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说课稿

2024-08-07

部编小学语文说课稿(共11篇)

部编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1

部编版六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藏戏》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版六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藏戏》,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藏戏》。本单元是以感受“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藏戏》一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它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全文,以准确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别具一格,内容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

二、说教学目标

1.积累本课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教学的重点;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情,主要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通过教师穿针引线,释疑解惑,激励点拨,归纳提炼,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藏戏的图片及介绍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读课文,理清思路

引导性提问: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学生圈画语句,建立整体感知。

(三)了解藏戏的形成1.自读第5-7自然段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唐东杰布和七兄妹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个仅由八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四)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1.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找读第1-3自然段,说说你都读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蕴含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2.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第8-18自然段,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4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5—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7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8—14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5和16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3.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1)师: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第8-14自然段。

(2)师: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第15和16自然段。

(3)师: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第17自然段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课文小结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描绘了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戏形成过程以及鲜明的特色,反映了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五、说板书设计

本次板书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简洁呈现藏戏的形成及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部编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2

一、说课评价原则

说课评价原则是小学语文说课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基本准则,主要是为了确保说课评价活动开展更加公平、公正、合理,保证取得的结果更加准确、有效。在具体开展说课活动时,需要遵循如下几方面的说课评价原则。第一,科学性原则。在说课活动开展过程中,评价人员的指导思想、评价方式等必须要确保科学、合理、公正、可实施,评价人员需要公正的对待每一个说课人员,所有的评价人员需要采用统一的说课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确定,评价尽可能采用量化评价指导方式,这样可以更加有效的体现说课评价的科学性。第二,综合性原则。评价过程中,需要对产生影响的全部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评价,能够形成一个完善的评价知识系统,将各方面影响因素综合考虑,权衡轻重,抓住主要特色,兼顾次要特色,综合客观的进行评价。第三,导向性原则。评价人员需要对说课活动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能够充分让说课人员和听众了解到需要掌握和学习的内容,能够进行有选择性的学习和传授。第四,及时性原则。说课评价及时性,就是评价人员在说课现场活动中对教师的说课进行客观、综合、公正、公平的评价和认识,趁热打铁,无论是评价人员还是说课人员,都可以对存在的优点、缺点及时认识,印象深刻。第五,个性化指导原则。小学语文说课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遵循个性化原则。一方面要求评价人员能够针对说课教师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不能够人云亦云,见解要有独立性,用心去听、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思考。另一方面要求评价人员能够对每一个说课人员存在的优点、缺点以及独特的地方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说明,要在听课活动中善于观察和思考。

二、说课评价内容

说课评价内容一方面是对说课者讲述内容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说课者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修养等进行综合评价,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不能够分开,通常对小学语文说课评价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内容。

第一,对说课人员处理教材能力评价。

教材解说是说课活动最基础的一个活动内容,说课人员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直接体现说课活动开展质量高低,在评价活动开展时,主要是针对说课人员对教材内容、教学要求的理解和把握程度进行评价,是否充分理解了本课内容在本单元甚至整个课本内容中的作用,是否能够将教学重点和要点加以把握和阐释,是否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处理和发挥。

第二,对说课者教学理论素养评价。

说课需要把握多个要素,教什么、用什么方式教、按照什么步骤教,除此之外,还需要重点掌握为什么教,这就要求说课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素养,能够结合具体的案例将抽象的教学理念加以说明和指导,这个阶段主要关注说课人员对教学思想的诠释和把握。

第三,教学目标实践情况评价。

教学目标评价时,需要对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合理进行评价,主要是观察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切实可行,能够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方面制定的教学策略是否恰当、准确、具体,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还需要对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能够有效落到实处进行科学评价和认识。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不断落实的一个过程,评价时,主要针对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第四,教学方式评价。

教学方式评价主要是对说课人员采用的教学方式、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情况是否相符等方面开展评价活动,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够本着授之以渔的理念开展教学活动。

第五,教学程序设计评价。

教学程序是说课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说课活动开展的重点内容,评价教学活动过程时需要重点关注这几个方面的授课内容是否科学、合理、准确,是否有效落实了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是否恰当、教学思路是否清晰合理,教学重点内容是否突出有效,教学方式是否灵活多变等。

第六,对板书设计评价。

对说课人员板书设计评价时,需要从几个方面重点进行观察和评价,板书设计和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目标是否有效结合,用词是否得当、重难点是否突出、教学方式是否新颖恰当、教学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字迹是否规范、美观,教学设计理念是否准确有效。

第七,对练习设计的评价。

对说课人员设计练习活动评价时,需要对设计练习的内容是否和教学目标相符合、是否和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目标是否有效结合,教学活动开展是否具有针对性、难易程度把握是否合适、数量是否合适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第八,对说课人员综合素质的评价。

对小学语文老师综合素质评价时,需要对老师的口语表达能力、感染力、想象力等语言方式进行评价,语速适中、抑扬顿挫、言简意赅、生动有趣。另一方面还需要对教师的汉字书写规范程度、美观度等进行评价。当然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教师的简笔画是否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三、结语

在对小学语文说课活动进行评价过程中,需要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能够从评价主体、评价的语言形式、评价的参照物、评价结果的表现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认识,使得小学语文说课评价体系不断建构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杨美芳,小学语文说课评价体系的建构[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6(5).

