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奥运会的小学生优秀作文

2024-06-23

看奥运会的小学生优秀作文(精选8篇)

看奥运会的小学生优秀作文 篇1

在奥运会的那段日子里,我每天都早早的坐在电视机前等待比赛的开始,我的心情随着运动员的得分一起一落,当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当国歌一次次在雅典的上空奏响,我的心情都非常激动,我为自已是一个中国人而感 到骄傲、自豪。

在奥运会期间,我观看了许多场比赛,也懂得了许多体育 知识,更记下了一些英雄的名字,象杜丽、张一宁、郭晶晶等,他们用自已的汗水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奥运会的每场比赛都 非常精彩,最为惊心动魄的是中国女排和俄罗丝女排的决赛。开始中国女排连败两局,我想中国女排一定不会输的. ,我在心里暗暗的为她们加油。果然在关键时刻主教练陈中和换上了老将张月红调整了比赛的阵容。最后中国女排凭借密切的配合和永不服输的精神反败为胜,夺得了比赛的金牌。

在看奥运会的日子里给我带来许多惊喜和感动,更使我明白了勇于拼搏、坚持到底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在今后的学习当中,我一定要发扬奥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为祖国争光。

本篇小学作文版权归作者,本网网收集于网络。指导教师:李英伟

看奥运会的小学生优秀作文 篇2

1 国人对“奥运金牌”态度转变的3个阶段

1984年到2012年, 国人对“奥运金牌”态度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奥运金牌情结的形成阶段”。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 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为我国夺得奥运历史第一枚金牌, 成为民族英雄。在这一届奥运会上, 中国代表团共夺得15枚金牌, 从0到15枚金牌的突破, 中国奥运健儿大放异彩, 民众为之自豪, 国人的“奥运金牌情结”就此形成。第二阶段是“渴望与崇拜阶段”。这一阶段表现为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 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对奥运金牌的崇拜达到顶峰阶段。1988年, 中国代表团兵败汉城, 由于各种原因, 只获得5枚金牌, 与上一届奥运会获得15枚相比, 民众是无法接受的, 因此, 国人变得渴望金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场作战, 中国代表团获得51枚金牌, 一举超越长期霸占金牌榜第一的美国, 国人对“奥运金牌”崇拜态度达到顶峰。第三阶段是“淡化阶段”。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 中国代表团获得38枚金牌, 明显比北京奥运会少, 但是, 国民对奥运金牌的态度开始转变, 对奥运健儿的表现更加宽容理解, 更加注重奥林匹克精神的追求与展现。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 国民更加的享受奥运比赛带来的视觉盛宴。

2 从里约奥运会社会评论看国人对“奥运金牌”态度的转变

从国人对里约奥运会的社会评论来看国人对“奥运金牌”态度是最直接、最直观、最真实的途径。在里约奥运会首日, 中国队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取得金牌, 国民对首金依然高度期待, 但是在首日失金后, 社会和网上评论并没有表现出一片悲愤与谩骂, 相反表现出更多的鼓励与宽容。通过网上评论可以看到大家都在说:杜丽好样的、孙杨挺住、大家都在支持你们、中国不缺这一块金牌等等鼓励与包容的言论。有了国人的支持和理解, 可以看到一幕幕让人欣慰与感动的场景:杜丽笑了, 释然的笑;庞伟遗憾了, 平静的遗憾;孙杨哭了, 但那是拼劲全力后仍然不能如愿的委屈, 没有失落和焦虑。奥运人气明星宁泽涛, 自从在喀山世锦赛上战胜欧美一流选手勇夺世锦赛金牌后, 可以与中国“飞人”刘翔相媲美的游泳运动员, 但是当宁泽涛在自己的所有参赛项目上没有闯入决赛的时候, 国人也并没有出现一片谩骂之声, 而是看到他真的已经尽力了, 给予更多的理解。当我们看到韩国游泳运动员朴泰恒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进决赛, 以致因为身体原因退出1 500 m自由泳的比赛时, 韩国方面舆论一边倒的抨击、辱骂,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待金牌的态度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里约奥运会上,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国人对“奥运金牌”态度向理性的转变, 有利于我国“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均衡发展, 促使我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

