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汇报

2024-11-30

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汇报(共13篇)

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汇报 篇1

**村人居环境工作汇报

**村位于固城乡政府北1.5公里处。全村有11个村民组,1057户,3762人,2360亩耕地,有36名党员。**村一直以来,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和统一安排部署,以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高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为目的,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为了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落到实处,一是专门成立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亲自抓负总责,村“两委”和小组管理员为成员分工负责,责任明确。

二、是高度重视,始终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中,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与当前扶贫工作共落实;

三、是成立专门的保洁队伍,把全村11个村民组逐个划分区域,分包负责,责任到人,确保环境卫生清理不留空白。

四、加大整治力度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村民生活环境。

1、墙体刮白9940多平方。

2、政策宣传展板3个,喷绘25平方,树涂白3230棵,路灯安装77盏。

3、村部旱厕改水冲式厕所一处。

4、公益性岗位,15位保洁人员,主要负责清理“三横两纵”村内主干道两旁及垃圾房、各组垃圾桶内的所有垃圾清运。

5、新建垃圾房4间,6、动用大型挖机6次,清运主管道两边水沟及沟、塘内垃圾3200多方。

7、在左洼组积极整改万方大塘一处。

8、下水道建设640米。

9、对11个村民组成立了小组垃圾清理工作队,由小组管理员带队,包组干部监督,确保各小组卫生达到无白色垃圾物及生活用品。

五、狠抓长效机制落实,不断巩固整治成效。

一是实施长效管理。与保洁员签订责任书,实行定人定岗定责任,做到道路天天有人扫、垃圾日产日清;

二是不断巡查,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坚持每天不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清理;

三是开展村民健康文明生活习惯教育,通过广播、宣传栏等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培养健康文明生活行为,提高村民环境卫生意识。

下一步,我村将进一步加大整治和长效管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计划用3-5年左右的时间,把**村打造成设施完善、生活便利、产业发展、管理有序、环境宜居的标准化文明生态示范村。

**村村民委员会

2018年8月

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汇报 篇2

一、引言

2005年我国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 一些地方热衷于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 而忽视对老村落的改造, 导致部分老村落环境脏、乱、差, 基础设施欠缺, 逐渐衰落。为了防止农村环境的破坏、活力的丧失, 2011年江苏省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 将旨在全面改善村庄环境面貌、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作为四大行动计划之一, 明确要求到2015年, 全省要通过村庄环境整治行动, 形成1000个省级“康居示范村”, 带动1万个规划布点村庄达到康居乡村建设标准, 其他村庄环境普遍改善。

康居示范村按不同标准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类别。三星级康居示范村标准要求最高, 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开展“六整治”、“六提升”工作, 即重点整治村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乱放、工业污染源、农业废弃物、河道沟塘, 着力提升公共设施配套、绿化美化、饮用水安全保障、道路通达、建筑风貌特色化、村庄环境管理水平, 并最终由江苏省住建厅会同省环保厅等部门统一验收。

林苗圃村就是此次争创三星级“康居乡村”的村庄之一。在林苗圃村村庄环境整治规划中, 主要采用了问题导向、整治策略、特色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推进村庄净化、绿化、美化和道路硬化,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改善农民生产条件,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其总体要求着重体现村庄的自然、整洁、生态、乡土。

二、现状概况

林苗圃居民点位于顺河镇东部, 通过宿关路与镇区联系。距宿迁市中心城区约5km, 距顺河镇区约4km。居民都是原国营苗圃职工, 其房前屋后及主要耕地种植大量的经济苗木和果树, 其中百年以上树龄的银杏十余株, 70年左右树龄的梨树两千余株, 30年左右树龄的柿树200余株, 村内有50余亩葡萄园, 村南有近千余亩的梨园。现状居民点面积约8hm2, 135户 (见图1) 。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乱堆乱放、私搭乱建

村庄虽经过初步整治, 建筑外观已有大幅度好转, 但村庄内部生活垃圾乱堆乱放, 临时设施私搭乱建等问题仍然存在。村庄建筑颜色混杂, 整体颜色不协调。零星的家庭饲养家禽, 圈舍建筑质量差, 样式丑陋, 严重影响村庄整体形象。

(二) 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村内污水处理设施不足, 现状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户数比例为70%, 有30%的农户依然采用雨污合流排放方式, 村庄内部污水处理设施已不能满足村庄现有农户污水排放总量, 给村庄环境带来较大影响。村庄路灯、垃圾桶等设施缺乏, 存在夜间照明和环卫死角。

(三) 公共空间缺乏

村内没有一处可供农民户外活动的公共场所, 更没有健身活动设施和场地。村庄公益类设施严重缺失, 没有活动中心、卫生所、村委会等公共服务设施。

(四) 村庄特色未凸显

由于一直以来区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心城区建设, 甚至有一段时间把该村划入城市建设区, 准备对该地区进行拆迁,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把林苗圃当做一个要拆迁的村庄看待, 其生态园林特色没有被充分挖掘 (见图2) 。

四、整治策略

(一) 整治村庄环境, 改善生活居住条件

针对村庄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不齐全等问题, 采取清理沟塘、清理庭院, 购置垃圾箱, 建设封闭式垃圾房、建设污水处理站, 埋设雨、污水管网、硬化道路等措施, 彻底改善居住条件。

(二) 强化村庄特色, 营造绿色宜居环境

充分利用当前村庄经济苗木和果木多的优势, 强化绿化特色, 对经济树种和果木进行梳理, 使之四季有景可赏, 特别注重冬季树木冬态景观的营造。根据村庄建筑的建筑质量和年代进行分类整饰, 既使建筑的色彩风格协调, 又能看出不同时代建筑资源风貌的传承和创新。通过建立公共空间, 整合村庄绿化、强化景观节点、优化滨水空间, 强化乡土、生态特色, 提升村庄整体形象。

(三) 挖掘资源潜力, 增强村庄发展动力

林苗圃距城区仅4km, 区位条件良好。同时这种生态乡野型的村庄是城市居民理想的休闲放松好去处, 因此在林苗圃利用自然生态特色的同时, 应充分挖掘苏北文化特色, 增建旅游服务设施, 整合周边果园, 开发采摘、垂钓体验式旅游项目, 发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增强村庄发展动力, 实现产业可持续。

