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了前赤壁赋

2024-08-19

苏轼写了前赤壁赋(精选10篇)

苏轼写了前赤壁赋 篇1

《前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1082年壬戌,苏轼作《前赤壁赋》.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痛苦地描写过此时的忧郁苦闷的心情.“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①.《前赤壁赋》正是作于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困苦,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在他的.赤壁词中,即有过明显表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现实中的我却只能“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地慨叹“人生如梦”.在这种沉重的精神压力之下,东坡内心有着深刻的感发,他开始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感慨世事的纷忧与虚无,但如果仅是“入乎其内”地感叹人类的沧桑,这就不能产生我们今天对他的文采及人品的钦佩.东坡之所以成为“白首忘机”的“东坡老”②,更有他善于“出乎其外”的“自我解脱”的另一面(这一面至关重要).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打击,问题是面对打击的态度.在残酷的政治斗争面前,苏东坡既想超脱又不能超脱.他在《书<前赤壁赋>后中说:“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傅尧偷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这段跋语,对于了解作者当时深受压抑的心境提供了帮助.苏轼不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寄托,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于是触景生情地倾吐了自己对前辈英雄的钦慕,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总之,苏轼当时的心境极其复杂:消极隐退与积极进取,疾世忿懑与逍遥山水的双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思想背后,却流露出对世道不平的满腔愤怒,不甘妥协的积极进取精神,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有人曾认为《前赤壁赋》把黄州赤壁当作孙曹交兵之处是苏轼“用事疏舛”,这并不十分准确.苏轼所游之赤壁并非历史上发生大战的真正的赤壁;而苏轼文章之重心也不在周瑜破曹之壮举,他无非是借事写文,抒发他的心怀以求解脱罢了.

综观全文,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三次变化:“乐——悲——乐”,作者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到苦闷,再由苦闷而得到解脱的发展过程.而围绕作者感情的三次变化,全篇的行文也随之巧妙展开.“文以载道”,作者如果要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为读者所清晰的领悟,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文学表达形式.苏轼这篇文中的哲思也正是通过他对赋的新的利用而传达开来的.《前赤壁赋》是篇辞赋,辞赋时常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与主张,《前赤壁赋》很显然是运用了这种传统的格式.辞赋讲究排比对偶,《前赤壁赋》中也有不少排比对偶的句子,所以它具有辞赋的基本特征.但苏轼的这篇赋却不像汉魏以来的赋一样词藻华丽,仅止于铺陈事物,而少有哲理的渗入其中.这篇之所以长诵不衰,更有它突破辞赋旧格的新成就,我们今天可以称它为散文诗.诗人运用行云流水般的笔调抒写自己心中的感情波澜,使文辞更富的血肉,感情也更加真挚,情感与文字的密合无间.我们不得不佩服苏轼驾驭文字能力的潇洒不凡.总结而言,这篇赋在文学上有两大贡献:

第一,充分显示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质.这篇赋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就景而言,有明月,有江水,有秋风;就情而言,有悲伤,有欢乐.时而泛舟秋江,扣舷而歌;时而遗世独立,羽化登仙;时而愀然发问,畅谈哲理.景色的转换,情感的跳跃很频繁,但却不杂乱,而是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作为线索贯穿始终.苏轼在文章中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这个论点尽管来源于老庄的相对主义哲学观,具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却同时具备了辩证法的因素,这是作者所要集中表达的思想,是文章的“神”之所在.神聚而形散,随着主观感受的辗转生发,散文的文字起伏跌宕,意趣横生.文章寓情于景,借景明理,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为后世散文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第二,对“赋”体的巧妙利用与革新.《前赤壁赋》是散文与韵文的巧妙结合,是诗与文的统一.文章是赋体,但却不拘泥于古赋,它的语句有长有短,散骈结合,文辞生动,情韵潇洒,不啻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文中游览的场景不断的更换,诗人的情感也不断地变换,而文气却始终一贯如注,既有骈赋对偶工整之美,又有情景交融的诗境之美,还有挥洒自如的散文之美和生动形象的说理之美.在这样的一篇散文诗中,我们不仅可领略文学之美,还可以体悟哲学之理趣,无疑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的融合.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苏轼 《前赤壁赋》 赏析

