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劲的人生美文

2024-06-16

较劲的人生美文(精选9篇)

较劲的人生美文 篇1

较劲的人生美文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默片时期的著名影星阮玲玉事业辉煌、情路坎坷,一生凄美短促,令人唏嘘。1994年,一位初出茅庐的女演员在话剧舞台上主演了阮玲玉,并且获得了中国戏剧的最高奖――梅花奖,她就是徐帆。当年的徐帆与阮玲玉有着相仿的年龄却迥然不同的心境。,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阮玲玉》,徐帆仍是主角。

1987年,20岁的武汉姑娘徐帆凭借扎实的戏曲、话剧功底,考进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87班。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次与高校联合办学的表演集体,徐帆和她的同班同学胡军、陈小艺、何冰、江珊、王斑、李洪涛、韩青等人,一起接受来自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老一辈表演艺术家苏民、郑榕、顾威、蓝天野等的亲自授课,并被寄予了很大的期望。1991年毕业后,徐帆等优秀学生被分配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开始了自己的舞台表演生涯。

杨澜:非常高兴你能接受我们的采访,前演阮玲玉和今天演阮玲玉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徐帆:20年前我还年轻,对于阮玲玉的理解不是发自内心的。而现在,我有了自己的生活经历,有了一些对表演本身的理解,我觉得比以前要成熟得多。

杨澜:1994年你大学毕业才3年,第一次排阮玲玉的戏就在人民艺术剧院担当主角,配戏的全都是成名成腕的人物,如谭宗尧老师、濮存昕老师、杨立新老师等,导演又是林兆华和任鸣两位大师。这对于一个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徐帆:意味着这是一个机会,如果事情做好了,还有第二个第三个机会,如果做不好,就再也排不上了。所以那个时候我是十分求上进的,另一方面胆子也大,什么都不怵。

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前两年,作为新人,徐帆只在《李白》《哈姆雷特》《鸟人》等话剧作品中出演一些小角色,同时也出演了《大撒把》《海马歌舞厅》等影视剧。1994年,徐帆被委以重任,在话剧舞台上扮演阮玲玉这个经历坎坷、情感复杂的一代名伶。这对于27岁的徐帆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杨澜:就阮玲玉这个人物本身,你对她的理解与20年前相比有了什么不一样?你曾经说,那时候虽然演阮玲玉得了“梅花奖”,但是你一直不明白她为什么要选择自杀,为什么留下“人言可畏”的遗言。今天,在你有了20年的生活阅历以后,你对她有了更深的理解吗?

徐帆:我能理解一些了。20年前,我觉得她就是要死。一个人想自杀,别人怎么拦都拦不住;她要想活,你就算让她死也死不成。可是现在我不这么想了,现在我觉得,虽然是她要死,但死的时候也有很多无奈。

杨澜:她希望有人拦下她?

徐帆:我觉得,如果她有能跟她沟通的人,有能为她疏导的人,会好一些。尤其是她旁边那些至亲的人,他们都没有做到。

杨澜:你觉得她是在一种巨大的绝望中自杀的,她对人绝望了?

徐帆:她真的是对人绝望了。她被人盯死了,那时候面对这种被人盯死的情况,只有死路一条。

杨澜:可以看出来现在你对她当时的那种心境有了更多、更成熟的理解。但是这次扮演阮玲玉,你在形体、语言、年龄感等方面可能又要面对一种新的挑战了。

徐帆:从年龄上来说的话,我不担心。我恰恰觉得这是我跟阮玲玉之间的一个缘分。

杨澜:为什么这么说?

徐帆:因为20年前,我有她的年龄,没有她的经历,所以这缘分还没尽。20年后,我虽然没有她那个年龄了,但是我有了她的那份经历和心境。

杨澜:所以在心里其实更靠近了,是吧?

徐帆:对。

徐帆从学校毕业不久,没有经历彩旦、刀马旦那样的演出历练,就直接出演了大青衣类的角色,这在年轻的女演员中并不多见。当然,对于徐帆来说,这并不是幸运,而是和她少年时期的经历有关。

杨澜:你从小对舞台就不陌生,父母都在戏曲行业,他们曾经让你在11岁的时候就自己决定要不要考戏曲学院。这对于一个小姑娘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决定。那个时候舞台上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呢?

徐帆:漂亮。

杨澜:是它的繁华?

徐帆:尤其是戏曲。我觉得我妈妈一上台,头上永远金光闪闪,戴的耳环、穿的衣服都很好看,做什么动作都像飘起来,那种感觉太吸引人了。

杨澜:都说学戏的孩子很苦,你那时候觉得苦吗?

徐帆:不觉得。

杨澜:不觉得?

徐帆:我不觉得,但我妈妈觉得我苦。我妈妈自己练功的时候从来不觉得有多苦多难,后来她去看我上课,哭了一个礼拜,等我星期六回去的时候,她眼睛肿得跟桃似的。

杨澜:为什么呢?你在练什么呢?

徐帆:练毯子功、翻跟头这些动作,我妈说她自己练的时候不觉得苦,我练的时候她就觉得苦。

杨澜:看不下去,心疼女儿了?

徐帆:对。

杨澜:但你那时候选了大青衣,是你选的还是老师给你选的?

徐帆:老师选的,我不想演青衣。

杨澜:为什么?你想演花旦?

徐帆:我想演花旦,花旦多活泼呀。但是老师――我觉得老师眼睛真毒――一眼就看出我不那么活泼,觉得我不是那块料,所以我只能演青衣。

杨澜:其实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你主演的那部电视剧《青衣》,省剧团的那种生态、一个人经历的那种坎坷、对于舞台的向往,甚至有点偏执的那种分寸感,你都把握得特别好。

徐帆:对,我想那可能也是我的人生。

杨澜:有时候跟自己挺较劲的,然后也跟所有的人较劲?

徐帆:我在别的方面不怎么较劲,我就是在演戏这方面死较劲,而且是越来越较劲。因为当你知道好的东西是什么样的时候,就想把那些不怎么好的在自己身上归置得更好一些。

1994年,徐帆成功出演了话剧《阮玲玉》,成为了当时引人注目的实力派青年女演员。她扮演的角色或许并不是最漂亮的,但总是最让人揪心的。一系列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特点的女性人物,在徐帆的表演之下深入人心。尤其是在电影《唐山大地震》中,徐帆扮演的母亲向失而复得的女儿下跪道歉,这段表演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更让无数观众瞬间泪崩。

杨澜:其实认真地看,无论是你在舞台上的角色,还是在影视剧当中的角色,基本上都是青衣的路子,命运坎坷,戏份很重,内心很丰富、很矛盾。

徐帆:我对我演的所有人物都不会过多地去分析,我都是从自身出发。当时看《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有很多人的反应是,母亲怎么能给孩子跪下呢?觉得妈要有个妈样,是不能给孩子下跪的。但是他们在看的时候也挺感动的。我在看这些评论和议论的时候,觉得他们是没有温度的“妈”,或者是没有温度的人。因为我觉得,我只有这样,心里才能够放下来。

杨澜:才能把这么多年的负罪感表达出来?

徐帆:我觉得如果我不这样的话,我再怎么跟她说以后慢慢对她好都来不及。慢慢对她好,那个时间多长啊,没准过两年我就死了呢?我还来不及对她好,我就没了,那更可惜。

杨澜:所以跪下去的这个动作,并不是剧本里有的,也不是导演要求的,是你认为在那个时候非跪下去不可?

