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梦议论文

2024-07-23

我的中国梦议论文(精选8篇)

我的中国梦议论文 篇1

“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梦”红领巾主题班队会设计

密山市富源中心学校

张乘龙

(于2013年10月10设计)

一 准备 整队报数,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老师报告 2 出旗

全体起立,高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二 介绍主题队会的中心 1中队长讲话

尊敬的辅导员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在这收获的金秋,在这火红的十月,我们中队举行《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梦》红领巾主题班队会。我们与新世纪的太阳的升起而茁壮成长,我们与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向上。我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拥有一颗火热的中国心,我们更拥有一个美丽的少年梦——我的中国梦。希望全体少先队员从小拥有一个远大的理想与梦想,用自己的拼搏精神,坚韧不拔的斗志,持之以恒的决心,勤奋学习,扎实做人,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符合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合格人才。我宣布主题队会开始。先有请辅导员老师讲话。辅导员老师讲话

你们的主题队会选题很好,经过你们的精心准备,我相信你们在本次队会一定会受到很好的教育与启迪,预祝队会圆满成功!3 中队长讲话

谢谢辅导员老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四位主持人继续主持本次队会。三

主题队会活动部分

甲:十月,收获的十月,祖国山河披锦绣。

乙:十月,难忘的十月,伟大的祖国在十月里远航。丙:难忘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的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丁:从此,翻身的四万万中华儿女,在毛泽东光辉思想的指引下,在《东方红》的乐曲声中,在一穷二白的神州大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

甲:难忘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拉开了帷幕,从此中国人民富起来

乙: 在邓小平理论的光芒照射下,人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投身于改革开放的洪流中。

丙:又怎能忘,在第三代,第四代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强起来 丁:人们高唱《走进新时代》的歌曲,在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灯塔指引下,取得了伟大中国建设更加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甲:九八抗洪的胜利,零三战胜非典的壮举

乙:零八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上海世界博览会的隆重举行

丙:神舟系列的飞天,嫦娥奔月的实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初步形成,中国的航天事业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丁:航母的出海,立体维护钓鱼岛主权的形成,预示一个更加强大的民族崛起与复兴。

甲 乙:我们为我们伟大的国家而骄傲,我们为我们的国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自豪。丙 丁:我们是新世纪的少年儿童,我们积极领悟习近平爷爷有关中 国梦的重要内涵,并为之努力。中国梦——就是我的少年梦。

甲:我们拥有一颗纯洁的少年心,我们更拥有一颗博大的《中国心》请欣赏男声独唱《我的中国心》

乙:放飞梦想,放飞理想,坚持,坚持,在坚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是最优秀的,是能够但当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的。

请欣赏男女声小合唱《我相信》

丙: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志,则中国志。请欣赏配乐故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丁:我的少年梦,我一生的追求,我的中国梦,我一辈子的奋斗目标。请看快板《少年中国梦》

甲:党的十八大为我们的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请看大屏幕习近平爷爷在十八大上有关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及对我们少年儿童的殷切希望

乙:让我们牢记习近平爷爷的嘱托,我们是祖国的少年,我们更是祖国的春天。请听大合唱《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合:我们是光荣的少先队员,鲜艳的领巾飘扬在胸前。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我们奋勇向前。请看诗朗诵《红领巾伴我向前》 合:主题队会汇报演出到此结束 四

结束部分

中队长:感谢主持人,我们精彩的演出给予了我们无穷的力量,希望我们中队全体少先队员要努力向上,努力掌握科学本领,做六讲六做时代好少年,为实现我们的少年梦——我的中国梦力争上游,掌声有请辅导员老师讲话

辅导员:一节生动的主题班会深深的打动了我也感染了你们我多么想回到少年和你们一起拥有美丽的少年梦,不过我会为 你们实现你们的少年梦倾注我全部的心血。希望同学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锐利进取,诚实做人,刻苦读书,不做温室里的花朵要自强,自立,自信,自新,磨练自己的意志,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坚强的栋梁之才!中队长: 谢谢辅导员老师,请全体队员牢记老师的希望。

呼号

退旗

`

我的中国梦议论文 篇2

4月16日, 2013第五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新闻发布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金色大厅举行, 组委会执行主席、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刘凌宏,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莫森·莫斯塔法伊, 世界现代建筑遗产理事会中国主席刘克成,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铜建筑之父朱炳仁, 台湾著名雕塑家、台湾雕塑学会理事长杨奉琛, 中国著名建筑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王明贤、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朱锫等名家大师云集一堂, 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是经文化部、建设部批准的大型国际建筑艺术展会, 首届双年展于2004年9月在京举办, 此后每两年一届, 至今已历时十年。

组委会副主席、世界现代建筑遗产理事会中国主席刘克成在发布会上介绍, 本届展会以“美丽中国——我的城市, 我的家”为主题, 由文化部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国家体育场 (鸟巢) 、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等联合举办。展会将于8月20日至10月20日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举行, 主要内容包括主题展览、高端论坛、城市推介三大部分。届时, 组委会将邀请著名景观设计师、空间装置大师、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政府官员以及业界专家学者等, 围绕城市公共艺术、文化城市的规划建设、旧城改造及文化遗产保护性运营等进行深入探讨, 对当代城市的发展与未来进行建设性展望。

作为本届展会的总策展人,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莫森·莫斯塔法伊此次也亲自到会, 着重就本届双年展的作品征集、评选、装置, 以及展出全过程进行了总体介绍。据了解, 即日起至6月底, 组委会将面向全球广泛征集优秀空间艺术作品, 并通过大师网评、组委会专家投票等方式评选出5件公共艺术精品;定向邀请国际空间艺术家、建筑事务所、景观设计师、全球著名建筑院校10件“大师级”专业作品;拟邀请阿布扎比、杭州、大同等国内外城市推出城市主题公共艺术作品10件, 这些作品将于今年8月亮相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大道两侧, 为夏日的北京增添一道“有特色、高水平”的城市风景线。

