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

2024-10-24

伶官传序(精选6篇)

伶官传序 篇1

北京英才苑网站

http://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者及其借古讽今的写法。学习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2.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积累精彩语句。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揣摩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兴亡之理在于人事”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重点、难点

掌握重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教学方法

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意旨鲜明,阐述的道理比较简单,布局谋篇也不复杂,可以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教师的简要提示读懂课文。

引导学生阅读中结合语境揣摩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词类活用。

这篇课文与《六国论》都是史论,都是借古讽今之作,又是同时代的作品,可以进行比较阅读。

●学生活动

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揣摩语言,在朗读中体会课文充沛的语势和酣畅的文气。●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二、范读。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

三、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四、结合课后练习,积累语言。1.词语 [与] 与尔三矢(给)

求!无乃尔是过与(读yú,通“欤”)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为,给,替)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和)伶官传序 北京英才苑网站

http://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附,亲近)[归] 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归附,归依)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返回)

知其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归还)若水之归下也(归聚,汇聚)[易]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容易)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轻易)以乱易整,不武(替代)

[告]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祭告,祷告)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告诉,告知)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告之于帝(上报,报告)

2.活用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振兴,使„„兴盛;亡,使„„亡。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夜,在夜间,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时间。东,向东,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3.句式 [被动句]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为天下笑”即“被天下笑”。“为”是介词,表示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智勇多困于所溺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于”是介词.表示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反问句]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句末用的是叹号,但仍是反问句。)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4.警句 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五、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五代史》中的《伶官传》作的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北京英才苑网站

http://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本文共四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这一立论的根据。

文章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一起笔就发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接着用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叹一问,一退一进,不仅使论点醒人耳目,而且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接着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说明立论的历史根据。“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这一“得”一“失”,与论点中的一“盛”一“衰”相应,并领起下文。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论证中心论点。

第二段承上叙事,详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

上段既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可以为证,这段接下来自然先写得天下的情况。关于庄宗得天下的过程已经写入《新五代史》中的《唐本纪》,此处再写未免重复。也造成文势的拖沓,而且不合序论的体制,所以这一段选用了“晋王三矢”的故事。这一故事属于传说,不能确定为史实,因此,包括《新五代史》在内的正史均未收入。但这个故事在当时社会有相当的影响,宋初王禹偁在《五代史阙文》中对此做了记载。这个故事生动而又有典型意义,能给人以新鲜感。其精神也符合晋王和庄宗的情况,所以欧阳修把它选人文中。为了慎重,在前面加了“世言”二字。这一故事是中心论点的主要例证,是支撑中心论点的有力论据,也是下文议沦的依据。

这一段以“三矢”贯穿前后,分两层来写。第一层是庄宗接受遗命,先写晋王赐三矢,次写晋王遗命,详细交待赐矢原因,再写庄宗将三矢“受而藏之”;第二层是庄宗执行遗命,写庄宗出师、征战以三矢励志,大告成功,还三矢于先王。其中着力写庄宗对三矢的恭谨态度。从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以及“其后用兵”的举动,可以看出他接受遗命,矢志复仇的决心和意志,这正是他得天下的原因。“受”“藏”“遣”“告”“请”“盛”“负”“驱”“纳”等词,描绘出庄宗忠实执行父命的形象,概括了庄宗全盛时期的征战情况,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这就为下面的议论做了准备。这一段叙事语势比较平缓,没有任何议论,但却寓论点于叙事之中,以叙事论证了论点,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全段叙事欲抑先扬,为下文写“抑”张本。

第三段转而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阐明中心论点。

这一段由叙事转入议论。先以饱蘸感情的笔墨赞叹庄宗的成功,用“意气之盛”回应文章开头的“盛”字和“得天下”三字,并顺承第二段的叙事;继而慨叹他的失败,用“何其衰也”回应文章开头的“衰”字和“失之”二字,并转承第二段的叙事。这一大起而至大落的转折,将庄宗极盛和极衰的两种情形作了极强烈的对照。同是一个人,由“盛”转“衰”,变化如此巨大、鲜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连用两个设问句,前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否定“得之难而失之易”的说法。后一句强调成败得失“皆自于人”。这样设问既引人深思,又寓结论于疑问之中。接着引《尚书》中的话怍答。并顺势从中引申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这就对庄宗的“成败之迹”做了概括.点明了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说明“盛”“衰”异时,截然相反,本源在于“人事”,与开头提出的沦点相照应,是论证所得的结论,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第三部分(第四段)进一步议论,引出教训,总结全文。北京英才苑网站

http://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本来行文到第二部分,论点已得到证明,似乎可以结束了,可是作者又进一步议论:用“故”字承接上文,再次评论庄宗的盛衰,以“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的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十分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具体操作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讨论如下问题:

1.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是怎样提挈全文的?

[明确]“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是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意思是盛衰之理,不仅在于天命,更在于人事。这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即全文都围绕它进行论证:

(1)紧接着这句话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说明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认识的历史根据。

(2)第二段叙述庄宗和执行其父遗命的事例,第三段从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3)第四段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强调可以能使人逸豫亡身的绝不仅仅限于伶人。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理解。

2.在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强调“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明确]因为本文是为《伶官传》所写的序,这样强调既可以扣住题目,又可以使事理推而广之,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十分深长。

六、学习论证方法

1.例证法

本文属于史论。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运用这种方法,关键在于准确地选择典型事例。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但在具体选材上,却以“晋王三矢”这一不能确定为史实的传说作为事例,并加以详述,体现了作者精于选材的匠心。文章并没有写庄宗如何“逸豫”,但通过“晋王三矢”这一典型的、生动的事例,充分地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再辅之以评论庄宗盛衰时所涉及的点滴史实,就使人对于庄宗的由“盛”而“衰”、由“忧劳”到“逸豫”不言而明,达到了以材料论证观点的目的,起到了以古鉴今、举一反三的作用。

2.对比论证法 北京英才苑网站

http://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论点本身就是一个既正反对立又合而为一的命题。全文以“盛衰”二字贯穿始终,从“盛”“衰”两个方面,围绕着“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述。本文的对比论证在总体上着眼于“盛”“衰”与“忧劳”“逸豫”的因果关系,从中心论点到论据,从论证过程到结论,不论是所用的事例或史实,还是作者抒发的感慨和议论,都是对比性的。通过正反两方面的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中心论点,使说理深刻、透彻,也使文章一气贯通,前后呼应,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让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七、感受语言特色

1.语言委婉,气势充沛

本文作为一篇总结历史教训,为在世及后世君主提供借鉴的史论,毫无生硬的说教,而是娓娓道来,婉转动人。即使是在慨叹庄宗败亡时,也只是寓惋惜之意而无责难之词,可谓意正言婉。全文从“呜呼”起笔,到“岂独伶人也哉”收尾,一叹再叹,以叹始终,于反复叹咏之中显现委婉的韵致。在议论的文字中,多用反问句、疑问句,使说理委婉而令人深思;多用对称语句,特别是在关键的地方,采用语言凝练、对仗工整的格言式的骈句,造成鲜明的对比感和节奏感;适当运用长句,调节语势,有张有弛。疑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骈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错综有致,读起来抑扬顿挫,一唱三叹,感情饱满,气势充沛。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认为《伶官传序》:“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后来做史论的人往往学这种抑扬顿挫的笔法。

2.文笔酣畅,波澜起伏

文章开篇突兀而起地提出论点,马上落到立论根据上,再落人“晋王三矢”的叙事,又语势猛然一升,发出对庄宗之“盛”赞叹,而后语势陡然一降,发出对庄宗之“衰”的悲叹,继而步步紧逼,设疑问、引古语而得出“自然之理”,然后再次评论庄宗盛衰,语势再升再降,在大起大落之中引出发人深省的教训,戛然而止,将全文的语势稳稳地落在结尾上。篇幅虽短小,却写得起伏跌宕。全文一气呵成,淋漓酣畅。

3.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文中没有佶屈聱牙的措辞,也不堆砌词藻,用平实的语言生动地叙说事例,深入地说明道理,语言平易近人,自然晓畅。叙事不枝不蔓,议论简明扼要,其中一些格言式的对称语句,如“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整齐,言简意丰,发人深省。

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老师只作精要点拨。

八、作业

从下面四句话中选取一句,说说它对你的启发。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满招损,谦受益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北京英才苑网站

http://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资料库

一、译文

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枝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者,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枝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匆忙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二、作者作品

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文忠。吉水(现在江西吉水)人。四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十岁能作诗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任将士郎、试秘书省校书郎等职。其后任监察御史、馆阁校勘官等职。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因为同情范仲淹遭贬斥,写信切责谏官高若讷被贬夷陵(现在湖北宜昌)令。几年后回朝,任太子中允、龙图阁直学士等职。以后又被贬官为知滁州、转知扬州等。回朝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在散文、诗歌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歌评论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而以散文的造诣最高,是唐宋八大家中的重要作家。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叙事既得委婉之妙而又简括有法,议论既纡徐有致而又富有内在的逻辑力量,章法结构既能曲折变化而又十分严密。他写的《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历代传诵的佳作。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著《集古录跋尾》十卷,开创记录古物(金石学)的风气。有《欧阳文忠公集》。

《新五代史》是我国的“二十五史”之一,原名《五代史记》,记载五代(907—960),即唐宋之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朝代的历史。后人为了把这部书与北宋初年宰相薛居正奉诏监修的《五代史》区别开来,就称为《新五代史》。《伶官传》是一篇合传,除 北京英才苑网站

http://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了写敬新磨善于讽谏外,着重记述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三人祸国乱政的史实。传中说:“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于此用事,遂至于亡。”正是由于庄宗的宠幸,这些伶人做了高官,出入宫廷,作威作福,致使朝政日坏。公元926年,李嗣源叛变,自立为帝,从马直(皇帝的近卫军)指挥使郭从谦(原是伶人,艺名郭门高)乘机率所部士兵作乱,结果庄宗被射死。按照《新五代史》的体例,多数传文的前面有一段序文,用来评论史事。《伶官传序》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史实,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当时的北宋统治者。

三、“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这句话怎样理解?