徐帆:我必须跪下。

杨澜:但是后来金马奖的评委说,徐帆在这个桥段上的表演过于戏剧化,你心里服气吗?

徐帆:我不服气。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按照他们想的去做,但是对不起,这个角色是我来演,她必须要按照我的想法呈现出来,如果不跪,这个人物不成立。

徐帆与冯小刚,既是生活中的伴侣,又是工作上的伙伴,他们合作的`一系列影片,都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对于冯小刚的电影,徐帆有着独特的发言权。正在热映的影片《私人订制》引发了观众的巨大争议,冯小刚的这部作品可谓是毁誉参半。

杨澜:你看《私人订制》了吗?

徐帆:看了。

杨澜:你对他的评价是什么?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呢?

徐帆:我觉得非常好。

杨澜:好在什么地方呢?

徐帆:我觉得它有电影之外的电影的感觉,我不知道该怎么去说。

杨澜:戏外戏,戏中戏?还是说他对这个社会某种心态的关照让你觉得非常好?

徐帆:他有这种关照,但是我觉得这是戏外的一种,电影之外的电影。

杨澜:你最喜欢的桥段是哪一段呢?

徐帆:我都挺喜欢的。

杨澜:你觉得他的喜剧风格在发生变化吗?在这部电影出来之前,有些人说,你看,随着王朔和冯小刚这些人年龄的增长,他们当年的这种靠语言形成的喜剧风格要慢慢落伍了,你觉得这部电影证明了这些人的判断是准确的吗?

徐帆:不准确,我觉得有很多中国人喜欢一窝蜂。这个东西赚钱了,就都去做一样的事情。我觉得冯小刚应该遵循他自己幽默娱乐的方式,你坚持下来就是你的,不再跟别人划等号。有些人一会儿追求这个,一会儿追求那个,永远没有他自己的东西。其实我在看《私人订制》的剧本时是很担心的。

杨澜:担心什么呢?

徐帆:我怕它跟《甲方乙方》太像。但是这部片子出来我看到了之后,我真的踏实极了。我所有的担心都在观众看这部片子之前。

杨澜:所以老婆就是负责担心。冯小刚身处北京这样的成长环境,小时候有这样一种文化背景,后来又跟王朔等人合作,都让人感到他身上有一种玩世不恭的气质,好像是特别调侃、浑不吝。其实在骨子里呢,他还是一个蛮有美学追求、挺古典的一个人,这么说你认为对不对?

徐帆:对,也是追求完美吧。他是古典,我觉得他在导演这个行业挺奇特的。他是美术出身,能画两笔,而且画得还不算太差。

杨澜:所以你也挺欣赏他的这些才华?

徐帆:对,我以前不懂这些,所以他会跟我讲,慢慢儿我就能有自己的直觉了。他在音乐上也挺有两把刷子的。有一次,我们在美国开车玩儿,他特别喜欢听交响乐,一路上听得我要疯了,我说你能不能关了呀,我不喜欢听这个,我觉得那时候听轻音乐会松快点儿,他就特别想听。说完之后他就停了,过会儿说:我可以再听一小会儿吗?我就想,人家都依我一会儿了,我再依他一会儿呗。

杨澜:所以他有一种内心的追求,是挺古典的那种?

徐帆:对,可是我觉得特别神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两个人相互转换了。

杨澜:他更像你了,你更像他了?

徐帆:他更像我,我更像他了。

杨澜:你怎么像他呢?

徐帆:现在来说的话,我年龄大了,脾气大了;他年龄大了,脾气好了。我慢慢地能够说了,他相反地不怎么说了。

杨澜:这是两个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徐帆:我觉得这是我们俩的互换,我不知道怎么就成这样的情况了。

杨澜:我是觉得你比前些年要轻松一些了。

徐帆:对,真的是这样。

杨澜:今年年底,一方面你这边在准备着《阮玲玉》。另一方面呢,小刚导演也在《私人订制》和春晚之间来回奔波。所以你们是不是基本上碰不到彼此了?

徐帆:我有好几天没见到他了。我也觉得很心疼他,我说我们家这个人,就是忙忙忙,开会的时候也是,我说你怎么那么多会呀,半年把一辈子的会都开完了,真是有些心疼。

杨澜:其实我在小刚做完《夜宴》的时候跟他做过一个采访,他曾经说到有一件事情对他的生活,或者是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是在拍《大腕》的时候,他的心脏出过一次很大的问题,几乎让他怀疑是不是生命要走到尽头。那件事情对你的影响是什么?

徐帆:那天其实我不在现场,我特别后悔为什么就那天我没过去。其实最让我紧张的是,这个事儿之后,我们一直都小心翼翼地别让心脏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有一次我们跟中国电影代表团去美国,住到酒店里,有一天晚上他心脏不舒服了,他说你赶紧打电话叫人上楼,心慌得不行了。我就问打电话我怎么说呀?因为之前所有人都跟我说在美国很方便,你要什么就打电话,说就行了,问题是我拿起电话说什么呀,我不会说英语,我说的都是中国话,一句英文都不行。

杨澜:他应该有个紧急的翻译?

徐帆:不是不是,是因为半夜了,人都睡觉了,所有的方便都是针对会英文的人。

杨澜:是的,所以那一刻你恐慌了?

徐帆:连A、B、C、D都不会说的人,你就是一个哑巴,对于你来说是无奈的,没有办法,你跳楼都比叫人快。

杨澜:那怎么办?你这时候怎么办?

徐帆:我就没有办法了,我只能跟他说,我现在号号你的脉,看看你一分钟多少下。号完之后我跟他说还行,八十几下,其实他是一百二十多下。我说你慢慢的,现在不慌,找不着人也没关系,大不了也就是心脏跳得快和慢的事儿,正常的也就是七十几下,你比七十几下多十几下其实是正常的。

杨澜:你真会演。

徐帆:我没办法了。

杨澜:但是你肯定非常镇定。

徐帆:我必须先把他的心理安抚下来。

杨澜:是对的,是对的。

徐帆:真的,后来加上我带的速效救心丸,吃了5粒,所以也就慢慢地好了。谁都说出国好,我说出什么国呀,我当时想,就北京待着是最好的。

身处浮躁的影视圈,徐帆一直以清醒、冷静甚至警惕的态度来面对她并不熟悉的人和事。然而这两年,观众却能看到徐帆正在以一种开放的、轻松自如的心态来面对媒体、面对生活。受影片《唐山大地震》中李元妮这个角色影响,徐帆发起了一项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M”计划,对那些在灾难和痛苦中心灵受到打击与伤害的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他们走出阴影、健康成长。在这项活动中,徐帆也首次带领自己的宝贝女儿亮相,从电影里到生活中,母亲这个身份,带给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成长。

杨澜:《唐山大地震》以后,我看到你在做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公益活动,也能够非常公开地表明自己母亲的身份了,你觉得这是不是你的转变?

徐帆:我觉得是。其实每个人都要成长,可能那个时候,刚刚做母亲,还不能够接受很多具体的事情。现在是随着孩子一起成长。有很多的事情,我觉得是孩子帮我化解的。

杨澜:比如说什么样的事情,是孩子能够教你的?

