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本情况(共8篇)
鹤壁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本情况 篇1
鹤壁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本情况
鹤壁是一个发展迅速、产业特色明显的城市。鹤壁以煤兴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化城市。鹤壁高度重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将其列为全市三大战略支撑产业之一强力推进,全方位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强对外合作,实行产业特别政策、重要企业特殊服务、重大项目一事一策,切实做到高效服务、精细服务、诚信服务、阳光服务,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不断提升,2011年中国社科院对全国294个城市进行的调查中,鹤壁市居民幸福感排名第7位,先后引进了华晨汽车集团、深圳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依托模具企业资源正在与天津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洽谈深入合作,利用市淇林车辆传动公司全时四驱差速传动装置正在与东风特种汽车公司、北京装甲兵工程学院、华晨集团金杯专用车辆公司、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北京华泰汽车集团、石家庄双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汽车厂家合作。现已发展成为河南省六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之一,拥有汽车及零部件企业100多家,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较强的发展后劲。
一、全省汽车产业形势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支持我省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建设郑州汽车制造基地,推进整
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我省汽车产业的发展。《我省“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扩大整车规模,积极发展专用车,以整带零、以零促整,推动整车与零部件的集聚发展和互动发展。依托郑汴新区,加快百万辆汽车基地建设,推进郑州日产公司、郑州海马公司、郑州宇通公司、开封奇瑞公司、恒天重工公司等骨干企业壮大规模,积极引进国内优势汽车企业建设生产基地,加快新车型开发,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 依托有条件的市推动汽车零部件集群化发展。力争2015年全省整车生产能力超过200万辆,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0亿元。这为我市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进一步完善提高配套能力,借助郑州汽车基地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主要产品
鹤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主要产品有六大类:
1、汽车整车,主要有低速货车、各类改装车、军用通讯车等系列产品。
2、汽车线束、连接器等系列产品。
3、各类大中型冷热冲压模具。
4、车桥、半轴、轮胎、刹车片、紧固件、铸造件等产品。
5、全时四驱差速总成及镁合金汽车零部件。
6、新能源汽车动力驱动及控制系统、车载视听娱乐系统等汽车电子产品。
三、产业布局
鹤壁对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统一规划,科学布局,目前已形成了“四园”产业发展布局:一是在省级鹤淇产业集聚区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了占地5400亩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汽车整车、改装车及零部件。年产10万辆轻型载货车(华晨汽车项目)、年产10万套汽车轮毂、年产8万套汽车后桥传动装置、年产10万套汽车驱动桥减速机等项目正在建设中。
二是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域内规划建设了金山工业园,重点发展镁合金汽车零部件,金山镁业、格兰达镁业、富迈特等金属镁深加工企业正在大力开发汽车轮毂、变速箱壳、方向盘等汽车零部件。
三是在城北规划了航盛鹤壁汽车电子工业园,占地300亩,总投资10亿元,年产300万套汽车仪表和200万套车载视听娱乐系统,主要产品有车载视听娱乐系统、智能导航及多媒体系统、汽车仪表等。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20亿元,实现利税5亿元。现五个车间主体基本完工,另两个车间正在打地基。
四是在鹤山区规划建设了占地6000亩的韩林涧汽车铸件工业园。
四、重点企业
1、天海集团是全国起步最早、规模最大的汽车线束连接器科研生产基地;是新兴的汽车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基地;是国家3个汽车行业专业标准文件的起草者;是河南省百强企业和新能源汽车重点企业。2008年成功收购美国凯萨公司实现跨国经营,连续四年成为美国通用汽车全球优秀供应商,拥有国内外19家子公司。“十二五”重点发展高档线束、连接器等系列产品,发展目标是销售达到100个亿,鹤壁本部50个亿,企业的愿景是“创国际品牌、作世界级企业”。总投资15亿元的1500万只高端连接器、260万套高档轿车全车线束、100万套GM汽车全车线束出口、10万套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及汽车电子、5000台全自动下线压接机等五大支撑项目即将启动建设。
2、天马通信股份公司是天海集团与华晨集团战略合作的合资公司。鹤壁市政府与华晨集团于2010年4月28日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支持华晨集团与天海集团合作,在鹤壁成立合资公司,建设华晨汽车中原生产基地。合资公司一期注册资本金为1亿元,其中华晨汽车集团占股51%,天海集团占股49%。项目总体规划1500亩,总投资6亿元,其中一期占地750亩,投资约4亿元,年生产能力为各种载货汽车10万辆(整车8万辆,改装车2万辆)。
项目于2010年6月22日开工奠基,按照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规定,鹤壁市政府投资9000多万元建设的焊装车间、涂装车间、车架车间、总装车间及检测车间厂房已全部完工,改装车间已投入运行,污水处理站、厂区道路等其他收尾工程正在抓紧推进中。由合资公司承贷1.6亿元设备款,现各生产车间非标设备、检测车间整车检测线、总装车间工位器具及公用动力设备等合同签订
总额12248.9万元,占全部工艺设备计划资金1.6亿元的76.6%。目前,总装车间设备安装完成100%,涂装车间设备安装完成80%;焊装车间设备安装完成85%;检测车间设备安装完成100%。合资公司转型升级由低速货车升级轻型载货车的申报工作同步推进,项目可研等相关资料已完成,并通过河南省工信厅审核,批准转呈国家工信部,现待与国家工信部沟通后上报。
该项目由于双方注册资本金未全部到位,合资公司设备融资出现困难,现累计筹措设备资金1亿元(其中市政府暂借支5000万元),致使项目设备后期安装调试进展缓慢,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为了加快项目进度,尽快投产见效,对外寻求战略合作伙伴,独资、合资合作均可,具体条款双方商定。
3、鹤壁天海电子信息有限公司(原鹤壁无线电四厂),占地1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35万平方米,现有职工800余人。是我国军用通信车及方舱专业定点生产企业之一,军用改装车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参与了我国神州五号、六号、七号飞船载人航天通信设备研制和通信保障工作,产品装备到总参通信部、总参二部、总参四部、空军、武警、公安、消防等多个兵种。
4、鹤壁天淇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是与天津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合资组建成立的,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具有生产中、高档轿车模具的制造条件和能力,年产500标准付冷冲压汽车覆盖件,主要设备装配有国际水准的CAE、CAD、CAM数字化制造系统,达
到了具有国际水平的模具制造、评估、检验水平标准,产品主要供应东风、奇瑞、重庆长安、北汽福田、华晨金杯、天津夏利、柳州五菱、法国雷诺、江淮、长城等汽车厂家。
5、鹤壁天汽模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是与天津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合作的一家以设计、生产制造汽车冷冲压模具为主的专业模具制造企业,现固定资产总值9400万元,主要生产及检验设备67台(套),年生产能力800标准付。产品主要供华晨集团、北汽吉普、中国一汽、天津一汽、北京华泰、保定长城、奇瑞汽车、上海汇众、印度菲亚特、西班牙雷诺等汽车制造企业。目前,正在进行二期技术改造项目,建设职工培训中心、技术中心和汽车模具生产线,项目完成后年新增1200标准付汽车模具生产能力。
6、淇林车辆传动公司是一个刚创建不久的新兴企业,拥有与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联合成立的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专利研发生产的全时四驱传动装置,具有十四个国家的发明专利,具有纯机械、全时驱动、防水防火、抗电子干扰、安全稳定、经济环保等优良性能,得到了业内最高权威郭孔辉院士的高度评价。该原创产品填补了国内汽车传动技术领域的空白,打破了国外少数几个国家对全时四驱核心技术的封锁和垄断;正与东风特种汽车公司、北京装甲兵工程学院、华晨集团金杯专用车辆公司、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北京华泰汽车集团、石家庄双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汽车厂家合作,利用该装置对相关车型进行改造提升。
7、河南富华周率科技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车桥的民营企业,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拥有先进的机械设备和加工技术,其周率牌车桥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细分市场中享有良好的信誉和稳定的市场渠道。
8、恒力汽车配件公司是我市一家资深的零部件专业生产企业,管理严细,技术过硬,汽车半轴年生产能力20万根,主要为长城、东风、北汽等汽车厂定点配套,正在筹建年产100万根汽车半轴生产线和年产100万根凸轮轴生产线。
9、河南环燕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70年,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拥有员工1000人,公司技术中心是“河南省省级技术中心”,企业以生产“环燕”、“神农”牌农用系列轮胎为主,现有100多个规格品种,年生产能力130万自然套轮胎,畅销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南、湖北、四川、甘肃、新疆、内蒙古及东北三省等全国28个省区。