[2]杨菊梅.对目前小学语文评价的思考与实践分析[J].新课程·上旬,2015(3),

小学语文说课稿:《阳光很活泼》 篇3

《阳光很活泼》这篇课文出自西师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22课,是一篇精读课文。

二、教材简析

课文以插叙的方式呈现,以父亲的活动为线索,用热情的口吻、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早晨日出时的美,赞赏了儿子那充满了想象力的童心,同时告诉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感受。

三、说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让学生多读、多写、多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体会,把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特设定一下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说教材

感受、想象、品悟文中描写阳光活泼句子的巧妙用处,体会父子那充满想象的童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句子“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阳光是可以活泼的,就像孩子的一颗童心”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感受,启发学生想象,结合本单元习作进行简单续写。

四、说教学重难点

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培养孩子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可知,要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本,实现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五、说教学思想

以体现“阳光很活泼”这个主题为核心的重要段落为引导理解的重点,通过激发想象力的提问,紧扣动词、带修辞手法的句段、标点符号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和想象性的练笔来展开想象,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听写生字:绯红、镶嵌、按捺不住、跳跃、起伏荡漾

阐释:语文教学要随时夯实学生的识字、写字基础,即使在高年级也不能忽视。

听写完之后,老师追问学生:你能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什么?来,孩子们,结合自己的感受,我们一起来把课题读一遍,齐读《阳光很活泼》。

3.带着课题感受和想象,再读课题

(1)孩子们,此时此刻,在你们的脑海中浮现出哪些令你心动而难忘的画面?

(2)带着自己的感受和脑海中浮现的想象画面,请大家再把课题读一读:阳光很活泼。

师过渡:有利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老师发现你们这一边读得更好了。

师引出学法:今天,就让我们运用这种感受和想象的方法去学习课文。(师板书:感受、想象)。

阐释: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及时的复习,并交代了本节课要学习的方法,做到了温故知新。

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直接描写了阳光的活泼,那么现在请大家快速把这两段默读一遍,勾画出文中描写“阳光很活泼”的相关句段,并在旁边简要写出自己的感受。

阐释:针对高段要求,让学生不仅要做到默读要有一定速度,而且要做到能在课文读后有自己的所思所想,简要做出批注。

(二)精读引领,师点拨指导

1.自读感悟,自主批注,学习阳光很活泼的句子,感悟儿子心中的活泼阳光

(1)师引入:我们来看看第5自然段,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了阳光的活泼?

(2)抽生读句子,师出示课文语句。

我安排了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

再读读这些句子,把你认为写得特别好、感受特别深,最能激发你想象的词句勾画出来,再在旁边写上自己新的感受,然后把感受和想象的画面放进句子中大声地读读。

第二步:

A.交流,句子中哪些语句激发了你的想象?你的脑海里闪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B.把你的感受和想象的画面送进句子里再美美地读一读。

C.评价:大家感觉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评价,教师随机指导)。

D.谁再上台来试一试?(师适时评价)

阐释:在阅读教学的理解中,通过这几种形式的引领,让学生理解阳光真的很活泼这个主题,有序、自然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既紧紧扣住文章主题,又让学生兴趣盎然地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具体描述中不断地想象一幅幅新奇的画面,达成了与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想象力培养的目标。

第三步:

A、其实,当画家的父亲已经多次观察过日出,也画过不少日出,(引读排比句)可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受到新奇,像今天这样感到震撼,像今天这样感到“阳光真的很活泼”。

B、读到这组排比句,大家的脑海里起伏荡漾起了哪些闪光的问号?

