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师教学反思

2024-07-20

赤壁赋教师教学反思(共8篇)

赤壁赋教师教学反思 篇1

《赤壁赋》教学反思

《赤壁赋》教学反思1

上完课后,有一份释然,多少明白了些傅雷“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这句话的含义;亦有一份沉重,经肖老师等专家的指点,发现自己课堂之浅薄。

“一堂好课应该呈现从徘徊到突围的精彩,有挣扎、有冲突、有交锋,然后从缝隙间突围,师生均能从文本和课堂获得突围的快感。”肖老师的话语让我感到很温暖,也促醒了沉醉在自我设计中的潜意识里的我。是啊,远方的风比远方更遥远,距离让我更坚定的成长。

“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划出写“月”的句子,并就你最有体会的一句阐述自己的理解。”提问过于机械和呆板,进而使整堂课略显呆滞,缺少灵动,课堂缺少深化的容器,却一直生成在教师的言语里。教师自己仿佛已沉醉于课中,却无法引领学生入境,甚至局部都没有,勉强确实是没有幸福的。

我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整堂课都在赶场,频率快,节奏快,看似行云流水,实则走马观花。缺少“点”上的细化,徘徊一词虽已让学生感悟了,但联系诗境不够,矛盾场的渲染不够,学生的生成就不够,学生其实是成长在自己的思考之中。当然,师生的互动也只是停留在“接招就走”的形式层面,把课堂还给学生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教师自己也没有随文本情感的变化而变化,需改之。

“以文率言”的课堂模式显然忽略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课堂上意识到了却没有很好的落实。没有言的积累,何来文的感悟突破,“以言固文”也许才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方针。注重人文味的同时却极大程度的`削弱了文言文“雅”的书卷味,淡化了学生的文言感悟和文化熏陶,苏轼的儒道佛思想只字未提。

反思,则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这堂课也多少让我找到了一点自信,这也是对自己最大的宽慰。是命运把我们抛到了路上,且行且拾且习且思。

这堂课尝试摆脱文言文教学的古板模式,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新模式

一、我觉得我这堂诵读课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注重诵读形式多样化本堂课有齐诵、自诵、范诵、脱稿朗诵、全体背诵等多种诵读方式

2、教师的诵读指导调动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诵读方面,我下了一些功夫,设置了“诵读三境界”、“诵读提示”等教学环节,并且针对每一段、每一层甚至每一句的诵读,都设置了渐进式的诵读指导,层层深入,指导学生,让学生逐步达到诵读的目标要求。

基于课堂时间和课堂容量问题,为了更深入地完成目标,我考虑我的诵读课不以诵读段落的多少作为评判标准,所以就是《赤壁赋》也没有实行全篇诵读教学,而是选取了前三段,将第四段放在课下落实,我觉得这样也符合高效课堂不必要面面俱到的要求

3、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诵读课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不容易,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有可能成功,否则就成了老师的独角戏,这是语文教学新模式的大忌,所以,为了使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设置了层进式教学指导,问题设置也极为明确,让学生对诵读的理解在一堂课中逐步加深,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参与,又符合教学规律。

(2)、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运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对学生的诵读予以指导和中肯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在老师指点下真正有提高;允许学生谈出自己的观点,肯定学生看法或诵读的合理之处——诵读是有个性化的,绝对不允许千篇一律,统一要求运用某种腔调来诵读,那样做就违反了教学规律。

二、学生表现方面

1、优点

这堂课学生总体表现良好,具体表现在:

(1)齐诵声音响亮,回答问题声音清晰,所有的问题都是学生主动举手回答,共有有十多位学生。

(2)敢于质疑,敢于谈出自己的诵读看法。

2、问题

(1)回答问题的学生仍然偏少,据老师们统计,回答问题的学生有十多位,其中有的学生主动站起来两次,但一些学生仍然有畏惧心理,只能做到认真地听讲、思考,对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心存顾虑。

解决方法:

(1)继续推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勤思,多表现。

(2)多创设课堂的发言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

(3)解决学生畏惧心理,让他们从内心“放下”顾虑,培养心理素质,展现自我。

(4)教师以身作则,善于表现,教出自己的个性风格,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赤壁赋》教学反思2

这次选了一篇古文,探索了古文的上法。

之前我的上法是先疏通字词,然后再讲解内容。我的依据是,学生对于文言文最大的障碍在于文言的理解,所以,只要疏通了字词之后,文言文就变成现代文了,理解起来就会顺利许多。

第一次试讲的时候,我依循了这种方式,后来发觉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有四:

一是像前赤壁赋这种文章篇幅较长,一个个字翻译过来,杀伤课时太厉害,至少要花去两节课,一个学期四、五篇古文下来,必定造成课时紧张。

二是这样的上法实在太无聊,课堂气氛极为沉闷,自己上的又没劲了,学生也倒下一大片。

三是市面上的翻译书连篇累牍,学生完全有能力自行解决。后来我试着在上课之前便让学生翻译课文,他们照样可以借助参考书一字不落地翻译出来。四是我以为他们通过翻译,可以把古文当成现代文来读,但实际上,即使疏通了文字之后,学生对于课文照样隔膜,甚至能够背诵了,也未见得亲切。这一点,在第一次试讲的时候显露无疑。

后来试着将文与言结合起来说,发觉不仅推进速度快很多,而且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大概他们终于觉得老师在讲一些翻译书上没有的东西了。此外,“会翻译”和“能理解”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我之前上古文,有点天然降低了古文的难度,就是觉得翻译过关,古文搞定大半,其实并非如此。现在看来,在课堂上,把关键的字词点出来,进而带动内容的理解,可能是更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的结合趁热打铁,最少疏离感。至于翻译的作业,大可提前至课前完成,在课上只要点出一些翻译的难点即可。

还有一点反思就是上课的节奏把控,有时候上课很急,就比如第一次试讲,感觉学生怎么什么也不知道,于是便急于代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是听到学生嘴里奔出一个自己想要的词句,便急忙接口,唯恐学生再旁逸斜出。后来第二次试讲,这样的情况便少了很多,第三次则几乎没有了。

事后反思,原因有二:

一是问题的设置本身有问题,母问题下面没有子问题,也便没有梯度,没有渐进,没有思维的过程了,毕竟能够一步到位的学生是少之又少的。而且真的为了求顺利找一个学霸把一切问题都解决了,那么课堂还有多大价值呢?

二是教师心里没底,没有足够的自信来接学生各式各样的回答,更别说进行适当的引导了。这样牵着学生走的做法,实则回避了实质性的问题,很难让学生沉浸到课堂中去。

最后,预习作业要有针对性,而不是流于形式。高效的预习作业会大大节省课堂的时间,也是了解学生知情结构的最好途径。我甚至觉得,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何设定,要看学生预习作业的境况而定。

赤壁赋这篇文章我一共上了五个课时,“战线”会拖这么长我也没想到。第一节课我主要对苏轼这个人进行的介绍,分别通过“三苏”、“唐宋八大家”、“苏黄”、“苏辛”、“宋四家”等来介绍苏轼。我将苏轼的生平遭遇到的坎坷说给学生听,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的问我后来怎么样。可惜我课前查阅的资料不够丰富,无法继续解答学生的问题。由于是上《赤壁赋》,我又补充了他写的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让学生整理在本子上,齐读了一遍。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慷慨激昂而且富有感情,我心里想:要是早读的时候他们也能像现在这样就好了。时间过得飞快,到了正式想上《赤壁赋》的时候,却已经下课了。