10、河南佳吉轮胎有限公司公司是由鹤壁市贝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澳门高捷物流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合资企业,占地面积200亩,年设计生产能力500万条,以生产汽车、农用车、微型载重和轻型载重、轻卡车垫带和内胎,电动车、自行车内外胎为主,生产规模位居河南省内胎行业第2名。生产的“佳吉”、“佳能”牌轮胎畅销河南、云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南、湖北、新疆、内蒙古及东北三省等28个省区。
鹤壁已经站在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区、加快率先崛起的新起点,正在全力打造具有鲜明鹤壁特色的汽车产业基地。热情开放的鹤壁诚邀八方宾朋,莅临鹤壁领略鹤壁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感受鹤壁大地的风土人情,共谋发展良策,共寻合作商机,共创美好未来!
鹤壁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本情况 篇2
整车企业方面, 镇江市现有公告企业9家, 其中, 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5月整车销量5 685辆, 实现销售5亿元, 同比增长238%, 利税3 085万元, 同比增长252%。2014年以来在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 镇江汽车生产企业共申报新车型33种。
镇江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镇江市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众多, 配套能力较强, 已形成发动机类、底盘类、车身类、电子电器件类共4大系列的16大类产品系列, 其中灯具和车身内饰销售占全国市场的20%以上。
镇江市正在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镇江现有新能源汽车企业10多家, 市委市政府已向省政府提交报告, 申报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根据申报方案计划在2014~2015年推广应用800辆新能源汽车, 目前镇江市正抓紧制定补贴方案及推广示范配套政策。
此外, 全市还在同步推进汽车制造业重大项目, 以进一步夯实汽车产业发展基础, 提升乘用车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2014年在建重点项目13个, 10亿元以上项目9个, 在建项目年度计划投资49亿元, 截至目前已投入20亿元。其中, 北汽项目已完成生产资质变更和项目备案, 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轻型乘用车项目一期已经正式投产, 主要生产皮卡及SUV等车型。总投资21亿元长春一汽四环发动机生产项目已落户丹阳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项目建成后年产20万台汽车发动机, 彻底实现镇江汽车零部件产品全覆盖, 实现关键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
鹤壁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本情况 篇3
专家们认为,从市场上看,未来5-10年,中国汽车年产量将达到2500-3500万辆,保有量达到3亿辆,将给江夏汽车整车业带来至少2000亿的市场空间,以及与其相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产业2000亿产值。从区域上看,中国汽车产业基本上是一个十字架布局,一条线是广州、武汉、郑州、北京以及长春组成的京广线,另一条由上海、武汉和成都组成的长江沿线上,武汉正处在中国汽车产业十字架布局中的这个中心点,地理上有中心城市的地位。整车项目、市场空间和区位优势带给江夏汽车产业未来10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专家们表示,武汉理工大学愿与江夏区共建"政产学研"合作体系,以重大成果转化和战略招商为抓手,支撑江夏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规模发展,促进科研、技术、资本、市场和文化的融合,建设技术创新化、产业集群化、标准国际化、资源集约化、园区生态化为特征的、国内一流的汽车产业成果转化基地、研究开发基地、测试检测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专家们提出了如下建议:成立江夏区汽车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中心;组织专业力量科学制定《江夏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划定10平方公里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区;成立新型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协会;加强战略招商,吸引配套企业入驻江夏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区;实施零部件配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建设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国内一流的行业公共技术平台,建立一批国家级的认证中心、测试中心、检验中心;建设武汉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等,通过区校之间的共同努力,建成江夏双千亿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力争5-10年建成产业链分工合理、创新体系健全、集群服务功能完善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汽车整车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零部件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
江夏区委副书记陈懈馨会上强调,要进一步深化双方的合作,依托武汉理工大学,高标准编制江夏区汽车零部件产业规划;区直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优化环境,认清上海通用项目给江夏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千载难逢的机遇,牢牢把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抓在手里,引进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做大做强江夏的汽车零部件产业。
鹤壁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本情况 篇4
项目介绍:中国汽车零部件(常州)产业基地(以下简称“常州产业基地”)是由常州高新区孟河镇人民政府联合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携手共同打造的国家级特色零部件产业基地,旨在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专业化产业基地。
常州产业基地总体提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前期启动2平方公里(3000亩),位于常泰高速,338省道与238省道交汇处,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生活环境优美。它将重点引导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行业资源雄厚,科研实力强大,业务领域广泛,人才资源丰富,品牌信誉良好等综合优势,不断调整汽车零部件行业资源布局,推进行业整合进程。
常州汽车零部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目前已拥有黄海汽车、东风汽车和日本电装、普利司通、高博能源、麦格纳、星宇车灯等国内外知名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孟河镇作为全国重点中心镇、中国汽摩配名镇、江苏省100家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江苏省首批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已拥有各类汽摩配件生产企业600多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齐全的配套和良好的产业集聚度。
常州产业基地是在绝佳的行业发展机遇和常州市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在作强、做大常州市汽车零部件行业,带动零部件产业升级的需求下孕育而生的。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人民政府与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合作,组建了常州中汽零部件产业基地发展有限公司,运用专业化得团队,以市场化方式运作,打造一个“筑巢引凤”的汽车零部件专业基地,政府提供较为优惠的扶持政策、土地优惠政策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利用行业地位、品牌优势,双方共同招商引资,吸引有竞争力的企业入驻产业基地,确保后期经济效益及社会价值达到最大化。
常州产业基地是在充分考虑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趋势,常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基础,政策导向等因素的基础上,经专家多次论证,最终确定了“一个基地+三个中心”的发展方向,即建设汽车灯具、中高端汽车电子件、汽车用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基地,汽车及零部件贸易物流中心,模具开发中心,研发检测中心。产业基地以“自我发展与招商发展并重、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相结合、配套市场与售后市场相结合、主导产业与相关工业相结合、整机厂带动与零部件企业自主发展相结合”为原则,实现常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带动常州周边地区及关联行业的迅速发
展,成为常州经济发展的增长引擎。
预计2013年产业基地可初步建成,未来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2015年产业基地可实现工业产值1200亿元,培育出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集团企业,形成几个国外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实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就业人口10万人,拉动相关产业就业人口10万人。
鹤壁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本情况 篇5
作者:唐琴芳 覃娅娟
作者单位: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国内许多地方将汽车零部件产业当作当地经济发展的重点形成了很多地域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在这些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中,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国家在行业发展、融资、销售、研发方面提供特有的扶持性和支持性的政策。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中小企业政策供给
一、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