3 从里约奥运会运动员被采访的表现看运动员对“奥运金牌”态度的转变

通过对运动员采访的回答方式与表现, 可以看到运动员对“奥运金牌”态度的转变。以往运动员的回答方式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首先, 感谢党、感谢国家、然后是感谢父母、感谢教练、感谢全国人民。没有说这样的回答方式不好, 正是因为有了党、国家、全国人民的支持, 所以才有了金牌, 所以理应感谢。里约奥运会相比以往的奥运会, 中国运动员展现出了更多的“自由”发挥回答, 甚至涌现出一批所谓的“网红”, 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与追捧。最红的应该属于说出用了“洪荒之力”的傅园慧。在该届奥运会中, 傅园慧获得100 m仰泳铜牌, 在预赛赛后记者采访中, 她说出: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来形容自己已经倾尽全力来比赛, 更是率真的做出一系列惊讶的喜剧表情, 受到广大人民的点赞与喜爱;在收获铜牌之后, 记者采访她:“你和亚军只相差0.01秒”, 什么感想?她回答:“可能我手短吧”。她率真幽默的回答再一次俘获广大国民的心。游泳运动员李朱濠, 在无缘200 m蝶泳决赛后, 采访中, 1999年出生的小将十分率性的说自己“要死了”, 并反驳记者前面冲太狠了的借口, 表示, “反正后程也追不上, 不如前面游快点的率性回答”。在里约奥运会中, 我们还可以看到另外一种评论:“我们欠刘翔一个道歉”。通过对比往届奥运会的评论, 国人对待“奥运金牌”的态度发生了巨大改变。

里约奥运会中奥运健儿的种种表现, 让我们看到这样的景象:他们在场上拼搏, 挥洒激情汗水的时候也同样在享受比赛, 他们并不是夺牌机器;面对镜头, 他们不做作, 尽展我国人形象;面对失败, 他们勇于接受并祝贺赢家;面对记者, 他们能幽默大方的展示自己。正是因为有了我们的宽容、理解, 运动员才能全身心的去投入比赛, 为国披金斩银。

4 结论

4.1 国家对“奥运金牌”的态度在改变

正是因为国家对“奥运金牌”态度的转变, 所以我们才能看到最近2届奥运会上国人和运动员对待“奥运金牌”态度的改变。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 综合国力前所未有的提高, 国人再也不需要更多的奥运金牌来提升自信, 来让外国人认识尊重我们。当体育不在承载更多的政治功能, 它必然让整个奥运氛围更加轻松。当然, 国家、国人和运动员对“金牌态度”趋向于更理性的转变并不代表我们就不重视金牌、不需要金牌了, 相反的, 我们对金牌的渴望和对金牌的追求永远不会停止, 金牌永远是运动员的梦想。所以, 我们让奥运、让体育回归它的本质, 增强体质, 培养完善的人格, 追求奥林匹克精神的展现。

4.2 国人对“奥运金牌”的态度在改变

当体育不在承载更多的政治功能, 它势必会更加的轻松, 无论是观者还是运动员, 都能更轻松的享受比赛。今天, 我们可以看到, 每一个中国人更加重视的不是奥运金牌, 不是别人的眼光, 而是体育本身的意义——我们每个个体的健康和活力。从里约奥运会国人对金牌的态度看, 我们国家正在摆脱历史的悲情, 重拾海纳百川、明朗刚健的气象。

4.3 运动员对“奥运金牌”的态度在改变

该届奥运会, 除了收获可观的奥运奖牌, 我们还在一些弱势项目上取得了历史突破, 如, 马术、跆拳道等;我们还收获了一大批高颜值、幽默风趣、敢说真话的奥运健儿, 他们更好地展示了中国人的幽默、包容、诚实、大气的良好形象, 这是一笔宝贵的奥运财产。中国女排在绝对实力不足的形式下敢打敢拼, 连克巴西与塞尔维亚, 12年之后重夺奥运冠军, 延续激励几代人的“中国女排精神”, 让世界更好地认识我们。各个项目上的运动员顽强拼搏。光明磊落, 胜不骄、败不馁, 向世界展示中国人的强度、速度、力量和风度, 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

参考文献

[1]涂芙蓉, 刘文波, 张慧聪.唯金牌论导向下体育强国战略转型命题的思考[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5 (1) :66-69.

