶牛、肉鸡、生猪六大产业集群片区。二是开展百企亿元扶贫信贷担保活动,扩大到户扶贫投入。按照省办开展百企亿元活动要求,每个扶贫县都选择两家以上扶贫龙头企业为发展产业的贫困户进行小额信贷担保,每县担保总额在xxx万元以上。全市七个扶贫县共有xx家企业参与该项活动,为本县贫困户每户担保信贷资金x万元以下,最多不超过x万元。担保资金扶持的产业项目主要有肉鸡、生猪、玉米制种、蔬菜种植、食用菌等。拟担保贷款覆盖xxx个村,xxxx户贫困户,计划担保贷款额度xxxx万元。三是争取到户贷款贴息资金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根据省扶贫办关于扶贫到户贷款管理工作精神,扶贫贴息资金在保证启动扶贫村群众贷款需求的基础上,可覆盖到未启动扶贫开发工作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据统计,今年全市发放到户贷款xxxx万元,安排扶贫贴息资金xxx万元,支持xxx个贫困村,xxxx户贫困户发展增收项目。四做好企业贴息、入库及申报工作,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今年,市级认定了xx个xxx—xxx万元项目贷款贴息项目,拟贷款总额x.xxx亿元;上报到省,需省级审核、认定的项目xx个,拟贷款总额x.xxx亿元。这些项目已经全部被纳入到省项目库。在争取贷款贴息项目的同时,积极做好农业产业化项目贴息和补助企业的申报工作。全市x个扶贫县共申报xx家企业,申请资金xxxx万元。其中有一家企业申请贷款贴息项目,申请支持资金xx万元;申请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补助项目企业xx家,申报资金xxxx万元。五是御道口乡扶贫项目稳步推进。按照《省长办公会议纪要》和市帮扶xx县xx村协调会议精神,对xx乡扶贫项目进行了整体规划,开展了互助资金、马铃薯、奶牛、设施蔬菜、贴息等五个项目。项目总投资xxx万元,其中省级支持xxx万元,群众自筹xxx万元。目前完成投资总额xxx万元,省级支持资金完成xxx万元,群众自筹资金完成xxx万元,分别占项目总投资的xx.x%,xx.x%和xx.x%。

四、提高竞争力,省内竞标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按照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总体要求,抓住国家不断增加扶贫投入,加大对贫困地区支持力度的历史机遇,紧贴国家扶贫投入渠道,做好项目谋划、包装、争取力度,年内争取计划外扶贫投入xxxx万元,新阶段的开放扶贫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一是争取xx县被省扶贫办确定为全省五个xx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县之一。xx县也是全国十五个试点县之一,争取雨露计划培训资金xxx万元。二是争取了总投资xxxx万元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xx推进项目。x月,在省财政厅、扶贫办联合组织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xx整村推进项目竞选工作中,xx县在全省七个竞选县中以总分第一的好成绩,获得我省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xx整村推进项目三个试点县之一的殊荣。项目覆盖xx县xx个贫困村,每个村xxx万元。三是争取到xxx万元的连片开发项目在我市xx县实施。今年xx月,组织宽xx县到省竞争xxxx年省级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县项目,争取财政扶贫资金xxx万元。四是争取以奖代补资金xxx万元。x月,xx县被省评为xxxx年度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争取以奖代补财政扶贫资金xxx万元。五是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在xx县、xx县开办农户自立服务社。这是xx县、x县之后又连续有两县开办农户自力服务社。中国扶贫基金会为每县投入资金xxxx万元,省扶贫办为每县配套资金xxx万元。六是争取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和国家进出口银行将我市xx县作为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联系点。我办继续依托中国扶贫发展中心x办事处这一项目争取平台,争取了发展中心与国家进出口银行与xx县结组共建活动。x月份,在我市xx县举行了xx仪式,xx公司作为该项活动具体联系的扶贫龙头企业,xx县xx乡xx村为具体联系的贫困村。目前,发展中心和进出口银行正在编制总投资x亿元的金融合作项目规划,通过给予资金支持,重点打造以发展奶业文化为重点的旅游观光产业带,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市的奶业建设,带动贫困户通过发展奶牛产业脱贫致富。

五、提升素质,就业促进,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高

以促进就业与提高创业能力为核心,以初中、高中毕业后未入学的两后生为重点对象,围绕促进劳动力稳定转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围绕产业化扶贫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一是依托技能培训,发展劳务经济。通过对贫困家庭适龄扶贫对象特别是新成长劳动力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条件,拓宽他们的创业机会,使其通过工资性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第一把握好培训源头。选准培训对象,明确培训补贴范围,将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切实补贴到农村贫困家庭适龄劳动力身上;第二强化培训基地规范化建设。按照国家和省对培训工作的总体要求,对培训基地进行全面检查考核,择优汰劣,将扶贫办xx学校、xx中专等xx所管理规范、培训质量高、就业效果好的职业学校重新认定为扶贫培训示范基地;第三把握好就业出口。要求各培训基地坚持按照市场用工需求开设培训专业,采取订单、定向、委托等方式使参训学员劳动力明确就业方向,使用工企业与培训基地对接,按期将参训学员输送到订单企业,提高就业率、确保就业待遇,年内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xxxx人。第四积极做好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工作。xx县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了试点方案,以乡镇为单位摸清底数,全县两项制度衔接建档立卡贫困户中,xxxx-xxxx年正在中高等职业院校学习及参加一年以上技能培训的贫困学员xxxx人,这些学员每人每年补贴xxxx元。二是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对纳入省十二五扶贫规划的xxx个村围绕规划发展的扶贫产业项目,开展有针对性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使贫困户实现一户一个明白人,一户一个好项目的发展目标。多层次组织县、乡(镇)、龙头企业的科技人员、种养业大户与贫困村建立联系,为扶贫产业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全市年度培训x.x万人次以上。三是强化扶贫干部培训。围绕国家新出台的新十年纲要,市里统一安排以县为单位对扶贫干部、扶贫村干部等进行了全面、系统培训,学习领会新的扶贫政策,做到懂政策,明任务,为全面落实好我市新十年的扶贫工作做好前期工作。

六、广泛动员,凝聚力量,着力构建全员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摸清有帮扶能力的单位底数,做好组织动员工作,争取外埠部门单位来我市重点帮扶。最大限度的增加帮扶力量,周密安排好新一轮社会扶贫工作。一是积极争取中省直部门和省内经济发达地区来我市开展帮扶工作。积极与原中省直帮扶单位沟通联系,争取这些部门继续留在我市扶贫定点帮扶,同时积极组织引导扶贫县及行业对口部门做好国家、省有实力的部门到我市定点扶贫工作。二是谋划调整新一轮市县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对口帮扶工作。按照连片开发、整村推进的要求,我们统筹考虑,兼顾重点,对贫困村的市县直帮扶力量进行了科学规划,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通过上项目、授技术、带信息、连市场等方式,结对帮扶贫困村发展脱贫产业、增加收入。三是深挖帮扶资源,拓宽帮扶领域。通过摸查、走访,对市内二级以上资质房地产开发公司和部分市属企业、市内五十强企业参与扶贫开发事业,动员农业产业化企业、扶贫龙头企业在扶贫开发中如何更大地发挥帮扶作用等做了大量工作。同时,继续拓宽帮扶领域,组织、引导民营企业、民间组织、行业协会等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扶贫开发事业,进一步完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有机结合的大扶贫格局。目前初步在全市选定了xxx个帮扶单位,对十二五扶持的贫困村实现全覆盖。