五、村庄整治规划

(一) 环境整治

环境整治范围主要是居民点, 总面积8hm2。

1. 道路整治

进村道路:要保证村民出入方便和生产需求, 同时考虑未来小汽车的通行。宽度不满足会车要求的进村道路在适当位置设置会车段, 将较开阔地段的道路向一侧局部拓宽。

村庄内部道路:村庄内部道路走向顺应地形, 不填塘、不砍树。以现有道路为基础, 顺应现有村庄格局和建筑肌理, 延续村庄乡土气息, 传承传统文化脉络。

道路整治共修复道路总长400m, 总面积1600km2。

2. 雨污水工程整治

改造雨污水管道:现状排水制度为雨污合流制, 居民家庭生活污水经三格化粪池初步处理进入合流制排水盖板沟。规划雨水收集采用沟渠排放方式, 与道路边沟结合, 充分利用地形以自流方式及时就近排入池塘、河流等水体, 将2200m明沟加盖改造成暗沟, 适当位置设检查口 (见图3) 。

新建污水处理设施:村庄整治本着经济有效、简便易行、资源节约、工艺可靠的原则, 规划新建村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 其处理工艺应采用“生物—生态”组合模式, 采用“厌氧池—自流充氧接触氧化渠—人工湿地”工艺 (见图4) 。

3. 环卫设施配套

规划遵循“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立村庄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制度, 集中清理积存垃圾, 配置必备的环卫设备设施, 实现村庄保洁常态化。积极推动村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源头减量、资源利用。

居民点现状配置了27个垃圾桶。按照50~70米的服务半径设置垃圾箱 (2~3户共用一个) , 原则上不影响沿路景观, 并与用户保持一定距离, 规划新增垃圾箱11个;保留现状公厕和在建公厕;配置1辆专用垃圾收集车。

4. 杆线整治

对村庄杆线进行梳理, 减少线路交叉和跨越民宅、公共活动场所等情况, 拆除废弃杆线。沿主要道路同侧布置的线路以共杆为原则, 减少电线杆数量与线路交叉。电力、有线电视、通讯等入户率达到100%。现状强电、弱电线路基本都是分杆架设, 村庄入户线路应尽量沿墙体隐蔽敷设, 排列沿道路有序敷设 (见图5、图6) 。

保留现状路灯, 规划新增5盏路灯。采用太阳能路灯架设, 路灯采用85W节能灯, 架设高度为4m, 照明半径为25m。路灯沿着村庄主、次道路单侧布局, 满足村民出行需求。

(二) 强化特色

根据村庄实际情况, 将居民点东侧的葡萄园和南侧的水体纳入特色提升范围, 面积约16hm2。并将沿主要道路、宅间路划定禁止堆放区域, 划定村口、居民点内公共活动场地等区域作为重点打造的重点整治意图区。结合村庄建筑整饰、绿化引导、水系梳理、院落宅旁的有效引导等方面提升村庄形象 (见图7) 。

1. 建筑整饰

在整治的时候要注意尽量保持建筑原有风貌, 一方面对村内需要整治的住宅外墙及院墙进行粉刷, 如原有是红砖墙体, 在用水泥砂浆找平后用乳胶漆刷白;对水泥砂浆找平后的窗体内外框刷12cm宽的墙线, 墙基踢脚线部位刷高度为50cm的青灰色面砖。

另一方面凸显村庄的建筑特色, 可通过采用镂空围墙和具有特色的门头, 突出宿迁民居的大气和精致。同时强化不同建设年代建造的住宅特点, 使之形成一个序列, 用建筑述说该村在不同年代的经济、建筑技术发展状态和审美取向 (见图8) 。

2. 绿化整饰

整理、保留现状较好的绿化植物, 要注重植物在高度、种类以及绿化形式上的搭配。主要道路保留现状的银杏等乔木, 密植灌木花卉, 选择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搭配种植, 达到层次分明, 色彩丰富, 常年有景的效果。次要道路在硬化的基础上种植小乔木和花灌木, 形成尺度宜人的街道景观效果。宅前路两侧结合宅前院后和产业特色, 栽植小乔木、灌木、花卉, 形成景色宜人的巷道空间 (见表1) 。

3. 水体整饰

清理水面漂浮物和水边堆积的杂物。水旁绿化保持自然生态, 营造乡土特色, 种植垂柳、迎春、美人蕉、鸢尾、菖蒲等, 水旁应选择耐水性较强的植物 (见图9、图10) 。

4. 院落宅旁整饰

院落内适当打破硬地铺装, 开辟花坛, 种植乔木、花卉;院内采用青砖等材料砌筑花坛;绿化可用本地乡土树种或蔬菜、瓜果美化院落;院墙可采用镂空式院墙, 也可用篱笆围合 (见图11) 。

5. 村旁整饰

林苗圃村村旁现状绿化南侧以梨树种植为主, 绿化效果较好。外围种植果木等经济作物, 要加强田间道路的分割, 形成丰富的窗口景观。村口位于居民点西侧, 规划建设公厕和停车场。

村口内场地铺设采用青砖、木板、砂石等具有乡土风貌的材质 (见图12) 。

(三) 培育产业

林苗圃地处城乡结合部, 通过一系列的环境整治与特色提升, 该村可以依托优良的自然资源, 强化现状苗木种植、水果栽培等特色产业。同时在千亩梨园中开辟休闲观光步道, 增设赏花游廊, 并充分利用废旧水塔设立观景台。在村南的水塘栽植荷花, 扩大葡萄园规模, 以梨花、荷花、葡萄为依托开发赏花、采摘、花浴等参与体验式旅游项目。新建旅游服务设施, 开设体验式农家旅馆。唱响乡村旅游、梨树经济品牌。实现单一农业产业和三产服务业相互促进, 共同繁荣 (见图13) 。

六、结语

从表面上看, 村庄整治主要是在硬件上通过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综合整治农村环境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从深层来看, 村庄整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手段与措施, 是建设新农村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 不能孤立地就整治而整治, 应把它与村庄的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实践经验表明, 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对村庄进行整治, 不但能够极大改善和提高农民的居住环境, 改变其生活方式, 而且可以激发农民自主改善生活环境激情, 增强提升生活水平的愿望, 同时还能促进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农民素质的提升, 最终从居住环境、生活方式、精神面貌等方面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形象。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村庄环境整治技术指引.2012.

