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通用12篇)
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 篇1
● 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
为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点、难点,大纲(课程标准)是复习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复习时要弄清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这样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要学会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类整理,理清每一个单元的重点是什么,形成知识网络体系。
分析老师发的概念卷和平时在课堂上作的听课笔记。还要学会分析每次单元考试的题型,一般的来讲是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概念题,二是计算题,三是实践应用题,四是操作题四个方面。复习的作用就是要:熟能生巧。
所以复习阶段,可能要多做一些题型,当然也不是说要搞题海战术,但数学方面不做题又不行,要把握一个度。做一份题目要有一份题目的收获。题无非是就那几种类型,做完一份题目以后要反思,多问几个为什么?
● 一定要在反馈矫正上下功夫,正确对待错题本。
把你做错的题目摘抄到本子上,先改错,再进行分类整理,找到自己的不足,针对错题的错因对症下药。千万不要认为订正麻烦,要养成习惯,学习成绩优秀稳定的同学,往往很重视订正和收集错题。如果针对错题一定能很好地做到查漏补缺,那复习的效果会更好!
● 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有些应用题,虽题目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故在复习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要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灵活性。
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 篇2
案例描述
今天一年级的《花点心》一课, 关于技法的学习方式, 课前我思索了很久, 琢磨了很多不同的方案, 设想了各种不同方案下课堂中会出现的状况。最终, 我决定把课堂的主动权给予孩子---让他们先探究基本技法, 充分自主探究和自主尝试后再互动学习, 让学生来做老师。
走进教室, 看着50多个稚气未脱的小毛头, 似乎还沉浸在课间的愉悦游戏中, 他们叽叽喳喳准备工具的时候, 我多少还是有点担心:让他们自己先做, 方法能够探索出来吗?能保证每个人都掌握技法吗?课堂会不会一团糟, 无法进行下去?……但是铃声的响起, 意味着时间不允许我再多想, 那就试试吧, 相信孩子, 也许会有奇迹。
游戏, 对低段孩子有极大的吸引力, 他们很快就沉浸在我创设的情景——“懒洋洋的点心店招聘巧手点心师傅”中, 被造型各异、色彩丰富的中外花点心视频和图片深深吸引, 仿佛自己真的进入了香美的点心店, 都瞪大眼睛, 垂涎欲滴, 连连发出惊呼喝彩声。
当孩子们听说要被选为点心师傅, 必须要经过一次次的闯关游戏, 挑战一个个困难———在规定时间内, 自主探究花点心的制作方法时, 显得兴奋不已, 同时眼睛里也闪现一丝不知所措。
我给孩子们出示了学路建议:在小组内观察、讨论、研究桌上的花点心 (课前我给每个小组制作了一个花点心成品) , 看看这些点心里有哪些基本形状, 自主探究这些基本形状该怎么制作 (可以拆解) ;再看课本上同学还用了哪些方法;5分钟之后每个小组推荐同学展示自己发现的、探索出来的制作方法。我话音刚落, 孩子们在组长的组织下, 纷纷行动起来了, 看着每一个小组时而安静、时而热闹;看着每一张小脸, 有的面红耳赤、有的静思沉吟;看着各色彩泥在孩子们白嫩的小手与桌面之间翻飞, 变长、边扁、扁圆、变成花、变成叶……我悬着的一颗心, 才慢慢放下来。
5分钟之后, 各组都有举起小手的孩子了。雯雯第一个上台了, 她自信大方地说:“我们看了老师制作的花蛋糕, 发现上面长长的巧克力棒是这样用两只手掌相对搓出来的……”她边说边示范给伙伴们看, 只见她把一团红色的橡皮泥在两只手掌中间来回搓动, 几秒钟之后就变成了一根长长的面条……
天天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老师送给我们组的是一碗汤圆, 可是里面只有一颗, 我们又这样团出来了很多圆圆的汤圆, 你们看。”说着把自己做的汤圆举起来了……
坐在第6组后排的涛涛急不可耐, 把右手举得高高的, 左手举着一片叶子形状的彩泥, 当我的眼睛一看向他, 他立刻飞奔到讲台上, 拿着“绿叶”大声对大伙说:“你们看, 我做出了和老师一样叶子形状的饼干。”我说“你的手真巧, 可以给我们示范一下, 你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他说:“我先拿出一块绿色的彩泥, 揉成一个圆球, 再放在桌面上压成扁扁的一片, 最后用铅笔画出一片这样的叶子形状, 再把多余的彩泥拿走, 就可以了。”我摸着她的头说:“你表达得真清楚, 小手特别能干。”“孩子们, 你们也用他的方法试试看, 压出一片漂亮的叶子吧。”孩子们马上低头尝试起来, 不一会, 样式各异的树叶纷纷出现在孩子们的手上了, 虽然有的显得很朴拙, 但是那一份份积极与专注感动了我……
这个时候只见小米粒怯生生地站起来说:“老师你做的这颗小海星面包太好看了, 可是我怎么也做不出来……”
我顺水推舟, 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孩子们。问题一出, 教室里安静了2秒钟。“我会做”, 一个文静的声音从教室旁边传出来, 只见琪琪举起了她的小手, 我朝她点点头, 她自豪地走到前面来说:“我刚才看到这个海星, 也试着做了几次才做好。要先团成一个球, 然后压扁, 再用手指头捏出一个一个的小角角。”我把她抱在怀里, 说:“你很会动脑筋, 遇到困难不退缩, 真好!”
