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课堂实录

2024-10-09

《赤壁赋》课堂实录(共6篇)

《赤壁赋》课堂实录 篇1

《赤壁赋》课堂教学实录 福建省连江县第三中学 黄财武

师:讲《赤壁赋》不能不讲“乌台诗案”。(板书)苏轼与王安石同一时代,两人私交甚厚,但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尤其“不敢默视”新法推行中的流弊,时时“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王安石罢相后,几个监察御史从苏轼诗文中深文周纳,罗织罪状,弹劾苏轼“指斥乘舆”“包藏祸心”,于元丰二年(1079)把他从湖州逮捕,投入监狱,勘问他诽谤朝廷的罪行,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生1(脱口而出):为什么会叫“乌台诗案”?

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经过4个月的折磨后,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被贬黄州后,苏轼经常游赏赤壁矶,在被贬第四年即1082年,一气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三篇传世名作,由他的政治低谷转而登上他的文学创作的颠峰。今天我们要学的前《赤壁赋》正记录了苏轼从失意矛盾中超脱的心路历程。

师:现在同学们一起来看课文标题“赤壁赋”,同学们对“赋”了解多少? 生2:刚学的《诗经》“六义”有赋、比、兴。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是铺陈排比。

师:说得非常好。“赋”原先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到汉朝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赤壁赋”的 “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汉有大赋,铺陈扬厉;六朝骈赋,铺陈对仗;唐朝律赋,铺陈对仗,平仄用韵。至此“赋”被层层束缚,已无法写了。于是宋朝文人对“赋”进行改革,产生了文赋,突破声律对仗,自由挥洒,杂入大量散句,故称文赋。但文赋仍保留汉赋主客问答的形式。客多是虚拟的,用于流露作者思想的一个侧面,主则用于表现作者的主导思想,他们共同反映了作者思想的矛盾困惑。

[第一环节,师简介写作背景、文体知识导入新课] 师:标题“赤壁赋”其实可以理解为“赋赤壁”,用“赋”的形式写赤壁。假设我们同学游览了赤壁,让你们来写赤壁,你们觉得可以写哪些内容?

生(杂然答道):自然风景、历史人物┅┅

师:那么,《赤壁赋》有没有写自然风物和历史人文?如果有,请找出相关段落。生(杂然答道):第一段写自然景观┅┅

师:同学们齐读第一段。(生齐读。)那么有没有写历史人文的? 生(杂然答道):第三段前半部分写历史人文┅┅ 师:同学们齐读第三段。(生齐读)师:文学中,写景目的是为了什么? 生3:抒情。师:还有什么? ┅┅

师:同学们翻看课本第28面的单元提示。生(齐声):抒情、说理。

师:抒情多是贯穿全文,说理主要在哪些段落? 生(齐声):第三段后半部分和第四段。

师:可见本文是以“景-情-理”(板书)来谋篇布局,因景生情,缘情悟理。

[第二环节,整体感知] 师:抒什么情?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三个字,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

生(杂然答道):乐-悲-喜。

师:对。“饮酒乐甚”、“托遗响于悲风”、“客喜而笑”。

师:说什么理?古人说这里有“客三悲”“苏子二论”,请同学们从第三段中找出三悲。换言之,第三段有哪三层意思?可以先找出三个关键句。

生(杂然答道):“而今安在哉”、“哀吾生之须臾”、“知不可乎骤得”。师:“而今安在哉”是古今对比生悲;“哀吾生之须臾”是人生苦短生悲;“知不可乎骤得”是理想与现实矛盾生悲。(板书)

师:“客三悲”体现了苏轼在失意时怎样的思想? 生4:消极的人生观。

师:对。面对短暂的生命、面对无常的人生流露消极悲观的人生观,同时认为历史英雄人物终归化为陈迹,世间万物不过是过眼云烟,都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风流云散。否定历史、否定一切,流露道家的虚无主义思想。

师:同学们齐读第四段,说说“苏子二论”指的是什么?可先将第四段分为两层,该分在哪里?(生齐读第四段)

生5:分在“而又何羡乎”后。

师:对了。第一层是针对上文的哪一句话展开驳斥,提出“何羡论”? 生(齐声):羡长江之无穷。

师:第二层在“不必羡慕”、一切随缘的基础上,提出“共适论”。不属于你的莫强求,属于你的尽情享用。

师:这两层是什么关系? 生(齐声):递进。

师:“苏子二论”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生(齐声):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第三环节,深入探究] 师:苏轼由失意到超脱、由“羡”到“何羡”的转变,这个心路历程他整整走了四年。在这个超脱转变过程中,看问题的角度改变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同学们一起看第四段“何羡论”部分,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哪两种看问题的角度?

生(齐声):“变”与“不变”。师:客主分别是从什么角度看问题?

生(杂然答道):客是从“变”的角度看问题,主是从“不变”的角度看。师:因为拘泥于“变”的角度,客消极悲观;因为换个“不变”的角度,看问题的角度多了,于是苏子超脱进入豁达的人生大境界。多角度看问题能使人豁然开朗、心胸开阔,从而进入豁达乐观的人生大境界。《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批判庄子“一生死,齐彭殇”的消极生死观,认为“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试问庄子是从什么角度看生死问题,王羲之又是从什么角度看生死问题?

生6:王羲之是从人对社会贡献的角度看生死问题,庄子是┅┅ 师:同学能回答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王羲之是从生命的社会意义角度看生死问题,提出“生死亦大矣”“将以有为”的积极生死观;庄子仅从生命的生物意义角度看问题,将生命物化,认为生死都只是生命的物理转化过程,它们一样都是生命的存在形式。

师:我来个戏说“一生死”,比如我家母鸡下蛋了,一个生命诞生了,对我的意义就是有蛋吃了;我将这蛋煎了,一个生命结束了,对我的意义还是有蛋吃了。庄子是将人与一切生物混为一谈,否定了人的社会意义。

师:王羲之认为“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但没有具体说明理由,现在请同学们帮王羲之写一段批驳庄子的文字。限时6分钟。(师巡视、指导。)

师:时间到,请几个同学展示成果。

生7: 生命是一种神秘的物质。在它诞生时,人们并不能感觉到什么,但生命是极具创造力的,生命在其存在过程中往往创造出远远超出生命本身的价值。所以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马克思的逝世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他“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生,延续着生命价值的创造;死,终止了生命价值的创造。它们于生命的意义是对立矛盾的,又岂能等同视之。

