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学生作文

2024-09-18

六学生作文(精选16篇)

六学生作文 篇1

思念的味道

“你知不知道,思念一个人的滋味,就像喝了一杯冰冷的水,然后用很长的时间,一颗一颗化成热泪。你知不知道,寂寞的滋味,寂寞是因为思念着谁。”每次听帕尔哈提这首《思念谁》,总会控制不住地想要流眼泪。他那嘶哑异常的嗓音带着一种蛊惑的味道,仅是第一句,便勾勒出所有的回忆。

想起自家院子里那棵叫不出名字的树,听爸爸说那是曾祖父在世时种在院子里的,二十多年了,树干却只有50米粗,然而树干却高七八米,树冠也繁茂得不像话。每到秋初会开出一串串粉红的花,像民国时期少妇烫的卷发。离远看,像是一层淡粉的纱飘在空中,漂亮极了,遗憾的是它并没有香味。可每到秋末一串一串的,一夜间便可落满院子,落在车上,落在妈妈洗的衣服上,落在我的心房,混着血液流淌在身体里的每一个地方。这时,我便会站在车上从上向下跳,而妈妈则会在一旁拿着花往我身上撒,爸爸就会在另一边用手摆出相机的姿势,“咔嚓咔”的模仿照相,然而现在就算有再好的相机也再拍不出那样美好的照片。

想起儿时与伙伴们一起在收麦子的时候,拿着自家的口袋跟在车的后面捡别人掉下来的,有调皮的甚至会追上别人的车去扯人家捆在车里的麦子,一扯一大把,为了‘封嘴’,会让我们大家平分,然后就会跑到田地里去,捡别人剩下的,每当走到某位小伙伴自家的田地时就会让那位小伙伴自己去捡,我们则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然而现在却再也没有人陪我去捡麦穗了。

想起幼时每次吃完午饭就往杨祖奶家跑,像现在学生往网吧跑一样准时。祖奶是河南嫁过来的,一口河南话,带着河南姑娘的乐观与坚强,杨祖父去世后,祖奶本是可以与她孙子一起去海南养老的,但她说:“在这里过了大半辈子了,舍不得,再说他(指祖父)也在这,我们都走了,谁来陪他?”每次吃完午饭后,去祖奶那,总是有糖吃,祖奶那一口方言再加上年纪大了,她说的话,我根本就听不懂,除了那句“心肝儿”。不过尽管这样我还是每天都和她聊上半个小时,一开始,为此还闹了个笑话,祖奶拉着我的手找妈妈说“这孩子耳朵不灵光啊”。妈妈一听也吓了一跳,弄清楚前因后果后,祖奶和妈妈都哭笑不得。从那后,都是我说祖奶听。而现在我依然在说,祖奶却听不见了。

“你知不知道,痛苦的滋味,痛苦是因为想忘记谁,你知不知道忘记一个人的滋味,就像享受一种残酷的美,然后用很小很小的声音,告诉自己要坚强面对。”所以,即便黑夜来临,即便思念犹如大海般顷刻把我包围,我也不会畏惧,只是会在无人的时候想起……想起……

那故乡的净土没了我的气息,是否依旧如初。

那院里的落花没了我的嬉戏,是否依旧欢颜。

那邻居家的大黄狗没了我的恐吓,是否依旧乱吠。

而祖奶家的糖果,我却再也找不到了……

六学生作文 篇2

首先, 培养学生平时积攒好词、好句、好段的习惯, 为他们写作兴趣的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 因地制宜的组织学生参加丰富有趣的活动, “实践出真知”。结合农村小学实际, 因地制宜的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 如书法、绘画、唱歌、体育等, 使他们从农村的天地中得到真切的感受, 形成浓郁的兴趣。教师运用启发性的谈话, 如参加这次活动你们的心情怎样?在活动中谁表现得最突出……把他们对活动的兴趣转移到写作中来,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 活灵活现。最后, 教师要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使他们树立能写好作文的信心。

二、加强阅读教学, 做到课内外阅读教学的结合

作文是综合能力的训练, 他与阅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阅读教学中, 我首先抓住课内教学,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 对于阅读课文, 侧重于让学生读后自己解决课后问题。另外, 除了课本之外, 我们平时的考试、练习都是我们素材来源的宝地。要想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水平, 仅仅靠课内的学习是不够的, 课外阅读非常必要。在教学实践中, 我不仅让学生自学, 而且每学期都找几十篇小短文作为课外阅读内容。因为现在的书籍报刊很是庞杂, 学生的课余时间又不多, 所以老师必须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我把学生适合读的各种书籍名称找出来, 让同学们到学校图书馆借阅, 并要求看完以后写故事梗概, 写读后感。让学生阅读的同时, 做笔记, 写心得, 还可以把好的素材剪贴下来, 然后在班内同学之间进行竞赛, 这极高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有效地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能够使听、说、读、写收到较好的效果。训练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要注意循序渐进, 由易到难地进行, 主要在说话课以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训练。学生对问题的回答经常很难做到准确而完整, 课堂讨论不愿发言, 即使发言也多是不得要领, 按着课文中的句子乱读一通。有时课上抛出问题, 全场鸦雀无声……真的感觉很无奈。针对这一情况, 首先, 教师要注意活用形式, 激发兴趣。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资源, 采取丰富多变的教学形式, 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其次,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训练学生“敢说”。

四、写好作文要学会观察,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要写好文章, 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 就要多观察, 学会观察, 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 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 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在观察的过程中首先要用耳朵去聆听, 用身体去感受, 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 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其次, 要指导学生把每天看到的和思索的东西记下来, 这样就不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 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不会白白浪费掉。达到观察的目的, 写成生动、形象的好文章。

五、进行片段训练,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学生作文训练的阶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是由说话、写话、写片段向整篇文章过渡的。加强学生的片段作文练习指导,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使他们善于观察生活, 乐于体验生活, 勤于表达生活。如实的描写所见所闻是进行片段训练的第一个要求。最重要的便是观察。例如:描写人物动作, 要求学生描写人物动作时应恰当地运用动词。我让学生写出一名迟到的学生早上走进教室这一瞬间的动作情景, 有的学生写到:“王明气喘吁吁地走进教室, 急忙把书包塞进了书桌里, 从书包里掏出了语文书和文具盒, 然后偷偷地看了老师一眼, 赶紧低下了头……”这样细致的描写, 突出了王明着急以及怕被老师批评的心态。如实描写还不够, 还要有条理的把事物写清楚。片段训练的第二个要求便是言之有序。一个片段由许多句子构成, 连句成段时一定要注意先写什么, 再写什么, 最后写什么, 要有一定的顺序, 才能条理清晰, 线索明确。