汽车作为我国支柱型产业,是国家重点发展项目之一。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2013年,中国汽车产销突破2000万辆,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上,消费者能关注到是是众多的国际汽车品牌,整车企业,但整车的发展正是来源于零部件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零部件产业规模已居世界前列,其中具有外资背景的零部件企业占据了中高端市场,而内资零部件企业主要占领低端市场。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走进汽车产业内部,就需要有更强大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对于零部件汽车和整车企业的合作和互动更将成为下一阶段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
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以及和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主要以汽车零配件生产加工、汽车维修设备生产、零配件研发与物流为主,他们之间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
二、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国内许多地方将汽车零部件产业当作当地经济发展的重点。现在,发展产业集群已被国家写入中长期发展规划,全国各地都兴起了一股零部件产业集群建设热潮。由其他产业的发展经验可知,产业集群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我国汽车零部件业也正在步入产业集群时代。
在组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这些企业中,绝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是从家庭式的加工作坊开始,随着业务的开张,逐渐发展成企业。由于业务的互相渗透,组成了一个产业集群。这些中小企业在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们这些产业集群有效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它们不仅是当地的纳税主体和支柱产业,而且还带动了当地第三产业的长足发展,也给当地居民带来稳定的收入。国家也一步步给这些企业提供发展的扶持性政策。但是这些中小企业规模不大,呈现简单的扎堆现象、产业化程度较低,品牌少,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产品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较弱、品牌意识淡薄,市场开拓能力不强。
在政府正常引导和支持方面,政策支撑和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地方政
府和中介劳务机构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信息传递中介,可以有效地规范行业中的企业行为以及传递市场中的信息和技术,提高集群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由于湖北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时间较短,很多产业集群缺乏相应的中介服务组织,社会化服务网络不健全,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引导和支持方面有待加强。
三、面向中小企业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政策供给。
通过研究现有的国家对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相关政策,结合我过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自身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我认为,在今后的产业发展过程中,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最需要以下四个方面的政策扶持和帮助。
(一)、关注中小企业,适当降低扶持门槛,采取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
汽车作为国家重点扶持产业,得到了国家非常多的政策支持。但是,在外资企业掌握大量核心技术、国有企业又得到相当多政策倾斜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生存堪忧。所以,就存在中小企业大量生产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的零配件,同时,中小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从而制约了我国企业汽车零配件产业的发展。
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都有一定的门槛。调查显示,企业越小,得到国家政策性扶持和支助的可能性越低。这样就会导致,有些有创新能力的小微企业,得不到好的扶持政策而放弃对产品的开发。
从企业享受扶持政策的情况看,规模大的企业在享受扶持政策方面占有优势,尤其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资助计划。中小企业更多的是享受地方政府扶持政策,往往规模大的企业,才能更多的享受到中央财政资助计划。同时,即使是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门槛高仍是一个主要问题,现有政策对处于初创阶段的小企业支持严重不足。
国家应建立有效的、覆盖面广的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鼓励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创新研发,提高我国零部件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
(二)、协助发展电子商务,拓宽销售渠道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相结合的营销模式,有助于提高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知名度,打造品牌;有助于拓宽汽车零部件销售渠道,提升价格开拓市场。
如果政府能够协助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建立电子商务销售渠道,多加宣传,扩大产业集群的知名度,同时,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能够通过网络直销,扩大自己的销量,积累品牌知名度、提高自身实力,有利于摆脱汽车厂商的控制,让汽车厂商从主导地位,变成双方对等的地位。另外,如果配件在网络上能够明码标价,对汽车后市场的“鱼目混杂”也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改变汽车配件“4S店太贵、汽配城太假”的现象。这对我国我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发展、零部件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及汽车后市场的发展都是一个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门槛
零部件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在发展的初期,遇到的核心问题是资金的问题。研发资金、厂房建设资金、设备购买资金。但是,由于企业规模太小,很难得到银行和政府的融资贷款。在获得政府资助前,企业越小,越难得获得银行短期和长期贷款,由于缺乏资金,就存在融资和销售信用问题、贷款难、市场开拓难、后续研发资金缺乏的问题。
政府在融资方面,对零部件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可以适当采取贷款贴息、资本入股等方式,取代无偿资助。既帮助了中小企业,也适当减小了政府压力。另外,也可以吸引社会力量,以政府做担保的形式,引进资金,帮助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四)、加强企业间联系,保持国家扶持政策的稳定性、连贯性和力度。
在我国的企业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存在在企业之间恶性竞争的情况。地方政府可以搭建信息平台,既协调沟通企业间关系,又规范行业内部市场秩序,避免行业内部无序竞争,开展行业价格自律、质量自律、品牌自律和行为自律。做到政府引导但是不干预竞争。这样能大大促进当地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同时,国家扶持性政策要有一定的力度,能切实的让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获得切实有效的扶持。同时,政策要保持稳定性,这样有利于中小企业开展生产活动,同时,国家扶持政策的稳定性也让中小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增强信心,良性发展。不会出现为了获得国家政策扶持而形成的突击性行为。
四、结论
在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面向其中的中小企业,政府需要提供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协助发展电子商务,拓宽销售渠道,降低融资门槛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企业间联系,保持国家扶持政策的力度、稳定性和连贯性,帮助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促进我国汽车零配件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湖北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政策研究 吴菊安 产业观察 2010年 第3期 公安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做大做强胡佑贵 当代经济2009年1月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唐琴芳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工程系教师邮箱
鹤壁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本情况 篇6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
2011-2015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 全景调研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
编制
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简介