生8:古有庄子云:“一生死,齐彭殇。”这得到部分人的认同,但我不敢苟同,生死岂能相等?人生在世,当运用毕生所学服务人民、造福社会,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司马迁若不忍辱苟活,又哪有《史记》如日月光芒照耀历史长河?邓小平若经不起三起三落的折腾,又哪有现今的中华盛世?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同样是死,尚且有这么大的区别,更何况生死乎? 生9:大千世界包罗万象。有蜉蝣朝生暮死,夏秋之交生于水边,来不及啜露,来不及观月,便葬身于水。其生其死,可谓一也。但又有谁愿意作这般生死呢?又有苏子渔樵于江渚,侣鱼虾,友麋鹿,驾扁舟。虽无羽化登仙,但游尽赤壁,知鱼肥,识笋香,亦乐矣。倘说“齐彭殇”,使苏子英年早逝,临如画江山,谁吟“大江东去”豪放诗章?难怪王右军说:“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师:前两位同学都能从生命的社会意义角度驳斥生死不能等同视之,而且举马克思、司马迁、邓小平等伟人例子,论证有力。后一位同学能同时从生命的生物意义和社会意义两个角度展开批驳,更是棋高一招。而且直接从《赤壁赋》中就地取材。

[第四环节,拓展演练] 师:本课通过对《赤壁赋》的深入探究,并联系《兰亭集序》,帮助同学们建立了积极的生死观,掌握了不绝对化,多角度看问题的正确的思想方法。师:今天的作业就是将课堂练笔修改后写在作业本上交进来。下课,同学们再见。[第五环节,小结·作业] 附板书:

《赤壁赋》课堂实录 篇2

[关键词]自主学习苏轼乐观旷达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10024

一、设计思想

《赤壁赋》文质兼美,在景、情、理交融之中蕴含着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结合文本深入探讨,以预习、交流、讨论等形式将学生对作者人生态度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重点文言现象及实词句式;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通过体会文中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能力;知人论世;深入理解作者的心境、蕴含的复杂情感和深刻内涵。

3.情商培养目标。了解苏轼的旷达思想,學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笑对人生。

三、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选择了“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面对权贵的淫威,李白选择了“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那么面对命运的捉弄,苏轼又是如何选择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苏轼的千古名篇《赤壁赋》,看一看在不公平的命运面前,苏轼有着怎样的情怀。

(二)预习交流:分享初读感受(略)

(三)学生质疑

针对预习自读的情况,结合课文注释和课后练习,学生将完成学案时遇到的困难提出来,教师整理展示学生中有代表性的问题。

(1)同样面对明月清风、良辰美景,苏子饮酒乐甚,而客却借箫声奏出了不和谐的音响,并使“苏子愀然”。那么苏子因何而喜,客人因何而悲呢?

(2)苏子是如何安慰客人,由悲转喜,怎样从“水与月”中获得了人生感悟的?

(3)当初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对这场人生观的讨论意义当如何认识?

(四)分组合作

学生分小组自由讨论,发表见解。教师点拨。

(五)展示提升

每组学生选派代表发言,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言之成理即可。

(1)苏子之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良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乐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美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赏心:“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客之三悲: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英雄不在);由个人短暂(寄蜉蝣)自然(长江无穷)感触生悲(人生短暂);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脱世不得)。 在客的心中,不管是失意的英雄抑或霸气的英雄,他们巨大的失败也罢,辉煌的胜利也罢,都轻轻地走了,“而今安在”才是让人神伤的感喟。

(2)苏轼从明月、江水的变与不变入手,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既是亘古不变的,又是实时更新的。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水的流逝,月的盈虚,让人感到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苏轼的伟大在于目光更远大,视野更开阔,他把目光投向了整个人类社会,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肯定。自然的博大让人感到自我的渺小,而人生的意义恰恰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对世间万物有所取舍,可以用广阔的胸襟拥抱自然,感受自然给予的美好,在失意的生活中寻找诗意,让自然安抚躁动不安的内心,让美景抚慰受伤的心灵。

(3)主客问答的真实性其实有待商榷,“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积极和消极的两种矛盾对立的心态。“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一个是深受道家浸润,旷达的,主张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苏轼;还有一个是躲在客人身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积极入世而饱受打击的苏轼,这个苏轼悲观失意,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饱受心灵与肉体双重打击,体会着暮年功业未就的苦楚,感叹人生的短暂、生命的渺小。无论达观与悲观都是最真实的苏轼的心灵映射。苏轼没有倒下,也不会倒下,无论他的痛苦如何强烈,内心巨大的力量总是支持他毅力不倒,这正是苏轼的伟大之处。

(六)总结深化(略)

赤壁赋 课堂实录 3 篇3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语

让同学们齐背《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入新课。

(二)、回忆有关“赋”的知识 因为高一学过杜牧的〈阿房宫赋〉。

(三)、给同学们一起回忆苏轼的一些情况,重点说苏轼的思想,尤其是受儒道佛及游侠思想影响后的表现。

(四)、让学生自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

(五)、找学生朗诵这篇课文,纠正读时出现的错别字和不正确的断句。

(六)、让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七)、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自己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八)、老师点出重点词语和句子

1、望 既望 属 白露 所如 所知 冯

2、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前置句或介词结构后置句)

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互文)(九)出示<诗经.陈风.月出>第一章.1.与学生一起学习.2.让学生体会作者提它的用意.(十),找个别学生翻译第一段.(十一)布置作业

1,背颂第一段,预习二三段.2,让学生翻译第一段,交作业.第二课时教学步骤

(一).检查第一段的背诵(二)让学生读第二段 1,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2,教师点拨重点词语和句子 美人 和 袅袅 缕 嫠妇 舞 泣(使动用法)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三)让学生翻译第二段,教师纠正错误(四)找学生读第四段

(五)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六)教师点拨重点词语和句子

愀然 正襟危坐 固 匏樽 属 须臾 活用: 1,乌雀南飞(南)2.西望夏口(西)3,东望武昌(东)以上三个词都是名词做状语,可译成:向南(西,东)4,顺流而东也.东;名词活用做动词,可译成:向东进军.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形容词做动词,大破,攻下;下:名次做动词,攻下.6,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 句子: 1,何为其然也?(介词的宾语前置)2,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乎?(以“于”引导的“被动句”)3,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七)让学生翻译第三段