C、学生自主解疑,师相机指导解答(为什么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受到新奇,为什么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震撼,为什么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阳光真的很活泼”,为什么“阳光真的很活泼”要加上引号?……(父亲看日出有了一颗活泼的童心。)

2.总结

父亲的新奇,父亲的震撼,一切都源于他拥有一颗闪光的童心,正是这颗童心让他想到了儿子眼中的阳光(生齐读)

阐释:根据新课标中提出: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强调“思维”训练,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对这组排比句提出质疑。

那阳光真的很美,很活泼,像顽皮的小孩子,像五线谱,像风吹杨柳……

正是这颗童心,让他那么激动地发现并感受到了这样的阳光(引读父亲眼中阳光的句子):……

部编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藏戏》。本单元是以感受“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藏戏》一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它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全文,以准确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别具一格,内容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

二、说教学目标

1.积累本课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教学的重点;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情,主要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通过教师穿针引线,释疑解惑,激励点拨,归纳提炼,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藏戏的图片及介绍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读课文,理清思路

引导性提问: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学生圈画语句,建立整体感知。

(三)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第5-7自然段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唐东杰布和七兄妹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个仅由八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四)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1.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找读第1-3自然段,说说你都读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蕴含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2.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第8-18自然段,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4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5—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7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8—14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5和16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3.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1)师: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第8-14自然段。

(2)师: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第15和16自然段。

(3)师: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第17自然段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课文小结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描绘了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戏形成过程以及鲜明的特色,反映了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五、说板书设计

部编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5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版四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宝葫芦的秘密》,欢迎大家分享。

一、说教材

本课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奇妙的童话”为主题组织课文。这篇文章一如它的篇名,充满奇妙的想象,引起人阅读的兴趣。课文选自童话大师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讲述了小学生王葆在成长中听奶奶讲述奇妙的宝葫芦的故事,感受到宝葫芦的神奇,幻想自己也能有一个宝葫芦的故事。课文为我们展现了关于宝葫芦的各种奇妙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了童话的美好神奇。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妖、矩”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5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3.读文中奶奶讲的故事,体会童话奇妙的想象,尝试根据文中的故事进行创编。

?默读课文,能说出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读文中奶奶讲的故事,体会童话奇妙的想象,尝试根据文中的故事进行创编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展开讨论、交流,从而理解课文内容,解决学习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以影片片段《宝葫芦的秘密》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让学生默读课文,标出课文自然段,圈出课文生字,查字典自主学习。

我再利用多媒体检查自学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抽查朗读。对易读错、写错的字让学生交流讨论识字方法,帮助识记。对难理解的词语,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理解词语的方法交流讨论,理解意思。

(三)默读课文,整体把握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宝葫芦奇妙在哪里?王葆为什么想要得到一个宝葫芦?

(2)奶奶给王葆讲了几个关于宝葫芦的故事?

(3)这篇课文是以第几人称来写的?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

(4)如果你得到了宝葫芦,你会做些什么呢?

2.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1-4自然段(第一部分)

1.读第1-4自然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几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提示:这一部分介绍了王葆自己,写自己要讲一个宝葫芦的故事。

2.课文第1自然段是文章的开头,这种开头有什么特点?(开门见山)

3.引导学生体会第2、3自然段中设问手法运用的好处。

(二)学习第5-14自然段(第二部分)

1.读第5自然段,思考这一段的作用。(过渡、承上启下)

2.读第6-9自然段,从王葆和奶奶的对话中,我们能读出什么?(写“我”小时候很淘气。)

3.体会“撵”字运用的好处。“撵”用在这里,一是可以表现出奶奶年迈,追赶“我”十分不易,二是表现了“我”的调皮,体现了语言的趣味性。

4.奶奶给“我”讲宝葫芦的故事这一规矩的由来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三)学习第15-16自然段(第三部分)

1.读第15-16自然段,体会宝葫芦故事的丰富多彩,感受奶奶丰富奇妙的想象。

2.第16自然段采用了什么构段方式?有什么作用?

提示:总——分,写出了宝葫芦神奇无比。

3.宝葫芦的秘密是什么?指名学生概括。(得到这个宝葫芦的人们,可以实现自己想要的东西,幸福极了)

(四)学习第17-21自然段(第四部分)

1.引导学生重点体会第19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

提示:破折号表示意思的转折。

2.“可是那只不过是幻想罢了”“可我总还是要想到它。”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

提示:表现了“我”对神奇的宝葫芦的向往,充满了童趣和天真。

3.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写“我”受到奶奶宝葫芦美好故事的感染,希望拥有宝葫芦的美好愿望。)

(五)拓展延伸

1.回顾课文内容,说一说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故事奇妙的想象?

