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学习心得(和谐社会)(精选8篇)
党课学习心得(和谐社会) 篇1
和谐社会,人人共享;构建和谐,人人有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在于不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相逢共处是一种缘分,如果大家都能珍惜这种缘分,相互关心,相互支持,求同存异,就能形成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反之,如果人们想问题、办事情总是从一己之利出发,彼此排斥,互不相让,摩擦不断,就不利于维护团结,就会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多一份宽容。
宽容,就是心胸宽阔有气量,能容人容物,不斤斤计较。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宽容是衡量一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标志。一个具有宽容之心的人,往往能够正确对待社会中的矛盾和前进中的困难,变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使摩擦减少到最低限度,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论语》中的“宽则得众”,《尚书》中的“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宽宏大量成大事,小肚鸡肠难成事。纵观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的人,他们无不具有包容天下的广阔胸怀,无不善于在“不同”中谋统一、在和谐中聚力量。春秋战国之时,齐桓公不记恨管仲的一箭之仇,任其为相并尊为仲父,终于得其辅佐,使齐国成为五霸之首;廉颇知错能改、负荆请罪,蔺相如胸怀全局、宽容大度,换来了难得的“将相和”,共保了赵国的安宁。相反,西楚霸王项羽虽武功盖世,却因“自矜功伐,奋其私智”,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智过人,但心胸狭窄,结果抱憾而终、壮志难酬。可见,宽容方能和谐,宽容利人利己。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矛盾逐步凸显,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在这样的条件下,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从而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进和谐因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每个人都能以宽阔的胸襟对待社会,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他人,多一份沟通少一些误解,多一份信任少一份猜疑,我们的社会就能更加温馨、更加和谐。
当然,我们讲的宽容,不是无原则的退让和妥协,更不能以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代价,而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求同存异、实现共赢。大千世界,茫茫人海,矛盾是普遍的,差别是必然的。一个人能不能做到宽容,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容人之短、容人之长、容人之过。
容人之短。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有其长,必有其短;有其智,必有其愚。一个人只有多看自己的短处,容得下别人的短处,才能彼此包容、和平共处。特别是领导者,更不能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比,或者只盯着别人的短处,而应对每一个同志多引导、少呵斥,多理解、少指责,多帮助、少挑剔,积极营造宽松的环境、融洽的关系、团结的氛围。
容人之长。长和短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容人之长与容人之短也是辩证统一的。但无数事实说明,容人之长比容人之短还要难。因为容人之长要求不嫉贤妒能,允许别人赶上甚至超过自己。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合作,也离不开竞争,这就需要每一个人既要容人之短,更要容人之长,以宽容求和谐,以和谐促发展。
容人之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可能不犯一点错误,不可能不出一点偏差,应当允许人们犯错误、允许人们改正错误。容人之过,不求全责备,不以偏概全,才能激发创造活力,形成团结和谐、开拓进取的生动局面。
党课学习心得(和谐社会) 篇2
在民众眼里, 民生问题是庞杂的, 从柴米油盐, 到教育、医疗、就业……然而, 政府解决这些问题, 大都只归结在四个字上:社会政策。长期以来, 也正是因为社会政策的不足导致了民生问题的累积与尖锐。例如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 最低工资、税收调节等公共政策不完善;看病难看病贵是因为, 医疗卫生政策对于医疗到底是市场消费还是社会福利定位不明确;就业难与教育政策单一, 社会就业培训体系等建设的滞后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之所以社会政策不足, 很重要的因素在于, 一个社会政策往往代表着一纸“巨额账单”, 公共财政能否买单, 这是一个问题。
在改革开放之初, 国家财力薄弱, 这也许是个问题。但在连续20多年高速发展的中国, 这已经越来越不是问题—————2006年, 全国税收收入 (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 未扣减出口退税) 共入库37636亿元, 比上年增长21.9%, 而从2000到2005年, 全国税收增幅连续六年双倍于GDP增幅。
在任何国家, 经济快速发展, 税收高增长意味财政的宽裕, 政府财政花起钱来不用紧巴巴, 可以把更多的钱花在民众身上, 让民众共享发展红利。例如, 据报道, 经济景气的新加坡今年将推出“就业入息补助计划”, 对约四十三万八千名月入不足一千五百新元、年龄又超过三十五岁的低收入者提供每年总值约四亿新元的援助。民生问题, 大到社情民意表达的权益, 小到衣食住行的琐事,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的报告中, 从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六个方面, 阐述了改善民生的重点内容。这六个方面涉及人民基本生活方方面面, 涵盖社会阶层的各种群体, 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同时, 十七大报告也传递着一个重要的信息, 即民生问题不是靠纯经济的路径可以解决的。解决好民生问题的关键是利益保障。生产力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物质前提, 但也有可能造成利益失衡和社会群体分化的结果。民生问题不是个简单的物质问题, 不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民生之重, 而且社会的公正公平、权益诉求、社会安全、生态环境、精神满足、幸福指数等等, 同样是民生的题中应有之义。
近几年, 我国在教育、卫生、就业、社保等“民生项目”的财政投入也在逐步增加, 该趋势若保持, 并且能进一步加快、加大对民生投入, “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将指日可待。民生若能彻底脱困, 社会的和谐繁荣, 国家的长治久安将有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
和谐社会呼唤学习型组织 篇3