徐帆:比如说,我女儿学校允许她们带吃的东西去,那我们就会给她带一些好吃的。她每次回来,我们说:哟,都吃完了?她就会说:什么呀?都被谁谁谁拿去吃了,我都没怎么吃着,我才吃了一个。我说那你为什么呀?她说别人喜欢吃,就拿了。我说明天你别呀,我们这带给你吃的,你给她吃两个就行了,不要都给她了。她说,好的。第二天我没问她,第三天我说怎么样?她说还是她们吃得多。我说为什么呢?她说今天又多了两个同学喜欢吃,所以她们就吃得多了。后来我就观察她的态度,她对我说这件事情的态度,她觉得很好啊,她并没有觉得她吃了多大亏,我就觉得我女儿比我强。

杨澜:她有一种跟人分享的快乐。

徐帆:我觉得这样其实也是她培养我。

杨澜:最后一个问题还是回到你自己吧,20年了,那个舞台上的徐帆最大的改变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

徐帆:我觉得不变的是坚持,改变的是自如。

杨澜:舞台下的徐帆最大的改变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呢?

徐帆:改变的是温暖了吧。我觉得确实是跟我女儿有关,原来所有的东西都说得头头是道,特别有理,有理有据有结论,就什么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做了母亲以后,很多的东西在真正发生了之后,你就不那样想了。

杨澜:柔和、温暖、感性。那最大的不变又是什么?

徐帆:不变的,我觉得就是生活态度吧,没有变。

杨澜:还是挺认真的那种?

徐帆:我觉得你可以做到自如的认真,也有可能是拘谨的认真。但是我现在就是做到了自如的认真,所以我觉得还挺好的。

杨澜:非常感谢你接受我们的访问,谢谢,谢谢。

蒋涵的较劲人生 篇2

他也养了宠物,但不是下蛋的鸡,而是一个淘气的猴子

关于蒋涵的笑话段子太多了,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极具戏剧性的人物。他的戏剧性源于他爱“较劲”。说蒋涵爱“较劲”,那是有渊源的。文革后期,物质生活还不是很丰富,买鸡蛋买肉还是要凭票购买。于是许多人就在房前屋后养了一些“宠物”。不过那时养宠物并不是为了广施爱心寻求精神上的寄慰,而是要解决胃里营养不足这个实际问题。所以会下蛋的鸡,能吃肉的兔子在那个时候是大多数家庭的宠物。当时在广播乐团拉大贝斯的蒋涵是个闲人,这倒不是因为他不注重业务学习,而是不多的那点演出任务,根本占不满他那旺盛的精力。闲着无事,他也养了宠物,但不是下蛋的鸡,而是一个淘气的猴子。因为蒋涵也是一个淘气的人。

猴子养在集体宿舍里。那时的集体宿舍都是筒子楼,楼道里是做饭的厨房,卫生间是通用的,属于个人的空间就是那挂着门帘后面那不大的一点地方。一些聪明的人家,就在窗户外面挂一个笼子,养几只鸡。既不占公用空间,还安全,别人偷不了鸡蛋。要想打这鸡和鸡蛋的主意,不那么容易,这事能难住人。可难不住猴子。蒋涵把猴子按在一个笼子跟前,教它把铁丝做的搭扣打开,让它伸进笼子里拿出一根香蕉。不用教第二回,猴子会开笼子搭扣了。白天上班,蒋涵趁养鸡的人不在家,把猴子放出去。那猴子顺着窗台,三跳两蹦就窜到鸡笼跟前,打开搭扣,伸进手,抓住鸡脖子一拧,举着就回来了。鸡连一声都没吭,就成了俘虏。蒋涵感叹:这猴子要不是有祖传的偷鸡手艺,就是绝顶聪明。鸡当然是进了蒋涵和那些哥们儿的肚子里,猴子也受到了奖励。只是邻居至今也不明白,那悬在半空的鸡笼怎么会丢鸡?

猴子立功的事就那么一桩,而猴子惹祸的事可不少。左邻右舍终于无法忍受和猴子住在一个楼道里,于是乎告到领导那里,领导终于下令,将猴子圈在办公室,不准带回家。链子的一头系在猴子的脖套上,一头套在办公桌的腿上。离开之前,蒋涵把猴子所有可能够得着的东西全挪了地方,才关上灯,锁上门走了。

第二天上班,办公室里天翻地覆。比猴子两条腿加一块儿还粗的桌子腿,居然被拉断了。屋子里没有一件东西还在原来的位置上,能敲碎的几乎全被敲碎了。惟一不可思议的是屋子的天花板上一片片黄褐色的东西沾在上面,蒋涵看了半天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不经意之间掉下一块,蒋涵闻之奇臭,猛然醒悟,乃猴粪也!! 原来猴有一天性,愤怒时将粪便抛向敌人。想必是在空室内发怒没有对象,只好将粪便抛向天空,其结果是粪便沾在天花板上,待人进屋,掉在人头上,达到攻击效果,可谓延时攻击的“定时炸弹”!!猴子聪明那真是一点不假。

教育猴子没办法讲道理,但蒋涵记得古训“杀鸡吓猴”,于是给猴子演了一出戏。蒋涵买来一只鸡,放在地上,让猴子在一边看着。蒋涵拿来一个搪瓷茶缸盖放在鸡的头上,鸡一摇头,缸子盖掉在地上。蒋涵拿起再放,鸡仍旧摇头甩掉。蒋涵做愤怒状,让猴子看,然后强行将缸子盖按在鸡的头上,鸡自然不买账,晃掉完事。猴子在一边看着乐,主人跟鸡叫劲,好玩。主人怒了,拿出一把刀,抓住鸡脖子一刀见血,鸡挣扎两下死去。猴子一下明白主人的用意,捡起茶缸盖子顶在自己脑袋上,还用两手捂住,生怕盖子掉了,眼中满是惊恐,躲到房间角落瑟瑟发抖。猴子从此对蒋涵服服帖帖。

打盗版,花了钱还没吆喝成,心里那个添堵呀

八十年代中期,蒋涵被乐团送到沈阳音乐学院进修,学习作曲和指挥,学成回来他就开始不满足每天坐在高凳上“拉大锯、弹棉花”了。于是干开了扒带子、记谱带编配的活儿,把邓丽君、凤飞飞、张帝这些人的歌扒下来给出版商,找人一唱,畅销带就出笼了。蒋涵说起那时的事,还不胜感慨:那是力气活!一晚上扒一盘,那卡式机都使坏了一摞。

懂得唱片制作的蒋涵开始制作自己的唱片。蒋小涵是自己的女儿,一首首稚嫩的童歌被蒋小涵唱火,短短几年,蒋小涵首唱的原创歌曲就达七十多首,成了演唱原创歌曲最多的少年歌手。张千一、张春一哥俩是老乡,是同学也是好朋友,于是几个人开始参与电影电视音乐,为《孔繁森》、《天路》等好几部影视作品制作了音乐,《青藏高原》和《走进西藏》就在那股风中火了起来。李娜和她唱的《青藏高原》一时间红遍大江南北,大藏音乐工作室也在那个时候在音乐圈里有了名气。

有名当然好,但也有有名的苦恼。大藏音乐工作室被盗版的盯上了,他们出的磁带还没上市,盗版就有了。他们辛辛苦苦做出来盒带,自己没赚着钱,全让盗版的给赚去了。最让人生气的是,打击盗版困难重重。