据了解, 本届双年展除两天的高端论坛外, 几十件实体装置艺术将在奥林匹克公园持续展出2个月, 至10月下旬结束。期间, 组委会还将结合参展国家和城市的要求, 举办“城市主题日”活动, 宣传城市特色, 推介城市亮点, 吸引公众关注, 提升城市形象。

据组委会执行主席、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刘凌宏介绍, 本届展会聚焦“美丽中国——我的城市, 我的家”这一主题, 就是要将在公众印象中“阳春白雪”的建筑艺术、专业设计, 归为我们每个人“身边的艺术”, 就是要让市民游客信步于数十件空间营造艺术作品之中时, 体会城市景观的魅力, 焕发装点环境的兴趣, 扮靓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和村镇。

会上,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台湾著名雕塑家杨奉琛等空间艺术大师表示, 建筑艺术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汇融合的产物, 每两年举办一届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 不仅为国内外城市建设发展领域的交流、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也在国际上树立起了一个城市环境建设的“中国品牌”, 为当今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设计、规划和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

双年展主题及内容清单:

一、时间:2013年8月20日至10月20日

二、地点:鸟巢及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

三、主题:美丽中国——我的城市, 我的家

四、内容:

主要包括三项:

1、全球优秀公共艺术作品展

面向全球广泛征集, 评选并展出50件公共艺术精品;

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景观大道上搭建由10位国际设计大师设计的实体景观艺术装置。

2、高端国际论坛

邀请国际城市市长、著名景观设计师、空间装置大师、建筑师、城镇规划师、政府官员等, 围绕城市公共艺术系统与管理、特色文化城市规划建设、旧城改造和文化遗产保护性运营等做专题演讲, 探讨当代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政策与实施路径, 对未来的城市发展进行建设性展望。

3、城市主题日

结合参展国家和城市的要求, 在户外或馆内举办参展城市主题日, 宣传城市特色, 推介城市亮点, 吸引公众关注, 提升城市形象。

二、2013第五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参会人发言

1、双年展组委会执行主席、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刘凌宏主持新闻发布会

2013第五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新闻发布会现在开始。

双年展是文化部的大型展览活动品牌, 自2004年至今历时10年举办4届, 这期间有经验也有教训, 有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

今年文化部批准由我会举办2013第五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 这是对我会极大的信任, 重托在肩。

我会是一个年轻的学会, 是由建筑师、学者、社会学家、文化精英及关心和热衷于建筑文化事业的人组成, 他们潜心研究建筑领域与社会、文化、艺术等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对此提出建言, 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对经济快速提升、城市和城镇的高速发展贡献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智慧。

这届双年展主题是“美丽中国——我的城市, 我的家”,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大型展会传递一个信息, 建设一个美丽中国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与文化复兴息息相关, 所以, 我们把建筑艺术从以前的高雅殿堂请到了大众面前, 展会从展馆搬到了广场, 让大众近距离地感受, 让民众与大师直接互动, 让展会的每个环节都与民众的参与互动, 让美丽家园、美丽城市、美丽中国都有我们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一份汗水和智慧。

这次展会前期筹备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帮助。首先要感谢的是国家体育场 (鸟巢) , 是他们首先创意把建筑艺术双年展放在鸟巢, 使双年展和鸟巢品牌都得到提升, 使公共参与成为可能。

还要感谢的是新奥集团, 将为我们的展会提供场地和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 他们办大型活动的经验更是我们所急需的。

还要感谢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 他们的参与直接提升了双年展的影响力, 他们举办的奥运文化节活动与双年展的嫁接是对展会的引领和延续, 他们提供的经验和创意更会为展会增色不少。

还要感谢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管委会, 他们对双年展的鼓励和支持给了我们坚强的支撑。

当然还要感谢到场和没有到场的媒体朋友, 你们的宣传和舆论导向是双年展成败的关键, 你们的监督会使我们的工作更认真仔细和负责。

再一次感谢与会的嘉宾与媒体界的朋友们。

2、总策展人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莫森·莫斯塔法伊发言

2013第五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将为北京这座城市和市民提供一个特别的机会。这场活动将有影响力的设计师、建筑师和艺术家召集在一起, 从世界各地包括中国来到这个重要的、毗邻标志性的国家体育馆 (鸟巢) 的场地。

这些建筑师和艺术家的作品将会展示设计领域最具创新性的思想。它们将着眼于城市公共空间的未来, 尤其是场地如何在白天和夜晚运作展示的不同方式。

本届双年展的参观者将会同时感受到装置的物理上的和氛围上的品质。这些作品将运用多种不同的材料以及照明和投影, 来增强它们的体验效果。

除了应邀参加的大师, 本届展览还将包括许多其他不同设计师贡献的作品, 他们将由一个国际评审团从竞赛中选拔出来。

2013第五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由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莫森·莫斯塔法伊策展。展览将于2013年8月20日开幕。

本届双年展组委会希望组织和展示一个能够为北京市民和广大观众所欣赏的双年展。我们希望它不仅能够为永久和临时的装置设计开拓未来的方向, 还能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树立榜样。

3、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第五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副主席刘克成发言

今天非常有幸在这里和大家相聚, 在后奥运时期正式启动第五届中国建筑艺术双年展。双年展从2002年首度发起到今天已经成功举办了4届, 今年, 2013年文化部经过慎重考虑, 委托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作为永久性的主办单位。研究会为原文化部部长刘忠德先生发起和倡导的一个全国性文化与建筑艺术综合的民间团体。成立于2006年, 宗旨是保护中国建筑文化遗产, 传承中国建筑文化, 促进中国的建筑师、艺术家、景观规划设计师们一起实现中国建筑文化的现代化。我们研究会试图通过组织活动提供不同类型的平台, 使大家共聚一堂, 促进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