[2]韩凤月, 解正伟, 赵学伟, 等.中国民众“奥运金牌情结”的历史成因与现状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4, 34 (6) :8-10.

看奥运会的小学生优秀作文 篇3

[关键词]奥运会 奥运经济 发展

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很有代表性地说明了奥运会对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的国家经济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主办2008年奥运会对我国的经济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一、将促进北京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

申办奥运会的成功将带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直接拉动经济的增长。我国为举办奥运会的总投资将达到350亿美元,而国家的投资又会带动民间的投资,最终转化为首都经济增长的动力。奥运会举行还将刺激消费需求。我国将新建或者完善一批体育设施以及城市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这些大规模的需求将对北京的建筑、通讯等行业产生推动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匡算,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在今后7年间平均每年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0.3个~0.4个百分点。如果这样,按中国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10000亿美元计算,由举办奥运会而带来的对国民经济的直接推动每年将超过30亿美元。由此可见,举办奥运会将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二、推动北京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并促进中国旅游市场整体水平的提升

大型事件活动已日益成为发展旅游业,振兴旅游经济的重要方式。事件活动能迅速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大大增强旅游吸引力和鲜明城市形象,北京举办奥运会就是这样一件国际性的大型事件活动。从奥运会申办到举办,北京的境内外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会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至2008年,境外旅游者人数将达到463万人次,旅游收入可达47.8亿美元。境内旅游者人数将达15200万人次,旅游收入可达1225亿元。除北京以外,奥运旅游热还会向周边地区及全国名胜风景区辐射,像天津、大连、青岛、西安、黄山、泰山等国内黄金旅游点都会成为奥运游客光顾的胜地。专家预测在准备的6年中,每年旅游可增加100%,收入增加50亿美元。6年共300亿美元。合人民币2500亿元,奥运当年翻1倍,为100亿美元,这样算来,仅增加的旅游收入就超过300亿人民币。国际、国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的大幅增加,将推动我国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使中国经济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

主办奥运会是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媒介。首先奥运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国际化的事件。主办国的政府、组织和企业要与多个国际组织和众多跨国公司进行业务往来和商业谈判,因此从申办到实际运作的全过程都必须按照国际惯例来操作。这样的操作要求该国政府、组织和企业都必须调整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管理和运作方式,而这样的调整过程无疑就是扩大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过程。其次,现代奥运会投资巨大,一般来说,主办夏季奥运会用于赛事的直接投资和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间接投资加起来会超过几百亿美元,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办奥运会投资会更大。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总投资将会达到1323亿元。这样大的投资规模对国内外企业都有巨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奥运工程都要求有一流的设计水平、一流的工艺和施工水平以及很高的科技含量,因此在工程的招投标管理中绝不能搞地方保护主义,只有扩大市场开放度,按国际惯例操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资、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投资的效益。

四、有利于在国际上打造“中国品牌”

现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除了企业自身要有雄厚的实力和一流的产品之外,还需要企业所属国在国际上有美誉度和影响力。也就是说,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竞争实际上是需要国家这一大品牌支撑的。主办奥运会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打造“国家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中国通过申办和主办奥运会,将使西方媒体不得不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持续关注中国,并给予更多正面和客观的报导。这种长周期、高频率的报导,对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树立“中国品牌”都有重要作用。国家盛,企业兴。国家这一大品牌打响了,企业的小品牌才更容易进入国际市场,才会更具国际影响力。