[2]张泉, 王晖, 梅耀林, 等.村庄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3]刘菁.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河南农业, 2008 (10) .

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汇报 篇3

关键词:村庄整治;实施措施;政府引导;村民参与

1、村庄整治的背景及现状

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就是要村容村貌整洁,要实现村容村貌的整洁,必须通过村庄环境整治来创造宜居村庄。因此,在本次村庄环境整治规划中,按照“六整治”、“六提升”的要求来进行本村庄环境整治规划和设计,通过规划的推动和实施,充分发挥农民和社会各方面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辛勤劳动,来改变村容村貌,改善生活居住条件。

义成村位于川姜镇的东北部,南与磨框镇村接壤,东、北分别与海门市和南通高新区搭界,西与姜灶社区隔河相望,全村总面积约2.88平方公里。现状居民点位于村域东南部,紧靠金浩路东侧。集居区以内部南北小河为界,分东西两个组团,其中西组团为一期工程,由13幢多层公寓楼组成;东组团为二期工程,由14幢多层公寓和8幢小高层公寓楼组成。居民点内部道路、停车位等已基本建成,主干路沿线已架设了路灯,污水处理站、垃圾转运站、活动式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已基本到位,区内环境卫生有专人保洁,基本上做到日产日清。现状绿化参差不齐,其中西组团较差,在绿化内夹种蔬菜较为普遍;东组团则相对较好,但绿化档次不高,品种较为单调,缺少小品等点缀。村服务中心位于集居区入口处,为一层建筑,办公条件相对简陋。(图1)

2、村庄整治的措施

在义成村的村庄整治规划中,着重对村口、建筑、道路、环境、基础配套设施等方面的整治。(图2)

2.1村口形象整治

采用环境营造与入口小品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在入口东南侧结合小游园布置景观花木、趣石等,作为村庄入口标示。

2.2村庄建筑风貌整治

集居区为近几年拆迁安置新建的住宅小区,建筑外观质量较好。规划对有损建筑景观风貌的外墙、屋面、阳台、栏杆等进行统一整治,保证建筑外立面的整洁。

2.3村庄道路整治

对村庄破损的路段进行修缮,对现状路幅较窄,不能满足通行需求的路段进行拓宽。并在两侧宜展宽处规划停车场地作临时停车或车辆交汇,以提高道路的通达性。

2.4村庄绿化景观整治

规划强调村庄绿化的乡土特色,尽量保留现有树种,对树龄在20年以上的树种应进行生态维护。主要道路两侧一般种植枝小叶茂的树种。次要道路和房前屋后空地宜种植果树木林等。村口作为绿化的重点区域,宜体现自然、亲切、宜人,体现地方特色与标志性。宅旁绿化应充分利用屋旁宅间的空间,以小尺度绿化景观为主,见缝插绿。游园及公共绿化空间应结合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布置,绿化宜以观赏类乔木与花灌木搭配为主。水旁绿化应结合亲水设施安排,以亲水植物和水生植物为主。

2.5村庄河塘及岸线整治

保留现有河塘水系,并进行必要的整治和疏通,改善水质环境。禁止填埋村庄内部面积较大的水塘。对村庄内的河塘整治应以清淤疏通为主,对河塘边的原有树木禁止砍伐。河塘坡岸尽量随岸线自然走向,宜采用自然斜坡形式,并以生态驳岸形式为主。河塘绿化应尽量保持河塘岸边原有的自然绿化,河塘绿化以亲水植物为主,采用自然生态的形式,营造自然式滨水植物景观。

2.6村庄排水整治

雨水:排放主要采用自然漫排形式,对自然排放有困难的地段,可采用明沟或暗渠收集方式。

污水:村庄设置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入池塘。

2.7村庄电线杆及线路整治

对现状杆线和线路进行必要的规整,在最大化保留现状杆位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杆位调整。

村庄通信线路采用地面敷设,电信、有线电视线路亦为地面敷设。

2.8村庄路灯照明整治

照明采用独臂式路灯方式,尽量结合电线杆布置,在没有条件架设电线杆的位置,可结合建筑山墙布置。建议采用节能灯。

规划保留原有的路灯,同时根据实际需要新增随杆架设路灯。满足村庄内无暗点的要求。

2.9村庄环境卫生及环卫设施整治

环境卫生整治主要是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搭乱建,露天粪坑、畜禽散养,破败空心房,拆除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设施。

环卫设施整治应重点对垃圾箱、垃圾房进行布局,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70m。在布局上既要方便实用,又不能影响街道美观,一般采用可移动式垃圾收集箱。垃圾房结合村庄规模、集聚形态确定垃圾房位置、容量。

2.10村庄配套设施及活动场地整治

在小区主入口处布置小区综合配套服务设施,方便村民办事、提升村民生活水平。在村庄南侧的小游园内设置活动广场,配置儿童游乐场地以及老年活动健身器材。

(图1)     (图2)

3、村庄整治的实施

政府应加强政策指导、技术服务,引导村民参与和监督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村庄整治规划所有成果应向村民公布,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内容和实施办法能充分体现极大多数村民的意愿。村庄整治的具体项目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与经济条件,由村民自主选择确定。提倡村民自主实施部分整治项目。

义成村的村庄环境整治,在资金投入上有政府出资和村民个体出资相结合的方式。政府资金的投入,保证主导控制作用,保障村庄环境整治的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达到规划预期的效果。村民资金的投入使得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和自身的利益融合在一起,村民自觉参与到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的过程中来,监督村庄环境整治的实施。

4、结语

村庄环境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是改善村庄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形成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乡村面貌的重要举措。村庄环境整治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给农民得到实惠。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的落实,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将迎来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村庄规划导则(2008).

[2]《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

[3]《全省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苏办发〔2011〕40号).

[4]江苏省村庄环境整治标准及三星级“康居乡村”评分办法.