七、创新扶贫模式,切实解决贫困农户贷款难的瓶颈制约

今年以来,我市继续稳步推进扶贫互助社试点工作,同时积极争取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支持,引进农户自立服务社项目,搭建了贫困农户发展脱贫产业项目的融资平台,为贫困农户实现增收脱贫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一是加强互助资金管理,建立资金使用长效机制。按照省扶贫办互助资金规范提升年活动的安排,我们抓整改、保规范、促提升,确保互助资金健康有序发展。通过多方协调,扶贫互助社的注册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围场、丰宁、滦平、隆化已经全部完成了注册。目前,我市扶贫互助社已发展到xxx个,其中国家试点村xx个,省级试点村xxx个。互助资金总额xxxx万元,其中注入财政扶贫资金xxxx万元,村民入社资金xxx万元。累计发放借款xxxx万元,扶持贫困户xxxx户。按照省扶贫办在新启动的贫困村开展省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通过竞争在七个扶贫县选定了xx个贫困村作为备选村上报省办。我市的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在今年x月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互助资金交叉检查工作中,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评价。二是引进农户自立服务社,搭建惠民移动银行。今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又在xx县、xx县设立了农户自立服务社,面向农村贫困妇女开展上门小额信贷服务。截至目前,xx县、x县、xx县、xx县农户自立服务社资金规模已达到xxxx万元,累计发放贷款x.xx亿元,项目已覆盖xxx个行政村,累计扶持xxxxx个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项目,实现贫困户年均增收xxxx元,到期贷款回收率达到xxx%。

八、强化扶贫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市编办“慈善一日捐”活动总结 篇3

市“慈善一日捐”活动领导小组:

根据池捐[2012]2号通知要求,现将市编办2012年“慈善一日捐”活动总结如下:

一、高起点规划,切实提高责任感

慈善活动是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乐善好施”传统美德的直接体现,也是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有效途径。市编办高度重视这次活动,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迅速召开干部职工全体会议传达文件精神,并就“慈善一日捐”的目标任务和活动方案全面进行安排部署,通过学习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切实增强了干部职工参与慈善捐赠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高标准落实,切实增强实效性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市编办高度重视,按照活动方案认真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一是领导干部带头捐赠作表率,示范带动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捐赠;二是尽力提高捐赠标准,以超过相关文件中要求的“一日经费、一日收入”的标准开展

捐赠,捐赠金额共计1500元。尽己所能帮助了困难群众,确保了爱心落到实处。

三、高质量宣传,切实营造好氛围

为扩大“慈善一日捐”活动的影响力,市编办充分利用池州市机构编制网等媒体载体及时发布信息,广泛宣传慈善活动的意义、内容和活动进展情况。从而营造积极的舆论,引导大家参与慈善活动,在全社会有效形成关注慈善事业的良好氛围。

四、下一步计划和打算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在为困难群众做实事的同时也认识到保障民生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今后,我们将力争做到慈善工作机制常态化、形式多样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支持慈善事业,多为困难群众办实事、献爱心、送温暖。

市编办领导年度述职报告 篇4

市双拥办:

根据池拥字[2012]10号文件要求,在“双拥宣传月”活动期间,我办严格按照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精心策划和组织实施了各类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实效。现将我办“双拥宣传月”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切实加强活动领导

我办高度重视“双拥宣传月”活动的开展,将“双拥宣传月”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活动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全办上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双拥工作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确保双拥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二、努力加大宣传力度

按照市编办理论学习计划的安排,在8月份召开职工学习会集中学习国家安全形势与国防现代化知识,双拥工作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利用“八•一”建军节等纪念日,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国防意识和拥军意识。通过池州市机构编制网等载体开辟专栏,广泛宣传双拥创建和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营造浓厚 1的活动氛围。

三、组织开展走访慰问

7月27日,市编办主任汪茂耀率编办全体干部职工到市武警支队进行走访慰问,双方进行了亲切会谈。下一步,我办将以开展双拥活动为契机,建立起与部队联系的长效机制,促进军民共建活动经常化,共同推动军地精神文明建设。

四、认真做好机构编制拥军工作

我办作为机构编制主管部门,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尽力做好双拥工作,加大双拥、优抚、安置政策法规的宣传工作,全力配合市军转安置部门做好我市军转干部安置工作,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双拥工作的发展,依据政策法规,切实为军转干部和随军家属的安置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主动与部队加强互动联系,发挥各自优势,采取切实措施,实实在在地为军人及军属解决问题,切实把双拥工作效能增强、放大。

市编办领导年度述职报告 篇5

简 报

第21期

市人事局(编办)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9年4月18日

市人事考试中心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市人事考试中心按照市人事局(编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安排,切实做到两手抓,即一手抓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一手抓人事考试工作任务又好又快的完成,努力形成在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整体推进的同时,又以工作所取得的实绩来检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效,确保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该中心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找准开展活动与当前工作的结合点,并注重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求实效。

一是在转变工作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上下功夫、求实效。如在三月底实施的有近千人参考的职称外语考试中,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服务考生和改善考试环境,多措并举保障考试公平公正、安全和谐进行。同时,进一步拓宽社会化考试服务领域和服务规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用人单位服务,仅在三月份就承担省内外6家企、事业单位招贤纳才任务。近期又计划利用考试培训设施,免费为贵池区秋浦办事处社区与村干部培训计算机应用知识。

二是在加强基础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推进机制创新上下功夫、求实效。三月中旬,池州人事考试网正式开通启用,改变以前将考试信息挂靠人事编制网的现状,实现了通过人事考试的独立门户网站进行考试信息发布、报名资格审查和成绩查询等多项服务功能。同时,进一步加大硬件投入,购置手机屏蔽仪,通讯信号探测器,身份证验证仪等先进电子设备,有效遏止和防范高科技手段作弊的发生,使考试过程更为公平、公正。此外,针对人事考试面临的突出问题,着手深入调查研究,细化考试工作标准,创新考试管理模式,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人事考试工作的科学水平。

目前,市人事考试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正将科学发展理念转化为强大的工作力量,把学习实践活动贯穿于工作全过程,边学、边查、边改、边干、务求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发:各科室、直属事业单位。

报:市政府方西屏市长、张夏林常务副市长,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学习实践活动第二指导检查组

编办学习领导讲话精神工作汇报 篇6

为贯彻落实地、市领导重要讲话精神,**市编办组织全体干部认真学习讨论了两位领导的讲话,大家普遍认为两位领导的讲话高屋建瓴,切中了**地市经济发展的要害。**要实现大发展,必须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凭借自己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两位领导的讲话令人鼓舞、令人振奋,使我们看到了**的希望,“沉舟侧叶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未来的**必将成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东疆第一块热土,“十里桃花万杨柳,中原无此好风光”的**必将建成强而精、富而美的新疆第一城!