记者: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还提出:“要建立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和和谐社会是什么关系?学习型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刘教授:学习有四种层次。一是个人学习,解决的是个人素养、价值观和生存能力;二是团队学习,解决的是团队素养、凝聚力和执行力;三是组织学习,解决的是组织素养,强调的是认同感和竞争力;四是社会学习,解决的是民族素养,追求的是整体的协调力,这四种层次的学习构成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的前提是学习型社会,就是通过学习,提升全体公民和整个民族应对变革挑战未来的能力,解决前进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构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良性关系,达到“大同”、“和谐”的境界。学习型组织强调的活出生命的意义、与自然为友、系统思考、建立共同愿景等思想,是与和谐思想一脉相承的,是对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讲,和谐社会呼唤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在继承前人科学理论基础上创立的一种管理理论,必然受到前辈大师包括中国古代先贤的深刻影响。彼得·圣吉等人发现,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挑战不是来自外部,而是人的体系:人的思考、沟通、行为方式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复杂微妙的互动关系。必须打破旧有的组织结构和发展模式,创立一种强调创造和和谐的全新组织。这种组织所追求的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包括人自身的发展,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努力创造一种整体和谐的关系。应当说,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和谐思想是十分契合的。彼得·圣吉等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创立者正是总结了近百年来管理运动“以人为本”的精髓,同时吸收了东方古老文化的营养,把系统运动中“和谐”这一本质关系运用到管理学中,这不仅是对管理学的杰出贡献,也体现了人类对和谐这一命题殊途同归的认识。
记者:“学习”一词的意思人所共知,“学习型组织”是不是真的如人们所说,就是人人爱学习的组织?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大力推进这项创建活动,您作为长期从事学习型组织研究的学者,能否从实践层面点评一下,当前国际和国内为什么会形成这股创建活动的热潮?
刘教授:任何理论都源于社会实践。上世纪60 年代中期,美国空气动力学专家佛瑞斯特对当时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产生兴趣,把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应用于企业的变革,强调企业的扁平化,首先提出了学习型企业的理念,提出只有那些拥有“不断发展学习能力”的企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上世纪90 年代,彼得·圣吉把学习型组织理论进一步系统化,并于1990年出版了代表性著作《第五项修炼》。此后,西方各类企业或组织积极吸收和运用这一理论,强调超越自我,团队学习,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并以系统思考作为组织学习的核心。这一开创性理论迅速为世界500强公司所引入,推动了企业的变革和发展。
再看我国,这一创建热潮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改革开放20多年来,企业发展的重点不断变化。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认识到管理和人的因素是企业的核心问题。当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学习型组织强调把企业变革创新和可持续性发展结合起来,并以人的发展作为中心。2001年5月15日,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提出了“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主张。此后,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在全国展开。全国总工会等国家九部委于2004年2月作出部署,决定在全国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应当说,创建学习型组织是激烈变革时代条件下的产物,是企业、组织和整个民族历史性的选择。
记者:您长期从事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对目前众多企业已经进行和将要进行的创建活动十分了解,如何看待和评价创建活动。由于人们对这项活动不甚了解,实践中存在着很多误区,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刘教授:以2004年2 月全总等九部委下发的“创争活动”文件为标志,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由民间自发行动上升为政府推动。但到底什么是学习型组织,能给中国企业带来什么,及如何创建,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积极探索。我认为,当前创建学习型组织要树立一个思想:“理念国际化、操作本土化”。在实践中要防止五种倾向:
一是表面化:认为创建学习型组织就是人人学习、全员培训。发几本书,搞几次讲座,贴几个标语,喊几句口号,挂几个牌子。结果使学习成为一种负担,职工产生了抵触情绪。其实任何组织都在抓学习,路边店也在抓学习。整天抓学习就是学习型组织吗?
二是神秘化:把学习型组织当成灵丹妙药,拿来就治企业百病;什么推论阶梯、蝴蝶效应,概念满天飞,搞得云山雾罩;有个企业上至董事长下到班组长,人手一本《第五项修炼》,对外宣称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了。
三是速效化:把学习型组织当成是速效感冒丸,一学就灵,药到病除。有的企业搞了三个月,就想治好企业所有的毛病。把学习型组织当成是ISO9000一类的贯标。像电灯开关,说开就开,说关就关。搞了几天不见效果,立刻收兵束之高阁,或再搞其他花样。
四是雷同化: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把世界500强的经验生吞活剥。结果水土不服,把自己搞得上吐下泻。
五是运动化:把学习型组织搞成一场运动,雷声大,雨点小,水过地皮湿。几年之内全国冒出了上百个学习型城市、几千个学习型社区、几万个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被泛化甚至庸俗化,把学习型组织当成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到底什么是学习型组织,为什么搞,如何搞,并没有搞清楚,这反映出一种社会的浮躁。
记者: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实践来看,如何认识和掌握学习型组织的理论,这一理论和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有何联系?企业界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员如何把握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工具?