2.苏轼 前赤壁赋 赏析

3.苏轼前赤壁赋的赏析

4.苏轼前赤壁赋赏析

5.《前赤壁赋》的文章原文及赏析

6.优秀《前赤壁赋》赏析

7.精选《前赤壁赋》赏析

8.《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译文及赏析

9.北宋苏轼《前赤壁赋》赏析

10.前赤壁赋全文赏析两则

苏轼写了前赤壁赋 篇2

一、《赤壁赋》当中苏轼触景伤情的情感变化

在《赤壁赋》当中,苏轼首先是表现出触景伤情的情感变化特点。因为苏轼来到黄州这个地方,实际上是景色非常优美的地方,黄州这里有吴王曾经营建过的避暑行宫,也有伍子胥逃亡过昭关,曾经将价值百金的宝剑赠送给渔父的旧址,还有当年赤壁古战场等。所以苏轼来到这个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地方,难免对于人生变化无常有着更加深入地理解。在黄州这个地方,多少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都在这里折戟沉沙,正如苏轼在《赤壁赋》当中写到的“如今安在”,曹孟德曾经在这里“横槊赋诗”,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被孙权和刘备等人的联军打败了,曾经是一代关东英雄的孟德,尚且无法预料到自己百年之后江山是归于司马氏,其他平凡人更加没有办法预料自己的未来。写到这个部分,实际上苏轼是联想到了自己,因为苏轼感觉到自己因为乌台诗案,被朝廷“扣上帽子”,变成了一个对朝廷政治有意见的人,但是苏轼实际上并没有忤逆君上或者议论朝廷新政的意思,苏轼是一个耿直的人,他只不过是表达了自己内心世界的一些想法,或许并无影射朝廷之意,但是朝廷政治的阴险和互相排斥等,无疑让他贬谪黄州,感受到内心世界的无奈之后,又触景伤情,深深感受到人生无常。

苏轼对于景色的细腻描写,也是《赤壁赋》中的一绝,比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非常渴望自己的人生并没有太多的波澜起伏,不会因为朝廷当中的互相党争或者政治斗争掀起什么波动,但是苏轼却没有办法,美丽空远的景色,如“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些都是苏轼对于美好人生的景色追求,然而将自己比喻成为“纵一苇之所如”,讲述的就是浩荡的江河如同命运和人生,而每一个也不过是一苇扁舟,根本没有办法把控自己人生到何处,描写到这里,苏轼内心仍然是沉闷的,因为他深深感觉到对改变人生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深刻地煎熬着苏轼,让苏轼没有办法逃出内心世界的桎梏,这或许也是苏轼来到赤壁古战场徘徊观赏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赤壁赋》当中苏轼走向豁达的情感变化

《赤壁赋》最终苏轼还是转变为走向豁达,因为苏轼深受佛老思想的影响,本身就是一个追羡仙风道骨者的文学家,所以在《赤壁赋》当中,苏轼也慢慢从主客问答里将自己内心的命运哀伤转变成为一种对人生的豁达。面对江山如画的赤壁古战场,苏轼一开始是表现出一种非常强烈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就是说自己的生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也不过是非常短暂的,一瞬间可能也就转瞬即空的,但是长江漫漫流动,如同历史的大河那样无法停滞,每一个人看似宝贵的生命,即便英雄如曹孟德,也不过是长河当中一颗闪耀的流星,转眼就消失了。所以苏轼又在《赤壁赋》里面说到了客吹奏起哀伤的曲子,正如文章当中的“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一句话,讲述的就是苏轼内心世界的悲伤,所谓的客人,不过也是他内心世界变化出来的一种悲伤。