2.从奶奶给王葆所讲的故事中选一个,根据已有的内容创编故事。

3.课外阅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了解王葆得到宝葫芦之后的故事。

(六)课文小结

本课写了奶奶用宝葫芦的故事哄“我”听话,“我”从丰富多彩的故事中;感受到宝葫芦的神奇,希望自己也能有一个无所不能的宝葫芦的故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美好、孩子的童趣天真和童话故事的神奇想象。

五、说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6

首先是说教材《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课文虽然篇幅短小,却层次分明,描写生动细致,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特点及单元训练要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学会本课10 个生字词,会写六个生字,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通过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掌握关键字句的作用以及意义。

3、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课文的语言文字美,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观。

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发展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我将教学的重点确定为:认识生字生词、正确流利、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脉络。将难点确定为:感知文章脉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下面我说一下教法和学法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的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想象法、评价激励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化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 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那么在学法上,我贯彻“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课堂。

接下来,我具体来说说我的教学程序设计。这一部分,我将从以下四个环节来展开。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的开始,我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庐山的视频,让学生对庐山的云雾有一个直观的印象,紧接着,我问:“同学们,这段视频好看吗?”在学生的肯定声中,我顺势导入新课——庐山的云雾。

紧接着进入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

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步骤:

我先让学生结合课后生字词的注音,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

第二步让同桌之间相互检查朗读的效果

第三步呢,我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默读,整体感知文章的脉络

第四步我播放课文配音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进一步身临其境的感受课文的语言文字美。

第五步,我会用问答的形式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这样做,既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又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为接下来的精度感悟做好了铺垫。

第三个环节:精读感悟

我先让 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思考问题“同学们,大声地朗读全文,你觉得哪一段写得最好

呢?” 学生回答后,我会用大屏幕显示文中这一精彩的段落,并让学生用文中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语来描述庐山云雾的特点。

对学生的答案,我会及时地给予积极评价,然后让学生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落。

教学应该有扶有放,因此其他段落的学习,我会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在我的点拨指导下完成教学任务。

第四个环节是:发散思维,延伸课堂

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再次点明主题:通过对庐山云雾的描写,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并让学生在课下查询与庐山

有关的资料。

最后,我将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力求简洁明了,使学生一目了然。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7

本课是识字(一)的第三课,有一幅图,一组词语和一篇短文。词语是图中事物的名称,多为家庭陈设和物品。

图画内容是一个三口之家的夜晚,爸爸在看报,妈妈在看电视,“我”让他们吃水果,家庭充满温馨。

二、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8个词组和8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和识字,让学生们练习说句子,认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1、看图识字。

2、用熟悉的事物来记生字。

3、在游戏中识字。

学法:1、让学生多种形式的读。

2、借助熟字记生字。

3、在玩中学字。

四、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看图感知。

教学伊始,用谈话导入,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本课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幻想。然后让学生观察图,说图中有什么物品?

2、指导看图,初步感知

通过指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让学生根据实物初步感知即将学习的八个词语,从中训练学生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说话。

学会八个词语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中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找寻方法。有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认识了不少汉字,因此在指导认字前,我先让学生在即将学的生字中找一找自己已经认识的汉字,并交流识字的方法和途径,并给予积极的表扬,从而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2﹚、借助图与拼音识字。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图与拼音是帮助识字的最有效手段,学生可以借助图猜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时也可以巩固前面所学的拼音。教学时,通过与词语交朋友、找朋友使学生读准字音。

﹙3﹚、去掉拼音认读词语。

3、认识本课需要掌握的生字。《课程标准》中提出识字教学要力求实用结合,因此教学时通过乱字排列、组词使学生得到词语的拓展练习。

4、课终游戏记生字。

一年级的孩子往往注意力没那么长时间,要提高课堂效率,游戏是个好方法。在教学中通过猜字游戏来进行巩固。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一要找字,二要读出字音,这样既锻炼了反应能力,又是对生字的巩固;也可以让学生给生字再找朋友,这是新旧知识的结合运用。

5.课中操:田字格儿歌 为书写生字作好铺垫

6、指导书写。

这个环节是生字“下”的书写。先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书空,再落笔书写,再评,互相促进。

7、课外拓展。

在本环节中借助课文内容,结合实际环境,建议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做一些词语卡片,贴在物品上,如“冰箱”就贴在冰箱上等。让学生自己创造识字环境,认识更多的生字。

五.说预期效果

本课是一节与生活有密切相关的识字课,课堂中主要是认读8组词语和8个生字和三个偏旁,知识的容量不大。在教学中预设了多种学法对学生进行指导性学习,通过图文对照学词汇,进行直观教学,联系生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再加上学生在课已经有了良好的生活经验为依托,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应当是很牢的,一节课下来,学生应当是学有所获的,而且对识字方法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为今后的识字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板书:

沙-------三点水

报-----提手旁

灯----火字旁

通过板书让学生明白汉字的偏旁的作用。

3、《在家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认识8个词语,8个生字,认识三个偏旁 “三点水、提手旁、火字旁”。

2、正确识记生字。

3、引导按顺序看图,学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

难点:引导学生学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三、课前准备:生字卡、词语卡、物品图片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平时在家里都干些什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平时,我在家里帮妈妈扫地……)今天呀,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伙伴小红,她邀请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她家做客。你们愿意去吗?