五、承办奥运会将极大提升北京的城市魅力

城市魅力是一座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它包括自然风貌、历史文化积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的素质等多个方面。北京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形象经济”,它的发展需要城市魅力的不断提升与张扬,承办奥运会能快速而有效地做到这一点。首先为举办奥运会而进行的大规模环境治理以及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新建和改建工程将使北京“天更蓝、水更清、行更畅、居更宜”,古都风貌将更具神韵,北京城市魅力中原有的特色会更具影响力。其次在传媒强权盛行的现代社会,城市魅力不仅取决于魅力的本原,还与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推介有直接的关系。举办奥运会将使北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全球主要媒体追踪报导的一个热点,且这种效应在奥运会举办期间会达到极至。以2000年悉尼奥运会电视转播为例,这届奥运会全球有220个国家和地区收看了电视转播,收看人数达到37亿,占全球可以收看电视总人数(39亿)的95%。可以说只有奥运会才能使主办国和主办城市得到全球媒体如此广泛、如此深入和系统的报导。而这样的强势宣传在提升主办城市的形象和魅力方面所取得的效应,恐怕是无论出多少广告费都无法办到的。

总之,奥运经济作为一种注意力经济是一种逐步释放的经济,具有明显的后发性特点;奥运会投资涉及产业多,影响范围广;北京申奥成功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实现的,因此,它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它不仅能够提高我国政治地位,树立我国的良好的国际形象,更重要的是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实际上,奥运这个机遇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地区和城市,有着不同的结果。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可能只是锦上添花,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影响不大。由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赶上深化改革的大好时机,毋庸置疑,北京举办奥运也必然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小学生看奥运比赛相关作文 篇4

随着在国家体育馆手球决赛,法国队28:23战胜冰岛队夺得冠军的终场哨声响起,20XX北京奥运会比赛项目全部结束。为了能安安心心地收看今晚的奥运会闭幕式,我赶第一时间写出今日、也是最后一日的赛情报告。今天是奥运会比赛谢幕之日,决出了12枚金牌,有9个代表队分享,分别是:中国2枚、俄罗斯2枚、美国2枚、肯尼亚1枚、蒙古1枚、哈萨克斯坦1枚、意大利1枚、匈牙利1枚、法国1枚。这样,最终中国队以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的总成绩历史性第一次在夏季奥运会的金牌榜上夺得头名,而100枚奖牌的总成绩也使得中国队仅次于美国队,超过俄罗斯队第一次跃居第二位。

再看今日精彩赛事:

看点一:男子马拉松。肯尼亚选手卡马乌夺得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摩洛哥选手加里卜夺得银牌;埃塞俄比亚选手沃尔多法夺得铜牌;中国选手邓海洋排名第25位。

看点二:奥运会艺术体操集体全能决赛。俄罗斯队获得冠军,实现了这个项目的奥运会三连冠。中国队凭借决赛中出色的`发挥,最终拿到了一枚宝贵的银牌,这是中国艺术体操队在奥运会上的最佳战绩。

看点三:男子拳击轻蝇量级(48公斤级)决赛。蒙古选手塞尔丹巴因肩部受伤,在第二局中退出比赛,中国选手邹市明夺得金牌。这样看来,刘翔因伤退赛也是情有可原啊!人家国外选手到嘴边的“天鹅肉”都舍得放弃,又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的呢?看点四:男篮冠亚军巅峰之战,科比率领的美国梦八队以118:107击败20XX年世锦赛冠军西班牙队,时隔8年之后再次夺得奥运会男篮金牌。事实胜于雄辩!这回,看谁还敢说北京坏话,中国北京还是美国梦八队实现梦想的福地呢。还有,男子排球,美国3:1战胜巴西,夺回了失去的世界冠军;拳击男子81公斤级,中国选手张小平以11:7击败爱尔兰选手肯尼,锁定中国最终金牌榜……好啦!终于结束了。

众神仙看奥运小学想象作文 篇5

“报——”千里眼慌慌张张地来到凌霄宝殿,气喘吁吁地说:“有大事发生了,玉帝。”

玉皇大帝喝着二锅头,不慌不忙地说:“有什么大事比我喝酒重要,快说来听听。”

千里眼得意地说:“北京要开奥运会啦!”

“什么?”玉皇大帝手中的酒杯滑落在地,“真的吗?自从我上任以来,中国就没有举办过奥运会,这可是天大地喜事,传我旨意——我们天庭放假,直到奥运会结束,叫众神仙在这里集合。”

众神听了这话,都改变了对玉皇大帝地看法,因为以前玉帝周末都要召集大家来开会,从来没放过假。

这时,一阵清脆悦耳的.钟声响起。

顺风耳说:“离奥运会开幕只有8分钟了。”

玉帝一听,赶忙吩咐:“咱们冲吧!”