但是,苏轼在《赤壁赋》慢慢就走向了豁达,他以自己的口吻,说出了自己对于人生的一些理解。特别是苏轼在《赤壁赋》最后的一段,讲述到自己不需要触景伤情,因为人生虽然是非常短,虽然人生是没有办法把握,不过仍然还是可以抓住人生当中的种种快乐,正如苏轼在《赤壁赋》当中写到“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这里讲的是他自己虽然人生流逝,但是未尝不是一种经历,人生如同月亮那样,会此消彼长,会慢慢经历阴晴圆缺,这样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感受到更多超脱。这种人生的变化,最终让苏轼在《赤壁赋》当中表达出自己对人生变化的超然思想。实际上,苏轼并不是没有悲伤,但是看到江水和自然的景色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本身也是一种必然的过程,人生虽然短暂,但是一旦消失了,也未尝不是另外一种开始,人生总有新生命的产生和旧生命的消亡,这样的一种消亡让苏轼在观赏赤壁的景色过程当中,有了更多的领悟,他的心灵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得到了一种平衡。所以苏轼在《赤壁赋》的情感变化,最终还是回归到他向来都追慕的豁达,特别是自己心灵当中的平衡。这种平衡让他感受到生命本身的源源不绝,也让苏轼不断成长起来。

三、结语

《赤壁赋》当中,苏轼摆脱了汉代赋这种文体本身的烦琐的特点,用非常简洁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一些看法,尤其是在整个《赤壁赋》当中,苏轼的思想感情从命运之哀,逐渐转化成为一种对于人生的超脱思想,这样的变化,归根到底是苏轼对于人生的独特追求。他向来有着一种追求人生自由自在的想法,所以即便是在面对人生的不断变化过程当中,也能够坚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抵抗人生的苦闷和打击,这也是苏轼之所以成就千古文豪之名的重要因素。

摘要:《赤壁赋》中,苏轼的感情不断变化,尤其在观赏景色的过程中,逐渐产生触景伤情的变化,这种感情让苏轼一度表现出内心的痛苦,但是随后感受到自然景色本身的魅力,又逐渐走向豁达。因此,通过分析《赤壁赋》当中苏轼的感情变化,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一代文豪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赤壁赋》,苏轼,思想感情,豁达,触景伤情

参考文献

[1]杨丽宏.超然物外旷达洒脱——苏轼《前赤壁赋》儒道佛思想赏析[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2]王文捷.苏轼山水诗文中自然审美观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苏轼《赤壁赋》之自我和谐 篇3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面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自然美景,苏轼的情感开始激荡。他一生以治国平天下为已任,希望“致君尧舜”,于是“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里的“美人”实际喻指仁宗皇帝。但此时苏轼却因“乌台诗案”被贬到了黄州,虽是团练副使,却毫无实权可言,更不用说向皇上献计献策了,所以他只能“望美人兮天一方”独自感叹。

一、“本我”的催促

弗洛伊德这样解释“本我”:“这是在我们个性之中,最难渗透的幽暗部分。……它一团混沌,像充满了沸腾情绪的一只锅子。”

在苏轼感叹之后,客人的情绪也随着苏轼开始激荡,以洞箫和之。这里的“客”其实就是苏轼的“本我”。他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为我们直接呈现了“本我”,这正是那“充满了沸腾情绪的一只锅子”,即“客”。这“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的“呜呜”声其实是此时苏轼内心的写照。苏轼的“本我”开始“沸腾”,“‘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曹孟德,一代枭雄,多么渴望贤人志士加入到他的集团,为了贤人志士,曹孟德可以“周公吐哺”。“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这“天下归心”的“一世之雄”却被困在了此地,本想有一番作为的苏轼也被贬到了此地。