当年,王勇做的词曲,戴军一唱走红的《阿莲》一下子得了一堆奖,当他们把这首歌做成一个专辑准备上市的时候,得到一个举报电话,说是在离北京很近的一个城市里,正有一个厂家在印制盗版封面。蒋涵一下兴奋起来,总算要抓住一个了。他赶快叫上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扛上机器,叫上北京各大报的媒体记者,带着相机,带着话筒,租了两辆面包车,浩浩荡荡杀向该市,直接冲进印刷厂。真巧,印刷机上还挂着印制《阿莲》的版,印刷机还在转着。于是,作者小曾,演唱者戴军都站在印刷机旁,把盗版的印刷品当作背景,拿着盗版印刷的海报和盒带封面,让记者们拍照、摄像一通采访。难得的“人赃俱在”、“捉奸在床”让他们抓了个正着。蒋涵心里那个乐呀,被盗版捉弄了几年,终于有了报一箭之仇的机会。

回到北京,扬眉吐气的蒋涵宴请记者,准备在打击盗版上大做一番文章。他回家等着报纸见报,瞪着中央电视台,看每日的新闻播出。可是一等,二等,三等都不见关于打击盗版的消息播出。蒋涵坐不住了,打电话问新闻单位这些朋友,先是有人推托,说再等等。后来回答是这个盗版事件已经处理完了,印刷厂被处以2000元的罚款完事。至于新闻报道被有关部门拦下,因为是该市市委宣传部亲自出面找到中央领导,曰:此厂是该地重要的国营大厂,如盗版事件被曝光,一是领导脸面上不好看,二是国营厂影响形象,三是如果生产因此受影响,一千多工人下岗怕发生混乱,该市距北京很近,一旦闹事工人闹到北京就是国际影响,会闹成重大国际事件……如此云云,问题颇多,风险颇大,于是乎领导从全局考虑,拿下此报道,不予曝光,内部罚款了事,将罚款交地方出版部门。蒋涵的“正义之举”成了纸船明烛,化作一片灰烬。蒋涵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费力又赔本,花了钱还没吆喝成,心里那个添堵呀!没法提了!想杀人的心都有,可是恨地无环,不知道该冲谁使劲。

蒋涵生了一个月的闷气,至此方琢磨明白:盗版,这是关系到地方政府的利益,因此也不难想出谁的幕后,谁的指使,谁的执行。佛门有言:到此方知,不到这个地方,你是无法顿悟佛法的。蒋涵此时方顿悟,几年来闷头做音乐,是在为谁而忙。明白了,也释然了,无非不干就是了。此时恰逢有一好友拿到“东风、启亚、悦达、千里马”汽车在北京的销售权,于是做音乐的蒋涵变成卖汽车的蒋涵了。

白天是车行的老板晚上是音乐制作人50岁依然“激情燃烧”

蒋涵汽车卖得也不错,被称为车市里的劳动模范。可是这辈子开口学的是音乐,从心里总还是对音乐有些惦念。2004年的10月,车市一路大跌,卖家把车价一降再降,买车的就是不给面子,卖汽车的活计也不好干了。这时,北广传媒出版公司找上门来,看准了老歌翻唱的苗头,要照方抓药做几盘CD投放市场看看行情。蒋涵心头痒痒了,别人花钱,让自己干活,不就是老歌么!不就是翻唱么!手到擒来,轻车熟路。干!

可是爱较真的蒋涵一旦真的干起来就不是那么手到擒来了。时隔几年,所有的行情都在变。录音棚的费用变了,录音的技术变了,关键是那些被称为是“棚虫”的人全变了。过去,蒋涵除了拉大贝斯,还唱“大贝斯”,他那男低音还真是难找。所以在以往的唱片《青藏高原》、《走进西藏》里,那垫底的男低音就是蒋涵的嗓。蒋涵说,那都是白唱,从来都没要过钱。而如今,一首歌一个人要6000元,一个组合三个人一首歌就是12000元,得卖多少唱片才能把这投资赚回来呀!难怪没人做唱片,都去干盗版了。可是难做也得做,谁让自己答应人家了呢!

蒋涵先到音像市场里转了一圈,把能买到的老歌翻唱碟全买齐了,坐在车里,塞进唱机一张一张仔细地听,细细琢磨别人做的唱片长短优劣,车的后座上堆的全是唱片盒子。琢磨明白了,他提出自己的观点,我要做合唱专辑。现如今是个出个人专辑的时代,哪有出合唱专辑的?而蒋涵就是看中市场上没有合唱专辑才准备打这个空档。但是对于市场来说,空档并不等于畅销,也许就因为不好卖才造成空档也未必可知。

蒋涵自有他的道理。这盘老歌翻唱所选定的曲目都是五、六十年代的老歌,那是个激情澎湃的年代,也是一个强调国家利益,强调集体意识,强调奉献,强调为他人的年代。在那个年代里,合唱是最常见的艺术表达方式,也可以说,合唱是那个年代艺术形态的代表。使用合唱最能表现那个时代人的精神面貌,表现那个时代歌曲作品精神实质。蒋涵再听遍了最近一些老歌翻唱的碟片之后,认为一些老歌翻唱的专辑,大都是用“红歌黄唱”的办法,把原先激情的、严肃的、昂扬向上的,变成软软的,缓缓的,用轻轻绵绵的演唱来重新演绎这些老歌,这不符合从那个时代过来人的审美习惯。于是,蒋涵提出了还原老歌风貌的演唱风格,加进现代音乐元素,重新演唱老歌,把老歌唱得既有原来的风貌,又有现代的韵味,让几代人都喜欢。

蒋涵白天是车行的老板,卖车,接待客户;晚上是音乐制作人,在录音棚里干到天擦亮,然后躺到28块钱一位的澡堂里洗个澡,睡一会儿觉。连轴转的劳累,使得痛风病复发了。他疼得两脚不能沾地,但还是拄着双拐进棚干活。朋友看着他无法理解,一个快50岁的人了还这样“激情燃烧”,他只得自嘲一笑:没办法,喜欢。

合唱专辑出来了,一出就是两盘,全名叫《激情合唱》,其一《燃烧的记忆》,其二《天使的歌声》,对此,卖车的蒋涵特意说,那《天使的歌声》就是给有车族在车上听的,听着我的音乐肯定减少事故。而自驾车的大都是三十岁以上的事业成功人士,所以我的音乐也应该叫做“成人音乐”。但是此“成人”非彼“成人”,因为这个“成人”并非“儿童不宜”,而绝对是“美的教育”。

人生要有不较劲的智慧—周国平 篇3

要有“不较劲”的智慧,不和自己、别人和老天较劲。对自己要随性,对老天要随命,不要对自己提出太多的任务,不和时间赛跑,不要使自己的人生变成争分夺秒的战场。要从容地生活,对人要随遇而安,亲疏随缘,互相尊重。

在掌握的范围内做命运的主人,在不能掌握的范围内做命运的朋友。

我只是个小哲学家、小学者,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大师。我不希望大家满足于是我的粉丝,我宁愿与大家成为大师的学生。所以,今天之后,如果大家只读我的书,不读大师们的书,就是我今天讲课的失败。

我17岁进北京大学,发生了文革,后来恢复高考,到社科院读研,我专攻尼采哲学。哲学就是跟自己谈心,过哲学的生活,从世俗中跳出来,解决心灵的问题。哲学就是爱智慧,不糊里糊涂地活着。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两大罪状,一是不信神,二是蛊惑青年。很多人生终极问题,本来神都回答了,而苏格拉底却有自己的看法,那怎么行。

人生的意义,有三大问题,一是人生的世俗的意义(幸福);二是人生的精神意义(道德)?人生的终极意义(死亡)?