2、看课本插图,小红在哪呢?

二、看图说话,学词识字

1、看图说物品

师:这幅图画的是小红同学的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看见小红家都有什么物品?(训练学生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说话。)老师相机出示八个图片,贴在黑板上。

2、认读词语

师:其实这些物品的名称都是在书上呢?请同学们自己再喊喊它们的名字。

出示读词语的要求:

(1)自读词语,读准字音。

现在老师把这些词语从课本上请出来了。谁来读读它们的名字。

(2)指名尝试认读。(其余小朋友认真听,你能听出读得不正确的地方请你当小老师帮他指出来。)

(3)同桌互练。(一个认我会读的字,另一个对照拼音听读准了没有,听完后互相正音。交换角色练习。)

(4)图文结合指名读带拼音的八个词语,齐读、开火车读、小组读。(实物卡片和词语卡片同时呈现)

3、认记生字。

刚才同学们词语读得不错,如果把词语中的字单个抽出来你还会读吗?我们今天要学的8个生字就隐藏在这8组词语中,请大家对照生字条的生字把前8个生字在P49圈出来,并把它们多读几遍。

(1)这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生字,哪个同学愿意教教大家 ?老师出示生字卡片。

(2)老师带读,识字方法的渗透。

(3)小老师带读。认读8个生字:沙、发、报、纸、台、灯、电、视

(4)小组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进行评价(黑板出示小红果)。

(5)开火车扩词语比赛

4、识记生字巩固练习

(1)、这节课的生字里还藏着我们今天要学的偏旁呢,老师板书:三点水、提手旁、火字旁领读

(2)你能找出这三个偏旁藏在哪三个生字里吗? 老师出示生字卡片

(3).指名说

板书:沙-------- 三点水(“三点水”表示与水有关)

报-------- 提手旁(“提手旁”表示和手有关的动作)

灯-------- 火字旁(“火”当偏旁的时候要把捺变为点)

3、交流识字方法

我们今天学的这些生字里的某一部分有你们认识的吗?你能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吗?

“报”的右边在“服”中见过,把“服”的“月字旁”换成“提手旁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报”。

对,这种识字方法叫做:换一换,生跟读。

(板书:换一换) 服----报

那么“沙”和”灯”,又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呢?指名说,相机板书

(板书:加一加)三点水 少=沙 火 丁=灯

带有这三个偏旁的生字还有很多很多,老师希望大家到生活中去仔细观察,认识更多的生字。

今天,同学们表现真不错,不仅会认读生字词,还会运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我们来读拍拍手读儿歌

三.课中操。田字格儿歌

四、书写指导。

1、师:刚才咱们动口又动脑,现在咱们应该动动手了。今天咱们先写2个字,出示卡片“下”,学生认读。

2、引导观察,由几个笔画组成,引出“、”的名称

3、指导书写

师: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写时要注意什么?请小朋友们打开书,仔细观察。

4、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先书空,教师范写,学生再临写。“下”认识新笔画“点”,书写时,起笔轻,落笔重,与竖相连。

学生描一描,再写1-----2个

5、展示作业,师生合作评议。

五、课后延伸。

师: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同做家具和电器名称的卡片,贴在物品上,这样你就可以学到更多的字了。

六、板书设计:

1. 沙-------- 三点水(三点水表示与水有关)

报-------- 提手旁(“提手旁”表示和手有关的动作)

灯-------- 火字旁(“火”当偏旁的时候要把捺变为点)

2. (板书:换一换) 服----报

(板书:加一加)三点水 少=沙 火 丁=灯

3.田字格中范写生字“下”。

《在家里》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在家里》是学生学完拼音,开始识字的初始内容。本课为第一课时教学,要求识记8组词语,8个生字,会写1个字。考虑到识字量大,而且学生刚接触识字学习,本课教学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识字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以激励性评价为主,鼓励学生多识字。喜欢得到别人的赞赏,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是每一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关注每一位学生,善于捕捉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赏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如“你真棒”、“这是你独特的识字方法”、“这个字你读得真好,奖你再读一遍”等使学生愿意识字,体会到识字的乐趣。

2、鼓励学生当小老师。小学生有着非常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当小老师,学生可以充分表现自己。如,在读准8种物品名称的环节,我让学生同桌合作,轮流当小老师,这样既复习巩固了拼音教学,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奋性。

