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科室总结

2024-06-08

2010科室总结(精选9篇)

2010科室总结 篇1

现代烟草农业办公室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在公司领导正确指导和关心下,在兄弟科室大力支持配合下,现代农业办以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为主线,推进柏杨、汪营基地单元建设为重点,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为重心,提高设施后续利用为方向,深入开展各项工作,认真总结建设经验,发现存在的不足,计划下部工作安排。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群策群力,完成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

1、编制《2010-2012年利川市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 在省州公司正确领导和鼎力协助下,在州公司现代农业办亲自参与组织下,在市委市政府关心和市直相关部门配合下,组织规划专班深入探索,实地踏勘,掌握烟区详实信息,听取基层多方意见,围绕国家局建设指标,结合利川市实际情况,群策群力,科学规划,历时三个月,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编制出《2010-2012利川市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

11月18日通过国家局组织的专家组评审。2月25日通过省局组织的专家组二次评审。专家组高度评价了利川市整体推进规划,称其“达到行业规划的先进水平”。3月18日和4月1日,呙经理、魏经理分别在省、州公司组织会议上,就利川市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作典型发言,受到与会人员一直好评。

2、编制《汪营、柏杨基地单元实施方案》 全市整体推进规划通过评审后,迅速组织人员,根据国家局要求开展2010年实施的汪营、柏杨基地单元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完成涉及本部门规划的创新生产组织模式等方面内容同时,汇总基础设施、土地整治等方面建设规划,于三月中旬完成实施方案,上报州公司审查通过。

3、编制《汪营、南坪综合工场实施方案》

汪营、南坪综合工场作为利川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亮点工程,代表着全市整体推进水平,受到省、州公司高度重视。规划专班赶进度、抓力度、提高度,高水平完成《汪营、南坪综合工场实施方案》,在1月4日州公司经理办公会议上专题讨论并顺利通过,为日后育苗工场的顺利运转奠定坚实基础。目前,截止5月底,两个育苗工场专业化、工场化、商品化育苗全面完成目标任务,育苗质量高、服务好,受到烟农一致好评。省局赵全意局长在考察利川现代农业时说“利川育苗大棚建设,无论是规模,还是建设质量,都有一个新的建设标准”。

4、编制土地整治实施方案

严格按照省、州公司指示,遵照“宜平则平,宜台则台,宜坡则坡,宜梯则梯”的原则,在州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办公室指导下,组织测绘公司专业人员,通过实地踏勘,精心测算,完成柏杨、汪营基地单元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方案,报州局审批通过。

(二)、加大力度,狠抓核心区域建设

1、加强管理,明确职责 为不断提高核心区域质量特色,促进烟叶生产上规模、上水平、上台阶,达到标准化生产示范效果和展现全市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的目的,制定出内容详细、责任明确、奖惩分明、考核具体的《核心区技术员工作风险绩效考核方案》,分烟叶移栽、揭膜培土、中后期管理、烟叶交售四个环节对核心区驻片技术员进行风险绩效考核。

2、加强督办,严格考核

加强核心区域生产技术规范到位率督办,严格按照《核心区技术员工作风险绩效考核方案》,对汪营、柏杨基地的核心区域烟叶移栽环节进行认真、严格考核,确保各项技术按标准执行到位,示范效果明显。

3、加强培训,注重落实

加强核心区域生产技术培训,在移栽、揭膜培土等重要环节,通过现场会形式,加大培训力度,注重实用技术落实到位,夯实烟农技术基础,提高核心区生产水平,保障烟叶生产质量和效益。

(三)、加强引导,发展新型农村组织模式

1、加大筹备力度,顺利组建合作社

由烟草公司牵头,组织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烟草领导小组领导、烟农代表于3月5日、6日分别在柏杨、南坪召开烟农专业合作社成立大会。会议顺利召开,选举出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表决通过合作社章程和专业化服务管理制度。会后,合作社在烟草站人员协助下,完成工商登记注册手续,于3月10 日挂牌运行。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入社积极性

现代农业办选定专人,对柏杨、汪营基地单元烟农,通过以会代训形式,从合作社组建是以“普惠制、广受益”为宗旨,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降低劳动强度和用工成本,增加种烟收益为目的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集中培训。培训会召开8次,涉及到4个乡镇22个种烟村一千余户烟农,大幅度提高烟农对合作社的认知程度和入社积极性,目前两个合作社入社烟农达到846户,达到60%以上。

3、加大指导力度,开展专业化服务

通过加大对合作社指导力度,分别组建了育苗、机耕专业服务队。

育苗专业化服务队依托育苗工场,在烟草站技术人员指导下,组织专业化服务人员,对区域内烟农提供商品化育苗服务。今年由专业化服务队完成育苗服务面积达到20016亩,占两个基地单元总面积87%,育苗服务及时,确保了移栽进度,大大减轻烟农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机耕专业化服务队在公司扶持下,采取公司扶持配置机械和带机入社并行方式,对区域内烟农提供优质优价地专业化机耕和起垄服务,服务队完成专业化机耕和起垄服务面积达到16100亩,占两个基地总面积70%。专业化服务大大提高了土地耕作机械化程度,提升了劳动效率,改善烟区生产生活水平。

4、加大管理力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加大对合作社的管理力度,育苗、机耕、起垄等生产环节专业化服务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执行,在烟草站技术员监管下,各项手续严肃到位,促使合作社运转公开透明,提高烟农信任度,保障其运转顺畅、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5、加大审查力度,确保财务监管到位

聘请利川市经管局专家,加大对合作社财务审查力度,协助完成财务账目建立,通过清查育苗、机耕专业化服务成本核算,审查合作社财务收支合理性,严肃清查账目不明、开支不清现象,确保财务监管扎实到位。

6、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人员整体水平

充分利用各方资源,组织合作社社长、理事长、服务队长等积极参加州公司、市公司、政府市直部门召开的相关培训会议,参加会议6次,80余人次,从而开放思想、拓展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合作社人员整体水平,为合作社发展打下坚实人才储备基础。