作者简介:

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汇报 篇4

xx村位于xx国道旁,地处xx中心位置,全村地势较为平坦,共有居民xxx户,xxx口人。

全县“洁净乡村”工作动员会后,在xx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安排部署下,迅速行动,扎实推进,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广大村民的生活习惯不断改进,全村逐步形成了一种讲卫生爱环境的浓厚氛围,各种不良生活习气和失范行为日渐消除,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主要做法:

一、健全机构是基础

xx“洁净乡村”工作启动后,xx村支部、村委一班人认为,县委、县政府倡导的“洁净乡村”工作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生态xx、幸福xx的主题,是一件惠及民生的好事,但又是一场持久战,具有艰难性和反复性。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坚强有力的指挥系统,做为本村“洁净乡村”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推动者,才能打好这场硬仗。经过“两委”多次开会研究,成立了xx村“洁净乡村”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会议确定的内容,分工负责,各司其职,从组织源头上确保这项工作稳步扎实推进。

二、提高认识是前提

“洁净乡村”工作不仅美化人居环境、优化发展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够改变一种生活习惯,培养人们新的生活理念,净化心灵,提升境界。虽然是好事,但在思想认识上,xx村广大干部群众有很大的分歧,主要有两点:一是部分人认为生活陋习难改,特别是不理解拆除垃圾点;二是成本核算投入大,不划算。在此情况下,xx村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全村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是开会宣讲。xx村连续三天召开了由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参加的“洁净乡村”工作动员大会,学习了县、镇两级有关“洁净乡村”工作的文件精神,通过辩论比较,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二是舆论引导。通过横幅、标语、宣传牌、广播等形式,广泛宣传“洁净乡村”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号召广大群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积极参与支持 “洁净乡村”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家家清楚,户户明白;三是载体推动。通过开展评选文明家庭、评选卫生先进个人和发放环境整治倡议书等活动,逐步使广大群众在参与创建活动中达成了人人为环境整治做贡献的共识。

三、集中整治是突破

xx村不仅仅停留在宣传造势上,在逐步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按照高标准、高起点原则,制定切实可行“洁净乡村”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本村实际进行整治,在行动上来真的、动硬的,集中突破,让广大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投资30余万元,硬化大街小巷1800余米,面积5000多平方米,粉刷墙壁3000余平方米,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村容村貌。通过铺设地下排水管道4000米,使生活污水通过地下管网排出户外,进入集中排水管路,彻底解决了污水乱流现象。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卫生大扫除,动用勾机、铲车等大型设备,拆除了垃圾池3个,取缔卫生死角10个,清运垃圾2000余方。结合xx主街道两边商铺众多的实际情况,与所有商铺签订了卫生责任状,实施门前三包,不仅节约开支,每个商铺的卫生状况也得到很大改观。

四、长效机制是根本

在“洁净乡村”工作中,xx村注重以制度配套为保障。一是建立保洁员制度。聘用专职保洁员2名,临时保洁员4名,统一着装,负责街道清扫。二是建立日清日运制度。投资3万多元专门购买了1辆配有高音喇叭的电动三轮车和1辆人力三轮车,每天6:30至8:30,定时、定路线到10个街口、巷口收集垃圾,然后运到固定垃圾填埋场,保证全村垃圾日产日清日运。三是建立责任制度。全村共划分为10个卫生责任区,制作了责任街牌上墙,每个责任区配有村干部,负责监管本区的卫生状况。通过各种措施,确保卫生保洁制度长期坚持,纳入村委的一项日常工作加以管理,实现常态化。

五、监督落实是关键

xx村虽然建立了各项卫生制度,有岗位、有职责、有报酬,但能否达到卫生标准,监督落实是关键。决不能白花钱不干事、干不好事,必须落实监督机制。xx村聘任2名义务卫生监督员,每天对各区域卫生情况进行同步检查记录,对达不到卫生标准的当面提出限时纠正,对拒不改正者,根据村规民约及相关的责任状,给予相应处罚;村“两委”每周三定时对上周工作进行检查、评比、总结,将结果制作成“洁净乡村”工作简报并发放至全村居民,现已编辑第1期。通过强化监督管理,调动了全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形成了有人抓事、有钱办事、有人干事、有人管事的良好局面。

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总结 篇5

今年以来,我们村党支部紧紧按照乡党委政府的总体要求,按照工作要有新思路,落实要有新举措,农村要有新变化的思路,全面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经过半年来的努力工作,形成了农民素质综合提升,干部工作渐入佳境,农村环境整体改观,长效机制彰显活力的运行格局,现将我村半年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总体情况做简短总结。

一是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为扎实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了环境卫生委员会等组织机构,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明确了工作台职责和要求,严格检查,定期通报,不断增强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责任意识,赶超意识。

二是责任到人,形成了特色鲜明,奋起赶超的浓厚氛围。

在工作的实践运行过程中,我村依照乡党委工作安排和要求,充分地发动群众,形成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细致地研究机制,形成有序的整治环境,制定并下发了符合我村实际的村规民约,文明公约,形成了有据可依、有人主管、有人主抓,有队伍具体实施的良好格局。三是加大宣传力度,使环境整治活动深入人心

为了能进一步抓好此项工作,以提高农民素质,在全村共张贴卫生环境教育标语10条,在醒目的地段悬挂横幅5条,真正做到家喻户晓,营造村民人人行动起来,维护环境卫生的氛围。四是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1是群众素质有待提高,尽管我们不断加大对群众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但群众对此项工作的理解程度还是不尽人意,主动配合更是相差较远,因此,加大对群众的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素质将是下一步工作的主攻方向。

村环境整治工作会议简报 篇6

住址:xx省xx市回族自治县x店

法定代表人:刘

委托代理人:张,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x市电力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住址:x市xx区新坝北路X号

法定代表人:李

诉讼请求

1、判令被告立即支付给原告所欠货款325831元。

2、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原告与被告有生意往来,原告供货给被告,被告承诺收到货后付款,原告按约定供货后,被告没有按承诺付款给原告,给原告的生产经营带来严重困难。截止x年9月16日原被告双方对账确认被告欠原告货款共计325831元,原告为了资金周转需要,多次找被告负责人要求被告偿还所欠货款,但被告至今未还,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已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为了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特向贵院提起诉讼,请求贵院支持原告的全部诉求。

