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席慕容散文中的青春情怀(共4篇)
论席慕容散文中的青春情怀 篇1
论席慕容散文中的青春情怀
《透明的哀伤》为例
—以散文集【摘要】:花样的青春里生机勃勃,岁月像河,不舍昼夜的流,席慕容在诗歌《青春》“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对青春进行了慨叹,在其散文集《透明的哀伤》中也有对青春的赞美与感伤。带着对爱的追求、年华的惆怅和沉重的乡愁等最可贵的人生情味,她的作品自然地流入读者的心中,曾经深深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历程。①用简短而朴素的话语絮叨,如花的岁月,记忆斑驳,微笑里深意的内涵。席慕容以诗歌出名,而散文也给了我们许多的道理,散文集《透明的哀伤》里就为我们展现了她的青春情怀。【关键词】:席慕容 散文
青春
学生
花
孩子
席慕容,女, 蒙古族, 1943年生于重庆。1959年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 毕业后任教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并从事绘画与文学创作, 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 多次获多种绘画奖, 出版诗集有《七里香》、《无怨的青春》等, 散文集有《成长的痕迹》、《透明的哀伤》等。作家,老师,画家,同时她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这样才华横溢的女子面对青春时“年轻的时候,心中的阴影来自那对前路的茫然无知,我会遇见什么?我会变成什么?一切都没有启示与征兆。”①146这样的困惑也同样是年轻的我们的疑惑,“生命是可以包含月光,却不得不在同时也包含了一层透明的哀伤。”①146
莎士比亚说:“青春,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席慕容她是一位老师,学生的一切常常牵动着她的记忆神经,她是一位画家,对于生活敏感的人,面对岁月的流逝,又怎能视而不见呢?她同样是一位母亲,孩子的成长却似乎是她青春的重现。她以她的多重身份,朴素而富有哲理性的散文话语为我们记叙平凡的生活。对于青春时所发生过的一切美好的点点滴滴,她总是认真的收藏记录。在她眼中,青春是神圣的,不可亵渎的。从她的散文中,我们不难发现她总是以自己的经验告诫我们珍惜自己的青春。“年轻时的你我已是不可再寻的了,人生竟然是一场有规律的阴错阳差。”尽管青春也会承载忧伤,但是这也是青春的其中一部分啊。即使承载着忧伤,即使面对困境,即使知道会受伤,却义无反顾地走向未来,这才是青春。②
学生:曾经的青春年华
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③作为一个美术老师,学生便是她生活的一部分,望着他们的笑靥,往事却也历历在目,太多的想法,过多的思绪,总是可以轻易的把我们带入记忆的深处。这种感觉席慕容也在体现在《同学》“站在讲台上的她久久没有开口,只是微笑地注视着眼前的学生,心里重新浮现了那些旧日同窗的面孔,那些啊!那些不知道分散到什么地方去了的朋友。”①25这一幕的场景让席慕容陷入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似乎也正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流逝的岁月在我们面前重现,清晰的让人动容,人生不止,岁月就像一条河,左岸是无法忘记的回忆,右岸是值得把握的青春年华,中间飞流着隐隐的伤痕。仓央嘉措《问佛》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我也曾如你般天真。”当一切重现时,“今天,我才知道,原来他也和今天的我一样,微笑着,从你们年华饱满的脸上,在一次次地重读着那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青春年华。”(《窗外的青春》)①5在席幕容的散文中,还有许多对易逝青春的留恋,那种留恋和感慨所流露出的无奈情感,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因此往往能拨动许多人内心深处那根弦。“青春的美丽与珍贵,就在于它的无邪与无瑕,在于它的可遇而不可求,在于它的永不重回。”
