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县第一小学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

2025-03-15|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景泰县第一小学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共10篇)

景泰县第一小学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 篇1

XXX小学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

应 急 预 案

为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精神,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坚决杜绝因楼道拥挤而产生踩踏伤害事故,学校特制定如下应急预案:

一、组织与指挥

(一)学校成立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和具体工作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应急预案处理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联络员:XXX 组 员:XXX XXX 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组长负责协调指挥全方面的预防或者实施求救工作及本校的发生拥挤踩踏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2、副组长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联络员负责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预防或者实施求救工作及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组员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组织,决定是否启动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对部门组织或负责的教育教学活动,活动前应有预见,并根据学校的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生事故,主动纳入学校预案工作程序。

(四)应急状态期间,领导小组各成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校内各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部门(年段)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的督察和指导。

(五)学校内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

1、结合有关发生在学校的楼梯间拥挤而产生的伤害事故例子,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使学生树立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养成过楼梯和走廊要轻声慢行、靠右走的良好习惯。教育学生不开导致同学心理紧张的玩笑,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各班级要根据各自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具体情况,班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纪律、自救自护等方面的专题教育,要向学生强调提出在楼道、楼梯实行右行,不猛跑,不恶意堵道等具体要求及遇到危险情况下自护自救的基本常识等。

三、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坚决遏制事故发生

1、明确各部门及老师楼道安全防范的职责:

后勤处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对楼道、楼梯设备设施的专项检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要及时安装教学、生活设施楼道、楼层的照明,并定期更换;要对不符合标准和不牢固的楼道栏杆、楼道扶手进行加高、加固。教导处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一是安排作息时间时,课间要留有足够的时间;二是两操、升旗仪式或各种活动,教导处联合体育老师规划各班学生下楼的路线;三是教师上课时,对学生要求上厕所的应予允许。

学校大队部要利用集体广播的时间,向全体学生明确活动行走的线路及经过的哪些楼道,如:升旗仪式、出操、放学等,向学生强调上下楼梯的速度要适可,前后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且须靠右行;做好对值周领导、老师检查的落实工作。

值周领导和老师按要求准时到岗,认真到位,管理好学生进出操和集会时各楼道学生上下楼梯的秩序,随时注意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

2、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做好对学生不安全行为的监督、检查、劝阻等工作,并及时汇报学校或直接向班主任反馈。

3、制定学生疏散、抢救预案。A、疏散应急方案:

(1)每日在学生到校前和学生放学前,值周行政和老师应及时到达指定地方指挥和维护秩序,以免造成学生拥挤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2)课间操、集会及(中午、傍晚)两个放学时间段应依次离开本班教室,先由低到高,由两边到中间依次离开,避免一轰而上,造成楼道堵塞。

(3)后勤应长期对各教学楼、办公楼楼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照明灯光的正常使用。(4)一旦发生楼道拥挤堵塞现象,在场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疏散,撤离人员密集的地点,并迅速让已通过楼道的学生向学校值班领导报告,以便学校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疏散。

(5)学校领导要亲临第一现场,必须在第一时间组织教师做好疏散学生、抢救受伤者、报告上级领导等工作。学校值周领导和老师要团结协作、冷静处理、沉着应对,确保把事故处理在始发阶段,把人员伤害降低到最底程度。要及时联系家长,正确通报情况,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6)疏散完毕后,班主任老师应对学生进行清查,以便受伤者能及时得到救治,同时要耐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安定工作。B、依照就近原则疏散,落实专人负责:

(1)两操、升旗仪式及重大活动由少队部、体育组负责指导各班级按顺序出操或进场。

(2)疏散时艺体教师配合少队部的工作

(5)疏散时视当时情况进行必要的调度,班级的学生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负责对本班学生进行疏导、保护、管理。

四、严格执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1、对值勤值班人员擅自离岗,或不认真履行疏导、保护、管理职责的进行严肃处理,对工作失职酿成严重后果的有关责任人,将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和管理权限或司法程序上报上级有关部门予以处置。