(八)教师点评,指出翻译中的不足.(八)布置作业 1,背诵三四两段 2,翻译这两段 3,预习最后两段

第三课时

播放“赤壁赋”的FLASH朗诵让同学们和听课老师和评委们入场.授课地点:一中多媒体教室 学生:高二18班全体学生 听众:全校教师

上课铃响起,班长喊起立,教师回礼,开始上课.教学过程: 师:上一节结束时,老师布置了作业,让同学们完成二段和三段的背诵,由于时间关系,现在请大家一起背诵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生:大声的背诵.师:从同学们洪亮的声音里,老师知道大家已经很熟练的背了下来,第三段我也希望同学们背的能和这一段一样熟练.下面我们先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看一下“大屏幕,一起读本课时的”学习目标“.生:1,学习文章最后两自然段,积累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的感情线索 3,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好了.同学们已经知道我们这一节的主要学习任务了,那么我处带着这三个目标再一次的走进课文,去感受作者的情怀,一起听课文朗诵.(FLASH演示)师:好了.我们刚才又一次的感受了作者游赤壁时的情怀,现在我们首先来学习课文四五段,看作者写了什么样的内容.先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对照着课下的注释来疏通文章的大意,一会儿我找两个同学试着翻译一下这两段.师:时间到.我们先看大屏幕,我找一个同学解释这些重点词语.生:1,盈虚:盈,满;虚,缺.2,消长:消减和增长.3,盖:表示假设语气.4,无尽藏:出于佛家语”无尽藏海“,意思是”像海之能包罗万物“.在本文中,可翻 译成”无尽的宝藏“.5,适:享有.6,肴核:菜肴和果品.7,狼籍:凌乱.也作狼藉.8,枕藉:互相枕着垫着.师:**同学回答的很好,就是中间看了两次书,说名还没有记到脑子里,课下再多看几遍.我这里重点强调一下”藏“字和”枕藉“这两个词语.前者在课文中的意思翻译成”宝藏“就行了;”枕藉“中”藉“字应读”jie4“,还有一个词”慰藉“,也读这个音,大家一定要记住.师:好了.关于这两段的字词就说到这里,我现在分别找两个同学分别翻译这两个自然段,由于两段放在一起长,我们找两个同学,一个从四段开头翻译到四段三行末”而又何羡乎?“另一个同学从”且夫天地之间“到五段末.生:我说:”你们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的流去,时断时缺的月亮像那样的不断的圆缺,却终于没有增减.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停止.如果从那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没有尽头,又何必羡慕它们呢!师:这个同学翻译的很正确,很好!请坐!老师强调一个地方,一是“盖”字,刚才在重点词语里说过的,用在这个句子的开头,表示“假设语气”,整个句子是说“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生:再说,天地直间,万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为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这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下两句.“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不会翻译了.师:耳朵听到了才能成其为声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为颜色.好,你继续翻译.生:占有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共同享受.客人听后笑了,洗净杯子.重新喝酒.菜肴果品已经吃完了,杯盘杂乱的放着,大家互相枕着垫着,不知不觉的东方已经亮了.师:这个同学翻译的也很不错,只是其中有一处不知道该如何翻译它,其中一处漏了几个词.“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老师替他翻译了.另一处是“相与枕藉乎舟中”这句中“乎舟中”给漏了.同学们一起说,应该怎么翻译? 生:在舟中.师:对!同学们说得很对!除了这两处外,这个同学很好的把握了这一段的内容.希望这个同学在以后会做得更出色!师:刚才我们疏通了四五两段的文意,下面我们把全文中每一段的段意归结一下,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去组织自己将要表述的语言.生:第一段主要是写苏子与客在一个秋天的月夜游赤壁的情景.师:非常好!时间,人物,事件归结得很全面.出示幻灯片内容: 1,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师:同学们能说出文章中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 生: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生:有“月出于东山之上” 生:有“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同学们用课文中的原句找出了作者给我们刻画出的“诗情画意”的境界.那么第二段又有什么变化呢?主要写了什么? 生:写有客吹箫,箫声悲凉.师:这个同学归结的很简练.老师很喜欢你能这样表述.上文我们一起和作者在诗情画意的境界中游览了一番,作者和客有什么感受呢? 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生:饮酒 乐甚.师:这两位同学说得很对,“饮酒 乐甚”,感情是“乐”.怎么就发生了转变呢? 生:因为一个客吹箫.师:怎么一个客吹箫就让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呢? 生:因为“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生:还有两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师:对!箫声起,悲意生,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哀.大屏幕显示: 2,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师:同学们再看看第三段又写了什么内容呢? 生:写客人解释箫声悲凉的原因,感慨人生短促.师:是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呢? 生:主客一问一答的形式.师:文中提到了哪个历史人物呢? 生:曹操.师:文中提到了三国时的英雄曹操,目的在于告诉我们什么? 生:说他是一个英雄.生:不对.重点落在了”而今安在哉“? 师:这句话是说什么的? 生:英雄豪杰,也和万物一样,不过是过眼烟云.师:在我们以前学过的诗词里有没有这样的句字? 生:<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生:还有<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师:同学们记得很清楚.本段就是同过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英雄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云散.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大屏幕显示: 3,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师:我们再一起来看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生:又提到了”水和月“.师:提水和月是为了说什么? 生:谈到了”变和不变“.师:说得好!这是写景,书抒情,还是说理? 生:说理.师:还提到了哪一个方面呢? 生:取何不取