7、加大引导力度,推进附属产业开发

积极协调社会资源,加大对合作社引导力度,充分利用已建育苗设施,推进附属产业开发。合作社结合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引入各项先进的实用技术进行育苗设施后续利用,附属产业开发启动资金全部由合作社自主投入,风险自担,不依赖烟草公司扶持,从根本上调动了主观能动性,工作务实,效果显著。汪营育 苗工场的食用菌栽培已进入灌袋培育阶段,南坪、齐心育苗工场以色列西红柿栽培长势喜人,最早的完成授粉,已开始挂果,最快40天内可成熟采摘。同时,三个育苗工场闲置季节综合利用率都达到80%以上。

(四)积极协调,加强工、商、研联办基地

1、加强联系,共同制定基地单元生产技术方案

按照国家局“工业主导、商业主体、科研主力”的原则,积极与柏杨、汪营基地单元对应的湖北、浙江中烟和技术支撑湖北烟科所加强交流,实时沟通。

3月19日,在湖北省公司组织下,召开浙江中烟基地单元建设座谈会,明确双方共同建好汪营基地单元意愿;4月29日,浙江中烟一行实地考察汪营基地,高度肯定了汪营单元前期建设推进工作。

5月8日,湖北中烟一行实地考察柏杨基地单元,肯定前期工作同时,明确加强双方合作力度,提高利川山地特色烟叶生产水平。

期间,湖北烟科所作为利川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特色烟叶开发技术支撑单位多次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柏杨、汪营烟叶生产情况。

通过积极联系,工、商、研三方围绕基地共建,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结合利川山地烟叶特色,共同制定了特色烟叶基地单元生产技术方案。两个基地单元严格按照生产技术方案,组织烟叶生产,控制各环节技术特点和技术到位率,烟叶长势良好,各方满意。

2、因势利导,推行散叶收购方案

按照国家局“烟叶生产现代化、烟叶原料基地化、烟叶质量特色化”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要求,为深化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改变传统“农户分级扎把、预检约时交售”方式,探索研究基地单元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工作流程,双方因势利导,共同制定了散叶收购方案,初步规划在柏杨单元育苗工场内进行散叶收购4000担以上,目前此方案的实施正在有条不紊的筹备中。

3、因地制宜,探索散叶烘烤技术

为实现利川市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目的,切实减轻烟农的劳动负担,根据恩施州烟草公司的安排,在湖北中烟和浙江中烟的积极参与下,公司计划在2010年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在湖北省利川市以工、商、研共同开发的方式,开展散叶堆积烘烤技术研究,为我国烟草行业重点卷烟企业的平稳发展奠定基础。

(五)积极配合,做好宣传报道

积极配合综合办,通过展板海报、横幅标语、宣传报道、导游解说等多种形式,对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进行全面报道。同时认真收集各项素材,编制利川市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大事记。通过宣传报道,加深了上级认可,加强了社会关注,加大了舆论反响,为利川市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创造出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建设项目还未达到国家局指标体系要求 利川市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严格按照国家局文件精神和建设指标体系,因地制宜,科学系统规划,但密集烤房因多方面原因未能达到国家局指标体系要求。

(1)、规划种烟区域适当调整。根据国家局对基本烟田连片率高,能够机耕化的要求,利川市现代烟草农业种植区域规划作了适当调整,从高海拔向低海拔、边缘高山向利中盆地、机械化程度低向机械化程度高、次适宜区向适宜区转移。其中转移到中部盆地适宜机耕区域(主要分布在汪营、柏杨基地单元)约10000亩为新增种植面积,因此,2009年实际种植面积11万亩中近4万亩、100多个种烟村未能纳入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范围。

(2)、全市已建烟水工程覆盖基本烟田面积为12.3万亩,规划区域内仅覆盖6.67万亩;全市已建密集烤房1964栋,规划区域内1865栋。

(3)、根据国家局密集烤房建设要求,有部分区域需新增烤房,但已建有部分烤房,新增需求未达到10栋以上,未能纳入建设规划,因此汪营基地单元密集烤房配套率未能达到100%。

(4)、因种植区域调整,部分原有烤房区域现已不再种植烟叶,烤房数量纳入已建设统计,新增无烤房种烟区域烤房建设根据实际需要纳入规划,因此柏杨单元密集烤房配套率超过100%。

(二)、部分规划项目未能及时动工建设

按照国家局文件精神,一个基地单元建设一年内完成。2010 年柏杨、汪营基地单元建设规划的部分育苗工场、烟水、烟路到目前未能开工建设,且未确定动工日期,将有可能影响通过国家局验收。

(三)、管理模式创新未按规划推进

按照国家局对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对管理模式创新的要求和利川市推进建设管理模式创新规划,每个基地单元设置一个中心管理站,因跨乡镇不易协调的原因,目前此项规划仍能实施。

三、下步工作打算及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引导,合作社上水平

1、专业化服务:

继续加强引导,按照合作社管理制度,组建植保、烘烤、分级、运输、供煤等专业化服务队,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确保专业化服务“专业、优质、优价”。

2、附属产业开发:

加强附属产业开发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大力度,有效控制运行状态,确保开发效果。加大考察力度,着手烘烤工场的后续利用,引进先进技术和项目,在烟叶烘烤结束后,充分利用烘烤工场开发附属产业。

3、提升影响力:

认真总结合作社运作经验,充分挖掘其先进性,联合市经管局,向社会广泛宣传推介,着手将其打造成省级、国家级先进合作社。

(二)、进一步加强督办,确保核心区域上水平

1、加强考核

加强核心区域下阶段揭膜培土、后期田管、烟叶交售环节技术员工作绩效考核,加强紧迫感,提升责任心,调动工作积极性,确保核心区域烟叶生产上水平,顺利通过国家局验收。

2、加强指导

加强核心区域烟农烟叶生产技术指导,尽可能多的采取现场培训会形式,加大培训指导力度,提高技术掌握程度,促进烟叶生产技术到位率,确保烟叶生产质量上水平。

3、加强管理

加强对烟草站下阶段推进工作的管理力度,督促其严格执行烟农户籍化管理办法,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对烟农考核到位。

(三)、进一步加强联系,工商研共建上水平

进一步加大与湖北中烟、浙江中烟、湖北烟科所等的联系力度,及时沟通信息,交换意见,调动各方工作积极性,把“工业主导、商业主体、科研主力”落实到位。

(四)清查基地单元机械保有量

国家局要求一个单元每百亩机械动力配置12-15kw,目前州公司评审通过的机械配置陆续到货。计划在机械全部配置到位后,迅速启动机械动力配置保有量清查工作,确保此项指标达到国家局要求。