因为文体是赋的关系,所以此篇文言文更注重的是诵读和背诵,体会赋的美感,而不太过强调翻译与字字对应。况且如此优美的赋,一经过现代文翻译,美感就丧失了。但由于教学经验不丰富,我以为字字落实总没有错,可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却造成了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昏昏欲睡。

这篇文言的思辨性很强,所以我几乎是上完一段给学生总结一下本段的思路,帮助学生能够更好记忆和理解。许多同学在刚接触这篇文言文的时候,读完一遍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结果在我讲完全篇之后,许多同学都说在学过的《劝学》、《师说》、《赤壁赋》中最喜欢这一篇,这倒让我很是惊讶,让我觉得我的付出没有白费。

下面我想做如下反思:

(1)课前要做到备课充分,多查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

(2)在介绍作者的时候要注意节奏,把握时间,在尽可能快的时间内让学生对于作者有一定了解,能够知人论世。

(3)文言文的教学,需要联系文体,正确选择侧重点,而不是通篇一律地着眼在字、词、句的翻译上,只需点出重点字词就好,上课注重学生的听课感受。

(4)文言文教学要重诵读,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熟读成诵。

《赤壁赋》教学反思3

这节公开课我主要围绕全文的情感变化来展开,抓住直接描写情感变化的字词,按照其演变推进来梳理全文脉络。

首先,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变化的字词,即“乐——愀然——喜”,再在此基础上具体讨论作者“因何而乐、为何而悲、喜在何处”,并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讨论导致这些情感变化的原因。

总的来说,这节课我基本把握住了全文脉络,使整堂课能够围绕教学重点“作者的情感变化”这一条主线来展开,重点较为突出,故而思路会相对清晰。

此外,在各个板块的衔接上,比较注重衔接语的设计,使课堂整体上能够连贯自然地进行。

但是,这堂课也存在了很多不足,首先是对学生的信心不足,遇到自己认为相对较难的问题,会不自觉地就开始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给予学生发挥的空间相对不足。以后在课堂上要学会适当放手,有些问题可以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从而得出结论,使其能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并且,课堂中学生回答之后,给予的点评力度不够,要适时予以回应,和学生真正互动起来。

另外,语速过快,大大加快了课堂节奏,使得学生想要跟上会有点累;并且问题设置过于碎片化,一个接一个地抛出来,使人应接不暇,加重学生上课负担,同时也容易使学生囿于教师思路,缺乏自主性。而问题的过于碎片化,容易使得课堂内容分析显得零散,对重点的情感“乐、悲、喜”点得不够透彻。需要进一步改进!

《赤壁赋》教学反思4

苏轼一直以来都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历史人物,之所以喜欢他,是因为他的两首词,一首是《定**》,一首是《望江南·超然台作》。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笑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望江南·超然台作》

《赤壁赋》是苏轼被贬黄州的作品,黄州成就了苏轼文学的顶峰。苏轼曾经在在他的诗中提到,“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潮州儋州”。《赤壁赋》是汉代文赋的代表,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曾指出“《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所以这篇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感很强。在我看来,这样的文章其实不需要过多的讲解,让学生背就行,在反复地背诵中,其中的很多道理自然而然就能够懂。说实话,这篇文章自己在讲前几遍的时候,并不是特别懂,尤其是主客问答的部分,现在比之前理解的深了那么一点吧。

本节课设计的思路,主要有四个方面,“赏文本”、“析文言”、“悟文理”、“体文情”。“赏文本”角度,主要是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介绍这篇文章,让学生熟悉这种文体。“析文言”主要是讲解文章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这一部分其实可以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自学。“悟文理”从主客问答的角度,来看待苏轼的自我开导。“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客悲的焦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就是“物是永恒的,但人生是短暂”的,苏轼用“水与月”的变与不变,来进行开导。当客提出“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时,苏轼就提出了要享受当下。“体文情”主要看苏轼在儒佛道三家思想影响之下,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旷达乐观。

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也完成了自己既定的教学目标,PPT做的也很漂亮。对于主客问答中文理的讲解自己很满意,起码自己懂了,讲解的也比较清晰。但是,课程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这是一堂课,而不是一场报告,应该注意让学生有参与感,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能够思考。但是自己的课,自己说的太多,课件上的东西太多,变成了自己读课件,这样就容易使自己受制于课件,而缺乏自己的讲解和灵活性。另外,这个假期,自己已经讲了六篇课文,但是自己一篇也没有听,我想主要的原因是自己不敢听,觉得有很多错误。我想,诚实地面对自己,才能够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赤壁赋》教学反思5

【设计说明】

本单元学习的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这类文章借对山水风物的描绘,往往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本文是苏轼的代表作,在语言和思想情感上都是上上之作。对这类作品的解读往往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我的设计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体会为主,让学生了解本文诞生的背景,了解苏轼这位“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物;重在启发、引导,让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蕴含在文字里的感情,从喜欢这篇文章开始,喜欢苏轼。思考苦难、坎坷给生命带来的价值;思考当有一天世界以痛吻我时,我该以何相报。

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很注重学生自主的学习,合作的探究,独立的表现,课后的延伸,我想把一颗种子埋进学生的心里,可能现在看不见他们的不同,但也许在他们成长的路上,这颗种子就会生出根,发出芽,甚至长出一棵参天的大树。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文体知识,督促学生读懂本文的字词句含义,并自主对内容进行梳理。

2、启发、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并表现本文的情感变化和思想意蕴。

3、让学生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和他面对人生风雨时的达观态度,从而对自己的成长有所启示。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诵读 合作探究 延伸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根据你课前的学习和阅读,说说这三个词之间的关系:黄州 赤壁 苏轼

由于“乌台诗案”苏轼才与黄州结下了不解之缘,谁能根据我们自学方案中的资料,点出这个案子的关键。

冤案,文字狱

余秋雨说:“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于是,在苏轼来到黄州的第三年,当他再一次泛舟于赤壁之下的时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太过平静,他却突然之间把自己化作了千古绝唱。

二、逐段品读文章,梳理情感变化,理解作者思想,并用声音传达自己的理解。

1、学习读第一段,展示自学成果

梳理内容:

说说第一段写了哪些画面和人物活动?

明确:画面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活动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面对此情此景,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从容、洒脱、自由、高雅……

作者也写了他置身此境的感受,那就是——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诵读实践:

请试着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我们对文本的感受。

提示:注意重音、节奏,读出意境。

点评:随堂

2、学习第二段 展示自学成果

梳理内容:

“饮酒乐甚”是对第一段的概括,那第二段作者的情感是否发生变化了?

明确:由乐到悲。

什么触发了作者情感的变化?

诵读实践:

请试着读出这种感情上变化。

提示:注意停顿、声调变化。

点评:随堂

3、展示自学成果,学习第三段

梳理内容:

解释“愀”的含义。

容色改变。

苏子容色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扣舷而歌——正襟危坐。

“客”的这段话联想到了历史人物曹孟德,主要想到他的哪些事迹?

文治 、武功

与赤壁相关的失意和得意的经历

这个联想的目的是什么?

和现实的自己形成对比

合作探究:

对比曹孟德的一生,“客”对自身的生存状态可以用一个悲字来概括,这个悲有几层含义?

曹操“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可谓既有“武功”又有“文治”,“固一世之雄”。这样一个功业卓著、名垂千古的英雄,又能怎样呢?“而今安在哉”,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滚滚烟尘之中。而作为“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等闲之辈、戴“罪”之臣,功业全无,理想旁落,这样的人生又有何意义呢?

生命短暂、平凡、渺小而宇宙江月无穷,岂不悲乎?

愿望与现实相左之悲。试图“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不可乎骤得”。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矛盾,只能“托遗响于悲风”了。

这样的悲,用 李泽厚先生的话说,就是一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

诵读实践::我们怎样才能读出英雄与凡人的对比?我们的人生也是短短的几十年,平凡而渺小,能读出共鸣吗?

