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德育小故事(共11篇)
小学生德育小故事 篇1
在一篇文章中曾读到过这样一段话:我们的德育在哪里?在思榀课上吗?那只是一门功课,学生要的是“分”。在班会上吗?那是比较班级管理!~班主任大都在“例行公事”。在每年有数的几次“爱国主义教育”、“xxx纪念日活动”上吗?那是学校领导的教育政绩!可以说我们根本或者基本上没有“德育”,我们的德育事实上只是说说而已。文章对当前的学校德育提出可严重质疑,也让我们不得不去反思:课程改革后我们的德育教育,出路到底在哪里?
后来,在一所县直小学的某一年级班听课时,我遇到了这样一件小事:上课的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讲的是一节语文课。教师教态大方,和蔼可亲,课堂气氛十分融洽。其中有一个学生在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本来插到凳子下面的两条小腿把登子带歪了。这位女教师刚好站在他身边,发现后请轻轻地把凳子往后挪了挪,凳子因此没有歪倒。我暗自夸奖这位教师真有心。当这个学生又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了:凳子又被他的小腿带歪了,而且老师也没有再注意到。就在我刚刚想帮他把凳子往后挪一挪的一刹那,坐在这个学生右侧一个小男孩“抢”在我前头,悄悄地而又迅速地把即将歪倒的凳子扶正,又悄悄地坐了回去,继续认真听课,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
这个小男孩的举动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想:在这节课上,这个小男孩不但学到了一些知识,而且接受了一次实实在在的德育教育。虽说一个学生、一件小事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但至少从这件小事中,我们可以对课改中的德育教育做出一些反思。
一、德育教育实实处处都在。
上面的这件小事并不发生在思课上,也不发生在教师对学生专门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它发生在一个谁都没有注意的情况之下,如果不是它确实让我感到意外,可能不会有人再知道这件事。但是即使没有人知道,这个小男孩在这节课上所受到的德育教育仍然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所以说,德育教育并不一定在专门的思品课上,在教师专门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它存在于学生的课堂上、学习中、生活中、存在于学生所活动的每一个角落。本次课改,把《思想品德》改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应该说也是把德育教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活动紧密相连的理念的体现。
二、德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
以往,我们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似乎总是喊得那么高、那么远,而实际并未在学生身上产生十分理想的教育效果。学生在小学里接受的是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到大学里却要再学习如何讲究卫生、礼貌待人。这种德育教育内容上的颠倒使得我们的`德育效果打了明显的折扣。文中的这个小男孩并没有做什么值得大肆宣扬的事情,他只是帮同学扶了一下凳子,事情似乎太小了。但是,它所体现出来的德育效果却是真实可见的。从这件小事上可以看出,这个小男孩对于“乐于助人”这一德育要求已经有了比较准确的理解,而且在不知不觉中付诸于行动。
三、教师的榜样作用在德育教育中十分重要
在本堂课上,这位女教师在不知不觉中为学生树立了一个德育教育的楷模形象。教师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起到了比不厌其烦的、枯燥的说教更加有效的教育作用。也许在我们的德育教育中所缺的,并不是什么方法、耐心、观念等,而是教师的榜样。想想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的那些诸如诚实守信、尊敬他人、拾金不昧等要求,再想想我们在学生面前所表现出的一些如体罚学生、爱慕虚荣、追名诼利、弄虚作假等行为,就能理解我们为什么开展了那么多的德育活动,进行了那么多的德育教育,而结果却收效甚微;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一个六七岁的小学生在老师的榜样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如此积极的道德意识。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一如春雨一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们目前的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多一些“帮同学扶正凳子”的德育教育。
小学生德育小故事 篇2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近年来不断更新变化, 但其目标、内容、要求与发展变化着的社会需求仍存在矛盾, 影响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加上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课程体系过于偏重理论教育, 忽略实际应用导向, 课堂教学仍以说教、讲授为主, 不太注重学生的参与, “活动教学”或“情境教学”实施频率较低。德育课的方式、方法与学生思想实际和发展规律存在着偏差, 削弱了德育的感染力, 学生们对德育课程产生了无用心理、敷衍心理。同时, 我国进人市场经济大发展时期, 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很大, 导致其对纷繁的社会现象感到茫然, 对成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感到困惑。他们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 学习动力不足, 对自身潜力、自我实现意识的认识模糊。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中职生正处于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如何针对中职学生的特殊性, 构建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新德育课程教学方法, 提高德育课堂的实效, 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 德育课程应该是师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变革、创造内容, 并融入生活世界, 在逐渐生成的具有丰富不确定性的氛围中, 共同对话、体验、理解和实践, 由此不断构建新的道德意义, 实现品德共同成长的过程。从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 德育改革势在必行。德育课程教学工作只有加强针对性、实效性, 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 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因此笔者认为在中职德育课堂中巧用哲理小故事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有效措施之一。
中职德育课堂巧用哲理小故事的具体方法
哲理小故事蕴涵着宝贵的生活经验和深刻哲理, 它能启迪人的智慧, 能使枯燥无味的内容形象化、通俗化、趣味化, 做到寓教于乐。例如用“揠苗助长”的寓言, 分析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通俗易懂;用“东施效颦”、“掩耳盗铃”反映了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说明了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 讽刺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无知;用“城门失火, 泱及渔池”说明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 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中职德育课堂巧用哲理小故事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哲理小故事巧在力求准确。与其他课程一样, 德育课也是一门科学。在教学过程中, 保证所传授知识的科学性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第一要任。因此, 我们在运用哲理小故事这一教学手段时, 选择就要严谨, 力求所举事例准确、科学。如果选择不当, 就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造成混乱, 甚至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 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造成不良影响。