刘教授: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并非完全西方化的东西。它综合了中国古老的管理哲学、现代民主管理思想及西方先进的管理工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并不神秘。有四个强调:
一是强调变革。一个组织如何在不确定因素下生存发展,是今天企业普遍面对的挑战。学习型组织理论强调系统,强调变化。这与周易“与时携行”及管子思想中“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的变革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这种变革思想对今天的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的态势下寻求生存之道,具有重要的启示。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变革的理论,掌握了它,就掌握了变革的利器。
二是强调学习。它把学习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任何组织个人不学习就死亡。学习力是人的生存之本,企业的竞争之道。不仅是个人学习,更重要的是团队学习;不是独享,而是共享;不是一般的学习,而是“比狼学得快”。
三是强调和谐。目前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是士气问题。不管愿景讲得如何天花乱坠,战略多么宏伟无比,什么“中国第一”、“亚洲老大”、“世界前列”,但员工不认同,根本利益得不到保障。以资源掠夺性开发和廉价劳动力为代价,取得所谓的“高增长”,企业红火不到三五年的“短命化”问题仍普遍存在。学习型组织强调把人当成人,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这对当前存在的“高烧症”、“大企业病”无疑是一剂清醒的良药。
四是强调创新。创新思想是学习型组织的灵魂。海尔这样的学习型企业,走的就是创新之路。是自主创新,而不是模仿创新;是整体创新,而不是个体创新;是全面创新,而不是某个项目的创新。以共同愿景为导向,以团队学习和知识共享为基础,主动适应外界变化,以变应变,以新图强。掌握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和工具,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
记者:据了解,创建学习型组织有很多的工具和方法,并且中外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运用的方法也很不相同。结合中国企业的特点,您认为中国企业的学习型组织创建最主要的工具或方法是什么?
刘教授:管理无定法,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应因地制宜,百花齐放,再好的种子也必须找到适宜的土壤。由于国内外企业实际情况不同,中外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也存在着差异。西方是自下而上,我国主要是自上而下;创建方式也不同,西方企业吸收了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和实质,在创建中主要靠整个系统发挥作用;中国企业“一把手”在创建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方企业将学习型组织的理念融入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比较务实;而中国企业乐意将学习型组织的标签贴上,重名利轻务实。
党课学习心得(和谐社会) 篇4
一、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和把握。
((一))巩固深化“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主题教育成果,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二))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
((三))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
二、坚守初心和使命,努力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
((一))严明纪律规矩,做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
((二))要把责任扛在肩上,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三))把为民记在心中,做一个务实的人
((四))把勤政化为行动,做一个廉洁的人
同志们,按照县委工作要求,在建党 99 周年这一特殊日子里,各部门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都要讲一堂专题党课。借此机会,我结合自己近期的学习思考和工作实践,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 2020 年全国两会精神,谈一些个人的想法,与大
家共同交流探讨。一、真信笃行,切实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99 周年,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样一个重大历史关口,我认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 2020 年全国两会精神,一、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和把握。
((一))巩固深化“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主题教育成果,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我们党之所以能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困苦,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始终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夺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们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通过深入系统学习,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正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二))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告诫我们,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重要举措。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贯彻落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刀刃向内,真正奔着问题去,以刮骨疗伤的勇
气、坚韧不拔的韧劲,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三))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在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任务,同时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任务做出了全面部署。实现这些目标任务,需要全党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重要目标任务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把党的十九大绘就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 为美好现实。
综上所述,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这次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一根本问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开展政治“大体检”、思想“大扫除”、问题“大检修”,立查立改、持续整改,确保做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要求,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使主题教育成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航工程、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基础工程、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推动各项工作发展的动力工程。
二、坚守初心和使命,努力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
同志们,新时代开启,纪检监察干部要履行初心和使命,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人,就要从“铸魂、匠心、正身”三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强化理想信念、融入红色基因,不断强化履职担当、高举“亮剑”精神,不断强化廉洁意识、永葆清正本色,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路上自身过硬的“打铁人”。
在此,对大家提以下几点要求:
((一))严明纪律规矩,做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
党员是有着特殊政治使命、受到严格组织约束的公民,《纪律处分条例》中梳理整合了党章和其他主要党内法规中的纪律要求,分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 6 类,为广大党员开列了一份“负面清单”,这就是我们要守住的底线;《廉洁自律准则》中提出了“四个必须”、“八条规范”,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这就是我们要树立的“高线”。作为一名纪检监察机关党员干部,更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要深入贯彻各项党内法规,用纪律当尺子来衡量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越雷池、不闯红灯,站稳脚跟干事创业。
((二))要把责任扛在肩上,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一个人只有敢于承担责任,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大的责任。对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来讲,就是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一日无为、一生不安”的责任感,把干事创业作为一种使命、一种追求,满怀激情地投入工作,把心思集中在真干事上,把本领用在多干事上,把目标放在干成事上,要时刻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付出才有回报,有为才能有位。
具体到工作中,要注重实干、苦干、巧干。实干,就是要大力发扬钉
