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 原文(共12篇)
后赤壁赋 原文 篇1
作者一落笔,便将梦境与现实混淆,故意模糊其界限,以假当真地叙述起来,读者根本看不到任何进入梦境的标示性语句。“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在简洁的交代文字中,时间、地点、事件是明确的,但人物比较模糊,故后面续之以“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一句,这样,人物才渐次清晰。当然,究竟是哪两位客人相随,仍不得而知,或许亦无需知晓。因为,“二客”的设置,仅仅是赋体写作“主客问答”这一传统形式的需要。况且,作者并未将“主客问答”作为全篇的主体,也即是说作者要表达的情思或哲理,并不像《前赤壁赋》那样以“客”的形象来承载、分担。此赋之“二客”,形象甚为模糊。笔者认为,首段主客对话的主要作用是暗示此乃梦境之人事景象,若不明乎此,多数读者或许会误以为这是明明白白的纪实记游之作。点出“二客”之后,作者以极其疏朗、简洁的笔墨描写初冬之景:“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寥寥八字,寒意已出,意境因“尽脱”而孤寂,一片脱叶之林,披霜带露,枯涩、清冷地直刺夜空。霜雾茫茫中,但见“人影在地”,睹影而知月色皎皎,故有“仰见明月”一句,一俯一仰,见出无穷乐趣,环顾四周,无不澄明。故,“行歌相答”,作者与二客,踏着温润如玉的月色,且行且歌,互相唱和。良辰美景,友朋嘉伴,不禁乐由心生!惜乎月白风清,无美酒佳肴,终是憾事,于是“乐”字已而引出“叹曰”,作者表述此句的口吻,是一种假设情形,这是一定要悉心揣摩的。现在有良朋为伴,但没有美酒啊,即使有美酒,也无佳肴啊,怎样才不会虚度如此美妙的夜晚呢?后面,作者的两个愿望顷刻间即获得了满足。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凑巧的是,傍晚时分,客人已捕得一鱼,作者欲得佳肴的愿望满足了,但是从哪儿去备酒呢?借客人之口,又引出美酒的问题,“归而谋诸妇”二句又让作者的第二个愿望得到了满足。以假设口吻道出的两个愿望,相继获得满足,仿佛唾手可得,这本身就有美梦成真的感觉,这是符合梦境特征的叙述,只是这梦里的逻辑与日常生活的逻辑相差无几,变形力度甚小。但是,叙述事件的跳跃性是很大的,二客是怎样回到他们家里取那“松江之鲈”的?妇人又是如何烹鱼备酒的?这些情节内容皆已略去,作品呈现的只是鱼与酒的获得,这一点非常符合梦境镜头不连贯闪现的特征。当然,作品中的梦境亦可经过作者的精心剪辑,它不是对日常生活中梦境的自然主义描写。说首段是对梦境的叙述,还有一个理由,便是这里出现的人物除了作者(梦境的叙述者)之外,另如“二客”“妇人”在下文则少有或纯无勾连、照应。一直伴随作者的“二客”只是在“予乃摄衣而上”那段和末段分别用“盖二客不能从焉”“须臾客去,予亦就睡”简单交代,犹如模糊之影,倏忽闪现了几下,尔后便飘然而去,不知所踪,亦不复述及。若照现实情理来讲,这是有悖常情的。作者大概是想以此种“无理”的叙述来突出梦境的真实性吧。至于“妇人”,下文则略无一字照应。这种人物形象的碎片化的不规则的模糊呈现,表明整个事件的叙述框架是虚幻的,读者不必照写实的逻辑来理解。作者把梦境叙述得煞有其事,几乎使人相信他真有所谓“十月之望”复游赤壁的经历,此种“虚境实写”之法,是对《前赤壁赋》的极大突破,读来亦真亦幻,极富艺术魅力。
赋的首段写梦中作者与二客谋得美酒佳肴,值此良夜,偶尔念及此前曾经游历的赤壁,遂逗引出下面梦游赤壁的文字。这次的赤壁之游皆由一系列偶然因素促成,先是二客凑其趣,再是明月凑其趣,最后是鲜鱼、美酒凑其趣,正好说明这一切皆是作者梦中之纷繁意念的快速链接,其游历背景亦是对《前赤壁赋》的部分的复制粘贴:有主有客,有风有月(前者为“既望”,后者为“望”),有山有水。所不同的是时令季节,前者为秋,后者为冬。因而,梦中景象大异其趣,这是现实向梦境渗透、变形的结果。“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十六字白描,绘出初冬季节景物的清癯、枯寂和内敛,不复有《前赤壁赋》的丰腴、轻松、洒脱之景,这一写景变化,或可说明作者心境渐趋恶化,他已退守至内心的极隐秘处。虽是同属贬谪黄州时期的作品,时间仅隔短短的三个月,但作者对自身心境的变化是非常清楚的。因此,他怅然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这虽是关乎自然宇宙的沧桑之叹,又何尝不是人世沧桑的伤感?