重任在肩,时不我待,我们编制部门今后要以饱满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迅速投身到**今后发展方向和前途的这场经济变革大潮中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我们要以此为契机,以勤勉尽责、真抓实干,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为**市的经济建设服好务为着力点,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继续认真学习山东经验,贯彻落实自治区、地区新型工业化会议精神。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发展”的大讨论,树立服务“经济发展”的观念,彻底根除老的、旧的、停滞不前的落后观念。本着服务市委、市政府的思想和相关部门共同协作,为**地委提出的“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南园北牧、增收富民”的发展战略,做好服务工作。

二、不断探索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逐步建立管标准、管总量,有增有减的动态管理机制,科学合理地调整机构,运用弹性调控手段落实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用好用活现有编制,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加大对违反机构编制管理制度的督察力度,建立机构编制管理失责追究制,实行机构编制重大情况变更公示制,接受社会监督。

三、抓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公益目标明确、投入机构合理、监督制度完善、治理结构规范、微观运行高效”的要求。学习借鉴地区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试点单位的.经验,深入开展对各类事业单位的调查研究,提出符合我市实际的事业单位改革方案,积极稳妥地抓好事业单位的改革试点和推进工作。

四、切实搞好机构编制部门的自身建设。加强机构编制工作法规制度及业务学习,开展网络办公大练兵,坚持以能力建设和素质提升为切入点,努力打造“学习调研型部门、谋事实干型干部”,强化干部培训,开展轮岗锻炼和跟班学习活动,全面提高编制干部的综合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正、工作好的机构编制队伍。[本文自本网网-www.wmxz.cn]

五、进一步做好信息调研工作。通过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机构编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准确及时反映机构编制工作动态,总结经验反思失误,撰写有深度、有新意的调研报告,发挥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

六、进一步做好机构编制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积极协同人事、财政部门对人员、编制、工资统计实行三家汇审,切实做好审核机构编制、审核人员结构、审核统发工资人员信息、年报统计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等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机构编制档案库。进一步做好机构编制统计和数据分析工作,强化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开发统计成果。推进我市机构编制系统信息网络化建设,逐步提高机关信息服务和办公自动化应用水平。

市领导调研报告 篇7

成立以来,为做好迁安地方金融服务工作,我行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农户及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政策,科学结合迁安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摒弃趋大避小的错误金融价值观,充分发挥本土银行对三农发展的主导作用,深入农村、深入中小企业,利用村镇银行审批链条短、经营方式灵活的金融服务优势,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产业发展定位,科学把握信贷投放结构和节奏,稳步提升小微企业贷款满足率、覆盖率和服务满意率。调查走访期间,我行制定“走进工业园区,银行与企业手拉手”计划,逐步完善对工业园区的信贷支持网络覆盖,促进了我行中小企业客户资源线性增长。于此同时,我行及时加强与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交流合作,确保每一笔担保资金落实到位,有效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担保难问题。

关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我行主要提出以下几点想法和建议:

1、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贴近市场、贴近社区、贴近农户及中小企业,发挥好专营机构的

1引擎作用和示范效应;

2、深化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关于农户和中小企业的授信管理体系、定价体系、激励问责体系等,切实增强涉农、涉小金融服务的制度保障;

3、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加强对新型融资模式、服务手段、信贷产品及抵(质)押方式的研发和推广,努力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4、搭建交流共享平台,拓宽金融服务宣传渠道,切实提高县域企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认知和双向对接成功率。

地方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村镇银行作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更是支持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的金融力量。近年来,在地方政府及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银监会积极推动各类地方金融机构体制改革持续深入、发展质量持续改善、服务水平和能力持续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为支持地方经济和“三农”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地方金融还存在不少问题,不同程度影响和制约着服务地方经济作用的发挥。下面,我主要就发挥村镇银行金融作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讲几点想法。

一、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牢固树立社区服务责任意识。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中介和枢纽,其社会责任的履行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村镇银行根植地方,更应该贴近市场、贴近社区、贴近农户及中小企业,发挥好专营机构的引擎作用和示范效应。牢固树立社区服务责任意识,不仅是社会公众的共同期望,更是我行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品牌价值、统筹城乡发展、有效支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客观要求。,,,二、立足迁安,准确把握涉农、涉小的金融服务市场定位。村镇银行的发展,客观上优化了地方金融组织体系,满足了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三农”对银行服务多层次、多方面的融资需求。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作用就是按照社区发展要求提供金融服务,发挥拾遗补缺优势。地方金融机构应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找准目标客户群,突出发展重点,坚定不移地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城乡中小企业和城乡居民。

三、努力打造特色化的金融服务。在地方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格局下,地方金融机构要正确认清形势,挖掘自身优势,并结合地方经济需求和特点,更新经营理念,革新业务流程,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推进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努力打造特色化的金融服务。要充分发挥与本地经济联系密切、信息对称、决策链短的优势,坚持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突出发展重点,创出特色,锻造品牌。无论是城市金融

市场还是农村金融市场,都要积极研发和引入多样化的适合于地方经济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创新业务经营担保机制,大力拓宽服务领域,努力培育和拓展市场,着力完善服务功能,并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不断丰富的客户需求,有效提高服务水平。需要强调的是,在农村市场方面,当前的一个重点,就是要大力推广、完善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将其打造成独具特色的信贷品牌,并将比较成熟的城市金融产品,如保险、租赁、保管、担保、理财、信息咨询、银行卡等引入、推广到广大农村。

四、充分发挥地方金融合力支持作用。地方金融机构有根植地方的优势,但是也有规模小而分散的先天不足。地方金融机构不仅要在同类机构之间积极开展业务合作,也要广泛开展与不同类型银行间的合作、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按照市场需求开发金融产品,实现金融服务有效供给,避免金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防止因金融服务目标和功能错位而诱发经营风险。

五、大力营造支持地方金融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一个公开、规范、和谐的外部环境,是地方金融机构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地方政府要进一步转换经济管理职能,对地方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管理,减少对金融机构自主经营的行政干预,建立新型的政银关系。要综合运用货