提示:注意内容和情感的关系:铺垫——转折——悲凉、深沉

诵读与理解是相互促进的,诵读别人的文字,往往也能得到内心的共鸣。

4、学习第四段

梳理内容:苏子也觉得宇宙的无穷值得羡慕吗?他的观点你理解吗?

而又何羡乎?

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水与月自变化的角度来看,不能有一刻的永恒,这一刻的水已经不是上一刻的水了,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月自然也不是上一刻的月了。

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则物无尽,我也无尽。

永远流逝,永不消失,盈虚有变,皓月长明。我如何无尽?

我价值的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跳出个人小我的局限,人类的大我是生生不息,与万物同在的。

请问同学们,苏轼是以何种方式、何种路径感悟宇宙人生,化解郁结,超越人生困厄?

此时的苏子已处在不辨水天,无尽空明之中,全然不受时空局限。人们常说,心有郁结,必须要找到一个散郁化结的出口与通道,亦即要有一个合适的路径,方能走出心灵的阴霾。一般而言,这样的路径有两种,一种是“外释”,通过融合于外物以转移注意力,消除怨悱;另一种是“内释”,通过内在的心灵审视、通变,在自我观照中达到超越“旧我”走向“新我”的圆通之境。

“而又何羡乎?”一句该怎样来读,轻而易举又重若千钧。

这一段话里还有怎样的胸怀?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共适清风明月。

不祈祸福、忘怀荣辱、超脱死生、旷达自适,与清风明月融为一体,实现了人生的圆融。最难得的是此刻的苏子被记录了下来,成为后世莫大的一笔财富。清代古文家方苞曾经这样评价《赤壁赋》:“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

诵读实践:谁能为我们读一读苏轼实现了人生超越后坦荡的襟怀。

提示:诵读是一种有声的成长。

5 、学习第五段

客喜而笑,宾主尽欢,洗盏更酌,相与枕藉,东方既白。

三、学习总结

时间:月出——东方既白

情感变化:乐——悲——喜

诵读心得:注意重音、节奏。

注意停顿、声调变化。

诵读与理解是相互促进的,诵读别人的文字,往往也能得到内心的共鸣。

诵读是一种有声的成长。

四、课外阅读

我给大家找到了几篇跟苏子相关的文章,“思想最深刻者,热爱生机盎然。”希望我们能将对苏轼的品读延伸下去,延伸到自己的生命中去。

五、合作探究

1、本文由“乐”而起,极“乐”而收,两次乐的内涵是否相同?

2、你在本文中能读出“乌台诗案”与被贬黄州之事对苏轼的影响吗?

3、有人说苏轼去的地方叫赤鼻矶,跟赤壁远着呢,他犯了常识性错误,你认为呢?

4、“客”是真有其人吗?他在文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苏子与客本质的不同在哪里?

5、理解苏轼的胸怀对你有影响吗?老师提供的相关文本,你会选读哪一个?

《赤壁赋》教学反思

我在选课参赛的时候,决定选《赤壁赋》一文,是个艰难的决定。本文是经典中的经典,有过无数次的被解读;本文由景入情,由情悟理,思想深刻,背景广阔;本文以赋为体,主课问答,应突出诵读;本文又是以文言文为载体,应强化理解。一时间,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入手,畏首畏尾,总怕设计漏洞百出,割裂了学生与文本,但又不愿调换内容。

我考虑到本文文体特征,先定下了诵读这条主线,为帮助学生诵读,我将课前自主学习的设计精细化,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逐层深入理解文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展示小组交流成果,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理解,也增强学生的信心。课堂主要以引导,帮助为主,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的景、情、事、理。课后延伸阅读是我的另一个设想,读懂本文是本课的目标之一,读苏轼是我设计的更高目标。作为文化经典,苏轼不可复制,如果在语文课堂上不能引起学生对苏轼的阅读兴趣,那我总觉得是一种遗憾。

我的这一节课,完全是一节生成课,学生不是我所带的学生,尽管彼此有些陌生,但他们一次又一次给了我惊喜。我对学生的表现是满意的,我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和引导还有遗憾和不足之处,希望各位专家予以指导。

《赤壁赋》教学反思6

赤壁赋原文:

壬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

《赤壁赋》文徵明书

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jiǎng),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piān)舟,举匏樽以相属(zhǔ)。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fu)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gǒu)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教学反思

赤壁赋这篇文章我一共上了五个课时,“战线”会拖这么长我也没想到。第一节课我主要对苏轼这个人进行的介绍,分别通过“三苏”、“唐宋八大家”、“苏黄”、“苏辛”、“宋四家”等来介绍苏轼。我将苏轼的生平遭遇到的坎坷说给学生听,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的问我后来怎么样。可惜我课前查阅的资料不够丰富,无法继续解答学生的问题。由于是上《赤壁赋》,我又补充了他写的一首《念奴娇 赤壁怀古》,让学生整理在本子上,齐读了一遍。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慷慨激昂而且富有感情,我心里想:要是早读的时候他们也能像现在这样就好了。时间过得飞快,到了正式想上《赤壁赋》的时候,却已经下课了。

因为文体是赋的关系,所以此篇文言文更注重的是诵读和背诵,体会赋的美感,而不太过强调翻译与字字对应。况且如此优美的赋,一经过现代文翻译,美感就丧失了。但由于教学经验不丰富,我以为字字落实总没有错,可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却造成了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昏昏欲睡。

这篇文言的思辨性很强,所以我几乎是上完一段给学生总结一下本段的思路,帮助学生能够更好记忆和理解。许多同学在刚接触这篇文言文的时候,读完一遍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结果在我讲完全篇之后,许多同学都说在学过的《劝学》、《师说》、《赤壁赋》中最喜欢这一篇,这倒让我很是惊讶,让我觉得我的付出没有白费。

下面我想做如下反思:

(1)课前要做到备课充分,多查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

(2)在介绍作者的时候要注意节奏,把握时间,在尽可能快的时间内让学生对于作者有一定了解,能够知人论世。

(3)文言文的教学,需要联系文体,正确选择侧重点,而不是通篇一律地着眼在字、词、句的翻译上,只需点出重点字词就好,上课注重学生的听课感受。

(4)文言文教学要重诵读,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熟读成诵。

《赤壁赋》教学反思7

本文的教学应该说没有什么新意。课上完之后,我总觉得这一课太平淡,就这么结束太草率。也许是新课改的思想在激励着我吧,我想还是应该对这一课进行探究。于是我利用晚自习的一节课对本文又进行了拓展。

拓展之一:比较阅读《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个问题一提出,同学们立即将《同步作业》第14面上的《后赤壁赋》找出来,再与课文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解读,学生都很投入,大约十多分钟就有学生站起来回答了。经过梳理,得出如下结论:

前后赤壁赋在内容和写法上都有不同之处:

1、描写的季节不同,景物特征也不同:

前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是一派新秋之景。

后赋“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是初冬景象。

2、夜游的起兴和游程不同。

3、思想内容不尽相同:

前赋表达的是一种旷达的情怀。

后赋有因苦闷而超脱尘世的思想。

4、写法也有所不同:

《前赤壁赋》作者以自己出面,发表一通议论,写的是舟中发生的实事。

《后赤壁赋》则用道士化鹤这一俨然是印证前赋“羽化而登仙”的虚幻故事,作为高潮也作为余韵,以抒发超脱的情怀。

这样一拓展,同学们不仅对教材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对作者被贬黄州团练副使的境遇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赤壁赋》教学反思8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安排了《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三篇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它们借游赏之事,探索生命的意义、治学的道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中的教材选用的都是历史经典名篇,每一篇都闪烁着儒道释等百家光辉的思想。

编者要老师传道的意图很明显。即非如此,看着这些影响历代、影响世界的如日月之耀眼光华的伟大思想就躺在我们的教科书里,又如何能不讲呢?