此致

xx区人民法院

起诉人:电力管件有限公司

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汇报 篇7

1 华池县山庄村环境综合整治现状

山庄村位于甘肃省华池县山庄乡中部, 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年降水量210~400mm, 年平均降水量384mm;地下水丰富。据调查, 现有集中饮用地下水水源1处, 蓄水池容量50m3, 服务范围84户, 水质达标;备用地表水源地1处;每户有水井1口;户均养殖大型家畜1头、家禽4只, 新增舍饲养羊户140户;建沼气140户, 占农户总数的51.28%, 沼气入户率为80%;新建卫生厕所37所, 普及率为80%;有卫生服务所1所, 村医1名, 居民参保率达到100%。

山庄村存在以下环境问题: (1) 水源地存在潜在威胁。该村白沟项目区准保护区内有长庆油田南梁作业区油井2口;石油开采致使水源地水质日渐恶化, 群众饮水安全受到威胁。 (2) 生活垃圾随意处理。村民环保意识较为薄弱, 生活垃圾就地堆放, 且该村临近二将川, 随意向河流倾到现象严重。村庄缺少规范化垃圾填埋场, 临时垃圾场距离泵站扬水工程10m, 是污染水源地隐患源。 (3)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缺乏。农户旱厕基本是沿河而建, 生活污水排入河道, 超出了河道自身的净化能力。 (4) 农村面源污染严峻。农药、化肥、地膜存在使用不合理现象 (见表1) 。 (5) 院落环境亟待解决。村庄院落缺少“六配套”模式。集中式农户庭院整洁卫生程度低;分散式农户院落破旧, 存在危房, 窑洞及住宅地面亟待修缮。

2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模式探讨

根据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结合山庄村实际, 从水源地保护、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院落生活环境整治5个方面, 初步探析适合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模式。

2.1 水源地保护

水源地保护区内严禁一切有污染水源水质的行为和建设项目;水源井周围500m不开凿其他生产用水井;不得从事破坏深层土层活动, 雨季应及时疏导地表积水, 防止积水入渗和漫溢到水源井内;禁止向河流排放生活污水;沿岸防护范围内, 不应堆放废渣等固体垃圾, 不应设立有毒、有害物品仓库及堆栈;不得从事放牧等可能污染该段水域水质的活动;不得新增排污口, 现有排污口应结合村庄排水设施整治予以取缔。针对供水水质一定程度上受到油田开采和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 对小电井及集水窖水水质净化。

2.2 生活垃圾处理

建立“户收集、村转运、乡填埋”的垃圾处理模式。生活垃圾采用堆肥、沼气、填埋等措施, 以就地资源化为优先原则、无害化处理为最终要求;加强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与集中处理和循环利用。

2.2.1 户收集

集中居住居民点垃圾产生量较大, 各村组采取自觉收集, 有偿包干相结合的保洁模式。对于分散式居民点, 交通便利的可由农户自觉收集, 运用便携式垃圾桶定期定点送至上门收集的垃圾清运车;交通不便的农户生活垃圾在合适地点就地填埋。

2.2.2 村转运

生活垃圾实行村转运, 为达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先进行分类收集, 然后实现垃圾资源化。1) 厨余垃圾与禽畜养殖相结合实现资源化, 用于集中堆肥或产沼气;2) 可燃垃圾作为农户生物质燃料的组成部分;3) 可再生垃圾回收利用, 如塑料、橡胶、废铜烂铁等。

2.2.3 乡填埋

经过资源化不可循环利用的垃圾, 集中到乡垃圾填埋场进行统一处理。

2.3 生活污水处理

结合山庄村实际, 黄土高原地区采取污水就地处置回用的工艺形式。集中进行处理不经济的, 考虑单独的污水就地处置工艺。建设雨污分流收集管网, 废水包括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 水量不大, 通过污水管道汇集自流至污水站调节池, 进入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处理, 按其水质的好坏, 将污水分别加以排放。较清洁的污水可按高程分区分散处理或一次集中处理, 对于高处的洗涤污水土堆处理系统处理后, 可作为低处用户的杂用水, 如厕所冲洗水、低处绿化美化与环境用水和庭院种植用水等, 对于厕所冲洗污水可排入化粪池土堆处理系统, 经处理后用于果树和农田灌溉。

2.4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按照“预防为主”的环保方针, 消除土壤污染源, 防止新的土壤污染;清除已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 防止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废物资源化, 使畜禽粪尿尽量还田, 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的充分转换和良性循环;推广废弃农膜再利用和秸秆能源利用技术;不断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4.1 科学使用农用物资

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和合理使用农药技术,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草鼠害统防统治技术, 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减少化肥、农药、农膜用量, 提高有机肥使用量, 限制使用碳酸氢铵。科学施肥要重点抓住以下几个环节:施肥方法、数量、天气情况、土地干湿情况、农作物生长期及农作物的特异性。

2.4.2 推广秸秆能源利用技术

以秸秆为主要原料, 经微生物厌氧发酵作用生产沼气, 生产农村急需的高品质清洁能源;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 将各类分散的、没有一定形状的农林生物质经过收集、干燥、粉碎等预处理后, 利用特殊的生物质固化成型设备挤压成规则的密度较大的棒状、块状或颗粒状等成型燃料。

2.5 院落生活环境整治

农村院落环境整治采取“一池五改六配套”环境整治模式。街道居民点院落生活环境整治采用“六配套”模式。街道农户配套以下设施: (1) 集中式饮用水入户供水系统; (2) 沼气集中式供应设施; (3) 基础设施, 主要是污 (雨) 水管、电力、道路的集中建设; (4) 生活垃圾收集与转运设施; (5) 污水处理设施; (6) 畜禽养殖集中式棚圈。分散式居民点采取“一池五改六配套”环境整治模式和“六位一体”的建设样式, 具体要求是“一池”:建设容积为8~10m3的新型沼气池;“五改”包括改圈、改厕、改厨、改院和改水;改圈:改猪圈为太阳能暖圈, 并与沼气池相连, 使猪粪直接进入沼气池, 建设无臭棚圈;改厕:与改圈同步进行, 与沼气池相连, 配备沼液回流冲厕装置;改厨:厨房内配置脉冲或电子点火沼气灶, 灯具、开关、沼气调控净化器、输气管道等;改院:院落地面硬化、绿化、美化;利用沼气池余热与改厨同步, 改建沼气炕, 提高冬季居室内温度;改水:建设完善生活饮用水供水系统 (机井、水窖) , 对地下水水质较差的农户配套净水设施, 生活污水经简易处理沉淀后, 用于果蔬种植或院落保洁。“六配套”:住房供暖和做饭用沼气、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垃圾箱、卫生厕所、太阳能棚圈配套、青贮窖配套。“六位一体”:沼气池、卫生厕所、太阳能棚圈、青贮池、蔬菜大棚、厨 (灶) 房相对集中修建, 使能源得以梯级利用、废弃物得以资源化综合利用。

3 结论

针对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提出“以村庄为单元, 以水源保护为中心, 构筑污染治理和院落整治两道主线”的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模式, 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可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 水质达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显著提高;村容院落整洁, 生态环境和谐。

参考文献

[1]刘普灵, 郑世清, 琚彤军, 等.黄土高原燕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及效益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 2005, 12 (5) :88-91.