六、重视作文讲评和批改, 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 一些教师只重视作前的指导, 而忽视作后的讲评和修改。其实, 讲评和修改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作文讲评是对本次习作的分析和评价, 既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加深, 又是习作讲评的巩固和提高。因此讲评是作文教学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 讲评要有针对性。例如, 针对学生作文内容空洞的问题, 老师可以选出学生写的作文, 组织讨论, 使学生知道作文不能说空话。其次, 作文讲评课上, 老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做“讲评”的主人。我的做法是, 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写批语有侧重性、针对性、鼓励性和指导性。对于学生作文, 除了老师批改, 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互批互改, 通过修改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有时组织学生每几个人一个小组, 共同讨论修改一个同学的作文, 在互评中发现别人的优点, 指出缺点, 不断提高自身的修改能力, 表达能力。只有时时刻刻不忘作文讲评、作文修改, 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作文开头六窍门 篇3

窍门一:开门见山

在文章一开头就直接点明文章的中心,让读者一目了然。如课文《詹天佑》的开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的这一段铁路,最早就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

窍门二:描写引入

对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进行仔细描写,在一开头就给主人公树立一个鲜明的形象,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或用景物描写来开头,交代背景、渲染气氛,亦可达到突出中心的效果。如《爱之链》的开头:“在一条乡间公路上,乔依开着那辆破汽车慢慢地颠簸着往前走。已是黄昏了,伴随着寒风,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这样的开头,为乔依在路上为老妇人修车做了铺垫,更能突出表现乔依善良的一面。

窍门三:设置悬念

把文章要叙述的故事情节的一个片段或故事的结局放在开头来写,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然后再叙述事情的前因后果。如一篇名为《好朋友》的作文:“他们的手终于又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望着对方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庞,各自的心头都涌满了羞愧、自责……”

窍门四:强调语气

用强调的语气开头,吸引读者的目光,引起读者的注意。如:

“那次发生的事对我的打击太大了,我总也忘不了……”

“我的同桌真是一个特别的人,他的所作所为总让我琢磨不透……”

窍门五:欲扬先抑

这样的开头会给读者以恍然大悟、回味无穷的感觉,加深对所要描写对象的印象。如一篇文章的开头:“我的妈妈很小气,平时,把我和爸爸管得死死的,不准乱花一分钱。我对她很有意见……”可后文中,当邻居有事急需用钱时,母亲竞拿出了家里的全部积蓄。这样的写法,更彰显出母亲博大的胸怀。

窍门六:联想回忆

以回忆的形式开头来引出下文,让读者感受事件的重要性。如:

“那是我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

“奶奶已经过世好几年了,但她的容貌依然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之中……”

这样的开头,更能突出“我”与某人或某事具有密切的关系。

六年级作文:树六年级作文 篇4

近日, 中华文化艺术协会与中国老舍研究会举办了一个名为“老舍文学创作生涯展览”.以往只是从教科书上略略认识了老舍, 并没有真正了解到他在文学上的精湛造诣, 慕名前去参观后, 才知道老舍的一生是那麼地丰富,他的文学作品又是那麼地扣人心弦!

舒乙先生曾经这样概括老舍的特点:“浑身上下带著他固有的特点, 就像他多次描写过的’长在北京城墙砖缝中的小枣树’一样, 土壤,营养都贫乏到了极点, 可是它依俯在母亲—雄伟古城的胸口上, 顽强地硬钻了出来, 骄傲地长成了树, 从而独树一帜……”老舍先生生活在一个最动荡的年代, 枪声,炮响都曾在他幼小的心灵上刻下了不少烙印.破落的胡同裏, 留有老舍童年瘦弱的身影, 拿著一块块小棉花在角落裏玩耍, 每天吃著剩菜稀饭的情景;在艰苦的环境中, 老舍磨成坚毅耐劳的个性.

在偶然的机会下, 老舍进了学堂, 成为了一名学子,他在学校所有学科中, 对国文,写作有著特别的钟爱, 这是老舍踏进文坛,成为一颗巨星的先机. 在学堂裏他学到了知识, 这些知识不仅使他增长了智慧, 更为他日后出国深造打下深厚的基础,这裏是老舍酝酿光芒的地方, 为他将来大放异彩, 写下他精彩丰富的人生第一页;这时侯的老舍俨然是一颗正等待著滋润,培养的种子.

后来, “五四运动”爆发了, 这个运动不但带给老舍在思想上无限的冲击, 也开始了老舍的文学创作生涯.新的思维,新的语言成为了老舍写作的原料, 白话文的生动灵活, 使老舍可以更自由地创作,种子终於萌芽长成了树,一棵会结出累累果实的大树.

不过到那时侯为止, 老舍的眼光都只局限在中国, 并没有机会感受到世界文学,之后受聘於英国伦敦大学, 远洋的轮船带老舍走出了他所熟悉的中国, 向著新鲜,遥远的国度驶去.在英国, 他涉猎了很多外国文学, 他为了更能准确地明白外国作家在书中表达的情感, 便读了欧洲史,希腊艺术,希腊史等等.老舍完全沉浸在这另一类文学中, 为他以后的小说加添了许多元素.

生长在古城墙上的小枣树终於开花结果了, 他成了令中国人骄傲的“人民艺术家”.老舍是中**亲孕育出来出色的儿子, 他依附著古城墙,感受著中华大地的气息, 再凭藉自己的顽强的精神, 钻出了头, 更昂然地挺立著.虽然后来他为历史作出了牺牲, 捐献了身躯, 姑且不论他选择自杀的方式来结束生命是对是错, 但老舍的确为中国新文学奠下了根基, 而他的作品更是永恒不朽的.