钉子的精神,扎扎实实地做好手头的每一项工作,真正做到一张好的蓝图一千到底,切实干出成效来。苦干,就是要有默默奉献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争着干、比着干,不搞形式、不作秀、不务虚功,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巧干,就是要有智慧和谋略,早调研、早思考、早准备,看得远、想得远、筹划远,明确当前和今后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工作思路怎么样,具体措施有哪些等,每一个环节都做深做透做实,成竹在胸,善谋善干,善作善成。
在座的每位,都要有敢担当负责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带头发挥好“带头冲”“领着干”的榜样和标杆作用,勇于争先,作表率,当先锋,树标杆,创一流。
((三))把为民记在心中,做一个务实的人
为民,就是要强化群众意识,只有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上,工作中才会有根基,才能做到聚人气,凝合力,明方向,心踏实。具体到我们纪检监察系统,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有一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及漠视群众利益问题,虽然数额较小,但由于和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传播的负能量不亚于大案要案,所以大家对老百姓反映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妥善解决,让老百姓信任你、依靠你、拥护你。
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作为党员干部,决策上要唯实,要把工作热情与科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不搞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不搞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多做打基础、管根本、利长远的为民之事。作风上要务实,眼睛向下、重心下移、身子下沉,与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党员干部只有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经常深入基层,认真调查研究,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每一件实事,无论它是多么小的一件事,才能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干部作风转变带来的实际成效,才能让国家政策更加直接有效地惠及百姓民生,才能够自然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四))把勤政化为行动,做一个廉洁的人
勤政廉政是一种素质,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品行。一个干部干净做事,清白做人,既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自己、对家庭负责。
做到勤政廉政,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都是由于信仰迷失、理想缺失。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补足精神之钙,把坚定的理想信念体现在对党的无限忠诚上,体现在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上,学会热爱工作、简单生活、简单做人,对名利想得开、看得淡、放得下,不以私情废公事,不拿原则做交易。二要保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保持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纽带。
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贪污受贿、腐化堕落,都是从背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开始的。如果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追求安逸,贪图享乐,骄奢淫逸,不但会败坏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还有脱离群众、腐败堕落的危险。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自觉抵制腐朽思想侵蚀,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三要坚持自重自律。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尤其要注重在“八小时以外”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多读书、读好书,慎交友、少应酬,保持正当的人际交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敬畏权力、敬畏组织、敬畏群众、敬畏法纪,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始、慎微、慎独、慎终。四要自觉接受监督。实践反复证明,有人监督,是个好事;没人监督,就会出事。党员领导干部要把自我监督与接受党内监督结合起来,同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融合,要把组织的监督、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和普通党员群众的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切实把接受监督作为工作和生活的常态,从而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服务。
同志们,初心不改,使命在肩,纪检监察这条路会有苦有累,但也会有甜有乐,我们每个人对初心的坚守,对纪检监察岗位职责的坚守,都是那涓涓细流,终会汇成汪洋大海,让我们无论走多远,都不会忘记自己来时的路,我们每个人的初心和使命汇聚到一起,就是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梦想的合力,这合力中有你也
有我。“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与君共勉。
今天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在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会上的讲话..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创城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二、聚焦重点、把握关键,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创城各项工作 三、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持续提升创城工作整体水平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创城工作推进会,目的是围绕迎接文明城区测评检查,结合前段时间全区自查自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研究部署推进文明城区创建工作,确保年度测评取得好成绩。刚才,晓健同志传达了首都文明办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会议精神,通报了全区创城工作
开展情况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大家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领会,抓好工作落实。
总的来看,过去一个阶段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作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任务,坚持“文明润心、创城惠民”宗旨,在认真总结上一轮创城工作的基础上,对标对表全国文明城区测评体系,组建了“七部一室”组织架构,细化完善了创城工作台账和职责清单,组织开展了创城“十大专项行动”,群众对创城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和满意度有了很大提升。同时,着力将创城工作与完成重点任务、开展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谋划、扎实推进,有效保障了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创城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思想认识方面,虽然大家对创城工作的重要性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部分同志和部分单位对创城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了解不深入,对开展创城工作重视不够,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松口气、歇歇脚的现象,没有将工作状态迅速投入到新一轮创建工作中来。工作推进方面,一些单位聚焦问题求突破的意识不强,仍然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创城工作和日常工作结合还不够紧密。创城惠民方面,解决市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还不够到位,不文明养犬、不遵守交通秩序、不礼让斑马线、机动车乱停
乱放、施工围挡设置不规范、门前“三包”不到位、污水治理、垃圾处理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还需在提高群众的创城获得感上加大力度。宣传动员方面,仍存在“政府热、社会冷”的问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满意度仍然需要提升,距离真重视、真深入、真动员、真满意、真参与还有很大差距,这是我们的“软肋”,也是上一轮创建扣分最多的地方。对于这些问题,大家要主动认领、认真研究,把工作往细里做、往实里做、往具体上抓,绝不能浮在面上。
下面,就做好创城各项工作,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创城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在上一轮创建中,我们的综合成绩排在全国前列,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效,形成了一定的工作优势,这为我们做好新一轮创建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一轮创城标准更高、考核更严、竞争更加激烈,更加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创城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切实提高工作标准,加大工作力度,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实。