本次双年展的主题是:“美丽中国, 我的城市, 我的家”双年展处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 大家众所周知, 去年18大召开, 在政府文件中明确提出“美丽中国”这个概念。我希望通过双年展联合国内外建筑师、艺术家、景观设计师共同描绘美丽中国。探索实现美丽中国的途径和方法, 也展示中国人民、中国艺术家、建筑师在实现缔造美丽中国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展览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主题展, 摘要包括:国际空间艺术作品展、国际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展、鸟巢空间艺术演绎等活动。第二个部分主要是论坛, 论坛的题目与我们双年展的主题一致, 也是“美丽中国, 我的城市, 我的家”。通过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艺术家以及文化学者, 大家共聚一堂通过展览作品、人等等这样一种交流来探索怎么在今天的特定情况下实现中国的梦想, 探讨美丽中国我的美丽谁做主。我相信在后奥运时期, 在伟大的作为中国现代化标志的鸟巢里面, 我们新的双年展——2013年第五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将飞出新的、不同的、美丽的凤凰, 祝双年展成功, 谢谢大家!

4、国家体育馆——鸟巢文创公司总经理韩劲草发言

首先欢迎各位学者、专家和媒体朋友们来到鸟巢!本届双年展以城市空间设计为作品征集主题, 与鸟巢的联系可谓天生天然。在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 鸟巢所实现的华丽转身, 就是从举办开闭幕式和田径、足球比赛的主会场成为了满足城市市民日常文体休闲需求的大体量公共空间。

不同于以往的奥林匹克体育场馆, 鸟巢因其标志性的外观, 先进的综合设施, 便捷的到达条件, 成为极具公共性的城市建筑, 并通过大量的参观、观看演出赛事反复的过程, 成为最终被熟悉化和标志化了的城市景观。

这里再次引用鸟巢外方设计师赫尔佐格先生的一句话:奥运会结束的时候, 体育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鸟巢已不仅仅是举办过奥运会的体育场, 从数据上来说, 奥运会后已有超过2000多万人次作为游客进入鸟巢参观, 在这里举办的各类大型活动近百余场, 吸引观众200万余人次, 在鸟巢内亲身感受体育赛事的精彩纷呈和文艺演出的美轮美奂。

毫无疑问, 鸟巢已经按照设计师最初的构想, 完全地融入到了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为建筑物, 鸟巢本身是建筑设计的客体, 凝结着设计师和建设者们的智慧与心血。本届双年展再次以鸟巢为设计比照, 要求设计师考虑作品将在鸟巢周边摆放的独特环境, 特别注意夜间的灯光设计, 要求与如梦如幻的鸟巢夜景相互辉映, 形成愈夜愈美丽的一个城市文化景观带, 进而营造以鸟巢范式为引领的城市“昼+夜”整体艺术规划;作为本届中国国际建筑文化双年展的联合主办, 鸟巢联合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哈佛大学及其它主办机构, 又成为了建筑空间设计的参与主体, 希望通过建筑文化双年展为这座地标性建筑注入文化创意的崭新活力, 帮助普通市民认识和了解建筑的本质, 在专业人士中激发出更多的创意火花, 并呼吁以国际的和多元的视角建设我们的城市生活家园, 打造更多体现人文精神的建筑设计作品, 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

对于本届双年展通过全球征集产生, 并由大师和专家投票产生的5件公共艺术精品, 本届双年展将设立鸟巢特别奖, 颁给其中最年轻的设计师。双年展举办期间, 鸟巢文化创意交流中心还将与组委会合作, 筹建一个国内外建筑艺术大师与城市规划建设的决策者实施者沟通交流的平台, 并且为年轻的设计师提供更多的培养和施展才能的空间。

这里还要向大家透露, 主办方特别邀请到鸟巢的外方设计机构瑞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建筑事务所参与本届双年展, 鸟巢设计师将亲自操刀实体景观艺术装置设计, 制成后有望在鸟巢南广场展出, 与鸟巢既有呼应和关照, 又体现了新的设计关注和旨趣, 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两件作品对比观赏的一天, 以及更多优秀的装置艺术作品来到我们中间, 再次预祝双年展成功举办!

三、关于开展第五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空间艺术作品竞赛的公告

作为2013第五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的一部分, 双年展组委会公开邀请建筑师/景观建筑师/艺术家/设计师在国家体育场 (鸟巢) 和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设计并参与建造实体装置物作品展, 同时举行双年展建筑空间艺术作品竞赛。此次竞赛也可看作是对城市空间的激活, 城市艺术规划, 后奥运空间的利用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

场地:

国家体育场 (鸟巢) 和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竞赛目标:

通过建筑/景观/艺术装置的介入, 为城市和市民激活后奥运城市空间, 鼓励有关中国城市艺术规划的认识和反思。同时, 这些装置作为双年展展览的一部分供游客参观体验。此次竞赛召集建筑师、景观建筑师、艺术家和设计师来创造一系列实体装置。场地位于国家体育场 (鸟巢) 和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在双年展期间, 这些装置将在白天和夜晚开放, 供游客参观。设计作品的关键在于怎样同时在白天和夜晚提供令人兴奋的体验。每个参赛者需要提供关于建造方法的说明和图解, 作为提交方案的一部分, 评委在评审过程中将考虑方案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而竞赛的组织者也将提供关于这些装置建造的专业指导和意见。我们提倡运用便于运输、生产和装备的模数化建造方式。涉及到建造材料的拆卸、组装和重新利用的问题同样需要考虑。在展览过程中, 游客将与这些装置近距离接触, 参赛作品还需要考虑装置的安全性和结构稳定性, 尤其在极端天气如大风、暴雨、雷雨等情况下的安全和稳定。每一个装置的体量必须控制在15m*45m (平面) *15m (高) 的范围内, 平面投影面积不小于100㎡。单个装置总造价控制在¥2, 000, 000元内 (约$320, 000) 包括设计费用、出差和建造。作为设计费用、奖金和出差的费用在总费用中所占不得超过¥300, 000元 (约$50, 000) 。