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之中,正如作者在《前赤壁赋》中所言:“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因诗得祸,以犯官之身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而仍受监视,此等人生遽变,作者又何曾料及?其政治上的苦闷又何曾忘却?苏轼固然生性旷达,善于自我排解;但其心灵上的雾霾是很难彻底廓清的。许多论者都说《后赤壁赋》显得比较消极,远不如《前赤壁赋》,笔者不敢苟同这种观点。愚以为,《后赤壁赋》才真实地抒写了作者的苦痛,这里隐藏着一个真实的苏轼,不要动辄指斥其消极悲观。若真要说其悲观,那也无妨,其实,“悲观是从坏的一方面来观察一切事物,从坏的一方面着眼的意思。悲观主义者无时不料想事物的恶化,惟其如此,他才能最积极地生活。”(梁实秋语)苏轼的悲观正是如此。悲观源自苦闷,苦闷源自现实的丑恶。有人或许会问,一向闲适、旷达的苏轼也会产生政治的苦闷吗?那就不妨让作者自己来回答吧。他曾说:“处患难不戚戚,只是愚人无心肝尔,与鹿豕木石何异!”“乌台诗案”给苏轼的打击是不言而喻的。现实生活中的伤痛始终刺激着作者的梦境,也规定、制约着其梦境的生成与发展,尽管梦是虚无缥缈的。这样,梦境的内容将成为现实的象征或影射。
苏子登山的这段描写文字就极富象征意义,略加揣摩,便可发现这里所述之种种,皆是变形乃至变性、无理的虚幻情形,具有梦境的怪诞特征,是对现实处境的曲折反映。其所怪诞者一,是作者竟撇下客人,不管不顾,我行我素,不复以酒、鱼为念,舍舟独自登山。其所怪诞者二,是作者仿佛超出常人属性(即“变性”),具有特异功能,忽而踏着险峻的山岩,忽而拨开茂密的杂草,忽而歇息于状如虎豹的怪石之上,忽而拽住曲若虬龙的树枝,忽而攀上鹰隼筑巢处的悬崖绝壁,忽而又俯瞰水神冯夷的幽宫,六个惊险怪异的镜头,纷至沓来,压人心魄。其最可怪诞者,是作者“划然长啸”,竟致“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其能量又何啻于八级地震?!如此阴森恐怖的梦境令读者亦凝神屏息、毛骨悚然。作者自己的感受则更是“悄然而悲,肃然而恐”,以至于“凛乎其不可留也”,最终不得不迫回舟中,“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这一节梦境内容象征着作者的心路历程:先是以锐意进取的精神和无所畏惧的勇气,一路披荆斩棘,跋山涉险,及至高处而指陈时弊,以诗议事,讥刺新法,不料这些振聋发聩的言论却遭致政敌们的重重围攻,以李定为首的一群鼠辈小人,纷纷罗织罪名,搜寻作者诗句,巧以酝酿,生出无穷事端,终以震惊朝野的“乌台诗案”将作者投入御史狱,流放僻地黄州;最后作者身陷逆境而不得不随缘自适,以求解脱。获罪遭贬后的苏轼在居黄期间,虽说以其旷达性情获得了短暂的平静,身边亦不乏同情者,但其内心深处仍是寂寞难耐,值得推心置腹的朋友寥寥无几。再者,作者自己也心存余悸,自信与自尊严重受挫。受这种心境的影响,赋中便出现了夜半时分孤鹤掠舟而过的梦境情节。该情节以突然出现某一事物或发生某一事件的方式适当保留了梦境的荒诞痕迹,加上孤鹤之“翅如车轮,玄裳缟衣”的变形描写,营造了清旷的梦幻氛围。这只孤鹤在作者“四顾寂寥”的情形中出现,意味着作者在现实世界里很难找到实现情感沟通的对象,其精神层面因思想的深刻而痛苦地寂寞着,因此,只好向另一世界(仙界)寻求慰藉,只好把自己高标独立、超凡脱俗的理想寄托在孤鹤这一意象上。当纷扰的人世间始终以强压态势排斥作者的时候,他不得不滑向“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所谓消极出世之想,这正是其思想矛盾复杂之处。
孤鹤掠舟的情节又引出了下文的“梦中之梦”,作者对梦境的描绘,可谓别开生面,奇幻无比。“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道士顾笑,予亦惊寤。”这是赋中唯一一处明写梦境的内容,作者在梦中与得道成仙、化鹤临空、深夜探访的道士终于有了简洁而温馨的对话。显然,该内容是对“孤鹤掠舟”的延伸拓展,是作者愿望的补偿,孤鹤与道士也是交融为一的形象,前面是道士化鹤,这里是鹤化道士,二者皆神仙世界的意象。在孤寂、恐怖的梦境中,其给予作者的是深情的慰藉与关注,显得友好诚挚,富于同情心。“赤壁之游乐乎?”道士似乎早已明白作者的心思——月夜赤壁之游原本是为了排遣郁积心中的苦闷以求一乐,岂料旧事难忘,阴霾挥之不去,终是悲恐孤寂,所谓闲适旷达,不过是迷惑政敌的烟雾!正因为作者自感心思被道士洞察殆尽,后面才“问其姓名”,道士却“俯而不答”,继而又回头一笑,其神情表明他对作者的政治遭遇以及目前心境皆了然于心。毕竟还有人真正理解自己,且主动探望(“飞鸣而过我者”,窃以为,此处之“过”解作探望、拜访更有情味),而此人究竟是谁呢?这么想着,不觉“予亦惊寤”,其“梦中之梦”已然惊醒。然而,作者仍意犹未尽,欲追而随之,结果是“开户视之,不见其处”,这两句应该仍是梦中情形,即作者在赋中所写的整个梦境还是处于未醒的状态;如果说,整个梦境已醒,这里必定要有所交代,如,或可这样表述:“开户视之,不见其处,已而东方之既白。”
