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小学语文

2024-05-29

部编本小学语文(共10篇)

部编本小学语文 篇1

部编本小学语文、《道德与法制》使用心得体会

一、识字写字特点

教材对于识字写字的安排,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会认400个生字,会写200个生字,基本为孩子扫除了阅读的障碍。平时,我会让孩子们在书包里放上一两本图文并茂且含拼音的儿童读物,中午休息时,让孩子们拿出课外书读上一会儿,读完的课外书,孩子们之间还会进行交换,在班里形成较浓的读书气氛,孩子还会每天在家里读课外书,在读书的过程中继续巩固认识的汉字,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是一本贴近孩子的生活的书

一年级下册的课文大多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新编选的课文,文质兼美,语感新鲜,文化底蕴丰富,体裁多样,既便于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和智慧上得到启迪。比如课文《一个接一个》这篇课文就用最接近儿童的语言来表达孩子们简单的内心世界,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并从课文中明白了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道理。课文《怎么都快乐》从孩子的角度来讲述对快乐的理解,诗歌语言通俗,诗句简短,节奏感强,非常适合孩子朗读,让孩子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还有体现家人关爱的《夜色》,有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文具的家》等等,内容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充分考虑儿童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和情感世界,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文字的魅力。

三、是一本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书

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比如,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声律启蒙》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春夏秋冬》一课,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其中的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

四、《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心得

教材关注一年级学生的整体成长和生活。学会玩,并且有意义地玩,学会主动思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想法的参与学习。整本教材处处洋溢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力图体现和谐与温暖的情怀,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与温暖的关系。学生从课本中能学会守法、树立规则和公民意识、学会做事、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让自己努力从适应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觉、自主。

部编本小学语文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字形、看图片、动作演示、展示汉字演变等方法,识记“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9个生字,认识新偏旁“三点水”和“草字头”。

2.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正确书写“可、东、西”3个生字,学写新笔画“竖钩”和“竖弯”。

3.借助生动的画面,通过自由读、齐读、小组读、同桌合作读、表演读等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采莲人的欢快之情,体会江南的景色之美。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江南美景图片,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江”“南”:重点认识新偏旁“氵”,结合班级中学生的姓名认读“江”;指导“南”的读音。

二、走进诗歌,识字读文

1.自由读古诗,要求:边看插图边读古诗,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同桌互读古诗,学习圈出来的不认识的字,教师巡视。

3.教师呈现古诗,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预设“采”字的教学:

(1)卡片出示“采”字,指名学生当小老师,教教大家。

(2)播放“采”字的微视频。

4.同桌互读古诗,读准字音。

三、学习诗句,感受美景

(一)学习前两行诗句

1.课件出示江南采莲的美景,提问:你最喜欢江南的什么风景?(莲叶、莲……)

2.交流反馈,重点指导学生学习。

(1)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莲”,学习新偏旁“艹”:“莲”就是荷花,“采莲”就是采莲子;“莲”可以和哪些字交朋友?(莲叶、莲花、莲蓬……)

(2)指导学生感受荷叶“田田”的美景。

仔细观察莲叶的样子,用自己的话赞美莲叶———碧绿的、一张接一张的、层层叠叠的……莲叶这么多、这么密,就是古诗中的一个词———田田。

指导朗读:江南采莲时节,大大的、绿绿的莲叶一张挨一张、一层叠一层,多美啊!谁来美美地读给大家听?让我们配乐朗读,再一次美美地读一读这两句诗。

(二)学习后五行诗句

1.师:看着莲叶的美景,听着你们动听的朗读,湖中的小鱼也乐了。瞧,它们也来了。

图片出示红色的“鱼”字,学习“鱼”字。

2.读后五行诗句,小鱼儿在莲叶间干什么?

学习生字“东、西、北”。看图猜字:

3.创设情境,体会“戏”的快乐。

师:谁来当小鱼?这条小鱼,你想游到哪儿去?(反复巩固认读“东、西、南、北”)小鱼小鱼,你的心情怎么样?(自由自在、快乐)

小鱼这样自由快乐地在莲叶间游戏玩耍,诗句中用了哪一个字来表达小鱼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鱼“戏”莲叶间的自由快乐之情。

(三)游戏表演,熟读成诵

1.播放歌曲《江南》,加动作表演读。

2.用师生对读、同桌表演读、拍手歌等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3.看课文插图,背诵古诗。

四、字词盘点,指导书写

1.摘莲叶,读生字。

师:小鱼快乐地玩耍着,我们也来做一个游戏吧。(PPT出示)莲叶间藏着许多生字,谁认识它们?(北、江、可、鱼、采、莲、东、西、南)

2.出示“可、东”,认识新笔画“竖钩”。

观察比较,这两个字有哪些相同的笔画?认识“竖钩”,红线勾出竖钩在田字格中的不同位置。

教师范写,重点指导“东”字书写,边范写边说口诀:一横平平稳又稳,撇折折在横中线,左右两点齐对称。

学生书写,反馈评价,学生再写一个。

3.播放“西”的书写微视频,认识新笔画“竖折”。

教师范写—学生书写—反馈评价—学生再练。

【设计意图】

汉乐府《江南》是一首优美的采莲曲,富有江南水乡特色,语言生动活泼,格调清新明朗。整首诗短短七行,前两行写了江南水乡的美,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写了鱼儿在莲叶间游水嬉戏的情景,还配有淡淡的水墨画,孩子们很喜欢。学生在这之前只学了两篇课文,识字量少,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都有一定的困难。基于学情和第一学段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努力达成“识好字、读好文、写好字”这三个要求。