(五)、下步工作建议

1、迅速启动2010年规划项目建设,确保达到国家局指标体系要求

2010年建设的汪营、柏杨基地单元规划的烟水、烟路、育苗工场等多项建设项目未能启动,目前已进入6月下旬,时间紧任务重,如果国家局采取基地单元分方式验收,将有很大可能八配套建设不能达标。建议建设规划中通过了国家局评审的项目引起重视,及早启动,确保达标,通过验收。

2、提前筹划文斗、元堡基地建设

进一步加强规划力度,吸取今年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工期赶、事情杂的教训,及早规划文斗、元堡基地单元实施方案,加大各项建设项目前期筹备工作,保障2011年实施建设单元建设过程中时间充足,准备充分、扎实有序。

3、按国家局建设要求实行管理模式创新

根据国家局文件精神,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创新管理模式,一个基地单元设置一个中心管理站,4-5条收购线,实现片区化管理。建议下步工作中,按照 “分类管理、科学设岗、明确职责、专业分工、严格考核、落实报酬”的总体要求,充分整合资源,加强队伍建设,达到国家局建设要求。

现代烟草农业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九日

2010科室总结 篇2

关键词: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

减少先天畸形儿的出生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方面, 也是实现《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要求。而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而出生缺陷则是严重影响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提高人口素质, 首先要了解人口素质的现状, 及掌握严重、高发出生缺陷发生的变动趋势, 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 为制定和评价预防措施提供依据[1,2]。为了进一步减少或消除影响人口素质的各种不良因素,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达到优生的目的, 根据广西和灵山出生缺陷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出生缺陷监测, 现将灵山县监测工作统计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妊娠28周至出生后7d住院分娩的围生儿资料, 包括活产、死胎、死产及产后7d内死亡。

1.2 范围

灵山县23个有接生的医疗保健单位, 在2009年10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出生的围生儿进行监测。

1.3 方法

确诊为出生缺陷儿, 采用产前登记和产后询问的方法, 对监测卡表逐项检查填写, 采用全国统一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收集患儿出生缺陷的诊断情况、家族史及遗传史、父母疾病史、母亲妊娠经过、母孕期患病情况和致畸因暴露情况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009年10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灵山县住院分娩围生儿数28719例, 其中, 城镇1761例, 农村26958例, 男性15097例, 女性13638例, 性别不明2例;出生缺陷总例数227例, 出生缺陷发生率7.90‰。农村215例, 城镇12例, 男性134例, 女性91例, 性别不明2例。出生缺陷儿死亡11例, 存活162例, 早期新生儿死亡49例。死胎176例、死产25例、双胎211例、三胎3例。

2.2 按病种统计出生缺陷发生率前五位如下

唇裂或唇裂合并腭裂55例, 发生率1.92‰, 居首位;多指 (趾) 或缺指48例, 发生率1.67‰, 居第二位;胎儿水肿综合征36例, 发生率1.25‰, 居第三位;足内翻11例, 发生率0.38‰, 居第四位, 肢体短缩9例, 发生率0.31‰, 居第五位。

2.3 出生缺陷的城乡分布情况

见表1。

2.4 出生缺陷儿的性别分布情况

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城市。

见表2。

男性高于女性。

2.5 出生缺陷儿的产母年龄分布情况

见表3。

产母年龄愈大, 分娩发生出生缺陷儿的概率愈大。

2.6 产前诊断及超声检查情况

2010年227例出生缺陷儿产前诊断的畸形儿共130例, 产前诊断率为57.27%, 产前超声检查118例, 占产前诊断的90.77% (2009年为75.21%、2008年为63.36%) , 故超声检查是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主要手殷。

2.7 近三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

2008年出生缺陷发生率是14.35‰, 前三位分别是:胎儿水肿综合征、多指 (趾) 或缺指、唇裂或唇裂合并腭裂、多指 (趾) 或缺指, 2009年出生缺陷发生率是9.34‰, 前三位分别是:多指 (趾) 或缺指、唇裂或唇裂合并腭裂、胎儿水肿综合征, 2010年出生缺陷发生率是7.90‰, 前三位分别是:唇裂或唇裂合并腭裂多指 (趾) 或缺指, 胎儿水肿综合征。

3 讨论

3.1 从上述的资料统计分析, 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 产母年龄愈大, 发生出生缺陷儿的概率愈高;

男性高于女性。随着产前超声检查的普及应用, 以往不易诊断的某些畸形得到了确诊, 使畸形的顺位发生了变化, 如本文中唇裂或唇裂合并腭裂上升到第一位, 胎儿水肿综合征由原来的第一位退到第三位。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逐年下降。

3.2 灵山县的出生缺陷产前超声检查诊断水平有待提高

灵山县今年产前诊断率为57.27%, 产前诊断的主要方法是超声检查, 同前几年相比有明显提高, 可能是因为2010年灵山县开展了三维B超、产前筛查 (唐氐综合征及神经管畸形) 、地中海贫血筛查、及普服叶酸等有关。但这些项目的开展未达到上级的要求, 卫生院仍未有三维B超。

3.3 降低灵山县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干预措施

(1) 首先要做好孕前保健及普服叶酸, 就要做好这3道防线:婚检:第一道防线, 加强婚前检查、生育咨询指导;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第二道防线, 产前筛查很重要, 产前筛查结果是高危, 要100%做产前诊断, 确诊异常者, 及早终止妊娠;第三道防线:新生儿疾病筛查, 从而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发生; (2) 其次是做好产前保健和围生期保健工作。定期产检、孕期加强营养,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提高孕妇身体素质, 减少疾病尤其是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孕中, 晚期采用高清晰度三维超声检查, 对许多胎儿体表及内脏畸形进行诊断, 配以必要的产前筛查, 可有效的提高产前先天性畸形的诊断率, 一旦确诊为严重的先天性畸形应及早终止妊娠。 (3) 将工作重点放在镇级卫生院, 提高镇级卫生院三维超声的使用率, 加强围生保健人员及超声检查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水平, 提高孕妇孕前叶酸服用率等。 (4) 加强对高危人群重点监测, 尤其是高龄孕产妇, 掌握灵山严重、高发出生缺陷发生的变动趋势, 为制定和评价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从而有效地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3]。

参考文献

[1]赵悦淑, 孙利环, 王兴玲.出生缺陷儿4214例流行病学资料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5, 21 (9) :569-570.