面对“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的“夏口”“武昌”,苏轼的内心能够平静吗?当然不能,不但不能,反倒是内心有一团灼热的火在燃烧。苏轼因为在诗文中“愚弄朝廷”,“无君臣之义”而入狱,牵连到他三十多位亲友,并且他自己险些丧命。想到这些,他的内心能不燃烧吗?现在他“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但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更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而“知不可乎骤得”,于是只能“托遗响于悲风”。苏轼是真的在悲吗?不是,反倒是这一团燃烧的火焰在催促着他去寻求自我的和谐。

二、“超我”的激励

弗洛伊德认为:“超我是自我理想的载体,自我根据它来衡量自己,竭力仿效它,争取满足它所提出的任何更高的完美性要求。”

《赤壁赋》第三段中,“苏子”正是苏轼的“超我”。水与月是中国古代文人大都喜爱的,苏轼在这里也用“水月之喻”来表达他对宇宙人生的看法。“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阐明自己从宇宙的变化中看到人类和万物同样永久地存在着,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是把问题绝对化。他对待自己的苦难也是同样看待。从变的角度看,苦难也只是在转瞬之间,是暂时的,像月亮一样时有时无,苦难同样也会像水一样逝去;从不变的角度看,苏轼及他周围的存在也就是无穷无尽的了,所以苏轼也就还是那个苏轼了。因此,他身处逆境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超我”正是这样就给予他的人生以积极意义。

三、外界的“推搡”

苏轼以“放臣”谪居黄州后,“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宜死矣”,然而黄州人民却向他张开了双臂,拥抱这位天涯沦落人。田夫野老尊敬他,帮助他,资助他,并帮他建造了临皋亭和雪堂。这使得他对这里的人民怀有一种深深的情感。黄州,虽然没有什么名山大川,但这里有丰富多采的风物,有诱人的赤壁,有浠水兰溪、蕲春天峰麓、黄梅五祖寺等名胜古迹,这些在苏轼的笔下都构成了他对人生、对生命的不断思索。苏轼竹杖芒鞋,往游其间,到处有他的足迹和诗篇。“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声”“目遇之色”这种美好的图景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面对此时的清风、明月,想想自己的苦难其实也算不了什么,苏轼又怎能不释怀呢。于是“喜而笑,洗盏更酌”。

正是由于“本我”的催促,“超我”的激励,外界的“推搡”,苏轼最后才能找到自我的和谐,“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原文 篇4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集中写景。开头一句“大江东去”写出了长江水浩浩荡荡,滔滔不绝,东奔大海。场面宏大,气势奔放。接着集中写赤壁古战场之景。先写乱石,突兀参差,陡峭奇拔,气势飞动,高耸入云——仰视所见;次写惊涛,水势激荡,撞击江岸,声若惊雷,势若奔马——俯视所睹;再写浪花,由远而近,层层叠叠,如玉似雪,奔涌而来——极目远眺。作者大笔似椽,浓墨似泼,关景摹物,气势宏大,境界壮阔,飞动豪迈,雄奇壮丽,尽显豪放派的风格。为下文英雄人物周瑜的出场作了铺垫,起了极好的渲染衬托作用。

《赤壁赋》写景则迥然不同。作者在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后即写景。诗人泛舟江上,正是初秋时节,柔柔的秋风徐徐吹来,摆弄着诗人的衣角头发,吹走恼人的暑热,大江江面,水波不兴,风平浪静。诗人信笔写来,心情闲适潇洒。在写了诗人和客人饮酒咏诗之后,诗人再写日出后的赤壁江景:白茫茫的薄雾浮起在宽阔的江面上,在皎洁的秋月照射下,江面水天相接,晶莹透明。诗人所写秋夜月下江景,反衬其澄澈无滓、洒脱无求的内心世界,《赤壁赋》所写的赤壁景写得空明柔美,反衬出了诗人怡情山水,闲适洒脱的心境。

二、都写有关赤壁的`历史人物,但人物成败不同。

这词和赋,不但写了赤壁景,并且写了有关赤壁的历史人物。我们知道,赤壁以赤壁之战而闻名,赤壁之战战场上敌对双方的主帅是周瑜和曹操。周瑜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遂成三国鼎立之势。赤壁之战,周瑜功成名就,英名远播;盖世英雄曹操遭到其一生中最大的失败。