今天重点讲人生的幸福问题。

幸福是人人都想要的,而爱情等其它则不一定。幸福是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要立足于价值观看幸福。两种观点:一是快乐主义,一是完善主义。

快乐主义:身体无痛苦,灵魂无烦恼。但快乐有层次之分。中国的道家接近快乐主义。庄子主张生命的单纯,让生命长久。养生这一章讲保护生命的单纯,逍遥游主张生命长久。

完善主义:想明白人生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是幸福的人。孔子就接近完善主义,安平乐道,主张精神生活重于物质生活。人生之所以宝贵,是因为生命和精神,生命应该是单纯的,精神应该是丰富的。

幸福就是简单,烦恼就是复杂。

我的幸福感最强烈的两段时光:一是进北大,看见很多漂亮的女孩,产生爱慕、恋爱冲动的心情,哪个女生看我一眼,我就很激动,回去后会写很多爱情诗。

爱都是美好的,分手了也不要怨恨对方;结婚了,不但是美好的,而是幸运的;能长久的婚姻,不但是美好、幸运的,还是伟大的。

爱情一定会从高潮进入平静,如果持续如痴如醉,一是奇迹,二是神经病。

找一个最亲的人,是爱情的终极目的。

第二段人生快事,是生养孩子。我的第一个孩子只活了一岁半。我为她写了《妞妞》,我的出名不是因为哲学,而是因为这本书,人称我“妞妞的爸爸”。第二个女儿叫“啾啾”,我也写了本书《宝贝宝贝》,她的婴幼儿时期,我写了30万字的日记。观察小孩的启示:做动物比做人幸福。我喜欢做这样的事,给孩子喂奶是非常陶醉的。

老子将道比喻为女人的身体。一个人一定要有相爱的伴侣,幸福的家庭,贴心的朋友。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这是一名女性读者给我来信中的一句话,我以此为标题写过一篇文章,名字等都是堆集物,经常聆听生命本来的声音,主张简单,可以优雅。很少的物质也能让人满足,再多的物质也不能让人满足。主张人际关系的简单,物质生活的简单。主张精神的优秀。人是自然之子,也是万物之灵。要享受人的精神属性:智、情、毅(即道德)。

人最重要的是有好奇心。一个人有好奇心,又有独立学习能力,就不怕不能成长。对世界惊奇,对人生疑惑。家长是成长中孩子的观察家。

孩子都是哲学家。我的“啾啾”4至5岁问:云的上面是什么?一辈子有多长?第一个人是怎样产生的?女娲是谁造的?在世界的另一个地方有没有另一个我?这些都是哲学问题。但到了小学就不再问了,到了中学更不会问了。所以,孩子有“不想长大”的困惑。

什么叫事业?自己的能力在里面得到最好的发展,这个领域就是你的事业。

“人就是他吃的东西。”要享受自己的情感品质。要用宝贵的时间去读精品书,历代学者有定论的书,读原著。有个比喻:“爱上一个女主人,但是怕麻烦,就向她的女仆求爱。”官场上有人想接近某重要领导人,就采取类似的方式,巴结领导的秘书。

要想读西方哲学,不妨先读罗素的《西方哲学简史》,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你喜欢什么就读什么,这样学习就会有效果。

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我从五岁开始写作,说的是五岁开始写日记,留下了很多美好的滋味,而发表文章是在41岁时。日记就是和自己谈话,养成独处的习惯,写日记的人生活中更敏锐,会让你更投入地认真生活。灵魂是更高的自我。

一个不义的人骚扰了我,或者欺负了我怎么办?不一定要和他斗,回去写日记,对这种人进行深入解剖,然后让自己从中超脱出来,不与其论短长,比他高尚,人要有一点精神胜利法,不能一味的物质胜利法。

一个人一生要有两个朋友:一个是自己,即更高的自我;二是大师、或好书。后者让前者更加强大起来。读书与写作,就是重视心灵生活。

做一个优秀的人是第一位的,然后再求成功。把成功当作优秀人生的附产品。人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使自己更优秀上面来。

归纳:生命的单纯,精神的优秀。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让他们也快乐;做自己喜欢的事,并靠它来养活自己。让自己宁静、有定力。

要有“不较劲”的智慧,不和自己、别人和老天较劲。对自己要随性,对老天要随命,不要对自己提出太多的任务,不和时间赛跑,不要使自己的人生变成争分夺秒的战场。要从容地生活,对人要随遇而安,亲疏随缘,互相尊重。

在掌握的范围内做命运的主人,在不能掌握的范围内做命运的朋友。

几何人生的美文 篇4

我们的人生肯定不会是一条直线,因为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我们的人生是一条变化多端的曲线,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最终我们又赤条条地离开,和来到这个世界之时一样。

因此,我们的人生也像一个圆,从起点出发,终点却与起点重合。我们的经历是半径,来人世间一回,我们也便丈量过这个世界的精彩与无奈。如果你想走得更远,那必须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窥探到圆外的未知世界。

我们的人生也像一个梯形,从一开始就要搭建自己的舞台,我们在自己的舞台上演出,然后谢幕。

我们的人生也像一个弧形,有缺憾的人生比比皆是,不圆满是人生的常态。可谁又能说弧形不是一种美。是的,缺憾也是一种美,让我们更加珍惜拥有的一切,每天过感恩的生活。

我们的人生也像一个矩形,中规中矩,平平凡凡地走完一生。平凡有平凡的快乐,太过耀眼的流星虽然美丽,却会很快陨落。

有人说,人与人之间就像平行线。是的,对于陌生人来说,确实如此。但每个人的平行线总有与另一条平行线相交的时候,我们也便有了朋友和自己的另一半。两条平行线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当孩子降临,这个新的家庭便成了一个三角形。

按说三角形是最稳固的,一旦有新的人员介入,比如婆婆,比如“小三”,这个三角形的稳定性就要打上问号。

有了点和线,也就有了面。社会太复杂,人与人之间也因为利益关系,掺杂了太多的纠纷和矛盾。家庭间的面,同学间的面,朋友间的面,敌人间的面,面与面之间倾斜的角度也不一样。也许你和某人成90度角,工整得很,互相支撑;也许你和某人成135度角,他高高地俯视你,让你无地自容。

人生的美文摘抄 篇5

希望说:人生就是万绿之源的绚丽花朵。

爱情说:人生就是寻找那甜蜜无比的吻。

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瓦。

奋斗说:人生就是与风浪搏斗的那双橹。

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

勤劳说:人生就是耕耘大自然的那头牛。

自由说:人生就是清晨冲出笼子的飞鸟。

幸福说:人生就是一桌供人享受的家宴。

贪婪说:人生就是用一切手段尽情占有。

无聊说:人生就是那一杯乏味的白开水。

失意说:人生就是那双断线飘摇的风筝。

困难说:人生就是那条坎坷曲折的山路。

挫折说:人生就是那在暗礁中行进的船。

投机说:人生就是那一缕无孔不入的风。

地位说:人生就是那皇宫中闪光的宝座。

虚荣说:人生就是那件镶金配玉的外衣。

厌世说:人生就是那块很快破败的墓碑。

人生哲理的美文 篇6

转眼间步入不惑之年,这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不但聚集家庭财富的积累,也伴随着个人事业的成功。