2、将发生重大责任事故与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的评比表彰工作结合起来。如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班级在考核评比中采用“一票否决制”。

3、学校将教师是否履行教育、防范义务纳入对教师工作的考核中。教师未履行教育、防范义务的,在年终考核中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处理。

4、违反学校纪律,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学生,学校应根据其认知能力作出相应的处理,并告知监护人。

5、受伤害学生监护人、亲属或者其他成员,在事故处理中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侵犯学校、教师合法权益的,学校将报公安机关依法处理,造成损失的,依法要求赔偿。

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制度 篇2

(2010——2011学年度)

为了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严防学校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老庄小学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制度。

1、组织班主任、任课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

2、教学区安排教师专人值班,并记载每天值班情况。

3、学生上、放学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值日教师负责在校门(外大门)做好疏导和纪律的维护工作。

4、出操、归操时,集合不强调快速、整齐,以班级为单位,按学校指定的行走路线逐次。做到不拥挤,不跑动,按平时走路的节奏匀速行进。

5、学校每月对全体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一次(少先队部组织);班主任利用每周一的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一次。

6、认真制定《老庄学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应应急预

案》,每学期组织学生演练一次。

7、安全事故,学校要第一时间积极查找原因,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严重的,要第一时间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不得延误!

中厂初中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 篇3

为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精神,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坚决杜绝因楼道拥挤而产生踩踏伤害事故,学校特制定如下应急预案:

一、组织与指挥

(一)学校成立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和具体工作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应急预案处理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杨前波

副组长:王朋赵诗武

组员:柯长荣吴斯学张庆兵陈杰吕晓勇 预防工作小组:

组长:赵诗武

副组长:吴斯金、柯长荣

组员:吴春侠、陈胜侠、郝万娟、邓柏慧陈胜贵、周从

祥、张庆兵、赵宗强、张丽、张吉庭

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预防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3、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

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5、对本校的发生拥挤踩踏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组织,决定是否启动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对部门组织或负责的教育教学活动,活动前应有预见,并根据学校的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生事故,主动纳入学校预案工作程序。

(四)应急状态期间,领导小组各成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校内各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的督察和指导。

(五)学校内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

1、结合有关发生在学校的楼梯间拥挤而产生的伤害事故例

子,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使学生树立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养成过楼梯和走廊要轻声慢行、靠右走的良好习惯。教育学生不开导致同学心理紧张的玩笑,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各班级要根据各自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具体情况,班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纪律、自救自护等方面的专题教育,要向学生强调提出在楼道、楼梯实行右行,不猛跑,不恶意堵道等具体要求及遇到危险情况下自护自救的基本常识等。

三、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坚决遏制事故发生。

1、明确各部门及老师楼道安全防范的职责:

后勤处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对楼道、楼梯设备设施的专项检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要及时安装教学、生活设施楼道、楼层的照明,并定期更换;要对不符合标准和不牢固的楼道栏杆、楼道扶手进行加高、加固。

教务处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一是安排作息时间时,课间要留有足够的时间;二是两操、升旗仪式或各种活动,教务处联合体育老师规划各班学生下楼的路线;三是教师上课时,对学生要求上厕所的应予允许;四是专用教室上课的老师须到任教的班级教室里带学生和送学生。

政教处和学校团总支要利用集体广播的时间,向全体学生明确不同活动行走的线路及经过的哪些楼道,如:出操、升旗仪式、上专用室上课、(中午、傍晚、晚上)放学、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向学生强调上下楼梯的速度要适可,前后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且须靠右行;做好对值周领导、老师检查的落实工作。

值周老师按要求准时到岗,认真到位,管理好学生进出操和集会时各楼道学生上下楼梯的秩序,随时注意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

2、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做好对学生不安全行为的监督、检查、劝阻等工作,并及时汇报学校或直接向班主任反馈。

3、制定学生疏散、抢救预案。

A、疏散应急方案:

(1)每日在学生到校前和学生放学前,值周教师应及时到达指定地方指挥和维护秩序,以免造成学生拥挤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2)课间操、集会及(中午、傍晚、晚上)三个放学时间段应依次离开本班教室,先由低到高,由两边到中间依次离开,避免一轰而上,造成楼道堵塞。

(3)总务处应长期对各教学楼、宿舍楼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照明灯光的正常使用。

(4)一旦发生楼道拥挤堵塞现象,在场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疏散,撤离人员密集的地点,并迅速让已通过楼道的学生向学校值周领导报告,以便学校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疏散。

(5)学校值周领导要亲临第一现场,必须在第一时间组织教师做好疏散学生、抢救受伤者、报告上级领导等工作。学校值周领导和教师要团结协作、冷静处理、沉着应对,确保把事故处理在始发阶段,把人员伤害降低到最底程度。要及时联系家长,正确通报情况,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6)疏散完毕后,班主任老师应对学生进行清查,以便受伤者能及时得到救治,同时要耐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安定工作。

B依照就近原则疏散,落实专人负责:

(1)各班级疏散路线(除一楼的班级)如下:

楼梯

行走班级

第2层教学楼楼梯、走廊

1、二

2、二3

第3层教学楼楼梯、走廊

1、三

2、二

4、二5

第4层教学楼楼梯、走廊

3、三

4、二5

(3)两操、升旗仪式及重大活动由政教处与团总支、体育组负责指导各班级按顺序出操或进场。

(4)疏散时体育老师配合政教处的工作

(5)疏散时视当时情况进行必要的调度,班级的学生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负责对本班学生进行疏导、保护、管理。

三、严格执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1、对值勤值周人员擅自离岗,或不认真履行疏导、保护、管理职责的进行严肃处理,对工作失职酿成严重后果的有关责任人,将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和管理权限或司法程序上报上级有关部门予以处置。

2、将发生重大责任事故与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的评比表彰工作结合起来。如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班级在考核评比中采用“一票否决制”。

3、学校将教师是否履行教育、防范义务纳入对教师工作的考核中。教师未履行教育、防范义务的,在年终考核中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处理。

4、违反学校纪律,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学生,学校应根据其认知能力作出相应的处理,并告知监护人。

景泰县第一小学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 篇4

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

成员:兰喜萍 于凤霞、者红霞、伍

鑫、任志有、李玄洲

二、加强宣传,做好预防

由教导处负责向全体师生进行宣传教育,希望各班深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同时能做到以下几点:

(1)不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

(2)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行走,在出操、集合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希望能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3)各班开展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多种途径和形式,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进行主题讨论,如何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组织和检查,杜绝隐患

由教导处负责落实相关教师做好预防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1)学生上操时由各班上早自修的任课老师指挥所教班级

整队出操,教师在楼梯口做好护导工作。

(2)学生集合时,由各班主任负责,指挥自己班级的学生整队,有序的上下楼梯,班主任在楼梯口做好护导工作。

由总务处负责对相关工作进行检查和整改:

(1)检查学校各楼梯、楼道的各项设施和照明设备,消除安全隐患。

(2)清理各楼道、楼梯间堆积物,确保楼梯、楼道的通畅。

(3)在各楼梯口、楼道口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指示标志和宣传标志。

四、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1、事故发生后,活动组织者应迅速通知校体育教师,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若伤害事故较大的,校体育教师应做好临时紧急处理,防止事故扩大。

2、事故发生后,活动组织者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将情况向校意外伤害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或成员汇报,领导小组组长必须根据学生受伤害的程度,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实施抢救。

3、事故发生后,各部门应绝对服从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指挥,不得以任何理由推托。

4、事故发生后,班主任老师应及时通知家长,做好家长的安抚工作。

校行政值勤人员、校体育教师、班主任必须及时护送学生到达医院,在家长没有到达之前或学生没有脱离危险,不得离开医院。

5、校意外伤害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及时写出事故报告报区教育局办公室。

6、事故发生后财务人员要做好学生的保险理赔工作。

7、学生病情相对稳定后,要做好责任认定和赔偿的相关事宜。

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校园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篇5