六年级作文:温暖六年级作文 篇5

我很小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白天就能安然玩耍,一到夜晚就一直哇哇地哭个不停。

夜幕降临,万物都会安静下来,月亮高挂于天空,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天地间一片沉寂,哇哇地一阵哭声划过长空,打破了这片安宁。床前,一位母亲正抱着一个小宝宝,满脸慈爱地注视着宝宝,用双手充作摇篮,不厌其烦地一边摇着一边哄宝宝入睡,直到他熟睡后发出了轻轻的鼾声。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怜爱地亲了一下小宝宝才去睡觉,月夜又恢复了沉寂,我伴随着甜美进入梦乡。

那个小宝宝就是儿时的我,她便是我的母亲,听我父亲说,原本一百五十斤的母亲,在我刚出生的一年里,因我夜夜哭闹,体重迅速下降了30斤!我可敬的母亲,您就像那洁白无瑕的明月,陪我度过一个个不安的夜晚。

随着我年龄的不断增长,母亲为我的操劳也随之增多。每当我在学校惹事时,她语重心长地教育我;当我考试失意时,她愤怒之余还不忘安慰我;当我走上歪路时,她拼尽全力让我回归正道。母亲啊,你如心中那炙热正义的太阳,驱赶我心头的黑暗,给我带来温暖。

不仅如此,我的母亲还是一位拥有高尚的医德的人。

我出生后,为了方便照顾我,母亲便不再做医生。她在我家附近开了家药材店。有次,一位顾客带着一张偏方来买药,懂得医术的母亲接过来一看,惊得将手中的笔都滑落到了桌上。她拾起笔,严肃地对顾客说:您这张偏方不行,里面有几种药物用后不仅不会对病情有效,还可能使病情加重。

不会吧,村里老人都说用这个偏方治好过人的,病情怎么会加重呢?顾客嘴巴张成O型,面露惊讶之色。

母亲听后耐心地解释,我们抓药是要确保能治好病,要有安全性才是可行的。不料这位顾客以为母亲是想推销自己的药物,硬是不听,抓起偏方,气冲冲地往门口走去。母亲急了,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门口,两臂抬平,把门口堵住了,刚想说话,便被满脸怒气的客人一把推开了,母亲撞在了墙上,她不管疼痛,立刻站了起来,仍旧极力劝说顾客。

母亲解释说:我们抓药是为了让人恢复健康,并不是贪图钱财,如果为了钱而抓错药那岂不是有违医德?

最终,顾客被母亲真诚的举动感动,放弃了偏方。

春雨默默无闻地滋润着大地。母亲,你就是那春雨,默默地尽着自己的绵薄之力,平凡却无私的精神让我无比敬佩!

六学生作文 篇6

接着,俞老师在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下了一个聪明的“聪”字,正当大家都满脸疑惑的时候,她说:“大家都要做一个聪明的人,你们看,这个“聪”字,它由耳、口、ぃ、心四部分组成,分别代表耳朵,眼睛,嘴巴和内心,我们想要变聪明,学习时要认真听,注意别人的意见,用心看,敢发言,凡事要经过大脑思考……”俞老师的谆谆教导,使我们茅塞顿开。

别看俞老师表面上和蔼可亲,幽默风趣。但当我们犯错误时,她的惩罚方式,也是特别的令我心有余悸。记得小学二年级的某一天,我同桌金若畅问我借橡皮,借了还,还了借,在他借第十一次的时候,我很不耐烦地拒绝了他,他便一拳打了过来,我也迅速地还他一拳。结果是我们俩都被俞老师请到了办公室。俞老师批评我时,我当时还很不服气,俞老师严肃地说:“斯子严,今天晚上你好好学一下成语“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和孔融让梨的故事,然后结合成语和故事,写一篇500字的检讨,明天交给我。检讨我不满意,还得重写,每次重写还需要再加100字。”记得这篇检讨,我写了三次才过关,500字罚到700字。检讨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重写,迫使我不得不反复地学习“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和孔融让梨,妈妈还帮我找了很多典故,通过学习我最终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是不懂谦让。在写第三次检讨时,我心里想:“我将那块橡皮送给金若畅又能怎样呢?为了一块橡皮还打一架真是丢脸。”我总算明白俞老师的惩罚是想让我成为心胸豁达的人。

培养学生自主预习“六步法” 篇7

第一步:阅读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过:“学习语文主要是读, 自己读, 七读八读, 课文读熟了, 内容也就理解了。”阅读,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 更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增强听课的目的性。叶圣陶先生指出:“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所以, “读”是预习的第一步, 是后边几步的基础, 是最不能忽视的一个环节。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做到: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把课文读流利。具体做到“五不”: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在“五不”基础上能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去读, 如高声朗读、轻声读、默读等等。学生只有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才能在读中悟情、读中悟理、读中悟法, 并发现疑难, 解难求知。

第二步:圈划

第三步:查找

工具书是学生学习时的“无言的老师”“案头的顾问”, 学生预习时一定不要忘记字典、词典这些“哑巴老师”。对书本生字表里没有的字词, 要求学生在预习第三步中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 查清这些不认识的字、词的音、形、义, 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 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 加深印象。特别是一些多音字、多义字, 一定要结合上下文去理解, 鼓励学生在读中反复体会, 自查自悟。通过“查找”这一步, 学生既自学了生字, 积累了基础的知识, 又培养了自学的能力。

第四步:批注

排除生字新词障碍后的任务就是划出课文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 做到重点突出, 这就是第四步:“批注”。“批注”是常用的读书方法, 它是学生在预习时自身感受的笔录, 体现着学生别样的眼光和情怀, 是学生消化吸收、转化和运用的过程。学生预习时, 会有各种思想、见解、疑问产生, 这些内容可随手写在空白处。发现优美语句、典范引文、重要段落、新颖说法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 为提醒自己, 可批上“注意”“重要”“用心记住”“抄写笔记”等字样。“批”时应要求学生做到用语简洁、精练、通顺, 不能太繁琐, 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 做到言简意赅。读书时, 一边读, 一边圈点勾划做批注, 可以促进对文章的理解。经过圈点批注的文章, 眉目清楚, 条理分明, 为今后课堂重点阅读提供条件。