3.通过各种形式的赛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面广,学习兴趣浓厚,在整个识字中,全班学生人人参与,个个激情投入。

二、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好的习惯都是从小开始养成的。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因而需要老师多个心眼,时刻关注,提醒。课堂上,我十分关注学生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爱动脑,积极发言等习惯的培养。如,我提醒“善于倾听的孩子是对别人的尊重”等激励性的语言提醒学生课堂上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三、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8

《难忘的八个字》一文讲述了“我”由于模样丑陋遭人嘲笑产生自卑心理,后来在一次耳语测验中伦纳德老师对我说了八个字“我愿你是我的女儿 ”,从此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鼓起“我”生活勇气的故事。透过这个小女孩的心理感悟,赞美了一个懂得怎样去爱护、抚慰受伤的童心的优秀教师,启迪人们应该付出自己的一片爱心,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在第一课时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阶段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我确定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1、巩固认读词语。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写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

2、抓住重点语句,反复品读,理解人物的内心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段落,感悟伦纳德老师善良、慈爱的美好心灵

2、体会师爱的伟大和无私,受到爱的启迪。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语句,反复品读,理解人物的内心感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段落,感悟伦纳德老师善良、慈爱的美好心灵,体会师爱的伟大和无私,受到爱的启迪。

教学难点:

读懂伦纳德老师为什么要说这八个字?这八个字为什么令“我”终生难忘?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的设计理念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体验,围绕一个“读”字来展开,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读中感悟思想情怀,在读中启迪学生心智,在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的设计思路是牢牢扣住“难忘的八个字”这个关键,利用创设情境,想象说话,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唤起学生的情感认知,使学生逐步形成与自己以往经验相适应的“理解”内容;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词句去体会小女孩、伦纳德老师外貌描写所透示出来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渗透抓人物特点写人的写作方法;通过抓关键词、有效对话、感情朗读等形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最后拓展延伸,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爱的神奇,同时让学生在理解“爱的行动”中受到感染,学会感受身边的爱,知道如何去让生活充满爱。

语文新课标对中年级段阅读方面有这样的要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据此要求,本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以问促读,以读为本,以读促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语句、换位思考、想象说话”来理解课文内容;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充实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语言为学生创设读的情境,激发读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掌握边读边批注圈点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巩固词语认读。

学生在复习认读词语的同时,回忆上节内容。

(二)品读课文。

1、听录音,感知全文。

2、学习伦纳德老师的外貌描写。

以提问:“伦纳德老师长的又是什么样子呢?”吸引学生去书上找内容,阅读感知伦纳德老师的美丽、慈爱,指导朗读,读出对她的喜爱。

3、学习小女孩的外貌描写,理解小女孩的内心感受。

学生找到关于小女孩的外貌描写,说出自己对她的印象,假设学生自己是这个小女孩,感受她的心情。

创设语境想象小女孩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况,理解她的内心,走进她的生活。

4、感知我与伦纳德老师之间不一般的故事。

默读3---7自然段,概括故事内容。

联系小女孩以上表现体会小女孩听到“我愿你是我的女儿”后的感动,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想象小女孩以后的生活、学习。

5、你想对伦纳德老师说些什么?你最难忘老师做的哪件事?让学生体会老师的爱。

(三)升华爱,知道如何表达爱。

小学语文说课稿《观潮》 篇9

《观潮》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我们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编者将这篇课文选编在这里,一方面是继续培养学生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的观察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好一堂课必须了解学生。

【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富于想象,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对文中描绘的雄伟景象缺乏直观感受,需要老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

【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识记生字词,抓重词句进行品味,注重语言积累。

2.技能目标: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使学生受到壮阔美和力量美的感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感情。

【说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3、4自然段,体会大潮的磅礴气势。

【说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的观察方法。

【说教法】

“有多法,但无定法。”在本课中主要采用情景学法、多媒体辅助法和朗读法进行学。通过展示课件让学生身临其境,情寓其中,从而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并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品味,更好地理解课文。

【说学法】

根据材特和学生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师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学习,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激趣导入,引人入胜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学也是如,一堂课的导入十分重要。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用潮水声作衬托,同时用优美的语言声情并茂地渲染课堂气氛,勾起学生想去观潮的强烈欲望。

2.观看画面,启发想象,学习第2自然段。

①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潮来前人山人海的情景。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假如自己身在其中刻的心情怎样?我的意图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通过边看边想,设身处地地理解人们期盼潮水早来的焦急心情。

②课堂学不仅在于老师的导,还在于学生的学。对于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我将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提出问题:江潮还没有来,作者看到了什么?学生通过读书,能够自己解决问题。