一个千年未醒的梦境,因作者笔端的戛然而止,却获得了无穷的时空延伸。作者的“乘风归去”之想,最终也还是幻灭成空,他只得以超越的心态,继续紧贴着地面,行走在这痛苦丛生的人世间。
参考文献
[1].《苏轼文集》,中华书局。
《赤壁赋》与《后赤壁赋》之比较 篇2
《前赤壁赋》对月色的描写显得很空灵。“徘徊”二字用拟人化的手法既细腻地描摹了月出的缓缓之貌,又表现了作者的心之切盼。在“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一片静静的天宇下,诗人“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显示出豪迈奔放之情怀。“击空明兮溯流光”,诗人视角由近及远,月光由明亮而变得烟笼雾绕。在这超旷空灵的氛围中,诗人寄托着“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抱负。理想在艺术中实现的就是意境。诗人借助于月色这一意象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充满期待而又不乏惆怅的情怀。“抱明月而长终”,“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诗人把“月”当作了一个永恒的意象。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诗人在认识到仕途风波的险恶后,把自己的理想寄托于江山风月之中所得的佳作。前赋是记“七月既望”的秋天,后赋是记“十月既望”的冬季。前赋字字秋色,后赋句句冬景。表面上看,似乎皆触景生情,仿佛前赋的旷达在于秋,后赋的虚无却因冬。其实不然。
前、后赋的命名只是相对于写作时间而言,其实都是写同一地方的月下之游。我们如果把二赋放到苏轼对月的意象描写这个大系统中去考察,就会发现,前赋对月作了极大的渲染,后赋则在月的描写方面留下了很大的空白。而艺术的魅力正在于能给人留下空白,给人以最大的想象的空间。意象具有两重性,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当作者观照客观景物的时候,面对的是景物的整体。他可以把自己的思绪或“正”或“反”地和同一景物的不同特征联系起来。如杜甫同是写“花”,有“千朵万朵压枝低”这令人赏心悦目的一面,也有“感时花溅泪”这令人悲伤的一面。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曲终见“月”,给人的是一种洒脱、坚韧的意象。《记承天寺夜游》是这样来写“月”的:“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诗人首先见到的是月光如水,既而联想到一泓积水中的水草交横,正当作者沉浸在水、月莫辩的想象之中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不是水草,而是竹柏的影子,“月”在这里是透明的,是水中影、镜中花,引起人无限的联想。《赤壁赋》中的“月”则是永恒的、完美的,既有月光普照的静态之美,又蕴含着“美人”的脱俗空灵之美。
在《后赤壁赋》中,几乎是开篇,作者即点明了行踪目的:“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作者俯视人影,然后“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一个“行”字,点明了作者的随心、机智,“相答”则说明话很投机。“今者薄暮,举网得鱼”,“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给人一种呼之即来的感觉,难怪诗人发出了“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的感叹!