他们来到“鸟巢”上方,看见那雄壮的气势,不禁觉得自己的南天门太差劲了,都纷纷吵着要搬到鸟巢住。

这时,100米栏田径比赛开始了,只见运动员们都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向终点,刘翔获得了冠军,他为中国争光了。

…………

奥运会结束了,众神仙回到了天宫,一起谈论奥运,还进行了“奥运知识”智力竞赛,这些都是猪八戒儿子猪有能出地主意,告诉你,他代表高老庄也参加了奥运会,而且也获得了击剑冠军。不过听说四川汶川发生了大地震,他把全部奖金捐给了灾区人民。回到家,他被猪八戒搂得喘不过气来了。

看奥运会的小学生优秀作文 篇6

当日率先进行的是混合双打抽签。与单打不同,各代表队只能派出一对选手参加混双比赛。由于中国乒乓球队在团体比赛中优势较为明显,男女单打又各有两名选手参赛,因此仅有一对组合坐镇的混合双打成为此次国乒各条战线中相对不稳的一环。作为一号种子,许昕/刘诗雯此番签运不错,两人首轮对手是加拿大队的王瑧/张默。整个上半区,最有可能对“昕雯”组合构成

威胁的是来自中国香港的黄镇廷/杜凯琹。不过,在6月奥运模拟赛的对阵中,许昕/刘诗雯曾以4:1取胜。如果“昕雯”组合顺利从上半区出线,决赛很可能对阵东道主选手水谷隼/伊藤美诚,前提是后者从拥有中国台北组合林昀儒/郑怡静、韩国组合李尚洙/田志希等好手的下半区中突围。由于混双是乒乓球项目中最先决出冠军的单项,许昕/刘诗雯能否取得开门红就显得尤为关键。

在女子团体的抽签中,头号种子中国队落在1号位,首轮对手是奥地利,之后对阵法国与新加坡的胜者。中国队半决赛的潜在对手是韩国队,决赛或迎战东道主日本队。

男子团体方面,中国队作为头号种子进入上半区,首轮对阵埃及。之后中国队很可能将与中国香港队交手,竞争一个半决赛名额。日本队位于下半区,同样处在下半区的还有实力强劲的德国队,他们极有可能与东道主竞争决赛名额。单打方面,国乒四员大将樊振东、马龙、陈梦、孙颖莎各自镇守一个半区,形成两对“双保险”。国乒内战在决赛前不会上演,不过一旦有人“失守”,势必会给队友带来额外压力。女单中,被视为国乒最大对手的日本名将伊藤美诚与孙颖莎同区,另一位日本选手石川佳纯进入陈梦所在的上半区。男单方面,东道主选手张本智和落在8号位,与樊振东同处上半区,而卡尔德拉诺、奥恰洛夫等好手进入“大满贯”得主马龙镇守的下半区。

看奥运会的小学生优秀作文 篇7

一、标志的立体视觉革新

立体标志, 在我国现行《商标法》中被称为三维标志, 是指在视觉上具有长、宽、高三种度量的标志图形。

当代体育运动一般都有自己的标志 (l o g o) :徽标 (b a d g e) 和会徽 (emblem) 。徽标是指体育组织长久使用的、单一的、明确的视觉传播符号, 例如奥林匹克的五环、国际足联的双球、NBA联赛的运动员剪影、国际汽联1的地球与车轮、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的U字图形等等, 它不随比赛时间或地点的改变而更换, 如同企业商标一样长久使用;会徽是指体育组织所举办赛事的标志, 常以届或时间划分, 故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 (第29届) 、2010年南非世界杯 (第20届) 、2011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第26届) 等赛事的标志。会徽在设计上主要体现举办的主旨、地点、时间等信息, 所以每次赛事的会徽都是重新设计。另外, 体育运动的标志还包括各大赛事的二级标志, 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文化活动标志、志愿者标志、环境标志、票务标志和安保标志等等。