2.选择哲理故事巧在力求通俗。德育理论是对社会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对于社会生活经历不多的学生而言, 其内容相对来说就显得较为抽象、枯燥。正因如此, 不少学生把德育课等同于严肃的说教课, 不喜欢甚至产生了心理上的抗拒。在此情形下, 我们仍然照本宣科, 其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但是, 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把一些抽象的理论通过恰当的哲理小故事具体化、通俗化, 学生就会易懂、易学、易接受。这样, 不仅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了所学内容, 而且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强化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选择哲理故事巧在力求时效。用所学的理论指导学生解决社会生活中碰到的现实问题, 这是德育教学最显著的特点。但课本上所提供的事例往往与学生的具体实际存在一定的“距离”:从时间上看, 课本上的事例都是过去时, 有滞后性;从空间上看, 都是远古或其他地方发生的事例, 学生容易从心理上产生一定的“隔阂”感。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哲理小故事的过程中, 要选取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进行分析, 注意事例的新鲜度;深入学生, 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有意识地把学生“身边事”引进课堂, 注意教学的乡土化。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 不仅让学生产生“共鸣”, 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理解的深度, 而且也解决了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思想问题, 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加速了学生把书本知识真正内化为自身自觉行为的进程。
4.巧用哲理小故事提供平等对话交流的机会。教师在运用哲理小故事过程中, 不仅要自己讲解, 同时应当提供平等对话交流的机会, 逐渐生成的具有丰富不确定性的氛围中, 共同对话、体验、理解和实践, 由此不断构建新的道德意义, 实现品德共同成长的过程。
5.选择哲理故事巧在正与反相结合。正面的哲理故事, 能给学生树立学习、模仿的榜样, 增强学生前进的动力, 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反面的哲理故事, 能给学生以教训和警醒, 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 沿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前行。正反哲理故事, 各有妙用, 不可替代。在课堂教学中, 虽然反面哲理故事有时更能“扣人心弦”, 更能吸引学生的注垐�意力, 但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 其世界观、人生观正处于形成阶段, 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因此, 在引用事例时, 要注意正反哲理故事的合理比例, 以弘扬社会正气的正面事例为主。即使是讲反面哲理故事, 也必须进行深入分析, 防止其产生消极作用, 避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德育教学应有的作用。
中职德育课堂巧用哲理小故事实例
1.就业问题。目前在全国范围就业压力居高不下, 高校毕业生增长率远高于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增长率, 比起研究生、本科生, 中职生就业面临更大的压力。在常人眼里, 研究生、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不怕找不到工作;一般院校的本、专科毕业生在择业上颇受磨难;至于职业学校的毕业生, 就业情况可想而知。因此, 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增加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压力。针对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们讲述这个哲理故事: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 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 你走完3200万次后, 恐怕便吃不消了。”
“天啊!3200万次。”小钟吃惊不已, “要我做这么大的事?办不到!办不到!”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 你只要每秒钟滴答一下就行了。”“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小钟将信将疑, “如果这样, 我就试试吧。”
小钟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一下, 不知不觉中, 一年过去了, 它摆了3200万次。
通过这个故事, 学生可以知道:每个人都渴望梦想成真, 而成功似乎远在天边, 遥不可及。其实, 我们有了清晰的目标后, 只要想着今天我要做些什么, 明天我该做些什么, 然后努力去完成, 就像那只钟一样, 每秒“滴答”一下, 成功的喜悦就会慢慢浸润我们的生命, 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所以在选择就业的过程中要面对现实, 将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 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不要好高骛远。
教师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中, 不要立即点明故事的主题, 可以让学生谈谈听完这个故事的感受, 讲述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也可以分组讨论学生自己今后的择业趋势和择业理想。这种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 可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消除学生的顾虑和恐惧心理, 让学生大胆地创造性地回答问题。
2.心理压力问题。我国进人市场经济大发展时期, 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很大, 不仅导致其对纷繁的社会现象感到茫然, 对成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感到困惑, 而且心理包袱也很沉重。针对心理压力问题, 我们可以在中职德育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们讲述这个哲理故事:
一个佛陀在旅途中, 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 好长一段路, 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他。最后, 佛陀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 但你拒绝接受, 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佛陀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 那你就是在骂自己!”那人摸摸鼻子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学生:只要心灵健康, 别人怎么想都影响不了我们。若我们一味地在乎别人的想法或说法, 就会失去快乐的自主权。不要抱怨世界怎样, 关键在于人本身。一个人, 无论何时何地, 只要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 一个自尊、自爱、自强的人应该是每时每刻都积极进取、朝气蓬勃的。
同样, 教师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中, 也不要立即点明故事的主题, 可以让学生谈谈听完这个故事的感受, 讲述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当学生把心里话说出来以后, 他们的心理压力就会减轻了。
总的来说, 巧用哲理故事, 不仅可以把德育教学中抽象、深奥的理论变得简单易懂, 具体生动, 让学生易于接受;而且还可以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爱《.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11月.
[3]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11月.
[4]唐凯麟, 蒋乃平《.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4月.
[5]碑奋《.中等职业教育德育目标的新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05年第10期.
[6]贺兰雪《.分析德育现状探讨德育新方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年第9期.