这句话是选择关系的复句,两个问句各是一个选择项,“得之难而失之易”是被否定、被舍弃的一项,“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是被肯定、被选择的一项。“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是反问句(“岂……”是典型的反问句式),凡反问句都是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思,所以这句话与后一个问句连起来看,意思是否定“得之难而失之易”的,语意重点在于强调后一个问句中的“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是说“得失”的“难易”在于人事。

四、关于本文中的对称句、反问句和感叹句

多用对称句、反问句和感叹句,是本文句式上的一个显著特点。1.对称句 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与其所以失之者

方其„„可谓壮哉

及……何其衰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满招损

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

故方其盛也„„莫能与之争

及其衰也……为天下笑

2.反问句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句末用的是叹号,但仍是反问句。)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3.感叹句 呜呼!方其……可谓壮哉!及……何其衰也!北京英才苑网站

http://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对称句,节奏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特别是本文的对称句在内容上都是正反对照的,不仅有音乐美,而且给人以鲜明的对比感,使人在细细咀嚼中,深刻领会作者褒贬扬抑的立场。反问句,是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思,是无疑而问,但语意表达比陈述句更确定、更有力、更发人深省,有更强的感情色彩。感叹句,直接表达强烈的感情。对称句、反问句和感叹句的综合运用,使文章句式整齐而又多变,气势十分充沛,感情色彩浓郁,加强了论证的力量。

这些对称句、反问句、感叹句都有其特定的表达效果。例如,文章开头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再例如,“方其„„可谓壮哉!及……何其衰也!”,前一句表示对庄宗胜利的赞赏之情,结尾用语气词“哉”表示感叹;后一句表示对庄宗失败的悲叹之情,结尾用语气词“也”表示感叹。这两个长句从整体看是议论而不是叙事,因为所述事实置于“方其……哉”和“及……也”这样两个抒情味很浓的议论句中。但因为是感叹句,其中有叙事的内容,所以这两个句子又是议论、抒情、叙事兼而有之的。因此,就这两个感叹句的具体情况而言,其表达效果是多方面的。

五、有关史料

1.唐庄宗其人(朱则莹摘编)欧阳修为五代史伶官传作序,客观地分析唐庄宗的成败得失。唐庄宗姓朱邪,名存勖,本是沙陀族人,他的祖上做唐朝的臣子,被赐姓李。他父亲李克用被唐王朝招来镇压黄巢农民军,沙陀兵进入长安,焚宫殿,烧府库,大肆掠夺,无恶不作。

公元908年,晋王李克用死,李存勖继承父业。他初有大志,着手整顿纪律败坏的沙陀兵,组成精锐部队。913年破幽州,取河北,击败对手梁国军队。923年在魏州称帝,国号称后唐。

唐庄宗骁勇善战,常冒死搏斗。最激烈的、也是决定性的一仗是称帝后夺取郓州之战。梁军破德胜南城,庄宗弃北城,坚守杨刘城,与号称十万之众的梁军日夜苦战,庄宗再占德胜城,梁军决黄河口用洪水阻唐军。庄宗听取谋臣郭崇韬的计策,留兵守杨刘,自率轻骑从郓州直取汴州,一举消灭梁国。赫赫战绩,使欧阳修禁不住赞叹:“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唐庄宗小名亚子,喜演剧,能度曲。伶人能接近他,并渐渐参与政事。庄宗宠幸的伶人周匝为梁所得。庄宗灭梁进入汴州那天,周匝至马前拜见,庄宗非常高兴,并赐以金帛慰劳。周匝说:“我在梁国没遭杀身之祸,多亏教坊使王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的帮助,请天子好好答谢他二人。”庄宗当场答应封官。郭崇韬竭力劝阻说:“帮陛下取天下的功臣还未封赏,却先封伶人,是要失去人心的。”庄宗到底不听,封陈为景州刺史,封储为宪州刺史。

唐庄宗宠信伶人,让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优伶掌握实权。景进等专替他探听宫外消息,回报的情况往往颠倒是非。许多朝官和四方藩镇都争着向伶官行贿,以求在庄宗面前说些好话。最阴险的是那个演杂剧出身的郭从谦,因有些军功,被封为掌握亲兵的从马直指挥使。因姓郭,又去亲近权臣郭崇韬,并拜其为叔父。崇韬无辜被杀,郭从谦借此机会在营中蛊惑军心。当时军士王温趁夜作乱,事发后被斩。有一次庄宗戏语郭从谦,说:“你的党朋,忘恩负义,又教王温造反。你们还想干什么呢?”从谦大为震惊,回来后便进一步煽动兵将道:“快把你们的积蓄拿出来买酒肉吃,不必考虑后事。”大家问为什么,他说:“陛下为王温的事,等到攻占邺地,要把你们统统活埋。”从此,这支亲兵部队便萌发了叛乱的念头。北京英才苑网站

http://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不久,李嗣源发动兵变,郭从谦首先响应,率从马直亲兵攻皇城,纵火焚烧兴教门,闯入内宫,乱兵在宫楼上用箭射死仓皇东出的唐庄宗。《伶官传序》把这个过程概括评述为:“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当初梁国大将王彦章就说过:“李亚子是个斗鸡小儿,不足畏。”诚然,庄宗把打仗治国视为斗鸡寻乐,此外一无所知。正如欧阳修所说:“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因此,唐庄宗斗败梁国,自己也接着灭亡。

(《语文战线》1983年第8期,有改动)2.此三者,吾遗恨也。

庄宗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与后梁朱温、燕刘仁恭父子、契丹阿保机三者的关系,有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李克用的父亲原名朱邪赤心,世统领沙陀部落。唐懿宗时,庞勋起义,朱邪赤心统领骑兵帮助唐王朝镇压了起义军,因而受封代北行营节度使并赐名李国昌。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李克用又率其部属追击屠杀起义军,受封河东节度使,后进爵晋王。

公元885年,李克用同起义军叛将朱温等相约合击黄巢。回兵时,李克用途经汴,朱温假意置酒宴请,夜里却纵火烧上源驿,企图杀害李克用。适逢倾盆大雨,将大火熄灭,李克用由侍人郭景铢相救,得以缒城逃出,双方从此结怨。朱温窃取农民起义果实,于公元907年废唐称帝,各地势大力强的藩镇也纷纷称王称帝,开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纷扰割据的时期──五代十国。在你争我夺的血战中,双方结怨越来越深。

刘仁恭原是幽州李可举的部属。李死后,其子匡威、匡俦相互残杀,刘仁恭趁机拥兵攻打幽州。兵败之后,刘仁恭投奔晋王李克用,常“道燕之虚实,陈可取之谋”,受到宠信。后来李克用攻打罗弘信,求兵于刘仁恭,刘不但不给,反而杀了晋王的亲信燕留得,反目成仇。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光于公元911年称帝,自号大燕皇帝。

李克用一度与契丹阿保机关系密切。公元905年,阿保机极盛时期,统领30万军,应李克用邀请来到云州。双方“握手甚欢,结为兄弟”。后来,阿保机却背约归梁。

因此,《五代史阙文》有这样的记载,武皇临薨,以三矢付庄宗曰:“一矢讨刘仁恭,汝不先下幽州,河南未可图也;一矢击契丹。”且曰:“阿保机与吾把臂而盟,结为兄弟,誓复唐家社稷,今背约附贼,汝必讨之;一矢灭朱温,汝能成我志,死无憾矣。”

3.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后唐庄宗李存勖接受父命,决心报仇。天祐十年(913),李存勖攻幽州,“以组系仁恭、守光,号令而入,是日诛守光。遣大将李存霸拘送仁恭于代州,刺其心血,奠告于武皇陵(即李克用陵墓),然后斩之”。至此李克用的燕仇已报。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李存勖兵破开封,后梁末帝朱友贞见大势已去,“召控鹤都将皇甫麟谓之曰:„吾与晋人世仇,不可俟彼刀锯,卿可尽我命,无令落仇人之手!‟麟举刀将自刎,帝持之,因相对大恸”。于是皇甫麟杀了朱友贞,然后自杀。庄宗闻之,“诏河南尹张全义收葬之,其首藏于太庙”。李克用的梁王之恨又除。