一、“多种方式”识好字

在教学中,我试图引领学生通过看字形、看图片、动作演示、观察汉字演变、摘果子等多种方式,来指导学生识好字。在集中识字环节,制作“采”字微视频,通过展示“采”字的演变,变抽象线条为生动图形;继而联系生活经验,点明“采”有“摘、取”之意,表示人用手去拿、取,又把“采”字放入果农摘果子的生活情境中(“爪字头”代表伸手去取,“木字底”代表一棵结满果实的树),这样学生识字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在巩固环节,我以歌曲、游戏的方式作为课间操复现,集课中放松游戏、识字、诗歌梳理于一身,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既消除了疲劳,又自然而然地背诵了课文,更为接下来的写字教学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朋辈互助”读好文

“朋辈互助”是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一条路径。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借助“朋辈互助”的学习方式,同桌共读一首古诗。在朗读环节,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小组合作、师生对读、问答读、小组合作演读、情景表演等方式,运用角色转换入情入境,演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采莲人的欢快,体会江南景色之美。

三、“观察比较”写好字

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 篇3

一、“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及总体特色

陈先云理事长在培训报告中,开宗明义点出“教材编写指导思想”,“新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基本精神;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特别是吸收语文课程改革(也包括教科书编写)的经验,大胆创新,努力超越现在同类教材的水平,争取成为高质量、有特色、广大师生满意的新教材”,努力做到让一线教师好教好用。

温儒敏教授将此套教材的总体特色概括为四个方面。

1.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温教授说:“教材编写是国家行为。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此套教材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而不是空洞说教的。“立德树人”是基本点,其“德”不只是政治,还有道德、理想、情操、习惯、法规等等,都有机地渗透到教材的方方面面,化为“血肉”。

2. 接地气,满足一线教师教学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近年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得到普及,深入人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普遍存在“两多一少”,即精读精讲多、反复操练多、读书太少;课堂活跃但思维浅表;综合性学习走过场;等等。这套教材努力使语文教学做“两个延伸”——向课外阅读延伸,向语文生活延伸,如从一年级就编排“快乐读书吧”栏目,引导“和大人一起读”,实现“课外阅读课程化”。

3. 加强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及时转化科研成果。重视学术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如:优先编排认识300常用字;借鉴吸收各版本教材乃至民国教材的优点,使本套教材更加符合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

4. 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精神。包括教材体例结构、选文、单元和练习设计、插图、装帧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富有生活气息。

二、“部编本”语文教科书七大创新点

“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在四方面总体特色之下,具体表现为七大创新点。

1. 选文坚持四个标准,即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和时代性。语文教材以课文为载体,因此,选文的质量关乎教材质量。课文要的是经典的、美的,又能适合教学。总体看本套教材“时文”减少了,传统经典篇目、革命传统篇目和古诗文增加了,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针对教学而言)。一年级再次降低拼音教学的难度,一是将拼音教学往后挪,先识字后学拼音;二是更明确拼音的功能定位,即让拼音教学服务于识字阅读;三是拼音教学本身与识字、阅读更好地融合。

2. 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一是采取“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编排内容。所谓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即各单元内容由隐线“人文主题”和明线“语文要素”来组织,每个单元的若干篇课文大致体现一个主题,但不明确命名。而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分成若干个“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各单元的“单元导读”或习题设计之中,即“语文要素”,使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等“干货”落地。二是教材提供一个“框架”,将各板块内容,如课文、识字写字、汉语拼音、口语交际等穿插进去。教学实践中可以大致依照几个板块的顺序进行,也可以灵活安排、有机融合。

3. 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让一线教师使用这套教材时有“干货”可以把握,即在语文知识点、能力点、训练点上做到心中有数,做到“一课一得”。“一课一得”的“一得”不只是人文的,更主要的是“语文要素”。这些“语文要素”体现在:(1)单元导读;(2)思考题和拓展题;(3)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等;(4)初中阶段还有“补白”;(5)教师用书中,并努力做到有梯度、螺旋式上升。教师在备课时要梳理清楚,细化为教学行为。另外,本套教材还特别重视阅读策略、阅读技能,如朗读、默读、快读、浏览、跳读等训练,使学生有方法地阅读。

4. 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以往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但实际教学中,不管什么文体的课文,也不管“精读”“略读”都一个模式、一种套路。本套教材为根治这种“课型混教”的毛病,开出“药方”,采取“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编排内容。一方面,将“精读”改为“教读”,“略读”改为“自读”,从名称上反映教学理念的转变——顾名思义:“教读”课文强调教师的“教”,明确“教读,主要是教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教读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自读”课文强调学生自己的“读”,明确“自读,主要不是教师讲,而是学生自己读,把教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读课中,很多情况下,自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另一方面,阅读教学格外注意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强化运用阅读策略方法进行阅读;二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让学生有方法有速度地阅读,合力提高阅读质量。

5. 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系。将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系,使课外阅读课程化,“书香社会”才有真正的落点。小学一年级先识字、读儿歌童谣、听故事,再学拼音,设置“和大人一起读”;中高年级每个单元都有向课外阅读延伸,“快乐读书吧”一以贯之;初中则加强了“名著选读”,改变以往那种“赏析体”读法,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著选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增加阅读教学的阅读量,例如,采取“1+X”的方式,教读一篇带若干篇。没有阅读量这一条,一切免谈。

6. 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一是降低汉语拼音教学的难度,明确拼音的功能定位——为识字、阅读服务,将拼音教学挪后并与识字、学词、阅读紧密结合;二是优先编排认识300常用字;三是强化“多认少写、先认后写”的原则,以尽快阅读。

7. 提高写作(习作)教学的效果。习作就是习作,不要要求太高。教材中编排有以习作指导为主线的独立单元,以增强习作指导的序列,提高习作教学的操作性、针对性和系统性。

三、增强“六个意识”,教好“部编本”教科书

陈先云理事长在培训报告中,亮明“一个观点”:一套好的语文教材,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师教学,促进语文教学改革,让语文教师不再纠结于“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他坦承“部编本”教材“好教”,但要“教好”并不容易,要“教好”这套教材,必须增强“六个意识”。