席慕蓉对于青春感悟深刻,岁月游走,无论是喜乐伤悲,所历经的一切在暮色苍茫中都令人黯然神伤,席慕蓉偏爱忆旧。可生活是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幸福快乐不可能永远定格,人生时时有缺憾,谁都留不住岁月,希望所有的机缘同时出现,这样的理想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人生短促,青春易逝,只有时间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君王,席慕蓉的散文经常会有一种内心独白式的跳跃性的思维,常常对身边的某事某物突然有所感触而进行情感的宣泄。④
花:易逝的青春岁月
“生命虽然短促,春花虽然易凋,然而,因为有了爱,我们共度的一世就变得非常甜美而又绵远,没有丝毫的遗憾了。”⑤青春最美好的是它的绽放期,席幕容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她把这种感情全部倾注在她最爱的花中,见证了花样的青春。从她散文中的各式各样的花,我们能够体会席慕容对生命的珍重,对青春的赞美。就像《白色山茶花》那篇文章中写的那样,山茶花的开放常被人忽视,但因为每一朵只能开一次,所以每一朵花都极为小心的开,害怕开错,“它们是那样的认真地迎接唯一的一次春天”①6这样的顽强的生命力,无一不让我们惊讶和屏息生命的美丽。面对大自然,尤其是席幕容最爱的花时,她不仅欣赏它们的美,而且还在欣赏的过程中享受着大自然带给她的那种宁静和深远。我们来看看《台湾百合》里写到的百合:“土地里深藏着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呢?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我们周遭不顾一切地向上茁长?按时开花,按时结果,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生命里最美丽又最神奇的现象。”①40而这种对青春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席慕容在另一篇《意象的暗记》里解释了那份疼痛与不安“如果我们曾经怀着同样的理想并肩前行过一段岁月,到最后,是不是会在彼此的记忆中种满百合。”①85百合的成长是一种磨练而细致的绽放,在欣赏中静静看待那种幸福,这是一种多么感伤的境界呀!席慕蓉对于‘花’的钟爱,显然成为她作品中一个鲜明的特点。对她而言,花是她记忆中最重要的行囊,在每株花的背后有着不舍的情感。而花也代表某件让席慕蓉动心的事情,或者一个深深记忆的人物。这样的作品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自然是受人欢迎的。
在席幕容的文章中,花是一种象征,象征着短暂的情感、易逝的时光,那是一种深沉的,要有了一定年龄的沉淀时才能领悟的真谛,如《桐花》用五天的时间记叙着一种花的变化“四月二十四
林间洁净清新,山峦守口如瓶,没有人告诉我那即将要来临的盛放与凋零。”①49这是一种对青春到来的期待渴望的心理。花的绽放在席慕容眼里就是生命讯息的传递,未能完全预知的骚动。当其真正来临时那是怎样的一种兴奋“五月八日
五月的山峦终于动容,将我无限温柔地涌入怀中,我渴望的时刻终于来临,却发现,在他怀里,在幽深的林间,桐花一面盛开如锦,一面不停纷纷飘落。”花落之时的失落的如同时光的逝去,汇入记忆里,随时间淡化,却植入心底。“繁花落尽,我心中仍留有花落的声音,一朵一朵,在无人的山间轻轻飘落。”爱花,惜花,便会认真地去观察花,自然而然席慕容散文中会描述一些对青春的诠释,还有那种透过花所领悟出的人生的真谛。这种真实情感的表露也正牵动着读者的心。对人生的理解: “忽然觉得,人生也许就是这样了,只要是自然的,只要是顺着天意的,就算是花落了也不一定要觉得悲伤,甚至也可以有一种淡淡的喜悦,就像这风里的若有若无的清香。”①50绽放后的怵然凋谢,如青春般流逝得毫无征兆,失落得想挽回,张开手的同时一切已消失。我们在席慕容的花的情感中也体会到青春流逝的失落。
孩子:轮回的所来径
席慕容作为母亲,如同其他母亲一样把一切精力倾注于孩子身上,想如呵护花一样记录他们的成长,孩子似乎是大人们的来世一个轮回的起点,所以希望可以用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去干涉孩子的成长,天性使然,孩子总喜欢自己去经历所该遭受的一切(即使是前方是荆棘),因此在孩子身上往往反衬出那个曾经的自我。
生活催促着每个人改变,而当我们适应了社会的生活的时候,却也失去了曾经的自己,而孩子的有些话语又猛然把我们拉回那个自我的年龄。“虽说岁月一去不复回,可是,在那一刹那,在恋恋回首的那一刹那,昨日、今天与明天不就都能聚在一起,重新再活那么一次了吗?”(《回顾所来径》)①29这样朴素的话语,没有可以推砌的词语,没有令人惊奇不已的哲理,只是娓娓道出、顺理成章。可却能在人心里荡起层层涟漪。2005年福建省高考满分作文中有一篇《八,十八,二十八》中说“我想起了那黄的草,黄的太阳,妈妈是书童,爸爸是车夫,想起那个未经世俗打磨的不规则的多边形。我的泪水悄然滑落,为不再拥有的那个不规则的多边形„„”一路的成长,快乐与辛酸都随着时间而淡化了,但是孩子的成长却又再次重现着当时的场景。相对于那些悲凄哀艳的儿女情长、壮烈雄迈的诤诤劲言和愤世嫉俗的谈古说今,我更加喜欢席慕容作品中的纯真、温馨。