4.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公元926年,枢密使崇韬和他的女婿、庄宗异母弟存相继被杀,加上其他天灾人祸,一时谣传四起,人心浮动。兵士皇甫晖当时奉命戍瓦桥关,戍期已满,却被留下守贝州,心怀不满,便趁机纠众杀部将杨仁,裹胁裨将赵在礼为乱。这次兵变发生于夜间,故云“夜呼”。庄宗之祸,自皇甫晖一夫夜呼而起。

北京英才苑网站

http://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魏州兵变时,拥有兵权的伶官史彦琼先拒不发兵,后又单骑逃逸,乱兵因得以很快据有邺城。庄宗闻变,派宋州节度使元行钦招抚不成,又遣诸军大集于邺城而攻城不克,于是命蕃汉总管李嗣源统亲军讨伐。李嗣源领军到邺城下,军士大乱,迫嗣源为帝。庄宗只得御驾亲征。谁知未与乱兵相接,诸军先于途中离散奔汴,不得已中道而返。还军途中,庄宗精神沮丧,流泪责备诸将说:“卿等事余以来,富贵急难,无不共之。今兹危蹙,赖尔筹谋,而竟默默无言,坐观成败„„”元行钦等百余人都援刀截发,置发于地,以示忠诚。是时,君臣相对悲号。

四月,丁丑朔,伶官郭从谦率所部叛乱,进攻宫城,庄宗为流矢所中,崩于绛霄殿之庑下。坊人善友,将廊下乐器聚簇在庄宗的尸体上,发火焚之。

5.身死国灭。

庄宗亲征李嗣源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乘危作乱,射杀庄宗。庄宗死,李嗣源正式继承帝位,是为明宗。李嗣源曾企图改国号,事虽未行,但李克用嫡亲子孙全被诛杀,后唐政权实质上已经覆灭,故曰“身死国灭”。

6.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李存勖二十四岁继晋王位,历经十余年鏖战,终于执杀刘仁恭父子,迫使朱梁魏州来归,于公元903年称帝魏州。如果包括李克用在世时所参与的征战,那么庄宗夺天下,历时二十年以上;然而,这个得来颇不容易的天下,不到四年工夫,竟又在庄宗的手里丧失。“得之难而失之易”,不能不引起历史学家们的慨叹并进而追根寻源了。

北宋薛居正在《旧五代史》里评论道:“庄宗以雄图而起河汾,以力战而平汴路,家仇既雪,国祚中兴„„然得之孔劳,失之何速?岂不以骄于骤胜,逸于居安,忘栉沐之艰难……外则伶人乱政,内则牝鸡司晨,靳吝货财,激六师之愤怒,征搜兴赋,竭百姓之脂膏……”

庄宗失败的原因很多,如任用租庸使孔谦,“峻法以剥下,厚敛以奉上”,弄得“四方饥饿,军士匮乏,有卖儿贴妇者,道路怨咨”;刘皇后专权信谗,擅杀鼎臣,致使人人恐悚,众口吞声。而“伶人乱政”则是其失天下的重要原因。

庄宗自幼好俳优,常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得宠,为官作宦,“军机国政皆与参决”,伶人郭从谦竟当上皇帝近卫军“从马直”的指挥使。

《五代史·伶官传》详细记载了“伶官乱政”的许多史料。

庄宗刚入洛时,居住唐故宫室。宫中一度传说闹“鬼”,有人说是因为后宫人太少的缘故,庄宗便派遣景进在邺选美女千人以充后宫,景进趁机大肆鱼肉百姓,中饱私囊,致使军士妻女逃亡达数千人。

(2、4、6三条摘自陈亚仁《〈伶官传序〉有关史料》,《语文战线》1983年第8期)六 《伶官传序》赏析(金开诚)北宋王朝建立以后,一直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官僚大地主的政治经济利益,“不立田制”,“不抑兼并”,还让他们享有免役、免税等特权。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对劳动人民的榨取便更加残酷。在尖锐的民族矛盾中,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和统一全国而斗争,反而忍受耻辱,长期向辽王朝输款纳币,以求维持苟安的局面。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活生生的李存勖兴亡史,来呼吁“忧劳兴国”,警告“逸豫亡身”,便不能不说是对症下药的。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北宋王朝亡于女真族,南宋王朝又亡于蒙古族,原因之一都在于宋王朝的统治者只求苟安享乐,毫无进取之心。欧阳修 10 北京英才苑网站

http://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早在北宋前期便能把这一点作为严重的问题提出,也说明他是有一定的眼光的。“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历史教训,在今天也可供人们借鉴。

„„

下面再谈谈这篇文章的写作艺术,准备谈三点。

第一,选材与剪裁。本文属于史论性质,而用的主要是归纳论证方法。运用这种论证方法关键在于准确地选择具体事例。本文所用的主要事例是“晋王三矢”的故事,作者对此是下过一番选材和剪裁工夫的。任何历史家撰写历史都会面临两项要求,即记事既要全面,又要可信,但二者往往发生矛盾。为了全面最好能“有闻必录”,但所闻未必可信,所以又要遵守“无征不信”的原则。“晋王三矢”的故事在当时社会上是有影响的。所以宋初王禹在《五代史阙文》对此作了记录,以弥补薛居正等人所编的《旧五代史》的缺陷。现在欧阳修撰写《新五代史》,如果仍然不用这条材料,恐怕难免被人讥为疏陋;而如果加以引用,却又无法证明它确实可信。因此他采用了一种巧妙的处理方法:在《新五代史》的《庄宗本纪》中不用这条材料,表现了应有的谨严态度;同时却把这条材料写进《伶官传》的“序”中,并且加上“世言”二字,这就恰当地表明了这个材料的社会影响及其可信程度。这一处理不但解决了求全与求信的矛盾,而且对《伶官传序》来说还是一种积极的选材。因为序中如果再拿一些《庄宗本纪》写过的事来发议论,未免重复无味;而“晋王三矢”故事既是《庄宗本纪》所未记的,用在这里便显得新鲜,而且很有助于论证本篇的中心论点。这正是一石二鸟恰到好处。同时作者又通过恰当剪裁来突出这个事例。全文想说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写得比较详细的只是这个“晋王三矢”的故事,加上兴亡两种不同结果,此外并没有写李存勖如何“忧劳”,又如何“逸豫”。然而读者对他从“忧劳”发展到“逸豫”却已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就叫做“存大而略小,举重以明轻”,表现了相当高的写作艺术。

第二,叙事议论的波澜。《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篇幅不长,但由于叙事议论配合恰当,行文中又注意了轻重缓急节奏的变化,所以整个文章显得波澜起伏,很有厚度。例如“晋王三矢”故事叙述相当充分,笔势则比较平缓;等到摆完这个生动事例之后,便立即用繁弦促节把文章推向高潮:“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这两个长句,一扬一抑,大起大落。前者好像驾机起飞,直指长空;后者又似高山坠石,一落千丈,这就形成了全文中一个很有声势的大波。再则两个长句分别用“可谓壮哉”“何其衰也”两个分句感叹作结,也是又唱又叹,遥遥相对,使人感到笔墨酣畅,痛快淋漓。大波过去以后,下文还有小波与之呼应配合,这就是“故方其盛也”至“为天下笑”各句。这样便显得笔有余力,文不单薄。本文的中心论点在于宣扬“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因此对李存勖的扬和抑的对比度越大,便越能证明作者所要宣扬的道理。所以文章中出现的波澜正是为表现中心论点服务的。

第三,语言的锤炼。锤炼语言不是为了卖弄词藻,而是为了准确而充分地表现主题。《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为了突出“忧劳”和“逸豫”的对比,很注意使用对称的词句。例如“人事”和“天命”、“盛”和“衰”、“得”和“失”、“难”和“易”、“成”和“败”、“兴”和“亡”等等,这些对称的词,散见于全篇。再从句子上看,本文更有骈散结合的特点。欧阳修是著名的古文家,原则上是反对骈文的;但他没有陷入形而上学,而是很善于运骈入散、以散破骈,使句式多彩而富有表现力。本文在这一点上尤其突出,凡是叙事议论吃紧之处,作者 北京英才苑网站

http://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都着意锤炼了四六成文的对偶句,例如“虽曰天命,岂非人事”,“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等,这些句子都是经过锤炼的,很有助于造成鲜明的对比感。另外本文还比较多用转折句、疑问句和感叹句。前人说欧阳修的说理文“一唱三叹”,富有感情色彩,看来这和用语上的“三多”也不无关系。因为转折句使语气委婉,疑问句给读者留下思索和回答的空隙,这两种句子用得好都可以增加文章的情致;至于感叹句更是直接地表露着感情。当然本文之富于感情色彩,根本上是由于作者对北宋封建统治者满怀忠厚恻怛之情,这是应加识别的。但作为写作经验来看,欧阳修能够把说理文写得颇有情味,这还是值得研究的。

(选自《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下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

伶官传序 篇2

我们并不否认知识的重要性,因为没有知识很难发展什么能力,对能力的高低也无从谈起。而且,当能力越来越强的时候,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就能够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知识来自觉地解决问题,在内心世界里生成出更为强大的智慧力量。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转化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是每一个教师在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有没有达成教学目标的一个根本标志。