1. 国家意识。在任何一个国家,母语都在传递着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取向。“部编本”语文教材也不例外。它以语文核心素养统领,从六个方面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体现“国家意识”:(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2)革命领袖和革命传统教育;(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4)民族团结教育;(5)海洋与国家主权教育;(6)法治教育。教好这套教材,要时刻绷紧国家意识这根弦,必须怀抱对国家、对党、对社会主义的认同,责无旁贷。

2. 目标意识。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教学中,要强化目标意识,大胆传授必要的语文知识,加强语文能力训练。(1)明确一个核心概念:语文要素。语文要素要从三个维度即方法、能力和习惯来组织内容,将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与内容细化落实到单元内容中,并且要在单元导读中明示。如,一年级的语文要素包括,朗读:读好长句子,读好对话;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内容理解:找出课文中的信息,概括信息作简单推断;标点: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等。教材采取“双线组织结构”组织单元内容:宽泛的“人文主题”是暗线,教学时不要在人文主题上钻牛角尖;明确的语文要素是明线,教学时首先要明确训练目标、语文要素是什么。为强化语文要素,教材还编排了以阅读策略(包括预测、提问、阅读速度、有目的地阅读等)为主线组织的单元内容和以习作指导为主线组织的单元内容。(2)目标系列更清晰,梯度明显,螺旋式上升。目标系列上,分为阅读系列和表达系列,加强表达系列,特别是口语交际训练。口语交际加强“功能性”交际训练,从人文主题中走出来,如商量、转述等。梯度上,教材先把“语文要素”列出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分散到各册各单元中,每册都有两个重点训练项目,对“重点训练项目”与“一般训练项目”进行区分,使教学更有“抓手”。(3)语文活动的设计体现学与用相结合,例如,一年级编排“字词句运用”训练项目。

3. 文体意识。弱化策略,淡化文体,是造成阅读教学效率低的重因。不管是什么文体,基本上是按记叙文的模式去教学,本是虚构的小说,如《桥》,却当纪实作品教学;本是神话的《普罗米修斯》,孩子却真以为人间的火是“盗来的”。树立文体意识,就是对不同文体要运用不同方法,进行不同解读,如小说关注的是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和情节发展等。这套教材编排的文学作品超过历套教材,很多单元都以文学体裁来编排。教学时关注什么、怎么教,要认真研究,要教出这一文体的特点——“这一个”。教师们要加强文学修养,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如寓言、童话、神话、民间故事、小说、诗歌、散文等等。

4. 读书意识。不读书,怎么学得好语文。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指导学生读整本书,是此套教材的基本思想。每册教材课文篇数减少了,阅读量却增加了。怎么增加?一是课外阅读教材化。“快乐读书吧”栏目一以贯之,亲子阅读、“无压力”阅读、自主阅读、全民阅读的“读书线”贯穿始终,如一年级编排“和大人一起读”,从孩子入学开始就“倒逼”家长读书,进而实现全民阅读,为建设“书香社会”作出贡献。二是课文变长了。课文篇数少了,但长篇课文多了,到中年级就有3000字以上的课文。三是编排了若干阅读策略单元,教学生怎样阅读,进而会阅读。如:从读封面、读目录、读序言开始读整本书;从读儿歌童谣到读寓言故事再到读整本书;等等。要让学生读书,教师首先要读书。教师如果不读书,如何教得好学生读书。因此,读书应成为教师生活的“新常态”。

5. 主体意识。毫无疑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是,这个“主人”“主”得如何,关键看教师的组织、引导、激励、点拨的功夫。如果可以离开教师的组织、引导、激励和点拨,学生为什么还要到学校?当然,学生之所以要到学校,是因为最终要离开学校。因此,教师教的最高境界是“不教”,促使自得、自悟、自能——学生会学习了,才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便是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辩证关系。这套教材,继续倡导:(1)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自主阅读、自主表达。该扶的扶,该放的放,扶放结合,扶放适度,是教学的基本原则。(2)不要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又回到机械繁琐训练的老路上去。训练是必要的,但训练要体现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阶段性与连续性。训练面要扩大,但训练时间要缩短,效率要提高。怎么解决这对矛盾?区分重点训练与一般训练是一条路;让训练变得有趣是一条路。“语文课要有激情、有意思。下课铃声响了,学生还舍不得下课的语文课,才是好的语文课。”

6. 科研意识。怎样用好这套教材?要加大教科研的力度,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从宏观上说,(1)教材的思想性问题:①教材怎样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容易落实?②在传递核心价值观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2)教材的科学性问题:①教材的内容结构、编排方式是否科学?是否符合课标要求?②教材是否体现了课改最新的成果?在完善教学理念方面有何突破?(3)教材的适用性问题:①教材的容量和难易度是否符合当地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接受程度?学生使用的感受如何?②教材是否便于教师教学的展开?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③还有哪些提升或改进的空间?从微观上说,(1)每课的识字量、写字量是否合适?每课新出现的偏旁部首、新的笔画安排是否适合?(2)每册编排的4个口语交际内容与人教版实验教材或其他版本教材有不同的,也有相同的,不同内容如何进行教学?相同内容又如何创新教学?(3)语文园地中“字词句(段)运用”栏目中的各项内容需要做哪些改进、提高?(4)新栏目“和大人一起读”,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如何进行操作?等等。总之,不做研究,就难以胜任教学,所以说“部编本”教材“好教”,但“教好”不容易。

四、用好“部编本”教科书的建议

“教好”教材,其实质是“用好”教材。就如何“用好”教材,笔者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教师要学习。语文教师“学习”的首要标志是读书。诚如温儒敏教授所言“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读书,你就是语文教师”。读书,要成为语文教师的“通行证”。此其一。其二,要研读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读懂了课程标准,就读懂了教材(也读懂了教学)。研读课程标准是“取法乎上”。其三,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研读教材,首先,要熟读教材,做到整本教材了然于胸。其次,要读到“文字背后”去,即对编写者的意图了然于胸,大到单元导读、课文及训练栏目的设计,小到插图、练习题、栏目名称和示例,都体现着编者用心,即便是一道小小的“扩词”练习(如下图),都蕴含着“分类”等逻辑思维训练。再次,要琢磨如何把种种“用心”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教师用书会助你一臂之力,因此,研读教师用书,是必做之功课——照着教师用书去做,大抵不会偏,也能事半功倍。