师:对.这也是说理吧? 生:是的.生:文张还提到了”取之不禁,用之不竭“是针对什么而谈的呢? 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师:本段还提到了”逝者如斯“,历史上谁也说过这样的话? 生:孔子.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师:大屏幕显示: 4,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师:最后再来看第五段的大意,谁能说一下? 生:客人喜而笑,洗盏更酌.师:归结的好!能用原文回答,而且也很简洁.同学们看大屏幕: 5,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师: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师:刚才我们一起解决了本文每段的大意.现在握0解决学习目标中的第二个问题,本文的情感是怎么变化的.生:先是“乐”,由第二段开头的“饮酒乐甚”可以看出来.生:然后客有吹洞箫者,转而为悲.生:最后又转悲为“喜”,由“客喜而笑”.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其实我们在总结各段的大意时已经明白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老师怎么总结的.情感线索: 乐: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赏玩之乐.悲: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 喜: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师:现在我们理清了文章的感情线索,现在再回头看课文,看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哪些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借鉴.先从文章的表达方式上谈起吧.生:开头一段写了游赤壁时的情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是写景.生:第四段写了“变与不变”“取与不取”的道理.是说理.生:全文有从乐到悲再到喜的感情变幻.是抒情.师:说得好!同学们教好的把握了全文内容.我们把这几个同学的说法合在一起,就是本文的第一个特色: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师:再想.本文的题目是什么? 生:赤壁赋.师:那说明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生:赋.师:赋有什么特点? 生:赋”的字义是铺述,这种文体的特征是“铺采漓文,体物写志”,也就是要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用新奇美丽的辞藻来描摹事物,抒写情志。师:对!它应是属于韵文的范畴.拿我们拿第一段为例,找一下第一段的韵脚.生:间,天,然,仙.师:很正确!前面几句有韵脚吗? 生:没有.师:是的.课下大家可以把四五段的韵脚也找出来,你会发现,它们押韵是很自由的,中间还可以换韵的,很自由.这就是苏轼此篇赋的另一个特点:以文为赋: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师:我们再一起回忆一下本课我们讲的三个问题: 1,学习文章最后两自然段,积累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的感情线索 3,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谁还有不理解的? 生:没有了.师:那就打开我们的课堂练习,做前面的九个小题.做时看清题干,看有的题是不是有答案,没有的话该怎么去设计答案?看有些题干“问”的严密吗,如果不严密,又该怎么“问”?

赤壁赋教学实录及反思 篇4

教学内容:高一年级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九课《赤壁赋》

所用班级:济源一中高一28班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实录整理、反思:济源高级中学——郭新奇

引入:陶行知在《自立立人歌》中这样写道: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真好汉!我把它总结为一句话:自己能做的事情,我向来不求别人。今天把它放到课堂上,前面再加两个角色,请同学们填空,并总结课堂模式。

教师:自己能做的事情,我(教师)向来不求别人(学生)

——讲授式教学

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我(学生)向来不求别人(教师)

——自主式探究

反思:这个引入,回头看看显得不伦不类。第一,不适合对学生讲,因为太深,所以显得没有必要,而且一上去讲这个,也影响了学生的情绪,好像被一下打懵了;第二,和本课没有必然的联系。再加上,出发点本想是鼓动学生,让学生多参与,实践“以生为本、自主探究”,结果学生没有教材,又变成了一言堂,导致这个开头显得拖沓冗长、滑稽可笑。

教师:先出个智力游戏:池塘里一根木头上有五只青蛙,现在有四只决定要跳到水里去,请问:木头上还剩几只? 学生:五只

教师:为什么是五只?这里有一个关键词—— 学生:决定。教师:决定不等于 学生:跳

教师:决定不等于行动。下边就要看大伙儿的行动了。

反思:因为前面的无效,再加上这个,似乎显得更啰嗦,给人的感觉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真的不如“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高一咱们已经学过三册书了,今天我们没有按随堂的顺序进行,而是回头望月,来看一看我们曾经走过的路。今天我们看的是必修二。同学们都带书了吗? 学生:没有!

反思:学生都没有带书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当时我就懵了,没有书咋讲课?特别是文言文。所以,那会儿语言也是时断时续,课堂的实际与预设不是不符,而是差距太大,是个不小的挑战。

教师:那行,没有带书的话,听我说。在必修二这册书里,我们先学习了写景状物的散文,后学习了从先秦到南北朝诗歌,第三单元我们要学到的是山水游记类散文。这当中,我们要接触三位大师:王羲之、苏轼和王安石,今天我们挑选的这位: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样样精通,他就是苏轼。好,接下来让我们走近大师,走进《赤壁赋》。(板书:赤壁赋)

教师:首先,我们来共同讨论、拟定《赤壁赋》第一课时我们能达到的目标,或者说我们应该达到的目标。

反思:尽管没有教材,我还想力争做到——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的目标,因为教的进度要符合学的进度。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都被“教学进度的快车”甩掉了,教学应该是慢的艺术。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情况及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品味主题和旨趣;

3、探寻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反思:这篇文章最应该好好诵读的,但是因为学生没有课本,所以第二个目标中“反复诵读”形同虚设。

教师:下面,我们先来了解苏轼。刚才我已经讲过,他是一位诗、词、文赋、书法、绘画样样精通的大师,那么我们就来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苏轼的诗,你还能记起哪些?

学生:《江城子.密州出猎》

教师:《江城子.密州出猎》属于哪一类?诗还是词? 学生:词。教师:咱们一中的同学脑子转得非常快,步子跨的有些大。不过,先说词也可以。除《密州出猎》外还有哪些? 学生:《水调歌头》 教师:我们能否背两句?

学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反思:当学生开始背诵的时候,教师就不应再有过大的声音彰显自己。因为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教师就应该退到幕后,倾听、欣赏。

教师:下阕能不能由一个同学单独来背一背?

学生: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鼓掌)

教师:苏轼的词开了一代豪放之风,对后世影响很大。君若烦闷,择阮郎归;君若不满,择定**;君若量小,择念奴娇。希望大家能以这三句话为起点,对苏轼进行深入的了解。到第四册,我们可能会讲到苏轼的词两首——《定**》、《大江东去》,到时候我们再跟着老师认真学习。

反思:总结的语言不够精炼,甚至显得罗嗦,特别是“可能”一词说的很没有水平,因为他们眼下就正在学习必修四,学生从目录上应该早就知道了。其次,词的题目当时也没有想起《赤壁怀古》而说成了《大江东去》。第三,谈到苏轼词的影响,不能不提辛弃疾,以及他们并称“苏辛”,这也是个遗憾。

当然,苏轼在词上的最大贡献是: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因为苏轼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扩大了词境,前人就有“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评述,可以说,凡能写进诗文中的生活内容,苏轼都可以用词来表达。当时挖掘不深,一语带过。教师:谁能想到苏轼的一首诗?