时间安排:

2013年3月:前期准备工作和竞赛初期发布

2013年4月16日:第一次新闻发布会竞赛发布

2013年4月17日至2013年6月:竞赛设计阶段

2013年7月1日:竞赛选拔

2013年7月4日:公布竞赛评审结果 (五个获奖

作品, 单个建造成本200万元人民币内)

2013年7月5日至25日:方案深化

2013年8月1日至19日:建造安装

竞赛评委:

崔恺中国工程院院士

宋建明中国美院副院长

刘克成中国著名建筑师

朱锫中国著名建筑师

徐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张欣中国著名建筑项目策划人

唐克阳中国美术馆新馆设计总监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丹麦著名艺术家

希拉·奥唐奈爱尔兰著名建筑师

麦克·斯考金美国著名建筑师

汉斯·奥布里斯特瑞士著名策展人

约书亚·普林斯-雷默斯美国著名建筑师

参赛资格:

1、热爱建筑艺术, 对建筑文化有深刻理解;

2、遵守评选原则、尊重评委意见;

3、无论是否是个人、设计事务所、中外人士均有资格参加;

4、个人或团队作品没有所有权争议或纠纷;

5、没有损害国家利益和尊严倾向的作品。

入选标准:

1、关注作品的艺术层面, 侧重创造性、时代性的作品方面做出可贵努力者。

2、不计具体手法、类型、质量、等级和作者资历, 展现创作多元面貌。

3、作品创作时间为2005年以后, 不限定制作材料、设计独特、视觉冲击力强、构思新颖的作品。

4、国内外城镇规划师、建筑师、景观设计师、艺术家在任何国家设计的作品, 已建成者, 包括拟议中的构想。

评选原则:

1、作品简洁、经济、环保, 可建造;

2、符合所有竞赛要求

3、作品激活场地的效果, 尤其是在夜间对灯光等元素的运用;

4、关于城市空间激活和城市艺术规划的创新设计和理念。

获奖奖励:

竞赛奖评审出五个获奖作品。获奖作品将被建造, 作品和作者将被邀请参加2013第五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及颁奖大会。作品奖金包括在总造价内 (200万元人民币内/每件) 。作为设计费用、奖金和出差的总费用不得超过¥300000元 ($50, 000) 。

作品提交:

作品采取网上提交的办法, 提交内容包括:

1、四张A1尺寸 (横板) 的图板, pdf格式, 包括方案的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效果图、分析图、模型照片等, 参赛人的个人信息不得出现在图板上;

2、参赛作品简介 (不超过500字) , pdf格式;

3、作者及小组成员简历, pdf格式;

提交内容的文件总大小不得超过20Mb, 每个参赛者 (或团队) 限提交一项作品

参赛者需在2013年6月24号24点 (北京时间) 之前将上述提交文件以电子邮件 (邮件标题CIAB2013 Competition+参赛者姓名) 的形式发送至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组委会邮箱地址CIAB2013@126.com。

除上述五名获奖作品外, 另设奖项:

1、入围奖:100名奖励1, 000元

2、最佳创意奖:10名奖励3, 000元

3、最佳成果奖:10名奖励3, 000元

4、优秀作品奖:10名奖励10, 000元

1、颁发获奖证书, 证书上有中外评委签名以示权威性及公正性;

2、作品将在双年展官网上展示;

3、获奖名单将公布于双年展官网及主办单位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官网上;

4、《建筑与文化》杂志公布获奖名单;

5、分别收录于《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大典》之公共艺术篇;

6、获奖作品将在双年展现场LED大屏滚动播放。联系方式:

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组织委员会

地址:北京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9号B座1202

邮编100007

联系人:罗琼丽田文杰

电话:8610-84098235

传真:8610-84098439

电子邮箱:CIAB2013@126.com

网址:www.CIAB.com.cn

二〇一三年四月十六日

ANNOUNCE DATE:April 28, 2013

ORGANIZATION:Architecture and Culture Society of China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CIAB2013

The Fifth China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al Biennial—Beijing 2013 (CIAB2013)

Competition Brief

Background:The Fifth China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al Biennial—Beijing 2013/PostOlympic Space/Reactivation of Urban Public Space/Public Art Planning

For the exhibition of The Fifth Architectural Biennial—Beijing 2013,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invites architects/landscape architects/artists to design and build temporary physical installations within the Beijing Olympic Park adjacent to the Nationa Stadium (Bird’s Nest) .The focus of this exhibition shall be on innovative designs transformation of such Post-Olympic spaces and reactivation of urban public space in China.This will also include the role of art as a component of public space.

Site:National Stadium (Bird’s Nest) and Beijing Olympic Park

Aim:Through the intervention of architecture/landscape/art installation, the exhibition wil activate Post-Olympic urban public space for the city and its people and will encourage thoughts and reflections on urban art planning in China.

The competition brings together architects landscape architects, and artists to create a series of temporary physical installations The sites adjacent to the National Stadium (Bird’s Nest) will be visited by spectators during both day and night.A key feature of each design project will be to provide an exciting experience for all times of day.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will assist in providing professional advi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ach installation.Each proposal must outline the methods of construction/installation as part of the submittal package.Modula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pproaches that ensure fast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ing processes are recommended.Because there will be clos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visitors and the installations, the proposals should consider safety issues and structural stability especially in extreme weather conditions like strong winds and thunderstorms.The recycling and reassembling of materials used in the installation in other locations should also be addressed.Each proposal will have a maximum project volume, which should not exceed 45 meters by 15 meters and the height should not exceed 15 meters.The projected area in each plan should be no less than 100 square meters.The total budget for each site will be¥2, 000, 000 ($320, 000) inclusive of all fees, including travel expenses and construction.The maximum allowable amount of the budget to be used for travelrelated fees and prize is$50, 000.