词所缅怀的古人,是赤壁之战中取得巨大胜利的周瑜。诗人写周瑜,可谓是极尽赞美之能事。先从侧面描写,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人衬英雄,英雄美人,风韵无限;次写肖像,姿态威武,英俊奋发,风采动人;最后写风度,面对强敌,谈笑自若,胸有雄兵,稳操胜券。诗人通过从不角度的描写,写出了周瑜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儒将风范和过人的胆识和才智。诗人以浓墨重彩渲染在赤壁之战中胜利的英雄周瑜,实是以古人的年轻得志建功立业衬托自己身处逆境有志难伸功业无成的失意,为下文抒情蓄势。正如古人云“词是赤壁,心实为已发。周瑜是宾,自己是主,寓主于宾”。

赋缅怀的是被周瑜打败的曹操。诗人先写其势如破竹的攻势,“破荆州、下江陵”、一“破”一“下”,势不可挡;次写军队之多,气势之大,水军船队首尾相接千里,军旗遮蔽了天空;再写曹操不可一世的骄态,面对长江喝酒,横执长矛吟诗,这实在是一个盖世的英雄,诗人在极力渲染曹操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后,最后却来一句“而今安在哉?”来否定虚化。是啊!拥有百万雄兵,视天下为无物的曹操,一样“困于周郎”,一样被“浪淘尽”,何况是被贬谪放逐的诗人呢?故诗人生发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哀叹。诗人写失败英雄曹操,是为了抒发其“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感慨,由败者引发已悲,用得恰到好处。

诗人同怀赤壁的历史人物,却胜负不同,成败各异但又各得其所,各尽其妙。

三、都抒怀,感情基调又各不相同。

词中,诗人倾笔于周瑜,以浓墨重彩写出了他风流儒雅从容破敌的飒爽英姿,盛赞了他所立的赫赫战功和辉煌业绩。诗人自比古代英雄,从而引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喟和怅惋。诗人半生颠簸,命运坎坷;先是不支持变法,不被宋神宗重用;后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旋即又遭贬谪。诚及“报国欲死无战场”。故诗人“早生华发”,而“人生如梦”,一声长长的喟叹,即可见其深深的痛惋和颓唐。但是,诗人毕竟性格旷达乐观,“奋历有当世志”,尽管身处逆境,岁月蹉跎,有志难伸,“人生如梦”这种虚无的佛老思想仅仅是一闪念,“一尊还酹江月”。诗人以酒祭月,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景仰,更表现了自己壮心未泯,夙志犹存,诗人内心虽有苦闷傍徨,但是思想还是乐观旷达、昂扬向上的,所以该词词风气势磅礴,雄壮豪放。清代文人评苏轼词曰:“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该词可算代表作。

赋中,苏轼充分利用赋重铺排的特点,思想感情发展过程一波三折。诗人月夜泛舟赤壁,欣赏明月秋水,心情恬淡闲适,怡然自得;但因听萧声,怀古人,羡水月而悲;最后诗人通过一番哲学思辩,摆脱“哀吾生之须臾”的烦恼。思想得到升华,由悲而喜,开怀畅饮。赋亦写作者被贬谪放逐,壮志难酬的苦闷及旷达乐观的思想,但和词相比,它没有词的雄壮豪放,而是显得深沉蕴藉。

不管是词和赋,诗人都写了他被贬后有志难伸的苦闷,但最终都得以解脱,这也充分体现了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

对于两篇(首)具有相同背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写的作品,若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合起来学,注意比较其异同,我们将学得更深更透,对我们的学习将大有裨益。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苏轼 前赤壁赋译文

2.赤壁赋我眼中的苏轼200

3.《赤壁赋》读后感(3篇)