币、财税、监管等政策,建立激励有效、风险可控、协调配套的扶持措施。要大胆探索和建立多层次的中小企业和农村担保机制,引导和激励地方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和“三农”投入支持力度。要积极改善金融法治环境,健全并联通城乡征信信息,强化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着力打造诚信社会,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地方金融机构也要主力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调与沟通,争取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的扶持。

近年来,我国地方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城乡中小企业不断崛起,县域经济和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以及城乡个体私营经济日益扩大,跨区域的资本流动和区域协作,特别是各种经济带、经济圈不断形成,城乡经济间的相互转移和融合度不断提升。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大,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编办领导年度述职报告 篇8

积极服务保障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近年来,市编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机构编制部门职能作用,主动作为,锐意改革,努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在各项改革和管理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蚌埠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着力提高服务创新社会管理能力 为切实做好服务保障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今年,结合省编办开展的“121”活动,深入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服务大局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培训活动,着力提升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组织开展全员学习培训,进一步健全了机关学习制度,坚持和运用好理论中心组学习、机关党支部“五个一”学习制度,督促组织机关干部参加在线学习、考试和党员远程电教培训,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邀请专家学者、领导干部讲课,听报告会、观电教片,了解经济发展形势、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体制改革导向。加强机构编制系统业务培训,5月10日,在全市组织人事干部能力建设培训班上,王兵主任进行机构编制业务知识、法规政策专题授课,通过专题培训、以会代训、上门指导等多种形式,努力提升各县区、市直各单位从事机构编制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增强法制意识。二是深入开展调研活动,着力提升干部职工解决问题 的能力。我办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业单位分类管理以及机构编制管理等全年中心工作,确定10个重点调研课题,建立了重点课题调研领衔制度和全员调研制度,分解课题,落实到人,做到人人手中有课题。并要求编办主要领导每年到基层调研不少于1个月,分管领导和各科局主要负责人一般不少于2个月,并亲自撰写1-2篇调研报告。建立健全调研成果转化制度,通过集体交流、网络宣传、成果推介等多种形式,促进调研成果更多地运用到市委、市政府和市编委领导的决策中。三是深入开展服务提升活动,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利用支部学习、会议、谈心等方式,加强教育,增强干部职工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爱岗敬业意识,树立热情服务理念,变“管理者”为“服务员”。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制定实名制管理操作规程、系统内事业单位人员交流办法,理顺内部运行机制,简化办事程序,压缩办理时间。推进政务公开,利用网站、公开栏、便民手册,公开办事程序、时限,增强工作透明度,扩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继续实行全员工作日志制度,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计划性和时效性。强化领导批示件的催办督办,严格责任追究。加强重点工作和岗位职能目标考核,严格奖惩,编办的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有了进一步提升。

二、夯实基础,强化管理,大力推进机构编制管理创新 按照省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确定了机构编制动态管理等创新项目,建立创新项目领衔制度,编办领导和各科局负责人带头探索、带头创新。

(一)创新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制度建设是加强机构 编制工作的根本保证。因此,市编办把制度建设作为加强机构编制部门建设的突破口,不断开拓创新,完善规章制度,先后制定完善了《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工作规则》、《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规则》以及各处工作程序等一系列制度,使编办机关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

(二)创新管理机制,密切协调配合。制定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办法》、《市区系统内事业单位人员交流轮岗调动办法》、《市直机关部门职责协调办法》等制度。这些制度的顺利出台执行,进一步明确了各相关部门在机构编制管理中的协调配合事项和工作程序,建立了机构编制管理的协调配合长效机制。

(三)严格执行制度,保持机构编制高压严控态势。按照“从严从紧”要求,认真执行机构编制“三个一”制度和“五个严禁”,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按章办事,保证了工作规范化。严把机构设置关。除省委、省政府和省编委有明确要求外,一律不新增机构。对因职能强化、工作任务增加,确需设置的机构,实行“撤一建一”。严把编制使用前置审查关。制定《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管理意见》,实行编制计划集中申报、集中提交市编委会审批制度。严格编制计划使用,对空编较少单位的,原则上不再使用。对空编超过10名的,采取梯次用编制度,一次性用编不得超过30%。对自收自支单位实行“退一减一”,确需补充人员的,从其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选调,实行“连人带编”划转。同时处理好严格控制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控制编制不控制人才”,对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建设所需的高层次 人才和急需人才给予充分保障。上半年共收到各单位申请使用节余编制计划679名,经过市编办、市编委的层层审核,共下达354名用编计划,核减了48%。由于控制严格,我市事业单位编制近年来一直保持空编,市区党政群机关编制从去年开始实现了整体空编。

(四)创新管理手段,盘活机构编制资源。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有增有减、保障重点”的工作思路,在严控的态势下,在编制管理手段上作了大胆创新。充分挖掘现有机构编制潜力,在对各级各部门的各类编制空编情况进行清理基础上,探索跨部门、跨系统机构编制动态管理,合理控制总量,着力优化结构,提高机构编制使用效能。采取空编奖励制度,鼓励节编,从而达到控制机构编制增长,降低行政成本的目的。一是实行内部调剂。针对部分单位编制偏紧的实际,市编办实行了内部调剂的办法,把一些职能削弱单位的编制调剂到急需编制的单位,解决了这些单位的难题。二是实行动态管理。针对市辖区中小学新核定编制较少、教师超编等问题,采取系统内部调剂、空编学校选聘等方式予以解决,既消化了超编教师、优化了教育资源,又减轻财政经费支出的压力。针对各中小学生源逐年变化的特点,定期对各校的编制按照标准进行重新测算核定。生源减少的学校,多余编制上收;生源增加的学校配齐编制。通过采取各种管理手段,在全市编制总量控制的形势下,保证了各单位、各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围绕大局,保障重点,助推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从根本上说要靠体制机制创新。市编办结合自身工作特点,认真履行职责,为全市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改革,巩固改革成果。近年来,蚌埠市编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改革工作,坚持多次层、多角度,全面抓好改革调整;坚持协调配合,统筹安排,形成抓改革的合力;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维护改革稳定大局,收到了明显成效,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为市司法局增设社会矫正管理机构,健全市、区、乡(街)三级矫正工作机构网络,促进做好社区服刑犯人的管理和改造工作,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强土地储备机构建设的要求,调整理顺土地收储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土地储备机构在土地市场建设的积极作用。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在市信息中心基础上成立市信息化工作机构,由市发改委管理调整为市政府办公室管理。积极协调人社、卫生、食品药品等部门,全面完成市级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与职能调整,有效加强和充实食品药品监管力量,切实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健全环境安全管理体制,设立环境安全应急、固体废料管理机构,与市环境监察支队一个机构三块牌子,具体承担环境安全应急与固体废物管理等工作,建立了反应迅速、处置及时的环境安全管理体制,有效促进了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在高新区行政执法局增挂市容管理局牌子,增加市容管理相应职责,进一步理顺 高新区市容管理体制。积极开展行政审批事项“两集中、两到位”,并将市行政服务中心更名为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由事业机构性质调整为行政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