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拟定为: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生死观,掌握多角度看问题的正确的思想方法。当然,也让学生领会了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的大家手法。整堂课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读、思、议、写训练到位,而且全部围绕生死观展开,如一篇形散神不散的散文。

不足之处是:整节课容量大,节奏快,学生需要在充分预习的情况下才能跟得上。

《赤壁赋》教学反思9

拓展之一:比较阅读《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个问题一提出,同学们立即将《同步作业》第14面上的《后赤壁赋》找出来,再与课文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解读,学生都很投入,大约十多分钟就有学生站起来回答了。经过梳理,得出如下结论:

前后赤壁赋在内容和写法上都有不同之处:

1、描写的季节不同,景物特征也不同:

前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是一派新秋之景。

后赋“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是初冬景象。

2、夜游的起兴和游程不同。

3、思想内容不尽相同:

前赋表达的是一种旷达的情怀。

后赋有因苦闷而超脱尘世的思想。

4、写法也有所不同:

《前赤壁赋》作者以自己出面,发表一通议论,写的是舟中发生的实事。

《后赤壁赋》则用道士化鹤这一俨然是印证前赋“羽化而登仙”的虚幻故事,作为高潮也作为余韵,以抒发超脱的情怀。

这样一拓展,同学们不仅对教材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对作者被贬黄州团练副使的境遇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拓展之二:请同学找出课文中的对偶句。

这一小活动立即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找出的对偶句有: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学生找的对偶句很多,这也说明学生对这篇文章有更深的认识,于是我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将这些句子抄下来,多记多背多积累。

这节晚自习,我的学生过得很充实,我也感到很快乐。

《赤壁赋》教学反思10

在安排教学环节中,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理清感情脉络,难点是第三、四段的哲理分析。当然,在时间上没有把握好,分析第四段时,我觉得学生回答得很好,不忍心打断他们,所以延时三分钟,不过我觉得学生参与度较高,就是一种成功,能说一些有用东西,能体会做的一点思想。

这节课就是有收获的。但我觉得呢里的多媒体设备真是太老了,出现状况,又不能及时弥补,有点不好,以上是我对这次作课一点不成熟的看法,留下我的联系方式,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多多交流。最后我想说一句:“作为教师,不讲公开课是不完整的,也很难成熟,我就是爱将公开课。”

《赤壁赋》教学反思11

我自己比较喜欢苏轼,也看过一些苏轼的作品和关于他的介绍评论文章,欣赏他的旷达人生,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起来,让我更能坚强的面对困难。我想让学生学这篇课文也有许多收获,所以做了很多准备。

这一课上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自学阶段的基础文言现象很多同学没有整理全,只有三分之一的好学生能掌握。这要靠检测巩固,还得是反复训练。

二、诵读遍数不够,学生只满足会读课文。韩博士要求读六遍课文,学生达不到。即使读也只是为默写,只读不思。

三、苏轼思想本来就是难点,学生对三、四段内容理解不到位。主客问答,苏子思想矛盾的变化,天地万物的辨证关系,苏轼是如何解脱的这些问题学生不好把握。

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所以在学完之后,从大师身上没学到多少精神。

从我自身谈起也有不足之处,我还是放不开手对学生估计高,所以有些失望;引导不到位,学生讨论不出来,有时直接自己讲,学生被动接受。

这节课的收获:写作素材的积累,参看高考优秀作文,引用苏轼的例子,从不同角度论述,一事多用,灵活多变。

《赤壁赋》教学反思8

高一的学生正是培养习惯和打地基的最佳时期,所以老师一定要在抓基础上落实好。再有对文言基础知识点的落实。对于文言文教学一方面要注重文,但是基于文言文的特殊性,就要注意对言的处理,只有言的内容落实好了,文言文教学才能水到渠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言的梳理上我用了三个课时,这样在第四个课时理解全文时学生才会事半功倍。

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教师才真正起到了主导作用。(叶圣陶)在高效课程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教师更要注意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成为体验者;教师积极引导,让学生成为发现者;教师精心组织,让学生成为探索者;教师巧妙设计,让学生成为创造者;教师灵活调控,让学生成为反思者。课堂上用加分来刺激学生积极思考,回顾前面学习过的两篇文言文《劝学》《师说》中的文言现象,踊跃发言,这一点收效很好,学生不但学会举一反三,还学会了积累整理相关知识点。

《赤壁赋》教学反思12

当我看到要讲的是《赤壁赋》时,心里很矛盾,因为这一课很

有内容可讲,但同时内容多,又怕时间不够,这是刚开始时的困惑,不过,上次讲过一次公开课,这次的信心很强,静下心来,认真回想上次讲完课,评委的评价,一定要注意。通过几遍梳理,阅读《教参》、查找相关备课资料,心中慢慢理出了思路,那就是抓住景、情、理三者交融这一线索,分析理解课文,试讲几次,发现效果还不错,但前提是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但后来得知:学生还没学到这一课,那么教学内容就需要变,这时离正式讲课还有六天,作为高三的老师,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所以建议以后公开课的时间可否提前,他正好跟高三一摸冲突,于是,迅速定目标,大胆删节,立足课本,吃透语言。

可以说,《赤壁赋》的难懂字词不多,但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告知学生,其他的.只要结合课下注释,完全能够理解,只要问题引导的具体,学生应该能听懂,事实证明,效果也是不错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在安排教学环节中,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理清感情脉络,难点是第三、四段的哲理分析。当然,在时间上没有把握好,分析第四段时,我觉得学生回答得很好,不忍心打断他们,所以延时三分钟,不过我觉得学生参与度较高,就是一种成功,能说一些有用东西,能体会做的一点思想,这节课就是有收获的。

但我觉得呢里的多媒体设备真是太老了,出现状况,又不能及时弥补,有点不好,以上是我对这次作课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多多交流。最后我想说一句:“作为教师,不讲公开课是不完整的,也很难成熟,我就是爱将公开课。”

《赤壁赋》教学反思13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我校的一个省级课题,因此学校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也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实践这些新的理念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转变教学方式,重新定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重新审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形式,一直是我们教学中思考、实践和反思的话题。

古代散文教学是语文传承古代文化的主要载体,但是传统的古文教学在教师的教学方式、评价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很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地方。因此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古文教学是我们在省级课题之下的一个子课题。如何走出一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古文教学之路?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尝试以宋代美文《赤壁赋》为载体,通过研究性学习,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带领学生进入快乐的古文学习园地。

《赤壁赋》教学反思14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有好多学生都谈到这样的学习非常轻松,并且可以涉猎到更感兴趣、更广泛的知识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材料,依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四,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通过研究学习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赤壁赋》这篇文章我一共上了五个课时,“战线”会拖这么长我也没想到。第一节课我主要对苏轼这个人进行的介绍,分别通过“三苏”、“唐宋八大家”、“苏黄”、“苏辛”、“宋四家”等来介绍苏轼。我将苏轼的生平遭遇到的坎坷说给学生听,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的问我后来怎么样。可惜我课前查阅的资料不够丰富,无法继续解答学生的问题。由于是上《赤壁赋》,我又补充了他写的一首《念奴娇 赤壁怀古》,让学生整理在本子上,齐读了一遍。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慷慨激昂而且富有感情,我心里想:要是早读的时候他们也能像现在这样就好了。时间过得飞快,到了正式想上《赤壁赋》的时候,却已经下课了。