元人虞集评《后赤壁赋》说:“坡公《前赤壁赋》已曲尽其妙,《后赋》尤精:于体物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皆天然句法。末用道士化鹤之事,尤出人意表。”“山高月小”这不是对月的实写,而是艺术的变形。所谓变形,即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对客观事物或社会现象的固有形态的有意或无意的改变。相对《前赤壁赋》而言,诗人的心情变了,不再是面对“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而抒发怀抱,而是发出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慨。在这种“情境”下,作者笔下的山就更高了,月小而冷峻了。
《后赤壁赋》中“月”的意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稍经点染,便烘托出了一处静寂可怖的意境。读者从 “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的攀援中,可洞见作者在政治上的求索和朝庭中的艰险可怖;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则又隐含着心潮澎湃的激越心情和令人毛骨悚然的险恶处境;而“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则很自然地倾吐了作者无能为力和企图远避的悲愤心情。《三苏文苑》里讲:“东坡不得志于黄,故其文字亦萧瑟。如划然、悄然、肃然、四顾寂寥等句,犹有未平之气也。”不能仅仅把这看成是消极悲观的情绪。恰恰相反,两赋还透露了作者在遭受重大的政治和人生挫折后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
以上列举的都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作。为什么同是写月,诗人笔下会出现不同的月的意象呢?正如诗人所言:“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文与可画谷偃竹记》又据史料记载: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在黄州写完前、后赤壁赋后,他的友人傅尧俞派人到黄州来向苏轼索求近文,苏轼便把他的前赋亲书送之,并在文末题《跋》云:“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傅尧俞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又有《后赤壁赋》,笔倦未能写,当俟后信。”(苏轼《书<赤壁赋>后》)可见,《后赤壁赋》并非即兴之作,从游赤壁到写成文章,其间有一段时间。苏轼写前、后赤壁赋,是“先得成竹于胸中”、“了然于心”后才“了然于口与手”的。“月”作为一种景,是诗人的“眼中之竹”,一旦渗入诗人的心血,注入诗人的情感,化为一种包含着作者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意象,便成为“胸中之竹”。诗人正是凭借客观上的所见与主观上的所想,借助夸张与联想,把“月”描绘成可供读者观照的、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的。
赤壁赋原文 篇3
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jiǎng),击空明兮溯(sù)流光。渺渺兮予(yú)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hè)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wèi)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zhú 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piān)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蝣(fú 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zēng)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gǒu)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shì)。”
《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篇4
原文: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 (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同拥有的)。”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gēng)酌 (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籍(jí)。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翻译: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友人乘船在赤壁下面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江面水波平静。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吟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月出》中有“舒窈纠兮”的句子,“窈纠”同“窈窕”)。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缓慢地在斗宿和牛宿之间移动。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江面反射的月光与天际相连。我们任凭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漂动,越过浩荡渺远的江面。多么广阔浩瀚呀,像是在天空中驾风遨游,不知船将停留在何处;多么飘然恍惚呀,我们好像独立长空,遗弃尘世,飞天成仙了。
这时候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歌道:“桂树做的棹啊,木兰做的桨,(桨)划破月光下的轻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贤人(宋神宗)啊,他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个与苏轼同游的吹洞箫的客人,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箫声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能使深渊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
我忧愁凄怆的样子,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友人说:“(曲调)为什么会这样(悲伤)?”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一片苍翠,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当他夺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面对江面斟酒,横端着长矛朗诵诗篇,确实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互相劝酒。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我知道这是不可能轻易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箫声的余音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我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羡慕它们什么呢?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了就成为景色,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共同享用。”
