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在牛肚子里旅行 教学设计 教案(共5篇)
27 在牛肚子里旅行 教学设计 教案 篇1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积累词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你喜欢旅行吗?你到过哪里旅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有趣又惊险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朗读。思考: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3.同桌对读,互相检查读书效果。
4.讨论交流: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5.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使你感触最深?再读一读。
(二)学习生字新词。1.自学生字词,记住字音、字形,了解字义、词义。2.认读生字词,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检查自学情况。
3.指导写字。相机指导:用“换一换”的方法可以记住“堆、怜、吞、眯”四个生字。重点指导:旅,右边部分共六笔,第三笔是“撇”,第四笔是“竖提”,不要将这两笔合为一笔。胃:上下结构,下部“月”的第一笔写成“竖”。
4.将自己从本课中积累的词语写入“我的词语库”。
(三)再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练习
1.根据提示写出第7节和第11节的主要内容。
第7节写红头和草一起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1节写青头大声告诉红头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查字典,填写。
查加点的字
读音
大写字母
字义
可怜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行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
当红头被牛吃到嘴里的时候,它害怕极了,还是青头,不离不弃,继续鼓励它。红头在青头的帮助下脱离了险境。课文通过它们的对话,把故事写得一波三折,生动而又有趣。
五、作业 1.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
六、板书
在牛肚子里旅行
青头——
红头——
在牛肚子里旅行 篇2
(丹顶鹤)
有两只小蟋蟀,一只叫青头,另一只叫红头。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吃过早饭,青头对红头说:“咱们玩儿捉迷藏吧!”
“那得我先藏,你来找。”红头说。
“好吧!”青头说完,转过身子闭上了眼。
红头四面看了看,悄悄地躲在一个草堆里不作声了。
“红头,藏好了吗?”青头大声问。
红头不说话,只露两只眼睛偷偷地看。它心想,我要一答应,就会被青头发现。
正在这时,一头大黄牛从红头后面慢慢走过来。红头做梦也没有想到,大黄牛突然低下头来吃草。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吃到嘴里去了。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叫了起来。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呀,救命呀!”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被摔在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从来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了!”红头大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下去的草重新送回到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运动着。从第一个胃走到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来到了牛嘴里。终于,红头又看见了光明。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这时,青头爬到了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地流下了眼泪:“谢谢你……”
27 在牛肚子里旅行 教学设计 教案 篇3
2.练习一边读一边根据题目、插图、情节、生活经验等方法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合理预测猜读,激发阅读兴趣。
3.尝试有理有据地续编故事的结局,并在读主题图书中故事的原文时验证预测的结局,及时修正预测,加强对故事的理解。
教学重点 练习一边读一边根据题目、插图、情节、生活经验等方法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合理预测猜读,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 尝试有理有据地续编故事的结局,并在读主题图书中故事的原文时验证预测的结局,及时修正预测,加强对故事的理解。
双主题 内容 能一边读一边预测故事的内容。
语用 尝试编故事 课前准备 PPT 教 学 过 程 复 备(一)观察课文插图导入新课 1.看插图,你看到了谁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会是一位怎样的老先生?这位老先生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胡萝卜先生。这个故事的题目就是——《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作者是王一梅。出示课题,读准轻声bo、sheng、de、zi。
2.看了这幅漂亮的插图,你能来猜猜会写些什么吗?生交流。
(二)一边读一边练习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 1.出示第一、二自然段,将“萝、卜、愁、沾”字标红,请同学们借助文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先练读,后检测一位同学朗读。
2.回顾方法。我们读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学习了哪些预测的方法? 3.自读课文中的故事,一边读一边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说说自己的猜想与故事的内容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交流。
(三)练习预测,续编童话 1.本课最后以省略号结束,说明故事没有结尾,继续预测:胡萝卜先生遇到鸟太太以后,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为什么这样想?你能看到下图的提示,有理有据地续编吗? 教学过程 复 备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被风吹到了身体后面 很远的街口 男孩正在放风筝 “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 剪了一段用来放风筝。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
鸟太太家的树底下 鸟太太正在找绳子晾小鸟的尿布 2.学生展示,预测故事示例:
续写故事片段一:
乌鸦爸爸给他的孩子买了一个气球,吹起来好大。可是,总不能一直用手捏着,恰巧胡萝卜先生走过去,看到风中飘着的长胡子,赶紧拽下来一段系住了气球。
续写故事片段二:
当鸭子先生对掉落在地上的书正发愁时,看见了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他说:“这下我总算找到捆书的绳子了。”鸭子先生剪下一段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把书捆成两包,然后,拎着书一摇一摆地走了。
……(四)验证预测,修正预测 请同学们打开《解密故事世界》第102页,让我们来读读王一梅的原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在关键情节上停下来,让学生验证预测、修正预测(详见课件)。
(五)整体回味,感悟主题 1.你觉得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怎么样?学生交流。
师: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是太棒了,不仅帮助了自己更帮助了别人。我们都能感觉胡萝卜先生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
2.交流平台话预测。
(1)出示课后交流平台对话,引导学生提炼话题。
第一个话题:要边读边预测;
第二个话题:可以根据故事内容和生活常识预测;
第三个话题:预测要有依据;
第四个话题:预测内容和故事不同时,要及时修正预测,继续预测。
(2)我们也来聊一聊。根据这4个话题,说说自己的预测体验。
表达示例:我想的和故事不一样。我预测的是:
作者想的是:
我修正了自己的预测,继续听故事,预测故事。听完故事,我知道了作者想告诉我们:。
(六)读题预测,验证预测 1.读读下面这些文章或书的题目,猜猜里面可能写了些什么。
出示:《躲猫猫大王》《夏洛的网》《帽子的秘密》《柔软的阳光》《团圆》《小灵通漫游未来》。
读到题目《夏洛的网》,我想可能写:。
提示: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预测。同一题目,允许学生有多种预测,只要有一定的依据就可以。
2.验证预测,激发阅读兴趣。
出示以上文章或书籍的故事梗概、目录或故事片段。学生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准确。如果不一样,猜猜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说说自己的阅读期待。
3.鼓励学生去阅读书籍,一边读一边预测,体验阅读的乐趣。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篇4
1、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2、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3、能借助红头的旅行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过程
一、回顾红头的旅行路线
1、在黑板上呈现上节课梳理的红头的旅行路线图,引入:通过上节课的梳理,我们知道了红头的旅行路线。你能根据旅行路线图简单地回忆一下红头的旅行路线吗?