因为文体是赋的关系,所以此篇文言文更注重的是诵读和背诵,体会赋的美感,而不太过强调翻译与字字对应。况且如此优美的赋,一经过现代文翻译,美感就丧失了。但由于教学经验不丰富,我以为字字落实总没有错,可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却造成了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昏昏欲睡。

这篇文言的思辨性很强,所以我几乎是上完一段给学生总结一下本段的思路,帮助学生能够更好记忆和理解。许多同学在刚接触这篇文言文的时候,读完一遍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结果在我讲完全篇之后,许多同学都说在学过的《劝学》、《师说》、《赤壁赋》中最喜欢这一篇,这倒让我很是惊讶,让我觉得我的付出没有白费。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

1、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

2、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当然,教会学生方法,改变学生的习惯比任何都值)

《赤壁赋》教学反思15

“知人论世”是读懂文章的必要方法,所以让学生掌握好这把钥匙是尤为重要的。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对写作背景作了充分介绍,所以学生在理解文章思想时显得不是很困难。在课堂上可以用此法着重解决作品的思想意义甚至文化等较深层次的问题。前提是教师要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精心设计问题。

在语言的赏析上,有学生提出“徘徊”是来回走动的意思,而月亮一晚上只能走一次,如何“徘徊”?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这是学生纷纷开动脑筋,有认为这里的“徘徊”是写月亮移动缓慢的意思。有认为是侧面写了作者的心理,他觉得月亮对游人含情脉脉,不忍离去,因而对冰清玉洁的月亮产生愉悦之情。我对后一个回答评价道:这位同学的解答把景与情交融在一起了,很好。“徘徊”一词真是一字千钧,体现了苏轼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由此可见,只要学生积极思考,有时会给老师意外惊喜。

赤壁赋教师教学反思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文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重要文言知识;体会景、情、理有机结合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课文, 理解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苏轼的思想, 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读成诵, 掌握重点词句的意义, 准确进行文言翻译。难点:体会景、情、理有机结合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人生难免不失意, 当我们失意痛苦时, 出去转一圈回来, 心情的确会放松不少, 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对, 是大自然的力量, 大自然可以开阔我们的胸怀, 荡涤我们的心灵。千年前的苏轼也用这个方法到赤壁转了一圈, 不仅缓解了内心的伤痛, 还留下了一篇经典名作———《赤壁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看一下苏轼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二) 写作背景。元丰三年 (1079 年) , 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卷入“乌台诗案”, 被捕入狱。出狱后, 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 他泛舟赤壁, 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赤壁怀古》。

(三) 诵读中的文言积累

1、一读课文, 自主与合作

(1) 结合注释自读文本, 注意停顿, 勾画圈点疑难词句。

(2) 小组合作, 逐段疏通文意, 并翻译全文。 (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提出疑难语句, 落实重点文言知识点, 教师巡视点拨。)

(3) 全班交流疑难问题。

(4) 投影文言重难点, 学生记忆重难点知识。

2、二读课文, 理清感情变化

(1) 播放录音范读, 让学生小声跟读, 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

(2) 自主阅读, 对文章进行分层, 概括作者情感变化。

(3) 交流文章思路, 学生用关键词概括, 展示:

泛舟赤壁———唱歌听萧———客诉悲情———苏子言志———主客尽欢

(4) 然后, 在此基础上, 继续读课文, 揣摩词人情感变化。方法点拨:抓关键词, 关键句

展示:饮酒乐甚 (乐) à 愀然 (悲) à 喜而笑 (喜)

(四) 诵读中的文本探究

1、为何而乐?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总结:因景而乐 (观美景生乐情)

找学生读第一段, 力图读出其中的美;然后指导背诵 (时间——地点———看到哪些景——作者心情如何)

2、为何而悲?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望美人兮天一方” (政治的失意) “知不可乎骤得, 脱遗响与悲风” (理想难以实现的悲哀)

总结:由景生悲 (齐读, 力求读出其中的悲情, 然后指导背诵)

3、为何而喜? 盈虚有数物我无尽清风明月与子共适

总结:景中寓理 (师有感情地朗读, 力求读出其中的豁达, 指导背诵)

4、思考

(1) 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景 (乐—山水之乐) 理 (乐—达观之乐)

(2) 你认为当时真有这样一场主客问答吗?他们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同?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 随遇而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 生命渺小消极、局限的出世入世思想。

5、探究

《赤壁赋》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 景、情、理是如何融合到一起的?

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 (实) ;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 (虚) ;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 (虚) 。

这样以景为中心, 因景而乐、触景生悲、借景议理, 景、情、理和谐地融为一体!

(五) 拓展延伸

读《定风波》思考苏轼思想性格, 与赤壁赋中苏轼的思想性格相对应。

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 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傅雷

(六) 小结课文后再齐读

《赤壁赋》教学设计 篇3

2、理解文中作者对人生意义的议论,体味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3、学习本文写景与议理、抒情相结合的方式,体会本文写景状物用语之妙和语言极富哲理音韵和谐的特点。

教学设想: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运用合适的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充分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诵读、品味、思考、表述。

教学方法:教学本文要使学生在充分的诵读中感受语言和意境的美妙,在联想中体会意境的深远,在思考中认识哲理。故拟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诵读2、意境联想3、讨论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①对写景状物的赏析②对语言哲理的品味③对文中所论人生观的理解

2、难点:对作者宇宙观和人生观的理解和把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导入

由对苏轼的同题材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背诵引出苏轼的情怀。导入本文。

二、理解课文

(一)学生听读

教师有感情地诵读或听录音,学生注意诵读语言的停顿、延长和节奏,初步感受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感情。

(二)学生默读课文,理解文意

由五位同学负责五个段的词句的理解。其他同学提出问题,教师相机帮助,并作补充纠正。

(三)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然后让几位学生举手诵读。

三、研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人生观:

引导学生背诵

(一)第一段

1、学生齐读

2、找出本段景物描写的语句;同学们调动自己的想象,描述自己脑海中的这种情境。

通过学生的找、想,使他们体会到这里从江面、天空两方面给我们展现了优美宁静的广阔情境。

3、体会文中人们置身此境,有怎样的感受。

明确:游人心旷神怡,驾一叶小舟在江面上飘荡,像凌空乘风飞去。飞离尘世,进入仙境。

4、教师指导背诵:交代时、地人物→情境→感受(思路)

(二)第二、三段

1、指名两位同学诵读

2、在这样如仙的环境中,有两个人,一个苏子、一个是客。但二人的心情却迥然不同。请同学看不同在哪里?

明确:苏子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在这明月静夜荡船水中,随心自在,心中还憧憬着美好的理想。(学生如果认为苏子先乐后悲也可,这样可以从后文苏子与客面对不如意的生活的不同态度中,评价苏子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而客却是哀怨,是一种足以摧残心灵的忧伤。

小结:在同样宁静优美的境界中,苏子和客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苏子是把自己融进大自然,陶然自得,忘我沉醉。而客却被哀愁笼罩着,那哀婉的洞萧声便是他的心声,这让我们想,他哀伤什么呢?