苏轼 后赤壁赋 篇5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 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 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 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 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 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 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 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 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 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创作背景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前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赤壁赋》中的道学思想 篇6
月夜江上, 横槊赋诗, 何其潇洒。浩瀚长江, 舳舻千里, 何其壮观。人生须臾, 物是人非, 何其无奈。英雄伟人尚且如此, 凡夫俗子又当如何?悲情自然无法抑制, 超然物外岂是人人可为?
箫声幽怨, 牵动了无数伤怀善感的天涯沦落者;洞箫悲鸣, 传达着一代才子屡遭贬斥的艰难历程。瞬间与永恒的哲学之思, 当是俯察人世之后的超脱。面对现实, 顿生吾生有涯, 人事难料之感, 难免沉郁, 享受自然, 超脱悲喜, 俯察万物, 进而达观。何必在乎一时的悲与喜, 何必在意一时的得与失。水的逝去而又长流, 月的盈亏而又永生, 变与不变, 瞬间与永恒, 就如同人生的成功与失败, 仕途的得意与失意, 实在不足称道。
若是看到问题的一面, 从宇宙无穷与人生须臾的对比中, 从一世枭雄的悲剧命运和凡夫俗子的渺小人生的落差中, 从理想追求与现实失落的矛盾中, 感觉人世无奈, 生命短暂, 自身渺小, 自然心生哀怨。
若是看到问题的另一面, 江水的川流不息似乎永恒却无一刻不在变化实为短暂, 明月的盈亏无时似乎短暂却又总是由亏而圆实为永恒, 不知到底是变还是不变, 到底是永恒还是短暂。若说变, 高山, 江水, 清风, 明月, 无时不在守候着我们。若说不变, 自然万物无时不在变。变与不变, 宇宙与人生, 只是相对, 不必哀叹人生的短促, 不必羡慕宇宙的无限。若说永久, 宇宙无一刻相同;若说短暂, 生命代代相传。
以水之逝去和长流、月之盈亏和圆满, 变与不变、瞬间与永恒界限何在?苏子似乎在告诫后人, 若以豁达与乐观看待万物, 当可天人合一。若以圆融与通达看待世事, 自能心性纯净。若能随缘自适, 人生何其快哉。万物皆为我用, 自然皆为我有, 何必再为名累, 何必再为利忙, 何必再为欲求。如此, 一切烦恼自然消散, 悲喜之念自然可笑。
“道生万物”、“有无相生”、“静观玄览”的思想, 让苏子在苦难的现实中寻求到了精神的慰藉, 江山无尽, 天地无私, 风月长存, 声色俱美, 作者正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出将入相也罢, 临渔问樵也罢, 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不过是短短的一瞬。世事都将转空, 人人终成过客, 何需执念一物, 何不寄托山水。随心入禅境, 旷达对人生, 自可多一份旷达与自在, 多一份闲适与清净, 多一份洒脱与逍遥。
附原文:
《赤壁赋》 (人教版必修一、苏教版必修一选文)
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 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 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 正襟危坐, 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 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 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 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糜鹿, 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草书前后赤壁赋》 篇7
祝枝山的《草书前后赤壁赋》,长达10米,是他的狂草代表作,内容书写的是大文豪苏轼的名篇《前后赤壁赋》,用笔犹如脱缰的野马,纵横驰骋:中锋聚攒之处力透纸背,笔端轻带之处细若游丝,侧锋取势之时若含兵器之利……
相传,祝枝山书写《前后赤壁赋》还有个故事呢!公元1515年,56岁的祝枝山在广东惠州府做一个小小知县,郁郁不得志。这年秋天,老友文徵明特地到惠州看望他,两人共游惠州西湖,巧的是,竟在这里的西湖遇见了苏轼的旧迹——原来,苏轼也曾被贬到此呀!两人不禁唏嘘感叹。晚上,祝枝山与老友把盏赏月,皓月当空,星辉闪烁,《赤壁赋》的瑰丽文字如海浪一般在心中澎湃,于是,他铺纸研墨,一路纵横驰骋,洋洋洒洒,狂草《前后赤壁赋》跃然纸上。
这部作品,是心境合一的妙作:遵循了绘画的构图,点画运用,灵动跳跃,虚实相生;用笔奇趣,通篇用“点”表字达意,画龙点睛;此外,作品用名贵的“金粟山纸”书写,名纸墨宝,相映成趣,因此为后世许多书法家所珍爱。
名称:草书前后赤壁赋
年代:明代
作者:祝允明
现藏:上海博物馆
后赤壁赋阅读答案 篇8
阅读《后赤壁赋》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是岁十月之望 望: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B.履□岩,披蒙茸 披:披着。
C.攀栖鹘之危巢 危:危险。
D.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畴昔:以前。
2.下面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顾而乐之 B.划然长啸,草木震动,顾安所得酒乎 然或傲逸狂醉
C.适有孤鹤 D.过临皋之下
将何适而非快 飞鸣而过我者
3.下面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以待子不时之须 B.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C.反而登舟,放乎中流 D.问其姓名,俛而不答
4.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步自雪堂 B.履□岩
C.横江东来 D.掠予舟而西也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答案:
1.D(A.农历每月十五称“望”;B.披:分开;C.危:高。)
2.D(A.环顾;但;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而;C.刚才;D.飞过。)
3.B(A.“须”通“需”;C.“反”通“返”;D.“俛”通“俯”。)
4.C(东;名词作状语,从东边;ABD都是名词作动词,步:走;履:走;西:向西飞去。)
5.(1).才过了多少日子呢?江山的景象已经变得不认识了。
《赤壁赋》情感脉络新解 篇9