第二,教师要研究。研究就是针对问题想,想明白了去做,做得有趣有效就是研究成果。前面已经罗列了陈先云理事长提出的“宏观”和“微观”研究课题,这里再补充一些更细微、更实在的问题:(1)为什么要先识字后学拼音?学习拼音干什么用?(2)为什么要“多认少写”?怎么认、怎么写?(3)反复几遍就能认识一个字、就能写对(记忆)一个字?(4)拼音四线格、汉字田字格到底做什么用、怎么用?(5)一篇课文到底要教(学)什么、怎么教(学)、怎么评价教(学)的结果?即“一课一得”的“一得”(语文要素)问题,如朗读、字词、理解(明显信息、简单推断)。(6)插图怎么用?(7)如“天地人你我他”等丰富的“文化内涵”怎么讲?(8)怎样把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结合起来?(9)说话与写话的联系与区别。等等。只有静下心来,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才是真研究,才是教师做研究之根本。

第三,评价要改变。评价是“牛鼻子”。评价不改,死路一条!不管是用“部编本”新教材,还是北师大版修订教材,抑或其他年级现行教材,评价不改革,教学改革都将功亏一篑。对于一年级:(1)不建议“纸笔测试”。即便纸笔测试,坚决不考按四线格写拼音、给汉字注音等等。(2)拼读、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词语(扩词、近义词、反义词、说话),课文理解(找明显信息),讲故事,等等评价,都应该结合教学、落实在平时,在学习过程中完成。(3)建议建立学生“学习成长记录”,但不是一人“一袋”或一人“一(印刷)本”。(4)必须开好家长会,指导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和评价中。

一言以蔽之,“教好”教材也罢,“用好”教材也罢,都要遵循“二八律”。如给教师一个明确的目标,即80%的教师“教教材”,努力“教好教材”;20%的教师“用教材教”,努力“用好教材”(其中5%的教师努力做到“创造性地用教材教”)。当然这两部分是流动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是,退要有底线。“底线”就是“好好地教教材,努力地教好教材”。

部编本小学语文 篇4

【教材解析】

《四个太阳》是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四个太阳》是一篇散文。全文以一个小朋友的口吻,用第一人称进行讲述。“我”为每个季节画了不同颜色的太阳,给世界万物带来各种美好。课文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叙述,共四个自然段,且每个段落结构相似,都是先写画什么颜色的太阳,再写在阳光照耀下,这个季节呈现的美好。全文语言优美、结构工整、具有反复的特点,读起来亲切舒缓,非常适合学生朗读。

【学生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并能够独立运用加一加、换一换等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但对于理解部分汉字的字义及正确的运用还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但对于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信息技术很感兴趣,使用信息设备的能力也很强。

【设计理念】

紧扣课标精神,以识字、写字为重难点加以突破。本文语言优美,充满童真。因此,本设计着重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听说读写中培养语感,训练思维。在教学中,积极挖掘教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太、阳”等13个生字和舌字旁、页字边2个偏旁;会写“太、阳”等7个生字和横撇弯钩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懂,能从文中找出关键信息,感受“我”的美好心愿。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缘起“太阳”激趣

1.出示课题,质疑激发小朋友学习兴趣。

2.听录音,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注意对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同时抓住低年级教学特点,初读课文之前通过录音朗读,一开始给予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潜移默化引导学生。】

二、归类识字,开启“太阳”道路

1.归类带拼音领读。

2.去掉拼音游戏认读。

3.自主批注拼音,用上合适的方法识记。

4.字理教学“页”字边。

5.读好长句,读通读顺句子。

【设计意图:低年级以识字、写字为主,教学中充分体现识字、写字教学重难点,通过引导学生归类认读,借助加一加、换一换方法加以识记。更以“页字边”为字理展开系统识字,从音形义结合展开,由一字带她一串字学习,一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来更激发学生对汉字的探究兴趣与喜爱之情。】

三、读思结合,解锁“太阳”秘妙

1.读通读顺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2.探究质疑,紧扣“到处”“清凉”引导学生想象,联系生活赏析。

3.迁移类推,自学探究,感受作者美好的愿望。

4.指导朗读,积累语言范例。

【设计意图:授之以渔,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的物质:四个段落都是并列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仅以第一自然段为例展开细致教学:找—画—读。在小结方法之后引导学生迁移运用自学后面三个段落。同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说话训练。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指导书写,探索“太阳”奥秘

1.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阳”“金”“为”。

2.阅读链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挑选完成作业。

部编本小学语文 篇5

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姓名

同学们,一定要仔细哦!

卷面分2%

一、看拼音写词语 10%

rù mí yùn dòng xiāng qì huān shēng xiào yǔ

qīng liáng shēn tǐ xué xí xī yáng xī xià

二、圈(quān)出正确的音节 6%

早晨(chén chéng ) 铃声( líng lín ) 珍贵(guì huì)

热闹( lè rè ) 天性(xìn xìng ) 升迁( qiān piān)

给每个字组三个词6%

间()() 细( )()()

打()()() 网()()( )

写出同偏旁的字,再组词6%对对子6%

今对( ) 圆对( ) 春暖对( )

( )对霜 雨对( ) 朝霞对( )

桃对( ) 虫对( ) 鸟语对( )

按要求填表格6%

生 字

大写字母

音 节

组 词

选一选,填一填6%

青 清 晴 情

1、小鱼在( )水中游,小鸟在( )山间飞。

2、今天( )空万里,我们怀(huái)着高兴的心( )去春游。

相 香 乡

1、这朵花的.味道真( )。

2、人与人之间应该( )互尊重(zūn zhòng)。

3、我的家( )在舟山。

①泡 ②炮 ③饱 ④跑

有饭能吃( ),有水把茶( )。有足快快( ),有火放鞭( )。

照样子写词语6%

蝌蚪游泳 蜘蛛( ) ( )

游得欢 跑得( ) ( )

热闹的操场 亲爱的( ) ( )的( )

按课文内容填空8%

1、蝴蝶( )捉迷藏,蚂蚁( )运食粮。

2、()初,性( )善。性( )近,( )。

3、( ),非所宜。幼不学,老何( )?