品味人生,首先切身感受为人子女的责任。

俗语说:“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父母给予了我们太多的关爱,也到了我们回敬父母的时候了。

老人身体稍有不适,都会牵挂儿女的心,及时送上贴心的关怀,让老人安心、舒心。

品味人生,其次由衷感到为人父母的义务。

四十人生,适值子女发展成长关键时期,面临中考、迎接高考,以及就业及婚姻。

可能投入半生的积蓄,是为子女付出最多的时期。

这种付出是值得的,尽管目前就业前景不明朗,但这种培养子女的义务却责无旁贷。

品味人生,要正确处理好社会各种人际关系。

做为下属,要尊敬领导,听从指挥;做为领导,要爱护和关心下属,了解和掌握下属的工作心态,增强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要正确处理好同事、朋友间关系,积极打造和培育和谐有序的社会氛围。

品味人生,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人类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扮演应有的角色。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既有自身的努力,更有公众的参与。

在品味人生的过程中,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得以日趋成熟,价值核心体系日益完善,事业也随着个人履历的丰富而走向辉煌。

七色阳光,多彩生活。

前者是大自然赐予的,后者是人类社会所追求的。

品味人生,是在阅读一首多情的诗,是在欣赏一幅迷人的画,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人生内涵。

20**年,我正值步入不惑之年,创作个人专辑《不惑人生》。

《品味四十人生》为其中的一篇,即在不惑之年看待人生,粗浅地谈谈对人生的点滴体会,意在孝顺父母、关爱子女、关心同事。

人生的领悟美文 篇7

生命诞生,就意味着痛苦的伴生。小时候痛苦着要长大,长大了痛苦是要成熟,成熟后又痛苦着年轻的拼搏无惧,而老年人则痛苦着倾向于童年,常做出儿童的举动。生命的欲望,产生痛苦。小欲望产生小痛苦,大欲望产生大痛苦,欲望不止则痛苦不止。而人是有欲望的动物,没有欲望则人不成其为人。所以人是充满痛苦的,没有痛苦的人也就不成其为人。少小离家是痛苦,情场失意是痛苦,功名无望是痛苦,买卖不利是痛苦,知已难遇是痛苦,老来丧子更痛苦。“问君能有几多苦,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宫絮,梅子黄时雨。就连珍珠也是痛苦围绕沙粒建造的殿宇。往者尚未谏,来者还要追。彼情可待成追忆,直到今日仍惘然……最终无论是谁,他都不得不承认,人生的所有存在都是痛苦。

那么快乐呢?钱钟书先生的比喻是:快乐在人生里好比是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是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快乐只不过是人生的诱饵而已,它永远也不会成为人生的主角。我们常说的“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的不能实现,而且荒谬的不能成立。快乐的绝不会永恒。说永远快乐就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一样自相矛盾。要永久就向痛苦里去找吧。

但是人生虽然充满痛苦,却并不悲观。正是因为有了这受之不尽的痛苦,人的精神才最大范围的得以解放。痛苦磨练人的意志,痛苦解放人的心灵,痛苦激发人的生机,痛苦增强人的生命力。而人正是在痛苦以及征服痛苦的战斗中,才最高限度的享受了生命。

励志激励人生的美文 篇8

一、经典的励志激励人生美文

不知道你有没有去回顾过去的几年,自己过着怎样的生活?

或许每天起得比鸡早,昏昏欲睡中,却要奔波去地铁站,在地铁中与很多人互相挤着,在拥挤的人潮中甚至被撞、被踩到了脚板,痛得自己呱呱叫。冬天,在地铁车厢中,大家一起取暖;夏天,在地铁车厢中,却时不时地闻着令人难受的汗臭味,拥挤中动弹不了,只能默默地忍受着。

或许每天去到公司,面对着老板对工作的各种要求,面对着上级的那几张臭脸,却只能带着微笑面对,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拿着每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除去每个月的生活费、租房费、水电费,剩下寥寥无几的几张红色毛爷爷,看着自己喜欢的名牌衣服,却只能多看几眼,然后默默走开,安慰自己说,等以后有了钱,再回来买。可是自己私下却一直盯着产品的动态,看看有没有打折,喜欢却买不起。

或许每天下班,拖着疲惫的身体,却依旧需要在拥挤的人潮中,与别人一起挤着地铁,坐着公交,在街角暖暖的灯光的陪伴下,带着冰冷的心情,奔波于漫长的路途中,下车后,还要再走一段路,才能够回到家里。而此刻的你,心累,身体也累,在晚上有限的时间里,洗洗澡,放放松,就想要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依旧过着重复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很想要改变,可是,你又觉得生活本就是这样子啊,不然还能怎样?

你怪自己没有出生在好的家庭环境中,没有富有的爸妈,可以给你很多钱,不用像现在一样辛苦;

你怪自己没有遇到个有钱的男朋友,没有给你零花钱,没有办法带着你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你怪老板太吝啬,不肯给你多一点薪资,所以,充满怨气地在工作;

可你不怪的,却是甘于平庸的自己。你早已经习惯了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你早已经习惯了每天挤公交地铁上下班的日子,你早已经习惯了每个月领着几千元的薪资过日子,你早已经习惯了下班后轻松舒服的享受的日子。

不知道每天过着这样生活的你,是否有想过,当自己在某一天成家的时候,当自己有了小孩的时候,当自己的年龄已经渐渐增大的时候,你突然面对公司倒闭,或者是你面对离职的这种情况的时候,你有什么优势可以在职场中取胜,在新岗位中,获得高薪资;你有什么才能,可以让你在离职期间依旧能够有收入呢,不至于给家庭增大了压力;你又有什么打算,去重新开始一份新的工作呢?

而不是像现在的你,这么的普通而又这么平庸的过着日子。做着一份很平庸的工作,觉得毫无意义。难道就这样度过一生?

我发现人一旦熟悉了自己生活的环境,就会自然而然地在熟悉的环境中呆着,不去做任何的改变,继而,这种舒适区便渐渐地形成了。

一旦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舒适区,很多人便会选择安于现状,觉得生活本就是这样子的。在舒适区中,也渐渐地少了一些陌生环境的焦虑及不安,很多东西,自己也渐渐变得不去思考那么多了。

很多在职场中的人,其实就是这样子的。每天虽然早出晚归,看上去很忙碌,也很努力,可是,在忙碌之余,却缺少了思考。看上去过得很充实,却一直在瞎忙,每天过着重复的日子,做着重复的工作,因为熟悉,所以自己也渐渐觉得很舒服。但是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里,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想要学什么。

曾经我就是陷入这种舒适区中,我知道在舒适区中,倘若你不想在平庸中过一辈子,那为什么不逼自己一把,去改变现状,遇见更好的自己呢?