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一方面强调“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有一种“淡化语文知识”教学的倾向;另一方面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与提高。可见,语文课程目标对语文知识提出的指导思想并不是取消或规避语文知识,而是用什么样的语文知识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问题。

没有语文知识便不可能会有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正是在对语文知识的具体运用中才得以形成。我们知道,语文知识可以通过传授加以获取,语文知识还可以不断地予以积累,而语文能力的提升却是很难用这样的加法来获得实现。那么,如何才能通过语文教学变语文知识为语文能力呢?下面试图通过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一文的教学来予以剖析。

平时的语文教学,知识条理并不清晰,也难以进行单方面的概念性阐释,往往需要结合课文讲读和赏析来进行学习。《伶官传序》是一篇文言文,是欧阳修的一篇著名作品。作为文言文,首要的教学任务是把一些文言知识进行识记教学,就这些知识合理地强化文言语境的意义。比如,文中有古今异义词“原”、“至于”、“成功”,词类活用词“函”、“兴”、“亡”,文言虚词“其”、“尔”、“于”,文言句式“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文言常识“少牢”、“太庙”等。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可以联系已经学习过的文言文反复比较,练习巩固。

现在的文言文教学,主要表现为两种基本模式,一是纯粹的串讲评点,教师带着学生一句句讲下去,遇到一些需要重点提示的内容就停下来提问解答或提示强调;二是采用现代文讲读方式,把文言知识作为附加内容适当梳理,忽略了文言文的教学特点。由于文言文的特殊性,很多教师的备课也很草率,似乎只要在书上做一些注释性记录就可以应付了,而且习惯上受传统教学影响,认为给学生灌输知识越多越好,不问学习主体是否吸收和消化,一味地进行满堂灌。表面上讲究时效,节省了许多教学用时,教师也并不感到吃力,实际上这样的教学恰恰因为看不到学生的心智活动而十分的低效。试想,没有了学习积极性的课堂,怎么可能提高语文能力呢。

一般来说,文言文教学常常是先疏通文字再讲解文意,但是为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了更有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特别需要讲究教学的策略,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氛围里发展自己的智慧。

同样是教学《伶官传序》,同样要讲析第一节开首的论点,有的教师以立论的知识点为讲授内容,学生很容易找到这样的观点,而且,也很容易明白作者所采用的是反问句“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至此,论点、反问以及其中的道理等知识性东西就已经在教学中完成了相应的教学任务。问题是,这只是停留在知识教学上,并没有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更没有形成学生的学习思想。如果这个时候教师进一步提问,作者在文章一开头明确自己的观点的时候,为什么用转折语调加以反问来揭示自己观点呢,或许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深刻的思考。“岂”是副词,表反问,难道的意思。“人事”是人的活动和努力,这里主要指政治上的得失。作者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虽然没有完全否定“天命”,但是用了一个让步连词“虽”字,很明显地把“天命”撇在一边;然后用副词“岂”构成强烈的反问语气,突出表明了国家盛衰是由人事所决定的。这里,作者义愤填膺的态度和直抒胸臆的态势,显示出作者对此观点的强烈感慨,震耳欲聋,发人深省。我们可以再看,作者一上来以“呜呼”直呼,紧接着又以“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来反问,两个感叹句,何等的气势,何等的冲动,那真是一种不可自抑的发自肺腑的警告啊。接下来紧扣上文用一个“原”字推究原因,举出庄宗的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历史予以阐释和论证,水到渠成,引人入胜。如果教师能在这方面加以启发和诱导,就很容易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甚至催生学生研究文本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体会。

在帮助学生分析庄宗盛衰之理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联系历史上的相关事理进行佐证,帮助学生扩大文史见识,使语文课堂走向更广阔的文化领域。比如,李存勖和夫差,此二君皆有玩物丧志之故事。一个玩伶人,一个玩美人,把雄才大略和冲天之志都玩到了九霄云外,最后只玩出个国破身亡的结局。因为这是一篇高三学生学习的文章,还是一篇选修课本中的课文,完全可以适当放开教学的时空,不必拘泥于一般程式。即使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也可以寻找到可以把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文化生活的机会,将文本内容放大到比较适宜的教学价值上来。

《伶官传序》在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之后,作者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继续揭示其历史教训,“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个时候,可以启发学生联系另一位先哲的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加深这方面的诵读理解,起到知识的累积和活用的双效作用;同时还可以问一问学生,为什么作者不局限于结论还要进一步加以阐发的用意,无论于人于国,都是那么地富有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作者的目的所在是想让北宋统治者防微杜渐,长治久安,可惜的是,历史又是如此之相似,让后人在不经意间又找到了一个可以为《伶官传序》作为论证的史证材料。

如果说,这只是一种阅读理解,很难说是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的话,那么,我可以这样来解释,文本本身就是代表着一种知识和思想的范本,是让读者不断接受语文素养的直接材料,从语言能力、读写能力、文学素养等几方面都必须加大力度训练,才有可能得到较好的突破,产生良好的效应。再则,在阅读理解的同时,可以针对“岂……欤”、“抑……欤”的反诘语气进行辨析,从这样的选择复句中可以获得强调的信息,说明成败之事都源于“人事”的道理,使得“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更为深刻。可以从“方其……”、“及其……”的对比句式中再一次获得文章的思想性,从而让“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越加具有警醒的作用。

纵观全文的语势,那真是纵横捭阖,抑扬顿挫。许多句式感情充沛,富于变化,有问句与叹句,有长句与短句,有骈句与散句,读起来就有了一种回环起伏、荡气回肠的效果。把诵读和理解巧妙地联系起来,可以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语感能力,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和理解程度,是一种文言能力的有效训练。也只有在读通之上读懂,在读懂之上读透,才能不断地检验和考察学生的提炼概括能力,丰富学生的经验背景,深化学生的理性思考。

文言文教学与其他文体的教学有所不同,它关注的不仅是确定的、已知的、单个的文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不确定的、未知的、关联性的文言知识。我们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应该更关注的是文言知识的应用,促使学生将文言知识向文言能力的转化,在以后的文言文阅读和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这些知识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文化常识、课文内容等,而达成文言知识目标的方法不仅仅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交流中,以文言知识问题的形式来互动理解和巩固提高。

无论文言文教学还是其他文体的教学,必须确立比较适切的教学目标进行对话教学。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更需要注意启发调动学生的主动介入和积极参与,要激发学生互动对话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去倾听、去提问、去应答、去反思。语文教学更多的阅读问题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预设,在此基础上要鼓励学生敢于、善于和勤于提问和讨论,每一篇课文都要有重点解析的指向,每一节课都要进行有效的思维活动,进而进行有效的表达活动。因为任何教学活动都应该以思维活动为根本的活动方式,即使在操作训练过程中,同样应该在思维基础之上进行合适的表现;如果没有表达的出现,则往往局限于内心世界,没有一种由内而外的呈示,这是很不够的,也是很难走向能力的境界的。

如果说需要总结一下的话,我以为,在语文教学中要想在知识、能力和智慧之间有所成就,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着力。一是要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融会贯通,在博采知识的同时学会灵活运用,自觉地发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二是要扣住文本语言进行思维训练,在各种不同的思维形式训练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获得更强烈的语感能力;三是逐步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课外,让文本世界立于生活世界,发挥文本的立体的教学作用,开拓语文教学领域,赢得大语文的效益。

语文的知识是很少有层次性的,可是语文的能力却有着层级之分。这些层级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向上攀升。因此高考语文试题检测考生的时候,就分有五个能力层级:识记,是最基本的层级,定为A能级;理解,为B能级;分析综合,为C能级;应用,为D能级;评价鉴赏,为E能级。A、B、C、D、E五个能力层级,在前一个能级基础上逐步升级,在考试内容中相应有难易不同的考查,从而检测出考生的整体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虽说是在一篇篇的文章中开展“听、说、读、写”方面的教学,其实就是要在以上五种能力层级上下功夫培养语文能力。

《伶官传序》教学反思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0025-01

《伶官传序》一文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的第二篇散文,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中的《伶官传》所作的序,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行文特点,都堪称典范。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文章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文言字词上的障碍不多,作者感情充沛,是一篇适合学生诵读的好文章。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把重点确定为因声求气,体会文章的风神情味。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在音节字句中寻求神气。课上完了,对于本节课的诵读教学,有这样几点深刻的感受:

一、诵读要有目的

我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层次性和目的性,老师要让学生的阅读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任务。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安排了有层次性和目的性的诵读。预习的时候我把读分成了三大步:首先是初读,读清字音和停顿;接着是自由朗读,做到读得流利,有一定的抑扬顿挫;然后是译读,对照课下注释翻译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课堂上,在学习了朗读的基本表达手段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作者感情鲜明的句子来自由朗读,体味文章情势的变化。品读之后让学生快速朗读全文,理清本课的论证思路。在每一读中,我都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由易到难,一步一脚印,一步一落实。学生在不同层次的诵读中,逐渐走进了文本,有了自己独特的收获。