3、集体分析探讨,客之哀伤因何而起。

明确:今夜“既望”之时,游于“赤壁”之地,很易让客联想到当年吟咏“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曹孟德。曹操的诗犹在耳。曹操在赤壁被火烧的场面如在眼前,但那个平定中原、拥兵南下、威风凛凛的英雄已经逝去很多年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以人物”。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每个人的人生是如此短暂。而在天地间,人又是如此的渺小。正是感于此,客人才显得那么忧伤。

4、把握苏子与客的不同心境。由两位同学有感情地诵读二、三段,并体会整句的音韵和谐之美。

(三)第四、五段

两个人在同样环境中的不同心境,源于他们不同的人生观。苏子能够说服客。使他“喜而笑”正说明他“言之有理”。

1、请同学们理解第四段苏子的话,用你自己通俗的语言,讲讲这个道理。

明确:①比如水吧,从某一段江水看,确实从这里消失了。是变了,但它流到了别处,后浪填补了它,整个江水始终不息地流着;再说月亮。从一日看,它有盈虚之变,但从长期看,它是周而复始地更替,“卒莫消长也”,又是不变的。因此,站在人类历史看,人类代代承传。人与天地万物一样可以永存。

②人不应该有贪欲,一切应该顺其自然,比如,功名利禄,你有就享受,你失去了,那说明本不是你的,为它牵肠挂肚值吗?自然美是我们人人都有的,尽情享受它,乐在其中。这样不是很好吗?

2、请从苏子的言论中。概括他的人生观,学生可能概括不全,可以让每位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参考:①淡看得失

②应享受自然美

③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

④豁達开朗,乐观自信。

3、有人觉得苏子此文表现的是享乐主义,不求上进的消极思想。同学们可以结合题注谈谈自己的见解。

在同学们充分讨论后小结:

苏轼有才学有抱负。但在仕途上坎坎坷坷,屡遭打压贬谪。命途多舛磨炼了他的意志。也形成了他的人生观,即以宽阔胸襟面对打击,淡然面对功名富贵,荣辱得失,这种豁达开朗的性格,使他能在一次次政治打击下不倒,调整好心态,然后继续他的人生追求。

四、美读

《赤壁赋》是景、情、理相融合的美文。我们只有感境、体情、悟理才能读出味道来,而感情饱满地诵读又能帮助我们深入感受文章。本文是“赋体”文,文辞优美,整散有致,音韵和谐,同学们朗读中注意韵脚、节奏和抑扬,在美读中去享受这篇文质兼美的美文。

《赤壁赋》教学反思 篇4

之前我的上法是先疏通字词,然后再讲解内容。我的依据是,学生对于文言文最大的障碍在于文言的理解,所以,只要疏通了字词之后,文言文就变成现代文了,理解起来就会顺利许多。

第一次试讲的时候,我依循了这种方式,后来发觉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有四:一是像前赤壁赋这种文章篇幅较长,一个个字翻译过来,杀伤课时太厉害,至少要花去两节课,一个学期四、五篇古文下来,必定造成课时紧张。二是这样的上法实在太无聊,课堂气氛极为沉闷,自己上的又没劲了,学生也倒下一大片。三是市面上的翻译书连篇累牍,学生完全有能力自行解决。后来我试着在上课之前便让学生翻译课文,他们照样可以借助参考书一字不落地翻译出来。四是我以为他们通过翻译,可以把古文当成现代文来读,但实际上,即使疏通了文字之后,学生对于课文照样隔膜,甚至能够背诵了,也未见得亲切。这一点,在第一次试讲的时候显露无疑。

后来试着将文与言结合起来说,发觉不仅推进速度快很多,而且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大概他们终于觉得老师在讲一些翻译书上没有的东西了。此外,“会翻译”和“能理解”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我之前上古文,有点天然降低了古文的难度,就是觉得翻译过关,古文搞定大半,其实并非如此。现在看来,在课堂上,把关键的字词点出来,进而带动内容的理解,可能是更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的结合趁热打铁,最少疏离感。至于翻译的作业,大可提前至课前完成,在课上只要点出一些翻译的难点即可。

还有一点反思就是上课的节奏把控,有时候上课很急,就比如第一次试讲,感觉学生怎么什么也不知道,于是便急于代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是听到学生嘴里奔出一个自己想要的词句,便急忙接口,唯恐学生再旁逸斜出。后来第二次试讲,这样的情况便少了很多,第三次则几乎没有了。事后反思,原因有二:一是问题的设置本身有问题,母问题下面没有子问题,也便没有梯度,没有渐进,没有思维的过程了,毕竟能够一步到位的学生是少之又少的。而且真的为了求顺利找一个学霸把一切问题都解决了,那么课堂还有多大价值呢?二是教师心里没底,没有足够的自信来接学生各式各样的回答,更别说进行适当的引导了。这样牵着学生走的做法,实则回避了实质性的问题,很难让学生沉浸到课堂中去。

高一语文《赤壁赋》教学反思 篇5

文赋是介于散文和赋之间的一种文体。一篇好的文赋语言摇曳多姿,情感浓郁,哲理丰富。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 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对话中探 讨了人生哲理的意蕴。

因此学习本文必须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 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根 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我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 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而朗读比默读更能有效地刺激大脑皮层,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感。一个学生对一篇文 言文理解到什么程度是可以从他能否在节奏和语调上读好这篇文言文中看出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做到了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背诵前两段的内容。

《赤壁赋》课文反思总结 篇6

《赤壁赋》课文反思总结篇1

《赤壁赋》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1)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3)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并以“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和“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为教学重点。

教学中,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赤壁赋》课文反思总结篇2

因为文体是赋的关系,所以此篇文言文更注重的是诵读和背诵,体会赋的美感,而不太过强调翻译与字字对应。况且如此优美的赋,一经过现代文翻译,美感就丧失了。但由于教学经验不丰富,我以为字字落实总没有错,可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却造成了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昏昏欲睡。

这篇文言的思辨性很强,所以我几乎是上完一段给学生总结一下本段的思路,帮助学生能够更好记忆和理解。许多同学在刚接触这篇文言文的时候,读完一遍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结果在我讲完全篇之后,许多同学都说在学过的《劝学》、《师说》、《赤壁赋》中最喜欢这一篇,这倒让我很是惊讶,让我觉得我的付出没有白费。

下面我想做如下反思:

(1)课前要做到备课充分,多查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

(2)在介绍作者的时候要注意节奏,把握时间,在尽可能快的时间内让学生对于作者有一定了解,能够知人论世。

(3)文言文的教学,需要联系文体,正确选择侧重点,而不是通篇一律地着眼在字、词、句的翻译上,只需点出重点字词就好,上课注重学生的听课感受。

《赤壁赋》课文反思总结篇3

当我看到要讲的是《赤壁赋》时,心里很矛盾,因为这一课很有内容可讲,但同时内容多,又怕时间不够,这是刚开始时的困惑,不过,上次讲过一次公开课,这次的信心很强,静下心来,认真回想上次讲完课,评委的评价,一定要注意。通过几遍梳理,阅读《教参》、查找相关备课资料,心中慢慢理出了思路,那就是抓住景、情、理三者交融这一线索,分析理解课文,试讲几次,发现效果还不错,但前提是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但后来得知:学生还没学到这一课,那么教学内容就需要变,这时离正式讲课还有六天,作为高三的老师,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所以建议以后公开课的时间可否提前,他正好跟高三一摸冲突,于是,迅速定目标,大胆删节,立足课本,吃透语言。

可以说,《赤壁赋》的难懂字词不多,但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告知学生,其他的只要结合课下注释,完全能够理解,只要问题引导的具体,学生应该能听懂,事实证明,效果也是不错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在安排教学环节中,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理清感情脉络,难点是第三、四段的哲理分析。当然,在时间上没有把握好,分析第四段时,我觉得学生回答得很好,不忍心打断他们,所以延时三分钟,不过我觉得学生参与度较高,就是一种成功,能说一些有用东西,能体会做的一点思想,这节课就是有收获的。

赤壁赋教师教学反思 篇7

一、通读·整体感知

1.激趣。安纳托·弗朗斯说:“教学的艺术实际上就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达到教育的目的。”故此, 教学本文时, 我用猜谜的方式导入。

师:同学们, 请你们猜一猜这位古代文学家, 他是谁?国学大师王国维说“中国古代最伟大诗人中还没有任何一个的影响能超越他”, 钱钟书先生说“李白以后, 古代大约没有人赶得上他的这种豪放”, 那么, 这位古代文学家是谁呢?