[2]王兴玲, 许建平, 杨平.河南省1996~2002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4, 20 (1) :59-60.

2010年肥料效应校正试验总结 篇3

关键词:3414;校正;吻合度

中图分类号:S1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084-1

1试验目的

通过校正试验,与常规施肥进行比较,考察配方肥的增产节肥效果,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的效益,通过吻合度,确认配方的准确性。

2试验设计及处理

设计:试验共设24个点,面积为200m2,与3414试验的2水平、0水平处理组合成一个独立的试验。校正试验处理配方设高、中、低三个肥力水平。采用大区对比法,设三个处理:

(1)習惯施肥区。

(2)校正试验施肥区。

(3)空白区。

表1校正试验各肥区肥量分配表

单位:kg/亩

3试验方法

配方肥施肥方法采用:基施加追肥。习惯施肥区按照农户的习惯进行施肥。空白区不施任何肥料。各处理间单灌单排,避免串灌串排,处理间不能相互渗透。试验品种统一为绥粳8号。各试验点田间管理一致。

4产量及效益分析

4.1产量分析

吻合度%(与全素区)=配方肥区产量/习惯施肥区产量×100%

校正区产量全场平均吻合度为100.3%。高肥区平均吻合度为100%,偏差在7.2%-8.9%之间。中肥区平均吻合度为99.8%,偏差在2.9%-6.3%之间。低肥区平均吻合度101.4%,偏差在2%-1.5%之间。在总体上看配方制定基本准确,但是各作业站还有一定的偏差,存在着一定的可调空间。

4.2效益分析

高肥区平均纯增收(习惯)=(544.79-544.75)×2.6(55.56-66.56)=11.1(元)

中肥区平均纯增收(习惯)=(529.95-531.18)×2.6(67.98-66.56)4.62(元)

低肥区平均纯增收(习惯)=(522.87-515.6)×2.6(83.43-66.56)=2.03(元)

5结论

(1)校正区产量全场平均吻合度为100.3%。高肥区平均吻合度为100%。中肥区平均吻合度为99.8%。低肥区平均吻合度101.4%。在总体上看配方制定基本准确,但是各作业站还有一定的偏差,存在着一定的可调空间。

2010上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篇4

2010年上学期

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在校长室、教务处的领导下,重点围绕三考、课改的指导思想,关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研究方式的变革,特别关注湖南省新的高考模式下教学与备考的对策研究,坚持“教学科研化,科研课堂化”教育科研工作思想,积极推动新课标的实施;进一步发挥教研员的学科带头人作用,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继续深化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全体教师的和谐发展。

一、规范管理,完善制度,进一步落实校本教研。

本学期我们加大对教育教学常规研究工作的管理,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注重落实集体备课,做到“定时、定地点、定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高考备考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关注新高考,各学科组利用教研、备课活动时间组织学习《湖南省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湖南省2010年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老师们认真钻研考纲,写出了学习心得。本学期各学科共举行校性公开课、复习观摩课十八个课例,市、区公开课八个课例。公开课结合各学科研究课题,重视教学课件的互动性设计,课堂上能体现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理念,突出教学改革、渗透对现代教学技术背景下和谐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和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训。

二、发挥骨干教师的榜样作用,总结提炼体现图盛特色的经验案例,高质量完成学期教研任务。

本期我室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请区教研员对我校教师的教学进行指导,同时我室经常组织教研组长深入课堂,指导教学实践,特别重视加强对复习课的指导,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新的教学行为。在期初先组织各学科新任教师到高三级听

课,发挥高三一线教师的示范作用,并结合教学常规工作管理检查,帮助教师形成由主客体关系转向相互交往关系、由以讲为主转向合作探究为主、由接受学习转向发现学习,努力实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更上一个新的层次。积极鼓励教师开拓创新,同时,我们组织各学科教师加强对2010中考、高考的研究,做好高考信息的采集和分析,认真解读2010湖南中考、高考、学业水平考试方案和考试说明,探索新高考模式下教学与备考的结合点,及时调整各学科备考策略。为了更好地备战2010高考、中考,发动全校教师为高考做贡献,为首届新课程高三科任教师提供更多的帮助,我们针对新旧考纲中的变化,组织教师开展“2010年高考、中考模拟原创试题征集”活动,从各大名校收集信息模拟卷二十二套,有力的支持我校初、高三老师的教学。

三、开展业务竞赛,组织业务学习和交流,促进教师教学教研能力提高。本学期我室组织教师参加各级业务方面的竞赛,成绩斐然,具体情况如下:

1、论文(课件)获奖

2、论文发表 喻辉 夏峥 刘力

企业家天地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教师

加强鼠标下的德行修养 论美术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校园文化要关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

3、个人竞赛

总之,本学期教科室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开展多种活动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改革,为以后的工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长沙市十九中教科室

2010科室总结 篇5

在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指导下,经过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教研组长、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本学期的教科研工作,已经圆满地完成了预期的目标,现将这一学期的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工作回顾:

1、为广大教师提供教育理论学习机会,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内涵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为使广大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能够按照课改的精神有效地实施教学,我们对教师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绝大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都很高,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们的教科研意识不够强,缺乏方法。为此,我们认真组织教师开展新课程、新教材的研究,按照“边试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不断对教师进行指导和帮助。通过“教、研、训”有机结合,促进教师走进新课程。二是建立培训、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培训机制,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我们要求全体教师每学期撰写一篇课改实验论文,上一节课改优质课,每学期撰写一篇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通过一系列培训,有效地拓宽了教师的智力背景,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这就为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搞好教育教学及教科研工作创造了条件。

2、营造学校科研氛围,提高教师科研积极性。

(1)加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一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师日记,关注差生)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从事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改进教育实践,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在工作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质。

(2)克服教师的畏难情绪。通常,不少教师在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时,往往反映出对教育科研有畏惧感,认为科研比较高深,是孤零零的,也有人对教育科研持“负担论”,认为中小学教师的本职是教好书,搞科研是额外负担,应该是专门的人做在办公室搞研究,殊不知,教育科研恰恰是建立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脱离实践的科研只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不具可操作性。通过近两年来的宣传引领,使我们教师克服了畏难情绪,并认识到没有科研的教学是盲目的、是低效的、也是没有前途的,大家能积极投身教育科研,并把教学过程与教育科研过程统一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整个校园充满着科研的勃勃生机。