苏轼的《赤壁赋》作为一篇经典名作,当下语文界对其情感脉络的解读主要是“开篇的写景,江山风月,旷远宁静,传达了沉醉其中的喜悦之情;欢歌的变奏,乐极而生悲,抒发了内心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长江永恒的羡慕;因悲生悟,‘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后的议论,是写景、抒情之后明确的说理,变与不变,取与不取的辩论最终让作者悟透而喜,物我两忘,‘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苏教版语文必修一教学参考书》)清代李扶九也曾评论说:“此文前乐、中悲、后乐,有似王右军《兰亭叙》。”(《古文笔法百篇》)
但笔者认为,此类解读是有缺陷的。一是被苏轼刻意为之的表面文字所迷惑,未能全面地、深入地读懂文章;二是忽略了作品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三是未能全面正确地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之变迁。
二
《赤壁赋》中第二段是承上启下的段落,普遍的看法是:“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上接风月之乐;“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下启“愀然”之悲。但此种解读忽略了重要的一句“倚歌而和之”。“倚”者,依照也;“和”者,伴奏也。歌者为主,洞箫者为辅。箫声如泣如诉,感伤之至,“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那唱的又岂能是欢乐的歌?要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就不能不深入探究两个问题:一是上文四句诗的含义,二是“于是饮酒乐甚”中的“乐”字的内涵。
诗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大意是:以桂为棹,以兰为桨。拍打水面,溯流而上。我的心思,渺远无影。遥望美人,在天一方。诗中大量化用了屈原的诗句,如“桂棹兮兰桨”化用自《九歌·湘君》“桂棹兮兰枻,斲冰兮积雪”,而“渺渺兮予怀”化用自《楚辞·湘夫人》“目眇眇兮愁予”,“望美人兮天一方”又化用自《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作者如屈原一般,借“兰桂”比喻美好的品格,以“美人”比喻美好的理想,整首诗表达了一种追求美好理想而不得的惆怅与忧愁。这明显不是快乐的歌,理应是感伤之歌。
既如此,“于是饮酒乐甚”中的“樂”又当何解?要解释这个“乐”字,我们不能忽略此前的“于是”二字。“于是”,在此时。此时是何时?这就要回到第一段对景的描写中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心如止水,既是一种平静,又是一种压抑。“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喝酒唱歌,歌以咏志。“明月之诗”“窈窕之章”指的显然是《诗经·国风·陈风·月出》篇,诗中传递出思念不得的忧愁。“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皓月当空,何曾徘徊?是作者内心的不安在作怪!“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雾锁长江,心中一片茫然。“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一苇”较之“万顷”,何其渺小!“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此时的作者急于渴望超脱。情绪由平静到忧愁,继而伤感,最后急于解脱,外界的景物是情绪变化的诱因。而此时,“饮酒乐甚”,酒又成了情感喷发最好的催化剂。所以,这里的“乐”不是快乐,纯粹是借酒浇愁、酒酣放纵、自我麻痹的状态。
此情此景,纵之以酒,作者终于撕去了平日的伪装,高声唱出内心的苦闷。但其用语却是十分优美的,骈句之齐整,铺陈之充分,景物之朦胧,以极高的文学造诣将情感或主旨内敛起来,平添了散文之美,以至于产生了作者刻意隐瞒内心愁苦的表达效果。
作者为何要刻意隐瞒自己的苦闷,用隐晦的文字让我们误以为他就是一个寄情山水、饮酒诵诗的神仙人物呢?这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探究。
三
《赤壁赋》问世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这是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而被诬“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史称“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一次欲置苏轼于死地而兴起的文字狱。他本人虽经多方营救,死里逃生,却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且“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他的三十九位亲友也因此受到牵连:驸马王诜被削除一切官爵;好友王巩,发配西北;弟弟苏辙,被降职到高安,任筠州酒监;其他人如司马光、张方平等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惩罚。
因文字而名声大噪,又因文字而饱受折磨,以致牵累亲友。“乌台诗案”对苏轼精神上的打击是巨大的。他开始清醒地认识到人心之险恶,便不再像以前那样锋芒毕露,而是变得小心谨慎,沉默寡言。他开始畏人避人。他在给朋友信中说:“感恩念咎之外,灰口杜心,不曾看谒人。”(《与王定国四十一首》之一)“盖罪废穷奇,动辄累人,故往还杜绝”“罪废屏居,交游皆断绝。”(《与陈朝请二首》之一)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已经在改变自己了,除了少数几个真心的朋友外,他和外界基本上没有什么往来,在《答李端叔书中》中:“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鱼樵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谪居无事,默自观省,回视三十年以来所为,多其病者。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甚至有一度他都不敢再作文字,即使作了也不敢与人看。在黄州住定后,他曾小心翼翼地给友人程彝仲写信道:“但多难畏人,不复作文字,惟时作僧佛语耳。千万体察,非推辞也。”(《与程彝仲六首·其六》)戒惧之心,可见一斑。
《赤壁赋》写在“乌台诗案”后的第三年,虽然谪居黄州的苏轼依然心念故乡,“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西江月》);依然心系朝堂,“致君尧舜”的理想仍未完全幻灭。但黑暗的阴霾并没有从他的心灵深处完全消散,为了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以及家人、亲友,他不再纵情高歌,而是将真实的情感掩藏于景物描摹与所吟诗句之中,“景语皆情语”,“歌以咏志”,读者不可不察。
四
黄州之谪成就了苏轼,让他修炼成了“东坡居士”。
之前的苏轼,天纵奇才,少年得志,二十岁便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金榜题名,名誉天下,连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都说“三十年后,无人在谈论老夫”;愤世嫉俗,爱恨分明,遇有不惬心意之事,便觉“如蝇在食,吐之方快”;胸怀天下,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忘朝廷,“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沁园春·孤馆灯青》)他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苏学士”,“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儒家思想是其一切行为的准绳,这无论在他的《上皇帝书》,还是其在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中,都表现得很充分。