“小米粒, 你看明白了吗?孩子们, 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海星制作大赛, 1分钟之内, 看谁的海星圆润又饱满。”孩子们接到号令, 又纷纷开始忙碌起来。一会儿后, 海星大聚会, 有的孩子发现自己的海星扁扁的, 没有别人的圆润, 捏出来的小角无法成形状, 就小声的向旁边的同伴请教:为什么你的那么好看?同伴说:因为你把小圆球压的太扁了……我鼓励他俩带上各自的作品, 上前来把刚才的对话在其他伙伴面前重演了一遍, 其他有同样困惑的孩子都受到了启发。
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 我看在眼里, 喜从心出。“孩子们, 瞧, 我的大拇指在向你们点头微笑, 你们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 灵巧的小手还会变魔术, 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 你们太棒了!老师送你们一首儿歌。”
小小手儿真灵巧, 拿出彩泥变魔法。
来回绕圈揉揉揉, 揉出汤圆圆溜溜 (揉)
一前一后搓搓搓, 搓出面条长又长 (搓)
手掌相对压压压, 压出大饼香又甜 (压)
拇指食指捏捏捏, 捏出羊角真好玩 (捏)
于是我带着他们念儿歌巩固技法, 教室内其乐融融。
“小老师”们自信地教, 其他小学生们认真地学, 时间在这种互教互学的过程中过得飞快, 看着他们小小的身影, 我为自己今天的决策感到欣喜, 为孩子们今天表现出的学习能力而感动。我不由得想起阿基米德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 我可以撬动地球。的确, 学生需要的是机会, 大胆地给予他们机会吧, 相信他们会回报你无比的惊喜与幸福!
教学反思
人的主动发展需要个性自由, 而个性自由需要自由宽松的环境呵护, 生命力和创造力才能得以充分释放和展示, 儿童在学习过程中, 是具有能动性的。他会从自己的已有经验和心理水平出发, 本能地判断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 符合的就接受, 不符合的就产生心理抗拒。
因此在教育培养上, 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学生主体的回归, 大胆放手来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自己的主人。
为了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观察、欣赏, 初步了解点心文化, 自主探究学习搓、揉、压、捏等基本的泥塑技法, 我尝试用简单的立体造型方法表现自己喜欢的花点心, 逐步发展学生发现美, 创造美的能力, 体验成功的乐趣。
我抓住低段孩子游戏性、直观性的特点, 游戏串课, 寓教于乐。精心设计深受学生喜爱的卡通明星———“懒洋洋”选“巧手点心师傅”的情节为主线, 贯穿整堂教学的始终,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充分融入情景, 融入角色, 活跃了课堂气氛。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自测题 篇3
1.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应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从2:30到2:40,分针顺时针旋转了()淮?:40开始,分针顺时针旋转()00。
3. 60dm3=()m3 1.2 dm3=() cm3=()mL
0.82L=()mL 3.05 m3=()dm3=()L
4.()=5 )=0.2==
5. a是自然数,如果是真分数,那么a最小是();如果是假分数,那么a可以是()。
6.在○里填上“>”、“<”或“=”。
○○0.48○○
7.把一根5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6段,每段长( )m,每段绳子是全长的 。
二、数学法庭(5分)
1.一个长方体可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2.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3.分数单位大的分数比较大。()
4. 3kg的与1kg的一样重。 ()
5.约分就是把分数变小。 ()
三、火眼金睛(5分)
1.把图形通过多次()后可以组合成右图。
A.平移 B.旋转 C.对称变换
2.整数中凡是2的倍数都是()。
A.奇数B.偶数C.质数D.合数
3.一小瓶眼药水的容积是10()。
A.mL B.L C.cm3 D.dm3
4.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是 ,与②相对的面是()。
A.①B.④ C.⑤ D.⑥
5.的分子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A.加6B.乘6C.乘2D.乘3
四、百花园地(23分)
1.填表。( 9分 )
2.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化成最简分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4分 )
3.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6分 )
12和165和815和60
4.把下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4分 )
0.15
五、图形世界( 16分 )
1.根据右图计算。(单位:cm)
(1)求表面积和体积。
(2)把长方体切成两个小长方体,要使表面积增加12 cm2,该怎样切?用虚线表示切痕。
2.画一画。
(1)画出虚线左边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将“风筝”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玫健胺珞荨盉。
(3)将“风筝”B 向右平移6格,得到“风筝”C。
六、解决问题(30分)
1.在一块长45m、宽28m的长方形地上铺一层4cm厚的沙土。
(1)需要沙土多少方?