一是创城指标体系要求更加严格。新的测评体系对内容、形式、方法、要求作出了新的界定,设置了党风廉政建设、生产生活安全等 10 个领域 30 个项目的负面清单,并采取“一票否决”制。同时,在三年创建周期内,分值占比从过去的 15%、25%、60%调整为 30%、30%、40%,三年分值占比基本均等,这就意味着创城工作已经转向常态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功夫下在平时,始终坚持以最高标准、最好质量抓好各项工作,确保每一年测评验收都取得好成绩。
二是各方面竞争更加激烈。这一轮的文明城区创建,从全国的直辖市城区来看,共有 24 个,北京 4 个,天津 6 个,上海、重庆分别是 7个,数量是上一届提名城区的两倍。总体来看,要想创建成功,必须保证每次测评成绩都在全国直辖市参评城区中排在前列,同时不能有“硬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倍努力,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创城主动权。
三是补短板强弱项的难度更大。实事求是讲,通过过去一个阶段的努力,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但不管是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距离全国文明城区标准都还存在一定差距。在硬件建设方面,要重点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上加大力度。在软件提升方面,要在继续保持良好城乡环境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乡治理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以更大力度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提升。
四是迎检测评更加全面。这次首都文明委部署的测评检查工作,主要是将过去首都文明城区的测评指标要求有机融入到全国文明城区测评指标体系中,全部按照这个指标体系对全市 16 个区进行检查,并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暗访抽查,最后进行城区排名讲评,相关测评结
果对于我们做好迎接中央文明办测评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主动加压,找准差距,做好自查自评工作,对照测评指标认真抓好整改落实。
二、聚焦重点、把握关键,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创城各项工作
在区委五届八次全会上,我们专门对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区创建进行了安排部署,强调要同心合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任务,认真做好测评迎检准备工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开展,进一步营造全区上下人人参与创城的良好氛围。大家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持续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切实把创建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一要加强工作统筹,切实形成创城合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是一项艰巨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全区统筹、全面协调、全民动员,真正把创建工作融入到全区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一方面,要坚持把创城工作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创城考察的是我们的日常工作情况和落实效果,衡量的是群众对我们经常性工作的满意度。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推动创建工作与日常工作深度融合,做到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以抓创建带动全区各项工作水平整体提升,以做好各项日常工作促进创建出成效、出亮点。另一方面,要坚持把创城工作与重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当前,全区上下正在全力推进三大功能区建设、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这些工作都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支撑。我们要统筹谋划、整体推进,打好“组合拳”,不断提升全国文明城区创建质量。
二要强化宣传动员,持续营造创城氛围。在上一轮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中,我们没能创建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市民的知晓率、参与率未达到70%。在新一轮的创城工作中,要聚焦关键问题,深入动员发动,加大宣传力度,持续在提升市民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上狠下功夫。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普及,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开展“怀柔榜样”评选表彰等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更加深入人心。要着力营造人人参与的创城氛围,坚持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与“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基层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疏解整治促提升、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创城“十大专项行动”,让广大干部群众真正了解创城、支持创城、参与创城,切实构建共建共享的创城工作局面。特别强调一下,创城“十大专项行动”实际上就是惠民行动,要重点在常态长效上下功夫,不断扩大行动的覆盖面,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切实增强群众的创城获得感。
三要聚焦关键问题,持续抓好整改落实。坚持问题导向,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整改落实,是我们推动工作的重要方法。在这次抽查过程中,共计发现 9 大类、千余条问题,涉及创城工作的各个方面。在氛围营造方面,要集中更新一批宣传标语、条幅,并通过“搭台子”“支摊子”
社会实践活动心得党课 篇5
雨花台,位于中华门外雨花路南端,是一处悼念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的参观游览胜地。 丘陵地带,最高海拔60米,占地面积113.7公顷。山岗顶部如平台,布满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些砾石主要由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灰岩等一类坚硬岩石和石英、蛋白石、玉髓等一类矿物质组成,由于所含矿物质成分不同,呈现出各种美丽的色彩,且多为透明或半透明状,更显晶莹光泽,被称为“因雨花台产雨花宝石,古人将这一带山岗称为“聚宝山”和“玛瑙岗”,孙吴时还称其为“石子岗”。至于雨花台的来历,还有传说: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梁武帝时,有位叫云光法师的和尚,曾在岗上的高座寺讲经说法。他的一片诚心感动苍天,顿时落花如雨,变成宝石,于是人们就把这里称为雨花台。明、清时期,这里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成为江南登高览胜的佳地。雨花玛瑙”。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南京成为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在22年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时期,在雨花台残酷杀害了十多万名共产党员和各界爱国志士,雨花台的每一块山石都浸透了革命先烈的鲜血,每一寸土地都埋葬着革命烈士的忠骨。
新中国成立后,南京人民为缅怀先烈,在雨花台建立了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等,使这里成为人们瞻仰革命烈士的纪念地。
烈士陵园北侧建有高约11.7米的花岗石陵门,隐含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之意。门内为陵园广场,广场周围种满了青松翠柏和名贵花木。广场南端矗立着一座巨型烈士群像雕塑,令人肃然起敬。这座雕塑于1980年建成。整座塑像由大小不等的179块花岗石雕塑而成,高10.3米,宽14.2米,厚5.5 米,重达1374吨,生动地展现了党的工作者、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战士、学生和报童等九位烈士英勇就义前不屈的光辉形象。他们有的昂首挺胸,有的镇定自若,有的怒目圆睁,有的咬牙切齿,栩栩如生,神态逼异,充分表现了革命志士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
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馆里,是亦个个年轻的生命的痕迹,年轻的生命呀、、、、、、我不能记清楚每个人的名字,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有恽代英、罗登贤、邓仲夏、黄励、等烈士。我记下了恽代英写的遗言: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宾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我们吃尽了苦中苦,而我们的后代则可以享受到福中福,为了我们最崇高的理想——共产主义我是舍得付出代价的。世界上没有一帆风顺的革命,挫折时不可避免的,要经得起挫折,不怕失败的人,才是能取得胜利的人。我们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实现了,那时世界多美妙,也许那些年轻人不易领会我们越过令人难以设想的崎岖道路
是的,我们这些年轻人不能领会,他们那些烈士跨越的崎岖道路。他们有着不平凡的境界,心里总想着自己经历苦难,可以给后代带来幸福,就足够了,自己的生命早已经置之度外了,虽然随时都会牺牲,但他们嘴角却会一直挂着微笑,因为心愿达成了,或者确定自己的牺牲为后代的幸福铺就一条坚实的路,他们觉得虽死犹生。被称为烈士是他们心中的骄傲呀!看着他们,在四目对视之下,我觉得说不出什么话来表达我心中深深的敬意。他们又有什么理由为我们这些后人所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呢?同样的年龄,同样的花季,我们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在宽广的校园里奔跑,在蓝天下安静的呼吸……可是,这也是他们的梦呀!那纪念馆的玻璃柜台里,那个已经发黄的本子,那本已经辨不清字迹的书……那些残存的痕迹,就是他们还没实现的梦。
失去了生命,他们没有机会来亲眼看到自己梦想成真,他们把梦想交给了我们,期待我们带着他们的梦,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甚,也许,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安息……
可以这样说,他们有恩于现在生存的每个人。伟大的地母,我真诚的向你祈祷,保佑这些烈士,让他们在你的怀抱里长眠!