汽车零部件是指组成交通运输工具汽车的各个部分的基本单元,也叫汽车配 件,简称汽配。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 素。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脱离整车企业并形成专业化零部件集团,正成为一种全 球化趋势。国际著名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引进技术合资企业已超过 1000 家。国内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规模大的汽 车及零部件企业逐步成长起来。随着国际上汽车行业开始实行零部件“全球化采 购”策略及国际跨国汽车企业推行本土化策略,国内市场将出现巨大的零部件配 件缺口。《2011-2015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全景调研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根据对 汽车零部件产品监测统计数据指标体系,通过技术手段,形成的连续性监测数据,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生产消费的现状、变化及趋势。本报告以 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特征和统计数据的全面分 析,确定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和基本特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模型,帮助企 业掌握市场动向,明确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趋势。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进行投 资决策和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权威、充分、可靠的决策依据。
【出品单位】 中国报告网
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图表部份 第一章 2010 年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动态分析 第一节 2010 年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分析
一、汽车零部件全球贸易格局分析
二、世界汽车零部件商的新特点
三、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经营规模的分析比较
四、世界领先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大力拓展亚太市场
五、全球零部件供应商发展趋势
六、世界变速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跨国汽车公司全球采购战略
一、汽车厂家开展零部件全球采购
二、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
三、世界各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三大梯队格局
四、跨国汽车公司全球采购模式
五、代表厂家
1、美国通用公司
2、日本丰田 第三节 2010 年全球部分国家汽车零部件市场分析
一、日本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业分析
二、韩国汽车零部件分析
三、泰国汽车零部件业市场分析
四、俄罗斯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分析
第二章 2010 年国内外汽车产业运行态势分析
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
第一节 2010 年世界汽车行业运行分析
一、世界汽车产量连续两年下滑
二、2008、2009 年世界各国汽车产量统分析
1、乘用车
2、商用车
3、同比分析
三、世界豪华汽车销售情况分析 第二节 2006-2010 年中国汽车产业数据分析
一、中国汽车产量分析及同比分析
二、中国汽车销量同比分析
三、中国汽车进出口数据同比分析
四、中国汽车保有量分析 第三节
2010 年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运行分析
一、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水平
二、2010 年汽车电子业规模分析
三、汽车电子市场需求旺盛
四、2010 年中国汽车电子细分市场分析
1、汽车半导体及电子元器件
2、汽车电子控制装置
3、车载汽车电子装置 第四节 2010 年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一、国外贸易保护政策阻碍中国汽车出口
二、中国汽车行业自身存在的缺陷
三、中国汽车工业面临人才紧缺难题
四、中国汽车产业应坚持走精益生产之路4
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
第三章 201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新形势分析 第一节 201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业运行总况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面临大规模整合
二、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经济效益分析
三、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工厂
四、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出击海外收购 第二节 201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模式现状与方向分析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模式现状
二、国外汽车零部件行业模式比较
三、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模式的发展方向 第三节 2010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快布局新能源领域
二、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化获突破
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化提速 第四节 2010 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启动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十年历程
二、我国正式启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
三、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深化
四、2010 年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成本分析
五、2010 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四章 201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深度剖析 第一节 201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分析
一、中国汽配市场发展综述
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
二、2010 年我国汽车零部件销售产值分析
三、201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四、2010 汽车零部件业 4 大关键词
五、生存环境恶化零部件行业产权交易频繁 第二节 201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形势分析
一、201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分析
二、中国汽车零部件销量分析
三、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抢滩中国市场
四、201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业成本复苏分析 第三节 2010 年部分地区零部件业发展动态
一、零部件产业集群决定汽车集团发展的未来
二、湖北十堰市汽车零部件市场分析
三、北京各区县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集群详述
四、天津滨海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正式成立
五、广东汽车零部件出口分析
六、宁波汽车零部件行业经济运行数据分析
七、2010 年吉林省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情况概述
八、2010 长春汽车零部件企业全力挺进北美
第五章 201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渠道分析 第一节 201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分析
一、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优势
二、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劣势 第二节 201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渠道分析
一、渠道商买家数量及分布情况
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
二、汽车配件渠道商采购决策流程及关键环节分析 第三节中国汽车公司采购模式与趋势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影响
第六章 201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外贸分析 第一节 201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应对国际贸易壁垒
一、2010 年中国出口汽车零件特点
二、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海外销售形势分析
三、中国零部件出口遭遇贸易壁垒
四、零部件企业应对反倾销 第二节中国汽车零部件贸易争端情况分析
一、汽车零部件进口税率上的“攻防战”
二、对中国汽车零部件贸易争端的思考
三、对零部件进口争端可能结果的思考及对策
四、汽车零部件业应拿起反倾销武器
第七章 201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细分市场分析 第一节 轴承业发展分析
一、轴承行业总体需求规模分析
二、轴承产量分析
三、汽车用轴承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
1、汽车用滚珠轴
承 84821000
2、汽车用锥形滚子轴承 84822000
3、汽车用鼓形滚子轴承 84823000
4、汽车用滚针轴承 84824000
四、中国汽车轴承配套市场分析
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
第二节 车轮与轮胎行业发展分析
一、市场动态聚焦
二、市场需求规模分析
三、市场供给情况
四、进出口贸易分析
五、中国汽车车轮与轮胎配套市场分析 第三节 汽车发动机行业分析 第四节 汽车车身分析 第五节 汽车电子分析 第六节 变速箱分析 第七节 汽车滤清器分析 第八节 汽车玻璃分析 第九节 汽车底盘分析 第十节 其他汽车零、附件分析
第八章 2006-201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主要数据监测 分析 第一节 2006-2010 年 11 月份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规模分 析
一、企业数量增长分析
二、从业人数增长分析
三、资产规模增长分析 第二节 2010 年 11 月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结构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
2、不同所有制分析
二、销售收入结构分析
1、不同类型分析
2、不同所有制分析 第三节 2006-2010 年 11 月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产值分析
一、产成品增长分析
二、工业销售产值分析
三、出口交货值分析 第四节 2006-2010 年 11 月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成本费用 分析
