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心得感悟

2024-09-29

《爱的教育》心得感悟(精选6篇)

《爱的教育》心得感悟 篇1

《爱的教育》被各国公认为最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如果你还没有读过,赶快拿来读一读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爱的教育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在这漫长的暑假中,有时是为了打发时间,有时是心血来潮,我读了许许多多的书,有世界名着、连环画、故事书、作文书等等。不过,那本《爱的教育》是最让我刻骨铭心的。

在这本书里,它的主人公:安利柯,他经历了许多事。在他四年级的学习生涯中,他经历了不少的风风雨雨和是是非非,有幸福和欢乐,当然也有痛苦和难过。他新认识了教他们四年级的老师,一位从格拉勃力亚来的同学,还有一位盲眼少年等等。在他这四年级的一个学期中,他看了卡隆对科洛西的侠义行为,看到科洛西家虽然很贫穷,但他却还是很喜欢去上学,还看到了好多女同学都热心地帮助一位小烟囱扫除人等许多助人为乐的事情。不过,也有一些是不好的行为,但是最后他们都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一学期让他最开心的事就是和代洛西可菜谛、耐利这些友人的来访,而他最伤心、遗憾的事情就是在这个学期的期末,他要离开这个他生活了四年的学校和他出生的这个小镇。

读了这本书,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觉得做为一个小学生不但应该有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的好品质而且还要学习他们那勇于承认错误的精神,在这点上,我觉得很惭愧。因为我有的时候不但不承认错误,还要掩饰,不过我想,我以后一定不会再这样了。我会接受别人的批评,承认并改正自已的错误,我将在改正错误中不断地成长。另外,他们在艰苦的情况下还在努力的读书,而我们现在是多么好的教学环境,可还是有人不珍惜这美好时光。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是与非,懂得了美与丑,能辨别善与恶。这本书中有一句话一直深深地牢记在我心中:爱,好比一个环,把一颗颗心联系在了一起。是啊,只有有了爱,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让我们把爱奉献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吧!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爱的教育》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

《爱的教育》全文采用了日记的形似,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十个月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和他家人的信和老师讲的动人的每月故事。

爱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这些孩子虽然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

对亲友的真挚之情,在《爱的教育》一书中处处都有这种气息,特别是每月故事中的《万里寻母记》,让我不经为里面的主人公马尔可心生一股敬意。他的母亲在他13岁时为了摆清债务,独自一人去了阿根廷共和国的首都一个富有的人家去当了女佣,后来断绝了联系。13岁的主人公马尔可,不顾去美洲的危险毅然向他爸提出了一人去美洲找母亲的请求。这件事一开始虽没成功,可两天后他父亲的一个船长朋友听说了这件事后,便去找到了他父亲告诉他可以免费带马尔可去美洲。马尔可在去美洲找母亲遇到了许多人,有好也有坏,像慈祥的伦巴底老人,善良的西班牙妇女,热心的小伙计和无恶不作的小偷,当然还有许多乐于助人的好人等等。在这些人的帮助下马尔可终于找到了母亲。

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深深的爱,在《爱的教育》一书中不时有出现震撼人心的爱国故事。像爱国少年他为了国家的尊严连钱也不要,把它全扔到了辱骂他国家的人脸上和头上。年轻的少年鼓手为不让自己的国家失败,冒着犹如暴雨般的子弹去求救,虽然最后他们胜利了,可他却永远失去了一条腿。我们做为炎黄子孙更应该要有一颗热爱祖国真挚的心,仁以为己任的想法,将我们中华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让我们用爱国的热情洋溢全世界,感染全世界。

《爱的教育》中我想“爱会是什么呢?”这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有小有大,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为国献身……