二、诵读要有方法

实际上,诵读的基本方法学生心里是有数的,只是他们缺乏主动诵读的意识,读的时候往往忽略方法。所以,诵读之前,我先讲了一点诵读的基本表达手段,在语调、语气、轻重急缓上做了详细地指导,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反复强调诵读的灵魂是情感,需要我们全身心的情感投入。这样,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诵读方法,同时诵读的意识得到了强化,自然而然他们就有了诵读的冲动。

三、诵读要有变化

诵读要有变化是指读的形式要多样,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分组读、师生配合读、范读等,可读全篇,可读几段、还可读几句、读一句。多种形式的吟诵涵咏,同样为课堂弥漫了一层浓浓的古味。学生对文言文就从陌生到走近,再到融入,从生涩到流畅,再到韵味十足。在《伶官传序》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自由读、齐读、个别读、范读、细读、快读等形式,在不同形式的读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每个人都投入了自己最大的热情,表现出了自己最佳的状态。在这里,我想特别提一提“老师范读”。老师的范读如一把钥匙,范读得好,文意、文情、文势、文序、文趣,都可以在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体现出来,引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老师即使不太擅长诵读,也可做这样的尝试,只要投入自己的感情,给学生现身说法,学生同样能够受到教师的感染。

四、诵读要有点拨

诵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为主要途径,但不等于教师可以袖手旁观,让学生随意无序地诵读。教师要时时充当导演和指挥的角色,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子,读出神韵。学生在自由诵读文中有感情的句子后,我和学生共同评价学生诵读中的不足,从停顿、语速、句调等方面给学生做了点拨。点拨之后,学生再读,与前一次比较有长足的进步。另外,对文中重点的句子“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何其衰也”,师生共同做了诵读分析。一番分析之后,不少同学信心大增,踊跃地展示了自己。

五、诵读要有拓展

诵读并不仅仅停留于课本,诵读之后还要有思考。我把文中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引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启示。学生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认为逸豫会削弱人的身体,消磨人的意志,熄灭人的精神之光,只有忧劳挫折才会让人意志坚定,走向成功。

伶官传序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借古讽今的写法。学习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2、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积累精彩语句。

重点难点

1、掌握重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课时安排: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赞叹项羽是个英雄,宁死也不愿苟且偷生。项羽这个人,由西楚霸王到乌江自刎,他这一生,是引起后人的许多感慨的。他在自刎前曾用这样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惨败----“天亡我也”。那么项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是天亡他么?人不知己者如是,真是可悲可叹,那么今天我们就由此来学习一篇探讨“盛衰兴亡之理”是在人还是在天的文章----《伶官传序》。

二、知人论世

1、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文忠。吉水(现在江西吉水)人。四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十岁能作诗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任将士郎、试秘书省校书郎等职。其后任监察御史、馆阁校勘官等职。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因为同情范仲淹遭贬斥,写信切责谏官高若讷被贬夷陵(现在湖北宜昌)令。几年后回朝,任太子中允、龙图阁直学士等职。以后又被贬官为知滁州、转知扬州等。回朝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在散文、诗歌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歌评论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而以散文的造诣最高,是唐宋八大家中的重要作家。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叙事既得委婉之妙而又简括有法,议论既纡徐有致而又富有内在的逻辑力量,章法结构既能曲折变化而又十分严密。他写的《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历代传诵的佳作。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著《集古录跋尾》十卷,开创记录古物(金石学)的风气。有《欧阳文忠公集》。

《新五代史》是我国的“二十五史”之一,原名《五代史记》,记载五代(907—960),即唐宋之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朝代的历史。后人为了把这部书与北宋初年宰相薛居正奉诏监修的《五代史》区别开来,就称为《新五代史》。《伶官传》是一篇合传,除了写敬新磨善于讽谏外,着重记述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三人祸国乱政的史实。传中说:“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于此用事,遂至于亡。”正是由于庄宗的宠幸,这些伶人做了高官,出入宫廷,作威作福,致使朝政日坏。公元926年,李嗣源叛变,自立为帝,从马直(皇帝的近卫军)指挥使郭从谦(原是伶人,艺名郭门高)乘机率所部士兵作乱,结果庄宗被射死。按照《新五代史》的体例,多数传文的前面有一段序文,用来评论史事。《伶官传序》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 1

官传》作的序文,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史实,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当时的北宋统治者。

2、历史背景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

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弑相寻,战乱频起,后唐庄宗就是被弑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páiyōu,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

庄宗同光四年(926)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乱军大败。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出感想,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应为吸取历史的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当满足于表面的繁荣。

三、梳理文言知识

1、注音释义

系燕父子(系jì,捆绑。)仇雠已灭(雠chóu,同“仇”。)乱者四应(应yìng,应和(hé))盛衰之理(盛shèng,兴盛。)盛以锦囊(盛chéng,装。)

2、一词多义

(1)与尔三矢(给)

(2)求!无乃尔是过与(读yú,通“欤”)

(3)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为,给,替)

(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和)

(5)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附,亲近)

(1)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归附,归依)

(2)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返回)

(3)知其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归还)

(4)若水之归下也(归聚,汇聚)

(1)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容易)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轻易)

(3)以乱易整,不武(替代)

(1)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祭告,祷告)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告诉,告知)(3)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告之于帝(上报,报告)【原】

1、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当“泉”讲,用的是本义。《祭妹文》)2、武夫力而拘诸原(原野。《殽之战》)2

3、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原来。《治平篇》)

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推究,探求。)【微】

1、微行入古寺(隐蔽身份,这是本义。《左忠毅公逸事》)

2、岭峤微草,凌冬不雕(极小的。《采草药》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

4、其文约,其辞微(微妙,深奥《屈原列传》)

5、恨晨光之熹微(微弱。《归去来兮辞》)6、微指左公处(暗暗地《左忠毅公逸事》)

7、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如果没有。《荆轲刺秦王》)

8、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不是。《岳阳楼记》)【盛】读shèng

1、盛衰之理(强盛、兴盛)

2、胜地不常,盛筵难再(丰盛。《滕王阁序》)

3、其意气之盛(盛大,雄壮)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职位高。《师说》)

5、读chéng 盛以锦囊(装。)

3、词类活用

(1)函梁君臣之首(函:木匣→用木匣封装。名词作状语)(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亡:使国兴,使身亡。动词的使动用法。)(3)智勇:(智勇:有“智”与“勇”的人。形容词动用)

(4)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夜,在夜间,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时间。东,向东,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4、句式

(1)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为天下笑”即“被天下笑”。“为”是介词,表示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智勇多困于所溺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于”是介词.表示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3)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句末用的是叹号,但仍是反问句。)

(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5)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6)庄宗受(之)而藏之于庙

(7)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8)请其矢,盛(之)以锦囊,负(之)而前驱。(9)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5、翻译句子

(1)满招损,谦受益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4)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五、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五代史》中的《伶官传》作的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

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本文共四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这一立论的根据。

文章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一起笔就发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接着用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叹一问,一退一进,不仅使论点醒人耳目,而且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接着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说明立论的历史根据。“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这一“得”一“失”,与论点中的一“盛”一“衰”相应,并领起下文。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论证中心论点。

第二段承上叙事,详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

上段既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可以为证,这段接下来自然先写得天下的情况。关于庄宗得天下的过程已经写入《新五代史》中的《唐本纪》,此处再写未免重复。也造成文势的拖沓,而且不合序论的体制,所以这一段选用了“晋王三矢”的故事。这一故事属于传说,不能确定为史实,因此,包括《新五代史》在内的正史均未收入。但这个故事在当时社会有相当的影响,宋初王禹偁在《五代史阙文》中对此做了记载。这个故事生动而又有典型意义,能给人以新鲜感。其精神也符合晋王和庄宗的情况,所以欧阳修把它选人文中。为了慎重,在前面加了“世言”二字。这一故事是中心论点的主要例证,是支撑中心论点的有力论据,也是下文议沦的依据。

这一段以“三矢”贯穿前后,分两层来写。第一层是庄宗接受遗命,先写晋王赐三矢,次写晋王遗命,详细交待赐矢原因,再写庄宗将三矢“受而藏之”;第二层是庄宗执行遗命,写庄宗出师、征战以三矢励志,大告成功,还三矢于先王。其中着力写庄宗对三矢的恭谨态度。从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以及“其后用兵”的举动,可以看出他接受遗命,矢志复仇的决心和意志,这正是他得天下的原因。“受”“藏”“遣”“告”“请”“盛”“负”“驱”“纳”等词,描绘出庄宗忠实执行父命的形象,概括了庄宗全盛时期的征战情况,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这就为下面的议论做了准备。这一段叙事语势比较平缓,没有任何议论,但却寓论点于叙事之中,以叙事论证了论点,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全段叙事欲抑先扬,为下文写“抑”张本。

第三段转而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阐明中心论点。

这一段由叙事转入议论。先以饱蘸感情的笔墨赞叹庄宗的成功,用“意气之盛”回应文章开头的“盛”字和“得天下”三字,并顺承第二段的叙事;继而慨叹他的失败,用“何其衰也”回应文章开头的“衰”字和“失之”二字,并转承第二段的叙事。这一大起而至大落的转折,将庄宗极盛和极衰的两种情形作了极强烈的对照。同是一个人,由“盛”转“衰”,变化如此巨大、鲜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连用两个设问句,前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否定“得之难而失之易”的说法。后一句强调成败得失“皆自于人”。这样设问既引人深思,又寓结论于疑问之中。接着引《尚书》中的话怍答。并顺势从中引申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这就对庄宗的“成败之迹”做了概括.点明了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说明“盛”“衰”异时,截然相反,本源在于“人事”,与开头提出的沦点相照应,是论证所得的结论,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第三部分(第四段)进一步议论,引出教训,总结全文。本来行文到第二部分,论点已得到证明,似乎可以结束了,可是作者又进一步议论:用“故”字承接上文,再次评论庄宗的盛衰,以“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的教训,得出具有更 4

普遍意义的结论,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十分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并背会警句

2、完成第二课时的学案

第二课时

研习课文

一、合作交流

(1)本文的用意何在?从课文中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明确:欧阳修写这篇传记小序,意在发表议论,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应当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当满足于表面的繁荣。从文章结尾“岂非人事哉”一句可以看出作者这一用意。(2)本文是怎样提出论点的?