为加强集会及教学楼、宿舍楼等楼梯、通道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学生发生拥挤踩踏等意外事故,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预防措施:

1、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并作为本校课程,每学期举行一次疏散 演习。

2、合理制定各班集会、放学、上操、突发事件出入路线图,防止学 生过于集中在某个出入口。

3、集体上操、集会,班主任须跟班。

4、较拥挤的楼梯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管理。

5、宿舍管理条例把楼梯的出入安全列入其中,在学生集中出入楼梯 时间段,宿管老师须在现场。

6、必要时安排教师楼梯值班和教师校园巡查值班。

7、上下楼梯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班级逐次 上下楼。

8、楼梯通道不能存放任何阻碍通行的东西。

9、教师发现学生上下楼梯时有故意大脑等不良现象应及时给予制 止,防止拥堵现象发生。

10、教学楼楼道、楼梯各项设施和照明设备每星期检查一次,宿舍楼在学生住宿每天检查。

二、应急措施

1、学生在集会或在楼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时,在场教职工要大声呼喊

学生镇静,马上组织疏导,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2、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在场教职工应马上报告班主任,年级主任、学校安全领导小组(校长和副校长)、校医,同时根据伤情打120急救电话,组织送往医院救治。

3、如果是事态比较严重,学校成紧急状态,全体行政人员全天值班,维护学校稳定。

4、校领导应首先参与学生的救治工作。

5、由校安全领导小组组成事故应急小组,处理事件事宜。

6、德育处、校内安全工作小组、相关年级主任、班主任负责家长接待及安抚工作,教学处负责学生稳定工作,办公室负责上级的接待工作,后勤负责受伤学生护送及医院协调工作。安全领导小组负责上报及联络工作。全体教职工坚守工作岗位,维护学校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7、做好善后工作,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8、安全领导小组按规定完成突发事件报告及最后处理报告。

校园预防拥挤踩踏事故

应急预案

霍州市向阳学校

景泰县第一小学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 篇6

甘中办【2018】 号

甘溪中学2018年学校预防拥挤踩踏事故

应急预案

为防范学校学生楼道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救”的方针,做到遇事不惊,临危不乱,妥然处置紧急情况,保障全体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按照有关规定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处置预案。

一、应急指挥小组成员 组

长:刘光志 副组长:熊光宇

成员:赵廷利

谭廷举

杨方学

杨方露

唐胜 各处室主任、班主任、保安。下设五个处理解救小组; 指挥组:刘光志

熊光宇

责:负责协调、指挥各职能小组迅速开展抢救、维护工作,力争将伤亡情况降到最低。

警界组:赵廷利

校园保安

责:在发生拥挤踩踏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助值日教师维持学生秩序,组织好学生的疏导工作。

救护组:杨方学 杨方露

教学班主任

责:及时救护受伤学生,拨打120急救电话,协助送治伤员。

宣传组:谭廷举

责:负责向学生宣传讲解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注意事项,及发生被踩踏的后果。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

善后处理组:刘光志

熊光宇

唐胜 杨朝胜

责:负责调查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原因,分析学校在设施和管理中的漏洞,协调善后伤亡处理工作,上报处理情况。

二、拥挤踩踏事件多发地段和时间预测

1、广播操、大型集会和大课间时段,楼梯部位。

2、下课时段,楼梯部位。

3、放学时段,楼梯部位和校门口。

4、下雨天或恶劣天气,易造成人流瓶颈的一、二楼楼道口。

三、拥挤踩踏事件的预防措施

1、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常规教育, 结合有关发生在学校楼梯间拥挤而产生的伤害事故例子,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

2、广播操进出场,体育老师提前进入指定地点候场,班主任和配班老师带领学生经过指定的楼梯通道进入操场,级部护导老师在楼梯处护导。

3、大型集会时由大会主持人统一调度,班主任和配班老师带领学生按班级顺序进入、撤离会场。

4、教育学生不在楼道上追逐、跑跳、打闹,使学生养成相互礼让、遵守秩序、过楼梯和走廊轻声慢行、靠右侧行走的良好习惯。下课时,护导老师及时到达楼梯口,提醒学生上下楼梯互相礼让靠右行,一步一台阶,杜绝打闹、滑行、跳跃等不良现象。