第五步:拓展

有些文章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 或许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搜集作者的资料、文章的特定写作背景、一些常识性的知识点等, 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课内涵。要求学生在课前就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 上网搜集相关信息, 提前查阅课外资料, 阅读配套的补充教材, 并进行细致整理, 这就是预习的第五步:拓展。如:学习《黄鹤楼送别》一课前, 让学生收集李白脍炙人口的诗作, 以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有关送别的诗, 在课堂上学习时就可以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 使得知识系统化、全面化。当然, 拓展也可在课后进行, 如《石头书》一课的拓展就可以在学完全文后进行, 可以让学生搜集从大自然中获得的知识, 阅读《昆虫记》《岩石与矿物》《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等, 这样, 学生在学完课文后依然对相关知识饶有兴致。

第六步:质疑

“质疑”在预习中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爱问是学生的天性, 我们的教学不应该抹杀了他们的这份纯真, 尽管有些提问显得幼稚, 甚至可笑, 然而, 事实上这正是他们想要知道的问题。预习时, 要求学生如果发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要及时记录下来, 待上课时质疑。同时要教给他们质疑的方法, 如可以从文章的课题提问题, 可以根据课后习题提问题, 也可以针对文章的中心提问题等。要求他们把疑难问题在书上标识出来, 看谁提的问题最多。学生们为了发现问题, 会纷纷开动脑筋, 挖空心思找出疑点, 比如有关字词的、有关内容的、有关布局谋篇的, 还有关于文章作者和时代背景的。对此, 教师要对他们认真的态度充分肯定, 对提出问题有较高质量的学生提出表扬, 让他们懂得“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重要”, 以此激励他们质疑的积极性, 并鼓励他们自己动脑筋解决这些问题。这样, 学生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听课, 能较好地启动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因为预习了, 学生感觉比较自信, 上课举手的频率非常高, 这与平时不预习的同学恰好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带着问题思考, 人的求知欲望一定很高, 求知欲强了, 思考才会深入, 收获才会大。

学生思维模式六阶段 篇8

一次,我在某班上课,一同学不听课(这是他的特色,不论是谁的课,他都不听)。我明示暗示了好几次,他仍然不听。于是,我禁不住发了句感慨:“知道吗?每次看到你不听课,我的心就发痛。”那个孩子既没反驳,也没调整自己的听课状态,但是看得出来,他满眼的迷茫。

下课后,那个孩子一脸不解地过来问我:“老师,我不听课跟你心痛有什么关系呢?你只要上了课,你的责任尽到了,我听不听课与你有什么关系呢?我没学到知识是我的事情,与你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你要认为这是孩子在向我挑衅那就错了,因为从那个孩子的言语和眼神,我分明看出了他的不理解。

我叹了口气,说:“你到外面惹事了,你的父母会不会着急?”孩子点头。我笑着说:“那不就对了,父母着急是因为父母爱你,担心你惹麻烦,害怕你学坏。而老师看到你不听课,同样着急,那是因为老师也爱你,这里面有一份责任。”孩子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走了。

还有一次,我到隔壁二班监考。去得早了一点,于是我就坐在座位上等铃声响。这个时候,围绕我耳边的全是哄闹声。劳累了一天,晚上还要监考两个小时,加上孩子们吵吵嚷嚷,我心里不胜其烦。于是,我带着倦意说:“某某,不要吵了,这种吵闹声让我很痛苦。”但吵闹声并没有停止,反而有了更大的笑声。笑声结束后,便有孩子不可理喻地反问:“会痛苦?我们吵闹你会痛苦?”其他孩子也跟着附和:“这会痛苦吗?我们习惯了,这是热闹。”

我身为师长,就坐在他们的旁边,明确地告诉他们这情况让我不舒服,可是,得不到理解,也得不到同情,更得不到呵护。这究竟是为什么了?

还有不少的孩子,你老师春风化雨,他却暴风骤雨;你老师暴风骤雨,他却无风无雨。

为什么我们的教育现实会有这么多让人气馁的现象呢?为什么经过精心设计的专业化的手段,反而不如那些简单粗暴的手段有效呢?想了很久,我认为还是缺乏专业手段造成的恶果。

想一想,孩子一直生活在指责和不信任中,他会爱护和信任别人吗?还有,孩子的生命从来没有得到过呵护与滋润,他怎么懂得去呵护别人的生命呢?他学会的只是看笑话而已。而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从来没有教会孩子如何思考,也就是说,孩子的思维模式出现了错误。正是错误的思维模式才导致了错误的行为。

尤其是读到《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思维模式六阶段,我受到很大启发。原来,很多的问题,并非是孩子挖空心思做出来的,而是他们本来就是在错误的思维模式指导下生活与学习。

于是,利用一节课,我给孩子们详细介绍了思维模式六阶段:一、我不想惹麻烦;二、我想得到奖赏;三,我想取悦某人;四,我要遵守规则;五、我能体贴别人;六、我有自己的原则并奉行不悖。没想到孩子们反应非常热烈,纷纷对照自己处在哪一个阶段。有不少学生向我借阅,甚至还有学生问我是在哪里买的,说要去买一本来读。一番议论之后,小坤同学承认自己还处在六阶段之外——零阶段,因为他特别喜欢在威胁和粗暴的手段下完成自己的任务。

我不知道这样做的效果有多大,但我一定要尝试。孩子们的思维模式错了,我们再辛苦再努力也是白搭。所以,先逐步改变孩子的思维模式,最终达到思维模式的第六阶段。我有理由相信,如果孩子们的思维到了那个阶段,就可以自我教育了。

(作者单位:四川乐至县石佛职业中学)

六年级六一作文 篇9

彩排3点才开始,而且不仅等不及,会场里还很闷热,我们不得这里走走那里走走,今年我们六年级女生没节目,待着没事做,节目又没有什么意思,真恨不得马上回家看电视。

可是好像每个人都很有兴致,直到把全部的表演看完才回家。节目不是跳舞就是唱歌,不同的就是小品和模特走秀。

小品没什么好玩的,可是模特走秀就不一样了,有的女生和女生一起走,还有女生和男生一起走的。据说好像下来时,有个小女孩哭了因为——有人吃她豆腐

因为节目需要,一个男孩、女孩并排走出来时,那个男孩要亲她一口,可是那个女孩真是太厉害了,小小年纪就会知道男女有别。

六年级六一作文 篇10

下午,我们到操场上集合,主席台上早已摆好了个性各色的乐器,有古筝电子琴二胡乃至吉他,统统往那一放,厉害!我们下面的同学们羡慕的呀~~好不容易等到演出的时候了,她们在台上做着准备工作,我在下面干着:快点开始吧!好慢呐,就不可以加点“油”?终于开始弹奏了,其实一点也不好听,下面的吵闹声盖过了优美的琴声;下面乱哄哄的人们站了起来,挡住了演奏者;上面高高挂起的太阳用强烈的光线刺伤着我的眼睛。我听见了,这吵闹的声音;我看见了,杂乱的人墙,我期待着这个世界可以安静、整齐。