今天,当我踏着雨花台洒满烈士鲜血的陵园上地,凭吊为革命捐躯的先烈们时,革命先烈那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我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地为革命理想而奋斗。
或许,话说的太大了,但即使是大话,也是我心中的真挚情感。一直都不敢说什么所谓的诳语,因为我老害怕自己做不到,这样也总给自己留出偷懒,逃避的余地。但今天,面对这些和我一样年轻的生命时,我没有勇气再逃避自己的责任------继承他们的遗愿,为祖国出一份力,让祖国繁荣昌甚,让后代会更幸福!这不是大话,只是时候未到而已。
或许,我将永远也比不上他们,伟大到连自己的生命都随时可以放弃。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我做的也只是平凡的事,那就是好好学习,等我有能力为这个社会出一份力的时候,真正去投入祖国的医药事业,弘扬神农伟业。但我相信,如果可以做到,那我的点点滴滴,是可以为我的祖国出一份绵薄之力。再想起雨花台的烈士们,才不会觉得对他们的恩情受之有愧!
对着烈士的眼睛,我郑重的对自己说:“好好干,为了他们的恩情,为了自己少有的一次诳语,实现它,让烈士安息!”
党课学习心得(和谐社会) 篇6
。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一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这要求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必须正确认识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只有把这些工作都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做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
现在,我局又开展了构建和谐单位的活动,它能够为职工搭建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体现了以人为本、关爱基层的精神。今后,自己一定要牢固树立“勤奋、创新、严细、自律”的工作理念。时时处处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立足本职岗、勤奋工作、团结互助、争创一流。增强树全局观念、大局意识,自觉维护机关形象,注意协调同事间、内外部、上下级的关系,诚信待人、热情助人,以实际行动营造团结向上、诚信互助的良好工作氛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体会 相关文章: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学习心得体会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心得消防安全学习心得学习“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心得体会《六个为什么》学习心得两篇工商管理学习心得体会6S管理学习心得学习管理学心得体会查看更多>>学习心得体会
党课学习心得(和谐社会) 篇7
1 个人方面的因素
在应试教育的教学体制中, 学生英语学习的目标就是教师讲授的内容, 在课堂上被动接受老师的灌输, 自主性和能动性被忽视。但是研究表明英语学习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学习目标、学习策略等因素的影响。
(1)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具有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坚持性、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活动时的情绪等功能。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 自我效能感是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自我效能感越高, 自信心越强, 越有学习的主动性, 越具有学习的坚持性和坚韧性, 越具有高昂的学习精神和饱满的热情, 因此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越好。
(2) 归因
归因是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学生一般把自己学习成败的原因归因于四个因素:努力、能力、运气和任务难度。努力和能力是指学生自身内部因素, 而运气是外部因素。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一般把自己英语好的原因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 而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则归因于运气或英语太难等外部因素。因此, 在具体的英语教学过程中, 更重要的是树立学生的归因方式, 强调努力和能力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当然客观地面对外部归因, 通过外部归因重新塑造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3) 目标设置
学习目标是指引学生为之付出努力的方向, 好的学习目标可以持续有效地推动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和结果。适当的学习目标应具有可实现性、持续性和发展性。可实现性是指制定的目标通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有些学生好高骛远, 制定的学习目标超出了自己的基本能力, 导致无法完成, 使学习的积极性下降。持续性是指制定的目标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持之以恒, 不能朝令夕改。发展性是指制定的目标能推动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全面发展, 不能制定低于自己能力和水平的目标, 也不能制定偏离自身发展的目标。
(4) 学习态度、风格与策略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及其学习情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包括对课程学习的态度、对学习材料的态度和对教师、学校的态度等。研究结果表明, 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喜欢学习的学生上课注意听讲, 课后按时完成作业, 学习成绩优良。相反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学习成绩也差。学习风格是指在长期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具有独特风格的经常使用的学习策略、学习方式或倾向。学习风格因人而异, 受朋友、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教学应有意识地培养有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风格, 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自主学习的环境。
2 教师方面的因素
教师对于自主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是三个方面:
(1) 教师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 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 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回答“怎么样教学才是有效的”这一问题。目前所认同的教师理念主要包括: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关注可测性和量化、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等内容, 体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就是要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责任意识, 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知识, 授之以鱼的同时授之以渔。
(2) 教师业务水平
自主学习对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不再是按照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材料组织教学过程, 而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 这提高了课堂中的不可预测性, 在教学过程可能随时出现一些新问题需要老师解决, 这对于老师来说是一种挑战, 如果能够较好的解决, 则可以提高教师在学生中威望和个人魅力, 引导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因此, 教师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保证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能够适应教学的需要。
(3) 教师组织和管理能力
教学方式与策略最终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 这就对教师的组织与管理能力提出要求。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通过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内容, 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监督、鼓励学生完成学习计划, 解决在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最后对整个学习过程做出合理的评价。由于每个同学都具有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以及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 因此把不同的学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共同进步, 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 不同水平和层次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最终会体现到总体的教学效果上来。