孩子的成长,席慕容喜欢让孩子在自己曾经到过的地方体会美,徜徉于记忆之中,《马樱丹》“我常带小小的慈儿爬上坡去。在柔和的阳光里,我们母女俩采摘着花朵,听着远远坡下传来的学校里的钟声,总会有一些模糊的光影从我心里掠过。”①36席慕容是个喜欢回忆的女人,所以当她把孩子的事情记录下来的时候,记忆的匣子也同时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结语
青春美丽的绽放,没有年轮的记载,而我们都必须经历,它短暂而难忘。细腻的笔为读者讲诉她眼中已经流逝的青春,怒放的青春,及在自己呵护下花苞的青春。给人的是一种隽永的语言,启发人以理性思考人生问题。席慕容的文章总的给人的印象一种莫名的爽快;主观感受得到了满足,触发心灵深处不自觉的认同感以及对生命的深深思考。语言的极美、易懂,结构思路清晰,确实是发人深省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份真的印象;真实的感受总能打动人的!“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生命才刚刚开始成长,看不出有什么分别,几乎没有什么标准来分辨人与人的异同。于是那些外表光滑美丽的,或者位置刚好放在耀眼地方的旧货得到注意与羡慕”(《躯壳》)①83没有太多的抱怨,她的三重的身份,正好让她有更好的诠释她对青春的感情,细腻而真实。青春纵然不再,可是席慕容却仍然以一种年轻的心态对待生活,这种感情能引起读者共鸣。生活里青春这道透明的哀伤,我们应细细体味,如席慕容般善待青春的‘伤痕’。
参考文献:
①杨雅莲. 席慕容:我不是故意愤怒[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06-10 ②席慕容.透明的哀伤[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146,25,5,6,40,49,50,36,83 ③江海瑶. 论席慕容散文的情感—“ 真”[J].语文学刊,2009.7 ④席慕容.《无怨的青春》[M].台北:台北大地出版社,1983.02 ⑤辛艳.把岁月沉淀的美镌刻成永恒—席慕蓉作品解读[D].青岛: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⑥席慕蓉.《成长的痕迹》[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7 ⑦诗艺之外—诗人席慕蓉与“席慕蓉现象”.日光温暖文学报,94
席慕容青春及赏析 篇2
《青春》是与消沉无关的慨叹。诗歌开篇仅仅一句“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都已启程”,那种对青春远逝的无限伤感、那种对生命短暂的无穷幽怨仿佛立刻遮蔽了天空,紧紧攫住了读者的心;就像那起程的泪水汹涌而来,打湿了每一个敏感而脆弱的生命。
接着作者开始了对远去的青春岁月的追寻,而这种追寻不但没有让疲惫的心得到慰藉,反而把作者引入到更深沉的慨叹之中:“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按照常理,慨叹与消沉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然而在《青春》含泪的叹惋中我们却感受到了追求者执著坚毅的身影,这种慨叹与消沉无关,这种慨叹是绚烂梦想与无情现实碰撞的耀眼火花,这种慨叹是火红青春与平淡生活对比后的强烈反差,这种慨叹是短暂生命与永恒岁月抗争的无奈叹惋。
生命中的确有一种慨叹与消沉无关,它关乎生命深层的呼喊,它是求索者执著的脚印,它是思索者探究的目光,就像陈子昂在幽州台上震撼古今、响彻寰宇的浩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那是一种哀而不伤的悲凉,那是一种怨而不怒的沉静。
《青春》是与美丽有约的追寻。作者在洒满泪水的心路上追寻那个“古老的夏日”,于是看到年轻的生命如云影般掠过岁月沉寂的湖面,于是看到微笑的面容如淡淡的晚霞融入远方迷茫的山岚。虽然追寻的梦想沉浸在泪里,虽然追寻的结果飘散在风中,但是追寻的美丽身影却深深地印在滚烫的生命大地上。