Timeline:2013.03, preparation and early announcement

2013.04.16, first press release and media announcement

2013.04.17–2013.06.24, design period for competitors

2013.07.01, competition jury process

2013.07.04, competition result announced (five winners with construction budget under¥2, 000, 000 each)

2013.07.05–2013.07.25, design development

2013.08.01–2013.08.19, construction

Volume Control:Each proposal will have a maximum project volume, which should not exceed 45 meters by 15 meters and the height should not exceed 15 meters.The projected area in each plan should be no less than 100 square meters.

Budget:¥2, 000, 000 ($320, 000) for each installation

Jury Committee:

Cui Kai, Architect, China/Song Jianming, artist, China/Liu Kecheng, architect, China/Zhu Pei, architect, China/Xu Bing, artist, China/Zhang Xin, developer, China/Olafur Eliasson, artist, Denmark/Sheila O’Donnell, architect, Ireland/Mack Scogin, architect, USA/Hans Ulrich Obrist, curator, Swiss/Joshua Prince-Ramus, architect, USA

Submission:All proposals should be submitted online.Submission materials include:

1.Four A1 size panels (landscape) , in pdf format—includes plans, sections, elevations, renderings, model photos, and so on;personal information of competitor (or team) must not appear in any panels

2.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proposal (no more than 500 words) , in pdf format

3.Resume of author and team members (if any) , in pdf format

The total size of all submission materials should not exceed 20 MB.Each competitor (or team) can submit only one proposal.

Participants should submit their proposals by11:59 PM, June 24th, 2013 (UTC+08:00) by email to CIAB2013@126.com

Judging Criteria:

1.Sustainability,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projects

2.Commitment to all requirements

3.Reactivation of the space in the Olympic Park, especially the lighting effect during night

4.Innovative design/creativity of urban public space intervention and urban art planning

Prize/Award:The jury will select five winners.The winning proposal will be built and exhibited during the 2013 CIABB in the Beijing Olympic Park.The award is included in the total budget (¥2, 000, 000≈$320, 000) .The maximum allowable amount of the budget to be used for travel-related fees and prize is$50, 000.

In addition to the above five award-winning works, the awards are:

1.Finalist Award:100 winners, ¥1, 000

2.Best Creative Award:10 winners, ¥3, 000

3.Best Achievement Award:10 winners, ¥3, 000

4.Excellent Prize:10 winners, ¥10, 000

Incentives:

1.The committee will Issue the award certificate, with the jury signature to show the authority and impartiality;

2.The works will be showed at the Biennial's official website:www.CIAB.com.cn;

3.The winners will be announced at the official websites of CIAB and the sponsor Architecture&Culture Society of China;

4.The winners will be announced in the magazine–Architecture&Culture;

5.The winners will be respectively employed in the public art chapter of the Dictionary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Design;

6.The award-winning works will be showed in the Biennial’s LED large screens rotating.

Contact:Luo Qiongli, Tian Wenjie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CIAB 2013

Rm.1202, B,

No.9 Dongzhimen South St.

Beijing, 100007

CHINA

Tel:8610-84098235

Fax:8610-84098439

Email:CIAB2013@126.com

我的奥运故事 我的中国梦想 篇3

明天(指8月6日),我将作为奥运的火炬手,亲身参与圣火的传递。

我还记得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王军霞身披五星红旗环绕赛场奔跑的情景——那时我还在位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桑纳福多媒体实验室工作。看着电视里舞动的红旗、雀跃的观众,我一时百感交集。这是中国运动员首次在奥运会上获得长跑金牌。王军霞身上展现出新时代的中国人身上那些最优秀的特质,自信、勇气、坚忍、不屈不挠……

时光流驶至2001年——这一年的7月13日无疑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至今我仍清晰记得当天的情景——在北京燕莎(商场)的普拉纳酒吧,我和朋友们一起等待着最后结果的揭晓。晚上十点多,当电视里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赢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时,整个酒吧沸腾了。中国人、外国人,相识的人、不相识的人,都起立欢呼、相互拥抱,我身边是澳大利亚使馆的工作人员,他们也十分激动地向周围的中国人表示祝贺。

在那个时刻,小小的酒吧好像已难以容纳人们四溢的欢乐,大家都冲到街上,和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流汇聚在一起,涌向长安街,涌向天安门——原本疏阔空旷的天安门广场则早已被密集的人潮填满。夜空里烟花怒放,到处都是灯影和掌声……直到凌晨3点,我才回到家,却因难以遏制的激动而辗转无眠。我索性坐在电脑旁,给史蒂夫·鲍尔默(微软公司CEO)写了封邮件,谈到我在这个沸腾的夜晚所体验到的强烈且美妙的情绪,谈到奥运会及其背后深层次的国际化因素可能会给北京乃至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带来怎样的改变。

鲍尔默立刻回了一封充满激情的邮件。他说,得知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他和我,和数以千计的微软中国员工,和近13亿中国人一样,感到“无比的激动”。“事实证明了中国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他说:“我很高兴奥运会能在中国举办。我还想指出,奥运精神其实和微软公司的价值观一脉相承——我们都鼓励个人放手追求极致成就,但同时我们也高度看重团队的力量,相信价值会因有效的合作而倍增。我们都追求不断超越自我、挑战极限、探索未知。我相信北京奥运会一定能取得成功!”