5、大课间活动,老师带领学生有序进入操场活动,活动完毕,有秩序地回教室。

6、体育课和到专用教室上课的老师须到任教的班级教室里接送学生。

7、低中高年级实行错时放学,护导老师及时到场。如遇雾、雪恶劣天气,班主任和配班老师同时带领学生整队出校门到接送地点,直到学生放清为止;如遇下雨天,绝大部分家长到校园里来接孩子,护导老师务必提前在楼梯口值守,班主任和配班老师到班级,少数学生自行回家的,由配班老师带队到接送地点,班主任留在教室等候家长。

8、疏通楼道,当日值日老师若发现楼道、走廊有积水和杂物,须及时带领学生清理,并上报后勤服务部,保证梯道畅通。

9、及时更换楼道坏损电器,保证楼道灯光明亮。

10、教育学生不要在在校门口及周边的摊点、商店购买零食,防止通道堵塞造成拥挤或踩踏事故。

11、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学校周边的综合治理工作。

12、每个学期都要进行一次紧急疏散演练。

四、拥挤踩踏事故应急处理流程;

1、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及时排查拥挤踩踏事故隐患,严防和避免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2、在出现拥挤踩踏等紧急情况的时候,值日教师要及时通知学校有关人员,应急指挥小组成员在最短时间赶赴出险的地点,同时,在场的教师和领导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线路图采取正确合理的措施疏散学生。

3、抢救组要及时救治伤员,联系医院和急救车辆,协助医务人员救治伤员。

4、发生踩踏事故时,宣传组要及时通知各班班主任,做好疏散转移的准备,或暂时停止走动。

5、指挥组及时向医疗急救部门报告求援,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五、为了防止拥挤踩踏事件发生,教育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

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7)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大声制止,做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准备。

(8)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及时分流拥挤人流,有序疏散。

若发生拥挤、踩踏事件,学校领导在第一时间亲临指挥,控制局势,制止拥挤,做好人员疏导疏散工作和救护工作,并立即向医疗急救部门报告求援,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甘溪仡佬族侗族乡初级中学

二0一八年二月二十八日

甘溪中学办公室

预防学生拥挤踩踏的制度 篇7

1、安全教育是班会、思想品德课、周一升旗仪式的常规教育内容,各班要高度重视,做到反复教育。

2、凡进出教室,必须靠右走,若有同学摔倒,后面的同学必须立即停步。

3、在学生上学、放学的高峰期,值日教师必须全力以赴,在校门处进行疏导、管理和保护工作,当天值日行政负责检查督促。

4、课间做到不冲跑,不追赶,不拥挤,不喧哗。值日教师课间要到位巡查,发现上述情况,及时教育。

5、不准在校园内进行跳高、踢墙等活动。

6、学校集会、课间操及放学排队,班主任、值周教师带队,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做到快、静、齐。

7、学生到功能室上课,必须排队,做到不推拥,不喧哗,不怪叫。

8、总务处要定期检查各项设施和照明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推荐) 篇8

学校中的拥挤踩踏事故是导致学生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多名人员的死伤,所以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确保我校安全无事故,为此特制订预案如下:

一、成立防拥挤踩踏事故领导机构

组长:吕世红

副组长:赵武、何启瑞、白智斌

成员:郝红霞、荆建强、张鑫、李莉、张莉、卫永锋、屈泽平、高建红、杜艳娣、姚俊娥、许照静、卫敏、李强民、吴建录

二、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通过湖南湘潭育才学校的拥挤踩踏事故等案例,对学生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和严重后果。

1、培养学生的安全行为:使学生养成轻声慢步靠右行的习惯,不追逐撵打,发现其行为具有危害性时,应及时告诫、阻止,上下楼梯时不系鞋带,不蹲下,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能力。