班级德育小故事 篇3
王××,男,11岁,身体魁梧,性格暴烈。开学第一周同学之间完全陌生,互相不知道姓名等信息,各方面表现正常。第二周的星期二晚上下自习后他因为同寝室同学一个善意的提醒就大发雷霆,仇视所有人(包括他的父母),经过生活指导老师的耐心教育,他又恢复了正常,我也以为新生,也许是在家当小皇帝惯了偶尔发脾气正常,所以就没有放在心上。过了几个星期后,他又表现不好了,周末回家作业经常不做,问他说:作业不想做;在学校谁也不能惹他,否则会发脾气难以消停。于是我跟他父母通电话反映情况,希望家长配合教育。如此又过了几周,他不仅故伎重演,还变本加厉,班级内同学都不敢提醒他了,同桌也不愿意与他坐一起了,因为大家都觉得他太可怕了。怎么会这样呢?他在家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为什么那么恨自己的父母及亲人。我要争取家长配合教育。
经过和他母亲及其亲属的接触了解到,他的父母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因为孩子从小脾气就大,家长又因为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早期对他没有加强教育,到了学龄阶段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遇到问题就实行棍棒教育,由于家长平时比较忙,根本就没时间管,他留在家里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管理,爷爷奶奶管不住他,有时候家人不能及时满足他的要求,他就越来越暴力了,十岁那年还因为他母亲教育了他,他竟然出手打了他母亲。
为了帮助他改变自我,我经常找他单独谈话,鼓励他,从正面引导他,提醒他。有一次,他因为旧疾复发,我亲自带他去三甲医院检查诊断,后来又从生活上关心他,渐渐地也许是他那不羁的性情受到了感动,偶尔能交作业了。他有时犯了班规班纪我也不是像对其他学生那样严厉批评,我尽量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感化他。现在他上课专心听讲,交作业的次数多了一些,但是我知道他那暴力的性格绝对没有彻底改变。本学期结束了我不知道下学期他会变成什么样?他还会冥顽不化吗?可有一点我很清楚,无论再暴力的学生只要我们多加关爱,多加尊重,长期下去他会有所改变的。如果这个学生下学期还能来上学,我会再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和他谈谈心,能及时知道他的心里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尽其所能解开他心中的郁结。再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以便他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刘××,男,6岁,身材矮小、不善言谈、喜欢独处。记得每次在课上观察刘××的时候,他总是自己一个人摇着小脑袋,东瞅瞅、西看看,本来我也就以为这无非就是性格活泼,爱玩爱闹而已,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震惊了我。
有一次放学回家,当我骑着脚踏车,路过十字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发现刘××也在等红绿灯,小脑袋不停地看着过往的车辆,可是他接下来的举动,现在想起来还有一丝后怕,他突然走出斑馬线,径直走向马路,旁边的轿车疯狂地摁着喇叭,他只是默默回了下头,我马上从脚踏车上跳下来,把他抱回斑马线,我马上跟他的父母进行了电话联系,让他的父母来接他,在那个夜晚我跟刘××的父母进行了一次漫长的谈话。
通过他父母的描述,刘××从小就跟别的孩子不同,哺乳期中,刘××竟然不会吃奶,别的孩子能说话的时候,他却迟迟不会发音,长大一点的时候,叔叔阿姨给他买的玩具他总是自己把它排成一排,帮他收拾之后,他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晚上看电视总是一会打开,一会关掉,尤其是大小便的训练,到了四岁才完成。刘××对某些特别声音表现出一种恐惧感,比如吸尘器、理发电动推剪、引擎启动声等等,刘××的父母文化水平并不高,认为无非就是孩子发育晚而已,也就没放在心上。
经过他父母的描述,我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建议他的父母带刘××去医院检查一下,周末刘××的父母带着刘××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确诊为自闭症,这个结果对于刘××一家来说,如晴天霹雳,刘××的父母带着他去参加复建治疗班,帮助刘××进行语言和肌肉训练,我经过长时间的资料查阅,建议控制刘××的饮食习惯,刘××对面筋特别过敏,所以我建议刘××吃饭的时候,所有含面粉的食物都不能吃,洋葱、辣椒等调味品也不能吃,多让他吃青菜等有机蔬菜。
在学校中,我尽量使课堂充满欢乐的氛围,音乐是有效的疗伤药剂,时刻关注刘××的举动,下课的时候经常跟他聊聊天,让他保持愉悦的心情;课堂上经常举办一些才艺表演,鼓励刘××上台表演,提升他的自信心,经常跟他的父母进行沟通,掌握刘××的治疗进展。
德育小故事 篇4
------益都师范附小六年级九班陈浩东
指导教师:张宝玲
我热爱我的祖国,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你问我为什么,下面我来和您一起分享一段关于我和国旗的小故事。
记得我刚刚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跟随爸爸妈妈去北京,早上天还没亮就被爸爸从温暖的被窝里拽了出来,我睁开睡意朦胧的眼睛问:“爸爸,这么早我们要去哪里?”“臭小子,快起来,爸爸带你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爸爸说道。走到天安门广场的时候,天才微微泛白,等太阳懒洋洋的从东边升起的时候,才看到解放军叔叔迎着第一道曙光,整齐的走出了天安门。随着响起了国歌,我看到爸爸整理了一下服装,身体挺直,当国旗升起来的时候,从他的脸上流露出坚定和自豪表情。我不懂,也不明白……
直到六年级,我有幸被选为一名光荣的升旗手,刚开始我不懂国旗是什么,更不懂它象征的意义。直到一次,听了一位国旗护卫队的解放军叔叔讲:国旗是我们的名字,我们遍布华夏大地鲜红的旗面里,融入了无数革命先辈的热血和生命,五颗闪闪发光的星星是我们的徽章,五星红旗是中国人的象征。就在这个时候,我的心里就种下一颗爱国的种子,它生根发芽,和我一同成长。
每当月亮悄悄爬上枝头,映入窗棂边,月光之下那广阔大地,经过月色的洗礼显得无比晶莹,微风吹过,夹着淡淡的泥土味,似有似无,沁人心脾,想着我们憩息的国土,浸润了先辈的心血与汗水,想着那浓浓的爱国情感和为了守卫国家视死如归的民族之魂……
魂牵梦萦多少次梦里神游,和守卫边疆的哨兵、守卫海岛的勇士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和人民安定的生活而坚守岗位,为这面旗帜奉献青春和力量。
德育小故事 篇5
我是一名低年级的班主任。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走进正规的学校教育,虽说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有一些基础,但养成教育依然是教育管理的重中之重。班主任面对新的条件优越的孩子,从一出生就众星捧月的他们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做”甚至有些肆无忌惮。面对这样的小天使,我们的教学工作落实着实是要下些功夫,面对着这些天真可爱,幼稚无知的小孩子,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润物细无声呢?