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趁现在一切还来得及,尽早的跳出舒适区。

每天下班之余,利用空闲的时间,多看看书,学习自己想要学的东西,尝试着做些改变;

每天上班的时间,少些怨气,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将每件事做到尽善尽美,不断地提升自己;

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一种技能,拥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在提升自己的同时,不断地发现身边优秀的人,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努力,遇到更优秀的自己;

愿我们都不是平庸的过完此生,而是在舒适区之外,不断地努力,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舒适。

二、经典的励志激励人生美文

企鹅是南极的象征。这些步态蹒跚、身穿燕尾服的“南极绅士”,是在极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进行繁殖的。它们恋巢爱子,有时也偷邻居的卵,霸占其它企鹅的巢,把别的小企鹅夺过来抚养。因此,做“父母”的企鹅一刻也不肯离开自己的孩子。

企鹅营造巢穴使用的材料,是它们惟一搬得动的鹅卵石。为了建造直径大约10厘米的巢穴,企鹅“夫妇”必须四处寻找足够的石块。生物学家认为,有没有足够的小石块,是制约企鹅繁殖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们的攻击性极强,时常与同伴发生矛盾。每次为了一块小小的鹅卵石,也要发生一场激烈的争吵,甚至大打出手。

最为壮观的是,每过一段时间,便有成千上万只企鹅站在雪白的海滩上互相争吵、打闹。其实不讲规则的只是极个别的企鹅,正是那些极个别的企鹅激发了所有企鹅好斗的天性,从而让这个群体乱了套。于是,整个海滩便成了一个喊杀声震天响的大战场。

但,也有不愿意厮杀的——一只急着回家看孩子的企鹅,在混乱的海滩上低着头,一路往家的方向狂奔,居然没有一只企鹅拦住它厮杀——很快,原本拥挤的海滩居然自动让开一条路,那只一直低着头的企鹅,一小会儿工夫便回到家里,与自己的孩子团聚了。

原来,在企鹅家族中还有一个规矩,那就是从不向低着头的同类挑战。

三、经典的励志激励人生美文

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因此,我们总是不满意的多。人的满意分为两种,一种对自身的,一种是对外界的。外界我们控制不了,外界常常令我们促不及防的产生不愉快,如下班时今天没赶上末班车,早上上班时堵车,这些外界的不愉快不可避免的会影响我们自己的不满意,是不是我天生的命不好,倒霉事全占了,是不是天生就不行,为什么那么多的不如意?

这时,人就会产生自怨自艾的情绪,说到这个自怨自艾,能够暂时的让自己处于自我的境界,隔离与外界的不愉快事实,产生一种悲愤的情结。简单的说就是,让倒霉的事实转换成内在的一种情绪,不考虑事实本身,而是让自己与情绪感受在一起。

这能够让我们暂时忘记事实本身,而体验一种痛苦的情绪,如果这时,你能够战胜自我,用强有力的内心力量化解之,那么人迎来的就是“太阳依旧升起的明天”,可是有一部分人会沉浸在一种低迷的情绪状态中,自怨自艾,不能自拔。

这是一种很危险的情况,他们会怨天忧人,也会怨恨自己,一般的情况下,长时间处于这种情结的人,并不是因为刚好那些倒霉的事引起的,而是他们以前曾遭受过巨大的心灵创伤,长时间痛苦的经历,这些倒霉的事儿不过是个引子,他们遇上了,就会联想到以前那些痛苦的经历,这时,就很容易陷入心灵危机。

人一旦遇到这些情况,正确的做法,就是接受承认那些事实,不排斥不抗拒,既然往事已过,就让它们成为过去,和过去说拜拜,做好现在的自己,做好现在手头应做的事。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过去的不能改变,那就改变现在和未来。

这时,有人会说,那处于这种低迷的状态,到底怎么办呢?我要说的是,你的这种低迷状态是一种“想”的结果,你的注意力在于思考,而要把“想”的方式转换成“做”的方式,那么你注意力就转变了,你就会改变当下的感受,而进入另一种感受,这时的低迷情结就中断了,你可以处于另一个维度里,从而就改变了自己。

“做”就是做事的意思,你不停的做事,就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来思考体验那些不好的情绪了。曾有个男生失恋后,处于深深的痛苦中,父母建议他去找一份工作,他找到了一份程序员的工作,为了摆脱痛苦,他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双休也不休息,后来,被老板赏识,不仅加薪,还被提为技术部的主管。这个真实故事中的男生就是通过工作来转移注意力,摆脱失恋痛苦的成功例子,人一生总是有许多不如意,可是当自己面临不如意时,我们应当坚信,任何问题都是有解决的办法的,有时,在于我们转换一下思路,转变一种方式。

人的生命实际上是一种能量的体现,当我们的这一能量在这一种方式受堵时,就换另一种方式,当我们的能量在这一时空受阻而不通畅时,不妨换一个地方从新开始。我们的不如意不舒服都是我们的生命能量不顺畅,没有自由流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遇到寻找对的地方对的时间对的人对的方式,让我们顺畅起来。

我们没有义务也没有办法让所有人满意,但是我们最应该让自己满意,让自己幸福,而通往幸福的道路,也是我们终生奋斗的历程,我们必须努力做事,让成功证明自己的实力和价值。勤奋夯实做事,会让我们很少陷入心灵危机,会让我们成为现实主义者,当然了,也会让我们更快成功。

四、经典的励志激励人生美文

几年前,站在一所名校的门前,女友痛斥考研的正哥:所有人都误以为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我想告诉你,这里也是梦破碎的地方。正哥说她太悲观,女友怪他不现实。于是,她转身离开,甚至没有正式对他说再见。

有很长一段时间,正哥每天醒来和睡时都会抱着她的照片。最难受的时候,他曾跑到雪地中,吞几口冰凉的雪,在雪地上写:I’m coming,coming,coming……直至手指冻得没有知觉。

从此,正哥惜时惜命,把平日里所有的时间安排妥当,再挤出来一些时间去充电。记得那年夏天我们一起出差去培训,坐飞机时,正哥在看书;见完客户,他去陪朋友打球;夜晚的街头,大家疲惫不堪,他依然兴致勃勃地逛书店;回到宾馆,我们都睡着了,唯有他床头灯还亮着,在啃那一串串千奇百怪的意大利语,在这之前,好学的他已学会了日语和法语。

最终,正哥考上了那所名校的硕博连读,在庆祝的party上,正哥依然低调,也依然对前女友念念不忘,误以为她在外面受伤了还会回来。我们对他的这段感情早已没了兴致,倒是觉得几年来,正哥逐渐变成了一个充满魅力的男人,就像“Superman”。

这几年来,他会每天凌晨四点半起床读书,坚持夜跑,在时光的流逝中,恍然从一个二百多斤的胖子瘦到了颜值爆表,从一个格子间的眼镜男一跃读到了男博。

正哥早已不像最初那么自卑,他可以赫然而立在一群姑娘中侃侃而谈;悲伤的时候,看看浩瀚而遥远的银河系,想像自己不过是一粒尘埃,那点伤心事就会瞬间乌有;被困惑缠身,听听量子力学,原来身上的每个细胞都蕴含力量,可以听从意念的指挥,没有做成的事情,多半是因为没有持续用力……总之,每一件乱如麻的事,他都能很快理顺,我一直觉得这位罕见的”Superman”,就站在我们的未来,思维理性,言辞感性,可以为任何人指点迷津,让周围的人五体投地。

如此智商超群、博学多见的正哥,最思念的却是雪地里挣扎的时光,毕竟,有些黑夜只能独自穿过,有些寒冷只能一个人懂得。

正哥常常说,其实人和人的时间是不等值的。比如凌晨四点半,大多数人还在梦中撒欢,哈佛大学却早已灯火通明。还有那位灌篮高手科比回答记者,每天都会在此时醒来去打球,不投进一千球,绝不结束。这种不等值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把我们之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

我想,大概正是这种不等值,把正哥一推再推,推向了另一个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处吧!

也曾看过一篇文说,最好的休息不是睡觉,而是交换着去做其他的事情,其实这就是努力的一种真实写照。如果没有精神支撑,没有向上的心,怎么可能走得那么坚决、那么远?