景泰县第一小学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 篇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2006年11月18日晚,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土塘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在上完晚自习下楼时,发生拥挤踩踏事件,造成6名学生死亡,39名学生因受惊吓或受伤被送往医院观察治疗,其中1名重伤学生正在全力抢救。国务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并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尽全力抢救受伤学生并做好善后工作,及时通报各地,要求学校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这起惨痛事件的发生,教训十分深刻。对于拥挤踩踏事故,教育部曾三令五申,但个别地方安全意识依然淡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学校安全还存在着严重的漏洞和隐患。为此,我部再次重申如下:

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速将这起事故通报到所有的学校和全体学生,使每所中小学校和每个学生从这次事故中充分吸取教训,引起高度重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二、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结合此次事故立即进行一次中小学安全专题教育,使广大师生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学校管理,切实把每一条安全防范措施落到实处,尤其要落实覆盖学校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的安全责任制。

三、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学校教学设施建设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楼梯栏杆该加固的要加固,尤其是学生通道和楼梯的设置要与学生的数量配套,对广大农村学校教学楼中楼梯数量少、学生多的要采取分班下课、有序错峰等方式,保证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特别是对一些仍存在大班额的学校,更是要加强管理、加强疏导,切实防止踩踏事件发生。

四、要切实加强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在教学楼进行教学活动和晚自习时,学校必须安排学生疏散时间和楼道上下顺序,同时安排人员巡查,组织疏散,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伤害事故。晚自习学生没有离校之前,学校应当有负责人和教师值班、巡查,决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五、要紧急动员起来,举一反三,专门开展一次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要逐一对中小学校楼道、楼梯间设施设备进行专门检查,逐一对食堂、厕所、宿舍等易发生事故的地点进行重点排查,逐一对学校安全制度、应急预案的制订情况及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加以整改,对整改有困难的,要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人民政府及时报告。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11月20日下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师生安全。

教育部办公厅

远离拥挤踩踏事故安全教学设计 篇10

1710班 张晋波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通过案例分析、校园调查等环节学生能知道拥挤踩踏事件的严重后果,明白拥挤事故发生的原因,提高安全意识。

2.学生懂得预防拥挤踩踏事件的发生,如果发生踩踏事件怎样应对,掌握拥挤踩踏事故中的自我保护技能。

过程和方法

1. 拥挤实验瓶,挤压水果实验导入

2. 体验小范围拥挤,想像拥挤踩踏事故现场,认识到后果的严重性 3. 讨论如何预防

4. 身体练习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时的正确体位

通过以上四环节,学生能增强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体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珍爱生命。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二、教学重点:掌握拥挤踩踏事故中的自我保护技能。

教学难点:学生懂得怎样预防拥挤踩踏事件的发生。

三、教学准备:

拥挤实验瓶、水果少许、PPT课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案例分析法,探究法,创设情景法,身体练习法

采用图片展示,学生表演,手段,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掌握防拥挤踩踏的原则,发生事故后自我保护方法。

五、使用教材构想

七年级教材,第三课远离拥挤踩踏事故,了解案例,使学生认识到踩踏事故的严重性,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会安全原则,自我保护方法,并且把安全知识传递下去。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叮铃铃,下课了,大家像脱缰的野马,都想冲向操场去玩耍,如果同时拥堵在教室门口,能保证每个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到操场吗? 生:不能。

师:不但不能,而且还可能发生踩踏事故,非常危险!下面请同学进行拥挤实验瓶实验。

学生配合实验,总结实验结果,有秩序的撤离既安全又速快。引出课题《远离拥挤踩踏事故》

【本环节设计意图】

玩爱是孩子们的天性,从下课铃声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出问题,循循善诱地启发引导进入主题,邀请同学进行拥挤实验瓶实验,体验式教学,为新授课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二)新授课

【教学环节一】后果严重

出示拥挤踩踏事故图片(社会生活方面)