明确:本文开门见山提出盛衰由人的主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用一个“原”字推导原因,点出庄宗,作为立论依据,顺势引起下文。

(3)本文结构层次有何特点?

第1段立论,2、3段论证,第4段承上小结,引出教训。

全文用一个“矢”字作线索。晋王以三矢赐庄宗——庄宗藏之于庙——用兵前:请其矢——负(矢)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一个“矢”字,把关于后唐所以得天下的许多史实联贯起来。

(4)本文是怎样运用正反对比来阐明事理的?

全文通过庄宗的“得天下”与“失天下”作为主线进行对比,事清而理明。文章开头“盛、衰”,“得、失”并举。

第3段“盛、衰”,“得、失”,“成、败”,“损、益”,“兴、亡”并举。末段又用“盛、衰”并举。此外,又如两处“方其„„及„„”,对照鲜明,论点非常突出。(5)怎样理解文章中文与题的内在联系? 明确:

作者为《伶官传》作序,却很少直接写到伶官们的事,表面看来文不对题,实际上两者有内在联系。因为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作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以历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联系很紧密,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直接联系起来,这样扣住了题意,突出了中心。

(6)对《伶官传序》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评价? 分析:作者的观点是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的。首先,作者把一个王朝的盛衰兴亡归之于某个 国君,这是一种唯心史观。如果根据作者的观点加以推论,似乎统治阶级只要能“谦”而不“满”、“忧劳”而不“逸豫”,封建王朝就会长治久安。实际情况当然不是如此。其次,作者对当时统治阶级加以劝戒,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

但是作者的观点也有其历史进步性的一面。虽然一个王朝的盛衰安危不能完全归结于统治者个人的忧劳还是逸豫,但统治者是骄奢淫逸还是励精图治,这对当时社会是有重大影响的。北宋王朝之亡于女真族,南宋王朝之灭于蒙古族,其原因之一都在于两宋统治集团只求 5

苟安享乐,毫无进取之心。欧阳修早在北宋前期就把这一点作为严重问题提出,这说明他有一定的政治眼光。另外,“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历史教训,在今天我们建设现代化的进程中,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深入探讨

1、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是怎样提挈全文的?

[明确]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是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意思是盛衰之理,不仅在于天命,更在于人事。这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即全文都围绕它进行论证:

(1)紧接着这句话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说明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认识的历史根据。

(2)第二段叙述庄宗和执行其父遗命的事例,第三段从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3)第四段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强调可以能使人逸豫亡身的绝不仅仅限于伶人。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理解。

2、在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强调“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明确] 因为本文是为《伶官传》所写的序,这样强调既可以扣住题目,又可以使事理推而广之,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十分深长。

三、论证方法

1.例证法

本文属于史论。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运用这种方法,关键在于准确地选择典型事例。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但在具体选材上,却以“晋王三矢”这一不能确定为史实的传说作为事例,并加以详述,体现了作者精于选材的匠心。文章并没有写庄宗如何“逸豫”,但通过“晋王三矢”这一典型的、生动的事例,充分地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再辅之以评论庄宗盛衰时所涉及的点滴史实,就使人对于庄宗的由“盛”而“衰”、由“忧劳”到“逸豫”不言而明,达到了以材料论证观点的目的,起到了以古鉴今、举一反三的作用。

2.对比论证法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论点本身就是一个既正反对立又合而为一的命题。全文以“盛衰”二字贯穿始终,从“盛”“衰”两个方面,围绕着“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述。本文的对比论证在总体上着眼于“盛”“衰”与“忧劳”“逸豫”的因果关系,从中心论点到论据,从论证过程到结论,不论是所用的事例或史实,还是作者抒发的感慨和议论,都是对比性的。通过正反两方面的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中心论点,使说理深刻、透彻,也使文章一气贯通,前后呼应,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四、总结引申,导出兴亡规律

教师对着所画的起伏曲线解说:本文鲜明的抑扬顿挫的艺术特色,体现在庄宗的盛衰、兴亡、得失,以及作者对此感情上的抑扬、笔调上的起落之上。那么我们看一下,这些起起落落,实际上都是在围绕着什么上下波动的呢?

提示:“人事”,即盛衰兴亡之理。教师可随机在原起伏曲线中间划一横线,并在一端注上“人事”字样,即如:

价值规律。

那么咱们也把它称为“规律”看行不行?叫什么呢?

“兴亡规律”。

即是“规律”,就要用事实来检验它看是否正确:(教师提示学生讨论回答)

庄宗:忧劳则兴,逸豫则亡;

秦:

仁政则兴,暴政则亡;

六国:抗秦则兴,赂秦则亡;

项羽:重贤则兴,寡谋则亡;

学生:勤奋则兴,懒惰则亡。

可见,一个人的兴亡、得失、成败,与天命神灵无关,关键在自己,事在人为。这也是“兴亡规律”带给我们的启示,希望同学们用这一“规律”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五、感受语言特色

1.语言委婉,气势充沛

本文作为一篇总结历史教训,为在世及后世君主提供借鉴的史论,毫无生硬的说教,而是娓娓道来,婉转动人。即使是在慨叹庄宗败亡时,也只是寓惋惜之意而无责难之词,可谓意正言婉。全文从“呜呼”起笔,到“岂独伶人也哉”收尾,一叹再叹,以叹始终,于反复叹咏之中显现委婉的韵致。在议论的文字中,多用反问句、疑问句,使说理委婉而令人深思;多用对称语句,特别是在关键的地方,采用语言凝练、对仗工整的格言式的骈句,造成鲜明的对比感和节奏感;适当运用长句,调节语势,有张有弛。疑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骈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错综有致,读起来抑扬顿挫,一唱三叹,感情饱满,气势充沛。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认为《伶官传序》:“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后来做史论的人往往学这种抑扬顿挫的笔法。

2.文笔酣畅,波澜起伏

文章开篇突兀而起地提出论点,马上落到立论根据上,再落人“晋王三矢”的叙事,又语势猛然一升,发出对庄宗之“盛”赞叹,而后语势陡然一降,发出对庄宗之“衰”的悲叹,继而步步紧逼,设疑问、引古语而得出“自然之理”,然后再次评论庄宗盛衰,语势再升再降,在大起大落之中引出发人深省的教训,戛然而止,将全文的语势稳稳地落在结尾上。篇幅虽短小,却写得起伏跌宕。全文一气呵成,淋漓酣畅。

3.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文中没有佶屈聱牙的措辞,也不堆砌词藻,用平实的语言生动地叙说事例,深入地说明道理,语言平易近人,自然晓畅。叙事不枝不蔓,议论简明扼要,其中一些格言式的对称语句,如“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整齐,言简意丰,发人深省。

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老师只作精要点拨。

六、布置作业

请用下面话题或题目写300字左右的片段。

写作应用:

1、人要有忧患意识

2、忧劳可以兴国

3、居安思危

4、得与失

5、祸患常积于忽微

6、要防微杜渐

7、自律

8、事在人为等

附录:有关史料

1.唐庄宗其人(朱则莹摘编)欧阳修为五代史伶官传作序,客观地分析唐庄宗的成败得失。唐庄宗姓朱邪,名存勖,本是沙陀族人,他的祖上做唐朝的臣子,被赐姓李。他父亲李克用被唐王朝招来镇压黄巢农民军,沙陀兵进入长安,焚宫殿,烧府库,大肆掠夺,无恶不作。

公元908年,晋王李克用死,李存勖继承父业。他初有大志,着手整顿纪律败坏的沙陀兵,组成精锐部队。913年破幽州,取河北,击败对手梁国军队。923年在魏州称帝,国号称后唐。