二、读中感悟,理解课文3、4自然段。

潮来时这部分是课文的重,我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学习,运用情境学,抓住重词句品味、悟情,学生采用看、读、思、背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A.首先运用多媒体学生展示潮来时的情景,学生的情感一下子沉浸在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中。同时,我巧设疑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里采用情景学法将视觉手段与听觉手段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

B.如壮观的景象,作者又是如何进行描绘的呢?我因势利导、自然过渡,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

1.《小学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我准备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朗读课文,比如:自由读,合作读,指名读,读自己喜欢的词语、语句等,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感悟,读中自得。然后出示自学提示

(1)作者观潮的顺序是怎样的?

(2)作者抓住了潮水的哪些特来描写?我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共同探讨、合作解决问题,存在困难的地方,我适当拨,引导学生抓住潮水声音变化的词语。如:闷雷滚动—响声越来越大—山崩地裂和潮水形态变化的词语,如:一条白线——拉长、变粗——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来理解大潮的雄伟气势。

2.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学中。我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在本课中学生也许会提出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潮水为什么会拉长呢?我组织学生议论交流,然后我结合钱塘江的地理位置及形状及时拨,这样,学生的疑问就得到了解决。

3.为了使学生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又再一次为大潮的雄壮所折服,我将引导学生背诵3、4自然段,让学生把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内化为自己的真切感受,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

三、回归整体,理解全文

在理解了前面两个重段落以后,我让学生回过头来,整体浏览全文,感受观潮的整个过程,从而整体把握全文。

四、总结延伸,感情升华

《雪孩子》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10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雪孩子》小学语文说课稿【精选】,欢迎大家分享。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首先我对教材做简要说明。《雪孩子》是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第19课。这是一篇动人的童话故事,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让每个人都感触到雪孩子善良的心灵。本篇是首次出现不注拼音的课文,这对教学是一种挑战,同时让学生尝试自己阅读,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借助图画阅读的能力。

2、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教学应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基于对这一理念的理解,综合考虑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奇的特点,我制定本课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能力:会认10个字,会写3个字,学偏旁“子”字旁。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3、教学重难点

由于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为此,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因为学生首次接触不注拼音的课文,因此难点确定为借助图画进行阅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二、说学情

学生经过半年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力还不够。孩子具有好奇、爱探索、易受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

三、说教法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首先,教学时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运用多媒体,将学习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同时,我还采用了指导观察法,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明确提出了“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一要求,在教学中,让读贯穿始终,以读带讲,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探究,加深情感体验。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信心,我多次进行鼓励、欣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说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标准》一再提醒我们:自主合作探究是适应时代需要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识字方面我让学生尝试自主识字,四人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让学生自主质疑,合作解疑,快乐地学习。而对于部分拼音学习还不扎 实的学生,建议他们借助图画阅读,还可以猜读、跳读等,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收获自学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五、说教学过程

我打算利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第一课时根据导入——新授——运用的思路进行。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基础上练习巩固,指导书写,并拓展延伸。据此,我将对第一课时进行详细阐述。

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好的开头,成功一半。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大雪覆盖山川、房屋、田野的情境。学生观察后回答:看到什么景物?学生会说天上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地面上、房屋上、树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这是课文哪段内容,然后进行指读第一自然段。

接着课件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问学生兔妈妈在堆什么。学生会说堆雪孩子。顺势我板书“雪孩子”,并指导认识“孩”字。

紧接以一个问题引入第二段:兔妈妈为什么要对雪孩子呢?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第二段,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阅读习惯。在学生交流读书收获的过程中,板书“小白兔”,学习“让、起、玩”三个字”。

最后通过问题“雪孩子和小白兔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你们想读一读吗?”调动起学生的读书兴趣。

2、图文并茂,自读课文。

为了突破本课没有注音的难度,在初读课文时,我充分利用课件明确学习任务,让孩子仔细看图3——8,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再图文对照,圈出不认识的字,同桌合作交流不认识的字的方法,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

3、合作学习,纠正读音。

由于低年级识字量较大,不是单单在课堂上就能解决的了的,因此,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尤为重要。在检查识字时我采用认读雪花生字卡片的游戏形式进行,这样就又一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我还将课文中的10个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编成一首短小的儿歌。(兔妈妈,她赶早,连忙出去找食物,小白兔,点旺火,合上眼晴睡大觉,着了火,化成灰,自己全都不知道,雪孩子,把她救,从此变成白云美。)将生字的语言环境改换了,就很好地检测了学生的掌握情况。