(二)积极稳妥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全省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座谈会要求,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一是研究制定严格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政策措施。为加强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领导,及时研究成立了由机构编制、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10个部门组成的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全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日常工作。制定《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进一步明确了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在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期间的职责分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文件印发《关于全市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期间严格控制事业机构编制的通知》,提出了严格控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纪律要求,并从即日起,原则上不再受理新增事业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机构升格等事项报告,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奠定良好基础。二是认真开展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在全市事业单位清理规范中,我们依据调查清理意见和单位职责任务情况,对面向市场从事生产经营的中国专利技术开发公司蚌埠分公司、市职工消费合作总社等21家事业单位实施转企改制或撤销,合并了市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所等6家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共收回事业编制364名。对市区528家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人员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对其承担的社会功能进行梳理界定,研究提出了清理意见。并按照清理规范意见,积极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将 原隶属于市教育局的蚌埠职业教育和隶属于市人社局的蚌埠技师学院整合为一所学校,优势互补,促进了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壮大。将市公路运输管理处所属的管理职能相近及经费渠道相同的稽查大队、市城市公交客运管理所、市出租车所三个单位人员编制并入市公路运输管理处统一管理,集中行使公路运输执法事权。三是认真开展全市事业单位分类目录模拟测算。按照省关于开展事业单位分类目录模拟测算的要求,市、县、区编办迅速行动,结合我市实际,精心安排,加快进度,在准确把握省确定的事业单位指导目录标准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各事业单位职责任务情况,将全市1552家事业单位模拟测算分类为承担行政职能360家、从事公益服务1055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137家,按时按要求报送省编办,并分析研究分类测算中共性和个性问题,就事业单位分类工作及目录标准提出了意见建议。四是认真开展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核查工作。省事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部署承担行政职能类事业单位核查工作后,市编办立即向市事改领导小组负责人进行汇报。市、县事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作为,多次召开会议学习省核查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核查任务。严格认定标准和范围,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政策为认定依据,并注重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对照各事业单位职责任务情况,积极沟通协商,研究政策,实事求是,分门别类,从紧掌握,妥善处理问题,切实为整体工作平稳顺利运行提供保证。

(三)切实保障市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确定“我市从今年7月1日起,全面启动实施城乡 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来,市编办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关于加强市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建设的调研报告》,就市区两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有关问题,提出了实际可行的措施,确保这一惠及市区200多万城乡居民的民生工程顺利实施。一是明确社保经办机构工作职责。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蚌埠市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明确了市本级、各区、街道(社区)、乡镇等社保经办机构工作职责。二是调剂加强社保经办机构工作力量。在发挥现有社保经办机构编制资源作用基础上,设立具体承办科室,采取系统内调剂编制、招聘或选调补充工作人员的方式,加强社保经办机构工作力量。三是推进街道、社区服务管理创新。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整合街道、社区两级劳动保障等服务机构的人员编制力量”要求,重点实施街道社区社保经办机构整合,集中抽调人员做好养老保险基础工作,满足基层社保经办工作需要。

(四)积极服务保障皖北交通航运中心建设发展。市编办主动围绕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建设皖北航运中心的战略部署,积极服务保障交通系统机构编制调整设置,力促彰显蚌埠市“大交通、大发展”的中心地位。一是调整了民航机场管理机构及职能。按照市政府专题会议部署,将隶属于蚌埠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蚌埠民航筹备处(蚌埠航空服务公司)更名为蚌埠市民航机场管理办公室,该机构更名后划归市交通运输局管理,并重新明确了相应工作职能。二是调整设置了公路治超治限机构。为适 应国家实施燃油税费改革后公路系统职能的调整变化,按照省政府要求,在市公路局及各县分局基础上设立路政执法机构,与各公路局合署办公;将原国道104五河收费站、省道101固镇收费站改建成治超治限管理站点,并设立市区常态流动治超站,统一负责市区超限超载监测工作。三是撤销了市长淮收费站事业单位建制,对现有人员进行分流安置。根据省收费公路清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对我省收费公路专项清理部分收费项目实施整改的通知》和蚌埠市城市道路整体规划建设方案要求,合蚌路长淮收费站于2011年12月31日停止收费,撤除收费站点。机构编制部门及时跟进服务,主动调研市长淮收费站机构编制人员情况,会商市交通部门稳妥提出撤并机构、分流人员意见,已经市编委研究组织实施。

市总工会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篇9

一、落实制度,强化监督,改进机关作风建设

我们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机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之中,既立足于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内部管理,健全各项制度,强化监督措施,促进机关作风建设。

1、坚持中心组的理论学习制度,用学习促进工作,以工作推动学习。每年年初,我们都制定中心组学习计划,紧密结合工会工作的中心任务安排学习内容。中心组成员在学习中,自觉联系实际,认真研究和思考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近两年来,中心组采取多种形式,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七一”重要讲话、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两个务必”等。领导班子成员轮流作专题辅导报告,撰写多篇学习心得。

2、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我们从反~斗争工作的需要出发,按照要求,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和政务公开,并对《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案》进行修订,从责任要求、责任内容、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等方面明确要求,同时还修定完善了《财务开支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坚持民主生活制度和半年工会经费审查制度,有效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3、强化大局意识,增强群众观念。我会领导班子自觉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群众观念。特别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我会充分利用工会的组织优势和宣传阵地,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引导广大职工充分发挥高度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和团队精神,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和谐xx”的工作要求,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4、坚持民主集中制,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我会领导班子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方针,健全常委会议、主席办公会议和党组会议制度,坚持重大事项、重要决策实行集体讨论决定。在选拔任用干部方面,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照选拔任用干部条例的有关规定选人用人,防止出现选拔干部失察、失误的现象,防止出现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去年提拔的1名副科级干部、1名副主任科员,以及新吸收的1名工会干部,全部都经过集体讨论决定。

5、抓好机关干部的思想作风教育。在机关干部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明确“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引导工会机关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强党性修养,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一支热爱党的工运事业、真心实意为职工群众说话办事的工会干部队伍。同时,注意加强党的建设,扩大党的队伍。近年,有3人写了入党申请书,有4名预备党员、有2人转为正式党员。