2、学生结合路线图进行交流。
二、聚焦对话,体会人物内心,感悟真挚友情
1、布置学习任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七至十九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直线画出红头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青头说的`话。
学生交流反馈对话内容。
2、启发引导:青头、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如何?请认真读(它们的对话,圈出描写红头、青头表情和动作的词语)。
3、学生交流红头的心情,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1)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并代入角色有感情地朗。(相机板书:害怕、悲哀)。
问题1:红头为什么拼命地叫?
问题2:红头说的话里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省略号呢?
问题3:红头为什么要哭?
问题4:红头为什么很悲哀?它心里在想什么?
(2)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老师扮演青头,学生扮演红头。
4、学生交流青头的心情,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1)提问:谁能给“急忙”换个词?(连忙、赶紧)谁能演一演"大吃一惊”的表情?
(2)引导:现在你就是青头,请你来演一演它着急、吃惊的样子。(板书:着急)
5、教师向扮演青头的学生提问:青头,你这么着急,怎么说话一点儿都不结巴,也没有像红头一样急得哭起来呢?请学生再次(一读描写青头的段落,圈出关键词句并交流。
预设1:第十一、十八自然段的关键词“一下子”“不顾”“一骨碌”“大声喊”“蹭来蹭去”。
预设2:第十三、十五自然段的关键词句“不要怕”“你会出来的”“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
引导学生说一说从青头的这些动作中体会到什么,并通过朗(读出青头的勇敢、镇定。相机板书:勇敢、镇定。
6、同桌合作分角色读青头和红头的对话。
(1)学生自由练读,展示。
(2)启发学生思考:从青头和红头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7、让学生再次默读全文,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预设:
青头和红头开心地一起玩捉迷藏。
遇到危险后,红头拼命向青头求救。
青头担心红头,鼓励、安慰红头,还蹭牛鼻子,帮助红头出来。
红头被救出后,高兴地流下了眼泪,并对青头表示感谢。
8、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9、相机引导:当朋友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我们要给予帮助和鼓励,运用智慧战胜困难。青头就是这样做的,难怪课文中说“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设计意图:
通过图画关键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对话以及谈体会的方式,由读到悟,环环相扣,帮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心情,从而感悟红头和青头间的真挚友情。
三、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1、过渡:红头的旅行真是不可思议,我们可以把这么有意思的故事讲给家人听。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着黑板上的路线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可以用上表现红头、青头心情变化的词语。
2、学生自由练习讲故事。
3、指名学生讲故事,教师相机提醒一些关键的词句。比如“蹦、摔、一骨碌、爬、跳、蹭来蹭去”等表示动作的词语以及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对话。
4、同桌之间互讲故事。
设计意图:
本环节紧扣前一环节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反映任务心情变化的词语,利用路线图练习讲故事。既有讲故事方法的指导,又有故事内容的铺垫,降低学生讲故事的难度。
《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续写作文 篇5
“救命,救命呀!”青头大声喊。
红头急忙问:“你在哪儿?”
“我好像……被一个……什么动物……吃掉了……快帮我看看!”青头断断续续地说。
红头围着大黄牛转了一圈说:“这是一头大黄牛!”
青头想:反刍动物呀,有了!“红头,我听说牛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事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消化的,一会我会被回嘴里,到时候你努力蹭蹭牛的鼻孔,让他打个喷嚏,我就有机会得救……”青头用尽全身力气大喊。
红头回答:“好!你一定要坚持住!”说完便爬到牛鼻孔的位置等机会。
过了一会儿,青头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的嘴里。青头见状连忙叫道:“快蹭牛鼻孔!快蹭牛鼻孔!”青头一说完,红头就使劲蹭了起来。
“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青头和一小团草一起被喷了出来。
它们俩个一见面就抱在一起,激动得大哭起来。“谢谢你,帮我蹭了蹭鼻孔,要不然我就离开这个世界了!”青头边哭边说。
【27 在牛肚子里旅行 教学设计 教案】推荐阅读:
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教案07-09
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案《在妈妈的肚子里》及教学反思10-28
小班美术活动我在妈妈肚子里教案06-12
《肚子里的恶心事》读书笔记11-17
为什么会肚子疼教案07-29
肚子与脚的争论大班语言教案05-29
小明为什么肚子疼托班健康教案12-07
中班社会教案及反思《大老虎为什么肚子疼》06-09
肚子痛拉肚子是什么原因11-15
小肚子咕咕叫作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