当他们都觉得无趣,坐了下来,才发现,表演早就过去了。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大家身为平等的学生,就不应该互相尊重吗?雨点放肆地敲打着我的脸庞,是的,我是错过了好戏。我不知道我是怎么回去的,不知道我是怎么把凳子搬上楼的,不知道泪水是怎么流下来的。此时,我多么希望有这样的一个人跟我说:“紫蝶呀,不要再演了,我知道你内心是多么的千疮百孔。”

在教室里,我结结实实地哭了一场,我没有看见我们班刘露迎的精彩表演;我没听见厉雨捷悠扬的琴声;我没有看见她们摇曳的身伐;我没有······

浅探作文教学“六步法” 篇11

几年来,我探索着走作文教学改革的路子,经过长期的积累总结,逐渐形成现在这套作文教学的结构,姑且叫“作文教学六步法”。

第一步,激发性指导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对于一个人的思想感情有着直接关系的作文来说,兴趣与热爱就显得尤其重要。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激发他们写作的冲动,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步。这一步,我抓了两点:一是通过有效滋有味的讲读课,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二是通过作文前的指导性点拨,引发学生写作的冲动。如我把《济南的冬天》这一讲读课上的有趣味后,结合农村的特点,为学生布置了一篇写景状物的作文题——《农家小院》。不少同学跃跃欲试,产生了“我要写”的欲望,平日了如指掌的自家院子,写时却不知从何下笔。为此,我就把改写的一些内容进行了点拨,那些原来觉得“没啥写”的学生,脸上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讲读课作为写作课的“开场锣鼓”是非敲好不可的。它不是靠空洞的说教要求学生爱文,而是致力于发掘课文的的内在美,用语文本身的魅力感染学生,掀起他们的感情波澜,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和热情。

第二步,开放性初作

鼓励学生写“放胆文”。只有敢写,多写,才有希望写好。我认为作文前,不定过高的条条框框。学生阅历短浅,知识面狭窄,如果一开始就提“励志要高远,结构要严谨,详略要得当”等诸多要求,不但起步到作文教学的目的,而且还会增加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因此,要为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只要把目标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能达到的水平,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努力,才会放开胆子,大胆的写作。

第三步,典型性批改

新課标指出,作文评改可以采用详细批改,重点批改,当面批改,浏览检查等多种方式。我是这样做的:一、初稿交上来,先浏览一遍,摘录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为讲评课准备材料,挑出准备“改成”的文章。二、对其中约三分之一的作文略批。批点出突出的优点或毛病。在总批中写些褒扬与批评的语句。略批除每次能具体指导部分学生写作外,还起着鼓舞士气以及同学间交流思想的作用一两句褒扬的评语,常能激起学生热爱作文的火花。三、对抽出的几篇问题较典型的、文中有闪光之处的文章多次修改,改成范文。有的老师把这种做法叫做“攻璞为玉”好处是:不仅使一块“璞玉”成为“美玉”,更重要的是,起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这几篇文章的作者看到自己也能写出好文章时,写作、改文的热情自然大增。其他同学看到成绩差的同学能写出好文章,常会跃跃欲试。这股你追我赶的热浪,对作文教学大有好处。此外,这几篇“改成”的文章还是讲评课的好材料:那原稿和修改稿对照着讲,学生可以从中领悟到“不应该那么写”而“应该这么写”的道理。这样就会学有榜样,改有门路,越写越有劲头。

第四步,计划性讲评

在作文教学“六步法”中,讲评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步。它担负着总结初稿,解释批改,知道重做的任务。讲评课上不好,重作便会失去其意义。

要上好讲评课,应注意两点。一、统筹安排,一课一题。一学期开始,要根据新课标和写作训练的要求统筹安排,定下作文题目和每题的讲评计划,避免讲评课内容重复和丢三落四。每次讲评都要有重点,解决一、二个问题。围绕讲评中心,要占有正反两面的材料。这样,讲评课才会内容充实,生动活泼。讲评时,不仅要指出“为什么这样不好”而且要讲清“到底怎样才好”。这样的讲评课,学生喜欢听,印象深,有收获:二、教师下水,现身说法。这一点不仅对上好讲评课,而且对整个作文教学都至关重要。如果教师本身就不爱作文,不善作文,那就很难指导学生写作作文。作文教学中,教师不能老当“旁观者”,对学生的作文评头论足,也要做一做“当局者”。要求学生写的题目,自己先写一写,至少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这样的题目,我将怎样作?然后,把自己的构思、收获给学生讲一讲,把自己写的文章拿到讲评课上念一念。这样,常会给学生以有益的启迪。

第五步,自学性重作

这是为了克服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老师修改的弊病而增加的一步。这一步,学生利用批改和讲评的及时反馈,修改自己的文章,并在修改过程中领悟作文之道。它的好处就像是钻“暗胡同”时,回头看看自己“碰壁”的地方。记住不该“这样走”,可以使以后少“碰壁”。重作,还可以使学生从修改作文前后的对比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

在批改评讲之后,在家上一步“重作”,学生要在重作时改正与讲评中指出的毛病,要借鉴别人的好文章,他对批改就要认真看,对讲评就得认真听。这样,教师的批改讲评就更加有效。学生对这种做法的体会是:一题一次,糊涂两次;一题重作,有路可摸。

对学生交来的修改稿(重作),一般不批不改,只浏览一遍,打个“印象分”。只要学生在前一稿的基础上进步,就给及格分;能吸取范文优点,按讲评要求改的给高分。让学生看到成绩,有信心去写、去改。这样,写两次批改一次,既达到了学生多练的目的,又不会加重教师批改的负担。

第六步,竞赛性展览

范文展览是传统作文教学中偶尔为之的一种方法。我将它作为作文教学的必要一环;每次都要选一些好文章,也包括由差文章改成的好文章,粘贴在范文专栏里。好学生的作文可以上专栏,差学生的文章“攻璞为玉”,也可扶它上专栏。老师还要鼓励学生给报刊投稿,意在鼓舞士气,使班内形成一个全体踊跃,人人争上游的局面。