随着科技和制作工艺的进步以及受众审美诉求、社会观念的变迁, 从包豪斯开始确立的现代设计准则逐步分解重构, 传统意义上的设计架构被打破, 标志设计简洁、单纯、理性的平面化处理已无法满足品牌竞争和传播媒介多样化的需求。近十余年, 世界范围内的换标行动前赴后继, 立体标志是其重要选项之一。诸如百事、索尼爱立信、UPS、苹果 (MAC) 、瑞士电信、国家电网、中粮集团等等, 皆采用了充满时尚和创意的三维开放性标志, 让其从单纯平面的束缚中跃出, 使观众感觉到可以操纵的空间美感, 标志设计得到了全新的诠释。

从广义上讲, 三维标志包括两大类型, 一类指在虚拟定点光源照射下具有渐变色调的立体标志, 例如前文所述的2016里约奥运会、索尼爱立信、苹果 (MAC) 、国家电网等标志, 这类标志呈现出更强的质感和空间感甚至动感;一类是指通过转折、错位、穿插、投影、拉伸、弯曲、基本透视等技巧突破二维平面的局限, 造成具有纵深立体感的标志。如渣打银行、中国联通、洛杉矶奥运会 (1984) 、意大利世界杯 (1990) 等行业的标志 (图7) 。本文所论及的主要指前者, 即具有光影效果的立体标志。

体育赛事会徽以特定而明确的视觉符号, 将举办地的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以及与本届盛会相关的其它信息快速、准确地传达给公众。由于体育运动每届的会徽都属于当下设计, 反映出其时代性, 所以会徽最能体现标志设计发展的最新趋势。里约奥运会会徽的立体设计因势而变、因地制宜、图新图强, 将时代气息和人文地理融入到图形设计中, 是体育运动徽标设计的一次重大革新, 体现了标志设计发展的一种趋势。体育赛事的徽标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标志类型之一。

二、体育运动标志立体设计的发展变化

大型的体育运动跨越国界、不分种族, 让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自由公平地竞争, 在增强身体素质、增进族群友谊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交融。在设计体育盛会的徽标时, 要体现出时代气息, 使会徽成为一种符号化的世界语言。

进入新世纪,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水平的逐步改善, 作为精神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运动愈来愈受关注。世界体育赛事众多, 除了众所周知的三大赛事 (奥运会、世界杯、F1赛车) 之外, 还有冬奥会、英联邦运动会、NBA联赛、欧洲冠军联赛、达喀尔拉力赛、国际马拉松赛、欧洲杯、英格兰超级赛、田径世锦赛以及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十余项。这些赛事都有独立的标志图形, 从诸多体育赛事的历届会徽中, 对立体标志的发展变化可略窥一斑。

最早的体育运动标志是1913年在顾拜旦提议下设计的奥林匹克五环标志, 实际上, 这个标志通过五环的穿插互连已经显露了纵深的立体空间 (图3) 。奥运会、英联邦运动会、世界杯等运动会的早期, 只有用于宣传的招贴画而没有会徽。巴黎第八届奥运会 (1928) 出现了体育运动历史上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会徽, 它借鉴盾形纹章的外形和纹路, 采用具象的白描图案技法。英联邦运动会的早期也采用了盾形纹章样式的会徽。受德国包豪斯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 1950S开始, 会徽设计逐渐朝简约理性的构成主义几何平面风格发展, 以奥运会 (1952/1964/1972/1976/1988) 、冬奥 (1964/1972/1980/1984) 英联邦运动会 (1974) 、世界杯 (19742/1978/1982) 、英联邦运动会 (1978) 以及亚运会 (1951-1986) 的会徽 (图4) 为代表, 这些标志的设计因受到当时制版印刷技术的限制, 手法局限在二维平面内的色块组合。

80年代中期, 随着各国政治的稳定和世界经济的强劲发展, 体育赛事开始了商业化运作, 印刷技术的改善和艺术设计的多元化发展使标志设计拥有更广阔的表达空间, 体育运动标志开始呈现出简单的立体化倾向。例如足球世界杯 (1982、1990、1994、1998) 、洛杉矶奥运会 (1984) 、巴塞罗那奥运会 (1992) 、维多利亚英联邦运动会 (1994) 和第19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1997) 等体育赛事的会徽 (图5) 。这些标志采用层叠、转折、穿插、投影、拉伸等技法塑造图形的纵深感, 造成三维立体的简单映像, 但色彩还都停留在基本的平涂技法, 并未设计出真正意义上的立体徽标。