我们班有个女生叫李紫瑶,她上课的时候经常不专心,老是跟旁边的同学讲话,影响课堂的秩序。要不就是故意用铅笔去弄别的孩子,在作业方面,经常不能按时完成,要不就偷抄,字迹十分潦草。在单元练习时,经常是班级最低分数。课外还经常买零食吃,还会偷拿家人或同学的东西。有种种的恶习。在我眼里,她是个聪明的孩子,只是行为习惯比较不好。魏书生老师说过:“每个人都有过向真,向美,向善的一面。”才一年级的孩子就这样子,真是可悲啊。每每看到她被同学孤立,下课都没人愿意跟她玩,我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她的坏习惯改掉,一定要让同学们重新认可她。
针对她的情况,我首先了解她的恶习来源,用赏识的目光对待她。我马上与她的家人取得联系,从中才得知,她爸爸妈妈都在打工,工作很忙碌,而忽略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把孩子的一切都交给了奶奶,奶奶本身也存在着些恶习,导致学生深受影响。但是为了孩子,家长愿意配合,尽量争取时间,来监督孩子,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也就变好了。有时候两个家长都要上班,没有办法照顾孩子了。我利用放学的时间把孩子留下来,亲自监督,让孩子养成做作业,认真的习惯。还经常对她进行思想教育,告诉她不完成作业的危害。经过一段时间,孩子每天坚持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了。
有一次,在我的一节语文课上,因为她没认真听讲,我凶了她一下,那时她呆住了,这时我才发现我可能语气重了些。最后我说了句:放学来找我。放学时,她怯生生的来办公室找我。我把她轻轻地拉到身旁问:你知道刘老师叫你来,为了什么事吗?”她点点头没说话。我又问:“你喜欢李嘉欣同学吗?”她还是点点头不语。这时我微笑着说:“我也喜欢她,你知道为什么吗?”这时她才低声地说了一句:“因为她很乖,上课认真听。”“老师觉得你也挺乖,就是上课时比李嘉欣还差了些,你说呢?”她睁大了双眼抬头看了我一下,又低下了头,似乎在想些什么。“你明天上课能像李嘉欣一样表现好吗?”她看着我不住地点头。我说:“我要听你大声说,而且还要打勾勾才算数。”这时她听了,便笑着伸出小姆指说:“老师我会做好的。”第二天的语文课她果真认真了许多,上完课她还对我笑了笑。从那后,李紫瑶不管上什么课都认真多了,进步的孩子都应该得到表扬,在班级里,我及时表扬她,班级有什么事情都尽量叫她去完成。让她感受到老师在关注她。其次,充分发挥集体和班干部的力量。我组织几名同学来帮助她,跟她一起玩,一起做作业。让她感受到同学对她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从而养成不再课堂上讲话,遵守纪律的好习惯。为了让她找到自己在班级的位置,树立自己的自信心。我决定让她负责班级书柜的整理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有了可喜的进步。她现在有了可以说知心话的好朋友了,偷东西的习惯也有了改变,上课认真了,回答也积极了,而且在学习方面更加努力了。工作也很认真负责任。再次与她聊天的时候,她告诉我,现在她很爱学习了。因为她觉得老师重视她,她负责的工作也让她找到了自己是班级的一名重要成员的感觉。她现在很有干劲,自己更有勇气面对生活了。如今二年级的她已经是一名比较优秀的学生了,不需要我操心了。
德育小故事
教育就要赏识
姓名:刘志芳
德育小故事范文 篇6
华建学校东区曾玲
面对六年级的升学压力,有些孩子在情绪上和行为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他是我数学课上的积极分子,但是最近却变得沉默寡言,而且经常不完成作业。这让我很生气,我联系他的家长进行交流,还命令式的要求他必须认真对待学习。可是我发现我错了,这样命令式的沟通没有得到我预想的结果,他反而更加变本加厉。我反思了之前对他的种种行为,觉得应该找他好好的平等的交流一下。起初他还是很叛逆,不愿告诉我原因,后来我跟他讲了我的很多故事,比如我在六年级时遇到过哪些问题,遇到了这些问题后我是如何处理的,还有曾经自己的失败现在是多么的后悔。他听了我的故事后,也开始渐渐信任我,告诉我这段时间为什么表现如此的原因,原来他在学习上的压力很大,有父母的压力,自己的压力,他不能好好面对问题,才选择的现在这样的方式解决问题。我了解到了情况后,马上又从他的角度好好分析,让他了解压力人人都会有压力,关键是如何面对压力,是消极的应对,还是积极的面对。消极面对的后果肯定是失败,但是积极的就会有成功的机会,不管结果如何,自己曾经尝试过就不会后悔。通过这次的谈话,我发现他的情况好转了,后来也联系了他的家长,告诉了他的情况,从家长和学校两个方面进行教育,让他能成功的过度这段消极的时期。
小学生德育小故事 篇7
一、歌曲中唱出大道理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音乐不仅可以使学生收获快乐, 而且还会使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音乐课本里选用的歌曲题材丰富、广泛, 演唱风格多样, 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使学生都爱听爱唱, 同时, 其中的教育内容也通过歌曲使学生易于接受。在一次音乐课上, 一位男学生上课吃东西被我无意中看到, 当时全班学生正在学习一年级歌曲《小胖胖》, 歌曲讲述的是小胖胖同学从不懂礼貌变得讲文明懂礼貌的故事。课下我找到这位学生, 问他今天学习的歌曲好不好听。学生说很好听, 我让他唱给我听。他唱得很不错并得到了我的表扬, 他很高兴, 这时我又问:“你说小胖胖是个好孩子吗?”学生说“小胖胖开始不懂礼貌不是好孩子, 但是后来变好啦, 所以是个好孩子。”我说:“老师也同意你的说法, 那你说上课随便吃东西属于有礼貌的行为吗?”这时这位学生低下了头, 对我说:“老师, 我错啦, 以后我上课不吃东西啦。”我说:“老师希望你像小胖胖一样做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好吗, 咱们拉钩。”学生使劲地点头, 然后和我拉钩。在以后的音乐课上, 我总能听到这位学生响亮的歌声。作为音乐教师, 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 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 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使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得了和别人友好相处, 学会了讲文明懂礼貌,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教育。
二、欣赏中体验爱国之情
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 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 使学生视野开阔, 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学生通过欣赏革命歌曲, 热爱祖国, 激励爱国热情;通过欣赏民族歌曲, 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如欣赏《红星歌》一曲时, 我结合抗战故事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要能使学生身临其境, 享受欢乐, 感受痛苦, 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 就会感受到劳动的艰辛, 珍惜劳动成果;为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感动, 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生在美妙音乐的熏陶中升华自己的品德。又如, 欣赏乐曲《苗岭的早晨》时, 优美的音乐配以美丽的画面, 学生不知不觉地增添了对苗族音乐的热爱。这些教育的效果, 都不是在长篇大论地说理, 而是在欣赏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情体验, 既获得了美的享受, 也从中受到了难忘而深刻的教育, 其效果往往高于其他形式的教育活动。除了课本中的欣赏内容, 教师还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课外爱国歌曲欣赏, 如现在的“钓鱼岛”问题, 牵动着亿万中国人民的心, 我就选择《中国地》这首歌曲让学生欣赏, 并让他们谈谈听后的感受, 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让学生明白中国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三、情境中产生情感共鸣