4、十五个吊桶打水——( )

给词语排排队9%

1、①一身 ②云姑娘 ③白色的 ④穿着 ⑤衣服

2、①蜜蜂 ②成千上百的 ③闹着 ④嗡嗡地 ⑤在花间

3、① 院子里 ②有 ③又高又大的 ④一棵 ⑤桃树 ⑥我家

十一、口语交际。4%

如果你忘记老师布置(zhì)的作业是什么了,想打电话给乐乐,问问是什么作业,你该(gāi)怎么说呢?

我:喂,乐乐,

十二、阅读短文11%

(一)

原野(yě)上,长满(mǎn)了青青的草和许多黄色的野花。这是小蜻蜓活跃(yuè)的天地。小蜻蜓,身体轻(qīng),看上去好像一架小飞机。有时在花间飞舞(wǔ),有时轻轻掠(lüè)过水面。这里飞飞,那里停停(tíng),过着悠闲(yōu xián)的日子。

1、写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 、

2、蜻蜓活跃的天地在哪里?(在括号内打“√”)

小河边( ) 大树下( ) 原野上( )竹林( )

3、小蜻蜓看上去像什么?(在括号内打“√”)

小蜜蜂( ) 小飞机( ) 小燕子( ) 小火箭( )

(二)

羊要吃山顶(dǐng)上的草。

羊爬呀爬,它累(lèi)了,爬不动了。它想:我不怕累,山有多高,我爬(pá)多高!

羊又向山顶爬去。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共有( )句话。

2、山羊在爬不动的时候想到了什么?在文中用“——”画出来。

3、你认为最后山羊能吃到山顶上的草吗?在括号内打“√”。

A、能( ) B、不能( )

十三、写话。(14分)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6

1、能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语气。

2、在阅读过程中积累 “尽管……却……”等关联词。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中感受小男孩的善良,教育孩子学做关心他人、关爱生命的人并从中明白只要主动关心、帮助他人,就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难点:体会小男孩关爱生命的美好心灵

教学程序:

一、谈话、复习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条小鱼在乎》,齐读课题。回忆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归纳文章主要内容并反馈)(板书:小鱼、小男孩)

二、新课教学

1、师:现在请孩子们拿上自己的铅笔,再次默读课文,把你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勾画出来。(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勾画)

请你们把自己勾出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从中体会到什么?

2、师:孩子们,现在请你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小组的伙伴们交流一下,等会向全班同学汇报。

(各小组展开讨论,师巡视辅导)

(二)小组汇报:(遵循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汇报)

1、反馈:第一自然段(多媒体出示此段主要内容),感受这些小鱼的可怜,浅水洼离大海那么近,它们却回不去,它们肯定很着急。

(出示多媒体图片)理解“浅水洼”,在一个个浅水洼里有那么多的小鱼儿,阳光炙烤着、沙粒逐渐升温、水洼里的水越来越少,联系学生自身,如果此时此刻的你、你、你们就是这小鱼中的其中一条,你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生反馈:我觉得生不如死、我不想就这样死去、我多么想再回到大海去啊……

师:此时此刻,小鱼的心情和你们是一样的,痛苦、难受、可怜,那么就请你们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一读这段文字吧。(学生有感情地齐读此段)

2、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多媒体出示此段主要内容),体会这个小男孩这么小,他还不停地弯腰捡鱼,很累。

师:孩子们,在小男孩救小鱼的过程中,作者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来描写,请你们拿出铅笔在自己的书上圈出来,并感受小男孩的“累”。(生反馈)

师:孩子们,通过课文我们知道了小男孩救小鱼很累,可是再累他还是坚持了下去。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再去读一读这部分吧。(指明读)

3、继续汇报第三段

师:海滩上有那么多的小鱼,小男孩能救完吗?那怎么办呢?我想请喜欢这部分的小组同学来帮帮我,愿意吗?(生愿意)

生:小男孩心里可能会想:管他哟,能救多少就救多少吧!

师追问:从哪看出,先生说水洼里的鱼救不过来?

生:“成百上千条” (多媒体出示此句话,理解词语“成百上千”:形容数量很多。生活中还有那些词语也表示很多的意思呢?——许多、成千上万、不计其数)

师:哦,我懂了,就算小男孩就不完全部的小鱼,但是至少他尽力了。谢谢你孩子!

理解此句:“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他不是没有礼貌,他是怕耽误了时间,因为他太想多救一些小鱼儿了!

4、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多媒体出示此段内容)。

师:孩子们,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读一读这两段文字,你觉得怎么读好就怎么读。(自由读后再齐读)

理解小鱼在乎什么呢?——小鱼在乎它的生命!小鱼还在乎别人对它的关心,在乎别人对它的帮助。

联系孩子实际生活,谈谈自己在乎的事。(生反馈)

师:好!下面我就要问一问你们这些小鱼了,刚才你们被困在水洼里,现在终于被送回大海了,此时你们的心情怎样?(生反馈:幸福、谢谢那个小男孩)

师:如果你就是海滩上的那个小男孩,你们会不怕累地救那些小鱼儿吗?(会)

老师相信你们!再次读一读最后一段文字,理解“省略号”在文中的意义。

师:孩子们,课文学到这,你觉得除了小鱼在乎自己的生命,还有谁也在乎他们的生命?(小男孩)我们就来分角色读一读它们的对话(3-6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想你们还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生:我要向小男孩学习……

师:你认为先生应该怎么做?