(2)一辆车每次运送1.5m3的沙土,至少需要运多少次?
2.一个无盖长方体铁皮水槽长12dm,宽5 dm,高2 dm,做这个水槽最少需要多大面积的铁皮?这个水槽最多可以盛水多少升?
3.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人数在250~300人之间。如果把所有学生按9人一组分组,正好分完;按10人一组分组,也正好分完。该校五年级有多少人?
4.在200m跑步比赛中,甲用了分钟,乙用了0.45分钟,丙用了分钟。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5.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获得了51枚金牌,其中乒乓球队获4枚金牌,跳水队获7枚金牌,体操队获9枚金牌,羽毛球队获得的金牌数占总数的。
(1)乒乓球队获得的金牌数占总数的,体操队的金牌数占总数的。
(2)跳水队的金牌数是体操队的。
(3)乒乓球队和羽毛球队哪队获得的金牌多?
(4)你还能提出哪些有关分数的问题?
七、智力冲浪(做对加10分)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口算100题 篇4
四年级上期中测试口算练习题
班级姓名 成绩
420÷7=60÷2=78÷4=450÷5=370÷1=640÷8=15×5=23×3=12×10=0÷80=
16×5=27×3=90×100=48÷4=630÷7=
480÷8=600+40=150÷5=630÷7=36÷2=
50÷5=15×6=300÷6=16×3=70÷5=
2×45=13×4=87+13=39+61=567+299=909÷9=70+90=48÷4=0×201=80÷4=
420÷2=2500÷5=16×5=32×2=67×4=240÷40=360÷60=87÷3=25×4=40×9=
4×50=20×2=300×6=120×3 =420×2 =
16×70=150×20=60÷3=80÷2=240÷4 =
210÷7=400÷5=1000÷10=25×40=125×8=
140×300=40÷40=800÷8=750-290=5×490=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篇5
一、计算
1、求出下面各式的商,再化成百分数
15÷20= 18÷12= 76÷80= 4.5÷1.5=
125÷500= 0.3÷8= 46.8÷12= 24÷16=
2、解方程
36-120%x=14 75%x+24=480 (1+25%)x=36
3、求下列各圆的周长和面积
d=15分米 r=5.5厘米 d=25.5分米
二、填空
1、同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 ),半径的长度相当于直径的( )。
2、青草的含水率约为72%,待青草晒干后,失去的重量约为青草重量的( )%。
3、一件商品原件80元,降价5%后,又降5%,,现价( )元。
4、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5厘米,画出的圆的周长(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5、把一个圆分成16等份,然后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是2分米,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分米。
6、圆是( )对称图形,它有( )条对称轴。
7、加工一批零件,若工作效率提高25%,则用的时间将缩短( )%。
8、小圆直径是大圆直径的1/4,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 )。
9、把50%的“%”去掉,这样原数就( )。
10、甲数是50,比乙数少10%,求乙数。正确的列式是( )。
11、用同样长的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面积最大的是( )。
12、半径是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 )。
三、解决问题
1、把一根长为18.84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在圆外再圈一个最小的正方形,需要多长的铁丝?
2、李老师吧3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五年,年利率3.8%,利息税率为5%,到期后,李老师的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李老师交了多少利息税?
3、一种卡车车轮,外直径约是125厘米,如果车轮平均每分钟转250转,这辆卡车每小时的行程是多少千米?
4、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桃子两种水果,苹果占水果总数的60%。卖出250千克苹果和150千克桃子后,两种水果的重量相等。运来苹果和桃子共多少千克?
5、一种杂志,批发商按定价的70%批发给书店,店主将原定价降价10%卖给读者,如果这种杂志每本卖6.3元,每卖出一本店主从中盈利多少元?