唐庄宗骁勇善战,常冒死搏斗。最激烈的、也是决定性的一仗是称帝后夺取郓州之战。梁军破德胜南城,庄宗弃北城,坚守杨刘城,与号称十万之众的梁军日夜苦战,庄宗再占德胜城,梁军决黄河口用洪水阻唐军。庄宗听取谋臣郭崇韬的计策,留兵守杨刘,自率轻骑从郓州直取汴州,一举消灭梁国。赫赫战绩,使欧阳修禁不住赞叹:“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唐庄宗小名亚子,喜演剧,能度曲。伶人能接近他,并渐渐参与政事。庄宗宠幸的伶人周匝为梁所得。庄宗灭梁进入汴州那天,周匝至马前拜见,庄宗非常高兴,并赐以金帛慰劳。周匝说:“我在梁国没遭杀身之祸,多亏教坊使王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的帮助,请天子好好答谢他二人。”庄宗当场答应封官。郭崇韬竭力劝阻说:“帮陛下取天下的功臣还未封赏,却先封伶人,是要失去人心的。”庄宗到底不听,封陈为景州刺史,封储为宪州刺史。

唐庄宗宠信伶人,让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优伶掌握实权。景进等专替他探听宫外消息,回报的情况往往颠倒是非。许多朝官和四方藩镇都争着向伶官行贿,以求在庄宗面前说些好话。最阴险的是那个演杂剧出身的郭从谦,因有些军功,被封为掌握亲兵的从马直指挥使。因姓郭,又去亲近权臣郭崇韬,并拜其为叔父。崇韬无辜被杀,郭从谦借此机会在营中蛊惑军心。当时军士王温趁夜作乱,事发后被斩。有一次庄宗戏语郭从谦,说:“你的党朋,忘恩负义,又教王温造反。你们还想干什么呢?”从谦大为震惊,回来后便进一步煽动兵将道:“快把你们的积蓄拿出来买酒肉吃,不必考虑后事。”大家问为什么,他说:“陛下为王温的事,等到攻占邺地,要把你们统统活埋。”从此,这支亲兵部队便萌发了叛乱的念头。

不久,李嗣源发动兵变,郭从谦首先响应,率从马直亲兵攻皇城,纵火焚烧兴教门,闯入内宫,乱兵在宫楼上用箭射死仓皇东出的唐庄宗。《伶官传序》把这个过程概括评述为:“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当初梁国大将王彦章就说过:“李亚子是个斗鸡小儿,不足畏。”诚然,庄宗把打仗治国视为斗鸡寻乐,此外一无所知。正如欧阳修所说:“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因此,唐庄宗斗败梁国,自己也接着灭亡。

(《语文战线》1983年第8期,有改动)2.此三者,吾遗恨也。

庄宗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与后梁朱温、燕刘仁恭父子、契丹阿保机三者的关系,有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李克用的父亲原名朱邪赤心,世统领沙陀部落。唐懿宗时,庞勋起义,朱邪赤心统领骑兵帮助唐王朝镇压了起义军,因而受封代北行营节度使并赐名李国昌。黄巢 8

起义军攻克长安后,李克用又率其部属追击屠杀起义军,受封河东节度使,后进爵晋王。

公元885年,李克用同起义军叛将朱温等相约合击黄巢。回兵时,李克用途经汴,朱温假意置酒宴请,夜里却纵火烧上源驿,企图杀害李克用。适逢倾盆大雨,将大火熄灭,李克用由侍人郭景铢相救,得以缒城逃出,双方从此结怨。朱温窃取农民起义果实,于公元907年废唐称帝,各地势大力强的藩镇也纷纷称王称帝,开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纷扰割据的时期──五代十国。在你争我夺的血战中,双方结怨越来越深。

刘仁恭原是幽州李可举的部属。李死后,其子匡威、匡俦相互残杀,刘仁恭趁机拥兵攻打幽州。兵败之后,刘仁恭投奔晋王李克用,常“道燕之虚实,陈可取之谋”,受到宠信。后来李克用攻打罗弘信,求兵于刘仁恭,刘不但不给,反而杀了晋王的亲信燕留得,反目成仇。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光于公元911年称帝,自号大燕皇帝。

李克用一度与契丹阿保机关系密切。公元905年,阿保机极盛时期,统领30万军,应李克用邀请来到云州。双方“握手甚欢,结为兄弟”。后来,阿保机却背约归梁。

因此,《五代史阙文》有这样的记载,武皇临薨,以三矢付庄宗曰:“一矢讨刘仁恭,汝不先下幽州,河南未可图也;一矢击契丹。”且曰:“阿保机与吾把臂而盟,结为兄弟,誓复唐家社稷,今背约附贼,汝必讨之;一矢灭朱温,汝能成我志,死无憾矣。”

3.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后唐庄宗李存勖接受父命,决心报仇。天祐十年(913),李存勖攻幽州,“以组系仁恭、守光,号令而入,是日诛守光。遣大将李存霸拘送仁恭于代州,刺其心血,奠告于武皇陵(即李克用陵墓),然后斩之”。至此李克用的燕仇已报。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李存勖兵破开封,后梁末帝朱友贞见大势已去,“召控鹤都将皇甫麟谓之曰:„吾与晋人世仇,不可俟彼刀锯,卿可尽我命,无令落仇人之手!‟麟举刀将自刎,帝持之,因相对大恸”。于是皇甫麟杀了朱友贞,然后自杀。庄宗闻之,“诏河南尹张全义收葬之,其首藏于太庙”。李克用的梁王之恨又除。

4.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公元926年,枢密使崇韬和他的女婿、庄宗异母弟存相继被杀,加上其他天灾人祸,一时谣传四起,人心浮动。兵士皇甫晖当时奉命戍瓦桥关,戍期已满,却被留下守贝州,心怀不满,便趁机纠众杀部将杨仁,裹胁裨将赵在礼为乱。这次兵变发生于夜间,故云“夜呼”。庄宗之祸,自皇甫晖一夫夜呼而起。

魏州兵变时,拥有兵权的伶官史彦琼先拒不发兵,后又单骑逃逸,乱兵因得以很快据有邺城。庄宗闻变,派宋州节度使元行钦招抚不成,又遣诸军大集于邺城而攻城不克,于是命蕃汉总管李嗣源统亲军讨伐。李嗣源领军到邺城下,军士大乱,迫嗣源为帝。庄宗只得御驾亲征。谁知未与乱兵相接,诸军先于途中离散奔汴,不得已中道而返。还军途中,庄宗精神沮丧,流泪责备诸将说:“卿等事余以来,富贵急难,无不共之。今兹危蹙,赖尔筹谋,而竟默默无言,坐观成败……”元行钦等百余人都援刀截发,置发于地,以示忠诚。是时,君臣相对悲号。

四月,丁丑朔,伶官郭从谦率所部叛乱,进攻宫城,庄宗为流矢所中,崩于绛霄殿之庑下。坊人善友,将廊下乐器聚簇在庄宗的尸体上,发火焚之。

5.身死国灭。

庄宗亲征李嗣源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乘危作乱,射杀庄宗。庄宗死,李嗣源正式继承帝位,是为明宗。李嗣源曾企图改国号,事虽未行,但李克用嫡亲子孙全被诛杀,后唐政权实质上已经覆灭,故曰“身死国灭”。

6.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李存勖二十四岁继晋王位,历经十余年鏖战,终于执杀刘仁恭父子,迫使朱梁魏州来归,于公元903年称帝魏州。如果包括李克用在世时所参与的征战,那么庄宗夺天下,历时二十 9

年以上;然而,这个得来颇不容易的天下,不到四年工夫,竟又在庄宗的手里丧失。“得之难而失之易”,不能不引起历史学家们的慨叹并进而追根寻源了。

北宋薛居正在《旧五代史》里评论道:“庄宗以雄图而起河汾,以力战而平汴路,家仇既雪,国祚中兴……然得之孔劳,失之何速?岂不以骄于骤胜,逸于居安,忘栉沐之艰难……外则伶人乱政,内则牝鸡司晨,靳吝货财,激六师之愤怒,征搜兴赋,竭百姓之脂膏……”

庄宗失败的原因很多,如任用租庸使孔谦,“峻法以剥下,厚敛以奉上”,弄得“四方饥饿,军士匮乏,有卖儿贴妇者,道路怨咨”;刘皇后专权信谗,擅杀鼎臣,致使人人恐悚,众口吞声。而“伶人乱政”则是其失天下的重要原因。

庄宗自幼好俳优,常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得宠,为官作宦,“军机国政皆与参决”,伶人郭从谦竟当上皇帝近卫军“从马直”的指挥使。

《五代史·伶官传》详细记载了“伶官乱政”的许多史料。

伶官传序.. 篇5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知识目标:

A掌握实词:原,恨,其,乃,纳,何其,函,忽微,逸豫。

B、多义词:与,归,易,告

C、虚词:于,为

D、词类活用:兴,亡身,函梁,夜呼,东出,

F、古今异义:至于

3、能力目标:

A、筛选主要观点,论据,论证的信息能力

B、掌握词类活用的相关知识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引出文章论题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赞叹项羽是个英雄,宁死也不愿苟且偷生。项羽这个人,由西楚霸王到乌江自刎,他这一生,是引起后人的.许多感慨的。他在自刎前曾用这样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惨败----“天亡我也”。那么项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是天亡他么?人不知己者如是,真是可悲可叹,那么今天我们就由此来学习一篇探讨“盛衰兴亡之理”是在人还是在天的文章----《伶官传序》。