4.《赤壁赋》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全梳理

5.前后《赤壁赋》比较赏析

6.苏轼的前后《赤壁赋》

7.北宋苏轼《赤壁赋》字词整理及练习

8.高一语文《赤壁赋》知识点解读

9.《后赤壁赋》全文及翻译

苏轼《赤壁赋》阅读答案 篇5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阜。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酒属客属:劝酒

B、浩浩平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C、是岁十月之望望:农历每月十五

D、今者薄暮薄:稀薄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飘飘乎如遗世独立②顾安所得酒乎

B、①行歌相答②及时相遣归

C、①徘徊于斗牛之间②以待子不时之需

D、①而不知其所止②归而谋诸妇

7、下列对以上两段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一营构秋江夜色之美,使人恍然“羽化而登仙”;选文二中“归而谋诸妇”数语,富有生活气息。

B、选文一侧重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选文二则在叙事中融入写景与抒情,三者融为一体。

C、两段选文观察景物的立足点一样,都是在舟中;但选文一描绘的是初秋景色,选文二则是初冬景色。

D、两段选文都描写赤壁月色,各具特色:选文一营造浩渺澄明的意境,选文二营造清冷高远的意境。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答案】

5、D

6、C

7、B

8、(我们)任凭小船随意漂荡,越过那茫茫万顷的江面。

《赤壁赋》(节选)参考译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后赤壁赋》(节选)参考译文:

苏轼写了前赤壁赋 篇6

众多的语文教材都选用了《前赤壁赋》, 几乎所有参考书均将课文的感情线索梳理为“乐———悲———乐”的脉络。初秋之夜, 清风送爽, 明月高悬, 泛舟大江, 美酒佳朋, 怎一个“乐”字了得!然而随着客吹洞箫, 其声如泣, 乐极生悲;接着在主客问答中悟出人生哲理, 方才转悲为喜, “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 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人们提到苏轼, 总是用“旷达”来概括他的性格。诚然,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人格最为高贵, 最有魅力的文学家之一, 但是笔者在备课之时, 却读出了《前赤壁赋》中全然是一个“悲”字!

月明之夜, 泛舟大江, 是悲寂的放逐;扣舷而歌, 洞箫幽幽, 是悲苦的抒怀;主客问答, 追思英雄, 是悲凉的追问;枕藉舟中, 放浪形骸, 是悲伤的逃遁。

苏轼因“乌台诗案”从湖州太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其中历程并非皇帝大笔挥一个“谪”字这样简单。回眸历史, 苏轼走向黄州坎坷艰难的仕途、在黄州倍受冷淡以及劫后余生的惊惶凄苦, 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解读:在《前赤壁赋》中, 他旷达的外衣下裹藏的是一颗悲苦的心灵。

首先, 让我们再陪同苏轼走一段黄州之路吧。

借诗句讥刺新法, 甚至讽刺当今皇上, 这罪名怎么了得!“乌台诗案”使苏轼从湖州太守沦为阶下之囚, 关押御史台中的100多天, 他在牢狱中受尽小人的折磨和凌辱。当时和他关押在一起的官员这样写苏轼被刑讯逼供的惨状:“遥怜北户吴兴守, 诟辱通宵不忍闻。”令苏轼胆寒的是构陷他罪名的不仅有平时巴结逢迎的僚属、一直敬重的前辈, 还有他昔日的好友。苏轼为人率真, 不谙官场的潜规则, 因此被人抓了那么多把柄。而“乌台诗案”的内幕被弟弟苏辙一语道破天机:“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是啊, 才高八斗, 名播八方, 你以诗词独步天下, 那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从你诗词中找茬, 让你起舞再弄清影, 让你聊发少年之狂, 让你枝上柳绵吹少!就带罪到黄州做一个团练副使去吧!