四、脑保健操 时间和时钟问题
1、4:42时钟表上时针与分针所夹的最小角是_______________度。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的试题 篇6
1、看图填空。(共21分)
(1)
①12朵 ,每( )朵一份,分成了( )份。
□÷□=□
②12朵 ,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 )朵。
□÷□=□
(2)看图写出两道算式,并写出口诀。
□□=□
□□=□
口诀:
(3)
上图中铅笔长( )厘米。右图中铁钉长约( )厘米。
(4)4个5相加,可以写作( )×( ),也可以写作( )×( )。
(5)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四( ) 三五( ) 四六( )
二( )一十 ( )三得六 ( )十二
(6)1只 有( )只脚,4只 共有( )只脚。
2、请在正确答案后的. 里画“√”。(共9分)
(1)我家 的高度约是( )厘米。
20 200 500
(2)可以用4×2表示的算式是( )。
4+2 4+4+4+4 2+2+2+2
(3)15 3=5,里填( )。
+ - × ÷
3、在 里填上“>”、“<”或“=”。(6分)
5+5 5×5 3×6 9 80厘米 1米
24÷6 4 40 6×5 30米 30厘米
4、动手画画:根据要求分别在图形里画一条线段。(共8分)
(1)把六边形分成两个四边形。
(2)把四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五边形。
5、我比电脑算得快!(16分)
1×6= 12÷4= 4×5= 30÷5=
18÷3= 4×2= 15÷5= 4×4=
2×2= 20÷4= 6×4= 9÷3=
5×2+9= 3×4-5= 5×5+3= 6×5-6=
6、列式计算。(共6分)
(1)两个加数都是6,和是多少?
(2)被除数是24,除数是6,商是多少?
7、看图写算式。(每题4分,共8分)
(1)
□○□=□( )
(2)
气球共有?个
8、解决问题。(第3小题8分,第5小题3分,其余每小题5分,共26分)
(1)学校食堂买来4筐大白菜,每筐6棵,一共买来多少棵?
□○□=□( )
(2) ,
□○□=□( )
(3)
小猪 小兔
平均每分钟跳成功的个数 4 6
①小兔3分钟跳成功了多少个? ②小猪4分钟跳成功了多少个?
□○□=□( ) □○□=□( )
(4)每块小方砖高5厘米,要想堆30厘米高。
□○□=□( )
(5)把一根木料锯成6段,每锯一次要3分钟,一共要锯多少分钟?
6 -□=□( )
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 篇7
2014-2015学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一、填空。(20分)(1)一本书有a页,小华每天看8页,看了x天,还剩()页没看,如果A=120,(1)与91.2÷0.57得数相同的算式是()。
A、912÷57
B、9.12÷5.7 C、9120÷57 D、0.912÷0.057(2)五年级有学生m人,六年级比五年级少3人,两班共有学生()人。----(5)35.6×100 > 35.6÷0.01()校-密--学---
三、选择题。(5分)----⊙----------
第1页
(共4页)
---------⊙---A、m+3 B、m-3 C、2m+3 D、2m-3
(3)2.57×8.7中,去掉两个因数的小数点,积就()。A、扩大10倍
B、扩大100倍
C、扩大1000倍
D、不变(4)下面算式中,与9.7×100.1的结果不相等是()。A、9.7×100+9.7×0.1 B、(100+0.1)×9.7 C、9.7+9.7×100(5)比8.9多12,再扩大4倍的数是多少?用式子表示是()。A、8.9+12×
4B、(8.9+12)×
4C、4×8.9+12
四、计算题。(30分)
1、口算。(10分)
0.54÷0.6=
4.8×0 =
0.16÷0.016 =
56.6-6.06=
1.08+0.8=
27.9÷30=
3.4÷17 =
0.15+0.5 = 0.1+0.9÷0.1 = 4+0.25×2=
2、竖式计算。(4分)
80.5×2.3 =
3.8÷0.75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8分)
0.98×101
0.125×3.2×0.24.26×2.5+2.35 2.7+99×2.7
第2页
(共4页)
4、解方程(8分)
0.8÷x=0.2 2.6x-5=2.8 4.2x-2.5x=13.4 8x+1.4×5=47
五、想想填填。(10分)
(1)猴山的位置用(5,2)表示,请你在图上标出金鱼湖(6,6)、盆景园(3,8)、北门(2,10)的位置。
⑵暑假,小明一家游览了公园,活动路线是(10,1)→(5,2)→
(7,4)→(9,7)→(6,6)→(3,8)→(2,10)。请你写出他们去了哪些地方?
第3页
(共4页)
六、应用题。(30分,每小题5分)
1、菜站运来1.2吨黄瓜,是运来的土豆的1.5倍,运来土豆有多少吨?