创设情境要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 启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使德育富有艺术性、思想性。如欣赏独奏曲《草原小骑兵》, 在欣赏引子部分时, 我引导学生在乐曲的节奏、力度变化上进行分析, 并带学生做骑马动作, 使他们联想到由弱到强的马蹄声, 恰似一队小骑兵骑着快马从远处飞奔而来。在欣赏第二段时, 虽然学生能感到乐曲旋律优美, 节奏舒展, 但对音乐形象理解得较为肤浅。于是, 我引导学生做骑马、遛马观望等动作, 并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一幅“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图片, 将学生的意念引入到大草原的情境中, 使他们联想到草原上小骑兵扬鞭催马, 威武自豪的形象。这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渗透。又如, 欣赏《渴望春天》时, 我利用声图结合, 在教室墙壁上贴满了绘有春天的图画, 再配以朱自清的散文《春》, 情景交融, 为学生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图画, 带给学生以无限希望, 从而激励学生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 热爱生活的积极生活态度, 情景俱佳, 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再如, 在教《歌唱二小放牛郎》时, 我选择了几个个子高的学生扮演“敌人”, 选一个机灵、聪明的男学生扮演“王二小”, 而我则负责有感情的旁白:在九月十六那天早上, 王二小正在山坡上放牛, 忽然来了一群敌人, 这时敌人也发现了王二小……接下来, 就是这几位同学在听了故事以后的即兴表演, 从相遇到带进埋伏圈, 直至壮烈牺牲, 小演员们演得入情, 学生看得入神, 也就在这演与看的过程中, 学生对歌曲的情绪、演唱时的感情处理有了最深刻、最直观的了解, 也更深刻地体会到小英雄王二小舍己为人的可贵精神, 从而激起他们对英雄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产生以英雄为榜样, 不断奋发的美好愿望。
四、活动中发挥集体主义精神
结合教材做律动、歌表演、创编歌词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通过形体动作、二次创编表现音乐, 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如三年级歌曲《小小足球赛》, 创编歌词环节, 我采用“擂台赛”形式, 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编歌词, 既发挥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又发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创编出《小小跳绳赛》《小小篮球赛》《小小垒球赛》等都非常好。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创新能力, 不要总是担心他们编不好, 哪怕是几句的改编也是值得表扬的。同时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 让学生不仅会唱这些歌曲, 还要真正参加到这些体育运动中来, 热爱体育运动。
合唱采取的是集体协作形式, 合唱一首歌曲, 首先必须做到音色统一。要将学生的音色统一起来, 就必须将所有人原有的音色隐藏起来, 从集体效果出发, 使几十人的声音统一成一个人的音色。其次, 是声部的和谐。一般合唱歌曲起码要有两个声部, 而声部间的和谐均衡是合唱成功的又一关键。在初始训练时, 两个声部往往你争我抢, 以突出自己的声部为荣。这时, 教师要抓住时机给学生讲述互相协作的集体艺术, 将他们的合唱录音放给他们听, 共同讨论分析不足之处以及改善的办法。在训练过程中,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为集体服务, 为大局着想, 养成团结协作的精神, 养成协调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
小故事为小学英语课堂注入活力 篇8
关键词:课堂导入;教师创编;立体视听;学生自编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33-2
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上尝试运用英语故事开展教学。笔者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由借英语小故事导入,到教师编写英语小故事,到立体视听英语故事,到学生课外自编英语小故事,层层深入,英语教学渐入佳境,学生能力不断提高。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实践心得。
一、借用“英语小故事”导入,精彩课堂由此开始
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部分是兴趣。小学生在不同的年段都对故事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因为故事本身往往具有人物性格鲜明、情节曲折生动的特点,英语故事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语言知识,其中的人物,谈话、读物和视听资料等能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丰富的语言输入,符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和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特点。因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英语故事来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由此开始精彩的一堂英语课。
例如,新译林6A unit1 The kings new clothes(皇帝的新装)就是一篇大部分孩子小时候就曾读过的安徒生童话故事。当教师出示课题的一瞬间,学生们就兴致勃勃,接着教师让学生用中文大致复述了这个故事的内容,几乎每个孩子都举手想回答这个问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那么接下来的课堂也自然会吸引着他们。笔者用问题“Do you know what does the king like? Who makes the new clothes? What happened at last?”等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出本课的中的单词、词组和句型结构。孩子们学得不亦乐乎。如Ghost and mystery stories(幽灵和神秘故事), Single incidents from longer biographies and novels(长传记和小说中的小故事), versions of stories you read in the newspapers or magazines(在报纸或杂志上读到的故事版本),Soap operas or TV shows(肥皂剧或电视节目), Fairy tales(童话故事), Legends(传说), Fables(寓言)等等。这些,都可以结合具体的单元,引入英语课堂,课一开始,便牢牢地吸引住学生,从而很好地解决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问题。