3 环境因素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高中英语教学也不例外, 学生自己的努力对于英语自主学习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教育技术、同辈群体、家庭和社会等外部因素对自主学习的影响。
(1) 教育技术
社会科技的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多媒体技术、网络教育资源、电子词典等现代教育技术带来了教育方式和理念的深刻变革, 高中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接触到更多更广泛的知识, 特别是在英语学习中, 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教育资源的发展, 为英语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实践的机会,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英语学习和应用的断裂, 这为自主学习带来了发挥的空间。
(2) 同辈群体
自主学习并不是“独立”学习, 自主学习同样需要与同伴间的互动和交流。合作与交流的对象就是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群体, 在青少年时期, 同辈群体的影响甚至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
在英语学习中同辈群体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 同辈群体的学习行为和成绩影响学生对学习能力的评估;2) 同辈群体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交流与合作;3) 同辈群体具有榜样示范作用 (庞国维, 2003) 。因此,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建构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同辈群体, 同时要削弱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同辈群体。
(3) 社会文化
学习者继承的文化也可以影响到自主学习的养成。西方文化中所倡导的独立、自信和怀疑态度有助于自主学习的构建。而中国传统顺从、被动的特点限制了自主学习的发展。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 应充分利用其有利的因素, 加强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策略的教育, 增强其自主学习的理念, 践行自主学习的学习策略。
摘要: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立足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应用, 认为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个人、教师、社会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自主学习,影响因素,高中英语
参考文献
[1]庞国维.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党课学习心得(和谐社会) 篇8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社会生活史兴趣能力
传统历史教材没有或很少有社会生活史内容,教材重视对重大历史事件背景、原因分析,重视历史事件过程的叙述而不是描述,重视对历史事件作客观理性分析,结论又往往是现成的,不可更改的;对历史人物,所关注的也主要是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对他们所作的评述,也主要是从促进历史发展演变的角度,又加上受传统史学观的影响,对这些重要历史的评价多存在简单的“二元论”,要么肯定,要么否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背景、原因、过程简述、评价,所有这些都使历史课程显得呆板、大而空。学生不愿意学习历史也在情理之中。
令人欣慰的是,受新史观的影响,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在编写内容上有了一些创新,比如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第13课《交通和通讯的变化》、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第22课《综合探究: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等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共有四节课内容:第1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第2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第3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历史展览》。
不过,无论是岳麓版还是人教版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和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中,都相对缺乏相关社会生活史的内容,尽管教材也注意了政治、文化对民众社会生活的影响,但并未单独列出这样的章节内容。以笔者愚见,这应该是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和必修《三》值得改进的地方。
一、重视社会生活史内容教学的必要性
1.社会史观是当前几种重要的新史观之一
当前比较受重视的几种史观,比如文明史观、现代(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以及社会史观等,都已渗透到高中历史教材,并在高考中屡有涉及。
现行高中教材三个必修模块的编写,所遵循的就是文明史观:《政治文明进程》、《经济成长历程》、《文化发展历程》;而无论是政治史、经济史还是文化史,都突出了现代(近代)化主线;新航路开辟、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经济全球化等内容则是全球史观的体现。至于社会史观,也在教材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岳麓版必修二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第13课《交通和通讯的变化》、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等等。
社会史观主要是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
社会史观的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称为“社会习俗的历史”。
2.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
我们都知道,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演变,影响到民众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一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演变,最终是通过民众社会生活来体现的。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文化和经济政策,都是左右大众、服务大众又在实际上脱离大众的,民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是生活的变化,是“舌尖上的历史”、“穿在身上的历史”、“贴在墙上的历史”,等等。反过来,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了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同时又对它们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移风易俗对政治文明进程就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断发运动”和“不缠足运动”,这看起来是民众生活习俗的变化,却有深刻的政治背景,同时又是深刻的政治运动。同治、光绪年间,中国留学生在西方文化影响下,纷纷“改装去辫”;戊戌维新期间,康有为等维新派主张“断发”;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等革命派力倡剪辫子,不惜采用强制措施,因为辫子是旧势力、旧制度、旧时代的代表。“不缠足运动”先于“断发运动”,但完成时间较晚。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这一运动的重要助推力,但因为这一陋习延续时间太久,真正去除用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近代史上的维新派、革命派所以如此重视民众生活习俗的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陋习的革除,有利于民众思想的变革,会大大推动政治运动。
3.社会生活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涉及民众生活各个方面
它的“大众化”和“生活化”,一改原来课程的严肃、呆板,呈现给学生活生生的历史,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对学生而言,这种“拉近”了的历史,给学生以亲切感,能极大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
比如,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岳麓版高中教材必修(二)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一节时,就曾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来和学生一起探讨:从古至今,你能说出多少与人们娱乐休闲有关的知识?
学生在经过热烈讨论后,给出了如下知识:唐代传奇、宋代话本、宋词的兴盛;宋代的蹴鞠、休闲娱乐场所瓦肆;近代的影院、戏院、茶楼、报纸;当代的网吧、话吧、书吧、咖啡屋、迪吧、KTY,等等。
笔者接着问:你从古今娱乐休闲方式的发展演变中能得到哪些认识?