关于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读完了《爱的教育》后给我的第一感触,那就是——爱。

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没有跌岩起伏的情节,没有引人入胜的悬念,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受动不已。这也是亚米契斯先生的文章的成功之处。《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字里行间,都抒发了作者本人对爱的理解。这种情感是普通的,确实不平凡的。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这也是为什么爱的教育被评为爱的魔法书的原因。《爱的教育》告诉我们: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都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只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而已。一想到自己曾经忽略一些平凡而又温暖的细节时,心就好痛。我真的很后悔没有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每次当要失去的时候,才知道事物的珍贵。是的,人们总是那么在乎一些大恩大德,但是却让一些平凡温馨的瞬间,在自己的心中偷偷地溜走了。“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但是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如果人生是一场戏,我觉得应该给这些平凡而又难忘的瞬间一个特写。尽管我知道时间不会给我多余胶卷,这些瞬间也许只会成为我们心中无足轻重的片段,被时间剪掉,那些瞬间,永远只是我们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中的一朵小小的花。但,我仍愿意用自己的心去迎接幸福。尽管幸福那么短暂。《爱的教育》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飞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它的力量究竟有多大,竟使人们宁愿葬送自己的生命来挽救爱?带着这个问题,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长途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这一切的一切,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在这当中,我找到了答案。虽然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特殊,但真的让人觉得很温暖。爱比珍珠更宝贵,比糖果更甜蜜,比水晶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爱是一种感觉,是一种令人快乐,人人都想要而又用金钱买不到的感觉。爱能够将心中的恨化为勇气,它使你微笑地面对生活,使你倔强地反抗命运,它是还魂的仙草,给罪人新生,他是慈爱的母亲,唤浪子回头,它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命运不会让你白白付出,它会用人间最珍贵的爱来回报你。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为它无影无形,所以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成为了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如亲子之爱,如此平凡,但很多人都无法感觉到。安利科有一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为什么呢?我思考着。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最容易忽略。人类是那么伟大,难道竟不习惯人间最平凡的亲情吗?《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是我们所比不上的,同时也是令人羡慕的。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就连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引起了我深深的沉思。而面对现在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而不是为孩子的错误找理由,但为什么仍有父母溺爱自己的孩子呢?当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的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了《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同时这份心情,也将我在成长道路上碰到的痛恨,化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这是我获得的意外收获。

感悟陶行知“爱的教育” 篇2

——本刊注

1940年前后我在复旦大学读书的时候,是一名不安分的学生。这并非是我调皮捣蛋,而是思想激进,参加左派组织中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抗敌文艺习作会、读书会、妇女慰劳会、复旦剧社等。

当时学校里的三青团、蓝衣社、复兴社等是和我们针锋相对的组织。他们是国民党政权的维护者,我们是被监视者。在那个时代,双方的斗争很激烈。而我又是位出头露面、个头儿高大的女学生,则成了校方训导处的注意对象。

在嘉陵江畔的不远处,有个特殊的学校叫“战时儿童保育学院”。院长即是陶行知先生,李鹏的母亲赵君陶也是该院的负责人之一。学生的来源多是抗战时期无家可归或是父母参加抗日的子弟。

一天,复旦的教务长孙寒冰先生和训导长温崇信先生想借鉴陶先生的育人方式,便带领几个不同思想和不同年龄的学生一同前往参观,其中有我参加。

我们乘坐一只木船沿嘉陵江顺流而下,一路上青山绿水,百鸟齐鸣,风和日丽,微风拂面。我们这几个无家的流亡学生,在教务长和训导长的带领下,参观闻名遐迩的教育家办的学校,就好像由家长带着孩子旅游一样,心情特别激动。大家有的打逗取乐,有的哼出抗战的歌曲。忽然训导长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他说:“有人向我反映,在我们的学校里,左倾的同学之间彼此有一种暗号,互相一看,便知道是志同道合者,从而可以串连了。”说完他环顾了一下在场的同学们。

我听完他的话,心中暗想,好容易大家出来迎着阳光,在碧水蓝天中欣赏一下大自然的风光,他却又开始找茬儿训人了。

船上的学生由欢乐变得很低沉。这时只听到船桨在水中拍起浪花的声音,浪花溅到身上。划呀划,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大家登岸离船。岸上站着一位40岁左右的学者。他身穿蓝色中山装,理着平头,足登一双单鞋。在他的身边,还有两个20来岁的老师陪同。经过介绍,终于知道他就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我们一行来到一座农家大院,并未见到里面的学生和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而是一排排整齐的土坯房。房门上挂着分门别类的牌子,有的是教室、有的是厂房、有的是实验室,还有的是教师休息室。在抗日战争的年代,能有这样的栖身之处,就是得天独厚了。

当我们来到厂房时,看见几个学生正在那里劳动。他们个个都会车钳铣刨。有的在木头上雕出花纹,有的做桌椅。听说学生们的桌椅都是他们自己做出来的。

我们又来到生物研究室,房里有许多小动物,如洁白红眼的小兔子、美丽花尾的山鸡等。它们都是喜欢生物的学生们自己从山里捉来的。

陶先生说:“我们上午学习书本上的东西,下午从事自己喜欢的劳动,这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星期天我带他们到郊区去打猎,我相信从我这里出去的学生能文能武,将来他们还要去打日本帝国主义。”听后,我对陶先生的乐观和可亲的样子肃然起敬,便问他,若是碰到有思想问题的学生,您会怎么办?

陶先生望了望我说:“这个问题很重要。年轻人的头脑很活跃,他们有自命不凡的、思想左右倾的,有想谈恋爱的、有想当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甚至还有想当总统的。这都是正常现象,没有想象便没有奋进。”

另一个同学问道:“陶先生,能举一个例子给我们吗?”