6、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工作程序。近几年来,我们分别修订了《关于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关于健全机关干部职工理论学习制度的意见》和《部室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7、开好民主生活会。班子坚持半年民主生活制度,根据各个时期的要求和我市作风建设的要求,联系实际,检查领导班子和领导成员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真诚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并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二、明确定位,履行职责,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我会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工会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履行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就必须明确工会工作的定位,找准服从党的工作大局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切入点,着力把广大职工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好、维护好、发挥好,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各项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组建工会,健全工会组织网络。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我市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每年以1000家以上增长,且经济总量占全市90%以上。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使工会工作领域、工作重点、工作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此,我会努力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着力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建设。我们改变过去成熟一家组建一家的做法,全面改革工会组建模式,在村(居委会)成立工会联合会,覆盖辖下企业,并简化企业建立工会和职工申请入会的审批手续,采用会籍流动管理模式,加强会员管理。由于市委重视、部门支持、各级工会组织全力推进,通过三年的努力,目前全市已建工会组织5000家,发展会员20万多人,分别是2000年的6.9倍和4.2倍。并建立了市、镇区(系统)、村(社区居委会)、基层工会四级组织网络。在组建工会的同时,我们注意抓好工会的规范化管理。我们针对工委会、工联会、基层工会的实际,制定了不同的工作标准,并要求做到档案健全,职责上墙.要求各工委会树立“样板工程”,以典型示范引路,打开工作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各级工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2、依法维权,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市司法局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篇10

法律服务便民工程”、“社区矫正、帮教安置为民工程”)及温州市司法局“三个司法”(强化基层司法、打造形象司法、构建活力司法)建设的精神,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积极发挥司法行政工作各项职能作用,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树形象,服务文成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较好地达到和完成了司法行政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现将工作述职如下:

一、2009年司法行政工作回顾

全年,我市司法行政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积极发挥司法行政机关在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中的职能作用,司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实现了新发展。

(一)夯实基础,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强化基层司法

通过强化基层基础,实现司法行政工作重心下移,去理解民情、关注民生、解决民难,切实维护基层和谐稳定。

1、规范基层司法所建设。一是全面加强基层司法所的基础设施建设,紧紧抓住“规划、资金、管理”三个环节,较好地完成了乡镇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完成了三个司法所建设任务(峃口、珊溪、百丈漈),同时向省厅申报2009年5个司法所(巨屿、百丈漈、樟台、龙川、周壤)的建设任务。二是司法所队伍建网设得到加强,今年从乡镇选调了四名干部充实到基层司法所,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三是加强司法所干部业务培训。多次对基层司法所干部和司法助理员进行业务培训,同时组织两批20人次分别参加省、市社区矫正业务培训,一批10人次参加市里法律援助业务培训,真正使司法所干警和司法助理员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2、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一是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对排查出来的重大疑难纠纷和社会不稳定因素进行逐件登记、梳理、调处。今年共受理各类民间纠纷824件,调处成功791件,调处成功率96%,签订调解协议书286件,涉及金额550.897万元。其中乡镇调委会受理121件,调处成功120件,签订调解协议107份,协议所涉金额340.852万元,切实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二是切实发挥流动调解庭和乡镇专职调解员作用。今年,流动调解庭共成功调处各类纠纷135件。如在今年8月11日流动调解庭与西坑镇一起调解叶岸村村民黄xx人身损害赔偿一案,化解了一件极易引起上访造成社会不稳定的矛盾纠纷。三是继续推行“人民调解以奖代补”制度,规范乡(镇)村调解工作,提高调解员提前介入调处纠纷积极性,让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3、积极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坚持以制度化、规范化为突破口,落实措施,抓好安置帮教。加强衔接工作,对新回归的人员及时落实安置帮教措施,严防刑释解教人员漏管失控;扎实做好帮教安置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应用的准备工作;做好调查摸底后续工作;加强对重新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分析,改进和加强帮教安置工作。至年未全市归正人员总数为1207人,其中五年内刑释人员有1081人,三年内解教人员有126人,2009年回归刑释人员有129人,解教人员有15人。当年重新犯罪16人,当年重新犯罪率1.4%。

4、全面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一是建立机构,健全机制。今年8月,专门成立了市社区矫正工作委员会,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峰担任主任,下设办公室(设在司法局),负责日常工作。出台了《文成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意见》、《文成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二是全面排查,掌握情况。对全市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了全面的排查,截止12月底全市共有社区矫正对象206名,分布在30个乡镇(其中桂山、周山、岭后暂无矫正对象),其中剥夺政治权利18名、缓刑166名、假释9名、暂予监外执行13名。三是抓好部署,全面实施。于9月19日召开了全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动员大会暨交接仪式现场会,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至10月24日全市所有乡镇已完成社区矫正对象整体交接工作,截止到11月底共接收在册建档对象138人,其中缓刑116人,假释8人,暂予监外执行8人,剥夺政治权利6人,期满解除矫正对象8人。四是全面贯彻落实10月29日市司法局局长会议精神和11月19日全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会议精神,采取了四项措施,严防“脱管、漏管”现象发生。通过排查摸清接收的全部在册对象持有护照的25人,社区矫正对象没有护照但未报备的22名。协调公安局对这47名矫正对象进行不许出境报备,对持有护照的社区矫正对象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暂扣、收缴或注销其有效护照。五是市社区矫正办召开了第一期矫正对象动态分

析会,各乡镇司法所汇报了矫正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对各自辖区内的矫正对象进行了分析,同时明确各所社区矫正对象管理重点。

(二)强化“窗口”意识、“龙头”意识,努力打造形象司法

我市司法行政机关还承担着公证、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四大职能,是服务民生、保障民生的重要力量。服务保障民生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内

在要求,也是提升司法行政自身形象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我们紧紧抓住公证、法律援助这两个“窗口”和普法、依法治理这个“龙头”打造形象司法。

1、强化法律援助、公证“窗口”意识。

在法律援助“窗口”建设中:一是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宣传力度。重点做好“七个一”:召开一次法律援助工作座谈会;制作一幅大型广告牌;在《今日文成》报刊上长期刊登法律援助热线“12348”;在电视台播放一个月的法律援助宣传片;给乡镇领导和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寄送一封法律援助公开信;采取以会代训方式为乡镇、部门法律援助站点人员举行了业务知识培训;奥运会前到9个重点乡镇举办一次法律援助现场咨询、宣传活动。今年共发放《浙江省法律援助条例》资料5000余份,其他宣传资料12000余份,通过系列宣传活动,提高了法律援助工作的社会知晓率。二是健全法律援助工作网络。全市9个重点部门、33个乡镇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384个行政村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通过人员调整、制度建设和加强培训,各站点建设进一步规范,切实推进了法律援助“一小时服务圈”建设。三是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完善法律援助受理审批、听庭等工作制度,加强“12348”法律援助接待服务窗口建设,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优先为老年人、农民工、残疾人、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办理法律援助。出台了《民行申诉案件与法律援助相衔接机制》,认真实施《交通事故法律援助案件合作处理暂行办法》、《侵害妇女合法权益法律援助案件移送暂行办法》等制度,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部门联合长效工作机制。不断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做到应援尽援。1-12月份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2件,其中刑事31件,民事106件(非诉5件);接听电话1217件;接待群众来访67批103人次,法律援助听庭活动16场次。