技术和工艺进步直接影响着设计艺术的趋势潮流。90年代末特别是21世纪, 是三维虚拟技术、激光制版印刷和新媒体的数字化时代。时代的动力解放了机械化时代的束缚, 大大扩展了图形设计的表现技法和创意空间。标志打破了呆板生硬的色彩平涂, 微妙的色调渐变和光影效果融入到设计中, 于是三维虚拟空间设计成为标志图形的新选项, 真正意义上的立体标志出现。这一发展趋势首先革新于世界著名企业的商标上, 开启了标志设计的光影之旅。随后立体标志扩展到体育运动领域, 主要表现在体育赛事的会徽设计和体育组织的徽标上。

标志设计与时俱进, 新世纪体育赛事的会徽设计基本上摒弃了平面构成的表现模式。2002韩日世界杯、2014巴西世界杯、2016巴库申奥、俄罗斯申请2018年世界杯、2011美洲杯、2010年女排世锦赛、2010年FIA GT1世锦赛、第15届男篮世锦赛、浙江省第14届运动会、2008亚洲杯、2011亚洲杯、瑞士U-16杯国际足球赛、欧足联Under21冠军赛、2008欧洲杯、UEFA欧洲联赛以及FIFA国际足联近年举办的一些赛事, 这些赛事的会徽和诸如FIFA国际足联、CFA非洲足联、德甲联赛 (德国足协) 、国际板球理事会等体育组织的徽标 (图6) , 一改过去色彩平涂的呆滞, 而以光影效果和色彩渐变的崭新手段强化了三维空间的视觉表现, 仿佛让人触手可及。

从最初的写实性表达, 到抽象化的平面构成形态, 再到当代包括立体标志在内多种形式的共存, 体育运动标志在不断地变化发展。

三、从申奥标志、世界杯会徽到奥运会徽

巴西申奥标志 (2007年12月17日公布) 、2014年世界杯会徽 (2008年7月8日公布) 和2016年奥运会会徽 (2010年12月31日公布) , 经过严格的评审分别从数百个方案中脱颖而出。三个小小的图形 (图1、图7) 却浓缩了标志图形立体化发展的脉络。

奥运两标志的整体结构皆以里约景点面包山的轮廓造型为依据, 且采用与巴西国旗一致的颜色 (图7) , 但两者在表现技法和设计理念上却迥然不同。申奥标志沿用平面构成的传统图形设计, 将三个相互嵌套的“心”形沿逆时针旋转45℃再按中线折叠形成整体轮廓, 然后再沿对称轴平涂填色。藉以旋转、折叠和色彩造成视觉上的立体错觉感。里约著名的塔蒂尔工作室 (tátil agency) 设计的奥运会徽运用三个人形的转折透视, 再辅以前上方的光源形成绿黄蓝的色调渐变推移, 光影的加入塑造了比申奥标志更为逼真的立体空间。

色调和光线是表现空间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色调上, 申奥标志和会徽都使用了橙、绿、蓝三色, 这与巴西国旗和国家队的服装相符, 更与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会徽同色 (图7) , 尽显同工异曲之妙。为了更好地塑造立体感, 申奥徽标把中间两个折叠的心形用颜色的色调明暗加以区分:一半赋以浅绿另一边赋以深绿。右边代表着垂直和纵深方向的天空, 深绿的是森林, 橙色是阳光;左边是阳光照耀下的水中倒影, 蓝色是天空, 浅绿是森林。用阳光、森林、天空的高度、宽度和纵深三维度塑造了标志的整体形象。在视觉上, 光线是塑造物体立体感的重要元素, 物体形态因光源的强弱和角度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明暗分布, 以明暗分布营造视觉上的立体幻觉。2014巴西世界杯会徽, 借鉴3D软件拉伸建模和贴图透视的立体技法, 用三只手组成大力神杯的立体图形, 再赋于灯光的明暗分布, 完成整个会徽的立体形塑。里约奥运会徽是里约申奥徽标的延续和深入, 并受到2014巴西世界杯会徽的启发, 它一改申奥徽标色彩平涂的平淡, 利用计算机辅助虚拟空间技术 (图8) , 依附于前上方偏左光源照射下的色调渐变与块面拧转, 塑造出更为真实的立体动感。