三、课堂小结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是呀,生命无论大小,都是可贵的。都值得我们去珍视,哪怕它小到一棵草,一朵花,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们都不应该忽视它,应该给予他们尽量的帮助。一头大象和一个小蚂蚁,他们的生命是同样大小的!

四、作业设计

部编本小学语文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字形、看图片、动作演示、展示汉字演变等方法,识记“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9个生字,认识新偏旁“三点水”和“草字头”。

2。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正确书写“可、东、西”3个生字,学写新笔画“竖钩”和“竖弯”。

3.借助生动的画面,通过自由读、齐读、小组读、同桌合作读、表演读等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采莲人的欢快之情,体会江南的景色之美。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江南美景图片,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江”“南”:重点认识新偏旁“氵”,结合班级中学生的姓名认读“江”;指导“南”的读音。

二、走进诗歌,识字读文

1.自由读古诗,要求:边看插图边读古诗,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同桌互读古诗,学习圈出来的不认识的字,教师巡视。

3.教师呈现古诗,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预设“采”字的教学:

(1)卡片出示“采”字,指名学生当小老师,教教大家。(2)播放“采”字的微视频。

4.同桌互读古诗,读准字音。

三、学习诗句,感受美景

(一)學习前两行诗句

1.课件出示江南采莲的美景,提问:你最喜欢江南的什么风景?(莲叶、莲……)

2.交流反馈,重点指导学生学习。

(1)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莲”,学习新偏旁“斗卜”:“莲”就是荷花,“采莲”就是采莲子;“莲”可以和哪些字交朋友?(莲叶、莲花、莲蓬……)

(2)指导学生感受荷叶“田田”的美景。

仔细观察莲叶的样子,用自己的话赞美莲叶一碧绿的、一张接一张的、层层叠叠的……莲叶这么多、这么密,就是古诗中的一个词——田田。

指导朗读:江南采蓬时节,大大的、绿绿的莲叶一张挨一张、一层叠一层,多美啊!谁来美美地读给大家听?让我们配乐朗读,再一次美美地读一读这两句诗。

(二)学习后五行诗句

1.师:看着莲叶的美景,听着你们动听的朗读,湖中的小鱼也乐了。瞧,它们也来了。

图片出示红色的“鱼”字,学习“鱼”字。

2.读后五行诗句,小鱼儿在莲叶间干什么?

学习生字“东、西、北”。看图猜字:

3.创设情境,体会“戏”的快乐。

师:谁来当小鱼?这条小鱼,你想游到哪儿去?(反复巩固认读“东、西、南、北”)小鱼小鱼,你的心情怎么样?(自由自在、快乐)

小鱼这样自由快乐地在莲叶间游戏玩耍,诗句中用了哪一个字来表达小鱼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鱼“戏”莲叶间的自由快乐之情。

(三)游戏表演,熟读成诵

1.播放歌曲《江南》,加动作表演读。

2。用师生对读、同桌表演读、拍手歌等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3.看课文插图,背诵古诗。

四、字词盘点,指导书写

1.摘莲叶,读生字。

师:小鱼快乐地玩耍着,我们也来做一个游戏吧。(PPT出示)莲叶间藏着许多生字,谁认识它们?(北、江、可、鱼、采、莲、东、西、南)

2.出示“可、东”,认识新笔画“竖钩”。

观察比较,这两个字有哪些相同的笔画?认识“竖钩”,红线勾出竖钩在田字格中的不同位置。

教师范写,重点指导“东”字书写,边范写边说口诀:一横平平稳又稳,撇折折在横中线,左右两点齐对称。

学生书写,反馈评价,学生再写一个。

3.播放“西”的书写微视频,认识新笔画“竖折”。

教师范写一学生书写一反馈评价一学生再练。

【设计意图】

汉乐府《江南》是一首优美的采莲曲,富有江南水乡特色,语言生动活泼,格调清新明朗。整首诗短短七行,前两行写了江南水乡的美,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写了鱼儿在莲叶间游水嬉戏的情景,还配有淡淡的水墨画,孩子们很喜欢。学生在这之前只学了两篇课文,识字量少,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都有一定的困难。基于学情和第一学段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努力达成“识好字、读好文、写好字”这三个要求。

一、“多种方式”识好字

在教学中,我试图引领学生通过看字形、看图片、动作演示、观察汉字演变、摘果子等多种方式,来指导学生识好字。在集中识字环节,制作“采”字微视频,通过展示“采”字的演变,变抽象线条为生动图形;继而联系生活经验,点明“采”有“摘、取”之意,表示人用手去拿、取,又把“采”字放入果农摘果子的生活情境中(“爪字头”代表伸手去取,“木字底”代表一棵结满果实的树),这样学生识字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在巩固环节,我以歌曲、游戏的方式作为课间操复现,集课中放松游戏、识字、诗歌梳理于一身,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既消除了疲劳,又自然而然地背诵了课文,更为接下来的写字教学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朋辈互助”读好文

“朋辈互助”是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一条路径。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借助“朋辈互助”的学习方式,同桌共读一首古诗。在朗读环节,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小组合作、师生对读、问答读、小组合作演读、情景表演等方式,运用角色转换入情入境,演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采莲人的欢快,体会江南景色之美。

三、“观察比较”写好字

部编本小学语文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方式识记生字,并初步了解什么是量词,积累词语。(重点)2.进一步熟记字母表中的大小写字母,并能一一对应。(重点)3.初步学会通过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

5.和大人一起朗读《阳光》这个小故事,明白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并知道阳光的无私和珍贵。(难点)课前准备

1.带有“一辆车、一匹马、一册书、一支铅笔、一棵树、一架飞机”这些插图的课件。(教师)

2.了解阳光的作用。(教师)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语文园地二学习,这个园地里有好多漂亮的图画,你们想看吗?(想)我们不能只看,还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图片上画的是什么,你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从图画入手,用充满诱惑力的语言,针对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的特点,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一看,使学生带着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二、图文结合,识记生字 1.识字加油站。