总之,作文教学中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通过不断的修改,讲评和重作,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想,通过不断的引导和鼓励,就一定能把学生引入热爱作文的天地。

小学六年级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 篇12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我们当老师的都有一个共识:六年级学生不好管。一到六年级, 学生好像一下子感觉琢磨不透了, 都有一种莫名的躁动。很多学生不听教师的说教, 做事我行我素。原来一度认为的乖学生, 也开始变得不听话。任教十几年, 每当带六年级学生, 我就格外紧张, 生怕自己管理不好, 使学生出事。在教育实践中, 我也逐渐摸索出了六年级学生的以下一些心理特点。

一、注重外表, 打扮个性

六年级的学生忽然爱打扮了, 喜欢穿时尚的衣服, 理个性的头发, 连原来衣冠不整, 不修边幅的学生也变得爱换衣服, 讲究卫生了。女生偷偷涂点唇彩, 化个淡妆, 男生把头发弄得很有个性, 兜里揣个小镜子, 上课时不时还偷照一下。男女生扎堆开始聊服饰, 谈喜好, 谈自己崇拜的偶像。

二、爱好增多, 我行我素

六年级学生的爱好忽然变多, 常常会因为一部电视剧的播放或某项活动的举行而发生变化, 并在班级中形成一股“风”。如看了世界杯, 开始喜欢踢足球, 不久又热衷于美术;打了一场篮球赛, 输了脸面, 就发奋开始打篮球。总之, 一会儿喜欢下棋, 一会儿转向写小说, 一会儿又醉心于集邮, 什么都喜欢, 面面俱到。在发展兴趣的同时, 行为也变得不可思议, 有时明知是不可为的事情偏要为, 我行我素, 自作主张。

三、男女关系, 发生变化

六年级男女生关系微妙起来, 变得羞怯而又想接近, 希望异性关注自己并受到异性喜爱, 喜欢和异性在一起。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一些现象:与男孩子交往, 女孩子说话会脸红, 更爱打扮, 故作姿态, 以引起男孩子的注目;有女孩子在场, 男孩变得格外兴奋, 以“男子汉”的姿态博取女孩子的喜爱。做事时, 喜欢帮助自己心仪的异性, 这时候, 班集体出现空前的团结。

四、情绪多变, 叛逆狂妄

六年级学生开始由少年期走向青春期, 心理和生理发生诸多变化。学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 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 有时甚至还对师长的正当干涉感到反抗、抵制。心理承受能力差, 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批评、委屈、挫折, 常表现出“逆反”“小气”等心理, 或出现与教师、家长、同学相对立的现象, 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

五、淡漠学习, 热心凑事

六年级学生学习缺乏热情, 具体体现在学习“不主动”或“有时主动”。上课时心不在焉, 教师提问, 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少了。有的属于不知道, 大多数是知道也不说, 似乎回答问题是一种耻辱, 有时还会遭到同学的嘲笑。课余交谈中也对学习的话题不感兴趣, 却对打架、搞恶作剧情有独钟。如往女生书里夹一条毛毛虫, 看着女生尖叫幸灾乐祸;或是给别人凳子上沾泡泡糖, 看别人的窘样……往往是为一件小事, 一呼百应, 集体干坏事。

六、远离监视, 寻求自由

六年级学生喜欢“约会”。“约会”的地点往往是远离人群, 比较开放自由的空间。如:公园、河滩、废弃的庄园等。有时候是一群男生在一起玩, 有时候是一帮女生聊天, 也有时候是几个关系好的男女生一起诉说心事。总之, 就是想远离大人的监视, 无拘无束的玩耍, 寻求精神上的自由。

七、喜欢冒险, 不计后果

六年级学生是冒险主义者, 往往会突发奇想, 或因别人的一个激将, 一个玩笑, 会让其不计后果, 贸然行事。记得2008年, 我所带班上的一个六年级学生, 在放学做值日关窗子时, 一个同学在楼下挑衅:“你敢不敢从这根管子爬下来?”“谁不敢?不敢就是孙子!”“那你下来啊!”那个学生爬上窗台, 顺着落水管就从四楼往下爬, 要知道那个落水管已经晒了多年, 早已不堪一击, 幸亏校长经过发现及时制止, 才躲过一场灾难。

这些心理问题是每个学生在成长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关注每个学生, 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 使他们在学好知识的同时, 有个健康的心理发展。

我从事教学30多年, 也积累了一些带六年级学生的经验, 只要正确的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相信六年级的学生并不难管。

一、明确目标, 正确引导

六年级处在小学升初中的紧要关头, 考不好意味着进不了重点校, 尖子班, 因此要引导学生确立奋斗目标。因为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不仅能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 而且能不断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目标成为其行为的约束力和学习持久的动力。同时利用主题班会开展活动, 如给老师的一封信, 我的烦恼等。学生通过周记反映自己的所思所想, 让老师了解自己的思想动态。通过师生共同分析、思辨, 研究如何解决问题,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转变观念, 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行为训练, 从而提高心理素质。

二、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我发现男女学生之间有同学风言风语, 说谁跟谁好。我就问学生什么是爱, 你怎样理解爱?然后, 我告诉学生喜欢一个人是很正常的事, 不必为之大惊小怪。关键看怎么理解, 怎么认识。我说:“孩子们, 我爱你们, 你们也爱我, 是不是?这是不是很正常的事?是!那么男女孩子之间交往, 喜欢对方, 这也没什么错。但是记住:春天的事情春天做, 秋天的事情等到秋天再做!”