2、宏利百货商店有一种布料,每米售价12.5元,张姨用100元买4.5米这样的布料,应找回多少元?
3、小玲的房间地板面积是14平方米,如果选用边长0.25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要多少块这样的方砖?
4、学校买回一批体育用品,18副羽毛球拍用去475.2元,25副乒乓球拍用去462.5元,每副羽毛球拍比每副乒乓球拍贵多少元?
5、一条路长416千米,汽车行完全程要6.5小时,摩托车行完全程要8小时。汽车的速度比摩托车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6、美心蛋糕房特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要0.32千克面粉。李师傅领了10千克面粉,用去3.2千克,剩下的面粉最多还能做几个生日蛋糕?
第4页
(共4页)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试题 篇8
一、认真思考,准能填好。
1.看图写数。
( )个十和( )个一是( ) ( )
2、与49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 )和( )。
3、 5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4.比8大,比12小的数有( )。
5、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6.29加上1是( ),这时它里面有( )个十。
7.找规律填数。
(1) 35,40,45, , 。 (2)22,24, , ,30。
(3) 20, , ,50,60。
8、数一数、填一填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有( )个。
9、 10个十是( )。
10、在百米赛跑比赛中,1号运动员用了12秒到达终点,2号运动员用了15秒,
( )号运动员跑得快。
二、仔细推敲,慎重选择(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后面画“√”)。
1、小丽做了26朵红花,小敏做的花比小丽少一些,小敏可能做了多少朵?
30朵( ) 27朵( ) 23朵( )
2、与15-6得数一样的算式是哪个?
15-9( ) 5+4( ) 9+6( )
3、刘老师和赵老师带45个学生去春游,选择哪辆汽车比较合适?
4、4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
48( ) 84( ) 44( )
25
36
46 47
5、观察右表,36上面的方格应填( )
35( ) 26( ) 37( )
三、计算我最棒。
1、口算。
17-9= 2+8= 13-7= 10+9= 12-5=
18-8= 8+9= 15-6= 12-8= 14-6=
2、在 填上“<”、“>”或“=”
36 63 100 92 40 40
8+8 18-8 13-5 13-6 7+6 6+7
19 5+4 10-3 20 10+9 10-9
四、操作题。
1、连一连
2、在点子图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篇9
通过这次期中测试,我从试卷中了解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自己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以便查漏补缺,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现将试卷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题情况分析
这次期中测试试卷,总的来说,这份试题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检测,又考查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同时注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既顾及到了全体学生,又重点突出。但是学生成绩不太理想。
二、答题情况分析以及原因
这次试卷共分六部分,1、第一部分是:填空共8个小题,30分。内容全面,均为基础题目,学生答题情况如下:
第(1)小题,考察单名数和复名数的转化,26人满分,9个学生的失分率为20﹪,2个学生的失分率为40﹪。失分原因是:首先是马虎,把32米前面的题号1当成了题目,32米看成了1、32米,结果就错了。其次低级单位和高级单位的转化不会。
第(2)小题,考察的是小数数位知识。课标要求“在本学段,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小数及其有关的的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这道题28人满分,8个学生失分率为100﹪,1个学生失分率为50﹪,从失分情况看,学生对于小数数位方面的知识掌握的还不够扎实。
第(3)小题,考察的是小数计数单位和小数点的移动,8个人失分率25﹪2人失分率50﹪,2人失分率75﹪从失分情况看,学生对于小数的计数单位和小数点的移动方面的知识掌握的还不够扎实。
第(4)小题,考察的小数比大小,用运算定律计算,结果比大小32人满分,5人失分率33﹪,错的都是最后一道,看来这5人对于连减的运算定律运用的还不够熟练。
第(5)小题,考察的是位置与方向。14人失分率25﹪,1人失分率38﹪,2人失分率75﹪,2人失分率100﹪,课标要求:“要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从答题情况来看,首先因为没看清括号后面有度 1
字,还填20·,造成20度度的错误,其次是学生的空间观念不强。
第(6)小题,考察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34人满分,3人的失分率是 67﹪ 课标要求“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从答题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能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第(7)小题,考察的是乘法结合律,34人满分,3人失分率33﹪ 原因是这3个学生不能准确把握运算定律的内容,数会填,不知道是哪个运算定律。
第(8)小题,考察的小数的数位。2人失分率50﹪,9人失分率100﹪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对于小数的数位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
从学生总的答题情况来看,丢分最多的是关于位置与方向的第5小题27个学生不同程度丢分,第3小题小数的组成和小数点的移动,12个学生丢分,第1小题单位换算和第8小题小数数位11个学生失分。