二.作者作品与时代背景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刻苦自学,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及第。晚年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卒谥文忠。早年热心政治改革,但晚年对王安石变法有所不满。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积极培养后进,因而成为北宋中叶文坛领袖。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诗、词也有很高成就。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伶官传序》是他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伶官传》是一篇合传,写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四个伶人。写敬新磨善于讽谏,没有贬词。另三个人都出入宫掖,货赂交行,偶不逞意,即陷人于罪,破家灭族,使后唐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作者作此序是为了告戒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表面的虚荣。

三、释题:

伶,乐工,艺人。伶官,乐工作了官。《伶官传》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封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官出入朝廷,作威作福,使朝政日坏,后发生**,伶官郭从谦带人围困庄宗并将他乱箭射死,李克用谪亲子孙全被诛杀。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史实而写的序。

四、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1.判断下列对划线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是否正确

A以三矢(shi弓箭)赐庄宗而告之曰()

B在遣从事以一少牢(shaolao指祭品)告庙()

C请其矢,盛(sheng丰盛)以锦囊()

D方其系(xi捆缚)燕父子以组()

E及仇雠(cou仇人)已灭,天下已定()

F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jing衣襟)()

2.判断下列各句中停顿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C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D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五、阅读分析第一、二段

(一)补充注释

1.盛衰之理理:道理

2.岂非人事哉

伶官传序(待修改) 篇6

教学目标:

1、欧阳修了解欧阳修在宋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者写作本文给伶人立传的目的。

2、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3、筛选主要观点,论据,论证的信息能力

教学难点:对名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赞叹项羽是个英雄,宁死也不愿苟且偷生。项羽这个人,由西楚霸王到乌江自刎,他这一生,是引起后人的许多感慨的。他在自刎前曾用这样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惨败----“天亡我也”。那么项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是天亡他么?人不知己者如是,真是可悲可叹,那么今天我们就由此来学习一篇探讨“盛衰兴亡之理”是在人还是在天的文章----《伶官传序》。

二、释题:

伶,乐工,艺人。伶官,乐工作了官。《伶官传》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封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官出入朝廷,作威作福,使朝政日坏,后发生**,伶官郭从谦带人围困庄宗并将他乱箭射死,李克用谪亲子孙全被诛杀。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史实而写的序。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至皇祐五年(1053)间所撰。在二十四史中,有两部《五代史》:宋初宰相薛居正奉诏监修的称《旧五代史》,欧阳修撰的名为《新五代史》。《新五代史》以纪传体记载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的史实。其列传中有合传《伶官传》,记载了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门高等人为后唐庄宗所嬖幸并导致败政乱国的史实。和很多史学家一样,欧阳修编撰史书的目的是为封建帝王提供统治经验和历史鉴戒。因此,他除了记叙史实之外,还常常以“论”、“序”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见解。本篇便是《伶官传》前的序论。

三、作者 :

本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吉州永丰人。官至枢密副使,参加政事。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 一乎?”

欧阳修是北宋文学革新的领导人物。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倡导有内容的古文。他的散文多议论当事,切中时弊,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他积极培养、提拔、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工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他在散文、诗词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上有很高的成就,其中以散文的造诣为最高。著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宋史》卷三百十九史传。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伶官传》是一篇合传,写了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四个伶人。伶官,指古代宫廷乐官。本文是指供奉内廷,授及官职的令人。后唐庄宗李存勗宠幸伶人,让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人仗其势,擅权乱政,使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终成叛逆,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以庄宗宠幸伶人,身死国灭的历史事实为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并阐明了国家盛衰成败由于人事的深刻道理。

四、时代背景介绍。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朝廷,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仍,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所惑,使其得以重权在握。庄宗同光四年(926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后又单人独骑逃走。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借事论理,指出王朝兴亡不在“天命”而主要在于“人事”。

五、学生自读课文正音。

六、课文翻译:

七、自读要点(学生讨论)。

(一)找出论点。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无命,岂非人事哉!”连用两个感叹句表明作者对“盛衰之理”的重视,对“岂非人事”的强调,作者在这里虽未完全否认天命,但强调国家(或个人)的盛衰,“人事”是决定性的因素,紧接着便用一个“原”字推寻原因,以唐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作为论据,来证明自己这一论点的正确。“虽曰……岂非……”是反诘语气的转折复句,意在强调后者。

(二)具体分析

1、读课文二三段及注释,筛选下列信息: 提问:庄宗李存勖父亲晋王李克用去世时是908年,课下注释中还有三处时间912年,923年,926年,参看注释,回答,在这几年里,在李存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话概括。(边讲边译,将翻译融入讲析中)

明确: 908年,“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受三矢,继父遗命。三支箭分别代表他的三个仇敌,一个是梁,一个是燕,一个是契丹。

912年,灭燕,“系燕父子以组。”

923年,灭梁,“函梁君臣之首”,建立后唐。926年,后唐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提问:庄宗得天下用了十五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有三年,作者认为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衰”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3、课文是如何表现他的“忧劳”的呢?

明确:“其后用兵则遗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A提问:为什么每次出师征战都要“负而前驱”? 用三支箭激励自己,表明其复报的决心和意志。B提问:这段记叙写得较细,有何作用?

明确:目的是说他的成功与其不断的努力分不开。那么这里突出强调了“人事”的作用。

4、这一极盛到极衰,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对比的论证方法。

A找出课文中运用对比进行论证的部分。

明确:第三段的前两个大句子,和第四段开头两个句子。

B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一扬一抑的写法。读出语气,一赞一叹。

5、由这一极盛到极衰,作者在感叹之余发出这样的疑问:“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此句话是什么意思?

前一句是反问句,意思与字面相反,意为“不是得之难而失之易”。重点句是哪句呢?第二句,意为“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回应论点。

此句为对句,又用了正反对比,句式工整,读之有节奏感。

第二段:追述晋王的遗命和唐庄宗如何接受和执行晋王的遗命。要评论唐庄宗,就要从他的生平大事着眼,唐庄宗平生的大业,就是谨遵父志,消灭仇人。这一段分两层叙述: 1.较详细地叙述了晋王的临终遗嘱。

2.叙述唐庄宗接受三矢后,对待三矢的严肃的态度,也正表现了他对待父亲的严肃态度,他“凯旋”归来,说明他实现了父亲的遗愿。

第三段:把唐庄宗的“盛”“衰”情况作对比,说明他事业的成败,在于人为。

以此论证了论点。可分三层: 1.写唐庄宗“系燕王父子以祖,函梁君臣之首”,把它们献于太庙,并且“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这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这里突出写一个“盛”字,一个“壮”字,表现了庄宗志得意满。2.写他在天下已定之后,丧失警惕,终于招致失败,而且败得那样惨: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这里突出一个“衰”字与上半的“盛”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与文章开始的“盛衰之理”前后呼应。

3.用两个疑问句作结,前一句指出“得难失易”,后一句指出“成败之迹,皆自于人”。这两句虽是疑问句式,但实际意思是肯定的。前一句概括了本段的内容,又回顾了第一段“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后一句则回顾了第一段“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既是给庄宗作结论,也紧扣全文的中心论点。为了更充实这一论点,作者紧接着引《书》的话“满招损,谦得益”,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用理论作为论据来说明论点,这就把“成败之迹,皆自于人”的道理表达得更明确,更充分。

第四段:具体指出庄宗身死国灭的原因,并推广一层,为后世戒。分两层: 1.再次对比庄宗的盛衰,与第三段相呼应,而着重指出他身死国灭的具体原因是“数十伶人困之”,根据这一史实,作者得出了自己的看法: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两句,既紧密地联系了庄宗的实际,也进一步论证了论点。

2.最后“岂独伶人也哉”一语,为当代和后世帝王提供教训(实际也为一般人提供教训)。

五、作业: 4

六、探讨:

1、文章如何通过正反论证突出中心论点的?

文章在叙事中融人作者的议论,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引史评史,就史论事,在真实记述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观分析、评论,从中归结出道理,告诫人们汲取历史教训,这是史论文章的目的和特点。先写晋王临终遗嘱,庄宗恪守父命,出兵报仇,终于凯旋,有“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的“壮举”。证明“成则由人”的道理。次写庄宗报仇雪耻后,以为大功告成,不思强盛,宠信伶官,由盛而衰,最后落得仓惶出逃、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的“惨状”,证明了 “败亦由人”的道理。文章用对比手法和情感强烈的句式,写出盛衰、成败两个方面,最终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印证了开头的论点,加强了文章的说理性,在最后一段进一步推论,仍用“方其……及其”的对比句式,推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扩展了论点,照应了题意,加强了文章的思想性。

2、作者从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中得到了怎样了结论?

参考:A“皆自于人。”

B“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C“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板书)

七、总结教师归纳:本文在论证结构上有一条严谨的思维线索,它按照“提出论点——例证分析——得出结论”的方式进行议论,显得中心突出,结构严谨。(板书)

处于北宋中叶的欧阳修,为何要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

参考:以古喻今,告诫当时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的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于表面的繁荣。(板书)

板书设计

胜衰之理 岂非人事

(庄宗得失可知)

恪守父命 仇雠已灭

意气之盛 何其衰也

得之易 守之难

成败皆人

谦受益 满招损

上一篇:小学生竞选班干部演讲稿下一篇:心里测验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