而今,我荣幸地加入了奥运火炬手的行列。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也有着自己的“奥运目标”和“中国梦想”。

奥运精神不只存在于体育界。正如史蒂夫·鲍尔默所说,半个多世纪以来IT产业的飞速发展正是基于无数先行者对于“卓越”和“再超越”的不懈追求——矢志创新,持续向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发起挑战,这是包括微软在内的IT产业参与者,之所以能用短短的数十年改变全球亿万用户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关键所在。

中国所要面对的,也不仅仅是体育竞技的奥运。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制造大国,今天的中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并努力向“‘智’造强国”转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我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的时候,中国的大门已经向世界打开,莘莘学子们走出国门,去汲取新的知识和技能,期望着有一天能学以致用,帮助自己的国家走向振兴。2003年,当我有机会在北京向基辛格博士介绍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发团队时,他惊奇地发现每个人都有着相似的经历——在中国大陆成长;在中国大学里获得学位,然后赴海外深造,最后回到中国工作。当时基辛格自豪地表示:“这也有我的一份功劳,中美建交是中国对世界敞开大门的起点。”他认为,微软在中国设立研究机构,为中美间的科技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的一个梦想是,中国也能成为全球科技奥运的冠军和领袖之一。带着这个梦想,我将把手中的火炬传承下去。

我的中国梦议论文 篇4

征文活动的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的通知》的安排部署,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在全国高校举办“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根据教育部思政司《关于在全国高校组织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的有关要求,学校决定在全校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

下:

一、征文时间

2016年4月9日—9月6日。

二、征文对象

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

三、征文要求

1.征文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题材不限,题目自拟。

2.征文内容要围绕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坎坷追梦历程的深刻启示,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用文字记录和讲述亲历亲见的“中国梦”,体现和反映广大师生的爱国之心、强国之愿,报国之志,强化对自身责任和使命的认识,树立实干兴邦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我的中国梦征文要求

3.征文内容也可以结合“我的中国梦”主题,围绕我校百余年的文脉传承和一甲子的办学历程,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服务国家和社会建设,推进学校文

明文化建设,尤其是近年来为追求建设优雅学府、培育栋梁学子、构建卓越和谐以及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和更实、更优、更强的美好“师大梦”所做出的富有成效的努力,展现出我校“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的基本办学理念,“求是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优雅和谐、砥砺奋进、积淀深厚的大学文化以及师生平时自信而低调、进取而从容,关键时刻却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的独特精神气质。

4.征文字数4000以内。

5.征文须为作者本人原创,严禁抄袭、剽窃。

四、投稿方式和要求

征文投稿请以电子版的形式发送至学校文化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电子邮箱,并在邮件标题中注明“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和作者姓名,文章结尾处请留下作者真实姓名、联系人姓名、单位名称、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等。

五、征文评选

1.学校将推选优秀作品参加教育部开展的“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教育部 “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设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40名、优秀奖60名、优秀组织奖5名。获奖者将由主办单位颁发荣誉证书。获奖文章将陆续在《光明日报》、人民网、光明网等报刊、网络择优刊发。

2.学校将组织有关专家对征文进行评审,对优秀作品予以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我校征文活动拟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20名、优秀组织奖5名。获奖文章将视情况在校报、校园网等媒体上择优刊发或转载。

六、有关要求

1.本次主题征文活动是我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广泛动员,认真组织本单位师生参加征文活动。

2.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以征文活动为契机,引导广大师生将个人的发

展与国家、民族、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以及建设优雅学府、培育栋梁学子、构建卓越和谐、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和更实、更优、更强的美好“师大梦”而不懈奋斗。

联系人:戴勇、夏祥伟。

联系电话:54344716。

电子邮箱:whb@。我的中国梦征文要求

特此通知。

我的中国,我的梦--诗歌 篇5

暖意融融的大会堂,是我的中国。

风尘仆仆的纪实路,是我的中国。

开拓创新的改革路,是我的中国。

诚实守信的兴商路,是我的中国。

奋力拼搏的竞技场,是我的中国。

欢声笑语的娱乐场,是我的中国。

恪尽职守的执勤岗,是我的中国。

行人有序的斑马线,是我的中国。

严谨求真的实验室,是我的中国。

人潮涌动的音乐会,是我的中国。

自信昂扬的演讲台,是我的中国。

缜密紧张的办公室,是我的中国。

书声琅琅的校园,是我的中国。

认真听讲的课堂,是我的中国。

仔细改正的作业,是我的中国。

辛勤耕耘的土地,是我的中国。

茁壮成长的庄稼,是我的中国。

灯火通明的工厂,是我的中国。

拔地而起的高楼,是我的中国。

相亲相爱的家庭,是我的中国。

守望相助的邻里,是我的中国。

勤俭节约的生活,是我的中国。

清新荫凉的公园,是我的中国。

文明礼让的地铁,是我的中国。

众志成城的灾区,是我的中国。

威武出航的军舰,是我的中国。

迎风飒爽的五星红旗,是我的中国。

梦想绽放的地方,就是我的中国。

梦想在哪我便在哪,我是追梦的中国青年。

我的梦,中国梦!中国梦,梦飞扬!