从某个角度来说,追求的高度决定了生命的高度。应该说,客观上的美丽往往是短暂的,就像鲜花的烂漫与凋零,就像青草的翠绿与枯黄,就像容颜的妩媚与憔悴,似乎就在转瞬之间已经“朝如青丝暮成雪”;但是生命的高贵在于情感,在于精神,正如帕思卡尔所说:“人只是一根芦苇,世界上最脆弱的东西,然而却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人的全部高贵就在于思考。”因为在思考的过程中,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美丽就会在心底凝固为永恒。在追寻中,也许青春的容颜不会回来,但青春的血液可以再次涌动在体内;也许青春的快乐无处寻觅,但青春的柔情可以再次弥漫在心间。在夕阳的余光中我们追寻日出的壮美,在萧瑟的秋风里我们追寻群芳吐艳的繁华。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追寻的其实不是从前,而是一种温暖,一种力量,一种美丽呀!也许一个人身体健壮结实,而他的心已如死灰;也许一个人身体衰弱不堪,而他的心却春意盎然。失落的青春何处寻?精神的家园草萋萋,那里的风景最美丽。
《青春》是与生命同行的感悟。当我们跟随着作者遥望青春如烟袅袅飘散的时候,生命的篝火却在熊熊燃烧。作者似乎阅尽人世沧桑风雨,仰望今日风轻云淡,追忆昔时彩霞满天,那泪水打湿的不仅是难再的青春,更是无情流淌的生命。青春的美丽、青春的短暂、青春的伤感,作者对青春的叹惋难道不正是对生命感悟的放大吗?生命与青春一样不可复制,生命与青春一样拥有斑斓的色彩,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难道生命不是一本太仓促的书?追忆青春,引发的是我们对生命珍重的思索。
青春的`眩目的色彩后面同样也有失落的灰暗,生命快乐与幸福的大厦同样也建立在痛苦的基石上。青春与生命都在诠释着这样的哲学命题:快乐与痛苦、幸福与忧伤。追寻与失落都是人生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共同演奏着壮丽而缠绵的生命交响曲。只有清醒地认识到青春和生命的短暂,才能真正理解并珍重、享受生命的快乐,接受生命的忧伤,珍重生命的点点滴滴。
当然,作者对青春和生命的感悟之所以一唱三叹、委婉动人,还在于作者没有采用空洞抽象的说理来谈青春,谈生命,而是沉入心灵的最深处,奏响生命中最真诚的心曲。这心曲回荡在人生的舞台上,这心曲荡漾在青春的笑靥里,这心曲徘徊在生命的步履中。
可见,作品真正的力量应该从心中汲取,这样才能使个体的感悟升华为群体的共鸣,这就像宋代词人蒋捷的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作者写的是个人的人生经历,但何尝不是许多人生命的缩影呢?含着泪的倾诉,挟裹着人生风雨的喟叹。
席慕容《青春》原文及练习 篇3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练习】
1.作者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青春的特点?请你写出这些意象并选择一个分析其表现的意义。
席慕容无怨的青春读后感 篇4
我们那个年代,信息还不是很发达,人们有更多的机会以一种更原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或飞鸿传书,聊表衷肠,互诉相思之苦;或三五成群,吟诗作画,探讨对人生的看法;或你家吃到我家,柴米油盐,体会一种简单的快乐。那时物质不是很充分,生活也过很艰苦,但人的精神却充满了希望,思想都在诗和远方。我们常常会被一些人和他们的作品鼓舞着,也沉浸在一些人描述的武林世界里,包括三毛、金庸、古龙、汪国真等。
但我今天要说的一个人,叫席幕容,她的《无怨的青春》对我做人的态度影响很大。她的作品里,一直以一种欣赏的态度看待这个略显清冷的世界,郁闷也好,艰辛也罢,字里行间,都透漏着对这个世界的热爱,每字每句,都诠释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这种泰然乐观的精神,其实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就如歌中所唱,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未来。如果人人都以一种欣赏包容的心态去对待每件事,每个人,对待我们生活的星球,我们的未来决不像现在这个样子,吃不敢吃,怕有毒或添加,喝不敢喝,怕有污染。我们的急功近利和对社会他人的冷漠造成了一个冰冷寒心的世界,是时候吹一些暖风,看一些好的文章,净化人的思想和心灵了,让我们读一段席幕容的散文诗吧。
【论席慕容散文中的青春情怀】推荐阅读:
席慕容无怨的青春11-14
席慕容散文如果05-14
席慕容散文《白帆》10-15
席慕容散文时光11-26
《席慕容散文》读书笔记07-01
席慕容散文写给幸福08-10
席慕容散文《孤独的树》05-13
席慕容散文经典名句摘抄07-05
席慕容散文《给我一个岛》07-30
席慕容散文集的读后感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