课标要求:“要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学生的空间观念不太好,就好像知道从家到学校怎么走,但不知道从学校走回家怎么走。其次学生对于本学期新讲授的小数的数位及计数单位小数点的移动这些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同样的知识点,考察的角度稍微一变,有的学生就无从适从。还有就是学生在答题的时候不思考,比较着急,看不清数看不清字,提笔就写。
2、第二部分是:判断题,共5题,5分。均为基础题目。
第(1)小题,考察的小数的性质。9人失分率100﹪,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对于小数的性质掌握的不够扎实。
第(2)小题,考察的连减的运算定律。8人失分率100﹪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对于连减的运算定律不能灵活运用。
第(3)小题,考察关于0的认识。14人失分率100﹪,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对于,0不能做除数理解不深刻,不知道在这里要用到这句话。
第(4)小题,考察的小数的意义。27人满分,10人失分率100﹪,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对于小数的意义掌握的不够扎实。
第(5)小题,考察的位置与方向中位置的相对性。21人满分,16人失分率100﹪可以看出这16个学生对于物体位置的相对性没有理解,所以无从下手。
从第二大题的答题情况来看,第5小题位置与方向16个学生丢分,第3小
题0乘或除以任何数结果仍得0。14个学生丢分,第4小题关于小数的意义10个学生丢分。可以看出学生对于本学期新讲授的小数的数位及计数单位小数点的移动这些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题型稍微一变,虽然还是同样的知识点,但是得不到满分。
3、第三大题 选择5题,为5分,第(1)小题,考察乘法分配率的运用。34人满分,3人失分率100﹪。第(2)小题,考察的小数的数位8人失分率100﹪,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对于小数的数位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
第(3)小题,考察的计算的灵活运用。27人满分,10人失分率100﹪。把两个式子拿出来单做都会做,综合到一起10个人就不会,反映出有些学生不能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第(4)小题 把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综合算式。27人满分10人失分率100﹪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对于小数的数位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
第(5)小题,考察的小数知识。31人满分,6人失分率100﹪可以看出这6个学生对于小数的概念和小数的大小理解的不到位,只是限于表面的认识。
从第三大题总的答题情况来看,第3小题、第4小题计算方面的题目分别有10个学生丢分.课标认为“教学时应使学生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在这道题中,学生但用对基础知识能掌握,但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还很欠缺。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重视学生探究数学规律的过程,并引导学生发现的规律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第四大题是:计算题。
第(1)小题,口算9分,共21人丢分,11人错一道丢1分,5人错了2道丢2分,有一人错了6道,丢6分,失分率高达66.7﹪。
第(2)小题,脱式计算18分,仅10人得了满分,29人丢分,其中一人只得4分,失分率达78﹪,一人得了7分,失分率为61﹪。
从第四大题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第一点 口算中,学生的计算不够准确,即便一眼看不出结果,也非要心算,可以看出少数学生比较懒,不愿意动手。第二点 简算中乘法分配律错误率较高,看来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掌握的还不够扎实,学生计算不够细心,73+37结果应该得110非要得100,口诀明明是四五
二十,他非要写成三十等„课标要求“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以两位数”很显然我班的一部分学生还没达到这个要求,否则不会出现这样简单的错误。
第五部分是:画一画,共4题,8分。21人得满分,18人丢分,其中一人丢7分,失分率88﹪,3人丢4分,丢分率50﹪。失分原因有的学生比例尺用的不规范,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学生度数没有标全;有的学生地点没有写全。相对于第一大题填空题的返程路线图,这道题观测点没有变,考察的程度比较浅,所以大部分学生得满分,失分的同学,这种题型其实会做,但是不够细心,丢三落四,丢分全丢在了细微之处。
第六部分是: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共5题,为25分。
在这部分,考察学生路程方面的知识,平均数知识,计算总数知识。在这部分,11人得满分,丢分的28人里面18人列式正确,计算结果错误。其中3题和4题都有13个人丢1分或2分。
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原因:
(1)口诀不熟,导致加法和除法的竖式计算不够准确。(2)一部分同学不理解题意,不会列式。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还需进一步的努力。
三、考后考和第一次考试的比较。
期中考试之后8个同学参加了考后考,考试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数与代数部分从他们的答题情况来看,单位换算,算式比较大小,口算,脱式计算仍在很大程度上丢分,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鼓励算法的多样化。”从两次的考试中看出,学生的口算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
位置与方向部分的画图题全部得分,但填空题第6小题8个人中3人丢分,有一个人的失分率75﹪。课程标准中说:“要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从这两次的考试中看出,细节的问题经过强调、纠正可以很快改过来,但学生的空间观念还需在教学的过程中进一步的发展。
四、问卷分析
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学生认为比较容易的题目,多是平时接触多,练习多的内容,充分验证“熟能生巧”四个字。
认为难度大的是,返程路线,乘法分配律运用的题目,可以看出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空间观念还需要通过多种形式来发展。乘法分配律要通过更多的题型,多种角度来解读它,从而扎扎实实的掌握它。