一、销售成本分析
二、费用分析 第五节 2006-2010 年 11 月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盈利能力 分析
一、主要盈利指标分析
二、主要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第九章 第一节
201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10 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全球汽车业整体格局变化分析
二、全球汽车业整体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三、全球车企扩张模式的选择分析
四、零部件供应商整合并购潮分析
五、汽车格局变化对中国市场影响分析 第二节 201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业竞争力分析
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仍处“战国”时期
二、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竞争分析
三、台湾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布局大陆市场分析
四、中国汽车零部件海外扩张分析
五、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六、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竞争力评价
七、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低价竞争及对产业的影响 第三节 201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QSTP 分析
一、质量
二、服务
三、技术
四、价格 第四节 201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提升竞争力策略分析
一、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研发能力分析
二、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出路情况分析
三、国内零部件企业整合资源应对措施
第十章 201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的营销策略分析 第一节 2010 年汽车零配件行业营销模式分析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渠道
二、中国汽车零配件企业的营销模式选择
三、中国汽车零配件销售渠道模式
四、汽配超市成为汽车零部件新的销售模式 第二节 201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营销渠道构建
一、加入跨国汽车公司的全球采购之路
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
二、加入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的全球采购体系
三、加入国内汽车集团集中采购与配套体系
四、进入汽车售后维修服务体系
五、进入汽配市场(城)销售渠道
六、建立和进入汽车零部件连锁销售体系
七、开拓电子商务销售渠道 第三节 汽车零配件的网络营销
一、中国汽车零配件网络化经营现状
二、汽车配件网络化经营优势
三、网络化是汽车配件经营的必
经之路 第四节 201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营销服务体系重构
一、营销服务体系重购的因素
二、营销服务新体系构建原则
三、营销服务新体系结构及职能
四、营销服务新体系的有利之处
五、营销服务新体系实施策略
第十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2010 年世界汽车零部件主要企业竞争分析 德国博世集团 日本电装公司 德尔福 法国法雷奥集团
第五节 美国天合汽车集团
第十二章
201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重点厂商运营财务指标分析
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
第一节 万向集团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二节 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三节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四节 陕西东风车桥传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五节 柳州五菱汽车联合发展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六节 凤城市曙光汽车半轴有限责任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七节 北京现代摩比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八节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九节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十节 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十一节 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十二节 山东隆基集团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十三节 东华汽车实业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
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十四节 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十五节 长春一汽富维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15
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十三章 第一节
2010-2015 中国汽车零部件配套市场前景预测 2011-2015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配套市场发展预测
一、黄金增长期预测
二、供应商数量预测
三、配套市场竞争预测 第二节 2011-2015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配套市场发展趋势
一、出口和国际化趋势
二、内外资零部件企业竞争趋势
三、本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发展趋势
第十四章 2011-2015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2011-2015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业发展前景
一、2011-2015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预测分析
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四个发展方向
三、轻量化成为汽车零部件的发展方向
四、长三角地区将逐渐形成汽车零部件的产业地带
五、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大有可为 第二节 2011-2015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一、汽车零部件的出口中长期发展趋势16
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
二、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未来增长点
三、中国中型汽车机械零部件市场的发展预测
四、汽车售后零部件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五、加大力度做成精品成国内汽配市场的发展趋势
六、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俄罗斯贸易前景广阔
第十五章 201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投资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0 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中国 GDP 分析
二、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三、城乡居民收入分析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六、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分析 第二节 201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二、《汽车工业产业政策》
三、《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 第三节 2010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社会环境分析
第十六章 第一节 第二节
2011-2015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投资商机与风险测评 2011-2015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投资周期分析 2011-2015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车用柴油发动机前景光明
二、我国轮胎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北京智研科信咨询有限公司
三、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业前景光明
四、汽车传感器市场加快成长 第三节 2011-2015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一、宏观调控政策风险
二、市场竞争风险
三、技术供给风险
四、市场运营机制风险
五、进退入风险 第四节 2011-2015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投资特点及策略点评
一、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投资的特点
二、国内零部件企业海外收购分析
鹤壁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本情况 篇7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产业融合,产业升级,互联网,环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许多传统产业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全新的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不断产生。传统产业的未来发展与互联网行业形成了紧密的依存关系,能否认清互联网的时代背景,运用互联网的先进技术,成为了传统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在互联网时代应当顺势而为,借助产业融合的力量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一、文献综述