在公证“窗口”建设上:公证处尽最大努力完成了以下几项服务保障民生工作,一是深入开展服务“三农”的公证。今年办理“三农”公证比去年增长五个百分点。比如,参与市委、市政府为东坑岭水电站补偿安置协议的调解工作,办理补偿协议书公证,成功的化解了群众矛盾纠纷,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同时,在14个乡镇聘请农村公证信息员,加强和农村联系,并向信息员颁发聘书,制定信息员的职责和工作范围。二是照顾贫弱实行上门服务。今年,办理了3件法律援助公证,并为行动不方便的当事人提供上门服务达20余次。三是方便群众推行预约制度。对在外学习、工作、经商等急需办理公证业务的当事人,实行了“八小时外电话预约服务”和“周末值班”等制度,并向社会公示预约电话和值班人员名单。据统计今年共为当事人预约办证1份,双休日、节假日办证1份,受到了当事人的好评。四是制定《公证处辅助人员岗位职责》、《公证办理时限制度》,该两制度的出台,理顺了公证处的岗位职责,落实了岗位目标责任制,缩短了公证的办证期限,大大的方便了广大华侨和侨眷。五是拓展国内公证业务。通过与市国土资源局、市招投标中心协商,我们开展了土地招投标公证业务。今年已在南田镇办理了一宗土地招投标业务。通过与市邮政局协商,我们开展了公证文书快递业务,另国有土地范围房屋登记有关公证业务正在与市房管局积极协商,准备在2009年推出。

2、强化依法治理“龙头”意识,法制宣传工作在创新中发展。一是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活动。在今年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和5月份法制宣传活动中,开展普法进农村、进社区系列活动,利用“普法快车”、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形式,积极宣传监督法、选举法、土地、计生等系列法律法规。开展“人文奥运,法治同行”主题宣传活动,结合“法治宣传月”、“12.4”法制宣传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6.26”国际禁毒日等节日,集中开展专项法制宣传教育。二是抓好重点对象宣教工作。通过组织举办法制讲座、脱产培训、理论中心组学习、普法考试等法制教育学习活动,促进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开展校园法制讲座107次、图片展览22次、禁毒签名活动11次,在黄坦、巨屿、南田等中学建立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促进青少年学法。通过组织进行巡回法制讲座、编印分发法制宣传资料、开展法制文艺演出、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等,抓好为民便民送法进农村活动;开展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的法律培训工作,共培训人员37期2900余人次;促进农民学法。开展法律援助进企业活动,进行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和“调解进企业”调研,切实抓好外来务工人员法制教育工作,促进企业学法。三是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进创建星级“民主法治村(社区)”活动,对“四星级”以上8个民主法制村进行表彰,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全力提升创建质量。做好“法制示范户”的创建标准和评定前期准备工作,为全面铺开“法制示范户”创建工作奠定良好基础。积极开展“五星级”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创建“五星级”民主法治村1个。推进先进法治市创建工作,拟订先进法治市、先进法治乡镇创建标准和实施方案,做到职责分明,任务明确,考核量化。

3、强化履行法律服务职能,提升法律服务形象。

一是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进一步落实“一书一卡三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基层法律服务职能,不断提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办案质量,促进基层法律服务行业诚信执业、文明办案,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今年基层法律服务所担任法律顾问6家;基层法律服务业务收费7.83万元;代理诉讼事务79件;代理非诉讼事务2件;调解纠纷11件;解答法律询问611人次;接受法律援助中心指派的案件32件;挽回经济损失120多万元。二是认真做好公证服务管理工作。严格依照《公证法》和《公证程序规则》办理公证,确保公证质量。全年共受理涉外公证8924件,受理国内公证427件,未出现错、假证。定期开展公证质量自查,经查的公证卷宗均为合格或基本合格,杜绝办错证、假证。三是加强律师行业监管。加强对律师收费的监管,严肃查处各种违规收费行为,规范律师执业行为,全面履行“三个维护”的神圣职责,发挥作用,提高依法管理的水平。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构建活力司法

1、强化“学习”意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今年,我们始终把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行政队伍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抓好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教育,增强队伍的综合素质。我们利用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全局干部理论学习、“周一夜学”、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及继续认真组织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等六个载体增强和提高队伍素质。据统计全年我们开展局中心组学习12次,全局干部理论学习、“周一夜学”、“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合计39次,全年人均学习时间在80小时以上。同时围绕“如何以关注民生为重点,努力开创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等五个专题内容开展了学习。同时,我们将党风廉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二次全会、全市、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市委政法委〔2009〕9号文件通知,组织开展司法行政机关“讲廉洁、强素质、促公证、树形象”为主题的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认真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建立“党风廉政责任制”,分解落实到各班子成员及科室处所的机制,及时纠正不良现象和改进工作,做到常抓不懈,自觉抵制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确保政令畅通,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纪律和规定,加强廉政自律教育。进一步完善公务接待、车辆管理等制度,严格实行审批制度,保持优良传统和作风,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确保整个队伍的廉洁高效。

2、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保障有力。今年我局补充完善了我局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学习制度、考勤纪律、岗位职责、会议制度、首问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度、服务承诺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廉洁自律若干规定、公物管理制度、监督投诉制度、公证处工作人员奖惩暂行规定等方面,这些制度对干部行为作了明确规定,使局机关的内部管理有规可依。建立了考核管理机制,实现岗位工作责任化、服务群众经常化、日常管理制度化,通过完善工作制度,保障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3、扩大自身宣传,增强活力。今年我们充分利用政府的政务公开网络,及时上报工作中的新动态、新进展、新经验,到12月底我局共刊登了《文成司法》34期,被司法部、全国普法网共采用3篇、省厅采用7篇、省普法依法治理动态采用4篇、市局采用14篇、钱塘法治网采用2篇、温州普法网采用3篇、文成市委办、市府办共采用27篇,市电视台采用3篇。在《今日文成》和“文成网”的民情热线栏目中长期刊登法律服务咨询热线电话号码:12348,提高人民群众对法律援助工作的知晓度;我们还协助市委办创办《文成信息》(法治专刊),与电视台创办“与法同行”专栏。

同时利用座谈会、现场咨询会等形式加强宣传工作,努力创造良好的司法行政工作环境。今年,我局分别召开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工作的座谈会、协调会8个。

二、三季度我们深入文成市玉壶、珊溪、南田等七大片区,进行8个场次公证法律知识宣传和法律援助现场咨询和宣传。听取群众对做好司法行政的意见和建议,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接待咨询人员30余次,收到意见和建议10多条,有力的宣传了司法行政工作,也完善了自身的各项制度。使广大市民增强法制意识,“有事找司法”,加强司法行政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四)强化服务意识,加强行政综合能力建设