二、教师创编英语小故事,扎实单词句型练习
故事教学能丰富学生各方面的知识:故事本身可能包括生活常识、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而进行故事教学的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情感、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在教授新译林版6B 《Unit8 Our dreams 》第二课时,笔者创编了《Jimmys dreams》这样一个小故事:
Jimmy wants to be a singer. Because he likes music and he is good at singing. To make his dream come true, he goes to a music school and works hard. Now he is a famous singer. His songs are very popular.
He wants to be a racing driver. He likes cars. It makes him excited. To make his dream come true, he learns a lot about driving cars. A driver should be brave and strong. So he does lots of exercise. Now he becomes a good racing driver.
He wants to be a good father. He plays games with his son. He tells him stories. He takes him to travel. To make his dream come true, he will do more and more...
以Jimmy这个人物为主线,通过谈论他的三个梦想,让学生学习更多的语言知识,并让学生学会使用句型To make my dream come true, I will...来表达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整个故事分为三部分:Dream1:A singer(梦想1:歌手)。在教授第一段故事时,笔者通过一段视频引出Jimmy这个人物,让学生猜猜他的梦想。学生非常积极地用学过的职业来猜测,借此巩固了职业类单词和句型。接着通过听力来得知Jimmy的梦想是一名歌手。于是笔者用日记的方式呈现了Jimmy的梦想,让学生通过阅读日记回答问题,用句型来谈自己的梦想。最后让学生根据日记内容来填空回答What will he do to make his dream come true?最后出现林志颖的演唱会视频,一首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十七岁的雨季》揭示Jimmy就是林志颖,课堂气氛达到高潮。Dream2:A racing driver(梦想2:赛车手)中出现的林志颖赛车视频以及Dream3:A good father(梦想3:好爸爸)中出现的《爸爸去哪儿》片段都是学生们非常喜爱的话题,其乐无穷中,达到把本节课所学的单词和句型巩固的目的。
三、立体视听英语小故事,建构语言,促进语感
整体式语言教学理论认为,应在“自然”、“真实”、“完整”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学习,让学生感知整个语篇的“意义”。学生在感知语篇意义的过程中,建立起外语的语感。教师可以采用录音、录像或口述等方式,通过语言、音乐、图画等视觉与听觉的多方位输入,使学生对整个故事有一个大致的、生动的了解。在感知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去想象,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先前的准备工作,边听边猜测,从而主动建构语言知识。
例如,新译林版6B《Unit1The lion and the mouse》的课文内容就是狮子和老鼠的故事,要求学生能听会说读单词和词组, large, strong, angry, weak, one day, walk by, wake up, some day, the next day, in the forest,catch... with a large net, bite... with his sharp teeth, get out, just then, make a big hole, from then on.六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还是很感兴趣的,笔者充分利用视频,动画为学生展示这一个故事,通过问题What happened then?来引导学生使用故事中的语言回答,能够让学生在预设的故事情节中感知故事中的句型所要表达的含义,更可以通过故事这个情境了解句子所能应用的语境,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故事中情节的语言点。学完故事后笔者让学生跟读模仿,提醒学生在朗读中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并做到有情感地朗读。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更好地感知和运用语言,很好地提高了他们的英语语感。
四、学生自编英语小故事,拓宽英语学习大空间
通过前面,丰富多彩英语小故事学习,学生听,说,读的能力以及对故事的理解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英语故事教学也可以延伸到课外,教师利用学生对故事的热爱,指导学生可以将学到的英语知识通过理解后,创造性地自己或合作尝试编一些小故事。可以是想象的,也可以是描述身边的事或物品,更可以是用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创作自己的英语小漫画等等。学生创编故事中可以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并以课本内容为主题扩展学习面,扩大词汇量、句型量,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能力和创造能力。最后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学完新译林版6A unit1 The kings new clothes后,学生理解了故事内容,掌握了过去式的表达方式。于是笔者就让学生尝试着用过去式来编写小故事。有位学生就写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A Story about a Rabbit》
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big forest. In the forest, the trees were tall and big. It looked very old. There were a lot of interesting stories about the forest. The most popular story is about a rabbit. The rabbit was the queen. Her job was to protect this forest.