产业升级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对“产业升级”概念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视角: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以及基于价值链的调整思路。吴崇伯是国内最早对产业升级问题进行探讨的学者,他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对产业升级的概念给出界定:产业升级就是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换代,就是由劳动密集型行业迅速转向技术与知识密集型行业。潘悦(2002)站在价值链调整角度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影响的研究中指出:产业升级的路径是阶梯演进状的———加工、组装最终产品→分包生产和出口零部件→生产和出口中间产品→OEM和ODM→形成自创品牌。
基于产业间交叉现象的普遍化,产业融合这个新颖的概念也随之而出。部分经济学家选择从进入壁垒和产业内竞争关系的角度切入,对产业融合进行界定。日本学者植草益(2001)提出:产业融合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强化行业间的竞合关系,达标的手段包括技术革命以及放宽行业限制,降低进入壁垒等。另一部分学者从系统性融合理念出发———周振华(2002)认为,产业融合是一个产业边界从固化到模糊的过程,是由产业分立逐步演化而成;胡金星(2007)认为,当产业系统逐渐走向开放,新的技术和行业标准相继出现,会引起产业间的协同与竞争关系发生一定的改变,从而促进了产业融合。
二、产业现状
1、中国零部件产业发展状况概要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区域集中度较高,且多与整车制造产业形成完整配套体系。中国零部件产业发展总的特征和趋势包括两大方面:规模较大,质量不高。
(1)中国零部件产业发展规模
中国汽车零配件总产值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2002年到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总产值由2002年的1316.4亿元上涨到2010年的14000亿元,近十年间零部件总产值上涨了12683亿元。2011年到2013年,中国汽车零配件工业总产值由20155亿元增长至3194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据前瞻网预测,2013年到2018年的汽车零配件工业总产值将增长至79484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发展规模较大,发展速度较快。
(2)中国零部件产业质量不高
中国汽车零部件长期以来存在着质量不高的问题,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低、研发能力差、缺乏创新。从总的方面来说,我国零部件制造技术目前仍然是属于中低技术水平,一些高新和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例如动力转向、安全气囊、全球定位系统和自动变速器等产品的生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我国发动机、底盘等关键零部件进口率高达60%。全中国自动变速箱的销量大概是几百万台,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提供的不到2万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自动变速箱几乎为零。
2、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存在的问题
基于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第一,自主创新能力差。发动机、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技术问题成为制约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了较多的零部件行业的合资企业,合资企业一方面向中国市场引进了先进技术,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国有零部件企业的创新能力。据资料显示,国外大型零部件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占到了销售收入的5%以上,相较而言,我国企业研发投入较低,仅占1%~2%。
第二,高端技术人才缺失。一方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人才的储备,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兴起,零部件企业应当适时引进信息技术以及营销技术方面的人才,全方位的建立产业升级的人文环境。
第三,缺乏规模效应。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存在的零部件企业多达2万多家,2万多家企业的产品占据了国内零部件80%的市场,销售额却仅仅只占到了20%,其中90%的产品集中在低端。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销售收入为1.644万亿人民币,平均每家产值仅为0.8亿元左右,生产规模小,实力弱,缺乏规模效应。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本文认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可以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实现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的目标。
三、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路径
工业4.0时代的到来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实施都会利用到互联网技术。因此,当零部件产业遭遇工业4.0时代,零部件将不再仅仅是冷冰冰的个体,它们将类似一个数据终端,从订单下达到产品报废,整个生命周期都会有数据记录。
1、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化生产路径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生产路径主要有两条:其一是实现定制化生产;其二是通过大数据达到精准营销,提高企业品牌效应的目的。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本文设想,未来,当客户想要定制一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汽车时,他只需要打开手机APP,输入其定制化要求,信息自动反馈给制造厂,工厂将根据顾客的表达将产品特性转化为数据,然后通过计算来安排物料的配送、零件的打磨以及机器的组装。在整个生产的过程中,产品信息都会转化为数据信息,从而实现方便快捷的生产方式。
数据的记录是对产品存在的问题以及客户需求的直接反映。万丰奥特集团是全球知名的零部件生产商,目前其正在投入建设一个以物联网和工业机器人为基础的工厂,以此达到智慧生产的目的。无论是通过电子销售平台还是制造车间得到的数据,都有利于帮助零部件生产企业得到产品投入使用后的反馈信息,了解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了解产品信息是改进产品的关键,了解客户需求是实施精准营销的关键。因此,在工业4.0时代,零部件生产企业可以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依据大数据对消费者行为的反馈,改进产品的生产质量,以改善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另外,在这个反馈的过程中,消费者能够参与到产品的设计过程之中,可以带来一定的正面效应。
2、环保产业 + 零部件
目前,各个行业都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新能源电动车在此背景之下应运而生,国家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支持新能源电动车行业的发展。基于产业融合的角度,环保产业与零部件产业可以做一定的概念性融合,实现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绿色循环。
(1)零部件再制造构建价值链循环路径
零部件再制造是指将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产品达到与原有新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2013年国家推出“以旧换再”试点实施方案,推广境内再制造产品购买者交回旧件并以置换价购买再制造产品的行为。
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实施与开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进行。
第一,加大理念的宣传力度,提升公众对再制造产品的认知度。可以通过举办行业机构展会、媒体报到等渠道向公众传达零部件再制造的概念和相关信息。企业也有责任、有义务充分维护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第二,提高再制造技术能力,保证产品质量是关键。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应当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开发,确保再制造技术能力不断提高,使得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性能达到新品的品质要求。
第三,完善旧件回收体系与再制造产品销售服务体系。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因汽车报废及维修更换下来的废旧零部件数量较大,但回收利用率较低。基于此,本文认为汽车零部件市场应当建立基于汽车生产者责任的废旧零部件回收体系,并加强旧件分类管理。
(2)新能源电动车配套零部件生产路径
2008年起,“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在汽车产业掀起了一股巨浪。新能源汽车的制造离不开零部件的升级与改进,因此,零部件产业升级应当将绿色环保的概念融入其中,结合节能环保的技术,配套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国开启新能源汽车开发工作的关键制约点在于关键零部件的开发还未达到一定高度和产业化要求。目前国内大部分新能源车采用的关键零部件依靠的是国外进口,国内企业缺少自主研发产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认为,基于环保产业与零部件产业相融合的视角出发,零部件产业可以从以下方面的改善来达到产业升级的目的。
第一,零部件企业应当化被动为主动,加强自身自主研发能力。新能源电动车的开发不仅仅是整车制造企业的任务,重要的是零部件企业要主动参与其中,将眼光投向远处,主动参与节能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工作,早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设施做好准备。
第二,零部件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整车企业与政府政策的鼎力支持。国家和各级政府单位应当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品牌的零部件供应商给予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它们形成竞争优势,而后在市场准入规则、政府采购、人才引进战略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温茜茜:中国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例[D].复旦大学,2013.