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李白以后”“豪放”等, 学生很快会答出:苏轼。

2.初读。播放鲍国安先生朗诵的《赤壁赋》, 让学生边听边注意读音、节奏、情感。

3.感知。要求学生从每一节里找出一个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关键词, 然后体会全文感情变化的脉络。

明确:①乐 (“饮酒乐甚”) ———②悲 (“苏子愀然”) ———③悲 (“托遗响于悲风”) ———④喜 (“客喜而笑”) 。

4.再读。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读出全文的情感变化。“乐”的部分要读得轻松愉悦, “悲”的前一部分当读得悲凉凄怆, “悲”的后一部分要读得激昂洒脱, “喜”的部分当读得旷达惬意。教师通过“读前指导、初读示范、齐读深化”来引导学生完成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5.领会本文的结构技巧。古人作文讲究章法、结构, 在起、承、转、合上用尽心思, 把握住起、承、转、合往往就等于把握住了作者思维的脉络。中国古代文人的“诗酒人生”在本文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酒”就像一条红线贯穿全文且很好地体现了古人起、承、转、合的结构技巧。教师要求学生顺着“酒”这根红线追寻《赤壁赋》的起、承、转、合。

明确:本文因酒而“起”———江上泛舟, 举酒嘱客;因酒而“承”———饮酒乐甚, 吹箫助兴;因酒而“转”———酒酣耳热, 评说历史;因酒而“合”———酒意阑珊, 主客释然。

二、品读·美点体悟

在这一环节里,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含英咀华, 发现美点妙要, 通过同伴互助, 深耕细作, 阐发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重点揣摩第三、四节。教师强调:赋, 往往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作者的内心感悟, 无论是“主”之言还是“客”之语, 其实都是作者内心复杂感情的一种袒露, 都是一个人多种思想的冲突与博弈。

师:第三节写客人之悲, 归纳起来有“三悲”, 请同学们找出有哪“三悲”?

生①:一悲英雄不在———曹操, 一世之雄今安在;二悲生命不永———人生, 如天地蜉蝣、沧海一粟;三悲脱世不能———我辈, 挟飞仙、抱明月不可得。

教师板书:

师:生①归纳得很完整、很准确。文章至此展现了一个消极的、迷茫的“小我”, 然而这仅仅是瞬间的、低谷中的苏轼, 苏轼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在无路可走的时候, 勇敢突围, 超越自我。

第四节写苏子之悟, 可概括为“两悟”, 我请同学们来归纳哪“两悟”。

生②:一悟“变与不变”。具体就是“变”:时间上, 逝者如斯而不往;空间上, 天地不能以一瞬;“不变”:盈虚未消长, 物我皆无尽。

生③:二悟“有与没有”。“有”:清风有声, 明月有色, 江水有形;“没有”:非我所有, 一毫莫取, 也就是感悟万物有主、取舍有道。

教师板书:

师:两位同学概括得非常好。好一个万物有主、取舍有道!苏轼如此的超然、豁达, 难怪他能三杯下肚, 肱枕便睡;一觉醒来, 东方既白。苏轼为什么有这般的顿悟与豁达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

生④:PPT展示, 苏轼与“乌台诗案”。

青年才俊苏轼才高八斗, 天子赏识, 时人追捧, 苏子渴望“致君尧舜”。然而, 苏轼的几句牢骚给了嫉贤妒能的权贵们以口实, 御史李定等权臣公报私仇, 罗织苏轼反对变法、攻击皇上、诬蔑朝廷等罪名, 刑讯逼供, 迫使他违心地承认自己的罪状, 然后投入死牢, 并由此牵连了自己的39 位亲友, 这就是“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黄州, 一个“团练副史”的闲职让他哭笑不得。然而, 他把穷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是寂寞孤独让他如此美丽, 他学会了参禅悟道、进退圆融;是宦海浮沉让他体味了世态炎凉, 参透了人生得失。闲居黄州, 苏轼收获了生命的豁达, 演绎了登顶的传奇。

师:生④的资料整理很出色。我们刚才归纳了苏子的“两悟”, 在苏轼看来, 变与不变、有和没有都是辩证的、相对的。苏轼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天生拥有对水与月、天与地、生与死这样宏大命题的领悟, 在于身处逆境而不消极沮丧、备受打击而不怨天尤人。面对人生巨大落差, 在入世与出世、积极与消极的矛盾斗争中, 他把喜与悲、荣与辱融进了山水之中, 完成了自我救赎, 昂首步入成熟。此刻, 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次齐读第四节, 品味苏子的“两悟”。

三、赏读·拓展提升

南宋学者陈善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入书”的关键在于“见得亲切”, “出书”的关键在于“用得透脱”, 不可“死在言下”。学习这篇文章之前, 教师要求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搜集了有关苏轼的资料, 刚才生④展示了精彩课件, 接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入书”“见得亲切”之后, 及时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出书”“用得透脱”上, 让学生多角度赏读, 提升体验。故此,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师:儒、释、道思想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其人生观对中国古代文人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以下PPT展示:儒家思想讲“入世”, 主张修身养性, 齐家治国, 提倡贤人政治;佛家讲“脱世”, 认为世事如幻, 提倡随缘自在、感悟人生;道家思想讲“出世”, 主张寄情山水, 不求功名利禄, 但求生命状态, 提倡天人合一。) 从《赤壁赋》里, 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苏轼的儒、释、道三家思想融于一文。请同学们合作探究:哪些句子分别表现了苏轼的儒、释、道思想?我们该如何理解和评价这些思想?

生⑤:“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是苏轼仿屈原的诗句。“美人”, 课文注释说“指他所思慕的人, 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苏轼一生尊崇屈原的爱国情怀, 美人在天的那一边, 是说自己一心想报效朝廷却屡遭排斥、不受重用, 这是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表现。

生⑥:《赤壁赋》里苏轼把秋风、明月、江水写得非常美。江上泛舟, 清风为苏子拂去坎坷逆境的尘土, 江水为苏子洗去壮志难酬的苦涩, 明月为苏子熨平隐隐作痛的伤口。这里写苏轼纵情山水、沉醉自然, 以及下文感觉自己似“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欲“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这些寻仙访道的心迹流露, 其实都是道家思想的表现。

生⑦:我觉得苏子关于“水”与“月”的感悟表现的是佛家思想。“江上之清风, 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这就是佛家“天地一体、物我同源”的思想, 在苏轼那里, “水”和“月”的变与不变、有与没有都充满了禅意, 充满了佛家的智慧, 读者仿佛也在山水明月中大彻大悟。这种感悟人生、追求心灵超脱的思想正是佛家思想。

师:谢谢刚才几位同学, 你们的发言很精彩。那么, 我要问的是, 这是不是说苏轼的思想很混乱、很复杂呢? (学生对此议论纷纷, 稍停) 恐怕不能这样说。在老师看来, 苏轼的一生在政治上表现为一种积极入世、忠君济民的儒家思想;然而, 当身处逆境、备受打击、只能退守时, 他潜心佛道, 以求心灵的宁静与精神的超脱。他的思想始终以儒家的积极入世为主, 同时吸收了佛家思想的圆融自适、随遇而安而扬弃佛家的消极遁世、看空人生, 借鉴了道家思想的通脱旷达、齐物逍遥而摈弃道家的绝对自由、天道无为。正是儒、释、道思想让苏轼时而进取有为, 时而随缘超脱, 且进退有据、俯仰有度。也正是儒、释、道思想中的这些积极因素, 造就了《赤壁赋》, 成就了苏东坡。