Ten years ago, the forest was a warm and big place. The animals here worked hard and enjoyed the happy life. It looked like the heaven in the world. But a war in the forest hurt this happy and safe life. This queen of the forest was the rabbit. But the fox in the forest thought, “Why can she be the queen? Im clever and more beautiful than her.”
So she began a war. There were a lot of people dying in the war. Then the forest was very dirty and had no smile. The rabbit cried for a long time. Her eyes turn red. She thought, “she should kill the fox and say sorry to the forest and the big family. She will study hard in the future to be a good queen.
This was the story about the rabbit. I dont like wars. And you?
故事中,学生把过去式运用得非常好,故事情节也是非常吸引人,可见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运用生动的小故事将单词、句型灵活的运用起来,从而很好地巩固知识,整合知识点,为这堂课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且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英语小故事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理,保持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真实的、自然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练习,有效地提高其语言综合表达能力。一个个鲜活的英语小故事换来的是英语学习一个个佳境。
[参考文献]
[1]许红娜.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之我见[J].课外阅读:中下,2012.
我的德育小故事 篇9
现在小学生,受社会的社会风气的影响早熟现象普遍,而对男女同学关系认识模糊,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
最近我们班要排练一个男女生一起跳的舞蹈节目。班长李粤琪是我们班一名成绩比较好、文艺比较出众的同学,但是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就有同学取笑她,说某某同学很喜欢她,她便闹着不肯和那个男同学一起跳舞。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找她谈心,并召开了《喜欢》这个主题的班会。在班会上,我告诉同学们,喜欢别人是件快乐的事,被别人喜欢,说明你身上有好多优点,学习较好,遵守纪律,应该感到高兴才对,没有一个人喜欢“坏孩子”,喜欢同学很正常,能被同学喜欢也是件值得骄傲的事┄┄,事后我问李粤琪,她开心地笑了,愉快地接受了舞蹈节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是贯穿一生的形成教育。这一过程任重而道远,我们每一个人,只有把握小孩子的生理心理特别,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的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成为有用于社会的人。
有句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赞同这句话。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把这句话当做我的座右铭。
一次,在我的语文公开课上,我指名某某同学回答问题,但是某某回答不出来。这时,全班56个同学及30多名听课领导老师的眼睛已经盯着他,等他的回答,只见他的小脸已经涨得通红,全身发抖。这个同学平时胆怯,成绩中等。我知道他已经心里非常害怕了,所以我马上表扬他刚才上课坐得非常端正,上课很认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学生,这个问题有点难,有没有同学来帮帮他?从那以后,某某同学上我的课特别认真专心,作业能按时按质完成,成绩也慢慢提高了。我当时这样做,就是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尊重他。并从中得到的启发:表扬使人进步,批评使人落后。
教学中,我主要用“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这种方式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尝试着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数学教学之中,收到了许多传统教学中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学生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好奇,便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新课程改革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学生乐学、好学的学习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例如: 在解方程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演示天平原理教学,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数学概念,并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绪更加饱满。
(二)变式练习,拓展视野。多媒体的交互性能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多媒体可以实现对学生课堂联系的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知识,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好方式。小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只有不断的改变练习形式,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拓展其知识视野,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学习劲头。多媒体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比如运用媒体设计一些闯关题、抢答题,把枯燥的练习变为游戏,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练习,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化难为易,突破重难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多感官接受刺激,发展空间想象能力,还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认知难度,化难为易,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德育小故事 一个象棋高手 篇10
云南北辰高级中学
王亚全
最近我在课堂上注意到异常现象,打瞌睡的同学多了,有的同学精神不振。刚开始我也没太在意,作为多年带班的老教师,我知道,学生会因课程累或体育活动,或生物钟等原因偶尔精神不振,这也很正常,没必要大惊小怪。
但接下来几天,好几个科任老师都和我反应,说打瞌睡的学生有点多,唉!这就有点不对头了,这个班自高一新班级组建以来,这是首次这么集中地有人上课打瞌睡。背后肯定有文章。
看来,我得当次谍战英雄了!首先,我把其中几名打瞌睡的同学分别记下来,对照一下他们宿舍住宿安排表,发现他们都是博毅楼338宿舍的同学。我没打算“打草惊蛇”,我利用查晚睡的时间去查看,看这几个学生他们到底在干嘛。可让我很失望的是,没查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走访宿管人员,他们也说这宿舍无违纪现象,再看“自律委员会”的记录表也没发现违纪。奇怪了,难道他们宿舍里“团结起来共同把瞌睡打好”不成?