教师: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也就不同。一首哲理诗、理趣诗。教师:还有一首写西湖的诗也挺好的。学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教师:这首诗的题目是? 学生:《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反思:此处又犯了刚才的毛病。教师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就应该退到幕后去倾听和欣赏,而我又总是不自觉地跑到前台抢学生的镜头。教师:还有一首哲理诗、理趣诗,也很好。学生:《题西林壁》。

教师:对,《题西林壁》,特别是其中的两句,后两句。学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反思:当学生回答出《题西林壁》时,我本应让那位同学顺势说下去,而我却打断了他,最不能原谅的是:我竟然说出了“后两句”,天知道,后两句诗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另外,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也很有名,也是一首理趣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当时也没能想起来。教师:谈到文、赋,我们今天就要学习他的《赤壁赋》,另外还有与此相对的一篇,名叫?

学生:《后赤壁赋》。

反思:此处缺乏应有的高度概括。众所周知: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的“三苏”称号,“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门四学士”“苏黄”并称等说法都凸显了苏轼的地位和影响,很可惜,我没有进一步拓展。

教师:至于书法和绘画,咱们就不再多说了。不过有一点值得一提,苏轼最喜爱哪一种植物?

反思:既然不再多说了,就不要说了。结果还是说了,这纯属废话。其实,谈到苏轼的书法,他的行书、楷书均有很大造诣,他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应该特别点出来,结果我却略而不谈。

教师:在“岁寒三友”或“ 国画四君子”中,苏轼最喜欢哪一个? 学生:竹子。

教师:有诗文为证吗?

教师: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因为? 学生: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反思:其实苏轼是非常喜欢吃肉的,有“东坡肉”为证,但是苏轼又是个喜欢风雅的人,尤其喜欢竹子。因为这种植物又高又直,是有气节和骨气的象征,我们也常说它是正直与虚心的表现。因为喜欢,苏东坡在他家后花园种了不少花,还有许多竹子。总觉得自己问的不好,学生无从答起。课堂提问的技巧是教师课堂艺术最直接、最全面的展现,锤炼语言、提升发问的质量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教师:一个品位高雅的诗词文赋书法绘画集于一身的大家,我们给他来一个总结,请填空。(板书)

(男)子(才)子(君)子集于一身(痴)情(诗)情(豪)情雄视百代(态)度(风)度(气)度引领千年 学生:齐读

教师:接下来我们进行目标二,品读课文,在欣赏作者所描绘的美景的同时,我们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变化的脉搏。有课本的同学和我一起读,会背的同学和我一起吟唱。

《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反思:此处读错,读成饮酒“作”甚后重复,可笑可叹,如此名篇,确属不该)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教师:既然大家没有带课本,那我只好通过提问一些句子或关键词,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教师:课文第一自然段开篇就有“七月既望”,提到“望”“既望”能让我们想到哪些字?表示时间的词语。学生:朔

教师:“朔”指的是阴历每月的哪一天? 学生:初一

教师:那最后一天叫什么? 学生:„„ 教师:晦

反思:还是提问、引导不得法,如能例举庄子《逍遥游》中的句子“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我想情况会好很多。教师:“望”指的是哪一天? 学生:阴历每月十五。

反思:望日,夏历的每月十五,天文学上指月亮最圆的那一天。明代张溥《五人墓碑记》中有“三月之望”的句子。教师:“既望”呢? 学生:十六

教师:“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似曾相识,我们在初中哪篇课文里学过? 学生:《核舟记》 教师: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教师:那么“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应该出自哪篇文章? 学生:《后赤壁赋》

教师:聪明!“正襟危坐”中“危”字该如何解释? 学生:端正

教师:李白有诗云: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危”字又该如何解释呢? 学生:高

教师:同样解释为“高”的还有李白的蜀道难中哪一句? 学生:噫吁嚱,危乎高哉!

教师:现代汉语中有“危如累卵”“危在旦夕”等成语,“危”的意思是? 学生:危险

教师:但有一个成语,经常考,而且容易出错——危言危行。“危”字什么意思呢?

学生:(轻声)小心„„

教师:有人说小心,还有别的解释吗? 学生:谨慎的

教师:好,已经很接近答案了。在生活中间,或者说生而为人,就应该像苏轼一样做个君子,那么他的言行应该怎样? 学生:正直

教师:对,说的是正直的话,做的是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反思:我觉得此处拓展、延伸、联系考试,还是很有实战意义的。

教师:那好,我们看下一个。“而今安在哉?”同学们判断这是个什么句式啊? 学生:宾语前置。

教师:它的正常语序应该是? 学生:在安。

教师:关于宾语前置,我们拓展一下,有哪两种情况?首先看,“安”是什么词?翻译成“哪里”。学生:地点状语,副词。

教师:是副词吗?应该是表疑问的代词,哪里,即英语中所说的where.它的特点是: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学生:宾语要前置。

教师:还有一种,就是我们说的,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也要前置。反思:第一,我讲解不够全面。如果细分,宾语前置还有介词宾语提前和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前一类可举初中学过的《岳阳楼记》中“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后一类可举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中“夫晋,何厌之有?”“何厌之有”应理解为“有何厌”;还可举例初中学过的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应理解为“有何陋”。包括现代汉语的成语“惟命是从、唯才是举、唯利是图”等实际为“惟从命、唯举才、唯图利”。

第二,我讲解无序、无效。就像数学课一样,应该让学生从例题中观察、分析、判断,然后得出结论。对于第一类,可举例《鸿门宴》中“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对于第二类,可举《硕鼠》中“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而我却没有举例,空对空,显得很枯燥,没有说服力。学生听起来就像听天书,毫无感觉。看来,违背教学规律肯定劳而无功;只有循序渐进,才能让学生学有所获。

教师:还有一个句子也很特殊,第二段中的“客有吹洞箫者”是什么特殊句式? 学生:定语后置 教师:正常的语序是? 学生:有吹洞箫之客。

教师:时间关系,我们就看这几个词。下面,我们来理一理这篇文章的感情线索。反思:文章课后在“研讨与联系”第二题中,提到在赋体文章中,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这种现象叫做“对文”。要求注意例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相互关系,并从本文中再找出几例加以说明,并仔细品味句子的韵味。主要体现在三、四段中,这一点没有讲到,甚至连提也没有提,很是遗憾。大家来想想,在这篇文章当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一开始作者赏清风、明月,心情怎样? 学生:舒畅、喜悦。

教师:用文章当中的一个字来概括。文章第二段开头,作者说:于是饮酒乐甚。有一个字很能概括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学生:乐!