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汇报 篇8

一、组织领导(10分)

1、加强领导,把镇(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建设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明确责任,抓好落实;(4分)

2、镇(乡)党委、政府每年组织开展两次以上镇(乡)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6分)

二、机构协调(6分)

3、镇(乡)村建立稳定的环卫队伍,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监督;(2分)

4、落实责任制,各职能单位职责明确,形成合力,实现齐抓共管;(2分)

5、有必要的经费,能保证镇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正常开展。(2分)

三、整治宣传(5分)

6、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和镇村规划建设等法律法规;(2分)

7、镇村设有宣传栏,定期刊登镇村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内容;(2分)

8、建立档案制度,收集并整理镇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情况。(1分)

四、镇(乡)村建设。(6分)

9、认真落实镇村建设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点布局合理,住宅整齐美观,无违规建房现象。

五、环境卫生(10分)

10、镇村环境卫生进行制度化管理,保持环境整洁;(2分)

11、对村庄、房前屋后、路边、沟渠、田地等处的垃圾进行定期清除,及时清理生产、生活、经营垃圾,搞好垃圾、污水等污染物的处理;(4分)

12、划片包干,组织单位和居民实行门前三包(包净化、包美化、包秩序)。农村居民做好自家庭院及承包土地的清洁工作,清除垃圾、白色污染等污染物,改善环境卫生状况。(2分)

13、消除露天粪坑和简陋厕所,推广建设卫生厕所,推广和普及室内卫生设施。(2分)

六、镇村驻地单位(6分)

14、镇村驻地单位环境整洁,服务良好,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能发挥示范作用。

七、主次干道和重点地区(12分)

15、镇村主次干道平整,雨雪天畅通无阻,主要街道有地下排水管涵,无污水;(2分)

16、无骑路市场经营现象;(2分)

17、无占道违章搭建现象;(2分)

18、无占道乱摆摊点现象;(2分)

19、道路两侧无乱堆放垃圾及杂物;(2分)

20、电力、通信、广播等架设杆路管线,整齐有序,不影响镇村容貌。(2分)

八、交通秩序(10分)

21、镇村交通畅通,无占道堆放货物、晾晒农作物等堵塞交通现象。(4分)

22、各种营运车辆无乱停车和占道拉客、抢客等现象;(3分)

23、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等摆放有序。(3分)

九、市场管理(7分)

24、经营户入场经营,市场内整洁有序;(2分)

25、市场及周边环境卫生良好,垃圾及时清理;(3分)

26、开展创建“文明经营户”活动。(2分)

十、公共设施(10分)

27、镇、集镇主次干道按规定设置水冲式公厕,配套建设定点停车场所;(2分)

28、镇村道路无被侵占、毁坏现象;(2分)

29、公共场所广告、招牌等用字规范,内容健康;(2分)

30、邮箱、电话亭等公用设施功能完好,外观整洁;(2分)

31、有相应的净化居民饮用水设施,确保镇村居民饮用水安全。(2分)

十一、垃圾管理(12分)

32、街道和通往镇村主要公路沿线无乱堆放垃圾现象;(4分)

33、主要街道有垃圾中转站,定时收集垃圾;(4分)

34、主次干道均设有垃圾定点收集点,有垃圾清运设备和填埋场所,垃圾场及时覆盖。(4分)

十二、绿化亮化工作(6分)

35、主街道有行道树、绿化带和路灯,管护有效;(3分)

中滩村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篇9

根据《北京市市容管理条例》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执行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的实施意见》和昌平区环境建设工作要求及镇东政文【2009】号文件精神。为加强我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切实改变村中环境卫生面貌,及改善村民生活环境为目的,切实解决我村环境卫生存在的不足,美化、绿化村民居住环境,提高村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确保村民健康生活。结合我村实践情况在全村范围内开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在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我村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专门成立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分工

明确,责任到人。

为使我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张、我村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三十二个清洁组长为成员的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由村主任抓环境整治工作,三十二个清洁组的全体成员具体落实环境整治的各项工作,支部书记负责环境整治工作的监督和协调,有一名支委和一名村委负责具体工作,其他成员负责协助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张,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战斗集体,为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集中整治环境卫生,做到完全彻底,不留死角。

1.解决村内、村外的生活污水排放。

第一,对村内地下污水排放管线进行改造使每户村民生活

污水实现地下管道排放,做到污水不上街。

第二,对村外排水沟进行封闭,彻底解决村外污水露天排

放的现象,有效治理我村群众生活污水排放,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2.有效治理村内、村外垃圾。

第一. 投资20万元全面彻底清理村内街道两侧,村内空闲的及村外的垃圾不留死角,清除积存的垃圾。进行植树。第二. 清扫人员年投资500万元对村内的街道、胡同进行

清扫。

2009年共投资520万元对村内垃圾进行明天清理一次,做到了日产日清。

3.集中整治乱堆乱放。

对村内街道两侧杂物进行清理整治,强化门前“三包”责任制,禁止商户排放商品侵街占道,影响村容,有碍村容的私搭乱建限期拆除。

三.加强管理,监督和维护,确保环境整治长期有效。

1.宣传动员。利用广播,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广泛宣传,深入动员,营造浓厚的环境整治氛围,对村民进行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村民和外来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自觉维护

环境卫生。

2.建立环境卫生管理、维护的长效机制,有效合理利用清洁小组成员,进行责任分工,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对环境卫生责任区进行划分,确保环境卫生维护到位。