学生经过热烈讨论后,得出了如下结论: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娱乐休闲方式也在不断增加;宋代不愧是商品经济发达的朝代,人们的休闲娱乐项目也多;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人们的娱乐休闲加入了西方的元素,这与整个近代贯穿“西学东渐”是相符合的;娱乐休闲文化也是一种传统文化,我们要发扬健康、积极向上的休闲文化,对外来的休闲文化,我们也要有选择地吸取。
4.我们向来主张“学以致用”、“学以致知”
学习不是为“学”而学,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以致用”、“学以致知”更是我们历来追求的学习目标,尤其对于学生而言。
我们应使我们的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以史为鉴”是历史学的主要功能。“历史的问题现实地思考,现实的问题历史地思考”是学以致用的最好诠释,也是学习历史的真谛。我们都知道,无论什么时候的社会生活史都是“当时”的现实,都能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演变。透过“当时”社会生活的变化我们能认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而且这种认识可能更具体、更深刻。
因此,对社会生活史的教学就带有综合性和总结性教学的特点。如果我们能精心组织和设计,不仅能使学生的学习饶有兴趣,还能提升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完岳麓版必修(二)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时,笔者曾设计这样的问题带领学生思考:你认为促使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在经过热烈讨论后,给出了如下答案:近代中国的被迫对外开放;西方思想的传入及影响;近代经济的发展;政治运动的推动;政府政策的调整;等等。学生的思考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方面,他们对结论的表述或许还显得稚嫩,但思维的全面性还是值得肯定的。
5.社会生活史内容教学更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学科能力
研究性学习(或探究性学习)是当今非常受推崇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它要求研究者广泛收集信息和研究素材深入进行调查,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在此基础上获得认识,得出结论。社会生活史内容因其贴近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因而最适合进行研究性学习。
endprint
社会调查是学习社会生活史的重要方法。因为社会生活史是“现实的”历史、“身边的”历史,学生更愿意去调查和研究。另外,学生在社会调查中还能体验民情,情感、价值观得到提升。笔者在讲授岳麓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第22课《综合探究: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一课时,就曾布置如下课题让学生走向社会调查:(1)向长辈询问曾经的粮票、布票、煤票、肉票等票据使用情况;(2)调查身边的人,都在使用哪些现代化的“卡”;(3)就你的调查结果写出一篇调查报告。
学生对这项“课外作业”非常感兴趣,他们写出的调查报告都很有价值,如有的同学以《从粮票到信用卡: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为题,写出了2000多字的调查报告,获得了全市中学生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
二、社会生活史探究性教学案例
笔者近几年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视社会生活史教学,并采用探究式教学,与学生一起进行研究学习。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能力得到提升,教学效果高效,备受学生欢迎,学生都因为这些学习喜欢上了历史课。
案例一:以演变看社会历史变迁。
清代以前的“官服”服饰:体现古代严格的等级制度;
民国初年的服饰:西装、军警服装、中山装、旗袍、晚礼服,体现了西学东渐、中西合璧、民主平等思想和自由、妇女解放;
20世纪50年代流行列宁装:体现我国当时的外交策略“一边倒”,中苏关系友好;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绿军装:国际局势紧张,军队、军人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高;
改革开放以来的时装:漏背衫、高跟鞋、超短裙,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开放,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时装丰富多彩。
案例二:古今中外妇女地位的改变及原因探究。
笔者在引领学生进行这个专题学习时,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史料,因篇幅原因,在此不一一呈现,只将一些结论列出。
古代妇女地位:从属于丈夫,遵从“三从四德”,有一整套的修养要求。原因:夫权制社会的确立、儒家等级思想的支持、男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等等。
近代妇女解放的史实:不缠足、女子学校、婚姻自由,等等。原因: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民主运动的推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等等。新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同工同酬,享受同等的政治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婚姻自主,在婚姻中与男性地位平等,等等。原因:新中国成立,人民真正当家作主。
当今“重男轻女”思想依然存在,妇女并未获得真正的平等。原因: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妇女经济地位未真正与男性平等,一些制度上、习俗上还存在着对妇女的歧视,等等。
从世界范围看,近代西方妇女解放要比中国早而力度大。原因:工业革命,经济发展,妇女经济地位提高;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民众基本权利得到保证;西方人文主义思潮、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等等。
重视社会生活史教学,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升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特别是针对社会生活史中与当今社会密切相关的知识的研究性学习,更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在兴趣中求知,在快乐中增长知识,提升历史学科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也正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样的学习使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我们说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人文学科主要组成部分的历史学科,更担负着这样的教育目标。作为教师,要深入挖掘学科中最美的东西教给学生,使学生热爱我们这一学科并进而热爱科学,这应该是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师的终极追求。
————————
参考文献
[1] 邵雍.中国近代社会史.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 庄华峰.中国社会生活史.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张加富(1969-),男,山东五莲人,山东五莲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教育学硕士。]
【责任编辑张茂林】
【党课学习心得(和谐社会)】推荐阅读:
党课学习心得08-28
党课心得体会:构建和谐社会08-28
党课纲领的学习心得07-12
作业1 党课学习心得12-18
版党课学习心得体会07-10
党课学习心得体会题目08-27
干部党课学习心得体会10-27
学生党课学习心得体会11-20
党课学习入党动机心得体会09-26
党课学习心得体会1500字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