1、服务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做好维稳工作。2009年信访和稳定工作任务艰巨繁重,我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积极开展工作。一是抓好信访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在奥运会期间,我局为了做好维稳工作,成立了信访工作法制教育领导小组,共对2批次进京上访人员进行了法制宣传教育,二是积极参加信访大接访活动。分别携带我市知名律师参加市主要领导大接访活动6次,开展局长接访活动9次。对上访群众从法律角度进行入情入理的分析解释,帮助群众梳理情绪、化解矛盾。同时,加强了对律师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加强对敏感案件和群体事件律师辩护代理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教育引导广大律师自觉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在奥运期间开展三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开展一次法律服务大行动。开展一次“人文奥运•法治同行”为主题法制宣传活动,为维护我市社会秩序稳定做出司法行政机关的贡献。

2、加强依法行政工作和信息新闻工作。我局在市局法制处和市政府法制办的业务指导下,紧紧围绕司法行政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司法行政机关法制工作。为提高我局司法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培养高素质的司法行政执法队伍,做到司法行政执法岗位持行政执法证上岗,我局派了3名司法干警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全省司法行政执法人员专业法律知识培训,并在11月份对已经持有的行政执法证进行了年审。全年信息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共印发司法行政简报33期,并被司法部、省厅、市局、市委办、市府办、市电视台等采用共计54篇,及时地反映司法行政工作进展情况,即扩大了宣传、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3、加强政务公开和档案管理建设。按照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要求,配合司法行政工作的需求及时更新和调整政务公开事项,依托市司法局电子政务公开门户网站,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网上政务公开。把网站列为公开信息的重要途径,将公开信息编制公开目录,逐一上网发布。为了提升档案工作水平, 使其发挥效能和作用,为发展经济服务民生的持续发展服务, 我局成立了档案工作领导小组,把档案工作列入局领导工作议事日程,明确了分管领导的工作责任。落实两名档案管理员,并且派他们到市、市档案部门单位进行档案理论知识及其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提高管理档案水平。目前,我局又根据档案达标的要求,对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并补充制定一些制度,使我局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4、积极做好后勤保障。为了提高办公效率,我局利用有限资金加强了办公装备建设,全年共购置16台电脑,4台打印机等,做到每人1台,基本保障了工作需要。今年,利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开展,争取到省厅2辆小车,并进一步完善车辆管理制度,明确驾驶员工作职责,实行专人专车管理,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做到了准时出车,安全行车,全年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5、开展干部服务基层活动。深化下基层服务活动,我局班子每人确定一个调研课题至所联系乡镇蹲点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选派3名中层干部到挂钩的乡蹲点服务;选派公证处主任张景华到周壤乡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乡长助理,接受锻炼。

6、积极做好扶贫挂钩和支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工作。我局多次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挂钩村(玉壶镇外村、周壤乡岙底村)、挂钩乡(金炉、石垟)开展结对联系活动,服务内容涉及支农惠农政策宣传、新农村建设等,局里在经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为挂钩村、挂钩乡落实专项资金5万元,“七一”前夕,局机关党员还自愿捐资1500元慰问金炉乡老党员,实实在在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今年5月12日,四川阿坝州汶川市发生里氏8.0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后,我局干部职工在5月14日即积极响应赈灾号召,积极踊跃为地震灾区捐款15000元,5月23日,局26名党员领导干部、普通党员再次以“特殊党费”形式向灾区捐款8650元,向四川政法干警定向捐了3950元,加之市律师协会共捐资3800元,我局共募集捐款31400元。

另外,我们还重视退休老干部工作,对老干部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走访,注意听取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逢节日或老干部生病住院主动看望慰问,及时了解掌握老干部思想动态。同时局里两个党支部和工、青、妇等组织按要求较好地开展各项活动。

今年以来,我市司法行政工作虽然得到了较好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仍有不小差距,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对基层工作指导力度、督促检查不够;二是司法行政业务规范化建设急需加强,离省厅、市局的要求有相当的差距;三是基层工作力量仍然偏弱,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各地工作开展不平衡;四是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力度仍需加大,法制宣传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五是社区矫正工作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安置工作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落实工作制度和措施;六是公证、法律援助等“窗口”建设,打造服务民生形象仍需加强。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9年司法行政工作思路

2009年,我们将按照省司法厅、市司法局有关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力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再上新台阶。基本思路即努力做好四个服务,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四个服务是:通过社区矫正、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等工作,努力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通过发挥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优势,努力为经济建设服务;通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努力为建设法治文成服务;通过法律援助工作,发展律师队伍、提高律师素质,努力为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四方面重点工作是: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抓好社会和谐稳定工作;抓好司法行政工作规范化建设;抓好司法行政队伍建设,争创市级文明单位。

(一)抓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继续全面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创新青少年、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抓好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考试制度,推广依托文化示范户平台,推进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二)抓好社会和谐稳定工作。

1、加强人民调解,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省里《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完善、提高各级调解组织,推行专职人民调解员制度,建立和健全“以奖代补”为主要方式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社区村居人民调解工作,积极探索“调解进民企”做法。同时,以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为主抓手,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做到强化基层司法。

2、全面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探索总结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矫正中心作用,进一步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公众参与社区矫正的组织机制。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最大限度地降低再犯新罪率,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归正帮教安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重新犯罪率。

3、全面实施法律援助,树立法律援助品牌。积极发展法律服务业,创新法律援助工作,加强法律援助“窗口”和工作站规范化建设;积极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进一步加大农民工法律援助办理力度;加大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和培训力度,开拓法律援助新局面

4、围绕“一个目标,做好两个加强,三个不放松”做好安置帮教工作。一个目标: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接纳、安置的积极性,逐步实现安置帮教向社会化、市场化、多元化转变的目标。“两个加强”,即加强与监狱部门、成员单位、公安、法院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加强对帮教基层单位的指导、检查工作力度,努力健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个不放松”,即排摸登记不放松,宣传教育不放松,管理措施不放松。

(三)抓好司法行政工作规范化建设

1、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司法所在解决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进依法治市方略实施中的作用,大力加强司法所建设,帮助解决司法所在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基层设施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保障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司法助理员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使司法所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一个强有力的工作机构。

2、加强司法行政工作业务规范化建设。2009年我局的司法行政业务在规范化上有较大的差距,这与局领导及相关业务科室对司法行政干部队伍培训不够、指导不力有相当的关系。随着2009年新进司法行政队伍人员的增加,我们必须加强对整个队伍的指导和培训,把司法行政工作的业务规范化建设也提到与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去实施。

3、发挥公证、法律服务作用,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做好公证“窗口”接待、受理等服务工作,努力提高办证效率,确保公证质量,打造形象司法。深入开展“律师送法进村活动”,健全工作台帐,丰富活动内容,加强对律师工作的监管,畅通投诉渠道,坚决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基层法律服务在积极当好乡镇人民政府和村级集体组织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法律顾问的同时,要积极拓展业务领域,主动介入农村改革发展的各个领域,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四)抓好司法行政队伍建设。

上一篇:我被弟弟坑了小学五年级作文下一篇:暑期包装车间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