3.加强监督,成立环境卫生监督检查小组,检查小组每天进行检查及时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巩固深化环境整治成果。

回顾2009年一年的环境整治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在村两委人员,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对村内责任和村外环境整治后以基本达到环境卫生要求。村两委人员有决心,有信心一定要坚持继续保持下去,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针对一年来我村环境整治工作还存在不足,对环境整治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还需进一步提高。

中滩环境整治小组

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汇报 篇10

实 施 方 案

为落实县委、县政府2012年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任务精神,切实改善我村环境卫生面貌,营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乡党委、政府关于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的精神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在全村范围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领,以改善群众民居环境为目标,宣传发动,增强意识,户户动员,人人参与,坚持高标准,常抓不懈,深入开展“党员带头,组长负责,门前三包”的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建立“村负责,组为主,户落实”的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开展村内环境卫生综合治理。

二、总体目标

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通过“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实现垃圾袋(桶)装,无乱丢乱倒现象,水沟畅通无堵塞,改水改厕工作有效开展,组组设立垃圾临时存放点;村民房前屋后杂物堆放整齐,家禽家畜按规定实行禁养、限养、圈养;河道无垃圾堆积,无漂浮物;把“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纳入村规民约,配备环境卫生保洁

人员,同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实现净化、美化。

三、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

1、召开专题会议。按照乡政府“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专题会议”和下发的文件精神及考核细则要求,由联村干部、村组干部、到各组组织召开户主会,宣传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并制定本村工作方案。

2、张贴宣传资料。按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印刷1000份文明公约、卫生公约、温馨提示、垃圾分类处理小常识并张贴到户;悬挂4条有关整洁行动的横幅;各组张贴5张以上有关整洁行动的标语;在各个主要路口建1个固定宣传牌;粉刷固定标语两条。

(二)设施建设

1、到组大垃圾池。由乡政府统一按2m*2m*1.8m规格建立到组大垃圾池。

2、到户垃圾焚烧池。全村到户垃圾焚烧池数量500户,乡政府统一按对径0.6m,高度0.45m规格建立到户垃圾焚烧池。

(三)集中整洁

1、建立卫生保洁制度。每月组织一次环境卫生整洁集中行动,全面清除村内陈年垃圾和卫生死角,确保村庄任何区域无暴露垃圾。每个组配备卫生保洁员1名,由本组自行

推选,并签订合同,确定报酬。卫生保洁员每天对本组公共区域、道路两旁、河流区域环境卫生进行清扫,并对组内每家每户房前屋后卫生环境进行督导检查。

2、建立垃圾四级处理制度。按照“分区、分类、分户、分散”处理的原则处理好垃圾。一是垃圾分区负责,以组为单位划分责任区,保洁员为责任人,省、县、乡、村等主干道路、桥、河流、沟渠明确由专人打扫;二是垃圾分类处理,各村每户在清理垃圾时,对垃圾自我分类,对于有机垃圾用于肥田,对无机垃圾如白色塑料等进行焚烧;三是垃圾分户处理,各村每户门前屋后垃圾自行在垃圾焚烧池内处理;四是垃圾分散处理,3、建立家禽家畜圈养制度。每户自养的家禽家畜要进行圈养,卫生保洁员每天进行督导检查,村干部与乡联点干部每月开展一次检查清理。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工作机构

1、成立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XXX同志任组长,XXX同志、XXX同志任副组长,各小组组长任成员。

(二)完善配套设施

1、每个组配备1名清扫保洁员,具体负责本组垃圾处理和卫生保洁,并签订合同;

2、每户建设1个垃圾焚烧池,每组建立1个垃圾池。

3、完善主干道路硬化和绿化,中心组道路硬化和亮化,下水道改造。

(三)严格奖惩

1、按月、季度、年对各组的清洁工作进行考核,开展评比竞赛活动。

2、对各组的清洁工作与组长的报酬挂钩,在年度的百分考核中占30%。

3、保洁员的年度工作报酬以组实际情况自定,对于不履行职责,取消清洁工作报酬。

4、年终总结,评选清洁单项工作的先进组长和保洁员,在全村范围内评选20-30户文明卫生户,并给予奖励。对一些不遵守卫生制度,破坏环境卫生的人和事在全村村民中进行曝光,给予批评。

本实施方案自2013年3月20日起执行。

XX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小组

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汇报 篇11

关于通村公路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各位领导:

按照省、市交通部门对通村公路排查整治工作的安排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县通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不断提升通村公路的整体质量和服务水平,确保通村公路建设养护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我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通村公路专项整治工作进展顺利,整治路段全部达标。现将我县通村公路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5-2008年,我县共建设通村水泥路402条396.5公里。按照省市专项整治工作要求,我局组织技术人员,从2008年12月份起,对已建成的通村公路逐乡镇逐路段进行摸底排查。排查重点是通村公路外观质量、排水设施、安全防护、路肩培护、错车道等。经过排查,全县通村公路存在严重质量缺陷的89条,较严重质量缺陷的150条,一般质量缺陷的101条。其中:路面断板3864条,9959.9m2;路面起砂25535m2;露石5840m2;水泥混凝土路面贯缝处理760万延米,路肩培土151km。

二、进展情况

为加快通村公路整治工作步伐,全面落实省、市业务部门整治工作要求,我们采取专业队伍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办法,落实

整治工作责任,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专业队伍负责路面质量病害整治施工,安排专业队伍——西安一宇路桥建设养护公司按照“先严重,后一般”的路面病害整治程序集中开展整治。止2009年底,共完成水泥混凝土路面灌缝23条 28.23公里,处理水泥路面断板21条402.22立方米,重铺混凝土路面1条0.78公里3211.37平方米,修建错车道18处,浆砌水沟7条9.57公里,设置防护设施11处,60条村道与国、省、县、乡道平交处栽置警示桩,共完成建设投资500余万元。群众运动是指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组织群众整培路肩,目前151条整治路段的路肩培护工作已全面完成。