三、利用活动, 发挥特长

对于学生求知欲与好奇心强烈, 富有理想, 热爱生活, 积极向上, 乐于参加各种创造性活动, 对于竞争性、冒险性和趣味性的活动乐不知疲的特点, 我经常给学生开展活动, 如成语接龙, 古诗诵读小能手展示、辩论会、篮球赛, 团队游戏等, 给他们一展风采的机会。这样能在活动中缓解学生的压力, 稳定学生的情绪, 开阔学生的视野, 使学习、生活张弛有度, 同时增强班集凝聚力。

四、沟通了解, 以情交心

六年级学生情绪波动较大, 因此班主任的管理要跟上, 要把工作做细。勤于和任课教师交流, 了解学生的上课、作业情况;勤于和家长沟通, 了解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因素;勤于和学生谈心, 了解学生的困惑和烦恼。对于犯错误的学生, 最好不要在全体学生面前批评, 以防自尊心受挫, 自暴自弃, 或者形成对立面, 可单独教育, 使之认识到错误, 做到以情交心。

五、取精弃糟, 展现个性

针对学生盲目崇拜, 一味模仿的心理, 可播放《东施效颦》的故事。视频短片让学生了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人无完人, 我们要活出自己的特色, 自己的精彩。

六年级六一作文 篇13

上午八点,同学们穿着崭新的校服,排着整齐的队伍,一个个拿着凳子高高兴兴地来到操场上观看节目。校园里热闹极了,同学们有的拿着气球,有的拿着手掌拍,有的拿着铃鼓……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地海洋之中。

演出开始了,首先出场的是《仰望五星红旗》,轻盈的舞蹈,优美的旋律,久久的回荡在校园的上空。接下来又表演了诗歌朗诵、相声、唱歌……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看得我们眼花缭乱,场上响起了一阵阵热烈而又持久的掌声。

其中有一个节目深深地感动了我,那是一对在地震中遇难的母女进行的一段感人肺腑的对话:“妈妈,天堂的路太黑,我怕抓不住您的手……”

“孩子,别怕,妈妈会一直在你的身边保护着你……”母女俩感人的话语,仿佛又把我带进了汶川地震,那惨不忍睹的场面,我的眼睛红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当老师用优美的歌声唱起《感恩的心》时,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一幕幕灾区人民在党的关怀下以及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重建家园的情景……“大灾无情人间有爱”,希望灾区的小朋友们和我们一样度过一个欢乐的“六一”。

当主持人说下一个节目时***舞《来吧,姑娘》时,我马上收拾好欢快而又忐忑的心情,和同学们一起走上了舞台。我们一个个梳着长长地辫子,穿着鲜艳的服装,婀娜多姿,神采飞扬,一上台,便赢得了阵阵掌声。我心里很高兴,随着奔放活泼的音乐尽情地舞动着,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我都尽量做到完美。在飘飘然然中,我听到了阵阵欢呼声和手掌拍的舞动声,心里就像吃了蜜似地,开心极了。

今天的节目丰富多彩,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你瞧:《牛奶公主》——学前班的小娃娃骄傲地上场了;二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们们,亮出了自己稚嫩的嗓子——《虫儿飞》;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段深情的朗诵——《告别母校》,让我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六学生作文 篇14

四种花中最豪爽的是梨花,最爱美的是桃花,最娇气的是樱花,最淘气的是油菜花。

梨花把山推进了颜料店,进去时是绿色,出来时是白色。白得发亮,白得透明,白得想让人想多看几眼。

如果梨花的白是奇,那么桃花的香那就是绝。

桃花陪山逛的是香水店。进去时是无味的,买了几瓶香水,山出来后一下子变香了,让人可闻而不可及。

那樱花的娇媚也不简单。

樱花怕游人伤害她,便躲得远远的。可她又不想让游人冷落自己,于是站到了最醒目的地方――群山之巅,让人可望而不可及。

油菜花的淘气是出了名的。

油菜花虽然个儿不高,走不到半山腰,可她确实非常顽皮聪明,把山脚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都涂成了黄色!人们来了,她第一个上去迎接,让人感到赏心悦目。

六学生作文 篇15

苏教版全册语文教材有个同题的开篇文, 那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其内容包涵了语文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甚至语文学习的品质。这些“习惯”, 任何一个都没法凭着一朝一夕的教育就能速成的, 它们也不是互为独立的个体, 培养过程中总是密切相连的。预习, 作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6) 》的要求, 在小学三年级就被作为训练重点。然而我们却忽视了将预习要求作深化、忽视了使预习习惯内化。

六年级学生完成预习应该做到自主学习生字新词、读熟读通课文、读书做记号、写读后感悟、质疑问难、根据学习需要搜集相关资料辅助学习等。然而, 预习现状是:学生主动性差, 对于在预习中要完成哪些任务更是混沌不清。可以说, 学生在预习方面的习惯是个空白, 甚至和低年级预习的要求也几乎雷同, 我们没有根据学段的提升而提高预习要求, 这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为了一个障碍。

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养成, 也帮学生为终身学习能力的储备添砖加瓦, 我们必须寻找合适的途径, 有效训练, 实现自主学习品质的内化———预习, 正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每个年级都应当有不同的预习要求, 它们应当适合学生年龄特点, 能够激发学生乐学好学, 更可以融合多层面的能力训练, 比如搜集、选择、整理、质疑、拓展等。“预习”, 成了首抓, 而且必须抓、要抓好!

二、为学生量身定做的预习要求

“今天作业是预习第×课!”我们几乎习惯了这样布置任务, 无论是哪个年级。我们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能力差别, 甚至环境因素。预习是一种自学, 应当是个性化的, 完全不同于课堂学习。为六年级学生“量身定做”一份预习要求, 内容需实, 形式求新。

预习我作主

适当预习, 可让你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个大致了解, 也能帮你提高课堂上的听课效率。三类预习要求任你选择, 请为自己的学习作主!请当学习的小主人!