教师:应该是“乐”,清风明月之美,作者和客人玩赏之乐。那么发展下去,是不是一路走来,一乐到底呢? 学生:不是。

教师: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悲

反思:学生回答出“乐”之后,教师应直接问,接下来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可直接引导学生回答出——由乐转悲,不必再绕弯子。这就是课堂提问的技巧,也是学生课堂思路的转接。教师:同学们想想,是什么引起了苏轼的悲? 学生:洞箫

教师:客有吹洞箫者,这个声音怎样? 学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教师:而苏轼在此都悲了什么?作者悲的是什么?

反思:课后觉得应该这样进一步引导发问:也许洞箫只是一个外在的因素,触动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那么,作者内心深处真正悲伤的实质是什么呢?

教师:咱们刚才谈到了“而今安在哉?” 学生:人生苦短。

教师:对,人生苦短,就像建立功业的曹操、周瑜,也都—— 学生:逝去了。

教师:逝去了、灰飞烟灭、作古了,等等。更何况这个时候的苏轼怎样?(点击目标1中的写作背景)学生:被贬。教师:被贬在哪? 学生:黄州。

教师:为什么而贬到黄州?有一个历史案件。学生:乌台诗案。

教师: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此时他的思想应该说是比较复杂的。咱们来看一道高考题: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今天,我们不讲这道题的初衷,只讲苏轼的思想。苏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很大,儒家提倡人们干什么?

反思:这个问法笼统,学生迷茫,也就顺口答曰,当然不可能是教师想要的答案。教师只有再发问了,浪费时间,效果也不好。学生:仁

教师:是,对人要仁。但作为一个人在世间行走的话,在“世”前加一个字,应该是? 学生:入

教师:反应非常快,老师还没有写完,答案就出来了。而当一个人遇到了生活的磨难,特别是生活的打击的时候,常常会怎样? 学生:避世。

教师:从积极地入世到什么? 学生:避世。

教师:到出世,到消极避世。一般来说,入世时的心态是乐观的、积极向上的。换句话来说就是“达则—— 学生:兼济天下。

教师:那么出世的时候呢?穷则?哪句话? 学生:独善其身。

教师:那么我们总结一下,苏轼的悲来源于几个方面呢?一方面是历史人物,这些曾经建立过功勋,有过很多优秀表现的人,他们呢?也是—— 学生:人生苦短。

教师:都作古了,随风而去了。到第四册讲苏轼词的时候,有一首词,前几句话很能代表苏轼的这种思想,就是苏轼的《大江东去》的前三小句—— 学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教师:那么,更何况苏轼现在的位置,什么位置? 学生:黄州

教师:被贬黄州,他每天的生活状况怎样?

学生: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教师:所以不禁悲从中来。

反思:语文课的课堂语言应该是优美的,这一段可以总结为:三国英雄曹操曾经也在赤壁饮酒赋诗,高谈自己的理想,但是最后也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作者也由此悲伤起来,感叹时光匆匆流去,以及生命的短暂,再加上现实的苦闷,让作者不由自主。

教师:下边还有没有变化呢? 学生:有

教师:什么变化?到了最后,这种情感,有没有新的转机? 学生:有

反思:此处提问又没提到点子上,走了弯路。

教师:什么转机?苏轼想到了在大自然当中的哪两个对立的事情?一个字—— 反思:自相矛盾,两个对立的事情,一个字!别人提问的话,老师自己也回答不出来。学生:变

教师:在生活中间,变与不变是不是一成不变的? 学生:不是

教师:变和不变之间始终在循环发生变化。就像咱们刚才说的苏轼的另一首词《水调歌头》里面有句话。

学生: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教师:它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但是,变与不变是从什么角度来说的? 反思:以上问话都是废话,没有实际意义,只是在浪费课堂时间。

其实变与不变本身就是两个不同的角度。如果从变化的角度来讲,毛泽东说:坐地日行八万里—— 学生:巡天遥看一千河。

教师: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动,都在变。大家都在生长。如果长得快,就像禾苗,非常干渴的时候,如饥似渴,咕咚咕咚喝水,我能听到你拔节的声音。有的小孩长得快了,骨骼有时候会疼,皮肤疼。原因就是你长得太快。反思:这段阐述离题太远,无意义。教师:每时每刻都在长,所以说,士别三日? 学生:当刮目相干。

教师: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物理上学过? 学生:相对论

教师:还学过社什么?因该是物质不灭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这个世界物质是不灭的,你的钱包丢了,真的丢了吗? 学生:没有

教师:跑到别人兜里去了。你的手机丢了,小偷偷走了,它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并没有从这个世间消失。

反思:此处拓展无意义,亦可删除。

教师:所以说“变与不变”仅仅是看问题的两个角度。那也就是说,横看成岭—— 学生: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教师:作者一想到这,豁然开朗。既然想开了,作者又回到了什么情感? 学生:乐

教师:对!文章中哪句话可以为证?最后一段说,客—— 学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教师: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 学生:喜

教师:同学们从这个感情线索来想一想,就拿悲来讲,在历史当中,咱们学过的文人墨客还有没有同样表达悲伤情感的?

面对生活,面对不如意,或者登高望远,来表达内心强烈情感的。学生:杜甫

教师:谁能想到他的一句诗? 学生:《登高》

教师:《登高》里哪句话可以概括? 学生:《望岳》

教师:那就《望岳》吧!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悲吗? 学生:没有

教师:记住,咱们说的是“悲”。学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教师:除杜甫外,还有别的人吗?比如我们刚才谈到了“而今安在哉”的曹操,他在《短歌行》里写过?那句推销、卖酒的话还记得吗? 学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反思:推销、卖酒的话矛盾。再者,既然说到“卖酒”,就因该说出那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才行!

教师:还有,汉代的杨慎,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大伙想想,《临江仙》前两句怎么说的?

(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浪花淘尽英雄,这种感觉。还有没有?——陈子昂 学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教师:哪首诗? 学生:《登幽州台歌》

教师:大伙儿齐声背一下,好吗?