在踯躅走向黄州的途中, 经洞庭湖和长江之时, 苏东坡几次欲投水自杀, 均因看守太严没有成功。所以我们心目中一向乐呵呵的东坡与实际是有出入的。

再看苏轼在黄州的境遇吧。

东坡到黄州, 初寓定慧寺, 后迁临皋亭, 居无定所, 受到监管而又无实质性的公务, 许多朋友均因害怕惹火烧身对他恐避之不及。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得罪以来, 深自闭塞, 扁舟草履, 放浪山水之间, 与樵渔杂处, 往往为醉人所推骂, 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平生亲友, 无一字见及, 有书与之亦不答, 自幸庶几免矣。”才惊四座、名满天下的苏学士却经常被醉汉打骂, 在黄州没有几个人认识他;“有书与之亦不答”, 体现了怎样的世态炎凉, 他将寂寞寄给信得过的朋友, 却换不回任何温暖的回应。

黄州的苏东坡只能将无可言告的孤苦隐藏于山水之间, 因此在《前赤壁赋》中“泛舟于赤壁之下”, 虽然眼前清风白露相伴, 高山流水相依, 月色天光为友, 他与客把酒却并非言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东坡并非在黄州徜徉山水, 飘飘欲仙, 而是若真能羽化, 多想乘风而去!即使无法超脱, 他也有“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的愿望, 远离是非, 远离宵小。

此时他就是怀王放逐的屈子, 即使扣舷而歌, 唱的也是“美人之思”。“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这两句歌词均明显采用《离骚》的笔法, 苏轼以屈原自比, 用香木做桨, 用痴情做帆, 翘首以待贤君的赏识。因此清人李扶九说:“篇中所言, 不过随时行乐, 惟‘美人’二字, 则公真意所在。”然而“多情却被无情恼”, 东坡在黄州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浮生一日凉”。

当痛苦无法承受之时, 人总是苦苦寻找自我救赎的良方。东坡找到了, 那就是道家的哲学。国学大师南怀瑾有过这样一个比喻:“道家是药店, 如果不生病, 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 要是一生病, 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此时的苏轼正遭遇灵魂上的苦痛和消沉, 这种消沉借《前赤壁赋》中“客”之口传达出来, 东坡试图以老庄哲学中的“齐物论”来阐明:人世间的得失、荣辱、忧乐不足为念, 而应尽情享受眼前的清风明月, 且享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欢娱。但是苏轼并没有将自己的灵魂从痛苦中拯救出来, 虽然“客喜而笑”, 这只是暂时性的遗忘苦闷, 这与曹操的“何以解忧, 惟有杜康”, 与李白的“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的借酒浇愁同出一辙。

最后一点是《前赤壁赋》中借客之口表达了对一代英雄曹操的追思, 这不禁令人想起《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东坡对周瑜的仰慕, 以及“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的感慨, 我们不难看出, 东坡多想效仿古代豪杰趁早建功立业, 施展才华, 实现抱负。

《前赤壁赋》写成之后, 苏轼曾经将这篇文章寄给一位知己好友, 特写信叮嘱:“多难畏事, 钦之爱我, 必深藏之不出也。”进一步印证了他的这篇文字是隐藏着不遇贤君赏识, 只好消极避世的牢骚的。

苏轼《赤壁赋》课后教学反思 篇7

由于是上《赤壁赋》,我又补充了他写的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让学生整理在本子上,齐读了一遍。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慷慨激昂而且富有感情,我心里想:要是早读的时候他们也能像现在这样就好了。时间过得飞快,到了正式想上《赤壁赋》的时候,却已经下课了。

因为文体是赋的关系,所以此篇文言文更注重的是诵读和背诵,体会赋的美感,而不太过强调翻译与字字对应。况且如此优美的赋,一经过现代文翻译,美感就丧失了。但由于教学经验不丰富,我以为字字落实总没有错,可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却造成了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昏昏欲睡。

这篇文言的思辨性很强,所以我几乎是上完一段给学生总结一下本段的思路,帮助学生能够更好记忆和理解。许多同学在刚接触这篇文言文的时候,读完一遍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结果在我讲完全篇之后,许多同学都说在学过的《劝学》、《师说》、《赤壁赋》中最喜欢这一篇,这倒让我很是惊讶,让我觉得我的付出没有白费。