[2]王昌文: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不能“靠边站”[J].动态与综述,2009(2).
[3]许树辉:韶关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路径研究[N].韶关学院学报,2011(11).
[4]谢雁娇:基于互联网经济的产业融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5]姚娥、常分田、郑卜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发展方式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9).
[6]周煜、聂鸣: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中国汽车产业升级路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7).
[7]朱榕榕: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路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
鹤壁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本情况 篇8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550(2011)03-0003-04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Auto parts Industry of Neijiang
CAI yun,LI Qing-song,LIANG Tao,ZHANG Xue-jin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Xihua University,Chengdu 610039,China)
Abstract:Under the policy of our country and Sichuan Province,contacting the needs of Neijiang’s development,the idea that will make great efforts to develop auto parts industry was put forward.Considering the patterns and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a detailed SWOT analysis of auto parts industry of Neijiang was carried out in the topic. On this basis,this paper presents suggestions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uto parts industry of Neijiang.
Key words:auto parts industry;development analysis;suggestion
1 背景
在积极落实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四川省“7+3”产业规划的大背景下,结合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工业发展与产业布局规划的相关要求,内江市提出了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围绕打造“内江·中国西部汽车零部件基地”的总体目标,内江市制定了“着力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和优势产品,延伸汽车配套链,大力开发汽车配套系列新产品,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跨跃式发展”的思路来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内江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研究”项目的部分成果。
2 内江市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内江市抓住“谋划千亿产业、培育百亿企业、打造百亿园区、扶持中小企业”四个重点,大气魄、大手笔推进工业大跨越,工业经济特别是汽车零部件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市场竞争能力较强、品牌特色突出、发展前景较好的零部件生产企业,现有机械汽车零部件企业141户。总的来说,内江市汽车零部件发展具有诸多优势和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不少的劣势和外部挑战。
2.1 优势
2.1.1 区位优势
内江位于成渝经济区中心节点,是川南经济区重要一极,是川东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内江市的公路密度大大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是四川省规划建设的次级交通枢纽和全省8个大城市之一,是川东南乃至西南各省交通的重要交汇点。目前四川、重庆地区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34家,年生产能力达150万辆。内江既毗邻汽车摩托车产业发达、正致力打造“汽车名城”与“摩托车之都”的直辖市重庆,又处于以成都为中心的西部整车制造基地。内江依托自身较为齐全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体系和成渝庞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必将在成渝经济区的快速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2.1.2 产业基础
内江市汽车零部件产业整体规模发展速度快,已经成为内江市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发展形势最好的支柱产业。全市现有汽配产品上百个品种,41家汽车零部件专业配套生产企业和110余家机械制造企业,有涵盖铸造、机械加工、表面处理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了汽车零部件产业群体和配套体系;拥有“内齿牌”曲轴、“山川牌”减振器、“峨眉牌”柴油机等国内知名产品;部分产品生产规模较大,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原材料配套方面,内江自产玻璃纤维、玻璃钢等汽车制造必备原材料,境内有大型钢铁企业。
2.1.3 资源优势
内江是川南电力基地和四川两大电力输出网之一,境内发电装机容量达130万千瓦,加上新上的2个60万千瓦的电厂,电力充足,用电成本低。全市现有7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58平方公里,土地成本相对较低,能充分保障各类建设项目落户用地。园区路网、通讯、供电、供气、供水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产业承载能力逐步提升。内江市技术力量雄厚,全市汽车零部件产业从业人员有近万人,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2 000余人;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及社会力量培训机构17所。社会化服务体系、专业职业技术教育等相关配套产业发展迅速,产业配套能力逐步增强。
2.2 机遇
2.2.1 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为47辆,远低于120辆的世界平均水平,汽车消费“刚性”需求显著,因此,我国汽车产业将长期处于持续较快发展阶段。随着国内外汽车制造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消费增量也开始西移,以四川、重庆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处于6 000~19 000元(2000年不变价)的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区,在国家近期实施的“汽车下乡”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刺激下[1],汽车产品消费市场迅速摆脱低迷状态,呈现出供销两旺的发展势头,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市场潜力巨大。
2.2.2 产业转移速度加快
在汽车生产制造全球化的过程中,跨国公司通常将零部件产业中的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环节向具有低成本优势的产业后发国家大量转移。国内也出现了由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向,这将有利于内江丰富的劳动力、自然资源要素和国际、国内先进的技术要素及充足的资本要素实现有效结合,为内江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2.2.3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汽车零配件产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国家重点支持和鼓励发展的行业,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四川省工业“7+3”产业发展规划》和《四川省工业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中都把汽车制造、汽车零配件生产作为四川工业经济腾飞的重要支撑产业;在《四川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一带、一基地、六园区”的产业布局,将内江城西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纳入全省规划发展的六大园区。同时,内江还享有西部大开发的各种优惠政策。
2.3 劣势
2.3.1 产业规模不大、企业关联度低、融资困难
内江市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机械制造工业基础,但与国际水平以及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发达地区相比,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其次,现有企业布局相对分散,企业关联度低,相互配套能力不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有限,没有建立起“以大带小,以小促大”的合理产业结构。第三,内江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绝大多数企业尚处于原始积累阶段,国家目前对汽车零配件产业专项资金投入比较少,中小企业财政、金融担保体系不完善,资金短缺特别是流动资金缺口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甚至已经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融资难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2.3.2 工艺水平低、技术含量少、企业创新能力弱