之后的苏轼,躬耕于东坡,寄情于山水,“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两三首》);乐观旷达,宠辱不惊,荒凉穷苦的黄州小镇在他笔下是“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多石崎岖的坡路则被写成“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东坡》);安时处顺,智慧明达,他开始辩证地看待得失与生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赤壁赋》)。此时的他是深谙佛道、圆通圆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衡的“东坡居士”。
在黄州的苏东坡可谓是彻底脱胎换骨了。正如余秋雨所言:“他真正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苦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苏东坡突围》)
但苏轼思想上的转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在黄州期间的思想大致可分为两期:
前期的自我封闭和怀抱幽恨心态。初到黄州的苏轼把自己隔绝起来。“初到一见太守,自余杜门不出。闲居未免看书,惟副佛经以遣目,复近笔砚矣。”(《与章子厚书》)他开始生活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高自许、蔑视流俗却又幽恨不平的心境。
后期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经过冷静的思考、山水的启迪、释老思想的洗涤,苏东坡终于“涅槃”:他在逆境中也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他开始认识宇宙与生命,平静地对待一切,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村夫野老为邻。他开始以“幽人”“散人”“野老”自称,如“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从人称的变化上,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心态的变化,他对人生的看法也达到了新的境界。
《赤壁赋》正是创作于这个思想转折的重要节点,苏轼刚从“乌台诗案”的阴影中走出,从“致君尧舜”的儒学士大夫脱胎为超然物外的“东坡居士”。所以,《赤壁赋》中作者由忧而乐的情感变化与其个人的思想变迁是吻合的,由内心的忧苦而至自我消解、豁达乐观的转变,就是这一变迁的最好注脚。甚至可以说,《赤壁赋》是苏轼真正实现儒释道合一的标志之作。
同时期创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表现出同样的思想脉络:对周郎功绩的钦慕,对“早生华发”的慨然,最后化为“一尊还酹江月”的行动。“人生如梦”的感叹,蕴含了复杂的情感。它也是苏轼思想变迁关键期的产物。
五
《赤壁赋》的情感脉络应该是:愁从景生——以理消愁——乐以事征,这是由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所经历的思想变迁所决定的,在文章中也得到了印证。在前人所著的文学评论中也有类似的观点。
如清帝乾隆在《唐宋文醇》中曾评到:“畏宵不之捃摭无已,又或作蛰龙故事耳。”认为苏轼是因为忧谗畏讥,故在写景状物时用含蓄的语言将“悲”收敛起来了。
又如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在《古文观止》中评到:“欲写受用现前无边风月,却借吹洞箫者发出一段悲感,然后痛陈其胸前一片空阔。了悟风月不死,先生不亡也。”同样认为苏轼先有悲意,而后理解愁,最后才得到真正解脱,受用无边风月。清代大评论家金圣叹也持相似观点:“故特借洞箫呜咽,忽然从曹公发议,然后接口一句喝倒,痛陈其胸前一片空阔了悟,妙甚。”
人教版《赤壁赋》中的一处误注 篇10
教材将“渺沧海之一粟”中的“一粟”注为 :一颗米粒。 (2006年11月第2版第33页) 与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译为 :“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米粒。”
许多古文选本大都这样注。成语“沧海一粟”就出自《赤壁赋》, 一些成语词典在给“沧海一粟”作注时, 也将“粟”注为“谷子”或“米粒”。《中华成语大词典》、《成语大词典》、《中华成语词典》、《汉语成语小词典》等, 无一例外, 都是这样解释。
将“粟”注为“米粒”, 总感觉不合情理, 也不好理解, 大海里怎么会有米粒呢?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注 :粟1谷子, 去皮后成为小米。2沙粒等细小之物。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古汉语大词典》中“粟”义项4泛指粟状物。亦以喻物之微小。两本权威辞书, 前者义项2、后者义项4都引用《山海经·南山经》中“英水出焉, 西南流注于赤水, 其中多白玉, 多丹粟”为例。据此, “渺沧海之一粟”中的“粟”完全可以按“沙粒等细小之物”理解。“一粟”当注为“一颗沙粒”。这样注也合乎情理, 大海中有沙粒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而大海中有米粒, 确实令人费解。
《后赤壁赋》重点字词解析 篇11
第一自然段:
重点词语:是岁十月之望、霜露既降、顾而乐之、已而叹曰、今者薄暮、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以待子不时之须。”
岁:年
既:已经
顾:看
乐:以之为乐 意动
已而:一会儿
薄:迫近
顾;但
安:什么
所:地方
谋:商量
诸:之于
不时之须:随时之须
特殊句式: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倒装介宾后置、省略主语)
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省略主语)
已而叹曰(省略主语)
第二自然段
重点词语:曾日月之几何
曾:才
几何:多少
特殊句式:复游于赤壁之下(倒装介宾后置)
曾日月之几何(倒装定语后置)
第三自然段
重点词语: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划然长啸,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玄裳缟衣,掠予舟而西也
摄:提
履:踏 踩
披:分开
踞:坐
登:攀登
危:高
划然:破裂的样子
悄然:忧愁的样子
肃然:恐惧的样子
凛乎:恐惧的样子
反:通 返
乎:于 在所:代词。的地方
半:动词 过半
寂寥:寂静 空旷
适:正好
缟:白色
西:向西飞
特殊句式:草木震动(被动)
第四自然段
重点词语:须臾客去,予亦就睡、羽衣蹁仙,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须臾:一会儿 片刻
就:去
翩跹:轻快飘逸
顾:回头
悟:醒
户:窗
处:去处
赤壁赋 篇12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但作者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感情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溢满于海”。《赤壁赋》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因此,现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由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逐渐将重点转移到“鉴赏”的层面并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习。
(二)教学目标:
鉴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确立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了解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来引导学生,培养他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