比较喜欢的题目多是知识点的一步或两步的运用,或者计算题中比较简单的题目,可以看出,在做这些题目时,学生很熟悉,能从中找到学习的自信,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课标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这要求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通过有层次有梯度学生感兴趣的练习,让学生去感受学习的乐趣,去体会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快乐中思考,在快乐中感悟,在快乐中掌握教学内容。1
五、改进措施
1、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情况。通过这次考试,我真真切切的明白了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教师讲了,不等于学生接受了”。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让学生多说,多练,不要怕浪费时间,相信“磨刀不误砍柴工” 只有扎扎实实的掌握在本阶段要掌握的知识点,才会在解题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本次考试,计算错误而失分的问题较为严重,不能做到细心计算,本该笔算的题目也心算,想错口诀,加错数,还有抄错数的现象。对于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还不能很好的掌握。所有这些都要求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3、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使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数学规律的发现过程。教师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解决,相信自己经历过印象才会更深刻,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才会得心应手。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题 篇10
一、想一想,填一填。
110个十组成的数是(),它前面的一个数是()。
256的十位上的数字是(),表示()个();个位上的数字是(),表示()个()。
3、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第三位是()。
474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5、按规律填数、10、15、()、()、()、()
()、()、()、42、44、46、()
二、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15-8= 12-9= 14-6= 11-2= 12-5=
6+7= 4+8= 18-9= 5+9= 11-6=
2、在()填上“>“”<“或”=“。
15-9()7 2()13-8 3+7()11
14-6()8 15-2()6 19-7()14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8 7+()=15()-6=6
18-()=7 14-()=9()+6=16
三、用12、5、7三个数写出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决问题。
1、我们16人约好一起去郊游,已经来了9人,还缺几人?
2、一辆公共汽车,到和平路下车8人,车上还剩11人,公共汽车中原有多少人?
3、林林已经写好15个生字,还有5个生字没写,他要写多少个生字?
4、少先队员学雷锋,一班和二班共做好事18件,其中一班做8件,二班做多少件?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题篇二
一、填空题。
1、(1)3元=()角
(2)70角=()元
2、(1)4角=()分
(2)60分=()角
3、(1)5角8分=()分
(2)19分=()角()分
4、(1)3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数是()
(2)10个十组成的数是()
5、56的十位上的数字是(),表示()个();个位上的数字是(),表示()个()。
6、(1)1角5分=()角()分
(2)4角+9角=()元()角
7、(1)5分+3分=()分
(2)1元6角=()角
8、(1)1角2分=()分
(2)9分+5分=()角()分
10、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把下面各数排列起来.45、54、40、50、34、4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30、8、38三个数写出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口算题。
1、12-5= 18-9= 6+8= 11-9=
6+9= 7+4= 14-5= 12-4=
16-7= 13-6= 8+5= 15-8=2、36-(9-7)= 15-(12-7)= 76-70+8=
4+(15-8)= 8+(11+30)= 50+10-30=
29-(13-5)= 60-20+5= 40+(16-9)=
三、文字叙述题。
1、一个加数是26,另一个加数是50,和是多少?
2、从68里减去5,差是多少?
四、应用题。
1、一辆公共汽车,到和平路下车35人,车上还剩20人,公共汽车中原有多少人?
2、妈妈买上衣和裤子共用去79元,买上衣用去50元,买裤子用去多少元?
3、林林已经写好30个生字,还有40个生字没写,他要写多少个生字?
4、少先队员学雷锋,一班和二班共做好事39件,其中一班做20件,二班做多少件?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题篇三
一、口算。
13-7= 14-5= 4+9= 5+8=
15-5= 18-9= 59-9= 50+8=
10+40= 45-5= 36+5= 75-30=
57-40= 18+9= 27+5= 73-40=
23+4+9= 54+30+4= 24+30+5= 86-6-50=
二、填空题。
1、5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由8个一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
2、一个一个地数,()个一是100;十个十个地数,()个十是100。
3、34的十位上是(),表示()个十;它的各位上是(),表示()个一。
4、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位是十位,第三位是()位。
5、64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是()。
三、解决问题。
1、妈妈买来10米布,做衣服用了4米,还剩几米?