美丽中国 我的中国梦 篇6

我的中国梦

南泉中心小学**班 李炜

我的梦,美丽中国梦。梦想是什么呢?是改变过去,还是穿越未来?梦有多长呢?可能是上上下下五千年。梦有多短呢?也许是一瞬间。

小时候,我总不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幻想这样,幻想那样。直到有一天,爸爸问我的梦想是什么,我才明白了人生奋斗的目标。总书记说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伟大梦想,照耀着祖国,我已不再是一个胡思乱的小孩,我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属于中国的梦。我要为祖国今后的发展而努力,为祖国美好的未来而拼搏。

我有一个中国梦,梦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长可以追溯到远古,短可以为祖国的一瞬间的美丽而奋斗。我有梦,一个美丽的中国梦。

我的梦,中国梦。梦有多重呢?应该不少于千斤。梦有多轻呢?或许还比不上鹅毛。梦想,辨别不出轻重,但可以让它伟大,或是渺小。大到有天那么辽阔,小到还不如一粒细沙。怕什么呢?梦想,只要敢于奋斗,不畏艰辛,总是会成功的。

不要管别人说什么,只要明白自己心里想什么。梦是由心而起,要想获得成功,心中就要有一个获得成功的意念。梦想,说远也远,说近也近。梦想,一个人一生奋斗的目标。我们既然改变不了现实的丑恶,那就应该用双手点缀她的美丽。

走过曾经漫长的黑夜,终于迎来了今天胜利的光明。我们的梦想会在未来的路上磕磕绊绊,会在奋斗的过程中,饱受辛酸。我们不应该放弃,应该化压力为动力,面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我的梦,美丽中国梦,一个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指导老师

中国梦,我的梦 篇7

当然, 我希望的不是什么大名鼎鼎的作家, 也不是什么天天赶稿的写手, 只要能写愿意写的, 让自己快乐, 也给他人带去温暖就好, 仅此而已, 别无所求。

之所以想做一个笔者, 是因为上小学后与文字结下的不解之缘。妈妈是一位语文老师, 从我上小学一年级起, 妈妈就教我如何创编童话。有时, 她会让我看一些作文杂志。就这样, 我一天天地对写作越来越着迷, 越来越热爱。学校的“三阶作文”体系, 让我受益良多。渐渐地, 我从写想象作文到写实作文, 再后来, 我的文字变成了铅字, 一篇、两篇、三篇……三百篇, 这让我信心倍增, 越发努力。

正当我在作文的世界里顺水行舟、憧憬前方的水域会给我怎样的惊喜时, 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我开始厌恶写作, 讨厌听到“作文”两个字, 甚至像大多数人一样开始害怕作文, 仿佛它就是一个吃人的魔鬼, 会将我生吞活剥。一写作文, 我就会感到莫名的恐惧。妈妈看到颓废的我, 总是笑着说:“烦了就不写, 要心平气和地面对。心平气和地读点书, 心平气和地写东西。”

我在失落中慢慢地平静了。一烦躁就看看书, 调整一下心态。现在的我, 饱尝了写作的酸甜苦辣, 反而更加喜爱写作, 当沉浸在文字中时, 我能获得忘记周围一切的平静。

莫言说过, 他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也想做一个讲故事的人。我也看到许多作家用笔写的故事:王巨成的《震动》, 讲述了几个有些互相仇视的少年危难之际迸发的友谊, 令人为之动容;读完吴梦川的《尖叫的海棠》, 我潸然泪下, 感悟着一个少女由迷惘到醒悟成熟的成长过程;岛田洋七的《佐贺的超级阿嬷》中阿嬷的乐观深深感染了我, 笑对人生的磨难, 没有什么过不去。一本好书带给一个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开阔的不仅是视野, 更是心胸。我从老舍的《草原》中读出了大自然的辽阔和生机;从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那灯影与河水绘出的古典意境中, 读出了秦淮的雅致和绝美;而《文化苦旅》带给我的却是一番感慨的独到。如果可以, 我愿意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 写作、旅行、写作。

愿为笔者, 不张扬, 不虚伪, 用心底的文字温暖自己, 也温暖他人。

我的中国女友 篇8

2008年7月一天凌晨,苏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室内,医生们正在对一个头部重伤的女孩进行抢救。此时女孩已神志不清,处于昏迷状态。

他来签字 医生惊讶

这个女孩被飞驰的电动车撞倒后,路人将她送到医院。几个不相识的好心人一直守在女孩身边。女孩的亲属呢?这时,一个急匆匆的身影出现了。医生们仔细一看,竟是一位黄头发、高鼻梁的外国小伙子。

听着小伙子结结巴巴的汉语,孙大夫更感到纳闷,小伙子急匆匆地了解女孩的病情,医生这才知道他叫考林,来自美国,是这个女孩的男朋友。考林没想到出去散步的女友竟遭遇车祸。

被撞伤的女孩名叫陈亚焕,此时已陷入深度昏迷状态,必须立即手术,清除大脑里的淤血。但手术有较大风险,谁来为她的手术签字呢?

考林说,亚焕小时候她爸爸就去世了,又多年和母亲失去联系,她一直一个人生活。时间紧迫,此刻不可能再去寻找她的家人。考林觉得亲人的责任只有他能承担,应由他来签字。

手术紧张地进行着,手术室外考林心中万分焦虑。

手术终于结束了,但是考林的心情丝毫没有放松,因为女友依然处于深度昏迷。

陈亚焕也许完全听不见,但考林一直絮絮地对她说话,不断地鼓励她。随着接触的增多,医生护士逐渐了解到考林和陈亚焕之间的故事。

考林来自美国爱达荷州一个美丽的山区小镇,父母都是工人,一家四口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2005年大学毕业后,考林来到中国太原,成为一名英语教师。考林酷爱滑板,喜欢孩子,这个阳光的美国老师很受学生欢迎,中国文化也让他非常着迷。

在一个朋友的生日聚会上,考林和陈亚焕相遇了。她跟别的女孩不一样,穿着滑板装。陈亚焕来自广西,由于喜欢滑板运动和旅游,性格开朗的她和考林一见如故。虽然一个不大会说中国话,一个不会说英语,但他们可以一起玩滑板,一起去旅游。陈亚焕成了考林的热心导游,他们一起游览了中国的长城 、故宫、兵马俑。

相处久了,考林和亚焕彼此萌生爱慕之情。两个漂泊异乡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亚焕用女孩的细心和体贴让考林感觉格外温暖。