我们在崇拜”Superman”、对传奇的正哥充满敬意时,若回头看看从前,不难发觉,他们曾经也不过是个普通人,一步步走过来成就了现在的自己。正是那些不等值的时间,让那些格外努力的人,在多年后看起来清晰盎然,世界更大,视野更广,因为努力就是最好的天赋。所以,别太在意结果,学习的本身就是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你已得到最好的馈赠。

我一直在思考,除了时间的不等值,还有什么不等值会让我们变得如此不同。记得那次培训归来,所有人都大喊解放,像是完成了一项艰难的考试,考过的都表示太幸运,没有考过的全抱怨题目太难。正哥却在朋友圈感慨:课程结束了,学习才刚刚开始,一段时光过去了,人生还要继续努力……

正哥的这几句话,让我突然觉得人与人的不同:起跑的优劣早已变得无关紧要,重点在于你是否是那位终身都在努力奔跑的人,你是否已经意识到并认同越努力越幸运这句真理。

而后,直到正哥被公司公派到美国游学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到自己和一个默默努力的人之间的差距。原来,岁月无声无息地溜走,除了可以带走一些人的无聊时光,还可以沉淀一个努力者的人生。

听到众人的齐声祝贺,正哥谦虚地说,运气好而已。旁人也许会认为他只是幸运地砸中了一颗金蛋,而一直待在他身边的我们却明白,正哥曾拼尽了所有,才在看起来毫不费力的笑声中,赢得了这幸运。

送别的机场,一位男同事表示很想大哭一场,并非离别的场景让人感伤,而是多年前我们曾拥有一样的梦想和目标,当我们无法去实现它,继而嘲笑执着的自己时,却有人真的做到了,而且是在不动声色中,悄无声息地“夺了冠”。

突然想起,我们刚刚入职时都格外热衷于看各种演说家的舞台Show,每次被演讲者的激情鼓励或温暖后,我们大多还是会回到最初的懒散,如此反复,没有终点。而那些比我们走得远、走得稳的人在拥抱了那三秒钟的热情后,却依然可以靠着余温继续前行。如今,我才明白,那余温来自不断前行者的内心。

他们比任何人都明白,做好任何一件小事都需要努力和耐心,更需要慢慢来;他们比任何人都惜时惜命,所以才有资格享受拼命尽兴后的人生礼遇。

余下的时光,趁着岁月正好,带着内心热忱,朝心之所向,往前走吧!相信世界不曾亏欠每一个努力的人,也会记得每个人的梦想。

五、经典的励志激励人生美文

在美国西雅图的一所著名教堂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戴尔·泰勒。有一天,他向教会学校一个班的学生们先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那年冬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拼命地逃生,猎狗在其后穷追不舍。可是追了一阵子,兔子跑得越来越远了。猎狗知道实在是追不上了,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气急败坏地说:“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

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辩解道:“我已经尽力而为了呀!”

再说兔子带着枪伤成功地逃生回家了,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是怎么甩掉它的呢?”

兔子说:“它是尽力而为,我是竭尽全力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竭尽全力地跑,可就没命了呀!”

泰勒牧师讲完故事之后,又向全班郑重其事地承诺:谁要是能背出《圣经·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他就邀请谁去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参加免费聚餐会。

《圣经·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有几万字,而且不押韵,要背诵其全文无疑有相当大的难度。尽管参加免费聚餐会是许多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浅尝则止,望而却步了。

几天后,班中一个11岁的男孩,胸有成竹地站在泰勒牧师的面前,从头到尾地按要求背诵下来,竟然一字不漏,没出一点差错,而且到了最后,简直成了声情并茂的朗诵。

泰勒牧师比别人更清楚,就是在成年的信徒中,能背诵这些篇幅的人也是罕见的,何况是一个孩子。泰勒牧师在赞叹男孩那惊人记忆力的同时,不禁好奇地问:“你为什么能背下这么长的文字呢?”

这个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竭尽全力。”

16年后,这个男孩成了世界著名软件公司的老板。他就是比尔·盖茨。

不完满的人生美文 篇9

那一幕太感人了:88岁的新娘子身着婚纱,头发与婚纱一样洁白如雪。她的爱人依然那么英俊,闭着眼睛静静地躺在撒满玫瑰花的马车上。在《致爱丽丝》的乐曲中,婚礼与葬礼同时举行,来宾个个感动得热泪盈眶

s君有点动容了,我趁热打铁。又讲了文坛泰斗季羡林先生一段鲜为人知的异国恋情,这是我从季老写于1991年的回忆录《留德十年》中读到的。上世纪30年代,20来岁的季羡林在德国哥廷根留学,与同住一街的迈耶先生一家相交融洽。这对夫妇有一位如花似玉的女儿,叫伊姆加德,比季羡林小几岁,长得金发碧眼活泼可爱。当时,季羡林正在写博士论文。他用德文写成的论文,必须用打字机打成文稿。可他没有打字机,也不会打字。伊姆加德很乐意帮季羡林打字。这样一来,季羡林就要经常在晚上到她家去。美丽的伊姆加德对季羡林一见钟情,两个异同青年终于擦出爱情的火花。但是,季羡林一回到寓所,内心便充满矛盾和痛苦。他已是一个有妻室的人,妻子远在山东老家,尽管那是没有爱情的包办婚姻。而且妻子比他还大四岁,伊姆加德比起老家那个乡下女人条件肖然好多了。但是,考虑再三,他认为这场跨国恋情终究难有结果,他必须正视这一现实。也要对得起这两个女子。最后,季羡林终于决定不伤害或少伤害别人,自己咽下这个苦果。就这样,不顾伊姆加德和她家人的苦苦挽留,季羡林毅然割断了这份难以割舍的情缘。

这个故事令S君更为感慨,他一边擦拭湿润的眼角,一边轻声打听最后的结局。我说时间可以改变一切。60多年过去了,季羡林已由当年的风华少年变成耄耋老者,但这个故事并未结束:七八年前,有位热心读者读了季羡林的《留德十年》后,被这段悱恻的爱情传奇深深感染,趁出国的机会专程到德国哥廷根寻访伊姆加德的下落——竟然还真的找到了她!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伊姆加德竟然终生未嫁,独身至今。谈起60多年前的往事,伊姆加德感慨万千、难以言表,让来者给季羡林捎回她的一张近照。相片中,其身后的桌上仍摆着当年那台打字机,但美丽的少女已变成满头白发的老妪!捧着自万里外捎回的伊姆加德的照片,年屑90的季羡林扼腕长叹:“而今这世上能想到她的,恐怕没有几人了!”

讲完季老的故事,s君的眸子已挂满泪滴,眉宇间却添了几分敬重与坚毅。我继续说,“有情人终成眷属”只是人们美好的愿望,但环顾四周,真正十全十美的婚姻又有几个?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人生总有遗憾甚至凄美,不完美者居多,所谓“不如意处常八九”,正如苏东坡词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生活就是如此,有情人未必都能成眷属,凄美的爱情却更令人震撼。去年的《感动中国》人物罗映珍。丈夫被毒贩伤成“植物人”,她不弃不悔,几年如一日在病房精心护理,每天都给他写信念信,终于使昏睡的丈夫略微有了知觉,令人想起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话:“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于有缺陷。就在于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空间。”

上一篇:我在异世界的日记下一篇:车迷心中的白马王子是奔驰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