学生:《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教师:这些人,他们在生活的遭遇面前,都不同程度的抒发了这样或那样的悲伤之情。苏轼和他们所不同的一点在于:面对这种情形,他能够调节,能够自己想通。所以,有人总结了:在这个人世间,无所谓真正的悲剧和喜剧。如果你从悲剧中走出来,那就是喜剧;如果你一味的沉迷在喜剧之中,那就是 学生:悲剧

反思:套用一句歌词,有梦想谁都了不起——能解脱谁都了不起!但关于“解脱”解读还不够深:由“倚歌而和之”一句可知,这充当伴奏角色的客人的悲音是应和主人的歌声而发出的,因而弄懂主人“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一句的含意,当是理清该文意脉的关键。这两句的字面意思是:多么广阔啊我的胸怀,我思念的美人啊在遥远的天边!这里的“美人”当指作者思慕的明君贤才。教师:希望我们远离“杯具”。最后请同学们来讨论一下,你从苏轼身上学到了什么?每个同学准备50字的口头发言。好,开始准备。(学生讨论)

教师:打腹稿也行,写两句也行。板书:

《自题金山小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反思:失误!《自题金山画像》竟然写成了《自题金山小像》,一定是和鲁迅的《自题小像》弄混了。教师:今天的课堂有点遗憾,都是大家一起吹竽。下面能不能来两个个人发言呢? 同学1:女生,声音有点小,谈做人要大气。

同学2:男生,声音洪亮,谈为人处世要豁达,面对困境,要看得开,想得开,只有这样才能从失意中走出来。

教师:苏轼留给我们的有很多,现在世面上流传一句话。2010年“五一节”时候,“小月月”横空出世,大家都知道那句流行的话。网络热词,叫什么? 反思:实际是“国庆节”。有时无须引用那么细,太细的话,一是浪费时间,二来也容易失误。学生:神马都是浮云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来评论一下,你觉得这句话是积极地还是消极的? 学生:有人说积极,有人说消极。

教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这个人世间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对与错,一切都是相对的。“神马都是浮云”这句话既可以积极的理解,也可以消极的解释,就看你如何对待生活了。

希望下课以后,持两种不同意见的同学进行争论,但不管结果如何,都应该像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说的那样:即使在人生最不如意的时候,作者没有倒下,而是豁达乐观面对,他的最大功业恰恰就是在那时建立的。谢谢大家!总评:

《礼记·学记》记载: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台湾散文大师林清玄说过:醉后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我说:只有走过,才知深浅;惟有回头,方知不足。

第一关,笔试前。我猛背去年的三道题,自编教学案例、了解课堂教学模式、熟悉中外教育家。我心里很清楚:重复考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但是我不知道将要考什么。只有这样努力复习、准备心里才踏实。试卷发下来一看,自己并不紧张。原因是:

1、我有自己的个人成长规划,而且是在分析了自己的现状后制定的。自从踏上三尺讲台,我一直认为:教师这个职业很特殊——君子成人达己——我一直把学生放在首位;

2、去年《河南教育时报》记者到高级中学调研新课改、了解新教材的使用情况,我写过一篇评价新教材的文章; 3、2001年我应聘来济源后买的第一本教育书籍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2004年送完毕业班暑假我读了,没读完。2007年暑假送完毕业班,我又重读,而且写了两万多字的读书笔记,并且获得了济源市“网通杯”第二届职工读书节活动“先进个人”。李希贵——学校组织去山东安丘四中、潍坊一中考察过,对他并不陌生。

我从开始写到最后,没有停笔,从公布到网上的文字统计,我写了5000字。我写了一首小诗,表达我的思想。我还对三道题的命题进行了评价,我觉得很满意。第二关,面试及答辩。我并不担心,因为我是教语文的,口头作文的能力还是有的。而且对于成长历程,这是我刻骨铭心的事情,我走的每一步现在都能一一道来。至于文字稿,不知道我写的好不好,反正我知道:我尽力了。

第三关,讲课。心里没底,因为2009年高考后,学校没让我下高一,而让我直接接了高二08级,对于新教材,我只讲了必修五。

还好,我很幸运,抽到了《赤壁赋》,老教材里有,讲过,但没有料到,学生没有书,因此讲完下来,我的感觉并不好。

说实在,看自己讲的课实在是难过。平常自认为还可以,自我感觉良好。但看着看着,才发现自己高看自己了。我的课堂问题是:

1、课堂没有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激活课堂做的远远不够;

2、课堂语言缺乏锤炼,废话多,断句多,口头禅多,词不达意多;

3、课堂提问缺乏艺术,急需提升;

4、讲课时的小动作多,有时动作幅度比较大,很可笑。

高中组我第一个讲课,但是回来一直忙,毕业班教学、班主任、高三年级、还有个人生活;学生座谈、成绩分析、考纲研读、同读一本书活动,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本该周三上传的课堂实录及反思到现在还没有搞定,感觉这个句号没有画好,心里很不安。现在是2011年4月15日星期五的凌晨,实录和反思已经超过一万字,快完稿了,我终于长出一口气。

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了我自己。今后,我会一直朝着“课堂定位准确、思路明晰科学、师生互动有效、核心目标达成”的目标继续努力的。“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真心感谢“名培”活动,真诚感谢常老师,看那些文章很受益!说实在的:用心进步真快!

我知道:一开始我是被参与的。但是我清楚地知道:我有强烈的上进心,我有集体的荣誉感。自参加“名师培养选拔赛”以来,我一直在努力,说实在的,我很疲惫,因为想进步就要比别人多付出;我也很快乐,因为我感觉到了我的变化和进步。

赤壁赋课堂练习题目及答案 篇5

北宋 豪放派

二、读音

1、xū

2、yiǎo tiǎo

3、qǐnɡ

4、qīnɡ

5、pínɡ

6、pínɡ

7、yǐ hè

8、zhào

9、sù

10、shuò

11、niǎo

12、jīnɡ

13、lí

14、hè

15、yù

16、zhú lú

17、shī

18、qiáo

19、qiáo

20、pǎo zūn

21、sù

22、lì

23、xié

24、xié

25、zhǎnɡ

26、zànɡ

27、zhēn zhuó

28、yáo

29、jí

30、jiè

31、jiè

32、jiè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现象和活用意义及类型

1、答:舞:使……起舞,动词使动用法;泣,使………哭泣,动词使动用法。

2、侣:把……当作伴侣,名词意动用法;友:把……当作朋友,名词意动用法。

3、西:向西,名词作状语,东:向东,名词作状语。

4、东:向东流,名词用作动词。

5、白:发白,名词用作动词。

四、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义

1、如:往,去。

2、而:得。

3、愀:忧愁的样子。

4、方:正当。下,攻下。

5、之:主谓之间,无意义。

6、适:享受。

7、乎:相当于“于”,在。

五、指出下列句式与例句结构相同的项(B)