下面我想做如下反思:

(1)课前要做到备课充分,多查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

(2)在介绍作者的时候要注意节奏,把握时间,在尽可能快的时间内让学生对于作者有一定了解,能够知人论世。

(3)文言文的教学,需要联系文体,正确选择侧重点,而不是通篇一律地着眼在字、词、句的翻译上,只需点出重点字词就好,上课注重学生的.听课感受。

苏轼《前赤壁赋》读后感 篇8

这段话蕴涵了深刻的哲理:时光易逝,生命又极其的短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一个过程.我们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演绎着不同的人生.然而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青春就更加的宝贵了.趁着有限的青春去学无穷的知识,这样才无悔自己.

我深深的知道健康的重要性,它是快乐的源泉.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之快,也就会越想把它留住.当然时间是不因世人对它的留恋而停驻的.我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在有生之年没有在人生书本留下辉煌的一笔,不能划个完满的句号.不曾一次想到这些问题,而每次心灵都会撞击的厉害.面对过去的岁月,我已无力挽回,但现在和未来仍掌握在我手中.我还只走了人生的一小半,接下来的路仍然是充满希望的.

自此我悟出了一个道理:

懂得生活的人把一生当一天珍惜,

而虚度光阴的人把一天当一生挥霍.

苏轼写了前赤壁赋 篇9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听任小船飘流到各处,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乘着轻风(在江面上)无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一、字词巧用

1.叠字反复法

叠字反复如同一首曲子中旋律变化的音符,巧妙地运用,可以给人以回环缠绵的感觉。如,一学生描写旭日东升的一段话:慢慢地,红光扩展到半空中,树梢上冒出了一段红艳艳的圆边儿,它向四周漫延着,逐渐变成了镰刀形,接着又一纵一纵地向上爬着,不一会儿,露出半个通红通红的圆脑袋,就像被什么东西缀着一般。它喘了口气,费力地一点一点地向上挣扎着,升腾着,终于挣脱束缚,‘腾’地跳了出来,射出耀眼的光芒,刹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圆溜溜的大皮球,不十分亮,但红得可爱,红得均匀。那鲜红的颜色似乎要滴下来似的,恐怕香山的红叶见了也会黯然失色呢。这些叠词的使用,会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感到一种舒徐委婉的音律美,清新自然,如临其境,给人以美的感染。

2.推敲字词 推敲字词,就是对词语进行比较、选择、推敲、锤炼,以达到简洁精练,形象鲜明,声音优美,富于情趣。在进行优化语言时,这一点应该加以强调。

例如,四通公司先后在《文汇报》上刊登四通打字机的广告。1988年的广告词是输入千言万语打出一片深情,而1993年则改为输入千言万语奏出一片深情。该公司之所以更改广告词,是因为动词打虽然紧扣打字的打,但不足之处是容易造成误解,似乎操作这种打字机必须十分用力,而用奏乐曲的奏代替打,则给操作者以轻松、优雅的感觉,从而使该公司的产品更加畅销。

于是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同伴吹起洞箫,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怨怼有如倾慕,既象啜泣也象低诉,余音在江上回荡,丝丝缕缕缭绕不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饮泣。

苏氏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同伴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东可以望到夏口,向西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转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渔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象沧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氏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流逝的就象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象这月,终究又何尝盈亏。可见,从事物变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2.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4.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苏轼前赤壁赋的人生观 篇10

《前赤壁赋》以浪漫的笔调描写了月夜美景和泛舟江上饮酒吟诗的舒畅情怀,继而通过客人及其幽怨的洞箫声调,引出一番主客争辩,以探讨人生观和宇宙观。

“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 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 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苏轼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他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

上一篇:学校艺术团发展规划下一篇:垃圾分类作文800字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