三、基本做法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了加强通村公路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县局成立了由主管局长***同志任组长,局公路科、质监科、公路站负责人为成员的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整治工作的指导和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村公路管理站,具体组织和实施整治工作,制定整治方案,落实施工队伍,对各乡镇(旅游区管委会)通村公路整治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局公路科、质监科进行指导和质量鉴定。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加强对本区域整治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整治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是精心组织,务求实效。为了做好整治工作,达到整治要求,我局制定了《通村水泥路整治整改质量标准》,安排专业施工队伍西安一宇路桥建设养护公司对路面质量缺陷进行集中整治。西安一宇路桥建设有限公司采取购置相关专业设备,对施工人员

进行培训的方法,确保了整治工程质量。

路肩培护等通村水泥路附属工程,主要安排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组织实施。为了加快整治工作进度,我局还于2009年12月25日请示县政府,在全县开展冬季农村公路环境集中整治,对培护路肩等工作进一步进行了明确。同时针对不同路段、路肩培护工作量大小不同,分路段给予不同数目的补助资金,从而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

四、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通村公路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在省、市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的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各方面原因,目前还有部分整治项目未能按期完成。一是2009年8、9月阴雨较多,11月初雨雪天气又提前来临,影响了整治工作进度;二是由于通村公路整治项目比较分散,破碎、切割、拌合、振捣、养生等施工难度大,再加之原材料价格和人工费用上涨,使整治成本增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认真总结前阶段专项整治工作经验,查找存在问题,待开春天气回暖后,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组织人员加快工程进度,强化质量监督,力求整治工作全面完成,取得实效。

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汇报 篇12

一、强化领导,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为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我镇将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以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以各村负责人、镇干部为成员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村也相应成立了工作小组,从而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网络;二是制定下发《鹤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实施方案》,使整治工作做到了目标明确,经费落实,分工具体,措施到位;三是实施“一把手”负责制,由各村负责人具体负责自己村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并将各村及所有保洁员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纳入镇年终目标考评,镇新村办每月对各村环境卫生整治考核一次。对此次整治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二、加强宣传,着力营造良好氛围

4月,我镇分别召开了保洁员会议和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动员大会对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各村也相继召开了村民动员会议,传达贯彻环境卫生整洁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镇上下主动参与到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中来;在镇区和各村张贴了标语、制作了宣传栏,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上门上户发放《清洁家园,纯净资溪--致广大村民的一封信》,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让广大村民知晓环境卫生整治的内容和意义,提高了群众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三、加大投入,着力完善环卫设施

为做好我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今年先后在景区公路、国道沿线和各村新建垃圾窖22个,现全镇共有120个垃圾窖,确保每个村小组都有垃圾窖,并发放大垃圾桶156个,对于有些村小组偏僻地方不宜建垃圾窖的,在适当位置配套安放大垃圾桶,由保洁员集中收集再处理;全镇共聘请了1名垃圾车司机和82名保洁员,购置垃圾车一辆,每名保洁员每月除了确保150元基本工资外,另外每月拿出150元奖金对保洁员进行考核,调动保洁员的工作积极性。自此,大部分村民都能自觉将垃圾倒入桶(窖)中,随意在路边、屋边乱倒垃圾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村民的爱卫意识得到很大提高,基本实现了“户收集—村组收—镇转运”的目标。

四、狠抓落实,美化镇村环境

为把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做为长期长久的工作一抓到底,我镇紧持“统一部署、突出重点、分类实施、整体推进”的总体要求,按照实施方案积极有序开展整治活动。3月中旬开始积极开展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发动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整治活动;4月,各村集中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安排专项资金对村组内的陈年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各村张贴了村规民约和保洁员管理制度;长兴村对长兴组河道垃圾进行了清理;泉坑村地处偏远,垃圾车运输不便,泉坑村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将垃圾就近填埋的方法,并且保洁员由各村组长兼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泸声村、下长兴村等采取了村干部“一对一”联系保洁员的做法,有效地对保洁员进行管理。5月,由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对本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督查通报,对做的好地方予以表扬,对存在的不足予以整改,对老百姓经常乱倒垃圾的地方竖有警示牌。由于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各村的脏、乱、差现象得到根本改观,全镇上下形成了一种人人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热潮。

五、存在的不足及对其他相关单位的建议

存在的不足:通过近段时间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整体上看,宣传工作力度还不够,村组环卫人员的职责意识和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还不强;从长远来说,还需要加强保洁员长效管理,让保洁员考核成为一项制度。

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汇报 篇13

一、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5日—5月15日,为期一个月。

二、活动内容

(一)深入治理“五乱”,打造整洁优美的新区环境。

1、开展环境卫生清洁行动。集中治理新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安置小区和施工工地周围道路的环境卫生,全面清除7处卫生死角,约8600㎡。出动120名环卫工人,81小时机械切实做好黄河广场、三国文化长廊、政府机关周围、休闲场所等节日及“5.12”纪念活动期间人流量大和人群聚集区域的清扫保洁工作。

2、开展清除“牛皮癣”,规范广告设置。对新区内新出现的“牛皮癣”进行集中清除,共计清除8处牛皮癣。

3、对新区内破损的市政设施进行维修,对缺损的绿化进行修补,美化新区形象,提升新区宜居质量,使新区市政设施完好率达到98%以上。

4、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区环境美化亮化行动。改善新区景观,以鲜花布景,促绿化“破墙”,美化新区环境,打造靓丽家园,营造欢乐、喜庆气氛。

5、协助交通、交警、市执法局三大队、区建设局、东湖乡对新区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进行治理,治理了8处摊位乱摆、3起车辆乱停、4处工地乱象。

(二)深入发动全体干部职工,大搞室内外环境卫生。

发动全体干部职工在单位内进行了清洁卫生大扫除,做到了地面整洁无垃圾、无污垢;墙面天棚无灰尘、蜘蛛网;窗明几净,物见本色,办公设施、设备无灰尘、无污垢;资料、书报、物品摆放整齐。档案柜上无杂物。厕所地面无泥土、无烟头、无纸屑;大小便池无尿垢、污垢、无臭气;洗手池见本色、洁白无污垢;绿化带无杂物、纸屑、塑料袋、烟头、果皮等;花盆外无泥土、无污垢、盆内无杂物、无烟头。

(三)抓好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

继续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公益广告宣传,进一步提高新区居民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四)及时报送情况,畅通信息。

上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观后感下一篇:大班户外活动设计方案