摘要:近年来, 语文教学流派纷呈、花样翻新, 然而教学上很多本来简简单单的东西, 被弄得复杂玄虚。多年来, 遵循“大道至简”的教学原则, 坚持“通读——品读——赏读”三步导读法, 形成了“整体感知——美点体悟——拓展提升”的课堂教学策略。

用洋思教学模式讲授《赤壁赋》 篇8

20世纪后期我国国务院提出新课改,提出教育应当以人为本,教师转变灌入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中以学生主导地位,教师可以灵活的开展多种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主导课堂转变为引导课堂。21世纪,在新课标的深化影响下,主张“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直接指导实践,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一、洋思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孕育而生。洋思中学今日的成绩是新课改成功的具体体现。洋思人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办学理念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旨在推行“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学;尊重主体,面向全体;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的教学理念,其实质即是整个过程让学生去学。“先学”前教师要明确向学生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自学指导。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自学状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后教”做准备。“后教”是在“先学”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就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进行互动式学习。“当堂训练”是指在“先学”和“后教”两个环节结束后,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做一定数量的训练,进而加深和巩固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掌握。实质是为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进行的又一次学习。这个训练可以看作是一个小型的考试,也可以是动口训练。这样的训练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也比较强,能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二、用洋思教学模式讲授《赤壁赋》

(一)导入教材,学生自学前指导

在中学生有一定的文言基础上,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将洋思教学模式运用到课堂中。课前给学生布置基础学习任务,如什么是赋?文言赋的特点是什么?本文《赤壁赋》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作者苏轼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做出这篇文章的?这些问题都是学习本文需要了解的知识,只有在了解这些知识后,才能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二)先学

学生依据教材目标,掌握学习重点。通过使用辅助书籍,学生结合课文的注释,做到基本理解文章表面含义,边读边理清文章的意图,掌握个别文言词语的含义。通读全文能够将全文生字词读准字音,有节奏地通读全文。

(三)教师根据重难点提出问题

学习文章的书写形式,摸清全文的表达情感线索,体会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感受文章的精神所在,并依此提出相应问题。学生在对文章有了初步自学后,进入自学阶段,首先将文中“舞”、“友”等词的词类活用现象,落实文言虚词“于”、“夫”的用法以及被动、倒装等特殊句式。学习重要的文言知识,能够找出文中全部的通假字、活用词以及特殊句式。其次,分段赏析全文,描绘第一段作者眼中的月夜之美,以及作者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写出这样的文字;第二段中了解主客文问答式的表达方式,主与客言语中所蕴含的情感是什么,重点了解主的思想倾向。第三段中了解作者主要的思想情感,了解产生这种思想的本质原因。第四段中感受作者的感情脉络,如何理解文中提到的美人。教师在学生自学期间,要适时的监督学生,并融入到学生的自学中去,保证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自学任务。教师通过此讨论,了解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疑难点,梳理典型问题在接下来的讲解中重点讨论。

(四)后教,教师精讲导读

赋是古代常见的一种古文体,表达方式兼具有诗与散文的特点。赋分为古赋、俳赋、律赋、文赋。本文《赤壁赋》属于文赋,但在行文中又具有典型赋的特点,赋的词句以四、六句为主,形式上有骈偶,声律上有谐调,内容上讲究藻饰和使用典故。《赤壁赋》作为一篇散文赋,既保留了汉赋的文辞形式,又摆脱了古板的句式约束,巧妙的进行表达。本文创作的背景是,元丰年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人诬陷被贬黄州。黄州虽地处偏远,但赤壁一处景色宜人,苏轼与好友借着月色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感慨美景之余想到自己的处境,政治抱负无法施展,不禁感慨万千,此文诞生。

第一段中作者描绘出一幅朦胧秋江月夜之境,沉浸于美景之中,仿佛脱离了人世间的纷纷扰扰,升入仙境。美景与美酒相伴,融于山水之美,乐于诗酒之间。在如此的良辰美景中,好友却吹起凄凉的箫声,而文章的整体情感表达也就此发生转变,此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另有一说,认为作者情绪转变的主要在“美人”二字,请同学们思考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第三段中作者笔锋一转,由景色之美,转念联想到英雄人物曹操,悲大江东去,英雄何在;由古至今,联想到自身,连盖世英雄尚且如此,更何况自己呢?人生苦短,壮志未酬此乃又一悲;然而“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是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悲哀,为三悲。第四段中作者经过思考,排解了心中的忧郁,回归到理性,表现出一种旷达的喜乐,此处的喜是发自内心的喜,是一种释然的喜。人生肯定会遭遇各种痛苦。平庸之人的“庸俗”在于,他们从来不给自己设置牢笼。文人雅士们的“高明”在于他们处于人生低谷时不断为自己设置牢笼,又不断地从牢笼中走出。他们从自己设置的牢笼中走出来的每一次,实际上就是一次涅槃,一次精神的洗礼与蜕变。

(五)当堂训练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一句中“徘徊”如何理解?

2.文章第一段描绘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3.苏轼眼中与内心深处的月夜分别是什么?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中“舞”字的含义?

5.第三段中作者写了曹操,请思考文中提到周瑜又有何寓意?

6.通读全文写出苏轼从悲到喜情感的转变,给予我们哪些人生的启示?

7.找出文中所有的四字短语。

8.在学习《赤壁赋》后,扩展课外阅读,自学《后赤壁赋》。

三、洋思教学模式给我们的启发

洋思中学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在于其坚持新课标的指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将理论与课堂实践相结合,并敢于突破、乐于突破。洋思让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但在学习中我们不能对其学习模式照抄照搬,应在结合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引用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适应时代的发展。

首先,洋思模式启示我们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角,教师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而是指导学生如何学会学习,从文章学到作者的表达技巧,对于文章的理解,学生可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发挥想象力,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智慧的花朵在课堂中开的更加鲜艳。若是使用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教师将所谓的“正确理解”传授给同学,一方面约束了孩子的思维发展;另一方面,这种教学使学生们缺乏对学习的兴趣,死记硬背的教学培养出的只是会背书的书呆子。

其次,教师是学习的向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再重要,而是教师在教学中担任着更加重要的责任。教师要教学生的是如何自学,并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充分理解,并找到正确的引导方式,挖掘学生的优点。洋思中学校长将这种学习关系比喻成:学生的学习就像在驾驶汽车,而教师就像路标,教师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不走岔路。

最后,洋思模式能够充分提高课堂的整体学习效率。教学节奏紧凑,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思维跟着教师的问题走,并规定回答的时间,学生没有开小差的时间,反而更加紧张的思考问题。教师讲授的时间缩短,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对学习中下游的学生进行指导,了解学生的思维,上进生也可以对后进生进行学习指导,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不仅可以增进学生间的友谊,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学生的语言沟通的默契程度可能比教师与学生的默契程度更好。讲授后的当堂训练,既避免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的现象,又能巩固知识。语文教学是一项实用性极强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中敢于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语文教学使学生们在走向社会后能够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对于文字的理解能够有自身独道的见解。

总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作为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学习尝试新的教学模式的同时,我们还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担负起教育的重任,传授知识的同时教育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未来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何成刚.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8.

[2]陶洪武.中学课程辅导[J].教学研究,2011,(6).

[3]钟启泉.读懂课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上一篇:催款律师函1下一篇:思绪在夜色中跳动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