一类要求:熟读课文, 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文中词语。抄写生字新词三遍, 并能给生字扩词。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二类要求:熟读课文, 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文中词语。生字可以不抄三遍, 但要保证不出现错误。可采取默写的方法来检验自己。摘抄文中的优美句段1~2处, 并有感情地朗读, 直至能诵读。思考练习, 提出问题, 然后试着做一做, 通过对一些问题的解答,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查阅课文相关资料。搜集有关作者或主人公的生平事迹;或与课文有关的文字、图片、声像资料。

三类要求:熟读课文, 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文中词语。生字可以不抄三遍, 但要保证不出现错误。可采取默写的方法来检验自己。摘抄文中的优美句段1~2处, 并有感情地朗读, 直至能诵读。思考练习, 提出问题, 然后试着做一做, 通过对一些问题的解答,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查阅课文相关资料。搜集有关作者或主人公的生平事迹;或与课文有关的文字、图片、声像资料。对于文章中印象深刻的地方或使你感动的地方, 用几句话写下自己的感悟。根据课文的结构仿写一段或写一段自己读了文章的感受。 (150~200字)

这份预习要求布置给学生的时候, 深受学生喜爱。首先, 它任务明确。预习任务分层分级, 有简单容易的, 也有一定难度富有挑战性的。其次, 个性突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 要求因人而异, 个性呈现及鲜明。当然, 它不是一份只满足学生兴趣的预习要求, 它对学生理解思考、收集整理、积累运用等能力提高都给予了训练空间。

三、目标明确的评价实施方案

为学生拟定了这份内容形式都较合适的预习要求, 还应有一套评价实施方案, 因为不坚持做不会有效, 不具体指导则是空的, 不及时评价反馈则无法保证效果, 更别说养成好习惯了。

1. 类目选择民主化。

预习要求分三个难度, 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自选类目, 这样做照顾到了班中不同等次的学生。学生根据要求自选, 在实施一个阶段后, 有部分学生上升了一档要求, 挑战自己。从选择到变动, 学生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喜好与能力在做。“自己做主”来学习, 这是贴近学生的有效做法。乐学, 是我达成训练目的保障。

2. 训练过程严格化。

曾和学生约法三章:类目自选, 难易自定, 但任务完成必须毫不含糊。我要求学生按照老师教学进度把握预习时间, 还要求学生按照所选要求逐条完成预习任务, 每课必做预习笔记。我做到每课必查, 并且及时点评、及时交流, 以此加强督促管理。习惯养成需要一个过程, 对于六年级学生, 严格检查是必要的。

3. 指导形式多样化。

在各个类目的预习要求中, 都十分明确学生需要完成的听说读写等各项任务, 要求是固定的, 但是每一课的预习笔记是不同的。在学生自主安排时间预习的基础上, 我再作针对性指导。如结合具体课文补充或变动一些预习要求。遇到散文类文章, 要求学生品读赏析;遇到叙事类文章则学着评价人物……如单独辅导, 帮助学生解决一两个预习难题;或者提供学生收集资料的渠道, 联系电脑房, 安排学生上网浏览, 到图书馆开架借书……在形式丰富的指导中, 我做到多为学生想, 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解决学生的困难, 保证预习质量。

4. 巧妙评价趣味化。

抽查预习笔记时, 我对满意的预习给予简单评语, 或者画些肯定性的标记。小组互评也是一种巧妙招术, 在组织学生分小组相互评比中还能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 上进心理。

巧妙评价还应利用课堂。比如字词的掌握, 在新授课开始时通过默写进行, 或直接完成补充习题上的基础题。在新鲜变换的检查方式中, 逐步提高预习质量的要求, 学生很容易接受。有时还能针对学生的预习笔记, 有意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直接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只要花心思, 我们总能在课里课外巧妙地激励学生深化预习, 让学生在有效的检查反馈中增强意识、提高能力。

中学生写作兴趣“六激发” 篇16

一、以添加学分的方法激发学生加强素材积累

学生的写作水平离不开平时大量的素材积累。只有加强了学生平时对作文素材的积累,学生才会厚积薄发,文章才会写得内容充实,形象感人。因此,激发学生平时对写作素材的积累,是促使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为激发学生进行写作积累,可利用大多数学生都比较注重分数的心理,采取添加语文学分的方式来调动其积极性。在学期初,根据教学的需要,把写作积累纳入学期语文学分的考评之中。规定总分数为10分,具体可分解为:讲新闻(2分),背诗歌(2分),写名言(2分),讲故事(2分),找错别字(2分)。具体方法是:(1)利用课前五分钟开展一句话新闻活动,学生轮流进行;(2)开展每周每人背一首自己喜爱的诗歌,由课代表负责记载;(3)利用教室后面的黑板,由学生每天轮流写一则“我喜爱的一句名言”;(4)利用班会或第二课堂活动开展间周一次的故事讲演赛;(5)利用节假日和星期天,发动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错别字。这些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为写作积累素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以评定等级的方法激发学生自觉练笔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对学生平时的日记、周记、摘抄等训练就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为了鼓励学生能自觉训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日记、周记内容、文采和书写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等级评定。当然,在批阅周记、日记这一类诉真情、说真话的随笔时,还应注意发现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教师应为学生保守个人秘密,并适时加上一些温馨鼓励的话,这样,既能使师生间产生一种亲和力,又能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以竞赛奖励的方法激发学生提高写作速度

学生的文章是他们精神世界的展现,为了宣泄或倾吐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和所感,学生自然会产生写作的欲望。但如果不训练学生的写作速度,学生逐渐就会松弛懒惰,反应迟钝,不愿动笔或久久不能下笔。教学实践证明,竞赛方式是一种激发学生提高写作速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竞赛的方式可多种多样,如举行一小时限字作文比赛、20分钟现场作文片断描写以及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仿写、扩写、缩写等。竞赛完成后,及时评选出优秀奖、优胜奖等,奖励面可适当放宽。竞赛作文不仅能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而且能使学生很快进入作文角色,克服掉拖拉懒散的习惯,这种方式如果能长期坚持下去,学生自然就会养成提高写作速度的好习惯,并能进一步激发其写作兴趣。

四、以学习范例的方法激发学生提高写作技巧

语文教材是教师传授章法的范本。语文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范文中学习写作技巧,激发写作激情。语文教师要有计划地、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扩大阅读范围,多从范文中学习写作知识,通过作文练习,使学生所学的这些知识转化为能力。每次作文提一个要求,达到要求就给分。这样一次次训练,既完成了教学任务,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巧,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五、以互相评改的方法增强学生写作欲望

“文章不是写好的,而是改好的。”可见,作文修改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可以采取互动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评判文章的质量。以小组或班为单位,放手让学生进行自评或他评,让他们评头论足,点优数劣,不一而论。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都有成就动机。自己的习作有人愿意看,自己能从中获得喜悦,这种成就动机,势必会形成下次习作时的内驱力;另一方面自己的习作置于众目睽睽之下,随时有被别人批评的可能,必须认真对待。这样互动式的评改,将会鞭策着学生每次都会把自己最优的文章展示给别人。

六、以展示能力的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质量

上一篇:收复新疆同步练习下一篇:三年级上册五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