4、入情入境,朗读感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重在自悟。我通过让同桌互相读、开火车读,指名读,小组读等一系列读的活动,让孩子把课文读通读顺,巩固了生字学习,为精读课文做好铺垫。然后进行评价读,让学生参与评价,相互激励,共同进步。这样既让学生感悟了课文的情感,又培养学生鉴赏美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一个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架设探究的平台,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

5、细读重点,品味情感。

通过问题“雪孩子和小白兔玩的高兴吗”,引导学生读好“他和雪孩子又唱又跳,玩的很开心”一句,并鼓励学生用“又、、、又、、、”来说短语、句子,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通过问题“雪孩子融化了去哪里呢?”,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指导学生读好“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并启发学生思考这云为什么很美。也许学生会说因为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做了一件好事,也许会说雪孩子飞到天空中,因为他心地善良。如果学生说的不理想,教师总结:当小白兔家里发生火灾时,雪孩子冒着危险勇敢救出了小白兔,这种舍身救人的品德是多么高尚啊!

通过创设“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该怎么办”的情境,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一方面感受雪孩子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学习它乐于帮助别人的可贵精神,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口语表达训练和思想道德教育。

6、答疑解惑,拓展延伸。

教师问学生:雪孩子化了,他到哪里去了呢?你们想知道雪孩子怎样变成白云的吗?然后播放课件演示雪与云的变化过程,让学生理解雪孩子被火烤了,温度升高,化成了水。水又成了水蒸气,最后变成了白云。然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的经验,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化?有的学生可能说到:夏天里,我吃雪糕,含在嘴里雪糕一会儿就化了;我们把糖含在嘴里,糖慢慢地就化了;要是把塑料碗放在火炉上,就烧化了,变黑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让学生联系周围的生活学语文。在这里我抓住学生朗读中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搜集生活中的信息,在生活中寻找“化” 的现象。孩子们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了重点词“化”,扩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是语文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

7、作业分层,因材施教。

作业一:让学生编个小故事《雪孩子回来啦》,进行思维拓展,既积累了语言,又完成了本课的情感目标。

作业二:流利地复述故事。主要针对学习一般的学生。

六、说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说课稿《安塞腰鼓》 篇11

《安塞腰鼓》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第二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课文是反映精神文化生活的,共有两篇讲读课文,三篇阅读课文。

《安塞腰鼓》以铿锵磅礴的语言,张扬激荡的句式,瑰丽奇伟的想象,急促暴烈的节奏,用一个个宛如鼓槌的汉字,在那天地之间,雄浑厚重的黄土高原之上,为我们鼓荡起一场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那生命滔滔的激流,仿佛汹涌的黄河夺路而出,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澎湃激扬的活力。

新课标在实施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本文充分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充盈着生命的宣泄与活力,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上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时,本文在写作上,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气势恢弘,有阳刚之美,是学生学习、感悟的好素材。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阅读感悟能力,但有些感悟层次尚浅,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点拨、培养,特别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是很紧密的文章,学习起来更是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能力目标:立足课文,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文章的形式美与内在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开放课堂,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用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的阳刚之美熏陶感染学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我们中华民族的阳刚之美的。

教学流程: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安塞腰鼓的表演,说说看后的感觉或者让你想起了些什么?

2、简介安塞腰鼓

3、简介作家刘成章及其作品

二、初涉文本,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说说这是怎样的安塞腰鼓。用“——的安塞腰鼓”对其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课文中的内容,让学生自主研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2、四人小组分工朗读,右上角的学生担任组长,边读边寻找文章的美点。读完后在组内用“我觉得这篇课文很美,美在——”的句式叙述出来,再推选同学准备全班交流。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学习。比如,课文的第二部分是从四个方面来描绘安塞腰鼓的,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最喜欢的来学习,一切以学生为主。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主要是采用“朗读”策略,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解决文章的重、难点。侧重实现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

1、指导学生采取“替换式品读”,目的是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所谓替换式品读,就是将文章中的典型的句子形式变为别的形式再读,比较、品味其中的美。)

如将文中的排比句改写成内容相同,但形式一般的句子,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体味。

2、指导学生采取“评点式品读”,目的是理解文章语言的意蕴美,情味美。学生可任意寻找自己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要求用“好,好在……”这一句式进行评点。可从字、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评点,体会作者对语言的锤炼。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给予评价,并引导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对同学的回答进行一定的点评。

四、拓展延伸,内化语言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读背背

2、欣赏舞蹈《千手观音》,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试着用上排比、反复等修辞。

五、总结升华,布置作业

1、学生总结:说说自己的收获

2、教师总结,提出要求,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上一篇:组织能力测试下一篇:社会实践活动预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