例句:惑之不解,吾未见其明也。

A、(谓语前置句)

B、(宾语前置句)

C、(“者”式定语后置句)

D、(“于”表被动的被动句)

E、(状语后置句)

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答:浩浩荡荡啊,象凌空驾风而行,却不知道它将要停留在哪里;飘飘然啊象独立离开了人世,飞升到仙境。

2、答:(如果)将从它变的角度来看,那么,天地不曾因为一会儿就不变;从它不变的角度看世间万物和我们是完全没有变的。

3、答:感叹我的生命短暂,羡慕长江无穷无尽。

4、答:这是大自然无尽的宝藏啊。

七、阅读第一段后按要求做题

1、答:

⑴ 所写景物有:清风、明月、星星、江水、白露、小舟。

⑵ 湛蓝的天空,明月高悬,群星闪烁,一阵清风从江而拂面而来,一叶小舟在白雾迷茫的江面荡悠悠行驶。

⑶ 宁静,幽美。

⑷ 表达作者喜悦快乐的心情。

⑸ 借景抒情。

2、答:

⑴ 这段文字采用大量的对偶骈句,音调和谐,琅琅上口。

⑵ 先写眼前所见,后写想象感觉,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八、阅读第二段后按要求做题

1、答:箫声特点是:悲切、凄婉动人。

2、答:作者先“其声呜呜然”摹状,再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比喻,“不绝如缕”的通感手法,用“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夸张,极力渲染箫声的美妙动人。

九、阅读第三段后做题

1、答:引“明月星稀”句,是因为由眼前的明月自然引起的联想,表现曹操当年建功立业的雄心,又为后文写曹操失败伏笔,先扬后抑。

2、答:

⑴ 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既是描写赤壁的险峻,又在渲染烘托周瑜的雄姿英发,还为后写曹操被困伏笔。

⑵ 对偶、排比、夸张修辞。

3、答:

⑴ 它的表达方式是议论兼抒情。

⑵ 它的作用是:表达作者对世间万物稍纵即逝的感叹,在结构方面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4、答:表达技巧是:虚实相生,映衬烘托的表现手法,作者描写的情景不在眼前,而是写想象,写古战场情景;采用铺陈手法,排比、夸张修辞,极力渲染、映衬烘托曹操南下时浩大的气势,

5、答:议论抒情。说明“人生渺小,生命短暂”的哲理,表达客人悲观的思想情绪。

十、阅读第四段回答问题

1、答:

⑴ “逝者如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不曾以一瞬”,说明运动是绝对的,“而未尝往也”“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我皆无尽也”说明静止是相对的。说明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哲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⑵ 作者认为:从相对静止的角度看,我们的品质没有变,这里的山水不变,我们应该尽情享受,急时行乐。表达作者旷达的胸怀,快乐的心情。

《赤壁赋》课堂实录 篇6

〔中图分类号〕 G633.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B)—0023—01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已经两年了。这时他站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乘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这两篇作品同为苏子被贬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游赤壁之作,但两相比较,描写的角度有所变化,表达的心境与思想感情也就有所不同。那么,苏轼在两篇作品中究竟表达了何种思想感情和对人生的态度呢?

来黄州之前,因“乌台诗案”他曾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政治上的失意,却未使他对生活失去信心。《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胸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与失意文人的作品截然不同。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广阔胸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仅写出了长江一泻千里的非凡气势,而且将自古以来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概括了进来。词人开始寻找英雄的遗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是词人景仰的英雄,但这里只是先埋伏一笔,接着就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面对如此江山,他想到了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江山依旧,英雄已故,多少豪杰已成过去,作者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轻轻结住。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使人不禁内心激荡,一股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下片英雄的形象变得鲜明。一开始就写“小乔初嫁了”,这一笔似乎显得突兀,却有词人的深意在此:一是说周瑜指挥赤壁大战时年纪很轻;二是以美女衬英雄,更足以表现他当时的春风得意;更为重要的是周瑜与孙权外托君臣,内在葭莩,能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接着又以“雄姿英发”来描绘周瑜的动人姿貌和出众才华,说明他的确是能担当大任的英豪之器。以上两句都是铺垫,下面两句才是主要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对于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畏怯,反而娴雅从容,谈笑之间,一把大火败曹操。词人这样来称颂周瑜,表明他渴望能像周瑜一样建立丰功伟业。

有人说,词的最后一层含有消极成分,与上述豪壮情调不合,其实,“多情”是古代诗词中的一个常用语,有多种含义,这里主要指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白发”使人生悲,但这种悲是因为尚未实现青云之志。“人生如梦”则是词人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慰之词,但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他的“一樽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统观全词,豪放中略见苍凉。

同为“赤壁”之作,在《赤壁赋》中,作者又表现了一种超脱、乐观的思想感情。这种“超然”之情是由眼前美景引起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段秋江月景的描述,确实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与客人诵诗对饮,尽情欣赏那“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明月,油然而产生了一种“羽化”和“遗世”的情怀。这种情怀,这种主观感受的产生与作者政治上的遭遇,宦海中的沉浮是密切相关的。苏轼于宋神宗嘉佑二年中进士,神宗时因与革新派王安石政见不合而求外放,先后任杭州通判,转任密州、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又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获释后再遭贬谪,“幅巾芒履,与田父野老相从于溪谷之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苏轼所处的时代,正是新旧党争激烈起伏之时,政局动荡不安。一方面,他是一个想有作为的政治家,他渴望像周瑜、曹操一样建功立业,但在现实中又不容于新旧两党,难以施展政治才能。另一方面,他又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当身处逆境时,常以老庄“超然物外”的思想慰藉自己,随缘自适。文中表达的乐观旷达,正是老庄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他对眼前的景物的称道,是因为政治上不得志的一种精神寄托,情感上的自我调节。这种思想和感情,对于苏轼而言,既是无奈的,又是非常自然的,对于政治上失意的封建士大夫来说,也有一定的典型性。今天看来,借纵情山水来忘却烦忧,对现实世界当然没有多少积极意义,但于人生而言,苏轼的这种面对挫折而不失乐观豁达的个性又有其积极可取的一面。

上一篇:企业管理文化设计方案下一篇:三年级班队课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