[说明]以上三个目标依据“新课标”三个维度并重的理念,以及本单元教学目标指定的。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三个目标的要求我设计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赤壁赋》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的鉴赏。
难点:理解作者遭受挫折后表现出的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情怀。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本文是古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作为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因此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古人曾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而我将把诵读法放在首位,通过反复的诵读让学生逐步把握文中的意味,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感情和哲理,感受作者的情怀。
2、杜威曾说过“要使教育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互信作用的过程。”因此我将采用设疑与讨论相结合的过程,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同学们都积极思考,互相合作探究。
3、本文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因此我将采用整体感知法,让学生多听、多看,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
(二)学法: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因此,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1、课前预习法。
2、诵读感知法。
3、合作探究法。
三、说教学程序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用两课时来和学生共同解读这篇课文。【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10分钟)
好的导入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个桥梁,因此我将播放学生在初中学过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视频朗诵,并让学生随着视频朗诵,以此来导入课文。其目的是在轻松的氛围中,把学生的视觉、听觉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为整堂课的讲解定下好的基调。另外学生的认识是逐步向前发展的,不可能产生大的跳跃。因此,由已知走向未知易于成功,新的知识用旧的知识作为台阶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利用追溯联系法由《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一学过的课文导入新课,可以使两篇文章形成对照,形成有机的联系,便于全面了解作者的写作特色。
(二)疏通文句,通读全文(约15分钟)
1、针对预习自读的情况,学生质疑,教师引导点播。
2、初读课文,学生互相读给对方听,纠正错误,完成检测练习。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包括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文言句式等,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帮助学生作好积累。
(三)、熟读全文,把握文章脉络。(12分钟)文章由景生情,首先写了月夜泛舟的陶醉,其次写了悲凉箫声的伤感,然后写了人生失意的悲情,继而又写了随缘而安的态度,最后写了忘情尘世的洒脱。由此让学生对文章内涵有了深刻把握,学习起来水到渠成。
(四)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5分钟)
问题:有人认为,文中“主”、“客”实为一体,你怎么看待? 提示:
1、紧扣课文内容分析,切忌空发议论。
2、从苏轼人生际遇入手,查阅有关资料,“知人论世”。
3、形成书面材料,准备下节课讨论。
(五)布置作业(3分钟)
1、诵读课文,并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第二课时】
(一)检查巩固(5分钟)
1、检查诵读。
2、展示学案。
(二)讨论探究(20分钟)
1按照三人一组探讨,分析描写意向水月的变化和其中的感情变化,我可以给学生必要的提示,并给他们分工(现实中、历史上和哲理中),最后在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指出现实中的“水月”是作者与客的欣赏之实,是一种柔和之美,感悟景之乐;历史中的“水月”充满了一种苍凉之意,为的是凭吊古人,感慨苍凉之悲;哲理中的“水月”,探讨人生之须臾,体悟人生之境遇,感悟人生之乐。也体现了作者情感的变化:乐—悲—乐。
2再次让学生讨论哲理中的“水月”,侧重分析主客问答。让每组同学分角色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并探讨是否真的存在主客?如果不存在苏轼为什么做如此的处理?
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一般会得出主和客分别代表达乐观和悲观的态度。我再以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并讲解答案。帮助学生理解这里主也是客,客也是主,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并在此讲解有关赋得特点。
(三)重难点突破(10分钟)
我将结合苏轼的感情变化,和学生一块讨论景、情、理紧密结合的巧妙之处,进而突破重点。文章由景生情,缘情入理,由景而生乐情,乐极而生悲,由悲而生理,至豁达胸襟的展示,正是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缩影。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7分钟)
设疑:“如何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先由学生思考回答,再由我点播,教导学生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培养他们豁达的情怀。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又能使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布置作业(3分钟)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利用本次课的学习思路,自学《后赤壁赋》。
四、板书设计
写景:
欣赏风月
(景美)
→
乐
议论:
凭吊古人
(情伤)
→
悲
抒情:
体悟人生
(理明)
→
【后赤壁赋 原文】推荐阅读:
《后赤壁赋》的原文及赏析09-23
后赤壁赋05-30
《后赤壁赋》教案12-18
苏轼:后赤壁赋06-15
《赤壁赋》教后反思09-08
后赤壁赋及其赏析10-18
答案后赤壁赋教学案06-05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及译文07-01
前赤壁赋05-21
前后《赤壁赋》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