为了更好地与女友交流,2008年初,考林决定到苏州大学学中文,而亚焕也在这里找到了一份时装店的工作,这座美丽的城市让两个人充满了期待。考林觉得如果自己的中文很好,两人就能真的一辈子生活在一起了。

拼命挣钱 为她治病

相恋之后,考林远在美国的父母得知儿子结识了一个中国女友,非常高兴,来中国旅游时还特地与亚焕相聚,这个聪明乖巧的中国女孩给他们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

如今,望着昏迷的亚焕,美好回忆竟恍如隔世。考林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他现在在上学,经济并不宽裕,这样的大手术使他负担沉重。

昏迷中的亚焕不知道考林在努力地奔波。他一边学习,一边穿梭在四个地方作外教,他想尽快挣钱给女友治病。经常和考林、亚焕一起玩滑板的周淼得知他们的困境后,和朋友一起印制了求助的海报和名片,组织了募捐晚会,争取更多的人帮助亚焕。

在有些人看来,考林并没有法律上的责任。毕竟亚焕没和他结婚,况且她很可能无法苏醒,甚至成为植物人。所以很多人觉得这个洋小伙离开陈亚焕是迟早的事。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虽然医院每天只允许探视5分钟,考林却天天都在病房外早早地等候,期待着和女友相聚。考林说,我很爱她,我已经跟她一起两年半的时间了。以前她非常关心我,现在我也应该关心她。

考林明白,也许亚焕醒不过来了,但他相信亚焕离不开他。在每天仅有的5分钟探视时间里,他总是在呼唤着亚焕的名字。深受感动的白衣天使们也在尽全力为亚焕治疗,他们尽最大努力让亚焕保持着稳定的生命体征。

亚焕昏迷已近一个月,考林一直相信自己不断的呼唤会使亚焕尽快醒来。这一天,考林突然感觉自己的手被握住了,昏迷了一个月的陈亚焕终于苏醒了,她睁开眼睛,触摸考林的鼻子,考林正深情地注视着她。

30多天的煎熬,考林筋疲力尽,但是看到亚焕苏醒了,他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他满怀希望地期待着亚焕马上好起来,继续他们的美好生活。

但考林内心的喜悦被现实击碎。由于左脑受到严重撞击,苏醒的陈亚焕右半边身体已失去控制能力。陈亚焕不能活动,语言表达也有障碍,这种状况让她陷入恐慌和绝望中。

考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向医生咨询,想知道女友能否快些康复。医生说脑外伤一般恢复期很长,也许不能完全恢复。

面对无情的事实,考林常常想起两人以前的日子,在陌生的城市中,两个人相互的关心,共同的爱好,给予彼此的欢乐。考林不想,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放弃他深爱的小焕。

他对小焕说,咱们慢慢来,你会好的,别急。恢复锻炼是个艰难的过程,亚焕要重新学走路,学习表达,甚至最基本的生活能力。

女友出院了,考林更忙了,除了当外教挣钱,剩下的时间都陪着亚焕。细心的考林为了让亚焕更好地恢复,特地用省吃俭用的钱给她买了助步器和跑步机,但是枯燥的锻炼很容易让人出现烦躁和不安。

她要分手 他流泪了

时间慢慢消耗着陈亚焕的耐心,她动不动就发脾气。考林也觉察到女友的情绪变化,但他从不和女友争吵,而选择了默默地承受。他了解亚焕,知道这个要强的女孩子内心的感受,此时她最需要的是鼓励。

考林对她越好,亚焕心里越有一种难言的滋味。亚焕知道自己很难恢复,她行动不便,不能自理,更别提当一个称职的妻子,她不想影响考林未来的生活,决定跟考林分手。

面对女友的要求,一向阳光开朗的考林第一次流泪了。然而没过几天,一个更加令人震惊的消息,让考林的心情降到冰点。原来他唯一的弟弟在美国意外身亡,离开了人世,考林心乱如麻,觉得老天太不公平了。

考林知道弟弟逝去,父母的痛苦是难以想象的,此刻父母最需要他在身边。如果回美国,考林隐约感到很可能是一次永久的离别。一面是孤立无助的女友,一面是痛苦万分的父母,自己到底该怎么办?

面对考林的矛盾,陈亚焕反而希望他能早点回到美国,去陪伴父母。她甚至觉得这是让考林解脱的机会。

考林走了,他带着极为复杂的心情返回了美国。亚焕的家里只剩下两个人的滑板,仿佛诉说着他们的过去。亚焕变得沉默了,但她还在努力,她想自立生活,让考林走得毫无牵挂。

考林的离开仿佛一切归零,为了爱而选择放弃,一时间亚焕的心里竟无比释然。然而十几天后,一个熟悉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亚焕眼前,她一下子惊呆了。这正是她日思夜想的考林。原来,在离开的日子里,考林一直无法平静,他无法不想念亚焕,无法割舍这段情缘。

对儿子的想法,考林的父母不但没有反对,而且还支持他回到亚焕身边。从短暂分离到再次相见,两个人才感觉到原来他们最害怕的就是失去彼此。

考林说,我会很累,可是我也会很开心,因为我爱她。亚焕也认为能遇到考林这么好的人,是自己的福气。自此,在小区里,人们又能看到考林搀扶亚焕锻炼的身影,街坊四邻逢年过节也会来关心这对身处异乡的情侣。

2009年底,让他俩欣喜的是,考林的父母来到中国,要帮助儿子一起照顾亚焕。考林的父亲说,我们很为儿子自豪,这么艰难的事他能承担起来。考林说亚焕需要爱。就这样,一家人每天轮流陪伴着亚焕,鼓励她要坚强,要加油。

上一篇:五年级上册语文练习七下一篇:工程热力学课程引入PBL教学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