这时孙教务长在一旁说:“年轻人的问题多,今天打扰陶先生了,他可是很忙呀。”

陶先生摆摆手说:“年轻人有问题,说明他们在思考。我上课讲完了内容,一定要留出十分钟让他们提些问题。如果他们没有问题,你怎么能知道他们的活思想。”

我们的训导长对陶先生的教育方针很感兴趣,便向他请教关于学生思想教育的问题。

陶先生说:“我的办法很简单,告诉他们什么是对和错,因为我没有时间啰嗦。比如说,有一个学生的脾气很特别,他沉默寡言,看见不满意的事情,有时就会动手打人。同学们向我反映,要我给他警告处分。我调查了他的情况,写了一张纸条,请他在某日某时某地等我。

“日子到了,我来到教室,看见他已经坐在那里,面带愁容,低头思索。我走进教室,微笑着向他点头,并从衣袋里掏出了一块糖给他说:‘吃糖吧,你很守时,我迟到了。’他接过糖,握在手中,脸上松弛下来。

“我第二句话问他:‘你经常打人是不是?’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是打过人,那是我的错。但是有些事情我控制不住。’我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给他说:‘你承认那是错,今后改正就是好的。’又问他:‘你最近又打了你的同学,这是为什么?’‘因为他对女同学不礼貌,有时讨嫌,我看不惯。’听完后,我告诉他他的方法错了,同学应该互相帮助,不能动手。同学之间都是内部矛盾,只有对付敌人,才要狠狠地打。然后,我又从口袋里取出一块方糖,告诉他,这块糖是我用节省下来的钱买的,我在这里办学,对你们抱有无限的期望。

“他听完后一言不发,十分感动,眼睛里含着泪水。这个学生从此成为了最勤奋最努力的好学生。”

我和几个同学听完陶先生的教育方法,都转过头去看我们的训导长。陶先生又接着说:“年轻人的思想活跃,我们只能引导他们,未来的中国是属于他们的,他们应该做出贡献。你们不要形而上学,目前我们的大方向无论左右,关键是大家齐心抗日,让自己的祖国强大起来。不要将内部矛盾变成敌我矛盾,这就是我办教育的目标。”

那一次听陶先生谈教育方法,很受启发,他对学生独特的教育方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爱他的学生,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

如今,我这个已经87岁的老妪,还对陶先生的教育方针记忆犹新:要以“爱的教育”引导我们未来的接班人。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与感悟 篇3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没有跌岩起伏的情节,没有引人入胜的悬念,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动不已。

在细细品读《爱的教育》时,每次被书中的平凡人物的事迹而感动,《扫烟囱的孩子》、《班长》、《虚荣心》、《嫉妒》、《争吵》、《穷人》、《感恩》、《告别》等等和孩子有关的故事,歌颂了儿童应该具备的纯真感情。读了这些书,我对爱有了新的感受,十二岁的小学生恩里科生活在一个充满温馨和爱心的家庭里,他与他的叔叔、爸爸、妈妈以书信的方式告诉他要爱祖国、保护祖国。多么令人感动呀!

读了《爱的教育》以后我也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当我读到洛贝蒂跑到马路中央,把惊慌失措的小男孩往马路一边推,自己却被马车扎伤了,这是多么伟大的举动呀!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当我读到无论谁向卡罗内借小刀或什么,他都会借给他,甚至送给他。这是多么纯真的友谊啊!

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有很多同学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这样怎么能感受到爱的伟大呢?把自己的爱写出来,露出来,让它飞起来吧!只有真诚的爱才能架构起人与人间的桥梁,才能建立真正的和谐生活。

《爱的艺术》读书心得个人感悟 篇4

爱首先是给予而不是索取。人们往往因为不被认同、不被爱而沮丧,也因此将自己囚禁在孤寂的花园中,拒绝打开爱人的心扉。这是因为他们还停留在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我爱,因为我被人爱。”给予是最高力量的表现。

恰恰是通过给予,人们展现自己的力量与自信。当我们回味对爱的体验,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无私无怨的给予让还是孩子的我们产生了错误的理解。我们认为被爱是理所应当的,因而当我们走向陌生的社会,面对非亲非故的陌生人,我们失去了从前从亲人获取的那种理所应当,心里的误差让刚刚脱离稚嫩的我们无所适从,因而进入思想孤寂的樊笼。

《爱的教育》读书感悟 篇5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在1886年写的一部儿童小说。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从4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其间还包括父母为他写的许多劝诫性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通过塑造一个个看似渺小,实则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使爱的美德永驻读者心中。难怪夏丐尊先生在1924年的首本中译本的序言中写道:“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

我虽然没有像夏丐尊先生一样读到流眼泪的程度,但在阅读的过程中,也常常被书中的故事所感动。文中的亲子之爱(佛罗伦斯的小抄写员、爸爸的看护者、六千英里寻母等)、师生之情(父亲的先生、弟弟的女老师、病中的先生等)、朋友之谊(侠义行为、玩具的火车、海难等)以及浓浓的爱国情怀(少年爱国者、少年鼓手、格里勃尔第将军等),总是能让我为之感动,为之深思。