(1)指名让学生说一句话,教师相机纠正。

(课件出示:一辆车、一匹马、一册书、一支铅笔、一棵树、一架飞机。)(2)出示量词词组,学生认读。

导学:句子大家说得不错,老师这还有几组词语,你们能读准吗? ①根据拼音读准字音,重点指导读准“匹”“册”“支”。②说一说怎样识记这些字。

(3)知道什么是量词,并能自己说几组量词词组。预设:一朵花、一块橡皮、一根跳绳…… 2.展示台。(1)说一说你除了在课堂上跟老师学习了一些生字,还在什么地方认识了生字。预设:电视上、商店里、大街上、课外书上……(2)识记新词语。

导学: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新伙伴。(出示音乐、美术、写字等课本的图片)你们认识他们吗?他们的本领可不小,他们不仅能教给你们本领,还能教你们识字呢!你们看:

①出示词语,借助拼音读一读。指名领读。

②说一说这些词语你在哪本书上见过。预设:数学书、美术书…… ③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

“算”“姿”“尊”这几个字是平舌音;“式”“势”“重”这几个字是翘舌音。④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⑤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图画引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欲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认知。通过教师的引领,不仅把读词与认知事物结合起来,而且能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

三、细心观察,巩固识记 1.找一找,连一连。(1)复习背诵字母表。①指名按顺序背诵。②全班按顺序背诵。

(2)出示大小写字母,学生说一说怎样连能又准又快。(按大写或小写字母的顺序先找、再连。)

(3)动手连一连,师生评价。(4)找朋友游戏。2.读一读,想一想。

(1)出示“日”“寸”,读字组词,简单说一说每个字的意思。(2)给这两个字加偏旁,组字并组词。

(3)分别说一说带有“日”和“寸”的字的特点。

设计意图:音序查字法是一年级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求学生熟记字母表的顺序,记住字母的大小写形式。学生以后查字典时就能更快地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字母的位置,为下面学习音序查字法打下基础。

四、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听古诗《春晓》的配乐朗诵录音,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诵读。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古诗,圈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3.小组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4.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进行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5.结合插图,想象交流。

导学:这首古诗的作者李白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读着这首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预设1:听到窗外悦耳动听的鸟鸣。预设2:听到夜里沙沙的风雨声。预设3:看到了满地的花瓣。…………

6.齐声诵读,把体会到的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读出来。7.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录音以及教师的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感受古诗的语言美;通过观察课文插图,想象画面,指导学生理解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第二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比一比,看哪位同学最先猜出谜底。(幻灯片出示谜语,教师把谜语读一遍)“劳动英雄面孔红,天一亮来就出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提示:谜底——太阳)

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猜中了老师出的谜语,对了,谜底就是我们谁都离不开的太阳。那太阳到底有什么用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儿童作家金波的一篇文章——《阳光》,学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谜语的语言生动、明快,富有韵律感,不仅能提高学生熟识事物特点的兴趣,整个过程也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快乐。上课伊始,通过猜谜语这种有趣的活动,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朗读感悟,理解短文(一)扫清障碍,初读短文。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停顿。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根据汉语拼音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3.扫读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4.指名按自然段读短文,师生正音。(二)逐段学习,指导朗读。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中把阳光比作了什么?

(1)作者把阳光比作金子,这说明阳光怎么样?指导重读“金子”。(学生练读,教师指导。)(2)像金子一样贵重的阳光洒遍了哪里?(田野、高山、小河)

2.自由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因为有了阳光的照耀,禾苗、小树和小河有了什么变化?

(1)你觉得该重读哪些字词?(更、长长的)(2)学生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3)读了这一段,你觉得阳光有什么作用?(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有阳光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才能开花、结果;动物、人类都需要阳光;阳光会使水蒸发,形成雨,滋润大地,孕育生命;适量的日光浴,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3.齐读第3自然段,说说阳光还到了哪里。

(1)(出示图片)学生结合图画想象一下,清晨拉开窗帘见到阳光时你的心情如何?

(2)指导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朗读这段。4.指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1)交流:这两个自然段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

(2)指导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重读“大家的”“更宝贵”)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学生反复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就能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让学生通过读,感受语言文字里的内容,再通过想象把学生带入到文章的情境中。

三、总结全篇,感悟内涵

1.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阳光的作用了吧!谁来说一说?(指名说)

2.是呀,阳光不但能让禾苗更绿,小树更高,小河像锦缎,它的作用还有很多很多,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

3.阳光不仅作用大,而且是无私和宝贵的。大自然还有许多像阳光一样的事物值得我们去珍惜,我们该怎样做呢?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手抄报,我们将举办一次展览,看看谁制作的最好!

设计意图:将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拓展延伸,完成亲子阅读活动,通过找阳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好处,以及制作手抄报,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文章的内涵,让文章的思想得到升华。教学反思

部编本小学语文 篇9

第一,四年级上册的框架结构和选文

四上包含八个单元,其中第二单元是提问策略单元、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应引起特别重视。本册教科书选文丰富多彩,包含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优美散文和现代诗、儿童故事、实用文等多种类型,为学生提供多种语文学习的养分。

第二,四年级上册的教学目标

详细解读在育人、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积累等方面的教学目标。

第三,四年级上册的阅读教学

1.提问策略单元

为了培养学生阅读时提出问题的能力,教材编排了提问策略单元。本单元围绕提问策略的学习进行编排,与普通单元差异很大,不论是选文组合还是课后题都与普通单元不同。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和《蝙蝠和雷达》引导学生学习从多角度提出问题。《呼风唤雨的世纪》旨在让学生学习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要注意最有帮助的问题,一定是对具体文章而言,不能脱离具体文章简单地判断某个问题是不是重要。

《蝴蝶的家》是一篇略读课文,旨在让学生迁移运用学到的提问策略,并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尝试解决。