1.2010年金边踩踏事件中349人死亡。2.2010年德国音乐节踩踏事件中19人死亡。

师:大家请看上千人被挤在狭小的角落里,他们的感觉怎样呢?我们来感受一下吧!请一位同学到教室的拐角处,老师轻轻地挤压这位同学的后背感觉怎样? 生:我的胸腔受压

师:如果老师继续用力,同学会感到怎样? 生: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师:咱们来请五名同学体验一下„„再想像一下事故现场成千上万的人被挤压,又是什么感觉?不敢想像!(出示踩踏事故图片)

师:不仅社会生活中有踩踏事故,学校生活中也比比皆是。出示案例2009年12月7日22时许,湖南汀乡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故,初步统计共造成8名学生遇难,26人受伤。这一惨剧发生在晚息自习下课之际,学生们在下楼梯的过程中,一学生跌倒,骤然引发惨剧。

1.体验式感知

被挤压致死实验,身体被挤压的感觉,用水果模拟被挤压的人体,出血,呼吸困难,骨头暴露„„死亡

2.学生感悟:出示学校踩踏事件中死亡孩子的父母的表情图片,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师:大家注意观察,这位父亲嚎啕大哭,撕心裂肺,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啊!那是怎样的痛苦?请大家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学会防止拥挤避免踩踏事故的相关知识。

【本环节设计意图】

学生体验式学习,来感受踩踏事故现场的残酷,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引出下一环节的学习,踩踏事故重在预防。

【教学环节二】重在预防

(一)讨论:

1、踩踏事件产生的原因。

2、怎样预防踩踏事件的发生?如果发生了校园踩踏事件怎样应对?

(二)总结:

1、学生总结,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有限。(1)在走廊、楼道里踢球、追逐打闹、攀爬翻越;(2)拐角处、上下楼梯和进出教室时吵闹拥挤,发生碰撞;(3)不讲秩序、一拥而上、互相拥挤跑跑跳跳、互相推搡;(4)起哄,在楼梯扶手上滑行;

(5)人潮密集处恶作剧,如故意堵塞出口或大声喧哗、传播令人恐慌的消息;

(6)特别是在升旗、课间操、下课期间最易发生拥挤踩踏;

3、应对校园踩踏事件的方法。

(1)要镇定(保持冷静不慌乱)(2)别靠近(尽量远离快疏散)

(3)别绊倒(双脚站稳别弯腰)(4)靠墙壁(扶稳墙壁沿边行)

【教学环节三】学会安全体位

师:大家知道了如何预防踩踏发生,现在让我们起立,来练习两种保护自己的体位,老师动作示范,大跟我一起练习,拥挤人群中前进。

生:分组练习,模仿老师的动作在教师走廊移动体验。师:大家练习时很有秩序,万一有人摔倒了怎么应对? 生: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师:摔倒的同学又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呢? 出示图片,全体起立再练习摔倒后的安全体位。

【本环节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讨论,总结,体验,分组集体练习,掌握防拥挤踩踏技能,并使这种技能在反复体验中形成自动化学会安全体位。

全体学生起立,学习拥挤人群中不慎摔倒后的自我保护动作

思考:我们练习这两个动作的目的是什么?

1.撑开“防护空间”,采用小碎步,注意保持身体重心。

2.捍卫“呼吸空间”,借用人体骨骼的力量,为自己留下胸前的呼吸空间。3.万一摔倒时尽量蜷缩身体,护住头部,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伤害。

【教学环节四】呼号

生命只有一次 安全从我做起 课后作业

双休日每人制作一份校园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手抄报,周一交回,参与安全小报评比大赛,期待大家的优秀作品。

七、板书设计

远离拥挤踩踏事故

一. 后果严重

社会生活 校园生活

二. 重在预防

要镇定 别靠近靠墙壁 别绊倒

三. 学会体位

拥挤人群中的体位 万一摔倒后的体位

八、教学反思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国家宪法日学宪法讲宪法发言稿 学生学习宪法国旗下讲话下一篇:初三数学教学总结(上学期)

本站热搜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