相较于2014巴西世界杯的立体会徽, 里约奥运会会徽揭晓的同时还展示立体实物模型, 更加强调了会徽设计的立体概念, 使其更趋完美。立体会徽及其模型得到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高度评价。这种更加注重三维空间的光影立体会徽和附属的实物模型在奥林匹克历史上可谓首创, 并对申奥徽标和巴西世界杯会徽进行了超越, 势必会激发其它类型标志设计的多维想象与探索好奇。

结语

2010年, 是3D技术飞速发展并投入商业化运营的一年。《阿凡达》掀起了3D (立体) 电影的视听狂潮, 南非世界杯通过3D技术的实况转播传达给球迷更多的激情。在今后的体育运动领域势必会出现更多更具创意的立体标志, 并伴随着3D视频技术的优势或以实物模型的形式传达给观众更逼真的立体影像。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 其标志是一种没有语种隔阂的特有图形, 增强了赛事的识别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推动着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运动的立体标志蕴含着未来设计的趋向, 体现出图形设计的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它随着科技工艺的进步、产品材料的研发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而解构传统法则。并与其它视觉媒介交叉融合、相互协作完成视觉传达, 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视觉魅力。

摘要: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会徽发布并展示立体实物模型。这种更加注重三维空间的光影立体会徽和附属的实物模型在奥林匹克历史上可谓首创, 势必会启发其它类型的标志设计。体育运动的会徽都属于当下设计, 充分反映出其时代特征, 所以会徽最能体现标志设计发展的最新趋势。

关键词:立体标志,里约奥运会,会徽,标志设计

参考文献

[1]张立、王芙亭:《标志设计基础》,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 2009.

[2]2016年里约奥运会官方网站:http://www.rio2016.com.br/.

看奥运福娃 享知识奥运 篇8

《福娃来了》:大友把爸爸妈妈送的“福娃”摆在卡酷家族的“地盘”上,卡酷玩偶对于新来的福娃很是不满,一心要比个高下,却对奥林匹克运动会全然不知。福娃们便用自己神奇的力量带着卡酷回到了古代希腊,在那里,卡酷们会经历哪些好玩有趣的事情呢?

《短跑也疯狂》:卡酷玩偶们对大友拿回来的起跑器产生了兴趣。看到卡酷们对起跑器和奥运短跑项目全然不知,迎迎便领着卡酷们来到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在那里,运动员的起跑姿势真是五花八门,其中有一位运动员的起跑姿势最为古怪,但最终竟出乎意料地获得了冠军。

《游泳花样多》:蹦蹦跳跳心血来潮非要参加奥运会花样游泳比赛,可花样游泳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贝贝为了让他们了解花样游泳和其中训练的辛苦,带着他们来到奥运比赛现场和运动员们的生活当中,她还亲自示范,不但要长时间憋气,还要配合音乐做高难度动作。贝贝还介绍了奥运会花样游泳比赛用的道具:鼻夹、头发凝胶、水下扩音器、防水化妆品,虽然都是普通的东西,但对于花样游泳运动员来说,都是比赛必备的道具。到底这些东西有什么神奇的作用,才使得花样游泳运动员有如此出色的表现呢?

《射箭论英雄》:卡酷们为了了解射箭运动的历史又一次穿越了时空,妮妮带着卡酷们从古代中国到古代埃及,从英国郊外到现代汉城奥运会,如此不辞辛劳就是为了了解古今中外关于射箭运动的知识,这其中了解到最初发明“王子计分法”的人竟然真的是一位王子!而17岁就以优异成绩获得个人和团体两项射箭冠军的韩国女选手,获胜的秘密武器竟是……

上一篇:云岩镇计生办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座谈会情况报告下一篇:家长会家长感恩老师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