内江汽车零配件大多属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及名优品牌产品所占比重较低,大部分产品是一些半成品和汽车机械、传动等配套方面的普通金属件、铸件、固定件、标准件等,产品结构缺乏多样化。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严重滞后,新产品开发、新材料应用、新技术引进等方面严重不足,产品研究开发、质量检验检测等技术和手段薄弱,导致产品更新换代周期长,市场占有率低,企业经济效益不高。
2.3.3 市场零散、协作配套能力弱
由于内江本地没有大型整车制造企业,零部件企业的产品绝大部分外销。除宁江山川、方向鸿翔、方向汽配、方向峨柴、丹鹰等少数几家企业与国内整车大企业配套并且在同类产品中占有较高市场份额外,其余企业的产品市场均很分散,且规模太小,产品主要为二级配件市场配套且主要集中在配套供应低端,与汽车工业发达的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2.4 挑战
2.4.1 汽车零部件行业进入门槛越来越高
随着国内汽车零部件产品“3C”强制认证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的实施,使得汽车零部件行业进入门槛越来越高,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2.4.2 全球采购带来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2]
许多知名汽车企业不断降低零部件自制率和减少协作厂家,从原先向多个零部件厂商采购变为向少数系统供应商采购,从单个零件采购转为模块采购,从国内采购转为全球采购。外资的大量进入,本土供应商的独立生存空间将受到挤压,对规模较小、水平和档次较低、资金较为短缺的内江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难以迅速、有效的纳入大型汽车企业集团的主要配套企业序列,将游离于其核心协作层之外。
2.4.3 区域竞争进一步加剧
当前我国生产汽车的省份多达27个,在川渝产业集群,虽然内江市是四川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但也面临着区域竞争的压力。对内,在四川省规划的“一带、一基地、六园区”产业布局中,内江不具备德阳、绵阳、资阳等紧邻成都的市场优势;对外,面对的是重庆老汽车工业基地的挤压,存在着区域内被边缘化的危险。内江市只有做好自身定位,扬长避短,才能避免与其他汽车产业区域的同质化竞争。
3 内江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建议
通过对内江市汽车零部件产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后,结合内江市自身情况,可以从以下五大方面着手,努力促使内江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快速发展。
3.1 加强组织保障
3.1.1 建立前瞻研究与专家咨询制度
一是加强前瞻性研究,加强对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招商引资重点区域及目标企业等方面的主动性研究,尤其是要提高对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趋势及最新政策的敏感度。二是建立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制度,聘请国内外专家担任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决策咨询顾问,对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咨询意见。建立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研究专家支持网络,跟踪国际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态势,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等问题提供咨询。
3.1.2 建立政府与企业定期对话沟通机制
通过定期调研、召开座谈会、在政府网站上设立专门信箱等手段,建立政府与汽车企业对话与沟通机制,及时解决企业发展的实际困难,并通过企业渠道及时了解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动态。
3.2 推进零部件产业集群化
3.2.1 建立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化联盟
参照日本的技术先进首都图区域(TAMA)的产业集群化经验,联手成渝两地相关地区,组建成渝经济圈汽车产业协会,吸引更多主体参与,加快形成职责明确、务实高效的,由官方相关机构、大中小企业和大学、科研院所等组成“产业集群化联盟”,促进产学研协作和交流。联盟主要履行必要的协调职能,重点是搭建起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职能部门、金融机构、科研院所、营销策划机构之间的交流平台。一是加强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二是加强信息交流,尤其是方便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便捷地获取行业竞争情报;三是促进零部件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成果的及时转化;四是增进金融机构和零部件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条件等。
3.2.2 促进中间层组织发展壮大
培育和发展投资咨询、市场咨询、策划设计、会计法律等中介服务机构,做好中介机构的资质审核和认定工作,规范中介机构管理,构建服务于工业发展的良好中介服务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的汽车服务技术性中介机构,参与汽车零部件企业服务的科技评估、技术认证、技术咨询、技术产权交易、技术经纪、无形资产评估、项目管理、成果转化和推广等。促进园区企业、管理机构与著名行业协会和商会的联系协作,增强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对集群网络组织形成的黏合作用,积极筹办西部汽车零部件发展论坛,争取举办全国汽配交易会,并全力组织零部件企业参加全国汽配交易会、博览会。
3.2.3 搭建集群公共信息平台
通过建设“内江·中国西部汽车零部件基地”网站,设立服务于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的信息交流中心,主要发布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土地投放年度计划、重大项目进展情况,行业的国内外市场动态信息、重大基础共性技术攻关项目成果、最新产业合作信息等,加强企业与外界的沟通联系,提高开放合作水平,降低信息交流成本。
3.2.4 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区域优化配置
注重加强与周边区域在发展汽车零部件方面的产品链接、产业互补和企业合作,把握构筑“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契机,发挥内江作为川渝合作桥头堡的优势,借鉴“成—资工业园”的发展模式,携手资阳,打造服务于成都、重庆整车生产的零部件配套平台,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区域优化配置,构筑产业互补、错位竞争、共同繁荣的新格局,借助外力实现内江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快速发展。
3.3 关注产业发展动态
3.3.1 跟踪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动态
定向跟踪国家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方面的重大政策,尤其是在内江市主要产业链环节的重点共性、关健技术的攻关项目及最新的研究成果;随时关注高技术司、国家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每年的重大项目情况;密切关注周边区域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动态,适时提出内江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需采取的嵌入对策。
3.3.2 培育集群创新网络,鼓励自主创新
设立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资金,鼓励相关汽车零部件企业组建产业技术联盟或企业战略联盟,实施联合研发攻关,逐步增强零部件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实现关键技术的原创性突破,修补产业链的重要缺失环节,提高内江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的整体水平。加快智力招商进度,积极引进研发机构,尤其是相关实验室、研发平台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加强与中国一汽技术中心、东风汽车技术中心和长安汽车技术中心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合作力度,形成资源共享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公共技术平台,发挥其对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3.4 增强要素保障
加强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所需的土地资源、能源、水资源的供应保障;加强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内江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形成集约化物流;通过自身培养和外部引进,为汽车零部件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3.5 加大政策扶持
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对重点发展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跟踪扶持,享受直通车服务,在工业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向其倾斜,支持这些企业的技改项目。对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以信贷保证、财税扶持、创业辅导等,扶持它们做大做强;并就零部件企业进入国际采购体系给予一定奖励。鼓励企业通过以股份换市场、以股份换产品、以股份换技术、以股份换管理的方式,借助国内外优秀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技术、资金、人才、市场以及先进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优势,整合内江汽车零部件产业资源,提升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技术装备、产品开发能力和管理水平。
4 结语
内江市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外部环境。在上下共同努力下,相信内江市汽车零部件产业一定可以实现跨跃式发展,成为加快内江市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主导力量。内江市零部件产业将很好地融入成渝汽车产业带,并在全国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徐长明.2009-2010年汽车市场分析与预测[J].汽车工程师,2009,(0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