(3)强化教师的反思意识。《词典》有云:“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反思过去是为了将来。”波斯纳说:“成长=经验+反思”。教育科研工作就是让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的探索的习惯,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要求教师每天反思,并记录感受、随笔,写教学后记,把有感而发的事情、棘手的问题、小小的案例、一时的顿悟都记下来,既可以是记叙,也可以是议论,还可以是抒情,内容、形式不拘一格,认真填写校本研修报告册,最终可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论文;同时,资料的积累为日后研究、总结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促进了教师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发展。

(4)为教师搭建科研平台,使科研意识自觉渗透于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各位教师有自己的可行的计划和目标,努力有目标,工作有方向。全校教师做到“四个一”:每人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科研或教改方面的书籍;每人每学期写一篇关于教研或教改方面的读后感,实际是一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每人每学期要上一堂与众不同的公开课;每人每学期要写读书笔记。

3、组织教科研培训,加快教师向“科研型”转轨。

(1)组织公开课、示范课,为青年教师开辟学习的课堂。

(3)为了提高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及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轨。教科室组织有关教师对教学中存在的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调控、如何做到堂清等问题进行了有系统的科研培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校内以学科组为单位选拔了课堂教学优秀的教师参加县课堂教学展评。

5、抓好各学科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大部分教研组长能够根据学科的特点,按照学校教研制度的要求,灵活地开展教研活动。有

解决学科共性问题的课例研究;有借鉴他人先进教学设计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有针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方法为专题的教研活动;有针对中考学科新动向为主题的研究。所有这一切,在教研组长的带动下,各学科的教研活动更加接近师生的实际和学科特点,教研活动也逐步走向深入,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广大教师在教研活动的思想碰撞中,有利于教育智慧的生成和教师专业的发展。

6、立足课堂,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教研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具体而言是教师以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感想或遇到的问题为中心开展研究活动。开学以来我们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行动研究为方法,以主题式课例研究为载体,强调教师是主体,教学问题是核心,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教研活动。

二、教师在本学期取得的成绩

本期有四位教师在县级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中做报告,有一位教师的论文在CN刊物上获的发表、两位教师在三门峡市化知识结构图比赛中分别获得了市级一等奖和二等奖,有四位教师在县中学生古诗文朗诵比赛中获得辅导奖,五位学生获奖。

三、存在问题

当然,教科研工作也有不令人满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教科研工作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2、部分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的意识淡薄;

3、学校教科室的督促还不够深入,力度还不大;

4、校本课题教研活动开展未能完全落到实处;

三、下一步打算

针对开学以来教科研存在的问题,今后教研工作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1、进一步 完善各项制度,做好为全体教师的服务工作,为各位提供教育科研的舞台。

2、将进一步立足于课堂教学,各教研组将根据自身的实际,按照规划,确立一个专题开展教学研究。专题研究必须做到:将专题“立足点”与学校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同步;将“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将“切入点”放在挖掘学生的潜力上。在开展专题教研活动中,教科室将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管理、监督和考核,重视过程的管理,加强对教研活动的监管、检查与考核。

3、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与教育创新,加大培养教师培养的力度,改革课堂教学,创特色学校、品牌学校。

以上是本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学校教师的潜能逐步得到开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开展校本教研,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走教师发展学校之路,是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课题,我们将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面对时代的挑战,通过校本教研,课题带动,让教师不断进步;经过行动,让教师在过程中享受生活;注重反思,让教师变得更加敏锐;收获理想,让教师拥有更加充实的教育人生。从而使我校教科研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新形势下的学校教科研工作,必须真抓实干,并且要不断开拓创新,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献计献策,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尽力。这也是学校教科室今后努力的方向。

东明二中教科室2011、7

2010—2011学年下教科研

2010年春教科室工作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本校教科室工作仍将以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教科研工作的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坚持科研与教研并轨,以课题为抓手,教科研为阵地,各教研组为基地扎实做好教育科研工作,使教科研立足课堂,走向实践。务求提高广大教师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水平,巩固已取得的科研成果,推进学校科研工作的深入努力开创教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健全学校教育科研考核制度,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考核制度,以促进我校教师投入教育科研的积极性。

2、提高管理水平,以课题为抓手,以教科研为阵地,以各教研组为基地,全方位提高教师素质。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武装头脑,切实转变教育理念,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促进,促进全体教师从经验型向理论型科研型转化。

3、开展各级课题研究,强化课题过程管理。经常组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科研专题研讨会和阶段成果交流会,使课题研究不流于形式,保证课题研究做到规范有效,在此基础上做好相关课题资料完善及整理工作。

4、争取让教师论文发表获奖的人数超过往年.三、主要工作和思路

1、开展各级课题研究。在学校的领导下切实加强对课题组的管

理工作,定期召开课题组长会议,布置有关研究要求和任务,交流课题开展情况,使课题研究正常化。

2、立足课堂,走向实践,深入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使教科研既扎根于教育教学实践,又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促使教师用研究的眼光,研究的态度,研究的方式来从事教育教学,把研究作为教育工作和生活的方式,让研究伴随教师的专业发展成长。

3、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4、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对教师职业的提升作用——经验型教学向研究型教学转变。通过校本教研开展经常性的反思活动,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提高反思能力,形成教师的反思习惯,使教师在反思中学会教学,学会学习把工作过程变成研究过程,摆脱单凭自己有限经验进行简单重复教学的状况,使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特征。

5、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引导教师强化问题意识,注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教师与课改一同成长.坚持“以课题推动课改,以课题提升课改”的工作思路,构筑课改研究与交流的平台,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课改活动,分层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继续推行“教学开放日”“2加2评价”等活动,继续坚持骨干教师上示范课,青年教师上展示课,邀请专家到学校上课作讲座,让教师进一步认识到在课堂上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校教研活动的实效。