对于如何教好本单元,四条建议:要充分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多给学生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机会;可以考虑分层教学;要引导学生借助提出的问题去理解课文。阅读策略教学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实践”,要多创造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提问策略的机会,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该项策略。

2.批注单元

批注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可以促进深入阅读,具有很高的价值,为此四上在第六单元引导学生学习批注。本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是《牛和鹅》,利用课文的批注示例和课后第一题,引导学生认识批注的角度,初步学习如何批注。

课后第二题和第三题可以利用学生的批注进行教学。接下来《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和《陀螺》都留出了边栏,在初读课文的教学环节就可以让学生作批注,利用批注带动课文的学习。教学时,要多引导学生之间就批注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取长补短,从而提高学生的批注水平。

3.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统编教科书在三年级引导学生学习段落的理解和概括,从四

年级开始引导学生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四上第四单元引导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七单元引导学生,学习把握由几件事构成的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第四单元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与课文的每个部分简单对应。教学第七单元时,要注意本单元还包含《古诗三首》和现代诗《延安,我把你追寻》,应按照古诗和现代诗的规律去教学,不要机械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引导学生把几件事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时,可以提醒学生调整叙述的顺序,按照时间顺序来说。

第四,四年级上册的习作体系和特点

本册教科书构建了以习作单元为骨架,单元习作为主体,小练笔作为补充的习作体系。四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主要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写好一件事,其中包含两个要点:一是要按顺序把一件事情的过程写清楚,也就是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事情发展的“链条”写清楚;二是要把这个“链条”上的某些重要环节,也就是一件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围绕以上两个要点,教科书进行了精心编排。首先是两篇精读课文:《麻雀》和《爬天都峰》。通过两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作者是怎么写一件事的。

接下来通过交流平台,对如何写一件事进行了总结,并在接下来的初试身手环节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学到的技巧和方法。

接下来编排了两篇习作例文《我们家的杏熟了》和《爬天都峰》,以旁批和课后题的形式,再次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写事。要注意习作例文不同于精读课文,也不同于略读课文,可以灵活运用。

最后是单元习作,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事方法,写一件事。教材提供题目的意图是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而非让学生只写这些事。

第五,四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特点及教学建议

本册口语交际话题贴近学生生活、类型多样。“我们与环境”,讨论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保护环境的做法;“爱护眼睛,保护视力”引导学生关心眼睛健康,讨论保护视力的建议;“安慰”从生活中的事例出发,学习安慰的交际技巧;“讲历史人物故事”是学生喜欢的形式。

这些话题贴近学生,让学生有话可说,方便开展教学,也能促进学生对有关问题的认识。这四次口语交际涵盖多种类型,其中“我们与环境”“爱护眼睛,保护视力”是以讨论的形式开展的,“讲历史人物故事”是单项表达,“安慰”是功能性的口语交际。

部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10

一、教学方面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8名。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部分学生能认汉字500字左右,其中极少数同学能认800—1000字左右。每生能写汉字100字—150字之间,少数能写200字左右。汉语拼音巩固比较好,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典法打下了基础。写字姿势正确,有个别学生的握笔姿势还需要提醒改正。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较好,阅读时不出声、不指读。本学期将继续进行每天晚自习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再加大阅读量。部分学生已经能独立写一、二句的拼音作文(不会写的字用拼音),孩子有了初步的写话兴趣。本学期将重点加强学生的写字训练以及写话兴趣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8个单元2个专题,分为8组8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3-4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8篇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21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4个栏目:趣味识字,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词句运用—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书写提示-积累识字,学会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日积月累-积累各类词语与文学作品,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10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有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书后识字表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写字表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三)教学总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

1、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初步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2、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5)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系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童谣、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或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词文1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万字。

3、写话

对写话有兴趣,能简单写自己想说的话

4、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同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巩固认识的400字,会写的100字。

难点:如何正确的阅读。

(五)教学措施

1、识字与写字

(1)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习本册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小老师等。

(2)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习和巩固,防止回生。

(3)加强写字指导,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最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

(4)学期中组织学生开展“汉语拼音听写大赛”“生字找茬游戏”,巩固孩子拼音的读写和生字的认读,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2、阅读教学

(1)重视朗读的指导。

(2)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引导学生朗读。

(3)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4)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

3、口语交际教学

(1)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景地进行口语交际。

(2)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

(3)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时间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时间 课本教学内容 拓展内容

第一周 2.13——2.17

1、春夏秋冬

2、姓氏歌 第一周 第二周 2.20——2.24

3、小青蛙

4、猜字谜

语文园地一 第二周 第三周 2.28——3.3

1、吃水不忘挖井人

2、我多想去看看

3、一个接一个 第三周

第四周 3.6——3.10

4、四个太阳语文园地二 第四周

第五周 3.13——3.17

5、小公鸡和小鸭子

6、树和喜鹊 复习

第六周 3.20——3.24

7、怎么都快乐

语文园地三 第五周

第七周 3.27——3.31

8、静夜思

9、夜色

10、端午粽 第六周 第八周 4.5——4.7

11、彩虹语文园地四 第七周 第九周 4.10——4.14

5、动物儿歌

6、古对今

7、操场上 第八周

第十周 4.17——4.21

8、人之初语文园地五 复习

第十一周 4.24——4.28

12、古诗两首13荷叶圆圆 第九周 第十二周 5.2——5.5

14、要下雨了语文园地六 第十周 第十三周 5.8——5.12

15、文具的家

16、一分钟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第十一周

第十四周 5.15——5.19

18、小猴子下山语文园地七 第十二周 第十五周 5.22——5.26

19、棉花姑娘20、咕咚 古诗复习

第十六周 5.31——6.2 21小壁虎借尾巴语文园地八 词语复习

第十七周 6.5——6.9 单元复习与检测 经典复习

第十八周 6.12——6.16 单元复习与检测 复习

第十九周 6.19——6.23 分类复习与检测 复习

上一篇:党群结对党员个人总结下一篇:用心去工作,用爱去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