2、明明参加60赛跑,已经跑了20米,还剩多少米没有跑?
3、38只小动物参加运动会,现在已经来了16只,还有多少只小动物没来?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篇11
一、填空。(每空1分,共27分。)
1.49×50的积是( )位数;250×4的积的末尾有( )个0。
2.在除法算式6□2÷6中,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
要使商的中间有0,□里最大能填( )。
3.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本数学书约重200( ) 小明身高154( )
南京长江大桥长约7000( ) 一辆汽车载重6( )
4.将在中国北京举办奥运会,那一年的2月有( )天,全年是( )个星期零( )天。
5. 5千米=( )米 6吨5千克=( )千克
10000千克=( )吨 8070米=( )千米( )米
6.每年下半年一定都是( )天,上半年的天数可能是( )天,也可能是( )天。
7.举例:1993年、( )年和( )年是平年;、( )年和( )年是闰年。
8.猜一猜:丽丽的生日是第二季度的倒数第三天,丽丽的生日是( );军军的生日是教师节的前两天,军军的.生日是( )。
9.将2000千克、8000克、1吨、800千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二、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每题2分,共10分)
1.□80÷5,要使商为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
A、1 B、4 C、5 D、9
2.十几和四十几相乘,积( )。
A、一定是三位数B、一定是四位数C、三位数或四位数 D、无法判断
3.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周年。
A、58 B、59 C、60 D、61
4.一袋大米重50千克,80袋这样的大米重( )。
A、400吨 B、4000千克 C、4000克 D、400克
5.强强沿着边长50米的正方形跑道跑了5圈,跑了( )。
A、250米 B、200米 C、800米 D、1千米
三、画一画,连一连。(4分+9分)
1.画一画。
①将 向左平移8格。
②将 先向下平移5格。
2.连一连。
①380÷6? ?比1800大,比2800小
32×64? ?比1200大,比2000小
48×37? ?比60多
27×42? ?比4200大,比5600小
65×78? ?大约是1200左右
②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出下面立体图形 6%
A B C D
① 从上面看到 的有( )和( )
②从正面看到 的有( )、( )
③从侧面看到是 的有( )、( )
四、计算。(6分+14分)
1.直接写出得数。
400÷5= 505÷5= 0×30= 23×30=
900÷9= 40×50= 88×10= 400×5=
750÷5= 20×41= 918÷9= 390÷3=
2.用竖式计算,带“※”的验算。
832÷4= 605÷5= ※571÷3=
13×23= 45×60= ※45×28=
五、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30分)
1.我和3位同学共搬了360本书,平均每人搬了多少本书?
2.玩具厂从3月26日到4月2日一共做了520个布娃娃,平均每天做多少个布娃娃?
3.一座水塔高25米,一座电视塔的高度是这座水塔的12倍。电视塔比水塔高多少米?
4.每筐稻谷65千克,载重3吨的汽车一次能不能装45筐这样的稻谷?
5.王叔叔从甲地开车到乙地办事,每小时行45千米,2小时行了全程的一半,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欢欢家、乐乐家和电影院在同一条笔直的马路上,欢欢家离电影院2千米,乐乐家离电影院800米,欢欢家和乐乐家最远可能相距多少米?最近呢?
附加题 10%
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 篇12
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5.除法计算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6.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9.锯木头问题。
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
锯成4段只用锯3次,也就是锯3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12÷3=4(分钟) 而锯成5段只用锯4次,所需时间为:4×4=16(分钟)
10.巧用余数解决问题。
① ( )÷8=6……( ) ,求被除数最大是( ) ,最小是( )。
根据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规则,余数最大应是7,最小应是1。
再由公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知道被除数最大应是6×8+7=55,最小应是6×8+1=49。
②少年宫有一串彩灯,按1红,2黄,3绿排列着,请你猜一猜第89个是什么颜色?
由图可知,彩灯一组为:1+2+3=6(个),照这样下去,89÷6=14(组)……5(个)第89个已经有像上面的这样6个一组14组,还多余5个;这5个再照1红,2黄,3绿排列下去,第5个就是绿色的了。
③加一份和减一份的余数问题。
例1:38个去划船,每条船限坐4个,一共要几条船?
38÷4=9(条)……2(人) 余下的2人也要1条船, 9+1=10条。
答:一共要10条船。
例2:做一件成人衣服要3米布,现在有17米布,能做几件成人衣服?
17÷3=5(件)……2(米) 余下的2米布不能做一件成人衣服
【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推荐阅读: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10-15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卷12-11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11-25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检测试卷分析01-12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08-30
2018浙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01-04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与形08-21
四年级上册数学田忌赛马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