四、主要活动安排

2月份

1、制订学校教科室计划。

2、召开课题组长会议,传达教科室的主要工作,各课题组撰写研究计划。

3、了解课题研究情况,做好部分课题资料完善及整理工作。3月份

1、组织召开学科骨干教师会议,商议营造“书香校园”有关事宜。

2、配合教务处对教师进行“教学六认真”等常规检查,以便迎接镇、县、市开校工作检查。

3、继续对教师进行“情智教育”系列培训。

4、各课题组召开会议,拟定本课题组本学期研究计划。

5、继续进行“教学开放日”活动。

4月份

1、请各级专家到学校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培训。

2、开展“教育叙事”比赛,评选出优秀叙事进行表彰并交流。

3、配合学校开展各年级调研考试。

4、配合教务处做好迎接半期质量检测工作。

5月份

1、做好迎接镇、县各级教学视导的准备。

2、召开课题组长会议,反馈课题开展研究的情况,对照反馈情况检查课题组研究活动记录,进行相关资料的完善。

3、组织开展“课题汇报课”展示活动。

4、组织参加县优质期末命题评比活动。

5、开展校首届“小课题成果交流活动”。

6月份

1、组织教师各级论文评比活动。

2、撰写课题研究总结和论文,做好课题总结,完善课题资料。

3、做好教科研总结考核工作,撰写教科研总结并上报。

2010科室总结 篇7

1 资料与方法

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会诊时间,会诊科室,会诊形式,会诊目的,患者年龄,会诊医师职称,会诊意见是否采纳。然后查阅临床药学室2010年~2013年会诊登记表,并根据会诊登记表中内容进行登记,不详尽之处按记录的住院号在电子病例系统调阅病例查看并填写。

2 结果

2.1 会诊形式和数量:

2010年~2013年我院临床药师共参与会诊281例次,会诊形式为全院会诊和科室单独会诊两种,其中全院会诊76例,占28%;科室单独会诊205例,占72%。会诊数量逐年呈递增趋势。见表1。

2.2 会诊目的:

205例科室要求会诊全部为抗菌药物使用相关问题;76例全院会诊60例为抗菌药物使用相关问题,10例属疑难病例,重点明确病情诊断,药物讨论少,6例为不是抗菌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行药物调整。总计265例会诊关于抗菌药物相关问题,2010年13例,2011年47例,2012年83例,2013年122例。见表2。

2.3 会诊科室分布:

消化科53例,神经内科78例,呼吸科15例,肿瘤科20例,内分泌科20例,心血管内科10例,肾病风湿科26例,心胸外科24例,普外科8例,骨科5例,妇产科5例,泌尿外科17例。内科共计222例,外科共计59例,内科会诊明显高于外科。

2.4 会诊患者年龄分布:

20~40岁51例,占18.15%;40~50岁45例,占16.01%;50~60岁24例,占8.54%;60~70岁52例,占18.51%;>70岁109例,占38.79%。由此可见>60岁患者占57.30%。

2.5 会诊医师职称分布:

初级职称132人,占46.98%;中级职称117人,占41.64%;高级职称32人,占11.38%。

2.6 会诊意见采纳:

排除全院会诊中10例主要关于明确诊断的病例,共计271例会诊病例全部被临床采纳的204例,占76.38%;部分采纳49例,占18.08%;未采纳18例,占6.64%。采纳率逐年提高,见表3。

3 讨论

通过对我院近4年的临床会诊情况进行总结,可以看出会诊数量、临床对会诊结果的采纳率有很大提高,说明临床药师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是对工作的承认与鼓励。但从上面结果也可以看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3.1 会诊目的和数量:

从表1和表2可看出,自2011年我院临床科室要求临床药师会诊的数量逐年增加,且科室单独请求会诊的次数增加明显,但会诊涉及的问题比较局限,主要为抗菌药物方面问题,分析原因:①2011年5月国家正式开始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各医疗机构都按照国家政策及相关指标制定了适合本院的规定及奖惩措施,并将相关指标分解到各科室,奖惩结果与医师的质量考评、职称、奖励奖金挂钩,医师应用抗菌药物越来越谨慎,部分会诊病例需要临床药师共担风险[1],这也间接解释了抗菌药物应用前会诊病例增多的原因。②抗菌药物实施分级管理,临床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必须会诊。抗菌药物的使用问题很多,因此会诊多也很正常,但临床药师要关注患者的整体用药是否合理,查看病历时如有时间浏览其他药物的使用情况,会诊时逐一与医师进行探讨,提出适合方案,久而久之医师遇到抗菌药物使用以外的药物问题时,就会想到药师的协助,这样就扩大了会诊的范围。当然,这也要求临床药师有全面且扎实的药学知识。

3.2 会诊的形式:

我院主要以科室请求单独会诊为主,全院会诊较少,与李松、程国印研究结果相似[2,3]。说明目前医师比较接受临床药师的指导,但遇疑难病例会诊更多考虑临床相关科室专家参加,很少要求临床药师参加,这需要临床药师主动与组织全院会诊的医务科进行沟通,建议不论全院会诊是否涉及用药及抗菌药物使用问题都应考虑通知临床药师参加,因为知识结构和工作性质的差异造成医师更加关注疾病、药师更加关注药品[4]。药师应多深入临床,通过多种途径增加自己对临床疾病的认识。参加全院会诊是增加药师临床知识、培养临床思维非常好的办法,因为全院会诊涉及的病例情况均较复杂,邀请参加会诊的人员均为临床相关科室的专家,认真听取专家对病情的分析,从中学习并领会医师处理疾病的思路和方法,不断充实临床知识,使自己的药学知识更好的与临床疾病结合,这与钱春艳[5]体会一致。

3.3 会诊的科室:

从2.3的总结可看出,我院科室会诊量内科高于外科,科室主要为神经内科和消化科,而应用抗菌药物较多的呼吸科会诊很少,主要因为我院呼吸科有专职临床药师,在日常的查房和与医师的密切接触中及时解决了医师本应会诊的问题,通过药师和医师的共同努力提高了用药合理性。但目前临床药师数量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这种情况下怎样能最大程度发挥临床药师作用的工作模式,可借鉴张忠元等[6]的工作经验,同时探索适合本单位的工作方法。

3.4 会诊患者年龄和会诊医师职称:

从2.4和2.5的总结可看出,会诊患者年龄超过60岁的占57.30%,这提示我们临床药师在日常临床药学工作中,应多关注老年特殊人群的用药问题。因为老年人生理功能改变,经常多种疾病集于一身,用药机会多,用药不良反应随之增加。这是临床药师药学服务的切入点之一。从会诊医师的职称看出,初级和中级医师的比例占绝大多数为88.62%,高级职称医师只占11.38%。原因可能低年资医师用药经验稍欠缺,更需要临床药师的用药参与。这种情况对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为低年资医师在科室数量较多,更多的参与他们的用药指导,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切实成为他们的助手,对在他们所在科室以及全院临床药学的开展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3.5 会诊意见采纳:

从2.6总结可看出,我院临床药师会诊意见采纳率逐年提高,表明临床医师对临床药师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与认可,提高了临床药师的自信和工作积极性,但同时也让临床药师感觉到更大的责任和压力,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3.6 会诊前、中、后:

通过4年会诊工作,和大多数的药师有同样的体会[7,8,9,10]:会诊前,首先应认真阅读病历,必要时查阅相关文献,做到心中有底,参加会诊时,认真听取患者病情介绍,针对临床会诊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超出自己专业知识范围的问题,注意请示上级专家提供帮助或查阅文献后给予答复,以SOAP模式来书写会诊意见,便于药师的建议被临床接受[11];会诊后2~3 d,应主动认真了解会诊意见采纳状况并进行分析。

2010科室总结 篇8

【关键词】公立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科室绩效核算

一、医院科室成本核算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是指将医院业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科室分类,以医院最末级科室(临床服务类科室要设门诊和住院病区两个核算单元)作为成本核算单元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科室成本的过程。医院科室成本核算是医院成本核算按核算对象分的其中一种。医院成本核算按核算对象分包括科室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项目成本核算、诊次成本核算和床日成本核算等。

1.科室成本核算实施的背景

实施成本核算是财务制度的要求。2012年1月开始实施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中就突出强调了“加强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规范核算程序、控制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等新要求。

公立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是形势所需。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逐渐弱化了对医院的投入,加强了对需方即患者的医疗补助的投入,在原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三项医疗保障制度,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增加了患者的选择机会,医院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此背景下,强化成本意识、加强成本管理,降低医疗成本,才能提升医院竞争力。

2.科室成本核算的核算的流程

(1)确定核算科室即核算单元,按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科室成本核算科室分类办法,首先将科室分为四类,并将每一类的末级科室作为核算对象,如外科外科门诊和外科病区才是末级核算科室才是核算单元。一临床服务类即直接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并能体现最终医疗结果、完整反映医疗成本的科室;二医疗技术类,为临床服务类科室及病人提供医疗技术服务的科室;三医疗辅助类,为临床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提供动力、生产、加工等辅助服务的科室;四行政后勤类,为临床、医技、医辅等科室服务,从事院内外行政后勤业务工作的科室。

(2)归集科室直接成本,按照成本核算原则(实际成本计价原则、收支配比原则、一直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对各核算科室进行医疗业务耗费归集,通过直接计入或者分配计入的方式,形成科室直接成本。如人员支出、直接材料支出、药品支出、设备折旧等能明确划分到各核算单元的就直接计入各核算科室成本。

(3)分摊科室间接成本,按照分项逐级分步结转的三级四类分摊方法,依次对行政后勤、医疗辅助、医疗技术类科室成本进行结转,形成临床科室医疗成本。

(4)计算临床服务类科室全成本,根据核算需要,对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科教项目支出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进行归集和分摊,分别形成临床服务医疗全成本、医疗服务医院全成本。

3.科室成本核算对医院管理的意义

科室成本核算是医院成本管理的基础,实行成本核算可以全面、真实、准确反映医院各科室的成本信息,有利于医院摸清家底,医院管理者及时掌握科室的实际运营情况,促使医院加强成本管理,合理控制费用,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为正确评价科室绩效提供信息资料,提高科室和员工的成本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发展。

二、医院科室绩效核算

医院科室绩效核算,是医院在遵循国家指导思想的前提下,以医院划分的责任中心即科室为核算对象,对其一定期间内的工作成果、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一个综合评价并以此评价结果作出相应的经济奖惩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其实质是以医院发展目标为导向,有效执行领导决策层管理思想理念和管理方式,配套实施绩效工资制,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并促进员工持续改进工作,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一种有效管理方式,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政策导向性。

1.科室绩效核算背景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国家对医院实行“全额管理”的管理办法,也就是“大锅饭”时期,那时没有绩效核算。

20世纪70年代末期医改启动,国家对医院实行“全额管理,定额补助,结余留用”的制度,1981年3月,卫生部下发了《医院经济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的意见》开始扭转卫生机构“大锅饭,不善经营核算”的局面,出现了绩效核算的雏形即大家熟知的奖金分配。

到了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国家对事业机构实行了分类管理,医院经济来源主要是通过提供医疗服务来进行补偿,1992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几点意见》提出,“建设靠国家,吃饭靠自己”的精神,随后的深化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改革,提出运用经济的手段,打破平均主义,调动广大卫生人员的积极性。这时期提出了“按劳分配,按劳取酬的”的分配指导思想。

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改革人事制度,完善分配激励机制,严格工资总额管理,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精神,体现的是“按优按绩取酬”的分配指导思想,绩效核算呈现体系化和规范化。

2013年,卫计委加强作风建设“九不准”明确提出,不准将医疗卫生人员个人收入与药品和医学检查收入挂钩,不准开单提成等,进一步规范医院的绩效核算行为。

2.科室绩效核算的流程

(1)分析医院外部环境及政策趋势,医院内部实际情况及发展目标,拟定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符合医院发展目标的合理、公平、规范、科学的绩效分配方案。

(2)确定核算对象,一般以一个责任中心(一个科室)为一个核算单元。

(3)根据拟定通过的科室绩效分配方案,对科室进行绩效核算的过程,也就是对科室工作成果、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一个评价过程。并以此评价结果作出相应的经济奖惩。

(4)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绩效核算顺利持续进行的保障。根据方案中确定的考核方案和指标对科室绩效核算结果进行评价,并以此评价结果做出相应的经济奖惩。

3.科室绩效核算对医院管理的意义

科学合理的绩效核算不仅能最大限度的激励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其不断的提高完善自己,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和医院。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让大家了解和重视医院发展目标,并引导科室和员工自觉将个人思想和行为目标追求与医院的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促进医院的发展,最终实现职工个人目标和医院整体目标的的共同实现。