我决不会善罢甘休,你们等好了!我在心里这么决定。那天晚上我例行公事的去查晚睡,叮嘱他们早点休息,别影响第二天上课,他们都答应得很好,还说“老师再见”,我心想我们待会是要“再见”的,哈哈。大约不到11点50左右吧,宿管人员和自律委员会的同学都查完之后,我杀了个回马枪,悄无声息地走到338室门口,从门缝里看到他们正在围着一张桌子在下象棋,有的同学说:“将他”,有的说他“完棋了”……..。我手中拿着从宿管那里找来的钥匙,我轻轻地把门打开了,他们全都惊呆了。
经过调查盘问,象棋是一个叫某某的同学带来的,而他就是同学们公认的“高手”,同学中没一个是他的对手。我跟他们讲道理,告诉他们象棋是不错的爱好,但要注意不能影响学习等等。他们都表态说会改掉的。
可情况好转没几天,更大范围的“瞌睡虫”光临我班,甚至连女生也有,还出现科任教师在教室里收到象棋,看来这已演变成班级管理的一个毒瘤,必须根除掉。
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是这高手向全班同学下战书,谁赢过他,就是新的擂主。他们是在打擂啊!我把某个同学叫到办公室谈心,可是改观不大。
后来,我经过反复思索这个问题,这问题也不宜进行过激的打击整顿,硬性下去也可以,只是效果不会太好,经过和几位老师的交谈,网上的查询之后,我决定试试看这招!我让某某同学来主持开一节主题班会课,课的思路由我为他们安排,包括象棋的益处和害处等等,让他们现身说法,讲明玩物丧志对学习的影响,并且让同学们积极发言。整堂课大家上得都很开心,都说还从未上过这种形式的课,今后应该多开展这样的活动。
是啊,我们就该多从这方面去拓宽学生工作的思路。并且,我们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我们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公开比赛,互相切磋,但比赛过后象棋上交,专心学习。
我的德育故事 篇11
关键词:教师; 幼儿; 自主;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102-001
案例描述:
又到了户外活动的时间了,我带着孩子们在塑胶场地上一起做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绝大部分幼儿都非常感兴趣,跟着我兴致勃勃地玩耍。可妞妞和迪迪两位小朋友却跑到草地上,不知干什么去了。看到他们俩个乱跑,不跟着我做游戏,我非常生气。走过去气冲冲地说:“你们俩个干什么?”他俩头也不抬,说:“我们在看草地上的小水珠。”“为什么不跟着老师玩游戏呢?”他俩看了看我说:“我们不喜欢玩这个游戏,不愿意玩。”我听了这话很生气,但我强忍着心里的愤怒问:“小水珠好玩吗?”“老师,你看,这些小水珠都是亮晶晶的,用嘴巴一吹,它们就会跳起舞来,可好玩了。”顺着他们的动作一看,确实很美,小水珠在绿色的小草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看着他们这么感兴趣,我也不忍心劝他们回去了,于是,我说:“你们好好观察,然后把你们观察到的有趣的事情,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好吗?”“好,好!”他们兴奋地回答,高高兴兴地做他们喜欢的事情了。
案例分析
游戏过后,我一直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组织全体幼儿玩同一个游戏时,是否每一位幼儿都会对教师事先预设好的活动感兴趣呢?当我们遭遇到以上类似的尴尬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是继续按老师的计划进行,还是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呢?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游戏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本次游戏活动中,我并没有因为幼儿对游戏活动不感兴趣而强迫他们、训斥他们,而是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的兴趣,让他们自主选择游戏方式。试想一下,如果在活动中,为了所谓的“整齐划一”,强迫幼儿按老师的意图活动,他们也许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但是,他们的心里一定充满了委屈与痛苦。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在这个案例中,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让他们自主选择、自主开展,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兴趣得到了满足,天性自由表露,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与传统的游戏教学方法相比,自选游戏给了幼儿最大的空间和自由度。
案例反思与教育措施:
自选游戏顾名思义就是幼儿自己做主选择的游戏,即幼儿在一定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游戏内容,自主挑选游戏同伴,自我表现体验游戏过程。但自由不意味着放纵、随心所欲,那么教师在幼儿的自主游戏活动中应该怎样迎合幼儿的兴趣需要,尊重幼儿的活动意愿,让其在有组织、有目的、有乐趣的游戏活动中主动、自由、持续地获得健康成长和整体全面和谐发展的生活体验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可以这样做:
一、教师要着眼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树立科学、合理、正确的游戏理念
游戏活动的开展必须有一定的教育观念作指导,不能“一时心血来潮而为之”。如果游戏没有一个正确的教育观念来指导,那游戏深层次的教育潜能就不可能被充分挖掘出来,游戏便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游戏是幼儿生活的全部,游戏应像幼儿的吃饭睡觉一样自然、一样重要,教师不能随意剥夺幼儿的游戏权利。我们每一个游戏的开展都有它的目标,或发展身体协调性,或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让幼儿有所得,而不能是形式主义。所以,在游戏的组织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游戏的层次性、渐进性、娱乐性和知识性,这样幼儿的兴趣才会被吸引过来。
二、重视环境的教育价值,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和谐、健康的游戏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游戏的效果。如在班级区域游戏中,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活动区角,如我班的管子工厂,有各种各样的管子,生活用的、工业用的、药用的、食用的等等;图书区里是应有尽有的图书,有一半的书是幼儿自发从家里带来的;巧手区有孩子们巧手打扮的服饰袋、包装带,可乐瓶做成的玩偶,饮料瓶做成的花籃等。另外,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还需要给幼儿充足的时间,保障幼儿的游戏权利,让幼儿在充足的时间里尽情游戏、快乐玩耍、愉快探索。
三、教师不仅是教育者,更应该成为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老师,林林抢我的管子了。”“老师,我想换一个游戏玩。”“老师,我的种子不见了。”……面对这样那样的问题,幼儿不知如何处理,什么事情都喜欢向老师告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有意识地教育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幼儿友好、快乐地游戏。
总而言之,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幼儿的生活方式,我们要正确认识游戏与幼儿之间的关系,真正把权利“下放”给幼儿,只有这样,游戏的价值才会真正体现出来,幼儿才会真正得到快乐和满足。
【小学生德育小故事】推荐阅读:
德育小故事:凳子的故事与小学德育教育11-25
小学德育管理故事07-17
小学生礼仪小故事08-12
小学数学趣味小故事07-21
小学生我和民主小故事06-05
小学二年级小故事作文08-02
历史名人小故事小学09-27
小学教师教学小故事12-30
小学生兔子和小松鼠的故事08-15
小木偶的故事续写小学作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