尽管曾经多次读过《佛罗伦萨小文书》(语文课本里的题目是《小抄写员》),然而在书中再读这篇文章时,我仍然有着深深的感动。每当看到小小的叙利亚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忍受着一次又一次被父亲误解批评,甚至在感觉到父亲“确实不爱他了”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着在十二点起来为父亲抄写书件时,一股暖流总在心中激荡。我相信,父对子之情,许多为人父者都能做到;唯这子对父的深情——愿意为父劳累,宁愿多次受天大的委屈也不声张,仍然深深地爱着父亲的感情,是多么难能可贵!我们现在的孩子,有几个能够替父母着想?有几个能够忍受委屈?别说委屈,即使明明是自己做错了,往往也容不得他人批评!同是十二岁的孩子,我们班上的“公子”“千金”们相差有多大啊!

《六千里寻母记》中,当看到可怜的、坚强的、勇敢的小马克历尽磨难,饱尝艰辛,来到梅基内斯工程师的家;看到那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正心如死灰地等待死亡的可怜的母亲听到一个“好消息”,“腾地一下坐起来,移动不动瞪圆眼睛......”,看到马克“衣衫破旧,满身灰尘站在门口......”时,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内心深处的震撼!是对母亲的爱,支撑着年仅13岁的小马克孤身一人,长途跋涉,历尽坎坷;是对母亲的爱,给了小马克巨大的精神动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挽救了思乡心切、正在死亡边缘的母亲!也正是因为儿子的爱,使得刚刚还拒绝手术的母亲,要马上做手术,为了爱和被爱,她要活着!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啊!

细雨润无声 爱的感悟 篇6

关键词:幼儿;爱心;耐心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128-01

转眼在幼教这块热土上工作近四年,回想与孩子们度过的每一个日子,我便觉得自己就是这世界上最幸福最富有的人,幼儿成长是我积极奋斗的动力。

每当辛苦和疲惫时,我会悄悄说:“幼儿成长是我积极奋斗的动力。”我深深感受到,当好一名合格的幼儿老师贵在心中有爱,只要带着一颗爱心充满感情地去工作,就会有丰硕的果实。我带中班时,有位孩子有先天性疾病,性格比较内向,所以更需要我们悉心照顾。每天早上我都会热情地蹲下和他打招呼,有意无意地找他谈心,鼓励他交朋友。慢慢地他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性格也越来越开朗。他妈妈说:“非常感谢老师,是你们让我能安心工作,是你们让孩子快乐地生活。”虽然只是一句很朴实的话语,但这就是对我全部工作最好的诠释!

专业是我生命的延续,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光是心中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深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组织活动前,我都认真查阅各种资料,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和文化素养。

一、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美工活动已接近尾声,小琪突然说:“老师,我还想用一次性碗做个瓢虫放在树叶上。”我及时对他这种想法予以肯定并鼓励其有始有终地坚持完成。而这时又听到怯怯的声音:“老师,我不会画。”原来是小瑞小朋友,他胆小不自信。在我的鼓励下他开始行动了,没等他画完我又及时鼓励到:“你真有进步,你们看:他画的花草多好看呀!”听了我的表扬和鼓励,他由衷地笑了,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就要通过自己的各种教育方法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

二、尊重幼儿,用心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早餐后,几个孩子告状:“老师小倩拿了小朋友的糖果。”回头看见她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小声反复说:“是别人给我的。”我心知若处理不当,就会深深伤害她的自尊心。经调查,确实是别人给她的糖果。我也为当初没有武断的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而感到庆幸。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十分关切孩子内心世界,不可粗暴地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们,要耐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这就要求我们与每一个孩子建立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关系。努力发现每个孩子潜在的优秀品质,让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爱心、耐心来等待幼儿的成长

早餐时,看看来晚了,我连忙说:“早餐快冷了,我喂你吧。”他说:“我自己会吃。”午睡前,我照例帮孩子们套好被子和枕头,却发现乐乐坐在自己的床上作沉思状,我弯下腰,在他耳边说:“在想什么?”他说:“老师,我自己会套枕头,你为什么要帮我?”是啊,现在的孩子来自四二一式家庭,他们缺乏的是机会和锻炼。因此,我们只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去关注、倾听、鼓励和赞美,我们应该给予孩子爱,但应该是高质量的爱,应该是科学的教育和引导。

爱的方式可以不同,但爱的分量没有轻重。如果幼儿是卫星,我一定当好把他们送上万里征程的火箭;如果幼儿是火箭,我一定当好一名火箭兵,用我瘦弱的肩膀,顶着他们踏上辉煌的前程。

上一篇:弘扬乡风文明 推进新农村建设下一篇:土木工程毕业论文题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