三、结束语

2010科室总结 篇9

关于表彰2010先进科室及劳动模范的

决 定

2010年,是全力攻坚 “十一五”,科学谋划“十二五”的重要一年。也是我们思想大解放,事业大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公司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团结奋进、埋头苦干,方方面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圆满完成了年初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项目建设力度加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矿区面貌明显改观,安全工作全面进步、职工生活持续改善,文化建设纵深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广泛开展,支部的凝聚力的战斗力明显增强。为“十二五”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的来说,公司上下整体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进步,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2010年,公司各科室采煤队工种岗位上涌现出来一大批劳动模范,他们在建设和谐美好新白煤的进程中,起到了带头作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有的在井下采掘一线,盯现场,强管理,推动了区域安全的持续增强;有的在支护和操作方面,出点子,想办法,抓培训,强服务,守规程,严操作,千方百计,尽心竭力,提高了区队班组的基层、基础安全管理意识;有的在后勤服务方面,急职工所急,想职工所想,科学谋划,降低成本,极大的改善了干部、职工群众的生活质量;有的在推动企业安全发展方面,顾全大局,力作本职,提高效率,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的宽松的环境,特别是奋战在井下一线的干部职工,当先锋,打头阵,辛勤工作,为维护公司的和谐立下了汗马功劳。

公司党支部矿委会为弘扬先进,鼓舞士气,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现对我公司先进科室12个,安全生产特殊贡献3人,先进工作者40人以及174名劳动模范进行表彰。

2010先进科室、劳动模范花名

一、先进科室(12个)(各奖给奖牌一块)

安全指挥中心

调度室

生技科

机电科

安全科

安教室 财务科

办公室

洗煤车间

采煤一队

采煤二队

运输队

二、安全生产特殊贡献奖(3人)(各奖给奖牌一块,奖金1000元)

王来庆

王爱军

宋小朝

三、先进工作者(40人)(各奖给奖牌一块,奖金800元)

梁学龙

燕东亮

王晋强

史呆勤

梁双虎

王末锁 赵家屯

梁学亮

梁二学

姬青社

赵东明

程拴炼

李凤文 卫培松

李敦虎

赵虎彪

白宽福

卫旭政

梁海亮

宋小天

王家红

梁社社

程飞虎

梁学伍

王卫兵

王海亮

王跃亮 赵跃锋

杨青亮

韩大旗

王忠庆

许学斌

李志军

田国贤 卢茂军

李朝阳

杨小同

宋红社

孔垒富

四、劳动模范(174人)(各奖给奖牌一块,奖金500元):

1、二学队(24人):

李国林

于建兵

梁虎山

王建兵

王建光

吉贺兵

郭小军

赵军虎

宋学红

吉海锋

程兵龙

张拴生

唐登科

卫晋丰

王朝阳

李章亮

刘高锋

李学庆

贾保锋

张学兵

赵振亮

李振锋

程海兵

赵小军

2、红社队(24人):

宋郭庆

吉学丰

卫玉柱 卫满全

师吴胜

陕新社 茹二红

卢小板

王兵虎 陈立兵

吉国兵

梁文兵

3、掘进队(48人):

梁虎庆

李保胜

卫占阳 乔阳虎

王锦锋

李军胜 王军亮

上建兵

郭振锋 达锁勤

于小顺

郭波亮 吴社社

成锁庆

赵朝胜 卫军虎

原红兵

王红亮 赵志锋

景敦校

李军良

4、井下运输(10人):

崔永亮

王旭平

张新军 原军会

王校兵

常海军

5、地面运输(8人):

梁战斗

柴育军

王国社 梁军军

张雄军 孔成会 宋小东 郭丰亮 陈军民 梁太兵 梁军锋 梁龙胜 赵海龙 李学亮 卫满瑞 梁军虎 原小会 郭培中 梁军龙 林明禹 于建兵 卫小兵 贾往旗 张永兵 卫新社 景存富 李宜兵 冯建雄 王章平凌军强 茹国胜 王小海 梁虎社 张军旗 梁拥军 梁郭军 张学听 吉敦才 李云亮 梁乳传 宋军德

李龙会

牛红亮

卫红建

宋国庆

赵军雄

于红瑞

刘区付

景小兵

李乐义

景东校

6、通风科(14人):

梁小军

王龙虎

原培丰

杨万宁

赵纪红

栗晋波

姬虎兵

梁建斌

梁红军

卫学社

景保富

张银生

田二宽

程军校

7、质检科(4人):梁小二

赵栋亮

景安孝

梁雄瑞

8、生产技术科(1人):李于锋

9、机电科(15人):

梁志兵

程学忠

王永联

贾二校

上强胜

张学亮

王志鹏 陈学亮

梁新龙

贾力丰

乔利丰

李晋生

田新龙

程志忠 梁家瑞

10、调度室(9人):

邵学锋

李张鹏

梁红罗

张贵平

原学龙

刘东东 刘朝锋

刘兵社

11、办公室(10人):

刘雪峰

王彬峰

杨卫东

张学平

赵学锋

姬学军

常天会 陈三旺

张混章

宋荣炼

12、销售科(7人):

梁文社

田晋锋

梁新海

原晋育

靳战军

田国林

焦常太 全矿干部职工,要以这些光荣的劳动模范为榜样,学习他们目光远大、胸怀全局、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主人翁精神,学习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们敢闯敢干、锐意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们襟怀宽广、淡泊名利、克己奉公、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努力成为继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的时代先锋,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行动模范。

在新的一年中,我们要以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为着眼点,深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着力营造更加有利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舆论氛围。要以打击违章、违纪、治理违规、违法为重点,深化安全生产执法行动,着力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秩序;要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验收,继续排查治理重大隐患为主要内容,深化安全生产治理活动,着力构建安全隐患长效治理。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推动转型跨越发展,五年再造一个新凤城的关键之年。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相关文件精神要求,以跨越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节能环保低碳发展战略,突出抓好矿井抗灾、防灾能力和矿区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安全高效和谐的新矿山。

“十二五”的宏伟蓝图令人鼓舞,跨越发展的美景催人奋进,让我们共同携手、再接再厉、乘胜前进、奋勇争先,合力开创白沟煤业更加美好的明天,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到来。衷心的祝愿全体干部职工及其家属春节愉快,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2011年1月20日

主题词:劳模 表彰 决定

抄送:李矿长

发:各矿级领导、职能科室、区队

山西阳城阳泰集团白沟煤业有限公司印

上一篇:读悲伤逆流成河有感800字下一篇:已过新版GMP认证检查药企缺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